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目录

(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2)

(二)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

(三)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5)

(四)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7)

(五)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9)

(六)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16)

(七)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19)

(八)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22)

(九)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25)

(十)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28)

(十一)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31)

(十二)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35)

(十三)电梯驾驶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38)

(十四)电梯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0)

(十五)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41)

(十六)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包括对8个工种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要求)

(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1.培训对象

拟取得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司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机司机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2.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

4.1 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内容。

4.1.1 起重机的基本知识。

4.1.1.1 起重机的基本分类。

4.1.1.2 起重机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额定起重量、额定工作速度、起升高度、额定起重力矩、幅度等。

4.1.1.3 起重机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包括起重机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等。

4.1.1.4 起重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1.2 起重机的基础知识。

4.1.2.1 电学基本知识,包括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电气安全等一般常识。

4.1.2.2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工作执行部分及辅助部分等。

4.1.2.3 力学基本知识,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学基本定律、重力与重心、力的单位等。

4.1.3 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吊钩、钢丝绳、制动器、车轮、减速器和卷筒等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4.1.4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起升机构、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4.1.5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6 各自起重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包括起重机不能启动,溜钩、溜车,制动器打不开闸,车轮啃轨咬道,安全装置不灵或失效等。

4.1.7 各自起重机的维护与保养常识。

4.1.8 掌握起重机易损件的报废标准,易损件主要包括吊钩、制动轮、制动瓦衬、钢丝绳、滑轮、车轮、卷筒等。

4.1.9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4.1.10 有关电气安全、登高作业安全及防火常识。

4.1.11 各自起重机常见事故案例的分析,主要有挤伤、坠落、触电等事故。

4.1.12 熟练掌握《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和有关安全规定。

4.2 实际操作培训内容。

4.2.1 按照《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 6720—1986对各类起重机司机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4.2.2 各种实际操作要领。

4.2.3 各种实际操作技能。

5.复审培训内容

5.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2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3 起重机司机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5.4 对上次取证后个人安全生产情况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总结。

6.学时安排

6.1 每一操作项目的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其中安全技术理论培训时间为60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为40学时。具体章节课时安排参考见附表。

6.2 复审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

附表

(二)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起重机司机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等基本类型起重机操作的司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702—1986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GB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

GB 5082—1985 起重机吊运指挥信号

3.定义

起重机司机是指操作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的驾驶人员。

3.1 桥式起重机司机。从事操作桥式类型起重机的驾驶人员。

3.2 门座起重机司机。从事操作门式类型起重机的驾驶人员。

3.3 塔式起重机司机。从事操作塔式类型起重机的驾驶人员。

3.4 臂架式起重机司机。从事操作臂架式类型起重机的驾驶人员。

3.5 流动式类型起重机。从事操作流动式类型起重机的驾驶人员。

4.基本条件

4.1 年满18周岁。

4.2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职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如色盲、近视、听觉障碍、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精神病和突发性昏厥症等)。

4.3 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5.考核方法

5.1 考核分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5.2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方式为笔试,时间为2小时。

5.3 实际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模拟操作、口试等方式,考核题目不少于4题。

5.4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为及格。考试不及格者,允许补考2次,补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训。

6.考核内容

6.1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内容。

6.1.1 掌握起重机的基本知识,包括各自操作的起重机的基本性能、参数、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6.1.2 了解起重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学基本知识、液压传动基础知识和力学基本知识。

6.1.3 熟练掌握各自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性能及其工作原理。

6.1.4 熟练掌握各自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及其报废标准。

6.1.5 掌握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要求、要领。

6.1.6 熟练掌握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1.7 了解各自起重机的维护与保养知识。

6.1.8 了解各自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分析判断方法以及排除措施。

6.1.9 掌握各自起重机常见事故类型及案例分析。

6.1.10 了解有关电气安全常识,包括电击、电伤、安全电压、安全距离、触电急救等。

6.1.11 了解登高作业的安全知识。

6.1.12 了解有关防火及救火知识,熟练掌握自有灭火器材的使用。

6.1.13 熟练掌握《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和有关安全标志。

6.1.14 了解《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GB 6067—1985的内容、要求及有关规定。

6.2 实际操作考核内容。

6.2.1 桥式类型起重机实际操作考核内容。

6.2.1.1 根据指挥信号要求,熟练掌握吊起水桶绕杆曲线运行、定点停放操作技能。

6.2.1.2 根据指挥信号要求,熟练掌握吊起圆钢块通过多个不等高框架运行操作技能。

6.2.1.3 根据指挥信号要求,熟练掌握将吊物(圆柱体)在1分钟内准确放入圆筒内(两表面间隙为100mm)操作技能。

6.2.1.4 熟练掌握在5分钟内排除起重机不能启动的故障后,根据指挥信号要求,把吊物放置在1000mm×1000mm的小车上,且小车不能有移动现象的实际操作技能。

6.2.2 塔式、门座和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实际操作考核内容。

6.2.2.1 熟练掌握吊起水箱定点停放操作技能。

6.2.2.2 熟练掌握吊起水桶绕木杆运行和击落木块的操作技能。

6.2.2.3 根据指挥信号要求,熟练掌握在3分钟内旋转90°~120°将吊在高空10m 的吊块(圆柱体)准确放入地面上的圆筒内(两表面间隙为100mm)的操作技能。

6.2.2.4 熟练掌握在5分钟内排除起重机不能启动的故障后,根据指挥信号要求,把吊物旋转90°~120°放置在1000mm×1000mm的小车上,且小车不能有移动现象的实际操作技能。

6.2.3 流动式类型起重机实际操作考核内容。

6.2.3.1 熟练掌握吊起水桶定点停放操作技能。

6.2.3.2 熟练掌握吊起水桶绕杆运行并击落木块的操作技能。

6.2.3.3 与6.2.2.3相同。

6.2.3.4 与6.2.2.4相同。

7.复审考核内容

7.1 检索违章情况,没有严重违章记录。

7.2 体检合格。

7.3 安全技术理论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除了考核与准操作项目有关的基本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外,还应考核以下内容:

7.3.1 了解典型起重作业事故发生的原因,掌握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和方法。

7.3.2 了解与起重司机有关的新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7.3.3 了解与起重司机有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三)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适用范围.

拟取得起重司索作业人员、起重指挥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

2.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起重司索、指挥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

4.1 司索作业人员。

4.1.1 安全技术理论。

4.1.1.1 起重机械的基础知识。

4.1.1.2 与起重作业相关的力学基本知识。

4.1.1.3 物体重量和重心的计算、物体的稳定性等知识。

4.1.1.4 起重吊点的选择和物体绑扎、吊挂方法等基本概念和知识。

4.1.1.5 吊装索具、吊具等的选择与安全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和报废标准。

4.1.1.6 起重司索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1.7 起重司索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4.1.1.8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和有关安全规定。

4.1.2 实际操作。

4.1.2.1 了解各种绳结的结法及应用场合。

4.1.2.2 熟练掌握常用绳结的结法及其操作概念。

4.1.2.3 根据吊物的体积、重量、形状不同的特点,能正确选择吊具。

4.1.2.4 熟练掌握各种规则几何形状物体的绑扎方法。

4.1.2.5 了解各种复杂形状物体的绑扎基本概念及其安全注意事项。

4.1.2.6 熟练掌握各种形状物体吊点的合理选择,确保吊运作业的平稳、安全。

4.1.2.7 熟练掌握规则几何形状物体的翻转要领和技能。

4.1.2.8 了解形状较为复杂物体的翻转要领及其技能。

4.2 指挥作业人员。

4.2.1 安全技术理论。

4.2.1.1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标准和有关安全规定。

4.2.1.2 起重机械的基础知识。

4.2.1.3 与起重机相关的力学基础知识。

4.2.1.4 起重吊点的选择和物体绑扎、吊挂的方法。

4.2.1.5 起重机司机、司索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2.1.6 起重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4.2.2 实际操作。

4.2.2.1 掌握4.1.2中所有的内容。

4.2.2.2 熟练掌握各种指挥信号的应用。

4.2.2.3 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熟练选择合理的指挥信号和指挥方式,做到安全指挥。

5.复审培训内容

5.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2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3 起重司索指挥作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5.4 对上次取证后个人安全生产情况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总结。

6.学时安排

6.1 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其中安全技术理论培训时间为60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为49学时。起重司索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起重指挥人员安全培训学时安排如表2所示。

6.2 复审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

(四)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本考核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各种起重作业中从事对物体进行绑扎、挂钩的司索作业人员和从事现场起重作业指挥的人员。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82—1985 起重机吊运指挥信号

GB 6720—1986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GB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

3.定义

3.1 起重司索工。指在起重作业中,从事对物体进行绑扎、挂钩的作业人员。

3.2 起重指挥员。指在起重作业中,负责发出各种起重信号指令的作业人员。

4.基本条件

4.1 年龄满18周岁。

4.2 身体健康,无妨碍本职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如近视、色盲、听觉障碍、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精神病和突发性昏厥等)。

4.3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5.考核方法

5.1 考核分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5.2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方式为笔试,时间为2小时。

5.3 实际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摸拟操作、口试等方式,考核题目不少于4题。

5.4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为及格。考试不及格者,允许补考2次,补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训。

6.考核内容

6.1 起重司索作业人员。

6.1.1 安全技术理论。

6.1.1.1 了解起重机械的基础知识。

6.1.1.2 了解与起重机相关的必要力学知识。

6.1.1.3 掌握起重吊点选择和物体绑扎、吊装、翻转等理论知识。

6.1.1.4 掌握吊装索具、吊具的选择、维护保养和报废标准。

6.1.1.5 熟练掌握起重司索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1.1.6 了解常见起重司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6.1.1.7 熟练掌握《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和有关安全规定。

6.1.2 实际操作。主要考核司索作业实际操作技术、要领和安全意识等。

6.1.2.1 考核常用绳结的操作要领。考核的内容与要求:熟练掌握常用绳结的结法及其应用场合。

6.1.2.2 考核吊装索具和吊具选择的要领。考核的内容与要求:起重司索作业人员能根据物件的重量、形状、大小及特点,正确地选择相应的吊装索具、吊具等。

6.1.2.3 考核起重吊点选择的要领。考核内容与要求:起重司索人员能通过理论计算或估算的办法,判断确定出物件的重心,合理选择吊点;物件起吊后观察物件的平稳性,来评判吊点选择的合理性。

6.1.2.4 考核物件绑扎操作技术。考核内容与要求:起重司索人员对不同的物件,会正确选择绑扎方法,并能合理可靠熟练地运用。

6.1.2.5 考核物件翻转操作技术。考核内容与要求:选择一适当物件,翻转180°,观察评判起重司索作业人员选择索具或吊具、选择吊点的合理性、绑扎方法技巧性及翻转有效性等。

6.2 起重指挥作业人员。

6.2.1 安全技术理论。

6.2.1.1 熟练掌握《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和有关安全规定。

6.2.1.2 了解起重机的基础知识。

6.2.1.3 了解与起重机相关的必要力学知识。

6.2.1.4 掌握与指挥有关的起重吊点选择、物体绑扎及吊装要领。

6.2.1.5 熟练掌握与指挥相关的起重机司机和起重司索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2.1.6 熟练掌握起重指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2.1.7 了解常见起重指挥作业指挥失误造成的事故案例分析。

6.2.2 实际操作。主要考核起重指挥人员现场实际指挥技术要领、安全意识和临场组织协调及应急应变能力。考核方法按GB 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中规定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某种类型起重机的吊运作业进行现场指挥作业实际考核。

6.2.2.1 任意选择6种手势信号,让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指挥。

6.2.2.2 任意选择6种专用手势信号,让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指挥。

6.2.2.3 任意选择10种旗语信号,让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指挥。

6.2.2.4 任意选用1种音响信号与手势信号进行配合,任意选用1种音响信号与旗语信号进行配合,考核指挥人员的应用水平。

6.2.2.5 任意选用一种指挥信号,考核指挥人员与起重机司机之间的操作配合水平。

7.复审考核内容

7.1 检索违章情况,没有严重违章记录。

7.2 体检合格。

7.3 安全技术理论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除了考核与准操作项目有关的基本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外,还应考核以下内容:

7.3.1 了解典型起重作业事故发生的原因,掌握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和方法。

7.3.2 了解有关起重作业方面的新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7.3.3 了解有关起重作业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五)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与修理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

1.培训对象

拟取得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及修理作业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该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

2.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及修理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

4.1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所有培训对象都应接受该部分内容的培训。

4.1.1 基础知识:物质与工质、压力、温度、物质状态变化、热能、热重与比热、沸腾、蒸发、冷凝、饱和状态及其参数、液体过冷、蒸汽过热、传热的基本方式等。

4.1.2 能量转换与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4.1.3 制冷剂的性质、危害、贮运及安全防护的方法。

4.1.4 载冷剂和润滑油的性质、安全使用要求。

4.1.5 有关制冷、空调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的安全知识。

4.1.6 与制冷、空调相关的电气、电气焊、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识。

4.2 蒸汽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人员。拟从事蒸汽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的人员除按4.1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外,还应接受以下内容的培训。

4.2.1 安全技术理论。

4.2.1.1 安全基础知识。

4.2.1.2 单级和双级压缩式制冷原理。

4.2.1.3 制冷空调设备的分类、作用、工作原理和结构。

4.2.1.4 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及水质的安全要求。

4.2.1.5 制冷与空调作业的危险性。

4.2.1.6 安全控制装置(压力控制、温度与液位显示控制、安全阀与易熔塞、断水保护等安全装置)的作用、结构、安装要求、参数设定值与常见故障的判断。

4.2.1.7 制冷与空调作业事故(制冷剂大量泄漏、燃烧、爆炸、冻伤、窒息)发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

4.2.1.8 常见系统故障(压缩机及系统的超压、超温、制冷剂泄漏、断电、断水、液击及异常声音等)发生的原因、判断与排除方法。

4.2.1.9 冷藏库作业的安全要求。

4.2.1.10 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4.2.2 实际操作。

4.2.2.1 制冷压缩机(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其冷水机组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4.2.2.2 制冷压缩机的开、停机操作。

4.2.2.3 正确读出系统运行时的参数。

4.2.2.4 对系统运行时的参数调整。

4.2.2.5 制冷剂的充注与回收、加油、放油、油再生的安全操作。

4.2.2.6 制冷系统不凝性气体排放的安全操作。

4.2.2.7 冷库的扫霜和冲霜的安全操作。

4.2.2.8 制冷系统的排污、试压、真空、制冷剂试漏等安全操作。

4.2.2.9 水质的检验与投药安全操作。

4.2.2.10 制冷系统紧急事故(制冷剂大量泄漏、中毒、窒息、冻伤、火灾、爆炸等)处理的安全操作。

4.2.2.11 制冷系统一般常见故障(制冷机房突然停电、压缩机湿冲程、异声、超压、超温、压力表指针剧烈跳动、冰堵或脏堵等)的判断与安全操作。

4.2.2.12 防护用品的检查、使用与保养。

4.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人员。

4.3.1 安全技术理论。

4.3.1.1 安全基础知识。

4.3.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工艺及其特性。

4.3.1.3 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4.3.1.4 溴化锂溶液的再生方法。

4.3.1.5 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系统。

4.3.1.6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3.1.7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运行时的危险性与故障。

4.3.1.8 循环水质对吸收式冷水机组运行的影响和对水质的要求。

4.3.1.9 仪表(压力表、温度计及真空表)、安全装置(安全阀、压力、温度、液位显示控制器、断水保护器、燃烧系统安全装置等)的作用、结构、安装要求和参数设定值。

4.3.1.10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自控系统。

4.3.1.11 真空泵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4.3.1.12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运行的标志、安全维护的方法和安全管理制度。

4.3.1.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常见故障(冷冻水和冷却水断水、断电、泄漏、溶

液结晶、冷剂水污染、屏蔽泵电机的烧毁等)的分析与判断。

4.3.2 实际操作。

4.3.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4.3.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开机、停机的安全操作。

4.3.2.3 正确读出机组及系统的参数,正确使用测试仪表。

4.3.2.4 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保持真空的操作。

4.3.2.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保持正常运行标志的安全操作和参数变化时的调整。

4.3.2.6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常见故障(冷冻水和冷却水断水、断电、机组泄漏、溶液结晶、冷剂水的污染等)的安全处理操作。

4.3.2.7 机组除垢、清洗的安全操作。

4.3.2.8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停机后的维护、保养操作。

4.4 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人员。

4.4.1 安全技术理论。

4.4.1.1 安全基础知识。

4.4.1.2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安全技术理论培训的内容以及事故、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4.4.1.3 制冷与空调设备和系统安装中的安全要点。

4.4.1.4 制冷与空调设备和系统安装作业的程序与安全要求。

4.4.1.5 制冷与空调安装质量标准与安全规范。

4.4.1.6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安全装置、仪表、阀门等质量检查标准与安装安全要求。

4.4.1.7 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知识。

4.4.1.8 起重吊装与高空作业的安全要求。

4.4.1.9 制冷与空调系统除污、压力、真空与制冷剂的试漏试验,充注制冷剂等的安全操作方法与安全要求。

4.4.1.10 安装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操作规程。

4.4.1.11 制冷压缩机、容器与热交换设备、阀门、安全装置修理的安全要求。

4.4.1.12 常见故障修理的安全要求。

4.4.1.13 设备与零部件更换、拆卸的安全要求。

4.4.1.14 紧急抢修制冷、空调系统与设备的安全要求。

4.4.1.15 设备清洗与水质处理的安全要求。

4.4.1.16 冷却塔及水系统安装与检修的安全要求。

4.4.1.17 制冷与空调系统调试的安全要求。

4.4.1.18 电气与焊接的安全知识。

4.4.1.19 设备修理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4.2 实际操作。

4.4.2.1 制冷与空调运行操作。

4.4.2.2 制冷与空调设备拆卸检修、零部件更换和仪表、阀门的安全操作。

4.4.2.3 安全装置安装、调整的安全操作。

4.4.2.4 制冷与空调系统阀门检修、试漏与安装的安全操作。

4.4.2.5 设备与管路焊接的安全操作。

4.4.2.6 容器与热交换设备的检修、清洗及水处理的安全操作。

4.4.2.7 制冷与空调系统调试的安全操作。

4.4.2.8 制冷与空调系统事故(制冷剂泄漏、中毒、火灾与爆炸等)紧急抢修的安全操作。

4.5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修理人员。

4.5.1 安全技术理论。

4.5.1.1 安全基础知识及电工基础知识。

4.5.1.2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4.5.1.3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的控制与保护系统。

4.5.1.4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与修理作业中常见事故发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

4.5.1.5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运行、维修的安全操作要求。

4.5.1.6 有关金属焊接、电气安全、登高作业及防火防爆的安全技术。

4.5.1.7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常用监测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4.5.1.8 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规章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4.5.1.9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与修理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4.5.2 实际操作。

4.5.2.1 制冷剂种类的判别和安全贮运。

4.5.2.2 常用仪器和专用工具的安全使用。

4.5.2.3 焊接切割的安全操作。

4.5.2.4 紧急与常见事故的判断与安全处理方法。

4.5.2.5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的正确安装。

4.5.2.6 小型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试压、真空与制冷剂的试漏、充注制冷剂等的安全操作。

5.复审培训内容

5.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2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3 与准操作项目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5.4 对上次取证后个人安全生产情况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总结。

6.学时安排

6.1 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小时,其中安全技术理论培训为60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为40小时。具体培训学时安排如下:

6.1.1 蒸汽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培训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6.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培训学时安排如表2所示。

6.1.3 制冷与空调安装修理人员培训学时安排如表3所示。

6.1.4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修理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学时安排如表4所示。

6.2 复审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

表1 蒸汽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培训学时安排

表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培训学时安排

表3 制冷与空调安装修理人员培训学时安排

表4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修理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学时安排

(六)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从事温度120K以上中、大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与修理作业的人员。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50274—19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定义

制冷与空调作业包括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运行、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小型制冷空调装置安装修理等操作项目。

3.1 制冷与空调操作工。从事温度120K以上和制冷量在标准工况下12kW或空调工况下25kW以上的制冷与空调机组及辅助设备的运行操作人员。

3.2 制冷与空调安装修理工。从事对制冷与空调机组部件、整机及系统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人员。

4.基本条件

4.1 年满18周岁。

4.2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职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3 初中l:2_L文化程度。

5.考核方法

5.1 考核分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5.2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方式为笔试,时间为2小时。

5.3 实际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模拟操作、口试等方式,考核题目不少于4题。

5.4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为及格。考试不及格者,允许补考2次,补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训。

6.考核内容

6.1 压缩式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

6.1.1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内容。

6.1.1.1 制冷与空调热工与传热的基础知识。

6.1.1.2 单级、双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及典型系统。

6.1.1.3 制冷剂的性质、危害和防护。

6.1.1.4 载冷剂与润滑油的性质及安全使用要求。

6.1.1.5 制冷与空调作业的危害性与事故种类。

6.1.1.6 制冷剂钢瓶爆炸的原因与安全使用要求。

6.1.1.7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全装置的作用、结构与设定值。

6.1.1.8 制冷与空调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与判断方法。

6.1.1.9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全运转的标志。

6.1.1.10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全运行操作的安全要求。

6.1.1.11 事故紧急处理及预防措施。

6.1.1.12 防护用品使用方法与救护的基本知识。

6.1.1.13 冷藏库制作安全操作要求。

6.1.1.14 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6.1.2 实际操作。

6.1.2.1 制冷压缩机、空调冷水机组的开、停安全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按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本单位制冷空调压缩机或冷水机组开机和停机的操作。

6.1.2.2 制冷剂的充灌与回收操作。考核内容和要求:按安全使用要求,正确使用制冷剂瓶和配件,并进行安全操作。

6.1.2.3 制冷系统的加油操作和氨系统的放油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判别油的变质并根据安全操作规程加油、放油的安全操作。

6.1.2.4 氨系统不凝性气体的排放。考核内容与要求:对氨系统不凝性气体的安全排放操作。

6.1.2.5 故障与事故的排除。考核内容与要求,正确判断压缩机及系统的超压、超温、断电、断水、液击、异常声音、制冷剂泄漏、中毒等故障,分析原因,对事故进行安全处理和应急的操作。

6.1.2.6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氨制冷作业必考)。考核内容与要求:正确穿戴和安全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氨气呼吸面具。

6.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运行。

6.2.1 安全技术理论。

6.2.1.1 制冷、空调热工与传热的基础知识。

6.2.1.2 溴化锂水溶液、缓蚀剂的性质与技术要求。

6.2.1.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6.2.1.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及单、双效制冷系统的基本构成。

6.2.1.5 蒸汽、直燃式冷(温)水机组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6.2.1.6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安全运行标志。

6.2.1.7 蒸汽式、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安全装置的结构、用途、设定值(温度、压力、液位显示控制器、安全阀、断水保护装置、防结晶装置、燃烧系统安全装置等)。

6.2.1.8 不凝性气体对制冷机组运行的安全影响与处理方法。

6.2.1.9 结晶产生的原因、危害与处理方法。

6.2.1.10 循环水质对制冷机组运行的安全影响与处理方法。

6.2.1.11 燃油(气)系统操作危险性与安全要求。

6.2.1.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6.2.2 实际操作。

6.2.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开、停机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正确进行开机前的准备,按制冷机组的操作规程与安全要求对本单位机型进行开机和停机的安全操作。

6.2.2.2 机组抽真空的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识别机组真空度的大小,按照抽真空作业的操作程序与安全规定,对机组进行抽真空的安全操作。

6.2.2.3 常见故障的处理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对故障(冷媒水和冷却水的断水、断电、机组泄漏、溶液结晶、冷剂水污染和屏蔽泵运行不正常等)的判断与处理。

6.2.2.4 机组清洗除垢的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机组换热设备的清洗、除垢操作与安全要求。

6.3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

6.3.1 安全技术理论。

6.3.1.1 制冷、空调热工与传热的基础知识。

6.3.1.2 制冷、空调设备运行安全操作的基础知识。

6.3.1.3 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与修理的基础知识。

6.3.1.4 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修理质量与安全标准。

6.3.1.5 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修理操作安全要求。

6.3.1.6 制冷、空调设备的安全装置、仪表、阀门的安装、修理安全要求。

6.3.1.7 有关设备吊装、焊接、配管、用电等的基本安全知识。

6.3.1.8 制冷、空调设备、配件及仪表等的更换、拆卸及抢修的安全要求。

6.3.1.9 设备清洗与水质处理的安全要求。

6.3.1.10 安装与修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6.3.2 实际操作。

6.3.2.1 制冷、空调系统打压试验。考核内容与要求:检查试压工具与配件的安全性能,根据试压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安全操作。

6.3.2.2 制冷剂充灌与回收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同6.1.2.2。

6.3.2.3 拆卸与更换制冷系统设备部件及仪表的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确定设备部件及仪表拆卸、更换的方法,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6.3.2.4 阀门安装操作(安装工必考)。考核内容与要求:阀门在安装前的检查,对阀门进行气密性试验及安装的操作。

6.3.2.5 制冷系统焊接的操作(具备焊接作业上岗证的制冷工)。考核内容与要求:根据焊接作业的安全规程要求,对系统压力容器、管道进行安全焊接并保证焊接质量要求。

6.4 小型制冷、空调装置的安装、修理。

6.4.1 安全技术理论。

6.4.1.1 有关法规、标准和规章等。

6.4.1.2 有关电工、热工的基础知识。

6.4.1.3 常用制冷剂、润滑油的基本性质与安全使用。

6.4.1.4 小型制冷、空调装置的控制与保护基本知识。

6.4.1.5 制冷、空调装置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6.4.1.6 小型制冷、空调装置的修理技术与安全操作要求。

6.4.1.7 电气、金属焊接、登高作业及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6.4.1.8 制冷剂、氧气及氮气等压力钢瓶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6.4.1.9 常用检测仪表、工具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6.4.1.10 小型制冷、空调器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6.4.2 实际操作。

6.4.2.1 制冷剂充灌与回收操作(包括大瓶倒小瓶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正确鉴别制冷剂的种类、计量方法,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充灌及回收操作。

6.4.2.2 气密性实验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正确使用试压设备、试压工具,按试压标准对试压设备、工具进行安全检查、连接和试压操作。

6.4.2.3 用电安全操作。

6.4.2.3.1 仪表检测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按照电工仪表检测安全要求,使用电工仪表对制冷、空调设备电气进行检查测量操作。

6.4.2.3.2 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的操作。考核内容与要求:鉴别不同保护方式电动工具安全使用条件,根据安全使用的要求对手持式电动工具进行安全操作。

6.4.2.3.3 防护用具(品)的正确使用。考核内容与要求:按照防护用具(品)的使用要求进行正确使用。

6.4.2.3.4 小型制冷、空调装置的安装。考核内容与要求:按照现场条件进行合理的布局,正确选配备件,并按规定进行安装。

6.4.2.3.5 小型制冷、空调装置常见故障的处理。考核内容与要求:对常见故障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7.复审考核内容

7.1 检索违章情况,没有严重违章记录。

7.2 体检合格。

7.3 安全技术理论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除了考核与准操作项目有关的基本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外,还应考核以下内容:

7.3.1 了解典型制冷与空调作业事故发生的原因,掌握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和方法。

7.3.2 了解有关制冷与空调作业方面的新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7.3.3 了解有关制冷与空调作业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七)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登高作业(建筑登高架设、安装维修登高架设、高处悬挂作业等)拟取得登高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登高作业上岗基本条件的作业劳动者。

2.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登高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

4.1 通用部分。指所有培训对象都应接受培训的内容。

4.1.1 安全技术理论。

4.1.1.1 高处作业、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和种类。

4.1.1.2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预防。

4.1.1.3 登高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4.1.1.4 一般力学知识。

4.1.1.5 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装置设置的安全技术。

4.1.1.6 登高作业的安全检查。

4.1.2 实际操作。

4.1.2.1 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1.2.2 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4.2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4.2.1 安全技术理论。

4.2.1.1 建筑登高架设的基础知识。

4.2.1.1.1 脚手架杆件材料的种类、规格及材质要求。

4.2.1.1.2 绑扎材料的标准和连接的强度要求。

4.2.1.2 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技术。

4.2.1.2.1 脚手架的种类、形式。

4.2.1.2.2 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的一般常识。

4.2.1.2.3 脚手架荷载的种类和施工时使用荷载的标准。

4.2.1.2.4 影响脚手架稳定的主要因素。

4.2.1.2.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

4.2.1.2.6 其它类型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

4.2.1.3 脚手架的安全防护。

4.2.1.3.1 “临边防护”基本要求。

4.2.1.3.2 “洞口防护”基本要求。

4.2.1.3.3 脚手架防火、防电、防雷及恶劣天气防护要求和措施。

4.2.1.4 建筑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与脚手架的拆除。

4.2.1.4.1 脚手架安全检查标准与内容。

4.2.1.4.2 脚手架阶段性检查内容及验收规定。

4.2.1‘4.3 脚手架保养、维修和管理规定。

4.2.1.4.4 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与安全措施。

4.2,2 实际操作。

4.2.2.1 建筑业常用脚手架的搭设。

4.2.2,2 建筑业常用脚手架的拆除。

4.2.2.3 搭设、拆除脚手架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4.3 安装维修登高架设作业。

4.3.1 安全技术理论。

4.3.1.1 非建筑业特殊脚手架的组成、用途和构造特点。

4.3.1.2 非建筑业特殊脚手架搭设方法和稳固措施。

4.3.1.3 移动式脚手架及登高设备安全使用及管理。

4.3.1.4 现场设施的维护管理和安全要求。

4.3.2 实际操作。

4.3.2.1 非建筑业脚手架搭设和稳固措施。

4.3.2.2 拆除非建筑业脚手架。

4.3.2.3 移动式脚手架和登高设备的操作。

4.3.2.4 现场设施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doc

. 目录 (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2) (二)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 (三)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7) (四)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10) (五)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12) (六)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20) (七)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24) (八)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28) (九)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31) (十)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35) (十一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39) (十二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4) (十三 )电梯驾驶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49) (十四 )电梯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51) (十五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53) (十六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57)

.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 包括对 8 个工种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要求) ( 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培训对象 拟取得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 类型起重机司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机司机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 2 .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 .培训要求 3. 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 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 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 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 .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 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 .培训内容 4 .1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内容。 4. 1 . 1起重机的基本知识。 4. 1 . 1 . 1起重机的基本分类。 4 .1 .1 . 2 起重机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额定起重量、额定工作速度、起升高度、 额定起重力矩、幅度等。 4 .1 .1 . 3 起重机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包括起重机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设备 及其控制等。 4. 1 . 1 . 4起重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 1 . 2起重机的基础知识。 4. 1 . 2 . 1电学基本知识,包括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电气安全等一般常识。 4 .1 .2 . 2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工作执行部分及辅助部 分等。 4 .1 .2 . 3 力学基本知识,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学基本定律、重力与重心、力的 单位等。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与考核标准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下列简称培训)大纲与安全技术考核(下列简称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1千伏(kV)至10千伏(kV)(含)电工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GB/T 4776-2008 电气安全术语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或者用于区分本标准。 3.1低压电工作业 low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下列的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保护、检修、改造施工与试验的作业。 3.2 高压电工作业 high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保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 3.3 危险场所 hazardous area 爆炸性气体环境或者可燃性粉尘环境大量出现或者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与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4.基本条件 4.1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4.2 经社区或者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高压电工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与其他疾病与生理缺陷; 4.3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5.培训大纲 5.1培训要求 5.1.1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高压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与复审培训。复审培训周期为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能够延长至每6年1次。 5.1.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目录 (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22) (二)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4) (三)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55) (四)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77) (五)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99) (六)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1515) (七)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十二)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十三)电梯驾驶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四)电梯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五)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十六)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包括对8个工种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要求) (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培训对象 拟取得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司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机司机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 2.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 4.1 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内容。 4.1.1 起重机的基本知识。 4.1.1.1 起重机的基本分类。 4.1.1.2 起重机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额定起重量、额定工作速度、起升高度、额定起重力矩、幅度等。 4.1.1.3 起重机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包括起重机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等。 4.1.1.4 起重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1.2 起重机的基础知识。 4.1.2.1 电学基本知识,包括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电气安全等一般常识。 4.1.2.2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工作执行部分及辅助部分等。 4.1.2.3 力学基本知识,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学基本定律、重力与重心、力的单位等。 4.1.3 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吊钩、钢丝绳、制动器、车轮、减速器和卷筒等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4.1.4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起升机构、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4.1.5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6 各自起重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包括起重机不能启动,溜钩、溜车,制动器打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作者:安监总局来源:安监总局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点击数:73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目录 1.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 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3. 防爆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4.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5. 压力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6. 钎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7.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8.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9.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0.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1.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2. 尾矿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4.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5. 金属非金属矿山支柱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6. 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7.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8.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9. 司钻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0. 煤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1.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2. 氯碱电解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3. 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4. 硝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5. 合成氨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6. 裂解(裂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7. 氟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 一、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标准显得尤为重要。特种作业人员往往需要在特殊、复杂的环境中从事工作,其安全技术的水平不仅关乎自身安全,也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对于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减少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1. 安全技术理论知识 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1.2 特种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1.3 特种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 1.4 作业环境的危险源及风险评估 2. 特种作业技能培训

2.1 特种作业操作技能 2.2 紧急救援技能 2.3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4 安全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 3. 安全技术实操训练 3.1 特种作业场景模拟训练 3.2 安全防护装备使用培训 3.3 紧急情况处置演练 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 1. 安全技术理论知识考核 1.1 理论知识考试 1.2 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考核 1.3 安全风险评估能力考核 2. 特种作业技能考核 2.1 特种作业操作技能考核 2.2 紧急救援演练考核 2.3 安全事故处理模拟考核 3. 安全技术实操能力考核

3.1 特种作业环境模拟考核 3.2 安全防护装备使用考核 3.3 紧急情况处置演练考核 四、总结回顾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的建立对于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训练以及考核标准的设立,可以有效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也能够激励特种作业人员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进一步确保特种作业的安全可靠进行。 个人观点及理解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的建立,是一项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工程。在日常的工作中,特种作业人员需要不断地面对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而且这些风险往往来自特定的作业环境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应该以实际工作为基础,结合特种作业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从而使特种作业人员能够在实践中游刃有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 作者:安监总局来源:安监总局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点击数:73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目录 1.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 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3. 防爆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4.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5. 压力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6. 钎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7.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8.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9.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0.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1.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2. 尾矿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4.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5. 金属非金属矿山支柱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6. 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7.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8.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9. 司钻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0. 煤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1.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2. 氯碱电解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3. 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4. 硝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5. 合成氨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6. 裂解(裂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7. 氟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8. 加氢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9. 重氮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 前言 特种作业是指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特殊性和专业性的工作进行的一种具体操作,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火焰切割作业等。这些特种作业需要特殊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来进行操作,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档将介绍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的大纲和考核标准,供培训组织和培训人员参考和使用。 2. 培训大纲 2.1 培训目的 培训目的是让特种作业人员掌握特种作业的操作技能,并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应 变能力,从而保障特种作业的安全进行。 2.2 培训内容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特种作业的基本知 识和操作原则; 2. 特种作业所涉及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标准; 3. 特种作业的装备和 工具的使用方法; 4. 特种作业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5. 特种作业的事故案 例分析和处理方法; 6. 特种作业的应急救援措施。 2.3 培训方法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讲授理论 知识,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 2. 实地操作演练,模拟特种作业场景进行实 际操作训练; 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员的参与度; 4. 视频教学,利用视频演示特种作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考核标准 3.1 考核内容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的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特种作业 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对特种作业操作原则和规范的理解程度; 3. 对特种作业 装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 对特种作业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5. 对特 种作业事故案例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6. 对特种作业应急救援措施的掌握程度。 3.2 考核形式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的考核形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之一或多种组合进行:1. 理论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 实际操作考核,通过实地模拟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是保障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和有效进行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详细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非常重要。以下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大纲和考核标准的建议:培训大纲: 1.培训目的和意义 -介绍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背景和目的 -强调培训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2.培训内容 a.特种作业人员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特种作业的定义、分类和法律法规要求 -特种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的学习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技能培训 b.特种作业场所安全培训: -特种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学习 -特殊环境下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操作场所的安全检查和维护方法 c.特种作业现场安全技术培训: -安全工作许可证制度和操作程序的学习 -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特种作业现场的危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方法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救援方法 3.培训形式和方法 -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和规范要求的传达和讲解 -实操演练:特种作业技能和操作流程的实地演示和训练 -讨论交流: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加深学员对于安全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4.培训时间和进度安排 -根据培训内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进度 -可以将培训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考核 5.培训资源和教材 -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手册等教材 -配备专业的培训师资和实操设备,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考核标准: 1.知识考核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附件2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简称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1千伏(kV)至10千伏(kV)(含)电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DL 408-1991(200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9-1991(200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T 4776—2008 电气安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或用于区分本标准。 3.1低压电工作业 low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3.2 高压电工作业 high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 3.3 危险场所 hazardous area 爆炸性气体环境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4。基本条件 4。1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4。2 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高压电工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4.3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5。培训大纲 5.1培训要求 5。1。1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高压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与复审培训。复审培训周期为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5。1.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附件2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简称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1千伏(kV)至10千伏(kV)(含)电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GB/T 13869-2008 DL 408-1991(2005) DL 409-1991(2005) GB/T 4776-2008 3. 术语和定义用电安全导则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气安全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或用于区分本标准。 低压电工作业low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高压电工作业high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 危险场所hazardous area 爆炸性气体环境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4.基本条件 年满18 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高压电工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5.培训大纲 培训要求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高压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与复审培训。复审培训周期为每 3 年复审1 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 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 年1 次。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附件2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简称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1千伏(kV)至10千伏(kV)(含)电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DL 408-1991(200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9-1991(2005)

5.2培训内容 5.2.1安全基本知识 5.2.1.1电气安全工作管理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 2) 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3) 电气安全工作制度; 4)电气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5.2.1.2触电事故及现场救护 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 触电事故种类及发生规律; 3) 触电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5.2.1.3防触电技术 1) 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等防触电技术; 2) IT系统、TT系统、TN系统的概念及应用; 3) 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和漏电保护等防触电技术。 5.2.1.4电气防火、防爆及防静电 1) 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2) 电气防火与防爆基本措施; 3) 电气火灾的扑救;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完整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 考核标准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

附件2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简称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1千伏(kV)至10千伏(kV)(含)电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GB/T 13869-2021 用电安全导则 DL 408-1991(200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9-1991(200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T 4776-2021 电气安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或用于区分本标准。 3.1低压电工作业 low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3.2 高压电工作业 high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 3.3 危险场所 hazardous area 爆炸性气体环境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4.基本条件 4.1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4.2 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高压电工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4.3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5.培训大纲 5.1培训要求 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高压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与复审培训。复审培训周期为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培训对象 拟取得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司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机司机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 2.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 4.1 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内容。 4.1.1 起重机的基本知识。 4.1.1.1 起重机的基本分类。 4.1.1.2 起重机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额定起重量、额定工作速度、起升高度、额定起重力矩、幅度等。 4.1.1.3 起重机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包括起重机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等。 4.1.1.4 起重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1.2 起重机的基础知识。 4.1.2.1 电学基本知识,包括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电气安全等一般常识。 4.1.2.2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工作执行部分及辅助部分等。 4.1.2.3 力学基本知识,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学基本定律、重力与重心、力的单位等。 4.1.3 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吊钩、钢丝绳、制动器、车轮、减速器和卷筒等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