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历程

香港回归历程
香港回归历程

香港回归历程

见证香港回归历程的外交巨子柯华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

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国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

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大学生?八路军战士?大使柯华,原名林德常,191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鲤湖镇。

小时家境贫寒,父亲到南洋打工维持全家生计,母亲除做家务外还要织布挣钱贴补家用。

1935年,柯华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1937年4月,柯华参加了一个由十人组成的燕大学生代表团秘密到延安参观学习,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抗日战争爆发后,柯华怀着抗日的满腔热情,脱掉学生装,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

柯华先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为他改名柯华。

不久柯华去了延安,在那里工作了整整十二年。

期间,他进过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毕业后主要

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参加过整风运动,当过土改工作团长等,一直到1949年5月西安解放到西安工作为止。

西安解放后,柯华先后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西安市委副书记。

1952年8月,他调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书记兼秘书长,文化部第一副部长。

1953年7月又调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

1954年底,柯华出任外交部礼宾司第一任司长。

从此在周恩来的亲切教诲下,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1955年初,柯华刚上任后几天的一天上午,印度驻华大使打来电话,询问周恩来的电话号码,要直接同周恩来通话。

礼宾司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经几位司领导反复商议后,由一位专员出面婉言拒绝。

此事后来受到周恩来的批评,原来是周恩来在不久前陪同毛泽东接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曾和印度大使说过,有事可直接给他打电话。

周恩来同柯华单独谈话,询问柯华到外交部工作前担任什么职务,接着耐心地向他谈了中印关系的重要和毛泽东对中印关系的重视。

周恩来对柯华说:做外交工作,可不像你当市委书记,那是一方诸侯,权力大得很,许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主。

而外交工作的每一件小事都疏忽不得,搞不好,都关乎国家大事,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影响。

1956年夏,外交部为适应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需要,新设立了非洲司,柯华被任命为该司的首任司长。

1960年初,柯华被派往科纳克里担任中国驻几内亚首任特命全权大使,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往黑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一位大使。

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周恩来在柯华赴任之前亲自与他谈话。

1964年4月,柯华奉调回国,担任西亚非洲司司长,他在几内亚整整工作了四年多。

1966年文革爆发后,柯华被诬陷反对毛主席,无端遭到揪斗、抄家、关牛棚,最后被送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国出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汉荒漠上。

柯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干校领导小组成员说:这个叛国贼终于自取灭亡了,弄四个菜,两瓶酒,庆祝一下,我请客。

有人提出:干校规定不让喝酒呀!柯华本来是一个纪律性很强的人,可这一次他却破例了。

1972年底,外交部调柯华返京,出任驻加纳大使。

柯华先后受命与加纳、马里、菲律宾、泰国四国进行建交谈判。

1975年春,柯华受命与身为菲律宾驻日本大使的罗慕尔德斯进行中菲建交谈判。

1975年6月17日,柯华又受命与泰国驻美国兼驻联合国大使阿南谈判中泰建交问题。

1975年冬,柯华被任命为驻菲律宾首任大使。

出使英国为香港回归探路1978年9月6日,柯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来到英国伦敦。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派典礼官用一架四轮马车接柯华去白金汉宫递交国书。

宝马雕鞍,马蹄声声,庄重、显赫,充满皇家气派。

然而,柯华却想起了中国第一个出使英国的郭嵩焘,那是一次屈辱的出使,郭和副使刘锡鸿专为谢罪去了白金汉宫。

而今天,中国使节在伦敦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礼遇,真可谓换了人间。

柯华在繁忙的外交事务之余,注意深入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许多变化,对西方民主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与分析,向国内作了专题报告。

1981年,他向外交部发回报告:那里的资本主义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调整仍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不能说帝国主义阶段就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说法不符合西方资本主义现状;西欧目前不存在革命形势,更没有出现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可能。

外交部的一位副部长在政协会议发言曾说:柯华是驻外使节中第一个说帝国主义不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

柯华离休后,又撰写了《在马克思墓前的思考》一文,对西方资

本主义制度及民主问题作了一番探讨。

文章发表后,受到普遍的关注,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柯华就任驻英国大使期间,收回香港和澳门的问题已经提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日程上。

1979年3月,香港总督麦理浩访问北京,要求允许港英政府批出超越1997年6月30日的土地契约,实质上是想长期维持英国的管治。

该要求遭到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严辞拒绝。

柯华十分关注英国下院于1979年6月13日就麦理浩访问中国进行的辩论,英国外交大臣的发言表示着当时英国政府的态度:香港并非时代的错误产品,麦理浩北京之行并不意味英国想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7月5日,英国向中国递交了《关于香港新界土地契约的问题的备忘录》,并说中国可以不作答复,同样也是想让中国默认英国取消新界管治权的期限。

中国政府以毫不含糊的言辞作出答复:奉劝英方不要采取所建议的行动。

1982年夏,柯华奉命回国述职。

返英后,他和大使馆的同事们遵照中共中央港澳小组领导人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廖承志的指示,广泛接触英国各界人士。

在英国,有许多中国的老朋友,像前首相麦克米伦、希思、卡拉汉,前津巴布韦总督索姆士勋爵(丘吉尔的女婿),怡和洋行董事长亨

利?凯瑟克、太古洋行董事长斯威尔兄弟、英之杰公司董事坦劳勋爵和一些政府部长、议员以及颇有影响的《卫报周报》、英国广播公司评论员等。

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表示,英国不应该坚持三项条约,应该无条件把香港归还中国,也没有理由要求继续参加香港的管理。

但也有人主张在归还主权后,中国和英国共管一段时间,或托管一个时期;还有人怀疑中国能否管好香港,尤其担心中国将在香港推行社会主义制度。

柯华等人利用各种场合,阐明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等邓小平的构想和基本国策,赢得了许多友好人士的理解和赞成。

1982年夏,柯华奉命回国参加收回香港问题讨论会。

会后奉命返英广泛接触英国各界人士和英国政府当局,了解英国对我收回香港的反应和英国政府的政策。

从此,柯华参与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全过程。

1982年7月12日,柯华宴请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谈话的基本观点是:三个条约是合法的,最好的办法是继续保持目前同中国合作的办法,保留英国的行政管理,香港地位不变,持续现状30年、40年或50年。

针对英方的主张和意见,柯华根据我方的一贯立场据理说明,并报告了国内。

7月24日,柯华在伦敦同当时的香港总督尤德和前任总督麦理浩就香港问题进行讨论。

尤德和麦理浩坚持英国政府的立场,提出交回主权,但由英国进行管理。

柯华据理说明:主权和管理权是不可分的,中国将同时恢复行使主权和管理权。

双方争论了二三个小时,不能取得一致意见。

尤德和麦理浩几乎同时说道:这样争论下去,达不成一致怎么办?!柯华轻轻地一笑回答说:你们不是出兵远征马尔维纳斯岛了吗?那里距英国本土9000多海里,中途无法补给,飞机只能空中加油,而且大西洋气候恶劣,但你们还是去了?!而香港距离伦敦只有8000多海里,沿途有许多可以补给、加油的地方,太平洋的气候也是非常好的,你们不妨用对付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办法试一试,这也不是不可以的呀!尤德和麦理浩一下子都愣了,稍微停了一会儿,才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对中国只能谈判。

此时柯华深深地感到,我们国家强大了!不然怎么能说出这样气壮山河的话语呢!见证中英首脑首次会谈1982年9月22日,金秋时节,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

9月24日上午,撒切尔夫人来到人民大会堂。

在新疆厅同邓颖超交谈片刻,然后被引导向福建厅走去。

快到门前时,厅门大开,邓小平迎了出来。

宾主落座。

邓小平胸有成竹,安然半靠在沙发上。

撒切尔夫人两手平放在膝上,面带微笑,端庄凝重。

中方在座人员有黄华外长和柯华大使,英方参加谈判的有港督尤德、巴特勒和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

撒切尔夫人素以铁娘子著称于世。

柯华初到英国工作时,英国通货膨胀率曾经高达22%,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到1982年,通货膨胀率下降了40%。

她坚持把许多国营企业改为私营,失业人数高达300万,有些人认为撒切尔夫人的政策有误。

1981年10月,柯华应邀参加英国保守党第98届年会,会上有人情绪激昂地在发言时喊道:撒切尔夫人应该拐弯了!面对那么多的反对者,撒切尔夫人坚定地回答:要拐弯你们拐,‘铁娘子’是不会拐弯的!针对失业问题,她说:我宁肯养活上百万失业者,也决不养活一个懒汉!这成了她的一句名言。

撒切尔夫人在处理欧洲问题时,也以固执己见而闻名,有人甚至说她把欧洲议会吵乱了。

在和撤切尔夫人接触中,柯华感到她是一位有主见,有魄力,很果断,个性很强的政治家。

撒切尔夫人外号铁娘子,而邓小平则被毛泽东誉为绵里藏针的钢铁公司。

一阵寒暄之后,很快双方就为解开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间百多年来的死扣,围绕中国固有领土香港的前途展开交锋。

撒切尔夫人在会谈中,仍然强调三项条约是有法律依据的,甚至断言如果中国政府宣布收回香港,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对此,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

并说如果香港发生了严重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希望从夫人这次访问开始……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很好的磋商,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

会谈原定一个半小时,结果比原定时间又延长了50分钟。

撒切尔夫人最后表示:希望不要把今天会谈的内容公布出去,并建议共同对外宣布会谈是坦率的、友好的。

邓小平表示:完全赞同你的意见。

事出偶然,会谈后撒切尔夫人在步出人民大会堂时,在台阶不慎绊倒。

当天下午,柯华和夫人陪撒切尔夫人游览了颐和园。

9月26日,柯华送撒切尔夫人从广州转去香港,有记者拦住柯华提问。

香港记者问道: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有分歧,是不是?柯华回答:我们进行了友好会谈,大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又问道:据说会谈触礁了?柯华回答说:不,是有益的、友好的。

记者进一步提问:是不是中国方面一直强调主权问题,而英国又不肯让步?柯华提高声音回答说:中国在主权方面的立场,你们应该是知道的,很明确嘛!记者又问:英国方面态度如何?柯华回答说:英国方面也说明了他们的一些观点。

邓小平以其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为中方在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赢得了主动。

随后,中方代表团团长、副外长章文晋,同英方代表、英驻华大使柯利达开始谈判。

谈判历时两年,大体分两个阶段。

1982年9月到1983年6月,主要商谈一些原则及程序问题。

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商谈实质性问题。

谈判前后共进行了22轮,过程异常艰苦。

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两国政府谈判代表在北京草签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同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中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全国人大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直辖于中央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权,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至此,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圆满结束。

见证了中英谈判过程的柯华回忆说:在此之前,9月26日草签《联合声明》的当天,英国政府曾发表白皮书说:‘要更改这份协议是没有可能的。

如不接受这份协议,就会没有任何协议。

’话虽如此,几年来,中英关系围绕着香港问题还是发生了不少麻烦。

其实,这种麻烦是在预料之中的。

邓小平在1982年就已对撒切尔夫人说:担心过渡时期‘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

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的是英国人’。

几年来,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争执,不也就是英国人制造的一些‘混乱’吗?当然,有些问题两国谈判不可能没有不同意见,这是不足为怪的,也可以说是正常的。

但是,许多麻烦的发生,不能不说是英国人出于英国的政治立场和经济利益而发生的。

这里,我想还可以从历史上找到一些根由。

记得1957年我陪同聂荣臻副总理参加加纳独立庆典时,亲耳听到英国驻加纳总督克拉克在加纳议会开幕式上致辞时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我自以能身为一个大不列颠王国的殖民主义者而感到骄傲。

’这种话在我们这些饱受殖民主义之苦的人民听来,简直荒唐至极!但在克拉克看来却是天经地义的。

记得英国政府机构中原设有殖民部,管理其40多个殖民地,1966年合并于联邦部,1968年又合并于外交部。

我们不难想见英国某些人士的思想观念还承袭了两个世纪以来的殖民思想和殖民政策的残余,这就自然而然会产生上面所说的麻烦了。

香港回归观礼感怀1983年,柯华奉命从英国回国,担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顾问,结束了他的外交生涯。

在近30年的外交工作中,柯华先后做过四任司长,担任过四国大使,经他谈判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四个。

1988年,柯华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95离休。

1997年6月30日,柯华随中央政府组织的香港回归观礼团经深圳到香港。

午夜,从世界各地前来参加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嘉宾,云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厦,翘首等待那庄严时刻的到来。

零时零秒,企盼了156年的时刻终于到了,英国国旗降落下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区旗高高升起。

此时此刻的柯华,一种历史感油然而生,不禁百感交集。

柯华记得,在少年时代,学校墙壁上还我河山、毋忘国耻的大字,时刻警醒着人们。

几百年前,岳飞在《满江红》里唱出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成了全体中国人的呐喊。

柯华感到,自己这一代人有幸参与争取民族解放、独立的斗争,有幸亲眼目睹香港回归祖国,太值得自豪了!柯华感慨地说:香港今天的繁荣,得‘天时、地利、人和’,主要是香港同胞勤劳创造的结果。

无需否认,英国人实行的管理方法、经验以及一定的投入,起了促进作用,但英国获取了更高的利益。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香港人创造的财富,成千上亿源源不断地流入了英国。

从今以后,香港同胞所创造的财富真正属于自己,香港同胞真正成了堂堂正正的主人,再也不是昔日的‘二等公民’。

从6月30日下午5时到港至7月2日上午10时离开,在总共40小时的时光里,柯华既沉浸在兴奋与激动之中,也静静思考着一些问题,写下了《香港回归观礼随感》。

此文后来在香港报纸发表,得到港人的高度赞同。

2000年8月,香港《明报》曾连续发表四篇短评,称赞柯华的《随

感》很有水平,很有针对性,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1999年底,柯华作为中央观礼团的成员参加了澳门回归的典礼。

柯华兴奋地说:现在只剩下一个台湾问题了,我热切地期待着全国实现统一的日子早日到来。

责任编辑钟海连香港女子足球历史回顾香港女子足球由1951年发展至今己有六十一年历史了,而首队女子足球队正是为辛俊英于1951年创立的汉英女子足球队,但要到1962年才有第二队女子足球队这时,新加坡、马来西亚已经开展女子足球运动。

香港足球总会为推广女足运动,于1965年1月13日设立「女子足球小组」,由赵不弱担任主委。

2月中旬,足总公开招收女子足球运动员,有120多名女青年报名。

以此为契机,时信女子足球队重组队伍,由赵不弱、陈瑶琴伉俪组织的元朗女子足球队和郭筱英、陈杏林创建的筱英女子足球队同时诞生香港女子足球运动的出现,引起马来西亚有关方面的注意。

在亚洲足球联合会会长东阿拉赫曼的促成下,马来西亚女子足球队由教练黄纪良率领,于1965年5月下旬访问香港。

5月30日,临时组成的香港女子足球联队,由教练朱永强、郭石、曾三美率领,在香港政府大球场欢迎马来西亚女队。

香港女队1球落败。

6月3日与6日,再由香港华联女子队及香港足联女子队分别迎战马来西亚女子足球队。

结果,2支主队先后以0:7和0:4惨败而香港女子足球队首次参与国际赛,是为1975年参加在香港首次主办的第一届亚洲杯女子足球大赛,当年共有6支队伍参加比赛,包括澳洲、马来西亚、纽西兰、新加坡、泰国和主办地区香港,比赛于8月举行,结果纽西兰脱颎而出,在决赛击败泰国,取得首届亚洲杯女子足球赛冠军,而澳洲则名列季军。

代表队虽然未能晋身前列位置,但表现却令人满意,成绩理想。

当年首批代表香港队出赛的名将包括﹕本港首席女神射手盘瑞珍、有「女胡国雄」之称的中场球员张雪冰、本港首席门将郭安琪、中坚容凤玲、杨惠婉和黎凤等。

1977年8月,女子代表队前赴中华台北参加第2届亚洲女子足球大赛,参赛队伍除了香港之外,还有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和主办单位中华台北,结果由东道主中华台北在决赛以1:0击败泰国,荣膺冠军,而泰国再次屈居亚军。

当年代表队的成员包括﹕容凤玲、游淑娴、郭安琪、杨惠婉、张雪冰、盘瑞珍、陶贵梅等。

而香港女子足球要到1987年才有联赛出现,而首场联赛揭幕战是于何文田配水库球场上演,由保济对加山,最后由加山胜出,而首届香港女子足球联赛亦是由加山夺得!当今香港女子队及流浪女子队主教练陈淑芝亦是当年加山夺冠功臣之一香港的历史香港的历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只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历史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535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此停靠码头、进行贸易的权利。

1553年,他们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并于1557年正式在澳门定居,同年开始使用澳门名称。

1887年12月,清政府与葡签订的《和好通商条约》中确认葡萄牙可长驻澳门管理。

1928年4月,中国政府通知葡萄牙终止《和好通商条约》。

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首轮会谈。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台湾历史在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及西班牙分别在台湾西南部及西北部进行殖民统治。

之后荷兰人将西班牙人赶走,统治台湾西部的大部。

1661年4月,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两万五千名将

士及数百艘战舰进军台湾,迫使荷兰在1662年2月1日签约投降,台湾进入郑氏王朝时期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的一部分1945年,日本战败。

自该年秋天起,台湾即为中华民国有效统治的领土香港房地产发展历程的启示工海唐j地j香港房地产发展历程的启示文/华慧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日趋完善,但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经验和教训。

内地的房地产制度与香港有某些相似之处,研究香港房地产的发展,对促进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化.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国股市纷纷暴跌,石油、商品期货大幅下降,银行资金流动性短缺,冰岛面临国家破产…… 香港也受到了强烈地>击,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公司大量裁员房中地产价格也急转直下。

白20年8月一20年3.房0809月地产价格出现调整,跌幅达到3%.之后随着经济形势0一、香港房地产发展历程的转好,房地产价格继续保持升势本轮周期还在进行中。

香港房地产业一直是香港的经济支柱之一,占GPD比重的2%以上,是香港经济的寒暑表。

自二战后以来,0香港房地产业经历了六次周期性盛衰循

环,具体如下。

表1香港房地产业六次周期性盛衰循环从表1以看出,每个周期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周可期最短的约6—7,最长的是第五个周期.历时1年年9调整期一般为2~3,最长的为6年。

第三第四个周年期是香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第五个周期曾经有一段时间国际游资及本地炒家疯狂炒卖香港房地产,楼价、地价飚升,严重脱离了居民购买力。

19—7119年房价上99升4倍左右,若从18年房地产市场复苏算起到195979年时房价已上升了9~1倍.19年达到最高峰。

随后079分析房地产兴衰背后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香港总面积17方公里,但可以开发利用08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楼价一路下跌,至20年年中,房价下跌了7%左右.给香港经济带来030的土地还不到3%。

近600年来香港人口由60万增长严重的负面影响,至20年年底才慢慢有复苏的迹象。

03现在正经历第六个周期。

20年香港经济开始复苏,04房地产业也开始飞速发展。

目前,办公和商业的价格已超过19年最高峰时的水平.住宅价格基本达到当时的价79格水平。

到60多万,增长了1倍,人口的急剧增长所产生的巨00大住房需求是拉动香港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得益于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战后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并成功实现两次转型:一次从转口贸易到制造52Jn21ue02工海房地业,再从制造业到服务业。

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

第三,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自由港政策,吸引了大量游资和资本涌入房地产业,促使香港房地产业日益兴旺。

另外,香港政府推行的新城镇开发计我国还是世界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之一。

房地产行业需求还在稳定增长,因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住房需求仍大量存在,根据国外城市化对房地产的影响以及婴儿潮推动购房高峰来看我国的需求量可维持到2105年。

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还是积极向好的。

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计划.也有力地推动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战后以来香港爆发的6次房地产危机中,有4次直接或

间接地因为西方的经济危机,还有两次与政治因素和香港居民移民他国、贱抛物业有关。

但就内部因素而言,主要还是因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特殊的供求关系及其投机性。

三,香港房地产业发展的启示()市场发展,制度创新最重要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房地产业的经营模式发生巨大改变,从以前的整栋楼卖、一次付清发展为分层、分期售楼。

香港创造分层、分期付款制度,对香港房地产发展非常重要。

现在内地房地产融资体制非常单一.目前房地产7%的开发资金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信贷。

房0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困难。

审核程序复杂。

这种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房地产融资体制,隐含着较大的金融风险,金融创新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明晰市场边界与政府角色二在香港,政府公共房屋政策十分有效,香港有一半中低收入人群居住在政府的廉租屋内,减少了社会问题同时,香港房地产市场培育得非常好。

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内地要明晰市场边界与政府角色.政府应为中低收入二、内地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内地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但是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特别是19-7,以21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三篇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心得体会一 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三元里人民抗英”就是铁的明证。但是,他们始终敌不过野蛮的强盗。只有在血与泪中企盼着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一刻。 然而,对于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是从来不承认的,香港是中国的领土,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努力! 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春天。 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是的,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天,我们正是沿着这位伟人设计的宏伟蓝图,向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今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太平洋上出现了一条条白练,那是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浮出了水面。听,雅典的体育场上空正在回响《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中国体育健儿在摘金夺银。瞧,太空上的点点繁星,那是中国火箭发射上去的人造卫星。中华民族真正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香港回归祖国,还源于高瞻远瞩的伟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为了使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经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批准,我国宣布在香港回归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问题的成功实践,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而且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史上,精彩绝伦的浓笔重彩,丹青垂史。香港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人们的生活如何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人们的生活如何? 香港在回归之后发展更迅速,它是国家依重的城市,是世界交易的窗口,发展壮大是在计划之内的事情,现在中国都在腾飞,香港能不好么,可以说现在香港的生活水平比起在回归之前大有提高。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经历7年的风风雨雨,香港——这个令所有中国人自豪的东方明珠,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精心呵护下,如今依然晶莹璀璨。“一国两制”显示强大生命力香港回归7年的历史,也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历史。7年来,香港经受了不少风雨,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全球经济放缓以及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是香港人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和基本法的保障下,港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享有充分的民主。特区政府施政透明,市民得以更多参与香港政务。人权和新闻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目前,香港每天有50多份报纸出版、170个频道广播,充分反映着社会多种声音和不同阶层的意见,香港人均拥有报纸的比率依然在世界城市中名列前茅。香港回归以来的成功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扬。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去年访问香港时表示,他相信香港能够继续保持繁荣。金融、航运、贸易、信息中心地位不变香港一直拥有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的美誉,是资本主义完全自由运作的成功例子。这份自由得到基本法的保障。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被视为“最佳营商城市和最具有潜力的投资基地”,被公认为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入中国的最佳桥梁和中介。香港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先进和稳定的金融中心之一。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的跨国公司数目,比亚太区其他城市都多。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银行有3/4在香港营业,香港的股票市场按资本市值计算在亚洲排第二,仅次于日本。香港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2003年,香港第11次被评为全球最繁忙货柜港。香港国际机场自1998年启用以来,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7年来,香港吸引外资有增无减。包括英、美在内的世界各国在香港都有巨大的投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初发表的《2003世界投资报告》显示,香港再次被誉为亚洲吸引外来投资表现最佳的经济体系,2002年接收外来投资仅次于中国内地居亚洲第二。目前,平均每周有一家外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到去年6月底,在香港的外资总部和办事处已超过3200家。特区政府最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首季香港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香港经济迎来复苏的曙光香港经济在经过6年多的阵痛后,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今年首季香港经济增长达到6.8%,是自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强劲的增长。众多机构和专家预测,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将有望达到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今年1月至5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前4个月零售业总销售价值同比增长11.6%。统计显示,从去年7月开始开放的内地“个人游”,令香港酒店、零售业、餐饮业“人财两旺”,香港旅游业已成为率先复苏的行业。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市场今年也重扬升势。5月恢复卖地以来,两次卖地成绩相当理想。业内人士分析,这显示香港经济基调向好,发展商对未来楼市感到乐观。至今年5月,失业率已从去年同期的8.7%下降至7%。最新统计显示,各大企业招聘员工的意愿已达到4年来的最高,增加员工薪酬也已成为超过半数企业明年的计划。

香港回归历程

香港回归历程 见证香港回归历程的外交巨子柯华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 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国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 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大学生?八路军战士?大使柯华,原名林德常,191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鲤湖镇。 小时家境贫寒,父亲到南洋打工维持全家生计,母亲除做家务外还要织布挣钱贴补家用。 1935年,柯华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1937年4月,柯华参加了一个由十人组成的燕大学生代表团秘密到延安参观学习,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抗日战争爆发后,柯华怀着抗日的满腔热情,脱掉学生装,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 柯华先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为他改名柯华。 不久柯华去了延安,在那里工作了整整十二年。 期间,他进过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毕业后主要

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参加过整风运动,当过土改工作团长等,一直到1949年5月西安解放到西安工作为止。 西安解放后,柯华先后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西安市委副书记。 1952年8月,他调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书记兼秘书长,文化部第一副部长。 1953年7月又调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 1954年底,柯华出任外交部礼宾司第一任司长。 从此在周恩来的亲切教诲下,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1955年初,柯华刚上任后几天的一天上午,印度驻华大使打来电话,询问周恩来的电话号码,要直接同周恩来通话。 礼宾司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经几位司领导反复商议后,由一位专员出面婉言拒绝。 此事后来受到周恩来的批评,原来是周恩来在不久前陪同毛泽东接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曾和印度大使说过,有事可直接给他打电话。 周恩来同柯华单独谈话,询问柯华到外交部工作前担任什么职务,接着耐心地向他谈了中印关系的重要和毛泽东对中印关系的重视。 周恩来对柯华说:做外交工作,可不像你当市委书记,那是一方诸侯,权力大得很,许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主。 而外交工作的每一件小事都疏忽不得,搞不好,都关乎国家大事,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影响。

香港回归谈判

香港回归第八轮谈判 地点:北京钓鱼台宾馆 成员:中方:主谈手:中方代表团团长周南() 副谈手:中方代表团副团长鲁平() 张扬() 团长秘书:余航 翻译:张强 美方:主谈手: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思(饰) 副谈手:英方代表团副团长克鲁兹(杨) 约翰逊(王) 团长助理:特朗普孟饰) 翻译:威廉(春饰) 记者:李艳壮 谈判双方落座 余/张(介绍中方人员):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我们中方代表团成员(介绍谁谁点头)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团长This is our head of delegation Zhou Nan,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副团长鲁平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China Lu Ping,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副团长张扬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China Zhang Yang.我是团长秘书余航,I am Zhou Nan’s secretary 余航. 孟涛/刘春(介绍英方人员):This is our head of delegation Ivens,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斯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England Cruz,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副团长克鲁兹 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England Johansson.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副团长约翰逊,I am Ivens’s secretary Meng Tao.我是团长秘书孟 伊文思(杨忠):非常感谢中方对我方人员的热情接待,我非常喜欢中国,这里的长城,兵马俑,故宫让我惊叹。 周南(王晨):中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肯定让阁下不虚此行。那么我们开始正式的议题吧。 鲁平(尹):下面由我来宣读中方关于香港回归问题的十二条基本方针(略)第三款,香港特区政府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克鲁兹(杨);刚刚中方宣读的十二条基本方针我们基本上没有异议,但对于第三款中的‘特区政府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这一款必须删掉, 周(王晨):(斩钉截铁)不行,一定不能划掉,中国对香港恢复主权,中央人民政府却不能管辖香港特区政府叫什么恢复主权。 伊(杨忠):(伊文思同旁边人交头接耳商量)好吧,我们同意保留这一款。 约翰逊(王);我方要求在香港设立在香港设立高级专员公署。 周南(王晨)(生气了):你们到底什么居心,中国首都在北京不在香港,你是不是想把未来的香港特区变成准英联邦成员国甚至就是英联邦成员 (英国人交头接耳)约翰逊(王);其实我们在有的国家也有商务专员 张扬(钮少);商务专员是商务处的,而商务处是大使馆下面的一个单位和高级专员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你这样糊弄我们那可不行啊 伊(杨忠)(同其他成员商量一下);我方同意在中国设总领馆。 周(王晨光);我方提议,为了保证香港在过渡时期保持稳定,必须有一个中英联合机构进驻香港以便及时解决过渡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香港顺利回归(余航递交文件给孟涛,

香港回归20周年重要试题及答案

《香港回归20周年》重要试题及答案 1. (单选题)“一国两制”作为国家结构的一种形式是()。 A. 单一制 B. 复合制 C. 基本上是单一制,但具有复合制的某些特征 D. 基本上是复合制,但具有单一制的某些特征 参考答案: C 2. (多选题)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 独立外交权 B. 行政管理权 C. 独立防务权 D. 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 参考答案: BD 3. (单选题)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三部分组成。 A. 新界 B. 铜锣湾 C. 尖沙咀 D. 维多利亚港 参考答案: A 4. (多选题)解决祖国大陆与台湾统一问题,必须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坚持的原则包括()。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参考答案: ABCD 5. (单选题)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B.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 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参考答案: C 6. (单选题)“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①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②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④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趋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香港作文之香港回归的意义作文800字

香港回归的意义作文800字 【篇一:毛概论文。观看香港回归有感】 观看香港回归有感 姓名:刘瑛学号:201096250105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短短的历史一刻,米字旗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香港告别了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了 故国家邦。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在这个强有力的母 亲的庇佑下,她的儿女不管是遭遇到多大的风雨,都有一个健壮的 母亲关怀着,支撑着。香港回归十年经历了金融风暴、非典疫情等 重大事件的考验,社会稳定繁荣成为了一流的国际大都会,离不开 中央政府的支持。香港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中国政府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已经走向了富强繁荣、史无前例的 太平盛世。 1. 香港简介 香港是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1842年至1997年,香港是英国的殖 民地;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地处珠江口以东,北接广东深圳市,南望广东珠海市的万山群岛,西迎澳门特别 行政区。香港是国际重要的金融、服务业及航运中心,也是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 时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香港把华人的智慧与西方社 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 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 2.电影内容 1997年7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百余年前,香港 被强行掠夺,从此成为名远离父母的游子,他如同一叶小舟,在无 边无际的大海上漂荡。是中国的伟大舵手——邓小平伸出巨手,绘 制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蓝图。香港600万同胞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驶向祖国母亲的怀抱。随着倒计时牌上数字跳动,亿万人民急切盼 望香港回归。7月1日凌晨,亿万双眼睛注视着香港回归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火树银花,百万群众热情欢呼,普天同庆。 3.历史 香港自中国秦朝起明确成为那时的中原王朝领土(狭义的中原,指 今

香港回归是什么时间

香港回归是什么时间 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 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 七月一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1997年7月1日 当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结束长达155年的英国的统治,香港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绝大部份香港华裔居民自动成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所以这个 天也成为香港回归纪念日。 二、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 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访华,*因香港前 途问题与其实行谈判。*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能够用“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规定:中国将于1997 年收回香港。”双方最后达成共识,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于1984年签署协议。 1982年9月26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 香港前途谈判[2]之幕。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 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实行商谈。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 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 使柯利达。不过,因为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年9月22、23日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月19、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 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 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 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

一、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一、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一、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香港回归对国内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香港回归对国外的意义 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香港回归的历史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

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

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诞生以后,香港一直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已经建立了日益密切的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对内地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香港在1998年及2003年分别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及“沙士”爆发的影响,经济受到冲击。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自1998年至2003年共下跌16%,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更累积下跌了23%。但凭着香港人的干劲,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香港经济不但逐步摆脱困境,并且强劲复苏。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6.8%。经济增长在过去连续三年都在趋势之上,平均每年增长达7.6%,而且经济增长层面不断扩阔。在消费方面,2006年全港零售总额较三年前增长23%。在投资方面,2006年整体投资增长8%,是连续四年加速增长,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升幅。 这个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小岛,已经成为居于世界前列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十五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香港有着奇迹般的变化。过去20年, 香港经济增长接近3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明显高于“经济及合作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率。在最新按经济活动划分的本地生产总值数据中,服务业占超过90%,制造业占不足4%。在二十一世纪,香港面对科技急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越趋激烈的竞争,香港经济加入高增值行列,向着较高增值服务和知识为本的经济活动转移。 香港经济将继续努力善用其“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香港贸易的重点已经逐渐由转口向供应链管理及高增值物流服务转移,离岸贸易发展蓬勃;香港的金融市场不但成为内地企业的主要集资管道,更是协助内地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运作效率、推广品牌、迈向国际市场的平台。香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正积极为内地提供更多元化的专业服务。 总之,香港回归祖国,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本世纪的宏伟目标,将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同时,使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也有了保证。香港的未来会更美好。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人教版(优秀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一、课标要求: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二、教材各子母间的关系及如何体现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本课的重点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984年底,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据此,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仪式;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了联合声明,据此,1999年12月20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澳门主权的仪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和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也就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在统一祖国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中的主体,中国大陆必须是社会主义。 三、教学处理设想 在该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香港、澳门历史脉络的梳理(过去——今朝),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去深思、去感想,最后在观看“港澳回归”的纪录片中,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载雄壮的国歌声中学生热血沸腾,民族之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该课的历史基础知识教育与历史德育教育充分展现,学生充分吸收。 1.关于导入新课,建议教师使用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打出“香港回归的倒计时牌”的图片,引导学生作出观察和判断,渲染、烘托全国人民期盼香港回归的迫切心情,从而反映出血浓于水的同胞情结,爱国情结。由此导入新课。 2.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目,可由教师先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师总结,简要介绍“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及其具体的含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补充,并使用多媒体演示香港地区被侵占的三个阶段。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割香港岛,1860年的中国和英法的《北京条约》中的割九龙司(九龙半岛),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的租借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99年。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并归纳出基本的史实,明确我国政府从未承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并要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训练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目。可以引导学生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实况纪录片等,回顾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并且可以提问学生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哪七子(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并让学生推选一名同学演唱这首

最新-香港回归感想1000字 精品

香港回归感想1000字 如今的香港已离开母亲——中国,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 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 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 同时也激起了我的愤怒,原来被日本欺负,现在又被葡萄牙占领了一块土地,真是气愤! 香港啊,你是我们祖国的一块肉啊,你不能离开我们啊,我知道这样是没用的,你被葡萄牙夺取以后,我们每天都在想念你,我们以为你不能回来了,但是1997年又回来了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香港回归祖国,这时多么重要,多么重大,多么开心,啊!可爱的香港,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回抱了!多么好啊! 就在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多么壮观啊!十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政治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 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香港回归已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香港,为了你,我们花了心思,花了很多心思。

中国油画之经典佳作(126) 王颖生《香港回归》

中国油画之经典佳作(126) 王颖生《香港回归》 中国油画之经典佳作(126) 王颖生《香港回归》126、香港回归王颖生220×160×3cm126、香港回归规格:220×160×3cm 作者:王颖生香港回归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了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主权不可非议。但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收回香港主权才是最有利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央的集体智慧,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战略构想,是中外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 年7月1日香港回归变成现实,但是这一伟大创举的设计师——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却离开了我们,他老人家看不到自己亲自设计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愿望的实现。至此,我们更加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我相信,他老人家会同我们一道庆祝这一举世瞩目的日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因此这一天也成为香港回归纪念日。香港回归局部1 香港回归局部2香港回归局部3香港回归局部4 香港

回归局部5历史题材[香港回归]的创作者王颖生国家 国家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系列访谈中央美院壁 画系王颖生专访问:王老师,您入选国际工程的作品 是《香港回归》,当时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竞选这个 题材? 王颖生:这件是国家委托来作的,我自己原来选的光复会的,我手头原来做了中国百年的长卷,刚好手头的资料"光复会"那段的比较全,大概后来和浙江的油画题材冲突,后来他们觉得光复会本身江浙籍的会员人数比较多,大概从收集资料,还有别的原因跟我谈的能不能创作《香港回归》这个题材承担下来。对我来说百年中国里面包括后期的香港回归,我只是个人没做的这一段。尽管不是我最初预想的题材,但对我来说真正的进入制作阶段情况是一样的。问:怎么样来收集资料的? 王颖生:接受委托之后,光复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收集资料比较齐全,我以为这些资料可能是随便从网上、图书馆都可以查到,真正我着手做这方面收集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好做,现在强调知识产权,个人很多拍的放到网上非常小,想放大看仔细全都是马赛克。哪个我想要都要征求作者的同意,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我自己除了找到网上有些影像、,在网上看还有,绘画能用参考 的几乎没太大的用处,我自己本人去了两趟香港。97年当时我正好研究生毕业,回归那一天我没有看转播,毕业创作进入尾声当时时间非常紧张,我连夜赶,那天画了一个通宵,

两个历史遗憾的小故事一个香港回归一个台湾回归

两个历史遗憾的小故事:一个香港回归,一个台湾回归 今天逛书店,突然翻到一个故事,以前看过,再相遇,意味更浓。 1、您身体还非常好 李嘉诚作为香港最大的富豪,参与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也因此和邓小平同志单独见过几次。 1990年1月18日的第二次见面,有个故事。

李嘉诚对邓小平说:“您身体还非常好。” 邓小平说:“毕竟八十五了,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嘉诚说:“我敢买保险,您能超过这个。” 邓小平说:“一年比一年困难了。” 李嘉诚说:“希望你能够到香港来看一看。” 邓小平说:“我活到一九九七年,就是要等到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以上对话凤凰网有据可查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离世,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他老人家把香港从英国人手中要了回来,却没有去看上一眼。 历史的细节就是这样遗憾… 2、君且去,不须顾 第二个故事是很久以前看的,89岁的蒋中正在台湾逝世的消息是在毛主席起床时告诉他的。 年轻的警卫人员当时一脸欢快。 毛泽东却一脸凝重的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当时毛主席在杭州,蒋介石去世的4月5日正是清明后几天。 蒋介石1887年,毛主席1893年。 “知道了”除了一辈子的纠缠情结外。 还有个小细节。 蒋介石一直反对台湾独立,公开场合都有记录,“谁搞台独我搞谁脑袋”就是他的表态。 1975年,蒋的最后一年,让陈立夫向中共发出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信息。陈在香港公报的“假如我是毛泽东”希望毛泽东“以大事小,不计前嫌,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毛主席对副总理邓小平说“两岸要尽快实施三通,你可以代我去台湾访问。”同时释放了国民党多名政军特人员,以示友好和诚意。 没想到蒋介石就这样永远的走了,但一直未下葬,要等统一葬到大陆。 时日,毛泽东沉默庄严的放了一天的《贺新郎》演唱录音。

香港回归读后感600字

香港回归读后感600字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香港回归读后感600字(一) 如今的香港已离开母亲——中国,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同时也激起了我的愤怒,原来被日本欺负,现在又被葡萄牙占领了一块土地,真是气愤! 香港啊,你是我们祖国的一块肉啊,你不能离开我们啊,我知道这样是没用的,你被葡萄牙夺取以后,我们每天都在想念你,我们以为你不能回来了,但是1997年又回来了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香港回归祖国,这时多么重要,多么重大,多么开心,啊!可爱的香港,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回抱了!多么好啊! 就在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多么壮观啊!十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sars及政治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香港回归已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香港,为了你,我们花了心思,花了很多心思。香港!加油,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美好! 香港回归读后感600字(二) 今年就是香港回归十周年了,国人们压抑不住喜悦的心情,欢笑声雷霆般撞击着天宇,汇合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历史悠悠,岁月悠悠,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荣辱的香港回归祖国,在祖国的怀抱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97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不仅是香港回归的一年,更是宣告了全体中国人民新纪元的开始。它宣告了中国国家地位已显着提高,连素以铁碗着称的撒切尔夫人也对我国表示敬意。从中我们清楚地看

改革开放与香港回归

1842年,鸦片战争以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香港岛在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被英国霸占。从此,中国就像被打开了一个豁口一样,在以后每次战败后,都会被迫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条款,总数达几百个。残酷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富民强国的唯一途径,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利于民族不败之林的根本。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虽然有过大跃进和十年文化革命的错误,使社会发展一度停滞不前,但党努力反思、积极改进,终于挽回很多损失,并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使社会稳步发展。发展是硬道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迅速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飞速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急剧增大,这就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为了完成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双方多次进行谈判,整个谈判历时2年,两国政府代表团共举行了22轮会谈,最终我国与英国在1984年12月签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在1997年7月1日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怀抱,历时55年。 香港问题实质上争得是对香港的行使主权,这也是双方分歧的根本所在。关于姓“资”还是姓“社”,这也是双方非常敏感的话题,但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这个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为和平时期解决相关的历时问题指明了出路,把祖国统一大业又往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此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构想,具有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谈判之初,撒切尔夫人并不想把香港交还给中国,还妄图保持殖民统治以及要求变相的治权。邓小平同她会见时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决心和立场,彻底打破了英国人不切实际的幻想,使香港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也为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香港问题表现出国家对民族根本利益的决心和毅力,也表现出随着国家实力增强,我国已经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事证明了只要坚持实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一定能够国富民强,成为世界强国。

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   【分类号】 402001199730 【标题】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说明【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 【颁布日期】 19971229 【实施日期】 19971229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专利申请审批程序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公告第五十七号 【名称】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说明【题注】现将《关于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和香港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说明》予以公告。 【章名】说明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单独的专利制度,施行香港《专利条例》和《注册外观设计条例》。为方便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申请人办理有关申请专利手续,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人和居民提交专利申请的问题 1 / 17

(一)提交国际申请 中国专利局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法人和居民根据《专利合作条约》提交国际申请的受理局。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人和居民也可以直接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提交国际申请。 (二)提交中国国家专利申请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人和居民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中国国家专利申请的,仍按照中国专利局1995年8月21日公告的《关于港澳地区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规定》办理。 二、关于国际申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得专利保护的问题 (一)申请人在提出的国际申请中指定中国并希望其申请在香港获得专利保护的,除应向中国专利局办理有关手续外,还应当按照香港《专利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标准专利的请求注册批予手续或短期专利的请求批予手续。 (二)要求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在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人为获得香港标准专利的保护,应当向香港知识产权署办理标准专利的注册手续,即:自该申请由中国专利局以中文公布之日起六个月内,或者该申请已由国际局以中文公布的、自中国专利局国家申请号通知书发文日起六个月内,向香港知识产权署办理记录请求手续;并自该申请由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之日起六个月内向香港知识产权署办理注册与批予请求手续。以上程序适用于公布日或国家申请号通知书发文日是在1997年6月27日或之后的申请。

一、中国香港回归

一、中国香港回归 一、中国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香港回归中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二、香港回归的过程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

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三、香港回归的原因 1.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实行后,中国的综合能力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2.政策因素: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3.法律依据: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4.群众基础:港澳同胞的爱国意识强烈,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5.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四、香港回归的意义香港回归对国内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香港回归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将是自然而然地让中华民族挺立在一座历史的高峰上,平心静气地回顾历史。成熟理智地总结经验的十分恰当的时间座标。人们将穿越时间的隧道,从150多年的民族坎坷和积极奋斗中,从每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关键的转折时刻中,去寻觅历史的足迹,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饱尝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记录。其中,英国殖民者通过炮舰政策。海盗行径和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香港,使之成为西方世界问鼎中华和掳掠东方财富的桥头堡。因而香港的历史命运正是中华民族150多年特殊遭遇的一个生动写照。今天,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之下,香港回归祖国,百年的民族耻辱被洗刷,民族的神圣感情再次升华。这是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最基本的方面。 香港回归的现实意义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它表现了中国人民长期反对强权政治的胆识和魄力。历史敎科书告诉人们: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分别割占《或强行租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从而成为强权政治捆搏中国人民手脚的一条条枷锁。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近现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从不向外国列强低头让步的斗争历程。林则徐。关天培和三元里的民众,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和他们不屈不挠战斗的业绩,早已成为象征中国人性格的自然符号。而从1840年起,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跟强权政治作抗争的行动;并且,这种抗争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和不容争辩的伟大成果。 人们会想起:1982年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来北京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十分坦率的会谈。这一时期,正是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趋于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当邓小平提出中国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并用“一国两制”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时,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柴契尔闻听此言,心慌走神,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险些跌了一跤。挟马岛之战胜利余威来到北京的柴契尔夫人,在会谈开始时就抛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的论调,声言中国祇能收回新界,而香港岛和九龙则按条约永属英国。未料,此说被中国方面当场回绝,邓小平以坚定的口吻回答:“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第二年,英国政府推出“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再次遭到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否定。毕竟,中国不是阿根廷,中国已是一个站起来的大国,以强权政治为内涵的“阿根廷情结”在北京这里一点不起作用。 从1840年到1997年这样一个极大的历史跨度,包含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丰富内容,在世界历史发展中也占有极为特殊的重要地位。这150多年的时间,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逐步走向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现代化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