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施工作业指导书

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施工作业指导书
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施工作业指导书

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1铁路承力索架设。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提前熟悉图纸掌握施工当天承力索架设的锚段号、下锚支柱号,核对配盘锚段号是否与现场一致,锚段长度是否与现场实测跨距一致。

2.2 外业技术准备

(1)需要架线的锚段内、支柱、腕臂安装已全部完成;

(2)补偿、拉线装置已安装完成;

(3)该锚段承力索已进场并检验合格,配盘长度与锚段号相符。

3 技术要求

(1)采用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终端锚固线夹销钉采用碳素钢材质)。

(2)采用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终端锚固线夹销钉采用碳素钢材质)

(3)承力索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段承力索与接触线连线垂直于轨平面,允许偏差±50mm。

(4)承力索在承力索座处加装预绞式保护条。

(5)工作张力:120承力索为15KN,95承力索为15KN。

(6)承力索不得有接头,不得断股、散股。

(7)跨线桥、隧道口、跨越线下方承力索加装护线条。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起锚→承力索展放→落锚→结束。

4.2工艺流程

起锚承力索展放落锚结束施工准备

工艺流程图

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检查架线锚段的支柱装配及补偿装置是否安装正确,并调查所架设锚段范围内线路附近、线路上方电力线等干扰情况;

(2)加固腕臂,复线区段曲线处每隔一跨加固一次,方法见图1。铁线不宜过紧,能承受紧线时腕臂偏移力即可。单线区段曲线内侧支柱腕臂加固方法见图2。转换柱采取将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用双股Ф4.0镀锌铁线绑在一起来固定;

Ф4.0铁线

图1 曲线支柱腕臂对拉固定示

图2 曲内柱腕臂固定示意

(3) 检查架线机械、工具和材料的质量及数量是否符合作业要求,并将工具和材料装在架线车组上;

4)起锚人员提前到达现场,检查支柱强度及拉线、坠砣及滑轮(棘轮)

补偿等是否达到要求。用Ф4.0铁线将棘轮与棘轮框架固定在一起,使棘轮不能转动;

(5)将需架设的承力索线盘用吊车装到放线架上并固定,在吊装过程中注意检查线头方向是否正确,检查线盘号与锚段号是否符合,打开线盘后检查线索质量;

(6)技术人员应按设计图纸提前做好放线计划及示意图,发给各项施工负责人每人一份;

(7)提前将架线请点要求及架线作业计划表提交给线路临管单位,将放线车组停放在临建车站,架线当天架线人员在封闭点前提前一个小时到达。 5.2 施工工艺 安装终端线夹:

(1)放线前应事先将起锚端的终端锚固线夹安装好,为放线做好准备; (2)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主要安装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字,即实行质量责任制。 起锚:

(1)接到线路封锁命令后,架线车组运行至起锚支柱位置停车;

(2)架线作业人员人工转动线盘与绞盘,将线索端头已安装好的终端锚固线夹拉到补偿装置附近;

(3)司机按程序操作,将立柱升到工作高度,同时将立柱滑轮托架落到最低位置;

(4)架线车上2作业人员上作业平台组装绝缘子等起锚零件,旋转平台靠近锚柱补偿装置位置处。起锚人员一人上杆,配合架线车上人员把小轮补偿绳递给架线车上人员,并检查补偿绳排列是否整齐,有无错槽现象;

(5)架线车上人员应根据放线计划表看起锚是否穿线,如需穿线,则架线车停在需穿线位置然后穿线;

(6)起锚人员将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和复合绝缘

固定螺栓

固定螺栓 两根50×50临时角钢

架线车起锚 人工架设起锚

子连接后与补偿绳连接;

(7)作业车平台归位,起锚人员下杆,起锚完成。 承力索展放:

(1)开始架线作业,平台上1人观察线条的走向,1人负责指挥司机操作; (2)向前运行至转换柱时停车。1人负责扳正腕臂并在平腕臂端部悬挂滑轮,2人抬起承力索放入承力索支撑线夹处的滑轮内;

为防止Φ4.0铁线套子在线索架设过程中磨损腕臂管,要求制作铁丝套时在腕臂一端套上胶皮套子或使用小绳悬吊滑轮。

(3)架线车离开转换柱后以3~5km/h 速度匀速前进,并在线盘处施加张力,采用小张力架设张力宜控制在1-3kN 。采用恒张力架设宜控制在8kN ,人工架设不得使线索拖地,在每个腕臂处将承力索放置于滑轮内;

(4)指挥人员与起锚人员随时联系,掌握起锚处的变化状况;

(5)到达落锚柱前的转换柱并悬挂承力索后,对线盘张力加大,小张力架线加大至5-6kN ,恒张力架线加大至10kN ,架线车作业平台行至锚柱处停止展放,准备落锚。 落锚:

(1)落锚前将作业台转向锚柱,并使架线车拨线柱整体倾向下锚侧(田野侧);

(2)落锚人员在承力索适当位置安装紧线器、手板葫芦,用链条葫芦把补偿装置与承力索连接;

(3)小张力或人工架设承力索落锚时先在转换柱与锚柱间安装紧线器和滑轮组,将承力索拉紧后,再在承力索适当位置安装紧线器、手板葫芦,用链条葫芦把补偿装置与承力索连接;

(4)下锚人员开始摇动手板葫芦紧线,起、落锚人员观察坠砣串及b 值,当张力达到额定张力后,棘轮本体自动离开制动卡块,通知紧线人员停止紧线;

(5)司机将架线车拨线立柱缓慢下落,线索脱离; (6)将紧线器向落锚方向的承力索端头拉起,与补偿装置连接的复合绝缘子对位,量出断线位置(在起锚、落锚坠砣高度按图6或下页参考资料调节,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

(7)断线后,严格按照《承力索双耳楔形终端锚固线夹安装》要求,安装终端锚固线夹;

(8)将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与落锚补偿装置的复合绝缘子连接牢靠;

人工架设承力索落锚先使用滑轮组

图7 架线车承力索落锚图

(9)缓慢放松手板葫芦后,拆除手板葫芦和紧线器,作业平台归位,完成落锚;

(10)架线人员将剩余线头收回线盘并临时固定;

(11)如封闭时间还可架线,施工负责人指挥架线人员吊装线盘,重复上述程序架设另一锚段。

结束:

(1)架线车液压装置复位,作业台落到最低位,并把作业台回转锁定销放到锁定位;

(2)架线车回返,检查全锚段承力索悬挂状况,人员机具、材料全部撤除施工现场,检查无问题后,架线车在封闭点内返回车站;

(3)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6 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

接触网架线作业组组织模式。

6.2人员配置表

每个作业组配置表如下: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组长人 1 负责架线全过程的全面指挥工作

2 副组长人 1 由作业队技术人员担任

3 起锚人员人 2

4 落锚人员人 2

5 作业人员人 4

6 司助人员人 3 架线车2人,吊车1人

7 防护人员人 3 车站1人,现场2人

7 材料要求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承力索CTMH120/

CTMH95/

km 若干与锚段相配套

2 承力索终端线夹设计型号套若干每锚段2套

3 复合绝缘子设计型号套若干

8 工机具配置

每个作业组工机具配置表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恒张力放线车组 1

2 平板车辆1装备用线盘

3 轨道吊车辆 1 吊线盘用

4 放线滑轮闭口个160 采用尼龙滑轮

5 断线钳弧口把 1 落锚用

6 手扳葫芦3t 个 1 落锚用

7 铁线套子个160 挂放线滑轮

8 紧线器套 1 夹承力索用

9 紧线器套 2 夹补偿绳用

10 棕绳Ф12×10m 条 2 传递线条用

11 棕绳Ф20×15m 条 2 起、落锚各1条

12 棕绳Ф20×50m 条 2 张力盘上引导线条用

13 安全帽顶若干每人一顶

14 安全带条 2

15 脚扣套 2

起落锚各1套,型号根据杆型定

16 防护用具套各3 防护及行车指挥用

17 温度计摄氏个 2 起落锚各1

18 钢丝套个 4 临时固定坠砣用

19 工具袋个 2

20 电工工具套若干每人一套

21 喇叭或口笛个 2

22 报话机台 4

23 钢卷尺5m 把 3 起落锚各1,作业车上1

24 长钩子3m 个 1 钩正腕臂用

25 棉纱Kg 若干打回头

26 开口扳手把 2

起、落锚用安装终端锚固线夹用

27 6T大滑轮套 1 下锚用

28 滑轮组套 1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1)检查落锚支柱向拉线的倾斜率是否符合10~15mm/m,拉线是否已经受力;

(2)按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检查材料质量;

(3)复线曲线处加固应根据曲线半径和承力索的张力计算垂直张力大于水平张力时,方可采取加固措施;

(4)承力索下锚终端线夹安装严格执行《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拆卸)》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确保一次安装到位达标;

(5)放线宜采用恒张力架线车,行驶速度3~5km/h,承力索架线张力为8kN;

(6)架线前坠砣宜固定在一定高度,起锚侧棘轮宜绑死,中锚安装后再松开;

(7)坠砣杆的焊口方向与坠砣串的开口方向交错角为90度角,坠砣重量标示应位于线路侧。

9.2质量检验

(1)安装前将线夹拆开,并确认终端锚固线夹是否使用过二次,安装前事先加贴一永久标记(如刻一凹槽,确认不了不得使用,并作出标记隔离存放);

(2)线材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承力索质量应符合铁道行业现行标准《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TB/T 3111)的规定,且不得有腐蚀、断股、交叉、折叠、硬弯、松散等缺陷;如有缺陷应按规定进行处理。承力索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为保证施工的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两名防护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2)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要有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

(3)登高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以防坠落;

(4)上、下传递工具材料应用小绳、工具袋,严禁抛扔;

(5)作业人员均应戴安全帽,以防工具、材料坠落伤人;

(6)紧线器安装要牢固可靠;

(7)恒张力架线车司机应严格执行《CEM100.121恒张力架线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多家施工单位交叉施工时,必须提前制定好安全防范措施,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道岔)

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道岔) 一、检修前准备: 1、人员准备:检修前确认防护人员及检修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室内防护人员: (1)责任心强、口齿伶俐、咬字吐字清晰。有一定的故障处理能力。 (2)熟悉室内外设备的分布状况,室内各类保险的容量。 (3)明白当日检修及配合内容、影响范围。 (4)登、消记程序内容按照电务段要求严格执行。工作中严格执行联系登记要点制度,坚持复诵制度,联系用语简明规范,不讲与工作无关的话。做好排路、接近、邻线来车“三预告”。 联系登记: (1)、室内电务检修人员于天窗点前30分钟到车站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办理登记要点手续。 天窗集中修联系登记模式: X月X日X时X分:根据施工计划,X月X日X时X分至X时X分,检修(下)上行XX设备(道岔、轨道、信号机),影响上(下)行线设备使用,停止上(下)行线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 实际给点时间X时X分至X时X分 调度命令号XX号 电务:XX 车站:XX 消记模式: X月X日X时X分:上(下)行线XX设备检修完毕,试验良好,交付使用。 调度命令号XX号 电务:XX 车站:XX 2、室外作业人员: (1)检修人员应实行双人双岗作业并指定现场防护员,严禁单人上道作业。 (2)检修人员上道作业前应再次确认检修内容、影响范围并相互检查各类防护用品穿戴是否整齐、规范。 (3)检查通信工具是否良好、并与室内防护人员、其他小组相互呼叫保证室内外检修人员呼叫畅通。 (4)严把安全关,检修者应清楚有关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和检修设备的关键及作业程序。 二、工器具材料准备: 1.工器具准备: 笔、笔记本、对讲机、万用表、手摇把、250#、300#、450#扳手、30/32#(27/30)梅花扳手、复式交分道岔专用扳手、2把毛刷(一把涂油另一把卫生清扫并做好绝缘防护)、手锤、钢丝刷、大钳子、大尖嘴钳子、150#、300#改锥(--、+)、2/4MM板、5米盒尺、道岔钥匙、五角钥匙、转辙机专用工具、4#、6#、8#管拧子、 2.材料准备: 测试记录卡、五角锁头、棉纱、破布、机油、1.0铁丝、3T、5T、9T挤切削、各类开口销、螺母、垫片、环形绝缘、筒型绝缘、绝缘垫、绝缘板 要求:(1)工具与材料分开管理(使用俩个工具包) (2)将工具包与材料包统一放置到电缆盒基础处 三、检修程序及内容 1、登记 室内防护人员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薄》内登记,所检修设备的名称、要点时间、影响范围要登记清楚。 2、现场检修联系

脚手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肥东彩虹新城G组团Ⅱ标段工程 脚手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肥东彩虹新城项目部 二〇一二年十月

脚手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六位一体”管理制度体系; 10、肥东彩虹新城G组团Ⅱ标段工程设计图纸。 二、使用范围: 适用于肥东彩虹新城G组团Ⅱ标段工程外脚手架施工。 三、脚手架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安全、质量、工期和合同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2011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相关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脚手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

整体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整体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指导书规范了吊弦的检调工作,保证安全供电。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客运专线的各类整体吊弦、滑动吊弦的检调工作。该检修作业需停电进行,填写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 3、所需人员、机具、材料: 3.1 所需人员 3.2 主要工机具

3.3 主要材料设备 3.4所需资料: 接触网平面布臵图(对应检修区段)、吊弦安装位臵参数、承力索及接触线安装曲线。 4、检修流程、项目及方法 4.1 流程图

4.2方法 4.2.1 作业准备 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4.2.2 完成安全措施 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4.2.3测量检查 ①测量吊弦偏移 A把线坠挂在承力索吊弦线夹处,记下线坠在地面的投影。 B把线坠挂在接触线吊弦线夹处,记下线坠在地面的投影。 C用钢卷尺量出两投影间的距离H。 D用钢卷尺量出吊弦的长度L。 E计算出吊弦的偏移E=H/L。 F利用安装曲线图查出当时温度的吊弦偏移值,比较计算的E值是否符合标准。 ②吊弦状态 检查吊弦是否过松或过紧。 ③吊弦线本体状态 检查吊弦线有无断股、散股、烧伤。 ④接触线吊弦线夹 检查接触线吊弦线夹是否倾斜。 ⑤承力索吊弦线夹 检查承力索吊弦线夹是否倾斜。 ⑥线鼻子

检查线鼻子是否倾斜。 ⑦载流环 检查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角是否过小。 ⑧调节螺栓 检查调节螺栓是否损坏、紧固情况、是否可以进行调节。 ⑨螺栓力矩紧固 用力矩扳手检查各部螺栓紧固是否符合标准。 4.2.4 调整 4.2.4.1吊弦偏移超标 A 用小绳固定承力索与接触线间距。 B 松开接触线或承力索吊弦线夹。 C 根据吊弦偏移值E 调整吊弦到符合要求的位臵。 D 复测接触线高度。 E 紧固后涂电力复合脂。 F 拆除小绳。 调整好的整体吊弦如图1: 图1 调整好的整体吊弦 4.2.4.2吊弦过松或过紧 行车方向 吊弦线夹 整体吊弦

承受力测试操作指导书

承受力测试作业指导书J012 生效日期2020.05.21 1 目的 为规范承受力测试要求,提高测试结果可靠性,使测试结果满足客户要求,特制定此测试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实验室对产品承受力测试的所有试验。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测试申请人:提供测试所需要的外观合格样品; 4.2 测试人:负责对样品按要求进行测试,完成测试报告。 5 程序 5.1 参照标准 5.1.1 产品图纸,图纸号:HH-002 B版本(或后续更新版本图纸) 5.2 测试仪器/设备、工装/夹具 5.2.1 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1台 5.2.2 工装/夹具:固定夹具1套 5.3 测试样品 5.3.1 样品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5.3.2 样品外观不允许出现污垢、开裂等不良状况; 5.3.2 本测试需要样品5pcs。 5.4 测试要求 5.4.1 分别对样品的垂直F+v/F-v和水平F+h/F-h四个方向(见图1)施加200N的力(设备下 降速度设置为25mm/min),测试后样品不能出现破裂、永久变形等不良状况。 图1:样品四个测试受力方向 5.5 测试步骤

承受力测试作业指导书J012 生效日期2020.05.21 5.5.1 拉力试验机调试 5.5.1.1 打开设备电源和与设备连接电脑。 5.5.1.2 双击电脑桌面拉力试验机控制软件,打开控制软件主界面,分别点击【快上】和 【快下】命令按钮确保软件和设备连接正常,然后选择设备【抗压最大力】测试 控制序。 5.5.2 样品受力测试(与F+v方向测试为例) 5.5.2.1 将样品按图1要求的F+v方向固定在测试夹具上。 5.5.2.2 点击拉力试验机软件【快上】命令按钮,使设备压头上升到合适的高度(此高度 对于夹具在设备底面上固定时,压头无阻碍即可)。 5.5.2.3 将固定好样品的夹具固定在拉力试验机底面上(见图2)。 夹具与设备底面螺丝固定点 图2:F+v方向受力测试 5.5.2.4 点击拉力试验机软件【快下】命令按钮,使设备压头下降到与样品测试面约2mm 时点击【停止】命令按钮。 5.5.2.5 点击拉力试验机软件【全部清零】命令按钮,将设备的压力、位移、时间值全部 清零,显示为零。 5.5.2.6 点击拉力试验机软件【运行】命令按钮,观察软件界面上的力值显示,当力值大 于200N时,点击【停止】命令按钮,然后点击【快上】命令按钮,使压头上升 到离样品测试面约50mm高度点击【停止】命令按钮。 5.5.2.7 将样品从夹具上取下,然后仔细观察样品是否产生破裂、永久变形等不良状况。 5.5.3 F-v方向、F+h/F-h方向测试参照5.5.2 样品受力测试(与F+v方向测试为例),测试 见图3。

道岔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

ZD6道岔检修标准化作业程序 1.班前会 1.1.工长(作业负责人)布置任务:安排作业人员分工及作业地点、登记内容、卡控措施及安全预想。 1.2.驻站联络员:“作业内容已登记,计划XX时XX分给点。” 1.3.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材料。 (工具:联络工具、专用钥匙、手摇把、手锤、试验锤、克丝钳、尖嘴钳、鹰嘴钳、扁口钳、梅花扳手、300mm扳手、250mm扳手、4mm套筒、5mm套筒、6mm套筒、150mm螺丝刀、300mm螺丝刀、腻刀、钢丝刷、毛刷、油壶、钢卷尺。仪表:万用表、电流表。材料:棉纱、白市布、小铁线、开口销、各种常用螺丝、螺帽)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材料后向工长(作业负责人)报告:“工具、材料、仪表齐全。” 防护员:“防护用品齐全。”[防护服、防护证卡、口笛(哨子)、对讲机] 1.4.工长(作业负责人):“各作业组按分工开始工作。” 1.5.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通讯试验。” 驻站联络员:“通讯试验良好。” “天窗时间XX时XX分至XX时XX分。” 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X人,XXX防护,准备进入站内。” 驻站联络员:“允许作业组进入站内,注意安全。”(作业组开始

赶赴现场,列队行进,防护员排第一,其他人员随后,穿越线路时先联系后通过)。 2.作业人员到达现场 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到达XX号道岔。”(向室内汇报作业位置) 作业人员:“XX信号楼,XX#道岔扳动确认道岔位置。”(扳动一个来回) 驻站联络员:“XX#道岔扳动,注意安全。” 作业人员:“XX信号楼,XX#道岔确认正确,开始作业。” 3.道岔外部检查 3.1.设备无外界干扰和异状,设备名称及定位标志清晰正确。 3.2.硬面整洁无杂物;箱盒油饰良好、无破损,蛇管、加锁装置良好。 3.3.箱盒基础无裂纹、倾斜度不超过10mm,箱盒底距地面不少于150mm,排水良好,信号电缆无外漏。 3.4. 三杆不碰枕木,三杆下无异物。 3.5. 定位密贴良好,尖轨基本轨间无异物,无垒边无吊板无翘头;反位密贴良好尖轨基本轨间无异物,无垒边无吊板无翘头;尖轨、心轨爬行不超过20mm。 3.6. 安装装置三杆与基本轨垂直偏差不大于20mm,转辙机机壳纵侧面与基本轨平行偏差不大于10mm。 3.7. 道岔杆件及机械传动部位动态检修 3.7.1.表示杆销孔旷量不大于0.5mm,螺栓不松动;动作杆销孔旷量

搭设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重庆松藻电力有限公司 搭设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搭设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四川电力建设二公司松藻项目部 二O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工作目的 二搭设材料 三脚手架设计尺寸 四纵向、横向水平杆、脚手板、防护栏杆、踢脚杆五剪刀撑、安全网 六脚手架搭设质量和安全要求 七拆除方案 八文明施工 一、工作目的 为便于在炉膛内进行四管(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定检,根据《四川电力建设二公司检修作业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在进行施工时应当搭设必要的施工脚手架。 二、搭架材料

1、搭设脚手架全部采用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2、脚手架钢管的尺寸,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其它杆最大长度为6.5 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小于25KG。 3、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和深的划痕。 4、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在便用前先涂刷防锈漆。 5、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 6、跳板无裂纹,无霉变。 ①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按现行国家规定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抽样检测。对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②旧扣件使用前,先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拴进行更换处理。 ③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7、密目式安全网必须有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产品。 三、脚手架设计尺寸 1、脚手架底步距为2m,其余每步为1.8m。 2、立杆纵距为1.5m,横距为1.2m。 3、防护杆高度为 1.2m,顶排防护栏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0.9m、1.3m。 4、剪刀撑设置根据情况加撑。

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客运专线接触网定位装臵的检查、检修及更换。 3、所需人员、机具、材料: 3.1 组织 3.2 主要工机具

3.3 主要材料设备

4、作业流程、项目及方法: 4.1流程图 4.2方法 4.2.1 作业准备 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4.2.2 完成安全措施 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4.2.3测量检查 ①定位器偏移 使用激光测量仪测量出定位器相对于支柱中心垂直线路方向的偏移值,根据当时的气温和支柱距中心锚结的距离,根据安装曲线确定偏移量是否超标。 ②定位器坡度 1)用水平尺测量定位器坡度: 将水平尺放在定位器上方,调平同时用钢卷尺测量出高度差,计算出定位器

坡度(mm/m)=两点高度差/水平尺长度。 2)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测量定位器坡度: A在曲线区段时,调平接触网激光测量仪。 B用激光测量仪分别测量出定位器下方两点对轨平面的高度。 C计算出两点高度差。 D在激光测量仪的轨道尺上计算出两点的距离差。 E计算定位器坡度:坡度(mm/m)=两点高度差/两点距离差。 ③限位间隙 在接触网高度符合标准的前提下,用异径塞钉测量限位间隙是否符合标准。 ④定位器状态 检查定位器有无弯曲、损坏。 ⑤斜拉线、防风支撑状态。 检查斜拉线、防风支撑状有无锈蚀、损坏。 ⑥定位线夹状态 检查定位线夹有无裂纹、损伤、倾斜,受力面安装是否正确。 ⑦各部件状态。 A检查定位环、定位器、定位支座、支持器、套管绞环等各部件是否有裂纹、损伤、短缺。 B检查各部螺栓紧固及受力是否良好、是否有脱扣、锈蚀缺陷,垫片是否齐全,各部位连接是否正确。 4.2.4调整

(植筋)后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植筋)后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受控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植筋)后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2 具体要求 2.1业务委托 业务员应指导委托方按要求认真填写现场检验委托合同单,并要求客户提供有关项目信息。如需委托方提供配合,应及时告知委托方。 其内容可包括:榔头、钢筋钳、人员、安全防护、环境设施等。 2.2 业务流转 流转卡信息由业务人员将流转卡复核无误后与委托单一并交给监察室负责人,由检测室负责人安排检测人员进行检测。 2.3 准备工作 2.3.1 检测人员 1、现场检测工作的检测人员必须为两人。 2、检测人员必须着工作服,佩戴安全帽,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进入现场后检测人员禁止吸烟。 3、检测人员携带好用于记录数据的笔、原始记录单。 4、检测人员在离开单位之前必须检查核对仪器设备,检查仪器设备状态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2.3.2 所需仪器设备 HC-5型或者HC-20型或HC-50型锚杆拉拔仪、夹具、机械秒表。 2.3.2 仪器设备检查内容 1、是否在有效检定周期内,超出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不允许用于检测工作。 2、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电池电量及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数值。 3、打开储油筒的油盖,检查油量,如油不满,可加注N32号耐磨液压油。 4、各类型号夹具是否齐全。 2.33 上述准备工作结束后如设备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检测人员应如实填写现场检测设备使用记录,可以将设备带出。如果有异常情况存在,应检查异常发生的原因,将异常情况如实记录在现场检测设备使用记录中,同时告知科室负责人,可以选择其他设备。 现在检测的仪器设备在运输途中,要尽量做好防雨,防晒、防震措施。 2.4 检测方法 2.4.1 检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在进行检测之前应就所检项目对委托方进行工程概况的询问,同时提醒委托方通知见证人到场。 2.4.2 检测人员还应在检测前告知委托方及见证人所检项目的检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XX栋工程 编号: XXXXX005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年XX月XX日发布 XXXX年XX月XX日实施 XX栋工程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楼标准层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 2.1技术准备 1.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6.10.2、6.10.4条),悬挑型钢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 2.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不小于C20)时,才能在悬挑梁上部搭设架体。 3.卸荷:在每段悬挑架体高度1/2处的节点设置钢丝绳进行卸荷,在靠近架体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上设置可靠的拉结点,钢丝绳不参与受力计算,仅作为安全储备。 4.悬挑梁上部架搭设构造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要求施工。

2.2 人员准备 架工、钢筋工、电焊工、起重设备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 2.3材料准备 工字钢、钢管及扣件等数量满足需要,质量符合要求。 2.4机具准备 悬挑式脚手架施工需要的机械主要有:焊机、钢筋加工机具、塔式起重机等。 3. 技术要求 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②《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 ③《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GB50656-2011 ④《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⑤《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⑦《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2011 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⑩《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检修作业指导书

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检修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1.1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检修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 1.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检修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 2.1 铁道部《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的通知》(铁运[2011]10号) 2.2 公司《接触网检修工艺》(电运技[2008]187号) 2.3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8-2010) 2.4 《承力索、接触线锥套式终端安装维护说明书》 2.5 《线路接触网设计说明文件》 3 作业目的 3.1 明确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检修项目及作业步骤,避免漏检、漏修等问题的发生,以实现作业过程有效可控。 3.2 通过检查与调整,保证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接触网的正常供电提供良好的保证。 4 作业程序(流程图) 5 作业内容与要求 5.1 作业准备 5.1.1 人员准备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工作领导人 人 1 2 驻站联络员 人 1 3 行车防护兼地线监护人 人 2 4 地线操作人员 人 2 5 高空作业人员 人 3(2)作业车(车梯) 6 辅助人员 人 2(4)作业车(车梯) 7 作业车司机(汽车司机) 人 2(1)正、副司机各1人(汽车司机1人)

5.1.2 主要工机具 序号 名 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作业车 台 1 2 钢丝套子 2m 套 2 3 卷尺 5m 把 1 4 管钳 350mm 套 1 5 力矩扳手 0-100N·m 套 2 含套筒 6 螺丝刀 把 2 7 链式手扳葫芦 3t 台 2 8 手锤 4磅 把 1 9 扳手 350 把 1 10 平锉 把 1 11 安全帽 顶 施工人员人均1顶 12 验电器 27.5kV 套 2 13 接地线 组 4 14 钢丝刷 套 2 15 个人工具 套 若干 施工人员人均1套 16 绝缘靴、绝缘手套 套 2 根据地线操作人员数量 17 行车防护用品 套 2 5.1.3 主要材料设备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 套 2 依现场实际选用 2 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 套 2 依现场实际选用 3 开口销 个 若干 依现场实际选用 4 铁线 φ4.0 kg 若干 5.1.4 签发工作票 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作业指导书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地和适用范围及标准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地承载力和变形系数.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试验原理 载荷试验( ,简称)是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地沉降随荷载地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地现场试验.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地刚性板安放在被测地地基持 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由固定在基准梁上地变形测量装置测得相应地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沉降曲线,即曲线.通过对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地承载力. 仪器设备 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加荷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加荷系统: 承压板 、反力系统: 地锚、工字钢反力架 一般反力可以由重物、地锚单独或地锚与重物联合提供

、量测系统: 支撑柱、基准梁、位移测量原件等 试验技术要求与操作步骤 1、试验技术要求 直径为地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地土层高度应不少 于.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地倍.试坑 底部地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在 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地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地分级施加.最大加载量不应 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地倍,荷载地量测精度应控制在 最大加载量地±内. 每级荷载施加后,第一小时内按间隔、、、、测读一次沉 降,以后间隔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且每小时沉降量小 于时,可认为沉降已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试验终止条件: a)沉降急剧增大,荷载沉降()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 载力地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为承压板直径); b)本级荷载地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地倍; c)在某级荷载下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d)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 于设计要求地倍 e)当满足) ) )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地前一级荷载为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1. 试验目的 1.1确定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2判定抗压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3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 2. 试验范围 混凝土预制桩、各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桩 3. 试验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4. 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 4.1.1 RS-JYB/C静载试验设备 4.1.2超高压油泵和油压千斤顶及与二者相连的高压油管 4.1.3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柱式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量测荷载;白分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测沉降。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标定。 4.2试验的准备工作 4.2.1收集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碌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4.2.2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

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锚桩布置,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4.2.2.1 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施加。加载及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 4.2.2.1.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1):锚桩数量、锚桩长度和横梁尺寸均应按1.2?1.4倍预估试桩破坏荷载进行设计,锚桩按抗拔桩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丁4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 行检测。 4.2.2.1.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丁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 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丁平■台上。 亓厚钢槌通木包闹成— 4.2.2.1.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加载重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加载反力。 4.2.2.2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可用压力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应在桩的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装4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小桩径可安装2个或3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沉降测定平面离桩顶距离不应小丁0.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调频式位移传感器的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 4.2.2.3 试验加载方式选择;试验加载方式一般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桩破坏,然后逐级卸载到零)。 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或为缩短试验时间,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和快速维持荷载法(一般采用每一小时加一级荷载) 4.2.2.4 试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梁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 5.2.4的规定。 4.2.3试桩制作要求

工程维修管理作业标准化及流程

文件审批笺

- 1 -

- 2 -

目录 1 目的 (4) 2 适用范围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职责 (4) 4.1 工程管理单位 (4) 4.2 维修管理单位 (4) 4.3 客户关系管理单位 (5) 4.4 维修外委物业管理单位 (6) 4.5 自有资产运营管理外委项目物业管理单位 (6) 4.6 成本管理单位 (6) 4.7 会计核算单位 (6) 4.8 招标管理单位 (6) 5 工作程序 (7) (一)项目质保期内维修管理 (7) 5.1 维修管理工作交接 (7) 5.2 客户维修信息受理、记录、分派 (8) 5.3 物业报修核实与处理 (8) 5.4 客户验收 (10) 5.5 维修回访 (11) 5.6 EMS维修告知函件的发送 (11) 5.7 督促保障机制 (11) (二)质保期内质量投诉、赔付管理 (12) 5.8客户质量投诉处理 (12) 5.9 维修信息汇总与分析 (14) 5.10 维修信息回馈 (14) (三)质保金退款管理 (14) 5.11 EMS扣款函件发送 (14) 5.12 维修费用结算管理 (14) 5.13 质保金退款管理 (15) (四)项目缺陷改造、自有资产维修及缺陷改造管理 (15) 5.14 项目缺陷改造、自有资产维修及缺陷改造管理 (15) 5.15 工程维修改造外包方选择 (15) 5.16 工程维修改造合同管理 (16) 5.17 维修资料备案及归档保存 (16) 6 支持性文件 (16) 7 相关记录 (17) - 3 -

1 目的 根据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维修管理职能从和骏公司CRM部剥离到各子(分)公司。为规范成都分公司管辖范围内的维修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维修效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工作标准及流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都分公司管辖范围内的项目缺陷改造、自有资产维修及缺陷改造、工程质保期内的维修管理工作。 3 术语和定义 3.1 单项维修工程:指一次物业报修包含的全部维修工程内容。 3.2 缺陷反馈:对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形成的质量瑕疵所进行的识别、分析、改进与评价管理等。 3.3 后备维保单位:是指由招标管理单位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并签订维修服务协议的合作单位。在原责任单位不能按要求实施维修时,由我司或我司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项目部安排其进行工程维修处理。 3.4 维修外委项目:指与我司签订维修管理委托协议,并由我司支付托管费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项目。 3.5 缺陷改造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新建、改造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设施系统升级更新工程等。 4 职责 4.1 工程管理单位 4.1.1 负责项目竣工验收后至移交维修管理单位管理以前期间的维修管理工作。 4.1.2 负责组织项目物业管理移交现场交底会议,办理项目物业管理移交手续,同时与维修管理单位办理项目维修管理移交相关手续。 4.1.3 项目物业维修管理移交前3个工作日内向维修管理单位提供完善的、经核实的项目《施工单位联系方式汇总表》(含施工单位的维保到期时间、维保范围、公司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及质保负责人联系方式、寄送函件详细地址等内容)。 4.1.4 针对项目物业维修移交前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用《项目维修移交确认单表二》记录;负责并督促责任施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维修整改完毕。 4.2 维修管理单位 4.2.1 对已交付物业的维修工作进行归口协调管理和督导。 - 4 -

脚手架搭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设备)概况 (1) 3.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1) 4.参加施工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1) 5.作业所需的工机具、仪器、仪表的规格及其准确度 (2) 6.作业程序、方法、内容及工作标准、质量记录 (2) 7.作业过程中“见证点”的设定 (10) 8.作业活动中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10) 9.作业环境的要求 (11) 10.作业安全措施和要求 (11)

11.危险点、危险源分析预控措施 (12) 12.风险控制对策更改单 (17) 13.安全风险过程控制记录 (18) 1.编制依据 2.工程(设备)概况 本作业指导书包括全公司脚手架搭设。

3.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3.1作业前应做的准备 3.1.1 劳动力的组织,施工人员的培训。 3.1.3 技术员进行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并进行施工前交底准备工作。 3.1.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完善,具备开工条件。 3.1.8 组合场地规划、平整完好,具备施工条件。 3.1.9 施工用电源及施工用通道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3.2 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3.2.2 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冬季施工应有防冻、防滑措施。 3.2.3作业场所安全设施齐全。 3.2.4每班作业做好文明施工,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4参加施工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4.1 劳动力组合必须是班长、技术员、组长及施工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4.2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3全体施工人员必须经公司质量管理与程序文件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4.4架子工必须是经过劳动技能鉴定部门鉴定合格并发证的人员。严禁无证上岗。 4.5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施工技术交底。 4.6 熟悉防火、防爆、安全用电、现场救护等安全技术。 4.7 有不宜参加高空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与此项工作。 5 作业所需的机具,仪器,仪表的规格和准确度 扳手等脚手架搭设的常用工具 6.作业程序、方法、内容及工作标准安装记录 6.1 作业程序 施工任务单填报→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材料及工具准备→脚手架搭设→脚手架验收签证并挂牌→移交使用部门 6.2作业方法、 6.2.1脚手架使用部门必须认真填写《河南能信热电有限公司脚手架委托搭建单》,说明搭设地点、使用要求、脚手架的几何尺寸、需要保护的设备。 6.2.2依据申请部门的要求和现场具体情况有架子工班长对架子工进行技术交底。

岩基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二、检测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三、检测设备 千斤顶、百分表、刚性承压板。 四、现场检测 4.1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 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4.2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读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 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4.3加载应采用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4加载时,第一级加载值应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应为预估设计 荷载的1/10。 4.5沉降量测读应在加载后立即进行,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4.6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可视为达到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 荷载。 4.7加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4.7.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4.7.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4.8卸载及卸载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4.8.1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3倍; 4.8.2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 4.8.3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认为达到稳 定。 五、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5.1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 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 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5.2每个场地荷载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

S700K道岔标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

S700K道岔检修标准化作业程序 1.班前会 1.1.工长(作业负责人)布置任务:安排作业人员分工及作业地点、登记内容、卡控措施及安全预想。 1.2.驻站联络员:“作业内容已登记,计划XX时XX分给点。” 1.3.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材料。 (工具:联络工具、手摇把、专用钥匙、手锤、试验锤、克丝钳、尖嘴钳、鹰嘴钳、扁口钳、梅花扳手、300mm扳手、250mm扳手、4mm套筒、5mm套筒、6mm套筒、150mm螺丝刀、300mm螺丝刀、腻刀、钢丝刷、毛刷、油壶、钢卷尺。仪表:万用表、电流表。材料:棉纱、滚珠丝杠油、小铁线、开口销、密贴调整片、各种常用螺丝、螺帽) 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材料后向工长(作业负责人)报告:“工具、材料、仪表齐全。” 防护员:“防护用品齐全。”[防护服、防护证卡、口笛(哨子)、对讲机] 1.4.工长(作业负责人):“各作业组按分工开始工作。” 1.5.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通讯试验。” 驻站联络员:“通讯试验良好。” 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X人,XXX防护,准备进入站内。” 驻站联络员:“允许作业组进入站内,注意安全。”(作业组开始

赶赴现场,列队行进,防护员排第一,其他人员随后,穿越线路时先联系后通过)。 2.作业人员到达现场 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到达XX号道岔。” 作业人员:“XX信号楼,XX#道岔扳动确认道岔位置。”(扳动一个来回) 驻站联络员:“XX#道岔扳动,注意安全。” 作业人员:“XX信号楼,XX#道岔确认正确,开始作业。” 3.道岔外部动态检修 3.1.设备无外界干扰无异状,设备名称及定位标志清晰正确。 3.2.硬面整洁无杂物;箱盒无破损,蛇管、加锁装置良好。 3.3.箱盒基础无裂纹、倾斜度不超过10mm,箱盒底距地面不少于150mm,排水良好;信号电缆无外漏。 3.4..各部螺栓紧固、满帽,防松装置、开口销齐全,附有绝缘的杆件绝缘完整作用良好。 3.5.定位密贴良好,尖轨基本轨间无异物,无肥边,滑床板油润无污无吊板,限位铁与钢轨间隙为1-3mm符合标准;反位密贴良好尖轨基本轨间无异物,无肥边,滑床板油润无污无吊板,限位铁与钢轨间隙为1-3mm符合标准;尖轨、心轨爬行不超过20mm。 3.6.外锁闭锁钩与U型框固定螺栓不摩卡,锁闭杆接触的摩擦面及运动范围内无砂石、无异物等,运动灵活,无卡阻。钩式外锁闭表示拉杆接头铁坚固、不松动。锁闭锁钩、锁闭杆及锁闭铁清洁、油润、无

钢管脚手架作业指导书.doc

xxxxxxx 有限公司 目 录 1、关于进一步规范脚手架搭设的通知 2、钢管脚手架扣件试验作业指导书 3、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4、脚手架搭接作业指导书 5、脚手架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 6、施工升降机脚手架拆除作业指导书 一、关于进一步规范脚手架搭设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脚手架的搭设,有效预防脚手架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脚手架搭设的实施程序和基本要求 1、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编制脚手架实施专项方案(高度超过24m 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还应附具安全验算结果)。其方案应当经本企业技术负责人(总工)签字,再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审查未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不得实施。 2、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应当由相应资质条件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队伍,按照所编制的脚手架实施专项方案伍进行搭设施工,严禁无资质条件的施工队伍搭设施工。 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扣件、连墙件等构配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检测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准用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上。 4、脚手架搭设作业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应当加强巡视检查,发现未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下达书面指令,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或停止施工。 二、脚手架搭设的技术标准和基本要求 xxxxxxxxxxxxxxxx 项目部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xxxx 年xx 月xx 日

56、高速铁路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 版本号:高速铁路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实施 ××供电段(章) 1/ 10

修订记录

高速铁路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承力索监测、检测、全面检查保养。 1.2检测周期:60个月;检查保养周期:36个月。 2 编制依据 2.1《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4]221号) 2.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 2.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总科技[2014]172号) 2.4《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公布供电系统班组专业台账样张的通知》(供安设函[2016]47号) 2.5设计文件、设备说明书和安装图 3 监测、检测、检查保养项目 3.1外观检查 3.2参数测量 3.3检调与更换 4 重点安全风险卡控 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落实好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作业车运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风险项点的防控措施,对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4.1作业人员不宜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在曲线区段进行接触网悬挂的调整工作时,要有防止线索滑脱的后备保护措施; 4.2作业平台严禁向未封锁的线路侧旋转;V形天窗作业,邻线有列车通过时,作业人员应提前10分钟停止作业,平台复位,人员在平台远离邻线侧避让,列车通过后方可继续作业。 4.3在分相中性区段进行承力索检修作业时,除在作业区段两端工作支接挂地线外,还应在中心区工作支上加挂一组地线,并对两断口加装短接封线。

作业指导书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按JGJ145-2013、GB50550-2010编制)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 1.适用范围 本文用于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验收检验,不适用于以砌体、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检验。 2.引用标准 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其锚固件检验要求与GB50367-2006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程》相同) 3.基本规定 3.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质量应进行锚固件的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抽样检验(必检项); 3.2后锚固件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还应进行破坏性检验。 a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构件(所谓重要的锚固是指后接大梁、悬臂梁、桁架、网架以及大偏心受压柱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之锚固连接。。。。。。故定为一级。—摘自规程4.3.3条文说明); b悬挑结构和构件; c对后锚固设计参数有疑问; d对该工程锚固质量有怀疑。 GB50550-2010对破坏性检验范围的规定如下: 3.3抽样规则(GB50550-2010与JGJ145-2013抽样规则相同,GB50550-2010表W.2.3内

容与JGJ145-2013中表C.2.3也相同) 3.3.1锚栓非破损抽样: a.锚固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应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安装于锚固部位基本相同部位的同类构件为一个检验批,并应从每一检验批所含的锚固件中进行抽样。 b.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数量应按规程表C.2.3(附后)抽取。(生命线工程是指维系城镇与区域经济、社会功能的基础设施与工程系统。主要包括: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燃气系统、输油系统、电力系统、通讯系统、水利工程等工程系统。--摘自GB/T24336-2009)。 规程表C.2.3 注:当锚栓总数介于两栏数量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抽样数量。 C.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重要结构构件抽样数量的50%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d.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按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5件检验。 3.3.2植筋非破损检验抽样 a.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件检验。 b.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检验。 C.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0.1%且不少于3件检验。 注:对于砌体结构填充墙,采用化学植筋方式的拉结筋应进行非破坏轴向受拉承载力检验,其检验批抽样数量在GB50203-2011《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9.2.3有专门规定: 3.3.3破坏性检验抽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