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教学点:潮阳教学点

班级:2009级中文本科(5)姓名:黄梓君

座号:16

比较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基本特征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及逝世后短期内,教团内未出现重大分歧,此为佛教史上的“和合一味”时期。在他逝世百年以后,佛教教团内部出现明显分裂,主要分歧集中在戒律问题及教义教理的理解上。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几经分化,逐渐形成了十八部或二十部等诸多教派。经过多年较量,至南亚次大陆南北朝分立时代,原来的两大派——大众部佛教与上座部佛教更趋分化,遂形成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追求菩萨道的普渡众生,小乘佛教强调修炼自我的声闻乘。大乘僧人基本食素,小乘僧人可食“三净肉”。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虽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却因宗派不同,一直争论不休。其特征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者在宗教世界观上的区别

在理论方面,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认为众生和事物均是各种元素——法的因缘结合,故无独立自存的本位——我,而作为客观世界的法是存在的。这就否定了由五蕴所组成的“人我”的实在性。大乘佛教为了打破任何固定的实体观念,针对小乘所主张的“法”的实在,提出“法我皆空”的主张。对此,唐代密宗禅师立三宗五味禅时,认为小乘禅是“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而大乘禅是“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此即为其世界观之差异。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经》如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把“人我”和“法我”一起加以否定,即认为一切事物不过是互相依存的种种表现围绕了,根本没有固定的实体。这就完全否定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相对小乘佛教而言,可说是更为彻底的唯心主义体系。由此可见,大乘佛教的世界观是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的。

二、对释迦牟尼的认识与态度

小乘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和导师,视之为唯一的佛。但他们仍保持原始佛教的特点,把他视为历史人物,是一个伟人与圣贤,是一个现实的教祖与传教师,当他是僧众中的一员而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主张佛在僧数。后来逐渐把他描述成近乎理想的存在,但充其量只是一个神化了的人。而大乘佛教接受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影响,将释迦牟尼神格化、偶像化,说他是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神通广大的“佛”,是众生崇拜的偶像。据大乘佛经的描述,释迦牟尼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座承躯,出则帝释(俗称玉皇大帝)居前,入则梵王(婆罗门所奉最高神)在后,讲《涅槃》则地震动,说《般若》则天雨花,等等。认为释迦牟尼是个法力无边的救世主,还提出佛有法身、应身和化身三身,以此加强信众的宗教感情。此外大乘佛教还认为佛不止一个,还有“二身三身十身”。按《阿弥陀经》的说法,大乘佛教认为以娑婆世界为中央,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的世界里,不仅有恒河沙数的佛,还有无量数的菩萨和众生。佛、众生、菩萨和佛国都是无限的。此外,在大乘中,佛教神具有有形的特征。而小乘是有蔑视和厌恶一切有形、不能塑造神体的传统的。大乘摒弃了这种观点,于是产生了发展佛教艺术的条件。此后,佛教艺术堂而皇之地步入了世界文明的殿堂。

三、修行目标上的差异

大、小乘佛教在修行的最终目标上也是很不相同的。吴明在《禅定名相及其分类》一文中说:“只求自觉自利,自己一个人了脱生死的是小乘;不但自觉,而且觉他,不但自了生死还要普渡众生、共了生死的是大乘。”①据此可知,小乘佛教一般主张通过自己的修行得到个人解脱,并把达到涅槃境地的阿罗汉果视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其间要经过须陀洹、斯坦含、阿那含等果位②,其核心思想是“利己”而不利他。而大乘则不以

阿罗汉为最高,而坚持应修佛果,把不断向佛陀道路上精进不已的菩萨当作理想的对象,并提出了“普渡众生”的口号。其目标是菩萨行。若未能达到佛的境界,则要先争取成为佛的候补者——菩萨。大乘佛教认为菩萨高于阿罗汉。阿罗汉虽已破我执,却未破法执;虽已证我空,却未证法空,虽已断烦恼障,但未断所知障。菩萨已证法空,故已解脱生死成佛。只为解脱众生之苦,方自由往返于生死之中。

大乘思想即菩萨乘思想,认为不能以自身涅槃为限,而应以救拔众生的苦难为己任,并发下许多宏愿。其中“渡众生”为菩萨的第一大誓愿。按大乘菩萨行的要求,菩萨应着重于“度世”,并为此不入涅槃而“入世”,护法弘法。而菩萨的真正解脱,恰恰应实现于世人的解脱之中。大乘佛教标榜自己的任务是:“张大法网,入生死海,漉入天鱼,置涅槃岸”。

由于大乘思想中“救济众生”的意识与中国传统思想中“兼济天下”的主张有共通之处,更易为人接受。故后世单纯讲小乘禅法(“安般守意法”)者往往被视为入定的初阶,具有更浓厚的救世思想色彩的大乘禅法才被视为高级阶段。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中国的,二者合为完整的体系。此后产生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罗汉,如济公等。

四、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佛教不论大、小乘,都要修持戒、定、慧三学。正如吴明所说的:“佛教小乘的根本教义在于业力,它的修证是在业力上起修四谛;佛教大乘的根本教义在于般若,它的修证是在般若上起修六度。而四谛六度又可统摄在三学中。”③此即所谓“三学成纲,修行第一。”智慧圆满具足,三学圆满修证,小乘的人才能证得四谛而了个人的生死;大乘的人才能圆修六度而自利利他,了众生的生死。三学之重要,在于“无戒不能生定,无定不能发慧,无慧不能成道”,小乘无道则不能断集离苦证灭,大乘无道则不能圆修六度,自利利他。小乘除修三学四谛外,还修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而大乘修持的六度是指布施、净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除了小乘修行的方法外,大乘同时兼修“四摄”。所谓“四摄”,是指菩萨摄受众生皈依佛道而应做的四件大事,即“布施摄”、“爱话摄”、“利行摄”和“同事摄”。

除了上述各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经典方面也各具特色。小乘佛教一般比较忠于佛说,多用记实的文体,很少演绎铺张,且不承认大乘经典,以为非佛说;大乘佛教则承认小乘经典,又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佛陀思想,托言佛说撰写新的经纶,且大多是长篇,写作上多用演绎、故事、譬喻、偈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