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广场协议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1985年9月,在美国的策划下,美、日、英、法、西德等5个发达工业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五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协议,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

1 经济拐点

二战过后,日本相对美国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日本产品国际竞争力日益强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就在同一时期,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逐年增长的双赤字危机。

由于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美日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开始纷纷游说美国政府,强烈要求当时的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的对外竞争力,从而降低贸易赤字。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处境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前非常相似。因此对比我们与当年日本的相同与不同,回顾日本“广场协议”后各相关国家受到的影响,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的坐标。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对美元的抛售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日元持续升值。1985年9月前,美元兑日元在1∶250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至1∶200,跌幅达20%。此后,日元升值趋势大体持续了10年之久。

2 迫于压力过度升值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日元这种在压力下过度升值的教训值得我们警醒。当面临货币升值压力时,政治家们可能会因为非经济因素做出让步,这时货币升不升值、升多少就主要取决于谈判而不是经济规律。善良的人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期望,希望升一点点就能够顶住升值压力,但问题是能否顶得住?升了一点,炒家会继续炒作,热钱继续流入,别人觉得你还没升够,继续施压,于是升值压力仍然存在,于是再升一点,如此循环,过度升值就这样发生了。当初日元兑美元升到1∶200时,就没有顶得住压力,而是一路升到1∶100多,再升到1∶70多。

左小蕾拿弹簧做了个比喻,“就象一个弹簧,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不会弹回到原位,而是会弹过头”。日本因为顶不住压力,控制不住弹过头的日元,而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并且这种代价一直到现在仍然在继续。

3 美元资产大缩水

最显而易见的代价就是以美元形式持有的资产大幅缩水。1981至1985年,日本经常收支项目的顺差约为12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贸易顺差来自美国。但是日本企业并没有将这些钱都拿回国内,而是将绝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其中,对外长期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中、长期国债上。

根据日本银行的统计数据,1985年,日本对外长期直接投资额为440亿美元;对外长期证券投资额为1457亿美元。1985年“广场协议”后,由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日本所持有的美元资产也随之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至1987年底,美元兑日元就从1∶250下跌到1∶121,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本人所持有的美元资产贬值了50%。

而据日本机构的统计,“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对外净资产的汇率损失累计约为3.5万亿日元。包括日本许多保险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

4 房地产、股市泡沫严重

资产缩水损失再多,不管怎么说这种代价也都是即刻而明显的,相较于升值带来的投资过热、经济结构失调等问题,后者的影响更加深远,并且更加难以估算其中的代价。

“广场协议”之后的10年间,美元兑日元从1∶250跌到最低的1∶80左右,日元升值3倍,导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上升3倍,使得日本产品在美国的竞争优势被大大削弱。

华东政法学院商学院名誉院长、博导汪康懋教授告诉记者,日本的汽车工业原来在美国竞争力很强,升值后市场被美国汽车业又占了回去,日企状况大不如前。

由于出口严重受挫,资本难以再在这一块获得利润,必然会流向其他地方。但是日本国内金融市场难以在短时间内为这些过剩资本找到合理的出路,于是,大量资本涌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泡沫经济一触即发。这时,迫于日元升值压力的日本货币当局又一次大幅下调利率,希望能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同时也希

望借此减少汇率升值带给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扩张的货币政策还是没有改变日元升值的趋势,相反地,低利率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刺激着洪水般的资本涌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的泡沫经济。这个经济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便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不景气状态,一直到现在,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的迹象。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胡坚教授认为,我国对外贸的依赖度没有日本那么大,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可能没有日本那么大,但是我国的经济情况与日本相比并没有日本当年那么好,而且房地产业已经有泡沫存在,因此类似的情况很可能出现。

5 过剩金融资本海外盲目扩张

另一方面,日元升值也使日本金融资产膨胀,银行无节制地放贷,过剩资本在海外到处扩张、盲目收购。但是海外投资需要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家对复杂的国际资本市场操作规则也需要有深入了解,这些都需要循序渐进。日本的企业在缺乏海外投资经验的情况下盲目冒进,大量收购美国资产。当日本人收购了美国的洛克菲勒大厦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之后,美国人曾经惊呼日本将收购美国。但事实证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对美国资产的大量收购其实非常被动和盲目,在期货、地产等市场承受了巨额亏损,银行也产生了大量坏账。日本企业在日元升值后钱多得不知怎么花,就拿出去乱花。汪康懋教授认为,中国的企业现在已经有一点这个苗头了,一定要避免重走日本的老路,不能以为自己有钱了,就到国际上去乱收购。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姓名:赵文华学号:2009011427 班级:09广电(1)班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是作为战败国的一方生存在世界上,国土也吃了两颗美国投下的原子弹,表面上看日本陷入奔溃。然而,如今事实并非如此,战后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里经济迅速崛起,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由此可见,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日本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受了重创,其领土相比于中国纯粹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却在战后迅速崛起,堪称“经济奇迹”,尽管在2011年中国GDP排名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日本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第三,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国与第四大进口国。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些是中国无法与其相比较的,由此可以看出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是重大的。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19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国为4%,英国为2.5%。日本

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1950年只有1.5%,1980年猛增为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方更是认为是20世纪的“奇迹”。 (一)战后,日本为医治战争的创伤,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大体上花了10年时间。一般认为,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复兴期”。 1、为了使日本经济摆脱瘫痪状态,日本政府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负责制订和实施有关经济政策。当时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是能源不足。因为缺煤,高炉陆续熄火,全国有一半列车停驶,恢复生产急需的原材料运输出现障碍,工业生产日趋萎缩。经济安定本部遂于1946年秋实行“倾斜生产方式”。 2、日本的经济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1948年后,随着东西方冷战加剧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趋向于胜利,美国统治集团企图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堡垒,以对抗所谓的“远东共产主义”,对日本的占领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到扶植日本恢复经济上来。其次是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这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3、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战后日本十分重视教育,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培养。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对义务教育期间的中小学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境贫穷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和中餐补贴制度.并且建立光荣家长评选制度。对那些教子有方家长给予奖励,使尊师尊教成为日

广场协议对德国的影响

广场协议对德国的影响 1985 年的“广场协议”以及随后日本经济的覆辙,至今令人谈虎色变,并成为“升值恐惧论”之经典依据。然而,我们应该记得,广场协议货币升值的黑名单上,除了日元,还有德国马克;我们更应该知道,在此之后,两国经济境况有着天壤之别。德国在汇率升值过程中避免了金融动荡与危机而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产生了巨大的饱沫,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作为广场协议的众矢之的,同期的德国马克也经历了大致相当的升值幅度。但是与日本不同,联邦德国政府持有完全不同思路的经济政策取向,成为在应对本币汇率升值方面一个成功的榜样。 一、德国经济在广场协议后的表现 按年平均汇率比较, 1995年与1985年相比,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接近100% ,马克汇率从1985年的1马克兑0.3577美元升值到1995年的1马克兑0. 7120美元。 在德国马克大幅升值以后,联邦德国经济同样受到了冲击。到1987 年,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降至1.40%,与1984 年的3.12% 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随后又强劲反弹,1988 年经济增长率已经攀升至3.71%,1990 年更是超过了5% 的水平。在1993 年,德国经济经历了短暂的衰退之后,又恢复到了平稳增长的路径上。与日元相同的是,作为广场协议的众矢之的,同期的德国马克也经历了大致相当的升值幅度。但是与日本不同,联邦德国政府持有完全不同思路的经济政策取向。 在货币政策方面,由于民众对二战时期的通胀刻骨铭心,因此造就了世界上最具有独立性和稳健性声誉的德国央行。历任德国央行的政策制定者,均以稳定物价水平为首要目标。广场协议之后,由于马克大幅升值,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连续两年出现下滑,但依然维持了3% 以上的存款利率,这几乎是日本同期水平的两倍。1982 年坚持新自由主义的科尔当选联邦德国总理,并一直当政到1998年,成为德国战后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科尔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在财政政策方面有很多体现,例如:从1982 年至1987 年,联邦德国财政赤字占GDP 比重,由3.3% 单调递减到了0.4% 的水平,这其中甚至包括了马克汇率大幅升值之后联邦德国经济承受冲击的年份。此外,在税收政策方面,科尔政府对企业和个人大幅减税;在财政支出方面也通过减少补贴等手段削减开支。通过这些方式,科尔政府减少了对经济不必要的干预。不过,科尔政府同样注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广场协议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广场协议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1985年9月,在美国的策划下,美、日、英、法、西德等5个发达工业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五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协议,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 1 经济拐点 二战过后,日本相对美国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日本产品国际竞争力日益强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就在同一时期,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逐年增长的双赤字危机。 由于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美日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开始纷纷游说美国政府,强烈要求当时的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的对外竞争力,从而降低贸易赤字。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处境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前非常相似。因此对比我们与当年日本的相同与不同,回顾日本“广场协议”后各相关国家受到的影响,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的坐标。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对美元的抛售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日元持续升值。1985年9月前,美元兑日元在1∶250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至1∶200,跌幅达20%。此后,日元升值趋势大体持续了10年之久。 2 迫于压力过度升值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日元这种在压力下过度升值的教训值得我们警醒。当面临货币升值压力时,政治家们可能会因为非经济因素做出让步,这时货币升不升值、升多少就主要取决于谈判而不是经济规律。善良的人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期望,希望升一点点就能够顶住升值压力,但问题是能否顶得住?升了一点,炒家会继续炒作,热钱继续流入,别人觉得你还没升够,继续施压,于是升值压力仍然存在,于是再升一点,如此循环,过度升值就这样发生了。当初日元兑美元升到1∶200时,就没有顶得住压力,而是一路升到1∶100多,再升到1∶70多。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研究

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原因 一个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岛国,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奇迹。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处在“尖峰时刻”的中国更需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以图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这简直不可思议,人们一直在思索日本以什么方式或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经济腾飞的这一问题。尤其今天,正值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期,研究日本战后发展问题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日本位于东亚,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地震等自然灾害又相对较多的国家。二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但是,就在这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战后日本经济的出现如此奇迹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客观因素有大发战争财,美国的扶植利用,廉价能源,高科技技术和国际贸易合作加强。主观因素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三方面。 客观因素是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掠夺式的战争为现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储备了足够多的财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31年“9.18”到1945年8月投降,通过直接抢劫和滥发伪钞,日本几乎榨干了包括日军未占领的新疆、重庆在内的全中国多年积累的财富。从总体上折算,战败的日本在经济上大赚了一笔。 二: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美国开始了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

《广场协议》揭秘

《广场协议》揭秘 “美元霸权”的本质并不深奥,说穿了,就是利用美元,来悄悄掠夺剥削全世界。 咱们打个比方,美国就好比一个大老板,每到月底发工资时,这个大老板立刻就会印出一堆绿票子发给手下的工人。 呵呵,美国得到了无数工人的辛勤劳动成果,可他付出的是什么?不过是一张张连擦屁股都嫌硬的印钞纸。 所以,当美元霸权建立后,美国国内的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便开始大幅迁出,取而代之的,则是日本、韩国先后成为了美国的血汗工厂! 不得不说,美国的算计当真是一本万利!能把“剥削”的手段运用到如此极致,如此隐蔽,不愧是当之无愧的资本主义巅峰国家。 当然,如果美国能买卖公平,尽心尽力维护住地球的安全稳定,大家也就捏鼻子认了,毕竟身为领袖,有些特权亦可以理解。 但是美国的无耻程度,显然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按理来说,美元霸权已经够霸道了,但是很显然,美国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搞出了另一样东西——“美债”。 何谓“美债”,“美国白条”是也! 我再给大家打个比方,大家就明白美国倒底有多无耻了。 还是那个老板和工人的例子,到了月底发工资时,美国这个大老板说了:“哎呀,我最近手头有些紧,就不给你们发现钱了,来来来,一人一张白条,大家收好!” 工人收到白条,自然不会愿意:“那个……老板,没有现钱,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啊,你要掏不出现钱,这工不做也罢!” 美国大老板:“你们放心,我早想到这点了,你们可以拿着白条去我开的百货公司消费,那里吃的穿的应有尽有!” 怎么样,大家看明白没,“美债”这东西是无法在别处兑换的,换句话说,你赚美国多少钱,最后还得再吐回去! 呵呵,美国够黑吧? 不过,如果大家以为美国的无耻只有这种程度,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白条打得实在太多,美国就会想办法赖掉,而“广场协议”就是最好的证据。 说到“广场协议”,恐怕有些美分立刻就会跳出来,开始大声替“主子”洗地。 而他们的证据,无非就是日本人乃是出于自愿,而且当“广场协议”签订后不久,日本的经济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日元升值,进而购入了大量的海外资产…… 对于这些证据,我承认美分们没有说谎,但这些证据骗骗普通人还行,如果碰上真正的行家,只能成为一堆笑话。 事实上,美国人搞出“广场协议”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打压日元和德国马克,进而保住美元霸权。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这也正是签署《广场协议》的时代背景。 而《广场协议》的阴险之处就在于,日元升值后,虽然能购买到大量的海外资产,但这些海外资产在交易时,却还是以美元为基准,换句话说,只要小日本一天没能将日元国际化,美国便可以通过“印刷钞票”将这些资产再买回来。 小日本和美国比“谁的美元多”,这不是找死的节奏吗? 说到这,有些网友可能会提出疑问:“小日本难道是傻子?只要小日本打死不卖,美国人就算印再多美元,不也是徒劳无功?” 对于这点,我只能说小日本还真办不到。 至于为啥?其实道理并不复杂。 1

读《战后日本经济史》有感

读《战后日本经济史》有感 经济史的著作有时候看起来是枯燥的,但是野口悠纪雄的《日本经济史》却有很强的戏剧感,引人入胜。可能是因为作者在讲述日本战后70年的大历史的背景下也是在回忆自己的一生吧,而人生本来就带着戏剧的属性,这样一来,读者的心情会随着作者的历史际遇起起伏伏 经济史的著作有时候看起来是枯燥的,但是野口悠纪雄的《日本经济史》却有很强的戏剧感,引人入胜。可能是因为作者在讲述日本战后70年的大历史的背景下也是在回忆自己的一生吧,而人生本来就带着戏剧的属性,这样一来,读者的心情会随着作者的历史际遇起起伏伏也就不奇怪了。 作者在书的最后一部分编制了一份《战后七十年回顾年表》,在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同时,作者请读者在历史上标注自己的回忆,这是作者在全书中一以贯之的温情。 《日本战后经济史》的内容摘要和笔记在下一部分,对读后感没兴趣的可以跳到到后面。实际上书中另一部分引起我兴趣的是作者穿插其中的个人回忆。 作者四岁的时候在东京大轰炸中死里逃生,作者说他不去幻想战争从未发生,就算假设战争早一天结束,多少人的悲惨命运会被避免呢?这里面当然不止作者所说的日本人,还有中国人、美国人和世界上一切饱受战争摧残的普通人。

战后日本经济从废墟中重新起步,其母租赁得一间店铺在东 京做小生意,当时还是小朋友的作者爱看连环画和小说,某次他 听说《海底两万里》特别有趣,缠着母亲要买,但经济拮据,母亲并不同意。作者难过得晚上哭着入睡,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却发 现这本书就放在枕边。作者写作此书时已经是70岁的老人,回忆 起60余年前自己与母亲的脉脉温情,应该也是百感交集吧。后又 提及母亲在选举时总是投社会党的票,作者说其母并非支持社会 主义,而是想着如果是社会党执政,儿子就不会被征兵。 战后第五年,作者终于收到了父亲的骨灰,据说是1945年6 月在菲律宾阵亡的,作者摇晃着骨灰盒,哗啦啦地响,他料想里 面定不是骨灰而是一些杂物,他推断父亲既然6月阵亡,3月肯定知道东京大轰炸地消息,那时应该很担心家人地安危吧,可能其 父在阵亡时都不能确信其家人是否还在人世。 1956年,日本已经完成了战后复兴,作者升入高中,他将他 的日比谷高中比作卡美洛城堡,那是亚瑟王的王国,四海骑士无 不向往期待前往卡美洛,并成为圆桌骑士的一份子。 作者说,他之所以将学校比作卡美洛,是因为卡美洛也有 “一旦失去,就不能再复兴”之意。作者至今记得,他高中读过 一篇叫《卢塞恩的春天》的散文,卢塞恩是瑞士的著名风景区,他那时边读边想:“这么好的地方,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看看。”我读到此处,想起自己看文艺作品时看到一些美好的地方,也会这么想,有一种提前到来的遗憾感。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摘要:“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对美元的升值使得日本经济长期陷入萧条,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长足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够把日本过去十年的萧条完全地归咎于日元的升值,以及升值所造成的金融泡沫。同时,日元升值在客观上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都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广场协议”日元升值经济结构投资 Abstract After the Plaza Accord, the yen's appreciation against the U.S. dollar makes a slump of Japanese economic, and it had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Japanese economy. However, we can not completely attribute the depress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to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yen, nor the financial foams that caused by the appreciation. Meanwhile,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yen has brought a positive impact to the Japanese economy objectively, from which can we learn and thing about it. keywords Plaza Accord yen's appreciation structure of economy investment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1985年,美日等国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引发日元急剧升值,并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结构的较快调整。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左右的停滞,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接下来从多个方面具体分析“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签订“广场协议”的经济背景 “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在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美国在1985年以前一段时间内的基本经济情况: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原因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班级: 导师: 【摘要】在战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科技生产力社会凝聚力垄断资本主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5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但日本的迅速崛起对中国仍有很大的经验借鉴意义。 目的和意义 1、此研究性课题共涉及语文、统计等相关知识,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能够学以致用,做到“在调查中了解、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会”。 2、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锻炼多方面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运用到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的进程 1.总体安排 从2010年7月31日开始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对象为十堰市市民,回收问卷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90%。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合对老师的访谈,得出结论如下: 1、日本采取了一整套扬长避短,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 在恢复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立了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经济团体、企业以及从业人员、消费者等相互协调的经济体制,利用协调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经济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 【摘要】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至今。本文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轨迹谈起,浅析高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而分析日本经济模式在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其走势,最后阐述过去无论运作多么良好的经济体制,如果不能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桎梏。基于此,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日本经济;日本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经济问题;展望 目录 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 (2) (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 (2) (二)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 (3) (三) 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4-1990年) (3) (四) 经济衰退期(1991-2000年) (3) 1.企业生产能力过剩 (4) 2.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 (4) 3.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4) 4.经济体制调整失误 (4) 5.金融机构存在巨额不良债权 (4) 6.财政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5) 二、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5) (一) 日本的产业政策 (5) (二) 日本的宏现经济政策。 (5) 1.财政方面日本大部分财权由中央所掌握 (5) 2.金融方面 (6) 3.企业特点 (6) 三、日本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 (6) (一)公司治理结构机能的衰退 (6) (二)长期雇佣体制阻碍了企业的改革与重组 (6) (三)主银行制导致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 (7) 四、日本经济发展展望 (7)

为什么广场协议对日本影响如此大

为什么广场协议对日本影响如此大 为什么广场协议对日本影响如此大 正如掀起亚洲金融风暴的索罗斯所说的那样,如果东南亚国家自身没有问题,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对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也是如此,直到如今日本国内也极少有所谓的美国割韭菜的说法,更别提什么埋怨美国了。这种论调完全是国内一部分专家的意淫而已,却被无知大众所信服。 【阴谋论嘛,谁不爱听个八卦呢?】 而日本崩溃的直接原因是房地产和股市双泡沫的破裂,而刺破泡沫的诱因是广场花协议后日本政府让日元升值的政策。但人家美国的广场花园协议(注释1)可不是单单跟日本谈的,虽然日本作为重要参与者之一,但还有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以上简称G5)。只不过日本政府一来没历史经验参考,二来也的确有点自我膨胀了,所以回国后踩了个急刹车。 【然后就……呵呵哒了】 还是从人口说起 要分析日德的经济差异,可以出好几篇论文了,在这里咱们

尽量化繁求简。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源头,来看下日德两国人口,或许能从中找出问题的原因。mao爷爷曾说过:“人多力量大。”诚不我欺,尤其反映在房地产和股市上,国人应该相当有体会。 来看,1978年,德国人口达8300万的人口顶峰,其后人口持续负增长,基本保持在8000-8200万人之间。而这期间德国的房地产行业可没闲着,在1978-2009年之间,增加了1100万套住房。也就是说,德国在人口基本没有怎么增加的情况下,住房存量增加了35%。换做是你还会担心没房子住么,还会担心房价上涨买不起房子么,自然就没那么焦虑了!当然除了德国人口的因素外,德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 其实人家德国也是经历过炒房的,只不过二战结束后就开始一门心思搞经济建设(西德),国防由美国保护,政治也不用操心,真真的是一门心思搞经济建设,而德国人的认真劲如果专心搞一件事,不成功都难。所以德国经济很快就逆袭了。相较于其他国家又是什么主义,又是什么大哥梦的最后都不了了之,对比来看也是感慨。 而反观日本,人口高峰相较于德国则要迟后近40年,在2015年日本人口才达到达到1.27亿的峰值,而后出现负增长。人口增加自然需要更多住房,这个道理很简单,有需求就自然会促进生产,所以虽然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了20多年,如

广场协议与日本

人民币汇率宜尽早日摆脱“魔咒” 来源:中国江苏网作者:沈洪溥 2010年03月16日14:35 我来说两句(119) 复制链接 大中小 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内外部关注的焦点。尽管对此问题,在学理上完全可以依据我国的国内资金价格、经济增长率、外汇储备以及内部的财政平衡、外部的贸易平衡状况等来进行判定,但在实际的思辨中,却少有人站在理性和理论一边。被“故事大王”们提及最多的,总是以日本“广场协议”为鉴,防止被西方“暗算”。 当经济话题被演绎成政治话题,再被演绎成政治阴谋的时候,不得不说的是,每一个现实的经济中人事实上已经中了“魔咒”,进入到一种亢奋的听故事、讲故事的情境中,这其实根本不利于对一个正常经济话题的正常讨论。 所谓“广场协议”,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所达成关于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的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五年后崩溃,日本因此进入“失去的十年”。 日本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其衰退的教训自然而然地引起我国有识之士的忧心忡忡。从笔者的见闻看,不仅有绘声绘色刻画诸大国密室阴谋暗算日本的桥段,更有西方资本配合官方围剿猎杀瓜分日本的说法,不由得你不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不由得你不满怀豪情义愤壮怀激烈对周遭保持十二万分的警惕。即使稍微觉得乏累,也要以站岗姿态高唱“若是那豺狼来了有猎枪”之类曲子提神。 但倘若我们抛开评书套路,是否我们当真可以将一个国家崛起到衰败的过程演义化呢?难道日本在这个过程中就没有任何错误,而纯然是一个被若干大灰狼吧嗒掉的小白兔? 显然不是。 首先,必须澄清的是,即使是经过所谓“失去的十年”,日本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大国,“以日为师”仍然有效。一亿人的日本,即便是十多年经济增速不振,但其GDP仍位于世界第二。且在实力保持的同时,其国环境仍优美、技术仍领先、社会仍和谐、人心仍稳定……同时,日本失业率也一直维持在5%附近,既不见人抱怨工资被增长,也不见人不时躲猫猫。

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国很早就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俗对日本影响深远。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脂,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扶植 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然而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破产。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美国打算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从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另一方面,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即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无怪乎日本垄断资本家称朝鲜战争为拯救日本经济的“及时雨”,就连日本经济学家,不论学术观点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侵朝战争是“救助日本经济之神”。 二.政治改革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了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比如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业中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财阀企业的一些封建性弊端,为企业间较为平等的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而农村的土地改革,则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农村市场,这使日本进入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另外,美国出于在远东战略的需要,还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对日本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政体进行改革。美国的这些措施为日本战后走上和平建设,集中精力抓发展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经济第一 战后的日本,在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美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反省”战前的“军刀政治”、“版图扩张”的富国强兵文化,认识到“军事第一”绝不能使日本通向幸福,从而确立了“经济第一”的新的经济观。

广场协议与人民币升值

“广场协议”与人民币升值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兼论货币化和资本化进程中的房地产业 徐布加 人民币升值,从国际到国内已经吵闹了两三年。大多数专家、学者、金融界、政府发言 人的倾向性结论是保持稳定,等待时机成熟,完善制度。引用频率最高的例证当数“广场协 议”。好像“广场协议”带给日本的是经济灾难,好像人民币升值如洪水猛兽,大祸临头。 因此,有必要对与“广场协议”与人民币升值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出澄清分析。 一、“广场协议”的起因 20世纪70年代,世界第2次石油危机造成美国严重通货膨胀,高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威胁美国经济稳定。1985年9月,美国提议,英、法、德、日参加,5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 饭店开会,达成5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有秩序使世界各国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解 决美国的贸易赤字”的协议,简称“广场协议”。 首先,“广场协议”并不是针对日元升值,而是针对美元贬值。 其次,“广场协议”要求世界各国主要货币“有秩序”升值,而不单是日元升值,不是 被逼升值,更不是升得越高越好。 二、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巨大好处

谈到日元升值,人们更多谈到的是泡沫经济;股市和地价上涨;外贸和出口受挫;金融 和货币政策失灵;经济衰退等等。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1985年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的 是巨大发展机遇和成就,忽视了这次日元升值在日本经济中的重大意义。 1、极大提高了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元升值后,日本GDP在世界经济发展组织的 比重由1984年11.6%上升为1988年26.5%,人均GDP1987年超过美国。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岛 国,经济崩溃后长时间才得以恢复的战败国,总面积不及中国云南省的日本,一跃成为世界 经济的重要一极。 2、日元升值确立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即使后来欧元诞生,日元仍然是国 际4大货币之一。 3、日元升值帮助日本克服了资源和经济结构、金融制度的制约。日本经济发展受制于 资源和美国控制,其金融制度僵化,产业结构问题深重。政府曾经采取许多改革措施都不能 凑效。而日元升值,恰好给这些改革和突围带来了机会,有了“本钱”,成为改革的催化 剂。 4、以日元升值为契机,日本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在海外购置资产,建立生产基地, 海外纯资产迅速增加。1986年达1804亿美元,超过老牌扩张帝国英国(1465亿),跃居世界 第一。2002年,日本海外纯资产14338亿美元,比日元升值前(1984)年增长了18倍。 5、日本人民享受到了战后40年努力奋斗,发展经济创造的成果。无论是国家、企业和 个人,都从日元升值中享受到投资、赚钱和消费的好处。 三、日本政府在日元升值中的成功与失误

广场协议与日本

记者:您如何回顾广场协议? 告 美联储原主席沃尔克:对美元升值将导致美国经济失去竞争力的担忧成为签署广场协议的契机。美国国内的保护主义压力很强,有必要压低美元兑日元汇率。国际经常收支的不均衡出现扩大,日本和欧洲也理解进行政策协调的重要性。 虽然有人对广场协议的效果抱有怀疑。但是美元大幅贬值,主要货币的调整取得进展是事实。虽然没有纠正国际经常收支的不均衡,但是却阻止不均衡进一步扩大。 记者:美元的贬值超过了日美欧的预期。 沃尔克:由于主要货币的调整力度过大,所以在87年2月的卢浮宫协议中确认了汇率行情稳定的必要性。我们从过去的经历学习到的教训是操作汇率行情十分困难。要纠正不均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极为重要。 记者:日本在签署广场协议后遭遇了泡沫膨胀和破裂,陷入了“失去的20年”。 沃尔克:这与广场协议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日本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快速增长。俗话说“娇者不长久”,日本是因为满足于自己的成功才失败的吧。不动产和股市的泡沫出现破裂。 记者:目前由于中国人民币贬值,与他国的不均衡正在扩大。 沃尔克:目前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需要采取国际性的政策应对,但由于各国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制约,难以轻易展开行动。我们如今仍在与相同的问题展开苦斗。 中国正试图将投资主导型的经济结构转变为消费主导型。这一改革具有建设性,但大幅改变船的方向并非易事。 记者:中国经济的变化似乎正在动摇世界金融市场。对此您怎么看? 沃尔克:股票市场极为不稳定,存在很多风险。以美国为例,渡过2008年9月的金融危机后,股价一直在大幅上涨。即使以中国的问题为转折点、发生某种程度的调整也不难理解。 虽然不清楚中国是否正在面临泡沫的调整,但面临困难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世界经济背负的负债的规模非常巨大。有必要继续关注市场动向。 记者:中国是否因诱导人民币贬值而引发了“货币战争”? 沃尔克:我不会将目前的情况称之为货币战争。不过,主要国家旨在避免货币战争的合作至关重要。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二战后日本经济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二战后日本经济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二战后日本经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在战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中间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①基本前提: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了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然而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破产。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美国打算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从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教育成为重要的杠杆。无论是战后最困难的时期,还是60—70 年代高速增长时期,教育始终是政府给予特殊关注的问题。日本政府重视教育,建立和完善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高等教育体系,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1956—1978 年期 1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关系 人教111 1014011136 刘莉荣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败的法西斯国家,日本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国外投资,以及在世界市场上曾占有的地盘,国民经济陷入瘫痪状态。然而,到1955年,日本经济就已恢复到战前水平。此后,经历了战后经济的黄金对代,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何以如此之快?其中的因素很多,但是与美国的扶植政策是离不开的。 关键字:日本经济发展美国扶植 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的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样也给日本国家和人民酿成深重的灾难。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 252 万人死亡,并且广岛和长崎还遭受了原子弹的轰炸,社会混乱,经济急剧下降。然而,日本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便实现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0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毗。[2]1950 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110 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32.6 美元,分别是当时美国的 3.8%和 7%;而到 1985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 12950 亿美元,人均产值达 10698 美元,分别达到美国的 43.8%和 86.1%。[1]日本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爬上了国际舞台的顶端。这样的成就,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日本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美国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日本强

有力的经团联的副会长花村仁八郎在一次关于日本经济的长篇演讲中,把美国的占领政策与口本的政治稳定并列为构成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因素之一。他说:“首先,在战后初期,占领军对所有的制度——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进行了彻底的民主化改革。财阀解体和农地解放是经济民主化政策的核心。其结果,使每个日本人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并处在一个按劳取酬的环境之中。这就使每个日本人产生了勤奋学习和劳动的意愿,就象在美国的开拓时代一样 (3) 一、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 1945年8月巧日,日本天皇宣布停战诏书,日本的战后史从此揭开的序幕。战后的日本,40%的城市建筑被摧毁,近50%的工业设备和交通运翰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损失了45%的国民对富,2200万人失去了家园。停战后不久的那几年,国民生产总值降到约为战前(1934一1936年平均)的60%的水平,极度的物资医乏袭击着国民生活,通货膨胀急剧增长,日本政府在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后,一切都等占领军的指示,无法向国民提出明确的方针,显得毫无作为。 二、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 美国对日本实施的占领政策是为了达到自身的战略目的,其占领动机,是变革日本旧的孕育军国主义的社会结构,除掉日本垄断资本这个对手,同时把日本改造成为自己的仆从国。只是在占领初朝,作为“盟国”成员之一的美国,也不能一开始就立即拒绝“盟国”对日

论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论战后日本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引言: 二战后的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十分萧条,工业几乎崩溃,农业生产也只有战前的一半。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曾经断言:“如果没有长期不断的,没有限制的外援,未来三十年内,日本将长期处于仅能维持生存的状态。”但就是这样一个许多人都不看好的战败后的日本,却用三十年的时间,超越英法德苏,爬上了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位置。战后的日本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如此迅速的成长不得不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不可否认,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由朝鲜战争和冷战时期的种种有利因素造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日本内部不断改革的结果。从日本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吸取有利的经验,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正是我们如今需要做的事。 摘要: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一直是人们讨论和分析的热门话题,而究其原因,其中不仅仅有美国对其的大力扶植和在美国占领和军事庇佑下的稳定的国内局势和周边环境,同样也离不开日本对其自身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在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出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崛起中国发展启示

一、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1.美国的大力扶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美国对其实行了长达7年的占领。正是在这七年里,美国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和法制为主的政治改革和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并对日本长期持续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进行政体改革,使日本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初期,日本农业萧条,甚至不能满足国民的基本温饱问题,美国对日本实施援助,提供大量的食物,以解决日本的饥荒问题。同时也保障了日本国内的安全局势稳定,为日本战后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遏制以中国、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美国将日本作为远东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转而大力扶植日本,主动提出缓和战争赔款,为日本发展生产,稳定国内经济局势提供了条件。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而作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补给站,日本趁着朝鲜战争大发战争财,国内的经济和工业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高。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演变,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冷战时期,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同盟国,为了遏制中国和苏联的发展,也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在日本建立的军事基地和各种基础设施也拉动了内需。随后美国又与日本军事设备上的合作,给日本的重工业和机械产业等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日本的经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繁荣景象。 2.稳定的周边环境

广场协议及其影响[1]

广场协议及其影响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美国在1985年以前一段时间内的基本经济情况。 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Michael Blumeuthal)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1977年初,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到41.38%。美国政府震惊了,在1978年秋季,卡特总统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用以支撑美元价格。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

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例如,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 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 A.Volcker)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1954年—1978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年—1984年间的3%—5%。 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飙升,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 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 二、广场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