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因管理论文

论无因管理论文
论无因管理论文

目录

摘要 (2)

绪论 (3)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3)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3)

(二)无因管理的特征 (3)

二.无因管理的缘起 (4)

三.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4)

(一)构成三要件说 (4)

1.为他人管理事务 (4)

2.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 (4)

3.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5)

(二)无因管理构成要件的存在时间的统一性要求及主观要件是否可省略或替代问题 (5)

1.必要性构成要件 (5)

2.选择性构成要件 (5)

3.替代性构成要件 (6)

(1)怎样的管理行为才算是使本人获利的行为? (7)

四.无因管理的效力 (7)

(一)管理人的权利 (7)

1.支出费用的偿还请求权 (7)

2.清偿负担债务的请求权 (8)

3.损害赔偿请求权 (8)

(二)管理人的义务 (8)

1.适度保管义务 (8)

2.通知义务 (8)

(三)本人的权利及义务 (8)

结论 (9)

参考书目 (9)

摘要

无因管理他人的事务,被管理事务必须是本人无法行使或行使有困难的事物,要是该事务依然在本人控制下,即使管理行为是本人受益也算侵权。无因管理是法定的发生债的原因,这使本身是一种侵权的行为变成了一种法律允许的行为。一般认为,无因管理会产生一个双向的债务,即本人向管理人支付管理费形成的债以及管理人应向本人返还管理利益的债。但我认为,真正的无因管理之债应该是指本人向管理人偿还管理费用之债,因为管理人向本人的原物或原利益的返还之债是一般侵权行为所必需的,而无因管理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管理人虽然侵犯他人的管理权,但是因为管理人为的是避免本人利益受损,因此本人还必须为此行为所支付的费用买单。那么本人在偿付无因管理费用是否应有个偿还限度?无因管理构成要件是否要在同一时间全部存在才构成无因管理?要是少了其中的某些构成要件但管理行为确实为本人带来利益是否可以构成无因管理?无因管理的主观构要件是否可以被替代?本文将从无因管理立法的目的出发,寻求找到一个合理的无因管理判断标准以及无因管理行为的补偿标准。

关键词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构成要件无因管理的效力管理人及本人的权利义务

绪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只要本人的权利行使不会影响到他人的权利或社会利益,那么他人是不能对本人的权利进行干涉的,要是未经本人允许,他人随便干预本人之权利是一种侵权行为,是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但现实不是每次都如预想的一样,如果干预人为的是本人的利益而进行干涉,并且干预也让本人获利,那么要是再追究干预人的侵权责任未免就太荒唐,显然会是显失公平的。因此法律对种虽然侵权但是给本人带来好处的行为给予保护是合理的,是符合社会利益的,为了区别于一般的的侵权行为,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之为无因管理。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管理他人事务的人,为管理人;事务被管理的人,为本人。无因管理之债发生后,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债权,本人负有偿还该项费用的债务。

无因管理是一种法律事实,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无因管理之债的产生是基于法律规定,而非当事人意思。

(二).无因管理的特征

1.无因管理的主体包括本人和管理人,本人是受管理人管理事物或提供服务的人,管理人是管理他人事物或向他人提供服务的人。相较于其他民事行为主题有行为能力方面的限制不同,无因管理的主体没有行为能力方面的限制,只要从事了一定的事实行为就可以成为无因管理的主体。该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

2.无因管理是一种事实行为,他是居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债务,没有当事人的合意,但是却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

3.管理人管理该事务既没有法定的义务也没有约定的义务,而是管理人自愿的一种行为。

4.补偿性,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用仅仅只是补偿其为了管理实务而付出的必要开支,而不包括报酬。

二.无因管理的缘起

无因管理最早出现于罗马法,是关于遗失物拾得这个事实行为的法律规定。出发点是为了保护人类创造的利益,巩固人类的果实。

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其他各国也有相关的规定,大多认为无义务而管理他人事务使他人获利,是无因管理,算作一种准契约行为加以保护。法律承认无因管理是因为符合助人为乐,为难相助,见义勇为的道德准则行为,因此把这种侵权行为加以鼓励并让法律使其受到保护。

三.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一)构成三要件说

我国主流观点认为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有三点:第一是管理他人事物,第二又为他人谋利的意思,第三没有法定的义务。

1.为他人管理事务(是本人行使有困难或不能行使的事务)

为他人管理实务就是为他人进行管理和服务,无因管理之事务,可以是有关财产的事项,也可以是非财产的事项,但应当是适宜成为债的客体的事务。下列事项不能成为无因管理的对象:违法事项,如代为清偿赌债;不能发生债的关系的纯伦理的事项,如代友接待客人;依照法律规定必须由本人亲自办理或经本人授权才能办理的事项,如结婚登记等。

管理的事务必须是他人的事务。如将自己的事务误认为他人的事务而管理,即使目的是为他人避免损失,也不能构成无因管理。

2.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

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简称管理意思,是构成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其典型形态是专为本人谋利益的意思。但也允许管理人在有为本人谋利益的意思同时,为自己的利益实施管理或服务行为。

例如:甲、乙两人的房屋相邻,乙的房屋着火,为防止乙家的火蔓延到甲家,甲去乙家扑灭大火。在此例中,甲的行为目的虽然是为了防止火蔓延到甲家,但其去乙家扑灭大火的行为则属于为了乙的利益,因此仍属无因管理。

这里的利益,既包括无因管理行为使本人取得某种权益而直接受益,也包括本人得以避免或减少损失而间接受益。此处为他人谋利益,应根据一般社会常识判断。如果按照一般情况认为属于谋利益之行为,而实际结果并未使得本人获得利益,仍构成无因管理,本人仍得支付管理人为管理事务所支出的费用。

又如:甲根据天气预报,知道台风来临,看到邻居乙家的房屋无法抵挡,遂为之支付费用若干予以修理,但台风来后乙家房屋仍然倒塌。甲的行为虽然没有使乙得到利益,但仍构成无因管理。

3.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

这是无因管理的重点,所谓“无因”就是指管理人管理该项事务既没有法律上的义务,也不是源于其于本人约定的义务。负有法定义务的管理一般是职务行为,约定义务一般是合同行为。如果是有法定或约定义务,在履行管理义务时,超过管理职权,如果其超过职权的管理为的是本人利益且符合法律规范,那么可以认为是无因管理行为。若是先有义务,但其后没有义务,管理人继续管理该事务,同时符合本人的利益,同时不违反法律规范则认为其也算无因管理行为。衡量管理人是否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是以客观实际情况为标准,而不是管理人认为的标准。比如夫妻离婚后,子女归妻子一方照看,丈夫认为其没有抚养义务,照看孩子后要求妻子付费是不能得到支持的,因为法律规定离婚后夫妻双方仍然对子女有抚养义务。

(二)无因管理构成要件的存在时间的统一性要求及主观要件是否可省略或替代问题

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是自管理之时起就必须全部具备呢还是自债务发生时必须全部具备?少了其中的某些要见就一定不能构成无因管理了吗?

我认为无因管理中有必备性的构成要件和选择性的构成要件。必备性要件是所有无因管理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其中无法定或约定义务,管理他人事务这两个要件是必备性构成要件。而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则是选择性要件。我认为其实选择性要件其实可以被一个现实条件取代,那就是管理行为是本人得利,而不考虑是否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

1.必要性构成要件

在没有法定和约定义务下,管理他人事务这两个是无因管理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因为有法定或约定义务就不能叫做无因;而要是管理的不是他人的事务则不可能构成无因管理之债,所以这两个是必要构成要件。

2.选择性构成要件

我之所以把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算成是选择性要件理由有二。

第一是管理人主观判断可能会有误,有的情况下人们对一个物品到底是遗失物还是遗弃物在判断上会产生分歧,要是一人把某物一直当做遗失物管理但后来发现它是有主物,要是因为管理人从管理事务时一开始没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而不当做无因管理,那对于管理人显然是不公平的。

第二,管理人管理的目的难于判断,比如甲和乙是仇人,一次甲外出办事,其儿子一个人在家,但他儿子把生活费给弄丢了,于是好长一段时间,甲的儿子都是由乙在照看。乙照看的目的实际上是想气甲,但他在外人面前却说是为了甲好,甲虽然也不愿意让乙照看,但如果乙诉至法院,法院必然会让甲支付费用,这样乙既可以得到补偿又可以气甲。

所以我觉得这个主观要件不是很重要,而应该被替代。

3.替代性构成要件

替代性构成要件是指替代主观要件的要件。基于管理人可能在判断上有区别以及其内心的想法难于被外界察觉我觉得“为他人谋利的意思”这个要件可以被“使本人因管理得利”所取代。

我觉得本身是一项侵权行为的无因管理要是仅仅因为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就不算侵权那未免也太划算,因为有意思不一定有结果,管理人虽有谋利的意思但并未产生谋利的效果的事情是可能发生的,甚至虽有谋利的意思,但实际还使本人受损失也未必!而且有的人可能本身是想侵权,但他说是为别人谋利怎么办?就像某人本来想把拾到的东西归为己有,但后来又被发现,他就说成是帮助保管,这样就算他有保管的意思?保管的意思是靠本人要求,或社会一般常识以及管理人的知识水平综合判断,这样有可能的话管理人即使事务受到损害,但是他以自己管理知识不足为由做抗辩,可能赔偿的金额就要适度减少,这样显然对本人不公平。

所以我觉得应该用“使本人因管理获利”取代“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

好处:第一,便于判断,是否获利是客观的,比是否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容易判断;第二,相对于管理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使本人获利更合理。因为本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让别人插手自己事务的,即使是本人对自己的某一项事物失去控制,他其实更希望的是自己能恢复对该事务的控制,而不是别人插手这件事物。别人既然插手事务就必须至少要是本人获利,否则他的行为应该算是一种侵权行为,而不应当算为无因管理行为。

(1)怎样的管理行为才算是使本人获利的行为?

使本人获利要作为一个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那么就应该分析哪些情况下算是本人获利。有的人可能认为,因为我帮本人管理了事务,免于他人去侵犯本人事务,如小偷把它偷走,本人就从中获利。我觉得这样分析不对,而是因该先考虑是要是本人事务没有任何人去管理,本人是否会有损失,要是没有人去管理这个事务,本人也不会受到损失那么管理人这种主动去管理的行为肯定是违背本人意思的,应算侵权,就算是管理人的管理使本人获得非预期收益也算侵权。要是没有管理人去管理,本人必受损失,管理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去管理才能算是使本人获利。举两个例子,第一,一个村子里只有两户人,这个村子里从来不会有外人来侵扰,一家人外出旅游了,他家的车子就随便停在村里。要是另一户人家把他的车拿到家里的院子里保管,人后旅游那家回来,管理人要求付管理费显然不合理,因为即使管理人不管理,本人的车子也不会受损失,本人没有获利。那么管理人把本人的车子拿去跑运输赚了钱算获利吗?我觉得也不算,因为跑运输赚钱是本人非

预期的收入,它本身就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事务,更何况还用他的爱车跑运输,这样的行为只能算侵权和不当得利。第二个例子还是村里的事,管理人不仅管了本人的车,还管理了本人的果园。管理人知道要是她不管理本人的果园,果树可能有病虫害,可能就不结果子了,而且可能会枯死,这样即使本人有了可预期的利益——果子,还保住了本人的现有利益——果树。这样的情况就是是本人得利。

综上所述,是本人获利的行为是是本人获得可预期收益和保住现有利益,而本人利益本身就不会受损,管理人去管理的行为和使本人获得非预期收益的行为都不能算是是本人得利而是算侵权,前者是实质未使本人获利,后者是虽有获利,但为尊重本人意思,也不一定让本人主观愿意。

四.无因管理的效力

适法之无因管理成立,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发生债的关系。

(一)管理人的权利

管理人的权利,也就是本人的义务。管理人的权利包括:

1.支出费用的偿还请求权。管理人为他人管理事务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利息,

请求本人偿还。如何确定有无必要,应以支出费用时的客观标准而定。

2.清偿负担债务的请求权。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负担的必要债务,得请求本人代为清偿。例如,甲以自己的名义雇请丙修缮乙的危险房屋,甲得请求乙直接向丙清偿因此所负的债务。

3.损害赔偿请求权。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遭受损失时,得请求损害赔偿。如果管理的事务属于管理人的职业范围时,管理人有报酬请求权。例如,医生抢救遇车祸之人。但一般情况下,管理人不得请求报酬;否则,无因管理将变成变相的有偿合同。

(二)管理人的义务

1.适当的保管义务

根据我前文的观点,保管必须让本人得利,如果保管不适当,我认为就是侵权。比如管理人的的车子,但却把车开到河岸边,一张水车被冲走,明显的侵权。没有能力做好的事情不做,没有能力管好就不管,没有能力管去管造成损失算侵权。

这还和占有有点关系,就像你占有了该事务,除了本人没有人能对抗你的占有,就会使本来有能力管理好此事的人无从管理该事务,而你又没能力管好,造成本人损失。从保护本人利益出发,我认为不适当管理算侵权。

2.通知义务

管理人本来就是为他人利益而管理,通知本人管理事实,让本人尽快恢复对事务的控制,是尊重本人权利的表现。

通知的内容是事务的状况,是否有孳息等等,并询问本人对管理行为是否有特殊的要求,要是有要求就按要求进行管理,如果管理人无能力按本人的要求进行管理也要把该事实通知本人,让本人知晓,方便本人为减小损失而准备。

(三)本人的权利义务

于管理人的权利义务相对应,本人的权利是收回原事务的管理权,知晓管理人管理事务的一切情况;同时合理及时的向管理人支付管理费用和补偿费。

结论

无因管理作为一想法定的债权,对社会利益的保护作用是巨大的,把一项侵权行为改为法定的合理行为,有趋利避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巩固人类果实的作用。

但根据上文我觉得应该把无因管理2客观要件加1主观要件的认定方式改为3

客观要件认定方式即管理他人失去控制的事务;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管理行为给本人带来利益。用“管理行为给本人带来利益”这一客观要件代替“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这一主观要件,原因是客观的东西更好衡量,而且相对于有意思就可能不算侵权来说,带来客观利益才不算侵权更有利于保护本人利益。在认定方面必须牢记,管理的他人事务,必须是他人失去控制的事务。还有就是本人对管理人支付的管理费和补偿费不应该超过本人所获得的利益。作为遗失物拾得而发展起的无因管理制度,最早的管理人其实还是想获得一定利益的,但是现今立法更多的把这样的行为当成是民法里的见义勇为,只有补偿款,而没有报酬。立法是否可以适当的放宽,当管理人管理了他人是吾时,积极的寻找本人,但是本人在很长时间内没出现或联系不上,是否可以将该物的利益归于管理人作为一种鼓励嘉奖呢?我觉得这是立法尚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

参考书目

1.王利明:《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4版,第594页至598页

2.张芳胜:论无因管理https://www.360docs.net/doc/0f10677406.html,/lw/lw_view.asp?no=4813

3.百度百科:无因管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0677406.html,/view/24547.htm

4.高富平:《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765页至770页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管理论文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管理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 【关键词】: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必要性、品质、做好一件事 【正文】: 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创新与创业管理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东西。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蒙牛的牛根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创业其实没什么,你就凭自己的力量做成一件事就行。”你做成功的某一件事,就有可能树立一种企业的思维方式,办事方法和企业文化,而一个企业一旦有了统一的思维方式,办事方法和企业文化,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创业者的成功就为期不远了。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接着,我们来看看大学生为什么要创业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动力来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倡导。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创业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领域进行创业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我国的经济领域的创业行为基本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的。但中国第一代创业者不是大学生,而是一些胆大的、生活贫困的、渴望改变生活面貌的社会底层人士。那个时代的创业精神现在仍值得我们大学生去学习。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比八十年代更快,知识技术的要求更高。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第一代创业者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坚强的扛起创新与创业的大旗,开辟出一条属于我们大学生自己的、全新的道路。 然而,光知道创业的必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大学生还应当了解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1.艰苦和勤奋是必须付出的投资资本 屠格涅夫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那么首先祝福你成为一个能吃苦的人。”

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以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有企业人、环境、文化及价值观四项基本要素。这四项基本要素是学习、建立人本管理时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 1.企业人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在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着人、财、物、信息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联系,正是这些活动才使企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发生着紧密依存、相互联系的管理关系。管理关系是人的关系,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1)管理主体 作为管理主体,人必须要有管理能力,并拥有将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付诸管理实践的权威和权力。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主体对企业问题的观察、判断、分析、决策的特质,具体包括对企业人的尊重和善于调节企业的人际关系,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份额的竞争具有敏感性和组织力,对企业内人、财、物、信息及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相关的诸多复杂因素具有综合的应对和把握能力。不同层面的管理主体对上述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此外,管理主体还必须具备从事管理活动的权威和权力。如果说管理权力是董事会或上层管理主体在界定其职责的同时授予的,那么管理的权威并不完全由管理权力带来,而更多的是来自管理主体的事业心、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 (2)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是接受管理的人、财、物、信息,是管理主体施展管理活动的对象和不可缺少的因素。管理客体可分人与物两类。财与信息是以物质的衍生形态存在的,因此可以列入物一类。由于接受管理指令的第一对象是人。因此人是第一管理客体。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整个管理活动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作为管理客体,人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的特征。作为管理客体,其客观性除了作为生物体而客观存在之外,其知识、技能、欲望、价值倾向、思维定势等因素,相对于管理主体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同时,人作为管理客体,从来不是消极地领受管理主体

论无因管理论文

目录 摘要 (2) 绪论 (3)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3)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3) (二)无因管理的特征 (3) 二.无因管理的缘起 (4) 三.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4) (一)构成三要件说 (4) 1.为他人管理事务 (4) 2.有为他人谋利的意思 (4) 3.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5) (二)无因管理构成要件的存在时间的统一性要求及主观要件是否可省略或替代问题 (5) 1.必要性构成要件 (5) 2.选择性构成要件 (5) 3.替代性构成要件 (6) (1)怎样的管理行为才算是使本人获利的行为? (7) 四.无因管理的效力 (7) (一)管理人的权利 (7) 1.支出费用的偿还请求权 (7) 2.清偿负担债务的请求权 (8) 3.损害赔偿请求权 (8) (二)管理人的义务 (8) 1.适度保管义务 (8) 2.通知义务 (8) (三)本人的权利及义务 (8) 结论 (9) 参考书目 (9)

摘要 无因管理他人的事务,被管理事务必须是本人无法行使或行使有困难的事物,要是该事务依然在本人控制下,即使管理行为是本人受益也算侵权。无因管理是法定的发生债的原因,这使本身是一种侵权的行为变成了一种法律允许的行为。一般认为,无因管理会产生一个双向的债务,即本人向管理人支付管理费形成的债以及管理人应向本人返还管理利益的债。但我认为,真正的无因管理之债应该是指本人向管理人偿还管理费用之债,因为管理人向本人的原物或原利益的返还之债是一般侵权行为所必需的,而无因管理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管理人虽然侵犯他人的管理权,但是因为管理人为的是避免本人利益受损,因此本人还必须为此行为所支付的费用买单。那么本人在偿付无因管理费用是否应有个偿还限度?无因管理构成要件是否要在同一时间全部存在才构成无因管理?要是少了其中的某些构成要件但管理行为确实为本人带来利益是否可以构成无因管理?无因管理的主观构要件是否可以被替代?本文将从无因管理立法的目的出发,寻求找到一个合理的无因管理判断标准以及无因管理行为的补偿标准。 关键词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构成要件无因管理的效力管理人及本人的权利义务 绪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只要本人的权利行使不会影响到他人的权利或社会利益,那么他人是不能对本人的权利进行干涉的,要是未经本人允许,他人随便干预本人之权利是一种侵权行为,是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但现实不是每次都如预想的一样,如果干预人为的是本人的利益而进行干涉,并且干预也让本人获利,那么要是再追究干预人的侵权责任未免就太荒唐,显然会是显失公平的。因此法律对种虽然侵权但是给本人带来好处的行为给予保护是合理的,是符合社会利益的,为了区别于一般的的侵权行为,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之为无因管理。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行政管理学年论文选题参考

行政管理学年论文选题参考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1、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论执政为民与和谐社会建设 3、论和谐社会构建的难点与要点 4、对依法行政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考 5、论法治文明与道德建设 6、对提高执政能力的认识和思考 7、科学发展观与依法行政 8、论行政道德与建设和谐社会 9、试论如何营造学习型社会 10、论政府职能转换与依法行政 11、对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 12、浅论民主程序与科学决策 13、对提高政府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度的思考 14、对提高行政人员道德水准的认识与思考 15、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认识与思考 16、对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评价机制的几点思考 17、论行政人员法治观念的培育

18、论官德与民风的辩证关系 19、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及其效率的提高 20、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定位 21、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行政听证程序探讨 24、行政问责制问题研究 25、论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和缺陷 26、浅论政务公开 27、政府绩效管理浅议 28、论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29、依法治腐,建设廉洁政府 30、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法律控制 31、论行政权利腐败及其整治对策 32、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33、我国干部人事上的腐败问题透视 34、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 35、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现实思考

36、“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 37、试论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及其途径 38、浅议依法行政与行政自由裁量 39、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 40、论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41、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研究 42、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 43、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44、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45、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6、新时期突发性群体冲突的表现及治理对策 47、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48、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9、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50、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 51、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摘要:管理的新生力量在于不断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 的项目管理主题。深入研究石油金融机构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正确处 理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几个问题,处理好几个关系,是目前石油企 业管理创新弊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高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 使企业在竞争中世界领先尚处领先地位,都有十分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 中国企业管理受到干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文化积淀,西方管理文化的精粹都以不同东方文化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 响着中国企业管理。中国企业行政管理创新,就是要不断让科学管理的 新观念、新方法冲涮。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小农意识,就是用集体主义市 场经济的规范取代计划经济的禁锢,就是要在民主、科学、创新的绶带 下调动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实施高效、科学、人性化的 管理。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会,整合中西管理文化的深彻,探索中国特 色的现代化区域化,建设网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行政管 理思想和有十分必要。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anagement innovation id="adtime"></em>秒 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马振华 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建筑业资本市场不容乐观,建筑企 业能否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如果拥有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公共建筑核心产品。创新作为产业进步的引擎,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运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创新的一部分,是建筑 行业的生机之源。笔者在阐述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目标的基础上,提出 了五项经营管理创新措施,以此助推化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革新经营管理目标

人本管理理论

专题八人本管理理论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之一。重点掌握人本管理理论的内容与方法。如:X理论,Y理论,权变理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罗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要理解各种理论的优点和不足;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不同的概念,前者重在开发,后者可以增值;人本管理的含义和特征;了解霍桑实验;结合理论的演进分析掌握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掌握现代理论在其中的地位。 1.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初产生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对经验管理的否定。科学管理理论,把人放在大生产过程的从属地位。 进入30年代,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与此相适应,产生了“以人为导向”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以后形成的行为科学中,则始终把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重要的、乃至中心的位置上。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X—Y理论。对人的本性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也是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 麦格雷戈认为,企业的管理应着重于对人的管理,按照Y理论的假设,对人的管理主要在于安排适当的、具有吸引力和有意义的工作,使个人的需要和组织的目标尽可能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使人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能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最大满足。一句话,管理是一个“创造机会、发挥潜力、消除障碍、鼓励成长、提供指导的过程。” 在Y理论的基础之上,洛希(Jay Lorsch)于1970年在其《组织结构与设计》中提出了“超Y理论”,以权变管理思想进一步完善“Ⅹ-丫”理论。超Y理论是在Y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发现和认识。人既不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即使是相同的人,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即权变理论。这种理论完善了Y理论中对“社会人”的假设。 西蒙(H.A.Simon)的“管理人”也是对“社会人”假设的发展。 2.人本管理的涵义及特征是什么?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论涉外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

论涉外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 摘要:无因管理起源于罗马法,其制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债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与其他民事法律制度相比,无因管理制度与不当得利制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其在各国法制上的巨大差异,构成了两大法系最为突出的不同点。1如今国际私法学界对无因管理及其法律适用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因管理制度得以快速发展,但作为大陆法系的我国在无因管理制度方面的法律相对滞后,建立完善的无因管理制度及其法律适用的规则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无因管理概说、无因管理的法律冲突、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我国涉外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四大部分来对无因管理制度及其法律适用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无因管理制度及其法律适用的建议。 关键词:无因管理返还请求权法律冲突法律适用 一、无因管理概说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渊源 1.无因管理的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行为人在对他人无承担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的情况下,为使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免受侵害,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无因管理在罗马法中的称谓是“事务管理”(negotiorum gestio),《法国民法典》沿袭罗马法,亦将其称为“事务管理”(gestion d'affaires),《德国民法典》中无因管理被称为“未受委托管理他人事务”(Gesch?ftsführung ohne Auftrag)。可以看出,《德国民法典》对“为受委托”的强调更准确地突出了无因管理之既无权利亦无义务而管理他人事务的特点。“无因”,是指无法律上义务而言,“管理”,应该做宽泛的理解,包括但不限于保全、处分、保管、改良等行为。 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他人事务的人被称为管理人(gerant),而事务被管理的人则被称为被管理人(gere)或者本人(maitre)。管理人可以就因管理被管理人的事务而支出的费用或者遭受的损害向被管理人提出补偿或者赔偿的请求。同时,管理人对被管理人应当承担因自己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导致被管理人遭受损害的损害赔偿责任。管理人与被管理人之间形成的这种债权债务关系,被称为无因管理之债。 在日常生活中,无因管理的例子枚不胜举,诸如救助昏迷在道路上的陌生人,为他人清偿债务,收留他人离家迷路的儿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为出门的邻居抢修房屋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无因管理。在上述提到的为他人清偿债务事例中,如果清偿前,债务人甲与为其清偿债务者乙达成协议,以某些条件让乙代为清偿,那么乙的清偿行为只是履行了约定的义务,而不能称为无因管理。再如,甲失踪多年被宣告为失踪人,乙被指定为财产代管人,尔后对甲名下的财产进行管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特有财产的管理; 乙受身在国外的甲委托,将甲在国内某市的公寓一套出租于丙。前两者是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后者是履行约定义务,均不是无因管理。 2.无因管理的历史渊源 无因管理制度源自罗马法,其制度理念来源于“本人之利益”(Utilitas Dominorum)或“不在者之利益”(Utilitas Absentium),无因管理创设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人的利益。2拉丁语中将无因管理称为Negotiorum gestio,指管理他人事务,最早适用于为不在之人(尤其是远征在外的军人)管理事务。3无因管理在罗马法中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不受法律调整阶段:在《艾布体亚法》(Lex Aebutia,约公元前149-126年间 1陈传荣著:《国际私法各论集》,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台北)1998年版,第126页。 2王利明著:《民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第663页。 3王泽鉴著:《债法原理》(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326页。

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1) 二、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1) 三、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 (2)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 定意义的论说文。 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 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也是本科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 要依据。 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是: 1. 对资料、信息的获取及独立分析的能力。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4. 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5. 撰写论文的能力,论文答辩时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㈠要有一定的创造性。选题、立论或材料运用,多少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是通 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论证的新见解,或者是讨论问题的新角度,或新发现的材料。一篇 合格的论文,不能完全重复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而是必须有独到的见解。 ㈡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所探讨的问题对于本学科的研究是有些推进,或有些启发的。 ㈢要有一定的理论性。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论证,要有抽象思维的介入(即专业理论),透过现象抓本质,寻找规律。要做到观点新颖,思路清晰,而不止是抄抄常识性的结论, 或者只是个别经验事实的简单描述。 ㈣要符合学术规范。论文的境界有三等,最好的文章是在提出并解决某个问题时,能 形成独特的概念或命题,然后被学术界所普遍认可与使用,这叫“自成一说”;第二等是属于对所论及的问题大体能按照一定的理论分析归纳,做到“自圆其说”;第三等的文章就是抄抄贴贴,没有自己的见解,有的甚至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二、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它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行政管理学年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学年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学年论文选题 1、突发危机事件中群体行为的传播与控制研究 2、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研究 3、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责任关系研究 4、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 5、劳务输出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儿童社会保障(生存状况)研究 1、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2、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3、中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发展 4、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 5、缩小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 1、转型期我国企业伦理失范的治理途径研究 2、陕西企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3、食品安全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研究 4、论企业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5、企业形象塑造与企业文化的培育 1、政府职能转变与公信力提高的关系探讨 2、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途径探析 3、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4、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1.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2.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3.我国转型期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4.网络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5.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分析 1、秘书与领导的关系解析及二者良好关系的建立 2、浅谈秘书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3、中西方秘书教育比较研究 4、古今秘书工作比较研究 5、建国以来党政公文种类变革研究 6、论我国私人秘书的起源与发展 7、浅析企业秘书工作 8、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与大学生就业新取向评析 1、我国网络监督机制存在问题与对策 2、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3、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对策 4、对完善我国网络问责制的思考 5、对完善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思考

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管理规定 院教字[2006]36号 一、写作目的 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做好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制定本规定,以加强学年论文的规范化管理。 二、学年论文工作时间安排 每届学生的学年论文撰写应安排在第六学期撰写,上交论文时间为第六学期的期末前,学生提交的学年论文由论文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最后由各系部存档。 三、指导教师 (一)指导教师的条件 1.一般应具有中级(讲师、工程师)或中级以上职称,初级职称的教师一般不单独指导学年论文,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2.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应超过8人。 (二)指导教师的职责 1、根据选题原则,提出选题题目并附选题的主要内容目的、要求、条件等供教研室进行课题审查和学生选择。 2、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自身条件,帮助学生选好题目。向学生讲清课题意义、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介绍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目录。 3、指导学生拟订学年论文提纲。 4、指导学生撰写和修改论文,一般应不少于两次。 5、对所指导论文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 6.、将学生学年论文材料整理交系部归档。 四、论文选题 1、学年论文的题目应由有关教研室提出,经系主任批准后于第六学期第一个月内公布并由学生选定。学生自拟题目或选题后又改变题目,须经有关教研室主任批准。 2、学年论文选题一般应以研究现实问题为主,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范围大小和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有条件。 五、学年论文写作要求 (一)总体要求 学年论文撰写要理论联系实际,熟悉和掌握写作论文所必须的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所研究的课题,并应做到逻辑清楚、文理通顺。字数一般要求在3000—5000字左右。 (二)具体撰写要求 1、一份完整的学年论文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封面;(2)中文摘要;(3)中文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8)学年论文成绩表等;并要求按以上次序装订。 2、学年论文的结构格式要求参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撰写规范”。 六、成绩评定 1.学年论文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评定标准参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2.指导教师须于第六学期期末考试前,将学生学年论文成绩录入教务管理系统成绩库。学生无故未完成学年论文或成绩不及格者,应在下学期开学后第一个月内补交。 七、论文资料的存档与保管 各系部教学秘书按专业和班级将学年论文进行分类排序,做好索引目录,由各系统一保存1份,保存期为2年。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技术创新管理课程论文题目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学生姓名吴文军 学号 20081307027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二O一一年一月五日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吴文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44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预示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新活动中的R&D(研究和开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量度指标GDP增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本文基于索洛模型提出用于测度研发(R&D)投入对GDP贡献的定量分析模型,根据江苏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二者的关系。 关键字:创新 R&D GDP 1、绪论 研究与试验发展(R&D) : 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 其中包括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 , 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提高R&D经费的投入规模和强度是一个国家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这一点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已得到证实。美国政府近年来也指出: 研发投资来测定美国经济增长的方法能更好地解释目前无法解释的40%的经济和生产力成长, 但这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近年来,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自主研发的投入对科技、经济的贡献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例将达到2%, 同时也指出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看, “十一五”期间, 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省,尤其要在R&D经费上加大投资。本文基于索洛模型提出用于测度研发(R&D)投入对GDP贡献的定量分析模型,基于江苏省的数据,对R&D经费投入对GDP 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有关结论和建议。 2、文献综述 2.1 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熊彼特( JosephA. Schumpeter) 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之后, 又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将这一理论加以运用和发挥, 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并在方法上强调发展观点和内在因素并重, 坚持用动态分析代替静态分析, 强调并采用历史、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熊彼特认为, 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是打破经济静止均衡状态、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它包括五个方面: 生产一种新产品;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市场; 获得一种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不是一种例行工作, 而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的开拓以及对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实行了创新的企业在成本、质量、效率的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获得额外利润, 其他企业纷纷效仿, 一个领

无因管理不当的损害问题探讨

无因管理不当损害的赔偿责任的探讨 法硕26班姜雅群2010012615 摘要:无因管理制度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该项制度的创设内含道德的经济的法律的多层面的价值考量。对无因管理制度目前已经有了不少研究,但对对无因管理制度中不当无因管理尤其是不当无因管理的损害赔偿问题,国内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与不当无因管理损失赔偿问题相关的几个主要概念,包括无因管理、不当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损害赔偿;接着着重分析了不当无因管理损害赔偿的性质和范围;在文章的最后,为我国未来民法典针对不当无因管理提出了浅显的初步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无因管理,不当无因管理;损害赔偿 一、无因管理 (一)、无因管理的含义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为他人进行管理或服务的人称为管理人,受管理事务之他人称为本人。因管理人之进行管理或提供服务而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上的“无因”是指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包括约定义务和法定义务。 (二)无因管理的成立条件 无因管理从正面价值看,体现社会互助的道德理念,但从负面价值看,则系对他人事务的干预,但是从中性的社会连带立场看,对他人事务的适当千预则是必要的。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两个方面。客观要件:管理他人事务,无法律上的义务。主观要件:无因管理的构成在主观上须管理人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 二、不当无因管理 (一)不当的无因管理含义

不当的无因管理,是指无法律上义务而管理他人事务,其管理事务不利于本人或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又无客观适法事由的无因管理。 (二)不当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不当无因管理的成立须具备以下两个构成要件:其一,无法定或约定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也就是说,不当无因管理首先必须成立无因管理;其二,管理事务不利于本人或违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 (三)无因管理不当的判定 无因管理中不当损害的起因,在实践中除了管理人的疏忽大意外,还表现为管理人不当的管理方法。评判方法是否妥当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管理人的付出与本人利益的比例关系。笔者认为除非存在生命、公共安全等人身性的和不可预期的威胁,如管理事务为救火、救死扶伤等情况,管理人所主张的损害赔偿不能超出本人在管理事务中可预期的物质利益。一般情况下管理人的损害赔偿请求必须与本人的利益存在适当的比例,这个比值原则上不能大于1,超过部分,即为不当。 三、无因管理不当损害的赔偿责任 无因管理损害赔偿的范围比较广泛,无因管理当事人之间的损害赔偿内容不仅包括管理人因管理事务所受的损害,也包括管理人不当的管理行为对本人造成的损害。这两种损害只要符合法律规定,都应该予以支持。此外,当事人的损害还包括因为第三人或意外事件而造成的损害。本文主要探讨管理人不当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的赔偿。 (一)不当无因管理中管理人向本人承担责任的性质 要弄清楚不当无因管理中管理人向本人承担何种责任,要具体分析不当无因管理的具体情形。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管理行为利于本人,但违反本人意思的无因管理 对这一类型还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第一、管理行为利于本人,虽违背本人的意思,但管理事务为本人应尽的法定义务或抚养义务。例如:甲建筑公司建房而挖地基拒不设置必要警告或安全设施,乙代为设置。设置必要警告或安全设施是甲的法定义务,甲却不履行,如有行人经过则可能对其造成伤害,甲必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可见乙代为设置的管

毕业论文写作技巧要点

毕业论文写作技巧要点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

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

行政管理学年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研究 【摘要】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当代教育的改革进程也在快速深入,为迎合当前的教育形势与人才发展的新要求,高校管理的全面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行政管理的实效性将直接取决于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作为行政管理的执行主体,唯有正视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致力于多措并举,强化行政管理队伍质量才能有效保证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推动高校行政管理走上标准化之路。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定位于辅助高校对人才的高质量培养。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了高校教学实践的大力改革之外,高校管理实践的改革也成为教育界所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始终保持着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这不利于管理质量的提升。随着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相关诸多创新理论进入高校管理视野当中,理念与文化要素的整体融合,将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举措列为重点。然而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效能直接受行政管理队伍的主导,一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低下,导致整个行政管理队伍的力量弱化,高校行政管理实践的改革力度也就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疲软,执行力难以到位,抑制了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因此,要想进一步助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强化行政管理工作基础,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质量。 一、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基本素养 高校行政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目的即在于基于高校不同专业学科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作用于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个专业的纵深发展均为高校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唯有强化高校行政管理,才能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基。随着高校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致使高校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现代化理念的缺失以及定位不明确等方面[1]。而深究当前主要问题存在的根源,即在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在认识及理念上的误区,直接干扰着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各项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工作者过多地凭借着自身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统一安排,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在学习活动中处于难以逆转的被动地位,对各类活动的接受更局限于课堂当中和教材之内,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难起到有效作用。另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理念过多停留在“管理”层面,而完全忽视了管理的“育人”核心,所有管理活动的开展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弱化了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价值[2]。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明确高校行政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才能保证管理队伍质量建设的有效性。首先,行政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思想政治修养作为人的核心因素,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意识与行为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唯有强化党性政治觉悟,才能有力担起“管理育人”的重要使命;其次,无论在何岗位,都需要以良好的业务素质作为前提。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不仅需要了解各类政策,更需要将业务素质范围延伸至系统教育理论、行政管理规律、现代化办公模式等领域,并以此构建现代化管理理念,深化行政管理研究,以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第三,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与正派作风[3]。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以与人交往为主,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行政管理为高校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贯彻全心服务于师生的管理理念,

管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范例

XX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分析 副标题: 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李晓红 学生XX:李萌班级-学号:工商032-1 2008年6 月

XX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分析 副标题: 学生XX:李萌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学号:工商032-1 指导教师: 评阅人: 年月日

摘要 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并且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实际效应,对于我国在新时期如何对待FDI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问题的规X分析和实证分析,利用SOLOW-SWAN模型和COBB-DOUGLA S模型,对FDI和GDP、FDI和就业、FDI和技术外溢、FDI和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析,以实际数据说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加速我国国内资本的形成、增加就业和提高职工的素质以及扩大出口方面的重大作用。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在稳定投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落后地区开放程度及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等方面来制定对待FDI的对策。 关键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ABS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not o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greatly but also a “double-edged sword”, which h as certain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economy. Therefore, know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DI will have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for our country how to treat FDI in new period. ………… Key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conomic effect;Economy growth; Demonstrational analysis

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 摘要:企业是经济组织、是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的载体。通过管理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既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能创造财富,造福人类。同时企业也要能实现企业的计划目标,使企业得以发展。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在企业管理的创新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的元素、发展趋势和经营环境等因素的需要,提出有关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创新发展战略效率 企业管理就是企业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的精密整合。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诸多要素,包括人员、材料、资金、技术、信息、能源、市场、时间、购销等,企业的功能正是通过管理活动把这些要素有效的整合起来使之浑为一体而产生的。管理也是生产力,企业管理使企业在科学严格的组织和规范下运作,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使企业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企业管理的本质和核心内容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处理生产经营中人与人的关系来发展生产力。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的改革、改进和改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增强管理创新的能力。 一、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我国

企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的要求 自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世界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与融合,使改革创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随着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管理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管理开始经历新的变革。其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对象知识化:企业管理的对象不再是传统的财、物,而重点在人,有知识的人。由于知识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因而对于知识的开发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营管理信息化:企业生产中越来越依靠信息的生产、存储、处理、共享等,企业决策逐步信息化。 (3)企业的生产方式一体化: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出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适时生产和精细生产以及通过网络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并行工程等等,它们把信息技术革命和管理进步融为一体。 (4)企业营销方式简捷化:由过去的“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的行销模式,正在改变为“生产商——分销商——顾客”的模式。 (5)企业的组织结构柔性化:随着经营和销售方式的改变,企业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使企业的中间管理组织设置变得简单,侧重向两头发展;传统的监控型管理转向授权型管理,最终转向以潜能开发、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为主体;金字塔式的权力型组

浅析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

浅析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 [摘要]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和确立阶段。人本管理不是管理的又一项工作,而是将人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让人本管理统领整个组织的管理。 [关键词]人本管理;管理理论;发展 管理科学是人类社会和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和管理实践对管理理论的需要日益迫切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人本管理理论也与之共同前行。迄今为止,人本管理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和确立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管理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1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于20世纪初开始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在这一阶段,以泰罗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思想和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理论学派为主。1911年美国人泰勒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科学管理”,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他本人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尽管“科学管理”学派意识到了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待工作中的人,因而也没有出现泰勒所说的“完全的心理革命”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认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古典管理理论是把人看作“经济人”来管理的,过分地强调物质刺激,忽视了人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是对人的一种“物化”。“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和“实利人”,指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人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是为了经济报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对人的看法及“经济人”假设称作X理论。X理论中将人看作是天生懒惰、愚蠢、胸无大志的,因此,管理者必须对这样的员工实施强制管束,以惩罚为主要手段。 虽然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就是已经开始重视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管理中的作用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但是,该理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存在着客体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