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包含工程数学)-教学大纲-4.5,南理工紫金学院

信号与系统(包含工程数学)-教学大纲-4.5,南理工紫金学院
信号与系统(包含工程数学)-教学大纲-4.5,南理工紫金学院

信号与系统(含工程数学)

大纲号:学分:4.5学时:72 执笔人:钱冬宁审订人:孙锦涛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讨论确定性信号和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信号的频谱分析,以及研究确定性信号经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

而《工程数学》中的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是《信号与系统》的先修课程。作为《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必须在学习《信号与系统》之前,对于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的基本知识做一个初步的掌握。该课程是为没有学过《工程数学》的学生所开设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为进一步学习《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控制工程基础》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应能建立一般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掌握对数学模型的多种求解方法,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技能有所提高。而《工程数学》的内容是《信号与系统》的学习基础。

2. 基本要求

(1)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

(2) 能建立一般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掌握对数学模型的多种求解方法;

(3) 学会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

华南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

《 信号与系统 》试卷B 答案 一、 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 2 分) 1、()?? ? ? ?π+=3t 4cos 3t x (选填:是或不是)周期信号, 若是,其基波周期T=----。 2、[]?? ? ??+=64 cos ππn n x (选填:是或不是)周期信号,若是,基波周期 N= 。 3信号()()()t 3sin t 2cos t x +π=的傅里叶变换()ωj X = 4、一离散LTI 系统的阶跃响应[][][]12-+=n n n s δδ,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n h 。 5、一连续LTI 系统的输入()t x 与输出()t y 有如下关系:()( )()ττ=?+∞ ∞ -+τ--d x e t y 2t ,该系统的单 位冲激响应()=t h 。 6、一信号()()2u 34+=-t e t x t ,()ωj X 是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求()=ωω? +∞∞ -d j X 。 7、周期性方波x(t)如下图所示,它的二次谐波频率=2 ω 。 8、设)e (X j ω 是下图所示的离散序列x[n]傅立叶变换,则=?ωπωd )e (X 20 j 。 9、已知一离散实偶周期序列x[n]的傅立叶级数系数a k 如图所示,求x[n]的周期N= 。 10、一因果信号[]n x ,其z 变换为()()() 2z 1z 1z 5z 2z X 2++++=,求该信号的初值[]=0x 。 8 -8 k . . . . . . T 1 -T 1 T -T T/2 -T/2 t

二、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共20分,每小题2分) 1、已知一连续系统的频率响应为) 5j(2 3e )H(j ωω ω+-=,信号经过该系统不会产生相位失真。 2、已知一个系统的单位冲击响应为)2t (u e ) t (h t +=-,则该系统是非因果系统。 3、如果x(t)是有限持续信号,且绝对可积,则X(s)收敛域是整个s 平面。 4、已知一左边序列x[n]的Z 变换()()() 2 31 5111+++= ---z z z z X ,则x[n]的傅立叶变换存在。 5、对()()2 t t 1000sin t x ?? ? ???ππ=进行采样,不发生混叠现象的最大采样间隔=m ax T 0.5ms 。 6、一个系统与其逆系统级联构成一恒等系统,则该恒等系统是全通系统。 7、离散时间系统S ,其输入为]n [x ,输出为 ]n [y ,输入-输出关系为:]n [n ]n [x y =则该系 统是LTI 系统。 8、序列信号)1(2][-= -n u n x n 的单边Z 变换等于 1 21 -z 。 9、如果]n [x 的傅立叶变换是)5cos()sin(X ωωω j e j =)(,则]n [x 是实、奇信号。 10、若t 50 2jk 100 100 k e )k (cos )t (x ππ∑-== ,则它的傅立叶级数系数为实、奇函数。 三、 计算或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 8 分) 1、f 1 (t )与f 2 (t ) 波形如下图所示,试利用卷积的性质,画出f 1 (t ) * f 2 ( t ) 的波形。 2、如下图所示系统,如果)j (H 1ω是截止频率为hp ω、相位为零相位的高通滤波器,求该系统 的系统函数)j (H ω,)j (H ω是什么性质的滤波器? 3、设x(t)为一带限信号,其截止频率ωm = 8 rad/s 。现对x(4t) 采样,求不发生混迭时的最大 间隔T max 4、系统函数为2) s )(3s (1s ) s (H -+-= 的系统是否稳定,请说明理由?

07724--物流系统工程-201604试题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内部结构 B.外部环境 C.子系统 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整体结构 B.整体要素 C.整体适应性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总成本法 B.得失比较法 C.统一规划法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A.距离控制为主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图形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误差 D.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均方差 C.标准误差 D.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B.试验阶段 C.实施阶段 D.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D.一体化 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定性化 B.极小化 C.定量化 D.明确化 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平均值的差别 B.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预测值之间的差别 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超前控制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 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确定性模型 B.非确定性模型 C.随机性模型 D.反馈模型 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2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12万元 B.14.4万元 C.7.2万元 D.24万元 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多 B.不确定 C.少 D.无法量化 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系统层次 B.系统模型 C.系统结构 D.系统行为 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系统工程理论 B.经济系统 C.物流系统 D.环境系统 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定性化 B.定量化 C.综合化 D.分解化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07724物流系统工程201604试题

2016 年 4 月自考 07724 物流系统工程模拟真题试卷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 内部结构 B. 外部环境 C. 子系统 D. 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 整体结构 B. 整体要素 C. 整体适应性 D. 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 总成本法 B. 得失比较法 C. 统一规划法 D. 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 PERT主要以() A. 距离控制为主 B. 时间控制为主 C. 质量控制为主 D. 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 形象模型 B. 模拟模型 C. 概念模型 D. 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 图形模型 B. 模拟模型 C. 概念模型 D. 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 数据分析法 B. 实验分析法 C. 主观想象法 D. 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 时间序列预测法 B. 因果预测法 C. 判断预测法 D. 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平均误差 B. 相对误差 C. 标准误差 D. 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平均误差 B. 均方差 C. 标准误差 D. 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 论证阶段 B. 试验阶段 C. 实施阶段 D. 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 最优化 B. 次优化 C. 综合化 D. 一体化 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 定性化 B. 极小化 C. 定量化 D. 明确化 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 时间序列预测法 B. 因果预测法 C. 判断预测法 D. 特殊预测法 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 平均值的差别 B. 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 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 预测值之间的差别 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 超前控制 B. 反馈控制 C. 非预算性控制 D. 预算性控制 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 确定性模型 B. 非确定性模型 C. 随机性模型 D. 反馈模型 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 6‰计算,存储 2 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12 万元 B.14 .4 万元 C.7 . 2 万元 D.24 万元 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 多 B. 不确定 C. 少 D. 无法量化 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 系统层次 B. 系统模型 C. 系统结构 D. 系统行为 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 系统工程理论 B. 经济系统 C. 物流系统 D. 环境系统 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上海理工大学考博复习参考书目

上海理工大学考博复习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1001 英语 《新世纪研究生英语教材--阅读B,C》戴炜栋,柴小平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02 俄语 ①《基础俄语》(1-3册)北京外语学院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3册)张智罗,高等教育出版社 1003 日语 《新编日语》(1-3册)周平、陈小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04 德语 ①《大学德语》戴鸣钟,高等教育出版社②《新编大学德语》朱建华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1005 法语 《法语》(1-3册)马晓宏,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工程流体力学 ①《工程流体力学》,归柯庭 汪军 王秋颖,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②《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版),孔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2002 传热学 《传热学》杨世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003 计算方法 《数值分析》李庆杨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04 高等光学 《近代光学》袁一方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2005 物理光学 《物理光学》梁铨庭,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①《传感器》 强锡富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三版 ②《非电量电测技术》严钟豪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二版 2007 激光原理 《激光原理及应用》(第1-4章,6章)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普通物理(光学) 《普通物理学》(光学部分)程守洙,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仪器电路原理与应用 ①《仪器电路设计与应用》,郝晓剑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②《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赛尔吉欧。佛朗哥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2010 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解可新等,天津出版社,1997年8月 2011 泛函分析 《泛函分析》,刘炳初,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版 2012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严广乐,张宁,刘媛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09月 2013 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王高雄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07月

《物流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工程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学时/ 学分:34学时/2 学分开课系(部):工商管理系 先修课程:现代物流学、统计学、运筹学面向对象: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从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物流设施与设备规划设计,物流中心的设计,搬运、配送和运输设计,仓库规划及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了解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同时,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能够快速适应物流工作和开展有关物流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2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了解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学科定位,理解系统及系统工程的内涵,初步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物流业和物流学科; 2. 系统与系统工程; 3. 物流系统工程。 第二章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常用技术( 4 学时)教学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系统的六种一般形态及系统内部各个事件的关系形式,了解系统的三项核心内容和系统工程的技术学科,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其三维结构,重点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目标、构成要素及其集成

原理,熟悉物流系统管理的几个相互联系的观念和物流系统工程的几种常用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2.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及要素; 3. 物流系统管理观念; 4. 物流系统工程的常用技术。 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 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理解系统分析的概念,了解系统分析的目的、任务及意义,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和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一般步骤,以及物流子系统分析的相关理念,熟悉并掌握几种系统分析常用的技术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分析概述; 2. 系统分析的要点及步骤; 3. 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4. 物流子系统分析; 5. 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物流系统建模( 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了解系统模型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充分理解建立和使用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要求、原则和建模方法,掌握四类建模变量及四类变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几种常见物流系统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什么就是信号? 就是信息得载体,即信息得表现形式。通过信号传递与处理信息,传达某种物理现象(事件)特性得一个函数。 2、什么就是系统? 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得事物组合而成得具有特定功能得整体。 3、信号作用于系统产生什么反应? 系统依赖于信号来表现,而系统对信号有选择做出得反应。 4、通常把信号分为五种: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偶信号与奇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5、连续信号:在所有得时刻或位置都有定义得信号。 6、离散信号:只在某些离散得时刻或位置才有定义得信号。 通常考虑自变量取等间隔得离散值得情况。 7、确定信号:任何时候都有确定值得信号 。 8、随机信号:出现之前具有不确定性得信号。 可以瞧作若干信号得集合,信号集中每一个信号 出现得可能性(概率)就是相对确定得,但何时出 现及出现得状态就是不确定得。 9、能量信号得平均功率为零,功率信号得能量为无穷大。 因此信号只能在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间取其一。 10、自变量线性变换得顺序:先时间平移,后时间变换做缩放、 注意:对离散信号做自变量线性变换会产生信息得丢失! 11、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得响应反映了系统对突然变化得输入信号得快速响应能 力。(开关效应) 12、单位冲激信号得物理图景: 持续时间极短、幅度极大得实际信号得数学近似。 对于储能状态为零得系统,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作 用下产生得零状态响应,可揭示系统得有关特性。 例:测试电路得瞬态响应。 13、冲激偶:即单位冲激信号得一阶导数,包含一对冲激信号, 一个位于t=0-处,强度正无穷大; 另一个位于t=0+处,强度负无穷大。 要求:冲激偶作为对时间积分得被积函数中一个因子, 其她因子在冲激偶出现处存在时间得连续导数、 14、斜升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对时间得积分即为单位斜率得斜升信号。 15、系统具有六个方面得特性: 1、稳定性 2、记忆性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management 课程编号:2414265 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开课学期:第5期 学分/周学时:3/3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围绕一个实际的信息系统项目展开,介绍从立项到收尾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既能学习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又能快速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指导实际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 先修课程:管理学。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本课程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等项目的整个过程管理。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张友生.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 2.左美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3.杨小平、余力. 项目管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 4.覃征等《软件项目管理》(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 5.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面授课教师除了要有教学经验之外,还要一定的实践经验,最好是“双师型”教师讲授,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1

1 .按照信号的能量或功率为有限值,信号可分为和。 2 .一个离散时间系统可由、、等基本部件组成。 3 .如图所示 LTIS ,若, , ,则系统的输出为。 4 .应用卷积积分的方法可以得到系统的。 5 . 6 .试写出下列函数的频谱密度函数 (a) , 所以 (b) , 所以 7. x(n) 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为 X(e ), 则 y(n)= 的傅立叶变换为 8. 果而稳定的 LTI 系统,单位冲击响应为 h(t) , 系统 H(s) 有一极点在 s= -2, 则是 9. 知一因果而稳定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h(n),H(z) 是有理的,且 , 则 10 . 二、计算题

1 .设三个因果 LTI 系统的级联如图 1 所示,其中冲激响应 而总的冲激响应如图 2 所示,求(a)冲激响应 (b) 整个系统对输入的响应 2 .考虑一个 LTI 系统它对输入的响应为 (a) 求该系统的频率响应 (b) 确定该系统的冲激响应 (c) 求出联系输入、输出的微分方程,并用积分器、相加器和系数相乘器实现该系统。 3 .如图所示,系统

(1) 以为状态变量列出其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2) 求状态转移矩阵 4.的单边拉氏反变换 5.已知信号 x(n) 的傅立叶变换, 求 的傅立叶反变换 试题一答案 一. 填空题

1 .答案:(能量信号,功率信号) 2 .答案:(单位延时器、相加器、倍乘器) 3 . 4 .答案:(零状态响应) 5 .答案: 6 .答案:(a) 7. 8. 9. 10 . 二、计算题 1 .答案:

2 .解 : (a) (b) (c)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 A.内部结构 * B.外部环境 * C.子系统 ?广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 A.整体结构 * B.整体要素 * C.整体适应性 *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 A.总成本法 * B.得失比较法 * C.统一规划法 *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 A.距离控制为主 *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 A.形象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 A.图形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 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 A.数据分析法 * B.实验分析法 * C.主观想象法 *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 B.相对误差 ? C.标准误差 ? D.均方差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广B.均方差 ? C.标准误差 ? D.相对误差平均值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 B.试验阶段 * C.实施阶段 * D.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 D. 一体化

高等工程数学试题--2013-11-3工程硕士

中南大学工程硕士“高等工程数学”考试试卷(开卷) 考试日期:2013年 月 日 时间110分钟 注:解答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本题24分,每小题3分) 1. 对矩阵 A 进行Doolittle 分解的条件是 ; 2.设总体2212~(,),~(,)X N Y N θσθσ,从总体分别独立抽取容量为,m n 的简单随机样本 12(,,,)m X X X ,12(,,,)n Y Y Y 。记2,X X S 为样本12(,,,)m X X X 的样本均值与方差,2,Y Y S 为 样本12(,,,)n Y Y Y 的样本均值与方差,则12θθ-的95%的置信区间为 ; 3.如果2 113342 53,5351154 6 4Ax b A ??????? ? ==?????????? ,矩阵A ∞= , 利用Jacobi 和 Gauss-Seidel 迭代法求解此方程组的敛散性情况是 ; 4.在进行二元方差分析时,当两个因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时,需要进行重复试验,假设两个因子都取3水平,各种组合时试验的重复次数均为4,则体现两因子的交互作用的平方和的自由度是 ; 5.函数22 1212(,)y f x x x x ==,已知1x 和2x 的绝对误差限分别为1()0.1x ε≤和2()0.2x ε≤,则函数 值的绝对误差限为: ; 6.线性规划123123123123min 32..2363260,0,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 ?++≥??-+≤? ?≤≥-∞≤≤∞ ? 的标准形式是 ; 7.方程()sin(1)2 x f x x =+- 与()x x ?== 等价,由于迭代函数()x ?满足: ,可用迭代法求方程()0f x =的唯一正根* x 的近似值; 8. 设011n n a x x x x b -=<< <<=为区间[,]a b 的n 等分点,n T 和2n T 为定积分()b a f x dx ?复合梯 形公式,利用Romberg 思想写出复化Simpson 求积计算式 n S = 。 二、(本题14分)某工厂生产A 、B 两种产品,需利用甲、乙两种资源。已知生产产品A 一件 需消耗资源甲、乙分别为3吨、4吨,生产产品B 一件需消耗资源甲、乙分别为4吨、3吨。A 、B 产品每件产值分别为1、2万元。工厂现有甲、乙资源量分别为120、120吨。 (1) 建立工厂安排生产使总产值最大数学模型。 (2) 列出并利用单纯形法求工厂的最优生产方案。

《施工技术与组织》教学大纲2017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教学大纲(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organization)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 课程归属:建筑工程学院课程编号: 总学时:16 学分:1 讲授学时:16 实践学时: 修习类型:选修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是/否 一、课程概况与教学目的 《施工技术与组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选修课,它是关于建筑设备与管道系统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它重点介绍建筑设备安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安装工程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术,以及安装工艺方案编制的一般方法与要求,讲解了管道与通风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生产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科研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多方面的和技能,使学生在本专业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面得到提高,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通过以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实际的具体实例的分析和讲解以及辅之以生产实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具体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及要求 1.了解并掌握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熟悉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的有关知识。 2.熟悉室内供暖、给排水、室外热力管道、通风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用制冷系统的主要施工安装工艺、要求、技术与方法。 3.理解并掌握流水施工基本原理,横道图基本知识。 4.熟悉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内容及编制。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4学时) 1.常用管材及附件 2.管道的加工与连接 3.常用的板材与型钢 4.防腐与保温

软院11年11月6日高等工程数学试题(山西移动)

软件学院2011年工程硕士研究生 高等工程数学期末考试题(山西移动班10月)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1. 有8个人围圆桌而坐, 其中两人不愿坐在一起, 不同的就坐方式数为 . 2. 设多重集B {2,,32}a b c d =,, 将B 中所有元素进行全排列,不同排列的个数为 . 3. 方程121015x x x ++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等于 . 4. 集合{1,2,3,,}(3)S n n =>的全排列中至多有3个元素在原来位置直的排列数为 . 5. 从集合{1,2,3,,15}S =中取出5个数, 要求取出的数没有两个是相邻的, 则不同的取法数为 . 6. 若,,,a b c d 为整数,,c a d b >>,则从格子点(,)a b 到点(,)c d 的非降路径数为 . 7. 设群11(,)Z ?中乘法为[][][]x y xy ?=, 则元素[7]的逆元素1 [7]-= 8. 剩余类环10{[0],[1],[2],[3],,[8],[9]}Z =的零因子是 . 9. 设域2F Z =,在[]F x 取多项式3()1p x x x =++, 则域[]/(())F x p x 中元素x 对乘法的阶为 . 10. 一个连通的(,)p q -图是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二(10分). 求(1)由1,2,3,4,5,6组成的各位数字互异的4位偶数的个数;(2)求由1,2,3,4,5,6组成的大于35000的5位数的个数. 三(10分). 求解递推关系 1230124520(3),5,7,12.n n n n a a a a n a a a ----+-=≥??===? , 四(10分).由1,2,3,4,5,6,7组成n 位数,要求1,2出现偶数次,3,4出现奇数次, 5,6,7没有限制,求这样的n 位数的个数. 五(10分). 设N 是任意一个正整数. 试证明: 必存在由0和3组成的正整数, 该正整数能被N 整除. 六(10分). 设有n 个标号球, 放入k 个标号盒. 试求: (1) 要求每盒不空时的放法数; (2) 盒允许空时的放法数; (3) 由此证明等式 2222(,1)2!(,2)3!(,3)!(,).123n k k k k S n S n S n k S n k k k ????????++++= ? ? ? ??????? ?? 其中2(,)(1,2, ,)S n i i k =表示第二数Stirling 数. 七(10分).设(,)G 是一个半群. 证明: 若下列条件满足,则(,)G 作成群.(1) (,)G 中有左单位元e : ,e a a a G =?∈; (2) (,)G 中任一元素a 有左逆元1a G -∈: 1a a e -=.

系统工程 教学大纲(2015.8.28交回)

系统工程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Course Code: 1610018/1610019 Academic Hours: 4 /per week Credits: 4 Credits (10)Instructor: XXX Nature of Study: TAUGHT MODULE Probable Numbers attending: 30 I. Course Aims and Objectives (课程目标) 系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程技术,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较为系统地介绍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实际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III. Course Content and Learning Outcome Statements(课程内容及要求) 各章教学要求及要点

[Course Requirements课程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系统的概念及系统科学产生与发展,熟悉系统的特征与分类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与步骤等。 [Course Contents课程内容] 第一节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四、系统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节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一、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二、系统的类型。 三、管理系统问题举例。 第三节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一、系统工程的概念。 二、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 三、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 第四节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教学重难点] 1、何为系统?何谓系统工程? 2、系统的特征是什么?可分为几类? [Course Requirements课程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Course Contents课程内容]

实验二线性时不变系统,信号与系统,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线性时不变系统 姓名: 学号: 班级:通信 时间:2013.5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2、 学会验证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二、实验基本原理 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如下的一些基本特性。 1.线性特性(包含叠加性与均匀性) 对于给定的系统,11()()x t t 、y 和22()()x t t 、y 分别代表两对激励与响应。 对于叠加性:当11()()x t y t ??→,22()()x t y t ??→ 则1212()()()()x t x t y t y t +??→+ 图2.1 对于均匀性: 当()()x t y t ??→, 则()()kx t ky t ??→,0k ≠ 图2.2 综合以上,则当激励是1122()()k x t k x t ?+?时,则对应的响应为 1122()()k y t k y t ?+?。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如果起始状态为零,则系统满足叠加 性与均匀性(线性性)。 2.时不变特性 对于时不变系统, 当11()()x t t ??→y , 则1010()()x t t t t -??→-y

图2.3 3. 微分特性 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当()()x t t ??→y 则 ()() dx t dy t dt dt ??→ 图2.4 4. 因果性 因果系统是指系统在时刻0t 的响应只与0t t =和0t t <时刻的输入有关。 也就是说,激励是产生响应的原因,响应是激励引起的后果,这种特性称为因果性。通常由电阻器、电感线圈、电容器构成的实际物理系统都是因果系统。 二、 实验内容及结果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波形。 1、线性特性 1).叠加性观察 (1) 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3(11) ; (2) 用按键1使对应的“信号A 组”的输出1-x 2信号(信号A 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记录波形为x1(t )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 A.内部结构 ? B.外部环境 ? C.子系统 ? 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 A.整体结构 ? B.整体要素 ? C.整体适应性 ?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 A.总成本法 ? B.得失比较法 ? C.统一规划法 ?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 A.距离控制为主 ? B.时间控制为主 ? C.质量控制为主 ?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 A.形象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 A.图形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 A.数据分析法 ? B.实验分析法

? C.主观想象法 ?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预测法 ? B.因果预测法 ? C.判断预测法 ?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 B.相对误差 ? C.标准误差 ? D.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 B.均方差 ? C.标准误差 ? D.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电路原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18 考试科目名称:电路原理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内容是研究电磁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及其在电工技术中应用的学科。目标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 二、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及各种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充分理解和掌握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理,熟练掌握和应用等效变换的概念和方法,掌握一阶电路的动态过程分析,理解自由分量,强制分量,时间常数的概念。掌握正弦量及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学会分析具有互感电路的基本方法。掌握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运算电路的应用及电路状态方程的列写的方法。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熟悉电路、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功率等概念 2.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 3.熟练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熟悉受控源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二)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熟悉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电阻连接的等效变换 2.熟悉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 3.熟练掌握一端口输入电阻的计算 (三)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熟悉节点、支路、回路的概念 2.掌握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四) 电路定理 1.熟练掌握替代定理、叠加原理 2.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熟悉特勒根定律、互易定律及对偶原则 (五) 一阶电路 1.掌握动态电路及其方程 2.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的冲击响应 (六) 二阶电路 1.了解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掌握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零阶跃响应 3.了解二阶电路的冲击响应 (七) 相量法

1997-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818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南京理工大学《818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全套考 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南理工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南理工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南理工。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南理工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全套考研资料 一、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 2012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0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9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8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7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6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5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4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3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2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1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0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9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8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7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二、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期中期末试卷汇编 三、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复习笔记 1、南理工内部专业课笔记 2、2016年最新《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大纲 四、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复习题 1、南理工《信号与系统》考研内部练习题库 2、南理工《数字电路》考研内部练习题库 3、南理工《信号与系统》考前内部模拟题 五、赠送资料(电子版,发邮箱) 1、南理工信号系统与数字线路考研相关复习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