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方程模型案例

结构方程模型案例
结构方程模型案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20世纪——主流统计方法技术:因素分析回归分析

20世纪70年代:结构方程模型时代正式来临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门基于统计分析技术的研究方法学,它主要用于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多变量问题,用来处理复杂的多变量研究数据的探究与分析。在社会科学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这些都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SEM能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估计与检定,而且能够同时进行潜在变量的估计与复杂自变量/因变量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非常通用的、主要的线形统计建模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实际上,它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社会学与计量心理学等领域的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多元回归、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都只是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一种特例。

结构方程模型是利用联立方程组求解,它没有很严格的假定限制条件,同时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测量误差。在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有些变量并不能直接测量。实际上,这些变量基本上是人们为了理解和研究某类目的而建立的假设概念,对于它们并不存在直接测量的操作方法。人们可以找到一些可观察的变量作为这些潜在变量的“标识”,然而这些潜在变量的观察标识总是包含了大量的测量误差。在统计分析中,即使是对那些可以测量的变量,也总是不断受到测量误差问题的侵扰。自变量测量误差的发生会导致常规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产生偏差。虽然传统的因子分析允许对潜在变量设立多元标识,也可处理测量误差,但是,它不能分析因子之间的关系。只有结构方程模型即能够使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处理测量误差,又可分析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

简单而言,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结构方程分析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与传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不同,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特定的因子结构,并检验它是否吻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多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组别内各变量的关系是否保持不变,各因子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目前,已经有多种软件可以处理SEM,包括:LISREL,AMOS, EQS, Mplus.

结构方程模型包括测量方程(LV和MV之间关系的方程,外部关系)和结构方程(LV之间关系的方程,内部关系),以ACSI模型为例,具体形式如下:

测量方程 y =Λy η+εy , x =Λx ξ+εx=(1)

结构方程 η=B η+Гξ+ζ 或 (I-Β)η=Гξ+ζ (2)

其中,η和ξ分别是内生LV 和外生LV ,y 和x 分别是和的MV ,Λx 和Λy 是载荷矩阵,Β和Г是路径系数矩阵,ε和ζ是残差。

三种分析方法对比

线性相关分析:线性相关分析指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统计联系。两个变量地位平等,没有因变量和自变量之分。因此相关系数不能反映单指标与总体之间的因果关系。

负荷量 潜在变量 观察变量 误差

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是比线性相关更复杂的方法,它在模型中定义了因变量和自变量。但它只能提供变量间的直接效应而不能显示可能存在的间接效应。而且会因为共线性的原因,导致出现单项指标与总体出现负相关等无法解释的数据分析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模型中既包含有可观测的显在变量,也可能包含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替代多重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清晰分析单项指标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条件

⑴合理的样本量(James Stevens的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一书中说平均一个自变量大约需要15个case;Bentler and Chou (1987)说平均一个估计参数需要5个case就差不多了,但前提是数据质量非常好;这两种说法基本上是等价的;而Loehlin (1992)在进行蒙特卡罗模拟之后发现对于包含2~4个因子的模型,至少需要100个case,当然200更好;小样本量容易导致模型计算时收敛的失败进而影响到参数估计;特别要注意的是当数据质量不好比如不服从正态分布或者受到污染时,更需要大的样本量)

⑵连续的正态内生变量(注意一种表面不连续的特例:underlying continuous;对于内生变量的分布,理想情况是联合多元正态分布即JMVN)

⑶模型识别(识别方程)(比较有多少可用的输入和有多少需估计的参数;模型不可识别会带来参数估计的失败)

⑷完整的数据或者对不完整数据的适当处理(对于缺失值的处理,一般的统计软件给出的删除方式选项是pairwise和listwise,然而这又是一对普遍矛盾:pairwise式的删除虽然估计到尽量减少数据的损失,但会导致协方差阵或者相关系数阵的阶数n参差不齐从而为模型拟合带来巨大困难,甚至导致无法得出参数估计;listwise不会有pairwise的问题,因为凡是遇到case中有缺失值那么该case直接被全部删除,但是又带来了数据信息量利用不足的问题——全杀了吧,难免有冤枉的;不杀吧,又难免影响整体局势)

⑸模型的说明和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实际上就是假设检验的逻辑——你只能说你的模型不能拒绝,而不能下定论说你的模型可以被接受)

结构方程模型的技术特性:

1.SEM具有理论先验性

2.SEM同时处理测量与分析问题

3.SEM以协方差的运用为核心,亦可处理平均数估计

4.SEM适用于大样本的分析——一般而言,大于200以上的样本,才可称得上是一

个中型样本。

5.SEM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统计技术。

6.SEM重视多重统计指标的运用

结构方程模型的实施步骤

⑴模型设定。研究者根据先前的理论以及已有的知识,通过推论和假设形成一个关于一组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常常是因果关系)的模型。这个模型也可以用路径表明制定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

⑵模型识别。模型识别时设定SEM模型时的一个基本考虑。只有建设的模型具有识别性,才能得到系统各个自由参数的唯一估计值。其中的基本规则是,模型的自由参数不能够多于观察数据的方差和协方差总数。

⑶模型估计。SEM模型的基本假设是观察变量的反差、协方差矩阵是一套参数的函数。把固定参数之和自由参数的估计带入结构方程,推导方差协方差矩阵Σ,使每一个元素尽可能接近于样本中观察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S中的相应元素。也就是,使Σ与S之间的差异最小化。在参数估计的数学运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最大似然法(ML)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⑷模型评价。在已有的证据与理论范围内,考察提出的模型拟合样本数据的程度。模型的总体拟合程度的测量指标主要有χ2检验、拟合优度指数(GFI)、校正的拟合优度指数(A GFI)、均方根残差(RMR)等。关于模型每个参数估计值的评价可以用“t”值。

⑸模型修正。模型修正是为了改进初始模型的适合程度。当尝试性初始模型出现不能拟合观察数据的情况(该模型被数据拒绝)时,就需要将模型进行修正,再用同一组观察数据来进行检验。

探索性分析

定义: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是一项用来找出多元观测变量的本质结构、并进行处理降维的技术。 因而,EFA 能够将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核心因子。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致力于找出事物内在的本质结构。

探索性分析的适用情况:

在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有关观测变量内部结构,一般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先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一个关于内部结构的理论,再在此基础上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但这必须用分开的数据集来做。

探索性分析步骤:

1、辨别、收集观测变量。按照实际情况收集观测变量,并对其进行观测,获得观测值。针对总体复杂性和统计基本原理的保证,通常采用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来达到研究目的。

2、获得协方差阵(或Bravais-Pearson 的相似系数矩阵)。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是从原始数据的协方差阵(或相似系数矩阵)出发的,这样使我们分析得到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所以首先要根据资料数据获得变量协方差阵(或相似系数矩阵)。

3、确定因子个数。有时候你有具体的假设,它决定了因子的个数;但更多的时候没有这样的假设,你仅仅希望最后的到的模型能用尽可能少的因子解释尽可能多的方差。如果你有k 个变量,你最多只能提取k 个因子。通过检验数据来确定最优因子个数的方法有很多,例如Kaiser 准则、Scree 检验。方法的选择由,具体操作时视情况而定。

因子负荷 潜变量

指标 残差

4、提取因子。因子的提取方法也有多种,主要有主成分方法、不加权最小平方法、极大似然法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因子提取方法。其中主成分方法一种比较常用的提取因子的方法,它是用变量的线性组合中,能产生最大样品方差的那些组合(称主成分)作为公共因子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5、因子旋转。因子载荷阵的不唯一性,使得可以对因子进行旋转。这一特征,使得因子结构可以朝我们可以合理解释的方向趋近。我们用一个正交阵右乘已经得到的因子载荷阵(由线性代数可知,一次正交变化对应坐标系的一次旋转),使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结构简化。旋转的方法也有多种,如正交旋转、斜交旋转等,最常用的是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6、解释因子结构。最后得到的简化的因子结构是使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载荷,而在其余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则比较小,至多是中等大小。通过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所研究的这些变量是由哪些潜在因素(也就是公共因子)影响的,其中哪些因素是起主要作用的,而哪些因素的作用较小,甚至可以不用考虑。

7、因子得分。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是将变量表示为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由于公共因子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相关关系,用公共因子代表原始变量时,有时更利于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因而往往需要反过来将公共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即因子得分。

验证性因子分析

定义:

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对社会调查数据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它测试一个因子与想对应的测度项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研究者所设计的理论关系。

验证性因子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的强项在于它允许研究者明确描述一个理论模型中的细节。因为测量误差的存在,研究者需要使用多个测度项。当使用多个测度项之后,我们就有测度项的“质量”问题,即效度检验。而效度检验就是要看一个测度项是否与其所设计的因子有显著的载荷,并与其不相干的因子没有显著的载荷。

对测度模型的检验就是验证性测度模型。对测度模型的质量检验是假设检验之前的必要步骤。

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是用来检验已知的特定结构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产生作用。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步骤:

1、定义因子模型。包括选择因子个数和定义因子载荷。因子载荷可以事先定为0或者其它自由变化的常数。或者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变化的数(比如与另一载荷相等)。这是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分析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差异,我们可以用一个直观的比喻,也就是说探索性因子分析是在一张白纸上作图,而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在一张有框架的图上完善和修改。

2、收集观测值。定义了因子模型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收集观测值了。这一点与探索性因子分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3、获得相关系数矩阵。与探索性因子分析一样,我们的分析都是在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先就要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实际上方差协差阵、相似系数矩阵和相关阵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根据数据拟合模型。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方法来估计自由变化的因子载荷。在多元正态的条件下,最常用的是极大似然估计,也可采用渐进分布自由估计。

5、评价模型是否恰当。这一步可以说是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核心。当因子模型能够拟合数据时,因子载荷的选择要使模型暗含的相关阵与实际观测阵之间的差异最小。最好的参数被选择以后,差异量能被用来作为衡量模型与数据一致的程度。最常用的模型适应性检验是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原假设是模型是适应性模型,备择假设是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这个检验受样本量大小影响,包含大样本的检验往往会导致拒绝原假设,尽管因子模型是合适的。其他的统计方法,比如用Tucker-Lewis指数,比较建议模型和“原模型”的拟合度。这些方法受样本量大小影响不大。

6、与其他模型比较。为了得到最优模型,我们需要完成这一步。如果你想比较两个模型,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缩略形式,你就能从卡方统计量的值检查出他们的差别,大约服从卡方分布。几乎所有独立因子载荷的检验能用来作为全因子模型和简因子的模型之间的比较。为以防你不是在检查全模型和简模型,你可以比较均方根误差的近似值 (RMSEA),它是模型中每个自由度差异的一个估计值。

验证性分析适用情况

验证性因子分析要处理推论统计量,处理难度要求高。需要具备更大容量的样本。精确的样本量要随着观测值和模型的因子数变化而变化,但一个标准模型至少需要200个个体。在进行分析过程中必须选择与每个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匹配的变量,而不是可能是潜在变量的“随机样本”。

基于结构方程全模型的大学生就业预期情况分析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是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然而,由此也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本科生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在切身感受就业的恐慌;

二是人才的竞争加剧,加之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多元化,考研或出国深造成为提高我们本科生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渠道,同时也是规避就业难的一种新途径;

那么,在如此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竞争加剧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们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怎样的预期呢?

本论文基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05级统计系本科生于2007年10月至11月期间收集的题目为“大学生就业与深造意向调查”的原始问卷资料,欲从大学生的就业预期角度出发,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预期就业手段和预期就业地域方面的相关情况,并期望推广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问卷分析的方法。

1 问题分析

1.1 研究目的

本论文在采用量表方式对问卷中的定性变量予以赋值后,欲分析影响大学生预期就业手段和预期就业地域的因素,并期望得到各个因素与大学生预期就业手段、预期就业地域之间的关系的度量。

需注意:

⑴该调查的调查对象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调查对象仅仅是来自大学生这个总体的一个群或层。根据抽样调查的相关理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读本科生并不具有典型代表性,即它作为大学生总体的一个群被抽出并不具备随机性和强代表性。因此,本论文从这份调查数据出发,仅仅只是从一个相对小的视角研究大学生预期就业手段、预期就业地域方面的情况,结果不一定适用于大学生总体。

⑵问卷数据归属于2009年10月这个时点,因此,本论文的分析结果当然是对2009年10月这个时点相关情况的反映。

1.2 研究方法

本论文考虑建立结构方程全模型来研究大学生预期就业手段和预期就业地域(内生潜变量)与其各个因素(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量化这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的优势就在于引入潜变量(不可直接观测的量),使人们考虑问题的思路跃然纸上,显得更加系统化。也就是,它以如下的方式考虑问题:

那么,研究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实质上就是间接研究X指标对Y指标的影响。只不过,结构方程把由同一个潜变量控制的指标划分为一类,表示这一类指标受该潜变量的影响,使得问题的分析更加的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本论文的研究基础——问卷资料来自于第二方的调查资料,第二方事先并未考虑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问卷。那么,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问卷,问卷中的问题就不一定能很好地切合结构方程模型,由此可能引起相当的误差。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确定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问卷时,已有心理准备面对模型可能出现的整体拟合效果不好等问题,故本文着眼于推广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方法在问卷分析中的应用。也就是说,欲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问卷,应该事先根据相关理论或经验初步设定几个潜变量,然后在问卷中为每一个潜变量设置若干的题目来测量它。

2 问卷数据的收集

2.1数据来源

本论文数据来自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2007级统计系本科生于2009年10月至11月期间收集的题目为“大学生就业与深造意向调查”的原始问卷资料。该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二级学院的学生不包括在内)。具体说来,本论文仅仅提取在问卷的“甄别问题”部分回答“就业”的那部分人(共计280人)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2.2抽样方法

该次调查按学科类别(文科、理科、工科、其他)和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将研究总体分为16个层,由于“其他类”的大一和大四的数据难以取得,因此,仅针对其余

14个层进行抽样。根据抽样框,在每层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取20%的班级,同时在抽中的班级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取30%的学生。

2.3问卷内容及执行情况

调查问卷详见附录三。

该次调查专门成立调查组,按照被抽中学生的花名册由专人负责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788份,实际收回问卷758份,提取有效问卷706份。

3 问卷数据的处理

3.1 定性变量的分类及赋值方法

??????? 二项分类变量:比如性别(男,女), 常赋值为0,1或1,2;无序分类变量多项分类变量:比如学科类别(工,文,理),

常赋值为1,2,3,,仅表示类别,无实际意义定性变量 (所分类别或属性之间无程度或顺序的差别。)

有序分类变量:比如满意度按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分类, 常赋值为1,2,??????????????????? 3,

,注意要等间距,表示程度的递进或顺序 的递增(递减)。 (所分类别之间有程度的差别。)

3.1 本文变量的设置

表1 指标的设置

表2 潜变量的设置

4.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预期就业手段和就业区域情况分析

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很多社会、教育、心理等研究中涉及的变量,都不能准确、直接地测量,比如学习动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潜变量。潜变量往往只能通过一些外生指标去衡量,比如用父母受教育程度、学生户口类型、父母收入等外生指标来衡量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潜变量)。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妥善处理这些潜变量,而结构方程全模型则能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其指标。它是一种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协方差结构分析。并且,它有机地整合了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生物学中的路径分析方法以及计量经济学中的联立方程模型。结构方程全模型由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组成。若结构方程模型中只包括测量方程,则又称为验证性因子模型。关于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的形式,最普遍的情况是设定为线性模型。

测量方程用来描述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用下述模型表示:

()1212 4.1(,,.......,).......,m X n

Y T T m u X X A Y A X x x x m u A m u X ξδηεξξξξξ=+??=+?==? 这里,是由个外生指标构成的列向量;(,,)是

由个外生潜变量构成的列向量;是一个维的矩阵,称作在上的因子负荷阵,描述了外生指标与外生潜()()12121212,,.......,(,,......,).......,,,.......,T m T T n v Y n m Y y y y n v A n v Y n δδδδηηηηηεεεε===?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维的误差项列向量。

是由个内生指标构成的列向量;(,,)是由个内生变量构成的列向量;是一个维的矩阵,称作在上的因子负荷阵,描述了内生指

标与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维的误差项列向量。

结构方程用来描述外生潜变量与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用下述模型表示:

()

()12 4.2,,,T v v v v u v ηηξγηξηξγγγγη=B +Γ+B ?Γ?= 这里,、同上定义;是一个维的矩阵,描述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的矩阵,是在上的负荷,描述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

为一个维结构模型残差项列向量,反映了模型中未能解释的部分。

4.2 模型的基本假定

⑴一般假定,每一个指标,i j x y ()1,2,,;1,2,,i m j n == 只在其对应的潜变量上有不为0的因子负荷,而在其他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为0。内生变量之间的路径(相关或单方面影响)依据经验和相关理论而定。

⑵测量误差项i δ与外生潜变量j ξ之间(,1,2,,i j m = )、测量误差项i ε与内生潜变量j η之

间不相关(,1,2,,i j n = );i j δδ与(,1,2,,;i j m i j =≠ )、i j εε与(,1,2,,;i j n i j =≠ )、i j γγ与(,1,2,,;i j v i j =≠ )不相关。

4.3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及形式

结合研究目的,首先我们根据相关研究及经验,找出影响大学生的预期就业手段和预期就业地域这两个内生潜变量的外生潜变量。然后,对问卷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初步归类,建立验证性因子模型,并进行相关的参数估计、不断修正,最终确定潜变量的结构后,再加入结构方程模型。下图为拟采用的结构方程全模型的路径分析图,欲对各路径参数进行估计。

图1 拟采用的全模型路径分析图

图1的符号说明:

正方形或长方形表示指标;圆或椭圆表示潜变量;单向箭头表示单向影响;双箭头表示

相关;单向箭头指向指标表示测量误差;单向箭头指向潜变量表示内生潜变量未被解释的部分。

注意: ⑴确定需要用哪些指标衡量潜变量,可以根据经验分析进行初步归类,也可以使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探索。然后,对初步归类的指标建立验证性因子模型(即只有测量方程),并进行相应的参数估计,比较从属于同一潜变量的各路径参数的大小,进行相应的路径删减。 ⑵结构方程全模型是否可识别不仅取决于数据质量,更取决于模型设定形式是否正确。模型形式的正确性就表现在潜变量指向指标的单向路径、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双向路径、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单向或双向路径、外生潜变量指向内生潜变量的单向路径划定是否正确。每一条路径对应一个待估参数(主要是模型中的系数(负荷)、误差方差、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的思路是先建立验证性因子模型,不断修正(删减路径或改变路径相连方式)、保证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的从属关系成立后,再建立结构方程,不断修正,渐渐修改为相对理想的模型。 ⑶在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或经验的前提下,我们要考虑任意两个外生潜变量之间、任意两个内生潜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路径为双向),然后根据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进行相应的路径增减。

⑷由图1,注意到本文拟采用的模型中,两个内生潜变量1η和2η均分别只用一个指标1Y 和2Y 衡量,相当于潜变量就是指标。原则上,结构方程模型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因为单指标潜变量的存在会使得模型无法识别。倘若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了,需在参数估计时固定负荷或方差等(详见附录四的程序)。本文模型的设定形式不得不包含单指标的潜变量,主要是由于我们基于第二方设计的问卷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使得问卷内容设计和模型形式设定脱节,从而导致有些潜变量找不到一定数量的、合适的指标来测量。

对照图1,模型的形式设定为:

()112131411512162237211829310,311,31x x x αααααξαξξαααα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0 00 0 0 0 0 0 1211X δδδ?? ? ? ? ?? ? ??? + A

()11111222222Y

y y βηεβηε????????=+ ? ? ? ????????? 0 0 A

12112212,,1ηηββεε实际上,由于内生潜变量为单指标潜变量,就是,无需估计,因而也就不存在误差项, 。 ()11112131121122212212223233ξ???ηφηγξηφη???γξ???????????? ?=++ ? ? ??? ? ??????????? ???

B Γ

0 0

4.4 模型的识别

常用t -法则判断模型是否可识别:在结构方程模型()()4.1 4.2-中,共有()m n +个可观测变量,记t 为模型中自由估计的参数个数,则模型可识别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1)/2t m n m n ≤+++

该模型中共含有35个参数,包括11个负荷、3个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11个观测变量的误差方差、结构模型的8个未知参数、2个内生潜变量的误差方差。由于351314/291≤?=,故该模型可识别。

4.5 模型的参数估计以及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1、模型的参数估计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7.0对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源程序、输出结果分别见附录四和附录五。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的基本思想是:求参数使得模型隐含的协方差矩阵与样本协方差矩阵“差距”最小。对这个矩阵之间“差距”的不同定义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模型拟合方法及相应的参数估计。最常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是极大似然函数法(ML ),虽然此法需要假定观测指标的分布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但很多研究表明,即使指标的分布不为正态分布,ML 方法也能得到合适的估计,尤其在大样本条件下。也即,ML 估计是稳健的。

2、模型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AMOS7.0的输出结果给出了未标准化情况下,各因子负荷的估计以及与各负荷相应的标准差估计值和t -检验统计量值。一般可简单地取t 值大于2为显著,即此时认为相应的负荷显著不为0。若有某几个因子负荷不显著,每次取消一个路径,重新运行程序后,再进行负

荷的显著性检验,重复此过程,直到各个负荷均显著为止。

AMOS7.0的输出结果也给出了标准化情况下参数的估计结果。标准化情况下,参数估计结果不受各指标或因子量纲的影响,便于对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本文的模型采用标准化情况下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且分两步确立:第一步建立验证性因子模型,确定潜变量的结构;第二步按照图1的模型(即加入结构方程),运行程序,删除不显著的路径后再次运行程序,共经历两次路径删除后,估计结果显示所有的因子负荷在置信水平90%α=下,均已显著。从而得到本文估计模型的具体形式:

()12110.4040.7120.7680.8100.65310.5190.6790.6340.9000.427x x x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0 00 0 0 0 0 ()()()112231********* 4.30.2340.9970200.8860030.2540y y δξδξξδηεηεη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1122230.1230.1620.1450.19100ξηγξηγξ???????? ?++ ? ?? ? ???????? ???

此外,输出结果(见附录五)中没有包含违背常理的参数估计值,比如说没有出现方差小于0、相关系数大于1等情况,说明用该模型拟合原始数据是合适的。

4.6 模型的整体拟合评价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中评价模型拟合优劣的相关理论,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指标来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

⑴相对拟合指数(CFI ):取值于0—1之间,越接近于1,模型整体拟合越好;

⑵近似均方根误差指数(RMSEA ):其值越小越好。一般认为,RMSEA 低于0.1表示好的拟合,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

⑶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 ):取值于0—1之间,越接近1,模型整体拟合越好。 本文模型的拟合优劣指标汇总如下:

表3 模型的拟合指数

结合各个拟合指数的判断标准,由表1知,模型整体拟合效果一般。前述4.3节的注意(4)已分析过原因。

4.7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解释

每一个观测指标对其从属的潜变量的标准化参数估计值(即负荷),有效地反映了该指标与相应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同时也反映了潜变量对相应观测指标的解释能力。这可以由下图中各路径的参数清晰地表征出来:

图2 结果路径图

对比图1和图2,显然,在参数估计过程中,一些不显著的路径和方向被删除了。

由结果路径图,我们可以看出:

⑴大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1ξ、对就业情况的把握程度2ξ、自身能力3ξ对他们的预期就业手段

均有影响,但影响差异不大。这与现实情况是相符的,通常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始资本(资金来源以及人际关系等),对就业情况的把握程度决定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和方向,而自身能力则决定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勇气和胆识。

⑵大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1ξ对他们的预期就业地域有影响,但大学生对就业情况的把握程度

2ξ、自身能力3ξ对他们的预期就业地域几乎没有影响。这也与现实情况相符,大学生的社会

经济地位高低决定了他们对于就业地域的偏向(比如,现实中,比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的学生,往往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高的学生更偏向于选择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较好的地域工作譬如省会城市,也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的学生更能容忍相对差一些的工作地域)。另外,大学生对就业情况的把握程度以及自身能力对预期就业地域影响不显著,不管大学生对就业情况的把握程度如何,也不管大学生自身能力如何,现实中大学生预期就业地域的选择往往是家乡、发达城市或学校所在地。

⑶相比于预期就业地域对预期就业手段的影响,预期就业手段对预期就业地域的影响要更显著。这也是显然的,自主创业必然要考虑目标地域的供求情况,通常省会城市等需求相对大,供给才有市场。

⑷5个潜变量在13个观测指标上的标准化因子负荷不小于0.712的有6个。在标准化的情况下,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的复相关系数就是因子负荷的平方。因此,有6个复相关系数大于0.5,也就是说,相应的潜变量能解释指标的50%以上。但仅有6个复相关系数大于0.5,再次说明模型的解释能力一般,原因仍然是问卷内容设计和模型形式设定脱节,使得衡量潜变量的指标不恰当或过少。

4.8 模型存在的问题

⑴通常从拟合原始数据的能力和预测性能两方面评价一个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则更偏向于验证我们事先提出的关于潜变量的结构、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并且量化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若主要关注的是模型的预测性能,则结构方程并非首选。若采用SPSS 或结构方程模型的软件,需要进行隔一段时间后的纵向调查,取得序列数据的支撑。大家可以选择系统动力学等软件。 ⑵本文的模型拟合原始数据的能力一般,主要归咎于问卷内容设计与模型形式设定的脱节,使得无法找到一定数量的、恰当的指标来衡量潜变量。也就是说,本文建构的模型迁就于问卷,模型形式的设定可能有失偏颇。这也给问卷设计者提出了参考建议:要把问卷内容设计与欲采用的模型相结合,问卷内容要紧扣模型。 ⑶本文的模型不得不引入单指标潜变量,为保证模型的可识别性,又不得不在进行参数估计时固定某些负荷以及某些误差的方差,虽然无法衡量这会使模型整体估计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但造成误差是确定无疑的。一般说来,衡量潜变量的指标越多,潜变量的结构越稳定,模型参数估计越容易收敛。为保证模型的可识别性,每个潜变量应至少用三个指标来衡量。

结构方程sem模型案例分析

结构方程SEM模型案例分析 什么是SEM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是一种融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的多元统计技术。它的强势在于对多变量间交互关系的定量研究。在近三十年内,SEM大量的应用于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的领域里,并在近几年开始逐渐应用于市场研究中. 顾客满意度就是顾客认为产品或服务是否达到或超过他的预期的一种感受。结构方程模型(SEM)就是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采用的模型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探索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用因果模型、路径图等形式加以表述。如下图: 图: SEM模型的基本框架 在模型中包括两类变量:一类为观测变量,是可以通过访谈或其他方式调查得到的,用长方形表示;一类为结构变量,是无法直接观察的变量,又称为潜变量,用椭圆形表示。 各变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可以计算的。计算出来的值就叫参数,参数值的大小,意味着该指标对满意度的影响的大小,都是直接决定顾客购买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能科学地测算出参数值,就可以找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绩效因素,引导企业进行完善或者改进,达到快速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目的。 SEM的主要优势 第一,它可以立体、多层次的展现驱动力分析。这种多层次的因果关系更加符合真实的人类思维形式,而这是传统回归分析无法做到的。SEM根据不同属性的抽象程度将属性分成多层进行分析。 第二,SEM分析可以将无法直接测量的属性纳入分析,比方说消费者忠诚度。这样就可以将数据分析的范围加大,尤其适合一些比较抽象的归纳性的属性。 第三,SEM分析可以将各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量化,使它们能在同一个层面进行对比,同时也可以使用同一个模型对各细分市场或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結 構方程程模型型及其應 新增資 應用 資料

目錄 內容 頁數 引言 2 I. 第9.1版的改動 3 - 4 II. 章節內的新增資料 第一章 5 第三章 6 – 8 第十二章 9 – 10 第十四章 11 – 17 III. 附录內的新增資料 19 1

引言 自2005,為方便普通話及廣東話的學生,修習香港中文大學我所任教的結構方程課程,我製做了一個含有2種方言的網上課程,其後我亦將整個課程放在個人網頁(https://www.360docs.net/doc/1115551618.html,)免費讓公眾使用。 網上課程更精簡地解釋重點,尤其是對本書最艱深的部份(第三、四章),幫助最大。學員先看綱上課程,再參考書本內容,必感事半功倍。 主要参考文獻: du Toit, S., du Toit, M., Mels, G., & Cheng, Y. (n.d.). LISREL for Windows: SIMPLIS syntax files. Lincolnwood, IL: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 (available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5551618.html,/lisrel/techdocs/SIMPLISSyntax.pdf) J?reskog, K.G. & S?rbom, D. (1999). LISREL 8: User’s Reference Guide. Lincolnwood, IL: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 J?reskog, K.G. & S?rbom, D. (1999).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the SIMPLIS Command Language. Lincolnwood, IL: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SSI) (2012). LISREL 9.1 Release Notes. Lincolnwood, IL: The Author. (available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5551618.html,/lisrel/LISREL_9.1_Release_Notes.pdf) 2

结构方程模型案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20世纪——主流统计方法技术:因素分析回归分析 20世纪70年代:结构方程模型时代正式来临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门基于统计分析技术的研究方法学,它主要用于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多变量问题,用来处理复杂的多变量研究数据的探究与分析。在社会科学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这些都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SEM能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估计与检定,而且能够同时进行潜在变量的估计与复杂自变量/因变量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非常通用的、主要的线形统计建模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实际上,它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社会学与计量心理学等领域的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多元回归、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都只是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一种特例。 结构方程模型是利用联立方程组求解,它没有很严格的假定限制条件,同时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测量误差。在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有些变量并不能直接测量。实际上,这些变量基本上是人们为了理解和研究某类目的而建立的假设概念,对于它们并不存在直接测量的操作方法。人们可以找到一些可观察的变量作为这些潜在变量的“标识”,然而这些潜在变量的观察标识总是包含了大量的测量误差。在统计分析中,即使是对那些可以测量的变量,也总是不断受到测量误差问题的侵扰。自变量测量误差的发生会导致常规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产生偏差。虽然传统的因子分析允许对潜在变量设立多元标识,也可处理测量误差,但是,它不能分析因子之间的关系。只有结构方程模型即能够使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处理测量误差,又可分析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 简单而言,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结构方程分析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与传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不同,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特定的因子结构,并检验它是否吻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多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组别内各变量的关系是否保持不变,各因子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目前,已经有多种软件可以处理SEM,包括:LISREL,AMOS, EQS, Mplus. 结构方程模型包括测量方程(LV和MV之间关系的方程,外部关系)和结构方程(LV之间关系的方程,内部关系),以ACSI模型为例,具体形式如下: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策略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策略 侯杰泰成子娟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30024) 摘要:差不多所有心理、教育、社会等概念,均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结构方程(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提供一个处理测量误差的方法,采用多个指标去反映潜在变量,也令估计整个模型因子间关系,较传统回归方法更为准确合理。本文主要用一系列有关学习动机的虚拟例子,指出每个问题的主要分析策略,以展示SEM在教育及心理学可以应用的研究范畴。文内探讨的方法包括:验证性因素、高阶因子、路径及因果分析、多时段(multiwave)设计、单形模型(Simple Model)、及多组比较等。 关键词结构方程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及因果分析高阶因子多组比较 结构方程(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协方差结构模型(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ling、LISREL)等类似名词已渐流行,并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数据分析技巧;在大学高等学位研究课程,它是多变量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的重要课题;比较重要的社会、教育、心理期刊,也早已特开专栏介绍(如:候,1994;Connell & Tanaka,1987;Joreskog & Sorbom,1982);可见SEM在统计学中所建立的声望及崇高地位是无容置疑的。本文主要用一系列有关学习动机的虚拟例子,来指出每个问题的主要分析策略,以展示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及心理学可以应用的研究范畴。 一、结构方程:优点及拟合概念 1.数学模式 很多社会、心理等变项,均不能准确地及直接地量度,这包括智力、社会阶层、学习动机等,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用一些外项指标(observable indicators),去反映这些潜伏变项。例如:我们以学生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及其收入(共六个变项),作为学生家庭社经地位(潜伏变项)的指标,我们又以学生中、英、数三科成绩(外显变项),作为学业成就(潜伏变项)的指标。 简单来说SEM可分测量(measurement)及潜伏变项(latent variable)两部分。测量部分就是求出六个社经指标与社经地位(或三科成绩与学业成就)(即外显指标与潜伏变项之间)的关系:而潜伏变项部分则指社经地位与学业成就(即潜伏变项与潜伏变项间)的关系。 指标(外显变项)含有随机(或系统)性的量度上误差,但潜伏变项则不含这些部份。SEM可用以下矩阵方程表示(Bollen,1989;Joreskog & Sorbom,1993): η=βη+Γξ+ζ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基础篇)

本文由sfymm88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 ——基础篇 董圣鸿 Email:shdong@sina100.com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续1) η = Bη + Γξ + ζ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续2) x = Λ xξ + δ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续3) y = Λ yη + ε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八个矩阵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逻辑原理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逻辑原理(续1) 100名学生在9个不同学科间的相关系数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逻辑原理(续2) 9个不同学科间的相关系数的衍生矩阵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逻辑原理(续3) 检查模型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简称为拟合指数、NNFI、 CFI df=[不重复元素, p(p+1)/2] – [估计参数] 在前面例子 df =9 x 10/2 – 21 = 24 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步骤 确定理论模型 收集数据资料 获得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 Lisrel分析的数据源 相关系数=协方差/(标准差×标准差) 也可以从原始数据出发进行计算 构造路径图 将路径图的结构翻译为计算机语言,交给计算机运算 画路径图的方式 写命令程序的方式 五、绘制路径图的规则 五、绘制路径图的规则(续1) 五、绘制路径图的规则(续2) 六、绘制路径图进行分析的方法 例1: 25.0704 4 indictors, 1 Factor 12.4363 28.2021 11.7257 9.2281 22.7390 20.7510 11.9732 12.0692 21.8707 六、绘制路径图进行分析的方法 例2: 6 indictors, uncorrelated 2 Factor (6F4.2) 100 73 100 70 68 100 58 61 57 100 46 43 40 37 100 56 52 48 41 72 100 七、写Lisrel程序进行分析的方法 Lisrel程序包含下面六类指令。在Lisrel程序 中,各类指令依下述次序编排: 标题指令句 输入格式(DAta) 一般分析格式 模型指令格式(Model) 其他模型设定格式 输出格式 七、写Lisrel程序进行分析的方法(续1) 例1: Analysis of Reader Reliability in Essay Scoring Votaw's Data Congeneric model estimated by ML DA NI=4 NO=126 MA=CM LA ORIGPRT1 WRITCOPY CARBCOPY ORIGPRT2 CM 25.0704 12.4363 28.2021 11.7257 9.2281 22.7390 20.7510 11.9732 12.0692 21.8707 MO NX=4 NK=1 LX=FR PH=ST LK Esayabil PD OU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侯杰泰,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动机,应用统计和香港语文政策。曾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长春、广州等地举办的地区或全国性结构方程分析研习班上讲学。 在社会、心理、教育、经济、管理、市场等研究的数据分析中,当今称得上前沿的几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恐怕非结构方程分析莫属。它包含了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和因子分析,弥补了传统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的不足,可以分析多因多果的联系、潜变量的关系,还可以处理多水平数据和纵向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多元数据分析工具。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结构方程模型和LISREL的著作。阐述了结构方程分析(包括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统计原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常用模型及其LISREL程序、输出结果的解释和模型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还讨论了一些与结构方程模型有关的专题,是一本由初级至中上程度的结构方程分析著作,可作为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及应用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序 第一部分结构方程模型入门 第一章引言

一、描述数据 二、具体例子展示准确与简洁的考虑 三、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 第二章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四、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的统计方法 五、路径图的图标规则 六、结构方程分析软件包 七、LISIREL操作入门 第二部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 第三章应用示范I: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全模型 一、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多质多法模型 三、全模型 四、高阶因子分析 第四章应用示范II:单纯形和多组模型 一、单纯形模型 二、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三、多组分析:均值结构模型 四、回归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融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的多元统计技术,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下面是搜集的一篇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引言 从大量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由事件的表象获得本质性的事件规律,是科研人员特别是管理工作者常见的研究工作方法,也是很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众多,深浅不一,效果各异。对于复杂事件而言,其牵涉的层面复杂,影响和制约因子众多,这些影响或制约因子往往又非孤立,而是相互牵涉、相互影响。故需要剖析事件的内在层面结构关系,分析事件的影响显在因子,并构建一定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而挖掘出事件的影响潜在因子,综合分析并构建一个或若干个事件发展的判断指标,且设定某一程度的判断标准,判断事件的发展动态。这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就是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因其优越性得到飞快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1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1.1 基本概念、思想及本质阐述 人们对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简称为 SEM)的概念的阐述也是 变化的,有从含糊到明确、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不断深入、由定格到扩充和发展的过程。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结构方程模型思想刚刚起源、萌芽时,起初确定为由 Sewll Wright[1]最初提出了路径分析的概念,这种路径分析当时还没有定义为结构方程模型。 之后的数十年中,对于路径分析的方法和内涵不断扩充与展开。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 一些学者以 Joreskog 和 Wiley 为代表,将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加以整合,明 确提出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2],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明确提出后,立即得到迅猛发展,内 容进一步充实,方法扩充,针对实际研究对象的具体模式不断涌现,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展。早期的结构方程模型跟数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不是很融合,结合不大,也没有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和运用的实效性。结构方程模型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少,结构较为简单,方法较为单一,所列出的影响因子较少,全为显性因子,对于潜在因子的重视和提出要求是在 21 世纪初的事情了。 进入 21 世纪后,人们对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在本质进一步明确,对其内涵进一步加 以扩充,其模型结构图的构建越来越复杂,因子越列越多,潜在因子被明确提出并作为结构方程模型必须要求的内容。如今明确阐述结构方程模型为当代行为和社会领域量化研究

结构方程模型案例汇总-共18页

结构方程模型( Structural Equation ,SEM) Modeling 20 世纪——主流统计方法技术:因素分析回归分析 20 世纪70 年代:结构方程模型时代正式来临结构方程模型是一门基于统计分析技术的研究方法学,它主要用于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多变量问题,用来处理复杂的多变量研究数据的探究与分析。在社会科学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这些都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SEM能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估计与检定,而且能够同时进行潜在变量的估计与复杂自变量/ 因变量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非常通用的、主要的线形统计建模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实际上,它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社会学与计量心理学等领域的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多元回归、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都只是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一种特例。 结构方程模型是利用联立方程组求解,它没有很严格的假定限制条件,同时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测量误差。在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有些变量并不能直接测量。实际上,这些变量基本上是人们为了理解和研究某类目的而建立的假设概念,对于它们并不存在直接测量的操作方法。人们可以找到一些可观察的变量作为这些潜在变量的“标识”,然而这些潜在变量的观察标识总是包含了大量的测量误差。在统计分析中,即使是对那些可以测量的变量,也总是不断受到测量误差问题的侵扰。自变量测量误差的发生会导致常规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产生偏差。虽然传统的因子分析允许对潜在变量设立多元标识,也可处理测量误差,但是,它不能分析因子之间的关系。只有结构方程模型即能够使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处理测量误差,又可分析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 简单而言,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结构方程分析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与传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不同,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特定的因子结构,并检验它是否吻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多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组别内各变量的关系是否保持不变,各因子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目前,已经有多种软件可以处理SEM,包括:LISREL,AMOS, EQS, Mplus. 结构方程模型包括测量方程(LV和MV之间关系的方程,外部关系)和结构方程

最新★结构方程模型要点资料

★结构方程模型要点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模型构成 1、变量 观测变量:能够观测到的变量(路径图中以长方形表示) 潜在变量:难以直接观测到的抽象概念,由观测变量推估出来的变量(路径图中以椭圆形表示) 内生变量:模型总会受到任何一个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因变量;路径图会受 外生变量:模型中不受任何其他变量影响但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自变量;路 中介变量:当内生变量同时做因变量和自变量时,表示该变量不仅被其他变量影响,还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 内生潜在变量:潜变量作为内生变量 内生观测变量:内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 外生潜在变量:潜变量作为外生变量 外生观测变量:外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 中介潜变量:潜变量作为中介变量 中介观测变量:中介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 2、参数(“未知”和“估计”) 潜在变量自身:总体的平均数或方差 变量之间关系:因素载荷,路径系数,协方差 参数类型:自由参数、固定参数 自由参数:参数大小必须通过统计程序加以估计 固定参数:模型拟合过程中无须估计 (1)为潜在变量设定的测量尺度 ①将潜在变量下的各观测变量的残差项方差设置为1 ②将潜在变量下的各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固定为1 (2)为提高模型识别度人为设定 限定参数:多样本间比较(半自由参数) 3、路径图 (1)含义:路径分析的最有用的一个工具,用图形形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各种线性关系,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关系。 (2)常用记号: ①矩形框表示观测变量 ②圆或椭圆表示潜在变量 ③小的圆或椭圆,或无任何框,表示方程或测量的误差 单向箭头指向指标或观测变量,表示测量误差 单向箭头指向因子或潜在变量,表示内生变量未能被外生潜在变量解释的部分,是方程的误差 ④单向箭头连接的两个变量表示假定有因果关系,箭头由原因(外生)变量指向结果(内生)变量

使用AMOS解释结构方程模型

AMOS输出解读 惠顿研究 惠顿数据文件在各种结构方程模型中被当作经典案例,包括AMOS 和LISREL。本文以惠顿的社会疏离感追踪研究为例详细解释AMOS的输出结果。AMOS同样能处理与时间有关的自相关回归。 惠顿研究涉及三个潜变量,每个潜变量由两个观测变量确定。67疏离感由67无力感(在1967年无力感量表上的得分)和67无价值感(在1967年无价值感量表上的得分)确定。71疏离感的处理方式相同,使用1971年对应的两个量表的得分。第三个潜变量,SES(社会经济地位)是由教育(上学年数)和SEI(邓肯的社会经济指数)确定。 解读步骤 1.导入数据。 AMOS在文件ex06-a.amw中提供惠顿数据文件。使用File/Open,选择这个文件。在图形模式中,文件显示如下。虽然这里是预定义模式,图形模式允许你给变量添加椭圆,方形,箭头等元素建立新模型

2.模型识别。 潜变量的方差和与它关联的回归系数取决于变量的测量单位,但刚开始谁知道呢。比如说要估计误差的回归系数同时也估计误差的方差,就好像说“我买了10块钱的黄瓜,然后你就推测有几根黄瓜,每根黄瓜多少钱”,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如何告诉你“我买了10块钱的黄瓜,有5根”,你便可以推出每根黄瓜2块钱。对潜变量,必须给它们指定一个数值,要么是与潜变量有关的回归系数,要么是它的方差。对误差项的处理也是一样。一旦做完这些处理,其它系数在模型中就可以被估计。在这里我们把与误差项关联的路径设为1,再从潜变量指向观测变量的路径中选一条把它设为1。这样就给每个潜变量设置了测量尺度,如果没有这个测量尺度,模型是不确定的。有了这些约束,模型就可以识别了。 注释:设置的数值可以是1,也可以是其它数,这些数对回归系数没有影响,但对误差有影响,在标准化的情况下,误差项的路径系数平方等于它的测量方差。 3.解释模型。 模型设置完毕后,在图形模式中点击工具栏中计算估计按钮 运行分析。点击浏览文本按钮。输出如下。蓝色字体用于注解,不是AMOS输出的一部分。 Title Example6,Model A:Exploratory analysis Stability of alienation, mediated by ses.Correlations,standard deviations and means from Wheaton et al.(1977). 以上是标题,全是英文,自己翻译去吧,没有什么价值,一堆垃圾。 Notes for Group(Group number1) The model is recursive. Sample size=932

AMOS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Amos模型设定操作 在使用AMOS进行模型设定之前,建议事先在纸上绘制出基本理论模型和变量影响关系路径图,并确定潜变量与可测变量的名称,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1.绘制潜变量 使用建模区域绘制模型中的潜变量,在潜变量上点击右键选择Object Properties,为潜变量命名。 2.为潜变量设置可测变量及相应的残差变量 使用绘制。在可测变量上点击右键选择Object Properties为可测变量命名。其中Variable Name 对应的是数据的变量名,在残差变量上右键选择Object Properties为残差变量命名。

3.配置数据文件,读入数据 , File——Data Files——File Name——OK。 4.模型拟合 View——Analysis Properties——Estimation——Maximum Likelihood。 5.标准化系数 Analysis Properties——Output——Standardized Estimates——因子载荷标准化系数。

6.参数估计结果 @ Analyze——Calculate Estimates。红色框架部分是模型运算基本结果信息,点击View the Output Path Diagram查看参数估计结果图。 7.模型评价 点击查看AMOS路径系数或载荷系数以及拟合指标评价。 路径系数/载荷系数的显著性 模型评价首先需要对路径系数或载荷系数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 模型拟合指数 模型拟合指数是考察理论结构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的统计指标。拟合指数的作用是考察理论模型与数据的适配程度,并不能作为判断模型是否成立的唯一依据。拟合优度高的模型只能作为参考,还

AMOS结构方程模型修正经典案例

AMOS结构方程模型修正经典案例 第一节模型设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 释四个步骤。下面以一个研究实例作为说明,使用 Amos7 软件1进行计算,阐述在实际应用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运算、修正与模型解释过程。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 本案例在著名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SC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构建潜变量并建立模型结构。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问卷对某超市顾客购物服务满意度调查得到实际数据,然后利用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后的数据2进行分析,并对文中提出的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解释。 二、潜变量和可测变量的设定 本文在继承 ASCI 模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了一些改进,在模型中 增加超市形象。它包括顾客对超市总体形象及与其他超市相比的知名度。它与顾客期望,感知价格和顾客满意有关,设计的模型见表7-1。 模型中共包含七个因素 (潜变量 ):超市形象、质量期望、质量感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 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 W. Anderson & Claes Fornell,2000;殷荣伍, 2000)。 表 7-1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和基本路径假设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基本路径假设 超市形象 顾客抱怨质量期望 感知价值 顾客满意 质量感知 顾客忠诚超市形象对质量期望有路径影响 质量期望对质量感知有路径影响 质量感知对感知价格有路径影响 质量期望对感知价格有路径影响 感知价格对顾客满意有路径影响 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有路径影响 超市形象对顾客满意有路径影响 超市形象对顾客忠诚有路径影响 2.1 、顾客满意模型中各因素的具体范畴 1本案例是在Amos7 中完成的。 2见 spss数据文件“处理后的数据 .sav”。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案例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案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应用案例1 第一节模型设定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释四个步骤。下面以一个研究实例作为说明,使用Amos7软件2进行计算,阐述在实际应用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运算、修正与模型解释过程。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 本案例在着名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SC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构建潜变量并建立模型结构。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问卷对某超市顾客购物服务满意度调查得到实际数据,然后利用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后的数据3进行分析,并对文中提出的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解释。 二、潜变量和可测变量的设定 本文在继承ASCI模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了一些改进,在模型中增加超市形象。它包括顾客对超市总体形象及与其他超市相比的知名度。它与顾客期望,感知价格和顾客满意有关,设计的模型见表7-1。 模型中共包含七个因素(潜变量):超市形象、质量期望、质量感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 W. Anderson & Claes Fornell,2000;殷荣伍,2000)。 表7-1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和基本路径假设 、顾客满意模型中各因素的具体范畴 参考前面模型的总体构建情况、国外研究理论和其他行业实证结论,以及小范围甄别调查的结果,模型中各要素需要观测的具体范畴,见表7-2。 表7-2 模型变量对应表 1关于该案例的操作也可结合书上第七章的相关内容来看。 2本案例是在Amos7中完成的。 3见spss数据文件“处理后的数据.sav”。

结构方程Amos操作Word案例

超市形象质量期望 质量感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 顾客抱怨 顾客忠诚 应用案例1 第一节模型设定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释四个步骤。下面以一个研究实例作为说明,使用Amos7软件2进行计算,阐述在实际应用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运算、修正与模型解释过程。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 本案例在著名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SC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构建潜变量并建立模型结构。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问卷对某超市顾客购物服务满意度调查得到实际数据,然后利用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后的数据3进行分析,并对文中提出的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解释。 二、潜变量和可测变量的设定 本文在继承ASCI模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了一些改进,在模型中增加超市形象。它包括顾客对超市总体形象及与其他超市相比的知名度。它与顾客期望,感知价格和顾客满意有关,设计的模型见表7-1。 模型中共包含七个因素(潜变量):超市形象、质量期望、质量感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 W. Anderson & Claes Fornell,2000;殷荣伍,2000)。 表7-1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和基本路径假设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基本路径假设 超市形象对质量期望有路径影响 质量期望对质量感知有路径影响 质量感知对感知价格有路径影响 质量期望对感知价格有路径影响 感知价格对顾客满意有路径影响 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有路径影响 超市形象对顾客满意有路径影响 超市形象对顾客忠诚有路径影响 2.1、顾客满意模型中各因素的具体范畴 参考前面模型的总体构建情况、国外研究理论和其他行业实证结论,以及小范围甄别调查的结果,模型中各要素需要观测的具体范畴,见表7-2。 1关于该案例的操作也可结合书上第七章的相关内容来看。 2本案例是在Amos7中完成的。 3见spss数据文件“处理后的数据.sav”。

1什么是结构方程模型

1什么是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是应用线性方程表示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广义的一般线性模型。 ?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簡稱SEM),早期稱為線性結構方程模式(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簡稱LISREL)或稱為共變數結構分析(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主要目的在於考驗潛在變項(Latent variables)與外顯變項(Manifest variable, 又稱觀察變項)之關係,此種關係猶如古典測驗理論中真分數(true score)與實得分數(observed score)之關係。它結合了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與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包涵測量與結構模式。 ? 1.1介绍潜在变量与观察变量的概念 ?(1)很多社会、心理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变量,都不能准确、直接地测量,这种变量称为潜变量,如工作自主权、工作满意度等。 ?(2)这时,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一些外显指标,去间接测量这些潜变量。如用工作方式选择、工作目标调整作为工作自主权(潜变量)的指标,以目前工作满意度、工作兴趣、工作乐趣、工作厌恶程度(外显指标)作为工作满意度的指标。 ?(3)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妥善处理这些潜变量,而结构方程模型则能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其指标。 (4)书上第7页 观测变量:能够观测到的变量(路径图中以长方形表示) 潜在变量:难以直接观测到的抽象概念,由测量变量推估出来的变量(路 径图中以椭圆形表示) 内生变量:模型总会受到任何一个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因变量;路径图 会受到任何一个其他变量以单箭头指涉的变量 外生变量:模型中不受任何其他变量影响但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自变量; 路径图中会指向任何一个其他变量,但不受任何变量以单箭头指涉的变量) 中介变量:当内生变量同时做因变量和自变量时,表示该变量不仅被其他 变量影响,还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 内生潜在变量:潜变量作为内生变量 外生观测变量:外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 外生潜在变量:潜变量作为外生变量 外生观测变量:外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 中介潜变量:潜变量作为中介变量 中介观测变量:中介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 1.2介绍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概念(书上第9页)

结构方程模型 方法与应用 王济川

第一章绪论 1.1 模型表述 1.1.1 测量模型 1.1.2 结构模型 1.1.3 模型表达方程 1.2 模型识别 1.3 模型估计 1.4 模型评估 1.5 模型修正 附录1.1 将总体方差/协方差表达为模型参数的函数附录1.2 结构方程模型的最大似然函数 第二章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2.1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基础知识 2.2 连续观察标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2.3 非正态与删截连续观察标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2. 3.1 非正态性检验 2.3.2 非正态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2.3.3 删截标识的验证性生因子分析模型 2.4 分类观察标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2.5 高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附录2.1 BSI-18量表 附录2.2 条目可靠度 附录2.3 Cronbacha系数 附录2.4 分类结局测量的连接函数和概率计算 第三章结构方程模型 3.1 MIMIC模型 3.2 结构方程模型 3.3 单标识变量中测量误差的校正 3.4 检验涉及潜变量的交互作用

附录3.1 测量误差的影响 第四章潜发展模型 4.1 线性潜发展模型 4.2 非线性潜发展模型 4.3 多结局测量发展过程的线性潜发展模型 4.4 两部式潜发展模型 4.5 分类结局测量的潜发展模型 第五章多组模型 5.1 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5.1.1 多组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5.1.2 多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5.2 多组结构方程模型 5.3 多组潜发展模型 第六章结构方程建模的样本量估计 6.1 结构方程模型样本量估计的经验法则 6.2 satorra-Saris法估计样本量 6.2.1 应用satorra-Saris法估计CFA模型的样本量 6.2.2 应用satorra-Saris法估计LGM模型的样本量 6.3 蒙特卡罗模拟法估计样本量 6.3.1 蒙特卡罗模拟法估计CFA模型的样本量 6.3.2 蒙特卡罗模拟法估计LGM模型的样本量 6.3.3 蒙特卡罗模拟法估计具有协变量的LGM模型样本量 6.3.4 蒙特卡罗模拟法估计具有协变量和缺失值的LGM模型样本量6.4 基于模型拟合统计量/指标的SEM样本量估计 参考文献

结构方程模型(SEM)及其应用举例

结构方程模型(SEM)及其应用举例 该分公司有三类业务:无线业务、宽带业务以及综合业务。围绕着这三类业务产品的销售,该通信分公司还提供了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环节多方面的服务。结合该通信分公司的主要产品情况,从顾客满意度着手,重点分析并找出影响顾客满意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顾客满意度提升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1.设计满意度模型 根据该公司的业务具体情况,设计出了顾客满意度模型,如下图: 图:某通信分公司顾客满意度SEM模型 上图显示,该公司重点要考察的是产品满意度和服务满意度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图中的Xn是待构建的测量指标,λ值表示各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影响大小,ζn和δn表示误差,是受模型外因素影响的部分,如价格满意度等其他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一)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 结构方程分析可同时考虑并处理多个因变量。在回归分析或路径分析中,就算统计结果的图表中展示多个因变量,其实在计算回归系数或路径系数时,仍是对每个因变量逐一计算。所以图表看似对多个因变量同时考虑,但在计算对某一个因变量的影响或关系时,都忽略了其他因变量的存在及其影响。

(二)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测量误差 态度、行为等变量,往往含有误差,也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测量。结构方程分析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含测量误差。变量也可用多个指标测量。用传统方法计算的潜变量间相关系数,与用结构议程分析计算的潜变量间相关系数,可能相差很大。 (三)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 假设要了解潜变量之间的相关,每个潜变量者用我个指标或题目测量,一个常用的做法是对每个潜变量先用因子分析计算潜变量(即因子)与题目的关系(即因子负荷),进而得到因子得分,作为潜变量的观测值,然后再计算因子得分,作为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这是两个独立的步骤。在结构方程中,这两步同时进行,即因子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和因子与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 (四)容许更大弹性的测量模型 传统上,我们只容许每一题目(指标)从属于单一因子,但结构方程分析容许更加复杂的模型。例如,我们用英语书写的数学试题,去测量学生的数学能力,则测验得分(指标)既从属于数学因子,也从属于英语因子(因为得分也反映英语能力)。传统因子分析难以处理一个指标从属多个因子或者考虑高阶因子等有比较复杂的从属关系的模型。 (五)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 在传统路径分析中,我们只估计每一路径(变量间关系)的强弱。在结构方程分析中,除了上述参数的估计外,我们还可以计算不同模型对同一个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程度,从而判断哪一个模型更接近数据所呈现的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 - 三种分析方法对比 线性相关分析 :线性相关分析指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统计联系。两个变量地位平等,没有因变量和自变量之分。因此相关系数不能反映单指标与总体之间的因果关系。 线性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是比线性相关更复杂的方法,它在模型中定义了因变量和自变量。但它只能提供变量间的直接效应而不能显示可能存在的间接效应。而且会因为共线性的原因,导致出现单项指标与总体出现负相关等无法解释的数据分析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也可能包含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 简单而言,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结构方程分析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与传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不同,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特定的因子结构,并检验它是否吻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多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组别内各变量的关系是否保持不变,各因子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目前,已经有多种软件可以处理SEM,包括:LISREL,AMOS, EQS, Mplus.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引言 从大量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由事件的表象获得本质性的事件规律,是科研人员特别是管理工作者常见的研究工作方法,也是很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众多,深浅不一,效果各异。对于复杂事件而言,其牵涉的层面复杂,影响和制约因子众多,这些影响或制约因子往往又非孤立,而是相互牵涉、相互影响。故需要剖析事件的内在层面结构关系,分析事件的影响显在因子,并构建一定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而挖掘出事件的影响潜在因子,综合分析并构建一个或若干个事件发展的判断指标,且设定某一程度的判断标准,判断事件的发展动态。这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就是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因其优越性得到飞快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1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1.1 基本概念、思想及本质阐述 人们对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简称为SEM)的概念的阐述也是变化的,有从含糊到明确、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不断深入、由定格到扩充和发展的过程。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结构方程模型思想刚刚起源、萌芽时,起初确定为由Sewll Wright[1]最初提出了路径分析的概念,这种路径分析当时还没有定义为结构方程模型。之后的数十年中,对于路径分

析的方法和内涵不断扩充与展开。直到20 世纪70 年代,一些学者以Joreskog 和Wiley 为代表,将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加以整合,明确提出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2],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明确提出后,立即得到迅猛发展,内容进一步充实,方法扩充,针对实际研究对象的具体模式不断涌现,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展。早期的结构方程模型跟数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不是很融合,结合不大,也没有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和运用的实效性。结构方程模型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少,结构较为简单,方法较为单一,所列出的影响因子较少,全为显性因子,对于潜在因子的重视和提出要求是在21 世纪初的事情了。 进入21 世纪后,人们对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在本质进一步明确,对其内涵进一步加以扩充,其模型结构图的构建越来越复杂,因子越列越多,潜在因子被明确提出并作为结构方程模型必须要求的内容。如今明确阐述结构方程模型为当代行为和社会领域量化研究的重要统计方法,是传统数理统计方法与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点对于现代和未来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发展来说更为确切)。 当今学者[3,4]强调结构方程模型中包含显性指标、潜在变量、干扰或误差变量间的关系,进而获得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效果、间接效果或总效果。其基本上是一种验证性方法,通常必须有理论或经验法则的支持,在理论引导的前提下才能构建模型结构图,并进行后续工作。即便是对于模型的修正,也必须依据相关理论进行,强调理论的合理性,故结构方程模型是较为严谨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和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案例

应用案例1 第一节模型设定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释四个步骤。下面以一个研究实例作为说明,使用Amos7软件2进行计算,阐述在实际应用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运算、修正与模型解释过程。 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 W. Anderson & Claes Fornell,2000;殷荣伍,1关于该案例的操作也可结合书上第七章的相关内容来看。 2本案例是在Amos7中完成的。 3见spss数据文件“处理后的数据.sav”。

2000)。 表7-1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和基本路径假设 超市形象对质量期望有 路径影响 质量期望对质量感知有 路径影响 质量感知对感知价格有 路径影响 质量期望对感知价格有 路径影响 感知价格对顾客满意有 路径影响 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有 路径影响 超市形象对顾客满意有 路径影响 超市形象对顾客忠诚有 路径影响

2.1、顾客满意模型中各因素的具体范畴 参考前面模型的总体构建情况、国外研究理论和其他行业实证结论,以及小范围甄别调查的结果,模型中各要素需要观测的具体范畴,见表7-2。 表7-2 模型变量对应表 某超市总体形象的评价(a1) 与其它超市相比的形象(a2) 与其它超市相比的品牌知名度 (a3) 购物前,对某超市整体服务的期望 (a4) 购物前,期望某超市商品的新鲜程 度达到的水平(a5) 购物前,期望某超市营业时间安排 合理程度(a6) 购物前,期望某超市员工服务态度

达到的水平(a7) 购物前,期望某超市结账速度达到的水平(a8) 购物后,对某超市整体服务的满意程度(a9) 购物后,认为某超市商品的新鲜程度达到的水平(a10) 购物后,认为超市营业时间安排合理程度(a11) 购物后,认为某超市员工服务态度达到的水平(a12) 购物后,认为某超市结账速度达到的水平(a13) 您认为某超市商品的价格如何(a14) 与其他超市相比,您认为某超市商品的价格如何(a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