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3篇)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3篇)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3篇)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3篇)

第一篇:高校护理学生信息素养及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信息素养相关概念,随后就护理学生现有信息素养培养与形成相关影响因素及现状实施调查分析,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护理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

当前时代是信息时代,公民每天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驳杂,数量巨大,只有拥有较高信息素养,才能在复杂纷乱的大量信息中准确获取信息,信息素养在一定水准上对个人素质产生决定影响,因此信息素养关乎公民整体素质。近年来国际范围内产生很多护理信息素养相关研究,但在高校护理学生方面研究仍然空白,本文选取这一角度实施研究。

1信息素养相关概念

1.1定义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一位美国人指出,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持续进步,人民对信息与其服务要求随之提升,图书馆服务这种传统模式必将产生改变,除图书馆服务范围扩大外,部分私企也会随社会发展、为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向各界提供信息服务。信息素养定义初始来源于此,因为当时互联网与相关信息技术仍未得到充足发展,因此信息素养定义与内涵较为狭隘,后期相关定义对信息收集、获取、利用与解决问题能力实施强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ALA最终将信息素养相关定义规范为:“个体可以明确何时需求信息,并及时检索、评估、有效将信息利用起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拥有信息素养的个体理应明确自身何时需求信息,并能够及时准确找到、评价并有效对所需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能力。”近年来,是否拥有优质信息素养已然转变为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判定的重要内容。

1.2标准

当前国内外主要有三种标准:ACRL标准侧重于信息创新、信息交流、信息评价处理及信息获取能力,其于千禧年由美国大学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制定并颁布;SCONUL标准由一级指标(7个)与二级指标(17个)组成,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英国高校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协会提出;ANZIIL标准由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9个)与三级指标(67个)组成,其于2001年由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高校联合

组颁布。这三种指标均为衡量高校护理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参照指标。

2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2.1信息素养能力

本文以自制调查表对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实际能力实施评估并探讨分析。信息素养能力包括网络素养、电脑素养、媒体素养及传统素养四种。在调查中,护理专业学生得分最高的三个项目分别为“以文字处理软件写完一份报告”、“以资源管理器对计算机文档实施管理”、“阅读、发送与删除电邮”,而得分最低的项目为“未作修改直接将网络数据复制于作业上”、“以高级检索功能将检索范围扩大或缩小”、“以电脑软件制定演示文档”。根据调查结果,得分最高的是电脑素养,其次为网络素养,再次为传统素养,最后为媒体素养。就调查结果可知,护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网络与电脑操作能力,“以电脑软件制定演示文档”为多媒体操作,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数据与操作多媒体器材等在高校护理专业学生领域中需求较高,“以高级检索功能将检索范围扩大或缩小”属于检索技巧,有学者研究发现,护理人员在使用护理信息过程中产生困难的原因之一是信息检索知识与信息检索技能不足。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出护理专业学生仍需增强高级检索技巧。“未作修改直接将网络数据复制于作业上”这一项目评分显示在学习过程中,信息道德教育仍显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电脑素养得分最高,这可能与当前阶段我国高校将计算机课程纳为必修科目存相关联,媒体素养得分最

低,则有可能与学生课业多为纸本形式存相关联。

2.2学生学习经验

作者自调查中发现,护理专业学生前往图书馆频率中多为每月一

至两次,极少数学生从未前往图书馆,在接受培训方面,大多数学生

从未参与学校图书馆组织的信息资源培训,有48.7%的学生曾受教师安排执行过文献检索任务,多数学生拥有“计算机基础”学习经历,少

数学生学习过“医学文献检索”或“论文写作”,多数学生经常在作

业过程中查阅图书期刊。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专业学生中,每月一至

两次前往图书馆的学生信息素养得分均高于每学期一至两次前往图书

馆的学生,而接受图书馆组织活动的学生信息素养较高。曾有学者研

究发现,学生参与图书馆学习活动并利用电子资源、分析判断资源后,其数据库运用与资料检索技巧更为优秀,信息检索能力更强。作者调

查后发现,护理专业学生中,存有“论文写作”、“计算机基础”与“医学文献检索”等学习经验的学生具备更高信息素养。当前我国高

校中护理教育规划除将电脑课程纳入必修外,并未将其他相关课程规

划为必修课程。

3对策建议

当前时代,知识体系与技术变迁迅速,个人知识生命周期愈发短暂,医护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储备,社区专业新知,更好应对复杂

多变的医疗环境。培养信息素养是护理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的

有效手段,因此必须在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营造优秀信息素

养学习氛围,设置文献检索相关学习项目,增强学生查阅、整理期刊

资源能力,便于促进学生提升信息素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多媒

体资源学习与操作、检索技巧学习与实践以及网络信息道德相关主题,引导护理专业学生以多媒体资源提升媒体素养,更好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护理学生培养信息素养方面,现阶段国内研究

着重于总结信息素养理论或信息素养教育,本文对信息素养相关影响

因素实施研究分析,目的是更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实际信息素养水平,便于提升我国人才综合素质,更好

推动我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砾,丘琦,舒林等.高校护理学生信息素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3).

2孔祥辉,公言奎.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

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2)

第二篇:高校图书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逐渐在我国范围内

普及开来,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逐渐在生产生活中开始应用信息化,

小到一个便利店,大到一个企业、一个政府,信息化在我们生活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信息素养教育也逐渐引起了我们

的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这一点在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以及人员素养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一个具

有较高信息素养的高校图书馆人员可以将整个图书馆整理地井井有条,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寻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同时还能依托信息技

术为学生们提供相关更多的知识搜索,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员;信息素养教育;素质教育;培养

信息素养教育其实就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体现,关于信

息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

所创设的文献课,即相关文献检索方面的课程就是当代信息素养教育

的雏形,只不过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

中的应用越发的广泛,使得当代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相对于传统的图

书管理员除了要整理图书馆的书籍、更好地将其进行分类之外,还要

通过互联网来对各个领域与学科的有用的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但是

因为各种各样的学术信息和教育信息充斥在网络中的各个角落,由此

便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搜集造成了很大地困难,没

有经过系统学习过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缺乏必备的信息素养,很难

做好当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因此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教育对于整

个图书馆的管理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作者从了十几年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同时对于信息素养的教育有一定的研究,以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

观点,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信息素养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养以及信息素养教育虽然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

仍有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有明晰其各自的内涵。

1.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指的是个人对于信息的敏感水准、搜集能力、归纳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来进行培养的,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经过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人类从科学研究到具体应用现在只需要十几个月的时间,而之前人类的知识进行更新换代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人类近三十年来的知识增长量比之前两千多年的知识量都多,由此可见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到我们有用的信息成了我们进行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因此信息素养被人们提到的也越来越多。具体来讲,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类对于信息知识的敏感度,即人类对于各种信息知识的感知力,这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是极其重要的,人们可以很迅速地对于自己身边的信息进行感知、搜集,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学习速度;二是人类对于信息的理解和甄别能力,身边的知识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对于感知到的所有信息都进行浏览和学习,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具备对于信息的理解和甄别能力,及时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出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使我们能够更加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三是对信息进行总结、检索、学习的能力,我们从众多信息资源中选择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之后,要对信息进行总结、检索和学习,构建自身的信息体系,以便更好地在然后进行应用。这三种能力对于高校图书馆人员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具备了这三种能力,才能做一名真正合格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2.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信息素养教育就是要根据信息素养的要求对人们进行必要的教育,以提升人们的信息素养,而对于高校图书馆人员来讲,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于信息能力的培养,即培养人们对于信息的感知、甄别、学习、分类等等,使信息能够为我们所用。二是对

于信息情感的培养,即培养人们对于信息的保密意识、传播意识、守

法意识等等,使人们利用信息更加规范和有序。三是信息伦理意识的

培养,即培养人们关于整个信息学习、利用、整理成为体系整个活动

中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通过这种准确价值观的学习和树立,可

以使我们更好、更快地从众多的知识中进学习和选择,提升学习效率。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如何增强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信息素养对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而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

1.增强和学院之间的联系。图书馆是高等学校中众多机构中十分

重要的一个部门,图书馆并不是孤立存有在,它与各个学院之间都有

着密切的联系,而对于高校的图书管理员来讲,增强和各个学院之间

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图书馆为各个学院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

广泛地资源支持,而对于学生们而言,通过图书馆的信息检索也能寻

索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应当增

强与各个学校之间的联系,通过学院领导、教师、和学生们的教学与

学习反馈,及时了解各个学院在教学和学习中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

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迅速地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更新,以便使教师和学

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和学习。

2.加快进行电子信息整合与利用。当代高校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多以纸质书籍为主,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只需要依照不同的类目对书籍进行整理即可,而且当时的书籍信息更新较慢,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任务并不繁重,而到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讲,电子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已经成了当今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管理员,我们应当积极地根据各个学院之间的知识信息反馈,来及时地更新图书馆的资源,不仅包括图书馆的纸质书籍资源,更重要的是电子信息资源,因为科技的进步,现在人们手中的手机终端、电脑终端可以很轻松地浏览电子信息,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员,我们要重视对电子信息的整合与利用,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3.增强图书管理员自身知识学习。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只具备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不够,因为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员与各个专业之间的教学工作紧密相关,所以,高校的图书管理员除了具备相对应的业务知识以外,还应当增强自己的知识学习,了解更多地与各学院教学相关的知识,只有对各学院的教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高校的图书管理员在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检索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而图书管理员通过增强自身的知识学习之后,同样也可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4.做好学生们论文服务工作。在高等学校中,学生们进行论文写作是整个学习体系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而高校图书馆的另一大作用就

是要为学生们的论文写作提供信息和资源上的帮助,因为论文写作有

一定的时效性,因此纸质书籍在辅助论文写作上并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相反新兴的电子信息资源因为自身更新较为简单,能够很好地与网络

上保持实时同步,可以使学生们能够及时地对自己的论文进行更改,

以便更符合论文写作的要求,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要努力

地做好论文写作的辅助工作,为学生们的论文资源检索尽力提供帮助。

总而言之,信息素养教育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员来讲是工作中所

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学校应当增强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进行信息素

养的教育与培养,使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能够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

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师生的借阅大开方便之门!

参考文献:

1李素美,秦丽.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与读者信息素养教育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0:204+55.

2周开发,曾玉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新趋势J.图书

情报知识,2016,06:54-61.

3刘冰荣.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现路径探讨J.图书馆研究,2014,01:117-120.

4赵秋利.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11,05:79-81.

第三篇: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探究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在2001年第4季度报告将信息素养定位21世纪人的能力素质之一。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这项能力,并持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现状分析;调查分析;建议策略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了信息素养

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

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我国学者也渐渐地关注到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且越来越重视。王吉庆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

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这几个方面,并在信息社会中获得、利用、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能够通过教育来进行培训。”本

调查研究通过对江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信息

素养水平和存有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关解决建议。问卷的调查内容分

为三个部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

一、调查基本情况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江苏大学本科生的信息素养

现状,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存有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的、有

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有效率为95.7%。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统计如下所示。男生占33.3%,女生占66.6%;理工科学生为46.1%,人文社科为

53.8%;低年级(大一、大二)占63%,高年级(大三、大四)占

36.1%。

二、调查结果

1、信息意识现状

调查信息意识指“人们对信息的敏感水准,包括对信息的识别与

获取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信息的利用和评价素养”。3问卷第4题:您在网上的时间用于什么方面?(单选)A.解决学习问题B.

处理生活常识问题C.休息娱乐23.53%的同学选择A选项,63.4%的同

学选择B选项,13.07%的同学选择C选项。问卷第5题:您收集资料

的途径有哪些?(可多选)A.网上搜索B.图书查阅C.报刊杂志D.新闻媒体E.咨询他人F.其他通常情况下,学生们通过网络、图书馆、咨询

他人收集信息。问卷第6题:您是否使用过学校图书馆免费的电子资

源库?(单选)A.经常使用B.很少使用C.从未使用D.不知道图书馆有电子资源库调查显示52.29%的学生知道但很少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库,35.29%的学生知道且使用,剩下12%的学生知道不使用或根本不知道。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一般。大多数学

生具备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意识,但这种意识还不够深化。有相当一

部分学生不能深入利用网络资源,依然停留在表层。

2、信息能力现状

调查信息能力指“各种形式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问卷第9题:您是否快速地应用信息技术获取所需信息?(单选)A.从不B.很少C.经常D.总是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快速应用

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但仍有34%的学生达不到这一能力。问卷第11题:您会怎样处理收集到的有用信息?(单选)A.生搬硬套B.稍加修饰C.

内化应用D.果断决定是否接受E.能将新信息与原有信息结合,并在适

当情境中运用本题显示出学生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参差不齐,2.61%的学

生选择A选项,23.53%的学生选择B,32.03%的学生选择C选项,7.84%的学生选择D,33.99%的学生选择E。问卷第13题:您能否熟练自身

现有的信息技术作出自己需要的作品?(单选)A.熟练B.一般熟练C.

很不熟练D.不会数据显示多数学生能够运用各种资源和信息技术制作

自己的作品,但有11.77%的学生达不到这一能力。分析以上问题的调

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信息能力较强,具备快速运用信息

技术获取信息和简单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资源和信息技术制作

作品。但对于信息的处理依然处于基础水平,不能将已经获取的有用

信息内化并纳入到自身已有的知识建构中去。

3、信息道德现状

调查信息道德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问卷

第10题:您认为网上的新闻消息是否可靠?(单选)A.不可靠B.有的真,有的假C.值得信任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认为网上消息有真有假,很少

学生认为值得信任或不可靠。问卷第15题:您在引用他人发表的文章

或作品时是否会注明出处?(单选)A.从不注明B.很少注明C.经常注明D.总是注明结果显示,过半学生从不或很少注明引用文章的出处,百

分之四十几的学生会注明出处。问卷第18题:您认为提升大学生的信

息素养对于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有没有帮助?(单选)A.很有帮助B.帮

助作用很小C.没帮助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提升信息素养是有必要的,认

为其对于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从以上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

多数学生能够准确看待网络信息的真伪性,对于信息的真伪有一定的

分辨能力。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信息素养对于自身的专业学习是

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对于保护他人智力成果的意识很薄弱。以上三部分分析了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不难看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较之前已有了较大提升,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另外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创新方面有待增强。

根据上文提出的高校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不足,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建议:1)首先高校要提升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开设文献检索课。不仅对学生提出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2)增强对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开发信息推送服务,优化数字图书馆,增强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及时更新补充图书。3)学生也应有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意识,积极地学习各类信息技术。多动手,将已有的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时,不能忽视自身思想建设,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样才能提升信息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柯平.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6

2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姚建东.信息素养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3篇)

中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指标体系讨论稿.doc

中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指标体系(讨论稿)7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及信息素质教育知识点 (讨论稿) 说明: 当前,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合理地获取、利用各类信息已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也日益成为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的主要职责和功能。为更好的促进国内高校图书馆这一工作的开展并与规范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图工委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组于2008年4月组织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专家在北京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会制定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出《中国高校信息素质指标体系及信息素质教育知识点》,供图工委委员讨论,希望最终能形成图工委指导性文件向全国推广。 附:专家名单 参加本次工作的专家如下(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家组成员 杜慰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潘薇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乔占学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宋姬芳人民大学图书馆

苏玉华北京大学图书馆 孙平清华大学图书馆 王梦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谢志耘北京大学医学院图书馆 熊丽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曾晓牧清华大学图书馆 赵飞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钟宇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 (讨论稿) 一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了解信息以及信息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1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1.2了解信息素质的内涵。 二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与范围。 2.1能够识别不同的信息源并了解其特点。 2.2能够明确地表达信息需求。 2.3能够考虑到影响信息获取的因素。

三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3.1能够了解多种信息检索系统,并使用最恰当的信息检索系统进行信息检 索。 3.2能够组织与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 3.3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恰当的信息服务获取信息。 3.4能够关注常用的信息源与信息检索系统的变化。 四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并能够有效利用。 4.1能够应用评价标准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 4.2能够将选择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重构新的知识体系。 五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与交流信息。 5.1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信息。 5.2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信息。 六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独立或是合作完成一项具体的信息检索和利用任务。 6.1能够制定一个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具体任务的计划; 6.2能够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6.3能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将获得的信息应用到解决任务的过程中; 6.4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信息产品。

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总结

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总结 小学生要学会和掌握信息处理的具体方法,包括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传递信息,运用信息的各种方法。小学生能较自觉地意识到信息的价值,并能自觉地运用各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初步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使低年级小学生认识到信息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解决,能主动为解决问题去查找资料,从中形成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初步能力;尝试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利用信息理解、感悟课文,优化教学过程。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为理解课文主动去搜集信息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知道的事物及查找得到的信息相联系,并对其中的联系认真思考;学会通过对信息的查找、整理、加工和同学间的交流、讨论来感悟课文, 建构新的知识;使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增强课堂上“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讲”的力度,发挥现代技术教育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是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指导学生有效收集和获取信息。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信息的确定,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生能够确定哪些问题需要查找信息资料来解决的能力;二是学生确定为完成课堂学习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上一节语文阅读课,通常知识点很多,到底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得到更圆满的解决呢?这个过程是训练学生确定信息问题的好时机,千万不能忽视的。 (二)适当示范,初步培养学生集成信息的能力,把获取的语文信息在课堂上整理、表达,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题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收获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让学生有一种语文信息获得的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加工、整理和评价信息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首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同时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相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文章从成本效益分析、资金投入、校园资源的利用率及信息网络安全等角度来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改革与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目前的当务之急,在学校的教学工作的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必有弊,虽然教育信息化开展的情况较好,很多学校的领导,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教育信息化成本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 基础校园网络不是很完善、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相 应的教育信息资源,因此就导致了相关的信息技术人才和 教师的匮乏,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师资队伍培训和素质训 练,就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发 展就比较缓慢,会出现一些隐患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高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本效益分析。众所周知,学校并非是营利机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公立学校都没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从会计制度来看,一般营利机构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 而学校实行的为收付实现制。我国高等学校和中小学通过 固定资产投入和采购形成的包括各种建筑物、价值较高的 大型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不存在固定资产的折 旧和折旧基金提取制度。因此高校的领导及广大教职员工 的教育信息化成本观念比较淡漠,无法深刻认识到教育信 息化成本管理及成本效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教育信 息化成本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导致教育信息化的巨额投 入并没有产出与投入相应的效益。 2.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资金来源相对较少。我国教育信息化投资总量不足主要是因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少。从高等教育信息化完成程度来看,很多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经费严重不足。尽管近年来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在不断扩大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但资金依旧不能有效满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由于资金的缺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各高校普遍轻软件重硬件、轻应用重建设的现象,致使校园网软件、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足够的教育信息资源,技术支持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教师无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2020年整理信息素养心得体会.doc

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

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也是小学教师这一专业的特征。比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新课程的特点与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通车。因此,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教材,新课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目前,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图文并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确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但是更重要的是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2018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doc

2018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 获奖名单 2018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信息素养教育案例、微课视频、论文以及教材,以期发掘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做法与优秀案例,对高校图书馆从事信息素养教育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次征集得到了广大高校图书馆同仁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共收到案例66个,微课视频95个,论文88篇,教材24部。组委会邀请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对所提交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各类作品奖项。获奖证书将在会议现场发放,未来参会的获奖人,会务组将以到付方式邮寄获奖证书,如需邮寄证书请于6月30日前将邮寄地址发送到邮箱。 会议现场还将进行案例类一、二、三等奖获奖案例海报展示,请获奖案例申报人于6月21日前将海报设计图(JPG格示)提交到邮箱,海报要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幅面按照宽55cm*高80cm,分辨率300dpi以上,JPG格式。内嵌案例说明二维码。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各奖项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论文类 一等奖(5项) 1.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覃丽金,海南大学 2.大学生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实证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吕思凡,华东 理工大学 3.大学生持续学习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以《信息检索》课程为例,王 锰,江苏大学 4.高校研究生元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罗国锋,江苏科技大学 5.研究生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张必兰,重庆工商大学 二等奖(9项) 1.突破常规性阅读推广,践行“四读、二讲、三步、六阶梯”,高小序,鞍 山师范学院

2.“信息素养教育”到“创新素养教育”发展探析,关鑫,东北师范大学人 文学院 3.借鉴美国ACRL和SCANS标准刍议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职业技能相关性研 究,金泽龙,,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述评,李泽红,国防科技大学 5.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信息素养创新实践研究,刘璇,杭州师范大学 6.基于创客空间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焦海霞, 江苏理工学院 7.面向新生的微视频+代入式体验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洪跃,沈阳师范 大学 8.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中美信息素养教学实践对比与启 示,龚芙蓉,武汉大学 9.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讲座模式构建,励燕飞,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 三等奖(14项) 1.《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程宏,东南大学 2.探讨对分课堂在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何海钊,广西科技大学 3.海南大学信息素养教学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变革,邓玲,海南大学 4.融入通识课程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实证研究,王晨晨,海南经贸职业 技术学院 5.图书馆阅读导引信息素养教育探索,赵春艳,佳木斯大学 6.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及实践探析,周小萍,辽宁大学 7.双一流大学图书馆资源信息素养专题培训调查与分析,高海燕,南京交通 职业技术学院 8.高校合作多层次立体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吴慧华,上饶师范 学院 9.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英晓燕,上饶师范学院 10.高校信息检索课的多学科知识融合特征探讨,崔文浩,沈阳化工大学 11.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之讲座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985 工程”院校图书馆的调研,徐春,中国药科大学 12.近五年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述评,屠晓梅,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 13.财经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专题讲座比较研究,鲜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4.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中的信息团队素养模型研究,杨小玲,中南财经 政法大学 优秀奖(18项) 1.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刘丽,北京语言大学 2.霍尔三维视野下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学,张容,成都医学院 3.基于在线平台的图书馆微课堂教学研究,吴海媛,大连大学 4.基于学习社区的自主学习信息素养模式研究,李志超,德州学院 5.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途径之拓展,董薇,东北大学 6.面向数字土著的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张艳婷,东北师范大 学 7.“互联网”时代下师范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付鹏,汉江师

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130022 刘滨洋刘艳华 [摘要]大学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应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求真务实的诚信行为。这些不仅是大学生为人、为学的道德基础,更是影响成才立业的道路发展。站在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上重视学术诚信教育才会培养出品格兼优的大学生,同时推动了学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从高校学术诚信存在的问题出发探析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途径加强高校学术诚信教育。 [关键词]学术诚信教育,原因,途径; 学术诚信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即做到严谨求实的作风、坚守科学精神的态度、认真对待学术传统,从不弄虚作假急功近利。近来学术诚信缺失有逐增加趋势,大学生是否做到恪守学术诚信道德令人堪忧,加强学术诚信道德水平,建设诚信教育体制是日前高校、社会和不容缓的课题。 一、高校学术诚信缺失存在的问题 1.学术作假 学术毕业论文是审核学生学有所成的检验成果,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储备知识还需要大量资料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构思才能写出优秀的论文。科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实事求是端正学术态度,然而不少学术为了省事走捷径,从中伪造数据、抄袭剽窃,放弃了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自己的学术论文东拼西凑,抹掉原作者姓名对其进行加工,缺少是非观念,淡化求真务实观念,合成所谓自己的“学术论文”交给学校应付了事。 2.舞弊违纪 在校学习中考试往往是检测学术自我学习的成果,衡量学生学到知识程度重要手段。而如今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报有侥幸心理,忽视学校考风考纪,使用各种方法抄袭答案。例如夹带小条、使用科技工具、抄袭他人答案、甚至有替考。普遍学生自身认识到抄袭的危害性但是遇到他人抄袭却抱有宽容态度,无法真正做到自身约束规范诚信失信行为。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得高分而是意识学业中的不足,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部分学生舞弊抄袭弱化自我检验意识。 3.一稿多投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期刊的发表象征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认可,是份努力的收货也是自我荣誉的获得。为了使学术成果受到产权的保护,学术刊物都要求发表学术成果的相关学术论文不能一稿多投[1]。部分同一作者的学生为了个人学术成果将一篇文章发给多家不同出版社发表,提高自己论文被录用的几率违背学术期刊规范原则。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利益将同一篇论文变换方式“改头换面”伪装后投稿发表。这样造成学术期刊出版社的不稳定市场,同时深化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严重性。 二、高校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 1. 高校学生学术道德修养不足 作为高校大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是必须所掌握的能力和技能,但是由于自身学术诚信道德修养不足,对学术缺乏尊重和敬畏之心,很少将学术作为崇尚的事业而是当做敷衍老师不得已而为止的事情。大部分学术缺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很难将从事学术转换内在动力盲目追求个人功利,在名和利的诱惑下就会将学术道德、自我约束抛之脑外,完全放弃了在学术诚信上自己应具备的责任。

2018年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上)(试题及答案)

本次考试[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上)] 您的得分为98分

第 1 题 域名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各国家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真正水平。 第 2 题 当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际带宽出口显著提高。 第 3 题 我国互联网增值业全面发展,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活跃。 第 4 题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 5 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组建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袁贵仁部长亲任组长。 第 6 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并不高。 第 7 题 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 第 8 题 北美洲域名占全球总域名的68.5%。 第 9 题 宽带中国战略将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进度。

第 10 题 过去二十年,国家互联网的接入骨干直联点一直是、、三个点。 第 11 题 截至2013 年 12 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年增长率为79.3%。 第 12 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快,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第 13 题 目前,我国IPV6的地址数持续提高。 第 14 题 目前,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亿。 第 15 题 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 展的战略选择。 第 16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由中央电教馆承担。 第 17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关于物理设施的接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来具体负责。 第 18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关于电子政务和交易信息数据的搜集和管理,由教育部 信息中心负责。 第 19 题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为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均衡。 第 20 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 化目标任务。 第 21 题 目前我国16%的小学、46%的初中、77%的高中、100%的大学建立了校园网络。 第 22 题 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主干网2004年建成开通。 第 23 题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 24 题 我国将构建全国教育系统统一网络域名服务体系。 第 25 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高速网络将积极运用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及各 省厅布署下一代互联网接入及应用。 第 26 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高速网络会将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基础应用纳入其中。 第 27 题 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世界三大学术网之一。 第 28 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覆盖全国、互联互通, 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 第 29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信息化支撑技术队伍规模将达到教职工总数的 4%以上。 第 30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60%高校将建立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大学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进一步深入。 第 31 题 我国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第 32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校建成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开展混 合式教学。 第 33 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建于()。 第 34 题 ()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封电子成功发出。 第 35 题 2000年,党的()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第 36 题 2014年,成立了以()为组长的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 第 37 题 截止到2013年12月,全球网民数约(),普及率为38.8%。

浅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关系

浅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关系 邱君梅 (商学院会计133班学号13313316) 摘要:大学生想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素质,且信息检索能力是衡量现代社会人才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而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又是信息检索能力。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依靠开设文献检索课、开放图书馆的方式。通过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和文献检索课的现状调研,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和文献检索课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对文献检索课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必经途径。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文献检索课图书馆 1、信息素质教育 1.1、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提出 “信息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974年,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主席Paul Zurkowski在给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提出,要于未来十年内在全美国实现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他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即是掌握如何使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以此解决实际问题。 在当今社会,“信息素质教育”被广泛认为是为了启发人的信息意识、提高人的信息能力、提升人的信息道德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教育和培训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们的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运用、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目前,随着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普及应用,信息也随之得到空前的扩张。网络信息搜索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等等也被引入到信息素质这一概念当中,并且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也与对大学生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等用户教育相挂钩。

深入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

深入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学习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网络环境下高校用户信息需求更具专业性和个性化,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是探求信息环境下提升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新模式新方法,是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调研大学生的需求和对信息的认知,密切与教师合作,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和科学评价体系,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标签: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式;学科馆员 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图书馆职能之一,是信息化社会学习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网络环境、信息环境的变化使高校大学生信息利用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如何改革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提供更符合大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及社会需要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是图书馆重点思考的方向。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将嵌入式理论融入信息服务中,推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这种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能很好地融入学生的教学、科研以及生活中,有效弥补当前信息素养教育的诸多不足,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习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对信息素养教育及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认知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个词首先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朱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提出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质主席委员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估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即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和检索技能,还要注重自身信息意识的培养,学会判断、洞察和选择信息,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认知技能,是大学生学会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基础,只有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坦然面对信息社会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因此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现实需要。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这说明信息素养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和全面深入信息素养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主要由图书馆承担,一般是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等方式开展。通过对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果的分析及与同行交流沟通,笔者发现,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虽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步伐,产生了一定效果,但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能打破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改进教育方法和模式,寻求行之有效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办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 诚信是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当前,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缺乏诚信的现象开始凸现,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深感担忧,正是这种现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1、诚信的概念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 1.1诚信的概念 诚信,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诚”作为哲学与道德范畴,本义诚实,真诚,诚恳,引义诚实;“信”作为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为信用,取信于人,指信用,信任。诚信是指诚实而有信用,即内心善良又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1.2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调查 1.2.1诚信调查 据《重庆晚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64.5%的学生不能按时按地点赴约;30%的学生厌烦公益劳动,要借故逃课;43.5%的学生曾经编造借口,不做课间操和上体育课。有32%的学生承认,曾偷看过别人的信件和日记,九成的学生认为做老实人吃亏。 另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瑕。随着接触社会,童心受到社会的玷污,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到大学阶段达到了不诚实最低点。 1.2.2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 1.2.2.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弄虚作假日益严重 考试作弊现象司空见惯,日渐猖狂,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更有甚者还形成一定的规模组织,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思想充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 1.2.2.2作业抄袭成风,论文蒙混过关 在大学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给学生留有很多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但现在有很多学生把这些自习时间用来上网聊天、谈情说爱等,要到交作业时,借其他人的作业完全抄袭过来就算完事;学术论文抄袭层出不穷,上网抄袭论文,花钱找人代写论文比比皆是,无怪乎“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的谬论在大学生思想中极其泛滥。 1.2.2.3求职履历“掺水”成灾,违约现象层出不穷

关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内涵的思考

77586 高等教育论文 关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内涵的思考 1 如何认识高校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远程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全书》中定义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从概念上来看,

教育信息化是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出发,侧重以有关信息技术的观念、思想、设施、设备、知识和技能等来影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理解这一概念,不能片面地认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只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是要从宏观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方能准确把握其概念,全面掌握教育信息化的丰富内涵。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并成为各类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服务手段。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增强高校的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是数字化校园。 2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明确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在高等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明确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力求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

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发展不平衡,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教育职能部门对其管理缺乏力度;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内涵面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信息素质教育纳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就要加强对信息素质教育的认识,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科学全面地设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以及加强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作。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具有高素质并会利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掌握信息资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潜在主体力量,他们的信息行为及其效率,将直接影响个人知识结构的变化和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必将深刻地影响我国信息化进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一、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教育部门开始意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98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奏响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随着教育部1985年《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以及1992年《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文献检索课在我国高校开始广泛普及,并成为20年来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组织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1.信息素质教育缺乏统一性。信息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教育、学习和潜移默化的熏陶,由于全国对信息素质教育没有一个统一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总结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总结 第二小学王春梅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所以我们进行了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研究,现将我一学期的提升研究总结如下:在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转变了教学观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数学基础教育中去并加以整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让信息素养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以欣赏、游戏、课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电脑操作实践,了解信息技术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对计算机产生好感,进而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同时,又可在计算机网络中学到其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除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都是很重要的,是形成信息素养的前提与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有老师的制作,也有学生的制作,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仅熟练了计算机知识,更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所学知识。在我们所授的每一节新课中,都有新颖的课件,课后要让学生把所有的课件收藏起来,这一收藏的过程,又是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培养。学生对

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就是对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提升。应用信息技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小学生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要与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让我们的信息素养得到不同的提升。

浅谈高校信息化建设

1.2 服务粗糙,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毫无疑问,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基于高质量的校园网络,但仅依靠传统的WWW、FTP、E-mail、BBS、电子教室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短信平台、消息中心、招生就业数据仓库、知识库、评估系统等增值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却没有充分实现。 1.3 重设备购置,轻软件投入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趋势表现得非常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信息服务粒度大。 1.4 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 虽然各高校均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但往往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当把1000M校园网建立起来后,接下来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虚拟大学、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所适从,甚至停滞不前。 2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结构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办公 室)、教学资源(如图书杂志库、教案讲义库、软件课件库、试题成绩信息等)、到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最后到管理(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到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 2.1 校园网络架构 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化平台最底层的基础的设施,由校园网各种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组成,具备连入Internet的环境,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 浅谈高校信息化建设 张永利 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络信息中心数据中心 150001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1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所有高校都接入了Internet,绝大部分高校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主干网络达到100M甚至1000M或万兆,高校信息化体系初现规模;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很大;制定了中长期规划,信息化的内容建设逐渐丰富。但经过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下一步的投入方向、整体目标不明,暴露出不少隐患,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 1.1 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 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教务、办公、财务、图书、后勤、保卫、科研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给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信息空间。 2. 2 共享数据库 整个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基础,由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文件档案库、教学资源库、管理资源库组合而成,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应用扩展。 2.3 基础信息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是信息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E-mail、FTP、WWW、BBS站、DNS、图书馆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目录服务、安全服务、计费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 2.4 增值与拓展服务 是在基础信息服务基础之上对数据仓库的应用挖掘,生成的各个应用系统直接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并提供接口方便用户使用和继续开发。高级应用服务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对校园内部综合管理部分,如无纸化办公系统、数字图书馆、学籍管理系统、教务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系统、信息查询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课件制作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专家评估系统等; 第二部分,即学校对社会以及校园外部的服务管理部分,如招生管理系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网上社区管理系统、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 2.5 数字化虚拟校园 是校园信息化系统建立后,大学功能的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电子化校园。 3 校园信息化规划 通过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用层次化、整体的观点来实施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很方便地发布出去,能够对学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

2020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文档3篇

2020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文档3篇 2020 document on learning experience of information t echnology literacy courses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2、篇章2:2020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3、篇章3:2020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过程中怎么写心得体会?下面是的小泰给你带来的两篇范文,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写作的思路。篇章1:2020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在阅读教师人文读本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充分的学习到 中华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传统人文精神发展和中华人文精神的新因素等很多重要论述。同时,从各方面的角度表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在各个领域里所起到的作用。如,中华传统人文的基本特征和西方人文的基本特征间的区别与共同点。 从我国学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 理轻文的倾向,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与国外相比,不仅教学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不仅重视课外阅读,而且对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高要求,国外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收集、查找、分析信息,并结合社会生活科学研究的程序写论文,对比鲜明的。 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要把自己想 象成学生,才能明白学生到底喜欢听哪一类型的课程。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中,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增加学生负担,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其在创造、开发、想象的过程中更好地使其知难而进,而最终达到学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变迁与展望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变迁与展望 以文献检索课为标志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历经30余年的发展,其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及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笔者首先梳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一、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阶段 经过30余年的发展,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发展:文献资源经历了由纸本资源向数字化资源转变的过程;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也由纸本资源检索转向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教育途径从单纯的文献检索课拓展到了嵌入式教学、新生培训、系列讲座、搜索大赛等多种形式;教学方式也从实体课堂教学扩展到网上平台、移动平台等。 (一)信息素养教育起步阶段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起步阶段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从我国高校正式設立科技文献检索课开始。1981年,国家教委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第一次把“文检课”列人由高校图书馆开设的情报教育课。在此背景下,沈阳工业学院等高校开设了科技文献检索选修课。根据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更多的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相关课程,推动了高校文献检索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在1986年所做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有50%的院校开设了与文献检索相关的讲座或者开设了与文献检索相关的课程,并且参与讲座和课程的人数高达20多万人,同时各类文献检索教材也陆续出版。这一阶段信息检索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关于印刷型文献的检索技能。进入90年代后,磁盘检索、光盘检索和国际联机检索方法等逐渐加入,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组织管理技能逐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