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两维运动平台说明书22

通用两维运动平台说明书22
通用两维运动平台说明书22

摘要

X-Y工作台是指能分别沿着X向和Y向移动的工作台。数控机床的加工系统、立体仓库中堆垛机的平面移动系统、平面绘图仪的绘图系统等,尽管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相同。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系统与微电子系统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文通过对X-Y工作台的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及接口电路的设计,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共性和关键的技术。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设计和研究X-Y工作台及其电气原理图。确定X-Y工作台的传动系统,并且选择了滚珠丝杠螺母的传动,验算了滚珠丝杠螺母的刚度、稳定性,寿命等参数;还设计了导轨,根据其用途和使用要求,选择了直线滚动导轨副,确定了其类型、转动力矩、转动惯量。利用PLC设计其硬件电路图。

【关键词】: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步进电机;PLC控制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与驱动系统的选择 (1)

1.2机械传动方式 (1)

1.3数控系统选择 (1)

1.4总体方案的确定 (2)

第二章机床进给驱动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3)

2.1 设计参数 (3)

2.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3)

2.2.1 X向进给丝杠 (3)

2.2.2 Y向进给丝杠 (5)

2.2.3滚珠丝杠副的几何参数 (7)

2.3 直线滚动导轨的计算与选择 (7)

2.3.1 滚动导轨副的工作载荷计算 (8)

2.4 步进电机的计算与选择 (9)

2.4.1 转动惯量的计算 (9)

2.4.2 电机的转矩的计算 (10)

第三章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3)

3.1 数控系统 (13)

3.2 PLC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3)

3.2.1 PLC数控控制系统框图 (13)

3.2.3 PLC的类型 (14)

3.2.4扩展功能模块的选型 (15)

3.2.5 I/O口接线设计 (15)

3.3 驱动器的选型 (16)

3.4 三相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16)

3.5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7)

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

1.1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与驱动系统的选择

运动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点线系统和连续控制系统。为了满足二维运动平台实现X-Y两坐标联动,运动定位,暂停,急停等功能,故选择连续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有开环、闭环和半闭环。本方案利用了开环系统,利用步进电机进行驱动。

1.2机械传动方式

为了实现设计要求的分辨率,采用步进电机转动丝杠。为了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传动平稳性,尽量减小摩擦力,选用滚珠丝杠螺母副。同时,为了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传动间隙,采用有预加负荷的结构。

1.3数控系统选择

通用平台的控制系统要求实现X-Y两坐标联动,设置工作台的越位报警和紧急事故的急停开关,并响应中断,且具有快速驱动功能。根据以上条件考虑到数控装置的尺寸、经济型、实用性、可靠性等因素采用PLC控制系统来控制平台的运行。

1.4总体方案的确定

图1—1 X—Y数控工作台总体方案设计

第二章 机床进给驱动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2.1 设计参数

1、工作台台面尺寸:2503200

2、工作台移动尺寸: X 3Y=1603125

3、夹具和工作台总重: N 500

4、最高运行速度:

步进电动机运行方式:空载:1.5m/mim :切削:0.7m/min ;

交流伺服电动机运行方式:空载:15m/mim :切削:6m/min ;

5、系统分辨率:开环模式0.01mm/step ;半闭环模式0.005mm/step ;

6、系统定位精度:开环模式±0.10mm ;半闭环模式±0.01mm/step ;

7、切削负载:X 向300N ;Y 向 400N ;Z 向 500N ;

2.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2.2.1 X 向进给丝杠

(1)、计算工作载荷力m F

作用在滚珠丝杠上的进给牵引力主要包括切削时的走刀抗力以及移动件的重量和切削分力在导轨上的摩擦力。因而其数值的大小与导轨的型式有关,由于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加有导轨块的滚动导轨,所以选择的计算公式为综合导轨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为:

)(G F F KF F Y Z x m +++=μ

式中 X F 、Z F 、---切削分力(N );

G ---移动部件上的重量(N );

M ---主轴上的扭距(N 2cm );

μ ---导轨上的摩擦系数,随导轨型式而不同;

K ---考虑颠复力矩影响的实验系数;

综合导轨的1.1=K , 005.0~0025.0=μ,取004.0=μ,式中N F X 300=,N F Y 400=, N F Z 500=,N =500G

代入计算得 N F m 6.335=

(2)、计算最大动载荷Q F

min /700mm v =初选丝杠导程mm P h 4=,则此时丝杠转速min /175/r p v n h ==

取滚珠丝杠的使用寿命h T 15000=,代入6010/60nT L =丝杠寿命系数

15810/150001756060≈??=L

查表3-30取载荷系数2.1=w f ,再取硬度系数1=H f ,代入式3-23求得最大载荷N F f f L F m H w Q 217730≈=

(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

所选丝杠螺母副规格如下(其中载荷单位为kgf )

表2-1 丝杠螺母副规格

根据以上算得的最大动负载C 在表中选用型号额定动载荷为4612,满足前面

进给方向的要求。

(4)、传动效率计算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传动效率η:

()

?λλη+=tg tg 式中 λ---丝杠螺旋升角;

?---摩擦角,滚珠丝杠的滚动摩擦系数004.0~003.0=f ,其摩擦角约等于'10。

mm d 160= 导程mm P h 4=代入[]0/ar ct an d P h πλ=

由选用的W 1L2506的滚珠死杠的相关数据可知丝杠螺旋升角055.4=λ

代入公式计算得 %38.96=η

2.2.2 Y 向进给丝杠

(1)计算进给牵引力

作用在滚珠丝杠上的进给牵引力主要包括切削时的走刀抗力以及移动件的重量和切削分力在导轨上的摩擦力。因而其数值的大小与导轨的型式有关,由于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加有导轨块的滚动导轨,所以选择的计算公式为矩形导轨的计算公式。最大工作载荷m F 的计算公式如下:

)(G F F KF F x z y m +++=μ

式中 x F ---进给方向载荷(N );

y F ---横向载荷(N )

; z F ---垂直载荷(N );

μ ---导轨上的摩擦因数;

K ---颠复力矩影响系数;

G ---移动部件总重力;

综合导轨的1.1=K , 005.0~003.0=μ,取004.0=μ,式中N F X 300=,N F y 400=,

N F Z 500=,N G 500=

代入计算得 N F m 2.445=

(2)最大动载荷Q F 的计算

最大动载荷Q F 的计算公式如下: m H W Q F f f L F 30= 601060nT L =

d

v n π1000= 式中 h T 10000~5000=,取8000=T ;

0L ---滚珠丝杠副的寿命,以r 610为一单位;

W f ---载荷系数,由表3-30查的;2.1=W f

H f ---硬度系数,0.1=H f

m F ---滚珠丝杠副的最大工作载荷,单位为N

代入计算的 )(175s r n =

)10(15860r L =

)(2888N F Q =

(3)规格型号的初选

由额定动载荷Q a F C ≥和额定静载荷m oa F C )3~2(≥,查表3-31,选择济宁博特精密丝杠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G 系列1604-3型滚珠丝杠副,为固定反向器单螺母式,其公称直径为16mm ,导程为4mm ,循环滚珠数为3圈?1列,精度等级取5级,额定动载荷为4612N 大于

Q F ,满足要求。

(4)传动效率计算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传动效率η:

()

?λλη+=tg tg 式中 λ---丝杠螺旋升角,由)(0d P arctg h π

?---摩擦角,一半取010。

代入公式计算得 %38.96=η

(5)、刚度的验算

1、丝杠支承的中心距约为mm a 289= 钢的弹性模量MPa E 5101.2?=

查表得滚珠直径381.2=w D 丝杠底径1.132=d 丝杠截面积

22271.1344/mm d S ==π丝杠在工作载荷m F 作用下产生的拉压变形()00343.0/1==ES a F m δ

2、根据公式()183/0=-=w D d Z π

该型号丝杠为单螺母,圈数?列数 31?

?=∑Z Z 圈数?列数=18?31?=54,取轴向预紧力87.1113/==Fm F YJ N

00106.010/5187.111381.2100013.0322=??=m

F δ因为丝杠加有预紧力,且为轴向

负载的1/3,所以实际变形量可减小一半mm 00053

.02=δ (6)、压杆稳定性校核

根据式(3—28)计算失稳时的临界载荷K F ,查表3-34,取支撑系数1=k f ;

有丝杠底径mm d 1.132=,求的截面惯性矩442623.144564/mm d I ==π;压杆稳定

安全系数3=K ;支撑距离289=a ,代入式(3-28),N Ka

EI f F k k 1195822==π, 远大于工作载荷N F m 6.335=,故丝杠不失稳。综上述,初选的滚珠丝杠副满足使用要求。

(7)滚珠丝杠的长度确定

X 向和Y 向: 螺纹长度mm L u 229=;

支承跨距mm l 2891=;

丝杠全长mm L 335=;

2.2.3滚珠丝杠副的几何参数

图2-2 滚珠丝杠副几何参数

2.3 直线滚动导轨的计算与选择

目前,滚动导轨在数控机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其摩擦系数f =0025.0005.0~;动、静摩擦系数很接近,几乎不受运动速度的变化的影响,运动轻便、灵活,所需驱动功率小,摩擦发热小,磨损小,精度保持性好;低度运动时不易出现爬行现象,因而定位精度高,所以选用滚动导轨。

2.3.1 滚动导轨副的工作载荷计算

(1)、滑块承受工作载荷max F 的计算及导轨的选取

工作载荷是影响导轨副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对于水平布置的十字工作台,多采用双导轨、四滑块的支承形式。滑块承受工作载荷max F 的计算公式: max F 6254/=+=F G N 根据m a x F =0.625KN ,初选直线导轨滚动导轨副的型号为表(3-41)JSA-KL 型直线滚动导轨

任务书工作台面工作台台面尺寸:2503200工作台加工范围, X 3Y=1603125,查表(3-35)得选取导轨长度为400mm 。

(2)、距离额定寿命的计算

1、额定寿命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

50max

F C f f f f L a W c t h =3

式中 L ---距离额定寿命,单位为Km

a C ---额定动载荷;额定动载荷a C KN 94.7= max F ---计算载荷,max F KN 625.0=

t f ---温度系数;运行时的温度小于100查相关资料可的00.1=t f ;

c f ---接触系数;导轨上的滑块数为2查相关资料81.0=c f

w f ---载荷系数;无明显冲击和震动,中速运动场合速度在15-60m/min 之间查相关资料5.1=w f

h f ---硬度系数;滚道硬度不得低于HRC58故通常取1=h f

代入公式计算得:

)*(50max

F C f f f f L a W c t h = =11768km

2、寿命时间的计算

km mm L h 5.22min 6015000min /1500=??=

L 远大于h L 故初选型号满足设计要求。

表2-3 直线导轨副的参数

2.4 步进电机的计算与选择

选用步进电机时,必须首先根据机械设计结构草图计算机械传动装置及负载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等效惯量,分别计算各种共况条件下所需的等效力矩,再根据步进电机最大转矩选择合适的步进电机。

2.4.1 转动惯量的计算

(1)、丝杠的转动惯量计算

由于用步进电机则省去了齿轮的传动比,以及齿轮的转动惯量的计算所以只要计算丝杠本身的转动惯量即可,丝杠导程0L =4mm ,名义直径mm d 160=,两支撑间距L=289mm 可计算出丝杠的转动惯量,公式如下:

2/4R l J s ρπ=2431692.02/8.05.331085.714.3cm kg ?=????=-

由于丝杠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直接进行连接的,所以,丝杠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211692.0cm kg J J S ?==

(2)、工作台折算到丝杠上的转动惯量

根据《机电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4-22所示工作台折算到丝杠轴上的转动惯量,由丝杠导程L 0=4mm ,工作台重量为500N ,则工作台的折算

转动惯量为:

2025.0)2(22=?=i h m P J π

2cm kg ? (3)、丝杠传动时传动系折算到电机上的总的转动惯量

由于丝杠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直接进行连接的,所以,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为:

221373.02025.017.0cm kg J J J ?=+=+=

在上式中没有考虑电机转子本身的转动惯量,根据实践经验,传动系统惯量J 和转子惯量m J 之间,有一个惯量匹配的问题,J J m /的比值不能太小,否则机床动态特性将主要取决于负载特性,此时不同重量和行程的各坐标的特性将有很大差别,并且很容易受切削力、摩擦力等干扰的影响。但是的J J m /比值太大,也是很不经济的。

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可m J 以查出,初选步进电机型号为90BF003,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为26.0cm kg J m ?=

所以J J m /=1.61,基本满足惯量匹配要求。

传动系统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eq J 为0.9732

cm kg ? 2.4.2 电机的转矩的计算

计算加在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等效负载转矩eq T 分快速空载起和承受最大切削工作负载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1)、快速空载起动时电动机转轴所承受的负载转矩起T

0max T T T T f a ++=起

式中 起T ---快速空载起动力矩)*(cm N ;

max a T ---空载起动时折算到电机上的加速力矩)*(cm N ;

f T ---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cm N ;

0T ---由于丝杠欲紧时折算到电机轴上的附加摩擦力矩)*(cm N 可

以忽略。

其中 η

π1602max max ????=a eq t n J T 式中 eq J 传动系统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的等校转动惯量)*(2cm kg

2*973.0cm kg J eq =

max n ---电机的最大转速min)/(r ;min /625max r n =

a t ---运动部件动停止起动加速到最快进给速度所需时间

)(s ;ms t a 32=

代入上式

η

π1602max max ????=a eq t n J T 019.032

.0606252973.0=???=πm N ? 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f T : 0025.02)(=+=

i

P G F T h Z f πημm N ? 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可得 f a T T T +=max 起

=0.019+0.0025

=0.0215m N ?

m N T *00215.0=起<1.96N*m 比初选的电机的最大转矩小符合设计要求。

(2)、最大工作负载状态下电动机转轴所承受的负载转矩工作T

t f T T T T ++=0工作

式中 工作T 包括三部分: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最大工作负载转矩 t T ,移动部件运动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摩擦转矩f T ,滚珠丝杠预紧后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附加摩擦转矩0T 。0T 相对于t T 和f T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 t f T T T +=工作

其中 i P F T h

f t πη2=

式中 t F ---进给方向上的最大切削力)(N ;N F f 300=

代入数据计算得

i P F T h f t πη2=

m N ?=???=191.01

8.02004.0300π f T 8

.02004.0)500500(005.02)(??+?=+=

ππημi P G F h z 004.0= 综合以上数据可算得

t f T T T +=工作

=m N ?=+195.0191.0004.0

经过上述计算后,得到加在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最大等效负载转矩: 195.0}max{==工作起,T T T

(3)、步进电动机最大静转矩的选定

根据T 来选择步进电动机静转矩时候需要考虑安全系数。取3=K ,则78.0195.044max =?=≥T T j ,对于前面预选的90BF003型步进电动机由表4-5可知,96.1max =j T ,可见完全满足要求。

(4)、步进电动机的性能校核

1)最快工作进度时电动机输出转矩校核 任务书给定min /700max mm v f =,脉冲当量脉冲,/01.0mm =δ ,116760max max Hz v f f

f ==δ从90BF003步进电机的运行

矩频特性图看出电动机的输出转矩f T max 大于工作T ,满足要求。

2)最快空载移动时电动机输出转矩校核 任务书给定min /1500max mm v =,则,250060max max Hz v f f

f ==δ在此频率下电动机输出转矩大于起T ,满足要求。

3)最快移动时电动机运行频率校核 任务书给定 min /1500max mm v =对应的电动机运行频率,250060max max Hz v f f

f ==δ可知90BF003步进电机极限运行频

率为15000Hz 可见没有超过上限。

4)起动频率的计算 可知电动机轴上的总的转动惯量2973.0cm kg J eq ?=,转子惯量26.0cm kg J m ?=,电动机的空载起动频率为

Hz f q 1500=,则求出步进电动机克服惯性负载的起动频率为:=+=+=6

.0/973.011500/1m eq q

L J J f f Hz 926,上述说明保证步进电动机起动时不失步,任何时候都小于Hz 926。

综上述,电动机90BF003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章 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数控系统

通用平台的控制系统要求实现X-Y 两坐标联动,设置工作台的越位报警和紧急事故的急停开关,并响应中断,且具有快速驱动功能。根据以上条件考虑到数控装置的尺寸、经济型、实用性、可靠性等因素采用PLC 控制系统来控制平台的运行。由于三菱FX 系列PLC 拥有编程简单,产品类型多,高性能,高速运算,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特点,决定采用三菱FX 系列的FX2N-型号PLC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由数控部分,键盘、显示器、I/O 接口、扩展功能模块、驱动器等几部分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显示器采用LED 显示器。

3.2 PLC 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1 PLC 数控控制系统框图

数控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组成系统的基础,有了硬件软件才能有效的运行

图3-1机床数控系统硬件框图

3.2.3 PLC的类型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结构。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输入单元(I/O)、电源盒编程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PLC实质上是一种被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机构盒微机是基本一致。如图:

PLC硬件的基本结构图

根据其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选择三菱FX2N系列FX2N-32MR-001型号作为数控主控制器。具有系统配置既固定又灵活,编程简单;备有可自由选择,丰富的品种;令人放心的高性能,高速运算,使用于多种特殊用途;外部机器通讯简单化,共同的外部设备等特点。它是一种小型化,高速度,高性能和所有方面都是相当于FX系列中高档次的小型程序装置。

3.2.4扩展功能模块的选型

步进电机的PLC控制系统要由PLC控制器、步进电机、驱动器等器件组成,都是靠PLC发出的高速脉冲来控制的,这下指令都需要频率来实现,产生脉冲个数的多少来实现准确的定位,所以控制的关键是控制产生的脉冲。为控制脉冲选择使用三菱FX2N-1PG定位模块,通过写缓冲区的方式控制它发脉冲进行定位。FX2N-1PG有简易控制所需的7种运行模式,可连接8台,最大输出100kHz的脉冲串通过顺控系统进行定位等特点,满足设计所需的要求。

3.2.5 I/O口接线设计

I/O接口是一电子电路(以IC芯片或接口板形式出现 ),其内有若干专用寄存器和相应的控制逻辑电路构成。它是CPU和I/O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媒介和桥梁。CPU与外部设备、存储器的连接和数据交换都需要通过接口设备来实现,前者被称为I/O接口,而后者则被称为存储器接口。存储器通常在CPU的同步控制下工作,接口电路比较简单;而I/O设备品种繁多,其相应的接口电路也各不相同。它进行端口地址译码设备选择,向CPU提供I/O 设备的状态信息和进行命令译码。进行定时和相应时序控制。对传送数据提供缓冲,以消除计算机与外设在“定时”或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提供计算机与外设间有关信息格式的相容性变换和有关电气的适配,还可以中断方式实现CPU与外设之间信息的交换。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的I/O口分配如下表:

3.3 驱动器的选型

步进电机驱动器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和定位的目的。驱动器接受的信号和输出是一一对应的,即收到高电平,则对应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驱动器把输出电流给放大,以达到驱动电机的目的。因为控制器件的I/O口不能直接输出这么大的电流来驱动步进电机。考虑经济实用性,且根据计算出的电机的各类数据选择SH—3F090M步进电动机驱动器。

3.4 三相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磁装置,是一种特殊的电动机。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转动的,而步进电动机则有定位和运转两种基本状态,当有脉冲输进肘步进电动机一步一步地转动,每给它一个脉冲信号,它就转过一定的角度。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和输进脉冲的个数严格成正比,在时间上与输进脉冲同步,因此只要控制输进脉冲的数目、频率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的相序,便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动方向。在没有脉冲输进时,在绕组电源的激励下气隙磁场能使转子保持原有位置处于定位状态。步进电动机按其输出转矩的大小来分,可以分为快速步进电动机和功率步进电动机。快速步进电动机连续工作频率高而输出转矩较小,一般在N2cm级,可以作为控制小型精密机床的工作台(例线切割机床)也可以和液压转矩放大器组成电液脉冲马达往驱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

而功率步进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就比较大是N2m级的,可以直接往驱动机床的移动部件。步进电动机按其励磁相数,可以分为三相、四相、五相、六相甚至八相。一般来说随着相数的增加,在相同频率的情况下,每相导通电流的时间增加,各相均匀电流会高些,从而使电动机的转速—转矩特性会好些,步距角亦小。但是随着相数的增加,电动机的尺寸就增加,结构亦复杂,目前多用3~6相的步进电动机。由于步进电动机的转速随着输进脉冲频率变化而变化,调速范围很广,灵敏度高,输出转角能够控制,而且输出精度较高,又能实现同步控制,所以广泛地使用在开环系统中,也还可用在一般通用机床上,进步进给机构的自动化水平。步进电动机按其工作原理来分,主要有磁电式和反应式两大类,这里只介绍常用的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现用下图的步进电动机的简化图来加以说明。

在电动机定子上有A、B、C三对磁极,磁极上绕有线圈,分别称之为A 相、B相和C相,而转子则是一个带齿的铁心,这种步进电动机称之为三相步进电动机。假如在线圈中通以直流电,就会产生磁场,当A、B、C三个磁极的线圈依次轮流通电,则A、B、C三对磁极就依次轮流产生磁场吸引转子转动。首先有一相线圈(设为A相)通电,则转子1、3两齿被磁极A吸住,转子就停留在图5—5a的位置上。然后,A相断电,6相通电,则磁极A的磁场消失磁极B产生了磁场,磁极召的磁场把离它最近的2、4两齿吸引过往,停止在图b的位置上,这时转子逆时针转了30°。再接下往B相断电,C相通电。根据同样道理,转子又逆时针转了30°,停止在图c的位置上。若再A相通电,C相断开,那么转子再逆转30°,使磁极A的磁场把2、4两个齿吸住。定子各相轮流通电一次转子转过一个齿。这样按A→B→C→A →B→C→A→…次序轮流通电,步进电动机就一步一步地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通电线圈每转换一次,步进电动机旋转30°,我们把步进电动机每步转过的角度称之为步距角。假如把步进电动机通电线圈转换的次序倒过来换成A→C →B→A→C→B→…的顺序,则步进电动机将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要改变步进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可以在任何一相通电时进行。

3.5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由空气开关使来保障过流或失压时的电路,使之能够保障平台的正常运作。通过整流器来使220V交流电流转换成24V直流电能够让电流与PLC控

制器所需电流相匹配,让它正常运作。三菱芯片通过I/O接口来连接外部设备,用开关1来控制急停与之对应的用L2指示灯等来显示,使通用平台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快速停止运作。用开关2来控制复位操作,与之对应L3指示灯亮使平台回到原点等待命令。开关3、4、5、6分别控制X、Y方向的正反向运动同时用蜂鸣器1、2、3、4蜂鸣来提示。用开关7、8、9、10分别控制X、Y方向的点动运动同时让指示灯L4、L5、L6、L7亮与否来显示。PLC 芯片输出的指令都需要频率来实现,产生脉冲个数的多少来实现准确的定位这个功能将由FX2N-1PG扩展模块来操作实现。1PG定位完脉冲模块把指令传给驱动器,驱动器接到指令将其电流放大与电机所需的电流相匹配来驱动电机。

通用二维运动平台设计

通用二维运动平台设计 通用二维平台是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部件,如数控车床的纵-横向进刀机构、数控铣床和数控钻床的X-Y工作台、激光设备的工作台、电子元件表面贴装设备等。根据设计要求的工作载荷,通过计算和校核,进行导轨副、滚珠丝杠螺母副和伺服电动机等的选型,在满足性能的要求下,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满足工作要求的需要,能稳定完成生产任务。 本次机械装配图采用国产软件CAXA进行绘制,通过提取图符操作调用标准零件,因而能够较快的绘制机械装配图。电气原理图采用Protel99Se绘制。 关键词:运动平台;滚珠丝杠;计算;绘图

目录 第一章二维运动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1) 第二章二维运动平台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2) 2.1 确定系统脉冲当量 (2) 2.2 确定系统切削力 (2) 2.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3) 2.4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3) 2.5 计算减速比i (6) 2.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和选型 (7) 第三章微机数控硬件电路设计 (11) 3.1 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12) 3.1.1 MCS—51系列指令系统简介 (12) 3.1.2 定时器/计数器 (12) 3.1.3 中断系统 (14) 3.2 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 (13) 3.2.1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13) 3.2.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14) 3.2.3 译码电路设计 (16) 3.3 I/O接口电路及辅助电路设计 (18) 3.3.1 8255 通用可编程接口芯片 (18) 3.3.2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 (20) 3.3.3 电机接口及驱动电路 (21) 3.3.4 辅助电路 (23) 参考文献 (24)

通用两维运动平台说明书22

摘要 X-Y工作台是指能分别沿着X向和Y向移动的工作台。数控机床的加工系统、立体仓库中堆垛机的平面移动系统、平面绘图仪的绘图系统等,尽管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相同。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系统与微电子系统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文通过对X-Y工作台的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及接口电路的设计,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共性和关键的技术。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设计和研究X-Y工作台及其电气原理图。确定X-Y工作台的传动系统,并且选择了滚珠丝杠螺母的传动,验算了滚珠丝杠螺母的刚度、稳定性,寿命等参数;还设计了导轨,根据其用途和使用要求,选择了直线滚动导轨副,确定了其类型、转动力矩、转动惯量。利用PLC设计其硬件电路图。 【关键词】: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步进电机;PLC控制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与驱动系统的选择 (1) 1.2机械传动方式 (1) 1.3数控系统选择 (1) 1.4总体方案的确定 (2) 第二章机床进给驱动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3) 2.1 设计参数 (3) 2.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3) 2.2.1 X向进给丝杠 (3) 2.2.2 Y向进给丝杠 (5) 2.2.3滚珠丝杠副的几何参数 (7) 2.3 直线滚动导轨的计算与选择 (7) 2.3.1 滚动导轨副的工作载荷计算 (8) 2.4 步进电机的计算与选择 (9) 2.4.1 转动惯量的计算 (9) 2.4.2 电机的转矩的计算 (10) 第三章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3) 3.1 数控系统 (13) 3.2 PLC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3) 3.2.1 PLC数控控制系统框图 (13) 3.2.3 PLC的类型 (14) 3.2.4扩展功能模块的选型 (15) 3.2.5 I/O口接线设计 (15) 3.3 驱动器的选型 (16) 3.4 三相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16) 3.5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7)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框架

6.2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框架 6.2.1.运维管理框架4Ps概述 所谓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框架是指管理一个数据中心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的总称。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与手段来管理数据中心呢?在此,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nformationTechnologyInfrastructureLibrary,ITIL)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管理框架,即所谓的4Ps。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框架如图6-3所示。 图6-3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框架 1.人员 人员是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基础,也是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核心。一个好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框架,少不了合适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从前面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概述中,可以看到数据中心所需要管理的对象,包括基础设施、IT设备、系统与数据、管理工具和人员等。只有具备相应知识背景与管理经验的人,才能有效地整合上述资源,为客户提供符合质量与合同要求的IT服务。因此,在考虑建设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框架时,必须要考虑到: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包括选、用、培养、考核及解聘的人员管理生命周期;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设计与人员分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组织目标贡献力量等。 2.流程

流程是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质量的保证。作为客户IT服务的物理载体,数据中心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证服务可以按质、按量地提供。服务与产品有着许多的不同,其中最核心的不同在于服务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能通过服务商与客户的互动为客户所感受到的。为确保最终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符合服务合同的要求,数据中心需要把现在的管理工作抽象成不同的管理流程,并把流程之间的关系、流程的角色、流程的触发点、流程的输入与输出等进行详细定义。通过这种流程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数据中心的人员能够对工作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服务工作的流程化使得整个服务提供过程可被监控、管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IT服务车间”。 3.产品 产品是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加速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涉及的对象庞杂,且重复性工作较多。若完全依靠人工去完成这些工作,一方面对人员的技能与数量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工作质量的保证方面也存在风险。为此,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在开展运维管理工作时使用大量工具,目的是通过这些工具的部署取代一些监控、操作、配置文件、工作流管理等大量重复性工作,最终实现提升运维水平、降低运维风险、减少运维成本的目的。 4.服务商 服务商是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支持者。作为专业化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有效地整合数据中心管理对象,并最终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才是数据中心服务提供者的核心价值所在。而且,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中涉及了太多不同种类的设备,数据中心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独自承担。聘用一批既懂变压器、发电机、UPS,又了解空调、消防、防火设备,同时还精通IT相关软硬件的人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或机构均是极大的成本支出。所以,数据中心需要与许多设备供应和服务提供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6.2.2.运维管理的人员要求 如前所述,人员既是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基础,也是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核心。一个数据中心组建团队时应注意什么呢?以下重点就人员技能、人员分工与人员管理三个方面谈一下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方面的人员要求。 1.人员技能

三维运动模拟平台总体设计

三维运动模拟平台总体设计 为实现对某型光电跟踪器的动态跟踪性能的测试,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方位、俯仰和垂直直线运动的模拟运动平台,角位置精度达到15″,线位置精度达到0.01mm。 标签:运动模拟;结构设计;机构设计 1 引言 动态角跟踪精度检测装置由被试系统、多波段点源目标发生器系统(以下简称“目标发生器”)、运动模拟平台及总控制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图1为动态角跟踪精度检测装置系统组成原理框图。其中的运动模拟平台可以完成方位、俯仰和垂直直线运动。 2 目标运动平台 目标运动平台包含圆弧导轨副(含驱动传动机构)、目标固定支撑台面(俯仰U型框)、俯仰/升降二维运动机构、平台三维(俯仰、升降及滑动)伺服驱动系统、平台运动控制系统等5部分组成,图2为运动平台组成框图。 导轨为目标平台的方位运动轨迹,围绕着圆弧导轨的圆心转动,形成方位视线角速度变化;目标固定支撑台面负载目标发生器在进行沿圆弧导轨水平运动的同时,通过俯仰和高低二维运动机构带动目标发生器进行自身的位置运动,形成复合俯仰方位视线角速度变化,进而模拟目标在空域范围内的位置信息,以便对被测系统进行测试及仿真。 2.1 运动平台功能 平台本身具备三个运动自由度,目标发生器安放于运动平台的俯仰框上,平台依据操作者规划的运动路径,带动目标模拟系统形成相对被测试系统的方位、俯仰两个自由运动并保证目标光轴实时指向被测系统成像面中心,模拟真实环境下目标的运动特性,以便被测系统进行跟踪,分述如下。 2.1.1 模拟目标的方位运动 整套设备在以GDX塔的转轴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导轨上运动,实现方位角度变化的模拟,由于被测系统及圆弧导轨都以GDX塔的转轴中心为圆心,可以实现旋转中心重合,所以可以保证目标在导轨上运动时,被测系统光轴可以始终跟随着目标发生器的光轴,且在某一视场可观测到多波段点源目标; 2.1.2 模拟目标的俯仰运动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 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

开发平台安装配置说明书

《客户管理系统》安装配置说明书 一、开发平台安装配置 下面的所有程序的安装都是在Windows XP + SP2或Windows 2000 Advance Server + SP4操作平台上完成。 1、JDK1.4安装与环境配置: (1)、前言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是一切java应用程序的基础,可以说,所有的java应用程序是构建在这个之上的。它是一组API,也可以说是一些java Class。目前已经正式发布的最新版本是JDK1.5。 (2)、下载,安装 下载地址为JA V A官方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0a2465152.html,/j2se/1.4.2/download.html,.点击“Download J2SE SDK”: 这时点―Accept‖,继续: 下面列出了各个平台下的JDK版本,其中Windows版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完全下载后再安装,一种是在线安装,我们选择第一种:

下载完成后,双击图标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可以自定义安装目录等信息,例如我们选择安装目录为D:\jdk1.4。 (3)、配置JDK环境变量: 右击“我的电脑”,点击“属性”: 选择“高级”选项卡,点击“环境变量”:

在“系统变量”中,设置3项属性,JA V A_HOME,PATH,CLASSPATH(大小写无所谓),若已存在则点击“编辑”,不存在则点击“新建”: JA V A_HOME指明JDK安装路径,就是刚才安装时所选择的路径D:\jdk1.4,此路径下包

括lib,bin,jre等文件夹(此变量最好设置,因为以后运行tomcat需要依靠此变量);Path使得系统可以在任何路径下识别java命令,设为: %JA V A_HOME%\bin;%JA V A_HOME%\jre\bin CLASSPATH为java加载类(class or lib)路径,只有类在classpath中,java命令才能识别,设为: .;%JA V A_HOME%\lib;%JA V A_HOME%\lib\tools.jar (要加.表示当前路径) %JA V A_HOME%就是引用前面指定的JA V A_HOME。 “开始”->“运行”,键入“cmd”: 键入命令―java -version‖,出现下图画面,说明环境变量配置成功: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培训课件

望采纳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忽略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制冷。因为这类设备如果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是致命的。 ②数据中心所应用的各种设备

管理平台软件安装指南

管理平台软件 安装指南

目录 1 安装准备 (3) 1.1软件获取 (3) 1.2运行环境要求 (3) 1.3软件清单 (4) 1.4默认端口 (4) 1.5如何获取帮助 (4) 2 安装软件 (5) 2.1服务器优化 (5) 2.2CMS管理服务器的安装 (6) 2.3CMS管理服务器的卸载 (14) 2.3.1 清理服务 (14) 2.3.2 卸载程序 (15) 2.4SVR功能服务器程序的安装 (16) 2.5CSC控制客户端的安装 (21) 2.6手机客户端下载 (25) 3 数据备份 (26) 3.1P OSTGRE SQL数据库 (27) 3.1.1 数据备份 (27) 3.1.2 数据库还原 (30) 3.2数据库升级 (32) 4 常见安装问题 (35) 4.1浏览器控件安装 (35) 4.2如何修改数据库访问端口 (35) 4.3管理平台安装后TOMCAT服务无法启动 (36) 4.4K MS如何修改挂载盘符 (36)

1安装准备1.1软件获取 1.2运行环境要求 ●硬件环境 CMS服务器: CMS_V4.X版本: CPU:Intel Xeon E5-2620 v2 2.1GHz 内存:8G DDR3 网卡:Intel 1000M NIC*2(安装最新网卡驱动) 其他服务器: CPU:Intel Xeon E5-2620 v2 2.1GHz 内存:8G DDR3 网卡:Intel 1000M NIC*2(安装最新网卡驱动) 客户端: CPU:Intel 四核,1.8GHz以上内存:4G DDR2 网卡:Intel或者RealTek的100Mbps以上的网卡(安装最新网卡驱动) ●软件环境 CMS服务器: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 R2 x64 JDK: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 JDK 8 Update45

通用二维运动平台设计

题目:通用二维运动平台设计学生姓名:X X X 学院:机械学院 班级:机制08-5班 指导教师:XXXX 201X 年 1 月 4 日

摘要 X-Y数控工作台是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部件,如数控机床的加工系统、纵横向进给、立体仓库中堆垛机的平面移动系统、平面绘图仪的绘图系统等,尽管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相同。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系统与微电子系统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文通过对X-Y工作台即能沿着X向、Y向移动的工作台的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及接口电路的设计,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对专业教学的意义及技术关键。 本次大四的课程设计,主要设计和研究X-Y工作台及其电气原理图。确定X-Y工作台的传动系统,并且选择了螺旋传动,验算了螺旋传动的刚度、稳定性及寿命等参数;并设计了导轨,据其用途和使用要求,选择了直线滚动导轨副,确定了其类型、转动力矩、转动惯量。控制系统包括了系统电源配置、CPU电路、RAM、ROM扩展,键盘与显示、I/O通道接口、通信接口等。我们利用了8031主控器、6264片外数据存储器、2764片外程序存储器、74LS373地址锁存器、74LS138片选地址译码器及8155、8255可编程I/O扩展等MCS-51单片机设计其硬件电路图。 关键词: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步进电机;工作台;MCS—51单片机

Abstract: X-Y NC worktable is the integr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parts,such as CNC machining system, vertical feed,three-dimensional warehouse stacker plane moving system,graphic plotter plotting system, although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ach are not identical,but the basic principles are the same.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system is the mechanical systems and microelectronics systems combine to form an organic whole.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X-Y table along with X,Y to move to the workbench mechanical system,control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the interface circuit,elaborated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system design on specialized t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key technology. The big four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the main design and research XY table and electrica schematic diagram . Determination of XY table drive system,and chose the screw drive,check of the spiral transmission rigidity,stability and lifetime parameters;and the design of the guide,according to its purpose and use requirements, select the linear rolling guideway, determine its types,torque,moment of inertia.The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the system power allocation,CPU circuit,RAM,ROM, keyboard and display,I/O channel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etc..We use the 8031 main controller,6264 pieces of data memory,2764 pieces of external program memory,an address latch,74LS373 74LS138 chip select address decoder and a 8155,8255 programmable I/O extension MCS-51 microcontroller design the hardware circuit diagram. Keywords: ball screws; linear rolling guideway; stepping motor; table; MCS-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软件安装部署说明书.docx

西京学院校园信息化平台安装部署说明书 (过渡版本)

文件修订历史 模板修订历史

1安装规划 (5) 2系统概述 (5) 2.1硬件 (5) 2.2软件 (5) 2.3安装顺序 (5) 3数据库服务器安装设置(1台) (6) 3.1操作系统注意事项 (6) 3.2 安装及设置OraCIe(企业版) (7) 3.3拷贝数据 (7) 3.4创建数据库及数据库用户 (7) 3.5数据库用户授权及创建作业任务 (8) 4应用服务器安装设置(4台) (8) 4.1操作系统注意事项 (8) 4.2安装及设置IIS6.0 (9) 4.3 安装.net framework 2.0 (11) 4.4安装OraCIe客户端 (11) 5数据库接收(同步)程序安装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拷贝程序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配置运行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重新启动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信息化平台系统安装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拷贝程序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配置运行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重新启动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用户管理系统 (12) 7信息化系统安装设置 (19) 7.1拷贝文件 (19) 7.2创建IIS服务 (19)

数据中心运维操作标准及流程

数据中心运维操作标准及流程 郑州向心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

1 机房运维管理前期准备 1.1 管理目标 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与业主管理层、IT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共同讨论确定运维管理目标。制定目标时,应综合考虑机房所支持的应用的可用性要求、机房基础设施设施的等级、容量等因素。目标宜包括可用性目标、能效目标、可以用服务等级协议(SLA)的形式呈现。不同应用的可用性目标的机房,可设定不同等级的机房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目标。 1.2 参与数据中心建设过程 机房运维团队应充分了解自己将要管理的场地基础设施。对于新建机房,应尽早参与机房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以便将运维阶段的需求在规划、设计、建造、安装和调试等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同时为后期做好运维工作打下基础。 1.2.1 应参与规划设计 机房的规划设计是一个谨慎和严谨的过程,需要所有参与机房建设的相关方共同完成,才能确保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性、实用性等要求。其中,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提出运维要求,从运维经验、实际运维难度、提高运维可易性等方面对规划和设计过程进行配合。 1.2.2 应参与相关供应商遴选 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参与机房基础设施设备供应商选择的全过程,及时地了解各种产品及服务的品牌、型号、规格等关键参数,使之更能满足运维的要求。并就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提

出建议,还需要对后续的设备保修等服务提出要求。 1.2.3 应参与建造管理 机房的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积极参与机房基础设施的建造工作,并协助做好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着重关注工程建造中如材料的使用、工序、建造过程等工作,重点关注隐蔽工程的安装工艺和质量。 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充分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对于新建数据中心,从施工质量和日后运维方便性出发,尽早发现施工过程的问题,及时纠正,方便日后运维和节省日后整改成本。 1.3 测试验证 机房基础设施投产前的测试验证是确保机房基础设施满足设计要求和运行要求的关键环节。 1.3.1 时间和预算 机房的业主应设立测试验证专项预算,预算应包括外部测试验证服务提供商的相关费用,以及在测试验证阶段产生的电费、水费、油费等相关费用。应制定测试验证的工期规划,以更准确地预测机房基础设施交付投产的日期。 1.3.2 测试验证参与方 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可作为测试验证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运维管理部门可作为测试验证工作的主体审核单位;第三方测试服务商可作为测试验证的实施单位及整体组织工作的协调单位。但运维管理部门应要求测试服务商预先提供测试方案,在运维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进行。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可参与测试验证工作,在此过程中熟悉设

海康 安防综合管理平台安装指南

安装指南

目录 目录 (2) 1安装前准备 (3) 1.1运行环境要求 (3) 1.2安装软件准备 (3) 2开始安装 (4) 2.1部署方案 (4) 2.2安装加密狗驱动 (4) 2.3安装CMS (5) 2.4安装Servers (10) 2.5安装CentralWorkstation (13) 2.6安装EMU (16) 2.7安装PayClient (18) 2.8安装VscClient (20) 3安装后验证 (23) 3.1验证CMS (23) 3.2验证Servers (23) 3.3验证CentralWorkstation (24) 3.4验证EMU (25) 3.5验证PayClient (26) 3.6验证VscClient (26) 4常见问题 (29) 4.1如何卸载软件 (29) 4.2如何导入license (29) 4.3如何设置上电后服务器自动开机 (29)

1安装前准备 1.1运行环境要求 服务器: 推荐采用VSE2326系列服务器:4核及以上,8G内存,64位2008服务器操作系统。 参考配置如下: ●CPU: Xeon E5-2620, 6核2.1GHz ●内存: 8G ●硬盘容量:1000GB ●网卡: 1000M ●操作系统:Windows 2008/2012 Server 64bit 客户端: 推荐采用32位/64位Windows 7企业版。 参考配置如下: ●CPU:Intel(R) Core(TM) CPU i3 或更高 ●内存:DDR3 4GB ●硬盘:500GB ●浏览器:支持IE8/IE9/IE10,不支持兼容模式 ●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3/ Windows 7/Windows 8 ●显示:1024*768分辨率或更高,硬件支持DirectX9.0c或更高版本 1.2安装软件准备

通用两维运动平台说明书

摘要 【摘要】:X-Y工作台是指能分别沿着X向和Y向移动的工作台。数控机床的加工系统、立体仓库中堆垛机的平面移动系统、平面绘图仪的绘图系统等,尽管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相同。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系统与微电子系统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文通过对X-Y工作台的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及接口电路的设计,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共性和关键的技术。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设计和研究X-Y工作台及其电气原理图。确定X-Y工作台的传动系统,并且选择了螺旋传动,验算了螺旋传动的刚度、稳定性,寿命等参数;还设计了导轨,根据其用途和使用要求,选择了直线滚动导轨副,确定了其类型、转动力矩、转动惯量。利用8031、6264、2764、373、8155、8255等MCS—51单片机设计其硬件电路图。 【关键词】: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步进电机;MCS—51单片机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 (4) 1.1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与驱动系统的选择 (4) 1.2机械传动方式 (4) 1.3计算机系统选择 (4) 1.4总体方案的确定 (5) 第二章机床进给驱动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6) 2.1 设计参数 (6) 2.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6) 2.2.1 X向进给丝杠 (6) 2.2.2 Y向进给丝杠 (8) 2.2.3滚珠丝杠副的几何参数 (13) 2.3 滚动导轨的计算与选择 (13) 2.3.1 滚动导轨副的额定寿命 (13) 2.4.1 转动惯量的计算 (15) 2.4.2 电机的力矩的计算 (16) 第三章微机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3) 3.1 计算机系统 (23) 3-2 单片微机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内容 (23) 3.2.1 绘制电气控制系统框图 (23) 3.2.2 选择CPU的类型 (24) 3.2.3 存储器扩展电路的设计 (24) 3.2.4 I/O接口电路设计 (25) 3.3 各类芯片简介 (25) 3.3.1 8031芯片简介 (25) 3.3.2 373芯片简介 (25) 3.3.3 6264芯片简介 (26) 3.3.4 2764芯片简介 (26) 3.3.5 8155芯片简介 (26) 3.3.6 8255芯片简介 (26)

大型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为了建设和运营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通过分析当前基地运维管理面临的挑战,结合当前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工具的发展趋势,从运维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组织架构、技术构架、组网结构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型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模式,从而实现智能化运维的管理目标,减少运维成本并提升运维效率。 【关键词】大型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一体化运维云化架构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14.014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14-0066-05 引用格式:邓颂清,程尧. 大型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模式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0(14): 66-70. large data center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tegrat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数据中心的规模迅速扩张,如何建设和运营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心管理人员的重大挑战[1]。 dcim(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是近年兴起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工具,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解读。本文在dcim的理念基础上,针对大型数据中心(即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基地的大型数据中心),就其一体化运维管理的建设模式提出探讨性方案。 2 基地运维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及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消耗和运维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以及数据中心的效率和效益[2]。 作为承载信息系统运行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关键是对it设备以及支撑it设备运行的风火水电等场地基础设施的管理,包括: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日常监控和维护;对这些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维业务管理的流程与规则;对数据中心内基础设施日常运行数据的分析、对比与挖掘。 对于大型数据中心产业基地,特征为辐射全国、规模分布、虚拟资源、弹性调度、安全防护、绿色节能。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功能需求越来越多,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系统间的数据交互越来越广,系统对接口的复杂度急剧上升。由于业务、维护复杂,对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更高。 现阶段大型数据中心运维面临的挑战如下: (1)经济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包括网络、空间、动环资源;如何缩减运行费用,包括能源、维护人员。 (2)灵活性:如何识别及降低过度部署和冗余;如何灵活扩展容量(空间、制冷和供电);如何更快响应业务。 (3)可用性: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如何及时排除隐患,处理复杂故障;如何实现动态资源管理和电子流管理。 (4)管理性:需要有效的数据分析支撑决策和规划;如何实现系统一体化,统一协作、快速响应;如何满足大客户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和自服务管理。 面对以上挑战,数据中心应建设“集中化运维、一体化管理、智能化分析、流程化控制”的it支撑系统,才能实现智能化运维的管理目标,减少运维人员和维护成本,优化资源管理,提升运维效率。 3 平台系统架构、组织架构和技术架构 3.1 平台系统架构

内工大二维平台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通用二维平台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 班级:机电09-1班 姓名:窦继慧 学号:200920102117 指导教师:刘江 2012年12月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设计2 _ 学院:机械学院班级:机2006-1 学生姓名: ___ 学号: _ 指导教师:刘江 一、题目 通用两维运动平台设计 二、目的与意义 《专业综合设计2》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机械类高年级学生综合应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等知识体系,将机械、驱动、传感及计算机控制有机地集成融合在一起,独立设计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装备。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机电装备设计》课程的知识,对典型机电装备的工作原理、组成要素及核心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用《机电装备设计》的知识及相关知识体系,掌握如何将机械和电气驱动、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融合在一起,如何构成一种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及结构简单的机电装备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规律,提高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实践,熟悉设计过程,学会正确使用资料、正确使用图书特别是电子图书资源、网络资源,查阅技术文献、设计计算、分析设计结果及绘制机械、电气图样,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上得到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充分的设计空间,使其在巩同所学知识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在设计实践中深刻领会机电装备设计的内涵。 三、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技术参数 1、运动平台面尺寸:250×200; 2、平台移动行程:X×Y=160×125; 3、夹具和工件总重:500N; 4、最高运行速度: 步进电机运行方式:空载:1.5m/min; 切削:0.7m/min; 交流伺服电机运行方式:空载:15m/min;切削:6m/min; 5、系统分辨率:开环模式0.01mm/step;半闭环模式0.005mm/step; 6、系统定位精度:开环模式±0.10mm;半闭环模式±0.01mm; 7、切削负载:X向300N;Y向400N;Z向500N 设计要求 1、实现X-Y两坐标联动; 2、用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作驱动元件; 3、设置工作台的越位报警和紧急事故的急停开关,并响应中断; 4、任意平面曲线的加工,具有自动换象限的功能; 5、平台具有快速驱动功能; 6、平台具有断电手动调整功能。 图纸量和工作量要求 1、机械总装配图 在CAXA环境下绘制二维运动平台的结构图,并进行详细设计,最后用A1号图纸打印输出。

CNC二维工作平台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CNC二维工作平台的总体结构特点 (1) 1.1CNC工作台的结构类型及设计 (1) 1.2拟定合理的传动方案 (3) 1.3控制电机的介绍 (3) 1.4伺服系统 (4) 1.5联轴器的选择 (4) 第二章螺旋传动结构设计及电机型号的具体选择 (6) 2.1滚珠丝杠螺母机构介绍 (6) 2.2丝杠螺母副设计及电机选择 (7) 第三章轴承的类型及其支撑方式设计 (11) 3.1轴承的类型介绍和具体选择 (11) 3.2确定轴承的尺寸 (11) 3.3对于轴承进行强度校核 (12) 3.4选择轴承的润滑方式 (13) 第四章导轨的设计 (14) 4.1导轨的类型概述和选择 (14) 4.2导轨的设计 (15) 4.3导轨的刚度校核 (15) 第五章其他技术说明 (16) 5.1装配、拆装、安装的注意事项及工作环境要求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CNC 二维工作平台的总体结构特点 CNC二维工作平台的总体设计是对此机器的总体布局和全局的安排以及简单零件设计。总体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设计有重要意义,也将影响机器的尺寸大小、性能、功能以及设计质量。 1.1CNC 工作台的结构类型及设计 1.1.1CNC 二维工作平台的组成、结构、特性 (一)CNC工作平台的主要组成。 CNC二维工作台主要是由工作台滑板(滑块)、直线移动导轨、螺旋传动(丝杠)机构、驱动电机、控制装置、位移检测器、和机体(机座)组成。 (二)CNC工作平台的结构。 CNC工作平台的结构有两种分类方法: (1)按电机与机座、工作台滑板的相对位置分为三种: 1.驱动电机与X方向(或丫方向)工作台滑板连成一体。这种形式简单,但造成低层驱动重量大,电机振动会影响工作台的精度,它适用于低速传动。 2.下层电机不与工作台连成一体,而是装在机座上,上层电动机则与工作台滑板连在一起。这种形式结构复杂,但是减少了下层电机的驱动重量,适用于中、高速传动,应用较广。 3.将全部电机放在机座上,电机通过一套较长的传动装置驱动工作台移动,这样的结构虽然减轻了下层工作台的承载重量和电机振动的影响,但却影响了传动系统的刚度和运动速度的提高。 (2)按执行器(工作台)在空间的位移方向分为两种:卧式工作台和立式工作台。 卧式工作台:执行器在XOY平面内运动,即X,丫方向的丝杠均布置在水平面内。这种结构能承受大的载荷,而且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稳定,定位精度高。 立式工作台:执行器在XOZ平面内运动,即一个方向的丝杠布置在水平面内,而另一个丝杠布置在铅垂面内。这种结构的缺点是Z方向的丝杠及导轨的支承的刚度低,所以承载能力小。 (三)CNC工作台的特性。(1 )静态性能。 工作台的几何精度:它包括X-Y工作台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性、垂直平面直线性、X方向与丫(Z)方向的垂直度、X-Y(Z)方向的反向间隙和反向精度以及工作台与运动平面间的不平行性。 系统的静刚度:工作台传动系统受重力、摩擦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相应变形,其比值成为静刚度。 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指步进电机每走一步(发一个脉冲)工作台沿丝杠轴向方向所能产生的位移大小,一般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 (2)动态性能。 包括工作台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固有频率,速度和加速度特性,负载特性,系统的稳定性等。 1.1.2CNC二维工作平台的结构类型 我们初步拟定了以下三个传动方案: 1.电机与滑动工作台连成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