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阅读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靖江市真武小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新课标的要求、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语文阅读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意识,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差异,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方法行为习惯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就是指在学习上主动而不是被动,自觉而不是盲目,自立而不是依赖,对自己有目标、有要求、有计划、有反思、有总结,而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让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进而激发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为以后的自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要相信学生能力,相信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潜能,相信学生自己是能够探究的、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让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提供前提。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其次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再次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结合我平时的教学,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要使学生懂得要想学习好必须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任何事,基础尤为重要,更何况学习。所以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习上的忙乱;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记;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

要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用的方式必须依据自己的特点,这样学习效果才会好。有的同学喜欢光线明亮的房间,在明亮环境中学习精力更充沛;有的同学喜欢光线柔和一些,如果光线太过于刺眼反而妨碍注意力的集中;有的同学喜欢伴随一定

声音(如音乐)进行学习,如果没有声音会感到躁动不安,有的同学更喜欢安静的环境,

你也可以选择在阅读时动手划出重点,听讲时记笔记,复习时多归纳整理,多做题和实验等方式。

2、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去运用好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通过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和结合学科教学等方式,指导学生懂得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怎样根据自己的学习类型、思维类型、心理类型和智力类型等因素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等各种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去感悟、选择、借鉴和综合运用好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

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例如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发散学生思维。想想说说做做,如果是你,会设计什么样的铁路。学生说出很多Z型、S型、曲线等等。追问詹天佑为什么用了“人”字形线路呢?进一步分析人字形线路的优点。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演一演。学生学习的积性极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语文课堂要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创新思维可通过导语激活。一堂课如一篇优美的散文,漂亮的开头能引人入胜;一堂课如一泓清泉,良好的开头如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我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回顾、吟诵描写荷花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这些诗句中,学生能感受到荷花的美。可以通过标题激活思维。一般地说,文章的标题是标明文章内容的简短语句。因此,抓住它,往往能纲举目张,带动全文,了解全篇,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就可以把文章的标题作为激活点。抓住标题中的“拜”字,引导学生了解谁拜师,拜谁为师,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学生通过阅读,不仅了解全文内容,而且也学到了怎样通过标题去学习的方法。可以通过诵读激活学生思维。老师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声语言,转化课文的文字语言,从而对文章进行理解、品味和记忆。例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中第十一自然段:“从爸爸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了。通过课件,再现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让学生反复练习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就会领悟爸爸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气命令他了。学生的思维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当然,也可以通

过文眼激活学生思维。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抓住文中的杰出、爱国这样的字眼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地方突出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抓住了文眼,学生的兴趣高了,思维也活跃了。教师通过示范也能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分析和挖掘的示范作用,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揣摩、领会、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语文学习的迁移。通过比较激活思维。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展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与高适的《别董大》相比较,以领会两首诗的主旨和情调。两诗虽然均为送别诗,都是先景后情,但王昌龄诗不写依依不舍,没有细语叮咛,而写秋雨连江,突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而高适诗写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重在以景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情,情绪激昂,胸襟开阔。通过这样的精细研读,能得到比较的实效,使思维迅速扩展。通过联想激活思维。教学《荷花》一课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对众多精彩的比喻进行联想和想象,并加以描述。这样,既丰富了比喻的内涵,又有助于深入领会其精妙之处。

3、语文课堂教学应培养参与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之间互动为主的学习活动。关于合作学习,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或者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是下降反而更重要了,对教师

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才能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要充分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鼓励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消除压抑,敢于展现自我。要尊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允许他们犯错误,引导他们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要运用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这样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4、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个体差异

a、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

学生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和机会,畅所欲言。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敢于向课本提问,敢于向教师挑战,学生的个性在平等对话交流中尽情飞扬。在这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观察和思考,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b、课堂中彰显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学习《游园不值》时,我

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有的表演吟诵,有的绘画,有的用彩纸剪贴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的、绝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因此课堂评价也要与时俱进。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带去成功的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三、课外阅读中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这就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来阅读。

1.以讲促读

首先是教师介绍性的向学生讲述书中一段精彩片段,当学生用渴求的目光要求说下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寻找。其次通过开展“好书介绍会”、“精彩故事会”等,让那些能说会道的同学上台讲演读书的经验、收获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听了同伴的介绍,孩子们会激起强烈的读书欲望。再次采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方法,让学生评价书中的人物。比如读完《水浒传》,我让学生举行辩论会,说说我心中的李逵、鲁智深,再把精彩片段让孩子在班中演一演。这样,促使学生课外不断去阅读。

2.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就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教育导报

2、黄卫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报

3、何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动态分析》 .教育评论

4、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1.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

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

最新-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精品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鲁平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问题中主动思考。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和动机,研究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心理,通过学生的行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创造情景,烘托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根据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探索;引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正所谓一切的学科都起源于生活、取自于生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要学好数学,探索数学问题,就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数学作为三大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可谓不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就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呢? 一、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激起探索欲望 数学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何,学生对此并不熟悉,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数学教学中灌入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所以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不再是学生心目中不实用的科目,这样就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比如,让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做课后作业时需要多长时间,上下学需要多长时间,遇到雨天要增加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出门才不会迟到。 而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利用生活中学生会遇见的问题,与自身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起来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起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阅读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靖江市真武小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新课标的要求、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语文阅读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意识,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差异,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方法行为习惯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就是指在学习上主动而不是被动,自觉而不是盲目,自立而不是依赖,对自己有目标、有要求、有计划、有反思、有总结,而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让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进而激发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为以后的自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要相信学生能力,相信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潜能,相信学生自己是能够探究的、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让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提供前提。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其次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再次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结合我平时的教学,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要使学生懂得要想学习好必须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任何事,基础尤为重要,更何况学习。所以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习上的忙乱;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记;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 要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用的方式必须依据自己的特点,这样学习效果才会好。有的同学喜欢光线明亮的房间,在明亮环境中学习精力更充沛;有的同学喜欢光线柔和一些,如果光线太过于刺眼反而妨碍注意力的集中;有的同学喜欢伴随一定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正确处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关系 ------冶父山镇罗岗小学高岳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人为地分开和割裂,要高度重视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合理组织和科学调控,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发挥最大效益,是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一、正确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学生手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忙于穿梭,疲于应付,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摆摆花架子,充其量只是漫无目的的自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究其根本,在于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自主就是完全放开,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活动,教师袖手旁观,不加干涉,不做有效引导,这种放野马式的自主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自主与引导密不可分,不能人为分开,高效的自主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处在学习的起步阶段,知识面窄、学习经验不足、学习方法单调、处理问题能力薄弱,在如何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解决问题的时候,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因此教师要注意角色的合理定位,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提供排除障碍、解决问题方法和措施,使其尽快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1)增加学生自主时空 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要给学生充裕的时空,教师少讲、精讲,可讲可不讲的地方就坚决省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弄懂掌握的的内容,教师就不必事无巨细地重言倒语,只在介绍背景、方法方式、升华提高、活动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即可。这样增加学生的活动时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阔的空间去读书、思考和体验。 (2)扩大学生选择权利 学生学习往往受老师画的条条框框的制约和束缚,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享受高度的选择权。学生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和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合作者,事倍功半,成效明显。 二、正确处理好合作与自主的关系 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并不矛盾,也无谁优谁劣之分。善于自主学习的学生,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喜欢和人交流的学生,引导他们要学会进行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有机整合和交叉效应才是上策。 (1)加强合作的针对性。 合作任务要明确,具有针对性。要选择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合作不能漫无目的和随便随意,要精心挑选。 (2)加强合作过程的有效性。 合作的过程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给予学生一定的个别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在思考有一定的结果时,理清自己的思路,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做到讨论交流时胸有成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认识,做合作的主人,而不是充当观众和听众。合作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话,最好快速记录别人发言要点。自己发言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结合别人的发言谈论话题。在充分交流基础上整合观点,进而形成集体意见,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果实和喜悦。 三、正确处理好探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并非贬低自主性学习的价值。探究性学习和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把学习的权利和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及学会学习是时代发展及现代教育的需要。 自主学习学习氛围示范质疑 而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在这里我浅谈几个我个人的愚见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氛围和环境,对于学校来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性体现。应试教育的观念和模式使学校沉浸在追逐分数的“万马齐喑”的状态中,而素质教育则要求学校营造出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环境。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

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教师创新示范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所谓学法指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法。在具体的学法指导过程中,教师的创新示范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让学生自主性的进行超前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自学潜能的一种途径。但教师在课前示范指导,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的示范指导要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体现“从教到学”的转化。一般可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读阶段。这一阶段重点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读,弄清教材中的每个数学术语、每个符号、每个公式、每句话的含义,并理解教材是例题的各个步骤,从而让学生学会阅读,形成阅读的习惯。例如,阅读什么叫分数,就必须弄懂什么叫单位“1”,什么是平均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什么意思。只有这

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自主性学习主要是指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者。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以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反映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生物科学与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如粮食、资源、能源、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人口与健康等无一不密切相关。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及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全球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淡水资源趋于枯竭,人口规模迅速膨胀,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已成为当代科学家的共识,这预示着在21世纪,人类在生物学领域将有重大突破,如许多危害人类健康的且现在还无法医治的重要疾病——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和治疗;人类的衰老过程将得到延缓;克隆技术的发展将为人体器官移植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器官;粮食、果蔬等产量和品质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等等。因此,生物教学质量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学生物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要给学生一片自己的天空,不要将题山卷海全压在学生的身上,使学生沦为一部学习的机器,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教育要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自觉地、有效地、积极地运用知识,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自主学习",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把一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学习。即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三个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自主学习”教育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自学,掌握知识,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指出:“自主学习法最主要的作用是激发、促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探求能力、应变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它是为学生将来形成完全的自学能力作准备的。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行为自主性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也是走向成熟的特征表现;其二,学习的自主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三,自主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走向。自主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从教的角度来看,一是指教师是否具有主体性教育教学思想和恰当的引导策略;二是能否唤醒或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三是能否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元认知策略,养成学习的自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是信息急剧膨胀的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这就要求人们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有独立思维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无论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主学习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开发。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自主学习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态度决定一切。 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自主学习、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学习动机在高中生的学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学习态度决定一切。 2、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的兴趣。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数学学科定安县实验中学张楠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来看,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解题反思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来学习。学生只要能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捷径;学生只要养成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等于建立了一种自我调节的推进机制。在长期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让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途径发展,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我完善。 关键词:有效教学;自主探究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种教学技术的支持。在新课程教改中,本人对不同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解题反思模式下的自主探究学习 在学习中形成反思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目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习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自己内隐思维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展示出来,问题解决后不要停止,应立即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后的反思,并把反思中的得失板书出来,使学生能够效仿。 2、教师要启发学生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并树立自觉的猜想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猜想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从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出发,大胆猜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进行自主学习。 3、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4、反思题目结论,进行解题成果的扩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而且还要将反思对象扩展到学生作业后要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有了作业反思的要求,师生在教学上便产生了互动和交往,根据从学生的反思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等很多有利于教学的信息。 案例1:在讲解《勾股定理》时,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c b a =+。 问题提出:那么当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为多少? 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题目,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勾股定理再结合平方根的知识,得到斜边的长度为5254322==+。 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果进行反思:从具体再到抽象,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相同题目的解题公式: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222,,a c b b c a b a c -=-=+=。 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使学生自己应用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具体——抽象——具体”的形成过程,完成知识的自主探索学习。 5、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外,用一段时间进行专门解题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标》中恰当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得到落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趣探索,激发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激发灵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推力,它就象一块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思考、探求新知识。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小熊分西瓜》的故事:熊妈妈买了一个西瓜,要分给三个儿子,给了他们1/3、2/6、3/9三个分数,要他们选择自己要得到的西瓜数量,大哥说我比较大,给弟弟分多一点吧,选择了1/3,二哥也说,我是哥哥,多的应该给弟弟,它就选择了2/6,三弟没办法只好选择了3/9。然后,

我就问同学们:“大家说,三个小熊说的对吗?它们到底得到了多少西瓜呢?”这时,他们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带着我的问题通过画图得出三个分数一样大,也有的同学用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1÷3、 2÷6、3÷9三个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商不变。看到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得到结论,都纷纷使出自己的本事,各显神通,我真替他们高兴。就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独立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自主探索的的机会,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中培养创新精神。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把自己剪好的松树、衣服、五角星、蝴蝶等图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图形所具有的性质,通过“看”、“折”、“比”,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能够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过程,理解了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合作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小组交流、合作探索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互递、知识互补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的引领者,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1.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而获取今后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能力、意志和品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提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的人或学了不会用的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全体公民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

自觉的学习行为。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广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3.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偏重于“灌输式”教学、“保姆式”教学,总是搀扶着学生“摘果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重知轻能、重教轻学,使得课堂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局面。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研究对象 回车一小全体学生 2、所用材料或工具 问卷、案例 3、研究方法 ⑴问卷调查法。 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等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观察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白石岭小学戴胜利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要全面具体,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的态度、情感、意志、习惯等进行综合全面的纵向评价。评价要正确使用评价的技巧和评价方式。 一、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的技巧 新课标要求“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很多小学生往往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因此老师的评价更具有意义。事实也是如此,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备与批评都更具力量。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作为教师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既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也要肯定、鼓励中等生,更要宽容激励后进生。 1、讲究语言艺术,避免千篇一律。教师评价学生,如果经常只说“不错,很好。”时间一长,学生就没有了新鲜感,评价也就失去了作用。教师应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力求给学生一个准确、恰当的评语,避免千篇一律。如,对待学习有起色的学生,就对他说:“你确实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做得更好。”对作业书写不认真的学生说:“你的本子保护得好,如果字写得再漂亮点那就更好了。”对有创意的学生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太精彩了。”在评价语中还可以评价出孩子巧妙的学习方法等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用语更要慎重,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发展特

长,张扬个性,快乐健康地成长。 2、重视形体表情,增强亲和力。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形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完整而且声音洪亮,向他微笑,给予肯定。一名同学帮助学困生,摸摸他的头,给予鼓励。一名同学胆小,说话断断续续,向她投以肯定的目光,表示相信你能行……不要怜惜这小小的举动,不要吝啬你真诚的评价,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关系,便于更好的教学。 3、巧用延迟性评价,给学生进步的权利。由于学生所处的具体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比如学完一个主题单元后,有的孩子还没有完成识字任务或对自己达到的目标不满意,他可以申请延迟评价,等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这种评价的目的是把进步的权利交给学生,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一次、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测试帮助他们找回了自我,树立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学生的自主评价 “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新课标实施后,在合理的评价激励下,学生不断向着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 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明主,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尽管这些看法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诞不稽、幼稚可笑的,我们都要热情地鼓励他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自由,才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自主地学习。我在教〈〈不懂就要问〉〉这课时,预习前,我就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然后提出所有想问的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比以往多得多,甚至有一位同学问我:“老师,孙中山小时候那么会提问题,他后来成为科学家了吗?”这个问题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但我没有拒绝回答,而是给他们讲了孙中山以后的事迹,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整节课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 二、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或稍作改编、或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如第六册语文教材〈〈积累运用六〉〉,里面有一篇短文〈〈盲人与画〉〉,旁边还配了一幅没有彩色的画,学完短文以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画彩上颜色,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高涨,很快就把画涂得五颜六色。然后,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涂的画,有个同学说:“我的图上有一颗火红火红的太阳。”有的则说:“我的图上是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河,河边是一块碧绿的草地。”有的则说:“我的图上有一幢童话般的屋子,屋里住着一只小白兔呢!”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类似的例子教材中还很多,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就一定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三、 立足自主学习的起点。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要摸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以为,这个“起点”就应该是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给的材料太简单,低于“最近发展区”,学生早就会了,没有学习的兴趣。所给的材料太复杂,高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同样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自主地学习。所以,要立足“最近发展区”。但是,每个班级都 有优生和学习困难生,每个同学的“最近发展区”又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如在教《落花生》一课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1)、落花生有什么特点?(2)、父亲说做人要做怎样的人?(3)、你对父亲的话怎能样理解,谈谈你的感想。前面两个问题属于一般性的问题,较适合中下生,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需要联系自身的经历才能作答,适合于优生。在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身。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1)、在预习时,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懂读的字词,然后想办法弄懂他们。如

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一.背景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这种课堂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结构。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迅速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导学提纲: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③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 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二、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

小学生自主探索

【篇一】小学生自主探索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一.背景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这种课堂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结构。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

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迅速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创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课讲生动,让学生学懂弄通,使其对你所讲授的课程感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了进步及时给以表扬,不断激励求知欲,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家乡河流生态探察》一课中,孩子们选择自己身边最感兴趣的水作为活动主题,并通过了解水的作用,调查我国现在面临的水资料问题,实地考察工厂排放的废水进一步污染的水资源,最后通过活动心得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发地思考我能为家乡生态出点什么力。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优越的环境可以创造高超的智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喜欢一位老师连带着也喜欢这位老师所教学的课程,当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相反,学生害怕、讨厌一位老师,往往也害怕、讨厌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当这位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的情绪就会蒙上一层阴影,学习兴趣就会一落千丈。 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就像朋友一样相处,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而民主,学生的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昂,学习的兴趣就浓厚,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会倍增。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和平相处。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老是圈在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教材蕴含着激发兴趣的因素,具有独特的魅力,每章、节都有新鲜的内容,都会是学生产生疑问,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深刻地领会教材的内涵,吃透教材,严密而有系统地组织教材,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发挥教材潜在的趣味性,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活跃课堂气氛。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在课堂中还给学生思考的权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探索问题,解决矛盾。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