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研究评述_高千

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研究评述_高千
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研究评述_高千

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5期

3本文是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The Research Overvi ew of the Soci a l Criti cal Theory of

W estern Marxis m

Z HANG Zhen -peng

(Th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 w,Bohai University,J inzhou,L iaoning 121013)

Abstract: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 western Marxis m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heories,which in 2

cludes western Marxis m,western Marxol ogy and post -Marxis m theory .Fr om the vie ws of the theoreti 2cal study origin,fr o m the rep resentati on of figures,works and the genres,fr o m the funda mental con 2tents and methods,this paper not only has a general overvie w of 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 western Marxis m ,but als o co mpares it with 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Maxis m,exp laining its enlighten ment t o the theory research ofMarx πs S ocial Criticis m Theory .

Key words:S ocial Critical Theory;W estern Marxis m;W estern Marx ol ogy;Post -Marxis m 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研究评述

3

高 千 张英魁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巴黎公社的历史渊源与产生原

因的探讨、公社政权性质与核心价值理念的审视、公社执政原则与执政者角色定位这四个方面,虽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着研究的系统化程度不高、重复与低水平研究较多、缺乏新方法与新史料的运用等问题,这成为未来研究着力的重点。

关键词:巴黎公社;历史渊源;民主制度;公仆原则

时至今日,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距今已有138周年了,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历史意义是不言自明的,马克思指出:“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

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1]

从研究状况来看,无论是对其非难者抑或褒扬者,均对之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审视与反思巴黎公社运动留给当代中国发

展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与政党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这也正是学术界形成巴黎公社研究热潮的根本原因。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对巴黎公社历史渊源的探讨,对其政权性质、执政主体的研究,对公社执政原则的分析,对执政者构成的分析等,本文即对此研究现状做一较为系统的梳理,评析得失,并指明未来研究的重点所在,以供学术同仁参考。

一、对巴黎公社的历史渊源与发生原因的探讨

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与发生原因,一直是巴黎公社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一种观点倾向于巴黎公社是国际精神传播的产物,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国民族革命传统更为重要,第三种观点则是前两者的综合,认为是二者之交互作用的结果。早在1985年,刘昀献就撰文指出了巴黎公社与第一国际之间的亲缘关系,他认为是“国际的精神孕育了产生了巴黎公社,决定了公社革命的内容和政权的性质”。[2]他主要从第一国际的思想原则与巴黎公社的思想基础二者的一致性、思想与组织上二者所具有的阶级倾向性、广大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执行中的革命原则,以及事业共同性等五个方面加以论证。认为由于第一国际巴黎联合会在思想和组织上的影响,使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开始具有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倾向。其实,此种观点并不鲜见,吴惕安教授在1981年即发表成果指出:马克思和国际协会观点、思想的传播,以及国际会员在中央委员会中所起的积极作用,都为后来巴黎公社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而这恰恰与恩格斯的思想一脉相承,恩格斯指出,“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他诞生”。[4]

第二种观点是从法国民族传统与历史环境角度来探讨巴黎公社运动出现的原因,这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是法国历史传统的产物。1981年洪韵珊在《社会科学研究》上撰文指出:“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①公社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发生的。②巴黎工人阶级起义目的主要是保家卫国、反对帝制,并没有要无产阶级统治代替资产阶级统治的明确思想,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掺杂着‘民族的回忆’,这种民族回忆深刻体现在当时巴黎人民群众恢复1792—1794年的公社。③公社领导核心各政治派别都是植根于法国的土壤,继承了19世纪法国优秀思想家、革命家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洪韵珊又进一步指出,从当时国际阶级斗争和法国国内阶级斗争的具体条件来看,公社的产生同科学社会主义在法国问题上的指导方针是相反的,国际对公社的重大作用,恰恰是在公社产生之后,而不是在产生之前。因此,国际精神的影响对公社的产生不是主要的,更不是惟一的。[5]此种观点其实是立足于法国自身来探讨无产阶级专政伟大尝试产生的原因,并否定了外在国际因素产生重大推动的可能性。究其实质来说,虽然对公社产生的现实动因判断与认知有所差异,但认为法国历史传统与政治环境,其所塑造的巴黎公社的理论与原则,与第一国际产生的深层原因却是基本同一的。

第三种观点即是以上二者的综合,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巴黎公社产生的外在原因是第一国际革命思想的冲击,内在原因是公社接受了法国历史传统,双重影响所产生的合力是巴黎公社运动的基本原因。学者王琏指出,“从历史渊源上看,公社带有法国民族的革命传统的特色”,他认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诸多的武装起义育成了革命的巴黎人民,启发了他们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他们用武力取得了革命胜利并迅速建立了公社。[6]朱庭光认为,尽管公社革命期间许多组织形式体现了法国的民族特点,包括巴黎公社名称本身都来源于法国的历史传统,但同时,而且更重要的是,公社革命的政治倾向,它的思想渊源和核心人物的成长,都是与第一国际的存在及其活动密切关联的。[7]虽然朱庭光的思想偏向于第一国际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也承认公社革命运动体现了法国民族的历史特点。

二、对巴黎公社政权性质、执政主体与构成方式的审视

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执政主体与构成方式无疑是学术界关注最多,取得成果最为丰硕的部分之一。此类研究对于巴黎公社与无产阶级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多视阈的阐释。一般而言,关注这方面的学者之学术旨趣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的关照,目光集中在公社性质、执政主体及其构成方式的探讨。

(一)对巴黎公社性质的研究

关于巴黎公社是否属于无产阶级专政,即公社的性质定位,学术界形成三种看似矛盾、实旨仅为强调重点不同的三种观点:

其一,巴黎公社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只是无产阶级执掌政府的代名词。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一般立足于巴黎公社执政方式、理念与领导集体构成的非纯粹性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差异性,在比照中获此论断。如关勋夏教授认为,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尚不成熟和没有组成革命政党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中央委员会缺少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缺少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它的成员中虽然有16个是第一国际的成员,但他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其派别成分也十分复杂,对公社抱有不同的目的。中央委员会作为革命的临时政府和接替它的公社委员会,就成为一个不完全的不巩固的无产阶级政权。[8]梁文清也从公社思想的不统一角度指出,公社中央委员会的各政治派别对“公社”有着不同的理解,并没有建立正式的组织,在他们之中也未形成一个核心力量领导巴黎的革命运动。当起义爆发后,他们是“凭着革命的无产阶级本能投身于激烈的战斗中去的。而起义本身又是自发的,既无计划,也无纲领。”[9]可以说此类观点点出了巴黎公社在组织、理念、机制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不完善性,但应当明确,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探索初始阶段,是不可能产生现代语意中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的,而仅仅是作为无产阶级专政实践的探索。可以说,虽然巴黎公社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但却为实现纯粹无产阶级专政奠定了基础。

其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萌芽,与纯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存在一定距离。王琏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雏形或缩影,”但他对巴黎公社的不成熟之处也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虽然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基本特征,但没有把政权扩展到全国去,缺乏实现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任务的自觉性,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权力量去剥夺剥夺者,更没有积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工农联盟”。[10]朱庭光也赞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新型国家的雏形这一论断,他认为虽然公社仍没有跃出自发斗争的范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治经济措施刚刚提出而未付诸实施、还有许多措施属于临时应急性质而没有触及根本的社会改革、管辖范围限于巴黎未能行使全部国家权力等诸多缺陷,[11]但它已经包含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发生及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个体形态。

其三,巴黎公社实际便是无产阶级专政。吴惕安认为,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的统治,虽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错误,但并不影响公社政权的基本性质。[12]徐善广指出,巴黎公社是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权的政治形式,它与任何剥削阶级国家机器在性质和形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13]梁文清认为,巴黎公社用暴力推翻了旧政权,砸碎了旧的国家机器,是要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是要创造全新的国家,并在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国家权力向社会的转移,实现国家机关由“社会的主人”向“社会的公仆”的转变。[14]韦建平也持同样观点。[15]

(二)对执政主体与构成方式的研究

对执政主体与构成方式的认知,目前学术界基本趋于一致。马克思曾经总结道,被选出的公社委员会委员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16]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万红认为,从选举产生的86名公社掌权者及颁布的一系列革命措施,充分说明了它的无产阶级性质,充分表明这个政权把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摆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17]梁文清指出,选举的结果使工人代表走上了国家行政和政治管理的岗位,一举改变了政权的性质,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18]这指出了构成方式与执政主体二者的一致性特征。林凤升认为,新政府中央委员会中大多数是工人及工人代表,新政权的阶级组成决定了自己的性质,必然是广大人民的政权。[19]费东佐、朱信臣等也持同样观点。[20]

但对巴黎公社执政主体的构成方式认知上,学术界在对公社选举制度持有一致性意见之外,立足于选举的范围和考察程度,形成了有细微差别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公社按照普选制,对一切公职人员毫无例外地施行完全的选举制。万红指出,巴黎公社对一切公职人员实行全面的普选制。这样产生的公职人员,是从根本上区别于旧官僚的完全新型的人民的公仆。不仅公仆的主要领导即公社委员由选举产生,就连一般公职人员甚至工厂的厂长都由选举产生。[21]高洪

涛认为,公社是把选举的原则尽可能地贯彻到一切可以实行的地方和部门中去。公社的选举原则不仅在组织公社行政部门时适用,其他许多部门也实行了选举。比如公社时期,国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由本部门选举产生;工长、车间主任、厂最高领导等由工人选举产生。[22]但是,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高放指出:巴黎公社不是一切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的。高放认为,公社时期公职人员的产生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选举产生的。例如:政权系统的人民代表和国家领导干部,是由巴黎各区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军队系统的排长、连长、营长是由全体战士选举产生的;企业系统中的厂长、车间主任、工长等,是由工人大会选举产生的。二是上级任命的。例如:政权系统中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像铁路总监、警察局长、艺术家协会主席等,是公社委员会任命的;各部门下属的基层干部,又由各部门的领导人任命。[23]张有军也持同样的观点,“巴黎公社的干部并非全部由选举产生,根据工作需要,某些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则是公社委员经过集体充分酝酿讨论后任命的,而一般的工作人员,则是通过考核的方式进行选拔的。”[24]此两种观点涉及到了对普选制的理解,其实在真正含义的普选制体系之内,也并非全部政治与行政人员均由选举方式产生。从当今政治与行政两分情形来考察,就不难发现高放等学者所持之观点,与高洪涛等所持之专政机构的普选并不矛盾,纯粹依赖普选方式运行的体系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对巴黎公社执政的民主原则及现代价值的挖掘

有学者指出,研究巴黎公社的民主制度,必须坚持民主原则的理论预设,“在没有民主原则的理论预设的前提下谈论巴黎公社的民主是不全面的”。[25]纵观近年来学术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研究公社民主的内涵、价值意义以及对民主的保障等三个方面,其实质是在探寻民主实践所遵循的原则或无产阶级民主之理论预设问题,这也成为巴黎公社研究最重要、最具现代价值的部分。

(一)对巴黎公社民主制度的内涵研究。此类研究获得的核心论点是:巴黎公社民主制度的内涵即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周勇认为,巴黎公社革命的本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政权。这个政权最显著的特征是“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而“真正民主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实行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制度最核心内容就是人民群众的民主选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26]韦建平也指出,巴黎公社革命的阶级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公社及其革命者始终把建设民主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奋斗宗旨,使之与剥削阶级的政府和官吏区别开来。[27]朱信臣、费东佐等依据公社成立之初的公告进一步明确指出:“他们已经懂得: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无可推卸的职责和绝对权力”,并阐明了公社的性质,“用最简单的概念来说,……破坏这个机器,代之以真正的自治,这种自治在工人阶级的社会堡垒……中就是工人阶级的政府”,[28]这些研究都十分明确地对公社的人民当家作主之民主制度做了深刻的阐述。

(二)学术界对民主制度构成,包括民主选举的指导思想、民主原则、选举制度、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议行合一等均给予较为全面的阐述。梁文清认为,巴黎公社以平等的、不受财产状况限制的、也不论政治信仰的普选制来实践它的民主原则,是公平的、民主的。具体表现在:公社选举的程序和方法有利于大多数人民;公社选举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选举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仆;实现了平等的普选。[29]张爱军、孙贵勇认为,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包括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保护少数人权利的原则;平等的原则;“议行合一”的原则;开放的民族主义原则。[30]对这些关键原则与思想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

(三)学术界对民主制度的现代价值研究。人民的选举权与罢免权二者结合,形成了科学的无产阶级国家干部体制的雏形。周勇认为,把民主制度中的民主选举、群众监督、撤换和罢免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消除政权中不可避免的官僚制,使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力管理国家这一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得以有效贯彻实施。它不仅开了无产阶级国家干部的先河,而且创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干部体制的雏形,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31]林

凤升指出了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价值,“公社让劳动者直接参加企业的民主管理,这不仅体现了无产阶级国家的民主精神,也是劳动人民对国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的有益尝试”。[32]韦建平认为,在巴黎公社诸多可借鉴的历史经验中,它的以服务人民为荣的思想,它在社会主义民主和廉政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至今仍闪耀着历史的光辉。[33]张爱军认为,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是永存的,其一,无产阶级争得民主乃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其二,民主原则乃是巴黎公社政权构建所依据的根本原则,贯穿于巴黎公社的始终;其三,公社的民主原则对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阐明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厘清其原则的具体内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4]万红则从公社运动对世界无产阶级的影响角度确认其民主原则的重要所在,他认为,“一百多年来,巴黎公社一直指引着无产阶级前进的航向,它在斗争实践中以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为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成为留给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宝贵财富。”[35]

(四)对民主制度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普选制与撤换制对民主制的保障作用之上。万红认为,对公职人员实行普选制和撤换制这些最能体现无产阶级真正民主、最能体现无产阶级政权性质的革命措施,也是巴黎公社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和平演变,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都是非常重要的。[36]王曾瑜认为,直接普选应该是政治文明成熟的一个标尺,是人民对任何公仆实施考核和监督最有效、最直接、最有力的措施之一。[37]还有学者指出,专政主体的性质与民主制度保障之间具有关联性,无产阶级最有利于保障民主。梁文清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真正民主的保证”,“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达到真正的信仰自由的目的”。[38]张爱军等指出巴黎公社的平等追求,尤其是权利的平等乃是推行民主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议行合一的优点是权利机关及其职能的合并成功地解决了效率的问题。[39]

四、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及其实践的检讨

在中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就尤显重要,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仆的内涵、公仆身份或角色保障及其现代价值意义等方面。

诸多研究者均指出,巴黎公社公仆原则的本质在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张有军认为,巴黎公社“公仆”原则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不仅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干群关系,更是无产阶级政权与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重要区别。[40]张国安也对此持相同看法。[41]梁文清认为,在公社存在期间,巴黎的无产阶级利用其建立的新政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造,所采取的措施反映了巴黎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和革命首创精神,而这些主动性与首创精神都源自于无产阶级的社会公仆意识,这种意识又创造了全新的无产阶级民主,真正的民主。[42]而对于公仆原则具体内容的探讨,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梁文清认为,巴黎公社的社会公仆意识主要表现在选举负责的社会公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选举权和罢免权相结合的制度。其中,选举负责的社会公仆,是巴黎公社的创举,是社会公仆意识的真实体现,也是巴黎公社实行人民监督制的前提,监督被选举人是否成为社会公仆也就是人民监督制度的明显特点。[43]无疑,公仆原则同样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张有军认为,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所坚持的“公仆”原则,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44]朱信臣等认为,尽管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公社首创并坚持的“公仆”原则,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45]张国安认为,重温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和列宁的公仆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公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46]刘保国认为,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建设,特别是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与公职人员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指导。[47]

巴黎公社对如何保障执政者的公仆角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学者们从其具体实践中,归纳出防止执政者角色蜕变的措施与经验。朱信臣、费东佐等指出,为了防范人民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凌驾于人民之上,巴黎公社实行了民

主选举与对民负责原则、政治公开与民主监督原则、廉洁奉公与反对特权原则三项原则。其中,民主选举与对民负责原则是巴黎公社“公仆”原则的首要内容;政治公开与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也是巴黎公社“公仆”原则的实质所在。[48]张国安认为,为了使国家公职人员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防止他们变成凌驾于人民之上的“主人”,巴黎公社实行了以下四项原则:普选制与撤换制原则、低薪制原则、民主监督原则、群众利益原则。[49]刘保国认为,防止无产阶级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措施有人民群众选举和监督干部的原则,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原则,关心群众、为群众谋利益的原则。[50]张有军等其他学者也对此持同样观点。[51]

经过学者们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前我国的巴黎公社研究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纵观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的研究,论者以为,研究仍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其一,在研究内容上,对诸多问题的研究仍处于模糊状态。例如,巴黎公社是一个全国性政权还是一个地方性政权、公社时期国民自卫军的性质界定等问题仍存在众多分歧;其二,在用巴黎公社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等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上,研究成果仍相对较少,关注程度似有待加强;其三,在研究无产阶级专政和政党建设方面,学者对此所提的对策和建议虽不少,但多是抽象的思路和原则,可操作性不强,研究成果可用于实际工作的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构的现实,运用新方法与新手段对巴黎公社运动进行更为深入、系统与更具现实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413

[2] 刘昀献.试论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的精神

产儿[J].史学月刊,1985(3):100,96-99 [3][12] 吴惕安.论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J].

世界历史,1981(3):14,4-5[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413

[5] 洪韵珊.关于巴黎公社产生渊源的探讨

[J].社会科学研究,1981(2):109-111 [6][10] 王琏.实事求是地认识巴黎公社的历

史特点和历史经验[J].文史哲,1981

(4):98-99,96-97

[7][11] 朱庭光.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研究巴

黎公社史[J].世界历史,1982(6):3

-5

[8] 关勋夏.对巴黎公社几个问题的商榷[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4):125

[9] 梁文清.要为真理而斗争———论巴黎公社

的民主原则[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3(2):35-36

[13] 徐善广.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的政治

形式———纪念巴黎公社110周年[J].湖

北大学学报,1981(1):3

[14] 梁文清.论巴黎公社的社会公仆意识

[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1):

57-60

[15][27][33] 韦建平.以服务人民为荣———

巴黎公社民主和廉政建设的

有益探索———纪念巴黎公社

136周年[J].黄冈师范学院

学报,2008(1):95-96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55

[17][21][35][36] 万红.巴黎公社留给后人

的宝贵财富[J].西北第

二民族学院学报,2000

(1):88-91

[18][29][38][42][43] 梁文清.要为真理而

斗争———论巴黎公社

的民主原则[J].黔

南民族师范学院学

报,2003(2):35-

38

[19][32] 林凤升.国家政权职能的根本变

革———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30周年

[J].河北大学学报,2001(4):44-

45

[20][28][45][48] 朱信臣,费东佐,卢继元.

论邓小平对巴黎公社“公

仆”原则的创新发展[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04(2):15-16 [22] 高洪涛.浅议巴黎公社的民主选举、监督

和罢免[J].东岳论丛,1981(2):48 [23] 高放.巴黎公社的一切公职人员都是选举

产生的吗?[J].世界历史,1979(5):82 [24][40][44][51] 张有军.巴黎公社的“公

仆”原则与列宁的实践

[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1(6):52-54

[25][30][34][39] 张爱军,孙贵勇.重新审视

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

(3):67-75

[26][31] 周勇.实行人民当家作主保持社会

公仆本色的伟大创举———纪念巴黎

公社130周年[J].理论导刊,2001

(6):56-58

[37] 王曾瑜.用巴黎公社原则根治当今腐败

[J].炎黄春秋,1999(9):67-69

[41][46][49] 张国安.论列宁对巴黎公社公

仆原则的坚持和发展[J].理论

探讨,2007(6):25-26 [47] 刘保国.试论邓小平对巴黎公社公仆原则

的坚持和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3

(5):16-17

[50] 刘保国.从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看如何坚持

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J].新疆大学学报,

2003(1):10-14

A Revi ew of Studi es on the Paris Co mmune of

Acade m i c C i rcles si n ce1980s

G AO Q ian,Z HANG Ying-kui

(College of Political and S ocial Devel opment,Qufu Nor mal University,R izhao,Shandong,276826) Abstract:I n recent years,research of acade m ic circles on the Paris Commune move ment mainly focuse on four as pects which are p r obes of hist orical origin and reas ons t o cause the advent,servey of the regi m e and the ideas of the core value,g overning the p rinci p les and the r ole of ruler of Paris Com2 mune.W hile its many valuable achieve ments p r 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 on of s ocial2 istic har moni ous s ociety;but overall there are still s ome p r oble m s,such as the the syste matic research in a l o w level,many overlapp ing and coarse studies,lack of ne w methods and materials in use,etc, which will beco me the f ocus of the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the Paris Commune;hist orical origin;de mocratic syste m;the p rinci p le of public servant

第23课巴黎公社

第23课巴黎公社 【课标要求】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普法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了解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和对巴黎公社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巴黎公社历史意义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教学,特别是公社成员为捍卫公社而英勇战斗和献身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彻底革命的精神。 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史实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通过学习巴黎公社,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通过《国际歌》的教学,认识《国际歌》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 【重点难点】 一、重点:巴黎公社历史背景和公社性质。 二、难点:巴黎公社性质和失败原因。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巴黎公社和国际歌的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法、历史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多法相结合。 【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录像剪辑片段,教师谈话)同学们,刚才录像中这首悲壮、激昂的乐曲叫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过渡)为什么将《国际歌》作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的主题曲?它

(完整版)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谈及马克思,我们总能想起这样的一大串头衔,可是事实上我们对马克思其人又有多少的了解? 我想起我第一次接触马克思,应该是在小学课本上那篇关于他和恩格斯之间伟大友谊的文章。那时候的自己还很稚嫩,还很懵懂,对于马克思,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中国能够解放,中国人民可以得到自由与他密切相关。慢慢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对马克思的人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这代人是看着马克思的头像长大的,都难以忘怀他的那把大胡子,可真正去了解马克思却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却是等到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才对马克思其人和他所马克思主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心中的马克思。 首先说说马克思的生平。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除母语德文外,他先后攻下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俄文。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从小他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1835年10月,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大学时期的他开始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有了可以钻研的条件。在那个时期,工人阶级备受压迫,马克思对此时刻关注着。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受到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排挤,还有政府的威胁与压迫,但是他没有倒下,这些经历反而为他今后著作的诞生提供了原材料。接着他的著作不断诞生: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总结归纳

23《出师表》 一、文学常识 1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后世称:诸葛武侯。代表作《诸葛亮集》,本文节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2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这篇表文,从表达方式上看,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3《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计退敌、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设八阵图、三气周瑜 4.摘录诸葛亮的名言: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涉及《出师表》有关古诗文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6.有关成语: A.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B.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C.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D.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 E.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F.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邀请别人// G.计日而待:指计算日子等待,意思为期不远//还有感激涕零、斟酌损益、不知所云等。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二、三行对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创,开创,创立。而,表转折。崩殂,帝王之死。疲弊,疲惫凋敝。诚,确实。之,结构助词,的。秋,时候。 先帝开创的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这门课的开设,是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 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公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当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基继承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到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家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巴黎公社》 习题

第19课巴黎公社 一、选择题 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其论据不包括() A、公社委员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社委员会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 C、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D、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3、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是在() A、1869年 B、1870年 C、1871年 D、1872年 4、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 A、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建立工人阶级的立法机构等 5、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B、缺乏同外省革命者的联系 C、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D、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6、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这是指() A、公社是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 B、用新的政权机构代替旧的国家机器 C、极大地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D、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7、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组织被定名为() A、正义者同盟 B、国际工人协会 C、共产国际 D、共产主义同盟 8、巴黎公社时期以工人为主的武装力量叫做() A、赤卫队 B、义勇军 C、国民自卫军 D、工人民兵 9、《国际歌》的词作者是() A、瓦尔兰 B、弗兰克尔 C、鲍狄埃 D、狄盖特 10、巴枯宁认为:巴黎公社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政党),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

立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巴枯宁强调()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社是现在唯一的政权,兹命令: 第一条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 第二条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管理或职员,将被立即开除。 ──摘自1871年3月29日巴黎公社法令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马克思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2、材料:“年9月28日,在伦敦成立了著名的第一国际。马克思是这个协会的灵魂,协会的第一个公告以及许多决议、声明和宣言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请回答: (1)材料中涉及的年代是哪一年? (2)第一国际是当时成立的什么国际工人组织? (3)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中作了怎样的工作?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关于马克思的课程,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我自己也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 19 世纪,但是没有停留于 19 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横跨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从前只是知道马克思主义,却不知道是马克思主义到底讲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开始觉得摸不着头脑,在老师的指点下,我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其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更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 19 世纪 40 年代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存在着统一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我们应该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包括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其中辩证唯物论并非马克思独创,而是马克思总结和综合了前人优秀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的独创。马克思把辩证唯物论运用到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发现人类社会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的原因,是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根据这一观察,马克思创建了历史唯物论。 直到今天,我还没有看到有什么理论能推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所以我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能够成立的。其实今天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提出质疑的人也并不是很多。 同辩证唯物论一样,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不是马克思凭空独创,仍是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结晶。但和历史唯物论一样,马克思对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也有独到的发展,这就是马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人教版必修1)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1)原因: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尖锐激化。 (2)表现: ①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便频繁发生。 ②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且公开化,即工人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 2.空想社会主义 (1)盛行时间:19世纪初。 (2)主要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日益暴露,社会矛盾也日益激化。 (3)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⑷基本思想: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⑸历史局限: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其理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⑹历史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即思想基础。 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⑴时间:19世纪三四十年代。 ⑵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渐明显暴露出来,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 ⑶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⑷意义: ①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由经济斗争发展到争取获得政治权利。 ②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要点补充]1825年经济危机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固有基本矛盾的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3)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来源。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众,总结工运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汲取优秀思想成果。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1848年2月 (2)内容:①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③科学地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壮大的历史,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

第19课巴黎公社

第19课巴黎公社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记住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了解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了解和对巴黎公社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史实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 本课的难点: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自主预习 一、巴黎公社的建立 1.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背景:。 2.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时间:年月日。 3.巴黎公社的成立:年3月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由瓦尔兰等著名工人运动活动家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掌握了政权。 4.巴黎公社的性质:。 二、“五月流血周” 1.1871年5月日到日,一周之内巴黎公社数以万计的社员被反动派屠杀。 2.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三、《国际歌》的诞生 1.《国际歌》创作的背景:。 2. 词作者:; 3. 曲作者:。 4.《国际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 【例题精析】 小明要了解《国际歌》歌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他应查阅下列哪方面的历史?()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 B. 法国大革命史 C. 巴黎公社革命史 D.俄国十月革命史 方法点拨: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社员、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 答案:C 。解题感悟:本题考查的是《国际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目标检测】 1.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是() A. 1871年3月18日 B. 1871年3月28日 C. 1870年9月4日 D.1871年5月28日2.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 A. 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俄国十月革命 3.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谱曲的音乐家是() A.欧仁·鲍狄埃 B.比尔·狄盖特 C.瓦尔兰 D.弗兰克尔 4.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宪章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C. 巴黎公社 D.第一国际

我眼中的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 个学期,我们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门课,通过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我对马克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烙史册,他的学说永放光芒,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犹太人。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是家庭妇女,荷兰人。1830年至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学习。1835年10月,他进入伯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马克思起初研究法学,后来转向研究历史和哲学。1837年,他参加青年黑格尔派。1841年初,他写成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学说的差别》,简单阐明哲学和生活的辩证统一原则。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未经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起,他为《莱茵报》撰稿,后任主编,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1843年5月,马克思与童年时代女友燕妮结婚。《莱茵报》被查封后马克思与燕妮迁居巴黎,投身工人运动。1844年,马克思创办了《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依靠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建立平等社会的思想。他明确指出,必须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才能建立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马

克思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结合;等等。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见面。两人共同写作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派主要代表鲍威尔登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使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后来,马克思又完成《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年,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迁居布鲁塞尔,在此写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布鲁塞尔和恩格斯会面,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青年黑格尔派进一步批判,并阐明了他们新的世界观理论,特别指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1846年至1847年,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马克思到伦敦,参加了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并接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从此,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纷纷以《共产党宣言》作为行动的指南和斗争纲领,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后人对马克思的评价中讲到马克思无疑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理论家和思想家,正如达尔文发现生物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不止于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由他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经。马

第一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示例二_高一历史教案

第一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学设计示例二_高一历史教案 第一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学设计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教育性目标: 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国际成立及其历史作用。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保卫公社战斗。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能力培养:①、通过分析第一国际成立条件(客观、主观),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②、通过总结“为什么说是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比较“3·18革命与以前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提供材料或据课本已有材料让学生分析相应问题,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问题能力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教养性目标:①、通过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挠的。 ②、巴黎人民为保卫公社事业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鼓舞着全世界的革命人民。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与失败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途中会遇到各种挫折,但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曲折中继续前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性质。 三、教材处理及运用的基本思路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和本课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的关材料以及有利于突破知识点的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的各种感官和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师生民主交流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课堂教学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全程参与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师放录音《国际歌》,放完后,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对,它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以充满战斗激情的歌词、磅礴的气势、雄伟庄严的旋律和强有力的召唤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世界、全球的战歌——《国际歌》。这首歌,诞生在无产阶段与资产阶级进行生死搏斗的枪炮声中,诞生在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的第二天。巴黎公社是怎么回事?19世纪60、70年代工人运动现状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第一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点击鼠标,现出题目) 讲述新课: 师:第一国际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国际工人运动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问题——第一国际的成立。(师点击鼠标,出示第一国际成立表格:)第一国际成立 历史条件 时间

部编版九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选择题带答案

23.诗词曲五首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班级:姓名: 说明:精心编辑整理,可以下载后删除答案印刷使用。 23.诗词曲五首 一、十五从军征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四、过零丁洋/文天祥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一、《十五从军征》 【习题】 1、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之泪。 2、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遥望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这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人的离去。

C、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近景描写。运用白描手法,作者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从正面表现征人从军时间之久,物是人非,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B、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这两句写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表明他久别家乡,急于了解家中亲人的现状。 C、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老兵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家园荒芜,没有粮食可吃,表现了老兵的孤苦伶仃。 D、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写老兵做好饭后,有意识的到门口张望,盼望家人回来一起吃团圆饭。 4.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素:满怀希望一希望落空一彻底失望一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5.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十五”“八十”既可实指,也可虚指,这样写的目的是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

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研究评述_高千

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5期 3本文是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The Research Overvi ew of the Soci a l Criti cal Theory of W estern Marxis m Z HANG Zhen -peng (Th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 w,Bohai University,J inzhou,L iaoning 121013) Abstract: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 western Marxis m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heories,which in 2 cludes western Marxis m,western Marxol ogy and post -Marxis m theory .Fr om the vie ws of the theoreti 2cal study origin,fr o m the rep resentati on of figures,works and the genres,fr o m the funda mental con 2tents and methods,this paper not only has a general overvie w of 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 western Marxis m ,but als o co mpares it with 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Maxis m,exp laining its enlighten ment t o the theory research ofMarx πs S ocial Criticis m Theory . Key words:S ocial Critical Theory;W estern Marxis m;W estern Marx ol ogy;Post -Marxis m 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研究评述 3 高 千 张英魁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巴黎公社的历史渊源与产生原 因的探讨、公社政权性质与核心价值理念的审视、公社执政原则与执政者角色定位这四个方面,虽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着研究的系统化程度不高、重复与低水平研究较多、缺乏新方法与新史料的运用等问题,这成为未来研究着力的重点。 关键词:巴黎公社;历史渊源;民主制度;公仆原则 时至今日,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距今已有138周年了,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历史意义是不言自明的,马克思指出:“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 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1] 从研究状况来看,无论是对其非难者抑或褒扬者,均对之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审视与反思巴黎公社运动留给当代中国发 展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与政党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这也正是学术界形成巴黎公社研究热潮的根本原因。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对巴黎公社历史渊源的探讨,对其政权性质、执政主体的研究,对公社执政原则的分析,对执政者构成的分析等,本文即对此研究现状做一较为系统的梳理,评析得失,并指明未来研究的重点所在,以供学术同仁参考。

18课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学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 知识与技能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工人运动的兴起(3)空想社会主义(4)古典哲学(5)古典政治经济学(6)《共产党宣言》的发表(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8)巴黎社会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课前自主学习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暴露。2.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提高,资本家获利丰厚,但工人生活却没有改善。———日趋激化。 3.为探究矛盾根源,———国思想家————、和———国思想家————等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但无法实现的美妙构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4.19世纪三四十年——国、——国和————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汲取优秀的思想成果,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英国的————和英法的————,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年,他们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即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的客观规律,充分肯定了————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号召————,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评价:《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的诞生。从此,————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采取投降政策,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革命由此爆发。 2.过程:1871年3月,巴黎人民组织的国民自卫军打败了临时政府军,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即——。 3.措施:(1)政权建设:废除———,取消资产阶级———,以———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4.社会经济:没收———的工厂交给————管理;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论文)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班级与班级代码 14级应用心理学1班142512181 专业应用心理学 指导教师:张成诗 学号: 14251218122 姓名:麦艳婷 提交日期: 2015 年 4 月 23 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麦艳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中国化 1.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1.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马克思吧,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还会有不同的见解,不过普遍被大家接受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句话准确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揭示其本质属性,还冠之以后继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被完善、与时俱进、具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理论。 1.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 马克思的产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必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对理论指导的现实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人类思想已有成果,特别19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而随着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品格更高尚,知识理论修养更深厚,更注重实践,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主观条件。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必然,随着无产阶级力量的崛起,它必定带领无产阶级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易错提醒]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成立 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的权利。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4.失败原因 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 5.历史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轻巧识记] 巴黎公社 [教材补遗] 关于巴黎公社的原则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时曾指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传统观点一般都把马克思所说的原则归纳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必须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这种观点开始受到质疑。 有些学者认为,传统上对巴黎公社原则的论述并不符合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实际情况。马克思在谈到“公社原则”时,无论是英文还是德文,都是复数,而非单数。所以,公社的原则不是上述一条原则,而是一系列原则。除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外,还包括:国际主义原则、人民当家

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第23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自由引导人民》是世界名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特点是() A.法国二月革命,现实主义 B.法国七月革命,浪漫主义 C.巴黎公社,现代主义 D.法国二月革命,浪漫主义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代表作,反映的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事件。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彩来描绘外部世界,这一美术流派是() A.古典主义美术B.浪漫主义美术 C.现代主义美术D.印象画派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史实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本题注意抓住题干中强调的“用光和色彩来描绘外部世界”,这正是印象画派的特点。 3.(2012·潍坊高二检测)朱铭在《中国美术》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这种“追求”的有() ①《自由引导人民》②《向日葵》③《拾穗者》④《日出·印象》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B。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对光和色彩的注重,应属于印象派绘画的特点。而①是浪漫主义流派作品,③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4.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 解析:选C。现代主义以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艺术家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美术最有影响的画家,以极强的创造力和多变的艺术面貌著称,题目中的信息体现了毕加索强调彰显个性的艺术理念。 一、选择题 1.“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选B。从库尔贝的名言看,其坚持眼见为实,意即其画作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这属于现实主义的画风。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 X X X 我眼中的马克思是一位命运多舛的思想家,并且他是完全清醒地走向他生存困境道路的。马克思1818年公历5月5日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普通的律师家庭。作为地位最低的犹太人,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用尽毕生的心血写成流传万古的惊天诗篇。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对于我们来说,马克思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熟悉于少年时代便耳熟明祥他的共产主义,陌生在他的品格人性和生平细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观点,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的心中、马克思不只有单调的只有冰冷的逻辑,他是多姿的,他是彩色的。他是热烈的红色,浪漫的紫色,纯洁的绿色,暗调的灰色。 马克思没有上过小学,他的小学功课完全是在家里完成的,老师就是他博学多闻的父亲。父亲除了教他学德语、算术、图画等小学课程外,还常带他去实地参观本城的文化古迹,给他讲历史故事、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最新的科学发明。马克思聚精会神地听讲,常常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日积月累,童年时代的马克思知识水平已远远超过许多同龄的孩子。他家的近邻、父亲的朋友威斯特华伦,是一位有民主思想的政府官员.非常喜欢马克思,常给孩子们讲希腊神话故事,背诵莎士比亚的剧本。他的女儿燕妮、儿子埃德加尔同马克思结成了好朋友。马克思的童年生活是在紧张和愉快的学习中度过的。 少年的马克思不知抽象是指从复杂的事物中排除非本质属性,透过现象抽出其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便问当老师的妈妈:“妈妈!什么叫‘具体”什么叫‘抽象’?”妈妈说:“‘具体’就是看得见的,摸得到的;‘抽象’就是看不见的,摸不到的……”马克思心领神会地“唰唰唰”在作文簿上写了:“今天早上我起来,看见我具体的妈妈,在烧具体的早饭。我打开具体的窗户,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抽象的新鲜空气……”这样,马克思长大后便发明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贡献巨多,他一生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为人类大多数人的幸福工作。马克思在17岁时就确立了这一信念。在资本主义横行的19世纪,他为工人的被压迫而进行斗争、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所著做的《资本论》、《共产主义宣言》至今仍被众人广为传阅。英国广播公司曾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大家可能也都知道,马克思最后位列榜首。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的确发人深思。罗曼罗兰曾把人生比喻成那浩浩荡荡奔流着的大江,人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往往如那江心岛屿在晨雾和阳光中时隐时现。马克思于后世人的影响就像后来穿破最后雾霾普照大地的阳光,且不说是非功过,至少,它带给人是不曾看到的新的希望。这希望,如红色的波涛热烈、汹涌的冲击时代的思想。有人曾经向我提出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你对马克思主义是信仰还是反对?----我的回答是:不信仰,也不反对! 理由是,我还没有取得信仰或是反对的资格。 马克思著作丰富,堪称等身;而我很惭愧,只读过很少的部分,特别是他的主要著作,如《资本论》等等,我压根儿没有读完;连浏览一遍都没有做到,根本谈不上精读和精研。充其量,只是读过一点,知道一点。有什么资格信仰,有什么资格反对!我的小小的长处是,还保留着一点知羞耻的道德情怀,万不敢大言不惭,摸到大象的尾巴,就声称已是深得“大象精髓”,可担当“大象学导师”了。就是这“读过一点,知道一点”的表白,我也深知并不完全靠谱,因为是否真知道了,还是个有待证实的问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