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1《五电流和电源》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1《五电流和电源》说课稿

一、课程背景介绍

《五电流和电源》是高中物理选修1中的一篇重要内容,

该章节主要讲授电流与电源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电流的计算方法等内容。通过学习本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流与电源的关系,掌握电路中各种元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具备解决电流计算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2.了解电源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3.掌握不同电路元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电流计算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1.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电源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主要包括:

1.对电源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

2.能够将电流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

4.1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1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流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电流的计算方法。

4.1.2 电源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概念和区别;

•平均电流与瞬时电流的概念;

•电源的内部电阻和电动势的关系。

4.1.3 电路元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概念;

•不同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4.2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

1.情境引入法: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

电流与电源的思考。

2.示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电路示例,演示电流的计

算方法和电源的工作原理。

3.探究式学习法:设计一些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

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电流和电源的特性。

4.讨论引导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电流与电源的规律,

提高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流程

5.1 导入环节

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为什么我

们使用的手机电池会越用越少电?

5.2 知识讲解与示例分析

1.介绍电流的概念和符号表示,并通过一个简单电路

实例演示电流的计算方法。

2.分析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区别,引出平均电流与

瞬时电流的概念,通过示例演示不同电源的工作原理。

3.介绍电源的内部电阻与电动势的关系,并通过实例

分析验证该关系。

5.3 探究式学习环节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电路元件,观察电流的变化规律,并总结与探讨电流与电路元件的关系。

5.4 知识总结与归纳

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电流与电源的特性,归纳电路元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5.5 练习与巩固

布置一些与电流计算有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准备

1.相关电路图和示例分析所需要的实物电路元件;

2.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3.学生练习题。

七、教学评价方式

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1.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的表现;

2.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的成绩表现;

3.学生对于电流和电源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后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高中物理电源和电流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1-1

电源和电流 教学过程: 1800年3月20日,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宣布发明伏达电堆,这是最早的直流电源。从此,人类对电的研究从静电发展到流动电〔电流〕 1、电流 ⑴电流的概念: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水在水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水管中就有了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在刚才的实验里,金属棒中的电荷是怎样移动的?是从A到B,还是从B到A? 重做实验,继续观察验电器A、B金属箔片X角的变化。可看到B的金属箔片X开到一定角度就不再增大了,A的金属箔片的X角也不再减小。实验说明电荷不再通过金属棒往验电器B上移动了,金属棒中不再有电流了。“这种瞬间电流在实际当中没有多大用处。 ⑵维持持续电流的条件 演示实验:挂上磁性黑板,把背后粘有小磁元的电池、灯座、开关依次贴在磁性黑板上。打开开关,用导线将上述元件连接好。合上开关,小灯泡持续发光;打开开关,小灯泡熄灭。将干电池取走,合上开关,小灯泡也不发光。 引导同学思考: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你能否通过上述实验找到维持小灯泡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有电池。②合上开关。 ⑶电流的方向 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走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这个规定是在19世纪初,在物理学家刚刚开始研究电流时,并不清楚在不同的情况下究竟什么电荷在移动时做出的,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样的规定并不影响研究电流的有关问题,并且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就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因此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按照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中的电流方向又如何? 2电源 能够持续提供电流的装置叫电源。大量用电器的电源,是发电厂里的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日常生活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源,是干电池和蓄电池;干电

(人教版)2021年新高二物理暑假精品讲义-第十三讲 电源和电流(学生版)

【暑假辅导班】2021年新高二物理暑假精品课程(人教版) 第十三讲 电源和电流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电源 (1)形成持续电源的条件:有自由移动的电荷;有电势差。自由电子在静电力作用下沿导线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源的作用:通过“搬运”电荷,保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从而保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知识点二、恒定电流 1.恒定电场 (1)定义: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 (2)形成:连接A 、B 导体的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3)特点:任何位置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都不会随时间变化,基本性质与静电场相同. (4)适用规律:在静电场中所讲的电势、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同样适用于恒定电场. 2.恒定电流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3.电流概念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物理意义:反映了电流的强弱程度. (3)符号及单位:符号是I ,单位有安培、毫安、微安(单位符号分别为A 、mA 、μA). (4)表达式:I =q t . (5)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或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方向. (6)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Sv ①建立模型 如图所示,AB 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v .设导体的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S ,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 ,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 . ②理论推导 导体AB 中的自由电荷总数N =nLS

总电荷量Q =Nq =nLSq 所有这些电荷都通过导体横截面所需要的时间t =L v 根据公式I =q t 可得,导体AB 中的电流I =Q t = nLSq L v =nqSv . ③结论 由此可见,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自由电荷的电荷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以及导体的横截面积. (7) 自由电荷:金属中的自由电荷是电子;电解质溶液中的自由电荷是正、负离子。 【模型考点剖析】 一、电流的理解和计算 1.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2.电流的定义式:I =q t .用该式计算出的电流是时间t 内的平均值.对于恒定电流,电流的瞬时值与平均值 相等. 3.电流是标量:虽然有方向,但它是标量,它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二、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1.电流微观表达式I =nqvS 的理解 (1)I =q t 是电流的定义式,I =nqvS 是电流的决定式,因此I 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 及时间t 无关,从 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n 、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大小q 、定向移动的速率v ,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S 有关. (2)v 表示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自由电荷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其速率为热运动的速率,电流是自由电荷在热运动的基础上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2.三种速率的比较 (1)电子定向移动速率:也是公式I =neSv 中的v ,大小约为10- 4 m/s. (2)电流的传导速率:就是导体中建立电场的速率,等于光速,为3×108 m/s.闭合开关的瞬间,电路中各处以光速建立恒定电场,电路中各处的自由电子几乎同时定向移动,整个电路也几乎同时形成了电流. (3)电子热运动速率: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大小约为105 m/s.由于热运动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故此运动不能形成电流. 【真题分项演练】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第1节《电源和电流》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第1节《电源和电流》 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第1节《电源和电流》。第十一章讲述电路及其应用。人类研究电现象的历史与力学研究同样丰富多彩,但电的世界比机械运动的世界更加错综复杂。在前几章我们对静电场进行了研究,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电现象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电学理论的重要基础。而本章将探究电荷流动所引起的效应。那么,电荷为什么会流动?电荷流动服从什么规律?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通过学习,我们将明白这些问题。《电源和电流》一节主要讲解电荷流动的原因及电流的含义。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电源、恒定电流。教材一开始以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手电筒中的小灯泡会持续发光;紧接着教材分析了电源是手电筒持续发光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材讲解了恒定电流的含义、电流的表达式和单位。教材安排有拓展学习,以提高学生理解、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源及其作用。 2.理解恒定电流的含义、表达式、单位。 四、说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通过学习电源及其作用知识,树立能量观念和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从电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在探究分析恒定电流过程中运用定量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拓展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从对生活中有关电源及电流现象的观察,渗透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五、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恒定电流的含义、表达式、单位。 (二)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是电源及其作用。 六、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时已经学习了电学知识,对电源、电流有了较多的认识。但本节是更深层次、系统的学习,旨在要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一步耐心培养。师要依托学生的经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感悟电源的作用。 七、说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小组合作探究法。 八、说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

高中物理 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1 电源和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新人教版高二第三册物理教案

1.电源和电流 [学习目标] 1.了解电流的形成,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2.知道电流的定义及单位、方向的规定,理解恒定电流。(重点)3.理解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难点) 一、电源 1.定义:能够把电子从正极搬运到负极的装置。 2.作用:(1)维持电源正、负极间始终存在电势差。 (2)使电路中的电流能够持续存在。 二、恒定电流 1.恒定电场: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 2.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荷定向加速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不断碰撞,碰撞的结果是大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平移速率不随时间变化。 3.恒定电流: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4.电流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2)公式:I =q t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 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 1 mA =10-3 A,1 μA=10-6 A 。 (4)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恒定电场与静电场基本性质相同,两者没有区别。 (×) (2)电源的作用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 (3)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 (4)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 (√) (5)导体中的电流,实际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

2.满足下面哪一个条件,就能产生持续电流( ) A.有自由电子 B.导体两端有电压 C.任何物体两端有电压 D.导体两端有恒定电压 D[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物体内有大量自由电荷;两端有恒定电压。所以A、B、C 错,D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B.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 C.电流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 D.任何物体,只要其两端的电势差不为零,就有电流存在 B[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仅有电荷移动但不是定向移动则不能形成电流,故选项A错误;形成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且必须是导体而非任何物体,故选项D 错误;电流有方向,但它是标量,故选项C错误。] 对电源的理解 1 (1)从电荷转移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持续地定向移动。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搬运电荷的过程是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从而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形成电流的三种电荷 形成电流的三种电荷为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其中金属导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液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有正离子和负离子,气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有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 【例1】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搬运到正极,保持两极之间有电压 B.电源把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过程

《电流》最新说课稿

《电流》最新说课稿 《电流》最新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电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法与学法,以及教学程序的安排与意图四个方面谈谈本节教学的构思。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在“认识电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电路中的电流和决定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两个重要物理量---电压和电阻”。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引入电流的强弱,学习使用电流表。只有熟练使用电流表,才能为下节课完整地“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做充分准备,也为学生以后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二). 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了电流的初步知识,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知道如何用电流表测电流,并会正确的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2.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求知.积极合作的思想品质。 (三)重难点分析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考虑到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电流的概念,单位换算。熟练地正确使用电流表及正确读数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亲自尝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根据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具有较好的直观观察能力的特点,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展示。 三.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属于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本节课拟定采用尝试教学法、演示法、科学探究法。辅助以观察法、归纳总结法、阅读指导法。在教师引导下,提出尝试题或尝试操作,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教具准备 小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牙签、电流表盘纸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让同学亲自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然后提出问题:有关电流同学们已经学了些什么知识?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课前先回顾与本课有关的一些已有知识,为学生学习电流的概念及公式作好准备。 (二)实验探究展开新课 1、试一试,请大家用课桌上的器材连接最简单的电路。 要求:分别用两节电池和一节电池做电源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对照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小灯泡为什么发光?2、灯泡的亮暗程度为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3、怎样表示电流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后,导入新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以简单的实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新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新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的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八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而本节中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的内容 又直接影响到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 九章生活用电的学习,所以本节为初中电学部分奠定了基础。 本章包括五节内容,第一节中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为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而本节中电流的形成和方向及电路的构成,又是后面学习第三节串、并联电路、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基础。因此,本节也是本章的核心。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知识 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的形成及方向。 2.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能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通过画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安全操作意识。 2.在讲解电源知识时,通过对电池的了解,提高学生关心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和电路的概念是电学部分的基础,而电路的连接又是初中学生实验操 作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我将“电流的形成及其方向和会根据实物图画电 路图”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较差,所以将“电流的形成”确定为本节 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初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并没有上升到 理性认识,所以,对“电”还感到非常神秘,这为教师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供了前提;同时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真正地组装过电路,再加

物理评课稿范文(共11篇)

篇一: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更新时间:20xx-03-05 好评度:1610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鹏翔、李霞、王景军等老师的《电源和电流》一课。 陈红灵老师评课: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2、明确电源作用,用水位差类比,形象易理解,力争把电源理解透彻。 1、重视初高中衔接,建议各位教师把初中教材学一遍,高中教学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4、教材整合。教师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篇二: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压强》评课稿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 (4)规范化。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 垂直和表面。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高中物理选修1-1教案-1.5电流和电源2-人教版

电源和电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源,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 2.掌握恒定电场和恒定电流的形成过程 3.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模型法分析电流及电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教学难点:电源作用的机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类通过对静电场的研究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电现象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电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但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生产和生活领域,更广泛存在着的是电荷流动所引起的效应。那么,电荷为什么会流动?电荷流动服从什么规律,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过渡: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电流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复习回顾: 1、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装置。 2、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组成电容器。 3、电容器的充电:使电容器带上电荷的过程。 电容器的放电:使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 4、电容器的电容单位:法拉(F) 1μF=10-6F 1pF=10-12F 教师活动:为什么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能使天空发出耀眼的强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 电流(标量) 历史印迹:18世纪末,意大利医学教授伽伐尼发现,用相连的两种金属分别接触青蛙肌肉的两个位置,会引起肌肉的收缩。认为这是一动物电现象。 意大利化学和物理学家伏打在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后提出,产生电流的关键在于两种不同金属的连接,青蛙腿只是起到了检验作用,1800年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称为伏打电堆。

《电源和电流》示范教案doc高中物理

《电源和电流》示范教案doc高中物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明白得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 2.明白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 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明白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咨询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白得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什么缘故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能使天空发出耀眼的强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时,而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却能连续发光? 通过现象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过渡:要回答那个咨询题,就要从电源的知识学起。 1.电源 教师:〔投影〕教材图2.1-1,〔如下图〕

分不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假如用一条导线R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中显现了如何样的电流?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形。认识到,最终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静电平稳状态。明白得导线R中的电流只能是瞬时的。 【咨询题】如何使电路中有连续电流?〔让学生回答—电源〕 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2—1,水池A、 B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假设在A、B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那 么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运动到水池B。A、B之 间的高度差专门快消逝,在这种情形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 时水流。 教师提咨询: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呢? 让学生回答:可在A、B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中,如此可保持A、B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归纳:电源确实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导线中的电场: 教师:〔投影〕教材图2.1-3,〔如下图〕 介绍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取出图中方框中的一小段导线及电场线放大后进行研究,如下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流和电源》教案

第五节、电流和电源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的微观机理及其定义式,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2、了解电源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3、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单位。了解常见电池电动势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电流 问:怎样才能产生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问:产生电流需要有什么样的条件呢?(①自由电荷②导体两端有电压) 说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酸、碱、盐水溶液中的正、负离子,都是自由电荷,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电源,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上的电压。 问:如何规定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问:金属中自由电荷是电子,那么金属中的电流方向和电子运动的方向有何关系?(相反)问:导体中电流的流向如何?(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内部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问:电流有强弱的不同,如何比较电流的强弱?(用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来描述电流的强弱) 说明:我们把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定义为电流,用I表示,I= Q/t 问: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什么?(安培简称安,符号A ) 问:还有什么常用单位?(毫安mA 1mA=10-3A 微安μA 1μA=10- 6A ) 二、电源和电动势 说明:一个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开关构成, 问:那么电源的作用是什么呢?(使导体两端建立电场,电场力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运动,形成持续的电流) 说明: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源,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不一样。不接用电器时,常用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大约是l.5V ,铅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大约是2V 。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用电动势来描述,符号是E ,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的单位与电压的单位相同,也是伏特。 问: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什么?(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第五节、电流和电源 板书设计 一、电流

【公开课教案】电源和电流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11章电路及其应用 第1节电源和电流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电源和电流》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课程必修3模块中“电路及其应用”主题下的内容。教材首先分析导体内持续电流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分析恒定电流的形成原因,说明如何定量描述电流的强弱,最后从微观角度解释恒定电流的形成。教材安排从现象到物理本质,从定性到定量,层层深入、递进挖深。本节主要内容是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电流概念是整个电路知识的最基本概念,从电流开始延申到电阻、电功、电功率和电动势等概念以及电路结构、电路规律,正确理解电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电路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恒定电路,将电池、导线和用电器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电路中将产生稳定的电流,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对电流的概念较为熟悉,但对电流的产生理解较浅,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不理解为何电荷会定向移动。教学时要在分析电路中恒定电场建立的基础上,结合金属微观结构模型,分析电子在导体内的运动情况。 三、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电源的作用,认识常见的电源。 2.学生了解恒定电路中的电场特点和电荷运动情况,了解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合恒定电 流。 3.学生理解电流的定义,知道电流的单位。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恒定电流的产生及电流大小的计算 教学难点:恒定电场的产生及对其含义的理解、恒定电流的产生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对话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投影电路情境: 甲乙

问题:闭合两电路中的开关,甲图电表指针有何变化?乙图电表指针有何变化?电表指针变化情况相同吗?若不同,原因是是什么? 生:甲图中电表指针向右偏转后又回到左侧。乙图电表指针偏转一定角度不变,电流表示数指示某一数值,电路中有持续不变的电流。 设计意图:通过电容器放电和电池形成闭合回路两个电路,引入本节教学内容: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容器放电和闭合电路的情境学生熟悉,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推理,建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 新课教学 1.电源 图甲 分析图甲中电子运动情况和两导体电势变化情况。 问题1:用导线将导体连接起来,电子如何运动? 问题2:两导体的电荷量如何变化?电势如何变化?最终结果如何?自由电子一直运动吗?能否持续形成电流? 问题3:在两导体间接入一个电源,电路中形成持续的电流。电源发挥什么作用?电源的功能是什么? 图乙 分析归纳:电源是一种吧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维持导体两端电势差恒定不变。 2.恒定电流 电源用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后空间电场分布示意图。

高中物理:2.1《电源和电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选修3-1第二章第一节《电源和电流》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②掌握恒定电场和恒定电流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恒定电流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二、教学设想 恒定电流是研究电场的又一跨越,学生具备静电场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恒定电场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参与了静电场的学习中,对电场研究有了重要性的一定认识,既充满期待, 但是静电场的电势能,电场力做功,让学生觉得知识有些凌乱,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主动思考,师生共同总结(最好是教师先听学生的总结,再加以点评,这样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感。 三、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的静电场,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已经有了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此刻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认识恒定电场,是符合学生心里特点。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等势体上电荷的分布和转移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恒定电场形成的过程,并引出了电源和恒定电流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 1、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2、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五、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六、教具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七、教学过程

【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电源的知识学起。 (一)、电源 (投影)教材图2.1-1,(如图所示) 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如果用一条导线R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中出现了怎样 的电流? (投影)教材图-2,(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如果在AB之间接上一个装置P,它能把经过R流到A的电子取走,补充给B,使AB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情况会怎样呢? 【师生互动,建立起电源的概念。】 板书:电源的定义 【过渡】在有电源的电路中,导线内部的电场强度有何 特点呢? (二)、导线中的电场 (投影)教材图-3,(如图所示) 之间的电势差的 变化情况。认识 到,最终A、B两 个导体球会达到 静电平衡状态。理 解导线R中的电 流只能是瞬时的。 思考:电源P在把 电子从A搬运到B 的过程中,电子的 电势能如何变 化?电源发挥了 怎样的作用? 思考:在静电场中 所学的电势、电势 知欲。调动 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引导学生讨 论、解释可 能会产生的 现象。培养、 锻炼学生的 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回 答,发表见 解,培养学 生语言表达 能力。 引导学生讨 论导线中的 电场将如何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电源和电流

第二章恒定电流 全章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从静电到电流(动电)有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从内容上来说,本章和上一章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首先,电路中的电压概念就是静电学中的电势差,导体中的电场也是在静电场基础上引入的电流场(动态的恒定电场),而自由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则简化为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移动。其次,无论电场还是电路,都共同遵守能量守恒这一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从电源、电动势、部分电路的电功和电热,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的总功率、输出功率和内电路消耗的功率,都是能量守恒的具体体现。 本章是电学实验的核心,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探究性学习素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创造了条件。本章设计了四个学生分组实验,即“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除此以外,还设计了若干演示实验及课内外做一做、设计与探究、调查与分析等内容,供课堂内外灵活使用。 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例1:以多用电表代替学生用电表进行各种电学实验。 例2:以多用电表为测量工具,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判断大容量电容器是否断路或者漏电。 (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4)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6)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例3:观察常见电热器的结构,知道其使用要点。 (7)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8)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2.活动建议 (1)分别描绘电炉丝、小灯泡、半导体二极管的IU特性曲线,对比它们导电性能的特点。 (2)用光敏二极管和微型话筒制作楼道灯的光控-声控开关。 (3)收集新型电热器的资料,了解其发热原理。 (4)制作简单的门电路。 (5)利用集成块制作简单的实用装置。 知识版块及知识结构 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源)→电路基本结构(闭合电路与串、并联电路)→电路基本规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路基本能量关系(电功与电热、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电源的总功率与输出功率)→电路的基本应用(电学实验)。 知识结构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高二物理教案:《电源和电流》

高二物理教案:《电源和电流》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下面是xx小编带来的高二物理教案:《电源和电流》。 [要点导学] 1.能把电子从正级搬运到负级的装置是__________。 2.恒定电场: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尽管导线中的电荷在运动,但有的流走,另外的又来补充,所以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电场的分布也不会随时间变化。这种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3.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 (1)要有能自由移动的______。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中的_______,电解液中的________等。 (2)导体两端有______,即能产生驱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作用力--电场力。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从而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4.电流的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流,表达式 I=q/t。电流的单位:安(A),1A=1C/s,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 A),1A=103mA=106 A。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之一。

5.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_。但电流是标量,电流的方向表示的是电流的流向,电流的叠加是求代数和,而不是矢量和。 6.恒定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7.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其中,n是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是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v是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推导过程如下:如图12-1-1所示,在加有电压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AD上选取截面B和C,设导体的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在时间t内处于相距为vt 的两截面B、C间的所有自由电荷将通过截面C。由于I=q/t可 得:I=qnSvt/t=nqvS [范例精析] 例1 某电解池中,若在2 s内各有1.0 1019个二价正离子和2.0 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A.O B.0.8 A C.1.6 A D.3.2 A

山东省枣庄四中高二物理《电源和电流》教案

山东省枣庄四中高二物理《电源和电流》教案 全章概述 本章为电学基础知识,它在初中学过的电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加深和扩展,主要讨论了电源的作用,电路的组成和结构,有关电流的规律和电流、电压及功率的分配以及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等内容。其中像电流、电压、电阻、电动势等物理概念以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等物理规律,既是电磁学的基础,也是处理电路问题应用频率最高的知识点,在学习中应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本章的高考热点有三个:一是考查电路的计算,包括电阻的计算,串并联电阻的计算,电功、电热的计算,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计算;二是电路分析,包括电容电路分析,电路变化动态分析,电功、电功率分配问题分析;三是电学实验,包括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灵活处理。 新课标要求 1.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4.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6.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7.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8.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也学习过直流电路知识,与初中教科书不同的地方,最突出的是它可以将所学过的静电场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从而大大丰富了本章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同时也为学生有意识将电路与静电场建立联系提供空间。 新课程学习 电源和电流 适用年级:高二所需课时:1课时 作者姓名:鲁大勇单位:滕州一中 :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流和电路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1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电流和电路》。 一. 教材分析 《电流和电路》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从前后联系来看,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电荷的知识后,可以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而在本节课里学生要知道电流的形成和方向规定,电路的构成,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和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为后面的电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由于电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所以学生对“电”还是感到非常神秘,这为教师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前提;同时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真正地连接过电路,再加上年龄小,抽象思维较差,所以,在连接电路、理解电流的形成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使用多媒体来辅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

部分的作用, (2)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的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辨别通路、短路和开路(断路),并能说出短路的危害 2.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让学生从现象中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对电池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四. 重难点分析 重点: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规定。难点: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五. 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实验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也许你会感到它很神秘,为什么录音机通电就能播放音乐,冰箱通电就能工作,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实际都是由最简单的元件组合而成,让我们走进这个电的世界,利用我们手中的器材,怎么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二)围绕目标,展开探究 实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首次连接电路,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1)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2)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断开。在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教科书中的实验警示,并对他们示范,老师再一次提醒如果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很大,会将电源烧坏。在学生做实验时,要有科学的实验习惯,必须有正确的实验操作,先结合实验的进程,规范实验操作,(利用教师给出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 全册教案

目录1.1.1电荷库仑定律 1.1.2电荷库仑定律 1.2.1电场强度电场线 1.2.2电场强度电场线 1.2电场 1.4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4电容器 1.5电流和电源 1.6电流的热效应 2.2电流的磁场 2.3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2.4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2.5磁性材料 3.1电磁感应现象 3.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3交变电流 3.4变压器 3.5高压输电 3.6自感现象涡流 4.1电磁波的发现 4.2电磁波谱

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4信息化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 一、接引雷电下九天 说明:电闪雷鸣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有时甚至表现得神秘恐怖。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雷电是“天神之火”,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对雷电充满畏惧。欧洲的文艺复兴使得科学精神得到解放,人们开始对雷电现象进行思考。18 世纪,各种静电现象首先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问:我们周围有哪些静电现象呢?(①冬天在漆黑的房间里脱毛衣的时候可以看到火星②天气干燥的时候,手摸到铁器的时候会发麻) 说明:那么天上的雷电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静电有没有联系呢?如果有,会有什么联系呢?1746 年,富兰克林胃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 问:他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呢?(他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在风筝顶上安了一根细铁丝,一根麻线的一端连接铁丝,另一端拴一把钥匙并塞在莱顿瓶中。他和儿子一起把风筝放到天上,牵着风筝的一根丝绳系在遮雨棚内。当雷电打下来,他看见麻线末端的纤维散开,并且莱顿瓶也带上了电。 问: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有什么意义吗?(证明了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与摩擦产生的电没有区别。该实验统一了天电和地电,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富兰克林的实捆正明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与摩擦产生的电没有区别。他统一了天电和地电,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f 言。富兰克林为我们揭开了天电的奥秘一一它跟地上的电是·样的富兰克林吞到J ’欧洲人表演的电学实验。新奇的现象激发了他极大的兴趣,通过欧洲科学界的朋友,他很快就得到了一套实验仪器.并立即开始重复实验和研究。 二、电荷 (一)摩擦起电 说明:静电有什么性质?它从哪里来?它的存在跟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 说明:人们最早注意的经典现象是摩擦起电。我国学者王充发现甲壳等物体能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古希腊人也发现了琥珀等物体经摩擦后能吸引草屑等小物体,后来在大量的摩擦起电实验中.人们发现: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电荷的多少就称之为电荷量 问: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什么?(库仑简称库符号C ) 问:电荷之间的力学性质怎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问:为什么摩擦能够起电呢?(物质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且与周围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表现为电中性。在摩擦起电过程中,一些被原子核束缚得不紧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产的物休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电子跑到丝绸上去了,玻璃棒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有多余的电荷而带负电) 问:如何知道物体是否带电了呢?(可以使用验电器) 问:如图左侧的验电器结构如何?原理如何?(上面是个金属盒,下面有两个金属箔片,两个金属箔片能够因为带同种电荷而张开) 问:如图右侧的验电器结构如何?原理如何?(上面是个金属球,下面是一根固定的金属杆和一个金属箔片,能够根据指针偏转的角度表示带电的多少,这种特殊的脸电器.也叫做静电计) (二)接触起电 说明:除了摩擦起电外,还有没有其他起点方式呢?例如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甲不带电,乙带电,两个小球接触,则甲球要带上一定的电荷 问:两个带电的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如何分配?(每个带电小球的电荷等于正负电荷的平均值)(三)感应起电 实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