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的演变

全球化下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的演变
全球化下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的演变

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 学过外交学的人都知道,外交学有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家利益。 依照这一理论,国际上的外交活动都是围绕着本国的国家利益进行的。所谓国家利益,一般是指以经济利益为主的领土、资源、市场等可计量利益以及国家安全等不可计量的利益。 这个理论有一句名言,叫做“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这句名言一直被讲述外交和参与外交实践的人们奉为圭臬。 这个理论一般来讲是正确的,可以说非常形象与深刻地讲明了外交的目的与实质。它尤其适用于世俗化国家。所谓世俗化国家,是指政治经济社会已摆脱宗教控制的国家,用这一理论来读解这些国家的外交,可以非常清楚地明白他们外交的来龙去脉,明白其目的与实质。 比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世俗化国家,除了在古代一个非常短暂的时期外,宗教从来没能够统治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近代日本的外交,就一直遵循着利益原则。它的典型的利益外交的实例,是三十多年前超越意识形态障碍并且不顾盟主国美国的反对而与中国建交。 三十多年前主政日本的首相田中角荣,从国家利益出发,舍弃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不顾国内右派的威胁与反对,也不顾不愿被搅乱战略步伐的盟主国美国的反对,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一般人理解,田中角荣与中国建交是出于对中国的友好感情的缘故,中国媒体以及日本左派媒体也都喜欢炒作这种感情,但在其背后,其实是政治家们及其所代表财团对建交之后所获好处的精确算计。田中角荣及所代表的财团看到,与台湾相比,中国大陆丰富的廉价资源和潜在的广袤市场更有利于日本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为日本企业就近获得发展资源和进入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这是日本外交史上利益外交的一篇杰作,充分体现了世俗国家的利益主导型外交风格。 这种理论在中国也一直很有市场,很受许多学者及外交家的追捧和信奉。中国也属于政教分离、社会世俗化的国家,对利益论外交有强烈共鸣。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外交的务实色彩愈见浓厚,意识形态色彩愈见淡薄,利益外交论愈发受到学者或专家的推崇。在近期的很多外交声明以及论文中,我国的学者和有关人员都公开地不加掩饰地把国家利益当做外交活动的正当性依据。在联合国大会的某次发言中,中国代表在对某提案表示反对态度时,提出的理由与根据是:它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很多外交人员在与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人员交往时往往提出“国家利益为重”的原则,即超越意识形态或国家体制障碍,寻找利益的共同点。 但是,这种理论也有其薄弱之处,就是它不能涵盖偏重意识形态国家的外交,尤其是不能涵盖宗教影响强烈或者政教合一的国家的外交,利益论不能解释这些国家外交的实质与目的。 偏重意识形态或宗教色彩强烈的国家的外交,其行动取向深受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其目的往往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实现其意识形态或宗教的目的。作为极端外交行为的战争,这些国家,尤其是宗教国家进行的战争,往往不是争夺领土或资源等逐利性战争,而是宗教战争。 在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美国人的外交,其实也一直是偏重意识形态的外交。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Social Ideology) 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为宗教,为哲学(包括政治法律观点和道德),为文学,为艺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恐惧创造神。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盲目势力的恐惧。这种势力确实是盲目的,因为人民群众不能预见到它。因为它使无产者和小业主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突如其来的”、“出人意料的”、“偶然发生的”破产和毁灭,使他们变成乞丐,变成穷光蛋,变成娼妓,甚至活活饿死。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压抑、灾难、残酷的折磨,是现代宗教的社会根源。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宗教决不会自行消亡。宗教的消亡需要唯物主义无神论的长期战斗。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中世纪把意识形态中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汉末的黄巾起义、北宋的方腊起义、元朝的红巾军起义、清朝的白莲教起义,都是披上宗教外衣的。德国的农民战争也是如此。 哲学这门学问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变化。旧哲学被称为科学的科学,它包罗着关于世界的知识,并以自己代替一切科学。各种具体科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结束了旧哲学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的旧哲学不同,它不是站在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的学说,是科学认识和革命改造的武器。政治、法律观点和道德学说也是哲学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不同,哲学阵营就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凡是主张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的为唯物主义哲学。与此相反的,则为唯心主义哲学。

应对西方和平演变中国青年的行为选择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中国青年的行为选择 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班级:自研112 学号:2201100386 姓名:刘鹏德 2011年11月

摘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和平演变的政治图谋愈演愈烈,而主要对象就是青年一代,这是因为青年群体的特点与渗透的要求相契合,影响着政权的建立与稳固,在政党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政治取向决定国家未来走向。当代大学生正面临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必须对和平演变的特征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牢牢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为防止和平演变,当代青年必须要: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加强对西方渗透的免疫力。 关键词:和平演变意识形态渗透理想信念 杜勒斯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和平演变首先从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上下手,然后循循善诱,登堂入室,最后控制青少年的思想。为和平演变中国青少年,美国中情局在《十条诫令》中非常明确地规定:“第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刻苦耐劳精神;第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第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第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国际敌对势力利用青年人的心理弱点以及最容易接受消费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宣传来诱惑和操纵他们大肆消费美国宣传的媒介产品,不仅从青少年市场群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06-01-13 16:18:00 ] 作者:佚名编辑: studa9ngns 西方政治童识形态包括自山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等许多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山主义意识形态。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观,对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撤切尔主义"、"里根革命," 是两次不同类型的自山主义改革,标志着20世纪自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山主义脱离了19世纪传统的自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力。 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第一次转型 Is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形成,本身的力量十分软弱,尚不能直接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他们首先在思想童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斗争,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列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发展。通过这场斗争,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有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德的信仰自山和思想自Ifl;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山、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一些思想家提出的自山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这些理论观点为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17至18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山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封建革命运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为适应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以“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的学说。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宜言》所体现的人权原则和包括的公民基本权利,构成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各项权利,诸如自山权、平等权、参政权、财产权等,均说成是一切人的、普遍的权利。所有这些为西方主流童识形态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保障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U 的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核心是以个人为中心来对待社会和他人的个人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

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主要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出现之初,是一个纯粹的学科名词,无涉于价值判断。1796年,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把意识形态定义为“观念的科学”,是一种哲学研究。在文义上,ideology一词是由“观念”(idea)和“学科”(ology)两字结合而成。特拉西尝试探索内在思维和观念的起源,希望意识形态此学科最后能和动物学、生理学一样,享有同样的学科地位。 一开始,意识形态一词并不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意识形态”来概括“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精神现象”后,该词才在东方流行起来。与此同时它的内涵和指涉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大多数学者都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对它进行定义,使得它越来越偏离特拉西的原意。许多学者将它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文化认同联系起来,指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价值凭依,而为了实现统治,这种凭依可以是扭曲事实的。 马克思、恩格斯将意识形态看成“虚假的意识”与“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意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马克思所理解的意识形态是具体社会中人对物质实践的一种理解和把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理解和把握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即“虚假性”。从意识形态的功能上看,它们都在真实地维护自己的生产关系、既有的社会秩序和剥削利益。意识形态主要是受阶级性制约的观念形态,也可以说是反映阶级的社会利害关系的思想体系,是一种自我欺骗或欺骗他人的思想观念或理论体系,是一种虚假的、颠倒的意识,是对颠倒的现实的反映。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它的目的不是揭示现实生活的真相,而是竭力把这种真相掩藏起来,以维护它所支持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曼海姆试图将社会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原貌区分开来,于是就有了“知识社会学”。曼海姆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意识形态”内涵和指涉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指出,存在着两种意识形态类型:与阶级利益相关的特定意识形态和与价值无涉的总体性意识形态。特定意识形态就是社会意识形态或国家意识形态,而总体性意识形态则并不包含对弄虚作假的怀疑,它是在不考虑其动机形成的情况下,对某个时代或者某个社会群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特殊思想进行形式色彩的功能分析,以及对精神之诸结构性差异进行客观描述。尽管曼海姆企图将总体性意识形态与特定意识形态相分割,去掉其政治性和工具性,但总体性意识形态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分析,因此这种分割是不成功的。 约〃埃尔斯特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组信念或价值观,它们可以通过某一社会集团的地位或者利益得到解释。而这种信念或价值观隶属于某种更为一般化的、有偏见的信念群。他认为马克思从功

西方世界“和平演变”政策分析

【西方世界“和平演变”政策分析】 在网络中、在现实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个论坛或社交平台的两极分化现象,有的以“民族主义”为主,有的则以"反动宣传"居多。 以我的有限参与为参考:instagram、pinterest、youtube主打娱乐社交,这里的仇恨言论比较少,环境较好;twitter用的较少,不清楚;facebook、google+有很多人会发一些偏激言论,不过facebook不会在主页推荐文章,只是推荐用户,只有进入他人主页或关注别人,才能看到他们的观点。google+对我来说,很不喜欢,全是推荐一些“极端言论”,包含着反华、种族仇恨、个人侮辱、诽谤造谣。如果说facebook主要是政客和明星赚人气的地方,那google+就是发泄心里不平衡和政治宣传的平台。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由来已久,1840年~1910年间,主要以船坚利炮的武力进攻打开中国国门,瓜分利益;1911年~1949年间,以支持、控制亲西方势力为主;1950年~1972年间,使用武装攻击、冷战对峙、扶植反对势力的综合手段;1973年以后,采取政治宣传、西化分化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采取军事上摩擦,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舆论上诽谤的反华政策。不过,在新中国第一代、第二代广大人民努力下,在充满敌意的国际世界中成长起来,愈发强大。 这时,西方世界无法打败这个国家的政权,因为它获得了几亿中国人民的拥护,打不倒,也推不翻。所以,“和平演变”成了最后的希望。 “和平演变”是目的,“颜色革命”是手段。打不过一、二代,就腐蚀你的五、六代,通过文化输出,把西方的价值观打造成“标准”,宣扬全世界的国家都要以这个“标准”来改造社会,直观的例子有“橙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天天吵着要别人和你步调一致,强迫他国使用与你相同的国体、政体,满满的强权思想,就像当年的苏联,强迫他国和自己一样走体制僵化的歪路,还不让别人改革。现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到处宣扬“美式民主”,声称其为“世界的标准”。想一想,真觉得可笑,我吃什么饭要你教?我走什么路要你说? 美国的政治宣传就如同选举,先许下诺言,然后开始与选民(被宣传者)唠家常,通过寻找与他们的共同语言为切入点,比如,一起抱怨现有制度的不合理,或者逮着人就骂(比较像湾湾)。等选民(被宣传者)对你产生了亲切感,甚至是好感,就可以把目的说出来了,因为他们正处于兴奋状态,才不会注意那么多呢~ 西方的政治宣传就如同“传销”,手法是一样的,先套近乎,寻找共同语言以获得信任,然后与他人配合来对你洗脑,他们会给你营造出家的感觉,他们对你非常好,请你吃饭、带你玩,告诉你很多你没听过的“故事”,还教你赚钱。他们把未来描述的如梦如幻,像天堂般美好,你不用再为没钱而苦恼,你不用再看见“富人”而生气,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不用再为生活而天天加班了! 他们的话语句句入你心坎,而你则迫切的想要改变现有的生活,要朝着他们给你规划好的美丽人生而奋斗。来,醒醒吧!看看伊拉克、阿富汗,再看看利比亚和叙利亚,还有那乌克兰,你以为未来就如同西方宣传的那样美好吗?你想开豪车、住豪宅,又或者是想多要两袋米,你听从大洋彼岸的金发碧眼的“建议”,一步一步地走向不归路,不仅豪车、豪宅没得到,就连你原本的东西都没了,你变得一无所有,就像那些难民一样,温饱成了问题,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家产变成了废墟,甚至还要躲避“极端分子”的屠杀,你还觉得你不幸福吗?我们要公平正义、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保障合法利益。但这是要时间的,我们一直在摸索、在前进,我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请你们摸着良心,当你们看见难民被记者绊倒时,你是否会认为这个国家的人都是像那记者一样的可恶?当你们看见河滩上男童的尸体时,你又是否会觉得“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呢?你会不会说:这些都是极个别现象,其实都是中国人害的,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1).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1) 冷战结束已经十来年了。苏联从80年代中期即开始出现意识形态的演变,以后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政治新思维",进一步削弱了苏联作为美国意识形态对手的地位。当时国内外都有一种说法,一种希望,就是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将要淡化,各国将以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为出发点来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一些观察家的预想是,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将带来越来越多的政治对话和文化沟通,国家间矛盾虽然不可避免,但主要将以经济竞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可能激化,成为主导性的矛盾。美日、美欧之间的"经济战"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另一些观察家则预料世界将走向"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将不再像冷战时代那样,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自己在国际上的远近亲疏,而是注重自身的安全利益,甚至不惜为资源、领土而战。1991年的海湾战争即是这种见解的佐证。这两种观点殊途同归之处,在于都认为冷战时期那种两大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纷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未来的国际关系将进入一种常态(国家间为经济利益而合作或竞争),或者恢复另一种常态(各国为维护自身安全而斗争,某些大国争夺霸权),因而有了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将要"淡化"的期待。从冷战后的历史进程来看,美国非但没有淡化其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反而在许多方面突出宣传其价值观。美国的思想库和学术界不断推出各种引起争论但有广泛影响的政治观点,如弗兰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宣扬以推进各国"民主化"来维护世界和平的"民主和平论",以及"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等等。这些观点的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但都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社会条件改变了,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基础和行为改变了,反映这些条件和利益、指导行为的意识形态也会随之调整变化。就此而言,意识形态可以转变,但很难"淡化"或消失。冷战时期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同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经济营垒的利益之争相互配合,因此显得异常激烈。但是这不等于说在其他历史时期阶级国家就不高举意识形态的大旗。例如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极力宣扬"民主"和"民族自决";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民族解放的旗帜。这就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所说的"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希特勒靠标榜“国家社会主义”(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更为恰当)起家,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同英美资本主义的争夺世界霸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争斗。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斗争是一种常态,而非冷战时期所独有。一、美国意识形态演变的的全球化背景在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国家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内容是不同的。一些学者将冷战结束后的现时代称为"全球化时代"。本文姑且接受这一说法,进而分析全球化对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首先是由经济力量推动的。全球经济系统是比全球政治系统更为活跃、更为开放的系统。全球政治系统由主权国家组成,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相对封闭的系统。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看,领土疆域的政治划分,各国关税制度的设立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对抗,更是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巨大障碍。当冷战结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与经济基础以及政治的上层建筑相对应,观念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它耸立在经济结构之上,为经济结构服务。按反映社会生活的侧重面和方式的不同,观念结构分为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不同形式。 科学主义是这样的一种思想: 即,自然科学是最权威的世界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其高于所有一切其他类的对生活的诠释。 科学主义(scientism)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认定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即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最权威的世界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其高于一切其他类的对生活的诠释。 ] 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昂一个判断。理性认识的这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递进性。 定义:认识的高级阶段。就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

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 和内部联系。 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因而是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抽象的可能性也是一种可能,只是在当前条件下还不能实现,在将来当条件具备时,这种抽象的可能性也就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 借贷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它和其他职能资本相比,其特点是: 第一,借贷资本是作为资本的商品,即资本商品。在这里,货币作为价值额的独立表现,具有双重的使用价值,即除了作为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使用价值外,又多了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正因为借贷资本具有资本的使用价值,所以它可以作为商

美国《十条诫令》的启示和如何应对西方和平演变策略

《十条诫令》的启示和如何应对西方和平演变策略 在中央情报局极其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中美严重对立的1951年,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不断修改,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诫令》。直到最近才被揭密。需要注意的是,《十条诫令》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不断修改,不断进化得出的。有些人不看清报道就思维混乱地认为这份《十条诫令》是1951年就得出的,并且认为《十条诫令》是中国人伪造的,这是非常荒谬的。 全文转述如下: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五、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所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 七、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 八、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爱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动乱。 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根据对美国政府决策有着强大影响的智囊库兰德公司于1999年6月份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美国的对华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失效或成效不大时,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遏制,并形成对中国战略上的合围;第三步就是在前两招都不能得逞时,不惜与中国一战,当然作战的最好形式不是美国的直接参战,

论二战后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 对于意识形态,国内外的很多学者试图分别从世界观、信念或手段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解释,拟定不同的含义。但无论从哪个方面加以解释,意识形态都可以看作是某一政府所作所为的思想理论或是价值观的基础,又或是对于某一政府所作所为做出的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解释。这里所说的“所作所为”既是指对内政策,也包括对外政策。因此,意识形态也影响着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其中,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的意识形态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模式可谓影响深远。 追溯美国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我们会发现,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这个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形成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的对外政策,“天定命运(选民意识)”、“美国例外(孤立主义)”和所谓的“利他主义”等等。而这些特点独立存在,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美国一套独特的政治逻辑,并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回顾二战后的美国外交史,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但都如影随形,从未离去。因此,必须客观而细致地分析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 素。 一、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促使苏联解体 二战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那就是世界被划分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20世纪中期,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东欧“铁幕”徐徐坠下,长达几十年的“冷战”爆发,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从政治、军事、经济,延伸到思想文化领域等各个层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对立日益严重。 在这种极端对立的政治格局下,“冷战”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奉行的外交政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可以说,意识形态是这一时期统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外交活动的“灵魂”,美国也不例外。“冷战”期间,美国经历了九任总统,无论民主党入主白宫,还是共和党执政,美国政府始终认为,“意识形态斗争”是和平状态下能够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斗争形式之一。具体来说,美国政府利用人员和组织往来,绕过“铁幕”,通过专门设立的电台,传播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理论;通过激化民族矛盾,分裂社会主义阵营;通过价值观输出、文化渗透等各种手段,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意识形态外交”。 几十年后,也就是20世纪最后的十几年里,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再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美国针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实施的“意识形态外交”是导致这一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称,“西方自由民主已取得最终胜利,再没有什么意识形态力量可以挑战西方的自由民主”。〔1〕西方国家认为,东欧和苏联发生的一切都是杜勒斯提出的“和平演变”战略 论二战后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 解立楗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北京 100018) [摘 要]意识形态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可以从世界观、信念或手段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解 释。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某一政府所作所为的思想理论或是价值观的基础,又或是对于某一政府所作所为做出的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解释。意识形态影响着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是统领两个阵营外交活动的“灵魂”,美国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展开的意识形态外交促使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发生。“冷战”结束后,美国将意识形态外交的重点转向中亚地区的独联体国家,提供资金培植亲美势力,瓦解原有的国家政治结构,促成了多个国家的“颜色革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利用国际经济交往和贸易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扩张和输出。同时,美国借助信息和网络技术,对意识形态输出加以伪装,提高了意识形态外交的效率和速度。 [关键词]美国;意识形态;颜色革命;知识产权;网络和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6—0112—02 [收稿日期]2012—10—22 [作者简介]解立楗(1977—),男,山东龙口人。制片人,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国际关系。 2012年第6期理论观察N o.6,2012(总第78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78 112——

简说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及发展

简说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及发展 简说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及发展文/ 今宵有酒“和平演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政策。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西方采取的最初手段是“扼杀”,然而二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为十几国,形成了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强大的阵营,同时资本主义体系却严重削弱,德意日战败,英法严重受损,对社会主义阵营不得不由“硬遏制”改为“软遏制”,即用和平的方法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达到颠覆的目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所起的实际作用,超过了其他所有的手段。 “和平演变”政策的产生发展,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间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多有变化,但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本质却始终如一,并且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和平演变”的政策仍会继续发生作用。 早在1943年,罗斯福曾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意在战后以美国的意志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文中并没有涉及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概念,但其中以金融、文化、贸易对外扩张,建立美国所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想法,却为后来的凯南、杜勒

斯等人提供了“和平演变”的理论思路。事实上,罗斯福的蓝图中通过大国合作,采用和平方式,在战后建立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想法,与“和平演变”的政策,在本质上还是一致的。 不过随着法西斯的覆灭,美苏合作的基础也随之丧失。罗斯福以经济诱惑苏联,借联合国迫苏就犯的目的并未得逞。布雷顿森林会议,苏联最终拒绝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在欧洲及多处地区与美国全面对峙。面对着一系列新的变化,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认为《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以大国合作维持美国世界霸权的方法已不合时宜。此时,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适时地向美国政府发出了一份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作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他说苏联将在“一切认为合乎时机和会有好结果的地方,做出努力”,但前提是“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但事实上“美国并不须要真正动武”。后来,凯南又在此电报的基础上杜撰了《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最终此文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里,须说明的是,凯南的理论是美国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消除共产主义世界存在的软弱和脆弱的地区”来遏制苏联的扩张。换句话说,凯南强调的具体方式是除武力外的所有方式,武力仅是作为一种前提

对于和平演变的对付手段

对于和平演变的对付手段 现在,美国一直在加强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他们在企图向中国的青年输出他们的价值观。于是,不少中国的青少年对中文和了解不多,但是却沉迷于网络游戏,日美韩的影视作品,甚至还出现了暴力倾向,其中,和在日美韩的影视作品中,有不少含有暴力,血腥等不良因素。而且现在,极端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毒素在腐蚀我们。 对于和平演变的成功案例: 颜色革命 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的以颜色命名的以和平的、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也被称为“颜色革命”。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被1990年代的江泽民等人认为“是西方国家促成的”,不过很多人的观点是苏共自身的官僚体制与腐败造成的,而其中较主要的因素是苏共党中央作出的严重错误的决策及路线。这个观点被包括中共内部学界在内的人士所认同,中共也认为苏共在苏联解体前作出的错误决策和制定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共党中央告戒中共党员干部要杜绝官僚主义,坚决贯彻邓小平制定的路线方针,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行不断探索和进步,同时自觉地抵制国际、国内的诱惑。 (以上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手段: 自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以来,其“和平演变”的手段颇多,包括利用新闻媒介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攻心战”,利用“人员往来”和书报影视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以经济援助为名,实施“鼓励改革”的策略,力图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力扶持亲西方的下一代。 以上种种手段,西方在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同时,都曾在中国身上用过。 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1958年我曾研究并草拟一个建议,要求美苏大批交换大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理想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渊源

2010年3月第12卷第1期 学报 Journalof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 社会科学版··········Social Sciences 理想主义是对美国外交领域奉行的一种外交方式的称谓,作为美国社会重要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人及其决策者的思想意识。美国外交史专家小塞西尔·克拉布曾指出:“毋庸置疑,美国人民显然期望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任何新方针都符合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它的精神气质及其传统。在国外与国内一样,国家政策应该符合美国对自由、公正、放任主义、民主和其他所珍惜的概念的信仰。”[1]理想主义理念集中体现了颇具美国特色的价值观、使命观及利益诉求,成为贯彻美国国家利益的“符号”和表征,备受历任美国总统和外交决策者的垂 青。“外交行为受领导人思想意识的支配,而领导人的外交思想不仅是在对外部环境长期作出反应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本国家、本民族的政治文化和观念形态的反映。国际政治包含着不同国家利益的协调与冲突,也充满着不同思想原则的相互撞击。因此研究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外交政策必须联系该国的政治传统、价值观念以至于广义上的文化来进行考 察。”[2] 美国是十分注重意识形态的国家,在一定程 度上,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文化主要基于意识形态上,因此从意识形态及文化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理清美国理想主义外交的思想渊源。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理想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渊源 ◎宋志艳 (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党校,天津300113) [关键词]美国外交;理想主义;“美国例外论”;自由主义传统[摘 要]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理想主义鲜明地体现了美国的价值观、使命观及利益观。美国理想主义外交的意识形态渊源于美国 政治文化中的“美国例外论”和自由主义传统,理想主义理念作为贯彻美国国家利益的“符号”和表征,备受历任美国总统和外交决策者的垂青。尽管美国外交披着华美的道德理想主义外衣,但却难掩其追求现实国家利益的利己本质。[中图分类号]D83/8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12(2010)01-0070-06 Idealism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Its Ideological Origins SONG Zhi-yan (The Party School of Nankai District Committee,Tianjin,300113,China ) Key words:American diplomacy ; idealism ;exceptionalism ;tradition of liberalism Abstract:Idealism in American diplomacy clearly reflects the values,mission view and interest demands of America.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American idealism were exceptionalism and the tradition of liberalism,as the symbol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merican interests,idealism has been appreciated by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makers and presidents.Although American diplomacy wears a moral idealism coat,it can't cover its selfish nature of pursuing the real national interests. [收稿日期]2010-01-16[修回日期]2010-03-10 [作者简介]宋志艳(1975-),女,内蒙古赤峰人,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党校讲师,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国外交政策、中美关系。 70

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

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本质上是价值体系的较量 张峰认为,当前我国同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前沿。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 价值观问题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一贯占有重要地位,正如约瑟夫·奈指出的:“自从建国初期开始,美国人就一直为将我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其它利益相结合而绞尽脑汁。”美国学者J·斯帕尼尔也指出:“我们的政治领袖们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每当他们在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中似乎要漠视这些价值观念时,他们总会受到政府行政部门、国会、反对派以及新闻界人士的批评。” 正因为价值观在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以其文化、外交政策为载体,向世界宣扬和推行其价值观。他们认为,“如果美国代表了其他人想效仿的价值观,那么我们领导世界所付出的代价会变小”。 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于将“民主”、“自由”价值观作为与军事、经济相辅相成的称霸手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把向全世界推行美国政治价值观作为其施政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美国前总统布什表示要在推行“民主”上加大投入,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不少西方国家把传播其政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扩大国际影响的手段。 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张峰指出,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本位”或“个人主义”。它肯定个人生命、自由、私有财产等,是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认为社会的一切权力都导源于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基本权利。只有个人才是实在的,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关系通过个人之间的交往,特别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形成。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表现在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方面,是反映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自由竞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观念和功利主义观念。笼统地说,这种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至高无上的观念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但由于历史传统的不同、国情的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将这种价值观移植到中国这样一样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却是不可行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举一个例子,冰岛议会去年7月27日颁布一项法律,正式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同一天,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率先与她相恋多年的同性伴侣乔尼娜·莱奥斯多提尔完婚,成为合法“夫妻”。这件事情在冰岛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反应。道理很简单,根源于长期形成的西方价值观,个人的权利至高无上,只要不违法,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其他人无权利说三道四。试想一下,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该是一种什么情景。近期,欧洲一些国家的政要性丑闻不断,却依然当政,毫无愧疚,根源恐怕也是西方价值传统对个人权利的这种宽容甚至纵容。 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其价值观的一个常用手法,就是将西方自由主义的特殊价值和做法,冠之以“普世价值”推上神坛。他们在自由、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口号下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挑动其发生内乱,引起社会动荡。上溯苏联东欧剧变,前至中亚的颜色革命,近到在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行动,无不显示出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潜移默化、推波助澜、分化瓦解的作用。西方敌对势力的这种盗用“普世价值”名义的策略,确实很有效,也使得不愿唯其马首是瞻、俯首称臣的国家和人民处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你不承认他们那套价值,你就是不

美国中情局《十条诫令》

美国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命》 自杜勒斯丧命黄泉以后,特别是自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以后尝到和平演变战略甜头的美国政府,用于对付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更加“完善”了,加紧对中国展开一场旨在促使中国也像苏联解体那样一场意识形态战争。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外友好人士所提供的资料证明,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行事手册”(Rules for Operation)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诫命》(TenCommandment),包括有如下一些险恶的内容: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4.时常制造一些无风三尺浪的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就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5.我们要不断地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词来攻击他们自己。在一些国际聚会的场所,拍摄照片时要特别留意,这是丑化他们的最佳时机。我们要透过一切可能,让他们的人民在无意中发现,他们的领导是丑陋的,怪模怪样的,卑鄙的和污秽的。 6.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传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就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地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一定要不择手段。我们的商业机构和人员,都绝不能以占据了商业市场为最后目的。因为商业市场会转眼就失去的,如果我们没有占领政治市场的话。 7.我们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的信用,使他们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的心目中就会全垮台了。 8.我们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的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来,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更强的动乱。 9.我们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于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环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10.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一切的敌人,和可能成为他们的敌人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