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网平差计算方法

给排水管网平差计算方法
给排水管网平差计算方法

给排水管网平差计算方法

给水管网平差使用方法给水管网平差使用方法

1、初分流量、选管径,形成数据文件

(1)数据单位:长度——米;管径——毫米;

水量——升/秒;流速——米/秒。

(2)流量的正负号: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3)编号:进行环的编号,外环(无邻环)编

号为21。

例如:

2、编辑录入数据(1)打开QE执行文件,进入编辑器,然后输入文件名(不带后缀)进入输入数据状态。(2)输入、修改数据。数据输入顺序:最小闭合差环数管段数

管长管径流量邻环数

输入结束后按F存盘,按,,,,,退出 2

(1)

(2)

输入结束后按F存盘,按,,,,,退出 2

3、数据运行

在DOS状态下,按路径打开gspc空格文件名运行平差。若不运行或出现死循环,则录入数据出现错误。例如:

注意路径:我把QE和GSPC都存在了 C盘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中的yxj文件夹中。

后面的yxj是我录入数据的文件名。

l常见错误:

(1)忘记输入文件名或带后缀;

(2)环数或管段数与实际不符;

(3)编号错误;

(4)少空格(数据不足)。

4、查看运行结果

打开QE执行文件进入编辑器,敲入文件名*(,,,察看结

果。

在文件夹中同时出现

打开后,即为平查结果。

给水管网平差程序LOOP使用说明

给水管网平差程序LOOP使用说明 LOOP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管网水力平差计算程序,可以计算大、中、小型环状和枝状管网,计算速度非常快,曾进行过我国许多城镇的管网设计水力计算。该程序原为英文操作,经华东交通大学沃特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0918048417.html,)方永忠教授(yzh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0918048417.html,)汉化,提供给国内同行使用,操作简便。有疑问请通过Email进行咨询。 1、程序使用环境 硬件要求:任何PC微机配打印机 软件平台:DOS、WINDOWS 2、数据准备(初用者请先跳过本条) 在使用平差程序前,请准备好计算所需原始数据,包括总体数据、管段数据、节点数据、参考节点数据。 总体数据: 工程名称——对管网工程的方案说明,不影响计算结果 管段总数——最大值250 节点总数——最大值200 高峰因子——即节点流量的缩放系数,一般为1,见"详注1" 最大水力坡度——即管段单位长度水头损失最大允许值,不影响计算结果,只是在计算结果中提出警告,一般取5~8,单位:千分之一(‰) 最大流量修正值——本程序采用的是节点平差算法,此为平差的最大允许误差,值越小则计算精度越高,一般可采用0.01或更小,单位:升/秒 管段数据包括: 管段编号——正整数,1~250 起始节点编号——正整数,1~200 终到节点编号——正整数,1~200 管段长度——正整数,单位:米 管段直径——正整数,单位:毫米 管内壁粗糙系数——海曾?威廉公式中的C系数 节点数据包括: 节点编号——正整数,1~200 节点流量给定方式(FIX)——通常为0表示不节点流量不固定,1表示节点流量固定,见"详注1" 节点流量——流入节点流量为正值,流出节点流量为负值(与我国规定相反),单位:升/秒,见"详注2" 、"详注3" 节点地面高程——节点海拔标高,单位:米 参考节点(即水头已知、流量未知的节点,见"详注3")数据: 节点编号——正整数,1~200 节点水头——已知的节点水头海拔标高,单位:米 详注1: 为了便于多工况水力平差计算,本程序采用两种方式给定节点流量,即固定式和不固定式,固定式:在节点数据中直接给出节点流量,非固定式:节点数据中给出的节点流量先与高峰因子相乘

给水管网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青阳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兰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教师程斌 2012年10月31日

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和安全的水质,包括居民家庭生活和卫生用水、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冷却用水、机关和学校生活用水、城市道路喷洒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消防以及水体环境景观用水等等。 此次设计为苏北地区青阳镇给水管网系统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用水量计算 (2)供水方案选择 (3)管网定线 (4)清水池、水塔相关计算 (5)流量、管径的计算 (6)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设计 (7)管网设计校核 给水工程必须满足各类用户或单位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压对的需求。要求能用确定管网的布置形式,管线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流量的分配及校核,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及使用。

1设计资料及任务 (1) 1.1设计原始资料 (1) 1.1.1地形地貌 (1) 1.1.2气象资料 (1) 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1) 1.1.4图纸资料 (1) 1.1.5用水资料 (1) 1.2设计任务 (2) 2设计说明书 (2) 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 (2) 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 (2) 2.1.2输水管径的确定 (2) 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 (2) 2.1.4节点水压计算 (3) 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3) 3设计计算书 (3) 3.1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3) 3.2供水方案选择 (4) 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4) 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4) 3.3.管网定线 (4) 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4) 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 (5) 3.5.1供水设计原则 (5) 3.5.2具体要求 (5) 3.5.3二级供水 (5) 3.5.4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6) 4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7) 4.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7) 4.1.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7) 4.1.2节点设计相关计算 (8) 4.1.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9) 4.1.4给水管网设计数据计算 (9) 4.1.5平差计算 (10) 4.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1) 4.1.7 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11) 4.2 消防工况校核 (12) 4.2.1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2) 4.2.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图 (16)

给排水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2 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2.1排水区域划分及管线布置 2.1.1排水区域划分 该地区所地区地面平坦,可按一个高度确定地面标高。区域最北部为京杭大运河,沿河的东部和西部分别有一个污水处理厂。根据以上条件划分排水区域为:以淮海路为分界线,划分成两个排水区域。淮海路以西所排放的污水排入四季青污水处理厂,以东排入淮安第二污水处理厂。 2.1.2管线布置

污水厂污水厂

图1 污水管道布置图(初步设计) 管线布置原则是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就近排入水体,以减小管道埋深,降低工程造价。该地区地势平坦,区域最北边为京杭大运河,因此干管自南向北采用截流式敷设。 截流式是正交式的改进,即沿河岸敷设主干管。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较经济,污水排出也比较迅速。干管基本上汇集街道两边相邻街区的污水,若街区面积较小且最近街道未敷设干管,则可能利用支管将该街区污水输送进最近的干管。具体如图1所示。 2.2 污水流量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包括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本设计中,工业废水水量不大,可直接汇入生活污水管道中一并送入污水处理厂。 已知各个功能区的排水量,并从所给地图中量出排水面积,即可求出污水的流量。 街区流量的计算公式[3]: 1000 243600 A q Q 创= ′ (2-1) Q ——流量,L/s q ——污水指标,m 3/ha·d ,居住用地:55m 3/(ha·d ); 公共设施用地:40 m 3/(ha·d ); 仓储用地:20m 3/(ha·d ); 市政用地:15 m 3/(ha·d ); 其它污水为总污水量的10%。 A ——面积,ha ,在所给地区地形图上根据区域面积计算。 由于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是平均值,因此根据设计人口和生活污水定额计算所得的是污水平均流量。而实际上流入污水管道的污水量时刻扣在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季节变换,日间变换等等。若要采用平均值计算流量,必须设定污水变化系数来修订水量。下表是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采用的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值。 表1 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9]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 1.概述 (2) 1.1给水现状 (2) 1.2规划用水单位 (2) 1.3水源选择 (2) 1.4水压要求 (2) 2.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管网设计 (4) 3.1管网定线 (4) 3.2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以及流量出分配 (4) 3.3管网平差计算 (8) 4泵站流量扬程计算 (9) 5.管网设计校核 (9) 5.1消防工况校核 (9) 5.2事故工矿校核 (11) 第二篇污水管网设计 1.概述 (12) 2.管道定线及设计管段、面积划分 (12) 3.设计流量、比流量计算 (13) 4.污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表 (14) 5.污水干管水力和埋设深度计算 (14) 第三篇雨水管网设计 1.概述 (16) 2.雨水量计算 (16) 2.1暴雨强度公式 (16) 2.2综合径流系数 (16) 3.雨水管网定线 (16) 4.划分设计管段 (17) 5.汇水面积划分 (17) 6.管段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算 (18) 7.各设计管段上、下端的管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算 (19)

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1 给水现状 目前镇区没有统一给水,居民用水多采用自发组织引山泉水及地下水,其水量不能满足镇区用水量的要求,此外,镇区给水管网不成系统,管径和管材都不能满足要求。 1.2 规划用水单位 镇区规划以居住生活用地为主,用水量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公建用水量及市政用水量。规划可根据远期镇区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工业的性质及水资源的情况,同时参考国家有关规及相似城镇的用水标准, 1.3 水源选择 根据水利部门提供资料,本镇区上游的溪水库(在规划围之外,位于本镇的东北方向,溪上游)流域集雨面积为约为10km2,水量充足,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二级标准,溪在水质及水量方面均能满足远期镇区供水的要求,故规划拟定以溪水库作为镇区供水水源。供水方式采用统一,均由位于镇区东北角的自来水厂统一供给。 1.4 水压要求

给水管网平差结果

给水管网平差 一、平差基本数据 1、平差类型:反算水源压力。 2、计算公式: 柯尔-勃洛克公式 I=λ*V^2/(2.0*g*D) 1.0/λ^0.5=- 2.0*lg[k/( 3.7*D)+2.5/(Re*λ^0.5)] Re=V*D/ν 计算温度:10 ,ν=0.000001 3、局部损失系数:1.20 4、水源点水泵参数: 水源点水泵杨程单位(m),水源点水泵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 水源节点编号流量1 扬程1 流量2 扬程2 流量3 扬程3 二、节点参数 节点编号流量(L/s) 地面标高(m) 节点水压(m) 自由水头(m) 1 0.521 140.000 170.32 2 30.322 2 -115.740 140.000 171.497 31.497 3 6.54 4 140.000 170.342 30.342 4 5.746 140.000 171.120 31.120 5 1.389 140.000 169.777 29.777 6 10.743 140.000 170.06 7 30.067 7 11.814 140.000 169.717 29.717 8 1.505 140.000 169.160 29.160 9 6.544 140.000 169.522 29.522 10 1.853 140.000 169.072 29.072 11 8.165 140.000 169.243 29.243 12 10.192 140.000 169.242 29.242 13 2.345 140.000 168.000 28.000 14 0.579 136.000 168.985 32.985 15 8.893 136.000 169.011 33.011 16 6.023 136.000 169.013 33.013 17 11.962 136.000 168.897 32.897 18 1.476 136.000 168.554 32.554 19 12.498 136.000 168.893 32.893 20 1.389 136.000 168.602 32.602 21 2.316 136.000 167.692 31.692 22 3.243 136.000 165.822 29.822 三、管道参数 管道编号管径(mm) 管长(m) 流量(L/s) 流速(m/s) 千米损失(m) 管道损失(m) 1-3 100 90.0 0.521 0.092 0.218 0.020 2-4 315 46.1 115.740 1.637 8.172 0.377

给水管道相关计算

给水管道相关计算 1、给水管道流量计算 给水管道流量计算公式是给水工程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个公式,即: Q =A v 式中: Q —管道的流量,m 3/s ; A —管道的横截面积,m 2; v —流速,m/s. 2、管径 管道口径按下式确定: v Q D π4= 式中: D —管段直径(m); Q —管段的计算流量(m 3/s); v —流速(m 3/s)。 由上式可以看出,管径不但和管道流量有关,还与管段水流流速大小有关。因此,必须选取适宜的流速。一般最大流速限定为 2.5- 3.0m/s ,最小流速限定为0.6m/s 。需根据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费用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流速—经济流速。 一般情况下,经济流速可采用平均经济流速,见下表。 平均经济流速

管径(mm)平均经济流速(m3/s) D=100—400 0.6—0.9 D≥400 0.9—1.4 一般大管径取较大的平均经济流速,小管径可取较小的平均经济流速。 3、水头损失 在供水管路中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有管路阻力损失,即水头损失。核算水头损失以确定水压是否满足要求。水头损失由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两部分组成,在大、中管道口径水头损失计算时,为简化计算,常取局部水头损失为沿程水头损失的5%—10%算,由水力学知识可知: 沿程水头损失:h f=(L/c2R)v2(2) 局部水头损失:h j=(5%—10%)h f(3) 则总水头损失:h w=h f+h j=k h f(4) 式中: h w—管道的总水头损失,m; h 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h j—管道局部水头损失,m; k—考虑局部水头损失后的系数,取k=1.05—1.10; L—管道的长度,m; v—管道中水流平均速度,m/s; R—管道的水力半径,m,圆管R=D/4,D为管道内径,m;

解节点方程管网平差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解节点方程管网平差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给水管网力计算是以解管段方程、解环方程和解节点方程为基础,对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压降方程应用近似优化处理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旨在求解管段流量或节点水压,为管网设计,改扩建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节点方程管网平差开发与应用 1引言 给水管网力计算是以解管段方程、解环方程和解节点方程为基础,对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压降方程应用近似优化处理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旨在求解管段流量或节点水压,为管网设计,改扩建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供水事业的发展,给水管网的规模不断增大,管段数和环数不断增多。众所周知,传统的解环方程法是在手算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计算前需要初分管段流量。对于大型复杂管网,初分流量相当繁琐,人工工作量较大,且初分值不合理会导致迭代算法不收敛。 为此,本文基于解节点方程的算法原理及管网数据结构的特征,研究了正定稀疏矩隈的变带宽紧缩贮存技术,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程序,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和验算。 2解节点方程的有理与方法 2.1节点方程 根据管段压降方程,Hi-Hj=Sijq2ij,将管段流量用水压表示, qij=sign(Hi-Hj)(│Hi-Hj│÷Sij)1/2,代入连续性方程,即得出节点方程, Q+∑sign(Hi-Hj)(│Hi-Hj│÷Sij)1/2=0 式中Qi—i节点的耗水量或水源供水量(即节点流量); HiHj——i,j节点的水压; Sij——i,j管段的摩阻。 若管网节点数为M,则独立的节点方程数为M-1。 2.2节点方程的线性化 节点方程是以节点压力未知量的非线性方程组,令Cij=1/(Sij│qij│),qij的初值可用程序中所示的经验公式确定,则节点方程可化为,Q+∑Cij(Hi-Hj)=0,这是一个线性方程组,可用迭代法或牛顿法求解,程序中采用的迭代法。 2.3线性方程系数矩阵的存贮 根据管网图形拓扑结构可知,以上线性方程的系数矩阵为对称正定稀疏矩阵,矩阵元素中大部分为0,节点数越多,稀疏性越明显。对于M个节点的管网,矩阵元素共(M-1)2个,按一般矩阵存贮需要(M-1)2个存贮单元。对称矩阵只需要存贮一半元素(上三角或下三角矩阵)即可。对于稀疏矩阵,依照一定次序用一维数组紧缩存贮每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到对角线上的元素,再用指标数组存放各对角线元素在一维数组中的位置序号,这种变带宽紧缩方式可以进一步有效地节省存贮单元。 2.4节点方程的计算步骤 ⑴读取数据,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初分流量,初定管径,计算摩阻;⑵计算初始系数矩阵参数;⑶解线性方程组,求节点点压,利用压差计算管段流量,高速管径及摩阻返回;⑶重新生成系数矩阵;⑷迭代至前后两次管段流量之差在允许精度范围内;⑸进一步计算节点自由水压,管段流速,水头损失等;⑹输出计算结果。 3解节点方程程序的应用 解节点方程的FORTRAN源程序及说明从略。 应用程序前,需绘制计算简图,按要求将节点、管段编号,将基础数据输入文件input.dat 中,结果文件output.dat中。节点编号原则:已知压力节点编号;未知坟力节点编号尽可能与相邻节点编号差值小,以利于紧缩存贮。

给水管网管网平差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A 100 main() { int B[A],E[A],IO[A],JO[A],ok=0,i,k,P,LOOP; float xs,L[A],D[A],q[A],Dq[A],h[A],Dh[A],sq[A],s1[A],s[A],w[A],v[A]; FILE *fp; char F[10]; printf(" Please input DA TA file name... "); scanf("%s",F); fp=fopen(F,"r"); fscanf(fp,"%d%d%f",&P,&LOOP,&xs); for(k=1;k<=P;k++) fscanf(fp,"%d%d%f%f%f%d%d", &B[k],&E[k],&L[k],&D[k],&q[k],&IO[k],&JO[k]); fclose(fp); for(k=0;k<=LOOP;k++) Dq[k]=0; for(k=1;k<=P;k++) { if(D[k]<290) D[k]=D[k]-1; D[k]=D[k]/1000; s1[k]=.001736e-6/pow(D[k],5.3)*L[k]; q[k]=xs*(IO[k]<0)?-q[k]:q[k]; w[k]=3.141592654/4*D[k]*D[k]; } a1:ok++; printf(" OK=%d\n",ok); if(ok>0) goto a2; for(k=1;k<=P;k++) { q[k]=q[k]+Dq[abs(IO[k])]-Dq[JO[k]]; v[k]=fabs(q[k])/1000/w[k]; s[k]=(v[k]>=1.2)? s1[k]:s1[k]*.852*pow(1+.867/v[k],.3); h[k]=s[k]*q[k]*fabs(q[k]);} for(i=1;i<=LOOP;i++) { Dh[i]=0; sq[i]=0; for(k=1;k<=P;k++) { if(abs(IO[k])==i) {Dh[i]=Dh[i]+h[k]; sq[i]=sq[i]+s[k]*fabs(q[k]);} if(JO[k]==i) {Dh[i]=Dh[i]-h[k]; sq[i]=sq[i]+s[k]*fabs(q[k]);} } Dq[i]=-Dh[i]/2/sq[i]; } for(i=1;i<=LOOP;i++) if(fabs(Dh[i])>.001) goto a1; a2: printf(" Please input result file name ... "); scanf("%s",F); fp=fopen(F,"w"); fprintf(fp," Pipe=%d Loop=%d OK=%d\n",P,LOOP,ok); fprintf(fp,"----------------------------------------------------------\n");

平差经验总结(1)

管网平差 管网平差一般分三个步骤: 图面整理、数据准备、平差。目前我们用的平差软件为鸿业 10.5版本。 打开鸿业软件后,首先要设置工程名称及出图比例以及设置节点标注设置及管道标注设置。(设置--工程名称、出图比例、标注设置) 1、图面整理: 根据已收集到的现状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按照规划要求,整理出远期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对其进行图面整理。 图面整理内容主要包括: 清除小短线、重复管线、未连接管线等操作步骤:1)管线--定义管道-任意选择 2)工具--图面整理-选择所要整理的内容。 注意事项: 图形整理时需要对管网进行简化,主要是将管道节点进行简化;定义管道时选择球墨铸铁管,选择无管径。 2、数据准备 图面整理完后,需要对管网进行平差前的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包含定义真实管长、按管长分配流量(定义集中流量、定管供水类型)、自动预赋管径(定义现状管、定义环干管、自动预赋管径)、定义节点地面标高、定义节点水压等。 1)定义真实管长--如果管道是按照长度精确绘制的则不用定义。 2)按管长分配流量---按照管道长度自动分配节点流量

a、定义节点流量---主要是将管道流量分为集中流量和沿线流量;集中流量包括水源供水量(输入时为负值)和集中用水点流量(输入时为正值)。 b、定管供水类型---分为不供水、单侧供水和双侧供水;一般从水厂至配水管网之间可设置成不供水管道,城市边缘的管道可设置成单侧供水,其余全部为双侧供水。 3)自动预赋管径---需在节点流量确定后进行 a)定义环干管---在没有定义环干管的情况下,程序是按照最小路径的原理来定义环干管。布置环干管按照规划及用水区域大小的原则来布置。 b)定义现状管---对于现状给水管网中的主干管,可以将其定义成现状管,定义过的管径在平差计算时管径不会变化。 c)自动预赋管径---在节点流量确定后进行 3)定义节点地面标高 操作步骤: 平差--定义节点地面标高 高程点定义时必须有带高程点的地形图,可手工输入每一点的高程点,也可建立曲面高程模型计算(原地形--标高点--文本定义)统一定义。 4)定义节点水压--输入水源点处水泵扬程 3、平差 图面整理和数据准备完成后可进行平差计算,平差计算时分为最不利点校核、消防校核和事故校核三类,计算公式选择海增威廉公式,计算温度选择 13.0,管道拒不损失系数选择 1.2,默认管材为球墨铸铁管,水源点水泵流量单位要选择升/秒。对于全新的给水管网时,一般先进行反算水源点压力,反算出水源点所需要水压,由此来定义水厂加压泵房的水泵扬程。对于新旧结合的给水管网,一般业主只能提

给排水雨水管道设计计算要点

3雨水管道设计计算 3.1雨水排水区域划分及管网布置 3.1.1排水区域划分 该区域最北端有京杭大运河,中部有明显分水线。因此以明远路为分界线,明远路以北雨水排入大运河,以南地区雨水排入中部水体。这样划分有利于减小雨水管线长度和管道,并且可以缩小管径,提高经济效益。 3.1.2管线布置 根据该地区水体及地势特点,雨水管道为正交式布置,沿水体不设主干管,雨水通过干管直接排入水体。一些距水体较近的街区的雨水直接以地表径流的方式直接流入水体。明远路以北区域雨水干管的走向为自南向北;以南地区部分干管走向为自南向北,部分为自北向南,个别自南北汇入中间,具体流向根据水体所在位置确定。具体如图3所示。 3.2雨水流量计算

图3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初步设计)

3.2.1 雨量分析要素 a)降雨量指一定时段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水层深度,其计量单位以mm计。也可用单位面积上的具体及(L/ha)表示[9]。 b)降雨历时指一次连续降雨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指全部降雨时间,也可以指其中某个个别的连续时段,其计量以min或h计,可从自记雨量记录纸上读取。 c)暴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i表示 H i t =(3-1) 式中,i——暴雨强度(mm/min); H——某一段时间内的降雨总量(mm); t——降雨时间(min)。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表示。 d)降雨面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单位为公顷(ha) 雨水管渠的收集并不是整个降雨面积上的雨水,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地面面积称为汇水面积。每根管段的汇水面积如下表所示: 表7 汇水面积计算表: 管道编号管道长度 (m) 本段汇水面积编号 本段汇水面积 (ha) 传输汇水面积 (ha) 总汇水面积 (ha) 5~4230.7656 6.670 6.67 4~3153.84578 6.6714.67 3~2230.7658、5918.6814.6733.35 2~1153.8466、691233.3545.35 6~7192.36511.86011.86 9~8230.76538.1508.15 8~7153.84549.788.1517.93 16~10230.7660(3)、61(3)8.1508.15 10~11115.3861(4) 5.938.1514.08 11~12153.8460(4)、6222.9714.0837.05 12~13192.350(2)、52(2)10.6237.0547.67 13~14230.7650(1)、50(2)10.6247.6758.29 14~15230.7646(2)21.3458.2979.63 17~18115.3861(1)、(2)11.86011.86 18~19269.2260(1)、(2) 4.4411.8616.3 19~20230.7647 5.1916.321.49 20~21230.7648、4914.2321.4935.72

给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

目录 一. 工程量通用计量规则 (一)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 1、室内外界线划分1) 给水管道:A. 室内外界线:阀门或外墙皮;B. 与市政管道界线以水表井为界,无水表井者,以与市政管道碰头点为界。2) 排水管道:A. 室内外以出户第一个排水检查井为界;B. 室外管道与市政管道界线以与市政管道碰头井为界。另设在高层建筑内的泵房间管道与本章界线,以泵房外墙皮为界(泵房内管道阀件套用工艺管道定额章节)。 2、管道安装 1).各种管道,均以设计施工说明材质按递增或递减步距分不同管材,均以施工图所示中心长度,以“m”为计量单位,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的长度(室外管道不扣除井所占长度)。另设置于管道间、管廊内的管道(含相关连接件),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主体结构为现场浇注采用钢模施工的工程:内外浇注的定额人工乘以系数,内浇外砌的定额人工乘以系数。 2)“卫生器具安装”的支管管道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定(1)各种卫生器具的给水管道安装工程量均计至各卫生器具供水点(镶接点)。(2)淋浴器的给水管道安装工程量计至阀门中心。排水管道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定(1)蹲式大便器安装:A、采用铸铁P存水弯的,管长算到楼地面(扣除存水弯长度),计算主材时另加铸铁存水弯与陶瓷存水变的价差。B、采用陶瓷存水弯,管长算到楼地面。(2)坐式大便器安装:管长计算到楼地面。(3)立式小便器安装:只计算其水平管道长度,立管不计。(4)挂式小便器安装:管长计算到楼地面。(5)扫除口安装:管长计算到楼地面。(6)浴盆安装:管长计算到楼地面(扣除存水弯长度)。(7)排水栓安装:A、不带存水弯的,管长计算到楼地面。B、带S存水弯的,管长计算到楼地面上0.1M;另计0.15M短管主材。C、带P存水弯的,管长计算到P弯接口点。(8)地漏安装:A、不带存水弯的,管长计算到楼地面下0.1M。B、带存水弯的,管长计算到楼地面下0.1M(扣除存水弯长度)。(9)洗脸盆、洗涤盆安装:A、S型存水弯的,算到楼上0.1M。B、P型存水弯的,算到P弯接口点。

给水管网设计步骤

一、设计步骤: 1.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按城市分区用水量标准计算。工厂最高日生产用水量,按工厂性质、产品数量等分别计算,工厂用水量还包括工人在工作时生活用水量及班后淋浴用水量。此外,还有车站用水量、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加上未预见水量,即得该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计算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3)计算消防时用水量。 2. 供水系统方案选择 (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3. 管网定线 根据选定的给水系统方案,进行管网定线和输水管定线。 4.绘制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按城市逐时用水量表,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依此确定二泵站的供水曲线,及确定二泵站的工作制度。 5. 清水池容积,水塔(或高地水池)容积计算 6.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比流量计算 分区用水量标准若不相同应分别计算比流量。 (2)节点流量计算 先由比流量计算出沿线流量,再用沿线流量算出节点流量。

(3)进行流量分配,初拟管径。 7.管网平差 (1)对供水方案的最大用水时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平差。 (2)给出两个方案的最大用水时管网平差图和消防校核图。 8.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计算。 9.节点水压标高计算。 10.设计成果评价 绘制最大用水时等水压线图。 二、计算说明书要求: 1. 工程概述; 2. 用水量计算,包括计算依据、公式、定额和结果,编制用水量计算表; 3. 绘制二级泵站的供水曲线图,列表计算清水池调节容积,确定清水池总容积; 4. 根据管网定线的原则,确定主要供水方向,列表统计管网各管段的实 际长度和有效长度,计算集中流量、比流量、沿线流量、节点流量; 5. 说明初步分配流量的原则,选定合适的经济流速确定管道直径,进行 管网水力计算; 6. 确定服务水头,判断最不利供水点,计算水泵所需扬程,参照供水曲线 选择水泵机组并拟订供水方案; 7. 进行消防和事故情况的校核。 三、图纸要求: 1. 城市给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5000)—张; 2.选定一条从水厂到控制点的线路布置消火栓并绘制管道纵剖面图

管网平差

摘要:给水管网力计算是以解管段方程、解环方程和解节点方程为基础,对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压降方程应用近似优化处理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旨在求解管段流量或节点水压,为管网设计,改扩建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节点方程管网平差开发与应用 1 引言 给水管网力计算是以解管段方程、解环方程和解节点方程为基础,对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压降方程应用近似优化处理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旨在求解管段流量或节点水压,为管网设计,改扩建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供水事业的发展,给水管网的规模不断增大,管段数和环数不断增多。众所周知,传统的解环方程法是在手算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计算前需要初分管段流量。对于大型复杂管网,初分流量相当繁琐,人工工作量较大,且初分值不合理会导致迭代算法不收敛。 为此,本文基于解节点方程的算法原理及管网数据结构的特征,研究了正定稀疏矩隈的变带宽紧缩贮存技术,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程序,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和验算。 2 解节点方程的有理与方法 2.1节点方程 根据管段压降方程,Hi-Hj=Sijq2ij,将管段流量用水压表示, q ij=sign(H i-H j)(│H i-H j│÷S ij)1/2,代入连续性方程,即得出节点方程, Q+Σsign(H i-H j)(│H i-H j│÷S ij)1/2=0 式中Q i—i节点的耗水量或水源供水量(即节点流量); H i H j——i,j节点的水压; S ij——i,j管段的摩阻。 若管网节点数为M,则独立的节点方程数为M-1。 2.2节点方程的线性化 节点方程是以节点压力未知量的非线性方程组,令C ij=1/(S ij│q ij│),q ij的初值可用程序中所示的经验公式确定,则节点方程可化为,Q+ΣC ij(H i-H j)=0,这是一个线性方程组,可用迭代法或牛顿法求解,程序中采用的迭代法。 2.3线性方程系数矩阵的存贮 根据管网图形拓扑结构可知,以上线性方程的系数矩阵为对称正定稀疏矩阵,矩阵元素中大部分为0,节点数越多,稀疏性越明显。对于M个节点的管网,矩阵元素共(M-1)2个,按一般矩阵存贮需要(M-1)2个存贮单元。对称矩阵只需要存贮一半元素(上三角或下三角矩阵)即可。对于稀疏矩阵,依照一定次序用一维数组紧缩存贮每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到对角线上的元素,再用指标数组存放各对角线元素在一维数组中的位置序号,这种变带宽紧缩方式可以进一步有效地节省存贮单元。 2.4节点方程的计算步骤 ⑴读取数据,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初分流量,初定管径,计算摩阻;⑵计算初始系数矩阵参数;⑶解线性方程组,求节点点压,利用压差计算管段流量,高速管径及摩阻返回;⑶重

给排水管道等的计算规则

配管、配线工程量计算规则 1、各种配管应区别不同敷设方式、敷设位置、管材材质、规格,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2、配管工程中未包括钢索架设及拉紧装置、接线箱、盒、支架的制作安装,其工程量应另行计算。 3、管内穿线的工程量,应区别线路性质、导线材质、导线截面,以单线“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线路分支接头线的长度已综合考虑在项目基价中,不得另行计算。照明线路中的导线截面大于或等于6mm2以上时,应执行动力线路穿线相应项目。 4、线夹配线工程量,应区别线夹材质(塑料、瓷质)、线式(两线、三线)、敷设位置(木、砖、混凝土结构)以及导线规格,以线路“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 5、绝缘子配线工程量,应区别绝缘子形式(针式、鼓形、蝶式)、绝缘子配线位置(沿屋架、梁、柱、墙,跨屋架、梁、柱,木结构、顶棚内及砖、混凝土结构,沿钢支架及钢索)、导线截面积,以线路“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绝缘子暗配,引下线按线路支持点至天棚下缘距离的长度计算。 6、槽板配线工程量,应区别槽板配线位置(木结构、砖、混凝土结构)、导线截面、线式(二线、三线),以线路“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 7、塑料护套线明敷工程量,应区别导线截面、导线芯数(二芯、三芯)、敷设位置(木结构、砖、混凝土结构、沿钢索),以单根线路“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 8、线槽配线工程量,应区别导线截面,以单根线路“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 9、钢索架设工程量,应区别圆钢、钢索直径( 6、 9),按图示墙(柱)内缘距离,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不扣除拉紧装置所占长度。 10、母线拉紧装置及钢索拉紧装置制作安装工程量,应区别母线截面、花篮螺栓直径(12、16、18)以“套”为计量单位计算。 11、车间带形母线安装工程量,应区别母线材质(铝、铜)、母线截面、安装位置(沿屋架、梁、柱、墙,跨屋架、梁、柱)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 12、接线箱安装工程量,应区别安装形式(明装、暗装)、接线箱半周长,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 13、接线盒安装工程量,应区别安装形式(明装、暗装、钢索上)以及接线盒类型,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 14、灯具、明、暗开关,插座、按钮等的预留线,已分别综合在相应子目内,不再另行计算。 15、配线进入开关箱、柜、板的预留线,按下表规定的长度,分别计入相应的工程量。 导线预留长度表(每一根线) 序号项目预留长度说明 1 各种开关、柜、板宽+高盘面尺寸 2 单独安装(无箱、盘)的铁壳开关、闸刀开关、启动器线槽进出线盒等0.3m 从安装对象中心算起 3 由地面管子出口引至动力接线箱 1.0m 从管口计算 4 电源与管内导线连接(管内穿线与软、硬母线接点)[] 1.5m 从管口计算 5 出户线 1.5m 从管口计算

安装给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主要分项工程内容 1、给水工程 1.1、室内给水管网; 1.2、给水附件; 1.2.1、控制附件 1.2.2、配水附件 1.3、支架,套管,法兰。 2、排水工程 2.1、排水管网; 2.2、清通设备(支管:地面扫除口,法兰端盖;干管:检查口;室外排水井。)注:地面扫除口是未计价材料,需要单独列项。 2.3、土建类配件。 3、卫生设备 4、零星类土建工程 二、室内给水管网 1、列项:区分室内外、管材、连接方法、规格计算 2、分界线:室内外(检查井、阀门井、水表井或外墙皮 1.5m 作为分界) 3、计算规则: 3.1、以标注为准; 3.2、计算至卫生设备中心; 3.3、以室内内墙皮为准。 4、注意:管道与设备的分界线,以标准图为准。 三、排水管网 1、列项:区分室内外、管材、连接方法、规格计算 2、分界线:室内外(排水检查井或外墙皮 1.5m 作为分界) 3、计算规则: 3.1、以标注为准; 3.2、计算至卫生设备中心。 4、注意:管道与设备的分界线,以标准图为准。 注:如果卫生设备的水封(存水弯)在楼面以上,分界线以标注或楼面为准;如果卫生设备的水封(存水弯)在楼面以下,分界线以排水横管为准; 四、计算 1、管道水平长:根据平面图(标准、轴线、卫生设备位置推算) 2、管道垂直长:系统图(用标高计算) 3、给水附件: 3.1、控制附件:阀门等 3.2、配水附件:水龙头等。

4、套管: 4.1、镀锌铁皮套管:定额已包含安装费,按被穿管径确定规格。 4.2、钢套管: A、执行室外焊接钢管定额,以延长米计算。 B、按被穿管径加 2 号确定规格。 C、厚度计算:穿墙套管以墙厚度确定;穿楼板以下面平,上面加 20-30mm 确定长度。 4.3、防水套管:执行第六册定额。 5、法兰:以“副”为单位,规格以被穿管道直径确定;法兰阀门已包含了管道法兰;两个法兰附件相连时,使用单面法兰。 6、支架。除锈刷漆另计 7、水表:注意水表的组成(其中:螺纹水表包含了 1 个截止阀;法兰水表包含了 3 个截止阀,1 个止回阀) 8、给水管网:清洗消毒排水管网:地面清扫口、地漏、排水栓记住 9、其他:管道土方开挖;水磨石水池;管道支墩 管道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及内容 一、管道工程 各种管道,均以施工图所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米”为计量单位,不扣除阀门及管件(包括减压阀、疏水器、水表、伸缩器等成组安装)所占长度。 镀锌铁皮套管制作,以“个”为计量单位,其安装已经包括在管道安装定额内,不另计工程量。 管道支架制作安装,室内管道基本直径 32mm 以下的安装工程已包括在内,不另计工程量。基本直径 32mm 以上的,按图示尺寸以“吨”为计量单位。 各种伸缩器制作安装,均以“个”为计量单位。方型伸缩器两臂,按臂长的两倍合并在管道长度内计算。管道消毒、冲洗,按管道长度,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长度,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 栓类阀门安装 二、栓类阀门安装 室外消火栓,以“组”为计量单位。 水枪、水龙带及附件,按设计规定用量另行计算。 室内消火栓的水龙带长度以 20m 为准,超过 20m 时可按照设计规定调整。其他不变。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定额按成套产品以“组”为计量单位。如设计要求用短管时,可另行计算其本身价值,并列入材料表。 各种阀门安装均以”个“为计量单位。法兰阀门安装,如仅为一侧法兰连接时,定额所列法兰、带螺帽栓及垫圈数量减半,其余不变。 低压器具水表组成与安装 三、低压器具水表组成与安装 减压器安装按高压侧的直径计算。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说明要点

目录 (1) 第一章设计说明 (2) 1.1前言 (2) 1.2设计概况 (2)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 2.1用水量计算 (4) 2.2清水池容积计算 (6) 2.3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 第三章管网平差 (10) 3.1管网平差计算 (10) 3.2水泵扬程及泵机组选定 (10) 3.3等水压线图 (11) 3.4管网造价概算 (11) 附表一 (12) 附表二 (12) 附表三 (13) 附表四 (13) 附表五 (14) 附表六 (14) 附图一 (15)

一、设计说明 1.前言 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县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兼负消防功能,不考虑农业用水。该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9000m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982m3,流量550.46L/s,最大用水加消防流量为620.46L/s。 2.设计概况 (1)城市概况:该二区城市人口数为8.6万人,人口密度:239人/公顷,供水普及率100%。城区内建筑物按六层考虑。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下1.2m。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综合生用水定额为160L/cap·d,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表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 企业名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 日用水量 m3/d 逐时变 化 班制 冷车间 人数 热车间 人数 每班淋浴 人数 污染 程度 企业甲3200 均匀三班(8点起始) 1000 800 1600 一般 企业乙3200 均匀二班(8点起始) 800 700 1500 一般 表2.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 0~1 1.04 8~9 6.21 16~17 4.52 1~2 0.95 9~10 6.12 17~18 4.93 2~3 1.2 10~11 5.58 18~19 5.14 3~4 1.65 11~12 5.48 19~20 5.66 4~5 3.41 12~13 4.97 20~21 5.8 5~6 6.84 13~14 4.81 21~22 4.91 6~7 6.84 14~15 4.11 22~23 3.05 7~8 6.84 15~16 4.18 23~24 1.65 (3)给水系统选择

给排水管网平差计算方法

给水管网平差计算方法 1、初分流量、选管径,形成数据文件 (1)数据单位:长度——米;管径——毫米; 水量——升/秒;流速——米/秒。 (2)流量的正负号: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3)编号:进行环的编号,外环(无邻环)编号为21。 2、编辑录入数据(1)进入DOS状态下在sj/gssj文件夹内敲QE 执行文件,进入编辑器,然后输入文件名(不带后缀)进入输入数据状态。(2)输入、修改数据。 数据输入顺序:最小闭合差环数 管段数 管长管径流量邻环数 输入结束后按F2存盘,按ALT+X退出 3、数据运行 在DOS状态下,在sj/gssj/文件夹内敲入pspc 空格文件名运行平差。若不运行或出现死循环,则录入数据出现错误。 l常见错误: (1)忘记输入文件名或带后缀; (2)环数或管段数与实际不符; (3)编号错误; (4)少空格(数据不足)。 4、查看运行结果 在DOS状态下在sj/gssj文件夹内敲QE执行文件进入编辑器,敲入文件名*.out察看结果。

排水管网平差计算使用方法 1、数据文件 (1)划分管段进行编号(同一端点可有不同的编号),计算汇流面积,形成数据文件。 (2)数据单位:长度—米,管径—毫米,水量—升/秒,流速—米/秒,面积—平方公顷。 ●2、编辑录入数据 (1)进入WINDOWS状态下在sj/pssj文件夹内运行peii执行文件,进入编辑器,然后敲入e空格sj.ps3回车按ESC 键进入输入数据状态。 (2)在第七列输入、修改数据,按F10换行。 输入数据顺序: 管段编号 管长人口密度污水量标准汇流面积 转输流量集中流量地面标高 终点地面标高起始点埋深冰冻线深度 最小流速 700 800 F2存盘,两次F4退出 敲入数据要求: ●必须在第七列之后敲入数据,按F10换行●在最小流速之后敲入数据:700 800(3)输入结束后按F2存盘,按两次F4退出,再按 Ctrl+C退回到WINDOWS状态下。● 3、数据运行 WINDOWS状态下在sj/pssj文件夹内运行PSG29.exe文件,进行数据计算。●若不运行或出现死循环,则录入数据出现错误。 ●常见错误: 1)数据文件名不是sj.ps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