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引言

伴随着二十世纪中叶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童年困境、危险经历等负面

成长环境与个人心理疾病的联系。Rutter(1972

)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童年生活的负面环境对于儿童心理行为能力的损伤存在个体差异,并将此类个体发展现象统称为心理弹性(Re-silience

)[1]。心理弹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正式向对于压力/逆境的传统认识提出挑战,强调以积极的角度看待逆境中的个体发展。

1.心理弹性的定义及研究沿革

1.1心理弹性的定义

目前尚无有关于心理弹性的统一定义。早期研究者将其描述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可以帮助个体在处于不利环境时,避免产生消极的心理发展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弹性被概括为

心理的动态发展过程,包括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个

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发展;个体能够面对并适应持续的生活压力;经历心理创伤的个体得到

了很好恢复。[2]

周会娜等国内学者后期通过总结归纳,将心

理弹性的定义归纳为三种类型:(1)结果性。在危险环境下,心理弹性仍能使个体顺利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结果;(2)能力性。它是使个体能够承受较大破坏性的环境变化、产生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反应,并能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灵活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与品质;(3)过程性。它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等压力事件时产生良好适应的过程,并意味着个体从困境中走出。

1.2心理弹性的研究沿革

心理弹性的研究历史并不算长,研究者一般将这二三十年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看作是心理发展的结果,研究目标在于如何确定影响其最终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与如何评价研

作者简介:缪胜龙,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就读于南京政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军人心理教

育与疏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缪胜龙

摘要:作为心理健康培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弹性”一直是国内心理学研究者

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研究取向的差异,心理弹性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过分析国

内近年来关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国内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向总结为特质型、因素型与过程型三类,并结合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心理弹性研究取向本土化研究

究对象的发展状况。危险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从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理、心理、或环境方面的因素。Masten等将危险因素分为三类:长期不利的社会环境、遭受创伤性事件或严重灾难、以及此两种情况相结合的生活状况;[3]在研究对象发展状况的评定中,研究者提出了更具包容度的标准。其中,能否完成与文化、性别和年龄相应的发展任务是研究者较多采用的评定方案;

第二阶段中,研究者基于个体心理发展解释心理弹性。主要研究对象为儿童,研究课题包括儿童对社会环境影响的知觉、对自身经验的解释,以及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加工风格;

第三阶段是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弹性干预研究时期,即以干预促成心理弹性。国外心理学工作者以心理弹性为主题,结合社会资源,建成了一批具有危机干预性质的心理援助工程项目。如西雅图社会性发展工程(SeattleSocialDevelop-mentProject)、领先计划(HeadStart)、生活技能训练(LifeSkillsTraining)、Sternberg的“3R”培训方案——

—推理(Reasoning)、心理弹性(Re-silience)和责任感(Responsibility)[4]。2001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弹性发展法案(NRDA),标志着美国开始以行政手段支持心理弹性干预研究。

2.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三种研究取向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主要有特质型、因素型与过程型三种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在拓宽心理弹性理论的内涵、加深对其本质的探究、提升理论应用价值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2.1特质型研究取向

特质型取向的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所普遍具有的素质,并且存在个人差异。这种研究取向的意义在于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具体化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能力与特质,有利于临床相关实践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开展。

该研究取向的主要理论成果有双重加工理论

和情绪灵活性理论。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体验积极情绪与摆脱负性情绪是个人两种主要的情绪活动。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够持久地体验积极情绪,并能更快地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情绪灵活性理论则认为心理弹性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主观预期、实际需要与情绪反应能力。高水平心理弹性的个体通过无意或有意识的情绪调节过程,能够根据现实情境的需要作出更加恰当的情绪响应。[5]目前应用度较广的心理弹性量表也多遵从特质型研究取向,比如自我心理弹性量表(TheEgo-ResilienceScale)、康勒-戴维逊心理弹性量表(TheConner-DavidsonResilienceScale)。

在理论模型建构方面,特质型取向的研究者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心理弹性的社会建构模型(SocialConstructionModelofResilience)。该模型将心理弹性看作是自我同一性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品质,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建构能够保证个体获得高水平的心理弹性,以应付生活中的逆境与压力。国内部分学者从优化自我同一性建构的角度出发研究能够提高个体心理弹性水平的方式,将研究重点放在家庭氛围、教养方式以及社区建设上。刘桂芬(2011)指出通过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与同伴关系从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支持是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有效途径;[6]陈惠惠(2011)等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的调查显示,积极的同伴与亲子关系,以及父母良好的婚姻关系对于个体心理弹性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7]何芙蓉(2011)等对四川未受地震影响的农村地区留守初中生的调查同样证实了社会支持、家庭氛围在提高个人心理弹性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8]

2.2因素型研究取向

2.2.1主要的理论模型

早期研究者针对心理弹性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的相互作用。保护性因素是指可以缓冲逆境负面影响的因素。心理弹性因此被看作是不同性质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个体认知方式、情绪体验、反应能力的发

展。研究者将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为三种模型,分别是补偿模型(Com-pensatoryModel),即两种因素相互独立,保护性因素能够对危险因素给身心带来的损害进行补偿;挑战模型(ChallengeModel),即认为危险因素过低或过高的水平均与个体消极发展结果相对应;条件模型(ConditionalModel),该模型是对补偿模型的发展,它指出两种因素并不相互独立,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保护性因素才能抑制危险因素的消极影响。因素型研究极大地拓宽了心理弹性研究内容的范围,并且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后期研究者根据对于心理弹性影响因素更为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动态模型(FrameworkofRe-silienceAction)、人际情境影响模型(GeneralModelofInterpersonalInfluence)与系统模型(Orga-nizationFrameworkofResilience)。动态模型强调保护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其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类。内在保护性因素主要是指自我效能、自我觉知、目标与志向等个性特征;外在保护性因素主要指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态度;人际情景影响模型则强调人际关系在心理弹性形成中的重要性;系统模型受生态系统观影响,试图将多种影响因素总结为内部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外部的家庭、家庭外因素。

2.2.2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大部分心理弹性研究较多采用因素型研究取向。王丽梅(2009)将保护性因素总结为积极的内在品质、能力与自我观念,外在的家庭和社会因素,良好的学校氛围,亚团体中的行为规范等[9];卢荣梅(2009)从系统模型出发,认为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广泛存在于以个体认知加工方式、性格特征、年龄、性别等为主的“微系统”,以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学校环境、同伴关系为主的“中系统”,以生活社区、社会文化为主的“宏系统”之中;[10]代辉(2008)将影响个体心理弹性的家庭因素分为四类: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父母个性以及家庭氛围。[11]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将研究对象集中于特殊群体与“处境不利群体”。张愫怡(2009)将教师群体的保护性因素总结为积极的认知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归属感,学校施行的评价制度、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校园文化;[12]高圆圆(2011)经过调查认为社交能力、个人生活与计划能力、学习意向、自我实现倾向能够预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弹性水平;[13]张佳佳等(2011)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能力、内外向人格特征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神经质有显著的负相关,并且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大学生更易体验到积极情绪;廖慧珍(2011)在一项针对青年运动员的研究中发现,男性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心理弹性,来自农村的运动员具有更明显的积极认知倾向,并且个体幸福感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14]“处境不利群体”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特殊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有灾难经历的群体。许松芽(2011)通过调查发现人际协助水平、认知方式以及社会支持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主要因素。[15]李永鑫等(2009)对类似群体的调查指出积极的人格特质与心理弹性有较高的相关程度;[16]特殊儿童是指自身存在学习障碍,身体功能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儿童群体。卢静(2008)对特殊儿童的研究指出,积极的性格特征、较高的技能水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充分的社会支持均可作为保护性因素增强其心理弹性;[17]应湘(2011)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弹性的调查研究发现,男性往往有更高的心理弹性,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显著偏低;高水平心理弹性的个体,普遍具有更好的问题解决、应用社会支持的能力、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18]郑裕鸿(2011)针对地震灾区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调查显示,心理弹性水平对于PTSD症状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并且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是个体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19]

2.3过程型研究取向

过程模型(ResilienceinProcessModel)由Richardson(2002)提出。他将心理弹性看作是身

心精神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后,个体为了恢复平衡而采取的调动诸多保护性因素应对危险因素消极影响的过程,包括失衡、受阻、修复、激活四个阶段。[20]这一过程共有四种结果:心理弹性重组,即个体身心系统水平的提高;回归性重组,即个体身心系统水平恢复到原有状态;缺失性重组,即个体在达到身心精神新平衡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动机、理想和信念;机能不良性重组,即个体未能成功应对危险生活事件。[21]

过程型研究取向的目的在于如何利用资源,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研究成果集中于两方面,首先是心理弹性的养成。黄艳苹等(2011)将任职期望培养、家庭与学校氛围营造、人际关系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看作是提高高职学生求职心理弹性的主要手段;[22]曾红等(2010)研究发现心理弹性训练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其坚韧和乐观的品质、改变其消极应对方式;[23]其次是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江明辉(2009)指出通过培养个体积极的认知模式与提高自我效能感,结合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物质与精神帮助,能够有效提升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弹性;[24]苏静(2011)通过调查发现,管理者通过采取净化校园环境、改革处分制度与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措施能够降低高校被处分学生的问题行为发生频率;[25]桑标(2011)等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够更加敏锐地知觉、判断逆境与压力,获得应对先机,并且不会过分预计其危害。[26]

3.心理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3.1心理弹性的层次性模型

研究者指出心理弹性是具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心理弹性的直接目的都是保护自我不受伤害,但高层次的心理弹性更有利于个体的心理成长和自我完善。个体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的态度成为划分心理弹性不同层次的主要标准。低层次的个体只关心自身生存,习惯通过暴力行为和情感压抑来保护自我;处于中间层次的个体回避人际交往,个人心理弹性更具防御性质;处于高层次的个体通过积极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社会支持,能够灵活处理生活压力,其心理弹性具有帮助自身成长的意义。心理弹性的层次模型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成果,指导心理服务工作者通过帮助个体发现、获取、利用社会支持,以及建立稳定积极的人际关系等方式来提升自身心理弹性水平。

3.2研究对象的扩大化

“处境不利群体”一直以来是国内心理弹性研究的主要对象。近年来,随着我国心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全社会对于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广泛开展,心理弹性的研究对象已经开始逐步转向如军人、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社会群体。由于心理弹性水平与个体生活经历有着较大的联系,部分研究成果往往不具有推论性。研究对象的扩大化有利于提高研究结论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有利于相应心理干预措施的开展。

3.3重视不利处境的正面价值

不利处境中的危险因素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因素型取向的研究者注重发掘危险因素并评定其危险程度;过程型取向的研究者将如何运用保护性因素对抗危险因素的不良影响作为研究重点;心理干预领域则一直将避免不利环境的消极影响作为干预手段的主要目的。

近年来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研究者开始关注不利处境的正面价值。研究者发现处于不利处境中的个体往往能得到更多可利用的社会支持,通过培养个体乐观的认知方式与自助意识能够有效缓解环境中危险因素的影响。[27]由于这种新颖的研究视角能够正视个体所处环境的价值,必将创新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手段。

3.4开展心理弹性的本土化研究

我国心理弹性本土化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两

方面,一是心理弹性的情景特异性。近年来关于自强的本土化研究指出,不仅仅是逆境,顺境中也需要个体具有高水平的心理弹性,需要培养自身自律意识,提高自制力;二是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本土化研究。研究者不仅注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界定各类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性质,并开始尝试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响因素。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年轻一代更加关注个性和权力,容易忽视家庭责任与义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慎独”、“集体观念”等优秀思想往往能够作为保护性因素起到维系家庭稳定,促进集体团结发展的作用,进而引导个人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28]

参考文献:

[1]RutterM.ResilienceReconsidered:Con-ceptualconsiderations,empiricalfindings,andpolicyimplications.In:JPShonroff,SJMeisels(Eds.),HandbookofEarlyChildhoodInterven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651-682

[2]SueHoward,JohnDryden,BruceJohnson.ChildhoodResilience:reviewandcritiqueoflitera-ture[J].JournalofAdolescence,2003(26).

[3]路晓倩,麻彦坤.心理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天中学刊[J].2011.26(1):136-140.

[4]王双全.探析心理弹性研究及其教育启示.赤峰学院学报[J].2009.25(12):154-155

[5]雷鸣,戴艳等.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心理科学进展[J].2011.19(6):874-882.

[6]刘桂芬,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问题研究,学术论坛[J],2011.4:209-213.

[7]陈惠惠,刘巧兰,胡冰霜.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同伴关系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现代预防医学[J].2011.38(16):3219-3222.

[8]何芙蓉,刘巧兰,周欢,杨洋,张莎,马骁.四川省南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J].2011.2(32):164-165.

[9]王丽梅,心理弹性:健康人生指南.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2009.5:88-90.

[10]卢荣梅,生态系统发展观下的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J].2009.6:92-94.[11]代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聊城大学学报.2008.2:171-172.

[12]张愫怡,教师压力研究的新视角:心理弹性理论.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2009.2:43-46.

[13]高园园,团体心理辅导对增强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弹性实验研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J].2011.26(5):129-130.

[14]廖惠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韧性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内江科技[J].2011.9:49-50.

[15]许松芽,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性支持关系的调查研究.集美大学学报[J].2011.12(3):60-62.

[1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49(6):127-130.

[17]卢静,邢伟荣.特殊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社会心理科学[J].2008.5:57-60.

[18]应湘,方佳燕,白景瑞.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教育学刊[J].2011.3:27-30.

[19]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J].2011.5:522-528.

[20]沈之非,心理弹性:抗逆力的本质.思想理论教育[J].2010.22:59-63.

[21]常保瑞,方建东.心里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J].2010.1:147-148.

[22]黄艳苹,李玲,仝会芳.心理弹性理论对高职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1.31(8):44-46.

[23]曾红等,弹性心理训练改善农业院校大学

(下转第41页)

(上接第27页)

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J].2010.31(3):309-310.

[24]江明辉,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系统的构建.高校辅导员学刊[J].2009.5:41-44.

[25]苏静,从心理弹性角度看高校被处分学生的问题化现象.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11.23(2):104-105.

[26]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心理科学[J].2011,34(11):102-107.[27]宋广文,周方芳.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中国特殊教育[J].2010.10:75-79.

[28]马晓明,侯玉波.韧性理论在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人大复印资料[J].2010.11:80-84.

The Domestic Review of Resilience

Research Orientations

Miao Shenglong

Abstract:Astheimportantcomponentofmentalhealthtrainingandpsychologicalcrisisintervention,resilienceisalwaysthemaincontentregardedbythedomesticresearchers.Asthedifferencesinthere-searchorientations,resiliencehasn’tgottenaconsol-idateddefinition.ThisarticlesummarizethedomesticresilienceorientationsasTraitType,FactorTypeandProcessTypebyanalyzingrecentdomesticrelatedre-search,andputforwardtheprospectofthestudycom-biningtheresearchdevelopmenttrends.Keywords:Resilience;ResearchOrientation;Indige-nousStudy.

(2000).SemanticInformativenessMediatestheDe-tectionofChangesinNaturalScenes.VisualCogni-tion,7,213-235.

[9]MarthaJ.F.,KarenL.L.,&KarenL.K.(1995),Faceperceptionandwithin-categorydis-criminationinprosopagnosia.Neuropsychologia,33,(6),661-674.

[10]MarkusBindemann;MikeBurton;StephenR.H.Langton;StefanR.Schweinberger;MartinJ.Doherty.(2007).Thecontrolofattentiontofaces.JournalofVision,7(10):15,1-8.

[11]WhitneyN.S,SeanButler,MelindaS.J,RichardYao,JamesW.T.(2010)Therecanbeonlyone:Changedetectionisbetterforsingletonfaces,butnotforfacesingeneral.JournalofVision,10(7),656

[12]MatthewD.WeaverJohanLauwereyns.(2011).Attentionalcaptureandhold:theoculomotorcorrelatesofthechangedetectionadvantageforfaces.PsychologicalResearch,75,10-23.

[13]张晨,张智军,赵亚军.(2009).注意和工作记忆提取对变化盲视的影响.应用心理学,15(4),312-216.

[14]DanielJ.Simons(2000).CurrentApproachestoChangeBlindness.VisualCognition,7(1-3),1-15.

[15]宛小昂,韩世辉.(2003).变化盲视的最新研究进展.应用心理学.9(2),56-59.

[16]BruceBridgeman,DerekHendry,LawrenceStark.(1975).Failuretodetectdisplacementofthevisualworldduringsaccadiceyemovements.VisionResearch,15(6),719-722.

The Overview of the Change Blindness

Objective:Changeblindnessisoneofthehottopicinthepsychologyresearch.Inthisarticle,wesumuptheexistevidenceofthephenomenonofchangeblindness,andoverviewthephenomenonintherespectofre-searchmatrials,researchparadigm,affectfactors.Inthelastplacewehaveanoutlookontheresearchofchangeblindeness.

Key word:changeblindness;researchmatrials;re-searchparadigm;affectfactors.

心理弹性综述

专业英语论文 心理弹性综述 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姓名:董丹 学号:4 2 1 0 0 1 2 8 任课教师:井婷

心理弹性综述 董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0) 摘要: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过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本文在心理健康的视角下,在对心理弹性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就心理弹性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及理论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为改进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改进提供依据,并对心理弹性的研究的缺点和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关键词:儿童心理弹性内在结构研究范式 分类号B849:C91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译作复原力,韧力)研究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心理弹性这一概念颠覆了研究学者以往高风险环境下儿童发展的悲观性结论。比如,Werner Smith[1]在纵向的研究结果表明,一部分儿童即使经历了高风险环境,其发展功能仍然保持完好。 关于心理弹性,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没有一致的看法。由于研究者所处于的历史时期,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不尽相同。心理弹性的概念因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差异。Masten Best Gamezy[2]在1990年定义了三类弹性概念:第一类弹性指的是“克服逆境”,认为弹性是个人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弹性指的是,面对急性或慢性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婚、家庭经济困难),个体并未受到消极影响,而是成功的应付了这些压力;第三类弹性是指经历创伤后能较好的回复,即创伤没能将个体打到。这三个概念蕴含着一个共同点,即个体处于逆境仍能发展和适应良好。通过总结大量的文献,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概念在总体上分三种:结果性定义、品质性定义、过程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研究者们通常根据心理健康、机能、社会能力来定义弹性的结果,如Msten,Best和Garmezy就将心理弹性定义为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机能维持,也就是指处于危境中的青年的胜任行为和有效机能。 品质性定义: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和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的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Connor认为“心理弹性是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 过程性定义:指个体在压力事件中适应良好的过程。即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Luthar 等人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的动态过程”APA Help Center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是的良好适应过程。 二、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 Rutter[3][4]提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危险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因素或保护性过程。这样心理弹性的操作定义就是:具体的保护性因素的结果。研究这考察人的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与机制,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也被称为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 (一)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收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活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一概念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和研究,特别是在对压力、逆境、挫折、创伤等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中,更是备受关注。 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处于高危环境的个体以及个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院 系: 专 姓 学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3]。徐加杰也认为高校、公共、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实践了多年,因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或协调,实施起来障碍重重[2]。而“现行的一些条例、法规,都是按系统颁布的,客观上加深了各自为政,强化了条块壁垒,往往会给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和网络建设带来了障碍”[4]。同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 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命全程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发展的原因 ?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学习: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 解释 使发展最优化。 4、人类发展的历史观 ○1近代儿童:人类早期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被当回事。 ○2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在17、18世纪,对待儿童及养育儿童的态度开始改变,儿童需要保护。 5、心理发展:广义:种系、种族、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2、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3、两者关系:复演说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儿童成为被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自己的孩子,传记研究法。 ?诞生标志: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系统观察自己的孩子(0—3岁)。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包括三部分:感知发展,动作(意志)发展,语言(理智)发展。 2、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荣格最早对成人期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 展。重视潜意识

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篇一:开题报告范例 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 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

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 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 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 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 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宽恕,当代,心理学]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 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为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 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在西方的学 术界中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景正日益凸显出来。 一、宽恕的哲学解读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 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 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 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姓名 职称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 。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 。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 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 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 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篇一: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日期 XXXX 院、系(部)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 专业及班级工程管理专业XX级 01 班 姓名及学号 XX XXXXXXX 工程管理系 XX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审查表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成长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往往要经历一些挫折, 有时甚至是严重挫折。学术界长期以来致力于发现危险因子与何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相关联,却忽略了对另外一种情况的考察,那就是,尽管有一些人儿时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长 大成人后却功能完好,甚至还很优秀。最早对传统研究提出的挑战的,被认为是Rutter1972 年所做的有关母爱剥夺的研究综述,报告了个体差异的现象与证据。其后由于Norman Garmezy等人20世纪80年代的奠基性研究工作,儿童弹性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介绍,并提出作者认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心理弹性的定义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在国内外至今没有一 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国内研究者除了译为“心理弹性”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心理韧性” 、“恢复力”、“复原力” 和“压弹”等。本文暂采用“心理弹性”这种译法。国外研究者们对resilience 的定义各有偏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

MastenA.S. (2001) 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 能力性定义: 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 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 E. E. (1995)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 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 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如APA Help Center (2002) 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 ”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 ,“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 尽管各位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都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逆境;(2)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 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在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中,特别是在心理弹性的早期研究中,危险性因素( risk factor )和保护性因素 ( protective factor ) 是不得不提到的两个相关概念,它们贯穿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本文拟对宽恕的界定、与道德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阐述。 1.何谓宽恕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 nasa、calacb 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 apbiemi、apoluo、cbarizomai 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扩展了North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 North 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引言 伴随着二十世纪中叶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童年困境、危险经历等负面 成长环境与个人心理疾病的联系。Rutter(1972 )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童年生活的负面环境对于儿童心理行为能力的损伤存在个体差异,并将此类个体发展现象统称为心理弹性(Re-silience )[1]。心理弹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正式向对于压力/逆境的传统认识提出挑战,强调以积极的角度看待逆境中的个体发展。 1.心理弹性的定义及研究沿革 1.1心理弹性的定义 目前尚无有关于心理弹性的统一定义。早期研究者将其描述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可以帮助个体在处于不利环境时,避免产生消极的心理发展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弹性被概括为 心理的动态发展过程,包括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个 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发展;个体能够面对并适应持续的生活压力;经历心理创伤的个体得到 了很好恢复。[2] 周会娜等国内学者后期通过总结归纳,将心 理弹性的定义归纳为三种类型:(1)结果性。在危险环境下,心理弹性仍能使个体顺利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结果;(2)能力性。它是使个体能够承受较大破坏性的环境变化、产生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反应,并能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灵活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与品质;(3)过程性。它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等压力事件时产生良好适应的过程,并意味着个体从困境中走出。 1.2心理弹性的研究沿革 心理弹性的研究历史并不算长,研究者一般将这二三十年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看作是心理发展的结果,研究目标在于如何确定影响其最终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与如何评价研 作者简介:缪胜龙,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就读于南京政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军人心理教 育与疏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缪胜龙 摘要:作为心理健康培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弹性”一直是国内心理学研究者 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研究取向的差异,心理弹性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过分析国 内近年来关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国内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向总结为特质型、因素型与过程型三类,并结合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心理弹性研究取向本土化研究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苟勇 摘要:厌恶是人类六种情绪之一,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情绪。然而,厌恶和其他情绪相比又有些奇特,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强烈遗传特性。本文通过对厌恶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了厌恶心理研究的现状,并对厌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的最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厌恶习得性脑岛 厌恶是什么?厌恶是一种情绪,也是最神秘的一种情绪。厌恶来自于习得性,并最终成为我们关于自身脆弱和有限的生命的独有认识。任何触发厌恶的事物,从各种物质、人体结构,再到我们世界观被粉碎,都可以引发我们的厌恶。所有厌恶都会引起回避,但特定的、转瞬即逝的厌恶感是不能被制约的。厌恶可以是明显的、内在的和简单的,或者是抽象的、哲学的和复杂的。﹝1﹞1厌恶的定义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厌恶(disgust)是远古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厌恶是一种内脏情绪,有特定的面部表情,生理体验和行为倾向。厌恶是有同情心和文明的人的副产品,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鲜明的个体特征,厌恶也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庭的厌恶对象可能代代相传。 2研究现状

2.1厌恶的研究方法 2.1.1观察法。观察法为行为假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例如,通过观察2~3岁儿童群体对厌恶的人或物的反应,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区分儿童厌恶情绪表现方式。观察被试者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惯,记录厌恶对象名称。分析出厌恶的事物往往没有普遍性,但是每个事物可以划分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无素,每个元素都构成了厌恶情绪的一个层面。 2.1.2实验法。厌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厌恶量表研究和厌恶认知干预的研究。厌恶量表由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读博士期间开发的,它被应用于实验及临床测验,量表中可以回答你的忍耐恶心事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你知道哪些具体的事物,对被试者有多大“杀伤力”。厌恶的认知干预研究主要是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厌恶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该方法旨在确定影响厌恶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 2.2厌恶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学者对引起厌恶心理的因素有不同看法,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认为厌恶从一种简单的机制进化而来,它帮助我们避免吞咽毒药,警告我们远离一些危害。厌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情感。它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和在社会群体中理解互惠的重要性,同样地,我们对于疾病感到厌恶并回避它,因为这会有损我们的健康。 2.2.1厌恶心理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中英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英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 材料来源情况: 本文参考文献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市场上正式出版的各种关于自由贸易区的专著以及各种关于国际贸易、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经济学杂志、学报、报纸报道,经及从互联网上获得相关的数据库资源。此外还参考了部分高校的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相关数据的获得主要来自市场上出版的各种年签以及商务部等国家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公布的统计数据。 文献综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贸总协定(GATT)及其随后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全球范围的多边贸易体制和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并驾齐驱,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二者互相促进,共存共荣,却不能相互替代。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既可能作为经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先行步骤,促进世界经济的逐步融合,又可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障碍。GATT/WTO在确立自身全球贸易领导者位的同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监督和引导的重任,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宽容与规范更好地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自身的消极影响,使之在不偏离贸易自由化的轨道上快速前行,成为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讲,GATT/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关税同盟理论则奠定了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础,以此为蓝本先后出现了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分工理论,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日趋多样化。 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国家/地区(包括单独关税区)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贸易安排。国外学者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比较多,成果也很丰富,FTA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区域内成员方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和贸易数量限制措施所产生的各成员方贸易发展的直接效果,二是缔结FTA后由于区域内生产效率提高和资本积累增加所导致的各成员方经济增长加快的间接效果;二者也分别被称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前者以维纳(Jacok Viner)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为主,这也是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后者则相对较为复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2012年7月护理学报July,2012第19卷第7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9No.7A 【研究生园地·综述】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张丽娣1综述;李乐之2审校 (1.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410011) [关键词]心理弹性;护理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12)07A-0017-03 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3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弹性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个人在面临压力危机时,心理弹性是其能否成功复原的决定性因素。在护理行业,心理弹性已被看作是护理活动中协助护士良好地适应生理和心理损害的一个基本要素[1]。而护理专业学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其心理弹性水平是决定其今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笔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相关因素及测评工具进行综述,并就如何从教育学的角度将心理弹性的培养融入护理教育提出思考。 1心理弹性的定义 心理弹性(resil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resilire”,意为“反弹”。因此,其有从创伤或痛苦事件中复原并获得良好适应之意。因不同研究者研究视角各异,国内外对心理弹性至今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依据其内涵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定义: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侧重于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适应良好或积极发展这一结果[2];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能够承受消极变化同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的能力[3];过程性定义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4]。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行为、思考、行动等各方面,是可通过学习和培养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会[5]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尽管心理弹性的概念未统一界定,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2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面临逆境;(2)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2心理弹性相关因素 2.1 个体特征与心理弹性相关的个人能力包括乐观、信念、希望、自我效能感、控制能力、应对方式等。Gillespie等[6]对1430名澳大利亚手术室护士调查后得出,希望、自我效能、控制、应对、能力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且认为希望、自我效能和应对是心理弹性的定义属性,这些属性促使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下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后续的研究[7]还发现,工作年限、年龄及文化程度均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弹性,且仅可以解释变量的 3.1%。Edward[8]通过对6名社区精神工作者进行访谈,发现自我感觉、信念、希望、洞察力及自我照顾与心理弹性有关,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对生活更乐观、更充满激情。Beardslee[9]对护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47,P<0.01)。提示在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压力下,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工作热情,从容应对挫折,获得良好适应。 2.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包括家庭的支持及外部支持系统,如宗教信仰、朋友、同事、医护人员的精神与信息支持等。Yu 等[10]在2008年四川地震1个月后对2914名青少年心理弹性检测发现,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4,P<0.01),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分别r=-0.38, r=-0.25,P<0.01)。Kornhaber等[11]对烧伤科护士进行访谈,访谈对象认为多学科团队是其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资产,如果缺乏团队的支持,烧伤科护士无法 [收稿日期]2012-02-24 [作者简介]张丽娣(1986-),女,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硕士研 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李乐之(1965-),女,湖南益阳人,博士,教授,护理 部主任。E-mial:llz6511@https://www.360docs.net/doc/1413029536.html, 17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