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冷却水)腐蚀结垢及微生物问题探讨

循环水(冷却水)腐蚀结垢及微生物问题探讨
循环水(冷却水)腐蚀结垢及微生物问题探讨

冷却水问题探讨

一般冷却水常引起的危害有三种,即腐蚀( corrosion ) 、水垢(scale)、淤泥之沉积( deposition ) 及微生物 ( slime ),兹将其发生原因及控制方法分述如下: 1、腐蚀

!腐蚀发生原因:

金属腐蚀是经由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金属毁坏之现象。最主要的腐蚀问题是由氧气所引起的,冷却水于冷却水塔中与空气密切接触,水中溶氧高达 8~10 ppm 极易促成腐蚀。

a.铁材质与水中氧气作用而腐蚀,其反应如下:

氧气所引起的腐蚀呈点蚀( pitting ) 状态有愈深之倾向(如下图), 若未有效抑止可能穿透管壁而造成穿孔、泄漏。点蚀是最具腐蚀破坏力之一,并且也是最难在实验室预测得知。

b.当微生物繁殖时,其微生物体的分泌物与冷却水有机物、无机物聚积而形成的黏泥,沉积在系统中时,将造成沉积下腐蚀。沉积物上下界面因溶存氧浓度不同将会造成氧浓淡电池( Oxygen concentration cell)于沉积物下发生严重之腐蚀现象。

图 : pitting 会导致设备快速破损

c.两种不同金属互相接触时,因金属间电位差造成流电腐蚀(galvanic corrosion), 例如热交换器之铜管与碳钢端板,其接触部份的钢铁材质会因此加速腐蚀。双金属之间的电位差会因金属接触而造成流电腐蚀,但工业上也时常运用此原理来做防蚀方法,此方法称之为牺牲阳极。

双金属腐蚀

d.其它影响腐蚀的因素尚有pH、间隙、溶解盐类、温度、流速等。

!腐蚀控制方法:

腐蚀之控制不外是改变系统金属材质,就是改变系统环境。改变系统材质将是一很大成本花费,而且并不是百分之百可以防止腐蚀发生。然改变系统环境是目前广泛被用到控制腐蚀的方法。在水系统内,有三种方式改变水中环境来有效抑制腐蚀;

用水中自然存在之钙离子及碱度,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碳酸钙保护膜。

利用化学或机械方法将溶存于水中之氧气去除。

加入腐蚀抑制剂 。

如上所云,加入腐蚀抑制剂亦是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式。腐蚀既是一种电池反应 ﹐

凡是可以用来阻止腐蚀电池之阴、阳电极反应之化合物皆可作为腐蚀抑制剂。常用之腐蚀抑剂如下所列:

a.阳极腐蚀抑制剂: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

腐蚀之阳极形成高密度之 F e2+离子层,凡与此F e2+ 作用而可形成不溶性被膜之防蚀剂即为「阳极腐蚀抑制剂」。

C rO

42-︰F e2+→γ-F e

2O3 ·C r2O3

P O

43-︰F e2+ →F e

2O3·F e3 (P O4) 2

b.阴极腐蚀抑制剂:碳酸氢盐、锌盐、聚磷酸盐。

腐蚀之阴极产生 OH-使局部之 pH 增高,凡因局部之 pH 增高而可生成不溶性被膜之防蚀剂即为 「阴极腐蚀抑制剂」。

H C O

3

-+C a2++ OH-→C a C O3 + H2O

Z n2++2OH- →Z n(OH)

2

其次、腐蚀抑制剂在实际应用上须注意药剂浓度、金属表面温度及pH 等控制 ,若控制不良反而增加点蚀速度或引起结垢问题。保持金属界面之洁净在防止氧气浓淡电池之发生亦甚为重要,因此分散剂之有效运用及微生物之良好控制,亦是达成腐蚀防制不容忽视之要件。

2、结垢及沉积

!结垢及沉积发生原因:

沉积物主要分为两类, 一为硬质之结晶形水垢如 C a C O

3 、C a S O4或 M g S iO3 等,另一种为软质之不定形杂物如淤泥氧化铁、制程泄漏物、微生物繁衍产生之黏泥等沉积物。沉积物发生之害处除阻塞管路,影响热交换, 降低设备产能外更可能因无预警停机造成损失(物料、设备更换、清洗费用),此外沉积物下方会因为氧气浓度与沉积物外界不同而产生氧浓淡电池 造成沉积下之金属腐蚀(u nderdeposite corrosion) 。

!结垢及沉积的危害

a.降低热传效率或传热不均

b.工厂非计划性停止运转

c.设备腐蚀

d.增加管线输送压力落差及电力消耗

e.减低腐蚀抑制剂效果

f.产量减少

!结垢及沉积控制方法

a.使用软水或加酸控制 P H:

控制冷却水中钙硬度之浓度使其低于饱和溶解度是防止碳酸钙水垢的方法之一。

如补给水量较少之密闭式冷却水系统即常使用软水来防止水垢问题。加酸控制冷却水之P H可降低水质的L.S.I防止水垢形成,但是若是pH控制不当,易使冷却水腐蚀性增加是此种方法最大之缺点。

b.有机磷化合物之应用:

有机磷化合物会附着于初期水垢之结晶核上扭曲结晶形状,抑制结晶成长对于碳酸钙水垢之防止相当有效。

c.高分子分散剂之运用:

利用高分子分散剂作用来防止水垢的形成。

3、微生物

!微生物发生原因

微生物一般可分为细菌类 (bacteria) 、真菌类(fu ngi) 、 以及藻类(algae)三种。由于其散布在自然界各个角落,而冷却水之温度及pH 常在微生物繁衍的范围内,若未能加以控制,则微生物会不断的繁殖生长,产生黏泥污塞热交换器,且在黏泥沉积物地方造成沉积物下方腐蚀,导致设备损坏。此外藻类之生长需要阳光,故常发生在冷却水塔曝光处及散水盘上,其造成之障害除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造成系统腐蚀率增加外,并且会腐化木材影响散水效果,藻类有时掉落水中,细小者增加冷却水之浊度﹐大者则可能堵塞管路。微生物问题对系统造成的危害概括下列几项:

a.降低传热效率

b.增加水流阻力

c.微生物腐蚀

d.水塔木材损害

e.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

!微生物控制方法

微生物生长之控制可藉加氯 (c h lorination )达到效果,加氯时须保持适当的游离氯残余于相当的时间。一般每天加氯需要保持 0.2~0.5ppm 游离残余氯4~6小时大致可以控制微生物的繁衍。唯氯气溶于水后虽具杀菌效力但无剥离作用﹐且使用日久部份细菌产生抗体,因此尚需根据实际的情况添加具有剥离功效及对特殊微生物有强力杀菌效果的非氧化性杀菌剂方能确保防止微生物之危害。

循环水结垢原理及处理方

循环水结垢原理及处理 方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循环水结垢原理及处理方法 一. 结垢原理 1.一般解释 冷却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硅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等,它们的一价金属盐的溶解度很大,一般难以从冷却水中结晶析出,但它们的两价金属盐(氯化物除外)的溶解度很小,并且是负的温度系数,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很容易形成难溶性结晶从水中析出,附着在水冷器传热面上成为水垢。如冷却水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较高,当冷却水经过水冷器的换热面时,受热发生分解,发生如下反应: Ca(HCO 3)2 ? CaCO 3 ˉ + H 2O + CO 2- 当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时,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溢出,水的pH 值升高,碳酸氢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a(HCO3)2 + 2OH- ? CaCO 3 ˉ + 2H 2O + CO 32- 难溶性碳酸钙可以是无定型碳酸钙、六水碳酸钙、一水碳酸钙、六方碳酸钙、文石和方解石。方解石属三方晶系,是热力学最稳定的碳酸钙晶型,也是各种碳酸钙晶型在水中转变的终态产物。 2.碳酸钙的溶解沉淀平衡。 碳酸钙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还是有少量溶解在水里,而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在溶液里也出现这样的平衡: Ca2++CO3 2- CACO 3(固)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Ca2+〕与〔CO 3 2-〕的乘积为碳酸 钙在此条件下的溶度积K SP ,为一定值。 若此条件下〔Ca2+〕×〔CO 32-〕> K SP 时,平衡向右移,有晶体 析出。 若此条件下〔Ca2+〕×〔CO 32-〕< K SP 时,平衡向左移,晶体溶 解。 注:实际情况下〔Ca2+〕×〔CO 32-〕值称为K CP 二. 抑制为结垢的方法 (一)化学方法 1.加酸: 目的:降低水的PH值,使水的碳酸盐硬度硬度转化重碳酸盐硬度.优点:费用较小 缺点:不易控制、过量会产生腐蚀的危险、有产生硫酸钙垢的危险. 2.软化 目的:降低水中至垢阳离子的含量 优点:防止结垢效果好 缺点:操作复杂、软化后水腐蚀性增强. 3.加阻垢剂: 目的:使碳酸钙的过饱和溶液保持稳定。 优点:防垢效果好、具有缓蚀作用、针对性强. 缺点:药剂一般含磷,对环境保护造成压力. (二)物理方法

锅炉结垢腐蚀问题以及控制对策

锅炉结垢腐蚀问题以及控制对策 摘要:在锅炉检验中,结垢腐蚀是锅炉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检验的主要 指标是水中杂质和含氧量。由于水循环蒸发改变pH值,锅炉内部出现结垢,影 响锅炉的使用寿命。锅炉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结垢腐蚀是影响锅炉寿命的 主要因素之一,腐蚀部位通常不容易判定,如果出现局部泄漏,威胁整个锅炉的 运行安全。因此要了解锅炉结垢腐蚀的成因,寻求合理的防范措施,规避危害。 【关键词】:锅炉;腐蚀;结垢;控制 锅炉结垢腐蚀是锅炉检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垢腐蚀带来较大的危害,也会增加检修和维护的成本。工业设备中常见的锅炉腐蚀有低温腐蚀和有氧腐蚀,判断腐蚀部位通常需要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局部的泄漏会造成连锁破坏,需要 加强防范,保障锅炉的安全、节能和有效运行。 一、锅炉结垢的危害和处理 (一)锅炉结垢的危害 锅炉结垢影响传热效果。水垢的导热系数远远低于钢材,锅炉受热面结垢会 降低传热效率,影响传热效果。基本上水垢厚度每增加1mm,就会降低传热效率5%以上。锅炉结垢增加大气污染,由于结垢降低热效率,需要增加燃料的用量才 能得到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增加煤的用量,会增加大气污染,对空气质量造成危 害[1]。锅炉结垢会破坏水汽循环,对流管、水冷壁管等结垢,破坏正常的水汽循环,导致循环阻滞。锅炉结垢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锅炉的受热面温度比炉水大 约高6-10℃,但由于存在水垢,受热面温度上升,金属过热可能导致鼓包,甚至 爆破,对锅炉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二)锅炉结垢的原因 由于锅炉给水中钙、镁盐类的存在,导致形成硫酸盐和碳酸盐水垢。随着温 度的上升,硫酸盐、碳酸盐等的溶解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会析出水渣,高温加热 后形成水垢。硫酸盐水垢通常在高温状态下沉淀,在受热强烈的受热面发生,常 见于锅炉水冷壁管和对流管。碳酸盐水垢通常在受热不强烈的地方形成[2]。硅酸 盐水垢常见于锅炉热负荷高的炉管,主要成分是铁、铝的硅酸化合物,水垢质地硬,化学结构复杂,导热性很差,危害也最大。氧化铁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铁的化 合物。锅炉正常运行水中含氧量比较低,不会出现氧腐蚀。但锅炉水中溶氧量增加,会出现金属氧腐蚀,形成氧化铁水垢。 (三)锅炉结垢的防范对策 要加强对锅炉水的处理,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使用前先进行净化处理。采用 石灰软化法的方式处理高碱度和高硬度的水。使用石灰-纯碱软化法,处理低碱度、高硬度的水。使用石灰-石膏处理法,处理高碱度、低硬度的水。处理锅外水的方 式有软化处理、氧处理。由于氧、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存在,锅炉容易出现腐蚀, 通常需要进行除氧操作。采用热力方式加热水直到沸腾,水中氧气逸出。随少量 凝结的蒸汽,排出逸出的氧[3]。对水有害离子Mg2+等,通常使用离子交换的方 式软化,使用交换剂吸附,可交换离子溶入水肿,将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除去, 从而软化水。处理结垢可以在锅内加入化学药品,炉水中的离子会和化学药品产 生反应,通过排污吗,将流动性水渣排出。常用的化学药品有氢氧化钠、磷酸三钠、有机胶体等。由于蒸汽蒸发,水减少,固形物浓度增加析出沉淀,容易在高 温下形成水垢,需要合理操作定期排污,减少水垢的产生。 二、锅炉腐蚀的危害和处理

浅谈循环水的结垢

浅谈循环水的结垢 [摘要]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及生产的需求,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其数量是极为可观的。除生活用水外,工业用水量也很大,几乎没有哪一种工业不用水。[1]本文主要从循环水的水温、流速等方面对循环水使用中常见的结垢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想法,对于循环水的正常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循环水;结垢 1、简介 循环水系统出现设备结垢、腐蚀等等,是换热设备降低换热效率、发生泄露的主要危害。目前工业应用的水质稳定剂多为阻垢缓蚀剂,质量的差强人意,换热设备材质的种类各异,都会造成循环水系统运行状况的差异。 2、结垢的影响因素 结垢是指在水中溶解或悬浮的无机物,由于种种原因,而沉积在金属表面。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主要成分有CaCO3和腐蚀产物二种,由于缓蚀剂的使用使腐蚀产物大大减少,而以CaCO3垢、Ca3(PO4)2垢及锌垢为主要成份。垢的产生会引起水冷设备换热效率下降,管线的阻力增大,导致循环水量减少或列管的堵塞等。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是冷却水pH、Ca、总碱度、水温、流速及金属表面状况等。[2] 2.1水温 循环冷却水中的碳酸钙、碳酸镁等硬度盐类,其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水温越高越易析出,同时分子活动也随温度的上升越加活泼,水垢的附着速度也越高。 污垢的温差表示法是生产现场常用的表示结垢程度的方法,它通过换热器工艺介质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差的变化来反映污垢沉积量的变化。[3] 2.2流速 水垢的附着速度是随着换热器内的冷却水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的。一般而言,如水流速度达到1.0m/s以上时,水垢、悬浮物等杂质易被水流冲走,不易沉积,相反某些部位流速过小、存在死角拐角、温差大的地方就容易沉积水垢,因此应适当提高水流速度来降低设备的结垢。 此外,循环水本身水质、温差、换热表面光滑度、浓缩倍数、阻垢剂的选择和正确使用等因素都对结垢有着重要的影响。

循环水中腐蚀和管道结垢原因和处理方法

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循环水含有的物质例如化学物质、金属物资等方面,工业循环水管道受到这些物质的影响,会产生结垢还有腐蚀等影响,如果处理不及时,就是妨碍到循环水管道的使用性能,继而降低工业生产效率,不能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对工业循环水管道结垢产生的原因还有机理明确好,针对性的采取控制和解决措施,目的就是保证循环水管道使用的稳定性,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实现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1.结垢和腐蚀产生的机理和原因 结垢和腐蚀可以说是影响工业循环水管道使用性能的重要原因,并且两者有直接的联系,通常情况下腐蚀就会产生结垢,结垢会产生腐蚀,时间长了就会影响管道的相关零件的使用性能,提升机泵运行的负荷,继而对设备、整体系统换热冷却等方面,不仅会影响到工业循环水管道的使用性能,还会使得工业生产效率还有经济效益,有所下降。接下来就和大家针对于工业循环水管道结垢和腐蚀产生的机理和原因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阐述。 1.1补充水 由于在工业生产中,会消耗大量的是,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的效率还有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补充,但是补充水在进入工业循环水管道之后,补充水中硬度、碱度还有PH值、浊度等方面,都会导致结垢。如果补充水中的硬度和碱度越大,意味着结垢离子更多,并且受到温度的影响,补充水容易达到饱和的状态,增加了循环水管道腐蚀现象的产生。此外,在工业循环水管道使用中,水质中的悬浮物会起到晶核的作用,这样浊度就会产生较多,悬浮物也会变多,这样如果不定期进行处理,也会导致悬浮物长期积累,增加工业循环水管道腐蚀和结垢现象的产生。 1.2温度 导致工业循环水管道结垢和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温度,主要是由于工业循环水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水中包含的硬度盐类会根据温度的变化,产生溶解的现象。并且,在溶

结垢预测

结垢机理研究 1.1 理论分析 水垢一般都是具有反常溶解度的难溶或微溶盐类,它具有固定晶格,单质水垢较坚硬致密。水垢的生成主要决定于盐类是否过饱和以及盐类结晶的生长过程。水是一种很强的溶剂,当水中溶解盐类的浓度低于离子的溶度积时,他将仍然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一旦水中溶解盐类的浓度达到饱和状态时,设备粗糙的表面和杂质对结晶过程的催化作用就促使这些饱和盐类溶液以水垢形态结晶析出。 水垢的种类有很多,但通常油田水中只含有其中少数几种水垢。最常见的水垢有碳酸盐类水垢,组成为CaCO3、MgCO3,但易被酸化去除,危害相对较小;而硫酸盐垢,组成成分有CaSO4、BaSO4、SrSO4,常常采用防垢方法加以阻止;铁化物垢组成为FeCO3、FeS、Fe(OH)2、Fe2O3。实际上一般的结垢都不是单一的组成,往往是混合垢,只不过是以某种垢为主而已。 表2-13 常见垢的溶度积 垢溶度积垢溶度积 BaSO4 1.1×10-10SrSO4 3.2×10-7 CaCO3 2.8×10-9FeS 8.3×10-13 CaSO49.1×10-8FeCO3 3.2×10-11 MgCO3 3.5×10-8Fe(OH)28.0×10-13 注:溶度积温度为18~25℃ (1)不相容论 两种化学不相容的液体(不同层位含有不相容的离子的地层水、地层水与地面水、清水与污水)相混,因为含有不同离子或不同浓度的离子,就会产生不稳定的、易于沉淀的固体。如宝浪油田,两个不同层位的水一混合就结垢,主要是因为一层含有SO42-,另一层含有Ba2+、Sr2+较多,混合后就生成BaSO4、SrSO4。(2) 热力学条件变化 当井下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不变时,即使有不相容的离子,并且为过饱和溶

循环水(冷却水)腐蚀结垢及微生物问题探讨

冷却水问题探讨 一般冷却水常引起的危害有三种,即腐蚀( corrosion ) 、水垢(scale)、淤泥之沉积( deposition ) 及微生物 ( slime ),兹将其发生原因及控制方法分述如下: 1、腐蚀 !腐蚀发生原因: 金属腐蚀是经由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金属毁坏之现象。最主要的腐蚀问题是由氧气所引起的,冷却水于冷却水塔中与空气密切接触,水中溶氧高达 8~10 ppm 极易促成腐蚀。 a.铁材质与水中氧气作用而腐蚀,其反应如下: 氧气所引起的腐蚀呈点蚀( pitting ) 状态有愈深之倾向(如下图), 若未有效抑止可能穿透管壁而造成穿孔、泄漏。点蚀是最具腐蚀破坏力之一,并且也是最难在实验室预测得知。 b.当微生物繁殖时,其微生物体的分泌物与冷却水有机物、无机物聚积而形成的黏泥,沉积在系统中时,将造成沉积下腐蚀。沉积物上下界面因溶存氧浓度不同将会造成氧浓淡电池( Oxygen concentration cell)于沉积物下发生严重之腐蚀现象。

图 : pitting 会导致设备快速破损 c.两种不同金属互相接触时,因金属间电位差造成流电腐蚀(galvanic corrosion), 例如热交换器之铜管与碳钢端板,其接触部份的钢铁材质会因此加速腐蚀。双金属之间的电位差会因金属接触而造成流电腐蚀,但工业上也时常运用此原理来做防蚀方法,此方法称之为牺牲阳极。 双金属腐蚀 d.其它影响腐蚀的因素尚有pH、间隙、溶解盐类、温度、流速等。 !腐蚀控制方法: 腐蚀之控制不外是改变系统金属材质,就是改变系统环境。改变系统材质将是一很大成本花费,而且并不是百分之百可以防止腐蚀发生。然改变系统环境是目前广泛被用到控制腐蚀的方法。在水系统内,有三种方式改变水中环境来有效抑制腐蚀; 用水中自然存在之钙离子及碱度,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碳酸钙保护膜。 利用化学或机械方法将溶存于水中之氧气去除。 加入腐蚀抑制剂 。 如上所云,加入腐蚀抑制剂亦是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式。腐蚀既是一种电池反应 ﹐

采暖循环水结垢问题及解决

2011年08月 科教纵横 采暖循环水结垢问题及解决 文/鲁彬 摘 要:采暖循环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换热设备的结垢影响换热效率,目前在采暖循环水系统的水处理中,通常采用软化水方式,即在补水系统安装钠离子交换器,将水质软化后注入循环系统。在国内水处理市场上,各种物理法水处理设备主要以解决防垢、缓蚀、杀菌为主。 关键词:采暖循环水;结垢;暖通 中图分类号:TD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99-01 一、采暖水循环系统的组成 对于普通居民采暖系统,热量表、疏水器、降污器、过滤器及阀门等,是采暖系统的重要配件,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安装时应符合设计要求。集中采暖建筑物热力入口及分户热计量户内系统入户装置,具有过滤、调节、计量及关断等多种功能,为保证正常运转及方便检修、查验,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和验收。高温热水一般工作压力较高,而一旦渗漏危害性也要高于低温热水,因此规定可拆件使用安全度较高的法兰和耐热橡胶板做垫料。热量表、疏水器、除污器、过滤器及阀门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采暖系统人口装置及分户热计量系统人户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维护和观察。散热器支管长度超过1.5m时,应在支管上安装管卡。上供下回式系统的热水于管变径应顶平偏心连接,蒸汽干管变径应底平偏心连接。在管道干管上焊接垂直或水平分支管道时,干管开孔所产生的钢渣及管壁等废弃物不得残留管内,且分支管道在焊接时不得插入于管内。另外,采暖管道分支相连接时或焊接连接时,较多使用冲压弯头。由于其弯曲半径小,不利于自然补偿。在作为自然补偿时,应使用煨弯。同时规定,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除必须使用直角弯头的场合,应使用管道弯曲转弯,以减少阻力和渗漏的可能,特别是在隐蔽敷设时。 二、采暖循环水垢的产生原因 现在居民所常用采暖的主要形式有电暖直接辐射法和水暖管道辐射法,第二种也就是采暖循环水系统。普通管道采暖系统主要采用专门设计的管道回路式结构,目前多以PP-R和PEX管材作为散热管道,由于管路较长,由于供水温度的变化会产生钙镁离子垢长期附着在管路内壁上,如果不定期处理,也会导致温度下降,直接影响散热效果。另外,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生物粘泥,生物粘泥覆盖在管壁内部,造成管道变绿、变黑,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地热采暖系统中,平均每年管道结垢1mm,而这1mm厚的水垢可导致水温下降6℃,这不仅影响正常的使用温度,也造成能源的浪费,如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清洁处理,会使地热采暖系统出现故障,造成管内栓塞无法使用,甚至造成破坏地面,拆除或更换地热管路系统,给地暖用户造成财产损失与生活不便。 三、系统水压试验及除污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高温热水es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干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h内压力降不大干0.05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并清扫过滤器及除污器。现场观察,直至排出水不含泥沙、铁屑等杂质,且水色不浑浊为合格。系统冲洗完毕应充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四、利于除污除垢的管道安装要求 管道坡度是热水采暖系统中的空气和蒸汽采暖系统中的凝结水顺利排除的重要措施,安装时应有一定的坡度。为妥善补偿采暖系统中的管道伸缩,避免因此而导致的管道破坏,补偿器及固定支架等应按设计要求正确施工。实践中发现,热水采暖系统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热力失调的情况多有发生。为此,系统中的平衡阀及调节阀,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并在试运行时进行调节、作出标志。科学的安装能够保证蒸汽采暖系统安全正常的运行。例如从受力状况考虑,使焊口处所受的力最小,确保方形补偿器不受损坏。避免因方形补偿器垂直安装产生“气塞”造成的排气、泄水不畅,从而避免了水垢的积淀。膨胀水箱的膨胀管及循环管上不得安装阀门。当采暖热媒为110℃—130℃的高温水时,管道可拆卸件应使用法兰,不得使用长丝和活接头。法兰垫料应使用耐热橡胶板。焊接钢管管径大于32mm的管道转弯,在作为自然补偿时应使用煨弯。塑料管及复合管除必须使用直角弯头的场合外应使用管道直接弯曲转弯。管道、金属支架和设备的防腐和涂漆应着良好,无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缺陷。 五、除垢清洗剂的使用 很多厂家开发出了除垢清洗剂,但是当我们在水中加注使用时,一定要做到操作安全、快速、高效、简捷、省时、环保、节能。操作安全是对人员不能有毒副作用,也不能腐蚀管道,高效是要求能快速的清除水垢,不影响正常使用。环保,是指对环境没有长期的危害,也不会对人造成健康的损害。还有的公司开发出了新技术新设备。该管路清洁设备的工作原理是以压缩空气做为动力,利用PSI发射器向管路中发射一颗大于管路内径10—20%的特制射弹,使射弹沿管线高速运动并与管路内壁充分磨擦,达到清洁管路内壁的干式物理清洁技术。一分钟可清洗200米以上,有效清洁地热盘管内长期积存的水锈、粘泥、残留物等杂质。这是物理式清洁,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和水。它能有效清除地热盘管内部的钙镁离子垢和生物粘泥及其它残留杂质,轻松解决管路栓塞问题。 总而言之,采暖循环水系统是世界举世公认的一项先进的理想采暖新技术,也是我们最常见的采暖系统。它具有舒适健康、安全可靠、清洁环保、节能经济、节省空间、美观时尚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受到广大国民的青睐。但由于采暖循环水系统中出现水垢等常见且不易解决的问题,要求安装工作者和使用者要科学地采取对策。 作者单位: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参考文献: [1]王爱军.Y型除污器在换热站的合理应用[J].石河子科技,2006.03. [2]陶明锋.浅谈热力系统“除污器”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3]李生武,姜文涛.除污器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2011.08 299

循环水结垢原因与防止教学教材

循环水结垢原因与防止 1、固相物的生成 ⑴形成污垢的原因: ①多组份过饱和溶液中盐类的结晶析出;②有机胶状物和矿质胶状物的沉积;③不同分散度的某些物质固体颗粒的粘结;④某些物质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生成物等。 以上混合物沉积总称作污垢。 ⑵形成水垢的原因:水中溶解盐类产生固相沉淀是构成结垢 (水垢)的主要因素,其产生固相沉淀的条件是: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些盐类的溶解度降低,如Ca(HCO3)2 CaC03 Ca(0H)2、CaS04 MgC03 Mg(0H)2等; ②随着水份的蒸发,水中溶解盐的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程度; ③在被加热的水中产生化学过程,某些离子形成另一些难溶的盐类离子。 具备了上述条件的某些盐类,首先在金属表面上个别部分沉积出原始的结晶胚,并以此为核心逐渐合并增长。之所以易沉积于金属表面,这是因为金属表面在微观上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微观上的凹凸不平成为过饱和溶液中固体结晶核心;同时加热面上的氧化膜对固相物也有很强的吸附力。作为构成水垢的盐类——钙镁,在过饱和溶液中生成固相结晶胚芽,逐变而为颗粒,具有无定形或潜晶型结构,接着互相聚附,形成结晶或絮团。固相沉渣的生成与胚芽核心的生成速度有关,即与单位时间内出现的结晶核数量与结晶生长的线速度有关,而这两个因素又与水温和水中含盐浓度及其它杂质的存在有关。 2、重碳酸盐的分解冷却水结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含有较多的重碳酸钙,在加热过程中失去平衡,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溶解度较低,因而首先在冷却设备表面沉积下来。温度、压力等因素也影响结垢的强度与速度。重碳酸钙是反溶解度盐类,在超过一定温度(临界点)时,其饱和浓度急剧减小。 3、钙、镁碳酸盐水垢碳酸盐水垢通常以致密的结晶沉淀在加热器壁面甚至冷却塔填料或壁上。但当水温在过热面超过100C时,CaC0沉淀是海绵状的絮状体。虽然,在沸腾温度以下,也有可能出现硫酸钙的沉淀,但这只能是特例,因为硫酸钙的三种状态: C aS04 2CaS04 H20 CaS04 2H20三者的溶解度都很大,因而在冷却水的具体条件下,可以完全不必考虑硫酸钙的沉积问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也是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在水中不会生成氢氧化钙,因而也不必考虑。重点在于钙镁的碳酸盐: Ca2++2HCO3=H2O+CO+CaCO3 Ca(HC03)2=CaCO3+H20+CO2 Mg(HCO3)2=MgC0@H2O+CO2 MgCO的溶解度比CaCO3勺溶解度大六倍以上,而且在水中的MgCO会很快水解。

循环冷却水换热器结垢及腐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循环冷却水换热器结垢及腐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化工生产中各类介质的热量交换均离不开冷却水换热器这一重 要的工业设备,大多数冷却水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结垢堵塞和腐蚀问题,常出现因换热不够而被迫停车清洗甚至导致换热器的报废更换,严重时会影响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冷却水换热器结垢和腐蚀的原因,阐述了常见的结垢和腐蚀的处理措施。 1、结垢的原因 A、悬浮于循环水中的固体微粒附着在换热器表面,一般由颗粒细小的泥沙、尘土、不溶性盐类、胶状物、有无等组成,当含有这些物质的水流经换热器表面时,容易形成污垢沉积物,造成垢下腐蚀,为某些细菌生存和繁殖创造了条件。当防腐措施不当时,最终导致换热表面腐蚀穿孔泄漏。 B、一般生物污垢均指微生物污垢,循环水系统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主要是铁细菌、真菌,铁细菌能见溶于水中的Fe2+转化为不溶于水的Fe2O3的水合物,在水中产生大量铁氧化物沉淀以及建立氧浓度差腐蚀电池,腐蚀金属。 C、结晶污垢 在冷却循环水中,随着水分的蒸发,水中溶解的盐类(重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的浓度升高,部分盐类因过饱和而析出,而某些盐类因为则因通过换热器表面受热分解形成沉淀,这些盐类有无机盐组成,结晶致密,被称为结晶水垢。 D、腐蚀污垢 具有腐蚀性的流体或流体中含有腐蚀性杂质对换热器表面腐蚀 而产生的污垢,腐蚀程度取决于流体中的成分、温度及被处理流体中的PH等因素,金属腐蚀主要是温度在40~50℃的氧腐蚀,而合成冷排工作温度40~60℃,正好跟金属发生氧腐蚀的温度相吻合,加之循环水的PH值长期偏低,一般都在PH至8.0以下,更容易形成金属腐蚀。 2、腐蚀原因 A、电化学腐蚀是金属最常见的一种腐蚀形式当冷却水系统内

循环水结垢问题

一循环水结垢问题 我们公司使用的循环水是从长江里抽上来的水,经过简单的沉降处理后就作为循环水用于生产中,在生产过程中冷凝器经常结垢堵塞,我们每几个月就要清洗一次,而且清洗时不好清洗,需请清洗公司的进行化学清洗才行,清洗费用很多。对于循环水结垢问题,我们也采取了很多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加药、超声波除垢、安装水处理器等等,但效果不是很好。请问同行们你们的循环水结垢严重么?你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处理的? 1、两种思路供你选择: 1、对水源进行水质分析,可参考锅炉水质分析方法分析,主要分析水中的钙、镁离 子浓度,叫硬度。 2、根据水质分析结果,自配或者请水质稳定剂生产厂家配制水质稳定剂添加,其主 要作用是增加垢物的溶度积,减缓垢物的形成和防止沉积,适时排泄和补充新鲜水。 3、分析垢物成分,看看是以碳酸盐垢为主还是硫酸盐垢为主,或者是两者的混合垢, 再结合设备材质,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垢物严重时,停车,谨慎选用盐酸、磷酸、 硝酸、硫酸的复配物清洗设备,酸浓在10-15%之间。当酸浓降至4%以下时,根据 垢物清洗情况适当给予补充,直到垢物清洗到满意为止。 2、我们公司有一段时间也是出现你说的情况。但是我们后来给离子膜系统单独上了凉 水塔自循环系统然后定期加药,排污,对于进水和凉水塔水定期做水质分析,主要 离子是钙、镁、磷、氯根等离子。同时对凉水塔大修时对塔进行清污,管道清洗等。 3、循环水结垢确实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加缓蚀阻垢剂、除藻剂等方法都用过,但每年 大修时仍需要对夹套进行化学清洗。在我们南方蒸发量又大,循环水的钙镁离子容 易浓缩,加药频繁,费用很高。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优化: 1、寻求高效稳定的缓蚀阻垢剂; 2、夹套定期进行化学清洗; 3、循环水池定期排污,加入清洁水。 4、我公司使用的循环水也是从长江里抽上来的水,我们首先投加混凝剂进入反应池, 混凝后再到沉淀池,经过过虑后送到各个装置做生产工业用水,若要做装置冷却用

锅炉结垢与腐蚀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锅炉结垢与腐蚀的成因及防措施 【摘要】在锅炉运行中,锅炉的结垢和腐蚀会给锅炉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影响,所以了解锅炉结垢和腐蚀的成因,尽量去规避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结垢和腐蚀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寻找相应的防措施,为促进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锅炉;结垢;腐蚀;危害;成因;防措施 1.前言 锅炉的结垢和腐蚀是锅炉维护和检修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结垢和腐蚀会给锅炉带来的各种问题,不仅威胁到锅炉的安全运行,而且大大增加锅炉的维护和检修成本,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对于锅炉的结垢和腐蚀问题,我们应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防措施,为锅炉的安全、节能、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锅炉结垢 2.1结垢的危害 (1)影响传热效果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只有钢材的几十分之一,锅炉受热面结水垢必然造成传热效率降低。据估算锅炉受热面水垢厚度每增加1mm,传热效率即降低 5%以上。 (2)影响安全运行锅炉的受热面温度一般要比炉水的温度高六到十度左右,但是水垢的存在,会使受热面的温度升高,金属过热产生蠕变,从而导致金属鼓包甚至爆破,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3)增加大气污染锅炉受热面结垢必然导致热效率下降,要保证锅炉出力必须加大燃料的用量,燃料特别是煤的用量增加,会增加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4)破坏水循环受热面特别是水冷壁管、对流管等部结垢,会影响正常的锅炉水汽循环,造成循环阻滞,破坏正常的水循环。 2.2. 结垢的原因 (1)碳酸盐、硫酸盐水垢 碳酸盐、硫酸盐水垢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锅炉给水中存在钙、镁盐类,其重碳酸盐在高温锅水中会转化为碳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到一定程度会析出水垢。碳酸盐水垢,一般是在受热比较不强烈的地方形成的;硫酸盐水垢则一般在高温状态下发生沉淀,常发生在受热比较强烈的受热面上,在锅炉的水冷壁管以及对流管束中很常见。 (2)硅酸盐水垢 硅酸盐水垢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铝、铁的硅酸化合物,其化学结构较为复杂,这种水垢质地最硬,并且导热性非常差,所以其危害最大,一般在锅炉热负荷高的炉管中形成。 (3)氧化铁水垢 氧化铁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铁的化合物,锅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水中氧含量很低,不会对锅炉造成氧腐蚀。但如果水中溶氧量增加, 就可能使金属表面产生氧腐蚀,生成氧化铁产物溶解在锅炉水中,并在高温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铁水垢。 2.3 结垢的防措施

浅谈循环水系统的结垢与管理

浅谈循环水系统的结垢与管理 安全生产部张利民 摘要:本文概述了循环水系统的作用,并从水系统结垢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水的结垢受水质、水温、流速的影响,根据原因及操作现场的运行情况,提出了对现有的水系统需要采取那些控制措施,可在循环水系统进一步落实实行科学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循环水、冷水、冷却水、结垢、管理与运行 1、概述 工业循环水系统是工业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管理中遇到了设备结垢、腐蚀、生物粘泥堵塞等等,使换热设备损坏和效率降低。目前工业应用的水质稳定剂多为缓蚀阻垢剂,但阻垢剂的品质参差不齐,系统的换热设备的种类千差万别,同时管理的方法又各有不同,这就造成了循环水系统运行的优劣之分。因此,我对循环水系统的管理谈谈自己认识。 2、结垢原因及影响因素 循环水结垢其实是循环水系统中微溶物质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生成过饱和现象,产生晶核析出,随着晶核不断长大沉积在换热器表面,按垢的种类可分为碳酸垢、磷酸垢、硅酸垢、硫酸垢等;按金属离子区分可分为钙垢、镁垢、铁垢等。换热器内垢的形成受到水质、水温、流速、换热温差和缓蚀阻垢剂等因素的影响。 2.1 循环水和原水的水质 循环冷却水在运行过程中,随着挥发的消耗,水中各种杂质的浓度就会相应增大,结垢的概率就会同时增加,这时补充水的水质其含盐量、碱度、硬度、pH值等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几个指标越高循环水越容易达到饱和而产生结垢。因此这在投加阻垢剂方案时就必须考虑进去。 2.2 水温和浓缩倍数 循环水中的碳酸钙、碳酸镁等硬度盐类,其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水温越高越易结垢;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在夏季热负荷较大时就应适当降低,减少系统中硬度盐类离子的浓度,就会相应减少设备结垢的概率, 2.3 流速 水垢的附着速度是随着换热器内的冷却水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如果水流速度达到1.0m/s以上时,水垢、悬浮物等杂质易被水流冲走,不易沉积,相反如果在换热器中,某些部位流速过小或水流分配不均、死角就容易沉积水垢。因此根据换热器的形式、结构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水流速度也是降低设备结垢的有效手段。

循环冷却水结垢原理及处理方法

循环冷却水结垢原理及处理方法 一、循环冷却水系统为什么会结垢 1.一般解释 冷却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硅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等,它们的一价金属盐的溶解度很大,一般难以从冷却水中结晶析出,但它们的两价金属盐(氯化物除外)的溶解度很小,并且是负的温度系数,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很容易形成难溶性结晶从水中析出,附着在水冷器传热面上成为水垢。如冷却水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较高,当冷却水经过水冷器的换热面时,受热发生分解,发生如下反应: Ca(HCO3)2→CaCO3↓+ H2O + CO2↑ 当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时,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溢出,水的pH 值升高,碳酸氢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a(HCO3)2+ 2OH- →CaCO3↓+ 2H2O + CO32- 难溶性碳酸钙可以是无定型碳酸钙、六水碳酸钙、一水碳酸钙、六方碳酸钙、文石和方解石。方解石属三方晶系,是热力学最稳定的碳酸钙晶型,也是各种碳酸钙晶型在水中转变的终态产物。 2.碳酸钙的溶解沉淀平衡。

碳酸钙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还是有少量溶解在水里,而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在溶液里也出现这样的平衡:Ca2++CO3 2-CACO3(固)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Ca2+〕与〔CO32-〕的乘积为碳酸钙在此条件下的溶度积K SP,为一定值。 若此条件下〔Ca2+〕×〔CO32-〕>K SP时,平衡向右移,有晶体析出。 若此条件下〔Ca2+〕×〔CO32-〕<K SP时,平衡向左移,晶体溶解。 注:实际情况下〔Ca2+〕×〔CO32-〕值称为K CP 二、抑制为结垢的方法 (一)化学方法 1.加酸: 目的:降低水的PH值,使水的碳酸盐硬度硬度转化重碳酸盐硬度. 优点:费用较小,效果比较明显 缺点:加酸量不易控制、过量会产生腐蚀的危险、投加过量有产生硫酸钙垢的危险. 2.软化 目的:降低水中至垢阳离子的含量

循环水结垢原理及处理方1

循环水结垢原理及处理方法 一.结垢原理 1.一般解释 冷却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硅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等,它们的一价金属盐的溶解度很大,一般难以从冷却水中结晶析出,但它们的两价金属盐(氯化物除外)的溶解度很小,并且是负的温度系数,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很容易形成难溶性结晶从水中析出,附着在水冷器传热面上成为水垢。如冷却水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较高,当冷却水经过水冷器的换热面时,受热发生分解,发生如下反应: Ca(HCO3)2→CaCO3↓+ H2O + CO2↑ 当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时,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溢出,水的pH 值升高,碳酸氢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a(HCO3)2+ 2OH- →CaCO3↓+ 2H2O + CO32-难溶性碳酸钙可以是无定型碳酸钙、六水碳酸钙、一水碳酸钙、六方碳酸钙、文石和方解石。方解石属三方晶系,是热力学最稳定的碳酸钙晶型,也是各种碳酸钙晶型在水中转变的终态产物。 2.碳酸钙的溶解沉淀平衡。 碳酸钙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还是有少量溶解在水里,而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在溶液里也出现这样的平衡: Ca2++CO3 2-CACO3(固)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Ca2+〕与〔CO32-〕的乘积为碳酸钙在此条件下的溶度积K SP,为一定值。 若此条件下〔Ca2+〕×〔CO32-〕>K SP时,平衡向右移,有晶体析出。 若此条件下〔Ca2+〕×〔CO32-〕<K SP时,平衡向左移,晶体溶解。 注:实际情况下〔Ca2+〕×〔CO32-〕值称为K CP 二.抑制为结垢的方法 (一)化学方法 1.加酸: 目的:降低水的PH值,使水的碳酸盐硬度硬度转化重碳酸盐硬度. 优点:费用较小 缺点:不易控制、过量会产生腐蚀的危险、有产生硫酸钙垢的危险. 2.软化 目的:降低水中至垢阳离子的含量 优点:防止结垢效果好 缺点:操作复杂、软化后水腐蚀性增强. 3.加阻垢剂: 目的:使碳酸钙的过饱和溶液保持稳定。 优点:防垢效果好、具有缓蚀作用、针对性强. 缺点:药剂一般含磷,对环境保护造成压力. (二)物理方法

锅炉结垢与腐蚀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锅炉结垢与腐蚀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在锅炉运行中,锅炉的结垢和腐蚀会给锅炉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影响,所以了解锅炉结垢和腐蚀的成因,尽量去规避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结垢和腐蚀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寻找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促进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锅炉;结垢;腐蚀;危害;成因;防范措施 1.前言 锅炉的结垢和腐蚀是锅炉维护和检修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结垢和腐蚀会给锅炉带来的各种问题,不仅威胁到锅炉的安全运行,而且大大增加锅炉的维护和检修成本,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对于锅炉的结垢和腐蚀问题,我们应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为锅炉的安全、节能、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锅炉结垢 2.1结垢的危害 (1)影响传热效果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只有钢材的几十分之一,锅炉受热面结水垢必然造成传热效率降低。据估算锅炉受热面水垢厚度每增加1mm,传热效率即降低5%以上。 (2)影响安全运行锅炉的受热面温度一般要比炉水的温度高六到十度左右,但是水垢的存在,会使受热面的温度升高,金属过热产生蠕变,从而导致金属鼓包甚至爆破,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3)增加大气污染锅炉受热面结垢必然导致热效率下降,要保证锅炉出力必须加大燃料的用量,燃料特别是煤的用量增加,会增加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4)破坏水循环受热面特别是水冷壁管、对流管等内部结垢,会影响正常的锅炉水汽循环,造成循环阻滞,破坏正常的水循环。 2.2. 结垢的原因 (1)碳酸盐、硫酸盐水垢 碳酸盐、硫酸盐水垢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锅炉给水中存在钙、镁盐类,其重碳酸盐在高温锅水中会转化为碳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到一定程度会析出水垢。碳酸盐水垢,一般是在受热比较不强烈的地方形成的;硫酸盐水垢则一般在高温状态下发生沉淀,常发生在受热比较强烈的受热面上,在锅炉的水冷壁管以及对流管束中很常见。 (2)硅酸盐水垢 硅酸盐水垢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铝、铁的硅酸化合物,其化学结构较为复杂,这种水垢质地最硬,并且导热性非常差,所以其危害最大,一般在锅炉热负荷高的炉管中形成。 (3)氧化铁水垢 氧化铁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铁的化合物,锅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水中氧含量很低,不会对锅炉造成氧腐蚀。但如果水中溶氧量增加, 就可能使金属表面产生氧腐蚀,生成氧化铁产物溶解在锅炉水中,并在高温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铁水垢。 2.3 结垢的防范措施

循环水结垢的原因

循环水结垢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水的硬度与碱度同时偏高,这样导致了循环水中的成垢离子浓度积超出允许的范围; 2、阻垢剂效果不佳,或阻垢剂加入量过少; 3、水中硅酸根超标; 4、换热器内部分管道流速偏低,或者说管程里的水分配不好。 被冷介质温度180度,冷凝膜系数是很高的,估计水速低,它的膜系数也低,这样管壁温度偏向高温侧,就容易结垢; 要核算管内水速,保证水速在0.5m/s以上,最好1m/s. 估计面积也偏小了,47度回水温度,也比较容易结垢的。 我们回水温度设计是50摄氏度,操作上一般不超过45度,另外180度就用水冷有点高了,前面可以考虑加个风机。 另外,我单位请外面一个水处理公司给换热器都做了水速监测,认为最佳水速是0.7米/秒。 急用水在什么温度容易结垢? 60-80°! 我在招标太阳能热水器时要求水温不高于80度。在80度时易结垢。 矿物质太多结垢 请问一般自来水结垢温度是多少?与海拔无关吧?煤气和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如何除垢? 这要看组成硬度的形式和硬度的大小,一般不超过60度就不会产生水垢,与海拔无关。民用最好的方法,是在进户管上装一台性能好的磁性软水器,使我们所用的水都变成小分子活化水,将来你的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都不会再产生水垢,而且以前产生的水垢还会慢慢的剥落下来;洗澡、洗头会变得非常滑润,洗衣会很干净而且省水省洗衣粉;喝水、泡茶感觉会很舒服...... 我的邮箱:bysclyxgs@https://www.360docs.net/doc/0f14700364.html, 田先生 一般水温不超过65度不怎么起垢和海拔的关系不怎么大,除垢的方法不少,不过效果都不怎么好,现在很多产品都在想增加除垢的方法。 和海拔无关,温度超过60,海尔售后有个除垢棒,直接放在热水器里。可能需100元左右

循环水处理方案

循环水系统水质处理方案 1 刖言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节约水资源已刻不容缓。为此近年来国家在宪法中又颁发了"水法"这些做法都促进并强迫我们重视节约使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污染,以利工农业进一步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繁衍。 为了使循环冷却水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换热设备的长期使用,防止循环水在使用中所生产的腐蚀、结垢及微生物污垢的危害,提高热交换设备的冷却效率,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稳定化学处理,这不仅能提高冷却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对节约能源(节水、节电),减少大修费用及工作量和保护环境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根据对循环水处理的经验,再综合系统的特点,建议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水清洗、化学清洗预膜,然后进入正常运行阶段。正常运行中投加氧化型杀菌剂和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来控制循环水系统的细菌、粘泥的大量滋生。 2 系统参数及水质状况 2.1 系统参数

2.2 水质状况

根据工厂的实际状况,采用软化水作为冷却塔的补水,补充水水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该补充水未经过浓缩,在40C的情况下运行,可以看出在供、回水管道、冷却塔中都呈腐蚀性,只有在换热装置表面80C的情况下,才略呈结垢的特性,所以在此情况下正常运行,只需要用杀菌、缓蚀的化学品。在浓缩5倍40 r的情况下: 在浓缩倍数是5倍80 r的情况下:

通过以上分析,在5倍的浓缩倍数下运行,只需要进行杀菌灭藻。 3系统水冲洗 3.1 清洗的目的 主要是冲洗在安装过程中进入地下管道和设备中的泥沙和焊渣,为化学清洗做准备。 3.2 冲洗前应具备的条件 321 为保证管道清洗效果,各使用循环水的车间,入户管阀门已经安装完 毕,在入户阀前已经安装了旁路阀,避免管道中的泥沙和焊接的焊渣等进入到换热器中。 3.2.2 循环水泵已经安装完毕,机械、电气具备启动条件,冷却塔已经安装完成,循环水的回水直接可以回到冷却水池,与上塔部分相连的管道已经拆开,避免堵塞冷却塔溅水装置和填料。 3.2.3 冷却塔的补水管路安装完毕,并具备补水条件。 3.2.4 每个循环回路上的所有使用循环冷却水的设备安装完毕。 3.3 冲洗步骤

水的结垢与防治

在什么情况下水容易结垢,汽包、水管容易腐蚀? 用锅炉、水壶等容器烧水或供应蒸汽时,硬水中溶解的钙、镁碳酸氢盐受热分解,析出白色沉淀物,渐渐积累附着在容器上,叫结垢。锅炉结垢,不但多耗燃料,且易造成局部过热,引起。锅炉给水进行预先软化可防止结垢。 根据结垢层沉积的机理,可将污垢分为颗粒污垢、结晶污垢、化学反应污垢、腐蚀污垢、生物污垢等。 1)颗粒污垢:悬浮于流体的固体微粒在换热表面上的积聚。这种污垢也包括较大固态微粒在水平换热面上因重力作用形成的沉淀层,即所谓沉淀污垢和其他胶体微粒的沉积。 2)结晶污垢:溶解于流体中的无机盐在换热表面上结晶而形成的沉积物,通常发生在过饱和或冷却时。典型的污垢如冷却水侧的碳酸钙、硫酸钙和二氧化硅结垢层。 3)化学反应污垢:在传热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污垢,传热面材料不参加反应,但可作为化学反应的一种催化剂。 4)腐蚀污垢:具有腐蚀性的流体或者流体中含有腐蚀性的杂质对换热表面腐蚀而产生的污垢。通常,腐蚀程度取决于流体中的成分、温度及被处理流体的pH 值。 5)生物污垢:除海水冷却装置外,一般生物污垢均指微生物污垢。其可能产生粘泥,而粘泥反过来又为生物污垢的繁殖提供了条件,这种污垢对温度很敏感,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物污垢可生成可观厚度的污垢层。 6)凝固污垢:流体在过冷的换热面上凝固而形成的污垢。例如当水低于冰点而在换热表面上凝固成冰。温度分布的均匀与否对这种污垢影响很大。

防止结垢的技术应考虑以下几点:1)防止结垢形成;2)防止结垢后物质之间的粘结及其在传热表面上的沉积;3)从传热表面上除去沉积物。 防止结垢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在换热器的设计阶段,考虑潜在污垢时的设计,应考虑如下 6 个方面:1)换热器容易清洗和维修(如板式换热器);2)换热设备安装后,清洗污垢时不需拆卸设备,即能在工作现场进行清洗;3)应取最少的死区和低流速区;4)换热器内流速分布应均匀,以避免较大的速度梯度,确保温度分布均匀(如折流板区);5)在保证合理的压力降和不造成腐蚀的前提下,提高流速有助于减少污垢;6)应考虑换热表面温度对污垢形成的影响。 2 运行阶段污垢的控制 1)维持设计条件由于在设计换热器时,采用了过余的换热面积,在运行时,为满足工艺需要,需调节流速和温度,从而与设计条件不同,然而应通过旁路系统尽量维持设计条件(流速和温度)以延长运行时间,推迟污垢的发生。2)运行参数控制在换热器运行时,进口物料条件可能变化,因此要定期测试流体中结垢物质的含量、颗粒大小和液体的pH 值。3)维修措施良好换热设备维修过程中产生的焊点、划痕等可能加速结垢过程形成,流速分布不均可能加速腐蚀,流体泄漏到冷却水中,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对空气冷却器周围空气中灰尘缺少排除措施,能加速颗粒沉积和换热器的化学反应结垢的形成。用不洁净的水进行水压试验,可引起腐蚀污垢的加速形成。4)使用添加剂针对不同类型结垢机理,可用不同的添加剂来减少或消除结垢形成。如生物灭剂和抑制剂、结晶改良剂、分散剂、絮凝剂、缓蚀剂、化学反应抑制剂和适用于燃烧系统中防止结垢的添加剂等。5)减少流体中结垢物质浓度通常,结垢随着流体中结垢物质浓度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