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引言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

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二、质量控制目标

1.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2. 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3.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

4.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三、质量控制原则

1. 安全第一:确保患者的安全是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

2. 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 综合管理: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医疗质量的提升;

4. 持续改进:通过监测、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

四、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1. 质量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包括医疗安全、医疗效果、患者满意

度等方面;

2. 质量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3. 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文件管理、流程控制、标准操作规范等;

4. 质量控制措施: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医疗操作规范、感染控制、药品管理等;

5. 质量监测与评估:建立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

6.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纠正不良事件;

7. 继续教育与培训:组织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8. 患者参与与反馈: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改进医疗服务。

五、质量控制实施步骤

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目标和措施;

2. 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按照质量控制计划,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规范操作、检查和监测等;

3. 质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定期收集医疗质量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4. 质量评估与绩效考核:根据质量数据和评估结果,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绩效考核;

5. 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

需求,改进医疗服务;

7. 继续教育与培训:组织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8. 质量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医疗质量的

持续改进。

六、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

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2. 外部评估:定期接受外部评估,包括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的评估;

3. 患者评价:鼓励患者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

4. 绩效考核:根据质量控制目标和指标,对医疗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5. 政策法规遵守:确保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1. 定期回顾和评估:定期回顾和评估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

和改进机会;

2.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医疗质量的

持续改进;

3. 经验分享与学习:鼓励医疗机构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水平。

八、附则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一、为保证医疗器械质量,创造一个有利器械质量管理的优良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体健康,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营业场所应明亮,地面整洁,无垃圾,无污水,无污染物。 三、办公室地面、桌面等每天清洁,每周进行彻底清洁。 四、仓库环境整洁、地面平整,门窗严密牢固,物流畅通有序。并有安全防火、防虫、防鼠设施,无粉尘、无污染源。 五、在岗员工个人卫生整洁,精神饱满。 六、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质管人员、验收、保管、养护、复核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其中验收员、养护员必须有视力的体检。 七、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行为或找人替检行为,一经发现,公司将严肃处理。 八、经体检的员工,如患有精神病、传染病、化脓性皮肤病的患者,立即调离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岗位,待身体恢复健康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工作。 九、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至员工离职后一年。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

一、医疗器械的质量跟踪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销售部门协助进行。且应加强对无菌器械的质量跟踪。 二、质量跟踪应做到从采购到销售能追查到每批商品的质量情况。 三、质量跟踪从采购工作开始,从购进验收记录、到销售出库记录,对售后质量跟踪可采用信访(写信、传真、电话),走访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由销售部门负责。 四、质管部门负责资料的分类汇总,及时将信息反馈到有关部门。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 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常规。 2.制订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 3.拟订各专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计划及考核方案。 4.对各专业的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并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5.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 6.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交流,接受咨询,指导其不断完善。 7.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完整版)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完整版)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概述 1·1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提 供有效、安全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1·3 术语和定义 1·3·1 医疗质量控制:指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监测和评估医疗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 管理活动。 1·3·2 质量管理体系:指采用一系列协调一致的管理程 序和方法,以实现医疗机构的质量目标。 1·3·3 监测和评估: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过程和结果 的数据,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并进行改进。 1·3·4 问题纠正:指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以预 防再次发生。

2·质量管理体系 2·1 质量目标 2·1·1 提供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2·1·2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 2·1·3 保护患者权益和安全。 2·2 质量管理职责 2·2·1 医疗机构管理层应制定质量管理策略和政策,并确保其执行。 2·2·2 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维护。 2·2·3 各部门应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并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2·2·4 医疗人员应遵守规范操作程序,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2·3 质量管理流程 2·3·1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质量目标和相关要求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2·3·2 实施质量管理计划:各部门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 要求执行工作,并及时报告问题。 2·3·3 监测和评估: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3·4 问题纠正: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 正措施,并跟踪其效果。 3·质量监测和评估 3·1 监测指标 3·1·1 医疗错误率:指医疗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次数与总 次数的比例。 3·1·2 患者满意度:指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程度的评价。 3·1·3 医疗资源利用率: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 3·2 评估方法 3·2·1 数据收集:收集医疗服务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数据。 3·2·2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 医疗服务的质量。 3·2·3 评估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写评估报告,提 出改进意见。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8条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8条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医 疗水平和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医 疗质量管理制度的18条原则,并阐述它们的指导意义。 第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 将医疗质量管理各个环节有效整合,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可持续 性发展。 第二,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 和管理,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报 告和处理。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医疗工作者应时刻牢记 自己的职业使命,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患者数量,合理规划医疗资源,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服务。 第五,建立规范的医疗操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制定规范的医疗操 作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六,加强医疗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医疗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身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七,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 有效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结果来指导医疗服务的改进和提升。 第八,推行全程服务管理模式。医疗机构应以患者为中心,采用 全程服务管理模式,从预约挂号到就诊结束,全方位提供患者关怀和 服务。 第九,加强医患沟通。医疗工作者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 的满意度。 第十,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 法规,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存储、使用和处置管理,确保患 者用药安全。 第十一,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推广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等信息化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 质量。 第十二,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疗风 险管理制度,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防止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加强医疗病历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病历的管理和 维护,确保病历的真实、完整、准确,为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评价提 供依据。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引言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质量控制的过程和方法,确保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效。 二、适合范围 本制度适合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等,涵盖所有与医疗质量相关的工作。 三、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1. 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 a. 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职责和权限。 b. 医疗机构应指定质量控制管理人员,负责质量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质量控制管理流程 a.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医疗机构应根据质量控制目标和要求,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内容、时间和责任人。 b. 质量控制的实施:医疗机构应按照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实施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包括医疗过程的监测、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医疗事故的调查等。 c. 质量控制的监督: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控制监督机制,定期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四、质量控制指标

1. 医疗过程指标 a. 门诊等候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b. 住院患者转科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 c. 手术等待时间:控制在2周以内。 d. 门诊复诊率:控制在10%以内。 2. 不良事件指标 a. 不良事件报告率: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不良事件 并进行分析,报告率应达到100%。 b. 不良事件处理率: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处理制度,及时处理不良事件,处理率应达到100%。 3. 医疗事故指标 a. 医疗事故报告率: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医疗事故 并进行调查,报告率应达到100%。 b. 医疗事故处理率: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事故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处理率应达到100%。 五、质量控制管理的监督与评估 1. 监督机制 a. 内部监督:医疗机构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b. 外部监督:医疗机构应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接受定 期的质量评估和检查。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医院领导干部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 3.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4.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5.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三、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

够监督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 的危机管理。 2.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 岗位的管理。 四、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 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2.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五、加 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 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六、质量管理工作应 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 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 纳入对医院、科室、员工的绩效评价评估。 七、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 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 八、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应用《诊疗常规》 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逐步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对患者 诊疗行为。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5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5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一、组织本部门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有关方针政策和质量管理制度。 二、负责搞好库容、库貌、环境卫生,注意防火、防盗、防鼠、防虫、防霉变。 三、监督医疗器械分类储存,坚持“近期先出”、“先产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根据季节变化,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 四、督促指导养护、保管员严把入库、在库养护、出库关,对把关不严造成的`后果负具体领导责任。 五、指导养护员、保管员日常的工作。协助对本部门员工的岗位培训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 一、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坚持每日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2:00-3:00)按时观察库内温、湿度的变化,认真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器械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保证医疗器械贮存质量。温度控制:常温库为10—30℃,阴凉库为温度≤20℃,冷库温度为2—10℃; 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 二、养护人员应对在库医疗器械每季度至少养护检查一次,可以按照“三三四”循环养护检查,(所谓三三四指一个季度为库存循环的'一个周期,第一个月循环库存的30%,第二个月循环库存的30%,第三个月循环库存的40%)并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应挂黄牌停止发货并及时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交质管部门处理。

四、养护员对近效期商品挂牌标示、按月填报医疗器械近效期催销报表表,督促业务部门及时催销,以防过期失效。 六、做好货贺的清洁卫生,做好防火、防尘、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防鸟、防污染等工作。 七、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 一、目的: 建立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采用PDCA循环原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保障患者得到优质、合理、高效得康复服务。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得设立及职责: 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科主任为组长,就是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决策人与领导人,决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计划与实施方案,持续改进科室得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设以下管理小组:临床诊疗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病案管理小组、合理用药小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小组得设立及职责如下: 1、临床诊疗组 (1)小组职责: ①完成本诊疗小组得医疗工作。认真负责地评估本组每一例病员得病情及疗效;查瞧各种辅助检查得结果并分析;查瞧诊断就是否正确、治疗方案就是否妥当、 ②完成每日查房。 ③完成急、危、重、疑难病例得抢救处理;诊疗组长亲自参加、指导高难度得诊疗技术操作。 ④对本组疑难或危重病例、特殊病例及死亡病例及时报告科主任,提出会诊申请或组织科内讨论,安排人员做好记录、 ⑤做好医患沟通,发现医疗缺陷、医疗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立即报告科主任,并积极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引言概述: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目标 1.1 确保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证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1.2 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强调医疗安全,通过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医疗风险管理制度等,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 2.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2 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

医疗质量评估体系是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包括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周期等,通过定期评估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3 强化医疗质量监测与反馈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通过监测医疗质量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 3.1 培训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医疗质量意识和专业水平,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 3.2 加强沟通与协作 医疗机构内部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同时,医疗机构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3.3 引入信息化技术 医疗机构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电子病历、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等,提高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实现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四、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 4.1 监督医疗机构的执行情况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2 定期评估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确保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水平和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公正、公平和透明,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社会信誉。 二、范围和制度制定程序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应包括医疗机构内部所有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各类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医疗设备和用品。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应严格遵守以下程序:明确编制制度的责任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定制度名称、范围、目的、内容、执行程序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草案;征求相关意见,进行论证;正式发布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的收集、整理 在编写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之前,需要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卫生部关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通知》、《卫

生部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关于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合同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四、制定各项制度的内容 1.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领导责任和下级机构的职责,并规定医疗机构内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以及质量管理的考核方式。 2.病案管理制度 规定医疗机构的病案管理规定和要求,包括病案填写、存储、保密和病案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规定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测、评估、反馈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4.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规定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医疗机构安全设备和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5.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确立医疗设备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设备的采购、检测、维护、使用和报废等方面的内容。 6.药品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9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职能部门、科三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 4.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 (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四、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 1、医疗质量主要标准(1)诊断质量标准 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的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有效。 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应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分类法为准。 及时性。对急、危、重病应力争在____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组织科内会诊,需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可组织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2)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外伤创口愈合。 好转。病人症状减轻,器官功能较首认明显好转。 (3)护理质量标准 按照山东省省卫生厅印发的《山东省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标准评定。 (4)技术操作规程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8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科专家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____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9篇)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服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患者(客户)的就诊体验度和满意度,以服务促进医院经营业绩的提升、形成差异化竞争,根据____号红头文件《____提升集团所属各医院医疗服务品质的指导性意见》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以医疗服务管理的体系性构建为基础,制定陕西&____医院《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医疗服务管理制度》由两部分组成: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和医疗服务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二) 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门诊各部门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并纳入门诊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中; 二、门诊部建立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各科室设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对医疗、护理、病历、药事、设备,医疗事故,预防保健,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按要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加强质控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 三、门诊部设立门诊、科室两极质量管理____,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医疗制度,护理制度,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并切实执行,严格要求,定期检查,考核,评估; 四、门诊、科室两级质量管理____须定出全年质量控制计划,每月召开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完善制度,定出提高医疗质量的

措施及质检方案,每季度进行全院性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及评价,按门诊部有关规定进行奖惩,不断改进工作; 五、搞好标准化管理,包括技术质量的标准化,管理考评的标准化,医疗设备的标准化及工作方法程序的标准化; 六、每月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病历检查及医疗安全情况及奖惩意见,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七、坚持开展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全员“三基”“三严”训练,坚持进行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八、门诊、科室两级的质控工作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资料,并由质量管理____定期写出分析报告,半年有小结,全年有总结,定期逐级上报; 九、加强医疗质量情报工作和信息的流转反馈,质量情报工作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作到信息发送及时,流转迅速,返回准确率高,处理及时,效果好; 十、质量检查结果作为评优,奖惩,晋升等的参考依据。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三) 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门诊各部门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并纳入门诊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中; 二、门诊部建立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各科室设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对医疗、护理、病历、药事、设备,医疗事故,预防保健,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篇一」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每季度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在院周会上通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表扬质量好的科室和人员,批评差的科室及个人。各科要传达到每位职工。 4.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办事机构在院(分级)办公室。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 (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三、医院(护理、医技)质量管理方案 1.全院实行在院长、业务副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建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建立医疗护理质量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由业务职能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科室应根据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结合岗位职责,把质量目标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抓质量,讲质量,把质量挂面了落到实处。 3.各级各类专业人员,尤其是各级干部,要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作为医疗临床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抓好医疗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检查,达到质量管理的优化目标。 4.开展全员性质量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5.医院根据分级管理要求,制订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及考核评价办法,下发科室执行。 6.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教学、科研、病案、控制院内感染等项的质量。 7.每季度召开一次全院医疗护理质量委员会会议,按照标准与指标,对各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研究改进措施。 8.每季度由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组织一次全院医疗质量检查评比,并将主要结果向院领导汇报。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推荐6篇)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推荐6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应用文书、教学资源、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speeches, applied documents, teaching resources, contract agreements, experiences,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20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篇1 一、建立分级制度,级数不定,级与级之间以工资奖金为区分。模仿国外的医师制度,病人先由一线医生接诊,若一线医生无法治疗,再转由更高级别的医生诊疗。 二、建立医师考核制度,每个病人建立专门档案,应包括身份证号及联系电话等;对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发给问卷,询问病人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症状消失且三月内不再复发为治愈一例;若病人不满意效果而中止治疗,则为治疗失败一例;以“治愈例数”÷“总治疗例数”为治愈率,每年考核一次,要求治愈率为80%以上。 三、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升降制度。 1.新毕业医师为见习医师,无独立处方权,随高级别医师学习三年后晋级为一级医师,此期间拿固定工资;此后每连续三年治愈率高于80%则升一级,低于80%则降一级,若降入见习医师则为见习医师待遇; 2.若发现医师做假,如与人窜通假冒治愈以提高治愈率等,一次发现即降入见习医师。 说明:这种考核及升降制度直接面对病人,以实际治疗效果为依据,鼓励医师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多接诊病人,多劳多得。病人先由一线医师接诊,可避免高级医师人才浪费,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诊疗更复杂的病例及进一步学习;高级别医师的技术水平及付出的脑力劳动都多于低级别医师,理应有更高的报酬,若档次不拉开难以有足够的激励。建立以治愈率为准的升降制度可以避免医师乱接病人,遇到没把握的病人可以推荐给更高级别的医师就诊。医师做假直接与医德相关,故而处罚严厉。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篇2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