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

优势:1.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劣势:1.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2.贸易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3.贸易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

4.贸易顺差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

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5.贸易顺差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利弊分析:必须转变追求贸易顺差的传统观念,应该努力追求外贸平衡。传统贸易观念认为出口为了创汇,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这一观念长期主导着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据统计,截至2010年2月底,自1993年以后,我国再没出现过年度贸易逆差,自2004年4月份以后,我国没出现过月度贸易逆差。其实,一国的对外贸易应追求长期的进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长期的贸易顺差。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及对策.doc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及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7亿美元到2006年的17607亿美元,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世界排名已上升至第三位,而伴随着贸易地位的快速上升,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对美国巨额的贸易顺差。美方的指责包括多方面:中国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国内市场尤其是服务行业不够放开;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商品倾销;政府对一些行业和企业实行补贴等。实际上,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有很多。 一、美方高估对华贸易逆差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年贸易逆差达395亿美元。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1996年顺差为105亿美元。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包括多方面,美方主观上有高估逆差的意向。美国商务部统计的对华出口额不包括对香港的出口额,而在统计来自中国的进口贸易额时,却包括了来自香港特区的进口贸易额. 表1 2001—2006年美对华以及香港特区进出口数据统计单位:亿美元 导致这种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加工贸易型企业从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配件进行加工,然后将制成品从中国出口到主要的海外市场,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最后全部统计为中国的出口额。 表2 东南亚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对华贸易平衡状况单位:亿美元

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目录 1.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分析 (2) 1.1中国贸易顺差贸易方式构成特点 (3) 1.2中国贸易顺差商品结构构成特点 (3) 1.3中国贸易顺差的国别构成特点 (4) 1.4中国贸易顺差的企业构成特点 (5) 2.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5) 2.1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5) 2.1.1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中国经济更具活力 (6) 2.1.2增加了外汇储备,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 (6) 2.1.3消化了国内的过剩产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6) 2.2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7) 2.2.1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 (7) 2.2.2外贸依存度过高,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和稳定 (7) 2.2.3加剧了贸易摩擦,激化了国际经贸矛盾 (8) 2.2.4形成了巨大的外汇储备,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8) 2.2.5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隐忧 (8) 3.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产生原因分析 (9) 3.1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是中国持续贸易顺差的国际背景 (9) 3.2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存在重重限制,影响中国进口能力 (9) 3.3当前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10) 3.4中国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中国国内要素优势的综合释放 (10) 3.5中国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 (11) 3.6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11) 4.中国的对策建议 (11) 4.1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中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 (12) 4.2调整关税税率及优惠补贴政策和对外商投资的“超国民待遇” (12) 4.3完善国内价格要素体系,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环境成本 (12) 4.4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发展内需型经济 (13) 4.5大力鼓励对外投资 (13) 4.6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金融监管 (13) 参考文献 (15)

国际贸易地理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运往西非,租用了外国商船,沥青包装则采用5层牛皮纸袋。当商船沿印度洋穿过亚丁湾、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后,沥青逐渐融化。红海位于干燥炎热的亚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围是干旱的荒漠,没有大河流入,主要靠从曼德海峡流经印度洋的海水补给,因此,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很高,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可达32℃ ,含盐度一般都在4%以上,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内海之一。由于红海气温高,沥青开始融化,并透过纸袋粘在货仓地板上。该商船顺序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后,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地板上的沥青又凝固起来。结果到目的港后,卸货十分困难,清理打扫船舱更困难,最后结算,卖沥青赚来的外汇用于洗舱费还不够。 问题:为什么我国公司会得不偿失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如果由你来运输沥青到西非,你将如何安排 要点解答: 显然,我国公司在安排此单运输时,忽略了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以及对贸易运输和商品质量的影响。所以损失是必然的。 气候变化会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例如,商品输往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或地区,储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而易腐烂、霉变的商品在输往气温高、降水多的国家时,则要注意防腐、防霉和防雨。 其实,此单运输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要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商品质量特性及包装、运输工具。考虑的沥青的质量特性,如果是在冬季运输,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在夏季运输,从我国通过传统海运运

往西非,那么就要首先设计好包装,最好使用桶装,而不应是纸袋包装;如果包装无法改变,就要选择好路线与运输工具,最好通过陆运运往西欧或南欧,再转海运运往西非。 第六章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在立足粮食自给的基础上,也多了一种通过贸易方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备选政策方案。那么,国际市场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大致上是2亿吨或者更少些,这个数量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具有购买力的那些粮食进口国的有效需求,而不是为了解决世界的缺粮或饥饿问题。因为农场主明白:世界市场上粮价不景气的时候,多生产粮食是不合算的。换言之,现有粮食可以保障粮食安全。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供给充裕的国际市场条件,因为世界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贸易优势的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不足的矛盾及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足人数多等方面。 世界粮食供应依靠少数发达国家是粮食安全的“巨大隐忧”。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的地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过大的比重,会由于这些国家粮食生产、储备状况及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70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世界粮食储备量下降到了不安全的边缘;由于美国粮食受灾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粮食市场急剧恶化,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问题:我国应如何改革和完善现存的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及策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顺差或逆差都是失衡的表现,国际收支的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也就是就是说国际收支失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大幅度的顺差或逆差,则会对该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而我们往往认为顺差就有利于经济发展,逆差就不利于,其实不然。以下我就对顺差和逆差进行利于弊的分析。 一.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即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入大于出,而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而发行3倍于储备左右(我国就是这样)的本国货币,以维持货币流通量的平衡。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增长的越多。 利 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 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弊 虽然顺差给我们带来很多利处,但同样也有很多的不利。持续的、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使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过于坚挺,会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比如,在我国就是人民币升值,现在看来已经是大势所趋,最近也有说法加息与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其实就是,在中国套汇的同时,再进行套利。 其次,导致通货膨胀,就拿我国来说,我国就属于输入性的通货膨胀,3月时共持有美国国债1.145万亿美元,顺差会增加外汇的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货币当局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大量外汇进行干预。两种情况都会迫使国内货币投放量扩大,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在我国通货膨胀的最好控制,就是保持一定的外汇收支平衡,在加大出口的同时也加大进口,而不是通过减少出口。 当然也会影响进出口,使其失衡,因而引发贸易摩擦,影响国际经济关系。 二.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逆差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 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如果该国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即抛售外币,买进本币,政府的干预将直接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又将引起国内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经济下滑,失业增加。 但是并不是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就一定不好。比方说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就没影响到其强国的地位。其原因之一是出口减少,但进口却增加了。细讲就是许多国外公司纷纷投资美国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其国内投资需求的增加刺激了生产设备进口的上升。随着大笔资金流入美国,美国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口资本货物以及投资高科技领域,从而提高了生产力。 综上所述,不管是顺差还是逆差,都没有绝对的利与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稳定最重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影响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影响 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06-08中国与美国贸易统计表金额单位: 万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减%年份进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进口200626,268,05020,347,1985,920, 85324.2 24.9 21.,208,27123,270,3986,937, 87415.0 14.4 17.,373,76325,229,7348,144, 02910.5 8.4 17.4中美建交以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 2008年中国向美国出口达25,229,734万美元,中国从美国进口达 8,144,029万美元(如表一)。 但与此同时,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不断引发贸易争端和摩擦,据统计,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呢?第一,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继续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

这些产业最终落到了中国大陆,中国向周边经济体紧扣原材料和中间品,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国家。 由此,中国对周边经济体逆差增加,而对美顺差扩大,但同期美对亚洲整体的逆差占其逆差总额的比重并未明显增加。 因此,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美国即使限制自华进口,也难以使传统制造业回流,只能转而从其他发展中国家寻求替代。 第二,美国对华逆差程度被明显高估。 主要原因在于,原产中国的货物通过其他经济体转口至美国过程中的增加部分被计算为中方顺差,同时,在对美加工贸易出口中,中国企业通常只负责接单生产,不掌控设计、运输、销售等环节,美方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方出口报关价格,进而推高中方顺差。 第三,美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其中包括对华的出口管制。 此点将在下文做详尽阐述。 第四,美国长期逆差与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地位有关。 美元目前仍然面临着既要通过经常项目逆差为世界提供流动性,又要确保美元稳定的两难窘境。 第五,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表明,一国本币升值对调解贸易收支的作用有限。 第六,原产地规则的差异的影响。 由于原产地规则的差异导致许多产品被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增加了中国的顺差数字。 著名经济研究机构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说过,从1994年至2003年中,中国的出口从1210亿美元发展到3654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公司或合资公司贡献了出口增长的65%。

浅析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一)

浅析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一) 论文关键词]贸易顺差经济增长出口论文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增长的现实,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阶段性特点 1981年以来,我国的贸易平衡可分为3个阶段: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1989)。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47.12亿美元。 2.较小贸易顺差阶段(1990~1996年)。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亿美元的逆差,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较大贸易顺差阶段(1997~2006年)。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且每年顺差均在200亿美元以上,1997~2004年累计顺差达到2477.74亿美元,平均每年顺差为309.72亿美元。2006年我国出口额969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进口额79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9%,全年贸易顺差达到1774.7亿美元,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 (二)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点 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集中”: 1.从地区来看,贸易顺差集中在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2006年中国对上述三地的贸易顺差超过1400亿美元,对欧盟顺差超过900亿美元。日本、韩国、东盟等地成为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 2.从领域来看,贸易顺差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领域实行顺差接近1900亿美元,比去年增加了400亿美元。这与我国多年来实行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分不开,长期以来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欧美发达国家的跨过公司将其国内原有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并将成品采购回国,这种国际产业转移扩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3.从贸易主体来看,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民营和外资企业。2006年民营企业实现贸易顺差超过1200亿美元,外资企业达到900多亿美元,国有企业实现贸易逆差330多亿美元。且到2006年底,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70%集中在制造业。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大量出口,而且取代了部分进口。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额912.2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贸易顺差的51.45%。 二、贸易顺差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促进经济增长。从理论上看,罗卜特逊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原理,认为如果一国存在着闲置的资源,则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现在的贸易顺差就是出口贸易发展的结果,所以说贸易顺差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从实践方面看,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力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1.3%增加到2006年的37%,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也逐年升高,从1985年的23.05到2005年的67.03,可见进出口对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2.缓解就业。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且我国目前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供大于求矛盾十分突出。贸易顺差意味着出口的增加,而我国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就是说贸易顺差越大就业人数越多。因此出口有利于缓解劳动供求矛盾,增加就业。 (二)负面影响 1.加剧了我国与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或地区间的贸易摩擦。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文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文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B1505杨悦 222455 2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休戚相关。而现今,随着人类改造能环境能力的增强,人文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蔚为可观。人文地理是指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括人口、民族、语言、宗教、历史、政治及风俗习惯等。人文地理环境虽然不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却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人口的分布状况是与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的。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一般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发达地区。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承受力是受限于其经济实力的。通常,经贸发达地区需要较多的经济人口,亦能供养较多的人口。举例来说,有些地区因人口迁入、劳动量大增(如美国、澳大利亚),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迁入,而加速了本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反之,由于人口迁出造成某些地区劳动力大量流失,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因而会给该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和消费等诸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以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活动。多民族国家中,由于各民族语言不通,宗教分歧、风俗习惯差异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需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语言对国际贸易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世界市场上由于语言复杂多样的商业行情,信息交流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商品竞争力,各国企业家纷纷研究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及语言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只有认真研究东道国的文化及不同地区语言文字的差异,才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此外,宗教对国际贸易业务是十分大的影响,它影响着一些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同时也会对产品的种类销售时间及购买周期变化产生影响。 最后政治要素对国际贸易影响也是十分巨大。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发展的机会,再如,如果一个国家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必定有各国的学者和游客到来,从而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完整版)资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2011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中国的“双顺差”是由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造成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一、 进入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各项差额都有所增长,顺差额急剧上升。虽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趋势主要还是与货物和服务项差额的变动趋势保持基本一致。 2002—20011年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2003 年、2004 年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45.62%、81.8%。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 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 473 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2008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9 460.3 亿美元,再次创下储备新高。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保持顺差,且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2002—2008 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为顺差。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资本项目变化幅度较大。 (三)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服务贸易常年保持逆差,而货物贸易常年顺差,并且顺差规模还在逐年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当中,货物贸易对经常项目的顺差起到了主要作用,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四)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9 104.82 亿美元。由以上的分析,中国国际收支从2002—2008 年间保持了一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实际上,到2010年第三季度,这个局面还在持续当中。2002 年以后,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盈余双双大幅增长。 国际收支顺差在2002年以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2002---2007年间,经常项目余额每年平均以40.74%的速度增长。从2002---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货物与服务贸易差额是衡量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货物项目是经常项目的决定因素,在经常项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项目差额各年变化都不是很大,变动比较平稳。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主要项目,即资本项目、金融项目。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金融项目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资本和金融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一个与经常项目并重的大项目,是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项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加深,资本项目金额越来越大,其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2002—2011年资本项目差额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本项目是逆差以外其它年份都保持了一定量的顺差。整个资本项目差额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以政府和银行间借贷款形式为主的其他投资,其次是直接投资,其一直都处于顺差状态,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所占的比重最小的是证券投资。 2002--2004年,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波动幅度呈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它们之间的相互比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2年以后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有较大增长。从2002--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主要因素是金融项目,自2002年到2003年,直接投资余额全部都表现为大额顺差,余额在370_-470亿美元之间平稳波动。其他投资和证券投资余额的均值都表现为平稳逆差,分别为-159.83亿美元和-43.54亿美元,在2002--2007年期间,只有少数年份是顺差,证券投资只有在2003、2004年是顺差,这两者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可以说起伏不定。2002--2007年之间资本项目的顺差主要来源于直接投资收支,这期间由于直接投资每年连续保持大量顺差,并且顺差规模持续不断的扩大,所以就保持了资本项目在大多数年份出现了顺差。证券投资收支所占比重一直比较小,对整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他投资收支,在许多年份中其绝对值甚至超过直接投资收支,成为资本项目收支中的主要逆差因素。短期资本项目中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其他投资项目内,按照长、短期分类来看,其他投资收支逆差主要是由贸易信贷等短期资本项目的巨额逆差造成,其中包括了资本外逃等因素的影响。 2002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一年一个台阶,其中货物项目差额始终为顺差,而且均值达到了1483亿美元。货物项目差额一般比经常项目差额小,2003年之后,经常项目差

美国国际贸易逆差的原因、影响与应对措施方案

内容提要美国贸易逆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形成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特点、美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和维持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关键词贸易逆差美国经济 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由来已久,而且,美国贸易逆差额不断扩大,不见收敛。为什么美国会出现持续的巨额贸易逆差?本文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状况和形成原因作如下的分析。 一、美国贸易逆差现状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已持续了30多年。美国在1971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之后,除197 3年、1975年出现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而且逆差额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200 4年全部贸易逆差为617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2003年增加24.4%,占美国 GDP的比重为5.3%。美国早就成为当今世界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那么,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源之于何处呢? 1.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论地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地是太平洋地区,其次是西欧,再次是北美。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中南美洲和石油输出国。论国别,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国家是中国、加拿大和日本。 表1 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与国别分布(亿美元)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和经济分析局。 2.商品结构分析 美国贸易逆差来自于不断扩大的货物贸易逆差。2004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达到6661.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1.7%;服务贸易则是顺差,其顺差额484.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在美国的货物贸易中,呈现贸易逆差的最主要的货物有以下几种(见表2)。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 优势:1.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劣势:1.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2.贸易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3.贸易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

4.贸易顺差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5.贸易顺差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利弊分析:必须转变追求贸易顺差的传统观念,应该努力追求外贸平衡。传统贸易观念认为出口为了创汇,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这一观念长期主导着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据统计,截至2010年2月底,自1993年以后,我国再没出现过年度贸易逆差,自2004年4月份以后,我国没出现过月度贸易逆差。其实,一国的对外贸易应追求长期的进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长期的贸易顺差。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1950年国际贸易值仅为607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70000亿美元。当前,国际贸易的规模还在继续不断扩大,但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增长和国际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构成中的技术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75年—1985年10年间,美、德、英、法、日五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73.1%,而1985年—1995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此外,国际贸易商品中技术、知识密集型商品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提高。9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以及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产品的质量性能不断提高,种类、规格不断变化;同时,产品的更新周期也大为缩短(在20世纪70年代,是5—6年,80年代是4—5年,而90年代是1.5年—2年),这一切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高科技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份额日益上升,到2002年已超过25%)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使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发明和发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在国际间的转让、软件开发咨询、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等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贸易部门。此外,先进科技的出现形成新的服务部门:如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报信息业,以信息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理、交换为主要服务内容,其规模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使得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传统服务部门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部门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全球业务,为全世界顾客提供有关服务,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据资料统计显示,从1967—1980年,国际服务贸易额由700—900亿美元猛增到6500亿美元,1997年再增至132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际贸易额的19.86%。近几年来,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更高于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根据世贸组织2001年5月公布的年度报告,200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达28150亿美元。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和影响

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原因之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原因之三: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原因之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第一,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二,在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由顺差变为逆差;第三,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由逆差变为顺差;第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分工角色造成的。 原因之五: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事实上,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第二,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完整版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 因素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 外贸依存度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若用出口额或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的 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在国 际上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然而,频繁的贸易往来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在不断增加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由于国际贸易稳定对一国的经济的发展有 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了解。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情况通 常用外贸依存度来表示,它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占该(地区)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2005-2014年我 国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一)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变化趋势上看,我国外贸依存度从2004 年至2006年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9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之后开始回升,但增长幅度 与之前相比较低,未达到之前的最高水平。从外贸依存度的比重上看,近十年的外贸依存度 都在40%以上,最高水超过65%。2009年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达到这 十年的最低点,但依存度仍超过40%。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10年 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 进出口总额(人民币 亿元)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8 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 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情况。2014 年,全球经济曲折复苏,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但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 显增强,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一、 2014 年我国收支总体状况: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经常项目顺 差 2197亿美元,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 2014 年末,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余额为38993 亿美元,继续占据对外金融资产首位,占 资产总值的比重为61%,占比较上年末减少 4.0 个百分点,为2004 年以来的最低。同时, 民间部门正在加快“走出去”,因风险偏好较低,更青睐传统投资渠道,对外直接投资和存 贷款等其他投资资产共计22469 亿美元,占资产总值的比重升至历年最高值(35%);而对外证券投资资产2625 亿美元,占比4%,较上年末略降0.2 个百分点。 2014 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去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2579 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48%。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197 亿美元,增长4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2 亿美元,下降89%。 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541亿美元,进口1878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和1%;顺差4760 亿美元,增长32%。 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2014年,服务贸易收入1909亿美元,较上年下降7%;支出3829 亿美元,增长16%;逆差1920 亿美元,扩大54%,其中运输项目逆差较上年微增2%,旅游项目逆差延续扩大态势,增长40%。 直接投资净流入小幅下降。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4 年,直接投资顺差2087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804 亿美元,增长 10%;外国来华直接投资 净流入 2891 亿美元,下降1%。 证券投资净流入快速增长。2014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824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6%。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08 亿美元,扩大102%;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932亿美元,增长60%。 其他投资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014年,其他投资项下净流出2528 亿美元,而上年为净流入722 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的贷款、贸易信贷和资金存放等资产净增加3030 亿美

2019年中美贸易关税传导路径和影响分析报告

2019年中美贸易关税传导路径和影响分析报告 2019年7月

目录 一、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以及加收关税的主要产品 (7) 二、加收关税商品与未加收关税商品对美出口的变化 (10) 三、关税提升对中国下半年出口影响的测算 (16) 四、关税提升冲击在行业中的传导路径以及对增加值影响 (19) 五、关税提升对下半年就业的影响 (28) 六、3000亿美元商品加收关税情景假设 (29) 七、贸易战对中国技术的短期影响 (31) 八、贸易战对中国技术的长期影响以及经济未来展望 (36)

此轮中美贸易战开始于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总统备忘录,对中国发起301贸易调查。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美国已经对中国出口的2500亿美元商品加收了25%关税,导致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大幅度下滑。从世界产业链来说,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一些为中国提供中间品的国家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关于中美贸易战影响的分析,市场上已有报告存在以下不合理之处:第一,测算不合理,关于对出口影响方面,市面上的报告大部分都基于Gallaway(2003)的Arminton弹性计算影响,但是2003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6年,这期间商品的种类、结构、国际生产分工的形式、全球信息化的程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对于GDP影响测算没有考虑剔除为了出口而进口的中间品的大小;对于就业的影响,没有考虑到贸易影响在行业间的扩散作用,从而影响的行业范围更大;第二,没有指出影响的时间,大部分报告都给出了贸易战造成的影响,但是没有指出这个影响是多长时间的影响,加收关税之后多久影响达到最大;第三,没有给出关税加收后对中国各个产业冲击的传导路径与增加值的影响大小,只停留在贸易战对出口产业的影响上,但是产业间是互相联系的,各个产业出口的减少会一步步向其上游产业进行传递;第四,贸易战对于技术的影响方面说的过于笼统,没有给出具体的影响路径。 本文将对上面提到的缺陷进行改进,并对中国未来经济做一些展望。改进的方法如下:第一,目前500亿的25%关税和2000亿的10%关税对于我国的影响已经体现,重要的是今年5月份2500亿关税从10%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的一系列问题啊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的一系列问题啊? 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长年的贸易顺差使中国企业不断地向商业银行(比如中国银行)卖出在贸易活动中收到的美元(我国外贸基本都以美元交易),于是商业银行长年收到大量美元,同时向企业支付大量人民币。商业银行又要把这些美元转卖给中央银行(在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收进美元,向商业银行支付人民币。 关键的一点就是美元太多了,央行觉得以原来的价格放出人民币不合算了,于是美元就贬值了。 我国存在长期贸易顺差具有双重意义 李健在《国际贸易》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我国的长期贸易顺差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顺差扩大,消极意义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大。首先,顺差的扩大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意味着我国出口竞争力大大增强,外汇不再是稀缺资源。但是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要素价格过于低廉为代价的。因为在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中,我国处在较为被动的位置,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能源和人力等要素的定价也比较低,在环境保护、劳工待遇、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企业的要求也远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投入偏低。其次,顺差的扩大意味着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增大。但同时也加剧了经济失衡和对外需的依赖,给宏观调控带来一定问题。再次,持续的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改善了我国的国际收支和信用状况,维护了金融稳定。但是这也使得较多公民财富输出给别人使用,并且增大了因汇率动荡使我国外汇资产缩水的风险。最后,持续的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还表明了我国国力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上升,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但是这也导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摩擦愈演愈烈,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受到更大的掣肘。 什么是贸易顺差和他的利弊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麽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 顺差虽然没有逆差那样明显的弊端,但持续的顺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一些问题。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后美国世界—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是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平衡问题,特别是美国方面所说的对华贸易巨额逆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中方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近十年来中美贸易中存在逆差,到2009年这一数值为1433.8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影响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正确的认识中美贸易的逆差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产生的弊端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今后经贸政治关系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美贸易大额逆差的原因 1 统计误差的问题 显然,中美贸易的逆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必然有统计口径不同产生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事实,但美国方面显然把逆差的程度严重地夸大了。美国方面的统计显示,在中美贸易中,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1433.8亿美元。表一列举了2000—2009年中美不同贸易统计口径下中美的贸易逆差额。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1)香港的转口贸易。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2)中美统计口径。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3)服务贸易统计。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服务贸易的巨大顺差,这是美国在国际经济中拥有比较优势的反映,符合发达国家贸易结构的一般规律。 另外,即使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修正(介于二者之间,但更接近于中国官方数字),经过调整的贸易逆差数额仍然远远高于其真实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它一方面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加工贸易模式属于两头在外的生产与贸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赖进口、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并且,由于劳动成本低、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进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国政府和中国员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2 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 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人们的消费水平与其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的经济要落后于美国的经济,中国人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自然落后于美国人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这样,对商品的需求结构也就不同。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