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得失

唐代政治得失
唐代政治得失

唐代政治得失

开篇点题,所谓唐代政治得失,是指唐代相对历代政治制度上的得失。中国封建社会从秦至清已经历两千多年,其间的政治制度几经调整,不断完善,演变成一部以汉唐宋明清为主线的中国制度史。纵观历朝历代,唐代的政治制度因其多方面的创新,承上启下,成为中国政治制度演变中一个最大的转折点。本文即在此基础上,结合历代制度,对唐代的各项制度进行一番比较和分析。

然而要论制度,其间千头万绪,不条分缕析难以讲清。故而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结构,讲述政府的组成;二是选贤任能,讲述人才的选用;三是赋税兵役,讲述税役的征收。由此分条论述,其间的利弊得失才能一目了然。

首先讲政府结构,其间又分为中央和地方。众所周知,自夏商之时,封建社会即是“家天下”,皇室至高无上,但数千年来鲜有皇帝独大,皇权,相权相互制约早已成为规矩。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决定了我们的制度必然不能像希腊城邦的民主统治。凡此种种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政府结构的背景。唐朝的政府结构,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相权的归还和重新分配。

在唐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央政府的主体。中书,尚书和门下三省将魏晋时期皇室滥用的权力重新分配,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道组成了相权集团。国家大事经过三省之手而颁布诏令,遇有不决则举行政事堂会议,由此集思广益,保证了政令的正确性。皇帝的权力得到了有效地限制,政府也形成了一种平衡。虽有“斜封墨敕“的惯例,但大体上还是平衡的。这一创举,打破了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开后世之先河。汉代由于家国初立,制度未明,皇权和相权实际上多有冲突。譬如汉武帝临终任命霍光,就打乱了权力的正常分配,导致了一系列后果。相比之下,唐代设三省,相当于西方的议会,保证能有更多贤能进入决策层;立六部,将诸事分门别类,各有所司,提高了办事效率,实为一大创举。至于后来宋朝有事无政,明清皇权太盛,则远远不如汉唐了。

如果说唐代中央政府堪称后世典范,在地方吏治上,唐制实为后世先河,其核心便是设立节度使和观察使。定下此项制度,原为了便利中央对地方的掌控。但制度需要相应的人事配合,太平时只是官员层级增多,升迁不便;到了后期中央政府衰微,节度使之类便要控制地方,好比汉代藩王割据。除此之外,玄宗时任用军事首领做行政长官,军政合一,更加不好控制。相比之下,汉代制度更加灵活也便于控制,可惜唐代以后中央集权加剧,地方吏治也越来越坏了。

讲完政府结构,其次便是选贤任能。唐代的科举制实质上始于隋朝,但真正应用始于唐。事实上历代都有自己选拔人才的方式,两汉采用乡举里选,但长期下来所谓的孝廉都是有门第的。科举制打破了这种传统,让平民也有了做官的可能。这个制度,实为一个伟大而公平的创举,以至于现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方式,足见其重要性。虽然之后宋代改诗赋为经义,明代兴八股文,清朝兴文字狱,但这个制度的功勋仍是不能抹杀的。受益于科举制的读书人彻底改变了统治集团的性质,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最后是赋税兵役。我们知道,赋税本质上是国家的财政来源,而兵役则是国防力量的保证。这两项是国之根本,好比国库一空虚,军力不强大,国家的稳定便要即刻受到威胁。此外,还有一样是十分重要却被人忽视的,就是土地。唐朝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又有帐籍制度,结束了井田均田一脉相承的传统,单论制度上是很好的。惜乎毁于人事,具体到地方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故而最终被两税制取代。所谓“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

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两税制就是专为收税不便创立的。但实质上是舍本逐末,不仅扰乱了税目征收,最重要的是让户口田地都流通买卖自由,遗患无穷。此外,唐朝采用府兵制,寓农于兵,全兵皆农,这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本来是很合理的。但这一制度同样毁于人事,导致国家最后无兵可用,招揽胡人,酿成安史之乱,为祸深远。

就此看来,唐代的赋税兵役,可谓是基于制度却轻于人事,最终导致祸乱丛生。但汉代全农皆兵,劳民伤财又成效甚微,宋代养兵不用,重文轻武,更是从根本上便毁了,加之赋税沿袭两税制,重重叠加,实在是失败。明代盛行一条鞭法和黄册,鱼鳞册,重蹈了唐代的覆辙,一样毁于人事;推行卫所制度,以农养兵,和汉代又有相似之处。纵观历代税役制度,总是制度和人事难以两全,才造成种种祸乱。

以上所述,都是唐代的各项政治制度。不管好坏,它在整个封建制度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奠定了自唐以后一千年的大概制度走向。事实上,当一个国家的体制确定下来后,它的制度必然会不断调试成与之相适应的模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朝代常有更替,但制度始终维持着一个大体模式,正如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始终存在着矛盾。这就是制度的一种持续。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我认为这里理想的状态也应当是皇权和相权相调和,中央和地方相平衡,才能长治久安。这也就是历来都推崇汉代地方制度和唐代的中央制度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引以为诫,就是制度与人事的关系。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制度,即使设想的再完备,也需要时间的检验。比如租庸调制和轻徭薄赋,制度足够完备,却因为执行力低下而被废止。这是过于理想化,重制度而轻人事,相当于纸上谈兵。相对的,如果光凭现实问题去修改制度,无异于削足适履,必定不能长久。唐代的两税制就是一个典例。人事懈怠本是弊病,当政者不是剔除积弊,而是修改制度,无异于拆了东墙补西墙。这两种税制虽小,却真正反映了制度和人事的问题。在我看来,制度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人事和当时的环境,而制定了制度,就要约束人事去执行,如此方能长久。

唐太宗曾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我看来,这一部浩大的制度史是由一个大的架构和无数细节处的法令构成的。虽然朝代更替,法令频出,但是大体结构始终没有变化,这遗留下来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制度。至于其间种种法令,都取决于当时的人事国情。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法令又何尝不是如此?因而后人读史,往往以今日的人事国情揣度议论,这是十分不可取的。读史就要代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关注当时人的意见,即所谓的历史意见。譬如租庸调制单从法度上是优于两税制的,但真正执行起来效果并不明显。脱离了当时环境的历史是空洞的故事,正如忽视了历史意见去读史是纸上谈兵一样。钱穆先生说时代意见和历史意见“该有精义相通,并不即是一种矛盾与冲突。”读史的人当以此为诫。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读一本名著并就这本名著写一篇读书报告的任务,其中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名著,不乏有《菊与刀》、《中国士绅》、《沉思论》以及钱穆先生写的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等。究于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政治制度的一些粗鄙之见,我强烈建议我们小组选择《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当然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虽然算不上真知灼见,但起码也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读完之后,我发现发现这本书道理说得不深,观点也有不少,内容较浅,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但作者阐述清楚,脉络清晰,能称得上是这本书一大优点。不过作为像我这样的一般综合读者来阅读,是很可以的了。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纵论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打开了系统了解和学习历史的一扇大门,可以作为学读史书的基础知识来学习,即使不喜欢读史,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其中有很多对于历史和政治规律的突破性认识,比如,到底中国这些官员部门如何分工的?财政制度是如何演绎的?为何宋朝无法抵御外侮?...... 书中重点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五个主要历史朝代的社会制度,而每个社会制度,又分为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向。对于政府制度,重点在于阐述君权和臣权的分布与制衡,此处的君权,毋宁称之为贵族特权为好,而所谓贵族,就是依

靠祖宗继承下来的天然的权力,自从一出生就注定其不同于常人的命运;而此处的臣权,也最好理解为民权,因为掌握这部分权力的大臣,都是从社会的底层通过个人努力尤其是通过科举达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因为与其说这些人维护百姓利益,还不如说是维护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儒学教育,而儒学的政治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这个所谓“臣”的群体道德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从秦汉开始大一统的国家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帝王,而君权和臣权的制衡,也就成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最主要的构架。另外,臣还分为内臣和外臣(内臣一般多为皇帝私人利益服务,而外臣的职责则更应以国家为重,这是内外臣的言论倾向性的出发点的区别),而权力也要区分地方和中央。更进一步从人事制度来说,君(或者贵族)自然是要世袭的了,而臣从何而来呢?如何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呢?所以作者紧接着谈论了选举制度。我们注意,作者说的是“选举制度”而非“科举制度”,其意义就更加深刻了。再进一步,社会总是有阶层的,广大老百姓要生活,就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而总有另一批人要生活,却又想不劳而获,所以作者紧接着告诉大家,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是如何不劳而获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制度。最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期望四海升平,而一直四海升平却又不太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攘外”和“安内”的任务,所以政府必须豢养军队,作者最后关注了兵役制度。关于兵役制度作者最关心的是两点,一个是兵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从历史得失看中国政治 中国的政治,从传统政治到现当代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锤炼,经历了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中国的政治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摸样。虽然一直在变革,但有一点恐怕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便是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或许是皇权专政,或许是民主制度,亦或是现在的中国制度……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寻觅。 那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钱穆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他都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钱穆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这么一个时期,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 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他眼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充满了变革、充满了未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又重新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这里的传统政治制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制度,一是人事。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作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的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这就道明了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

唐代政治得失

唐代政治得失 开篇点题,所谓唐代政治得失,是指唐代相对历代政治制度上的得失。中国封建社会从秦至清已经历两千多年,其间的政治制度几经调整,不断完善,演变成一部以汉唐宋明清为主线的中国制度史。纵观历朝历代,唐代的政治制度因其多方面的创新,承上启下,成为中国政治制度演变中一个最大的转折点。本文即在此基础上,结合历代制度,对唐代的各项制度进行一番比较和分析。 然而要论制度,其间千头万绪,不条分缕析难以讲清。故而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结构,讲述政府的组成;二是选贤任能,讲述人才的选用;三是赋税兵役,讲述税役的征收。由此分条论述,其间的利弊得失才能一目了然。 首先讲政府结构,其间又分为中央和地方。众所周知,自夏商之时,封建社会即是“家天下”,皇室至高无上,但数千年来鲜有皇帝独大,皇权,相权相互制约早已成为规矩。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决定了我们的制度必然不能像希腊城邦的民主统治。凡此种种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政府结构的背景。唐朝的政府结构,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相权的归还和重新分配。 在唐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央政府的主体。中书,尚书和门下三省将魏晋时期皇室滥用的权力重新分配,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道组成了相权集团。国家大事经过三省之手而颁布诏令,遇有不决则举行政事堂会议,由此集思广益,保证了政令的正确性。皇帝的权力得到了有效地限制,政府也形成了一种平衡。虽有“斜封墨敕“的惯例,但大体上还是平衡的。这一创举,打破了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开后世之先河。汉代由于家国初立,制度未明,皇权和相权实际上多有冲突。譬如汉武帝临终任命霍光,就打乱了权力的正常分配,导致了一系列后果。相比之下,唐代设三省,相当于西方的议会,保证能有更多贤能进入决策层;立六部,将诸事分门别类,各有所司,提高了办事效率,实为一大创举。至于后来宋朝有事无政,明清皇权太盛,则远远不如汉唐了。 如果说唐代中央政府堪称后世典范,在地方吏治上,唐制实为后世先河,其核心便是设立节度使和观察使。定下此项制度,原为了便利中央对地方的掌控。但制度需要相应的人事配合,太平时只是官员层级增多,升迁不便;到了后期中央政府衰微,节度使之类便要控制地方,好比汉代藩王割据。除此之外,玄宗时任用军事首领做行政长官,军政合一,更加不好控制。相比之下,汉代制度更加灵活也便于控制,可惜唐代以后中央集权加剧,地方吏治也越来越坏了。 讲完政府结构,其次便是选贤任能。唐代的科举制实质上始于隋朝,但真正应用始于唐。事实上历代都有自己选拔人才的方式,两汉采用乡举里选,但长期下来所谓的孝廉都是有门第的。科举制打破了这种传统,让平民也有了做官的可能。这个制度,实为一个伟大而公平的创举,以至于现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方式,足见其重要性。虽然之后宋代改诗赋为经义,明代兴八股文,清朝兴文字狱,但这个制度的功勋仍是不能抹杀的。受益于科举制的读书人彻底改变了统治集团的性质,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最后是赋税兵役。我们知道,赋税本质上是国家的财政来源,而兵役则是国防力量的保证。这两项是国之根本,好比国库一空虚,军力不强大,国家的稳定便要即刻受到威胁。此外,还有一样是十分重要却被人忽视的,就是土地。唐朝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又有帐籍制度,结束了井田均田一脉相承的传统,单论制度上是很好的。惜乎毁于人事,具体到地方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故而最终被两税制取代。所谓“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xx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前言到汉唐宋明清五讲而至总论,我都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提起了满满的兴趣,津津有味的拜读了两遍,故而兴趣之所至,自觉从中获益良多。 《论语》中有言: 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名思义,就是指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得有失的。而中国的几千年一言以蔽之曰“封建专制”,则是钱穆先生所最反对的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这本书里,钱先生论得论失,但主要的是要肯定其得,即中国历代(自然主要是先生所详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人事上的建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论及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历代之始,不论汉唐还是明清,都如一张张白净的纸,在英明的君主的励精图治下,总能创造出一个个辉煌。而在历朝之后期呢,多因了因循守旧、骄奢淫逸、小人干政、内忧外患等等,经济、文化、军事上或多或少地陷入了无可自拔的困境当中,再想恢复到过往的繁荣昌盛又谈何容易呢?这不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发展、懂得开拓进取吗?否则,就只能是见到最初时那美丽的昙花一现,没法持久。推及政治制度,钱穆先生说“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好久下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篇一】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

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 张欣

内容摘要 唐代是这样一个朝代:它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一百多年的开拓发展,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创造了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环境;盛世造就的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极大地丰富了唐诗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同时,它也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一场空前战祸,在士人面前展开了杀戳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生活。大繁荣与大破坏都经历过了,然后是力图中兴而始终未能的振作。这样丰富的生活并不是每一个朝代都有的。多样多彩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厚的土壤,为唐代诗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给了他们激情,让他们不得不歌吟。正当唐诗发展到它的高峰的时候,唐代社会也从它繁荣的顶峰走向动乱与衰败。天宝后期,社会矛盾激化,部分诗人开始写生民疾苦。长庆以后,中兴成梦,士人生活走向平庸,心态内敛,感情也趋向细腻。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诗人以其善感灵心、细腻丰富的感情,用象征、暗示、非逻辑结构的手法,表现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把诗歌表现心灵深层世界的能力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创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 关键词:大繁荣大破坏唐诗最后的辉煌

写作提纲 一、唐诗繁荣的盛况 1、体裁齐备 2、风格多样 3、作者众多 二、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 1、初唐 2、盛唐 3、中唐 4、晚唐 三、唐诗繁荣的原因 1、去华夷之防 2、存入仕之心 3、诗书画相长 4、游学谪俱兴 5、儒释道并存 四、唐诗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前天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仅160多页,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组织、考试、经济、兵役等制度。读罢,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而且是之前很少触及的中国政治史。毕竟,中国历史更像是一部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甚至军事史,惟独少有谈及政治的部分。读书时学唐诗宋词,所谓政治,也无非是作者被罢黜,郁郁不得志,如此作为讲述其文学价值的大背景而已。 贯穿全书,钱穆先生的一个观点是: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 这恰恰表明了钱穆先生写书时的环境。《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于上世纪50年代,相比现今,那时候的中国仍是弱国,弱国就容易自卑,自卑就容易自我否定。书中,钱穆先生极力反对当时用“专制黑暗”评价中国政治制度的武断言论。想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其实,这种倾向现在也没有完全终止,我们常常碰到一些中国人,一遇到问题就开始抱怨“中国文化如何如何不可取,如何如何落后”,好似中国害了他。) 与那时相比,现今的中国自信了,也更理性了,我们能够正面自己的问题,也理直气壮的接受自己的优点。百家讲坛的火爆就是最好的证明:无论它是否在以娱乐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但它毕竟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传统、对历史乐于接触和探求了。 但这种理性在当时尚不存在。对于当时抹杀历史的观点,钱穆先生在书中说: "我们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书中随处可见从历史角度分析当时人所处的情境,以及对现代的影响。比如,对于中国没有专以政治思想成名的人物,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只因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早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了。用不着凭空著书,脱离现实,来完成他书本上的一套空理论。于是中国的政治理论,早和现实政治融化合一了。" 关于中国缺少西方的“民主精神”,钱穆先生认为: "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春秋时即有“贤均从众”之说(见《左传》)。哪一人贤,就采纳哪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 关于明朝始创的八股文,钱穆先生认为其本意在于公平的录取人才,只是后来变坏了(是不是有点像当前中国已经实行了30多年的高考?如果我们简单粗暴的抹杀高考,那就是犯了武断的毛病):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xx: 关于xx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鲁红杰一钱穆先生所说: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事实上汉朝时期,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而非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实际领袖。“三公九卿”制度为政府高效有序的运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在唐代,相权被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会议决定。换句话说,唐代的宰相实行的是“委员制”。唐代的定旨出敕之权,实际上是被中书省所操控,皇帝只同意画敕即可。宋朝时期,皇室蓄意减夺宰相职权,设立“政事堂”、“三司”、“考课院”等机构。同时,君权与相权之间也有相应的调节: 皇帝——>宰相——>谏官——>皇帝。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 明代则废宰相而设九卿,包括六部尚书,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院。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一系列的大权,就集中到皇帝身上。清代延用了明朝的六部尚书、内阁的制度,并且清代的专制程度与明代相比明显要加强了。 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至于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钱穆先生举在书中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唐中宗因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而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当时唐中宗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是全由皇帝专制。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钱穆先生在《前言》

唐朝政治经济文化

概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政治上,唐朝主要沿用隋制,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彼此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该制度被以后各朝代所沿用,影响深远。选官制度上科举制趋于完善,科举制度相对而言公平且机会均等,平民得以晋身,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与科举制相辅相成的是唐代对教育的重视和普及,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则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经济上,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当时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政府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出现了一些先进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筒车等。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人口开始逐步恢复,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口高达8000万左右。手工业方面唐朝的丝织业、制瓷业和矿冶业极其发达,领先于世界。特别是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的两大制瓷体系,大量瓷器输往国外。唐后期的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也迅速发展。唐王朝建立后,行开元通宝钱,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同时,“钱帛兼行”,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商业上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柜房和飞钱相继问世。赋税制度方面唐朝在均田制基础上推行租庸调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保障了政府收入。 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全唐诗》共收录两千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这还不是全部。著名诗人层出不穷,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唐朝在艺术上吸收了西域特征和宗教色彩。诞生了一批杰出的艺术人才,如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等;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张旭等。莫高窟是唐朝壁画的精品作品。音乐、舞蹈在唐朝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较大发展,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科技方面,唐朝有多项成就名列世界前茅。唐政府还多次派人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对进入中国的外国使节和商人以礼相待。唐朝政府还设专门机构掌管对外文化交流事务。唐政府的这种开明政策是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朝的伟大并不在与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有效的行政能力上,而在于开放和进取的姿态上,这对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兼容并包,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交流的过程中唐朝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今天中国社会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使国民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对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化有了更多的包容和吸纳能力。 成熟的文化有保持自己特性的信心和吸收消化他类文化内容的能力,因而有容纳异己的胸怀。唐朝的历史给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以诸多的启示:从制度上容许相反政见的开放的姿态;公平的管理用人制度;对经济、教育、科技的重视;以及对于宗教和文化的宽容等。 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前言到汉唐宋明清五讲而至总论,我都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提起了满满的兴趣,津津有味的拜读了两遍,故而兴趣之所至,自觉从中获益良多。 《论语》中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名思义,就是指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得有失的。而中国的几千年一言以蔽之曰“封建专制”,则是钱穆先生所最反对的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这本书里,钱先生论得论失,但主要的是要肯定其得,即中国历代(自然主要是先生所详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人事上的建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论及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历代之始,不论汉唐还是明清,都如一张张白净的纸,在英明的君主的励精图治下,总能创造出一个个辉煌。而在历朝之后期呢,多因了因循守旧、骄奢淫逸、小人干政、内忧外患等等,经济、文化、军事上或多或少地陷入了无可自拔的困境当中,再想恢复到过往的繁荣昌盛又谈何容易呢?这不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发展、懂得开拓进取吗?否则,就只能是见到最初时那美丽的昙花一现,没法持久。推及政治制度,钱穆先生说“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好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之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哪能有一项制度经过一两百年还算得失好制度的呢?”不正说的世界是发展的,我们要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落后的道理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民生是政治得失的关键指标。也不记得是何时何地听来的这句话了,但总觉得说的挺好的。在《中国政治得失》这本书里,钱先生论述了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很显而易见的就是先生最赞汉,次褒唐,再次谈宋明,而末仅就全贬清似的了。若问其间的原因,我想不同的读者一定会有各异的理解的。而在我看来,先生如此,很大原因是从民生角度思考、评论的。而至于民生方面,又是可由许多处所见的。在此,我想主要就从历代的兵役制度来看。从本书中,我们不难看出,汉代的兵役制度确是比较人性化的,这在当时所规定的壮丁服兵役的年龄上就可见一斑。“一个壮丁,到二十三岁才开始服兵役……”这里,正是汉统治者充分考虑到壮丁以及他的家庭负担的体现,既是一种经济的考虑,也是一种道德的决定。唐初是实行“寓农于兵”政策的,也可谓之为府兵制度,较之于汉制,这似乎比较好一些。但是后来府兵制度也失败了,士兵却变成了苦工,这不得不说一定会造成民不聊生的境地的。“宋代兵制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了”在那时,凡当兵的,都要面上刺花字,是不被国家所重用的,因而也是被世人所瞧不起的。明代的兵制呢,先生说“明代武功,较之唐代相差并不远。”由此或许也可见,实行卫所制的明代兵制,在平时卫所军给田自养,而国家呢,

推荐总结-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篇一】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了内阁大学士,但此职位官位太低,作用不大。到了后面,甚至还出现了太监干政,皇帝的事情让太监代劳,太监成了“真皇帝”,长期以往,被清兵取代也是必然。明朝的选举制度还是科举,可是已经变成八股文了,按作者钱穆先生理解,八股文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律诗。 最后,是关于清朝,对于清朝,我和作者钱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说前朝治国理政都还是制度的话,那么清人治国只能说是玩弄法术了。清代的中央政府在钱先生眼里就是一个部族统治的工具,以至于皇帝的集权达到了最高峰—

公基备考:唐朝政治制度一览

公基备考:唐朝政治制度一览 一 唐朝官制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在唐代曾一度称为内书省、西台、凤阁和紫微省,最重要的是负责诏令起草工作,要由中书舍人实际负责,因此中书舍人被视为文学之士担任的最高职务。 门下省,在唐代一度被称为东台、鸾台和黄门省。负责对诏令的审议与封驳,即拥有封还皇帝诏书和驳回臣下章奏的权力。 尚书省是唐代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之下又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吏部主要负责官吏的铨选、考课、封爵和勋赏; 户部主要负责户籍、土地、赋役、仓储和市易; 礼部主要负责科举考试和礼仪、祭祀; 兵部主要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 刑部主要负责刑狱和财政审计; 工部主要负责国家土木工程和屯田、水利。 三省的长官相当于秦汉的宰相。三省六部制把宰相之职一分为三,避免了权臣专权,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中央官制——九寺五监 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以及国子、少府、军器、将作、都水为“五监”,实际上是接受尚书省指令的下级事务机构。九寺的长官称为卿,总称为九卿,国子监的长官称为祭酒;都水监的长官称为使者;少府、将作、军器监的长官都称为监。 中央官制——御史台 御史台,负责监督各级行政机构对国家政令的实施,以及对违犯朝廷法纪和律令的官吏进行纠举和弹劾,即“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在唐代的朝廷官制系统中,中书、门下两省与尚书省六部、九寺五监、御史台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朝政决策一执行一监察系统,是唐皇朝的核心机构。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古代史,是历代王朝更迭的历史,各朝各代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转眼就被浪潮打翻,有的却风正帆悬。而若要谈论那些朝代的政治,必须要提到的就是制度和人事。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便专注于论述汉唐宋明清五朝的制度,我读后颇受启发,特写此感言。 本书谈政治制度,“单从此四个范围,来指陈历代政治制度的沿革,纯从历史事实上来比较它的好坏”:第一是政府职权的分配,第二是考试和选举制度,第三是政府的赋税制度,第四是国防与兵役制度。 自秦朝起,中国正式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从秦朝起,官僚政治才逐渐确立,可以说它为后代开了一个好头。自汉至清,总的趋势上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是呈加强趋势的。到明清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变历程呢?汉朝,皇帝有六尚管理他私人的衣食起居和文书,宰相有十三曹管理全国政务,宰相负着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皇帝若和政府有什么沟通,则通过御史中丞到御史大夫到宰相这一关系链传达。中央设立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行政区域划分合理而且地方自主性比较强,官级分得少,升转极灵活,可惜在后来的朝代中却没有沿袭下去。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宰相分为三个衙门:中书、门下、尚书。中书省拟“敕”,门下可以驳回皇帝诏书,尚书负责执行,相权虽然有所分散但是仍然对皇权进行着制约。唐朝地方政府划分为州县,州县中又根据人口划分等级,与汉朝相比变得繁杂许多,官品渐分浊清,官员调动均由中央任免,地方实际行政效力远不如汉朝。此外,唐朝检察权和相权分离,观察使和节度使却演变成了地方行政长官和军事统领,最后,节度使成为后来安史之乱的祸根并且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宋朝设两府三司分割相权,宰相从此也只能与其他朝官一样站着上朝。皇上也有了最高政令的参与权甚至决定权。御史退出皇宫后,只能监察政府,监察皇帝的责任就落到了小小的谏官身上。宋代地方政府划分为三级,路、府(州、军、监)、县,派文官任长官,每个州县要奉承四个政府派来的上司。地方逐渐积贫积弱。 明朝则变本加厉。废丞相、设三司,权分六部。一切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内阁由皇帝的“秘书处”逐渐演变为“权臣”之所。后来太监拥揽大权,政治日渐黑暗腐败。明朝地方沿袭元朝制度划分行省,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加上地方胥吏的胡作非为,民不聊生。 到了清朝,政权由满族人把握。钱穆先生把这种政权称之为部族政权,因此当时所谓的“制度”也不能成为制度,只能叫做部族为了谋取私利而采取的法术。清朝中央机构基本没变,增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地方在布政使上又多了总督和巡抚。 选举制度上,汉代的选举制度为察举制,孝廉是推举的标准,促进了士人政府的形成。但是后来却导致了门第社会的产生。唐朝的科举制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开放政权创造了途径。宋朝基本继承了唐朝的科举制。明朝进士和翰林成为政府一个储才养望之阶梯,也确实培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班级:博雅1204 姓名:王新 学号:1230020187 2013/11/3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 2012年6月 前言 初拜读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本子,觉得钱先生有极为深厚的国学功底,一言一语都极富有极深国学的积淀。用字之简练,每字皆为所指,钱老用词的谨慎细致可窥一斑。至于内容,由于是演讲稿的形式,较钱老其他著作的文言写作,晦涩难懂,此本小书浅显易懂,言简意赅,较易理解。在随后的几遍细读之后,更是受益匪浅,亦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其一,全书的分析思路将中国古代政治的研究集中在“人事”和“制度”两大维度上。包括有四个层次,分别为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役制度。行文想借助这些制度的沿革来浅窥我国古代的政治得失;其二,全书的论述特点为以朝代划分为主,各类制度划分为辅,注重分析比较分析;其三,在书中十分注重辩证法及研究历史方法.钱老在书中提到了研究历史的方法,尤其是时代意见和历史意见的关系,这些历史逻辑对我的启发很大。 以“时代意见”和“历史意见”的辩证为主的全书辩证分析逻辑 将之作为全文的第一个小标题是想突出其的重要性。在分析一本书之时,尤其要重视全文分析逻辑,把握论述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叙述全书时的用语和措辞,及作者的思路和全书的重点线索。把握住全书的思路,对于理解全书大有裨益。故,在谈全书之前,我还是想就全书线索及论述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钱老在此书的引言部分,提出自己对历史分析方法的意见。稍加提炼,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矛盾论、发展观、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时代意见和历史意见的辩证统一等几种方法上。 就矛盾论而言,钱老认为“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个分裂,绝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1这句话可谓十分精炼。我们在分析每个政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时有必要将之放在那个时代的制度整体体制下作通盘考虑,如果忽视制度之间的联系,必然会陷入割裂的分析观中,不能全面的认识整个政治制度的得失。“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然无疑的。”2在政权的运行过程中,诸如政治改革,政策推出皆有其目的。必然当世有某种社会或官僚阶层内部的矛盾而采取的诸多政策改动。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 2012年6月第2页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 2012年6月第2页

《唐代政治史略稿》

《唐代政治史略稿》 《唐代政治史略稿》- 简介 《唐代政治史略稿》即《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陈寅恪先生继《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之后撰写的又一部唐史研究著作。寅恪先生在精心考证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唐代政治演进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种族及文化这两个“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的问题,所论多唐以后研究唐史学者所未论,别具只眼,极其精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为中国中古史研究中的里程碑著作。 此书曾于1943年5月由时在重庆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曾于1988年出版此手稿影印本,书名作《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系从寅恪先生原署。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印本已很难再觅,因此重印,以纪念寅恪先生。 《唐代政治史略稿》- 内容 本书共包括三大部分: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唐代政治史略稿》- 相关资料 寅恪先生的手稿留存的不多,极为珍贵。但想不到这份手写清稿尚存天壤。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寅恪文集》后,接到陶菊隐先生转来的王兼士来信,说他保存有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略”的手稿,计143页,请菊老联系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即派魏同贤同志去拜访王兼士先生。王先生是无锡人,民族资本家,时任市政协委员,七十多岁。他告诉魏同贤,他收到陈寅恪先生寄来的手稿后,曾谋求出版未果。现在能交给出版社出版,总算没有辜负陈先生的嘱托,了却了一件心事。正因为此稿有排印本所不可替代的价值,不仅可作校勘之用,更准确地了解寅恪先生的著述之意;而且可以一睹大师手泽,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此手稿影印本,书名作《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系从寅恪先生原署。转眼间,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印本已很难再觅。因此,此次重印,一是为了纪念寅恪先生,二来也是让更多的读者有一睹大师手泽的机会。

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作者为著名的国民大师钱穆,钱老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出了提要钩玄的概观和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今天我就以其中的考试制度谈点体悟。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为选拨政治人才而诞生。虽然今日之高考,早已判若云泥,但人们两千年来的流品思想根深蒂固,依旧有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知,究其原因,不可不追溯到历代考试制度。今读钱穆先生《中国历史政治得失》,叙述古代制度精辟有力,对于中国古代制度,很多人印象里多是封建专制。却不知道,中国古代人才选拨制度的公平、开放、民主程度,一直领先西方至近代。秦汉时期开始,贵族权力世袭逐渐打破,普通官员的子女已不能继承权力。汉武帝后,汉代形成“察举制”,以孝廉加考试的标准选拨人才。从此,中国政治面向全国开放,此时的政府不再是贵族政府,也不是军人政府,更不是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士人政府。汉代用分封制削弱贵族,同时规定“当官不

能经商,经商不能做官”;唐代规定商人和工人不得参加考试;宋代的“重文抑武”,更是大张旗鼓。综上,虽然执行各有偏差,但历代都尽全力去营造一个“读书人”的政府。西方社会政治对政党贵族开放,而中国对全社会读书人开放。中国的读书人是来自各阶层,往往不能形成统治集团,难怪有这样说法:西方有阶级,无流品;中国无阶级,有流品。中国考试制度,本意在于开放政权,选拨政府各部门真才。而到清代,通过考试,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尝到甜头,不致绝望造反,考试制度变为了巩固满洲政权的小手段。至此,中国的古代考试制度,正式寿终正寝。 我们观历史,中国往往人治多于法制,好制度往往因人而变。这是中国人的灵活变通,也算是旧俗陋习了。我们观历史,一旦发生变革事件,读书人为了保住已得势力,往往倒向贵族一边。这或许可以解释,历代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吧。综上,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创造性把政权开放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读书人手里。读史反思,在当代,如何把知识分子的力量合理分配到各个阶层,避免读书人为“贵族”服务,或许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明得失,续今朝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摘要】回首中国历朝历代,每一个政治制度的背后,都有其蕴含的道理,不是凭空而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政治制度的考量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其是否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而不是以时代意见去评判。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了以往政治制度中的得与失,我们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才能望得更高更远。 【关键词】全面客观;利弊;思变图强 钱老先生对于历史有着深刻地洞悉,对于辛亥革命时期抹杀历史真容的做法予以冷静看待,对于新文化时期的民族虚无予以理智分析,以更加清醒的头脑,睿智的视角帮助我们打开了辩证分析历代政治得失的大门,并蕴含创新与思变的思想。正如钱老所言:“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读来获益匪浅。 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秦汉阶段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统一政府的雏形出现并逐步完善。同时也出现了两对矛盾,并深深困扰着古老的中国长达数千年。即以皇帝为代表的皇室与以宰相为代表的政府之间的矛盾,还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在汉代便有突出体现。 汉代的政府组织中,皇帝与宰相的关系非常微妙。一方面汉代沿袭秦代的皇帝制度,崇尚皇帝至上,宰相不过是由封建时期的管家发展到如今对于一个国家的管理者,终究还是为皇帝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皇帝的“秘书处”仅有六尚,负责皇帝饮食起居,而宰相的“秘书处”有十三曹,职权相当广泛,宰相成了政府的真领袖。 在地方治理上,汉代的吏治还是值得称道的。汉代基本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为太守,太守由皇帝直接任免,而非世袭,这一点相对于封建时期的诸侯割据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汉代专门设立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的官位远低于太守,也正是因为官职颇小,所以更能少些避忌,敢说敢做。实乃明智之举。 汉代的选举制度在历史的推进中自然演变,从开始的举贤良、对策,到后来东汉时期逐渐固定下来的察举制,使得仕途不单单为贵族所垄断,大批知识分子通过太学考试加入到官吏之中。中国的政府发展成为独特的“士人政府”。 经济制度方面,汉代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流通,私自买卖,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并且在后代也没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汉代对于农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而对于工商业实行的盐铁专卖制度,一直争议不断。诚然,该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政府压力。 汉代全国皆兵,并根据实际情况,吸取陈涉吴广起义的历史教训,灵活地改动了戍边制度。但也在人人皆兵的高压下诞生出一种畸形的奴隶制度,且屡禁不止。 鸟瞰整个汉代制度,我发现它反映出我国古代政治的许多相通之处。一是土地兼并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二是皇权与相权之间有很大冲突。中国古代实行人治,在权力巅峰处,没有明确的约束,这必然产生随意性。当皇帝能力很强时,往往会架空相权,于是行政长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