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统计报告

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统计报告
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统计报告

“十五”期间辽宁省残疾人事业统计报告

《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实施5年来,我省残疾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残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机遇,以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差距为主攻目标,以省政府确定实施的10项爱心助残工程为载体,围绕全省中心工作,顺应发展大局,依靠政府,动员社会,争取支持,创新思路,全面完成了《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康复项目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我省各项康复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较大突破:康复工作基础和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社会化的康复工作格局和工作网络得到充实和完善;康复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使用更加科学规范;康复保障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初步建立;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社会环境和残疾人康复意识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1.白内障复明

2002年至2004年,省政府先后投入1450万元,各市、县区匹配1500万元,共计2950万元,有计划地在全省实施“白内障无障碍省”光明行动,计划任务数61500例,累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02046例,累计完成率166%,脱盲率达到98%,人工晶体植入率达96%。另外,2003年和2004年“光明行动”期间,

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39158例。白内障无障碍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白内障无障碍省”条件基本成熟,全省广大白内障患者已经从2005年起享受到白内障复明无障碍服务。

2.低视力康复

“十五”期间,我省规范了低视力康复机构,建立和完善一批低视力康复点,省低视力中心、社区康复指导办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对全省指导和辐射作用。全省14个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残联系统康复机构或各大医院眼镜店开设低视力助视器专柜24个,为5747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培训家长2077名,分别完成任务数128%、231%,并对他们进行视功能训练,恢复和增强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3、聋儿康复训练

我省制定了《辽宁省救助贫困聋儿康复训练项目实施方案》,加强省聋儿康复中心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工作体系,

聋儿康复基本形成了以省中心为龙头,市聋儿语训部为骨干,基层语训班为依托,社区家庭为基础的聋儿语训康复体系,开展聋儿早期筛查,实施早期干预。目前,市级以下聋儿康复训练机构29个,对2679名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其中,机构训练1906人,家庭训练773人,“听力助残”助听器供应1497台,5年来,入普幼普小率达到25%,共培训3486名聋儿家长,完成任务数128%。

4.精防病防治康复

“十五”期间,我省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切实纳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工作日程和相关部门业务范畴,制定出台了《辽宁省全面实施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方案》,各精防工作市县,按国家精防工作要求,从建立完善组织管理网络、技术指导网络和康复治疗网络入手,全面推进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在广泛宣传、业务培训、摸底调查、规范表卡的基础上,对病人实施有效的监

护、管理、治疗和康复。五年来,全省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国家精防工作试点市县达到10个,覆盖人口超过2641.3万人,精神病检出率6.2‰,检出人数达到 13.6万人,监护率90%以上,8000余人次的贫困精神病患者接受免费或减费治疗或服药。

5.麻风畸残康复

“十五”期间,我省各级残联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依托麻风病院开展麻风畸残者调查摸底,大连、本溪、阜新等市积极开展麻风畸残者康复训练,共对17名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发放辅助用品2180余件,为麻风畸残者捐赠生活用品价值3万多元。

6.用品用具供应服务

“十五”期间,省、市、县用品用具供应站顺应工作需要转变理念,由原经营型转变为服务型,组织开展了全省残疾人用品用具需求调查,残疾人用品用具品种及供应服务越来越贴近残疾人的需求。

5年中,共建省、市、县三级用品用具站39个、普及型假肢装配站9个,完成普及型假肢装配2275例,矫器装配总例数4875例,分别完成任务数的102%、163%,用品用具供应160597件,完成任务数的161%。

7.康复训练与服务

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推进手段及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不断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和基层康复培训力度,通过有效整合社区康复资源,为残疾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康复服务。在96个县区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基础上,规范抓了30个农村县(市)区和11个城区的社区康复工作,全省共投入经费近300万元,大力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在基层全面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基本形成。5年来,通过城市社区康复机构和农村康复站点,对9901名肢残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对5297名智力残疾儿童和1772名脑瘫儿童训练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训练,其中,机构训练2591人,家庭训练2706人,分别完成了“十五”任务数的121%、126%。

9.康复服务机构

“十五”期间,我省各市县康复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沈阳、鞍山、辽阳、朝阳、盘锦、葫芦岛等市以各种方式新建或改扩建了市级康复机构,各县(市)区也在残联综合设施中专门建

立了残疾人康复机构,积极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其中,市辖区新开展数56个,县(市)新开展数40个,分别完成任务数112%、114%。

10、存在主要问题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康复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康复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还明显不够。二是基层康复专业人才不足,康复机构服务能力较低,现有人员缺乏系统培训。三是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四是康复工作受地区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不平衡,西北部几市的贫困县、偏远县经济困难,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二、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1.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十五”期间,我省教育工作资助面逐渐扩大,残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保障。目前,现有特殊教育学校75所,其中盲校1所、聋校24所、盲聋合校5所、弱智学校23所、综合学校22所。在校学生14330人,其中,盲生1377人、聋生5421人、弱智生7532人。5年来,我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2%,城市和发达地区达95%。截止2005年未,我省学龄残疾儿童少年15397人,其中,盲、聋、弱智儿童分别是1613人、5739人、8045人。5年来,我省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发展迅速,有聋幼儿早期康复教育机构60个,各地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残健幼儿一体化教育实验工作。

到2005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4661人,其中视力残疾406人,听力残疾563人,智力残疾134人,肢体残疾1145人,精神残疾438人,多重残疾769人。应救助的未

入学的学龄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是2051人,其中:城市是710人,农村是1341人。

2.职业技能培训。

“十五”期间,我省依托社会办学机构,积极开展大众化的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培训。5年来,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已发展到52所,比“九五”末增加35所,累计189544人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其中,城镇培训64742人、农村培训124802人,总数比“九五”末增加32602人。充分利用已有的场地、师资、设备,为残疾人就近就地提供技能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阜新、抚顺、本溪等三个嘉道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援助项目点运作成功,效果突出,得到了嘉道理项目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并召开了嘉道理项目总结会,推广了我省的做法。

3.残疾人高等教育

我省协调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进一步贯彻落实残疾生政策的通知》,残疾人高等教育工作稳步发展,基本上杜绝了普通高校拒绝招收残疾生现象。五年来,累计有458名残疾人进入高等院校就读,100%录取符合条件的上线残疾考生。我省开办2所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在校生数达69人;到2005年未,由于学校合并,现9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已培训2444名学生。

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构建了省、市、县特教教科研网络,形成了“以大量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标准化特教学校为龙头”的特殊教育发展新格局。

三、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

“十五”期间,我省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行分散按比例就业,稳定集中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帮助残疾人选择市场需要、适合自身特点的项目,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政策保障、资金扶持,创造了就业条件。

1.城镇残疾人就业状况

“十五”期间,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截止2005年末,全省城镇共累计置排残疾人就业269740人,其中集中就业87399人,按比例就业101399人,个体就业80942人。凡是经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确认按比例安置就业的残疾人,全部依法与企业签定了劳动合同,并办理了“三险”。

2.农村残疾人就业:

我省制定出台了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或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实施办法,鼓励农村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到“十五”末,农村残疾人累计就业400253人,农村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8.7%。

总之,“十五”期间,我省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成绩显著,5年来,平均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完成了残疾人事业“十五”实施方案规定的任务目标。

3.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

“十五”期间,我省规范了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就业辅导,帮助残疾人开发自身潜能,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就业。我省就业服务机构累计116个,其中,市(含县级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31个,市辖区就业服务机构57个,县就业服务机构27个,完成应建数的100%。并逐步将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成为具有实干性、创新性、学习性的机构,使职工成为外向型、复合型干部。

“十五”期间,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比“九五”期

间增加826人,在就业服务机构工作的人员总数已达1252人。在为残疾人服务内容上,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协助办理社会保险以及组织劳务,开发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等多项目、多方位的服务。

3.实施分散按比例就业

“十五”期间,我省进一步加大了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促进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截止2005年底,我省实施分散按比例就业的市31个,市辖区57个、县27个。全省14个市,101个县区全部开展了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目前,全省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已全部建成,为我省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4.存在问题

“十五”期间,残疾人就业历年安排就业人数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总体就业人数年增幅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全省大的就业形势影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在岗就业人数不稳定。总结“十五”工作情况,展望未来,“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在加强稳定就业方面多做好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四、扶贫解困工作

1.残疾人扶贫情况

《辽宁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十五”实施办法》实施五年

来,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实施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完成,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2005年底,累计扶持贫困残疾人38.3万人,解决温饱19.5万人。加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共有24.5万农村残疾人参加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逐步摆脱了贫困。

2.残疾人扶贫资金落实情况

“十五”期间,康复扶贫贷款充分发挥了作用。5年来,国家计划安排我省康复扶贫贷款19500万元,实际落实到位17676.5万元,到位率达91%,有15373名残疾人得到了扶持和安置。目前,中央康复扶贫贷款按期返还7933.3万元,返还率45%。其它扶贫资金累计1875.4万元, 累计或重复使用康复扶贫贷款的县61个。

3.服务社建设情况

现有县级残疾人服务社63个,占县(市、区)总数的63%,实有人员170人;乡镇残疾人服务社647个,实有人员699人。

4.存在问题

“九五”末,全省贫困残疾人17万;从2000年开始,我省把农村可扶持的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十五”前两年解决了6.8万人, 全省贫困残疾人应下降到10.2万;2003、2004两年,省财政厅共安排了1000万元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这两年又解决了8.7万贫困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如不考虑返贫等因素,到2005年农村可扶持的贫困残疾人应下降到1.5万;但是据统计,目前我省农村可扶持的贫困残疾人有7.96万。其主要原因是大量贫困残疾人返贫。

五、残疾人社会保障

2001年,国家社会保障试点在辽宁进行,为了将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省社会保障试点方案,我们主动向政府汇报情况,多次沟通有关部门。经过努力,省政府社会保障试点实施方案有四个配套实施办法六处提到了残疾人,体现出了对残疾人的特殊照顾。从2001年开始,我省每年已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17.2万人、19万人、21.9万人、25万人、28.6万人,逐年递增,做到了应保尽保。并救济45481农村特困户、解决了15552农村五保户供养问题。

六、盲人按摩工作

2000年,我省制定了《<长江新里程计划>盲人保健按摩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2001年成立了省盲人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鉴定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盲人保健按摩师初、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5年来,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中级职务

资格37人,取得盲人医疗按摩初级职务资格165人。目前,全省已开办医疗按摩62家,保健按摩322家,盲人按摩从业人员3685人,其中保健按摩1784人,累计完成率149%,同时,完成《长江新里程计划》盲人保健按摩师任务及“十五”期间我省盲人医疗按摩师的培训任务。在盲人按摩从业人员中,经过我们培训的学员已经成为行业中坚力量,使我省的盲人按摩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项目。

五、宣传文体工作

1.宣传文化

我省加大力度,全方位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使社会各界更加理解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在02年第八届“远南”残运会、04年第十二届残奥会、参赛和备战第六届全国残运会等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来辽大型慈善义演等活动中,我省不断拓展宣传外延,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宣传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此给予的关心、重视、支持和帮助,掀起宣传工作的高潮,使社会各界通过文体活动了解残疾人、了解残疾人事业。“十五”期间,省级报刊、广播、电视专栏、专题总数8个。市级报刊、广播、电视专栏125个。目前,辽宁电视台及四个市级电视台已开办手语新闻节目,10个市(地)级广播电台设立了残疾人专题节目。我省选送作品参加第五、第六届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节目展播,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优秀奖各1个。已建省及市(地)级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28个,各级残联举行残疾人书画、棋类、文艺等丰富多彩的

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

目前,我省级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14个,为满足盲人阅览读物的需求,丰富盲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省残联于03年、04年连续两次对设在省图书馆的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投资更新资料设备,购买了盲人有声读物光盘、MP3播放机和VCD、MP3兼容机等,随着阅览室的功能和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将会满足更多盲人读者阅读上网的需求。

2.体育工作

“十五“期间,我省建立了辽宁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康复中心,专门负责残疾人体育工作,同时被中国残联和中国残疾人体协确定为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除承担我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任务外,还承担和承办了国家交办的训练、比赛和培训任务,2005年成功承办了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5年来,举办省级残疾人体育比赛12次,有502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比赛;举办市级残疾人体育比赛83次,有484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比赛,相对稳定教练员63人。

目前,我省设立19个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残疾人运动员后备人才选拔。5年来,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体育大赛中共夺得奖牌466枚,有14名运动员入选了雅典残奥会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为历届最多,并在残奥会上取得了5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打破两项世界纪录、两项残奥会纪录的优异成绩。

六、维权工作

1.法规体系

“十五”期间,我省借助改革发展的有利契机,抢抓机遇,搞好调研,提出建议,争取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把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生活保障、扶贫解困、教育培训、税费减免、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有关内容分别纳入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5年来,我省制定4795个扶助残疾人的规定,其中,省级3个,市级27个,县级51个,乡级541个、村级4173个;省人大、市人大与县人大分别进行残疾人保障执法检查4次、31次、212次,各级政协视察或专题调研累计229次,政府及有关行政职能单位专项检查累计320次,“十五”期间,全省各级人大和政府对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给予了高度重视,初步形成了制度,不但检查的频次逐年递增,检查范围也逐渐扩大,对残疾人保障法的贯彻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残疾人信访工作

“十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制定并完善了残疾人群体访预警、领导包案及各项工作制度。5年来,我省信访部门共处理来信8463件,接待来访131449人次。针对当前我省残疾人在机动车取缔营运、生活贫困、住房拆迁、上学就医、侵害权益等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仍然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要从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入手,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创造性的专项活动,推动了残疾人信访问题的合理解决。

3.法律服务

“十五”期间,我省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机构热心为残疾人开展服务,全省各级残联与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密切配合,建立并完善了省、市、县(区)三级残疾人维权网络。目前,我省残疾人服务的律师事务所105个,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94个,累计有17505残疾人受到法律援助和服务,残疾人维权示范岗378个, 82 个律师事务所与残联形成维权对口单位,省、市法律援助中心优先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基层司法所、服务所和公证处为残疾人开展“三优”服务。5年中,全省共办结残疾人涉法案件449件,其中大案、要案64件。

4.存在问题

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扶助残疾人的规定没有得到切实落实;残疾人,尤其是贫困残疾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许多残疾人还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公众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七、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

“十五”期间,我省制定出台了《辽宁省无障碍设施建设与使用管理规定》。省政府连续3年将“无障碍环境畅通工程”作为为民所办实事之一,在全省统一组织实施。各级建设、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令,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

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认真履行职责,开展宣传、检查和督察活动,推出大连市为全国无障碍先行示范城。目前,我省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3个、省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检查16个,我省的无障碍遍布大型公共场所、公共建筑、城市主要道路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沈阳、大连部分交通线路和路口设置了残疾人专用设施。盲文网站和有声读物阅览室相继建成,推动了信息交流的无障碍。2004年省建设厅与残联在全省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检查,评出16个省级无障碍设施示范单位。

八、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十五”期间,我省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下达的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任务指标,加强了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残联系统共有编制3299个,工作人员已达3265人,其中:市级残联机关工作人员270人,县级残联机关工作人员624名,乡镇(街道)残联专职干部1546名。

1.组织建设全面达标

全省14个市和100个县(市、区)残联全部归口政府领导,级格正局,计划单列,经费独立,理事长专职,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1547个乡(镇、街)健全了残联组织,配备了理事长;4508个城市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农村村委会和残疾人相对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了残疾人协会或领导小组,残疾人的组织建设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有人抓、业务有人管,网络健全的大好局面。

2.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得到加强

针对残联系统干部队伍状况,配备残疾人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残联组织的代表性。认真贯彻中组部《关于选拔残疾人干部充实地方残疾人联合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报告通知》精神,抓住各级残联换届的有利契机,有力地推动了市级残联领导班子配备残疾人干部的工作,使14个市残联领导班子全部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从2000年开始,我省举办了首届全省残疾人后备干部培训班,为残疾人进入各级残联培养、储备了人才。目前,全省县级以上残联配备残疾人领导干部42人,其中市级: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7人,理事 6人;县级残联配备残疾人领导干部27人,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从事残疾人工作仍需加强。

3.志愿者助残活动广泛开展

我省与团省委共同开展了“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省内大、中专学校普遍开展了志愿者助残活动。每年国际聋人节,省聋人协会与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朋友共同举办庆祝活动,加深了志愿者与受助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志愿者更加走近残疾人,为今后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创造了条件。5 年来,全省志愿者队伍人数达188926人,乡镇街道已建志愿者联络站5615个,受助残疾人共计142555名。

4.社区残疾人工作顺利开展

全省4508个社区人全部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协会和综合利用的活动场所,选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3888人,达到85%以上。

残疾人各项工作已延伸到社区,纳入社区管理,残疾人大量具体问题在社区就近就地得到解决。

这充分说明,我省抓住全国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机遇,主动争取,切实融入,加大协调指导力度,以点带面,促进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利用社区资源,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就业,为残疾人提供帮扶服务。

5.完善了专门协会组织

全省县(市、区)5类专门协会组织全部建立,形成了省、市、县、乡、社区的专门协会工作体系。省残联成立了专门协会工作办公室,加大了工作指导力度,加强了街道和社区专门协会联络员的配备工作,使专门协会工作延伸到街道和社区。

6.加快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步伐

从2001年开始,我省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十项爱心助残”工程,并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限和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实施力度。目前,全省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05个,其中87个县(市)、区残联建立了符合要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市辖区投入使用48个;县级市投入使用15个;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已投入使用24个。

截止“十五”未,全省综合服务设施较“九五”期间有很大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服务工作的机构,规范管理,发挥资源中心作用,增强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综合服务设施的建立为残疾人提供了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文体活动、用品用具供应等各种服务,使残疾人有了家的感觉。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社会支持帮助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尚需要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需进一步改善。

2.残疾人事业法规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一些政策法规在部分地区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执法检查缺乏力度,督促执行缺乏纲性措施。

3.为残疾人提供的康复、保障、教育、就业等服务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残疾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需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4、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水平尚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要,需进

残联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示范文本

残联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示范文本 In the specific time, budget, resource activities pla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effect, specially customized project process and parameters befo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make a system and specific scheme, to guid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残联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计划资料应用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里进行的活动计划,内容包含活动范围、质量等。为实现的目标效果、专门定制的项目前中后期的流程和各项参数做成系统而具体的方案,来指导项目的顺利进行。,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残联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年,社区残联将继续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支持和正确 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中全会精神,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残疾人工作全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促进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 务为重点,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问题,努力营造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良好环境,尽力 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完善扶贫机制 我们将努力让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住院可享受大病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表彰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表彰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单位 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法规类别】人事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残联发[2006]17号 【发布部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发布日期】2006.07.17 【实施日期】2006.07.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团体规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表彰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残联发〔2006〕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 近年来,在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的高度重视和地方各级残联的积极支持下,地方各级专门协会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维权”职能,各项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形势喜人,涌现出一批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先进单位和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先进个人,为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为了进一步活跃各级专门协会,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和带动作用,巩固和扩大专门协会工作成果,推动“十一五”期间专门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关于评选全国专门协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残联函〔2006〕48号)要求,经

过各级残联和各专门协会逐级认真推荐、评选、审核、公示,中国残联决定,对北京市朝阳区残联等178个“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盲人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聋人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肢残人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和杨永红等62位“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再创佳绩。各级残联、各专门协会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以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密切与广大残疾人的血肉联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专门协会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推进专门协会实现“三个活跃”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在协会活动内容、社会化工作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附件: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 二○○六年七月十七日附件: 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综合性先进集体奖项 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单位(31个) 北京市朝阳区残疾人联合会 天津市塘沽区残疾人联合会

残疾人事业十年发展状况总结

残疾人事业十年发展状况总结 据统计,截至XX年6月底,***区有***名持证残疾人,其中听力残疾人***名,占%;言语残疾人***名,占%;视力残疾人***名,占%;肢体残疾人***名,占%;智力残疾人***名,占%;精神残疾人***名,占%。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残联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区残疾人事业紧紧依托***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得到了较快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等工作成效显着,残疾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残疾人文体活动日趋活跃,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全社会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舆论氛围日益浓厚。 一、主要成就: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按照市政府第82号、区府(XX)***号和(XX)***号文件精神,以扩大残疾人就业渠道和提升残疾人就业层次为重点,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就业方式,鼓励、扶持残疾人个体开业和非正规就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XX年起在农村地区创建残疾人扶贫基地,以“基地辐射型”的模式,推动农村残疾人就业。目前全区区级扶贫基地14个,镇级扶贫基地11个,实施扶贫贷款150万元,累计投入1100万元,

安置665名残疾人就业。XX年,依托市政府“社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万人就业项目,先后公开招聘***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使一批协保、长期待岗、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龄残疾人实现了非正规就业。到XX年底,全区在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人,就业率达**0%,其中在福利企业集中就业***人,各类企事业单位分散安置就业2973人,自谋职业、非正规就业1527人。应届毕业残疾大学生做到当年毕业,当年安置。 ——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残疾职工社会基本保障工作,为24名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城镇残疾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并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费70万元,使城镇残疾职工达到了应保尽保。XX年,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投入资金550万元,39038人次残疾人受益。截至XX年,全区就业年龄段参加社会保障残疾人9268名,其中城保1108人,镇保2546人,农保3765人,重残无业1849人,保障率100%。全区2504人享受重残无业最低生活保障,195人参加重残无业养老补助,共支出经费2180万元。为1157人次因患大病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实施了一次性医疗费补助,为全区360名城镇重残无业人员办理了基本医疗保障,为重残无业人员发放慈善医疗卡2996张,共计250万元。组织开展“7259”帮老助残服务,有180名志愿者为210户“老养残”家庭及单身重残人员提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

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报报表制度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8年度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样 (一)康复—社区康复表 (4) (二)康复—视力残疾康复表 (5) (三)康复—听力语言残疾康复表 (6) (四)康复—精神病防治康复与孤独症儿童康复表 (8) (五)康复—肢体残疾康复表 (10) (六)康复—智力残疾康复表 (12) (七)康复—辅助器具供应服务表 (14) (八)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一)表 (15) (九)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二)表 (16) (十)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三)表 (17) (十一)教育—高中阶段表 (20) (十二)教育—高等教育表 (22) (十三)教育—职业培训表 (24) (十四)就业—城镇及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表 (25) (十五)就业—就业服务机构、职业培训与城镇登记失业表 (26) (十六)就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表 (27) (十七)就业—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情况 (28) (十八)残疾人社会保障表 (29) (十九)扶贫表 (30) (二十)专门协会表 (32) (二十一)盲人按摩表 (33) (二十二)宣传文化表 (34) (二十三)体育表 (36) (二十四)维权表 (37) (二十五)维权-信访情况表 (45) (二十六)组织建设表 (55) (二十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表 (63)

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大调研报告

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大调研报告 * *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为更准确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让广大民众更加关心爱护残疾人,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县残联干部职工走村串户,采取宣讲、问询、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县残疾人现状深入进行大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川、甘、青三省交汇处,州内与若尔盖县、红原县、马尔康县、壤塘县,省外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等7县接壤,是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县有各类残疾人14458人(包括大骨节病患者9231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成以上。其中:农村残疾人数14214人,占残疾总人数的98.32%。残疾人涉及21个乡镇场,覆盖88个行政村。截止2018年6月底,县残联已为全县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等七类残疾人新办、更换第二代《 * 残疾人证》共计2703人。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残疾人工作者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理念,认真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两乡一场(龙藏乡、河支乡、若柯河牧场) 辅助器具全覆盖工作,将在年底实现全县残疾人辅具全覆盖; 190 人实现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扶持了3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 生产;救助了2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和1名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为33名残疾人(倾向麦尔玛乡和垮沙乡脱贫摘帽村)发放了机 动车燃油补贴,共计12045元;为88个行政村残疾人联络员发放上 半年误工补助105600元;对4名肢体残疾人更换假肢;与藏医院合作,对 13名0-10岁智力、脑瘫儿童开展康复训练;邀请德阳市精 神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到阿坝县为120余名精神和智力残疾人进行了 筛查鉴定……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事业工作纳入了党委政 府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目标考核中。县政府专门行文配齐了21个乡、镇(场)残联理事长。县委、县政府及“两办”及时制定、转发了残疾人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召集有关部门特别是残工委成员单位,安排部署残疾人工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基本形成了残疾人事业齐抓共管的局面。各业务和广电部门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的宣传,报导了一批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优秀残疾人典型,如自强不息、不等不靠、筹划个体刺绣庄和小商品零售的轮椅小姑娘索朗错么,坚强勇敢、直面困难的下肢残疾个体批发零售商户张观伦,百折不挠、奋发自学的电动轮椅运输户陈洪滨等。使他们不但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帮助,而且赢得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尊重。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利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2012年申论热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一、时代背景 “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社会各界真情关爱残疾人,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鲜明确立起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战略,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保障残疾人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制度框架,在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前进道路上迈出了重大而坚实的步伐。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成功实践,成为展示我国****保障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成为发展中国家残疾人事业的成功范例。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庞大、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扶助的群体,残疾人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残疾人作为社会最困难的群体,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难中之难”;残疾人事业发展滞后,是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只有进一步加大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力度、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速度,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2011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并召开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予以强调贯彻。 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主要内容 1.“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健全保障机制,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组织供应500万件各类辅助器具,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 2.“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措施,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鼓励残疾人创业,城镇新就业残疾人100万人。 3.“十二五”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是: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加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4.“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发展能力。 5.“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残疾人义务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加快普及并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 6.“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初步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200万人次补助。 三、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原因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数量多、困难程度大,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残疾人总体状况与全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人口结构变

残联课题

关于做好中国残联2012—2013年度研究招标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 近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中国残联2012—2013年度研究课题招标公告》(详见附后),请各有关单位及时通知相关教师,积极申报。现将我校申报工作安排如下: 一、时间安排 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元月10日。 二、材料要求 1、申报书一式4份,活页一式4份,及相应电子版1份。 2、所有申报材料必须严格按照申请书规格逐项用计算机填写,统一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活页一律要求用A3纸双面印制。 联系人:谭书龙联系电话:5910117 E-mail:tsl770202@https://www.360docs.net/doc/145410925.html, 特此通知。 附件: 1、中国残联2012-2013年度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 科研处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中国残联2012—2013年度研究课题招标公告 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要求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现就中国残联2012—2013年度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进行公开招标。 一、招标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二、投标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地方残联和相关单位均可申报。课题招标不面向个人。鼓励联合申报,但原则上联合单位不超过3个,且要明确各方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三、课题方向 1.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制度安排研究 2.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3.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研究 4.残疾人服务模式研究 5.残疾人社会政策效果研究 6.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残疾人助残服务组织研究 7.残疾人服务业研究 8.残疾老年、妇女、儿童护理与权益保障 以上所列内容为课题的研究方向、范围,投标单位也可据此结合各自研究或学科优势确定具体课题题目和研究内容。 四、招标程序和要求 1.有意参加投标、申报课题的单位可以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45410925.html,)下载《中国残联2012—2013年度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等相关文件。 2.课题投标单位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和研究优势选择课题,如实填写《课题申请书》,并于2012年01月12日前将《课题申请书》(一式三份,加盖单位公章)报中国残联研究室。 3.中国残联研究室组织专家成立课题评审组,对课题投标单位的申请书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择优确定中标课题。 4.中国残联对中标课题给予经费资助。资助程序为:课题中标立项后,由中国残联与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预付70%的课题经费,余款待课题成果结题验收合格后拨付。没有完成研究任务或自行终止研究的课题,将停止拨款。 5.课题中标立项后,承担单位要遵守中国残联的有关规定,遵守相关法律和学术道德规范,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中国残联有权使用课题的研究成果。

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统计报告

“十五”期间辽宁省残疾人事业统计报告 《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实施5年来,我省残疾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残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机遇,以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差距为主攻目标,以省政府确定实施的10项爱心助残工程为载体,围绕全省中心工作,顺应发展大局,依靠政府,动员社会,争取支持,创新思路,全面完成了《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康复项目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我省各项康复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较大突破:康复工作基础和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社会化的康复工作格局和工作网络得到充实和完善;康复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使用更加科学规范;康复保障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初步建立;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社会环境和残疾人康复意识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1.白内障复明 2002年至2004年,省政府先后投入1450万元,各市、县区匹配1500万元,共计2950万元,有计划地在全省实施“白内障无障碍省”光明行动,计划任务数61500例,累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02046例,累计完成率166%,脱盲率达到98%,人工晶体植入率达96%。另外,2003年和2004年“光明行动”期间,

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39158例。白内障无障碍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白内障无障碍省”条件基本成熟,全省广大白内障患者已经从2005年起享受到白内障复明无障碍服务。 2.低视力康复 “十五”期间,我省规范了低视力康复机构,建立和完善一批低视力康复点,省低视力中心、社区康复指导办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对全省指导和辐射作用。全省14个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残联系统康复机构或各大医院眼镜店开设低视力助视器专柜24个,为5747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培训家长2077名,分别完成任务数128%、231%,并对他们进行视功能训练,恢复和增强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3、聋儿康复训练 我省制定了《辽宁省救助贫困聋儿康复训练项目实施方案》,加强省聋儿康复中心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工作体系,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刚要全文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全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残疾人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迈出历史性的新步伐。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残疾人事业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使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的目标,为未来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批准加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制定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残疾人社会保障、特殊教育、医疗康复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奠定了法律制度基础。完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为规划和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科学依据。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海世界特奥会、广州亚残运会,上海世博会设立生命阳光馆,开展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残疾学生技能竞赛和残疾人特殊艺术展演,宣传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表彰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人道主义思想广泛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残疾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1037.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704所,在校残疾学生总数为42.6万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达到4704个,376.5万人次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达到3019个,城镇新就业残疾人179.7万人次;扶持618.4万人次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城乡残疾人接受各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分别达到1623.7万人次和4237.6万人次。残疾人法律服务机构达到3231个,为57.9万人次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残疾人事业十发展状况总结

残疾人事业十发展状况总 结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残疾人事业十年发展状况总结 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区有***名持证残疾人,其中听力残疾人***名,占%;言语残疾人***名,占%;视力残疾人***名,占%;肢体残疾人***名,占%;智力残疾人***名,占%;精神残疾人***名,占%。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残联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区残疾人事业紧紧依托***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得到了较快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等工作成效显着,残疾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残疾人文体活动日趋活跃,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全社会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舆论氛围日益浓厚。 一、主要成就: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按照市政府第82号、区府(XX)***号和(XX 年)***号文件精神,以扩大残疾人就业渠道和提升残疾人就业层次为重点,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就业方式,鼓励、扶持残疾人个体开业和非正规就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XX年起在农村地区创建残疾人扶贫基地,以“基地辐射型”的模式,推动农村残疾人就业。目前全区区级扶贫基地14个,镇级扶贫基地11个,实施扶贫贷款150万元,累计投入1100万元,安置665名残疾人就业。XX年,依托市政府“社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万人就业项目,先后公开招聘***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使一批协保、长期待岗、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龄残疾人实现了非正规就业。到XX年年底,全区在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人,就业率达**0%,其中在福利企业集中就业***人,各类企事业单位分散安置就业2973人,自谋职业、非正规就业1527人。应届毕业残疾大学生做到当年毕业,当年安置。 ——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残疾职工社会基本保障工作,为24名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城镇残疾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并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费70万元,使城镇残疾职工达到了应保尽保。XX年,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投入资金550万元,39038人次残疾人受益。截至XX年年,全区就业年龄段参加社会保障残疾人9268名,其中城保1108人,镇保2546人,农保3765人,重残无业1849人,保障率100%。全区2504人享受重残无业最低生活保障,195人参加重残无业养老补助,共支出经费2180万元。为1157人次因患大病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实施了一次性医疗费补助,为全区360名城镇重残无业人员办理了基本医疗保障,为重残无业人员发放慈善医疗卡2996张,共计250万元。组织开展“7259”帮老助残服务,有180名志愿者为210户“老养残”家庭及单身重残人员提供日常生活服务。

残疾人事业发展动员会上的发言稿两篇

残疾人事业发展动员会上的发言稿两篇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暨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动员会议。这是一次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会议,也是一次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的动员大会。嘉兴市残联一直以来十分关心我市的残疾人工作,本次会议,陈美英理事长亲自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刚才,副市长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形势,对下阶段工作作了部署,讲得很好,我都赞同。会后大家要按照陈理事长和金市长提出的要求抓好工作落实。 残疾人是一个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社会特殊群体,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残联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带着感情做工作,深入基层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困难,使我市的残疾人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实施的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体系完整、受益面广,使广大残疾人在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创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实惠。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与残疾

人日益增长的特殊需求相比、残疾人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再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使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我市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我市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势必影响到残疾人工作。但是,经济发展形势越严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特别要关心以残疾人为代表的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尽可能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不受或少受危机的影响。从我们来看,近几年来,尽管残疾人事业发展成绩显著,有的工作还走在嘉兴乃至全省前列,但与兄弟县、市相比,在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全市现有残疾人3.1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1万人,残疾人总体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相

残障金

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审核征缴2011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通告 大残联发[2012]21号 全市各用人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国务院第488号令)、《大连市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规定》(市政府令第95号)和《大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管理办法》(大政办发[2008]103号)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现将审核征缴2011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中的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审核范围 2011年12月31日前大连市行政区域内依法注册登记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含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及一人有限公司)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央部属及外省(市)驻连单位等用人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二、征收标准 凡2011年度年平均安置残疾人就业未达到本单位在职职工(含临时工)总数1.7%比例的用人单位,须按规定缴纳本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应缴纳保障金=(用人单位上年度年平均职工人数×1.7%-用人单位已安排残疾职工总数)×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 2011年度各区市县职工年平均工资:市内(含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长兴岛、高新园区、保税区)49730元;旅顺口区43229元;金州新区48733元;长海县43156元;普兰店市(含普湾新区)33423元;瓦房店市35960元;庄河市(含花园口区)35919元。 三、审核缴纳时间 市及区(市、县)级财政拨款单位,审核期为7月16日至8月31日,扣缴期为7月16日至9月30日;各类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以经营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审核期为7月16日至9月30日,申报缴纳期为7月16日至10月31日。 四、征收程序 1、市及区(市、县)级财政拨款单位,须分别经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和所在地残疾人就业管理机构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代为扣缴. 2、各类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以经营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须经所在地残疾人就业管理机构审核(市地税直属局管辖的用人单位由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审核)后,持《辽宁省大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单》,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保障金。 3、中央部属及其他单位由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审核征缴。 用人单位逾期未参加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审核认定的,视作未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拒不缴纳保障金和滞纳金的用人单位,依法由残疾人就业管理机构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中的有关政策问题,由大连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有关审核征缴的具体规定可查询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地方税务局网站。 特此通告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政策

鄭功成教授文章 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現狀及發展思路 鄭功成 本文主要根據2006年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並結合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旨在客觀地揭示中國殘疾人的社會保障現狀及其原因,並為建立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社會保障缺失:殘疾人群體的現狀 殘疾人是一個由於身體殘缺與功能障礙而有著特殊困難的社會群體。在國際上,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不僅構成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內容,更被視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當中國經濟經過近三十年來的持續高速增長並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後,在國家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大背景下,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便很自然地構成了衡量社會公正與文明進步程度的基本指標。因此,發展殘疾人事業是中國時代發展與文明進步的客觀要求,而努力為殘疾人構建一個健全的社會保障網無疑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根據2006年的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可以發現一個無法回避的客觀事實,這就是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缺失。 第一,殘疾人群體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對社會保障的需求巨大。根據調查資料,我國現有各類殘疾人達829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34%,有殘疾人口的家庭戶達7050萬戶,涉及到的家庭人口達2.6億人。在殘疾人口中,按照殘疾類型劃分,肢體殘疾、聽力殘疾、多重殘疾、視力殘疾為前四位,其中:肢體殘疾者2412萬人,占29.07%;

鄭功成教授文章 聽力殘疾者2004萬人,占24.16%;多重殘疾者1352萬人,占16.30%;視力殘疾者1233萬人,占14.86%;精神殘疾者614萬人,占7.40%;智力殘疾者554萬人,占6.68%;言語殘疾者127萬人,占1.53%。按照年齡劃分,60歲及以上年齡的殘疾者占一半以上,其中:0-14歲的殘疾人為387萬人,占4.66%;15-59歲的殘疾人3493萬人,占42.10%;60歲及以上的殘疾人4416萬人,占53.24%,其中65歲及以上的高齡殘疾人為3755萬人,占45.26%。按照地域劃分,主要分佈在農村,其中:城鎮殘疾人2071萬人,占24.96%;農村殘疾人6225萬人,占75.04%;如果再根據抽樣調查資料做地區分佈分析,還可以發現呈現出西高東低的格局,東部地區平均殘疾率為6.11%,中部地區的殘疾率為6.46%,西部地區的殘疾率為6.67%。按照性別劃分,男性殘疾人為4277萬人,占51.55%;女性殘疾人為4019萬人,占48.45%。按照受教育程度劃分,15歲及以上的殘疾人文盲人口(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3591萬人,文盲率高達43.29%。按照殘疾等級劃分,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為2457萬,占29.62%;殘疾等級為三、四級的中度與輕度殘疾人為5839萬人,占70.38%。由此可見,我國殘疾人不僅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而且老年人居多、農村居多、文盲多、重度殘疾人多,這些特點恰恰客觀地反映了殘疾人群體對社會保障的巨大需求。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殘疾人及與其相關的家庭成員,絕大多數會陷入困難或者生活品質嚴重降低的狀態。 第二,殘疾人家庭收入偏低,殘疾人群體中貧困問題突出,迫切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制度等加以緩解。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表明,全國有殘疾人的家庭戶2005年人均全部收入在城鎮為4864元、農村為2260元,而當年全國城鎮人均收入水準為11321元,農村為4631元,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國人均水準的一半。在所

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安宁区残疾人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残联的文件要求,我区残联再次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及《甘肃省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并深入基层,全面了解了我区残疾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残疾人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生活状况 安宁区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较低,低收入残疾人达1114人,占残疾总人数的40.5%。整体来看,残疾人普遍收入偏低,在07年的调查中也反映出残疾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普遍感到不满意,认为很难满足自身生活需要。 在残疾人的收入来源中,和健全人相同的是工资、奖金等劳动收入占到了主体地位,而政府补助部分则相当稀少,许多人没有固定收入,靠亲友资助生活。残疾人在遇到困难时,65.9%的人选择自行解决,23%的人选择求救亲友,只有11.1%的人选择向残联等机构要求帮助,这充分显示了现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要。 据了解,近七成的残疾人很少或不愿出门,还有一少部分残疾人对于周边环境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特别是对于盲人来说,盲道是他们最需要的助残设

施,但事实上盲道经常被占用,甚至有些盲道本身设计就不合理,两段盲道之间会有下水道、电线杆等障碍物,对盲人的人身安全是个严重的威胁。 在对残疾人的特殊照顾问题上,14.3%表示自己出门时能经常得到特殊照顾,而有近一半的人表示没有得到照顾过。就整体而言,残疾人因其特殊的身体原因,神经较敏感,对于周围健全人对其的特殊照顾,近半数的人是很乐于接受的,而另有35%的人在感谢之余,仍表示不愿接受过多地照顾,而调查中不愿接受帮助的残疾人也有将近十分之一,另有13.5%的人表示无所谓。总体来说,残疾人对于社会和他人的照顾和帮助是持积极态度的。 (二)教育培训状况 大专或本科以上等高学历残疾人只有几十人,占总数的0.7%,上大专以上的只有0.2%,而大部分残疾人的学历偏低,只有小学、初中学历,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残疾人比例也很少,大约占总数的9%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残疾人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与他们的身体条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关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受过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残疾人只有300名左右,而大部分残疾人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而这些培训的主办机构多为政府和残联等部门。在接受过培训的人中,认为培训的实际效果是使自己更胜任现在的工作的人数达到46.8%,

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代拟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XX号)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号),进一步促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让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进步成果,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推动残疾人事业与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明确残疾人工作目标和责任 残疾人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区直各有关部门、各街(镇)要切实履行职责,帮助解决本地区残疾人就业、就学、医疗、养老、康复、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的特殊困难。区残联、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建设局、区房管局、区卫生局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预防残疾、促进就业、保障生活、消除贫困。区残联要充分发挥“代

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广泛听取残疾人意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融入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区工商联和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红十字会、区慈善总会等人民团体和社团组织及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做好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帮扶救助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三、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1、严格执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家庭生活确有困难失去劳动能力的已成年的重度残疾人经批准可单独享受低保。 2、要进一步完善分类施保制度,对低保对象中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在原有低保补助水平的基础上,按城市每人每月50元加发低保金;对家庭年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00%一130%的重度残疾人,按城市每人每月50元发放困难补助金;对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残疾人,按城市每人每月50元发放生活补助金。将重度残疾人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并按现行筹资标准和本地的医疗救助办法进行救助。 3、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残疾职工按照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鼓励并组织个体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残疾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落实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补贴政策。对家庭特别

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45410925.html, 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 作者:李陈沁怡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05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在不停地进步,也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思想,一系列关于残疾人的优化政策及措施也相继推出,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机遇。而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见证着祖国该事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小范围的调研,我也看到了一些局限 与不足。本文从衣、食、住、行方面,针对残疾人服务,提出建议: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新型事业,完善社区服务。 关键词:残疾人;衣食住行;硬件设施 一、中国残疾人数量及服务设施概况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占总人口的6.34%,基本上不到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残疾人。而如今已过三年,该数据已不断增加。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按三口之家算,平均5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中就有残疾人。而国家不断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2340个,总建设规模533万平方米,总投资154.9亿元;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649个,总建设规模161.2万平方米,总投资44.3亿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残疾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已经 不能满足于这类特殊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建议与相关措施 (一)利用科学技术方便出行 如今的出行到处都有科技的身影,为了方便残疾人自由出行,应充分的运用先进技术,为他们提供便利。 1.推广残疾人“一卡通”。如今北京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服务精细化水平,北京市残联启动了残疾人服务“一卡通”项目。以残联业务、公共交通、公园三项应用为切入点,实行对残疾人的免费与优惠,取得很好的反响。然而却没有推广到全国,成都等一些城市虽然有快捷交通卡,但因为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覆盖技术导致用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认为应该大力推广,覆盖全国各地,让全国残疾人都能在消费、公共交通、社保方面都能得到便利,只需要带一张卡,不需要带各种证件、现钱,就能享受残疾人服务。

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由此,“和谐社会”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高频率现诸媒体的热门词汇,而在全国各行各业上下一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众志成城贡献力量的大环境下,作为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基层组织及工作人员,尤其需要就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以开展好本辖区残疾人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而进行深入思考。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建设这个社会的目的是着眼于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以人为本"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和谐社会既是人类的一种追求,又是一个谋求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创造较高文明形态的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应

该是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统一。 二、和谐社会与残疾人事业的关系 残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不付出的痛苦代价,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但残疾人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因而,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职责。残疾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又是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拥有者和享受者。人尽其能、各得其所,整个社会才会有繁荣、健康、充满活力、安祥和谐的环境,才会有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能力。 发展残疾人事业,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搞好残疾人工作,使残疾人能够同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共同参与创造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分享社会文明的成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发展残疾人事业,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搞好这项工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 残疾人是全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人群,这个群体有着不同与健全人群体的特殊性,极其需要全社会予以高度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