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案例(非物质文化)——皮影戏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综合实践案例(非物质文化)——皮影戏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综合实践案例(非物质文化)——皮影戏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综合实践学习案例:

题目:探究青海省皮影戏的发展与现状

班级:湟中县土门关乡初中七(2)班

指导老师:赵元飞喇海忠

组员:张宪秀赵洪昌曹得清马兰霞

课题研究的科目:语文

研究目的:我省皮影艺术遍布民间,历经几次兴衰。然后现状却呈现濒危之势,后继乏人。为了挖掘我国皮影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使青少年更多更好地接触将已消逝的非物质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些文化,延续文化发展。通过宣传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研究意义: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更该具备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皮影戏等一些文化面临消逝后继无人的危险,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呼吁当代青少年关注皮影戏文化遗产。

初中生对皮影戏文化并非了解,通过这次研究,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皮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

内容:从皮影戏的起源,发展,现状,艺术价值,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

探究方法:可以在网上查相关资料、运用调查问卷、归纳总结,了解青少年对皮影戏的认识。

指导老师:赵元飞喇海忠

调查问卷:赵元飞

写作:喇海忠赵元飞

收集资料:赵元飞喇海忠

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

第一步:发放调查问卷及相关资料的收集,研讨小结。收集并整理资料。

探究性学习及任务:了解本地民风民俗,探究民间艺术皮影戏的历史发展及现状。(资料)

研究皮影戏的价值与贡献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还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它自13世纪先后传入亚欧各国到现在,都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早在1781年,德国文豪哥德就用皮影戏来庆贺他的生日,使得宾客惊喜不已。在土尔其,至今还盛行着皮影戏的传统文娱活动。我国的皮影剧团每到国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赞誉。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观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公认中国皮影戏是近代发明电影的先行。

在国内,有《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有唐剧、华剧、陇剧、黄龙戏等十余个地方戏,都是在当地皮影戏曲调中直接派生出来的新剧种。皮影戏艺术还为戏剧舞台上创出了风趣幽默的“皮影步”和皮影造型技巧,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皮影戏音乐,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汇当地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它与其他乐种也起着互相取补、互相促进与提高的作用。

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制作之生动精美,可引无数国内外人士、博物馆垂涎。在人民大会堂里也有以皮影画为装饰的大型屏风,展示了我国民间皮影的艺术价值。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千余年耒,她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它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

过去在农村、厂矿、部队、机关、学校都常有业余皮影戏社团组织,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国先民所发明的皮影戏,是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

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

在当代的电影艺术中,皮影技术还为动画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工艺手段,为美术片创出了新品种。从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来部吸取皮影表现技法的美术片问世。

皮影戏自古也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工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内皮影艺人也曾奔赴前线阵地进行慰问演出。在抗日战争和土改时期,不少皮影艺人配合时局编演新戏,成为宣传革命的轻骑。

中国皮影艺术之中,还蕴涵着许多历史信息。学者们可从中研究中国历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问题。

皮影戏还是最早传入西方的表演艺术。波斯的历史学家雷士丹丁的记载,只是成吉斯汗大帝的军队在波斯演出影戏的情况。1767年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的全部形式和制作过程带回法国,成为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法国的影戏,到1776年又间接传入英国。

十八世纪的外国传教士带走的是唐山和北京的皮影,他们开始是喜欢皮影戏的镂刻艺术,做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的,他们观摩了皮影戏演出的独特形式,更感兴趣,于是就把皮影戏的整个操作方法介绍到本国去。

(赵元飞搜集整理)

皮影的起源与发展(资料)

一、皮影戏的沿革

根据已故文学家孙楷第先生考据,皮影戏始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公元七世纪-八世纪)。当时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渡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

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之一种,宋人高承著《事物纪原》说:“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

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还介绍了影戏制做材料的演变和表演的内容:“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皮(羊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这里所说京师人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宋代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影戏之类。

宋代影戏相当繁盛还表现在制做镂刻影人的艺人,成为见于记载的专门行业。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别称,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当时影戏还有不同的种类,《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章说:“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滑稽影)”;《都城纪胜》“杂手艺”条说:“有‘手影戏’一种”;《武林旧事》元夕条云:“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在南曲曲谱中有“大影戏”曲调一种。

“乔”字在当时作“伪装”解,瓦子诸艺中有“乔相扑”一种,就是滑稽摔跤,“乔影戏”可能是由真人模拟影人的动作形式,做出种种滑稽可笑的样子,引人发笑。如果当时的影戏不是极为喜闻乐见,就难有“乔影戏”之说。

“手影戏”从字面讲可能是以手的各种形象表现各种影象,可能是今天人们利用灯光,在粉壁上,以双手变化,在灯光投影下做出各种动物形象的游戏表演,也可能是手上表演的小形影戏。

“大影戏”明确说明是以“人为”之的表演,从这段记载可以推想,宋元时代一些戏曲从傀儡、影戏中吸收动作和音乐滋养的情况。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做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十四世纪初,波斯有位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记载一段有趣的影戏交流史料:“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即为影戏)。

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从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的一首咏赞影戏的诗中,可见一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明代影戏还保存着宋代讲史的传统,这段影戏表演的就是公元前三世纪刘邦和项羽争夺中央领导权的战争——楚汉相争的史实: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清代,特别是清末民初,20世纪初叶,皮影戏在中国广大地区传播开了,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二、皮影戏的流传与风格

皮影戏流传的地域极为广阔,最北到黑龙江省,最南到广东省,西部到青海省都有皮影戏,中原地区陕西有牛皮娃娃影,江浙有羊皮影和山西有纸窗影。有的省区还有不同流派,如河北省就有西派和东派之分,西派为北京影,又称蒲团影,东派为滦州影,也叫乐亭影或唐山影。

有的省区,在皮影造型上有共同特点外因唱腔和音乐,表演方法的不同又分别有不同的流派和流行地区,如陕西的皮影,按声腔和流行的地区的不同就有“阿宫腔”、“八步景”、“碗碗腔”、“弦板腔”、“拍板皮影”、“商洛道情”、“关中道情”、“安康道情”、“陕北碗碗腔”、“安康越调”等的区别。如“拍板皮影”主要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又称“老腔皮影”,据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惟挑竿的为唱者之主,其他人员帮腔。乐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紧张时,一人用力拍板节奏,形成特色,故称“拍板皮影”。所演剧目多为表现“春秋战国”和“三国”历史故事为主,无才子佳人戏。

三、皮影戏的表演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

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除“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外,也有《碧玉簪》一类才子佳人戏。

“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等地区。故亦名华剧。其音乐唱腔婉转优美、柔和细致。乐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形如小铜钟)、边鼓、云鼓、手锣、大锣、马锣、梆子、唢呐、大号等。‘碗碗’为其主要击节乐器,故名“碗碗腔”。耍竿子者专管人物表演,不唱不白,弹月琴者兼打边鼓、堂鼓、手锣,并在幕内专唱和白,故名“前首”;掌二弦者兼管铙钹、哨呐、大号;敲碗碗者带打梆子、大锣、马锣、铰子等,仅五人就可以唱全剧。挑竿者双手掌竿,以作人、马各种动作。文场动作与生人无异;武戏跌打厮杀,马上马下,极为生动。传统剧目有250余种。

从以上简单例举,即可以看出皮影戏在陕西一省内就有多种唱腔,多种流派的表演艺术,它的音乐吸收曲艺、戏曲,又滋补了戏曲与音乐的不足,流传地域极为广阔,各地的皮影戏都有独特风格,实在是中国皮影戏独具的特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青海皮影戏简介

青海皮影戏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接壤的三角地带。青海皮影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大种类。根据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工艺上来讲,青海皮影造型外轮廓以直线概括,俊俏有神,重视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头部造型约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青海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以小黑毛公牛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的制作工艺上,无论是选皮、刮皮、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雕刻刀法也非常讲究,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青海皮影的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其整体造型是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全身头、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绞连。一盏灯,布围框,三五人吹啦弹唱;皮刻人,半面脸,一席地操演雄兵。皮人皮马安天下,铜锣铜鼓定太平。死戏活影,半台锣鼓半台戏。有口没口,权靠人口传皮口,似人非人,依赖真人弄假人。十张纸周游世界,一盏灯照亮乾坤。登台保太平,箱内乾坤大.击鼓劝世人,敲鼓安天下.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这是青海灯影的独特之处,它具有人员少,乐器全,适合农村演出。因为灯影戏唱腔高昂激越,急促奔放,他的打击乐与秦腔相近,却又有自己的特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淳朴的乡土色彩,因而素为青海农村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马兰霞搜集整理指导教师:赵元飞喇海忠

青海灯影戏简介

青海灯影戏,皮影戏剧种,俗称“影子”。唱灯影戏叫“唱影子”,看灯影叫“看影子”,灯影戏唱腔也叫“影子腔”。灯影戏的人物形象,道具(如车、马、刀、枪、桌椅等)是用加工的黄牛皮革雕制而成。人物脸谱神态各异,服装花纹细腻,色彩鲜明,对比清晰。它是由演员操纵皮影表演,透过灯光投影于银幕,让观众看影像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演员、演奏员通过演唱,演奏、吟诵、道白等手段来表达戏曲内容。它主要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区汉族地区,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剧种。

一、演艺人员

皮影戏班由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组成,农忙务农,农闲演出。其中演员一人称“前台”,也称“把式”,乐队四人(俗称后台),承担伴奏,帮腔和杂务。

二、道具

乐器有弦乐、管乐、打击乐三种。班社可自由结合,或以家庭为单位。灯影戏剧目可分为“大传戏”和“单本戏”两大类。大传戏是根据历史长篇小说改编,单本戏是根据民间口头文学改编。

三、脚本

过去灯影戏没有文字脚本,全靠师傅口传身授或艺人自编自演。因此同一台戏各艺人唱法不同,艺人本人每次表演也大同小异,但主要内容、道白、及唱词较固定。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铡美案》、《状元媒》、《黄鹤楼》、《斩秦英》、《满园春》、《百子图》、《北国盗甲》等。青海灯影音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从当地民间音乐和其它戏曲中吸取营养,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唱腔和唢呐曲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淳朴的乡土色彩,表演形式生动活泼,素为青海农村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皮影的制作过程:

1、皮影的制作的材料是黄牛皮,驴皮,因为他们通过灯光的投影效果好。

2、光、影、色三者形成了皮影雕刻的观赏效果的要素

2、制作一个皮影要经过浸泡,刮铲磨平,落样雕刻,敷色,熨烫,定联等,工序才能最终完成,皮影造型,调装饰性,概括性,形成图案化的人物场景,和色彩渲染,充分展示平面艺术的魅力。

第二步:访问

第一次接触皮影

(第一次去采访时,没有遇到主人公张永全。但在他的儿子和妻子的许可下,我们参观了一些作品。)

(当我们看到、拿到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张先良,皮影制作的新传人,非常欣喜的为我们讲解演示。)

(动手演示)

虽然我们没有采访到张先生,但我们的收获很大。没有想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令人惊叹的民族瑰宝存在,而我们就没有感觉到

第四次采访

为什么说是第四次呢?因为第二次、第三次约好之后因为其他原因我们没有见到我们的主人公。第四次张永全老师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赵生芸:

张伯伯,

你看现在

的皮影戏

发着情况

好吗?

张生全:

目前我们

的皮影戏

发展情况

非常的不

乐观,看的人少,能懂的也只有老年人了,因为我们的剧本都是以古典故事为主,吸引不了年轻人,再加上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压力很大,快演不下去了。赵生芸:那么你们是不是快要丢弃皮影戏了?

张生全:不,我们

在努力,不让中华

民族的文化遗产

在我们的手里失

传,政府也在努力

挽救。现在政府在

塔尔寺的八宝莲

花艺术中心给我

工作室,让我把皮

影戏发展起来。

赵生芸:那好,请

问你在哪里主要做什么?

张生全:我主要是制作皮影,挽救一部分皮影。

曹德清:张伯伯,皮影现在制作的题材就是以前的那些吗?

张生全:不全是,我们除了制作以前的那些,还在研究制作接近现代生活的一些皮影艺术品。

严岱成:张伯伯,你现在唱皮影戏吗?

张生全:唱,有人来邀请就去唱。

张先金:张伯伯,你们唱的时候有几个人?

张生全:皮影演唱一个班子5人组成。上手操作乐器;小鼓,干鼓,三弦;中手操作乐器;小罗,四胡,唢呐;下手操作乐器;大罗,插钹,笛子;把式演唱操作皮影人物。

采访花絮:

(访谈)

(演示)

(参观珍品)

(动手演示)

(充满魅力的皮影)

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合影

参与学生:张先金

虽然可以在每年都看到家乡的皮

影戏,尤其张生华是我的爷爷,但从来没有如

此详细的了解他的制作工艺,也没有这么近距

离的的接触他。

参与学生:赵生芸

顽皮好动是我的天性,走出校园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真的太很好了!外面的世界

很精彩,有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参与学生:严岱成

作业是山,作业是海。能

从作业的海洋里出来吸吸新鲜

空气太好了。通过实践活动,我

从不懂到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

知识,并能初步应用基本技能,

受益非浅。

参与学生:张桂荣

总以为只有读书,看报,听音乐

才算学习好,有爱好。很少去操作技

术技能方面的东西和浏览网页。通过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对网络有了新的

认识。

参与学生:曹德清

唱歌我最喜欢,但像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我更喜欢。可以学到平时学不到的知识。

(图片搜集赵元飞)

6万块钱分成6份半

皮影戏艺人处境难

(资料转自中国艺术报王新荣/文) “一年6万块钱,6个半人来分该怎么分?”看似简单的一道数学题,却是令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东柳村的民间皮影戏艺人周邦辉头疼的一笔账。

在近日于青海举行的2014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戏剧培训项目上,记者见到了周邦辉——培训班上最基层的一名学员。交谈中,周邦辉向记者讲述了关于他和他的农民皮影戏班新艺社的故事。

6万块钱,是周邦辉和他的皮影戏班自2010年以来每年的全部演出收入,而且还是在演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每年冬春两季近5个月的时间里,周邦辉就会带上他的皮影戏班一行5人在青海、甘肃各地走村串户,辗转2000多公里,演出150多场。腿跑断了、嗓子唱哑了,戏班的5个人,平均每人每月也只挣到1000多元钱。为了生活,演员在没戏演的时候又不得不去找其他的活儿干。

戏班只有5个人,为什么6万块钱要分作6份半,这笔账到底是怎么算的?

周邦辉告诉记者,皮影箱子,也就是专门负责采购、保养影人的箱主一份;演员也叫“把式”,负责影人操作和唱念故事,是皮影戏班挑大梁的,一份半;另外四名伴奏一人一份,一共六份半。“演皮影戏就别想着挣多少钱。”周邦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皮影艺术的造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元素。制作工艺与造型样式都别具一格,期戏剧化的造型程式与雕刻手法,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的贡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自然流露出纯真质朴之美,还具备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隐忍、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在公众传播领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上的共识,营造保护费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强有力的宣传,使全体民众自然且广泛地了解、认识和感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进而接受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一) 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论题,本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人手,对其原初含义和本土化流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引入汉语语境,纳入学界已有的概念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为实现其在汉语语境中的有效性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比较 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文化研究的热点,但从学界的现状来看,理论准备很不充分。“所谓理论准备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即没有建立和形成我们自己的基本观念和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导言:外生性概念的内在困境 按照一般的学术路径,一个概念的提出,是在对概念的内涵充分明确之后。而相对于国内学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权威机构通过《公约》公布并作出了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从这个角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中国学术界自生的概念,而是来自非学术路径的一个外在的规定性概念,所以,它在汉语语境中缺乏天然的学术土壤。 从表面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官方中文本,似乎是一个应当在汉语语境中可以直接明确其内涵的名词。按照汉语的构词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可以分为两部分:“非物质”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我国学界较为习用的名词之一,在汉语中的理解不存在较大的分歧;难点在于对“非物质”的理解。“非物质”作为一个形容词词根,修饰和限定“文化遗产”。从词语属性上讲,“非物质”在此处是和“物质”相对应的否定性词根,其完整形态应是“非物质的”。进一步分析,“非物质的”即形容词词根“物质的”加上否定性前缀“非”,构成了否定的内容。从本质上讲,这样的构词方法并非纯正的汉语构词法,而是英语的构词方法之一。 按照一般的理解,“非物质”是对“物质”的全称否定,而在汉语中处理对立、全称否定关系的时候,很少用否定性词根来构词,而是选取一个反义词来表达。就此处而言,“物质”的反义词,在汉语中就应当是“精神”或“意识”,而不是“非物质”。所以有学者在初次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时,认为“所谓‘非物质文化’也就是精神文化”2]。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原生性的汉语概念,它产生于汉语语境之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外在性规定,在现有的汉语概念体系中无法使对之的解读达到圆满和自足。虽然在汉语语境中,以上两种理解都有其合理性,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和缺失。 再者,中文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公约》的官方中文本和英文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所以有学者拘泥于中英文本之间的差异,强调翻译准确性的问题。其实中文本并非英文本的翻译文本,而应当是同时发布的文本之一,文本差异并非翻译的问题,而是在两种语境中表达的异同问题。但由于英语的强势地位,其思维方式通过中文本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不能完全避免,所以我们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英语思维影响下的汉语产物,它虽然用汉语方式表达出来,其本质却是一个外来词,不能从字面上就得出其完整含义,需要我们结合《公约》对之作出的界定,并将其纳入自身的概念体系,才能对其明确定位,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能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正。 二、《公约》的界定及解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

【教学设计】皮影戏教学提纲

《皮影戏》教学设计 周村区实验学校王冬梅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皮影戏片段,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对皮影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关注皮影戏,关注传统文化。 2、通过了解皮影戏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古老戏种的艺术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皮影戏表演形式、角色分类及皮影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古代皮影戏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初步对皮影戏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用皮影实物激发学生学习和了解皮影戏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走进皮影戏,了解表演形式 1、播放传统皮影戏《武松打虎》片段,学生初步认识皮影戏的演出形式。 交流:这是有2000年历史的皮影戏,在舞台上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皮影人物:武松老虎也是皮影) 教师引导,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

学生大胆推测,产生质疑。 接着交流:还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又是哪来的? 过渡:皮影是在一层薄薄的幕布后面表演的,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幕布后面呢! 2、幕后大揭秘!播放《武松打虎》的幕后视频 学生交流新的发现。 预设:(1)真正的演员是皮影艺人,他们一边操纵影人,一边演唱讲述故事。(2)还有一支小乐队为演出配乐。 教师点拨:幕布为什么那么亮呢?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道具就是幕布后面的灯光。 总结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过渡:解开了皮影戏的神秘面纱,皮影也有好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你想了解什么? 3、学生触摸皮影,产生疑问:皮影是用什么做的呢? 出示图片,驴皮、牛皮,并与精美的皮影对比。 激发学生探求皮影制作过程的兴趣。 (二)、活动:排一排皮影制作过程 1、皮影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出示文字,请学生读给大家听。 再出示皮影制作的图片,打乱顺序。 孩子们根据文字,开动脑筋,把图片排列正确。教师适时点评鼓励。 2、过渡:制作好的皮影栩栩如生,根据人物的特点进行分类,也就是戏曲中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皮影 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皮影艺术的造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元素。制作工艺与造型样式都别具一格,期戏剧化的造型程式与雕刻手法,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的贡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自然流露出纯真质朴之美,还具备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隐忍、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在公众传播领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上的共识,营造保护费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强有力的宣传,使全体民众自然且广泛地了解、认识和感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进而接受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已经修改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第二页:中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名单(30)项 序号项目年度 1昆曲(2001.5) 2.古琴艺术(2003.11)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11) 4.蒙古族长调民歌(200 5.11) 5.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9) 6.福建南音(2009.9) 7.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9) 8.安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9) 9.贵州侗族大歌(2009.9) 10.广东粤剧(2009.9) 11.《格萨尔》史诗(2009.9) 12.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9) 13.青海热贡艺术(2009.9) 14.藏戏(2009.9)

15.新疆《玛纳斯》(2009.9) 16.甘肃花儿(2009.9) 17.西安鼓乐(2009.9) 18.中国朝鲜族农乐舞(2009.9) 19.中国书法(2009.9) 20.中国篆刻(2009.9) 21.中国剪纸(2009.9) 22.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2009.9) 23.端午节(2009.9) 24.妈祖信俗(2009.9) 25.中国雕版印刷技艺(2009.9) 26.蒙古族呼麦(2009.9) 27.京剧(2010.11) 28.中医针灸(2010.11) 29.中国皮影(2011.11) 30.中国珠算(2013.12) 第三页:皮影戏历史 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传统艺术,俗称人头戏、影子戏,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最早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深受百姓的喜爱。不仅如此,皇宫里的皇亲国戚们也是非常喜欢,康熙年间,礼亲王府设有八位拿五品俸禄的官员就专管这皮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暖和喜庆日子还要传民间的皮影戏班进宅表演。还有一些历史名人对皮影也是有所青睐,比如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都非常爱看北京的皮影戏。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已经修改修订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 已经修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页: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民俗活动和与、有关自然界和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技 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清楚、明确。 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昆曲、等26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第二页:中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名单(30)项 序号项目年度 1昆曲 2.古琴艺术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4.蒙古族长调民歌 5.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6.福建南音 7.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8.安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9.贵州侗族大歌 10.广东粤剧 11.《格萨尔》史诗 12.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13.青海热贡艺术 14.藏戏 15.新疆《玛纳斯》 16.甘肃花儿 17.西安鼓乐 18.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19.中国书法 20.中国篆刻 21.中国剪纸 22.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23.端午节 24.妈祖信俗 25.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6.蒙古族呼麦 27.京剧 28.中医针灸 29.中国皮影 30.中国珠算 第三页:皮影戏历史 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传统艺术,俗称人头戏、影子戏,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最早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深受百姓的喜爱。不仅如此,皇宫里的皇亲国戚们也是非常喜欢,康熙年间,礼亲王府设有八位拿五品俸禄的官员就专管这皮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暖和喜庆日子还要

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国不少地方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资源利用。当前,我国主要是以文化事业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由于保护资金、保护手段的不足,从近几年的效果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快速转型中面临的问题越加严重,不少非遗资源正濒于消亡的危险境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发掘尚未实现良性运作,亟待突破。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在相关延伸领域的推动作用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逐渐将文化创意元素与传统产业特点相融合,以全新的文化视角和手段为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利用,将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相结合,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日益显著的核心驱动作用。在产业实践中,文化创意产业在各个领域所起到的注入活力、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作用正日趋显现出来。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破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困局提供新的解决框架。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国家事业经费支持,属于公益行为。但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规模极其庞大,保护方式的单一、经验的匮乏以及保护经费的不足致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争取民间资源、采用创新的、灵活的手段、借鉴国际先进的保护经验和技术,强化市场导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家公益事业的基础上走产业化开发的道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认知并获得一定的市场收益,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亟待解决的迫切课题。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一为文化创意产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案例,另一个为文化创意产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案例)对文化创意产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推动作用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 一、国家(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实现非遗传承和产业开发双轮驱动 国家(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是云南省文化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个重点项目,项目致力成为“国内顶级、世界知名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工程”,项目是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教育为核心,大力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教学成果,以云南特色文化历史脉络为主线,发掘和整理独具民族特色的神话和传说,以集歌舞乐、工艺、服饰和景观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互动体验方式,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学员的教学实习展示,原真性地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进行保护、传承、展示与开发”。 示范基地在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保护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三条突出经验: 1、界定关系,理清思路 项目规划之初便提出了清晰的理论框架,理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将各方关系归结为一个核心,两个关系,三方面工作,四个主体,即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_1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 导读:本文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产’并不足够、恰当地涵盖‘文化遗产’,后者还包括舞蹈、民间艺术等近年来才得到国际法律保护的非物质文化形式。”之所以避免在国际法律文件中以“文化财产”来涵盖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很可能是因为“财产”一词比较容易与经济价值相联系,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更突出的是其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经济价值只是其附带的价值。而且纯粹法律意义上的无形财产指的是权利和有价证券等没有具体物质形态、但具有明显经济价值的财产,而舞蹈、语言、传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形态本质上是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当然不能用“财产”来涵盖。 (二)文物 在文化遗产法的概念体系中,文物(cultural relics)是中国现行法律最常用的概念。一般说来,“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但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物、遗迹无以计数,都保存下来显然不可能,而要以法律的手段加以保护的只能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即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部分。《文物保护法》第2条第1款明确规定了受法律保护文物的范围: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

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由于与人类的进化过程相关也被视同文物列入法律保护范围。在国际法律文件中,也有直接以“文物”为保护对象的,如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但该公约所指的“文物”范围显然比中国现行法律中的“文物”狭窄。其第2条规定:“为本公约之目的,文物系指因宗教或者世俗的原因,具有考古、史前史、历史、文学、艺术或者科学方面重要性,并属于本公约附件所列分类之一的物品。”而附件所列11项物品皆为可移动文物或业已肢解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组成部分。当然,作为被盗或非法出口的对象,也只能是可移动的物品。因此,它用了“cultural objects”一词,而不是更大范围的“cultural relics”。 与“文物”近似的词汇还有“古物”、“古玩”、“古董”等。这几个词汇都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器物。“古物”(antiques)一词相对比较客观,仅指古代器物,其蕴含的价值或信息可大可小,而且表现形式既包括可移动的器物,也包括不可移动的物体,中华民国时期颁布的相关法律即以“古物”为保护对象,如1930的《古物保存法》,其所称“古物”即建国后法律中所指的“文物”。而“古董”或“古玩”则有供人把玩、欣赏的主观因素在内,通常为比较珍奇、体态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李俐颍张艳欣 摘要:本文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单介绍为基础,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保护的方法,最后简述如何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凸显民族历史、民间文化、礼仪节庆的工具,是承载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几类: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保证其原始的特点尤为重要。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1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民族的多样性和历史的长久造成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就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上,无论是民间的昆曲小调,还是街头的杂耍表演,他们都以各种方式展现了我国的一段民俗、讲述一段历史。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剧烈冲击,以及自然灾害、战争威胁等因素,许多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被人遗忘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记载或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丢失或被破坏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工艺品、文物甚至档案来传承或展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战乱等各种因素,造成了载体的破坏或丢失。文物或手工艺品不易保存,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文物或工艺品的破坏和丢失而消失;档案,以其丰富的载体形式记载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简牍、金石档案因其笨重、丝帛档案因其易坏都无法保存长久,纸质档案是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载体,也因年月的长久和时代的变迁而导致许多记载无据可查。音像、胶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档案载体,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存上面的较少,一方面是时间较短,还不知如何用新型载体去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新型载体的永久性还有待考证,它不如纸张更能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 ②熟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人去世 尽管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于载体记录保存下来的,但是,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靠口口相传或开班授徒的形式传承下来的。这在个过程中,人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的工具。人们在追求现代化技术带给生活的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淡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风俗礼仪淡漠、对古代神话、传说的不屑一顾、对手工制作的鄙夷,这些都渐渐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特别是在无人愿意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掌握这门技术或通晓者们知识的人又老去或逝去的情况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永远的消失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国某一地区有一门只用木头不用钉子造大船的技术,目前会的人只有这个村的少数几位木匠,问及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他们都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年轻人不愿意吃苦,无人愿意学习这门技术,最后将导致无人传承。这就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得很重要的原因。在古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丢失,并且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更容易被破坏,但却不像今天流失这么快,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人们不再运用古老的方法生产、生活、娱乐,也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_现状及相关问题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 (“Masterpieces of the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的称号授予世界上19项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我国的昆曲艺术获此殊荣。同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宣言》,这成为继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之后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在一些国家兴起,目前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正式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名目,它日渐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储量丰富,继昆曲之后,我国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也已被列入教科文组织2002~2003年间周年纪念的名单。再如少数民族的诗歌、民谣、乐舞、口头文学及人们耳熟能详的杂技、相声等也都属这一范畴。鉴于此,在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开发保护之际,准确把握、清晰认识此概念本身及其发展源流,就显得必要而迫切了。本文欲就此做些粗浅的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 概念的缘起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17届会议,会议通过了世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公约把对人类有整体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尽管在对文化遗产进行遴选的标准条款中,有几条完全能够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如“为一种文化传统或一种目前尚存活或业已消失的文明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或至少是非凡的证明”、“与事件或现有传统,与思想或信仰,或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1]等,但该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内容阐释显然却只针对有形文化遗产,并主要集中于建筑、古迹和遗址。同样,世界遗产委员会此后几十年间的活动范畴也都始终未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可见,虽然隐约涉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该公约的制定与执行却都严格限定在有形文化遗产的范畴内。因此在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获得通过之后,一部分会员国便立即发出了制订关于民间传统文化及非物质遗产诸多方面国际标准文件的倡议。值此前后,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倡议和举措在一些国家提出并开展起来。 1950年日本政府首次授予拥有精湛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活生生民族珍宝”(Living NationalTreasures)的美誉;1962年韩国政府在《文化财保护法》中将文化财(即文物)分为四类[2] :有形、无形、民俗和纪念物, 年开展了一项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 的 杨 怡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 1.经济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后,这些地区才有条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以及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 2.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化、民俗资源就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以我国裕固族妇女服饰的经济开发为例,不仅很好地保持、弘扬了裕固族妇女服饰文化,而且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首先,组织裕固族服装模特队进行节庆演出,中老年妇女、青年少女穿着不同的裕固族传统女装在舞台上大展风采,充分展示民族服饰的魅力。其次,将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裕固族女用红缨帽子制成小巧好看的旅游纪念品出售,销量极大、利润可观。这种做法既利用传统工艺、传统文化资源取得了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这是通过经济手段、经济途径救活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极好案例。 总之,在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本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同时,也要有适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知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和分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五、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和原则 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程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知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和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

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其内容分为十大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1.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作为艺术或文化的表达形式而存在的体现了特定民族、国家或地域内的人民的独特的创造力,或表现为物质的成果,或表现为具体的行为方式、礼仪、习俗,这些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唯一“I生和不可再生性。而且,它们间接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意识、价值观也都有其独特性,是难以被模仿和再生的。 2.活态流变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性,说明它是一种“活态”文化。这种“活态”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口头传说和表述及其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传统工艺技能等遗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们的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的,通过人的活动传达给受众(或物体)。这一点与物质文化遗产明显不同。 3.传承性 所谓传承性,就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多民族和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具有着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奇特的民族风情,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只有得到精心保护、处在良性循环状态的这些文化遗产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人应尽的义务。 实践主题:关注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集中了中国几乎所有传统的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的精华,在上千年的辗转流传中,不仅成为各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一、实践主题 关注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二、实践地点 腾冲市固东镇刘家寨 三、实践时间 8月12日-14日

四、实践地点简介 云南腾冲县固东镇坐落在龙川江上游河谷地带,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地肥水美。从明洪武年间开始,中央政府在云南实行军屯、民屯制度,将数十万南征将士留守云南,之后数十年间,又有大量中原移民进入,皮影戏也随之传入并在当地得到了传承和创新,成为影响最大的特色民间工艺之一。 五、实践目的 了解“皮影戏”这一文 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外, 尽自己的能力对其进行宣传, 对其开发贡献一己之力 六、实践过程 ㈠实践内容 根据调查任务确定调 查内容。我们这次调查的任务 是掌握“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根据具体任务确定主要的调查内容有:了解调查区域内皮影戏的生存现状;了解皮影戏的活动区域空间,表现形式,表现成果及传承人等;了解活动区域内居民皮影戏的认知情

况,以及政府对皮影戏采取的保护措施或政策;最后还需对保护与开发皮影戏进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评价。皮影又被称为“蚕花戏”,用于祈求来年蚕茧的丰收。因此皮影成为风靡一时的表演艺术,而皮影的传承也靠着上一辈人的演出得以继承。然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皮影文化的传承有了断层,现在能进行皮影制作表演的都是一些60、70岁的老人,因此现在对皮影的保护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了解了腾冲当地相关单位对皮影的重视,在腾冲固东刘家寨成立了皮影戏馆用于专门的皮影表演并结合每年的下乡文化演出,目前正在建设中。 期间我们还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了刘定中爷爷,他是专门的皮影表演者,因为我外婆家在在这边的原因,所以在长辈的介绍下,我对他更加的了解,来到他家里对他进行了一些访问和学习他给我们讲述了关于皮影的历史、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过程 开场白 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化遗产公约》 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正是在长达数十年的曲折历程中,人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重视和共识,也随着概念化过程的不断拓展而得以深化。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 今天已经广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随着时间的嬗递,在用词或术语上出现过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其中既有民俗(folklore)、非物质遗产(non-physicalheritage)、民间创作(culturaltraditionandfolklore)、口头遗产(oralheritage)、口头和非物质遗产(oralandintangi鄄bleheritage),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这一类总称性术语,也有后来在“代表作”申报条例和申报书编写指南中解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基本类型的“文化表达形式”(culturalexpressiveforms)和“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这一类延伸性概念。由此可见,作为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概念的提出及其反复界定,不仅反映了教科文组织认真审慎的工作步骤,也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人类遗产”的普遍关注。 日本堪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国度。教科文组织文化部国际标准司的司长普罗特(LyndelPrott)曾明确指出,“无形遗产”这一概念是由日语翻译成英语的,直接来自1950年日本在这一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立法中。早在明治四年(1871),日本政府就颁布了太政官公告《古器具保护方案》和最早的近代法津《古寺庙保护法》(1897),对“文化财”(即文化遗产)实行制度化保护。1949年1月22日,奈良法隆寺金堂壁的大火成为1950年日本颁布《文化财保护法》的直接导因。后来日本的“文化财保护日”也定于每年的1月22日,以警示世人。这是世界范围内率先将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法规进行制度化保护的重要举措,在日本被视作“第一法规”,不仅将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同时作为并列的保护对象,还将“重要无形文化财持有者”(即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置于重要位置,为此专门建立了“人间国宝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了“认定”及“解除认定”的权限和程序。韩国在1964年借鉴并采纳了这一举措。 除了从日本直接引入“无形遗产”这一概念外,教科文组织还在1993年接受并通过了韩国提出建立“人类活财富”(LivingHumanTreasures,即“人间国宝”的英译)的建议,并于1994年发布工作指南和行动计划,倡议会员国建立自己的“人类活财富”体系,保护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及其技艺的传承。迄今为止,教科文组织已经在菲律宾、泰国、罗马尼亚、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六个国家加以推广。我国也作出了回应,使之与既有的保护“优秀民间艺人”的工作实践相衔接,将“人类活财富”本土化为“代表性传承人”;相关认定工作及其制度化体系的建设正在有序地进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已经上网公示。 虽然早在1982年教科文组织就成立了保护民俗专家委员会,并在其机构中建立起“非物质遗产处”(SectionfortheNon-PhysicalHer鄄itage)。然而,“非物质文化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范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和12月分别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根据《公约》的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征: 1 无形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占有任何具体的物理空间, 看不见, 摸不着, 只能被人们的感觉所感知, 从而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例如, 端午节是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任何有形物质载体,以一种节庆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2008年开始将端午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 就是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无形性特征而采取的一种有效保护方式,使其内容的丰富和文化的传承有了可能。 2 传承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个群体或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传承积淀下来的。具而言之, 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 只有经过历史的演进, 承载了人们厚重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品格, 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种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为其传承创造良好的氛围,保持其原生态环境,使之能够延续、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