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一年级上册

一、如何把握“可爱的校园”教学要求?

这是刚入学儿童的第一节认识10以内数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学生数数的活动,了解学生观察情景图与数数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后续学习10以内数的数学符号做一些准备。因此,本课时的教学要求主要是能说清楚图上有些什么动物、能用数数的方法说一说动物的个数、以及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与数数的方法。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建议教师首先把学生带到校园内,让学生边看边说找到了哪些“数”,如:“我们学校有3棵树、4层楼等”。后半堂课,再回到教室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看看动物的学校里有哪些“数”?和我们学校的“数”有哪些不一样?观察情景图时,由于各种信息的量较大,学生要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也需要有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说图中有些什么。如“图中有大象”、“图中有小熊”等,这是学生数数的基础。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能用数描述信息。在学生交流校园和图中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的形式来描述图中的信息。如“校园中有树,那么树有几棵呢?”“图中有小熊,那么小熊有几只呢?”这样,学生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就需要对图中的小动物进行数数。在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会漏数、或者多数,学生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地正常,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再数一数,从中纠正数数中的错误。

在说的过程中还要指导观察的方法,因为信息呈现一般是不规则的,学生数数就需要会上下、左右地观察,这些都要教师在学生数数中加以指导。

在巩固性的练习中,有的老师采用“从学生的身体上找数”的教学处理方式,这对学生认识数将有较好的帮助。因为,刚入学的学生对数数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通过数身体上的数,使刚入学的儿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本课中,通过上述的一些活动,教师能了解学生已有的认数基础,以便为后续的学习设置良好的起点。因此,本课时主要以师生的语言交流为主,一般不出现抽象的数字符号。

二、教学“10以内数”、“20以内数”时,大部分学生都已认识这些数并会用实物数数,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活动的重点?

现在的一年级学生,由于大部分都接受过学前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因此,他们认识10以内的数与20以内的数也是十分正常,这也为设置课堂教学的起点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具有关的研究表明,现在很多学生认识数的符号与理解符号的意义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不协调,学生之间的基础也很不一样。一些学生能直接数数与读数,但却不会很清晰解释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状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数的意义理解上,特别是20以内数的认识,应重点放在十进位值制的初步建立上。

如20以内数的认识,可以直接出示一些十几的数,让学生直接读一读。然后再请学生用学

具摆一摆这些数,通过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就是“一个十与几个一”组成的。学生的头脑中有了这些数的图象,那么他们今后看到数就会想到图象,这对学生建立位值观将有较大的帮助。

三、比较物体轻重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学生“称”的方法,而要经历“看”、“掂”、“称”的过程?

本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质量的直观感受。学生比较物体的轻重是需要丰富的直接经验来做支撑的,单纯“称”只能告诉学生一个抽象的结果,并不能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到底谁重谁轻。所以,“说一说”、“掂一掂”等活动都是帮助学生建立对物体轻重直观感觉与判断物体轻重关系的重要方法。教材中之所以安排这些内容的目的,有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在活动中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质量,建立物体间轻重的经验。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比较物体间轻重的方法是多样的;三是渗透根据比较物体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比较方法的思想;

如在“说一说”的内容中,由于学生已有一些判断两个物体轻重的经验,所以他们可以利用原有的经验直接判断两个物体谁轻谁重。在这一活动中,既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进行判断,同时又需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叙述两个物体的轻重。如根据跷跷板的图示,学生叙述的语言往往是“小熊重”或“小猴轻”,这是不够规范的判断语言,这时教师就应指导学生说“小熊的体重比小猴重”或“小猴的体重比小熊轻。”在“掂一掂”的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当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不明显,也无法借助参照物进行判断时,就需要选择“掂”的方法。同时,在学生掂的过程中,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物体间轻重的经验,这对学生今后判断物体间的轻重将有重要的影响。而“称一称”的方法主要是两个物体用“掂”的方法还不能进行判断,这时,“称”则“称”就成为了一个必需的方法。

所以,教材中安排的三组问题情景,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能感受判断物体轻重的不同方法,又能加深对物体间轻重含义的真正体会。

四、怎样理解把计算和应用结合起来?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应用题不独立地设置章节,那么是不是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呢?不是的,教材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运算的意义与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二是在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又安排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应用问题,既加强运算的练习,同时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新教材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体现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即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如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时,教材安排了“有几枝铅笔”的情景,在这一节课上,除学生应掌握加法的计算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应帮助他们构建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开展一些模拟性的活动,如两手分别拿一些铅笔、或者本子,然后把它们合起来。也可以根据情境内容,直接让学生说一说两幅图中小朋友活动的故事。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其目的都是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接着,可以组织学生用学具(小圆片、小三角形、小正方形等)摆一摆与说一说,让学生体验到两

个部分是如何合起来的;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归纳出课堂上各种不同的情景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将两个部分合起来的特点,从中让他们体会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也是学生今后解决加法问题的基本思路。算完之后,还可以再回去让学生解释每一个数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例如,列出2+3=5后,可以让学生具体说说2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5又代表什么。

同样,当学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后,除了进行一些运算的练习,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练习,能让学生运用加法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里也有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直接创设情景,根据情景中的条件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二是提供一个简单的算式,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解释算式的意义。这样,这一节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练习,而是做到了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五、学生在看图列式时,列出不同算式怎么办?

同样一幅图,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列式,这是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结果。如教材第38页第4题(见下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船上一共有6人,船棚外有2人,船棚内有几人?学生一般列出6-2=4。但有的学生列出4+2=6。

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在处理时首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既可以让每个学生听取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也能从中分辨学生的思考过程是否合理,以便及时纠错。如果各种方式最终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也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结果,说明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但都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都是有价值的。比如,在这道题目中,4+2=6的算式,其价值表现在它是一种顺向的思维,和以后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它跟6-2=4进行比较的话,也说明了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所以,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捕捉每一种方法的价值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为了更清晰地表示结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较为明显的方法显示出来。如,对于算式6-4=2,学生是知道船棚内有4人,所以说这个算式也应该算对,由于一年级学生解答此类题时,不要求他们写答句,所以在这道题目中,可以引导学生在4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或也可以用括号),说明他知道船棚里有4人。

六、下图中(教材11页第2题),学生直接就可以数出结果,为什么还要先画圈?

教材中安排的画圈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体会花的数量与圈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促进学生对数的基数意义的理解。二是从实物,到圈,再到写出数字,抽象程度是逐渐递进的,这与学生认识问题的思维水平的递进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通过上述习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圈(有时可用其它图形符号,如小三角形、小正方形)可以代表一朵不同的花,或者其它的单一物体,这样画圈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半抽象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写数,则是从半抽象图形到数符号的进一步抽象过程,即无论是小圆圈,还是小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都可以用简单的数的符号表示。经过这些逐步递进的活动,将对学生认识数的意义会有较大的帮助。

七、怎样处理42页“操场上”比多比少的教学内容?

这一内容的知识点是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此前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其中包括比多少、大小、高矮、长短与轻重等,这些内容主要是从形的方面进行比较(除比较多少以外),由于比较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而这里的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则是从数的方面进行比较,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因此,为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基础,教材安排一组师生在操场上进行活动的场景,以便学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活动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虽然情境图上是师生在踢毽子,但从数的比较的角度分析有多种情况,有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的比较,也有踢毽子的人数与裁判人数的比较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应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不是教师发出指令让学生进行解答。二是能用学具开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就能比较清晰地看出“多多少”与“少多少”,为了让学生能形象地理解这一类问题的本质特点,应指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学具的分析。如教师有2人,就摆2个小圆片,学生有8人,就摆8个小圆片,然后再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让学生知道“多多少”与“少多少”是指哪一部分,为列式解答打好形象的基础。三是列式计算。根据学生所摆的学具,列出算式并进行解答。对学生的算式中的每个数据,都应询问学生其表示的含义。如“8-2=6”,其中的8,2,6分别表示学生、老师及学生比老师多的人数,不必把老师的2人转化为和学生同样多的2名学生。学生只要清晰地知道每个数的实际含义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把实际情境和减法意义联系起来,并据此列出算式,不要让学生机械地套用比多比少的解题类型。

八、算法多样化的价值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

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运算办法。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这些不同的方法,直接介绍给学生成人通用的方法。其实,学生能够而且应该“发明”自己的计算策略,这种“发明”对他们的数学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表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材在处理计算内容时,重视展示学生探索算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但在实践中“算法多样化”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盲目求“异”,为“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鼓励“自由化”,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究竟算法多样化的初衷和归宿是什么呢?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不要算法的优化呢?

首先,可以肯定“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师刻意教出来的。当你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算法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算法,这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认知水平与认知风格都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所致。所以,与其说倡导算法多样化,不如说要鼓励学生对算法的主动探索与发现。学生主动探索是算法多样化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数学意义的建构是通过课题性活动为媒介的合作性沟通过程。课堂不是同质性的空间,而是交织着多样的思维表象的异质空间。”(佐藤学语)

教材在“牛奶有几瓶”一课,借助下面现实的问题情境,探索9 + 5的算法。

课堂上,学生们会发现很多算法:

①第一箱5瓶,第二箱就从第6瓶数起,一直数到第14瓶。

②从第一箱拿出1瓶放入第二箱,就知道牛奶一共有14瓶。

③也可以从第二箱拿出5瓶放入第一箱,也就知道牛奶一共有14瓶。

④从别处借来1瓶牛奶把第二箱装满,这时两箱牛奶共15瓶,再还掉1瓶,所以原来两箱牛奶共有14瓶。

⑤列算式算:9+1=10,10+4=14。

⑥5+5=10,10+4=14。

⑦9+1=10,10+5=15,15-1=14。

上述七种算法,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如下三种表征方式与认知水平:

表征方式

认知水平

算法序号

动作表征

操作水平

图形表征

表象水平

②③④

符号表征

分析水平

⑤⑥⑦

面对如此多的算法,教师该怎样进行价值引导呢?由于这些算法都与具体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并且都解决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都是有价值的,都应该给予肯定。然而,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引学生从已有的认知水平向新的水平发展。这就必须让学生明白各种水平的算法的特点或优点。

操作水平与表象水平的算法都很直观,这是它们的优点。从表象水平的不同算法中能够看到具体而又不同的思维过程。至于分析水平的算法,优点是它的思维能借助抽象的符号进行表达,因此有助于克服仅依赖动作与图形进行思考与表达的局限性。但是符号表征是必须以表象为基础和支撑的,因此,必须让学生体会到:上述三种分析水平的算法不过是对相应的三种表象水平算法的概括与抽象罢了。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表象水平的算法,都可以用数学符号“翻译”为“形式化”的算法。

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探索算法的时候,充分地通过摆小棒、画图形等探索活动促进思

考,然后把发现的算法用数学符号(算式)表达出来。当班级里的学生的算法还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时候,算法多样化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力促学生的算法都能早日达到分析水平。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凑十”的思维对象实际上就是“十进计数制”的位值概念,而位值概念的形成,是建构数的意义的重要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凑十”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可以不用“凑十”的方法,但不可以不会。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直接教给学生如何计算学生完全可以掌握,何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在尝试、思考、讨论上,结果还不都是会做几道计算题。其实,这正好反应了教材的一种价值取向。如果仅仅是满足于会做几道计算题,显然学生单纯模仿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强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获得发展,而这些目标(尤其是后三者)的实现应依靠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正是在不断尝试、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知识技能,而且发展了自己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取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以上内容参考王永:算法多样化与算理,易宏辉: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计算教学)

九、教材第52页“分类”,为什么把它算作统计的内容?

分类是统计的最基础工作之一,如果有把一些无序数据整理成有序的统计图表,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内容的目标中,将分类的学习内容归入“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统计方面。

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而言,直接讲解数据的分类,无论是对他们认识分类,还是掌握分类思想都是较为困难的。所以,本册教材的统计方面知识分为两个单元,第四单元是“分类”,第九单元是“统计”。这样安排有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重视分类思想的渗透。因为分类不仅是统计数据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探索问题,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基础,同时它在空间与图形中等内容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将其独立安排一个章节,目的就是重视分类内容的教学。二是利用较为直观物体的分类过程,为学生后续的数据分类提供形象的材料。由于整理自己的房间和书包等活动,学生都具有比较熟悉的生活经验,通过这些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的分类活动,不仅使学生体会到分类的方法的重要性,也便于学生理解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理解指定标准下的分类标准的一致性、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十、怎样看待左右相对性?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这个问题老师们讨论得比较多,关于左右的相对性一般由两种困惑:一是参照物的变化引起位置的相对性。如在桌面上左边放橡皮,右边放铅笔,所以说橡皮在铅笔的左边,铅笔在橡皮的右边,这种位置的判断基本是绝对的。如桌面上左边放橡皮、中间放铅笔,右边放刀片,那么铅笔与刀片的位置进行比较,铅笔的位置在刀片的左边,也就是说,铅笔的位置与橡皮比较发生了变化,即从右边转化为到左边。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种相对性的学习是有困难的。二是到底从图中人或物的角度还是从观察者的角度进行判断?

解决这一困惑,我们建议首先确定位置必须要指定参照物。就像数轴首先要告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之后,我们就可以标出正负数一样,原点和正方向就是参照物。其次,在教学

和评价中可以运用适当的形式,如图、文字等标明参照物,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判断。

十一、有老师提出教材中不论是经过2个小时还是2点整时都写成2时,为什么?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时间与时刻两个概念的都有比较清晰的不同表示方法。如钟表上时针的指向是2点整时,相应时刻的书面单位符号写作“2时”,经过2小时的活动,相应时间的书面单位符号写作“2小时”,所以说,前者是时刻概念,而后者则是时间的概念。但新的国家计量局颁布的《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简表》中,则对有关的“时刻”与“时间”作了如下的具体规定:

量的名称

单位的中文名称

(亦读法)

错误的单位名称

正确的单位符号

时间

国际符号

中文符号

a

小时

点钟

h

分钟

min

秒钟

s

从表中可以看到,不仅“小时”的中文符号应写作“时”,而且“分钟”“秒钟”的中文符号应分别写作“分”与“秒”。这样,就出现生活的语言与书面符号有较大的差异,这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教学中,老师可以在具体情景中用“小时”来帮助学生理解是“时”还是“小时”的。

但是,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与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表示方法是课堂教学必须执行的最基本要求。那么,如何让学生分辨时间与时刻呢?一般说,学生在回答上述的问题时,应引导他们结合具体的情景来进行判断。比“小明每天早晨8时上课”,这里的“时”即表示时刻;“汽车从北京开到天津大约要经过2时”,这里的“时”,即表示时间的。当然,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时间与时刻即可,不要出这样的题作为评价试题。

十二、有的学生在用图片摆统计图时,从上往下摆,摆的结果是对的,而我们一般认为应该是从下往上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不需要纠正从上往下摆的学生的摆法?

学生在初步接触统计知识时,本册教材安排了象形统计图的内容,即通过实物,或者代表不同实物的图形,运用一一对应的排列方法,让学生能较清晰看到两类物体数量之间的差异。当然,为了较清晰反映事物之间的差异,就需要有统计的起点,或者从上往下摆,或者从下往上摆,甚至从左往右摆,只要有统计的起点,无论从哪个方向进行排列都是正确的。但从观察实物数量的多少这一角度来说,人们一般是从下往上摆,或者从左往右摆(本册教材不要求从左往右摆,到二年级下册学生将接触这方面的排列形式),这样较容易进行观察,所以人类已经形成这种共识。

至于学生在摆在过程中出现了从上往下摆的情况,教师不要过早否定这种排列的方法,可以请学生比较两种排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是都有一个起点,不同点是一个从下往上排,另一个从上往下排),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数量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逐步让他们体会到从上往下排对不利于观察,并逐步养成从下往上排列的习惯。

十三、其它一些具体问题

1.下图中(教材第19页),有的孩子问白兔的耳朵算不算兔子的身高?

练习中如果有孩子讨论兔子耳朵的长短是否应该算在兔子身高上和耳朵的曲直是否会影响比较的结果等问题,这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讨论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兔子的耳朵不是竖直的。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解释本题只是一个假设的拟人情境,解决本题时,可以按照图示的情况处理,即假设兔子耳朵的长短算在身高里,不需考虑耳朵的曲直情况。

2.教材23页第2题(见下图),有些学生填“2+2=4”算不算对呢?

根据题意,学生可以列出多种算式,如3+2=5,2+2=4,4+1=5。但不管是哪个算式都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算式的意义,如对于3+2=5,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图中有3个男生,2

个女生,加一起共有5个小朋友;对于2+2=4,如果学生说这是指打球的小朋友两边各两个,加一起是4个,显然也是合理的;对于4+1=5,学生如果解释4是指打球的小朋友,1是指作裁判的小朋友,他们加一起是5,也是合理的。

3.教材第23页第4题(见下图),有学生把梨和香蕉加在一起,可以吗?

可以。当学生把梨和香蕉加在一起时,教师不宜简单地给他对错判断,而要让学生讲清楚算式的意义。如果学生说“4+2”表示4个梨加2个香蕉等于6个香蕉和梨(或6个梨等),那是不合适的;但如果学生解释“4+2”表示4个梨加2个香蕉得到的是6个水果这就是对的。因为在“水果”这个更高层级上,梨和香蕉是一类。这和“4男孩+2女孩=6个小朋友”,“4大人+2小孩=6个人”是一个道理。

4.根据主题图的情景,让学生自己提问时常常会出现其它信息干扰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

根据情景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亮点之一,这一做法与原来教学很大的区别就是从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面对各种实际情景的信息,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有时往往会受情景中其它信息的干扰,而提出一些与本课时关系不大的问题,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十分正常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引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情境图,从中发现数学的信息,提出数学的问题。

如教材第34页“操场”情景中,学生有时会提出“楼”与“旗杆”比高矮之类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该怎么处理呢?其实,这里就有一个教师引导的问题。首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要有一个明确的要求以及范围,即本课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果脱离这些基本的要求与范围,那么学生往往会“开无轨电车”,这样教学的实际效率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操场”的情景活动时,只说:“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然后汇报你发现了什么?(或看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由于教师本身问题的不明确,所以学生提出“我发现图中有一座大楼”“大楼有几层?”等偏离本课时教学重点也就不足为奇。如果教师提出明确观察的范围,并提出问:“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比较容易地集中到跳绳的小朋友身上,进而提出本课时将重点讨论的相关加减法的问题。其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能让他们发现哪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如学生可能提出“跳绳子与甩绳的一共多少人?”也可能提出“男同学与女同学一共多少人?”,这两个问题虽然在列式解法不同,但比较后学生就会发现“都是两部分求和”,这样学生不仅会提出具体问题,同时能逐步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

所以说,让学生根据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本身的提问的角度都是需要进行设计,而不是将情景材料直接呈现后,不提出任何要求就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果这样很可能出现一些无效的问题。

一年级下册

一、怎样组织教学,才能落实“数豆子”的教学目标?

第4页“数豆子”一课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会写100以内的数;二是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对于第一个目标,教师都能理解,实践中也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需要关注的是第二个目标,强调估计意识的培养,主要原因有:第一,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第二,估计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渠道。估计教学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建议第一学段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为主,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的必要性。本册书是第一次出现估计数量的活动,教师应注意把握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估计,初步体验估计的基本过程:用部分的数量(如教材中10粒黄豆)来推断总体的数量(如教材中一把豆子的数量),不要求学生独立探索估计的策略。有关估计的具体策略在以后教材中还要学习。

教材的设计思路是首先通过估计一把豆子的粒数引入估计活动,然后通过验证估计结果,引入数的写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实际情境入手,先让学生估一估一把豆子有多少粒,然后再让学生数出10粒豆子,以此为标准(或参照物)再进行估计。这样不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培养学生有根据地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想法。在估计的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比较”来进行估计,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策略,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也很有好处。在实际数出豆子个数之后,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结果,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器上不同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加深学生对数位的理解,进而鼓励学生结合计数器上的结果写出抽象的数。

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豆子来数,比如可以用黄豆、蚕豆、芸豆等。由于豆子的大小不同,学生一把可以抓起的豆子多少也会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引导学生估计豆子的数量,让学生经历估计的过程。活动时也很容易出现豆子撒落地上学生忙着捡豆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建议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准备一碗豆,豆不要装得太满,碗下面可以再放一个比较大的纸盒,这样学生抓不住的豆子一般会落到纸盒内。

二、教材第7页第4题中“仔细观察右表,你发现了什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到哪一步?是否要让每个学生都理解所有的发现?

借助百数表可以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百以内数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建议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几组“发现”,之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发现”活动,在自己“发现”的基础上,组织小组或全班交流。在带领学生“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序地对百数表进行观察。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横着看前后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在每一行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或者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引导学生竖着看上下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在每列中都是下一行比上一行多10,上一行比下一行少10;引导学生观察右起第一列,学生可能会说在这一列中,下一行十位上的数都比上一行多十位上的数多1,上下两个数差10,这些列上的数都是整十数……。

虽然百数表是以练习形式引入的,但是希望教师能够充分认识百数表的价值,并能创造性地

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不需要让每个学生都理解所有的发现,而要通过探索和交流,使学生都有所发现。学生只要能独立完成前三道小题就已达到基本要求,第(4)题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发现,并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但对提出的发现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

三、在“小小养殖场”中,怎样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发展数感?

教材通过养殖场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一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在学会对客观事物进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定量刻画。

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描述。例如在34、85、200三个数中,85就比34多一些;但是如果三个数换为34、40、85,85就可以说比34多得多了。对于用语言描述几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时,结论是相对的,只要不出现逻辑上的混乱,比如“85比40大一些,85比34大得多”即可。

教材的情境只是学习的素材之一,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第9页“猜数游戏”的形式进行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在猜数游戏中,既体会到数的大小关系,又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自然第引入“多得多”、“少一些”等语言。。

四、怎样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安排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观察活动中,可能有教师认为实物观察的课堂组织难度较大、占用时间长,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直接进行图片观察。但实际上,空间观念的形成仅靠教师的讲解和图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亲身的实践体验。实物观察活动利于学生发现所观察物体的形状特征,便于学生获得从不同方向(或站在相对于物体的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形状的直接经验。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大量的实物和图片观察活动,不断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建议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物观察—图片观察—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并从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需要提醒的是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可观察、易交流的物体,比如,被观察物体不宜太小,物体的各个部位要简明并具有显著特征。观察时,还要注意物体不要放得太高,和学生的视线最好在同一水平线上。

五、第二单元的《估一估量一量》(如下图),由于还没有认识一百以上的数,要表达出1米()厘米或是()厘米是否有一定的难度。

本内容的学习任务有三个:一是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二是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三是,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材在这里是希望学生用“一米几十几厘米”来表达具体长度的,如果这样也就不会涉及百以上的数了。这里不出复名数的名称,更不是让学生做单位间的互换,只是借助直尺让学生直观认识1米几厘米即可。

生活中大量存在长度不是整米的物品,同时这些物品的长度都适合于用学生目前所学的米和厘米来表达,学生在学习中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比如“量身高”时,学生首先会想到要用“米”这个单位,但是在表达时,他又会发现单纯用米表达是不够的,怎么办?这时自然就要再用到厘米,进而让学生体会如何选用不同测量单位测量。

教学时建议老师们引导学生分三步走(以量黑板的长为例):

1、估一估黑板有多长?比如学生会说3米多;

2、两人合作量一量,黑板到底有多长?3米再加65厘米;

3、写一写: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这时会有很多同学出错,比如有的填365

米,我们可以把正确和错误的答案放在一起让学生说哪个正确。在此基础上强调,先填整米数,不够的用厘米表示,这样两个单位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表示出黑板的长度了。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建议教师通过让他们看尺子和画示意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一米几十几厘米”。

当然,如果普遍的学生都在这里存在困难,编写组会在修改教材和教师用书中仔细斟酌。

六、在本册测量内容中如何组织估测教学?

首先,要重视学生对1厘米、1米等表象的建立,这是估测的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1厘米、1米等物体的长度,帮助他们对长度单位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些熟悉物体的长度表象,比如铅笔盒的长度大约是多少,便于以后用他们作为标准去估测其他活动。例如教材14页量一量的(1),教学中可以不仅仅定位在熟悉用直尺测量的方法,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3厘米、5厘米的表象。

其次,在开展估测的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估测的指导。为作好估测指导,教师需要对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层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抓住关键内容组织有效教学。教材15页的第1题是开展估测活动的第一个层次——在长度单位理解的层面上进行估测。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估测,之后还要注意把估测的结果与精确测量后的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再估测”进行不断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长度表象。同时,这里形成的某些物体长度的表象,如食指宽的长度还会成为估测其它长度的一个新的参照物。教材18页第2题是开展估测活动的第二个层次——通过参照物进行的估测,通过同已知长度(门的高度)的比较,来估测其他物体的长度(小明和机灵狗的身高)教学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素材,进行估测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这种估测方法,但不需要学生背诵。

作好估测指导,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加强生活中测量经验的积累。比如,找出“身上的尺子”:一拃的长度、一步的长度等,把他们也作为标准帮助学生完成日常生活的估测任务。

七、在第三单元第28页“拔萝卜”的教学内容中,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竖式教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算法多样化和竖式都是本单元内容的重要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感觉教学内容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用2课时或者1课时完成。

算法多样化在数学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体现了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认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发展。看起来学生在观察、实验、尝试、修正等过程中花费了时间,但他们却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发展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通过尝试过程中的逐步调整,加强了数感和估计能力;他们在检验猜想并进行修正的过程中,发展了运用数学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而所有这些都是数学课程所希望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第二,有益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学生能够而且应该“发明”自己的计算策略,这种“发明”对他们的数学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学生使用的策略也向老师显示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水平,这使得教师有机会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第四,通过各种算法的交流,借助直观模型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竖式。其实,在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特别是前两种方法本质上与竖式是一样的,一个是用计数器的模型,一个是用口算。老师可以将这些方法进行沟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竖式的道理,比如“数位要对齐”。

竖式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教师需要在此对竖式做适当的介绍。除了上面提到的沟通模型、口算和竖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数位要对齐”以外,教师对竖式的书写格式也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此外,熟练掌握竖式也离不开必要的练习。

八、针对教材第48页6题“比寿命”一题,学生如果提出“猫和狗一共活了多少年?”算不算对?为什么?

教学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首先要说明的是“猫和狗一共活多少年?”这个问题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的,而要让一年级的学生提出有实际意义、有数学价值的问题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的。如果有学生提出“猫和狗一共活多少年?”,建议教师不要马上一口否定,而要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存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首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应尽可能有实际意义。

九、“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编排特点是什么?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以动手操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无论是平面图形的引入,还是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教材都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在“认识图形”中,教材通过“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既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接下来,教材安排了三个“动手做”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动手做(一)”,通过折、剪、拼活动,鼓励学生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分解和组合;“动手做(二)”,借助七巧板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拼图;“动手做(三)”,鼓励学生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图案。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学习的几个平面图形。

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在引入学习的几个平面图形以后,教材设计了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例如,寻找交通标志中所认识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

十、如何进行教材53页“发新书”中的估算教学?

估算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二,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并为判断计算器、口算、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工具。

第三,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估算学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估算意识的培养,二是用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估算的内容,目的是通过估算40本新书够不够发,帮助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因此,在这里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是首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问题不精确计算出结果是否也能解决”,以使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如果学生口算基础好不愿意估算,建议教师可以用选择题的方式,来增强估算的必要性。比如,可以通过让学生选择“是30本够?还是40本够?”的问题,“促使”学生选择进行估算。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设能够体现估算必要性的、更好的问题情境。

在估算教学中,机械地去记住几种估算方法是无法形成估算意识的,也难以发展估算能力。所以,在估算教学中,应当多增加一些估算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验,积累学生的经验。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估算的方法,只要能解释清楚问题,教师就要给予肯定。比

如有的学生把两个数都估成20,由此得出40本够了;有的学生把一个数估成20,另一个数不变,也由此得出40本够了,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估算的结果,不要求学生用“≈”来表达,也不要求用程式化的语言进行笔答,学生主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十一、如何提高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技能?

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技能是重要的,它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为促进学生形成基本计算技能,加强练习是必要的,但练习要注意科学性,教师不要人为地过高要求难度和速度。

在100以内加减法教学中,为落实好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对100百以内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操作、直观模型、生活经验等多个角度理解“数位对齐、满十进一、借1后以一当十”的道理,并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将操作、直观模型与数的运算建立联系,以促进学生反思,进而建构对百以内加减法算理的理解。另外在理解算理过程中,实际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能仅仅是说说而已,教学时还应适当配合直观教具,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为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提供实际支撑。当然,操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先说后摆,先摆后说、边摆边说。

2、把握计算速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100以内加减法要求学生每分能计算3—4题左右;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只要求学生能正确计算出得数即可,没有速度要求。教师要根据这个标准合理安排练习,不能对速度和准确度做过高要求。

3.设计有效、形式多样的练习

练习的呈现方式要多种多样,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准备练习。

(1)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帮助学生熟悉百以内加减法的方法。特别是找到本班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2)练习形式要多样。既可以设计单纯计算的题目,也可以设计一些对比性练习、改错练习、趣味游戏、探索活动、解决问题等。

(3)合理地安排练习阶段。对于新学习的内容要及时练,及时反馈,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注意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在后面单元的学习中,教师也需要适当地穿插有关的练习。

十二、“购物”单元的教学要求到什么程度?

“购物”单元有两个学习目标,一是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元角分及相互关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付钱和找钱的活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落实两个目标,需要教师结合实际购物活动或模拟购物活动,鼓励学生借助人民币的操作活动完成“算钱、付钱、找钱”的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困难,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难度,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购物情境完成付钱和找钱的活动。在考试中也要控制题目的难度,不要出现复名数,也不要求学生列式。教师可以在教学本单元之前,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去购物,积累购物的生活经验。

十三、如何组织好“今天我当家”这样的实践活动的教学?

考虑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亲身实践、生动有趣是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初步把数学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将初步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将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实践活动课的教学重在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活动,在呈现形式上不局限于单纯课内活动,可以课内外相结合。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把实践活动的教学处理为简单地计算练习,只是罗列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解决,而要强调学生的实践、学生的探索。

比如,教学“今天我当家”,教材创设了“六一”儿童节要为家人包饺子的生活情境,通过运用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热爱劳动、关心父母的品德。为了突出实践性,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开展调查、制定方案,在课堂中进行交流。下面是一个教学过程建议:

1)布置任务

再过一周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你们打算怎样度过自己的节日?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打算。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任务: “六一”我当家。

2) 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方案

①和爸爸、妈妈商量包饺子所需要的原料、要买的水果并做好记录。

②根据商量的结果到超市去买包饺子所需的原料、水果及饮料,做好记录,拍好照片。

③付钱,写出在买东西的过程中你发现的数学问题,完成相应的计算。

④包饺子,写出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你发现的数学问题,拍好照片。

⑤写写自己的活动体会。

3)学生实践。

4)课堂交流。

南方的孩子可能对包饺子不熟悉,教师可以做一些介绍,也可以换用当地比较熟悉的素材,达到本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

十四、如何进行“整理与复习”的教学?

本套教材“整理与复习”改变了过去单纯是练习题的形式,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你学到了什么”。这一栏目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第二部分“我的成长足迹”是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建议教师平时指导学生制作成长记录,如学生自己认为优秀的作业或作品、数学日记等收入成长记录袋中,在“整理与复习”课上进行交流。第三部分是基本练习。在上述三部分中,教师要特别重视第一、第二部分的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下面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断:整理与复习(一)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单元的数学,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一翻书,两人互相说一说。

师:这里有几幅图,可能会帮助你回忆一下你学到了什么。(出示第一幅图)

师:你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生:淘气和笑笑在量身高。量身高要用尺子。

师: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一条边的边长。

师:长度单位有哪些?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请同学们站起来,指一指1米到你身体的哪里?1米等于多少厘米?

……

师: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很大进步,今天我们每人要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绩,与同学分享。可以展示“你最满意的一次作业”,你收集的“最有趣的数学问题”,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想展示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生1:这是我最满意的一次作业,因为我计算时很认真,都算对了,写得也很工整,老师给我印了一朵小红花。

生2:这是我用七巧板拼成的一句成语“惊弓之鸟”,这是我最满意的一个作品。

……

(老师一一的把这些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自己发现的一个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生1:昨天我和妈妈上街买东西,在乘车时发现一个数学问题:“我上车时从车上下去4人,上来5人,这时我数一数车上有13人,原来车上有几人?”我一开始计算13-5+4=12(人),后来我一想,……

师:对不起,现在我想打断你的发言,可以吗?(同学点头示意)同学们,他算得对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上车的比下车的多1人,那么原来车上的人一定比现在少1人,所以原来车上有12人。

师:(问生1)后来你是这样想的吗?(生1点头示意)真好,大家都很动脑筋。

生3:我也想说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妈妈买来一包松子,给我抓了一把,我用眼一看,估计有40粒,然后我5个5个地数,有42粒,和我估计的差不多。

……

师:同学们能注意把所学的本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谁能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一节数学课。

生1:我印象最深的一节数学课是老师让我们观察玩具小汽车,我知道了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我在课下经常从不同方向去看一个物体,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生2:我印象最深的一节数学课是在钉子板上围图形,一根皮筋能围出这么多的图形。

……

师: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我们下课后在教室的后面设立一个小小的展览室,把每个同学准备的成果展览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展览会后,把每人的成果放入自己成长记录袋中。

二年级上册

一、为什么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

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其目的是把学生的关于乘法运算意义的学习与学生数

数的经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和具体的活动中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适量的操作活动,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乘法现象,也称为“一对多”现象。如:一张桌子4条腿,二张桌子8条腿;一个人2只手,二个人4只手;等等。这些现象说明乘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紧密的,从学生的这些经验出发,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教材中安排了“数一数”“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等情景,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意义。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学习乘法的概念,是教材的一个设计特色。如在第一个“数一数”的内容中,教材既安排了数熊猫,还安排了数原点、方格和苹果,让学生充分体会乘法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同时,在这些数的过程中也为后面学习面积做了铺垫。所以,建议教师努力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学习乘法。事实上,“数一数”的方法在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建议教师也从引导学生5个5个地数入手学习口诀。

二、乘法算式是否要区分“被乘数”和“乘数”?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套教材中没有刻意区分乘数和被乘数。算式,“4×6”既可以表示6个4相加,又可以表示4个6相加,即在不涉及具体问题情境下,可以代表两个意义。4×6=6+6+6+6或4×6=4+4+4+4+4+4都是对的。反过来,6+6+6+6既可以写成4×6,也可以写成6×4。反之,6个4(或4个6)相加既可以用4×6表示,也可以用6×4表示。也就是一种意义可以用二种方式表示。但在具体应用问题的情境中,不同的算式有时表示不同的含义,比如“有6个小朋友,每人有4支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4×6只代表6个4相加,当然这个实际问题也可以列出算式“6×4”。

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各个数的意义,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算式的具体含义,但列成算式不要区分“被乘数”和“乘数”的,即不要强调“被乘数”和“乘数”书写位置上的人为规定。同样,在分数乘法的内容中,教材也不区分乘数的位置,处理的方法和整数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分数乘整数不但可以表示几个相同分数的和,还可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在数学中是没有问题的,同时为了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人为”障碍。学生在学习乘法时最重要的是体会乘法的意义,由于过分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区别,一是使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这种区分上,而可能造成对乘法的意义学习的忽略;二是,区分二者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加重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很多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乘法正确地解决问题,而就是因为“被乘数”和“乘数”的顺序问题而导致“出错”,造成了自信心的挫伤。

在运算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实际问题与数学运算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应用问题之中。在教材中,无论是对于“乘法”的学习还是其他运算的学习,都十分重视强化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在“乘法”单元中第一节课安排了“数一数与乘法”的内容,使学生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无论是运算教学还是相关内容的评价,都应以此为重点,评价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或者图示考察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就更好了,而不仅仅

是单纯地对抽象算式进行判断。特别是“3×1/5和1/5×3的意义、算法、结果是否相同”这样的题目,我们认为不是一个好题目。但是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练习册,由于不了解我们的编写理念,会出现这类题目,建议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不要让学生在区分这些问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笔者看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学院曹培英老师的一篇文章《关于乘法运算意义与乘法交换律的教学处理》,很受启发。文章在最后谈到的一段文字非常有道理,特摘录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事实上,面对用情景图或文字表达的实际问题,如:

共?只

或“每袋有6只桔子,4袋一共有几只桔子?”

学生一般都能分清6×4或4×6中的6表示每袋6只桔子,4表示有4袋。但再进一步要求学生概括:“这是求4个6,而不是求6个4”,就会有学生感到困难。于是,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引进了各种各样的练习(包括所谓的“文字题”),越练越“玄”,越练要求越高……以往教学中,教学要求把握失当,也是造成或者说扩大“人为教学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正确定位“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配套措施。否则,即使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认识乘法的可交换性,并取消书写位置的限制,仍会存在“人为的教学障碍”。

摘自《新世纪小学数学》2006年第3期

三、乘法口诀的编排上有什么特点?

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有用的工具,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传家宝。本册教材分两段安排相关内容。乘法口诀(一)是2~5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二)是6~9的乘法口诀。教材分两段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分散内容,加深理解,以降低记忆的难度,先熟记2~5的乘法口诀,2~5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小,相对好记一些。6~9的乘法口诀虽然数目比较大,但是新学的口诀越来越少,9的乘法口诀新学的只有一句“九九八十一”。而旧的口诀又可以得到相应的巩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诀的编排上还有以下特点:

1.每一部分口诀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景引入的。

例如学习“5的乘法口诀”,教材创设了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通过数奥运标志“五环图”的环数,引入编5的乘法口诀;在学习“2的乘法口诀”时,创设了做家务摆筷子的情景,通过数筷子的根数引入编2的乘法口诀。这样安排,便于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活动,为编口诀做准备。

2.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安排。

因为每只手都有5个手指,这是人人都有的学具。数数时,经常5个5个地数,与学生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最新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 数学课程在编写教材这方面严格要求数学材料的作者、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有关人员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从实际出发,不要随心所欲地开发资源.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 是呆板地念数学教材的内容,而是要结合与教材相关的有趣的课 外知识,只要一切有益于数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我们都不可以浪 费,要积极利用起来. 一、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教学当中教材虽然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运用各种途径获取课程资源,其中,新教材就是课程标准的灵魂,因为它不但掌握着每门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会依据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摸索知识与知识之间 的联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细心观察,体现教材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想法都是各种天马行空,若是以成人的标准来制订教材,会导致小学生极其排斥,但是,当面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教材时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中.曾经,苏霍姆林斯基说:“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和发展思维的力 量,它给认识带来了一定的情感色彩.”  (二)动手操作,体现教材的生活性 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辅助功能,所以,关于在

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把教材内容完成,当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课堂知识时,学生会非常激动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成果,当然, 教师必须在旁边督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提高他们的 学习兴趣.当学生把知识挥洒的如同玩游戏一般时,他们便不再 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反而会积极向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激趣乐学. (三)主动参与,体现教材设计的探索性 让学生学会如何读教材和怎样理解教材并不是完全培养学 生学习能力的方式,要将重点放在如何能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 的知识去探索学习的奥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聪明才智,在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道路上,可以结伴而行,例如,与同桌并肩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知,再结合同桌的见解与概括,这样取长补短,不断地去发现和调整自己观点的不足,从而对新知识有另一番认识. 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常常需要运用数学知识,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能看到数学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若是能够灵活的把生活中的数学贯穿到呆板的教材中,可以很大的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学习是不分场合,永无止境的,若是在平常生活 中发现数学,那么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升与毫升”的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一年级上册 一、如何把握“可爱的校园”教学要求? 这是刚入学儿童的第一节认识10以内数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学生数数的活动,了解学生观察情景图与数数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后续学习10以内数的数学符号做一些准备。因此,本课时的教学要求主要是能说清楚图上有些什么动物、能用数数的方法说一说动物的个数、以及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与数数的方法。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建议教师首先把学生带到校园内,让学生边看边说找到了哪些“数”,如:“我们学校有3棵树、4层楼等”。后半堂课,再回到教室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看看动物的学校里有哪些“数”?和我们学校的“数”有哪些不一样?观察情景图时,由于各种信息的量较大,学生要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也需要有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说图中有些什么。如“图中有大象”、“图中有小熊”等,这是学生数数的基础。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能用数描述信息。在学生交流校园和图中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的形式来描述图中的信息。如“校园中有树,那么树有几棵呢?”“图中有小熊,那么小熊有几只呢?”这样,学生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就需要对图中的小动物进行数数。在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会漏数、或者多数,学生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地正常,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再数一数,从中纠正数数中的错误。 在说的过程中还要指导观察的方法,因为信息呈现一般是不规则的,学生数数就需要会上下、左右地观察,这些都要教师在学生数数中加以指导。 在巩固性的练习中,有的老师采用“从学生的身体上找数”的教学处理方式,这对学生认识数将有较好的帮助。因为,刚入学的学生对数数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通过数身体上的数,使刚入学的儿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本课中,通过上述的一些活动,教师能了解学生已有的认数基础,以便为后续的学习设置良好的起点。因此,本课时主要以师生的语言交流为主,一般不出现抽象的数字符号。 二、教学“10以内数”、“20以内数”时,大部分学生都已认识这些数并会用实物数数,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活动的重点? 现在的一年级学生,由于大部分都接受过学前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因此,他们认识10以内的数与20以内的数也是十分正常,这也为设置课堂教学的起点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具有关的研究表明,现在很多学生认识数的符号与理解符号的意义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不协调,学生之间的基础也很不一样。一些学生能直接数数与读数,但却不会很清晰解释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状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数的意义理解上,特别是20以内数的认识,应重点放在十进位值制的初步建立上。 如20以内数的认识,可以直接出示一些十几的数,让学生直接读一读。然后再请学生用学

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800字

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800字 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首先、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其次、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 、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第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1)什么是教学资源? 1、凡能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展开,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因素都是教学资源。它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时间、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精神品质等,即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因素。 但是,因为很多教学资源并不一定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不能直接为教学所引用,不能直接进入学生学习活动范围或成为活动的对象。所以,“教学资源”特指能够直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并能被师生直接利用,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的参考辅助资料(包括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的资料)。 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并能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联系的有用资源。 2、一般地,教学资源并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直接的利益,因为教学资源的增多,意味着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增大,机会增多。这样在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决策的难度。所以,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正是要解决师生、教材、教参等三者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2)资源类型? 1、媒体素材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试卷 试卷是用于实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3、课件 课件是围绕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体现教学策略,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课件分为网络版和单机版两种,网络版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版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4、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由一个或多个媒体要素表现的可作为典型教学的已有事例。

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及重点问题与解答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如何体现《课程标准》以及整套教材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在教材构思与编写上有哪些特点或创新?实施教学时应注意什么?下面将就这些问题,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作一些具体分析和说明。 一、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与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图形与几何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6篇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一、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平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 研究报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是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于依赖于教材,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师的观点和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得不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实行的实验研究。实验教师使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相互渗透与整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及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持续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提升学习效率等全新的教学领域。该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能在很大水准上促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质量优质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资源整合;信息技术;网络资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是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2010学年度小课题,2009年10月由海

阳市教科所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该课题立项以来,实验组全体成员能紧密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扎实展开课题研究工作。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方法科学、数据真实、控制严密,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总结该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特撰写课堂研究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水准上打破时空的局限,可为小学数学提供实践和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开放、直观、快捷、高效。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而小学生受生活经历所限,自身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学以致用的意识没有形成。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生活中与数学有联系的信息,让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科本位思想严重,忽略了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5)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很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水平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水平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这些课在平时的听课活动和观摩教学中并很多见,其中有些课甚至还被评为好课。众所周知,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作者以为,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实行重新理解,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个都很多”——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水平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绝大部分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水平的舞台。 “在活动中学数学”——注重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实行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仅仅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很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协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升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点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但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新课程开展的前提。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施范围和实现水平。传统数学教学忽略了数学与生活、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造成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题、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更能让学生自主的时空与平台,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更恰当地使用进行教学,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校园里面总有许许多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无论学校的条件是怎样的先进或落后,都可以找到和学习数学有关的资源。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总是有的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在学习中,学生本身的众多特点、班级活动、老师遇到的各式各样东西。或是学生收集的等等都可以变为现成的资源。例如:在教学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以让学生把事先收集到的各式各样的盒子,进行观察、操作、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样的资源到处都有,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 还有学生自身的许多特点,可以作为活动对象。例如调查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让学生亲自量、亲自称。还有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为什么不周全的考虑作为教学资源呢?有一位老师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使用八开纸和彩色粉笔作为当课的教

学资源。每位学生手中有一张八开纸和一支彩色粉笔。对折第1次,把一半的涂上颜色,观察阴影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1/2)。对折第2次,观察并和第一次比较,这时阴影部分又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4)。对折第3次,是(4/8)。对折第4次,是(8/16)等等,最后把几次折出的阴影部分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得出是这样的: 1/2=2/4=4/8=8/16等。最后让学生观察分子和分母有怎样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只要恰当地利用资源,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这些资源变成学生活动的情境和背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自然、社会紧密联系。例如:学习《统计》之前,可以让学生在公路口旁进行观察,在十分钟内,有多少辆摩托车通过,有多少辆小车通过,有多少辆机动车通过,等等。先让学生进行收集资料,再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统计。又如,有一位老师教学“几十加几”时,事先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捡小石子,一袋装“几十”颗,另一袋装“几”颗,并在袋的外面标好具体的颗数。一个一个轮流上台演示给同学看,让大家边看边说。一节生动形象的课尽享在愉快之中,其实自然资源能恰当的利用,学生的收获也是不小的。社会资源也不例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的缩影。每家每户都有一本“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帐目。家庭大事小事的发生多数与数学有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篇简短

教学反思 一、角的度量 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二、轴对称 本节微课的设计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能够采用技术手段达到图形的变化和演示到位,教学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本节微课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微课制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观看的,所以在设计时采用背景音乐,目的是给观者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一做法还是有必要的。但老师的语言表达上过于严肃,少了一点童趣,如果讲解声音再亲和一点,个性一点效果会更好。 微课设计缺乏大胆创意,要勇于做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 三、8、9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与合的意义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时,我一直认为有序地说出一个数的分与合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有序才能做到不遗漏,况且有序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思维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时,重点强调有序的操作,引发有序思维。而在教学6和7的分与合是出现了虚线框,要求学生用联想的方式得到 6 7的另外的分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教学8 9的分与合时已没有了虚线框, 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由学生自己完整的说出:8 9能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 9两句话是本课的重点,有序的掌握“8 9的分与合”是本课的难点。多媒体动画分苹果的设计,突破了这一难点。 根据内容安排,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等原因,我在本课一开始就安排了“开火车”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对猜谜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接着是在把授课的内容讲完之后加了一个“点子数”的练习和一个“抢答题”的游戏,把所学的内容加深巩固了一遍。然而,他们毕竟只是 小孩子,到下半节课的时候,注意力就不那么集中了,如何让学生“跟着老师走”?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3篇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3篇 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素养包括数学专业知识及数学知 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数学史及数学思想方法。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范文1 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要熟悉大纲,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实施切实可行的教法,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范畴和深度、广度、规定了教学目标和方向,要全面提高数学质量,就必须正确、深刻领会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严密的科学,概念、法则等叙述必须准确严密、所有的法则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论证。 我们应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

目的。例如,在教长方形的概念时,让学生先观察长方形的实物,然后引导学生抽象出图形,分析它的特征:有几条边,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有几个角,用三用板的直角比一比,看每个角是什么角,最后形成长方形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教学正方形以后,可以引导学生把两种图形加以比较,弄清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获得概念更清楚。 除上述的,还有几个更重要的方面: 备课:备课是教师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认真备课,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备课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是认真钻研教材;三是了解学生;四是 组织教材,选择教材;五是教具学具的准备。 上课: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术、技巧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它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质量,但备课毕竟不过是个计划,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作出很大的努力。 作业:作业的布置和批发,是使学生巩固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养成独立作业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各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课题组[1] 一. 问题的提出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而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数学资源、工具和场所。 从我国当前改革的趋势看,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缺乏意识和主动性,造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闲置和浪费,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很难发挥其优势,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迫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平。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二. 理论依据与选题价值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生动活泼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组合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促成师生最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进程。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的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才干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系统学依据 系统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体现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资源等要素,只有诸要素的组合结构达到优化,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优化。教学资源的恰当使用,能有效调整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 三. 研究目标 (一)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开发的资源; (二)探索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我们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目标,结合数学课程资源的特点,我们将研究开发与课程标准以及实验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文本),学校数学教学资源网站(网页)以及”教学资源包”(电子).包括: 1.教材分析(理论讲座、内容分析、说课讲析。) 2.比较教育(国内外版本教材案例,对比分析。) 3.数学阅读(包括背景资料、数学故事、人文轶事、童话故事、儿歌童谣等。) 4.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片断集锦、教具与学具。) 5. 教学课件 6.综合练习(包括基本题、变式题、综合运用、教学思考、错题举例与分析、综合练习。) 7.实践活动(包括数学游戏、操作测量、社会调查、数学作文、实践与综合活动。) 8.教学反思(我的教学故事、评价与反思、教学经验、调查报告、教学研究报告等。) 9.考试评价(包括考试卷、试卷分析、学生评价、成长记录等。)等.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_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_ 执教:许建军(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指导:卓玉仪(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体积与容积》的学习。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积单位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感知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体积和容积的问题,把它们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在他们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经验,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疑问是:体积和容积差不多呀,怎么分呢?测量体积是不是从物体的外围量,而容积是不是从容器的里面量呢?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 ②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 ③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换算。 ④会进行体积和容积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都看见过动画片《猫捉老鼠》吧?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小老鼠能轻易的通过,而猫却被撞的非常惨? 2.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 3.比较一些容易看出大小的物体。 (师手中拿着两个不一样大的铅笔盒) 问: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 师:这样的例子是举不完的。老师手中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看一下哪个大?(请同学猜一猜) 师:用眼睛看很难做出判断。想想看能用什么办法解决?(生想办法,说一说)

小学数学教师感悟随笔

小学数学教师感悟随笔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感悟随笔,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感悟随笔 1 虽然教学新教材三年多了,其间也接触了不少估算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现在的估算教学要求与原教材有很大的区别,过去一般都是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方法比较单一,而新教材直到四年级教学大数的改写时学生才第一次接触“四舍五入法”,而估算教学早在一年级就有安排。在教学中,虽然学生没有接触“四舍五入法”,但我可能受教学定势思维的影响,还是比较倾向这种方法。 这次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又碰到了估算,但仔细研读教材后发现:估算方法的选择“四合五入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特别是遇到实际问题时要灵活选择估算方法。正好,第九期《小学教学》杂志上刊登了吴正宪老师的一篇估算教学案例,深受启发。 师:明天就是重阳节,学校准备组织我校的29名离退休教师出去秋游,每位老师的门票车票共计104元,请你帮工会主席估一估,应该准备多少钱?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04*29, 生:把104看成100,29看成30,100*30=3000元,准

备3000元钱就够了。 生;把104看成110,29看成30,110*30=3300,要准备3300元。 生:不对,3000元钱不够。 生:把29看成30多了100,可把104看成100少了116,比实际数少了。 生:应该准备3016元。 师:你已经算出准确数是3016。 师:如果你现在是工会主席,你觉得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生:3000元。 生:不行,那你只好不去游玩了。 生:我觉得应该准备3300元,别人又不会因为你多带了钱就涨价。 生:我觉得应该准备3300元,假如有些老师忘带食物或水就可以用多的钱买。 生:我觉得应该准备3300元,假如要下雨没带雨伞还可以用多余的钱买。 师:看来是应该多准备一些钱。 师:你觉得第一种估算方法有问题吗? 生:没有问题,但与真的不行。 师:估算方法没有问题,但和实际情况有出入。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一、在数学情境中,趣味盎然的学习小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但教师如能根据条件,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如:口算、乘法口诀等口答类题目。具体细节就不一一再谈了。另外教师还应努力拓展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设立“生活数学栏”,展示学生采集的生活数学题。总之,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在竞赛中,紧张积极的学习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

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 比4多1 ”,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 下面是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4篇)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70%”,“橙汁含量〉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九)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一、小数除法 第一课时:精打细算(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质疑并与他人交流。 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学引导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第一关)复习铺垫: 1.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数的大小不变?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第二关)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115元买了 5箱牛奶,小红用129元买了6箱牛奶,两种牛奶品牌质量 一样,谁买的便宜?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 请学生上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让学生 说出列式根据:总价÷数量=单价) 3.集体订正。这节课我们来探究精打动细算。板书“精 打细算” (二)(第三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老师打算去买牛奶(出示幻灯情景图),你从图 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2.你建议老师去买哪个商店的牛奶?为什么?(培养学 生的估算意识) 3.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每个商店牛奶的价格,谁会列 算式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9÷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复习题,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两题的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 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