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述评

2012年12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Dec.2012第29卷第12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9

No.12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述评

黄华美

(闽江学院历史学系,福州350108)

要:以近十年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方面文献为观测点,探寻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的进展,总结这一时期文

献检索课教学模式与嵌入式教学模式研究状况,归纳研究成就,指出今后我国在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文献检索课;嵌入式教学收稿日期:2012-09-25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2-0130-03作者简介:黄华美(1964-),女(壮族),黑龙江延寿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一、引言

“信息素养”一词最先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表的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对其进行明确阐释,之后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研究。我国较早的研究者有叶永保、田玉丰和熊杨华等人,文献研究中比较集中的成果是在2010年

[1]

。在我国,关于信息素养研究

方向之一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

究,较早的文献出现在2002年,李晓玲等人撰写了《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与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改革》一文,从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未来研究的热点,探讨信息素养能力培养问题,这是一篇在传统的文献检

索课程教学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围绕提高用户信息检索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这个主题,契入热点词

“信息素养”的文章[2]

,这之前涉及此方面文献的提法是信息素质。之后,

2003年李晓娟的《美国高校中信息素质教育项目的实施及经验分析》[3]

,焦艳平的《大学图书馆在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服务中的新模

式—

——悉尼大学图书馆兽医学教育与信息服务的模式分析》[4]

等文相相继问世;到2012年

,《大学图书馆学报》第2期的“信息素养教育”专栏,集中了4篇不同

角度的对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探讨的文献。回顾十年,

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已有重大发展,从单纯以图书馆工作者为主体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到以知识整合为主、多种教学模式并进的探索与实践工作。本文作者梳理近10年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方面文献,归纳有关研究理论观点,整理各种教学实践工作的探讨结论,展望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发展方向,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二、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可以概述为两种,即传统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和整合知识的嵌入式教学模

式,张晓娟等人概述为“通识教育与整合教育”模式

[5]

,本文作者更喜欢比较传统又直观的概念表述方

式,

所以选用文献检索教育模式与嵌入式教学模式这两个词汇。下面,分别就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1.文献检索教学模式

文献检索教育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

1984年教育部下发

《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

,各高校普遍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此后,这一课程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断进行变改,从手工的纸本查找阶段一直延续到当代的网络搜索时代,其课程名称也从“文献检索”拓展到“信息检索”,其依靠的利器从“工具书”演变为“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系统、搜索引挚、数据库、网络、远程文献传递等成为信息检索的核心词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工作者围绕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上进行多方面教育改革探索。

在10年来有关文献检索教学模式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中,下面几篇论文比较具有代表性,李杉杉,

周静珍的

《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养型模式转变的探讨》一文,主要针对我国文献检

索与利用课教学活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各种类型学校特点,论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

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革建议,从宏观上综合论述实现文献检索教学方向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养型

的转变[6]

;吉久明等人的《融“导学”与“生涯”于一体的文检课教学计划设计》以华东理工大学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为例,以近期学生需求为切入

·

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