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三、中医腹诊学的重建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三、中医腹诊学的重建

中医腹诊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数百年来在我国中医临证几乎免去了腹诊诊病,而在日本汉方医学界,自16世纪提倡腹诊以来就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重视程度胜于脉诊,以至日本与我国学术界争腹诊发明权。面对这一实际,王氏主持卫生部课题“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诊仪研制临床验证”,在文献整理、科研设计、诊断规范化客观化、腹诊仪研制及检测验证、腹诊计算机应用系统、腹诊电视教学片、幻灯片及实用临床腹诊挂图、阳性体征及汤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弥补了国内长期以来腹诊研究的空白,推动了腹诊的临床应用。全国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季绍良教授在王氏主编的《中国腹诊》序中指出,这一研究使腹诊发展为一门系统的中医腹诊学,不仅丰富了中医诊法,而且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医学术的全面发展和临床水平提高。

(一)腹诊与腹证腹诊是医者运用望、闻、问、切等诊察手段来诊察患者胸腹部的胀、痛、满、悸、痞、硬、急、结等病变征象,以判断内在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体现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和舌诊、脉诊、耳诊、面诊等中医诊法一样,也是一种通过局部诊察整体的局部诊病法,是生物全息论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

腹证是应用腹诊方法所诊得的胸腹部病变征象,即通过观腹形、视腹色、测腹温、闻腹音、问感觉、按腹力、诊压痛、探症块、查经络、扪虚里、触膻中、摸神阙等方法所获得的主客观体征,诸如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病变反映于胸腹部的胸胁苦满、心下痞、心下痞硬或心下痞坚、心下急或心下支结、心下濡、心下痛、心下悸、脐下悸、腹胀满、腹痛、少腹急结、少腹拘急或少腹弦急、少腹硬满或小腹硬满、小腹不仁、肠管蠕动亢进、腹皮拘急、脐旁压痛点等表现。腹证既有病者的自我感觉,更有医者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是腹诊指导临床辨证、立法论治及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

(二)腹诊基本原理腹诊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为指导,其中脏

象、经络、气血、津液理论不仅说明了胸腹与人体功能相联系的原理,而且是通过腹诊判断病变部位、病种性质的生理学依据。

1腹诊与脏象理论(1)腹诊与脏腑位置关系:脏腑以其位置不同,则外应胸腹部位有别。《灵枢·脏论》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因此,根据病变证象在胸腹的表现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病变所在脏腑。

由于脏腑与胸腹体表有对应关系,脏腑病变常在其对应部位见其证象。然而,临证所见亦有不一致者,如脾与胃以膜相连,脾当外应左胁,然脾病证象常不在胁部。肾位于脊膂十四椎旁,以正面观当外应上腹两侧,但肾病常不以此为然。凡此皆当从胸腹与脏腑功能特点之关系中得到说明。

(2)腹诊与脏腑功能关系:前言居胸腹的脏腑,与一定的胸腹体表部位构成对应关系,体现于腹诊上必以脏腑的功能活动为条件,即形态位置的相应,功能活动相关时方有腹诊意义。此言腹诊与脏腑功能的关系乃指不因于脏腑位置的特殊对应关系。

例如,脾居胃之左,外当左胁,然而胁证象多属肝病,而脾病证象却见于大腹。究其机理,虽与脾经入腹无关系,然以功能相关为其关键。大小肠居大腹内,主受盛水谷,变化传导,而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腐熟水谷,运化精微。脏象理论以五脏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大小肠分清别浊、传导糟粕的功能失常统责于脾胃,故言脾(胃)主大腹。又肾位于腰两侧,然小腹区域的病变每责之于肾,此唯从特殊功能联系中方可得其奥旨。

此外,腹诊与脏腑功能的关系,还体现在五行生克制化方面。例如,肾水凌心及肾阴亏虚之心悸,病本于下焦,而心悸之证见于心胸部位,当从水邪上泛,或水不制火的病机中求得治法。他如肝病而见腹满、腹痛,脾湿阻遏气机而胁痛,则须从肝木乘土或土壅木郁的关系中得到答案。

2腹诊经络理论(1)腹诊与经脉循行:经脉有规律地沿一定路线循行,分布于特定的区域,通过经脉与不同脏腑的络属关系,使不

同脏腑与一定区域构成特异性生理联系。脏腑有病,相应区域每见异常变化。络脉、经筋、皮部在构成胸腹与经脉联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属于十二经脉的分布区域。

另一方面,十二经脉除了络属本经相应脏腑外,常与其他脏腑相联络,而且某些经脉在胸腹部有相近的循行路线,这是脏腑病变常相互影响而外部证象常可错综出现的原因之一。例如,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皆贯膈,而且多数经脉过心下部位,所以心下部位证象常见,内属多个脏腑病变。

奇经八脉不直属脏腑,但以蓄溢调节十二经气血的运行,而参与脏腑间的生理调节。由于奇经常与正经相交或伴行于胸腹部,故其循行部位的证象,多从正经所属脏腑论治。冲任二脉与周身气血的运行尤有密切关系,而且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别有支脉与足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因此,诊冲任脉以候动气之强弱迟数,可知元气之盛衰。

(2)腹诊与特定经穴:某一脏腑患病,常在对应的募穴出现压痛或过敏,按压特定的穴位,以判断相应脏腑的病变,为腹诊的穴位诊法。根据特定穴位与脏腑的关系,可针刺特定穴位以治疗相应脏腑病变。《伤寒论》中治疗肝乘脾、肝乘肺及热入血室,影响肝胆经脉,致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者,皆取刺期门之法。

值得提出的是,十二募穴的位置与相应脏腑所居部位甚为接近,或正当其体表投影区,如心募巨阙、胆募日月、肝募期门、胃募中脘等。但十二募穴中少数在相应脏腑所络经脉上,如肺募中府、肝募期门、胆募日月,其他如大肠募(天枢)属胃经,脾募(章门)属肝经,肾募(京门)属胆经,另有六个募穴则同属于任脉。这就体现了腹部募穴与十二脏腑关系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肝、胆、脾等相应募穴的双侧性,又不得单从脏腑位置得到解释,而当与经脉有关。临床上可见某一特定脏腑患病时,反映相应病变的穴位通常在身体的某一侧较明显。例如,心绞痛的内脏体表反射出现于左侧,而肝病患者则以右季胁部多见或较严重。但也有某一脏腑患病,其反射见于对侧或双侧,这种病变反应的多样性,与脏腑、经脉、募穴之间联系的复杂

性是一致的。

(3)腹诊与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的盈亏直接影响着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关系到人体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这也是藉腹诊以判断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胸腹体表润泽,腹壁柔韧有力,反映了气血充盈,津液和调。若气血津液不足,则腹软无力,肌肤失润,据此可辨病证之虚实。而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或停滞泛滥所致的病证,又可藉腹诊以辨别病邪性质,对于判断病因病机具有重要意义。日本汉方医对于病因学的认识,从“一气留滞说”到“气血水说”,体现了对气、血、水病理变化的重视。以气、血、水病因说作为汉方医病因学的支柱,在临床上,将辨别气、血、水毒视为诊断之关键,而祛除气、血、水毒又为治疗之目的。这种认识和汉方医重视腹诊密切相关,因为气、血、水病理变化常可明显表现出相应的腹证,诸如气滞之痞满、水饮之动悸、瘀血之少腹急结硬痛等在仲景原著中皆有较多论述,而气、血、水病理变化乃根源于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的失常。

(三)腹诊临床运用运用腹诊有助于辨别体质强弱,正气盛衰,鉴别不同疾病,确定不同证候,审察病机之所属,病因之气滞、血瘀、水饮,指导立法论治,选方遣药,并可据此以观察疗效,判断预后转归。

1查腹形腹力,辨别体质强弱:先天禀赋、性别男女、年龄长幼及后天调养因素构成不同个体的体质类型,表现于腹部外形及腹力上也有不同。因此,通过观察腹部外形及诊察腹力可以辨别体质之强弱。一般而言,不论男女老少,腹部皮肤均应致密细腻,润泽而无甲错,寒温适宜而匀称。男子胃经两行微有高起,脐周按之有力,任脉微凹,小腹充实。妇人腹形多宽而平,两行不起,脐旁软弱,小腹微隆。小儿腹部饱满而微隆,腹软而匀称。凡此皆为常。若腹部膨隆,腹满松软,体肥气弱者,此非气血充实之象,多见于阳虚痰湿之体。若腹形偏瘦,而按之和缓有力者,不属病态,但若消瘦而按之腹无力者,则为虚象,或腹部动气,此多见于阴虚体质。

2诊腹力,判断正气盛衰、病证虚实:诊察脉象,强调脉贵有神,

有神者,有力也。诊察腹象,也须重视腹力的有无,这是判断正气盛衰、病证虚实的重要方法。腹部切诊柔韧而有弹性和缓有力者,正气多盛,实证居多;反之,腹部绵软无力者,正气多亏,虚证为多。例如:腹胀一证,气滞、血瘀、水饮、宿食、燥尿皆可为患,病证或虚或实,混淆夹杂,借助腹诊常可获得较明确的诊断。如脾虚气滞腹胀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腹诊情况为自觉腹胀满,望诊腹无异常,或稍有膨满,切诊指下虽饱满,但重按腹力较弱,多无疼痛,或偶有隐痛。根据以上情况,更可辨证为因虚致实,脾虚气滞证,故可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健脾补虚,行气消胀。若腹胀之属实证者,则腹力较强,甚则胀满硬痛,可随不同病情,分别选用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或诸承气汤。

3参腹证表现部位,辨病因病性:注重腹证表现部位,是腹诊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其不仅可借以确定邪结部位,明确病变之脏腑经络,而且对于确立法则,选方用药也有指导意义。

胸腹分为上中下三焦,由于三焦所包括的脏腑不同,其生理特性各有其所别,病理上亦有相应规律可循,治则相应随之而异。例如,胸部窒闷,病关心肺,多宜宣通;心下脘腹痞满,每缘肝胆,脾胃气机不利,故辛开苦降,疏利气机为常用治法;而少腹硬满、急结、冬季痛者,因于瘀血、糟粕结滞者恒多,其治可佐以祛瘀、通下之品。此就病变大体而论,临证尚需根据具体腹证,参合全身情况,谨慎求之。

再者,由于人身部位不同,生理特性各别,即便腹证特征相类,病因相同,病机相似者,仍须根据不同部位,同中求异,因势利导。如宿食为患,病及部位不同,治则有别。故《医宗金鉴》云:“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隔间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脐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4据腹证,运用经方:这是本着腹证指导辨证论治的特异性,主要根据《伤寒》、《金匮》所载有关汤方的适应症,而运用经方。病有主证,方有主治,方证相对即是仲景学说之一大特点。

考《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近300方,皆条列其相应主

治证候,而其中腹证往往具有特殊的辨证意义。如伤寒误下,“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又如“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因此,分析证候之主次,把握作为主证的腹证,有是证,用是方,常可取得满意效果。

(1)据腹证、定病位、选方剂:由于某方剂所主证候的归属脏腑病位有相对特异性,而根据腹诊区分可判断其病位、病性,因而可以据腹证,定病位,选方剂。如《伤寒论》中柴胡剂主治之证,多有胸胁苦满之类的腹证。据此,可以胸胁苦满作为使用柴胡剂的标准之一。王氏在临床上根据这一原则,把握枢机不利,胆气不和的病机,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病证,不论外感内伤,总以胸胁苦满为眼目,疗效显著。

(2)察局部、明脏腑,整体论治:腹诊虽属局部诊法,但可反映整体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因而对局部腹证的治疗措施,其作用往往是全身性的。因为腹证部位与内脏之间既有对应关系,更有重叠关系。诊疗某些全身性疾病,亦须注意诊察局部腹证。

王氏曾治一女性患者,47岁,腿肿反复发作一年余,伴面部浮肿,眼睛发胀,无腰痛及大小便异常,曾在多处医院诊治过,均未好转,腹诊发现腹直肌紧张,右胁下出现胸胁苦满征,此乃四逆散腹证,试投以四逆散,结果3剂过后,腹证消失,腿肿也奇迹般地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3)针对特异性腹证,治疗全身性疾病:某汤方作用于某个腹证具有特异性,而这一腹证与局部相应脏腑并无必然联系,而是由于某些全身性疾病而产生了这一腹证。如柴胡桂枝汤对于胸胁苦满伴腹直肌拘挛的腹证具有特异性作用,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某些癫痫,只要具有胸胁苦满和腹直肌挛急等腹证的存在,即使癫痫停止发作,癫痫波消失也可继续用药,直到腹证消除。由于其治疗作用是调整体质和机能状态,故疗效较为理想。

(四)腹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王氏认为腹诊研究应采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并举,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同步的方法进行,可分以下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腹诊文献整理。系统研究中医腹诊理论,对前人传统的腹诊检测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总结其规律,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制订出具有中医特色的,并具有现代检测方法内容的腹诊科研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腹征、腹型、腹部寒温、腹部穴位等方面进行系统临床观察,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利用传统方法并结合现代多种检测手段、方法和仪器设备对小腹急结、心下支结、胁下痞硬、胸胁苦满、心下痞滞、腹胀满、小腹不仁等各种腹证进行综合研究考察,提供腹诊客观指标及依据,定量分析。研究与内在脏腑病理变化相应的胸腹部位的表现特征,提供特异诊断信息,并包括虚里诊、脐诊、腹部穴位诊等内容。同时进行腹诊仪的研究设计和制作。腹诊仪的检测范围包括腹部寒温检测系统和腹部胀满检测系统。

第三阶段:①在获得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客观分析,编制软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腹诊系统的信息储存和临床应用。②对研制出的符合临床实用的腹诊仪进行临床验证,以便将来能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③编制腹诊教学录像片、幻灯片,为临床教学提供形象生动的客观教材,以解决多年模糊不清,难以言明的问题。④腹诊现代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腹诊的检测研究,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手段,使腹诊检测系统化、规范化、客观化,使腹诊成为一个独立的内容,丰富充实中医诊断学,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三、中医腹诊学的重建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三、中医腹诊学的重建 中医腹诊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数百年来在我国中医临证几乎免去了腹诊诊病,而在日本汉方医学界,自16世纪提倡腹诊以来就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重视程度胜于脉诊,以至日本与我国学术界争腹诊发明权。面对这一实际,王氏主持卫生部课题“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诊仪研制临床验证”,在文献整理、科研设计、诊断规范化客观化、腹诊仪研制及检测验证、腹诊计算机应用系统、腹诊电视教学片、幻灯片及实用临床腹诊挂图、阳性体征及汤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弥补了国内长期以来腹诊研究的空白,推动了腹诊的临床应用。全国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季绍良教授在王氏主编的《中国腹诊》序中指出,这一研究使腹诊发展为一门系统的中医腹诊学,不仅丰富了中医诊法,而且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医学术的全面发展和临床水平提高。 (一)腹诊与腹证腹诊是医者运用望、闻、问、切等诊察手段来诊察患者胸腹部的胀、痛、满、悸、痞、硬、急、结等病变征象,以判断内在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体现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和舌诊、脉诊、耳诊、面诊等中医诊法一样,也是一种通过局部诊察整体的局部诊病法,是生物全息论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 腹证是应用腹诊方法所诊得的胸腹部病变征象,即通过观腹形、视腹色、测腹温、闻腹音、问感觉、按腹力、诊压痛、探症块、查经络、扪虚里、触膻中、摸神阙等方法所获得的主客观体征,诸如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病变反映于胸腹部的胸胁苦满、心下痞、心下痞硬或心下痞坚、心下急或心下支结、心下濡、心下痛、心下悸、脐下悸、腹胀满、腹痛、少腹急结、少腹拘急或少腹弦急、少腹硬满或小腹硬满、小腹不仁、肠管蠕动亢进、腹皮拘急、脐旁压痛点等表现。腹证既有病者的自我感觉,更有医者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是腹诊指导临床辨证、立法论治及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 (二)腹诊基本原理腹诊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为指导,其中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人事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发[2002]54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2.11.25 【实施日期】2002.11.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 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2]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事司,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局,中国中医研究院: 根据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人事(2002)44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2)26号)精神,"十五"期间继续在全国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单位遴选推荐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的基础上,经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审核,

确定马在山等586名同志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蜀云等944名同志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现予公布。军队系统将另行通知。 本批继承工作各地统一进岗时间不得迟于2002年12月10日。希望各有关单位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带教学习,保质保量完成该项工作。 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附件: 北京市(44名) 马在山方和谦王嘉麟王应麟危北海许心如许彭龄刘琨 陈文伯陈昭定陈彤云李贵李乾构张炳厚张淑文张士杰 宋祚民郁仁存周耀庭周乃玉周德安柯微君贺普仁赵荣莱 高忠英高益民钱英柴松岩屠金城黄丽娟温振英裴学义 魏执真颜正华程士德孔光一聂惠民王琦刘燕池王洪图 姜揖君郭志强商宪敏吕仁和 天津市(19名) 石学敏张大宁章臣桂韩景献张庚扬陈宝贵徐永庆张曾譻 牟洪林李永成邓鹤鸣崔乃强丁素先田芬兰武成曹克光 栗锦遷罗利毛舒和 上海市(24名) 张云鹏刘嘉湘蔡淦王翘楚严世芸夏翔叶景华彭培初 陈湘君黄振翘唐汉钧施杞严隽陶秦亮甫蔡小荪王霞芳 马绍尧邹菊生谢金龙陈立羽陆德铭曹玲仙石印玉柏连松 重庆市(15名)

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

江苏省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 指导老师及单位继承人及单位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唐蜀华江苏省中医院 李七一江苏省中医院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江苏省中医院 刘沈林江苏省中医院邱茂良江苏省中医院吴旭江苏省中医院 邱仙灵江苏省中医院江育仁江苏省中医院汪受传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江苏省中医院徐轩江苏省中医院 陈国丰江苏省中医院汪履秋江苏省中医院叶果强江苏省中医院 王顺贤江苏省中医院诸方受江苏省中医院许建安江苏省中医院 李宁扬州大学医学院丁泽民南京市中医院丁义江南京市中医院谢昌仁南京市中医院张钟爱南京市中医院程子俊常州市中医院张鑫海常州市中医院杨泽民常州市中医院洪哲明常州市中医院徐迪华常州市中医院申春娣常州市中医院

指导老师及单位继承人及单位 杜晓山无锡市中医院范婉华无锡市中医院 曹莉无锡市中医院 汪朋梅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周奚钟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王寿康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童经陆苏州市中医院 汪达成苏州市中医院赵子敏苏州市中医院 郑绍先昆山市中医院许柏泉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天如昆山市中医院 吴纪祖昆山市中医院 朱良春南通市中医院朱建华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汤承祖南通市中医院汤淳康南通市中医院 姚寓晨南通市中医院汤叔良海门市中医函诊中心任达然苏北人民医院张恩树仪征市朴席乡卫生院 任光霞扬州市中医院 王玉玲姜堰市中医院钱松本姜堰市中医院

江苏省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 指导老师及单位继承人及单位 王灿晖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江苏省人民医院 翟玉祥南京中医药大学杨兆民南京中医药大学董勤南京中医药大学 刘农虞南京中医药大学陈金锭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南京中医药大学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邵铭江苏省中医院 周晓波江苏省中医院诸方受江苏省中医院王培民江苏省中医院俞荣青江苏省中医院陈静江苏省中医院朱秉宜江苏省中医院史仁杰江苏省中医院刘再朋江苏省中医院薛建辉江苏省中医院夏桂成江苏省中医院赵可宁江苏省中医院盛灿若江苏省中医院姚文龙江苏省中医院陆绵绵江苏省中医院章淑华江苏省中医院邹燕勤江苏省中医院孔薇江苏省中医院谢昌仁南京市中医院徐蕾南京市中医院刘永年南京市中医院陶寰南京市中医院高淑华南京市中医院张晓甦南京市中医院丁泽民南京市中医院樊志敏南京市中医院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本收藏两文经比较,内容相同,但出处及表述方式有所不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

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编者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aa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平和质 (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 (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 (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 (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痰湿质 (E型)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编者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 (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 (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

中医名师介绍

中医名师介绍 以下是几位知名的中医名师介绍: 1.张仲景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中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张仲景的医术精湛,他擅长辨证论治,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 2.李时中 李时中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名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他在中医内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李时中注重临床实践,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3.吴阶平 吴阶平是中国著名的老中医,被誉为“活的中医药百科全书”。他在中医针灸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是当代针灸学的泰斗之一。吴阶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针灸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4.陈可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90岁高龄仍出诊,2014年被评为中国国医大师。陈可冀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冠心病血瘀证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

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并获国际认可。首倡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使有效率从以往的70%提高至88%左右,为我国该领域第一篇RCT论著。 5.吴以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2019年度“国之名医”大型评选活动获奖医师。吴以岭建立起了“络病证治”理论体系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被评为“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杰出医学贡献专家”。注重健康产业的发展,被评为“健康中国十大医药人物”。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等多项成果。 6.王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男科学创始人。构建并完善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四大学术体系,开拓了中医原创思维、中医未病学等新的学科领域,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研发国家新药2项。 7.刘志明 中医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2008年被北京市卫生局、中医局评为“首都国医名师”。2014年被评为“国医大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市中医顾问等职。作为十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文瑞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文瑞 李文瑞 精研医理勇于创新的中医学家李文瑞 李秋贵张根腾魏淑兰整理 编者按:李文瑞,黑龙江呼兰县人,北主任医师。李氏早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后又在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本科毕业,酷爱中医。由于掌握中西医系统知识,学术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医药学会理事,国家确定首批名老中医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首批获得者。主要学术著作有《伤寒论汤证论治》、《金匮要略汤证论治》等10余部。 本文着重介绍李氏在学术上对仲景辨证方法及治疗方法,气机升降学说,金匮要略补法的研究。临证特色介绍仲景方的应用,糖尿病的证治,用温补脾肾治疗甲减,大黄治疗慢性肾衰,重用单味药物的经验。入选的六则医案,医论医话及两个经验方,均是李氏理论联系实际之手笔,对后学之人定有裨益。 “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 ———《甲乙经》序 李文瑞教授1927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195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58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西医离

职学习中医班,学制2年。入学后认为中医学理论深奥且古怪,不易学到手,于是要求重新再入大学学习中医。经卫生部批准,1958年9月~1964年8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在6年学习期间,西医课程全部免修,课余时间比一般学生多得多,因而专心钻研中医,搜集了中医古籍和日本汉方医学文献,积累了大量参考资料和上万张读书卡片。这对毕业后从事临床、撰写论文和著书立说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毕业后分配至北工作。现为北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北瑞东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治中心主任,卫生部北东方日语培训中心副校长,光明中医大学顾问,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医药学会理事,并任《北京医学》、《康复与疗养》、《日本医学介绍》等杂志编委和日本东洋医学出版社特约编审,首批500名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者和中西医结合第三卷258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医疗卫生事业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 李氏从医40余载,德才兼备,精于医术,默默奉献,为人恭谦,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爱惜人才,重视人才培养,是当代颇具众望的中医专家。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研医理,勇于创新。 在临床诊治中,思路开阔,中西医互参,病证结合,方小药精,证治贴切,疗效卓著。擅长于内科,尤其对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男子病、肾脏疾病、消化系疾病、心脑血管病及老年病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李氏尊重科学,提倡中西医结合。充分利用每年应邀访日的宝贵时机,辛勤奔波,广交朋友,为中医能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而积极努力。为此,日本朋友在日本成立了“李文瑞基金会”,以帮助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在日本友人的资助和北的支持下,组建了现代化的实验室,成立了“瑞东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治中心”,先后承担了北院级课题6项,并承担了“中西医结合研治老年糖尿病”的卫生

【米烈汉】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思路

【米烈汉】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思路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活的中医临床学科的精华荟萃。继承整理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是发扬中医学术的重要方面,也是造就一代名医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的开展,加速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推进了中医药学术的研究、继承与发扬。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根据二部一局的指示精神,我认为师承教育很有必要进行探索和研究,使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的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对此,我将自己的体会分两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管理思路 当今,振兴中华,发展中医事业已有良好的开端,近几年来老中 医有的已经把自己的经验撰写成册,但大部分老中医,尤其是散在民间具有一技之长的老中医,其经验尚隐伏于脉案之中,或蕴藏在其脑海里,而作为中青年的中医,虽人数较老中医为多,但其学术水平有限,在中医学术思想的梯队中,呈现后继乏术的脱节现象,由此为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改变后继乏术的状况,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就显示了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的工作,以往常处于家传或拜师,较少有其他人掺入,也缺乏有关工作的管理措施,随着大批中医由私人开业进入医疗单位及中医政策的落实,继承整理工作就由单位的领导参与或组织,因此行政管理也就成为影响继承整理工作的举足轻重的因素之一。如何搞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是值得有关领导思考的问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建立机构。各单位要成立师承教育领导小组,必须制订计划,落实措施,使之付之实施。制订继承整理计划,领导应予以关注或参与共同研究,在此可反应出领导的预见性及其决策能力。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 (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

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 (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 (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

给学生的中医入门与进阶书目及读法浅谈

给学生的中医入门与进阶书目及读法浅谈 1 概说 本文是笔者在经过自学、学校教育、教学及一定时间的临床实践之后,针对自己学生及周围中医爱好者所拟定的一份中医学习书目,以古代医著为主,少量现当代著作。在进行中医学习的最开始,有必要对一些学习事务加以提示如下: 首先,中医的学习需要以足够深厚的兴趣做支撑,没有兴趣,无法进入中医学习之门,更不必谈深入理解中医概念、掌握中医思维方式。因此,在学习的最初,需要大家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加以梳理和完善,以个人的经验,需要做好以下积累工作:其一,足够的科学素养,包括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至于被一些万能、神化中医的所谓爱好者,以及污蔑、反对中医的所谓反对者所迷惑;其二,一定的西方哲学基础(尤其近代部分),有助于我们摆脱唯科学主义的泥潭;其三,较好的古文基础,是继承中医古代精华内容的必需;其四,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及积累,即所谓的字外功夫。 其次,对于初学者而言,阅读可以夯实基础、熟悉经典、广泛积累古今医家的医疗经验,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是最紧迫且具有性价比的行为,绝对不能草率视之。不过,阅读积累只是中医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它和今后的临床实践、自我反思相结合,才是中医学习的完整过程。书中学到的经验,只有经过自己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经验;书中学到的理论,只有经过临床之后的反思,才能真正看待其正确或局限性。 再次,中医的学习过程中,基础和经典始终需要坚守和反复熟悉或研读的部分。开始阅读经典之后,可以对以前的基础知识加以重审反思;步入临床之后,又能对前二者去芜存菁,不断进步。 另外,在书目推荐之外,希望大家能熟悉《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教材,不求对各家学术观点深入了解,而是能对一些人名、书名有熟悉感。由于近几年的学生及师兄弟反馈,大家对于书的版本选择也比较生疏,这在书目推荐时会有所涉及,但主要还是大家在阅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编者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

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老中医李文瑞医疗经验

精研医理勇于创新的中医学家李文瑞 李秋贵张根腾魏淑兰整理 编者按:李文瑞,黑龙江呼兰县人,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氏早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后又在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本科毕业,酷爱中医。由于掌握中西医系统知识,学术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医药学会理事,国家确定首批名老中医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首批获得者。主要学术著作有《伤寒论汤证论治》、《金匮要略汤证论治》等10余部。 本文着重介绍李氏在学术上对仲景辨证方法及治疗方法,气机升降学说,金匮要略补法的研究。临证特色介绍仲景方的应用,糖尿病的证治,用温补脾肾治疗甲减,大黄治疗慢性肾衰,重用单味药物的经验。入选的六则医案,医论医话及两个经验方,均是李氏理论联系实际之手笔,对后学之人定有裨益。 “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 ———《甲乙经》序 李文瑞教授1927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195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58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制2年。入学后认为中医学理论深奥且古怪,不易学到手,于是要求重新再入大学学习中医。经卫生部批准,1958年9月~1964年8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在6年学习期间,西医课程全部免修,课余时间比一般学生多得多,因而专心钻研中医,搜集了中医古籍和日本汉方医学文献,积累了大量参考资料和上万张读书卡片。这对毕业后从事临床、撰写论文和著书立说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医院工作。现为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医院瑞东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治中心主任,卫生部北京医院东方日语培训中心副校长,光明中医大学顾问,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医药学会理事,并任《北京医学》、《康复与疗养》、《日本医学介绍》等杂志编委和日本东洋医学出版社特约编审,首批500名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者和中西医结合第三卷258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医疗卫生事业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 李氏从医40余载,德才兼备,精于医术,默默奉献,为人恭谦,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爱惜人才,重视人才培养,是当代颇具众望的中医专家。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研医理,勇于创新。 在临床诊治中,思路开阔,中西医互参,病证结合,方小药精,证治贴切,疗效卓著。擅长于内科,尤其对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男子病、肾脏疾病、消化系疾病、心脑血管病及老年病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李氏尊重科学,提倡中西医结合。充分利用每年应邀访日的宝贵时机,辛勤奔波,广交朋友,为中医能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而积极努力。为此,日本朋友在日本成立了“李文瑞基金会”,以帮助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在日本友人的资助和北京医院的支持下,组建了现代化的实验室,成立了“瑞东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治中心”,先后承担了北京医院院级课题6项,并承担了“中西医结合研治老年糖尿病”的卫生部部级课题。李氏在繁忙的医疗、保健、社会、政务工作之余,自习不息,精攻医典,博览群书,并与中外医家建立了友好往来,进行学术交流,集古今中外医家之精华,兼收并蓄,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索,著书立说。 主编书籍有:《伤寒论汤证论治》(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年),《金匮要略汤证论治》(中国科学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