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加密测量方案样本

导线加密测量方案样本
导线加密测量方案样本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滑坡治理项目部

8月9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汉滨区南部, 大竹园镇七堰村, 为峡谷冲沟, 区内山体高陡险峻, 沟谷狭窄。本工程为石方砌筑工程, 在拦砂坝以下布置沿沟两侧布置一条排导槽, 长度1400m, 净宽度12~15m。上流沟口处设置两处拦砂坝, 四道浆砌石石谷坊, 用于消能和停淤, 预防主沟在段泥石流。

二、测量依据

1、施工测量方案的依据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

《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三、测量仪器

( 1) 为了本工程控制测量的精度, 项目部投入了先进的测量设备, 从仪器和设备配置上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如下:

( 2) 仪器选择

一般测量定位仪器选用经纬仪, 穿越大型冲沟陡坡上构筑物定位测量选用全站仪, 经纬仪、全站仪须经重新校验合格方可使用, 开工前先进行仪器报验, 要有校验合格证。

放线时采用全站仪测构筑物各角点的位置, 并埋设控制桩作为施工位置依据及以后桩位传递的依据, 并现场画出草图以作记录。

根据设计图纸, 按围墙中线、高程点测放挡土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

程。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 伸缩缝位置, 每端的衔接是

否顺直, 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 并设置施

工水准点, 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 3) 基坑槽开挖与防护

根据构筑物测量定位桩的位置及构筑物尺寸, 用白灰放出基坑边线, 然后

进行基坑开挖。为避免开挖施工中损坏管线防腐层甚至管体, 基坑槽一律

采用人工开挖。本标段水工保护位置部分在石方山区及河谷地带, 石方地

段基坑槽拓宽、嵌槽开凿采用人工凿岩进行。

( 4) 基坑降水防护

山区地段邻近祁家店水库, 部分地段基坑开挖时会有地下水汇集, 因此基

坑槽开挖时要随时采取降水措施, 降水采用潜水泵降基坑内积水抽出排入

预先挖好的会水沟, 会水沟截面由会水沟排出。

四、平面控制网精度和布点要求

4.1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4.2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 GPS点的位置, 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 其造标埋石的质量, 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4.3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 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

物, 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4.4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 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 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

4.5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 建立施工区域内的高精度导线、高程控制网。

将测量基准点引测到施工区域外受影响因素较小的永久性或非永久性构筑物上, 并确保施工区域内通视。

4.6点位按深埋或水准基点的要求埋设, 帽头采用钢或不锈钢, 中间冲一个小眼, 可兼做导线点及水准点。

点位布置在施工区域的边界上且受施工影响较小的地点, 必要时可布置在区域外的延长线上且避免落在建筑物上及管线和道路中央。

4.7在施工范围内每间隔100m建立一个导线水准点。

点位建立在距施工作业区域45~55m范围内

五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 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 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 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5.1技术求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1) 任务概述: 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 2) 测区概况: 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等情况, 并划分测区困难类别。

( 3) 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已有资料的作业单位、施测年代、采用的技术依据和选用的基准; 分析已有资料的质量情况, 并作出评价和指出利用的可能性。

( 4) 平面控制: 控制网采用的平面基准、等级划分以及各网点或导线点的点号、位置、图形、点的密度、已知点的利用与联测方案; 初步确

定的觇标高度与类型、标石的类型与埋设要求; 观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 5) 高程控制: 采用的高程基准及高程控制网等级, 附合路线长度及其构网图形, 高程点或标志的类型与埋设要求; 拟定观测与连测方案, 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等。

5.2控制网图上设计

依据工程设计意图及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拟定合理布网方案, 利用测区地形地物特点在图上设计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形。

5.3检校仪器

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

六埋建测量标志

6.1选点

选点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落实到实地, 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边角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要避开障碍物。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点要考虑到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要便于放样。

6.2建标

埋设地面标石是将灌制好的嵌有金属中心标志的标石浇筑埋设于地面, 其过程是: 挖基坑, 坑底要整平夯实, 再填砂石捣固, 浇底层混凝土树标石并浇筑混凝土。

6.3基岩层上或坚硬的混凝土路面上, 能够直接钻孔, 将刻有中心标志的胀锚螺栓打入孔内。

6.4标石埋好后要稳定至少15天才能开始观测。

七全站仪控制测量

7.1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全站仪用于控制测量, 能够将测水平角、竖角、斜距一次进行。同时

还能够测量平距、高差用来检核计算, 在已知点上还能够测量各观测点的

坐标作为平差中的近似坐标。全站仪测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7.2用于控制测量的全站仪的精度要达到相应等级控制测量的要求。

7.3测量前要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 出发前要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

7.4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

7.5在等级控制测量中, 不能使用气象、倾斜、常数的自动改正功能, 应

把这些功能关闭, 而在测量数据中人工逐项改正。

7.6测量前要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 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

单位, 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

改正等。可提前设置好仪器, 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

7.7角度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观测应在成象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 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动剧烈, 不应进行观测;

7.8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 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

始观测。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

7.9仪器照准部旋转时, 应平稳匀速; 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 微动螺旋

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精确照目标时, 微动螺旋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7.10观测过程中, 仪器气泡中心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当偏移值接近限值时, 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

7.11观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 观测成果应做到记录真实,字迹工整, 注

记明确, 观测要求及各项限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观测完后, 应立即检查

记录, 计算各项观测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 确认全部符合规定限差方可

离去,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与重测。

7.12内存记录用作数据计算, 手工记录以便检核各项限差。

八安置全站仪

加密点布设、埋设及测量方案

沈阳地铁十号线土建工程XX标段XXX站 加密控制点测量方案 制表:XXX 检查:XXX 复核: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 (3) 四、测量工艺流程 (5) 五、加密点的布设埋设 (5) 六、加密点的观测 (6) 1 (7)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0) 九、仪器精度的保证措施 (10) 十、资料的上报 (10) 十一、测量安全及文明要求 (10) 一、工程概况 黑龙江大学站位于黑龙江大学校门西南侧,哈尔滨服装城东侧,车站沿南北走向布置于

学府路下,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黑龙江大学站主体结构的是个已于去年结束,今年施工车站附属结构。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其中1个为远期预留)、2个风道和2组风亭等附属结构。 车站东侧为黑龙江大学,西侧有哈尔滨服装城,展位处地面高程起伏不大,地面标高约为158.2米。本车站附属结构为地下一层结构,顶板覆土2.8~5.0米,车站附属结构基坑开挖深度为10米左右。 我标段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全部施工完成,剩余工程为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均采用明挖法施工。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保证测量工作准确及时,特制定加密点布设、埋设及观测方案。 二、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二标段控制点交接桩成果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三、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 1、测量人员

2、仪器设备 3、辅助工具及材料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计算角度闭合差: f β= ∑β测-∑β理= ∑β测-(n-2)×180 0 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 若: f β≤ f 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 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 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 2)对角度进行重测 3)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改正后的角度: 角度改正数: (n —测角个数) 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 4)按调整后的角度推算各边的方位角: α前、 α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β左 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 β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 5)计算坐标增量: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 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 理论上: 实际上: 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 i f v n ββ=-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右后前左后前βααβαα180180∑∑=?=?00 理理y x 理测理测y y f x x f y x ∑ ∑?=?=测 测y f x f y x

7)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 8)计算改正后的增量: 检核条件: 9)按改正后的增量推算各点坐标。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 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 ∑∑-=-=y y x x f v f v yi i i xi i i v y y v x x +?=?+?=?改改∑ ∑=?=?00理理y x 改 改i i i i i i y y y x x x ?+=?+=--11

加密控制点(GPS)测量报告书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郑州2段工程第四施工标段合同编号:HNJ-2009/Z2/SG-004 加密控制点(GPS)测量报告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郑州2-4项目部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南水北调郑州2-4标加密控制点成果汇总表施测单位: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郑州2-4标项目部测量组

一、说明 本标段为郑州2段第四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SH(3)197+408.1~SH(3)201+188.4,标段长度3.78km,标段内共有分水口门1座,抽排泵站4座。 1.本标段控制网现状 本标段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点有:C等5个,分别为ⅡML515. ⅡML516. ⅡML517.ⅡML518.ⅡML519,其中ⅡML517为高程控制点;D等3个,分别为DMDB1. DMDB2.

DMDB3,除以前上报过3个D等点已不存在外,ⅡML517、ⅡML518也被当地开挖破坏。本次在新开挖马道部位加密新控制点,并对布置在已防护好的马道上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我项目部采用中海达V8(GPS)进行静态测量,解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的标准,测出各高程控制桩的高程。目的是检验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有无粗差。 2.控制测量的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0026-2007); 3《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5《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6《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1997) 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2003-06-01) 8《施工测量控制程序》 9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本工程合同文件、图纸 3、仪器设备 中海达V8GPS接收机,基线测量的精度可达±(5mm+1×10-6D),D为基线长度,以公里计。静态平面精度±5mm+1ppm。 4、测量布网和外业测量 整体平面控制网测量,使用中海达V8GPS接收机5台,设置为静态测量模式,以边连接方式组网。观测前作卫星可见性分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

中国中铁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地铁五号第五总承包管理部 控制桩加密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中铁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地铁五号 2010年5月 15日 主要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 1、测量仪器 2、人员组成 四、加密控制点的布置 1、加密控制桩的布置 2、加密控制桩的埋设 五、加密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 1、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2、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六、记录格式及平差方法 1、记录格式 2、平差方法 七、注意事项 八、测量人员上岗证书 九、测量仪器检定证书 大连地铁五号线控制桩加密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大连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05标,由2站2区间组

成,即梭鱼湾~甘井子区间(以下文字简称梭~甘区间)、甘井子站、甘井子站~山花街区间(以下文字简称甘~山区间)、山花街站。标段总长2125.93m,起止里程:K14+463.189~K16+589.119。区间主线长度1050.102米停车线:左线明挖顺做+暗挖法(双侧壁导坑法)共317.859m。甘井子站中心里程为K15+647.380,车站长度203.86m。设计院交桩平面控制点CPⅠ8个,CPⅡ29个;高程控制点共计27个,深埋水准点BM25、BM26计2个,我工区共埋设加密控制桩50个,标石埋设符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对CPⅡ的埋设要求,本段最大冻土深度为1.2m故加密桩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50CM,保证稳定牢固。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3、《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成果书》 4、《兰新第二双线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讲义》 三、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 1、测量仪器 角度及距离测量采用瑞士产徕卡TCR1201+全站仪及配套的脚架、棱镜、对中器等。仪器一测回方向中误差1〞,测距标称精度2mm+1ppm ,该仪器于2010年05月13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检定合格,可以用于四等导线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天宝DAN03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条码尺,该

洞内导线布设控制测量方案

新建沈阳至丹东客运专线TJ-3标四工区新康隧道工程洞内导线布设控制测量方案编制:审核:中建股份有限公司TJ-3标四工区2010年6月3日 目录 1 编制目的依据.............................................. 1 2、工程概况.................................................. 2 3、人员配置及仪器设备 ........................................ 2 4、洞内导线布设. (3) 5、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指标...................................... 4 6、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指标 ...................................... 6 7 洞内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78 控制网平差计算 (9) 1、编制目的依据 1.1 编制目的隧道洞内导线布设的目的在于控制隧道的贯通误

差在允许的贯通误差内,保证隧道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沿着隧道线路前进,在贯通面处将隧道贯通。影响隧道贯通误差大小的三个因素:洞外控制测量精度等级、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等级、隧道长度。为了正确完成施工放样,防止误差积累,保证最后的准确贯通,应进行洞内控制测量。此项工作是在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内外联系测量的基础上展开的,包括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和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前期洞外平面、高程及加密方案均上报审核,目前新康隧道进口工作面正常掘进280米左右,结合工程特点,制定洞内导线控制方案。 1.2 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J962-2009)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一级闭合导线测量

一级闭合导线测量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闭合导线 如图1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图1 闭合导线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2所示。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建立临时性标志 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并导线点统一编号。

3.导线边长测量 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 或50m 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满足表2的要求。 4.转折角测量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角;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详见表2。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35″时,取其平均值。 5.连接测量 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量。 如图2所示,A 、B 为已知点,1~5为新布设的导线点,连接测量就是观测连接角βB 、β1和连接边DB1。 如果附近无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测定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一级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3 4 图2 导线连测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 密复测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南水北调影响区北汝河1标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 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水利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一、工程概况 北汝河系淮河流域沙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豫西伏牛山区嵩县外方山跑马岭, 流经河南嵩县、汝阳、汝州、郏县、襄城等县市,在襄城县丁营乡崔庄村岔河口 汇入沙河,流域面积6080km2,干流河长250km。北汝河与南水北调总干渠交 叉断面以上山区支流建有玉马、虎盘、安沟、马庙、腾口、涧山口等6座中型水 库,控制流域面积625km2。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修建,造成北汝河及其邻近支流在洪水期间相互 串流。北汝河串流片南起岭湾北沟南侧,北至北汝河北侧,区域内包括北汝河、 石河两条交叉河流和岭湾北沟、肖楼北沟两个左岸排水,总干渠以上流域面,其

中石河、岭湾北沟、肖楼北沟属宝丰和郏县设计渠段,北汝河属于北汝河属于倒虹吸设计段。 根据南水北调总干渠与北汝河、石河交叉断面附近河道现状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次治理的重点是解决防洪排涝标准低、河道行洪断面不足险工段危机岸边村庄安全、水利排水设施缺乏及生产桥水毁严重的问题。 1、根据工程规划,对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北汝河两岸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堤防加固段河道桩号为83+750~81+250,加固堤防总长度为,其中左岸,右岸。堤防加固采用2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工程等级为4级。 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和加固左、右堤防长,右岸险工护岸长900m、新建西王楼排涝闸1座、新建引汝大牛灌渠闸1座、穿堤涵洞3座、临时工程等。 3、工程施工范围:自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河道桩号83+750~81+250. 二、复测的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三、复测的内容 我标段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自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河道桩号 83+750~81+250。 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和高程控制网测量,其中需校核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5个。 另外,为满足施工过程测量放线的需要,项目部又增加了一些现场控制点,加密控制点的点号分别为:北岸B1至B5(有五个点),南岸:N1-N7,共17个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的测量成果将一并在此成果报告中上报。 四、加点布设原则 (1)周围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

中国中铁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地铁五号第五总承包管理部 控制桩加密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中铁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地铁五号 2010年5月15日

主要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 1、测量仪器 2、人员组成 四、加密控制点的布置 1、加密控制桩的布置 2、加密控制桩的埋设 五、加密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 1、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2、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六、记录格式及平差方法 1、记录格式 2、平差方法 七、注意事项 八、测量人员上岗证书 九、测量仪器检定证书

大连地铁五号线控制桩加密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大连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05标,由2站2区间组成,即梭鱼湾~甘井子区间(以下文字简称梭~甘区间)、甘井子站、甘井子站~山花街区间(以下文字简称甘~山区间)、山花街站。标段总长,起止里程: K14+~K16+。区间主线长度米停车线:左线明挖顺做+暗挖法(双侧壁导坑法)共。甘井子站中心里程为K15+,车站长度。设计院交桩平面控制点CPⅠ8个,CPⅡ29个;高程控制点共计27个,深埋水准点BM25、BM26计2个,我工区共埋设加密控制桩50个,标石埋设符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对CPⅡ的埋设要求,本段最大冻土深度为故加密桩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50CM,保证稳定牢固。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3、《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成果书》 4、《兰新第二双线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讲义》 三、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 1、测量仪器 角度及距离测量采用瑞士产徕卡TCR1201+全站仪及配套的脚架、棱镜、对中器等。仪器一测回方向中误差1〞,测距标称精度2mm+1ppm ,该仪器于2010年05月13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

级导线测量方案

平面控制网一级、二级控制网精密导线网的布设 建立导线网的目的是,在施工测量时由于首级控制点点间距离较远,不适宜直接进行施工测量,因此需建立精度相对较高的导线点来满足施工对测量的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宜在线路沿线布设附合导线7条,布设46个导线点。通过首级GPS点形成导线结点网。精密导线网技术要求 5 精密导线控制点的选点埋石 控制网导线布设为附合导线和导线结点网。每点具备2个以上方向通视。精密导线点的点位应选在便于使用、保存,且不宜被扰动、破坏的地方。有条件的地方应选择在建成时间5年以上、建筑物基础坚实稳定的建筑物顶部;无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选择在视线开阔、地面基础稳定、便于设站测量的区域。特别要说明的是,点位形式应尽量采用强制对中标,无条件的地方则采用地面标石。 精密导线控制点的观测 采用经检测合格的Leica TS06全站仪进行导线施测,该仪器的测角中误差为±1″,测距精度为2+2×10-6 ? D(mm)。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定期对仪器按照ISO9001的“勘测过程控制程序”进行常规性检查。 1、精密导线水平角观测 精密导线网测角采用方向法观测,每个测站观测6个测回,当方向多于3个时,进行归零,各测回间度盘和测微器位置的变换按表6执行,在附合导线两端与GPS点联测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增加2测回。 6测回度盘编制表6

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其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采用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度的较差应小于4秒; (2)前后视边长相差较大,观测需调焦时,宜采用同一方向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方向可不考虑2C较差的限差; (3)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I级全站仪为9秒,II级全站仪为13秒,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I级全站仪为6秒,II级全站仪为9秒。 2、在精密导线网结点或GPS控制点上观测水平角应附合以下要求: (1)在附合导线两端的GPS控制点上观测时,宜联测两个GPS控制点方向,夹角的平均观测值与GPS控制点坐标反算夹角之差应小于6″。 (2)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采用方向法观测,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技术要求见表7 方向法观测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表7 3、精密导线网距离测量除附合表9要求外,还应附合表8的规定。 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mm)表8 精密导线网平差计算 采用专业平差软件南方平差易,对导线观测数据进行严密平差,精度评定按上述表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闭合差: (2)计算限差:(图根级) (3)若在限差内,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有: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 K<1/2000 (图根级),则将、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 例题 ] 如图所示闭合导线,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表格见下图:

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1) 填写观测数据 (2) 计算高差闭合差 h f =∑h ,若h f ≤容h f 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否则,将重新进行观测。 (3) 调整高差闭合差 各段高差改正数: i h i i h i L L f V n n f V ·· ∑-= ∑-= 或 各段改正高差: i i i V h h +=改 (4) 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闭合差(fh ) 水准路线中各点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若不等两者之差称为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支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n 为测站数,适合山地) (L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适合平地) 水准测量中,消除闭合差的原则一般按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地改正各段的观测高差

控制点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属于三峡库区中心,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设计修建位于万州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北接机场路,南接万川大道,交通较便利。江南新区位于万州城区以东,东依毡帽山,西傍长江,南起五桥河,北至晒网坝,江南新区以行政文化、旅游服务、商务商贸及港口物流为核心职能的新城区。其规划面积约为15.6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人口达到12万人。 联合坝立交至五桥立交是联系江南新区与百安坝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经万州区政协委员调查,此段道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以下简称主线道路)在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尤其是五桥立交拥堵明显。此外,莲花社区居民出行不便,绕行较远,故建议增设分流道,以解决近期居民出行不便、缓解机场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与立交节点的交通拥堵现象。并打造由北滨路、长江二桥、南滨路、万川大道以及长江大桥组成的“环湖路”,形成万州特有的城市交通景观新格局。 2、现状道路情况介绍 五桥立交位于万州五桥移民新区,立交分两层,上层为立交桥主体桥梁系,包括环形匝道、匝道桥、高架桥;下层为万川大道,环形匝道内环半径20米。五桥立交通过莲花寺公园路段与联合坝立交衔接,联合坝立交是喇叭形立交,立交主线上跨南滨大道上段。两个立交的连接主线宽14米,双向4车道,无中分带,主线道路由桥梁段及路基段组成,其纵坡为0.3%+8%,其中五桥溪桥梁纵坡是0.3%,五桥立交高架桥梁纵坡8%。五桥立交、主线道路、联合坝立交现状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 本次拓宽改造位于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主要改造内容是现状道路和桥梁拓宽。根据项目内容分为拓宽改造A段 拓宽改造A段:长约934.669米,此段改造范围是联合坝立交经五桥立交最后至万川大道,拓宽宽度主要分为10米(主线段)、6.25

导线加密测量方案样本

测 量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滑坡治理项目部 8月9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汉滨区南部, 大竹园镇七堰村, 为峡谷冲沟, 区内山体高陡险峻, 沟谷狭窄。本工程为石方砌筑工程, 在拦砂坝以下布置沿沟两侧布置一条排导槽, 长度1400m, 净宽度12~15m。上流沟口处设置两处拦砂坝, 四道浆砌石石谷坊, 用于消能和停淤, 预防主沟在段泥石流。 二、测量依据

1、施工测量方案的依据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 《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三、测量仪器 ( 1) 为了本工程控制测量的精度, 项目部投入了先进的测量设备, 从仪器和设备配置上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如下: ( 2) 仪器选择

一般测量定位仪器选用经纬仪, 穿越大型冲沟陡坡上构筑物定位测量选用全站仪, 经纬仪、全站仪须经重新校验合格方可使用, 开工前先进行仪器报验, 要有校验合格证。 放线时采用全站仪测构筑物各角点的位置, 并埋设控制桩作为施工位置依据及以后桩位传递的依据, 并现场画出草图以作记录。 根据设计图纸, 按围墙中线、高程点测放挡土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 程。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 伸缩缝位置, 每端的衔接是 否顺直, 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 并设置施 工水准点, 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 3) 基坑槽开挖与防护 根据构筑物测量定位桩的位置及构筑物尺寸, 用白灰放出基坑边线, 然后 进行基坑开挖。为避免开挖施工中损坏管线防腐层甚至管体, 基坑槽一律 采用人工开挖。本标段水工保护位置部分在石方山区及河谷地带, 石方地 段基坑槽拓宽、嵌槽开凿采用人工凿岩进行。 ( 4) 基坑降水防护 山区地段邻近祁家店水库, 部分地段基坑开挖时会有地下水汇集, 因此基 坑槽开挖时要随时采取降水措施, 降水采用潜水泵降基坑内积水抽出排入 预先挖好的会水沟, 会水沟截面由会水沟排出。 四、平面控制网精度和布点要求 4.1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4.2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 GPS点的位置, 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 其造标埋石的质量, 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4.3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 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 物, 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4.4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 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 测量时选择适

施工控制网加密报告

*****立交桥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立交桥立交桥工程是在城市快速路网络主骨架“四纵线”金山大道与金开大道的交汇处,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行车时速为60 km/h,双向六车道,立交形式采用全互通立交方能满足本交叉口的交通需求。立交桥包含A/B/C/D共4座匝道上跨桥、E回头匝道下穿道、F回头匝道上跨桥、20幅挡土墙、引桥道路、1#/2#/3#人行地通道、雨(污)排水管道、电器照明、交通工程等工作内容。对桥梁、道路、排水、挡护结构及灯饰预埋等。采用平面坐标控制和竖向高程控制。 二、采用的技术标准和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三、主要仪器设备 1、拓普康全战仪GPT-7002(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D)一套,经四川省测绘仪器检定中心检定,检校结果符合要求。 2、拓普康电子水准仪DL-111C(配条形码铟钢尺,精度为1km 往返测偶然中误差0.3mm)一套,由四川省测绘仪器检定中心检定,检校结果符合要求。 四、质量保证措施 1、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并在地形图上根据线路走向和甲方移交控制点布设施工加密控制点;

2、熟悉测量设备与工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3、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交底,公布工作纪律和有关注意事项; 4、建立测量制度,对参与测量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责,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5、测量外业记录正规化,测量记录应使用规定的格式,不得涂改和乱画,文字应正楷清晰,记录有误者应划去另写一格; 6、外业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检查观测成果是否符合要求,所有计算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内业计算和精度评定。 五、甲方移交控制点情况说明 1、甲方提供平面控制点GPS二等点四个,分别为:GⅡ334、G Ⅱ335、GⅡ336、GⅡ337、GⅡ338,精密导线点GJ3056~GJ3062共7个,其中GJ3061原位于路缘石上,因被车辆撞击,现已移至就近砼路面上。 2、甲方提供水准二等控制点二个,ⅡSG335, ⅡSG336。 所有控制点保存完好、桩点稳固,无沉降、无移位。 六、施工控制点布设和施测 1、施工平面控制点 对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沿凉井站至桐岩站方向,以GⅡ334和G Ⅱ335为起始边,经精密导线点GJ3062、GJ3061、GJ3060、GJ3059、GJ3058、GJ3057、GJ3056,附和至GⅡ337和GⅡ338。采用TOPCON GPT-7002智能型全站仪按精密导线测设要求进行观测,水平角左、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资料 附件2 向家坝水电站 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XJB/0184) 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 水电七局向家坝项目部 二零零六年五月九日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控制网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简介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位于四川省 与云南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坝址左岸下距四川省宜宾县的安边镇4km 宜宾市33km右岸下距云南省的水富县城1.5km。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并具有拦沙和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综合作用。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挡水坝、左岸坝后厂房、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及左岸河中垂直升船机等组成。 本标的主要内容为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右岸EL288.00m?384.00m坝基开挖与支护工程、排沙洞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310m 混凝土生产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等。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6年4月1日开工,要求2012年6月30 日全部完工。本合同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4645075帛,土石方填筑230997用,石方洞挖1639190帛,混凝土970531^钢筋制安62030.06t.喷混凝土44867斥。 二、控制网的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2003年1月9日发布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2003)。

2、1、2、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颁发 的《向家坝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1、 3、XJB/0184标段有关施工设计图。 2、1、4、施工组织设计 2、1、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2、1、6、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关测量规范 三、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控制点的埋设 3、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测量控制网拟在三峡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适合于本标段施工的三等加密控制网。共布设:三条附合导线,一条闭合导线,排沙洞附合导线。平面控制按照三等级布设,高程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困难条件下也可以按四等级光电三角高程测距布设。其余工作面可以从此五条主干导线上引支导线进行施工放样,但尽可 能附合在主干导线上。 目前本标段的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密度已经基本满足前期施工的需要。考虑到工程质量和以后施工放样的方便,对于引水系统工程中的进水口隧洞部分和厂房系统部分,要在业主提供三角基准网点和水准基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加密的控制网的工作基点(永久工作基点)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个单三角,中间用导线连接。采用三等精度,以边角网观测方法进行加密,每个点应进行三维坐标的观测。高程工作基点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

加密点布设、埋设及测量方案

沈阳地铁十号线土建工程XX标段XXX站加密控制点测量方案 制表:XXX 检查:XXX 复核: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测量人员与测量仪器设备 (3) 四、测量工艺流程 (4) 五、加密点布设埋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加密点的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测量的质量控制标准 (6)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8) 九、仪器精度的保证措施 (8) 十、资料的上报 (8) 十一、测量安全及文明要求 (8)

一、工程概况 黑龙江大学站位于黑龙江大学校门西南侧,哈尔滨服装城东侧,车站沿南北走向布置于学府路下,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黑龙江大学站主体结构的是个已于去年结束,今年施工车站附属结构。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其中1个为远期预留)、2个风道和2组风亭等附属结构。 车站东侧为黑龙江大学,西侧有哈尔滨服装城,展位处地面高程起伏不大,地面标高约为158.2米。本车站附属结构为地下一层结构,顶板覆土2.8~5.0米,车站附属结构基坑开挖深度为10米左右。 我标段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全部施工完成,剩余工程为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均采用明挖法施工。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保证测量工作准确及时,特制定加密点布设、埋设及观测方案。 二、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二标段控制点交接桩成果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三、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 1、测量人员

3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修正 9.22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复测依据及采用的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测量时间及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参加复测人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外业数据采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复测前的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观测作业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与相邻标段的衔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内业处理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坐标系统及控制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观测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基线解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基线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平差后坐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控制点高程复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成果精度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线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自由网平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控制点高程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复测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人员资质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仪器鉴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测量加密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交桩情况 (1) (一)、工程概况 (1) (二)、交桩情况及控制点加密情况 (1) (三)、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 (3) 二、主要使用的测量依据 (3) 1、《工程测量规范》50026—2007; (3)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3)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3) 4、设计单位现场交桩资料及相关成果资料。(详见附表1交桩记录表) (3) 三、测量作业人员和仪器 (3) (一)、测量作业人员 (4) 本次测量工作由项目部测量组负责完成,成员由5名测量工程师和7名技术员组成。 (详见附表2测量组人员一览表) (4) (二)、测量仪器 (4) A7段测量仪器采用3台中海达V90型GPS进行静态控制测量。检定日期为2016年 1月4日,有效期至2017年1月3日。网平差结束后利用索佳CX-101全站仪进行测量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平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检验平差精度,全站仪检定日期为2015年 10月14日,有效期至2016年10月12日。 (4) 高程测量控制水准测量苏州一光DZS-2型水准仪,检定日期为2016年1月4日,有效期至2017年1月3日。(详见附件监测和测量装置检定证书) (4) 四、加密控制点埋设 (5) 五、控制网外业观测要求 (5)

六、结论 (8) 七、附件 (9)

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及交桩情况 (一)、工程概况 福建省顺昌至邵武高速公路项目第三合同段起点位于邵武市大竹镇小仟村西侧(K52+440),路线由南向北展线,经龙潭后山穿银坑山隧道(2589米),经吴家塘镇溪东村、坊上村,建铺前大桥(790.5米)跨富屯溪、鹰厦铁路,国道G316建铺前分离式桥(61米)上跨高速公路,接着路线沿天步岭后山布设避开吴家塘开发区,并于天步岭村处设吴家塘互通连接国道G316,建安家渡大桥(728.8米)跨越G316国道、富屯溪、鹰厦铁路及金塘大道(在建),经原安家渡村,穿张家际隧道(802米),经张家际后山,终于张家际村西北侧,并设置张家际枢纽互通连接既有的武邵高速公路,终点桩号K66+874.41(=武邵WSK51+400),线路全长14.434公里。 本项目内主要控制点工程为银坑山隧道、铺前大桥、吴家塘互通、吴家塘工业园区、安家渡大桥、张家际隧道和张家际枢纽工程等。(二)、交桩情况及控制点加密情况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在本标段施工现场共交予了35个控制点(平面、高程共用)、未交予独立水准点位,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及后期施工放样需要,本次平面复测不进行联测YE324、XYE127-1、XYE133-1、YE391、YE300、YE301、XYE386-1等4个控制点,高程复测不进行联测YD162、YE300、YE301、YE392等3个控制点,在加密24个控制点(平面、高程共用)后,点位密度可完全满足施工测量需要。 1)平面控制点加密情况

导线测量方案

东海大桥Ⅲ标墩身、箱梁安装测量方案 前言 东海大桥西起上海南汇区的芦潮港镇客运码头往东约4公里南汇咀处,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经小乌龟、大乌龟、颗珠山岛屿,直达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洋山岛,它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深水港不可少的配套工程,直接为港区大量集装箱陆路集疏运需求和港区供水、供电、通讯等工程服务。 本标段招标范围总长10.99公里,占全桥总长的40%,分为三段: 第一段里程为K15+069~K18+219,长3.15KM。本工程段中心至大桥终端大乌龟岛10.745KM,距沈家湾岛约22KM。 第二段里程为K19+049~K24+579,长5.53KM。本工程段中心至大桥终端大乌龟岛5.575KM,距沈家湾岛约15KM。 第三段里程为K25+079~K27+389,长2.31KM。本工程段中心至大桥终端大乌龟岛1.155KM,距沈家湾岛约10KM。 该海区流速大,风大浪急,气象、水文、气候变化复杂,潮差大,海中间又无天然过渡点,能见度又不够,其施工测量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一、Ⅲ标箱梁、墩身安装段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 由《东海大桥测量控制交底文件》可知Ⅲ标可以利用的共有19个首级控

上;ly19~ly34共16个点为首级加密点,位于Ⅲ标内的承台顶面和试桩平台上,间隔1KM左右,这些点都是逐步提供给我们的,直接用来作为Ⅲ标大桥施工的首级平面控制。具体分配如下:在K15+069~K18+219段内,有 PM293#、 PM307#、PM321#、PM332#、B平台上共5个GPS平高点;在 K19+049~K24+579段内,有 PM343#、PM357#、PM371#、PM386#、PM400#、PM414#、C平台上共7个GPS平高点;在K25+079~K27+389段内,有PM425#、PM440#、小乌龟、大乌龟上共4个GPS平高点。 由以上我们Ⅲ标要求承台的施工必须保证这些拟布GPS控制点的承台最先竣工,以便业主布设控制点,进而有利于我标段进行承台轴线的复测以及上部结构的施工需要。在墩身箱梁以及桥面铺设施工中所需要的控制点,可以利用全站仪通过承台的控制点向上传递,由于各种影响因素造成不能传递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GPS静态加密控制点。 2.高程控制 由《东海大桥测量控制交底文件》可知Ⅲ标在进行承台以上部分施工时,由于承台部分全部施工完毕,业主委托上海测绘院提供的全桥精密水准网就可以建立了,至于承台以上部分的施工就有了高程的首级控制点。充分利用全桥精密水准点引测和加密临时水准点供施工需要。可以依据基准向上传递。 但是,在承台未施工完毕时也就是全桥精密水准未做时,如何进行承台以上部分的高程控制是问题关键之所在。小洋山和芦潮港两处水准不闭合,因此现在我们的GPS高程不能作为承台以上部分的施工的高程基准,从而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