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监测接收机

无线监测接收机
无线监测接收机

无线监测接收机

无线监测接收机是无线电频谱监测的重要工具,是无线电管理工程师的眼睛和耳朵。通过监测接收机可了解到空中无线电频谱信号的场强、频率、带宽、调制、频率占用度等重要信息,以供无线电管理工程师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进一步的决策。

由于肩负着从纷繁复杂的无线电波中抓取特定信号的重任,监测接收机的电子电路一般都做了相应的优化设计,配备了输入预选器等特殊单元,加强了信号解调、分析能力,并且在灵敏度、线性度、互调IP2/IP3相位噪声等重要指标上超出其他的通用无线接收设备。

无线接收设备包括测试接收机、频谱分析仪和监测接收机。无线接收设备是基于不同的理念,针对不同的任务来设计的,它们在功能上也各有特点。对于测试接收机和频谱分析仪而言,因为许多监测功能是不必要的,所以它们某些特性或者很弱或者干脆没有,如:FSCAN、MSCAN 、全景、静噪、驻留时间等特性。以下简单介绍监测接收机的性能。

1、监测接收机模块框图

监测接收机包括预选器、前端(信号部分)、合成器(第一本振、第二本振、第三振)、中频部分、内置测试设备、处理器和接口等主要模块(见EB200模块框图)。

这里着重提一提预选器。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是专门为了监测天空中复杂拥挤的无线电波而设计的专业设备,其与频谱仪的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配有高性能的预选器,这个预选器提高了接收机在拥挤的频谱环境中选收无线电信号的能力。以R&S公司的EM550接收机为例,它的预选器由20-1500MHz的跟踪滤波器+1500-2300MH z带通滤波器+2300-3600MHz的带通滤波器组成。跟踪滤波器一般由YIG滤波器构成,其中心频率可在极宽的频带范围内滑动,滤波带宽一般为中心频率的10%。跟踪滤波器是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性能最好的选择滤波器,它也是代表了接收机设备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志。

预选器位于接收机的最前端,与天线输入口相连。预选器主要提供前置放大、

信号衰减、选择滤波三项功能。一个性能优秀的预选器对弱信号应提供增益以提高监测接收机的灵敏度,而对强信号应提供衰减以免超出监测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另外,对于全频段的输入信号应能提供选择性的滤波,以滤除无用信号,提取出监测工程师所感兴趣的信号。

2、监测接收机主要参数

监测接收机最重要的参数包括噪声(噪声因子F、噪声系数NF)、灵敏度、互调二阶截断点IP2/三阶截断点IP3、振荡器(合成器) 相位噪声、阻塞、交调等指标。

噪声:噪声被认为是接收机内部的噪声,它降低了输入信号的信噪比。因此,内部噪声成为衡量接收机灵敏度的尺度之一,对于接收机的评估和比较来说,噪声系数是一个关键的标准,也是可靠检测小信号的的关键。内部噪声可以用噪声因子或噪声系数表示,通常噪声因子或噪声系数被认为是不依赖带宽的参数。噪声因子F是二端口网络(接收机)输入端和输出端信噪比之比,

其中 S1/N1 输入端信噪比

S2/N2

输出端信噪比

噪声系数 NF (用dB 表示)

lgF 10NF ?=

灵敏度:灵敏度对于接收机来说是同样重要,经常用来替代噪声系数或同噪声系数并列。噪声系数和灵敏度之间可以按下式转换:

也就是说,它依赖于带宽BW 的设置。则灵敏度 Vin, min (用 V 表示): 而

同样,已知灵敏度也是可以计算出噪声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 接收机特性参数表中通常不能直接反映最大灵敏度 (灵敏度范围, 噪底),而是针对某一个S/N 的灵敏度,比如,对于 AM 时S/N = 10 dB, 对于 FM 时S/N = 25 dB 。在这种情况下,当确定最大信噪比时,必须考虑10 dB 或25 dB 的取值 。

例如,对一个特定的带宽,当S/N 为 10 dB 时,灵敏度为 1 μV ,我们做除法 1 μV /3.16 (~ 10 dB), 得到 0.32 μV ,这就是最大灵敏度。

互调, IP2, IP3:

当两个或更多的信号同时加载在有源器件输入端,由于有源器件(放大器 /混频器)的非线性,会产生互调产物等无用信号,因此这些无用信号电平越低越好。而有源器件的线性度随着电流和功率的增长而增长,也就是说,为放大器提供的电流越大,或混频器的本振功率越大, 线性度就越高。所以接收机的低功耗往往等同于有限的线形度,例如:EB200:功耗 17 W typ., IP3 = 2 dBm typ.;ESMB :功耗 40 W typ., IP3 = 18 dBm typ.。EB200线形度指标当然不如ESMB 。但要注意,这同噪声的要求却又是互相矛盾的,预选器的接入衰减可以控制互调产物,

2

211/N S /N S F =

BW NF Hz dBm P

in lg 10/ 174(dBm) min ,?++-=Ω?= 50P(W)min ,in V 310)()(-?=m W W P P 10

)(dBm

mW P =

在较高的噪声系数下会有较高的IP3值,所以IP3和噪声系数应当在同等的操作模式下进行分析和比较。

三阶交截点(IP3)是衡量通信系统线性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系统受到强

信号干扰时互调失真的大小。下面介绍一下IP3的计算方法:

IP3测试图(注意如果被测件需要高功率(> -10 dBm) 需要缓冲放大器)

例如:f1 = 400 MHz ,f2 = 410 MHz ,2f1 - f2 = 390 MHz ,2f2 - f1 = 420 MHz 方法:顺序将接收机调谐至 f1,f2,2 f1 - f2和2 f2 - f1得到如下值, IP3 = Pin + a/2 (如下图)

互调, IP2, IP3

2f I1-f I2

2f I2-f I1

2f I1+ f I2 2f I2+ f I1

f I1+ f I2 频谱

(谐波和互调产物)

绿色 = 二阶产物 红色 = 三阶产物

Signal generator 2

EM550监测接收机IP3实测数据:(f1=164.5MHz ,f2=165.5MHz )

从实测数据可见,在低失真LD (Low Distortion )测试条件下,预选器的接

入衰减器可以控制互调产物,也就影响了IP3值。 振荡器 (合成器) 相位噪声

振荡器用来把不同的频率转换到中频(下图),相位噪声则是振荡器短时间

稳定度的量度。相位噪声是由相位、频率、幅度的变化而造成,它在振荡器信号中显示为一个钟状的噪声特征。

相位噪声通常是对于一个特定的载波偏移而言的,用–dBc/Hz 表示,例如相 位噪声<= -100 dBc/Hz 在10 kHz 偏移情况下。 dBc 表示载波偏移量 (dB)

/Hz 表示噪声是相对一赫兹带宽而言的

in

阻塞:

阻塞是指监测接收机在接收一个相对较大的有用信号的同时,一个非常强的 杂散信号出现在有用信号附近,致使有用信号电平被降低,即被压缩的现象。这是由于在混频器的强杂散信号和接收机放大器的存在,几乎没有给有用信号的空间,电平范围几乎完全被杂散信号阻塞,杂散信号电平越高,阻塞就越大。在一定程度上,阻塞也描述了接收机的线性度,并可以基本地等价于IP2和IP3。

例如某接收机,有用信号功率为-60 dBm (47 dBμV) 被一个未调制的6 dBm (113 dB μV)的信号(频偏100 kHz )衰减了3 dB 。

交调:

交调也是一个惹麻烦的特性,特别是对于调幅信号,它表示对一个相邻于有 用信号的杂散信号的调制(如果电平高的话,杂散信号可以较远),因此杂散信号可以在有用信号中听到。它是由混频器和放大器的线性度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些效果是伴随互调抑制产生的,所以一台有高的截断点值的监测接收机有高的交调抑制 。

例如:一个6 dBm ,30%的调幅信号产生一个-60 dBm (100 kHz 频率偏差的) 10%的交调信号。

将振荡器信号转变到中频

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

IF

LO

in in f

I F

参考材料:

1、R&S,《Receiver Basics》

基于两级信道化的宽带数字接收机结构

第24卷 第7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Vol. 24 No. 7 2010年7月 JOURNAL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 · 673 · 本文于2010年2月收到。 *基金项目: 国防预研基金(编号: 41101030401)资助项目。 DOI: 10.3724/SP.J.1187.2010.00673 基于两级信道化的宽带数字接收机结构* 丁 丽 熊 辉 唐 斌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成都 611731) 摘 要: 通过无盲区的均匀信道划分, 研究了一种基于两级数字信道化的高效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结构。该结构的一级信道化采用奇偶两路并行结构, 对整个接收机瞬时带宽进行粗划分, 并配合有效的信道检测机制实现对当前输入信号所在接收机分析带宽的准确定位, 同时适合对大带宽信号的接收; 二级信道化对一级信道化的子信道带宽进行细划分, 提高了信道的频率分辨率, 实现了多信号的频域分离, 适合对窄带信号的接收。本结构实现了频率的多分辨, 在满足同一频率分辨率时较单级信道化结构所需要的总信道数小, 且降低了滤波器的阶数和设计难度, 适合硬件实现。 关键词: 奇偶两路;瞬时带宽;分析带宽;信道检测 中图分类号: TN971.1 文献标识码: 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 510.4020 Architecture of wideband digital receiver based on two-level channelization Ding Li Xiong Hui Tang Bin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UEST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 approach is studied to realize a high-performance wideband digital receiver based on two-level channelization through uniform channel division without blind zone.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has two dif-ferent channelizaion. The former, suitable for receiving broadband signals,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even and odd channel in parallel with an efficient channel detection mechanism, allows coarse division towards the whole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of the receiver to pinpoint the analysis bandwidth in which the current input signal exists. Succes-sively, the further division of sub-channel of the former is achieved in the latter,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to narrow-band signals improves the frequency resolution of each channel and the separation of multi-signal in frequency domain as well.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implementing the multi-resolution in frequency zone, needs less number of total chan-nels with the reducing the design difficulty. The simulation result illustrated the validity of the architechure. Keywords: even and odd channel;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analysis bandwidth; channel detection 1 引 言 当前电子战的复杂环境对处于被动的电子战接收机提出的要求是: 具有宽频率覆盖范围, 高灵敏度, 大动态范围, 同时到达信号检测和实时信息处理能力。信道化接收机就是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的一种接收机[1-2]。文献[3]分析了基于原型滤波结构直接实现的数字信道化的结构及缺陷, 文献[4]通过基于DFT 的高效数字信道化结构, 实现了F =2时的偶型 堆栈信道化接收机, 文献[5]通过降低抽取倍数, 建立了无盲区信道化接收机模型。这些已有的信道化接收机模型都是基于单级信道化结构, 为了实现一个高的信道频率分辨率就需要成百上千或者更多的滤波器并行来实现对整个接收机瞬时带宽的划分, 此时所需的高阶滤波器使得硬件实现难度增加。针对这一情况, 研究了一种基于两级信道化的高效宽带数字接收机结构, 通过有效的检测机制和逐级频带划分实现多信号的频域分离。

无线监测接收机

无线监测接收机 无线监测接收机是无线电频谱监测的重要工具,是无线电管理工程师的眼睛和耳朵。通过监测接收机可了解到空中无线电频谱信号的场强、频率、带宽、调制、频率占用度等重要信息,以供无线电管理工程师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进一步的决策。 由于肩负着从纷繁复杂的无线电波中抓取特定信号的重任,监测接收机的电子电路一般都做了相应的优化设计,配备了输入预选器等特殊单元,加强了信号解调、分析能力,并且在灵敏度、线性度、互调IP2/IP3相位噪声等重要指标上超出其他的通用无线接收设备。 无线接收设备包括测试接收机、频谱分析仪和监测接收机。无线接收设备是基于不同的理念,针对不同的任务来设计的,它们在功能上也各有特点。对于测试接收机和频谱分析仪而言,因为许多监测功能是不必要的,所以它们某些特性或者很弱或者干脆没有,如:FSCAN、MSCAN 、全景、静噪、驻留时间等特性。以下简单介绍监测接收机的性能。 1、监测接收机模块框图 监测接收机包括预选器、前端(信号部分)、合成器(第一本振、第二本振、第三振)、中频部分、内置测试设备、处理器和接口等主要模块(见EB200模块框图)。 这里着重提一提预选器。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是专门为了监测天空中复杂拥挤的无线电波而设计的专业设备,其与频谱仪的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配有高性能的预选器,这个预选器提高了接收机在拥挤的频谱环境中选收无线电信号的能力。以R&S公司的EM550接收机为例,它的预选器由20-1500MHz的跟踪滤波器+1500-2300MH z带通滤波器+2300-3600MHz的带通滤波器组成。跟踪滤波器一般由YIG滤波器构成,其中心频率可在极宽的频带范围内滑动,滤波带宽一般为中心频率的10%。跟踪滤波器是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性能最好的选择滤波器,它也是代表了接收机设备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志。 预选器位于接收机的最前端,与天线输入口相连。预选器主要提供前置放大、

无线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无线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是无线网络技术应用最多的领域之一。 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重要区域或远 程地点的监视和控制,视频监控技术在电力系统、电信机房、工厂、城市交通、水利系统、 小区治安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将被监控点实时采集的视频文件及 时地传输给监控中心,实时动态地报告被监测点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例如,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和电信行业的无人值守机房等设施都需要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监控点分布在较广阔的范围内, 并且与监控中心的距离较远, 利用传统 的有线连接方式,线路铺设成本高昂,而且施工周期长,或者因为物理因素难以架设线缆, 如遇到河流山脉等障碍时。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用户采用无线视频监系统,无需铺设网络电缆, 可迅速方便地在各种需要的地方布署数字摄像设备, 建立新的视频监控系统或对现有的视频 监控系统进行扩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采用专业无线厂商宽带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将多个被监测点与中央控制中心连接起来, 且搭建迅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无线链路。 实时和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通过宽带无线接入设备进行传输 心,并可以完成对远程监控点的控制。 目前,随着数字视频编码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安装监控系统正迅速从传统的基于 有线电视技术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向基于 IP 技术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方向发展, 数字监控 系统已经在某些领域取代了原有的模拟监控系统。 基于IP 技术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数 字编码压缩技术( MPEG4、 MPEG2或MJPEG ),并且视频数据通过 IP 网络进行传 输,可以提供高质量视频监控,并且监控范围更加广泛。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 低时延(对视频应用非常关键)和设备成本低的特 点,可以提供高效和经济的视频传输解决方案。 无线接入设备提供 11Mbps/54Mbps 的高网 络带宽,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视频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手段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 支持采用 H.263/ MPEG-1/2/4等格式的数字视频流稳定可靠地进行传输, 能够保证视频流的稳定持续 传输,最远传输距离可以达到 30公里以上,并且不受山川、河流、桥梁道路等复杂地形限 制。 现场监控点安装的摄像机所摄录的 ,传送到用户的安全监控中

M9703A & M9362A 8通道相参宽带接收机系统

安捷伦模块化8通道相参宽带接收机系统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设备名称: M9703A & M9362A 多通道相参宽带接收机系统 二、产品型号及组成:M9036A PXI嵌入式控制器、M9018A PXI机箱、M9302A本振、M9168C程 控步进衰减器(可选)、M9362A-D01宽带下变频器、M9352A中频信号调理模块、N5181A MXG 模拟信号发生器(可选,用于10MHz~2.25GHz频段时钟)、M9703A高速数字化仪、VSA 89601B 矢量信号分析软件。 三、方案配置及说明 1、硬件组成及实现 系统基于PXI及AXIe平台构建,PXI部分用于对信号的下变频处理及中频信号调理,AXIe部分用于中频信号的数字化,板载FPGA内建DDC算法,整个系统可实现2.25GHz~26.5GHz频率范围下780MHz/ch分析带宽,通过可选的N5181A MXG提供混频器参考时钟,最终可实现10MHz~26.5GHz 频率范围下780MHz/ch分析带宽。并且,通过推荐的安捷伦VSA 89601B矢量信号分析软件,无需进行程序开发,即可针对70余种标准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分析,20:20 迹线/游标功能,可提供更全面的分析,通过多域数字余辉和积累的历史迹线捕捉短暂信号,VSA 可对设计结构图中的任何位置进行分析,分析模拟和数字基带,中频、射频和微波,窄带至超宽带、SISO和MIMO。 M9032A本振模块为M9362A-D01四通道下变频器模块提供2.75GHz~26.5GHz时钟(通过功分器连接至LO In),并为M9703A多通道高速数字化仪提供100MHz Reference,2.25GHz以下的时钟信号则由N5181A MXG提供。 图例,N5181A MXG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船上工作经验,依据船舶规范和公约要求,对船舶驾驶台上无线电设备的日常检测进行了全面总结,正确的掌握这些方法对于提高船舶的安全营运水平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船舶无线电检测 1.驾驶台上无线电设备的外部检查1 . 1罗经甲板检查 ①检查天线的布置是否合理,天线外观状况是否良好。②罗经甲板上所有电缆应用金属扎带沿支架绑扎,电缆进入各设备入口应用填料密封。③检查VDR和EPIRB固定位置周围上方空间无遮挡物。④查看桅杆及其上附连设备的总体状况是否良好。⑤天线的检查:M/HF 天线由SSB无线电话收发天线和DSC无线电话数字选择呼叫天线组成。天线周围应有围栏防护并标识高压危险,发射天线馈线应绝缘。雷达天线安装位置必须考虑到工作距离和盲区的因素,工作盲区不得大于 50 米。如果船舶配置两台雷达,应尽可能将S 波段雷达装在上,而X 波段雷达装在下面。AIS天线由VHF天线和AIS-GPS天线组成,它的VHF天线其安装位置的水平面360度内应无障碍物,并应在水平方向距离导体结构2米以上。AIS的VHF天线应安全地远离雷达、发射机等类似的高功率源天线,AIS的VHF 天线与船舶VHF电话天线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10米或在垂直方向上间隔2 米。GNSS天线:应在水平360度仰角5度至90度范围内无连续障碍物,桅、支架等障碍物不应在较大的水平角度范围内遮盖天线。天线应远离雷达、INMARSAT系统等高功率发射机发射波束3米。 1 . 2驾驶室外两侧的检查 ①核查左右舷灯状况,角度是否正确,背面无光黑漆是否有破坏。 ②室外两侧舵角指示器、螺旋桨转速指示器、喇叭、BNWAS复位按钮、电罗经复示器等是否正常。注意露天电气设备的应满足防水等级 IP44。 1 . 3无线电资料配备检查

目前无线视频监控的四大主流传输方式

目前无线视频监控的四大主流传输方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无线监控系统,关键是实际的应用需求和选择何种传输方式。目前主流的无线视频监控有WLAN(无线局域网)无线监控、微波(模拟微波)无线监控、COFDM无线监控、3G移动监控、卫星无线监控。 1、无线局域网传输系统 WLAN(无线局域网)与一般传统的以太网(Ethernet)的概念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只是将以太网的线路传输部分(普通网卡--五类线--普通HUB)转变成无线传输形式(无线网卡--微波—AP,AP可理解为无线HUB)。也可以说是双向通讯的数字微波。 视距无线网桥 是为使用无线局域网进行远距离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20km)、高带宽(可达11/54/108/150/300Mbps)无线组网。特别适用于城市中的远距离高速组网和野外作业的临时组

网。 优点:工作在免费频点(2.4G/5.8G)、带宽高 (11/54/108/150/300Mbps)、距离远(30-50km)、组网方式灵活(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MESH)、价格便宜 缺点:固定无线传输 适合行业:最有效、最节省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REDWAVE提供全系列的视距 11/54/108/150/300Mbps、非视距54Mbps无线网桥 2、模拟微波 模拟微波就是将视频信号直接调制在微波的通道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监控中心通过天线接收微波信号,再通过微波接收机解调出原来的视频信号。也可以说是单向通讯的模拟微波。

此种监控方式没有压缩损耗,几乎不会产生延时,因此可以保证视频质量,但其只适合点对点单路传输,不适合规模部署,此外因没有调制校准过程,抗干扰性差,在无线信号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几乎不可以使用。而模拟微波的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绕射能力强,但极易干扰其它通信,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此种方式较多使用,现在使用较少,但价格也有优势。 优点:组网简单、价格便宜 缺点:频点使用需申请、不适合规模部署、抗干扰性差 适合行业:不合适布线,考虑成本投入 3、COFDM传输 COFDM即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简称,是目前世界最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调制技术。它的实用价值就在于支持突破视距限制的应用,是一种在无线电频谱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的技术,可以对噪声和干扰有着很好的免疫力,绕射和穿透

一种高效的宽带数字接收机及其FPGA实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第5期罗勇江等:~种高效的宽带数字接收机及其FPGA实现 ?919? 同等时频分辨要求下,所需要的硬件资源要少得多,这使得宽带和超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实现成为可行。 4仿真和验证 选择单片FPGA实现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FPGA处理器选择Xilinx公司的Xc4VSX55—12FFll48,该处理器片内资源十分丰富,包括512个XtremeDSP单元,每个DSP单元包含一个18×18bits乘法器,1个加法器,1个累加器;FPGA片内有320个BLOCKRAM,每个BLOCKRAM大小为18 bits×1 k,共计5 760 kbits;配置单元 (Slices)有24576个, 假设接收机带宽为500MHz,A/D转换器的速率为 1 GHz,量化位数为8bits,接收机输入信号为正交下变 频后的I、Q信号,信号滑动点数为64。将FFT模块运行在250MHz速率下,分别完成传统STFT信道化接收机和多相滤波结构的信道化接收机,多相滤波结构的信道化接收机输入数据按4进行分组处理,分析其所占资源。软件采用Xilinx公司的开发软件ISEl0.1,仿真信道数从64到512的信道化接收机,接收机占用系统资源如表1所示。 ‘ 裹lFPGA实现信道化接收机的资源使用仿真结果信道数N 类型 FPGA资源64128256512 XtremeDSP单元 56112224传统的 存储器(BLOCKRAM) 122464资源STFT 不够信道化4 bit查找表(LUT)5859 1161830468无法配置单元(Slice)4030805222182接收机实现 触发器(FlipFlop) 60901216832535基于多相 XtremeDSP单元 3264128256滤波结构存储器(BLOCKRAM) 6122858的STFT 4 bit查找表(LUT) 296858301605832117信道化配置单元(Slice)2077409011405 22 762 接收机 触发器(FlipFlop) 3456 6838 1819736 309 示,可知该信号频率约为一100.5MHz,接收机各个信道的输出如图3(c)所示,z轴为信道号,Y轴为时间,时间间隔 64 rlS,2轴为信道输出的模值,图3(d)为图3(c)的投影图, 该信号在信道116为主输出,经过门限检测后可知其所对应的频率为一101.562 5 MHz。 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频分辨条件下,基于多相滤波结构的sTFT信道化接收机比传统STFT信道化接收机要占用更少的系统资源;在相同的系统资源下,基于多相滤波结构 的”FT信道化接收机可以实现更多的信道数,即获得更 高的频率分辨。 根据工程实际要求,作者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多相滤波结构的宽带数字信道化侦察接收机的原理样机,接收机带宽为500MHz,A/D转换器的速率为1GHz,量化位数为 8 bits,接收机输入信号为正交下变频后的I、Q信号,信道数 128,信号滑动点数为64,该接收机的信道带宽为1GHz/ 128:7.8125 MHz,时间分辨率为64X1嬲:64 ns。 图3实际侦收到雷达常规脉冲信号及接收机信道输出 本接收机在实际环境中侦收到某些雷达信号,分别将接收机侦收到的某宽带雷达Chirp信号,雷达脉冲宽进入接收机前的I路和Q路数字信号和各个信道的输出结度约为50ps,I和Q信号如图4(a)所示,其频谱如图4(b)果导入MATLAB进行分析比对。 所示,可知该信号频率范围约为20MHz~240MHz,带宽接收机侦收到的某雷达常规脉冲信号,雷达脉冲宽度约220MHz,接收机各个信道的输出如图4(c)所示,z轴为约为0.5肛s,I和Q信号如图3(a)所示,其频谱如图3(b)所 信道号,y轴为时间,时间间隔64 rlS,2轴为信道输出的模 万方数据

浅谈无线电监测系统中接收机的选择

浅谈无线电监测系统中接收机的选择北京中星世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谭涛 现代无线电监测系统是由天线、接收机、测向机、记录设备及软件和控制系统等基本单元组成。其中接收机是监测系统的核心。系统的性能主要是由接收机决定。选择专业、高性能的接收机,能有效保证监测系统的各项指标,实现各种功能。因此,在建设一个无线电监测系统时,如何选择接收机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接收机,它们的用途不同,其设计中重点、生产要求也就不同。通信接收机、测量接收机和干扰测量接收机,虽然从结构上都是三级超外差式,但其指标却有很大差别,价格也相差几倍至几十倍。 ITU对用于无线电监测的接收机性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既有理论依据,也是对监测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我们在选择接收机时,应认真遵循这些要求。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90年代初,有厂家利用通信接收机(如R7000)设计生产监测测向系统。该系统在理想的标准场地进行测试时,都能达到指标要求。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遇到密集的无线寻呼信号时,就无法正常工作。问题就出在这种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不能适应无线电监测实际工作的要求。 当前,有人看到某些实验室仪器的几个高性能指标(如高的频率稳定度和高的功率测量精度),想利用这些仪器代替接收机,组成无

线电监测系统,这是有很大风险的。的确,在早期无线电监测系统组成方案中,有过以接收机为核心和以频谱仪为核心的两种模式。但经过实践应用的验证,现在都选择以接收机为核心设备组建监测系统了。我们应全面遵循ITU的要求,而不是偏重某些指标而忽视了应用环境。应该看到,测量接收机和频谱仪虽然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但却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各自都为适应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克服各自遇到的难点,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攻关,都体现了各自领域的科技成果。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选择一种RF信号分析仪(NI PXI5660)和典型的监测接收机(RS EM050),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 一、 根据应用定位,它们是用途不同、使用环境不同、设计理念不同及制造要求也不相同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它们在各自的应用领域具有各自的优势 1. EM050是德国R/S公司专门针对无线电监测业务需求设计、生产的,专业级的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该产品是根据国际电联(ITU)对监测接收机的基本要求,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开发的专业级数字式接收机; (2)作为专业级接收机,在其设计理念上,充分考虑了复杂的电磁环境和要对大小悬殊(差别达100dB,即10万倍)的各类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测量和监听的实际应用要求,从整机总体设计上,兼顾了高灵敏度和高抗扰度特性,通过苛刻设计的频率合成器(频率转换时间1ms,10kHz处相位噪声≤120dBc/Hz等)实现快速搜索(扫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及价格 随着科技的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有线方式由于布线价格昂贵,布线困难,可移动性差等诸多问题,旗硕科技借助3G通讯技术,自主研发的“视讯通”产品改变了传统的数据监测业务,将先进的多媒体视频、图像监测技术引入到现代农业监测中,突破性地实现了农作物长势、作业人员情况、病虫害、入侵监测的远程无线监测。 一、系统概述:由前端的视频设备进行抓拍,再由我公司自主研发的视频服务器经由3G通讯技术传输,后台软件可进行控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前端视频设备、传输设备,后台软件,软件架构,随时随地只要可上网便可查看现场情况。 1 系统架构图 功能实现:远程视频监控高清图片抓拍智能远程控制 2 可实现的功能示意图

3后台监控软件,可随时随地在可上网处进行查看 二、报价单 1.前端设备 球 型号报价 机

1 高清一体 球 5200 5006 216倍室外型日夜转换智能高速 球型摄像机,彩转黑,1/4" ,最 低照度0.1,黑白0.001,216倍变 焦(18倍光学,12倍数字), 4.1-73.8,480 电视线.采用功能 完善的高性能设计;内置自动恒 温装置;全新设计手动除雾功 能;内部存储的数据在断电后1 年内不丢失;一体化集成设计, 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两级防雷 技术有效提高球机的防雷击和 抗干扰能力;4路报警输入,支 持常开、常闭报警;1路报警输 出,常闭输出(无线报警功能可 订做)水平360°连续旋转,无监 视盲区;垂直180°自动翻转连 续监视;最高巡航速度350°/ 秒;128个预置位任意存储,定 位准确;精密电机驱动,运行平 稳,反应灵敏;4组巡视组,2 点线扫描随意可设;当球机五分 钟无人操作时,球机自动转到预 先设置的位置;手动速度0.5° -200°/秒(最高巡航速度350° /秒,64级变速)支持水平360° 连续旋转,无监视盲区;垂直方 向实现180°连续监视;俯仰范 围90°带隐私遮挡 2 增强型一 体球 3800 480 1/4 英寸,44万有效像素, 内 置18倍光学( 4.1-73.8 , F1.4-3.0 )12倍数字放大镜头,彩 色470线最小照度0.7,转换为黑 白570线0.002的彩色一体化摄 像机.12V 3 标准型一 体球 3100 1263 1/4" ,22倍光学变焦,10倍数 码变焦480线,彩转黑(帧积累) 1 支持485 & 控制,菜单控 制,12V 4 入门型一 体球 1500 807 1/4" ,22倍光学变焦,480线, 彩转黑(帧积累)1 支持485 & 控制,12V

智能无线电监测网系统解决方案

一、智能无线电监测网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各省市无线电监测网建设所面临的异构系统难以整合、监测手段被动低效、业务决策缺乏依据、指挥调度流程不畅等难题依然存在。华日公司的智能监测网系统,通过整合各类已建的固定监测站(含小型站)、移动监测站及网格化监测系统资源,并增补适当的智能化监测设备,对现有监测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全时全域频谱监测能力,同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大大提升了整个监测网的管理运行自动化水平,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模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大数据时代的智能监测网系统,可为智慧无线电管理提供诸多有力的支撑: ●监测网运行模式从临时被动任务执行转向长时主动数据收集; ●数据采集从手工碎片化转向自动连续化;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闲置率; ●增强监测网管理能力,减轻运维人员工作压力; ●从单维监测数据分析转向多维频谱管理决策; ●干扰处置、考试保障、重大活动保障等的异常预警和全程支持; ●可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软件动态改变系统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 系统能力 1)全域监测设施联合作业能力 智能监测网的核心运行基础是通过面向服务中间件和标准的接口规范实现对来自于不同厂商的监测系统的整合,并提供统一的设备控制、数据管理和分析界面,形成监测一体化平台,从而盘活全网资源,提升异构系统联合作业的能力。当重大活动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这种能力将大为突破现有监测系统在监测资源调度上的瓶颈。

2)保障系统可靠运行的智能网络管理能力 伴随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大量新型监测设备接入系统,使监测网的规模和运维难度日益增大。华日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以网络拓扑和地理分布为视点,对站点环境、站点设备、网络流量、设备资源消耗等进行监控,能对在网站点进行统一的监测任务调度、遥控开关机、设备自检,并提供基于设备自检和网络检测的故障告警和基于7X24小时电磁环境数据采集分析的设备数据异常预警,从而系统运维带来极大便利。 3)监测网自动运行能力 除支持常规监测功能外,智能监测网全网均在系统后台服务器的调度下,根据频谱监测数据自动化分析的需要,7X24小时不间断执行各类电磁环境数据、信号特征数据、多模式组合定位数据等的采集任务,并将所获取的数据自动分类压缩汇入各类专题数据库中。移动监测站、可搬移设备、无人升空监测平台等设备的数据也可在线或离线汇入系统。这种“大小结合,移动补盲”的联合作业模式,在大幅降低监测站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监测设备的利用率,使无线电管理机构更实时严密地掌握所辖区域的完整电磁态势。 4)海量监测数据存储能力 随着监测站的增多与全时全域电磁环境数据采集模式的建立,全网积累的数据量将会有爆发式增长,对数据存储和处理模式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华日智能监测网依托成熟、安全、可靠的云存储与云计算服务,采用虚拟化存储等技术,可适应海量电磁环境数据大规模存储的需求,减轻用户在数据存储设备运维方面的压力,并在对应用层屏蔽了数据物理存储位置信息的同时为各类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形成无线电管理云数据库,使数据应用具有更好的弹性,能满

无线视频监控的三种常见传输方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无线监控系统,主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选择何种传输方式。目前主流的无线视频监控有3G/4G移动视频监控、WLAN(无线局域网)无线视频监控、微波(模拟微波)无线视频监控、COFDM无线视频监控、卫星无线监控。 1、3G传输2G的传输方式主要包括CDMA、GSM两种模式。此两种模式成本较低,具备较大的覆盖面,且传输速度较快,其中CDMA理论值传输速率为153.6Kbps,在实际使用中基本可达到60~80Kbps,因此在无线监控使用中,得到不少厂商的青睐。而基于GSM方式的GPRS,虽覆盖率则高于CDMA,但传输速率却略慢,因此在使用上仍处于下风。3G的传输方式主要包括移动(TD-SCDMA)、电信(CDMA2000EVDO)、联通(WCDMA)运营商的3G技术接入方式,自09年起,经各运营商大力推广,已有不少监控厂家针对此方面研发相关的产品。而3G突出的优点即高速的下载能力,理想值可达到3Kbps~1G的传输速率,目前4G设备在市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3G的基础上更胜一筹。 优点:大范围移动监控缺点:带宽低、月租费适合行业:适用于公交视频监控、长途客车实时监控、押钞车管理和视频监控、船舶视频监控、军事训练移动指挥、记者跟踪采访、越野赛事监控、盛会安全管理、交通抓拍等场景的视频监控系统。 2、COFDM传输COFDM即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简称,是目前世界最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调制技术。它的实用价值就在于支持突破视距限制的应用,是一种在无线电频谱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的技术,可以对噪声和干扰有着很好的免疫力,绕射和穿透遮挡物是COFDM的技术核心。其基本原理就是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分配到传输速率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进行传输。 优点:小范围移动监控、非视距、绕射缺点:频点使用需申请,带宽低,价格高适合行业:移动应急传输应用。应用于公安、消防、交警、人防应急、城管

ITU-RSM1837-1建议书-测量无线电监测接收机三阶交调截取点IP3

ITU-R SM.1837-1 建议书 (08/2013)测量无线电监测接收机三阶交调截取点(IP3)电平的测试程序 SM 系列 频谱管理

ii ITU-R SM.1837 建议书 前言 无线电通信部门的职责是确保卫星业务等所有无线电通信业务合理、平等、有效、经济地使用无线电频谱,不受频率范围限制地开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议书。 无线电通信部门的规则和政策职能由世界或区域无线电通信大会以及无线电通信全会在研究组的支持下履行。 知识产权政策(IPR) ITU-R的IPR政策述于ITU-R第1号决议的附件1中所参引的《ITU-T/ITU-R/ISO/IEC的通用专利政策》。专利持有人用于提交专利声明和许可声明的表格可从http://www.itu.int/ITU-R/go/patents/en获得,在此处也可获取《ITU-T/ITU-R/ISO/IEC的通用专利政策实施指南》和ITU-R专利信息数据库。 ITU-R 系列建议书 (也可在线查询http://www.itu.int/publ/R-REC/en)) 系列标题 BO 卫星传送 BR 用于制作、存档和播出的录制;电视电影 BS 广播业务(声音) BT 广播业务(电视) F 固定业务 M 移动、无线电定位、业余和相关卫星业务 P 无线电波传播 RA 射电天文 RS 遥感系统 S 卫星固定业务 SA 空间应用和气象 SF 卫星固定业务和固定业务系统间的频率共用和协调 SM 频谱管理 SNG 卫星新闻采集 TF 时间信号和频率标准发射 V 词汇和相关问题 说明:该ITU-R建议书的英文版本根据ITU-R第1号决议详述的程序予以批准。 电子出版 2014年,日内瓦 ITU 2014 版权所有。未经国际电联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复制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说明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无需铺设网络电缆,可迅速方便地在各种需要的地方布署数字摄像设备,建立新的视频监控系统或对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扩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用宽带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将多个被监测点与中央控制中心连接起来,且搭建迅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无线链路。现场监控点安装的摄像机所摄录的实时和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通过宽带无线接入设备进行传输, 传送到用户的安全监控中心,并可以完成对远程监控点的控制。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有以下优点: ?灵活性 工程建设周期短,扩充性强。即插即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新的监控点加入到现有的网络中,不需要新建传输线路,轻而易举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可移动性 系统可轻松实现有线难以铺设的区域的视频监控,一旦遇到河流山脉等障碍时,有线网络无法实现。但是要求需要互通的点达到可视(中间无障碍)。 ?经济性 设备成本低,性价比高。无线网络组建容易,前端设备即插即用,只需一次投入就可解决,所维护都比较简单。 ?功能强大 系统功能强大,利用灵活。提供高可靠性,保证不间断的视频监控,同时全数字化录像方便于保存与检索。 ?支持远程监控 在网络中的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了客户端软件或是通过IE浏览器,授权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操作。 一,系统组成: 1,视频采集与传输:前端视频采集由无线摄像机完成,无线摄像机内置了视频编码模块,可将摄像机采集到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网络数字信号(视频、音频和控制信号)。无线摄像机还内置了支持IEEE802.11b/g协议的WIFI无线网卡,可将网络数字信号通过2.4G的微波传输给同样支持IEEE802.11b/g协议的无线交换设备(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如有需要听取声音,可在摄像机上接入拾音器。无线摄像机还可与报警设备联动。 2,视频观看:无线摄像机自带了IP地址和域名,局域网内的用户可通过登录IP地址访问无线摄像机观看该摄像机的视频并进行录像、控制和管理。远程用户可通过登录无线摄像机的域名来观看该摄像机的视频并可进行录像、控制和管理。 如果用户需要用电视墙(监控墙)来观看视频,则需要在监控中心增加网络视频解码器。解码器的数量可由客户观看需求和监控点数量来决定。 每个无线摄像机支持最多10个用户同时观看,如果同时观看某摄像机有需要超出10用户的情况,可以拿一台电脑当作代理转发服务器来解决此问题。 3,录像存储:监控视频录像的存储可在视频图像格式(D1、HALF D1、CIF等)、需存储的监控点(精确到某个摄像机是否需要存储)、时间段(精确到分钟,分四个时间段)、移动侦测录像(是否开启)等几方面进行设置。如果前端有拾音器,录像文件中同样有声音。存储录像的文件名有精确到秒的时间显示,这有利于人们快速调用录像。存储录像文件通过天

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规定试行

精心整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印发《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 规定(试行)》的通知 工信部无〔2017〕2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各相关单位: 心(以下统称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使用的各类无线电监测设施在系统选型、建设验收、日常使用等全生命周期内的测试验证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对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负责制定本地区(单位)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方案,选择测试验证机构,指导并监督测试验证工作的具体实施,维护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对新建无线电监测设施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测试验证,对在用无线电监测设施进行定期测试验证,确保无线电监测设施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满足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第六条根据设备状况,对固定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及系统中的监测接收机每5~7年测试验证一次,对移动、可搬移和便携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及系统中的监测接收机每3~5年测试验证一次。 超过10年的无线电监测设施,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测试验证周期。 第七条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综合考虑本地区(单位)无线电监测设施 况。 第十条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测试验证方法应按照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国际电信联盟建议书进行(部分标准名称见附件)。 对尚无相关标准作为测试依据的,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会同相关技术部门和测试验证机构,参考相关标准,科学合理制定测试验证方法,经专家评审后实施。 第十一条在新购置无线电监测设施和对在用无线电监测设施进行一体化服务改造时,相关设备应满足《超短波监测管理服务接口规范》要求。鼓励相关单位在设备购置或系统改造升级时提出对《超短波监测管理服务接口规范》符合性的测评要求,并采用软件测试系统开展测试验证工作。

无线传输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大连海创 大连海创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Dalian Hitro Hi-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无线传输视频监控系 统解决方案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七贤岭爱贤街10号大连设计城6层 电话:7 传真:0411–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69600072.html,

大连海创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基于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无线自动控制技术、无线采集技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在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基础上与国外知名无线通信企业进行强强合作,并将公司开发设计中心直接设立在美国硅谷,以保证公司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公司相继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特点的无线宽带网桥、无线AP、无线MESH、无线集中管理系统、无线智能接入终端、WIAC、WSN、Wi-FiCamera以及软交换平台等相关产品,成为国内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生产企业之一

1. AP2108 AP 2108M 企业级室内无线MESH 概述 HITRO公司的AP 2108M是一款高性能的室内型无线Mesh设备,它支持一片独立的802.11a/b/g卡,不仅可以作为Mesh设备,还可以单独作为一台AP或Bridge设备使用。作为HITRO公司系列无线产品之一,它可以与HITRO公司其他的产品(如HITRO WBA系列产品,POLAR,SOLAR系列产品等)紧密配合,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优化的有线无线混合解决方案。 ●智能组网和恢复功能。AP 2108M设备在完成出厂设置后,在安装时设备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完成组网,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单个Meshap发生故障,其他的设备可以自动调整网络,不影响系统运行。 ●自动路由功能。在无线Mesh AP网络中,每个设备都有多个传输路径可用,网络可以根据每个节点的通信负载情况动态地分配通信路由,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节点的通信拥塞。 ●宽带传输功能。无线通信的物理特性决定了通信传输的距离越短就越容易获得高带宽,AP 2108M设备由于选择低功率多个短跳来传输数据,节点之间的无线信号干扰也较小,因此获得了更高的网络带宽。

第七章 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化的无线电频谱管理是将行政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相结合,对无线电频率和空间卫星轨道资源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随着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使用频谱资源已成为人类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此,世界各国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对频谱资源进行计划、指配和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既要保障通信业务的安全,不受干扰侵害,又要合理使用和开发频谱资源,提高频率的使用效率。 无线电管理是国家通过专门机构对无线电波和卫星轨道资源研究、开发、使用所实施的,以实现合理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行为。 无线电管理的概念,实际上表达了四层含义: *无线电管理是一种国家行为。它是由国家所授权和特许的机关来实施的活动。 *无线电管理的对象是研究、开发、使用无线电波的各种活动。由于开发、使用、研究电磁波的活动是由具体的人使用设备达到的,所以无线电管理必然要涉及到人和设备。 *对开发、使用、研究无线电波和卫星轨道的活动所实施的这种管理,是通过计划、规划、组织、控制、协调、监督、执行等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的。它贯穿于无线电管理的全部过程中。这是无线电管理的职能,也是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表现为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对无线电台站的审批、频率指配、电波的监测、型号的核准、设备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检查以及对用户的教育和服务等等。 *无线电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合理、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无线电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频率的划分、分配和指配、无线电台站的布局规划和设台电磁兼容分析及审批。 *无线电台站发射信号实施监测,对台站进行监督管理。 *无线电干扰的协调和处理。 *无线电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 *对无线电设备的测试和研制、生产、销售、进口的管理。 *代表国家参加无线电管理方面的双边和多边国际活动。 无线电监测在频率的规划、指配、电磁环境的测试、无线电台站的设置规划、无线电台站

GRS210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

GRS210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 100kHz to 3GHz 1 系统简介 GRS210是一个基于多信道宽带射频前端、宽带数字中频处理单元及宽带阵列天线的高性能数字化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能适应密集信号、捷变信号的快速捕获和实时接收分析,以满足现代无线电频谱监测和无线电测向定位要求。 GRS210适合于固定安装环境。 2 技术特点 ●频率范围为100kHz至3GHz ●全无源天线设计,大动态,高灵敏度接收 ●20MHz的瞬时信号分析带宽 ●3GHz/s多信道并行频谱扫描功能 ●5信道相关干涉仪的测向方法,窄带和宽带apFFT测向功能 ●最小信号持续时间<1ms ●能够实现同时监测和测向通道 ●ITU全参数测量模式 ●原始射频、中频和音频数据记录和重现 ●远程遥控 3 系统组成

4 技术参数 4.1 天线 (1)HF监测天线:100kHz to 30MHz,无源全向鞭天线

(2)VHF/UHF监测天线:20MHz to 3000MHz,无源全向盘锥天线(3)VHF/UHF测向天线,分为五层: A:20MHz to 200MHz 五单元垂直极化天线阵,孔径4m B:30MHz to 350MHz 五单元水平极化天线阵,孔径3m C:200MHz to 800MHz 五单元垂直极化天线阵,孔径1.4m D:350MHz to 1300MHz 五单元水平极化天线阵,孔径0.8m E:800MHz to 3000MHz 五单元垂直极化天线阵,孔径0.36m 4.2 射频前端 (1)VHF/UHF监测接收机 信道数目:5个 频率范围:20MHz to 3000MHz 频率分辨率:1Hz 频率稳定度:≤1×10-7 合成器建立时间:≤1ms 相位噪声:≤-100dBc/Hz@10kHz 输入二阶互调截点:≥45dBm 输入三阶互调截点:≥10dBm 中频频率:21.4MHz 中频带宽:20MHz/300kHz 镜像抑制:≥95dB 中频抑制:≥95dB 杂事抑制:≥110dBm(折合到输入端) 噪声系数:≤14dB (2)HF监测接收机 信道数目:1个 频率范围:0.1MHz to 30MHz 频率稳定度:≤1×10-7 相位噪声:≤-110dBc/Hz@10k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