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摘要本文从对德·库宁三个系列作品的分析入手,阐述了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主题、形式语言的演进;风格特征以及与他生活的关系。库宁运用粗犷肌理的画面创造形象,并通过可识别的形象和形状进入他的意象世界。画面显示的是超越性体验的真实性。

关键词:抽象表现画面结构绘画性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以意象物态化为存在形式的艺术作品,是把精神生产活动凝结为精神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单与艺术家有直接关系,也与艺术欣赏、艺术流传和艺术批评有密切的关系。而艺术品处于核心的地位,它联系着艺术家与欣赏者,收藏者和批评者。

我们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研究、阐释、欣赏德·库宁的作品——“本文”——凝结了情感,观念、技法、媒介的混合体,“本文”与接受者的这种相互作用,得以使艺术作品真正完成,延续其艺术作品的生命。

德·库宁(de kooning)在他的作品中反映的是他的生活经验、生活方式,正像他所说的:“我所经历的地方给我很大影响,这些影响深入我的作品里。不管如何,我感觉我是自由地作画;我深深地走进我心灵的深处。”可以说,他一生的作品是他行为与感觉的日志。我们通过分析他的代表性作品,可把握他融观念、情欲于作品意象中的心灵构形活动,以揭示其艺术创作的价值意义。

一男人系列——个人的体验及内心的对话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年由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所提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创作的。 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诞生,并得以迅猛发展是必然的: 其一,二战期间,迅速崛起的美国成为国际领袖已指日可待。那么,选择哪种艺术来代表一个国家形象,是抽象表现主义,还是美国式的现实主义?美国现代艺术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格林伯格的回答是:一个社会,其文化总有两种形态,一是先锋派文化,一是俗文化。先锋派文化是由不流俗、不模仿、有创造力的精英们创造的。由于它的不守陈规,独特新鲜,所以它更能激发人的心灵向上,成为带领社会前进的先进因素。在美国,只有抽象表现主义才是原创性的,能够代表美国艺术的成就的先锋派文化。美国中情局将抽象表现主义推向国际舞台,也体现了国家的艺术政策; 其二,战争造成了许多重要的法国和欧洲画家的流离失所,美国一下子成了世界优秀现代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们的集聚地。在各种现代艺术思想、尤其是立体主义、新造型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美国艺术获得了某种前所未有的新精神。如“冷抽象”画大师蒙德里安1939年到美国带去了几何风格的抽象画,超现实主义的“教头”普吕东带去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超现实主义的“心理自动”。波洛克就在自己的创作中吸收了这种“自动”的方法,他的绘画有了决定性的突破; 其三,美国艺术家的个性,或者说美国的民族特性:那种无拘无束、自由挥洒的痛快。在抽象表现主义画中,不仅欧洲抽象画建立的法度没有了,连超现实主义那种特有的“叙事方式”也没有了,美国人放胆把抽象画画得更“狂”,更“霸”,更自由,更任性。二战刚刚结束,抽象表现主义迅速兴起,并很快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纽约第一次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 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者是阿希尔·戈尔基和汉斯·霍夫曼,重要画家包括波洛克、德·库宁、罗思科、马瑟维尔、戈特利布和纽曼等。这些艺术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德·库宁、波洛克为代表的行动画家,把动作和姿态作为创作的基础;另一类是以罗思科、纽曼等人为代表的色域画家,依靠大面积的色彩表达某种思想。 从技巧上说,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的无意识,自发性,随机创作等概念,在后世被杰克逊·波洛克随意溅滴在地板上的油彩画作不断运用。一般认为,波洛克是以马克思·爱伦思特Max Ernst的作品为学习对象的。抽象派之所以能自成一派,原因在于它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这跟表现主义反具象化美学,和欧洲一些强调抽象图腾的艺术学校:如包豪斯,未来派,或是立体主义等,都有呼应。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 地位

浅谈抽象绘画

浅谈抽象绘画 摘要:中国几千年的造型艺术,其根本的造型风格特征是抽象化的具象写照,万物皆有灵,是中国人普遍的信仰,而斤斤计较于对事物外壳描摹的科学精神则来自西方,属于自文艺复兴以来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我认为绘画不仅仅是简单的画的问题,真正的功夫在画外,要有一个持续不断地研究问题的精神,对绘画一丝不苟,研究绘画,仅仅对材料、技法探究是不够的,我认为工具、材料、技法、知识储备等等都是为个人想法服务的,不能陷在某种工具材料、技法之中,要舍得抛弃,只要有益于画面的就是好的,对画面不利的就要抛弃。对抽象艺术的评论往往是除了对风格和技巧的说明之后,多半是一些形而上的阐述,加上文艺理论新词汇层出不穷,常常令我们只见云雾不见山,对内涵无从把握,不象对具象绘画的评论,有参照,有根据,对主题无非是社会评论、历史写照和褒贬评价。 关键词:抽象绘画理解特征思考 一、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我们熟知的毕加索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抽象画家,从《亚维侬的少女》到《格尔尼卡》再到他晚年的作品,皆为抽象作品,但无一不具创作意图,却又完全不似具象绘画,有明确主题,反映具体现实,造型观众所熟悉且喜爱的场面,这样的艺术创作,在古代或为了教化,在今天或为了交流。看抽象画展常常听到观众群中发出这样的议论:“这画,小孩子也能画得出来。”或者:“这般涂抹算什么艺术。”诸如此类散论不甚枚举,对错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小孩的确能涂抹出类似的抽象画。具象绘画给人的快感或愉悦,是因为眼睛找到熟悉的形象,熟悉产生认同,好象内心找到某种亲切的感情一样。这般的熟悉给人带来了快乐,相反,陌生让人警觉生疑,甚至害怕。然而,小孩子的抽象画和一名成熟艺术家的抽象画,两者间的确存在着认识领域毫无可比性的质的区别。 二、抽象绘画概念性的特征 抽象绘画诞生在20世纪初的西欧。其鲜明的风格特征无非是纯粹点线面与色彩构成,画面无确定主题,不显解释述说意图,无特写情节、内、布景,无指定时代与历史风貌,对传统约定俗成的规范义无反顾地背弃,画家耽于主观感受的剖析和内心情愫的独白,推崇人个主观想象力的驰骋,抛开依据理论的的习惯,拒绝参照或师承,与自身对话,与陌生交流,追求跨越疆界的自由,而且,抽象画不是随心所欲地涂抹,面是蓄意的,有目的、有动机的创作,是画家进入传统、经历常规后的逃避,是有目的的选择这可绝不是孩子所能做到的。交流是人类最普遍的愿望,熟悉才能交流,所以一些绘画题材样式用了上千年经久不衰。如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交流形式单纯统一虽然便于情绪宣泄和疏导,但很难不流于单调狭隘,而且多少是想象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特点具体的造型,有所指向,花草人物山石风景,如中国传统绘画;或有时间地点,或带示范意图,为观众提供参照、提供根据和现成的联想模式,类似传统戏剧舞台、文学作品插图或意识形

抽象表现主义者的无意识性_本能性和自发性绘画

∷张久学 ZHANG Jiuxue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美国萨凡娜艺术与设计学院Abstract Expressionist’s Unconscious,Instinctive and Spontaneous Painting 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活动,也是20世纪最有意义,最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以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思科(Mark Rothko)和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三人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者通过各自创新的绘画技巧和绘画材质,着重探索人类内心情感对于宇宙真理的表达和人类情感体验的描绘。他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分别体现了抽象表现主义的无意识性,本能性和自发性的绘画特点。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者 宇宙真理 人性 情感 绘画技巧 杰克逊·波洛克 无意识性 马克·罗思科 本能性 巴尼特·纽曼 自发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840150.html,/ The Abstract Expressionism is the first American Art Movement happened in 20th Century,and also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influential art forms in the last century.Jackson Pollock,Mark Rothko and Barnett Newman a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Abstract Expressionist at this time.They all created new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painting,discovered the universal truths from the inner,personal emotions and described the expression of humanity,immediacy and directness.The Abstract Expressionist artworks of Jackson Pollock,Mark Rothko and Barnett Newman emphasize unconscious,instinctive and spontaneous creation thereby contributing heavily to the first American art movement with worldwide influence. abstract expressionism, abstract expressionist, universal truth, humanity, emotion, painting technique, Jack-son Pollock, unconscious, Mark Rothko, instinctive, Barnett Newman, spontaneous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840150.html,/ 一、抽象表现主义的简介 抽象表现主义,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活动,这个20世纪最瞩目的绘画流派和艺术活动,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使得世界艺术中心从欧洲转向了纽约。[1]最初,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在1919年《Der Sturm》杂志上第一次使用“抽象表现主义”来指一群德国表现主义者,他们是一群具备艺术情感强度和强烈的反具象化美学,与包豪斯,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相呼应的艺术家。在1940年代初期,当二战的硝烟弥漫全世界之时,留给了人们无数关于人性方面的思考。在纽约,一小群背景和艺术形式迥异的艺术家们发起了一个趋于抽象艺术的风潮,他们的艺术作品一方面聚焦于来自探求人类内心的,个人情感的对于宇宙真理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这些艺术家们对他们身处的那个黑暗时代的内心的,情感上的种种经历和体验的信仰描述。这些艺术家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者,他们在1940年代追求的创作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者的艺术作品创造了新的绘画方法和绘画材质,产生了许多极富创造力的作品和艺术诠释。因此,在艺术史上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抽象表现主义者用宇宙观去创造艺术,比如他们有对人性,即时性和直接性表达的强烈渴望。尤其是,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思科(Mark Rothko)和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艺术作品各自所强调的无意识性,本能性和自发性的创作,通过他们的贡献而使得这个第一次的美国艺术活动蜚声国际,使得这个20世界最有意义,最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二、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无意识性的艺术创作 无意识性创作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在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作品中最为明显。波洛克是最负盛名的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不仅因为他的作品的不可预测性和他的观点表达,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独特的绘画技法。他独创了一种把颜料滴溅,泼洒在画布上的绘画技巧,即“滴画法”,因此产生出看起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线条和形象。他的艺术作品赋予了绘画全新的定义。[2] 曾有两位卓越的绘画家影响过波洛克的画法,一位是波洛克的老师托马斯·哈特本通(Thomas Hart Benton),从他那里波洛克学习了古典大师们的传统画法。[3]另一位纽约的墨西哥壁画家大卫·艾法罗斯奎罗(David Alfaro Siqueiros)曾经指导过波洛克。因此,这两位老师为波洛克的艺术作品增添了新意。 另外,那些来自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所带来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波洛克,“给我印象最深的,”波洛克曾经回忆说,“是他们关于艺术源自无意识的观念。这种观念对我得影响胜过这些特殊画家的创作。[4] 在1940年代,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波洛克用滴溅、泼洒的绘画方法创作了大量作品,例如《男人与 摘要: 关键词: 检索: Abstract: Keywords: Internet: 抽象表现主义者的无意识性,本能性和自发性绘画 267

关于抽象主义和抽象画

关于抽象主义和抽象画 1、什么是抽象绘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抽象一词的解释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在绘画艺术中,抽象(abstraction)是相对于具象(representation)而言的,这两个词往往以形容词形式出现,并且分别与绘画一词结合,组成两个概念即抽象绘画(abstract painting)和具象绘画(representational painting)。具象绘画指的是再现了人物、风景和静物等自然物象的绘画,抽象绘画所描绘的形象则与我们的肉眼看到的世界中的形象没有联系,也就是说抽象绘画描绘的对象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宇宙的微观和宏观世界,是自然的内在属性和事物的内在本质,是超越现象的绝对理念。 具象绘画的代表样式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并绵延四百多年的写实绘画(realistic painting),抽象绘画也正是作为写实绘画的对立面,在不断反叛、步步脱离写实绘画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

马俊子:《大爱》系列Big Love series 布面丙烯280×220cm (1) 2、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形式特点: 形式:焦点透视,明暗光影对比,固有色,人体解剖,基于人眼视网膜成像原理,能在平面上模拟出自然的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形象,造成一种逼肖客观自然的“幻象”。 内容:看得见的世界,物体外在的形色。(1)宗教主题,人类精神生活,人与上帝(灵与肉)的关系。(2)社会主题,人类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3)自然主题,人类物质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俊子:《大爱》系列Big Love series 布面丙烯205×165cm (2)

浅谈表现主义绘画的不同表现之根源(Word)

一·浅谈表现主义绘画的不同表现之根源 如果就一个具体派别的专有名称及其狭义而言,表现主义可仅指20世纪初德国的“青骑士”和“桥社”画派。如果就绘画的表现手法广义而言,表现主义就可冠于古今中外所有那些不重“再现”而重“表现”的画家。不仅后印象派以后的大多数西方现代派画家可称为表现主义画家,甚至还可上溯到尼德兰的博斯(Bosch 1450-1516)、西班牙的格列柯(Greco 1541 -1614)、戈雅(Goya 1746-1828)、法国的莫洛(Moreau 1826-1898)、德国的勃克林(Bocklin 1827-1903)、英国的诗人画家布莱克(Blake 1757-1827)和“拉斐尔前 派”画家等等。 至于中国画家(包括其书法),相对西方而言,从其整体的表现手法上说,都可谓是表现主义的。其中更以徐渭(1521-1593)、朱耷(1626-1705)、石涛(1636-1710)、“扬州八怪”、齐白石(1863-1957)等人为突出。 由此可见,同是表现主义画家,其风格也可能是南辕北辙,极尽丰富多彩。虽然同是以绘画形式表现人的心灵,却因其表现的心态及形式取向不同,其绘画形式就完全不同,这可说是表现性绘画的一大特点。例如后印象派的三大画家,因其所表现的心态和形式取向皆有不同而使其风格不同。但是,他们在形式的主要取向上却有相同之处,即强调用色彩进行表现,或说强调表现色彩,所以他们堪 称一派。 塞尚说:“一幅画首先是、也应该是表现颜色。” 凡高说:“我探索以红绿色来表现人类的强烈情感。”“那是一种没有一点儿现实观点的色彩,可是这种色彩暗示着一种狂纵的 情欲。”“我想用变化无穷的色调来表现一种绝对的宁静。”

从现代主义到历史主义_理查德_哈斯的建筑绘画

从现代主义到历史主义 ——理查德?哈斯的建筑绘画 From Modernism to Historicism —— Architectural Painting by Richard Haas 张 敢 Zhang Gan 内容摘要:历史主义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风格和题材的挪用与拼凑,不再像现代主义那样追求作品的原创性。美国画家理查德·哈斯的艺术就是绘画中历史主义的代 表。本文探讨了哈斯建筑绘画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他从现代主义转向历史主义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哈 斯的建筑绘画对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景观建设具有非常明显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理查德·哈斯、历史主义、建筑绘画 在墙壁和天花板上绘制引起错觉的装饰,使之看起来像是真实建筑的一种延伸,这种表现方法在西方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庞贝发掘出土的古罗马建筑中,被称为第二风格的壁画,就是以在室内墙壁上产生三度空间效果为特征的。这种被称为“骗过眼睛”(trompe l’oeil)的表现方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借助布鲁内莱斯基发明的透视法得以复兴。如马萨乔(Masaccio)在佛罗伦萨新生圣母堂绘制的《三位一体》、安德烈亚·曼泰涅亚(Andrea M a n t e g n a)在曼图亚公爵宫新婚室内创作的天井(图1),以及科雷乔(Correggio)在帕尔马主教堂绘制的《圣母升天》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这种手法的运用在巴罗克时期的天顶画上达到顶峰,圭尔基诺(Guercino)和波佐修士(Fra Andrea Pozzo)绘画气势恢宏,让人感觉整个建筑的天顶被打开,画面中的人物正向天国飞去。虽然这种制造错觉的画法在随后的西方艺术中一直存在,但是再也没有达到巴罗克时期的辉煌。 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画家理查德·哈斯(R i c h a r d H a a s)所绘制建筑立面和室内壁画,才以同样引起错觉的方法和更加巨大的尺度为壁画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他对西方艺术传统的借鉴以及在创作中对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情境的关注,使他成为一位具有历史主义特征的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从现有的资料看,国内尚未有对哈斯及其作品的专门研究,希望本文能对国内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和创作的研究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 一 理查德·哈斯1936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非常传统的小镇斯普林格林(Spring Green),他的父母都是德国移民。早在孩提时代,哈斯就对建筑以及各种表现建筑的东西非常着迷,如木版画、玩具房子、立体小模型以及各种照片和明信片等。他还常常将图片中的形象画下来或者用黏土做成小模型。 哈斯成长的年代正是现代主义艺术和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这对他早期风格的形成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美国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于1911年在哈斯的家乡斯普林格林建造了他的塔里艾森(Taliesin)。整个高中时期,哈斯都以极大的热情来研究赖特,他阅读了大量有关 赖特的著作,并画了大量赖特建筑的速写。就是在这个时期,他的全家迁往密尔沃基(M i l w a u k e e)。19岁时,通过给赖特做石匠的叔叔的帮助,他整个夏天都在塔里艾森度过,并争得赖特的同意,花大量时间研究赖特的素描并进行临摹。 哈斯就读于位于密尔沃基的威斯康辛大学,他开始刻苦地钻研绘画。哈斯经常到芝加哥艺术学院参观,在那里他可以通过各种展览来了解19和20世纪的现代画家。在随后的5年多时间里,他尝试了各种现代艺术形式和风格。哈斯回忆道:“我努力吸收和模仿那些主要从博物馆和杂志上看到的前卫作品。”[1]1962年夏天,他陪伴自己在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的导师彼得·布萨(Peter Busa)去普罗文斯镇和马萨诸塞州,在那里他结识了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海伦·弗兰肯萨勒(Helen Frankenthaler)、肯尼斯·诺兰(K e n n e t h N o l a n d)、大卫·史密斯(D a v i d Smith)、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和马可·罗斯科(Mark R o t h k o)等。正是这次经历,使他萌生了去美国东部生活的念头,不过这个愿望直到数年后才得以实现。1964年,进入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后,哈斯一边在沃克尔艺术中心(Walker Art C e n t e r)博物馆所属的学校教书,另一方面研究博物馆收藏的绘画、雕塑和经常举办的展览。这个时期的哈斯是一位典型的现代主义画家,他在沃克尔艺术中心展出的早期绘画就属于“抽象风景”(abstract landscapes),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平面的、极少主义风格的作品。[2] 同样是在1964年,哈斯开始私下里创作一些小型立体模型,这些作品成为他后来大型公共作品的先河。用一个纸盒,在里面打上光,盒子的一面是完全开敞的,人们可以看到里面的微型场景。他的第一批盒子作品内部用三维的方式再现了一些他所崇拜的古代大师的作品,其中包括维米尔(J a n V e r m e r)的作品和凡·艾克(Jan Van Eyck)的《乔万尼·阿尔诺芬尼和他的新娘》。他根据印刷品一丝不苟地描绘了绘画中的元素,然后将它们贴在盒子里。1966年,他开始创作一系列表现艺术家和他们的工作室的立体模型:如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在博尔顿兰汀(Bolton Landing),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在她

表现主义舞台美术

表现主义舞台美术 巴尔说:“如果印象主义把眼睛作耳朵,表现主义则把眼睛作嘴巴。”(注:巴尔:《表现主义》,1920年版。)表现主义的原理是渴望以主观视象来描绘外部世界,反对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那样用照相式的眼睛将焦点聚于外部细节上。表现主义代表了人类的内部的眼睛,要对世界作出全新的完全独特的解释,认为可观察到的当代物质和机械的社会不代表真正的世界,这个社会歪曲了人性,将人沦为机器似的动物,使世界充满了痛苦和绝望。所以表现主义艺术家要求从主观愿望出发去改造外部现实,直至将其改变到与人的精神本质相一致,此时,这个世界对人类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由于表现主义者认为“真实”主要存在于主观领域,就必然寻求以新的艺术手段来表达出被扭曲的心灵:歪曲的线条,夸张的形状,反常的色彩,机械运动式动作,电报式精练语言……将观者从外部表象上拉开,进入心灵世界,一切事物常常是通过主角的眼光被表现出来,他的眼光可以对事物作强烈变形和主观解释。表现主义绘画在1905年的“桥社”组织中正式宣告问世,但这个运动在戏剧中并没有立即产生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战争结束后,表现主义才成为戏剧表现的重要形式。 表现主义戏剧拒绝传统规则,打破存在于各客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按人类内部的眼睛重新创造,不是去再现客体自身的物质真实,而是表现由它们激起的情感。表现主义戏剧演出以断续简短的语言,反复申诉内心的绝望和痛苦,狂呼式的朗诵伴以夸张的动作。这种表演方式抛去了传统演出观,寻求与内心骚动相一致。“用一种抽象的固定的姿势有节奏的朗诵,用强烈的,慷慨激昂的讲话和痉挛的表情显露出一种紧绷的,爆发的,愤怒的表演,不是具体化角色,而是揭示角色的精神状态”。(注:巴勃莱:《欧洲表现主义戏剧》,1971 年巴黎版P208。)这是1918 年演员多伊奇演出哈森克勒佛的表现主义戏剧《儿子》时,所表 现的感情和采取的姿势。这种方式使人想起表现主义先驱、挪威画家蒙克的名作《呐喊》,“画面中心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物发出一声恐怖的喊叫,他的手捂住憔悴的脸,整个身躯都变形了。他的感情在他周围引起了同心向外散发的波浪……周围环境变形……”(注:吴光耀译:《二十世纪舞台设计革新》,载1986年《舞台美》总第5期P164。)在演出中,灯光和布景象演员一样成为有生命活力的戏剧元素,融合在一个整体中,共同创造剧本所要反映的母题。 在这么一种专注于表现现实的深层本质的戏剧中,与戏剧精神无关的东西全被

世界上最贵的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

世界最贵的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 艺术市场上从不缺神作,而天价抽象神作更是令人惊叹。当艺术品卖出上亿美元的天价时,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画如此价值连城?在如今的拍场上,抽象奇迹并非罕见,各种拍卖数据显示,抽象作品大卖已成一种趋势,在世界拍卖最贵的绘画中,“抽象艺术”的价格最高,排名第一。 如今,抽象艺术领跑了全球最贵的名画,成为世界有钱人的收藏目标。艺术品,变为继房地产和股票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领域。 这个世界有幸被赐予许多大师的杰作,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界最昂贵的抽象派名画。 1.威廉·德·库宁: 《交换》3亿美元

荷兰籍美国画家威廉·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 2.杰克森·波洛克:《第17A号》2亿美元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森·波洛克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创造了在帆布上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法,画板上滴满稠密的棕黄色、白色、栗色和黑色颜料,形成了鸟巢状的外观,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他的滴洒法绘画在随意之间隐藏着戏剧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而且充满了色彩的自由、张力和狂野,作品具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融合了抽象主义、表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3.马克·罗斯科:《紫色,绿色和红色》1.86亿美元 美国当代著名画家马克·罗斯科是现代艺术史中杰出的抽象派画家。他的作品画面上,矩形的边缘没有被明确地界定,颜色也相互渗透融合,这使得块面仿佛是从背景上隐约浮现出来,并且不断地徘徊、浮动着。它们在画面上产生某种韵律,温和、舒缓而深沉,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对于罗斯科,绘画是表达精神要素、信仰和生存意义的工具。他说:“绘画,一定要象奇迹一样。我选用扁平的形,因为它们能摧毁幻象,揭露真实。”罗斯科家里的聚会总是在讨论哲学,绘画材质和新的绘画语言。

托福听力资料下载之抽象表现主义

托福听力资料下载之抽象表现主义 托福听力资料下载之抽象表现主义。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托福听力考试练习的相关资料,主要关于抽象表现主义的,同学们可下载进行练习。 托福听力材料之一:抽象表现主义。小马编辑为各位考生整理总结托福听力材料之一:抽象表现主义供各位考生参考使用,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托福听力材料之抽象表现主义 概念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年由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所提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特点 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创作的。 从技巧上说,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的无意识,自发性,随机创作等概念,在后世被杰克逊·波洛克随意溅滴在地板上的油彩画作不断运用。一般认为,波洛克是以马克思·爱伦思特Max Ernst的作品为学习对象的。 抽象派之所以能自成一派,原因在于它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这跟表现主义反具象化美学,和欧洲一些强调抽象图腾的艺术学校:如包豪斯,未来派,或是立体主义等,都有呼应。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 地位 它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影响的。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享有的地位无与伦比。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代表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最能显示这一风格在观念上和手法上的特征。自1947年起,他采用了将大幅画布平辅在地上,再在它周围走来走去,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的画法。绘画的过程变得像某种祭礼中的舞蹈,他整个身体都在运动。催眠状态般的专心致志和彻底的身心投入,是一幅画形成其"独立生命"的关键所在。他的作品一旦完成,那些密布画面、纵横扭曲的线条便传达出一种不受拘束的活力,随心所欲的运动感,无限时空的波动以及其内在的力量。 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可算作抽象表现派运动的组织者,他是一位学识丰富、精力充沛的艺术家。他早先学习历史、评论和哲学,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随着抽象表现主义开始形成,马

浅析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840150.html, 浅析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作者:杜文文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7期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期发端于北欧各国的一种绘画艺术潮流,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自我感受,将绘画对象夸张、变形甚至产生一种荒诞怪异气氛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以此来表达自我感知和内心感受。表现主义渴望以主观世界来描绘外部客观世界,反对客观自然主义那样用简单的眼睛将焦点聚于外部细节上,在他们看来可观察到的当代物质和机械的社会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世界,这个社会已经扭曲了人性,这个世界充满了痛苦和绝望,所以表现主义艺术家要求从主观愿望出发去改造外部现实,直到将其改变成与人的精神本质相一致。 表现主义绘画的风格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而来,它与印象主义主张真实的表现客观世界尤其是客观世界中的光色理念完全相反。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他们的绘画不再关注纯粹的造型问题不,绘画的主题不再是用来歌颂生活而是用主观感受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一种真实感受,充分表现自我内心世界。它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荷兰的文森特·凡高是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在他的作品中强烈的色彩对比将一颗狂热不安的内心表达了出来,同时画面中那些短促有力,扭曲旋转的笔法也将画家对于生命无法遏制的渴望和追求呈现给了观众。《星空》是凡高在1889年神志清醒的时候画的,独特的笔触是凡高随着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快速的发泄在画布上的,表现他内心的一直无法平静的渴求,那无法被认同的艺术生涯的苦楚和内心对于生命和未来的渴求纠缠凝结在一起,透过颜色和笔触转化为一种另人震撼的意象。 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是最为典型的表现主义画家,童年时父母家人相继死亡的经历给他的内心带来了不可弥补的创伤,这使得蒙克早期的创作很多都是与“死亡和疾病”相关的题材。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用夸张的形象和色调营造了一种极度恐怖压抑的氛围,画面的前景中是一个变形夸张形似骷髅的人物,他似乎正在痛苦的抱着头尖叫,背景血红色的晚霞笼罩在天空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蜿蜒流向远处的河流也被画家处理成压抑的蓝紫色调,这两种色调相互碰撞,使画面显得愈加阴沉同时画面中的线条几乎都是曲线,这种的笔触也增添了整个画面动荡不安的感觉。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表现主义”概念最初用在绘画评论。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八幅作品,提名“表现主义”。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22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再度出现,以描述法国年轻画家的绘画特色。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则1911年7月正式出现于德国,此后几年获得更广泛认可。一战前后,表现主义成为以德国为中心、颇有声势的文艺运动,到20年代遍及欧美各国,在20、30年代形成高潮。以后逐渐退潮,融入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 影响 ?表现主义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西方现代主义忧郁、神秘的特点,在象征主义那儿有了明显表现,而怪诞、诡异的特色和抽象的观念,则在表现主义之后才引人注目,形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深层化”特色。其原创性、开拓性,被后来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继承发展。国外某些学术著作,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编的《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就把多数现代主义流派统称为“广义的表现主义”。 表现论 ?表现,是指将表现对象变形幻化为传达某种心理体验的艺术创作原则,以变形和扭曲让艺术远离事物原有的外在形态,以此破除艺术形象直观实指的意义,从而赋予它暗示或象征的功能,使之具有抽象、多义交织的蕴含。表现的方法让作家、读者专注于感知和把握世界的深层的意蕴。 《生命之舞》,蒙克,1899—1900年,布面油画 ?“生命组画”是一部揭示现代人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的画卷。《生命之舞》中央那一对寓意性的拥抱慢舞的恋人形象而汇聚。它们同时也涉及年轻与单纯、衰老与忧愁的主题,另外,除了“跳舞”,还涉及了生与死、贪欲与繁殖,以及忧郁、忌妒的主题。油画描绘了一群在河岸边草地上醉然起舞的人们。三位女性形象在画面上占据主要位置,分别象征女性生涯的三个不同阶段。左侧穿白裙的那个是一位处女,红润的面颊泛着微笑,就象她面前那枝盛开着的花儿。其长裙的白色象征着少女的纯洁。右侧的妇人双手交叠,面露忧郁神色,显得十分孤独。深色长裙,象征着其内心的暗淡与哀伤。这两个女性形象,都面朝画面中央的那对沉醉在舞乐中的男女。他们漫无目的、旁若无人地迈着舞步,女子卷曲的秀发和长裙,将其男伴缠绕。而男子的黑色衣服,则将女子的红色衣裙衬托得更加夺目,使她看起来显得异常妖娆和充满诱惑。那衣裙的红色,在这里象征了人生短暂的喜悦。背景中,两对放荡的跳舞者,象征着那种更为卑贱的生活。悬挂在空中的一轮圆月(或许是太阳),在水面映出其长长的、宽宽的倒影,象鬼魂的眼睛。这也是男性的象征。这一母题在蒙克的其他作品中更清楚地显示了其象征的含意。 毕加索·双臂抱胸的少女 毕加索·梦 《门》,汉斯·霍夫曼 1960年,布上油画 ?绘画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以纽约为中心的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门》是霍夫曼创作于1960年的作品,画面看上去

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比较研究

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是两种不同的画派,通过比 较研究发现其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在其精神内涵与表现风格上寻找相通之处,结合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现状,从中寻找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中国人物写意发展出路。 关键词:抽象绘画绘画精神文化背景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中国画水墨艺术与西方绘画是根据文化背景﹑历史潮流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画派,这两 种看似格格不入的艺术种类在五千年的艺术人类史发展长河中却相互影响﹑冲撞。从西方绘 画由为宗教服务转向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最终成为表达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精神的艺术样式 的过程,见证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产生并且走向成熟。中国水墨艺术随文人画的崛起到人物画 的衰微,水墨艺术作为封建社会文人们的情感传达方式,用含蓄内敛的抒意艺术呈现了水墨 画的阴柔美绘画语言形态。美术作为一种用视觉形象把我自然世界,表现情感世界的艺术语言,蕴含了中西不同文化精神内涵。中国写意人物画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在很多层次 上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中也逐渐阐明了人类表现精神主观愿望的一致性。“寄情于画”的写意表 现情怀令欣赏者们留恋忘返,对历史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线索。用过中西方的这两种艺术 表现形式的研究,不难发现不同的地域﹑背景下的艺术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点: 一﹑绘画对象的转变大致相同 中国画从起初的文人画表现的皇室生活的程式化转向多变风格写意的抒情达意情怀;西 方绘画则从为宗教服务的工具脱离建立了一种显示人物的客观世界再现和对理想美的憧憬。 这无不是对古典形态的超越。我们从马奈﹑莫奈﹑德加等举止优雅的都市绅士画家们,与中 国宋元文人画家之间的某种心绪相似性——无拘无束,玩弄笔墨,东方人的笔墨情操“胸中脱 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董其昌《画眼》)的物我交融境地。凡高将绘画的表现性发展到了精神正常和失常的边缘;高更把艺术作为文明人与原始人之间唯 一可能的感性联系,这样极端花的本你能崇拜不就像中国画家徐渭坎坷的一生么? 二﹑不以客观再现为目的 绘画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艺术家常常会对人物绘画夸张﹑变形﹑重组﹑寓意等表现手法。曾经有一位女士问法国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难道我们女人却向您画的这个样子吗?”马蒂斯回答道:“夫人,那不是 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这个例子就告诉了我们,艺术品并不是“像”与“不像”的评定,而是 需要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既有艺术家对世界的各种认识和看法,也有艺术家在艺术上的 各种追求。挪威著名画家蒙克讲到:“我并不照自然描绘,我要从自然中拿取﹑吸收,我不是要花现在看到的东西,我要画的是曾经看到的过的东西。”西班牙伟大画家毕加索,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他的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其中画作有一幅《卡沙亨马斯的葬礼》,画面的 下方是一群送殡者,低着头,站在一个盖着寿衣的男士周围,画面上方,一些神话人物漂浮 在云雾中,当中是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是一个黑影,几乎被一个女人淹没,这幅画充分体 现了画家对客观事实的模造,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则根据三 国曹植名篇而创作的历史巨作,被后人评为“紧劲连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趋电疾”(唐 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三﹑笔触的言简意赅,用笔简练概括 毕加索的另一幅《阿维尼翁少女》,告别西欧绘画传统,展现出新的绘画形式,画面中 五个少女曼妙多姿,用笔老练泼辣,对五个裸体少女身体的描绘大胆肯定,令当时艺术家哗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赏析之表现主义绘画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赏析之表现主义绘画 【摘要】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本文将从表现主义绘画的兴起与特点和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释放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表现主义绘画兴起情感释放自由精神 【正文】 一、表现主义绘画的兴起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是20世纪初源于北欧的一场艺术运动,涉及绘画、诗歌、小说、戏剧等诸多领域。作为一种思潮,它反映了特定时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背景,且影响深远,甚至在表现主义的社团停止活动以后很久,表现主义的美学思想和艺术手法对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许多艺术家仍然有很强的吸引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绘画作为现代主义美术发展初期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据点在德国,有其复杂的历史渊源和时代动因。它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的许多理论,对表现主义运动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 尼采通过对古风艺术的批评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一个疏导和关键的作用。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这两种艺术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两者都是神的儿子,互不相容,又无法区分。尼采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这两种形式。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 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感情的艺术。当然所有的艺术品都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强调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情。尤其在社会动乱的时期这样的作品尤其常见,而在欧洲历史上从15世纪开始这样的动乱时常重复: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八年战争等等,所有这些动乱和压迫均在印刷作品中留下了其痕迹。虽然这些作品一般从艺术角度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通过它们所描述的恐怖始终能够在其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在西方文化艺术中,表现主义象征着个性、自我、激进和批判。表现主义源于主体观念,在审美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主体情感色彩,始终代表着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研究

Classified Index: University Code: 10075 U.D.C: NO: 20090745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Arts German expressionist painting research Candi dat e:Li Hua Supervisor:Prof.Ming J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Degree of Arts Speci al i t y:Fine Arts University: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May,2012 摘要I 摘要20 世纪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是西方艺术文化的 一块瑰宝,面对传统绘画形式与同时代绘画风格流派的影响,表现主义艺术家们选择兼容和分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身的性格魅力,依托绘画范畴内的形式对内心情感和人类心理世界进行探索,在审美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主体情感色彩。论文主要阐述和论证20 世纪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审美特征。首先从表现主义历史阶段的变迁来看,其中主要的几个发展阶段可以以艺术中心地划分为德雷斯顿、慕尼黑和柏林,与传统写实绘画相比,这些艺术家们更主张内心情感真实性;另一方面,从绘画本身范畴内的形象特征色彩表现以及材料质感等造型语言的几方 面来分析,以表现主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典型作品为依据,剖析绘画范畴内审美特征;再接着进一步寻找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形态的理论依据,最重要的就是支持与影响表现主义绘画情感表现的美学思想以及德国本民族性格,最后经过同类对比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一样关注情感表现的法国野

抽象主义vs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主义vs抽象表现主义:西方现代艺术的两个发展方向: 1)强调个人的表现,描写心理,潜意识的(受佛洛伊德影响)。包括表现主义、超 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 2)力图在形式上找到所谓的真实”包括立体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极少主义、欧普(光效应主义)。 3)介乎2者之间,达达主义。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的,指不描绘对象的可视特征,而强调形状、色彩、线条、块面的精神本质。在创作中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力求表现灵魂与精神、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背景:20世纪初野兽派和立体派促进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 主要人物:德国的康定斯基抽象绘画之父”进一步发现了它的奥妙,他认为可以有没有歌词而伟大的音乐,也可以有没有题材而伟大绘画。他在1910年画了第一幅抽象的水彩画,是 一幅无具象愿望的、充满活力的重叠色点。其他代表画家:蒙德里安,荷兰,他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偶尔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的主将,代表作《黄与蓝的构成》、《百老汇爵士乐》;马列维奇,俄国,在1912 年创立至上主义,除作为具象艺术根基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对立,认为形式就是内容,绘画 只为自身而存在代表作《黑方形》,《白中之白》;塔特林,俄国,构成主义。构成主义也是立体派和未来派影响的结果而产生一种抽象艺术,但是它反对纯粹的艺术,认为艺术要为政 治、为无产阶级服务,所以它和其他的抽象艺术在精神内容以及意识形态的立场上是不同的。 按抽象主义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1丨几何抽象〔或称冷的抽象〕。这是以塞尚的 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风格派),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 有几何学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2丨抒情抽象〔或称热的抽象〕。这是以 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可以康丁斯基为代表。抽象表现主义: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对康定斯基的抽象画的评述中。后开特指40年 代后美国崛起的纽约画派”的抽象绘画。抽象表现主义是一个极端个性化的流派,艺术家认 为艺术是需要即席创作的,对潜意识和梦境迷恋,强调行动”和过程”比最后的作品更重要。主要是受到了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美国人。他的作品最能显示这一风格在观念上和手法上的特征。 自1947年起,他采用了将大幅画布平辅在地上,再在它周围走来走去,利用滴色”等方法 进行创。整个过程如同在催眠状态般的专心致志和彻底的身心投入,被称为行动绘画”代 表作《秋天的韵律》等(后来他的作品都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了)。罗伯特?马瑟维尔,也是 抽象表现主义的创始人和倡导人之一,著名的作品是《西班牙共和国挽歌》系列作品。 抽象表现主义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 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影响的。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享有的地 位无与伦比。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的一段 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波普艺术vs政治波普: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伦敦,50-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晦涩 难懂)、现代主义(只重功能,冷漠而缺乏人情味)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而鼎盛于美国。 强调通俗易懂、大众化。他的命名和波普鼻祖的汉密尔顿的一幅拼贴画《是什么让我们的生 活如此美好》有关。创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为题材,使用挪用和复制、放大等手法,认为艺术要面对生活,面对消费,设计是为大众的即战后婴儿们感官上的,思想上的满足。把所见、所知的生活环境以大家熟识的形式表达出来获得大家共鸣。其实大众化”是渠道,利用大众的力量打破传统的束缚才是根本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