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

英国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
英国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

家庭

英国家庭这个概念很笼统,没有谁能把他解释得很大众化。因为不同的地方的人强调他们自己语言的不同。斯哥特的粗喉音,威尔士深沉的辅音,快而难的伦敦腔。社会阶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上层社会(即使数量很少)有他们自己的社会能干活方式。中产阶级(包括商人,专职人员等)的生活方式和上层社会有所不同,工薪阶级(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和无技术工人)也是。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英国社会是建立在家庭生活基础上的。家庭是又父亲母亲孩子组成,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有自己的经济收入,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因此婚姻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的开始。

1`,婚姻

英国规定16岁以下的儿童不可以结婚,无论他们的父母是否同意。在16岁到18岁的孩子想要结婚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如果在18岁以上得到父母的同意就不是必要事项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在18岁以上结婚。婚姻意味着一种新的独立的的生活的开始,意味着男孩女孩们开始离开自己的父母开始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彼此很忠诚,这是他们是义务。男人出去赚钱养家,女人则打理他们的新家。现如今,妻子工作,丈夫帮助照顾家庭。他们的亲戚,例如父母或兄弟姐妹不会插手他们的日常琐事,因此他们是自己的主人。

如今,16岁左右的女孩和男朋友交往是很正常的事了。亲吻和拥抱在年轻人眼中是在正常不过了。如果他们在一起很长时间并且互相非常了解,女孩将会邀请男孩去自己的家见家长,因为她非常喜欢他。男孩也会这么做如果男孩认为他们的关系已经趋于稳定。他们会去见他们的家长传达这一喜讯,希望得到家长的同意,祝贺以及鼓励。实际上,做出结婚这已决定的是这对年轻情侣,和家长没太大关系。结婚典礼前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订婚戒指戴在女孩左手的第三个手指上。乃还给女孩的这个订婚戒指就是一个公共装饰物,意思是告诉其他的男生不要在打这个女孩的主意了。婚礼会在订婚后的几个月或一两年内举行。如果在此期间男生或者女生改主意了,女孩通常会把戒指还给男生。如果再次期间什么也没有发生,戴在左手第三个手指的订婚戒指将会被纯金的婚戒取代。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金戒指象征爱情的纯真,银戒指意味情感温柔,英国人同西方各国一样,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镶嵌任何宝石,结婚戒指应加装饰物,至于戒指的质量则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结婚戒指可戴在同一无名指上,也可以由结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英国在16世纪时,结婚戒指的内侧经常刻是家族的图案或箴言,诸如"上帝使我成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只手、一颗心、一顶主教冠和一个骷髅,铭文是:"前三个我赐予你,第四个使我超脱。"今天戒指上的铭文大多只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开头字母。

英格兰人的婚俗丰富多采,从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已的传统方式进行。在英格兰北部约克市求婚方式颇为奇特,继承了古代民间遗风,女孩子成熟以后,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颜色的紧身服饰,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号灯一致。绿色的表示:"来吧!我愿意恋爱,大胆地追求吧!"黄色表示:"机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还是有成功的机会。"红色表示:"目前我还不想谈情说爱,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伙子会根据对方的服色,根据自已的选择去大胆地追求,决不会被扣上行为不端的帽子。

在英国,大多年轻情侣都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无论他们是否有宗教信仰。英国人结婚要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总之,

英国人崇尚白色,它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而戴头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品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为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一旦举行完婚,新郎新娘从教堂里出来的时候,人们要向新人祝贺,这种祝贺不是亲吻、拥抱和握手,而是向他们撒五彩缤纷的纸屑,撒纸屑的习俗起源于撒麦粒。1491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携王后到布里斯托尔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面包师的妻子看到,于是她从窗子里向他们撒麦粒,并高呼:"欢迎你们,陛下!祝你们幸福、长寿;"这成为一段佳话,到16世纪时,这一习俗已广为流传,人们向新郎、新娘撒麦粒,有时还染各种颜色,麦粒象征着丰收和生活富裕,同时也祝贺新婚夫妇幸福长寿,子孙满堂。

度蜜月也是英国各地青年结婚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把积蓄下来的钱用于旅游,而结婚后去旅游便称作度蜜月;这原是古代的习俗,在新婚之时一定要饮用一种用蜂蜜特制的饮料,用来象征家庭美满、爱情甜蜜和生活幸福,而这种饮料从结婚开始要喝30天,因此就把新婚第一个月称作蜜月了。

在英国对于结婚纪念日十分重视,每年都要庆祝并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年是纸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为皮革婚,第四年为毅婚,第五年称木婚,第六年称铁婚,第七年叫铜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为柳婚,第十年是锡婚,以后是钢婚、绕仁婚、花边婚、象牙婚、水晶婚。从第十五年以后,每五年各有一个称谓,依次为搪瓷婚、银婚(第二十五年是个大典)、珠婚、珊瑚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钻石婚。这最后一个是第三大庆典,但很少有人能够庆祝这个庆典。

2,变化

在中国也出现了英国的这中变化,不过多解释,提出几点。

1,过去,英国人结婚并保持婚姻。在英国离婚很困难,需要高额的费用,花费很多时间。现在的英国人婚姻观发生变化了,他们很多,尤其在20到30之间的英国人,都是同居,其中只有60%的情侣结婚。

2,过去,他们婚后生子,现在40%的孩子属于未婚有子的行列。

3,人们选择晚婚。现在很多女人不打算在结婚后立刻有孩子,他妈希望能够继续工作。

4,单亲家庭逐年增加。

一日三餐

早餐

传统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肠和煎土司。这叫做“ 煎食” 。

但现在多数人都很忙,没办法每天都吃这种丰盛的早餐,所以现在最流行的早餐种类有:

一碗玉米片加牛奶;

一些优格加新鲜水果或;

吐司涂果酱

通常在早餐时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国人仍在周末享用传统的英式早餐。各个旅馆或饭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馆( B & B's ) 皆有供应传统的英式早餐。

午餐

英国人中餐很快就解决,不像义大利人。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钟-许多英国人吃三明治,或许是因为三明治是英国发明的。通常人们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后在午餐时间食用-三明治是英国人的便当。同样受欢迎的午餐为烤马铃薯。

点心在英国相当普遍,特别是巧克力,且特别在早上约十一点和下午约三点。英国儿童是世界上吃甜食最甚者,这使得英国牙医非常忙碌。

晚餐

晚餐是一天中的主餐,且通常有两道菜-肉或鱼加蔬菜,之后有甜点(也就是布丁)。英国小孩都知道在吃布丁前要把肉和蔬菜吃光光。

冷冻熟食在英国相当普遍,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微波炉,且通常英国人(尤其是学生(会买一份冷冻熟食,放进微波炉,边看电视边吃-这叫做吃“ 电视晚餐” 。

外国食物也相当受英国欢迎。超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印式、中式、义式、希腊式、和日式食物-事实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

晚餐后通常要来上一杯茶(当然要加牛奶!

英国的服装

书上有的我就不讲了,下面讲讲英国著名的服装品牌。1. 登喜路(Dunhill)是以男性服饰为主导的国际品牌。强调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带着浓浓绅士味的登喜路时装的确令人赏心悦目。从艾尔弗雷德·登喜路一百多年前开设他的第一家汽车配饰产品专卖店开始,到21世纪初所赞助的国际汽车赛事,这种无畏的冒险精神贯穿了登喜路发展历史的全程,并成为登喜路的风格和特点。这份冒险精神加上对奢华独到的理解造就了登喜路辉煌的今天。

2.Paul Smith于一九七零年于英国Nottingham与当时还是时装系学生的女朋友

(现任太太)Pauline Denyer开设了第一间店铺,并于当时开始学习裁剪。一九七六年Paul

于巴黎发表了其首个以Paul Smith命名的系列后,便正式展开其七彩时装之旅。

3.Peter Jensen是一位来自丹麦的设计师,流著斯堪地那维亚酷寒的血液,让

jensen’有著相同的酷劲,即便是在龙蛇混杂的伦敦。Peter Jensen新鲜出炉的作品,风

格错综交杂如意识流一般的作品难免使人觉得飘忽莫测,但深究起来,其实应该是设计师思

维中美国文化的元素在发生作用。以夏威夷风格的海滩装束作为开场献礼,再次用应景的题

材拉拢人心,诸如棕榈树一类的植物图案在浅色的底子上充分散发迷人的热带风情,加上手

编的挂搭配件以及缀满细碎草绳的手提包,就在火奴鲁鲁这个浪漫的岛屿上来一次入乡随俗

的尝试吧。

英国人对孩子的教育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小孩不是白纸

我们小时候背毛泽东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人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

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少移居英国的中国移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

不要妨碍别人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人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

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对待别人。

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渗透这一思维方式。就拿交规来说,为什么可见度良好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如果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一部英国交规,处处体现着这个并没有明说的道理。

允许父母体罚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在一般的家庭当中,5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是对什么人,孩子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对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要求。反之,孩子将受到父母的训斥,包括身体的惩罚。只有懂事而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夸奖。

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孩子从来不出去乱跑为榜样来教育我们。可是在英国,孩子们永远顽皮或者说父母是花钱培养他们顽皮。每个周末都有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一起去,父母辈的聊天,孩子辈的玩耍),就是有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差不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日,很少待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

最看重的是友好

在英国人的眼睛里,看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友好,和他的职业、性别、收入、教育、私生活都无关。他们教育孩子从小要善待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带孩子到农场去看看大自然,或者在自家的花园。即使像蚂蚁这样的小生命,即使在夏天厨房爬满了蚂蚁的时候,他们的妈妈一边消灭蚂蚁,一边告诫他们的孩子,绝对不能玩弄蚂蚁,不能让它们死得太痛苦。而且只要打一两个就可以了,这样其他的蚂蚁会发出警报,让其他的同伴不要到这里来了,或者把蚂蚁捉到小瓶子里,然后拿到花园去放生。

有次孩子们养的金鱼巴里死了,对一条养了快三年的金鱼来说确实不容易了,每天欣赏摇滚乐能活那么久也该安享天年了。孩子的妈妈让他们打电话告诉正在上班的爸爸这个坏消息,第二天还在附近的教堂举办了个简短的葬礼。上周,安格斯居然还夸张地做了个噩梦,说梦到巴里了,妈妈对他们解释说,生命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是巴里活得很开心,因为大家都爱它。

我不知道孩子们能明白多少,不过,至少我知道这样的教育虽然在我们看来有些傻得可爱,却并没有错。

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就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主人公菲利亚·福格一样,是个一板一眼、严格遵守规则的英国绅士。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英国的教育一定也是循规蹈矩的。其实,现代的英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和坚忍的性格,他们深知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

英国父母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探险,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今后的人生做好人格方面的准备。

英国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娇宠于孩子十分有害,所以家庭教育中特别注重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放手让孩子尝试去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整理房间等为自我服务的事情。

英国的私家车的拥有量是很高的,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轿车,可以很方便地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英国的家长们很少会开车接送孩子,他们都是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徒步或乘坐校车去学校。

英国人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残疾人和孕妇都会主动让座,但是,他们唯独不会给孩子让座,英国人认为孩子是需要锻炼的,应该鼓励孩子独立。

英国的家庭教育

不论中国孩子、英国孩子,一日三餐总是必不可少的。也许你会说,不就是吃饭么,又有什么好说的。可别小看餐桌,那上面可大有学问呢。

进餐能力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

对待偏食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时期的偏食、挑食情况,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进餐礼仪学习用餐礼仪,英国孩子一般2岁时就开始系统地学习用餐礼仪,4岁时就学会用餐时所用礼仪了。

进餐前后让孩子帮忙做事。稍大一些(比如5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在餐前摆放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负担,又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环保意识重视环保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应该知道哪些是经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时,他们会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的侵害”。

原来,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Character and Manners

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质

孤傲(exclusiveness)是英国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从来不谈论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会喜形于色。其它国家的人很难了解英国人的内心世界。英国人为什么具有孤傲的性格特征呢?原因有二。第一,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割断了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英国人甚至不把自己看作是欧洲人。第二,英国人对本民族的历史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其中,詹姆斯钦定本圣经(King James Authorized Version of the Bible)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对西方及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议会(Parliament)是欧洲最古老的议会,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的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众不同的祖国文明史使得英国人形成了现在的性格特点。

守旧而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

英国人的保守(conservativeness)为世人所知,英国人却认为他们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有人说,英国人需要20至40年的时间才能接受美国目前的新生事物,此话虽然有一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英国人直到现在也没有采用世界通用的米制(metric system),仍然使用英里(mile),直到1971年才将货币单位改为十进制(decimal system)。英国是世界上为数较少的保持君主制(monarchy)的国家之一,其保守性可见一斑。当美国人发明中央空调(central heating)的时候,英国人以对身体有害为由拒绝接受这种新生事物,继续使用壁炉(fireplace)和电炉(electric stove)。

讲究文明用语和礼貌的好习惯

英国人总是为别人着想,他们不会要求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得不要求别人做什么事的时候,说得非常客气,诸如: "I know the trouble I am causing you, but would you mind。。。? " 或"I don't really like to ask you, but。。。"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麻烦别人,通常说excuse me,如果无意识地干扰了别人,要说sorry。要求别人重复,一般不说what,而是说pardon或sorry。please和thank you是经常挂在嘴边的用语。在公共场所人们不会大声喊叫,他们认为那是不文明的行为。

酷爱独居和个人自由的天性

也许是由于缺乏空间的缘故,英国人的性格特点中有喜欢独居(privacy)和个人自由(individualism)的因子。在英国,人们恪守着这样一句名言:My home is my castle。 The wind can come in, but the Kings and Queens and human beings can never come in without my permission。当英国人搬到新家,他会在自己的房屋周围树起篱笆(fence),以便和邻居隔开。

感情不外露的冷淡和缄默

英国人一般不会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他们高兴时不会喜形于色,当他们悲伤时也不会愁容满面,这一特点在上层社会中非常明显。在早晨上班乘坐的地铁中人们彼此不说话,只是在看自己的报纸,车内鸦雀无声,偶尔能听到下车的人因为不小心踩到别人脚时说sorry的声音。下车后,人们只是走各自的路,彼此不会交谈。另外,即使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也不知道对方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兴趣爱好等情况,因为他们从不谈论这些事情。

自我嘲笑的幽默

英国人很幽默,不过都是一些自我嘲弄的幽默。他们喜欢嘲笑自己的错误、自己的缺点、自己的尴尬境地等。英国人的这种生活态度是多年来形成的,对别人并没有什么恶意。

Customs and Habits

1John Bull John Bull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英国人和狗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斗牛犬(bulldog),所以,十八世纪初,作家兼御医Dr. Arbuthnot写了一本《约翰牛传》(The History of John Bull),主张英、法和平相处,书中主角的名字就叫作John Bull,作者用他来代表英国。从此以后,John Bull 成了英国和典型英国人的代名词。

2谈论天气

3女士优先

4Three don’t不要插队不要问女人年龄不要在购物时讨价还价

5 Three ING Betting Drinking Tipping(赌博喝酒茶和小费)Betting:赛马和宾果游戏

Holidays and Festivals

1. New Y ear's Day(元旦),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

会,女王发表新年祝辞,各种教堂在除夕夜都做守岁礼拜.

2. St. V alentine's Day(情人节),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华伦泰逝世纪念日.

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称“情人节”.

3. St. Patrick's Day(圣帕特里克节),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

节日.

4. Holy Saturday(圣星期六),是Easter的前一天.

5. Easter(复活节),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21日左右.该节日是庆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时人们多吃复活节彩蛋(Easter eggs).

6. Easter Monday(复活节次日),是Easter的第二天.

7. Good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教堂举行仪式纪念耶稣受难.在英国这一天是公假,人们吃传统的热十字糕(hot cross buns).

8. Ascension Day(耶稣升天节),是Easter第40天之后的星期四,也称为Holy Thursday.

9. Pentecost(圣灵降临日),是Easter后的第7个星期天.

10.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每年4月1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春分点”(vernal equinox)的来临,在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April Fools).

11. Queen’s Birthday(女王诞辰日),每年4月21日,该节日是庆祝女王的诞辰.

12. May Day(五月节),每年5月1日,该节日是迎接春天的祭典.

13. Commonwealth Day(英联邦纪念日),每年5月24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

14. Queen’s Official Birthday(女王法定诞辰日),英国在6月10日或前一个星期六放假,以取代4月21日女王的生日.

15. Michaelmas (米迦勒节),每年9月29日.

16. Halloween (万圣节前夕),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化装成鬼尽情嬉笑、玩耍、吓唬别人.

17. All Saints’Day (万圣节,或众信徒日),每年11月1日,该节日是纪念殉教者之灵.

18. Guy Fakes Day (烟火节),时间为每年的11月5日,为纪念火药阴谋案(Gunpowder Plot)举行的群众性庆祝活动.

19.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每年的12月25日,基督徒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是英国最大的节日.圣诞期间人们不仅能经常看到圣诞老人(Santa Claus或Father Christmas),而且还能吃到圣诞正餐(Christmas dinner)和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亲手装饰圣诞树,尽情欢度圣诞夜.

20. Childermas (婴儿殉教日),每年的12月28日, 纪念殉教幼儿的日子,也称Holy Innocents’Day

家庭教育春任务一

家庭教育2012春任务一 一、单选题 1 . (2分) 20. 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 1 . 成员 2 . 公民 3 . 家庭 2 . (2分) 36.家庭教育的这种继承性,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家业”。 1 . 世代书香 2 . 门风不败 3 . 家风 3 . (2分) 2.家庭教育是为了满足教育者个人的愿望和利益,主要是取决于教育者个人的意志。所以说,家庭教育是一种教育。 1 . 私人教育 2 . 非正规教育 3 . 终身教育 4 . (2分) 6.家庭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相当广泛的,但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性的形成,二是。 1 . 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 . 大脑的发育 3 . 思想的成熟 4 . 身体的成长 5 . (2分) 19.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治国”的目的,首先是强调“”把它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 1 . 礼乐 2 .

齐家 3 . 三纲五常 6 . (2分) 7.据科学家估计,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其中百分之七八十是在形成的。 1 . 八岁以前 2 . 三岁以前 3 . 十岁以前 4 . 十五岁以前 7 . (2分) 4.遗传素质给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关键在于。 1 . 老师的教育 2 . 专家的指点 3 . 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8 . (2分) 12.骑士教育的实施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七八岁以前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十四五至二十一岁为骑士教育的最后阶段。 1 . 幼儿教育 2 . 侍童教育 3 . 骑士教育 4 . 培养儿童信神 9 . (2分) 13.把早期家庭教育正式列入教育体制之中,这在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1 . 威尼斯 2 . 夸美纽斯 3 . 伊拉斯谟 10 . (2分) 15.,既是维护整个封建社会秩序的大纲,也是稳定家庭关系,进行家庭教育的大纲。 1 . 孝经 2 .

家庭教育成功案例的启示

家庭教育成功案例的启示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注重教子做人。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世纪被喻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网络所影响。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网吧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入口,在客观上让很多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提前走进了网络世界,增加了一个了解社会进步的窗口。但是,网络时代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于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学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上网类型 当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学生对电视、电影的迷恋。一些孩子将电脑既作为必备的学习用具,又作为高级的玩具,无形之间,“玩电脑”就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致有的孩子成癖上瘾,荒废学业之患便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一时间,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归纳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种类型: .开阔视野型互联网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在美国很多小学生一有机会就上网,美国教育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少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与神奇,懂得了我们如何影响别人、别人如何影响我们的又一途径和方法。正是这种“网上冲浪”,促进了孩子们适应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的角色转换。而了解互联网功能的教师、家长也希望孩子加入到无国界活动中去,探寻奇妙的世界,从中获取知识的营养。 .沟通情感型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它将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关心,尤其对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来说,互联网成了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建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个人网站,代替信件、电话的发送,既经济又直观,还可以欣赏对方的数码照片,增添生活情趣,随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诗歌会友型同学之间以网会友,以诗歌相聚,寻找和制作诗歌俱乐部、诗歌论坛。有人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颗热爱诗歌的心灵,该有难得的纯粹与寂寥,也该有一方精神的乐土。于是在网上将诗歌、歌词、流行歌曲、卡拉以及触目皆是的广告联手聚集,呈现莺歌燕舞的气派:“月落乌啼”启用了唐诗流韵,“涛声依旧”截取了宋词风格……。网络诗歌的出现如同一匹黑马,对陈腐的诗坛进行着无情的践踏。诗歌搭乘无所不在的网络快车,势必为这诗情消隐的岁月注入强大的兴奋剂。 .知识学习型信息网络时代取代了传统的学法、教法,无数倍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北京海淀区推出的“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 1、怎样才能保证家长与学校协调一致?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说注意以下几个方法 一、畅通联系渠道,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畅通联系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沟通方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话联系、手机短信、家校联系本、家访、家长会等,都不失为根好的联系渠道。多方位的沟通可以将学校的教育要求和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向教师反馈。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与学生家长经常性的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把最近学生的在校表现,取得哪些进步,需要克服哪些问题,家长应配合做哪些工作等等,反馈给家长,而家长也可以由此向班主任咨询所需了解的情况。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的好机会。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会上应客观地介绍班级情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与家长的双向交流。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问题单靠电话、网络、联系本是很难讲清楚的。 家长的个性多元化,班主任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对待粗暴的,蛮横无理的家长,要以静对动,以柔克刚。越难以理喻,就更应该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对通情达理的家长,在友好的气氛下,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处于谈话的主导地位,要察言观色,根据家长的情绪采用不同

的沟通方式。 二、了解家长需求,指导家教方法。 由于许多家长都把读书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逝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模式,孩子是父母唯一寄托,因而对孩子期望值极高。但是家长在履行自己教育职责时又存在不少误区,因此,家长最需要的是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向家长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班主任要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家长,让家长从总体上把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 其次,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要让家长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既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不但要按照社会的道德要求去规范孩子的行为,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第三,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既然上学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这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班主任要耐心提醒: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家长要关心子女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要做孩子的表率。班主任要使家长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互相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教育优势互补,双方协调一致。 家庭和学校都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双方有了明确的分工,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完整

双捷中学家庭教育活动方案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握市民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进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优势互补的教育合力,成为学校办大教育的亮点之一。 二、总体目标 扩大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和教育子女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推进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指导者专业化水平;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推进有关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目标 (1)让双捷中学95%以上的学生家长参加家庭教育的相关培训,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 (2)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不断迈向新台阶。 (3)为社会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具体措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市民学校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明确工作职责,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2)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英国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

家庭 英国家庭这个概念很笼统,没有谁能把他解释得很大众化。因为不同的地方的人强调他们自己语言的不同。斯哥特的粗喉音,威尔士深沉的辅音,快而难的伦敦腔。社会阶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上层社会(即使数量很少)有他们自己的社会能干活方式。中产阶级(包括商人,专职人员等)的生活方式和上层社会有所不同,工薪阶级(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和无技术工人)也是。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英国社会是建立在家庭生活基础上的。家庭是又父亲母亲孩子组成,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有自己的经济收入,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因此婚姻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的开始。 1`,婚姻 英国规定16岁以下的儿童不可以结婚,无论他们的父母是否同意。在16岁到18岁的孩子想要结婚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如果在18岁以上得到父母的同意就不是必要事项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在18岁以上结婚。婚姻意味着一种新的独立的的生活的开始,意味着男孩女孩们开始离开自己的父母开始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彼此很忠诚,这是他们是义务。男人出去赚钱养家,女人则打理他们的新家。现如今,妻子工作,丈夫帮助照顾家庭。他们的亲戚,例如父母或兄弟姐妹不会插手他们的日常琐事,因此他们是自己的主人。 如今,16岁左右的女孩和男朋友交往是很正常的事了。亲吻和拥抱在年轻人眼中是在正常不过了。如果他们在一起很长时间并且互相非常了解,女孩将会邀请男孩去自己的家见家长,因为她非常喜欢他。男孩也会这么做如果男孩认为他们的关系已经趋于稳定。他们会去见他们的家长传达这一喜讯,希望得到家长的同意,祝贺以及鼓励。实际上,做出结婚这已决定的是这对年轻情侣,和家长没太大关系。结婚典礼前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订婚戒指戴在女孩左手的第三个手指上。乃还给女孩的这个订婚戒指就是一个公共装饰物,意思是告诉其他的男生不要在打这个女孩的主意了。婚礼会在订婚后的几个月或一两年内举行。如果在此期间男生或者女生改主意了,女孩通常会把戒指还给男生。如果再次期间什么也没有发生,戴在左手第三个手指的订婚戒指将会被纯金的婚戒取代。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金戒指象征爱情的纯真,银戒指意味情感温柔,英国人同西方各国一样,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镶嵌任何宝石,结婚戒指应加装饰物,至于戒指的质量则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结婚戒指可戴在同一无名指上,也可以由结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英国在16世纪时,结婚戒指的内侧经常刻是家族的图案或箴言,诸如"上帝使我成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只手、一颗心、一顶主教冠和一个骷髅,铭文是:"前三个我赐予你,第四个使我超脱。"今天戒指上的铭文大多只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开头字母。 英格兰人的婚俗丰富多采,从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已的传统方式进行。在英格兰北部约克市求婚方式颇为奇特,继承了古代民间遗风,女孩子成熟以后,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颜色的紧身服饰,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号灯一致。绿色的表示:"来吧!我愿意恋爱,大胆地追求吧!"黄色表示:"机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还是有成功的机会。"红色表示:"目前我还不想谈情说爱,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伙子会根据对方的服色,根据自已的选择去大胆地追求,决不会被扣上行为不端的帽子。 在英国,大多年轻情侣都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无论他们是否有宗教信仰。英国人结婚要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总之,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https://www.360docs.net/doc/1011709160.html,/wtzl/wyzt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21世纪被喻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网络所影响。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网吧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入口,在客观上让很多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提前走进了网络世界,增加了一个了解社会进步的窗口。但是,网络时代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于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学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上网类型 当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学生对电视、电影的迷恋。一些孩子将电脑既作为必备的学习用具,又作为高级的玩具,无形之间,“玩电脑”就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致有的孩子成癖上瘾,荒废学业之患便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一时间,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归纳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种类型: 1.开阔视野型互联网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在美国很多小学生一有机会就上网,美国教育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少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与神奇,懂得了我们如何影响别人、别人如何影响我们的又一途径和方法。正是这种“网上冲浪”,促进了孩子们适应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的角色转换。而了解互联网功能的教师、家长也希望孩子加入到无国界活动中去,探寻奇妙的世界,从中获取知识的营养。 2.沟通情感型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它将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关心,尤其对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来说,互联网成了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建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个人网站,代替信件、电话的发送,既经济又直观,还可以欣赏对方的数码照片,增添生活情趣,随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3.诗歌会友型同学之间以网会友,以诗歌相聚,寻找和制作诗歌俱乐部、诗歌论坛。有人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颗热爱诗歌的心灵,该有难得的纯粹与寂寥,也该有一方精神的乐土。于是在网上将诗歌、歌词、流行歌曲、卡拉OK以及触目皆是的广告联手聚集,呈现莺歌燕舞的气派:“月落乌啼”启用了唐诗流韵,“涛声依旧”截取了宋词风格……。网络诗歌的出现如同一匹黑马,对陈腐的诗坛进行着无情的践踏。诗歌搭乘无所不在的网络快车,势必为这诗情消隐的岁月注入强大的兴奋剂。 4.知识学习型信息网络时代取代了传统的学法、教法,无数倍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北京海淀区推出的“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普遍性而带来的一些不利结果,随着软件的使用,它让孩子在有趣、新奇的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以特有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在乐中得知、在得知中求乐。 5.情绪宣泄型现代社会,家长的工作节奏增强,难有更多时间与小孩交流、沟通思想,疏于对小孩的教育,小孩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学校学业的压力日益沉重,孩童的好奇、天真的天性便转移到网上,他们对上网抱着幻想,在内容丰富、刺激的网上游戏和甜言蜜语中获得发泄和安慰的满足。孩子们认为:“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就欲热着家庭教育的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启蒙了。从出生到六岁左右。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家中或幼儿园度过,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做父母就成了孩子良好品质的传播者和诱导者。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这时候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孩子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庭教育。因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读制。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的必要的补充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样一来,父母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家庭教育的新课题,每一位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但由于教育方法的不得当,给孩子过多的压力,造成不良的后果,随着社会竞争力加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往往又适得其反,有的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访谈提纲

主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您认为相比较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个父亲缺位的家庭里,孩子的社会化和性格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在家庭育儿过程中,父亲对自身角色的承担非常重要,参与家庭教育应该成为父亲的必修课。那么您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3,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现实情况是,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孩子的重担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肩上,父亲的育儿角色没有实现,你认为阻碍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看到,在这些原因中,一些父亲并不是因为不重视家庭教育,而是确实是因为工作繁忙,没办法对孩子全程护航。那么为了确保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父亲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不是应该有所侧重?侧重在哪些方面? 对于工作繁忙的父亲,您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或途径可以提供? 5,有些父亲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但是苦于方法不对,要么消极被动,要么严肃苛刻,结果弄巧成拙。我们知道,您不仅培养出了三个非常优秀的孩子,而且还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可见您在家庭教育上是很成功的。您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些您的教子良方或者教育心得? 6,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爱,因为责任,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父母都小心呵护。教育孩子的辛苦,只有做过父母的人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会常常遇到各样的难题或挑战。作为一位父亲,您认为您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或挑战是什么?您是怎么克服的? 扩展: 您是做图书出版的,想必一定非常重视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据说您家三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书橱,看来他们都受到您的影响喜欢阅读,那么您是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图文稿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长胜学校 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外籍教师,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中国的很多父母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存起来,甚至拿出自己的养老金、看病的钱来替儿女交学费、找工作、买房结婚、照顾孙子。这种爱的方式让不少“老外”感到不可思议。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是,怎样爱孩子,却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忙着赚钱,放弃了对子女的养育,小的时候扔给爷爷奶奶,长大以后交给学校、推到社会。在他们看来,人的成长和成才是用钱堆出来的。有的家长“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甘于当孩子的“陪读”和“陪练”。 实际上,放任和包办这两个极端,都不是真正爱孩子。在乡村中,有多少个“留守孩子”可怜巴巴地期盼着父母的疼爱;在城市里,有多少“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学生抱怨父母的溺爱;还有多少个顽皮少年,在父母粗暴的“棒喝”下,走向违法犯罪的危险边缘。舐犊之情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天然的父母却不一定天然合格、天然称职。爱,需要理性;养育,是一门科学。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神童”魏永康的独特经历。从小到大,母亲对魏永康的惟一要求是专心学习。魏永康13岁考上大学,17岁到中科院硕博连读。然而,由于生活中的事情完全由母亲包办,魏永康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读研后,因为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知识结构不适

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学校劝退。在这位含辛茹苦、对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母亲身上,人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也看到了溺爱的害处。 对孩子期望值高是家长的普遍心态。在我们身边,“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的事屡见不鲜。然而,这种忽视孩子天分的“填鸭式教育”、强迫式教育,常常会遏制孩子的成长空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当然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业。然而,孩子成绩突出,但未必快乐;孩子学历很高,却未必成才。家长当然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但不能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更不能粗暴干涉孩子正确选择的权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家庭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日后的生活。因此,对家长来说,养和育同等重要。从一般意义上说,要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要提高孩子的全面素质,家长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环境,这是家长的责任。 爱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要履行一种教育的责任;爱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教会他们懂得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爱不是粗暴的命令,而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爱不是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让他们像海燕一样自由地飞翔,面对困难勇敢拼搏。 我们应该懂得,爱是一种最纯正、最美好的感情,但也要讲爱的艺术、爱的科学。愿天下父母无私、真诚、崇高的爱,成为孩子成长成才的沃土,而不是一种羁绊和负担。

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

母爱影响恋爱模式,父爱影响社会角色,父母关系影响人际交往,。“比较完美的家庭关系应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人的关系是等距离的,亲一方或疏一方都可能让孩子长大后难以对人产生信任。 三句话,让孩子更听话一、不要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二、叫他做的事一定要做到,三、做到了要及时奖励。 教育的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口头教育、训练、熏陶 首先,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时,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第二类: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小议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叶英 孩子的教育主要源于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三种教育的启蒙教育,更是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庭教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呢,笔者结合对女儿的教育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父母担任子女“第一任教师”能力偏弱,家庭学习氛围不浓。 当前很多父母缺乏对自身的“约束”,有的言行大胆,有的放之任之,使一些自身的“不良习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习就该是老师的事,忽略的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的主导地位,不善于积累和学习,对孩子的问题“一知半解”或“避重就轻”,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亲子教育的理念没有根本形成,父母与子女“互动”不够。 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孩子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孩子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根本达成一致,相互脱节。 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象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各做各的,使孩子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道理无法一以贯之地在家庭中得到正确的应用,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忽视。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一是父母加强自身学习和养成,成为孩子信赖和引以为傲的“第一任教师”。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宽严相济,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此外,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

家长委员会主要任务职责

xx家长委员会主要任务职责 xx家长委员会主要任务职责 一、家长委员会主要任务: 国家教委颁发的《xx工作规程》第五十条指出:“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xx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xx的工作;及时反映家长对xx 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xx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 二、家长委员会主要职责:家长委员会要在积极参与xx民主管理;在促进xx保教质量提高;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加强家长自身建设上发挥作用。 1.定期听取xx园长对xx工作计划、总结、工作情况的介绍。 2.对xx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3.广泛听取家长对保教工作、幼儿伙食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与园长联系,交换意见。 4.参加或主持xx的大活动,如“六一”庆祝活动等。 5.为改善xx办园条件出谋划策,提供条件。 6.参与帮助xx搞好各种教育活动,如:远足活动(春游、秋游)、各种节日教育活动“三八”节、元宵节活动等。 7.参加或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会、协助xx举办家长学校或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8.组织交流和推广家庭教育先进经验。 9.组织专题学习讨论,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开展研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0.开展评优秀家长活动,督促家长履行家长职责,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作出榜样。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与xx间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促进xx与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使xx的保教工作取得良好的整体效应。 家长委员会职责 1、参与xx管理及时与xx园长沟通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每学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便使家长与xx更好的配好。 2、园所每学期向家长委员会汇报xx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虚心听取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学年中根据xx工作需要,随时召开委员会。 3、帮助其它家长了解xx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xx工作,及时反映家长对xx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解释工作。 4、家委会成员要听取家长对xx教学工作、教师xx、伙食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提供给xx行政部门,供xx领导决策。 5、参与xx的活动:因为参与活动是家长沟通xx教育、沟通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机。家长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园所组织幼儿、家长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及新年活动等。 6、维护xx形象,提升xx品牌。家长是园所形象的维护者、品牌的xx,家委会应真实、客观、xx、全面地宣传、介绍xx教育教学情况,协助园所及时把办学情况反馈给家长,主动宣传xx的成果。 7、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要坚持民主、平等、公开xx的原则开展好各项工作。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在学校教育为主的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也逐渐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并将之付诸实践,这种行为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针对家庭教育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正文: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即是指在家庭领域内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应从孩子小时教起,家长切不可松懈。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全面,重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从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的环境是家庭,接触最紧密的即为他们的父母或其他负责人。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承担着孩子教育的启蒙作用,即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会孩子各种基本生活行为(如走路、说话、独立性等),影响着孩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从而对孩子一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人的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家庭,结婚前生活在父母组建的家庭中,婚后生活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家都是根,中国传统思想落地归根,从而使人们对家有着深厚的情感。家是一个人物质源泉和精神支柱,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避风港,家承载着太多的使命,伴随着人的一生。 (三)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 学校每个班级中都有好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使老师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在网络上飞速传播,这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使用新技术,摒弃网络上的不良诱惑,从而使孩子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优化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自觉屏蔽不良信息。 (四)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父母孩子之间,父母应属于比较强势的一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这更可以显示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的对待孩子进行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好地理解与体谅父母,使孩子在内心中对父母产生一种敬畏感,使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父母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付诸于实践,如此良好的循环下去,必定会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融洽,使孩子对父母又敬又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 1一名学校老师要对多名学生关注程度不如家里是2个甚至很多人关注一个学生! 2 学校的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是人生官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重要!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多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能照福社会!反而会危害社会! 举例:恐怖分子,能够做导弹,有知识但是危害社会 3还有家庭教育不重视的恶果:学生成绩起伏很大;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偏激。造成偏科! 4你应该设想一下你们对手会怎么说:他们可能会强调学校的教育完善,面面具到!还有给你个例子,学校不是一定时间要开家长会吗!这就表明家庭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5在刚刚结束的两会国家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就是要家庭教育来培养的! 6家庭是培养学生心灵的窗口,学校是培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设想一下拥有很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因为心里问题发挥不出来。在大考时很容易就失败啦,不会成功的! 就这么多,最重要的是抓住对方讲话的漏洞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练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练习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关系 答案:所谓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答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答案:由家庭中的成人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旨在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塑造其良好文明的品行,增强社会交往,形成其健康人格的教育。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 答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幼儿在体力、智力、品德、审美诸方面发展的方向及其程度,以形成某种预想的个性结构;二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幼儿符合一定社会的需要。 5、家庭结构 答案: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6.学前儿童家庭情感教育 答案:由家庭中的成人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旨在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塑造其良好文明的品行,增强社会交往,形成其健康人格的教育。 7、社区教育 答案: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实现模式,就是以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区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支持社区内的各类学校。为他们提供帮助,而这个社区内的学校教育机构则一起参与社区的各种精神文明建设,实行双向服务,起到既教育少年儿童又改造社会的作用。 8、家庭 答案: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9、家庭教育 答案:现代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现实家庭生活中,以血亲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

英国人的家英国人的家庭教育观

英国人的家庭教育观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小孩不是白纸 我们小时候背毛主席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孩子从来不出去乱跑为榜样来教育我们。可是在英国,孩子们永远顽皮或者说父母是花钱培养他们顽皮。每个周末都有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一起去,父母辈的聊天,孩子辈的玩耍),就是有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差不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日,很少呆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 英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山阳中学家长学校辅导讲座目的和意义: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又不可缺少的。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们走完全部人生旅途。而且家庭教育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孩子按照国家和社会规定的目标成长。 原则上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教育内容上也是与学校教育内容相配合的。归纳起来,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六点: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中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