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专项——手拉手模型

初中几何专项——手拉手模型
初中几何专项——手拉手模型

E

A D

B

C E A

D B C

E D C B A 图3图21图

O

H G A B C D

M P

D

E C B

A 手拉手模型

模型 手拉手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DE 是等腰三角形,AB=AC ,AD=AE ,∠BAC=∠DAE= 。

结论:△BAD ≌△CAE 。

模型分析

手拉手模型常和旋转结合,在考试中作为几何综合题目出现。

模型实例

例1.如图,△ADC 与△GDB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AG 、CB ,相交于点H ,问:(1)AG 与CB 是否相等?

(2)AG 与CB 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

3.在线段AE 同侧作等边△CDE (∠ACE<120°),点P 与点M 分别是线段BE

和AD 的中点。 求证:△CPM 是等边三角形。

F

E

C

B A

H

D

E

C

B A

1.如图,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

BC上,且AE=CF。

(1)求证:BE=BF;

(2)若∠CAE=30°,求∠ACF度数。

2.如图,△ABD与△BCE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与CD,延长AE交CD于点 H.证明:

(1)AE=DC;

(2)∠AHD=60°;

(3)连接HB,HB平分∠AHC。

B A D

C P E 3图B

D A

E C 图21

图P D

E C B

A

3.将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DE 按图①方式放置,∠A=90°,AD 边与AB 边重合,AB=2AD=4。将△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0°<α>180°),BD 的延长线交CE 于P 。

(1)如图②,证明:BD=CE ,BD ⊥CE ;

(2)如图③,在旋转的过程中,当AD ⊥BD 时,求出CP 的长。

F G H

D E C B

A 4.如图,直线A

B 的同一侧作△ABD 和△BCE 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 、CD ,二者交点为H 。求证:

(1)△ABE ≌△DBC ; (2)AE=DC ;

(3)∠DHA=60°; (4)△AGB ≌△DFB ;

(5)△EGB ≌△CFB ;

(6)连接GF ,GF ∥AC ; (7)连接HB ,HB 平分∠AHC 。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旋转模型几何变换的三种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

几何变换的三种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 ?????? ?? ?? ??? ???? ? ????????等腰三角形手拉手模型等腰直角三角形(包含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包含费马点)特殊角旋转变换对角互补模型一般角特殊角角含半角模型一般角 等线段变换(与圆相关) 【练1】 (2013北京中考)在ABC △中,AB AC =,BAC α∠=(060α?<

【练2】 (2012年北京中考)在ABC △中,BA BC BAC α=∠=, ,M 是AC 的中点,P 是线段上的动点,将线段PA 绕点P 顺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PQ . (1)若α=60?且点P 与点M 重合(如图1),线段CQ 的延长线交射线BM 于点D ,请补全图形,并写出CDB ∠的度数; (2)在图2中,点P 不与点B M ,重合,线段CQ 的延长线与射线BM 交于点D ,猜想CDB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并加以证明; (3)对于适当大小的α,当点P 在线段BM 上运动到某一位置(不与点B ,M 重合)时,能使得线段CQ 的延长线与射线BM 交于点D ,且PQ QD =,请直接写出α的范围.

例题精讲 考点1:手拉手模型:全等和相似 包含: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伴随旋转出全等,处于各种位置的旋转模型,及残缺的旋转模型都要能很快看出来 (1)等腰三角形旋转模型图(共顶点旋转等腰出伴随全等) (2)等边三角形旋转模型图(共顶点旋转等边出伴随全等) (3)等腰直角旋转模型图(共顶点旋转等腰直角出伴随全等) (4)不等边旋转模型图(共顶点旋转不等腰出伴随相似)

2018年中考常见几何模型分析

中考直通车·数学广州分册 第八章专题拓展 第24讲常见几何模型

【考点解读】 常见几何模型是广州市中考的压轴题常考题型,主要以考察选择、填空最后一题和几何压轴题为主。几何模型类型较多,综合性强,属于中考中重点但同样是难点的一个考点。 【考点分析】 2011年 考查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标准的手拉手模型。 2014年 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和性质,根据手拉手模型找出全等三角形,再应用其性质 2016年 本年度模型思想明显,分值占比大,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其性质、图像的旋转,利用模型思想作为解题突破口顺利完成辅助线。 【模型介绍】 手拉手模型: 1、 【条件】 如图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与BCE ?,连结 AE 与CD , 【结论】(1)DBC ABE ??? (2)DC AE = (3)AE 与DC 之间的夹角为? 60 (4)AE 与DC 的交点设为H , BH 平分AHC ∠

C D A B F E C D 2、 【条件】如图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C 与EDG ,连结CE AG ,,二者相交于点H 。 【结论】 (1)CDE ADG ???是否成立? (2)AG =CE (3)AG 与CE 之间的夹角为 90 (4)HD 是否平分AHE ∠? 旋转模型: 一、邻角相等对角互补模型 【条件】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D ,90BAD BCD ?∠=∠= 【结论】45ACB ACD BC CD ? ∠=∠=+= ① ② 二、角含半角模型:全等 角含半角要旋转:构造两次全等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A C D E A C D E F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之手拉手模型(初三数学)

手拉手模型 【课堂导入】 什么是手拉手相似基本图形?与手拉手全等的基本图形类似,手拉手相似要比手拉手全等更具有一般性。 在上面右侧的四个图形中,每一个图形中都存在两对相似三角形,△ADE∽△ABC, △ADB∽△AEC,这两对相似三角形是可以彼此转化的。

【例1】已知:△ABC,△DEF 都是等边三角形,M 是 BC 与 EF 的中点,连接 AD,BE. (1)如图1,当EF 与BC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直接写出 AD 与BE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2)△ABC 固定不动,将图1 中的△DEF 绕点M 顺时针旋转(0o≤≤90o)角,如图2 所示,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例2】以平面上一点O 为直角顶点,分别画出两个直角三角形,记作△AOB 和△COD,其中∠ABO=∠DCO=30°.点E、F、M 分别是AC、CD、DB 的中点,连接FM、EM. ①如图 1,当点D、C 分别在 AO、BO 的延长线上时 F M E M ②如图2,将图1 中的△AOB 绕点O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度角,其 他条件不变,判断 F M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对你的结论进行证明; E M

【例3】如图 1,在△ABC 中,∠ACB=90°,BC=2,∠A=30°,点 E,F 分别是线段 BC, AF=_______. AC 的中点,连结 EF.(1)线段B E 与A F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BE (1)中的结论是(2)如图2,当△CEF 绕点C顺时针旋转α时(0°<α<180°) ,连结A F,BE, 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例4】如图 1,在四边形 ABCD 中,点E、F 分别是AB、CD 的中点,过点E 作AB 的垂 线,过点F 作CD 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G,连接AG、BG、CG、DG,且∠AGD=∠BGC. (1)求证:AD=BC. (2)求证:△AGD∽△EGF. (3)如图2,若AD、BC 所在直线互相垂直,求E F A D的值.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初中几何九大模型-初中九大几何模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O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C D E 图 2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 ∠BOA O A B C D E O A B C D E 图 1 图 2 O C O C D E O A B C D E O C D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③ ===OA OB 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 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 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 1 S S S =+=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OE-OD=2OC ; ③2△OCD △OCE OC 21 S S =- A O B C D E 图 1 A O B C D E M N 图 2 A O B C D E F 图 3 A O B C D E M N 图 4

初中几何经典模型总结(手拉手模型)

初中几何经典模型总结(手拉手模型) 模型可以让同学更快的进入到几何之中,产生兴趣。也是近来学习初中几何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经典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这也是历年数学中考常考的几何压轴题型之一。手拉手模型的概念:1、手的判别:判断左右:将等腰三角形顶角顶点朝上,正对读者,读者左边为左手顶点,右边为右手顶点。2、手拉手模型的定义:定义: 两个顶角相等且有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形成的图形。(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例如:3、手拉手模型的重要结论三个固定结论:结论1:△ABC≌△AB'C'(SAS)BC=B'C'(左手拉左手等于右手拉右手)结论2:∠BOB'=∠BAB'(用四点共圆证明)结论3: AO平分∠BOC'(用四点共圆证明)例题解析:类型一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手拉手例1:已知: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DAE=90°.求证:BD=CE.分析: 要证BD=CE可转化为证明△BAE≌△CAD,由已知可证 AB=AC,AE=AD,∠BAC=∠EAD=90°,因为∠BAC ∠CAE=∠EAD ∠CAE,即可证∠BAE=∠CAD,符合SAS,即得证.解答:证明:∵△ABC与△AE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E=AD,∠BAC=∠EAD=90°,∴∠BAC ∠CAE=∠EAD ∠CAE,即∠BAE=∠CAD,在△BAE与△CAD中,

AB=AC,∠BAE=∠CAD,AE=AD∴△BAE≌△CAD(SAS), ∴BD=CE.类型二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中的手拉手例2:图1、图2中,点B为线段AE上一点,△ABC与△BED都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1,求证:AD=CE;(2)如图2,设CE与AD交于点F,连接BF.①求证:∠CFA=60°;②求证:CF BF=AF.分析:(1)如图1,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BD=BE,AB=BC,∠ABC=∠DBE=60°,再证∠ABD=∠CBE,根据SAS 证明△ABD≌△CBE得出结论;(2)①如图2,利用(1)中的全等得:∠BCE=∠DAB,根据两次运用外角定理可得结论; ②如图3,作辅助线,截取FG=CF,连接CG,证明△CFG 是等边三角形,并证明△ACG≌△BCF,由线段的和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如图1,∵△ABC与△BED都是等边三角形,∴BD=BE,AB=BC,∠ABC=∠DBE=60°,∴∠ABC ∠CBD=∠DBE ∠CBD,即∠ABD=∠CBE,在△ABD和△CBE 中,AB=AC∠ABD=∠CBEBD=BE,∴△ABD≌△CBE(SAS),∴AD=CE,(2)①如图2,由(1)得:△ABD≌△CBE, ∴∠BCE=∠DAB,∵∠ABC=∠BCE ∠CEB=60°,∴∠ABC=∠DAB ∠CEB=60°,∵∠CFA=∠DAB ∠CEB,∴∠CFA=60°,②如图3,在AF上取一点G,使FG=CF,连接CG,∵∠AFC=60°, ∴△CGF是等边三角形,∴∠GCF=60°,CG=CF,∴∠GCB ∠BCE=60°,∵∠ACB=60°,∴∠ACG ∠GCB=60°, ∴∠ACG=∠BCE,∵AC=BC,∴△ACG≌△BCF,∴AG=BF,

初中几何专项——手拉手模型

E A D B C E A D B C E D C B A 图3图21图 O H G A B C D M P D E C B A 手拉手模型 模型 手拉手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DE 是等腰三角形,AB=AC ,AD=AE ,∠BAC=∠DAE= 。 结论:△BAD ≌△CAE 。 模型分析 手拉手模型常和旋转结合,在考试中作为几何综合题目出现。 模型实例 例1.如图,△ADC 与△GDB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AG 、CB ,相交于点H ,问:(1)AG 与CB 是否相等? (2)AG 与CB 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 3.在线段AE 同侧作等边△CDE (∠ACE<120°),点P 与点M 分别是线段BE 和AD 的中点。 求证:△CPM 是等边三角形。

F E C B A H D E C B A 1.如图,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 BC上,且AE=CF。 (1)求证:BE=BF; (2)若∠CAE=30°,求∠ACF度数。 2.如图,△ABD与△BCE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与CD,延长AE交CD于点 H.证明: (1)AE=DC; (2)∠AHD=60°; (3)连接HB,HB平分∠AHC。

B A D C P E 3图B D A E C 图21 图P D E C B A 3.将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DE 按图①方式放置,∠A=90°,AD 边与AB 边重合,AB=2AD=4。将△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0°<α>180°),BD 的延长线交CE 于P 。 (1)如图②,证明:BD=CE ,BD ⊥CE ; (2)如图③,在旋转的过程中,当AD ⊥BD 时,求出CP 的长。

几何辅助线之手拉手模型初

手拉手模型教学目标: 1:理解手拉手模型的概念,并掌握其特点 2:掌握手拉手模型的应用 知识梳理: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OCD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 导角核心: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O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 导角核心: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OCD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OB = ∠COD 结论:;;

核心图形: 核心条件:;; 典型例题: 例1:在直线ABC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1)△ABE≌△DBC;(2)AE=DC; (3)AE与DC的夹角为60°;(4)△AGB≌△DFB; (5)△EGB≌△CFB;(6)BH平分∠AHC;GF∥AC 例2: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 (1)△ABE≌△DBC;(2)AE=DC;(3)AE与DC的夹角为60°; (4)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AHC 例3: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 (1)△ABE≌△DBC;(2)AE=DC;(3)AE与DC的夹角为60°; (4)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AHC 例4:如图,两个正方形ABCD和DEFG,连接AG与CE,二者相交于H 问:(1)△ADG≌△CDE是否成立?(2)AG是否与CE相等? (3)AG与CE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4)HD是否平分∠AHE?

例5:如图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C与EDG,连接AG,CE,二者相交于H.问(1)△ADG≌△CDE是否成立?(2)AG是否与CE相等? (3)AG与CE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4)HD是否平分∠AHE? 例6:两个等腰三角形ABD与BCE,其中AB=BD,CB=EB,∠ABD=∠CBE,连接AE与CD. 问(1)△ABE≌△DBC是否成立? (2)AE是否与CD相等?(3)AE与CD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 (4)HB是否平分∠AHC? 例7:如图,分别以△ABC 的边AB、AC 同时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AB =AE , AC =AD,∠BAE =∠CAD=90°,点G为BC中点,点F 为BE 中点,点H 为CD中点。探 索GF 与GH 的位置及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例8:如图1,已知∠DAC=90°,△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为射线AD任意一点(P与A不重合),连结CP,将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连结QB并延长交直线AD 于点E. (1)如图1,猜想∠QEP=_______°; (2)如图2,3,若当∠DAC是锐角或钝角时,其它条件不变,猜想∠QEP的度数,选取一种情况加以证明; (3)如图3,若∠DAC=135°,∠ACP=15°,且AC=4,求BQ的长.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几何题中用旋转构造“手拉手”模型

中考专题复习——几何题用旋转构造“手拉手”模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熟悉“手拉手模型”,归纳掌握其基本特征. 2.借助“手拉手模型”,利用旋转构造全等解决相关问题. 3.举一反三,解决求定值,定角,最值等一类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挖掘和构造“手拉手模型”,学会用旋转构造全等. 2.用旋转构造全等的解题方法最优化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师:如图,△ABD ,△BCE 为等边三角形,从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生:(1)△ABE ≌△DBC (2)△ABG ≌△DBF (3)△CFB ≌△EGB (4)△BFG 为等边三角形 (5)△AGB ∽△DGH (6)∠DHA =60°(7)H ,G ,F ,B 四点共圆 (8)BH 平分∠AHC …… 师:我们再来重点研究△ABE 与△DBC ,这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除了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外,还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生:它们有同一个字母B ,即同一个顶点B . 师:我们也可以把△DBC 看作由△ABE 经过怎样的图形运动得到? 生: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 2.引入新课 师:其实我们可以给这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赋予一个模型,叫“手拉手模型”,谁可以将这个模型的特征再做进一步的简化归纳呢? 生:对应边相等. 师:我们可以称之为“等线段”. 生:有同一个顶点. 师:我们可以称之为“共顶点”. 师:等线段,共顶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我们一般可以考虑哪一种图形运动? 生:旋转. 师: “手拉手模型”可以归纳为:等线段,共顶点,一般用旋转. H G F E D C B A

3.小题热身 图1 图2 图3 1.如图1,△BAD中,∠BAD=45°,AB=AD,AE⊥BD于E,BC⊥AD于C,则AF=____BE.2.如图2,△ABC和△BED均为等边三角形,ADE三点共线,若BE=2,CE=4,则AE=______.3.如图3,正方形ABCD中,∠EAF=45°,BE=3,DF=5,则EF=_______. 师:我们来看第1,第2题,这里面有“手拉手模型”吗?请你找出其中的“等线段,共顶点”.生:题1中,等线段是AC,BC,共顶点是C,△ACF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BCD.题2中,等线段是AB,BC,共顶点是B,△ABD绕点D顺时针旋转60°得△CBE. 师:我们再来看第3题,这里有“手拉手模型”吗? 生:没有. 师:那其中有没有“等线段,共顶点”呢? 生:等线段是AD,AB,共顶点是A. 师:我们可否利用旋转来构造“手拉手模型”呢? 生:将AE旋转,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师:为什么是逆时针旋转90°,你是如何思考的? 生:我准备构造一个和△ABE全等的三角形,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即为AD,那么将AE逆时针旋转90°可得AG,连接GD,证明全等. 师:说的不错,谁能再来归纳一下,借助“手拉手模型”,用旋转构造全等的方法吗? 生:先找有没有“等线段,共顶点”,再找其中一条“共顶点”的线段,将其旋转. 师:旋转角度如何确定,方向怎么选择? 生:选择其中一个三角形,将“共顶点”的线段旋转.旋转角为两条“等线段”间的夹角.方向应与所选择的起始“等线段”旋转到另一条“等线段”时的方向一致. 师:非常棒,可以说,你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精髓.但是,很多题目中只是隐含了“手拉手模型”的一些条件,剩余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构造,可以如何构造呢? 步骤1:先找有没有“等线段,共顶点”. 步骤2:选择其中一个三角形,将其中经过“共顶点”的线段旋转.

几何辅助线之手拉手模型(初三)

手拉手模型 教学目标: 1:理解手拉手模型的概念,并掌握其特点 2:掌握手拉手模型的应用 知识梳理: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OCD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 导角核心: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O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 导角核心: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OCD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OB = ∠COD 结论:;; 核心图形: 核心条件:;;

典型例题: 例1:在直线ABC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1)△ABE≌△DBC;(2)AE=DC;(3)AE与DC的夹角为60°;(4)△AGB≌△DFB; (5)△EGB≌△CFB;(6)BH平分∠AHC;GF∥AC 例2: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 (1)△ABE≌△DBC;(2)AE=DC;(3)AE与DC的夹角为60°; (4)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AHC A 例3: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 (1)△ABE≌△DBC;(2)AE=DC;(3)AE与DC的夹角为60°; (4)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AHC

例4:如图,两个正方形ABCD和DEFG,连接AG与CE,二者相交于H 问:(1)△ADG≌△CDE是否成立?(2)AG是否与CE相等? (3)AG与CE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4)HD是否平分∠AHE? F 例5:如图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C与EDG,连接AG,CE,二者相交于H.问(1)△ADG≌△CDE是否成立?(2)AG是否与CE相等? (3)AG与CE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4)HD是否平分∠AHE?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手拉手模型一

手拉手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 1.手的判别:人站在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位置,张开双臂,左手边的腰为左手,右手边的腰为右手。 2.手拉手模型的定义: 两个等顶角的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图形,且顶角的顶点为公共顶点。(顶角相等、等腰三角形、共顶点) 条件模型结论特殊结论 △ABC与△CDE是等腰三角形,且 ∠ACB=∠DCE (1) D ACD@D BC E (SSS) (2)AD=BE (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 (3)DBHA=DBCA (4)HC平分DAHE △ABC与△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DCE=90°(5)S D BCD=S D ACE (6) BD2+AE2=AB2+DE2 正方形ACBP与正方形CEQD是正方形

△ABC 与△CDE是等 边三角形(5)D ACM@D BCN D DCM@D ECN (6) CM=CN (7)D CMN是等边三角形 (8)MN∥AE,CD∥AB, CB∥DE (9) BH+CH=AH DH+CH=EH 二、手拉手模型的变形:(两三角形相似,且对应角共顶点) 条件模型结论 D BAC∽D DAE,且DDAE=DBAC (1)D BAD∽D CAE(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2) BD CE = BA CA (3) DBHC=DBAC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若△ABC、△ADE都是正三角形,试比较线段BD与线段CE的大小.

2、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3、如图,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BCE,△ACF.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 (4)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5)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4、问题情境: 如图1,已知△ABC和△DCE中,∠ACB=∠DCE=90°,AC=BC=2,CD=CE=1,点D在

八年级假期复习几何基本模型之-手拉手模型

几何基本模型之手拉手模型 1.如图,△ ADC与△ GDB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连接相等?(2)AG与CB之间的夹角为多少 度? AG CB相交于点H,问:(1)AG与CB是否 2.如图,直线AB的同一侧作△ ABD^R^ BCE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 CD二者交点为H。求证: (1)△ABE^A DBC ( 2) AE=DC (3)Z DHA=60 ; ( 4)A AGB^A DFB ( 5)A EGB^A CFB (6)连接GF, GF// AC ( 7)连接HB HB平分Z AHC 3?如图,△ ABD与△ BCE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与CD延长AE交CD于点 H .证明:(1)AE=DC(2)Z AHD=60 ; (3)连接HB HB平分Z AHC 模型手拉手 E D ADE是等腰三角 形, 例题:如图,△ 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 AD=AE Z BAC2 DAE求证:△BAD^A CAE 模型练习 n D C B

4 . 在线段AE 同侧作等边△ CDE (/ACEV120 ),点P 与点M 分别是线段BE 和AD 的中点。 求证:△ CPM 是等边三角形。 5 .如图:BE 丄AC , CF 丄 AB , BM=AC , CN=AB 。求证:(1) AM=AN ; ( 2) AM 丄AN 。 6.如图, 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 中,点D, E , F 分别为边AB AC BC 的中点,M 为直线BC 上一动 点,△ DMF 为等边三角形(点M 的位置改变时,△ DMr 也随之整体移动). (1) 如图①,当点 M 在点B 左侧时,请你判断 EN 与 M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 F 是否在直线NE 上?都请直接 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由; (2) 如图②,当点 M 在 BC 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 与 MF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 成 立?若成立,请利用图②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若点M 在点C 右侧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 1)的结论中EN 与 MF 的数 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A D

初中几何常见九大模型解析(完美版)

初中几何常见九大模型解析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 (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 ?】 ?③平分。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 ?结论: ?右图中①; ?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③; ④; ' 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 ②;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 ?②平分; ?<

?结论:①;②; ?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 边三角形。 (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②;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注意两点:四点共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②初始条件“角平分线”与“两边相等”的区别; ③两种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④注意平分时,相等如何推导 ? 模型四:角含半角模型90°

全等几何模型讲解

常见的几何模型 一、旋转主要分四大类:绕点、空翻、弦图、半角。 这四类旋转的分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分类 。 1?绕点型(手拉手模型) "遇60°旋60°,造等边三角形 (1)自旋转:自旋转构造方法遇90°旋90°,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 顶角,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 1800,造中心对称 图(1-2)心图(l-1-a) 图(1-9

例题讲解: 1. 如图所示,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个点,PA=2 PB= 2... 3 , PC=4,求厶ABC的边长。 2. 如图,0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已知:/ A0B=115°, / BOC=125,则以线段0A、 OB、0C为边构成三角形的各角度数是多少? 3. 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PA PD PC=1: 2: 3,则/ APD=. 4?如图(2-1) : 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点P到正方形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PA=1 , PB=2 , PC=3。求此正方形ABCD面积。 图(2-1) C

(2)共旋转(典型的手拉手模型) 模型变形: 共顶点等腰三角形

例题讲解: 1. 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 D 为直线BC 上的一动点(点 D 不与B,C 重合),以AD 为边作菱形 ADEF (按A,D,E,F 逆时针排列),使/ DAF=60,连接CF. (1) 如图1,当点 D 在边BC 上时,求证:① BD=CF ?②AC=CF+CD. (2) 如图2,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 结论AC=CF+CD 是否成立?若 不成立,请写出 AC 、CF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如图3 ,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 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 > CF 、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2?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 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 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2. ( 13北京中考) 在厶ABC 中, AB=AC, / BAC=: (O °va v60。),将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 到线段 BD 。 (第2斗题图1) (第24题图2) (1) 如图 直接写出/ ABD 的大小(用含:-的式子表示); (2) 如图 / BCE=150,/ ABE=60°,判断△ ABE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在(2) 的条件下,连结 DE ,若/ DEC=45,求〉的值。

全等三角形常见的几何模型

1、绕点型(手拉手模型) (1)自旋转:?????? ?,造中心对称遇中点旋 全等遇等腰旋顶角,造旋转 ,造等腰直角 旋遇,造等边三角形旋遇自旋转构造方法00 00018090906060 (2 )共旋转(典型的手拉手模型) 例1、在直线ABC 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和△BCE ,连接AE 与CD ,证明: (1) △ABE ≌△DBC (2) AE=DC ( 3) AE 与DC 的夹角为60。 (4) △AGB ≌△DFB (5) △ EGB ≌△CFB (6) BH 平分∠AHC (7) GF ∥AC 变式练习1、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和△BCE ,连接AE 与CD ,证明: (1) △ABE ≌△DBC (2) AE=DC (3) AE 与DC 的夹角为60。 (4) AE 与DC 的交点设为H,BH 平分∠AHC

变式练习2、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和△BCE ,连接AE 与CD ,证明: (1)△ABE ≌△DBC (2)AE=DC (3)AE 与DC 的夹角为60。 (4)AE 与DC 的交点设为H,BH 平分∠AHC (1)如图1,点C 是线段 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 的同侧作等边△ACM 和△CBN ,连接AN ,BM .分别取BM ,AN 的中点E ,F ,连接CE ,CF ,EF .观察并猜想△C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以AC ,BC 为边作等边△ACM 和△CBN”改为“以AC ,BC 为腰在AB 的同侧作等腰△ACM 和△CBN ,”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例4、例题讲解: 1. 已知△ 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D 为直线BC 上的一动点(点D 不与B,C 重合),以AD 为边作菱形ADEF(按A,D,E,F 逆时针排列),使∠DAF=60°,连接CF. (1) 如图1,当点D 在边BC 上时,求证:① BD=CF ? ②AC=CF+CD. (2)如图2,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F+CD 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 、CF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 、CF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中考数学必考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

手拉手模型 模型 手拉手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DE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AD =AE ,∠BAC =∠DAE =α. 结论:连接BD 、CE ,则有△BAD ≌△CAE . 模型分析 如图①, ∠BAD =∠BAC -∠DAC ,∠CAE =∠DAE -∠DAC . ∵∠BAC =∠DAE =α, ∴∠BAD =∠CAE . 在△BAD 和△CA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 ﹐﹐ ﹐ 图②、图③同理可证. (1)这个图形是由两个共顶点且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构成.在相对位置变化的同时,始终存在一对全等三角形. (2)如果把小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看作小手,大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看作大手,两个等腰三角形有公共顶点,类似大手拉着小手,所以把这个模型称为手拉手模型. (3)手拉手模型常和旋转结合,在考试中作为几何综合题目出现. 模型实例 例1 如图,△ADC 与△EDG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AG 、CE ,相交于点H ,问: (1)AG 与CE 是否相等? (2)AG 与CE 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 C D E A B 图① C D E A B 图② C D E A B 图③ C G H O

解答: (1)AG =CE .理由如下: ∵∠ADG =∠ADC +∠CDG ,∠CDE =∠GDE +∠CDG ,∠ADC =∠EDG =90°, ∴∠ADG =∠CDE . 在△ADG 和△CDE 中, AD CD ADG CDE DG DE =?? ∠=∠??=? ﹐﹐ ﹐ ∴△ADE ≌△CDE . ∴AG =CE . (2)∵△ADG ≌△CDE , ∴∠DAG =∠DCE . ∵∠COH =∠AOD , ∴∠CHA =∠ADC =90°. ∴AG 与CE 之间的夹角是90°. 例2 如图,在直线AB 的同一侧作△ABD 和△BCE ,△AB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E 、CD ,二者交点为H . 求证:(1)△ABE ≌△DBC ; (2)AE =DQ ; (3)∠DHA =60°; (4)△AGB ≌△DFB ; (5)△EGB ≌△CFB ; (6)连接GF ,GF ∥AC ; (7)连接HB ,HB 平分∠AHC . 证明:(1)∠ABE =120°,∠CBD =120°, 在△ABE 和△DBC 中, BA BD ABE DBC BE BC =?? ∠=∠??=? ﹐﹐ ﹐ ∴△ABE ≌△DBC . (2)∵△ABE ≌△DBC , ∴AE =DC . (3)△ABE ≌△DBC , ∴∠1=∠2. ∴∠DGH =∠AGB . C D E F G H A B

初中数学常见模型之手拉手模型

E A D B C E A D B C E D C B A 图 3 图 2 1 图 O H G A B C D F E C B A 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 模型 手拉手 如图,△ ABC 是等腰三角形、△ ADE 是等腰三角形, AB=AC , AD=AE , ∠ BAC= ∠ DAE= 。 结论:△ BAD ≌ △ CAE 。 模型分析 手拉手模型常和旋转结合,在考试中作为几何综合题目出现。 模型实例 例 1 . 如图,△ ADC 与△ GDB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 AG 、 CB ,相交于点 H ,问:( 1 ) AG 与 CB 是否相等? ( 2 ) AG 与 CB 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 热搜精练 1 .如图,在△ ABC 中, AB=CB ,∠ ABC=90 °, F 为 AB 延长线上一点,点 E 在 BC 上,且 AE=CF 。 ( 1 )求证: BE=BF ; ( 2 )若∠ CAE=30 °,求∠ ACF 度数。

F G H D E C B A H D E C B A B A D C P E 3 图B D A E C 图2 1 图 P D E C B A 2 .如图,△ ABD 与△ BCE 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 AE 与 CD ,延长 AE 交 CD 于点 H .证明: ( 1 ) AE=DC ; ( 2 )∠ AHD=60 °; ( 3 )连接 HB , HB 平分∠ AHC 。 3 .将等腰 Rt △ ABC 和等腰 Rt △ ADE 按图①方式放置,∠ A=90 °, AD 边与 AB 边重合, AB=2AD= 4 。将△ ADE 绕点 A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 ( 0 ° < >180 °), BD 的延长线交 CE 于 P 。 ( 1 )如图②,证明: BD=CE , BD ⊥ CE ; ( 2 )如图③,在旋转的过程中,当 AD ⊥ BD 时,求出 CP 的长。 4 . 如图,直线 AB 的同一侧作△ ABD 和△ BCE 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 AE 、 CD ,二者交点为 H 。求证: ( 1 )△ ABE ≌ △ DBC ; ( 2 ) AE=DC ; ( 3 )∠ DHA=60 °; ( 4 )△ AGB ≌ △ DFB ; ( 5 )△ EGB ≌ △ CFB ; ( 6 )连接 GF , GF ∥ AC ; ( 7 )连接 HB , HB 平分∠ AHC 。

初中的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C D E O C D E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 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③ ===OA OB 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 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 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O C O C D E O B C D E O A C D A O B C D E 图 1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O C D E 图 1图 2O C O C D E O B C D E O C D

③ ===OA OB 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 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 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 1 S S S =+=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OE-OD=2OC ; ③2△OCD △OCE OC 21 S S =- (2)全等型-120° 【条件】:①∠AOB=2∠DCE=12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OC ;③2△OCE △OCD △DCE OC 43 S S S =+=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右下图:在OB 上取一点F ,使OF=OC ,证明△OCF 为等边三角形。 (3)全等型-任意角ɑ 【条件】:①∠AOB=2ɑ,∠DCE=180-2ɑ;②CD=CE ; 【结论】:①OC 平分∠AOB ;②OD+OE=2OC ·cos ɑ; ③α cos αsin OC S S S 2△OCE △OCD △DCE ??=+=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右下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A O B C D E 图 1 A O B C D E M N 图 2 A O B C D E F 图 3 A O B C D E M N 图 4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