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讲义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讲义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讲义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讲义)

一、知识点睛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_________,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取原则:任意性、便捷性、______、但不能选择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4)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的。

3.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机械运动

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风吹麦浪B.江水奔流

C.万里雪飘D.灯光闪烁

2.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暴雨导致的泥石流属于机械运动

C.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D.城市里滚滚的车流不属于机械运动

【板块二】参照物

3.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的物体可以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除了研究对象本身,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运动,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4.乘客坐在运行的公交车里:

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③ 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④ 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

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乌云

C .自己

D .高楼

6. 关于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行的小鸟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在空中盘旋的雄鹰是静止的

C .正在空中加油的一组飞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如图

所示)

D .太阳是恒星,因此太阳是恒定不动的

7. 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

照物是( )

A .地面

B .扶梯

C .墙壁

D .天花板

8. 在4×100m 接力赛中,小明看到台上的观众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为

参照物,为了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______________。

9. 坐上高速的大巴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会有“恰似青山走来迎”之感,

这句话中的“走”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话中的“走”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0. 湖面上停泊的一艘小船,下雨后会“水涨船高”,其中的“船高”是以________

为参照物,若以水为参照物,则船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1. 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赶走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

快速驶去,则( )

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12. 在寓言故事“龟兔赛跑”的过程中,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向南运动的;

若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向_____运动的。

第6题图

13.小明与小英都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向东行走,小明向东走了60m,小英向东

走了40m,则以小英为参照物,小明向____运动了_____m;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英向____运动了_____m。

14.(双选)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

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旅游车向前运动,卡车静止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15.如图所示,关于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说“他在沿直线下落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乙说“他明明在沿曲线下落嘛。”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C.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只能选地面为参照物

D.选择不同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也一定不同

16.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

终处在屏幕内,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呢?谈谈你的看法。

三、回顾与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睛

1.物体位置的变化

2.(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2)位置发生了变化;位置不变(3)一般性;研究对象本身

(4)有可能不同;相对

3.①确定参照物

②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二、精讲精练

1. D

2. B

3. B

4. D

5. B

6. C

7. B

8.自己,速度相同(相对静止)

9.大巴车,竹排

10.湖岸(或地面),静止的

11.A

12.北

13.东,20m,西,20m

14.CD

15.B

16.“运动员跑得很快”是以跑道为参照物;“他们始终处在电视的屏幕内”是

以屏幕为参照物。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带答案)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本科) 绪论 1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及器械机械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2填空题: (1)人体运动可以描述为: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以(肌肉收缩)为动力,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为(杠杆)的机械运动。 (2)运动生物力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以及(肌电图测量)。 (3)运动学测量参数主要包括肢体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动力学测量参数主要界定在(力的测量)方面;人体测量是用来测量人体环节的(长度)、(围度)以及(惯性参数),如质量、转动惯量;肌电图测量实际上是测量(肌肉收缩)时的神经支配特性。 2 简答题: (1)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任务主要有哪些? 答案要点:一方面,利用力学原理和各种科学方法,结合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等原理对运动进行综合评定,得出人体运动的内在联系及基本规律,确定不同运动项目运动行为的不同特点。另一方面,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有关器系结构及机能的反作用。 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竞技体育成绩和增强人类体质服务的,并从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和体系。具体如下: 第一,研究人体身体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性。 第二,研究各项动作技术,揭示动作技术原理,建立合理的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 第三,进行动作技术诊断,制定最佳运动技术方案。 第四,为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手段提供力学依据。 第五,为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提供依据(包括鞋和服装)。 第六,为设计和创新高难度动作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第七,为全民健身服务(扁平足、糖尿病足、脊柱生物力学)。

第一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 1名词解释: 质点:忽略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而被视为有质量而无尺寸的几何点。 刚体: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质点系组成的连续体。 平衡:物体相对于某一惯性参考系(地面可近似地看成是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失重: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的现象。 超重: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作为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群。 惯性参考系(静系):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在参考系上标定尺度,标定了尺度的参考系即为坐标系。常用的是直角坐标系,又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 稳定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自然回复到平衡位置,而不需要通过肌肉收缩恢复平衡。特点:平衡时重心最低。 不稳定平衡:物体稍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去掉破坏平衡的力时,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其特点是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其重心降低。 随遇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当外力撤除时,人体既不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也不继续偏离原位置,而是在新的位置上保持平衡。特点:重心高度不变。有限度的稳定平衡: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稳定平衡,但超出范围时,偏离平衡位置则会失去平衡,成为不稳定平衡的情况。 2填空题: (1)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因此在描述一个或物体的运动时,必须说明它相对于哪个物体才有明确的意义,称此物体为(参照物)。 (2)运动员沿400米跑道运动一周,其位移是(0 )米,所走过的路程是(400 )米。 (3)人体蹬起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称为(超重)现象,下蹲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称为(失重)现象。 (4)忽略空气阻力时,铅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后只受到(重力)作用,这种斜抛运动可看作是由水平方向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变速度)运动的合运动。 (5)落地缓冲动作的原理,是因为(延长)了力的作用时间,因而(减少)了外

整式的乘除培优

整式的乘除培优 一、 选择题: 1﹒已知x a =2,x b =3,则x 3a +2b 等于( ) A ﹒17 B ﹒72 C ﹒24 D ﹒3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x 6·(-x 3)2=-5x 12 B ﹒(x 2+3y )(3y -x 2)=9y 2-x 4 C ﹒8x 5÷2x 5=4x 5 D ﹒(x -2y )2=x 2-4y 2 3、已知M =20162,N =2015×2017,则M 与N 的大小是( ) A ﹒M >N B ﹒M <N C ﹒M =N D ﹒不能确定 4、已知x 2-4x -1=0,则代数式2x (x -3)-(x -1)2+3的值为( ) A ﹒3 B ﹒2 C ﹒1 D ﹒-1 5、若x a ÷y a =a 2,()x y b =b 3,则(x +y )2的平方根是( ) A ﹒4 B ﹒±4 C ﹒±6 D ﹒16 6、计算()()3 4 a b b a ---的结果为( ) A 、()7 b a -- B 、()7b a +- C 、()7 b a - D 、()7 a b - 7、 已知a=8131,b=2741 ,c=961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B 、A .a >b >c B .a >c >b C .a <b <c D .b >c >a 8、图①是一个边长为(m+n )的正方形,小颖将图①中的阴影部分拼成图②的形状,由图①和图②能验证的式子是( ) A .(m+n )2﹣(m ﹣n )2=4mn B .(m+n )2﹣(m 2+n 2)=2mn C .(m ﹣n )2+2mn=m 2+n 2 D .(m+n )(m ﹣n )=m 2﹣n 2 9、若a ﹣2=b+c ,则a (a ﹣b ﹣c )+b (b+c ﹣a )﹣c (a ﹣b ﹣c )的值为( )

[初二物理 第2讲 运动的描述]讲义教师版

第2讲运动的描述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运动是宇宙中华的普遍现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参照物的选取。 2.速度的计算。

机械运动、参照物 一、机械运动 1、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2、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3、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4、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及其选择 1、参照物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参照物 机械运动辨析 参照物的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性运动与静止相对性 的应用 运动的快慢比较运动快慢的方 式运动快慢的比较 速度的基本计算 速度比例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理 解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注意:不要把地面当地球: 以地球为参照物,实际上是以地心为参照物,以地心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心足不动的,也可以想象观察者是在地心处。以地面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不是整个地球表面)是静止不动的,也可以认为观察地点是地球表面的那一点。地面是绕着地球的自转轴做圆周运动的,所以,选择地面还是地球作参照物,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是不一样的。 3、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因此,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4、参照物的判断方法: 方法指南: ①要明确研究对象; 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 ③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存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对相对性的理解: ①们说运动是绝对的,这里的“运动”是一个广义概念,而说运动是相对的,是指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②相对静止。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 2、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判断: (1)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在改变和怎样改变。 (2)其具体步骤是 ①选定一个参照物; ②观察比较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有无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初一整式的乘除培优讲义(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整式的乘除培优讲义 【知识精要】: 1幂的运算性质: ① (、为正整数) ② (为正整数) ③ ( 、为正整数) ④ ( 、为正整数,且 ) ( ) ( ,为正整数) 2整式的乘法公式: ① ② ③ 【例题解析】: 例1, 计算: 1、(a +b +c)(a -b -c) 2, () 2 a b c ++

,3、20082-2009×20074、 (2a-b)2(b+2a)2 例2已知,求的值。 例3 已知,,求的值。 例4已知,求的值。

例5 已知,,求的值。 【课堂精练】: 1. (为偶数) 2. 0.0001049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 4. 5. 6. 7. 若,那么 8. 如果,那么=() A. B. C. D. 9. 所得结果是() A. B. C. D. 2

10. 已知为正整数,若能被整除,那么整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 要使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的值为() A. B. C. D. 12. 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B. C. D. 13.计算: (1)(2) (3)(为正整数) (4)

【培优拓展】: 1.已知,求的值。 2. 若,求的值。 3. 已知,求的值。 4.己知x+5y=6 , 求 x2+5xy+30y 的值。

5计算(1- 221)(1-231)(1-241)…(1-291)(1-20 11)的值. 6.若(x 2+px +q )(x 2-2x -3)展开后不含x 2,x 3项,求p 、q 的值. 7.已知(a -1)(b -2)-a (b -3)=3,求代数式 ?(a 2+b 2)-ab 的值.

运动的描述(讲义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讲义) 一、知识点睛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_________,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取原则:任意性、便捷性、______、但不能选择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4)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的。 3.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机械运动 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风吹麦浪B.江水奔流 C.万里雪飘D.灯光闪烁 2.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暴雨导致的泥石流属于机械运动 C.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D.城市里滚滚的车流不属于机械运动 【板块二】参照物 3.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的物体可以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除了研究对象本身,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运动,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4.乘客坐在运行的公交车里: 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③ 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④ 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 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乌云 C .自己 D .高楼 6. 关于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行的小鸟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在空中盘旋的雄鹰是静止的 C .正在空中加油的一组飞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如图 所示) D .太阳是恒星,因此太阳是恒定不动的 7. 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 照物是( ) A .地面 B .扶梯 C .墙壁 D .天花板 8. 在4×100m 接力赛中,小明看到台上的观众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为 参照物,为了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______________。 9. 坐上高速的大巴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会有“恰似青山走来迎”之感, 这句话中的“走”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话中的“走”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0. 湖面上停泊的一艘小船,下雨后会“水涨船高”,其中的“船高”是以________ 为参照物,若以水为参照物,则船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1. 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赶走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 快速驶去,则( ) 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12. 在寓言故事“龟兔赛跑”的过程中,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向南运动的; 若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向_____运动的。 第6题图

整式的乘除经典讲义教学(可直接用)

整式的乘除讲义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2. ),()()(都为正数n m a a a mn m n n m ==.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 如将(-a )3化成-a 3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b 均不为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 n n b a ab =) ((n 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同底数幂的除法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 (a ≠0,m 、n 都是正数,且m>n). 2.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 ≠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0(10≠=a a ,如1100=,(-2.50=1),则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 次幂(p 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 的次幂的倒数,即p p a a 1 =-( a ≠0,p 是 正整数), 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 -p 的值一定是正的; 当a<0时,a -p 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

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小结练

单元小结练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限时: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公式v =v 0+at 和x =v 0t +1 2 at 2中涉及的五个物理量,除t 是标量外,其他四个量v 、 v 0、a 、x 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中,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他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的取负值,若取速度v 0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负值 B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 C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 D .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a 都取正值 答案 B 解析 据v =v 0+at 可知,当v 0与a 同向时,v 增大;当v 0与a 反向时,v 减小.故当v 0取正值时,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取负,故选项B 正确. 2. 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 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 ,然后落回 到抛出点O 下方25 m 处的B 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 A .25 m 、25 m B .65 m 、25 m C .25 m 、-25 m D .65 m 、-25 m 答案 D 解析 注意位移正、负号的意义:正号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3. 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 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图1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在这一瞬间关于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江苏省常州市红蚂蚁教育咨询中心高一物理 运动的描述复习讲义

江苏省常州市红蚂蚁教育咨询中心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复习讲义 一质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概念: 1.叫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取是的。 2.叫做质点。 注意点: 参考系:①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物体做参考,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②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③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但应有利于问题的研究 例题 2.下雨天,如果雨滴相对地面垂直下落,那么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车窗上雨水的轨迹是()A竖直向下 B倾斜向前 C倾斜向后 D可能向前也可能向后 练习 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运动的火车上坐着一个人,以路轨为参照物,人是,火车是;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2 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个热气球匀速运动。甲看到高楼在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下降,丙看到甲乙都在匀速上升。试问三者可能的运动状况。 3 在行驶的火车中有一位乘客,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A.路旁的电线杆 B.火车的车厢 C.迎面驶来的火车 D.火车路上的铁轨 二路程与位移

例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方向运动中,其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如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练习 1 皮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一质点从xOy平面上的原点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6m后,接着沿y轴正方向运动了10 m后又沿y 轴负方向运动2 m,他在此过程中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m,他的位移为________m,方向________. 3 一支队伍长为150m,沿直线匀速前进,由于紧急情况,通讯员从队尾跑步前进300m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队尾,当通讯员返回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三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概念与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培优讲义

整式的乘除培优讲义 考点·方法·破译 1.整式的乘法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等. 2.整式的除法包括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等. 3.乘法公式:⑴()()22b a b a b a -=-+. ⑵()222 2b ab a b a +±=± ⑶()bc ac ab c b a c b a 2222222 +++++=++ ⑷()() 3322b a b ab a b a ±=+± ⑸()32233 33b ab b a a b a ±+±=± 经典·考题·赏析 【例1】 计算: ⑴()()c b a c b a 3232-+-- ⑵()()()31222 -+-+x x x ⑶()() ()22 22211412x x x ++- 【解法指导】⑴两个项数相同的多项式相乘,若两个多项式中只存在相同的项与相反的项,则将相同的项结合,相反数的项结合,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⑵多项式的积作为减数时一定要将积添上括号,作为一个整体;⑶观察式子的特点,将能够利用公式的项先整合. 解:⑴()()c b a c b a 3232-+-- =()[]()[]()22222 496432323b c ac a b c a b c a b c a -+-=--=+--- ⑵()()()31222 -+-+x x x =() 3224422---++x x x x =10864244222++-=++-++x x x x x x ⑶()() ()22 22211412x x x ++-=()()()[]22141212++-x x x =( )()[] 2 221414+-x x =() 132256116482 4+-=-x x x 【变式题组】 01.计算:⑴()()() 22933y x y x y x ++- ⑵()()c b c b --+22

初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讲义

运动的描述——现象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问题: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飞行的子弹? 1、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参照物的选择: (1)可以任意选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2)一旦被选定为参照物,无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3)研究物体本身不能作参照物。 (4)不特别说明,一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旁的孩子们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他运动,谁说得对?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多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例1:在静止的公交车上,竖直向上跳,是可以________ 例2:在匀速行驶的公交车上,竖直向上跳,也是可以________ 例3:小明和小红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红静止,小明向右匀速运动,则小明相对于小红是________的 例4:小明和小红沿着同一条直线匀速向右行驶,小明比小红速度快,则小明相对于小红是________的 例5:小明和小红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红静止,小明向左匀速运动,则小明相对于小红是________的 例6:小明和小红沿着同一条直线匀速向左驶,小明比小红速度快,则小明相对于小红是________的

例.小明在奥运圣火传递的活动现场,拍到如图甲、乙、丙三张照片,其中甲为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五星红旗,乙、丙是拍摄的火炬的图片.已知风为东风,则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 乙火炬可能向西运动 B: 丙火炬不可能向东运动 C:以地面为参照物,丙火炬可能是静止的 D:乙丙两火炬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练习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赶月 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比赛中,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地球同步卫星在地球上空运行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情景中,竹排“游”是 以为参照物,青山的“走”是以为参照物。

整式的乘除经典讲义

整式的乘除讲义 三.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 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2. ),()()(都为正数n m a a a m n m n n m ==.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 如将(-a )3化成-a 3 ???-=-).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b 均不为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五. 同底数幂的除法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 (a ≠0,m 、n 都是正数, 且m>n). 2.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 ≠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0(10 ≠=a a ,如1100=,(-2.50=1),则00无意义.

第3课 运动的描述 讲义

课题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掌握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掌握简单运动的规律 重点、难点 运动规律的掌握、物理量的意义、运动图像问题 教学内容 ◎知识梳理 1.1 认识运动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的运动称之为,简称运动。按运动的轨迹分为 和。 2、参照物: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 4、物体的形状、体积和,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 5、质点是人们为了使实际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 1.2 时间位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瞬间,称为;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 它们的单位都是,符号是。 2、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叫,它是;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叫,它是。它们的单位都是,符号是。 3、标量是的物理量;矢量是的物理量。 4、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的关系是:位移≤路程。 1.3物体运动的描述 (1)速度 ①定义:表达式,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 ②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如果时间t?非常小时,就可以认为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 ③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t?内发生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运动轨迹在该点的方向。速度大小表示的是运动的快慢。

④ 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取不同的时间段或位移段平均速度一般是 不同 的。 (2)平均速率是质点运动的 路程 与 时间 的比值;仅表示 运动快慢 ,是 标量 。 (3)平均速度大小一般小于平均速率,仅 时两者大小才相等。 (4)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 ;仅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是 量。 1.4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1、速度由0v 经一段时间t 后变为v ,那0v v -的差值即是 。用v ?表示。 2、加速度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a= 物理意义是指 ;单位:米/秒2(m/s 2) ;加速度是 矢量 ,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a 不变的运动叫做 匀变速运动 。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3、加速度的正、负号只表示其 ,而不表示其 大小 。加速运动:假设v 为正向:0v v >,v ?为正值,a 0>,a 与0v 方向一致。 减速运动:0v v <,v ?为负值,a 0<,a 与0v 方向相反。 1.5 图象问题 2.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一时间图像(s —t 图)和速度一时间图像(v 一t 图)。 1.6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运动三个基本公式有:○ 1 ○ 2 ○3 以速度为10 m/s 匀速运动的汽车在第2 s 末关闭发动机,以后为匀减速运动,第3 s 内平均速度是9 m/s ,则汽车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讲义

学习资料专题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考情剖析 , T5—选择,速度-位移关系图象 T15—计算,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功能关系、速度位移公式 T6—选择,加速度-时间关系图象的应用 T5—选择,速度-位移关系图象 T14—计算,力和运动的关系、速度位移公式 T10—实验,根据纸带求瞬时速度, 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 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 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 分析综合 弱项清单,1.速度与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2.处理问题时需画一个运动草图,选取正方向 知识整合 一、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指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___,简称“运动”.运动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 二、质点 定义:是指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而不考虑____________的点.(具有物理意义和质

量) 三、参考系 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考系.(标准性) 四、位移和路程 1.位置:可以用________表示位置,它与时刻对应.(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我们生活的空间为四维空间,第四维为时间.) 2.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就是____________,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________,是一个标量.仅在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五、矢量和标量 1.矢量:运算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中学阶段学过的矢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量:运算采用算术加法的物理量.我们学习过的标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那么它一定是标量.一个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却不一定是矢量. 4.矢量的正负一定不代表大小(代表方向);标量的正负不一定代表大小(如功和重力势能就不同). 六、速度 1.速度:指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质点运动的______.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____________的方向. 2.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用v-表示,即v-=________,平均速度v-方向与________的方向相同.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_______(或________)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________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七、速率 1.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即v-=________.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二者才相等. 八、加速度 1.加速度是描述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2.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方法技巧考点1 质点参考系 一、质点 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可理解为只看问题,不看物体.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详细讲义解析

第二讲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一杯开水变凉D.铁生锈了 例2.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蜡烛燃烧B.电梯上升C.飞机的飞行D.正在下沉的潜艇 例3.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识点二参照物 1.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 有如右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司机、 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呢? 【解析】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的参照物作为标准。孩子们是以地面为标准,认为汽车、乘客、司机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说运动得真快;司机以汽车为标准,认为乘客、自己和汽车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没有做机械运动。 可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而且可以不必说明。若选取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来研究机械运动时,则必须作出说明。 例4.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应该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整式的乘除专题

整式的乘除专题 一、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 ①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 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a 的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 ),()()(都为正数n m a a a mn m n n m ==. 2.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 )3化成-a 3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3.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4.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b 均不为零)。 5.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6.强调公式的逆向运用。 三. 同底数幂的除法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n m n m a a a -=÷ (a ≠0,m 、n 都是正数, 且m>n). 2.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 ≠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0(10≠=a a ,如1100=,(-2.5)0=1,而 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 次幂(p 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 的次幂的倒数,即p p a a 1 =-( a ≠0,p 是 正整数), 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 -p 的值一定是正的; 当a<0时,a -p 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41(-2)2-=,8 1)2(3-=-- 【例2】 四、 整式的乘法 1.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 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 项式项数的积; ②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讲义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讲义 本节知识要点: 1.质点: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运动的相对性: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 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 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如第2s末,第5s末等均为时刻;时间指的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如4s内(0-4s末),第4s内(3s 末到4s末)等均为时间。反映列车进出站的时刻表叫列车时刻表,而不能叫时间表。(注:3s末和4s初表示同一时刻) 4 标量和矢量 (1)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路程,能量等。(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等。 (注:矢量相等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5.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 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是由起点指向终点。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整式的乘除经典讲义(可

整式的乘除经典讲义(可直接用)

整式的乘除讲义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 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 淆. 2. ),()()(都为正数n m a a a mn m n n m ==.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 如将(-a )3化成-a 3 ???-=-). (),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b 均不为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同底数幂的除法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 (a ≠0,m 、n 都是正 数,且m>n). 2.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 ≠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0(10 ≠=a a ,如1100=,(-2.50=1),则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 次幂(p 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 的次幂的倒数,即p p a a 1 = -( a ≠0,p 是正整数), 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 -p 的值一定是正的; 当a<0时,a -p 的值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