把好公文审核关 不断提高公文质量

把好公文审核关 不断提高公文质量
把好公文审核关 不断提高公文质量

把好公文审核关不断提高公文质量

公文是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党政机关实施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质量的高低优劣,直接关系到机关形象和发文效果。公文审核就是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和要求,在公文文稿付印之前,对文稿内容、政策界限、决策意图、实施措施、条理结构、文字表达、事实数据、行文程序、公文格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核对,保证文稿表述准确,内容完整。公文审核是公文起草工作的延续,是对公文的进一步完善,是确保公文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一项非常严谨细致的工作。对公文的审核把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审核政策界限是否清晰

公文作为传达政令的工具,其本身具有强烈的政策色彩,这就要求公文审核人员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不断强化政治观念和政策意识,把好政策关。

政策界限的审核主要看公文所反映和体现的基本立场、观点,所提出的意见、措施、办法和要求以及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同现行有关规定是否衔接、有无矛盾之处。文稿中的内容有无政策界限不清,或把政策界限规定得过死、过宽的情况;有没有党政不分、内外不分的问题。对于因情况变化需要对原有政策作出变更或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的,是否与有关部门协商沟通。文稿中的观点、提法是否正确,提出的工作意见、要求、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有无主观武断或者片面的、绝对化的问题。文稿中所下的结论是否恰当,理由是否充足,收文机关是否能够接受。

如果公文内容与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一致,审核人员应提请起草单位弄清情况,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会同有关部门修改完善。特别是对规范性文件,要本着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不成熟的,坚决不呈批或发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 审核决策意图是否明确

决策既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又是领导集体智慧的体现。从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方面看,领导意图就是今后单位发展的大政方针。因此,公文文稿所承载的决策内容,一定程度上就是领导意图的体现,也是制发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决策意图的审核就是要保证公文观点明确体现领导意图,保证公文承载的内容与领导集体和领导者思路的一致性。

决策意图的审核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决策会议的记录或者会后纪要,结合领导人的表述,力求使领导决策精神在公文文稿中得以充分展现;二是要审核公文的引文和引言部分,保证领导的决策表述原汁原味、不差分毫。

3 审核实施措施是否可行

实施措施是公文的主体所在,也是公文审核的着力点之一。

实施措施的审核主要看公文所列措施内容是否切实可行,各种措施的依据是否真实充分;各种措施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各种概念是否恰当准确;各种措施或具体事项由哪个部门执行,谁是负责人,怎样执行,有怎样的期限和要求以及对这些具体要求交代得是否明确,是否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有了周详恰当、切实可行、具体明确的实施措施,便于公文的运行和贯彻执行,防止公文成一纸空文。

4 审核结构条理是否清晰

公文的实用性相当强,印发公文的目的就是明确收文单位在阅读完公文后,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标准。这就要求公文的表述一定要清晰明了。因此,结构与条理在公文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也是公文审核的环节之一。

结构条理的审核主要看公文的层次是否清晰,条理是否清楚,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公文一般采用凭析断的结构,凭是公文的目的,常用为了、依据、遵照等词语,表述

清楚行文的根据和目的;析是公文的主体,具体安排任务,部署工作,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占有比较大的篇幅;断是在公文最后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起强调作用。这样的结构布局已经成为了固定的式样,较为周密严谨。公文主体部分的容量较大,篇幅较长,很容易理不出头绪,造成模糊不清的现象,影响公文内容的表达。为了保证条理清晰,通常采用序数的办法来区分层次。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公文,给收文方领会公文精神,实践公文内容带来许多便利。

5 审核文字表达是否得体

公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来传达政令的重要工具,文字使用的准确性和简洁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公文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常用字句和固定的书写方式。根据行文规则的要求,公文文字要观点明确,表述准确,力求精练,而且要字词规范,朴实无华。因此,在公文的审核中,对文字的要求是严谨而细致的,要求审核人员以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字斟句酌,锤炼文字,力求使文稿准确运用公文语体,达到以记述为特征,以实用为目的,使每一个字都有每一个字的作用,每一句话都有每一句话的力度。

文字表达的审核主要看措辞是否准确,表达是否周密,文字是否流畅;文件中的观点、思想、意见和主张是否完整、明确的体现了公文的内容和整个的行文意图;文句段落的内容是否概念准确、判断恰当、合乎逻辑。文字的表述是否上下一致,前后一致,有无上下、前后矛盾的问题;语法修辞是否合乎规范,句子是否通顺完整,有无词搭配不当、词序不对或成份残缺等现象;篇幅长度是否适宜,有无空话、套话,有无错别字、生僻字、怪字;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规范,有无滥用省略和简称等现象。

在尊重并保持公文原意的前提下,敢于负责地对语言文字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技术处理,淘汰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和词句,删掉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和多余的没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加工、润色那些不庄重、不准确、不严谨、不规范的语言。通过精雕细刻,使公文主题更加鲜明,语言更加精炼,篇幅更加简短,成为精品力作。

把好公文审核关 不断提高公文质量

把好公文审核关不断提高公文质量 公文是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党政机关实施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质量的高低优劣,直接关系到机关形象和发文效果。公文审核就是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和要求,在公文文稿付印之前,对文稿内容、政策界限、决策意图、实施措施、条理结构、文字表达、事实数据、行文程序、公文格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核对,保证文稿表述准确,内容完整。公文审核是公文起草工作的延续,是对公文的进一步完善,是确保公文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一项非常严谨细致的工作。对公文的审核把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审核政策界限是否清晰 公文作为传达政令的工具,其本身具有强烈的政策色彩,这就要求公文审核人员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不断强化政治观念和政策意识,把好政策关。 政策界限的审核主要看公文所反映和体现的基本立场、观点,所提出的意见、措施、办法和要求以及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同现行有关规定是否衔接、有无矛盾之处。文稿中的内容有无政策界限不清,或把政策界限规定得过死、过宽的情况;有没有党政不分、内外不分的问题。对于因情况变化需要对原有政策作出变更或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的,是否与有关部门协商沟通。文稿中的观点、提法是否正确,提出的工作意见、要求、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有无主观武断或者片面的、绝对化的问题。文稿中所下的结论是否恰当,理由是否充足,收文机关是否能够接受。 如果公文内容与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一致,审核人员应提请起草单位弄清情况,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会同有关部门修改完善。特别是对规范性文件,要本着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不成熟的,坚决不呈批或发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 审核决策意图是否明确 决策既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又是领导集体智慧的体现。从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方面看,领导意图就是今后单位发展的大政方针。因此,公文文稿所承载的决策内容,一定程度上就是领导意图的体现,也是制发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决策意图的审核就是要保证公文观点明确体现领导意图,保证公文承载的内容与领导集体和领导者思路的一致性。 决策意图的审核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决策会议的记录或者会后纪要,结合领导人的表述,力求使领导决策精神在公文文稿中得以充分展现;二是要审核公文的引文和引言部分,保证领导的决策表述原汁原味、不差分毫。 3 审核实施措施是否可行 实施措施是公文的主体所在,也是公文审核的着力点之一。 实施措施的审核主要看公文所列措施内容是否切实可行,各种措施的依据是否真实充分;各种措施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各种概念是否恰当准确;各种措施或具体事项由哪个部门执行,谁是负责人,怎样执行,有怎样的期限和要求以及对这些具体要求交代得是否明确,是否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有了周详恰当、切实可行、具体明确的实施措施,便于公文的运行和贯彻执行,防止公文成一纸空文。 4 审核结构条理是否清晰 公文的实用性相当强,印发公文的目的就是明确收文单位在阅读完公文后,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标准。这就要求公文的表述一定要清晰明了。因此,结构与条理在公文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也是公文审核的环节之一。 结构条理的审核主要看公文的层次是否清晰,条理是否清楚,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公文一般采用凭析断的结构,凭是公文的目的,常用为了、依据、遵照等词语,表述

提高公文写作质量的四点体会

提高公文写作质量的四点体会 一、注意积累资料,是提高公文写作质量的“奠基 石” 广泛占有资料是写好公文的基础,是提高公文写作质量的前提。占有资料要日积月累。积累资料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工作和生活中收集“第一手资料”;另一种是从文件和有关材料中获取“第二手资料”。收集、获取资料,要立足于本部门、本单位,着眼于本行业、本系统,关注社会有关情况,遵循适度、有用原则,广泛采集感性与理性资料、现实与历史资料、直接与间接资料、正面与反面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就是要用好“两把刀、一支笔”。所谓两把刀:一把是“机械剪刀”,剪贴报刊等资料;一把是“电子剪刀”,剪辑网上资料。所谓一支笔:就是采取摘录、提要、心得式的笔记方法,摘录文电资料,记录会议讲话等。积累资料的诀窍:一是多读伟人传。从伟人传中认识伟人、领悟伟人的处事招术,从中得到启迪,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多看上级机关文件。从上级机关的文件中学习公文写作知识,熟悉公文写作规范,提商思维层次。三是多学本职业务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不断丰富业务知识,提商政策法规水平,熟练掌握有关标准制度。四是注意留心身边素材,参加集中学习、

开会,日常工作交流,参与有关活动等,要注意留心听记领导的讲话、同志的发言,善于对比分析和思考归纳。只要能持之以恒做到上述“三多一注意”,久而久之,写作公文时就能达到运用自如、“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制作的公文质量也就可以不断提高了。 二、正确理解意图,是提高公文写作质量的“定位键” 正确理解意图,包括了解熟悉上级领导机关意图,准确把握本级领导意图。上级领导机关和本级领导意图,是指上级机关和本级领导关于某项工作的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基本要求和大致思路,是各级机关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起草公文要完整准确地体现领导意图,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领导意图。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要注意学习领会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精神,熟悉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善于站在上级、领导和全局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二是要创造性地体现领导意图。由于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有时是指导性、原则性的,加之领导在考虑成熟某个问题前,其意见想法有时还不连贯、不集中、不清晰,因此,起草公文时要善于把握领导意图的精神实质,进行必要的提炼、概括、完善、拓展、创新,做到融会贯通。三是要善于拾遗补缺。“拾遗补缺”是指在起草公文和整理领导讲话时,要完整准确地归纳整理领导意图。尤其是整理领导的即席讲话,有的没有明确的标题,有的只是要点,这

公文处理系统应用中常见问题

公文处理系统应用中常见问题 1.怎样知道信箱中有新信息?如何找到信箱中的新信息? 当信箱中收到新信息时,系统提供两种提示方式。一是屏幕左下角的小红旗将竖起,直到所有新信息全部’已阅’。二是利用系统提供的声音提示功能,只要用户在公文处理的声音设置中设置了声音提示,则新信息到来时,系统会自动播放提示。 要找到信箱中的新消息也有两种方式。一是按F5键刷新信箱里的内容,或关闭信箱后重新打开。二是查找信箱中所有’已阅’标志为’空’的信箱即为尚未读取的文件。2.‘文件跟踪’的作用和其中’级数’的含义? 可以根据’文件跟踪’来了解文件的来源和流转过程。其第一条记录就可知道文件的起源和开始的时间。’级数’用于记载文件传递的顺序,相同的级数表示同一次传递的多个接收对象。 3.文件’收回’与’退回’的区别? 在收件人没有看到发给他的文件,如没有开机或没有做信箱刷新操作,才允许收回该文件,而且这次传递将不会在记录在传递记录表中。文件’退回’没有上面的限制,并且

会记录中文件传递记录表中,在文件跟踪时会看到对本次操作的记录。 文件的’收回’和’退回’都是针对文件的内部流转的,对于远程封发是不可以进行’收回’和’退回’的。 4.为什么发送给各本局各科室的发文,仍然有修改的痕迹,比如添加上的内容用红色的字体代表,删除的用蓝色字体代表……,请问是什么原因? 以上现象说明在传递文件过程中一定是做过文件的修改。而在?显示修订?中可以看出,如果不想看到,请不要选中"显示修订"。建议在封发前进行排版,在排版功能中,接收所有的?修改信息?,这样各股室将不再能看到修改痕迹。 5.各科室办结文件退回办公室总收发后,此文件在信箱中如何处理?是不是可以允许删掉? 可以进行文件归档,也可以删除。具体可根据本地公文处理工作规范作出相应的处理。 6.在公文系统流转过程中,未发公文能否修改文头纸? 在公文处理系统中只要文件只要没有做领导签发,就可以直接修改文头纸中的内容。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_写作指导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_写作指导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公文处理工作必须要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因为公文的出发点和最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它是公务活动面对实际问题必须借助的方法、工具之一。如果不深入实际,调查全面真实的情况,只是闭门造车,必然陷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的泥沼,使公文成为脱离实际,堆满了官话、套话、空话、假话、大话的垃圾堆,使浮夸虚饰、生搬硬套、本本主义、瞎指挥、妄下结论的官僚主义之风侵害机关和组织的健康肌体,这样公文处理不但无助于组织的管理,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甚至可能会带来混乱和矛盾等负面效应。所以公文处理必须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沟通,公文处理的实践者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倾听群众和基层的呼声,如实地反映真实情况,不先入为主,不任意夸大和缩小问题,不掩饰矛盾,既报喜也报忧。同时,公文处理的实践者要能对搜集上来的各种情况和材料的性质、真伪、是非、可行性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推理,运用科学的方法论从客观事实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在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在公文处理实践中,最重要的是要能指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手段、途径、措施。精简的原则精简是使公文处理活动能够更加准确、便捷、高效的保证。“繁文褥节”一直是困扰公文处理活动实现高效的突出问题。党和政府的有关领导曾一再要求“反对党八股”,倡导“搬文山,填会海”,但这些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天商品经济社会对于公文处理活动的时效性要求更高,质量要求更严,因此必须要化繁为简,删繁就简。首先,文章要写得短一些,精一些,公文的格式、结构、种类都要力求简化。其次,公文的运转处理程序的环节要力求精简,减少不必要的层次和工作环节,合并一些环节和手续,随着逐步改善加工手段,有效地控制程序,减少出现差错的机会,最终实现逐步简化过程。第三,公文处理的实践者必须从观念上破除那种陈腐的以为繁琐、层次多必有效的旧观念,树立起精简的意识,认识到简便易行的程序、责任到人的工作安排、规范功用强的方法、工具,才是保证公文处理便捷有效的正确方法。高效的原则效率和质量是相依相伴的,效率高不仅依赖于快节奏、高时效,更取决于公文处理的高质量,只有将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做到准确、细致、严谨、周到,使公文处理这一系统工程、群体行为能够按质完成,所有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公文处理的高效才有可能实现。公文处理的质量涉及到了公文处理活动构成的各个要素,涉及到了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涉及到了评估审核的指标体系。首先,质量的高低不仅要依靠设备、物质、材料、工具等硬的因素,也要依靠人的主观努力、信息的保证和制度的完备等很多软的因素,只有在两个方面都达到高的质量,效率才能真正有保证。否则,只是片面的强调速度,强调快,强调客观设备条件、物质条件是否具备,就有可能“欲速则不达”,出现只重物而不重人的倾向。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相关内容: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公文文风不仅仅是语言文字问题,而且是一定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在文章中的集中反映,是一定的世界观、思想路线在公文中的综合表现。 浅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 浅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浅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兼论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在秘书学的研究与教学中,常有人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难以界定,以及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重复现象而困惑。 领导讲话稿如何写

浅谈公文审核把关工作

浅谈公文审核把关工作 作者:韦华英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4年第4期 文/韦华英 公文代表着一个机关的形象,公文的质量决定着它发出去之后的效果。在一个发文过程中,审核工作贯穿始终。尤其在办公室的公文审核把关方面,审核就像是签发前的“助攻”,它既 有各方面的综合,又有技术上的深度,同时又涉及不同专业的知识。这些都突出表明了审核工 作的重要性。党政机关有关公文的处理条例内容很多,其中一个亮点是:文稿在领导签发之前 要经发文机关的办公室审核,这一条有很大的实际效果。 一、审核把关中的发文环节 这个环节也叫“入口关”或“出口关”,对于交上来的文件要考虑好用何种文种发出,这 是审核工作首先要做的。其次是文件主题的审查。主体是一个文件的核心,也是发文者所要表 达的目标;从文件的角度说是文件要表达或说明的观点,从社会方面说是文件对某种现象或生 活的描述与评论。实际情况中,首先要审核主题,主题中的有关工作职责是谁的,主管和负责 的人是谁,又是由谁发出去的。例如,某部门提交的关于下放管理权限的文件,向省委办公厅 提出发文申请。文件中有603条审批方面的权限是要下放的,这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事务。 在审核中被认为应该由省政府或其办公厅下文,所以就把这份文件给呈报单位退回去了。其次 是查看文件的来源,如2011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申请印发《加强计划生育的有关工作意见》的通知,向省委和省政府的两个办公厅提出他们联合发文的申请。审核过程中被认为,这些法规 的实施是“一府两院”的工作范围,况且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条例中也有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强 对这项工作的指导作用,负责该条例的落实情况。所以说这个文件要由省政府下文,一般情况 下不是由党政联合下文的,所以就把文件退回到了省政府办公厅。 文件的根据通常有3个,上级那里有、过去的惯例、形势变化的需要。有的问题在上级那 里有相关的文件,落实前要了解清楚本地的实际情况然后再进行,对发文的依据还要进行研究。例如省纪委转过来惩治与预防腐败的工作报告,向省委办公厅申请下文,并请求用省委的名义 上报给中央纪委。审核人员在审核时发现申请下文的根据是中央纪委办公厅的通知,通知中的 内容是这个情况要经过省委主要领导审核,并不是说由省委办公厅以文件的方式报送。中央也 有文件规定:没有经过党中央的批准,国家各政府部门不能向地方的政府部门下发指示性文件,也不能要求地方的有关政府部门向上报文。所以这个文件不能用省委名义给中央纪委进行报文,要请省委的主要领导进行审定,然后再通过省纪委向中央纪委报送。有些文件过去有实例,但 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审核时不必拘泥那些惯例。例如,对印发《2012年民生工程有关方案的 通知》,以前的惯例是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申请请求联合发文。因为这项民生工程的涉及范围 比较广,好几个党委部门的职责都包含在内,这样的内容不再是民生工程本身的工作。2012年后,民生问题被定成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把民生工程的重点设定在义务教育、就业保障等其它 方面。审核人员认为该方案是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尤其是发改部门负责监督,通过和省政 府办公厅的讨论研究,把该文件退回到省政府由他们进行下文。 二、做好公文审核工作需要提高几个认识 公文的审核对公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机关有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管理水平、作风,可想而知,如果公文中有错字、词义表达错误时,会对机关产生较坏的影响,这样的公文没有 什么权威和严肃性可言,还会对落实工作和有关要求造成困难。对处理公文的有关规定没有掌 握完整,拟稿时不了解整体情况,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考虑不周、可操作性较小、站位低等。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文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文质量 公文是联系和处理工作的一种书面工具,在机关公务活动中发挥着及其重量作用。机关公文与其他公文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然而,由于受传统与习惯的影响,对公文质量的重量性普遍认识不高,机关文秘人员受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所限,缺乏必要训练,使得机关公文在质量上普遍偏低,影响了机关公文功效的正常发挥。 笔者仅就机关公文质量的现状等问题提出一些浅见,以便引起办公部门的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1、文件使用不当,拟写公文常有文种使用不当的情况,常见“报告”与“请示”文种混为一谈。如拟写公文标题:《北安市人民法院购置档案装具的请示报告》,但文尾还写有:特此请示,请予批复,显而易见,这是一份请示文种公文,请求上级部门对文中的内容给予批复。诸如此类,标题用“报告”文种,内容是“请示”,形式与内容的不统一,这就是请示与报告不分,给收文机关的登记办文者带来误导,公文拟写文种使用不当时,常会出现延误公文处理时限,推迟办理的情况。 2、联合行文不规范 时常会遇到在联合行文过程中,有些主办机关的办文者感情用事,提出文尾盖印章时,要尊重联合行文单位,我们客气一些,印章盖在最后。这种提法是错误的,两个以上的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排列在前,应该说这里不存在尊重、客气的问题,谁主办谁在前。 3、成文日期模糊不清 常见机关打字员将公文的成文日期打成拟文日期,联合行文的公文成文日期误打

成本机关的签发日期或拟文日期。成立日期,关系文件的生效或形成时间。因此,必须写得明确完整,一般的文件,以最后签发机关签发日期为准。 4、发文字号编写不规范 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编排的文件代号,它的作用一是统计发文的数量便于管理;二是查找和利用文件时,可以作为文件的代号使用。 有的机关文秘人员调动频繁,工作出现断层现象,加之公文知识培训不够,拟写公文发文字号常出错误。例如:有的公文发文字号编写为×××字第1999(3)号,有的公文发文字号编写为(1999)×××字第024号,以上两例均不规范,机关代字后都多加“字”“第”两字,造成机关代字不简洁、明了、应删掉,发文字号应按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依法排列,规范的发文字号如:北安市人民法院的发文字号是:北法发(1999)20号。 总之,提高公文质量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是立卷归档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档案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只要各级办公部门加以重视,并有计划地进行检查,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与保证公文质量是可以做到的。 二、采取的措施 1、提高文秘人员的思想素质。文秘人员要具备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精诚协作的精神,只要文秘人员具备了这四种精神,就一定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就能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任务。 2、提高文秘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文秘人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博览群书,加强各方面的修养,认真学习好《文书学》、《档案管理学》和《机关应用文》等专业知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必要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写作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其重要特点就是行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对于公文格式,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格式》),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央办公厅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但是不少单位和部门制发文件,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去做,而是各行其是,制发文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公文格式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公正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和效能,影响了政 府的行政效率,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一)文种使用乱。一是生造文种。把没列为文种的公文种类作为文种使用。《办法》所确定的公文文种共有13类14种,即:命名、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除此之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为"印发"、"颁发"式"通知"的"附件"行文。例如,《关于××市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医疗费分期缴费的具体操作规定》、《关于使用社会保障卡有关问题的说明》等,这里的"操作规定"、"说明"均不应作为文种使用,可以改成《××关于印发市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医疗费分期缴费的具体操作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使用社会保障卡有关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不能作为文种使用的还有"条例"、"规定"、"办法"、"总结"、"计划"等,有的甚至把"安排"、"要点"、"细则"这些既不是公文文种又不是应用文体种类的东西常常作为公文文种直接行文,都是错误的。

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高公文处理效率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提高公文处理效率的通知 各部门: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切实加强机关效能,现就进一步提高办公文处理效率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文件交换箱的用途。文件交换箱仅限于集团机关与各分、子公司进行文件交换。各部门需分送各分、子公司的公文、报纸、书籍等信息,也可通过文件交换箱快速投递,并且在办公室做好相关登记。 二、明确承办责任。属于办公室处理的公文有以下几类: 1、上级机关来文。 2、下级机关来文 3、其他外单位来文 办公室工作人员应进行认真核对签收,填写阅办单,由办公室主任提出拟办意见,当日分送有关承办领导、部门。承办部门收到办公室分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对确实不属于本处室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部门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办公室并说明理由。 二、落实办理时限。紧急或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公文,应按时限要求办理,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没有明确时限要求的,会签稿和征求意见稿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办

结,需有关部门综合的,协办部门应提前2个工作日将本部门意见送主办部门综合;对需办文的,经办部门应抓紧拟制,送办公室,再由办公室工作人员按相关规定送领导审签。各部门收到业务来文后,要抓紧研究,可由部门直接答复的,提出明确答复意见,在3个工作日内经领导审核后,尽快予以答复。对于需进一步研究的事项应尽快研究,并视情况送领导签发或再提请专题会议研究。对于省领导批办件,有明确意见的,应马上办理,需进一步调研的,要抓紧调研提出意见,并及时向批示领导汇报或告知有关部门。办公室核稿应及时快捷,原则上应当日核改完毕,大的材料也要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抓紧核改、及时呈报,特殊情况应及时告知。对于领导签发的文件,文印室应按照“收文即办、急件急办”的原则,一般要求收文当天完成排版、校对、印制任务,做到及时、准确、规范、美观。 三、提高办文质量。文件拟办者要努力做到用最简洁的文字,准确反映需要表达的内容。每个人都应树立自己是最后一道关的意识,立足自己,展示自我素质和形象。对起草的公文,要严格按照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从格式到内容都要严谨、规范。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文稿要认真把关,并署名以示负责。 四、加强监督检查。对上级单位部署的重要工作,下属单位重要请示的批复事项,领导要求办理的事项等列入督促

公文处理工作应把好“三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2033369.html, 公文处理工作应把好“三关” 作者:张莉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4期 摘要:阐述了公文处理的严肃性、准确性、规范性要求和公文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对 如何做好公文处理过程中拟稿、审稿、校对三个重点环节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公文处理公文拟稿公文审稿公文校对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担负着行使机关权力、组织和推动各项公务活的重任,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代表了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并具有行政约束力。因此,制发公文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按照既定程序、格式进行,必须通过文件起草、修改、审核、校对等多道工序层层把关,以确保公文的准确性、有效性、合理性。为提高公文质量,党和国家对公文的格式都做了具体规定。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公文格式”中规定“公文一般有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我国公文文种的命名和涵义都由国家党政领导机关以规章的形式进行统一和规范,并在全国强制执行。 公文处理是办公室工作的一项日常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是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是发挥办公室助手作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公文处理具体包括公文拟稿、制作、处理、传递、保管、提供、利用以及对公文处理的监督控制和组织管理。从公文的流转程序和受理对象来说,可以大致分为发文办理、收文办理和公文立卷三个阶段。公文处理质量和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机关工作思路、工作部署的及时传达贯彻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代表了机关的良好形象,反映了机关的工作质量、效率及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政策水平。因此,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需要重点把好以下三关: 一是把好公文拟稿关。拟稿是公文的起草过程,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规范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承接拟稿任务的人员在起草前应当明确行文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行文对象,主动了解近期领导的工作重点、工作要求和措施等,掌握与行文内容有关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领导意图,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注重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研究,所拟文稿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必须情况属实,观点鲜明,用材得当,条理清楚,文字精炼,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对于那些说了作用不大,不说也无妨的话尽量删除,以减轻领导同志阅文的时间;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结构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公司公文质量标准

公司公文质量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使公司公文印刷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保证公文形式的严肃、整洁、统一,提高公文的印制质量,更好地为领导 服务, 为各部门服务,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公文质量由公文格式和公文成品质量组成。 (一)公文格式由公文用纸、用字、公文版心、版心布局和成品规格5个部分组成。 (二)公文成品质量由编排、校对、印刷、装订4个部分质量要求组成。 (三)公文半成品质量由录入编制、制版、印刷、装订、裁切5个部分质量要求组成。 第三条公文用纸。一般为52克-70克,白度为70%左右。 第四条公文用字。版头(发文机关名称)长不超过版心,字高不超过公司版头字高,一般用40号华文宋体;紧急程度、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发文字号用4号仿宋;签发用3号仿宋,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公文标题用2号仿宋或黑体;小标题用3号标宋或黑体;批(按)语和批转文用3号楷体;主送机关名称和正文用3号仿宋;主题词标识用3号黑体,词目用3号标宋;抄送栏、印发栏、印数栏用4号仿宋;页码用5号;表格用字小于正文。

第五条公文版心。以3号字计算,宽26字,长22行(不含页码),或以4号字计算,宽30字,长22行(不含页码)。 第六条公文版心布局。公文分眉首、正文、文尾3个区域。(一)眉首区域。指首页横线以上部分,按排列顺序依次为:文件份数编号、紧急程度、秘密等级、发文机关名称、发文字号、横线等内容。眉首占首页1/3至1/5。 1.文件份数编号:机密级以上公文印文件份数编号,份数编号居版心首行,左齐。 2.紧急程序、秘密等级:居版心首行,在份数编号之下,左齐;两者同时使用时,紧急程度在上、秘密等级在下,行距为0。 3.发文机关名称:居中,排于紧急程序、秘密等级之下,发文字号之上,对外报送印红色,公司内部印黑色。 4.发文字号:在横线之上,居中,上空1行。 5.横线:与版心宽同长,对外报送印红色,公司内部印黑色。 (二)正文区域。指公文首页横线以下到主题词以上部分,按排列顺序依次为:签发人姓名、标题、主送机关名称、正文、附件序号及附件标题、机关印章、成文日期、附注等内容。 1.签发人姓名:在横线之下、公文标题右上方,两个以上签发人的姓名之间空1个3号字,右齐。 2.标题:居中,宽度不超过24个3号字,两行以上的标题,转行时不能破词断意。 3.批(按)语:宽度21个3号字。

公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公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公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我们在公文审核过程中,也时常发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文格式不规范 公文格式是公文最基本的规范。对此,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 年下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阐述了公文格式的相关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 (一)与标题有关的问题 1. 无标题或标题要素不全。按照规定,公文一般应当有标题,且应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组成,如:《国家信访局关于召开第七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的请示》。其意义在于简明扼要地说明公文的核心内容,让阅文者一目了然,不用看正文也能知道?谁来文?和?什么事?。但我们在核发文稿或收文办理时经常看到,有的公文没有标题,非得看完全文才知道行文单位的意图;有的公文标题没有发文机关名称;有的公文标题中,事由概括不够准确、精练,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2. 标题编排不美观。按照规定,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臵,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义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呈梯形或菱形。但一些同志对这一规定把握不准,导致有的标题仅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显得十分局促;有的字数较多的标题不分行或分行不恰当;有的回行时把一个词拆开写在了两行,破坏了词义的完整。 (二)与落款有关的问题

1. 不注意区分加盖印章的落款与不加盖印章的落款在编排上的不同。按照国家标准,单一机关行文时,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发文机关署名右空二字编排,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发文机关不注意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有的不加盖印章的公文落款也按加盖印章的公文落款标准编排,有的正好相反,将加盖印章的公文落款按不加盖印章的公文落款标准编排。 2. 落款与正文空隔不当。常见的情况是:落款与正文空隔过大,少的空二三行,多的空五六行。应当留出多大空隔,应视文种而定。具体规定是:加盖印章的公文,印章顶端应当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不加盖印章的公文,无论是单一机关行文还是联合行文发文机关署名,第一个发文机关署名都标注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位臵。 3.忘记加盖印章。一般而言,除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外,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但有的可能是因为负责发文的同志粗心大意或是发文时间紧急,匆忙出手,忘了用印;或是沿用过去的做法,署了发文机关名称就不再加盖印章。 (三)与附件有关的问题 经常见到的错误是: 1. 附件说明编排不当。如,附件说明编排在正文下一行或与正文之间空隔多行、附件说明编排在落款下空一行、附件说明顶格编排等。正确的编排要求,在正文下空一行并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2. 附件说明中,附件名称没有紧随?附件:?之后书写,而是另

公文处理程序

公文处理程序 1.公文办理程序:公文办理分为收文和发文的办理。收文 办理一般包括传递、签收、登记、分办、拟办、承办、催办、办结、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公文处理工作人员,应以高 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公文处 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安全。公文处理的各个环节,应力求 当日事当日毕。一般应在十五天内办理完毕,并答复报文单位。因问题复杂,十五天内难以办结的,应向报文单位说明情况。紧急文件随到随办。有时限要求的文件,必须在时限内办完。具 体有以下几个环节: ①签收、登记:首先应建立严格的收文签收、登记制度,加强对公文运转的管理,保证收到的公文件件有着落。收文的签收、登记一般由秘书处(室)负责签收、拆封,并按规定编号、 登记。送领导同志的信件,除亲启、绝密件和有特别交代的以外,一律由专门收文科室拆封,按其内容和性质,分别处理。对 需纳入收文办理的,应编号、登记,按规定程序处理。收文登记一般应登记以下内容:收文日期、收文编号、来文单位、来文 标题、密级、份数、承办单位或分送范围。 ②分办、拟办:凡需办理的公文,由文书处理部门根据文件内容和紧急程序,及时提出注批、注办意见,呈送机关领导人批示或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紧急公文应按要求时限办理完毕; 一般公文应在文到之日起三日内交到承办部门或送至有关领导

人。除特殊情况外,领导同志不受理和审批未经文书处理部门 登记、注批的公文。 ③催办: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文书处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催办、查办制度。凡属请示性的公文,无论是交职能部门办理的 还是呈送领导人批示的,都应及时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催办一般采用电话催办和书面催办两种形式。对部门拖不办经多次催办无回音的,可以上门催办;对上门催办也解决不了的,可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督办部门办理。 ④办结;公文承办人员对已处理的文件,要定期进行清理检查,根据有关规定和情况,确定是否办毕结案。确定文件办结应力求准确,不应把正在办理的文件划入办结文件一类,也不宜把已结案的文件长时间放在正在办理类文件中。已办结的文件, 在正式立卷前,由承办人按一定方法暂存一段时间。承办人员 应对暂存文件作适当整理,要注意文件形成的先后次序和有机联,保持材料的完整、齐全,并剔除重份。暂存文件的管理,以 便于查找利用和便于立卷、归档为原则,一般可采用分类依号 排列法,也可由承办处(室)自行确定符号这一原则的其他方法。 ⑤立卷、归档:公文办结后,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及时将公文定稿、正本和有关材料整理立卷。电 报随同文件一并立卷。公文立卷应以本机关形成的公文为主, 根据公文形成的特征、相互联系和保存价值进行分类、整理、

公文须把好程序关

公文须把好程序关 说到公文和法规的制定,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写文章,认为重头戏就是起草文稿,把好政策关、文字关、格式关便大功告成。但是,近日的“民国解说词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能止步于“写文章”,必须把好程序关。 南京市旅游委前不久下发了《关于适当调整民国文化讲解词的通知》,该红头文件要求对南京景点部分解说词做出适当变更,比如“解放后”改为“1949年后”、“淮海战役”改为“徐蚌会战”,以充分照顾台湾客人的感受,“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尽快作出调整”。尽管文件发布不久即被撤回,但已难逃舆论批评。7月底,南京市纪委和市监察局将其作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工作纪律的典型案件作出处理,并向社会通报。通报称,南京市旅游委在未经论证、研究和评估的情况下,草率起草《关于适当调整民国文化讲解词的通知》,并擅用上级名义,擅自放宽“重要公文”签发权限,致使通知违规签发,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市旅游委违反工作纪律,公文审核签发程序不规范,具体承办人、部门负责人负有直接责任,分管领导把关不严,负有直接责任和主要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负有重要领导责任。”最终四名涉事人员都被追究责任,其中市旅游委主任、党组书记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这次事件后,公文审核签发程序的规范化问题立时被舆论热议。从媒体报道看,南京市旅游委仅在公文签发环节就犯了两个错误。一是非主要负责人越权签发。此次通知由分管宣教工作的正局级巡视员代为签发,违反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关于“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的规定。二是未经文秘部门审核。这在现实工作中并不鲜见,特别是急件,由职能部门起草后未经办公室或者秘书处把关就直接出手,但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那么,文件起草工作结束后,究竟还需要经过哪些环节?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来看,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即使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还需要再走发文办理程序,经过复核、登记环节才能印制、核发。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来看,法规草案形成后,还需要经过审核、审批、发文三个环节再向社会发布;法规出台后还有备案环节,一旦上级机关发现存在问题,可要求发文单位自行纠正。从市委层面而言,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草案经过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也并不是直接印发,还需要由市委办公厅秘书处(法规处)作为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进行审核,再按规定程序报请发布。 具体操作中要如何把好程序关?审核时关键是要做到“三看”。一看是否需要发文。有规章制度和中央明确要求的,就按规定和要求来办;没有规定和要求的,看有无惯例和规律可循;以上都没有的,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切实应对新形势新要求。二是看是否符合制定权限和程序。包括法规草案是否经过充分酝酿,征求意见是否充分,签发人是否是单位主要负责人。三是看涉及的重大政策措施是否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商一致,比如有绩效考核内容的是否征求了组织部门的意见、有开展评奖内容的表述是否征求了评比表彰部门的同意,这既保障相关部门充分的话语权,也避免文件出台后由于与上位法规要求或者实际情况不符而难以执行。 一旦发现问题要如何处理?按照规定,对存在问题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草案,审核机构经过批准可以直接向起草单位提出修改意见,起草单位纠正后重新报送;如果起草单位不采纳修改意见,审核机构可以向审议批准机关提出修改、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公文质量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公文质量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公文质量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公文质量公文是联系和处理工作的一种书面工具,在机关公务活动中发挥着及其重量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公文质量。机关公文与其他公文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然而,由于受传统与习惯的影响,对公文质量的重量性普遍认识不高,机关文秘人员受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所限,缺乏必要训练,使得机关公文在质量上普遍偏低,影响了机关公文功效的正常发挥。笔者仅就机关公文质量的现状等问题提出一些浅见,以便引起办公部门的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1、文件使用不当,拟写公文常有文种使用不当的情况,常见报告与请示文种混为一谈。如拟写公文标题: 《北安市人民法院购置档案装具的请示报告》,但文尾还写有:特此请示,请予批复,显而易见,这是一份请示文种公文,请求上级部门对文中的内容给予批复。诸如此类,标题用报告文种,内容是请示,形式与内容的不统一,这就是请示与报告不分,给收文机关的登记办文者带来误导,公文拟写文种使用不当时,常会出现延误公文处理时限,推迟办理的情况。 2、联合行文不规范时常会遇到在联合行文过程中,有些主办机关的办文者感情用事,提出文尾盖印章时,要尊重联合行文单位,我们客气一些,印章盖在最后。这种提法是错误的,两个以上的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排列在前,应该说这里不存在尊重、客气的问题,谁主办谁在前。

3、成文日期模糊不清常见机关打字员将公文的成文日期打成拟文日期,联合行文的公文成文日期误打成本机关的签发日期或拟文日期。成立日期,关系文件的生效或形成时间。因此,必须写得明确完整,一般的文件,以最后签发机关签发日期为准。 4、发文字号编写不规范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编排的文件代号,它的作用一是统计发文的数量便于管理;二是查找和利用文件时,可以作为文件的代号使用。有的机关文秘人员调动频繁,工作出现断层现象,加之公文知识培训不够,拟写公文发文字号常出错误,秘书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公文质量》。例如: 有的公文发文字号编写为字第1999 (3)号,有的公文发文字号编写为(1999)字第024号,以上两例均不规范,机关代字后都多加字第两字,造成机关代字不简洁、明了、应删掉,发文字号应按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依法排列,规范的发文字号如: 北安市人民法院的发文字号是: 北法发(1999)20号。总之,提高公文质量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是立卷归档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档案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只要各级办公部门加以重视,并有计划地进行检查,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与保证公文质量是可以做到的。 二、采取的措施 1、提高文秘人员的思想素质。文秘人员要具备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精诚协作的精神,只要文秘人员具备了这四种精神,就一定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就能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任务。

完整的公文发文、收文程序与方法

完整的公文发文、收文程序与方法 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一、发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发文处理是指机关内部为制发公文所进行的创制、处置与管理活动。 拟稿、会签、核稿、签发,注发、缮印、用印或签发文处理的一般程序为: 署,分装、发出,处置办毕公文。 上述具体的工作活动,依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发文办理与发文管理两大类活动。 其中,发文办理活动包括:拟稿、会签、核稿、签发、签署;发文管理活动包括:注发、缮印、校对、用印、分装、发出。这一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 二、发文办理活动的方法要点 (一)文稿撰拟 (二)会商 会商的作用主要是维护公文的合法性、有效性,维护政令的统一一致。 会商由发文机关主动组织,就有关问题协商完毕后,应请这些机关或部门的有关责任者签注会商意见。 (三)核稿 从一定意义上说,核稿是拟稿工作的延续,而另一方面它又是终审定稿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对控制公文数量与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节省各级领导者用于审阅批改公文的时间和精力。 审核具有全面性,无论公文内容还是形式或程序都在核查之列。 (四)签发

签发是对文稿的又一次全面核查,更是对公文质量与正式效用的最终确认。签发人在批注之前,必须对文稿做全面审核,及时纠正或弥补文稿中的错漏,确认无误后再行批注正式发出意见并签注姓名和日期。文稿经签发成为定稿后,其他人不经签发人同意,均不得再做任何修改,否则将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签发的种类。 (五)签署 签署是指签发公文的领导人亲笔在正式发出和使用的公文正本落款处签注姓名的活动。 签署权的归属。 三、发文管理活动的方法要点 (一)注发 注发需要根据领导意图(主要是签发意见)以及有关规定和有效表达公文内容的需要进行。 (二)缮印的方式与程序 缮印即缮写、印刷的简称。缮写就是誉录抄写;印刷就是应用专门的印刷技术批量“复制”文字、图形或图像。它们均为制作书面公文的主要方式。 (三)校对的内容与方法 校对就是以定稿和格式设计要求为基准,对校样(反映印版全貌的纸样)或 1 缮写誉录完毕的文件进行全面核对检查,以发现并纠正各种错漏,确保文件质量。 校对工作的主要内容。 校对方法:对校法、折校法、读校法。 (四)公文用印

公文审核把关五字诀

公文审核把关的五字诀 公文是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党政机关实施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公文审核是确保公文质量的关键环节, 是办公厅(室)文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办公厅(室)职能转变的顺利实现,关系到为领导、为部门、为基层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施政方针的正确贯彻实施。公文审核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严谨的工作,它要求公文核稿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文稿从文种、内容、格式到会签手续等方面严格把关,杜绝不准确、不规范公文的“出炉”。如何不断提高公文审核把关的质量和效率?关键要刻苦修炼“严、细、深、实、快”五字诀。 所谓“严”,就是要“严”字当头,勇于给公文挑毛病。“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好的公文审核人员大都有高标准、严要求、爱挑毛病的特点。常言说“内行眼高”,如果标准不高,程序不严,你就挑不出毛病,无法确保公文质量。宋代王安石为使《泊船瓜洲》意境全出,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数易其字,后来几经选择,才用了“绿”字。古人尚且如此,作为新时代的公文审核人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把公文审核关,坚决做到两个“不迷信”,即不迷信领导签发过的文件,不迷信已校阅过的文件。不要认为签发的文件和已校阅的文件就不会有错误,要始终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如履薄冰般的谨慎态度、心细如发的严谨作风,严格认真地审核每一篇公文,维护党和国家的权威,维护公文的特定效力。

所谓“细”,就是要咬文嚼字,注意细节问题。自古有“笔下有黄金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的俗语,这充分道出了公文审核把关时注意细节问题的重要性。审核公文,要注意从每一篇、从不同角度“咬”一“咬”。不能因为篇幅短、字数少、内容简单就放松审核,或者不去审核。一个公文工作者必须养成善于咬文嚼字和注意细节的好习惯。要有对每个字、每个标点都仔细核实的精神,结合经验,以怀疑的态度对待公文中的每一组数据、人名、职务、特定名词等,甚至某个词或字的感情色彩,力求准确、形象、简洁。因为“细心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在审核文字量大的公文时更要注意,必须以敏锐细致的眼力,如同用放大镜一般挑出并处理好公文中的各种“软伤”和“硬伤”,确保拟发公文的“零错误”。如一次,审核人员在审核一篇16页的公文文稿时,由于到最后放松警惕,忽略了对公文抄送范围的校核,导致本应抄送“市委常委”的,印出后却成了抄送“市委常务”。一字之差,失之千里,犯了“小儿科”的错误。 所谓“深”,就是要求公文审核人员在动手把关之前,要首先找出文稿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主题、结构之类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要深入审核,严格把关,切实增强公文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抓住主要问题后,要敢于对其大动手术、动大手术。公文结构要求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凡无益于表现公文主题或者影响通篇布局的,要大胆删除或调整。鲁迅先生曾明确提出,一篇文稿“写完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