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及附表

云南省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及附表
云南省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及附表

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2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一)取得的成绩 (2)

1、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 (2)

2、工业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升 (2)

3、知名品种、品牌培育取得进展 (3)

4、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4)

5、产业创新能力体系基本完善 (4)

6、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5)

7、药品流通业快速发展 (6)

8、行业协会作用凸显 (6)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7)

1、行业管理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 (7)

2、创新能力弱,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7)

3、市场开拓乏力,品牌影响力弱 (8)

4、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 (8)

5、原料基地保障能力差,资源保护乏力 (8)

二、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

(一)中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空间 (9)

(二)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9

(三)实施新医改和推出创业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10)

(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强药品监管深刻改变医药产业竞争格局11 (五)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11)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12)

(一)发展思路 (12)

(二)发展目标 (13)

四、主要任务 (14)

(一)立足省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14)

(二)积极拓展新领域,打造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15)

(三)强化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15)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拓展市场空间 (15)

(五)优化资源配臵,推动企业整合 (15)

(六)加快开放合作,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16)

五、产业布局 (16)

(一)原料种植基地布局 (16)

(二)产业布局 (17)

(三)园区布局 (17)

(四)研发平台布局 (17)

六、重大工程 (18)

(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18)

1、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产业集群 (19)

2、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集群 (19)

3、生物制品产业集群 (20)

4、健康产品产业集群 (20)

5、植物提取物产业集群 (21)

6、中药材种植产业集群 (21)

(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22)

(三)产品质量提升工程 (22)

(四)大品种培育工程 (23)

(五)产业链打造工程 (23)

(六)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产业培育工程 (24)

(七)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产业培育工程 (25)

(八)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建设工程 (25)

(九)康复保健产业培育工程 (26)

七、重大项目 (26)

八、促进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7)

(一)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 (27)

(二)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8)

(三)强化行业管理和引导 (28)

(四)加大创新投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29)

(五)优化资源配臵,推进产业集约化发展 (30)

(六)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32)

(七)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障 (33)

附表:

一、“十二五”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的50户大企业备选名单

二、“十二五”云南生物医药重点培育的100个大品种

三、“十二五”云南生物医药重点培育的10个大品牌

四、“十二五”47个名方名药二次开发品种指导目录

五、“十二五”云南生物医药规划重大工程项目表

六、“十二五”云南生物医药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附件:专家论证意见

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报稿)

前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同时又是一个受政策影响最为敏感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为快速的产业之一,很多省区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加以培育。

云南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2003年1月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把云药产业打造为继云南烟草产业之后云南又一新的支柱产业。《决定》公布后的七年,是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现已初步构建起以中药、天然药、民族药为主,包括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中药饮片、现代中药种植等,集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服务、流通、医药教育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在加快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律,自身特点的认识更加深入,加快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清晰,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对我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

指示,结合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

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在认真总结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拉动我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编制实施云南省“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对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

“十一五”的前四年,云南生物医药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率为22%,高出云南省GDP年均增长率12个百分点以上。2009年生物医药实现工业总产值121.5亿元,是“十五”末的2.32倍;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09.18亿元,是“十五”末的2.25倍;实现利润13.95亿元,是“十五”末的2.45倍,较“十五”末有明显提高。

2、工业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升

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制药企业104户,较2005年的87户增加17户;2009年产值过亿元的制药企业23户,较2005年的13户增加10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制药企业24户,较2005年的

11户增加13户;实现利润1000万元以上的制药企业23户,较2005年的8户增加17户。

其中:各项经济指标居全省医药企业首位的云南白药集团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25.78亿,较2005年增长2.3倍;实现销售收入24.58亿,较2005年增长2.27倍;实现利润4.53亿,较2005年增长0.52倍。全省产值排名前30名的制药企业中的末位企业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8300万元,较2005年的3300万元增长1.51倍;销售收入前30名的末位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较2005年的3100万元,增长1.45倍;实现利润前30名的末位企业利润为700万元,较2005年的300万元增长1.33倍。反映出云南医药工业整体水平,特别是龙头企业在“十一五”期间上了一个新台阶。

3、知名品种、品牌培育取得进展

2009年,单品种销售过亿元的21个,较2005年的11个增加了10个,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品种约110个(销售收入占全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82%),较2005年的30个增加了80个。云南白药系列、灯盏花系列、血塞通系列、绿A螺旋藻系列等产品在国内知名度不断提高。

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公布,云南生产的药品有121个品种进入,占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品种数的39.4%。其中:化学药品种75个,中药品种46个;200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云南有12个独家生产的民族药、创新药新进入国家医

保目录。加上2004年进入的品种,云南共有29个独家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4、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十一五”期间云南医药产业结构过于集中于中药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与“十五”相比,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药饮片三个子行业工业产值在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有所提高;以疫苗为代表的生物制品异军突起,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近5亿元,较“十五”增长近10倍;保健品、特殊化妆品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其中新增产值5.5亿元;植物提取物总产值超过5亿元,其中新增产值3.2亿元。疫苗、保健品、特殊化妆品和植物提取物正逐步形成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5、产业创新能力体系基本完善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上争取较高占位奠定了重要基础。结合两个基地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启动了中药标准化及质量研究中心、药物安全性研究(GCP)中心、中药工程技术及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GCP)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指导中心、中药信息中心,以及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公共实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06年—2009年,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的医药研发项目共计

62项,共投入科技经费6455万元,拉动医药创新投资39118万元。省发展改革委争取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及创新平台建设项目18项,其中:产业化项目10项,创新能力建设项目8项,项目总投资11.32亿元,争取国家投入9700万元。“十一五”期间,针对重大疾病治疗的在研一类新药超过20个;围绕天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特殊化妆品产品研发的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取得较大进展。

2009年全省共有药品生产批文4415个,药品品种1483个。其中:云南自主创新的品种、独家生产的品种共约220个。“十一五”期间,云南新获得药品生产批文242 个,新药 9 个。尤其是疫苗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获得新型疫苗品种生产批件6项。

6、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三七、灯盏花、云木香等3个品种4个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红河灯盏花3个品种获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初步统计,云南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70万亩,其中三七、天麻、滇龙胆、万寿菊的种植面积超过十万亩。灯盏花、重楼、石斛、龙血树等濒危野生资源变家种在技术和规模上均有较大突破。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等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发展,有效推进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流通产业链的整合,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7、药品流通业快速发展

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推广,多级销售体系的扁平化,推动了云南药品流通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药品批发企业达351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91户;商业销售收入达174.8亿元,较2005年的107.92亿元增长62%;药品零售额44.28亿元,较2005年的13.65亿元增长2.24倍;医药商业实现利润3.28亿元,与2005年(汇总亏损0.17亿元)相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云南医药商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2009年,医药商业销售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8户(实现销售138.67亿元,占全省药品销售总额80.58%),较2005年增加了13户。销售居全省前两位的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云南鸿翔药业有限公司销售合计占全省总销售的38.21%,实现利润占全省医药商业利润65.05%,云南鸿翔药业有限公司的连锁门店已超过1000个。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了云南药品市场的扩容,药品流通企业积极参与新农合建设,全省农村全覆盖的农村药品供应体系基本建成。

8、行业协会作用凸显

2007年云南省医药行业协会成立,成为医药企业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弥补了云南医药行业管理工作中专业性、基础性工作存在的“真空”和不足。协会建立了医药产业发展监测分析报告制度、医药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和数据平台,开展了国家重

大改革、产业相关政策的调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研究和专项调研,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省政府和医药企业发展提供双向服务,提高了云南生物医药行业的组织化水平。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云南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较快发展,但由于云南地处边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在全国相对落后,云南医药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2009年,云南医药工业产值居全国第23位,仍排在西南5省的最后一位。

制约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行业管理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人员精简,医药行业宏观管理在不断削弱,不能适应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云药产业决策的实施和相关要求。促进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扶持力度不够,很多政策制定后落实不到位。企业发展中迫切需要政府支持、解决的共性问题(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省内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增补等)没能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加以解决。

2、创新能力弱,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云南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投入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支持创新的金融服务环境差。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

技创新资源的配臵机制和服务环境,科技成果市场化水平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3、市场开拓乏力,品牌影响力弱

企业产品基础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水平不高,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开拓投入不足,缺乏销售网络和优秀的销售人才等,产品销售成为制约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对品牌培育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力,大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少,市场影响力差。

4、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

中药、民族药、天然药占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70%以上,与我国医药市场以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为重要补充的市场需求结构有较大差异。云南医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企业自身在人才、品种、技术、管理、资本、市场等资源配臵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5、原料基地保障能力差,资源保护乏力

基地建设缺乏统一布局,规范化程度低。对珍稀濒危药材品种资源的保护和优质中药材的引种、栽培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缺乏有实力的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药农分散种植,导致管理粗放、品种混乱、病虫害和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原料流通体系无序,大部分以初级原料的形式流到省外。

二、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空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GDP增长77倍,人均卫生费用增长64.13倍,人均用药水平增长92.1倍,达到377.8元/人年,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加大对卫生投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近十年我国药品市场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中国药品市场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从1979年的0.88%上升到2008年的8.25%。据预测,到2013年中国将成为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到2018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内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要覆盖城乡90%以上的居民,全国有超过12亿的居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将释放出巨大的医疗消费潜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后,每年将新增2000亿元的药品销售,业内人士普遍预见,未来十年是中国医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二)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当前国家已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培育重点,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将迎来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2008年国家启动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已累计投入53亿元研发资金,并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投入,投入将超过100亿元。目前,国内多数省区均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并将其列入本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在更为激烈的竞争面前,我省应迎难而上,抓住国家重大政策机遇,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实施新医改和推出创业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新医改的实施和创业板的推出,促进中国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2008年10月—2009年9月,中国医药行业共完成IPO案例3起,募集资金14.7亿元,私募融资市场在同期完成45起融资案例,涉及已披露资金额52亿元人民币。截止2009年9月14日的6个月里,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获得的风险投资额占同期中国风险投资额的19.05%,历史性地超过了IT产业,成为风险投资最热门的行业。

2009年,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首批试点成立的20只基金中,就有7只为专业性生物医药产业创投基金。国内银行、保险业也陆续针对生物医药产业推出包括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产品。

中国医药行业的投融资环境的改善,预示中国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医药企业的发展,借助资本经营实现跨越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强药品监管深刻改变医药产业竞争格局

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医改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在药品使用、药品定价及药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等环节的决定权,医药产业的公益性进一步凸显。企业的产品能否进入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对药品销售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在招标采购中能否中标,成为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资格竞争;产品定价决定了企业的效益。

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围绕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法规,提高了药品注册的标准和要求,提升了药品生产、药品经营企业市场准入的门槛,加强了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改变了药品销售的规则。

政策成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推进中国医药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五)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中国药品市场快速、持续的增长,以及2009年新一轮医改方案的实施,使国际跨国制药巨头纷纷把医药市场开拓的重心向中国市场转移。

从2009年上半年看,平均一个月就有一家跨国药企宣布在华增资,频密程度前所未有。外资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新药的同时也开始布局非专利药的引进和生产,加快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加速对中国药企的并购。为了加强进入我国国家医保的谈判筹

码,主动降低药品价格,不断推出针对中国药品市场特点的药品组合,拓展之前他们少有涉足的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药品市场。

跨国药企进一步加大在华投资,加快融入中国医药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对促进中国医药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医药企业面临更加开放,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企业要想在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标准的升级,着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在优势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用省委、省政府把云药产业打造成继烟草产业之后又一新的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统揽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全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重组、兼并联合和体制机制创新;以政府为引导,工业为主体,农业为基础,流通为枢纽,科技为支撑,加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宏观管理,建立健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以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为主线,建立以中药、民族药、天然药为重点,包括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及诊断试剂、植物提取物、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天然保健品、特殊化妆品,

康复保健、药物研发服务外包及中药材种植在内的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以科技为先导,加大研发投入和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建立科技创新资源配臵的市场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产业(云南)基地、医药工业园区为平台,通过资本纽带形成产业链,推进药材种植、医药制造和医药商业的协调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有明显特色优势的大品种、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品牌,力争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实现“5111”发展目标:重点培育50户大企业、100个大品种、10个大品牌、1000亿的经济总量。

1、医药工业:以年均增长速度25%计,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460亿,工业增加值210亿,出口交货值25亿元。

2、医药商业:以年均增长速度20%计,到2015年实现总销售收入440亿。

3、中药材种植:201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100-150万亩;农业产值100亿元;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产业化种植基地超过10个。

4、技术创新目标:完成50个原研新药申报并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其中Ⅰ类新药不少于3个;Ⅱ-Ⅲ类化药8-10个;

生物制品10个;其他为中药、民族药、天然药新药及二次开发品种不少于30个。

5、企业发展目标:重点培育50户产值超亿元的重点企业,其中:工业产值超100亿的企业1户,超50亿的2户,超10亿的10户,超5亿的10户。

6、品种建设目标:打造单品种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100个重点品种,其中:销售过10亿元的品种1-2个,5亿元以上的品种5-8个,过亿元的品种超过35个。

7、品牌培育目标:培育以“云南白药”、“森菊”、“康王”、“沃森”、“绿A”、“金品”(省药物所)、“昆明”(昆药)、“盘龙云海”、“东方不老”、“特安呐”等为代表的,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10个大品牌。

四、主要任务

(一)立足省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以下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已形成特色的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白药系列、金品系列等重点品种,加快深度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名药名方的二次开发,培育知名大品种;针对市场需求,研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苗产品。

(二)积极拓展新领域,打造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树立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的理念,仿创结合,加快发展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积极培育生物技术药物、新型诊断试剂、植物源农药、天然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产业;大力培育康复保健、生物医用材料和基于药物研发的服务外包产业。

(三)强化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集成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整体布局、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建立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增强人才、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和要素的整合质量与效率,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拓展市场空间

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物流信息交流平台、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网络;加强重点产品和知名品牌的宣传,扩大云南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优化资源配臵,推动企业整合

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作用,应用市场准入、环境监管和资源保护等行政手段,以品种为核心、资本为纽带,结合产业链组织模式和上市企业培育,推进农业、

乡镇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归流河中心卫生院 二0一三-二0一七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达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一总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卫生院的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现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五年工作计划如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抓住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坚持原则 按照上级部门决策、部署,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为重点,做好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 具体目标和任务 一、继续引深行业作风建设,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 医院的行风建设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行风正,服务就好,效益才大。未来五年内,我们仍将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1.继续定期组织学习有关行风建设制度和上级指示精神,制定相应的工作

计划和实施方案,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做好群众满意度调查,搞好行风评议工作; 2.坚持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为人民服务思想理念的培养,从根本上纠正不良风气,使职工自觉执行自治区卫生厅“八不准”“十严禁”等有关规定; 3.完善医德医风档案,并按照医德医风评分标准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规范进行年度考核,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治疗、合理检查,推行临床路径; 4.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决打击在药品购销活动和医疗服务中“收红包、拿回扣”“开单提成”等违规现象,坚决制止“吃、拿、卡、要”,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风气; 5.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二、扎实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积极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们卫生院的基本工作和任务,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全面完成好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尤其是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 1.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采取培训、规范、考核等办法对辖区14个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财务和药品购销等实行统一管理,药品要集中采购,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2.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继续搞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健

河北省生物技术以及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河北省生物技术以及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生物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及河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壮大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推动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大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背景及基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转变发展方式、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健康水平、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和潜力日益显现,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未来谁拥有生物技术创新优势,谁就能占据生物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掌握未来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主要表现为: (一)产业规模处于国内前列。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化学药、生物技术药、中药等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医药产业群。据统计,2010年,全省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457.32亿元,同比增长24.34%;完成出口交货值67.21亿元,同比增长13.85%;实现利润总额52.19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利税总额71.38亿元,同比增长15.84%;销售收入利税率达13.74%。医药产业总产值、出口总值分别居全国第8位和第5位,其中,化学制剂药品、中药饮片、生物制

药的增幅均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青霉素、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产品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二)产业技术支撑能力较强。我省医药行业拥有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家国家级产业基地及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药、华药集团牵头组建了全国抗生素、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开发了一批国内外领先技术,有力支撑了医药产业发展。目前,我省的青霉素、维生素B12、维生素C、头孢类抗生素中间体7-ACA等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均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三)产业骨干企业实力雄厚。在高新技术支撑下,培育了一批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骨干企业。到2010年,全省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198家,其中华药集团、石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石药、华药、以岭、神威、秦皇岛骊骅以及石家庄四药(利君制药)等六家企业进入2009年度中国制药企业百强名单;石家庄市也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 随着国内外生物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加剧,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存在着提升总量和调整结构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需要继续做大,产业GDP总量以及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待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更迫切地需要做强,化学药中的原料药比重过大,中药、生物制药比重低、偏小的格局尚未从根本上逆转,急需扩大高附加值的生物医药和成药的比重,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021年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 ___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民营医院、股份制医院的异军突起,对共立医院的位置产生巨大冲击,由于历史原因,我院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市场竞争中,实力强,管理好,经营活,待遇优的医院自然占据主动位置。为此,我院的业务发展状况,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医院业务发展壮大的前提下,才能使其他工作获得较大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在区委、区 ___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准确 ___和大力支持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以服务创品牌,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医院初期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协作取得丰硕成果;全院实行了微机化管理;大庆妇产医院的成功打造和健康运营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技术、妇科微创技术、腹腔镜踩特色技术的成功开展,使医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医院现有

占地 ___平方米,建筑 ___8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95张,现有职工253人,其中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55人。全院开设5个病区,13个医技科室,12个职能科室。主要更新设备有飞利浦双螺旋ct机、岛津500 ___高频线机、cr数字成像系统、钼靶乳腺机、飞利浦四维彩超、经颅多普勒、电子胃肠镜、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院的空间和规模较小,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强;特色专科的优势不够凸显,学术影响不够大,诊疗范围较为局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不突出;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制度贯彻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

云南省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及附表

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2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一)取得的成绩 (2) 1、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 (2) 2、工业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升 (2) 3、知名品种、品牌培育取得进展 (3) 4、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4) 5、产业创新能力体系基本完善 (4) 6、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5) 7、药品流通业快速发展 (6) 8、行业协会作用凸显 (6)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7) 1、行业管理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 (7) 2、创新能力弱,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7) 3、市场开拓乏力,品牌影响力弱 (8) 4、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 (8) 5、原料基地保障能力差,资源保护乏力 (8) 二、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 (一)中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空间 (9) (二)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9

(三)实施新医改和推出创业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10) (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强药品监管深刻改变医药产业竞争格局11 (五)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11)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12) (一)发展思路 (12) (二)发展目标 (13) 四、主要任务 (14) (一)立足省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14) (二)积极拓展新领域,打造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15) (三)强化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15)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拓展市场空间 (15) (五)优化资源配臵,推动企业整合 (15) (六)加快开放合作,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16) 五、产业布局 (16) (一)原料种植基地布局 (16) (二)产业布局 (17) (三)园区布局 (17) (四)研发平台布局 (17) 六、重大工程 (18) (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18) 1、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产业集群 (19) 2、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集群 (19)

关于“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说明.doc

附件1 关于“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说明 根据“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污染物总量减排及各项环境管理工作深化发展的需要,“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在“十一五”报表制度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调查方法及相关技术规定等进行了完善和修订,具体如下: 一、“十二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1、“十二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构成 按照环境统计调查频次将环境统计指标归结为环境统计年报指标和定期报表指标。环境统计年报指标包括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机动车、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环境管理6个部分;环境统计定期报表指标包括国家重点监控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两部分。 按照统计指标内容将环境统计年报指标归集成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含机动车、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环境管理六大类。其中工业源的范围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39个行业的企业;农业源的范围包括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畜禽养殖业;城镇生活源的范围是指城镇范围内的生活污染源;机动车污染源调查范围为辖区内的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范围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处置厂和医

疗废物处置厂;环境管理的范围是指环保系统内相关业务部门管理工作和环保系统自身建设等方面情况。 按照统计指标特性将各类污染源指标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基本信息指标、台帐指标、治理设施及运行情况指标和污染物产排情况指标。其中,污染物产排情况指标和治理设施及运行情况指标是核心指标,是环境保护部门参与宏观决策、反映环境规划和治理成效的指标;基本信息指标和台帐指标是为了支撑及核实核心指标准确性的辅助指标。 “十二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图1 “十二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2、“十二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1)环境统计年报指标体系 “十二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季报及快报 年报指标体系 工业源 城镇生活源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农业源 环境管理 污水处理厂 国家重点监控工业企业 机动车

气象发展规划(-X年)

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来源: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8日 气象发展规划(2011 —2015年)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前言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指导下,广大气象工作者奋发努力,气象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时代要求,公共气象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需求,气象现代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气象科技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气象事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09年9月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气象发展规划(2011 - 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期间对《规划》进行了多次讨论审议。《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 -2015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号文件)相关部署,是科学谋划未来五年气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目录 前言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保障水平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三)强化气象为农服务 (四)深化城市气象服务 (五)加强重点领域气象服务 (六)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 (七)大力发展气象信息产业 五、加强业务体系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一)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二)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 (三)强化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四)增强资料应用和信息支撑能力 六、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一)气象卫星系统工程 (二)天气雷达工程 (三)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 (四)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医药产业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70年代初才开始将ND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下, 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上、中、下游结合,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生产体系,并具有了一定的出口能力。在生物制药市场,中国 发展速度让人生畏。在2007-2009三年间,中国生物制药年均增长27%。这表明每隔两年零8个月,市场规模就扩大1倍。2009年中国超越 制药强国德国,成为世界四大制药市场。因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绝对数增长城市化老龄化,以及医改等政策支持,我国医药工业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2009年实现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3.1% ,生物医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约753亿元,近五年年复合 增长率高达30%,具备典型的高成长性行业的特征,是医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发展趋势 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发展力度,从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当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当前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地区正在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

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前景看好,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将呈继续增长态势。 1生物制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能够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不仅需要在基础设施、上下游配套产业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同教育培训、专业服务、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服务组合在一起,方能发挥高效作用优势。当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上政府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我国生物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对于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生物制药整体产业链得到优化,在生产效率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以后仍会朝着这一方面快速发展,政府也将会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业集群区,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业、研究开发、服务创新、教育培训和风险投资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为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8]。生物制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加速行业重组兼并,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数年行业面临一个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行业利润率持续快速增长和市场份额急剧扩张的局面。 2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 将生物医药技术从科研转向产业化生产是科研的重要目的,只有

医院发展规划

XXXXXXX医院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1、历史沉淀,赢得广泛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经过七十五年的发展,医院的技术实力、科室设置、专科建设、人才队伍等重要发展指标达到了较高水平,奠定了在周边医疗市场的龙头地位,在区域内获得了较好的影响力。除XX市外,病源还辐射周边县市,是XX市及周边县市疑难危重病人救治的主要承担单位。 2、二次创业,奠定良好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在内涵建设方面,采取“扩容提速”、管理工具的应用推广、项目化成本控制等措施,医院服务能力、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服务品质和医疗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员工服务理念明显转变。 (二)发展环境 1、医改背景下的新机遇。医药卫生改革实施以来,“保基本、强基层、补短板”的改革思路已确定,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XX作为“做优做强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的改革试点,我院作为XX市最大的公立医院,必将成为改革的重要前沿基地。医院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积极投身改革,把握有利政策,顺应

改革趋势,才能促使医院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2、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新挑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提供的便捷性、有效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推进“互联网+”技术及移动技术的应用,构建医疗服务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丰富医疗服务供给渠道,将是医院今后发展的关键。 3、区域医疗市场竞争的新格局。在外来人口减少,社会办医力量不断壮大及XX市区域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下,人们的就医选择将会越来越多,这必将导致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必须在内涵建设上下狠功,着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在做强、做优的同时,需以品牌学科建设为主轴,服务改善为辅助,推进医院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结合我院现有发展基础,凭借新院的环境、资源及设备优势,并依靠互联网技术,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品牌学科影响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一家富有爱和责任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二)发展定位 1、在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发展高端和特需医疗服务。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说明:2011年度课题指南依据《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讨论稿)》和2011年云南省教育科研工作要点,围绕当前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试点工作,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研究当前云南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破解当前云南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前沿问题,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强调实证数据,着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使用效益。 重点招标课题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此类课题重点解决我省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鼓励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攻关。 一、重点招标课题 1.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 2. 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研究 3.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机制的研究 4. 加快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5. 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研究 6. 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研究

7.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研究 8. 加快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云南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9. 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10.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研究 二、一般课题 (一)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 现代教育思潮和流派研究;教育核心价值研究;人才健康成长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研究;学习型社会特征和条件研究;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研究;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等。 云南教育史研究;地方教育史研究;民族教育史研究;留学教育史研究;教育历史人物研究;教育家办学研究;教育历史事件研究;教育历史名著研究;教育专题史研究;学科教育史研究;教育活动史研究;教育交流史研究等。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方法与途径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创新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发展战略研究;跨行政区教育协作发展战略研究;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民办教育投融资体制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研究;学校现代管理策略研究;区域特色教育研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试验工作实证研究等。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14.29%,超额完成减排任务。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6.3%。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保护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可控,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强化保护。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环保惠民,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将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等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实现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从源头预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建设、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将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环境问题与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问题相结合,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

生物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 一、产业现状 生物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其中生物医药包括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生物农业包括农业良种、林业良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领域;生物能源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能源物质(含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化工是指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制造新型材料和化学品;生物环保主要指利用生物技术从事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治理,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及相关设备。 (一)国际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是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战略主导产业。全球生物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四大趋势:一是生物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随着生物技术不断突破,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形成。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近5年翻了一番,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二是生物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生物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产业,纷纷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三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仍将保持生物产业发

展的强势地位。目前,发达国家是全球生物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和研发投入的主体,这种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北美、欧洲、日本的生物医药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83%,研发投入占全球的90%以上。四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继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完成大宗原料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后,正在经历第二次将新药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等研发环节向低成本市场转移。 (二)我国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国家将发展生物产业作为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推动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生物产业已成为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主要呈现四大趋势:一是生物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15年,全国生物产业产值将达到4万亿元,年均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二是生物医药将继续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以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现代中药为重点发展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生物医药实现产值将达到3万亿元,占生物产业的比重达到3/4左右。三是生物技术产业化成为发展热点。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糖工程产品等将成为生物化工领域的高成长行业;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新型畜禽疫苗、生物农药等将成为生物农业的主攻方向;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等将成为生物能源的重点发展领域。四是产业集聚化趋势明显。上海、北京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东北

人民医院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人民医院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医院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切实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扎实做好卫生责任目标管理工作,狠抓政风、行风建设,努力完成了全县的医疗救护任务和上级指令性任务。通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医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xx县第一人民医院属于县级全科医疗卫生单位,是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医院,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院,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承担着全县人民的医疗、救护任务,是全县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中心。为了加快医院的发展建设步伐,按照xx县委、县政府县城搬迁工作的要求,医院于2007年3月正式迁往六库租房开展业务工作。在六库开设江东分院和老干村门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和住院诊治工作,基本能满足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二)医疗服务情况。 1、医院设置病床65张,年门诊量7435人次,年业务收入达120万元以上;体检总量40262人次,包括征兵体检1000人次,学生体检7500人次及其他各类人员体检31762人次。 2、及时有效完成我县境内医疗救护任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46次114人,出动车辆46台次,共投入药品费五仟元。 3、采取措施,降低药费,按照全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药费降低5-10%;对持有《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领取证》及《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人群,一律免收挂号费和诊查费,减免20%的床位费。 (三)在医疗工作中切实以落实“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注重医疗安全。不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安全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严格执行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好急救急诊工作,年重大责任和医疗安全事故发生数为“0”。二是完善了临床“三基“、“三严”考核培训制度,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理论考试;严格规范医疗文书,年处方书写合格率98%以上,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96%以上;门诊处方划价合格率98%以上,住院病历划价合格率98%以上。三是着力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认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职责,加强了医院感染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了感染事件的发生;四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和规范临床用药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四)医院人才队伍有所增加。全院共有职工57人,其中卫技人员43人(医13人,护26人,药2人,技2人),占职工总数的75%;工人和后勤人员14人,占职工总数的25%。 1、卫技人员43人:高职3人(医2人,护1人),占卫技人员的7%;中职14人(医2人,护10人,技1人,药1人),占卫技人员33%;初职26人(医9人,护15人,技1人,药1人),占卫技人员的60%。 2、执业情况:执业医师12人,执业护士26人,执业药师1人。

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云南省临沧市 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图集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 2011年6月

项目名称: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委托单位:临沧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53)甲级 协编单位:临沧市建设局 院长:张京祥教授、注册规划师 总规划师:朱喜钢教授、注册规划师 顾问:崔功豪教授、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曹荣林教授、注册规划师 曹建丰注册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戚红年注册规划师 戴军注册规划师 吴未副教授 姚广峰工程师 马斯伟规划师 范宁规划师 程寅助理规划师 吴鹏助理规划师 孙文军助理规划师 郭伟助理规划师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一节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8) 第二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三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1) 第四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2) 第五节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14) 第六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七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9) 第八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0) 第四章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2)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4) 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布局 (25) 第七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7) 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27)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8) 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30) 第四节其他用地规划 (31) 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1) 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34) 第十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37)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38)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8)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9)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40) 第四节电信、广电与邮政规划 (40) 第五节燃气规划 (41) 第六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1)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2)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43) 第十四章土地使用控制规划 (47) 第一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导则 (47) 第二节城市“五线”规划控制 (48) 第十五章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50) 第十六章城市分期发展指引 (51) 第一节近中期建设规划 (51) 第二节远景规划构想 (52)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52) 第十八章附则 (53)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定性和定量分析

请各科室、站、队将资料收集后报给综合科,最迟在3月25日下班前。谢谢各位啦。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需收集数据 一、规划目标指标 注1:分年度填报2010-2013年数据 注2:各年排放量包括工业、城镇生活、农业源排放量。 注3: 2010年排放量数据,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结果的核定情况填写。2、氨氮排放总量(万吨)(定量) (减排科) 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定量)(减排科)

注1:调整方案参见《关于印发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地级以上城市)设置方案的通知》(环发[2012]42号)。 注2:对于2013年水质为劣Ⅴ类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提供该断面2010年至2013年4年监测数据.为新增断面,提供2012年、2013年2年浓度数据。 6、七大水系国控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监测站) 注1:调整方案参见《关于印发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地级以上城市)设置方案的通知》(环发[2012]42号); 注2:对于七大水系内2013年水质劣于Ⅲ类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提供该断面2010年至2013年3年监测数据,如为新增断面,提供2012年、2013年2年浓度数据。 7、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监测站) 注1:SO2、NO2、PM10、PM2.5栏填写相应年份的年均浓度。 注2:未开展PM2.5监测工作的,可不填写“PM2.5”一栏。 2)分年度(2011-2013)评价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 2013年,已执行新标准的区县,按照新、老标准分别评价达标比例 二、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 1、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开展情况(定量)(减排科)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门 注:“企业名称”:对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填写 名单详见:《关于下达2011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1]161号),

2018年气象竞赛业务发展政策规划及规章制度重点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综合气象观测经过几十年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促进了气象预报预测和气象科学研究重大进步,为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生态气象的发展及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2.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①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大幅提高。建成区域气象观测站55488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4%,比“十一五”提高约9%。18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监测覆盖率比“十一五”提高约30%。风云二号F星、G 星和风云三号C星成功发射,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和上下午星组网观测能力,形成了静止气象卫星“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 ②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稳定运行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综合观测系统稳定运行,自动站和雷达业务可用性分别在99.8%、98%以上,探空系统连年均无重大故障。 ③综合气象观测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面建设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观测数据的业务可用性平均达到99%以上。实现分钟级降水产品应用 ④气象观测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实施国家级项目52项,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 ⑤气象观测社会管理依法推进。《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以及10项国家标准、36项气象行业标准颁布实施。出台了150多个规范性文件。气象观测管理逐步向法治化、标准化、社会化过渡。 3. 智慧气象是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智慧气象需要气象观测更加智能、标准化、信息化。构建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要面向业务和服务需求,抢抓智慧业态发展先机,优化布局,创新业务流程,构建地空天一体化、内外资源统筹协作的气象综合观测业务,各类观测资料高度融合,实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智能化和综合化。 4.基本原则 面向未来,面向全球。 需求导向,科技引领。 深化改革,提质提效。 开放合作,统筹资源。 5.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质量稳健、效益显著、管理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面实现观测业务现代化,观测业务整体实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气象现代化和建设智慧气象奠定坚实基础。 ①基本实现综合化。气象要素三维实况场及天气系统实时监测产品,温度、水汽、风、水凝物等要素实况场的时间分辨率优于30分钟,垂直分辨率100米,水平分辨率陆地达公里级、海上达10公里级,准确率98%。 ②全面实现信息化。 ③初步实现智能化。 ④适度实现社会化。 6.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从功能结构上由观测技术装备业务、观测数据获取业务、观测数据处理业务和观测运行保障业务四部分组成。 7. 观测业务管理实行国家、省和地市三级布局。 观测业务运行实行国家、省、地市和县四级布局,其中,观测技术装备业务和观测数据处理业务实行国家和省两级业务布局,观测数据获取业务实行国家、省和台站三级业务布局,观测运行保障业务实行国家、省、地和县四级业务布局。 8. 构建“立体设计、一网多能”的国家综合气象观测网,形成“部门为主、行业协作、社会参与”的观

2019年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医改,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一、“十二五”卫生计生工作成绩斐然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 出台实施《关于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实施意见》,从今年4月1日起,全市公立医院药品取消15%的加成,CT、磁共振、超声检查价格在现行基础上降低10%,适当调整和提高了诊察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市卫计委和市级公立医院签署医改目标责任书,将公立医院落实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带量采购“三同步”、执行四项措施、建立五项制度等内容纳入综合目标考核。18年4-9月份我市公立医院总收入73915.36万元,医疗收入65391.1万元,比18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0.2%和6.3%;门急诊及住院耗材费用占比9.8%,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门急诊及住院药占比为30.6%,同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1. 提升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自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和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试点市以来,紧紧围绕流动人口享受各项服务等内容,实现了重点突破。全面整合部门资源,做好各类政策的高效衔接,积极促进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入托、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和困难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总体水平;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计生统一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体制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xxx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5-2030) 资料清单 环保局: 收集近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SO2、NO2、PM10、PM2.5、CO、O3),大气监测站位图;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监测图;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站位图;区域环境噪声(工业区噪声、居住区噪声、商业区噪声、文教区噪声)及交通干线噪声监测资料;近5年的xxx环境质量报告书。 xxx主要污染源分布现状,各污染源的分布图;主要工矿企业的排污资料;各单位危险固废产生量、处理量;工业固废排放总量年度计划,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统计;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年度计划(SO2,烟尘,粉尘,COD,氨氮);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xxx环境功能区划;xxx生态功能区划。 大型项目的环评资料(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和环评报告);各企业环评执行情况及环保验收情况;环评审批情况。 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现有的及规划建设的)及图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及控制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大气、水、噪声、固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xxx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近五年的环保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环境宣传教育材料及工作实施方案;群众来信来访、热线电话情况,人大代表建议、政

协委员提案的受理、登记、督办和反馈情况。 计划取缔关停企业名录;环境管理队伍建设情况;近五年来xxx 企业监管情况总结;12369环保热线日常管理情况;排污费的征收情况;污染防治设施的现场监督情况;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环境检测网络标准化建设规划。 关于法规方面的制定或执行情况总结;未来的计划安排。 园区近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园区近5年的xxx环境质量报告书;园区主要污染源统计资料;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园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 节能、环保、生态保护、工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十二五、十三五)。 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或建设规划(十二五、十三五)。 各园区年、项目验收报告产审核工作的报告。 城区内重点企业的环评、环保规划、清洁生产报告、项目验收报告。 热电厂(能源梯级利用;炉灰、炉渣制建材项目;生物质热电余热大棚;蒸汽管网铺设等)相关项目等项目立项书、科研、初设、实施方案、项目验收报告等。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涉及指标:(规划基准年2014年)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超过275天;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