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论文概要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论文概要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论文概要

国内外五种著名全脂牛奶感官评价分析及其

电子鼻、电子舌、色差仪甄别初探

朱作容 2012140167 12食品

摘要:本文选取五种不同品牌的牛奶(光明、蒙牛、伊利、德运和风车牧场),通过感官评价分析,了解国内外奶制品的差异,及当代年轻人对奶制品的饮用嗜好,并探索电子鼻和电子舌用于甄别不同品牌牛奶的可行性。感官描述性实验结果发现五种品牌牛奶均呈均一、稳定的形态,奶香味明显。其中,光明和蒙牛牛奶具有较明显脂质感和较低透明度,进口牛奶的奶甜味和奶香味略强于国产牛奶。感官嗜好性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决定牛奶受欢迎程度的主要因素为牛奶的奶香味、甜味、后味和口感,即牛奶的口味,其次为牛奶的质构特性。最后,发现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均能较好区分五种不同品牌牛奶,牛奶制品的奶香味对电子鼻的区分结果起主导作用,而牛奶制品的奶甜味对电子舌的区分结果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牛奶;感官评价;电子鼻;电子舌;色差仪;

引言: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牛奶中含有的丰富活性钙,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而且牛奶中的乳糖可促进人体肠壁对钙的吸收,从而调节体内钙的代谢,增进骨骼的钙化。因此,牛奶已成为人类日常饮食中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感官评价能较客观地了解人类对于相关食品的味觉,嗅觉和视觉感受,可直接为食品工业企业及时解决生产问题。但其尚存在重现性较差,个体差异大等缺点,而模拟仿生检测设备电子鼻、电子舌和色差仪恰好能弥补感官检测的缺陷。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主要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以更直观的方式分析复杂体系的整体“信息轮廓”。随着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检测分析技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他们在食品行业和制药行业中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食品行业中,其涉猎领域包含区分识别分析新鲜度判别熟度测定等。浙大学使用便携式电子鼻测定区分纯牛奶中掺入奶粉奶或蒸馏水的混合奶,发现电子鼻可准确区分纯牛奶和奶粉奶,且掺有不同比例奶粉奶或水的样品在结果分析中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等利用电子舌,很好地区分了新鲜牛乳和变质牛乳。利用电子舌,区分不同原料乳,发现运用线性判别分析和簇类的独立软模式进行数据分析可实现对乳房炎牛乳正常牛乳的区分,正确率达95%。本实验挑选65 受过系统性感官评价课程培训的食品专业大学生担任品评员,对五种牛奶的不同感官特性进行评判打分,结合描述性评价和嗜好性评价结果,以分析五种牛奶的感官区别、了解国内外不同品牌牛奶的差异,及当代年轻人对乳制品的饮用嗜好,为我国奶制品企业未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鉴于电子鼻和电子舌优秀的鉴别能力,故本实验利用电子鼻、电子舌和色差仪检测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了解电子鼻和电子舌对市售五种著名国内外同类牛奶进行区分的可能性,以期为未来基于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的奶制品追根溯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光明(Guangming)全脂灭菌纯牛奶(1L 装利乐包,光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蒙牛(Mengniu)全脂灭菌纯牛奶(1L 装利乐包,内蒙古蒙牛

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伊利(Yili)全脂灭菌纯牛奶(250mL 利乐包,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德运(Devondale)全脂灭菌纯牛奶(1L装利乐包,Murray Goulburn Co-operative Co.Ltd,澳大利亚),风车牧场(V ollemelk)全脂灭菌纯牛奶(1L装利乐包,Holland Vecozuivel Co-operative Co.Ltd,荷兰)。品评杯,载物盘,25mL 量筒。

1.2 仪器和设备

实验用iNOSE 电子鼻(上海昂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包含S1(氦气、胺类)、S2(硫化氢、硫化物)、S3(氢气)、S4(酒精、有机溶剂)、S5(食物烹调过程中挥发气体)、S6(甲烷、沼气、碳氢化合物)、S7(可燃性气体)、S8(环境污染气体)、S9(氢氧化合物、汽油、煤油)和S10(烷烃、可燃性气体)10 个金属氧化物传感器阵列。利用SmartNose 智能识别软件系统,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最佳电子鼻传感器组合。实验用iTONGUE 电子舌(上海昂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包含标准的三电极系统,其一为由铂电极(Pd)、金电极(Au)、钯电极(Pd)、钨电极(Wu)、钛电极(Ti)和银电极(Ag)共计 6 种不同的贵金属组成的工作电极,其二是以Ag/AgCl 电极为参比电极,其三是以铂电极为辅助电极,外盐桥使用饱和氯化钾。测定过程中,采用1Hz,10Hz 和100Hz 3 个脉冲频率段。采用峰值拐点法提取获得特征值。此次实验中最佳传感器及最适脉冲频率段组合用SmartTongue智能识别软件系统分析获得。实验用色差仪是一种能分辨不同颜色的高精密电子仪器,本实验用其检测咖啡在研磨过程中受光敏影响变化情况。Lab色空间是基于一种颜色不能同时为绿和红,也不能同时为蓝和黄这个理论建立。用L*、a*、b*的数值来表示任何一种颜色。其中,L*表示明度值,取值0~100,0表示纯白色,100表示纯黑色,数值越大颜色越深;a*、b*有正负之分,+a*表示红度,-a*表示绿度,+b*表示黄度,-b*表示蓝度。同时,可以测出色度(Chroma,C*)和色调角(Hue ang]e,h°),具体计算见公式(1)、(2)。

C=(a*×2+b*×2)×0.5 (1)

h°=arctg(b*/a*) (2)

也可用公式(3)[8-9]计算。

h°=(180/p)×arctg(b*/a*) (3)

1.3 方法

1.3.1 感官评价

选取65 名(其中男生25 人,女生40 人),接受过系统性感官评价课程培训的大学生担任品评员,将其分成四组,分别对五种牛奶,进行描述性检验和嗜好性评价,每种样品的各个参数重复品评两次,结果取平均值。感官嗜好性评价主成分分析原始数据为四组评分结果的平均值。

1.3.2 电子鼻检测

取五种品牌牛奶10mL 至电子鼻专用样品瓶中,各样品平行测定3 次,用于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电子鼻的检测参数为:采用动态顶空法采集气体。样品气体的流量为0.8L/min。检测时间为20s。等待进样时间为10s。平行样品间的清洗时间为60s,不同样品间的清洗时间为300s,以消除样品间的干扰、减小误差,提高仪器灵敏度。分析选用的最佳传感器组合为S1、S4 和S5。1.3.3 电子舌检测

取五种品牌牛奶20mL 至电子舌专用样品烧杯中,各样品平行测定3 次,用于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电子舌的检测参数为:最大电位为+1.00V,最

小电位为-1.00V ,点位步进:0.2V ,电极灵敏度为0.0001。 分析选用的最佳传感器组合为 100Hz 的S6。

1.3.4色差仪检测

用色差仪对处理后样品进行测色,每个样品重复3次,取平均值,得到Lab 数据[10],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样品1至样品3的L*值逐渐减少,表示牛奶在短时间(小于9 min )变化,颜色会逐渐变浅。样品4至样品7的L*值逐渐增加,表示牛奶经过9 min 时间放置,颜色会加深。可能是表面增加,牛奶在各成分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敏反应,使颜色变化。由于L*是通过a*值、b*值、C*值和h °值共同来表达,因此L*值变化

1.4 数据分析方法

1.4.1 感官评价的数据分析方法

绘制雷达图, 分析比较五种牛奶的描述性感官特性和特征感官特性的嗜好性差异。在描述性感官评价方面,选取所有 20 项评价特性进行综合评价,详细的评价特性及指标见表 1。 在特征感官特性的嗜好性评价方面,选取粘度、口感、甜味、奶香味、后味,作为嗜好性评价特性。打分方式均按照七点评分法进行打分,详细的评分方法见表 2。利用 SPSS 19.0 专业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对特征感官特性的嗜好性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了解对奶制品嗜好性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特性因子分析方法采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主成分(因子)的数目为

2。从 KMO (Kaiser-Meyer-Olkin )度量和Bartlett 球型度检验的结果来看,KM 。 表 1 描述性检验评分标准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1 颜色 观察样品颜色,是否呈现白色

2 组织状态 样品是否为均匀一致的液体,有无凝块,有无沉淀,有无正常视力可见异物

3 透明度 将杯子倾斜 30°,观察倾斜部分的透明度

样品编号

L* a* b* C* h ° 1

42.20 4.45 5.53 7.10 51.17 2

41.80 4.90 5.44 7.40 48.55 3

41.46 4.78 5.10 6.99 46.89 4

41.70 4.90 5.57 7.42 48.65 5

41.71 5.20 5.37 7.47 45.92 6

41.76 5.71 6.01 8.29 46.44 7 42.33

5.47

6.01 8.1 4

7.66

4 颗粒感口中是否感受到干干的,略带粉状的颗粒感

5 脂质感品尝产品时,在舌头和上牙面之间的油腻感的强度

6 滑爽感吞咽时,有无异物感,吞咽过程是否很舒畅

7 粘度产品在舌头上流动,是否具有厚重感

8 异味有无异味,如动物身上的臭味,霉味等

9 奶香味感受奶制品原本具有的奶香味的强度

10 奶甜味感受牛奶本身甘甜味的强度

11 谷物味是否有玉米、小麦等谷物的味道

12 烧煮味是否有过分烧煮后残留的味道,如糊味等

13 纸包装盒味是否有纸包装盒的味道

14 金属味是否有金属等的味道

15 酸味品尝时,感受牛奶所具有的酸味强度

16 涩味品尝时,嘴、舌等感受到的一种褶皱感的强度

17 后味(奶香味)品尝完后,残留奶香味的强度大小

18 后味(脂质感)品尝完后,在舌头和上牙面之间的油腻感的强度

19 后味(奶甜味)品尝完后,口中残留奶甜味的强度大小

20 后味(酸味)品尝完后,口中酸味残留的大小为均匀一致的液体,有无凝块,有无沉淀,有无正常视力可见异物

3 透明度将杯子倾斜30°,观察倾斜部分的透明度

4 颗粒感口中是否感受到干干的,略带粉状的颗粒感

5 脂质感品尝产品时,在舌头和上牙面之间的油腻感的强度

6 滑爽感吞咽时,有无异物感,吞咽过程是否很舒畅

7 粘度产品在舌头上流动,是否具有厚重感

8 异味有无异味,如动物身上的臭味,霉味等

9 奶香味感受奶制品原本具有的奶香味的强度

10 奶甜味感受牛奶本身甘甜味的强度

11 谷物味是否有玉米、小麦等谷物的味道

12 烧煮味是否有过分烧煮后残留的味道,如糊味等

13 纸包装盒味是否有纸包装盒的味道

14 金属味是否有金属等的味道

15 酸味品尝时,感受牛奶所具有的酸味强度

16 涩味品尝时,嘴、舌等感受到的一种褶皱感的强度

17 后味(奶香味)品尝完后,残留奶香味的强度大小

18 后味(脂质感)品尝完后,在舌头和上牙面之间的油腻感的强度

19 后味(奶甜味)品尝完后,口中残留奶甜味的强度大小

20 后味(酸味)品尝完后,口中酸味残留的大小

利用SPSS 19.0 专业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对特征感官特性的嗜好性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了解对奶制品嗜好性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特性,因子分析方法采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主成分(因子)的数目为2。从KMO (Kaiser-Meyer-Olkin)度量和Bartlett 球型度检验的结果来看,KMO 值为0.676,在0.5-1.0 之间,说明适合因子分析;以及Bartlett

球型度检验中的相应显著性概率为0.025,其结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本例较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1.4.2 电子鼻和电子舌的数据分析方法

1.4.

2.1 主成分分析

PCA)是指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化(降维),用一组新主成分轴来捕捉整个数据集间的最大差异,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且相互正交,第1主成分携带的信息最多,第 2 主成分次之,且与第1主成分不相关,以选出较少个数的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通过对提取的传感器多指标信息进行数据转换和降维,并对降维后的特征向量进行线性分类,最后在主成分分析的三点图上显示主要的二维散点图,其中主成分1Principal Component 1,PC1)和主成分2(PrincipalComponent 2,PC2)上包含了在主成分分析转换中得到的第 1 主成分和第 2 主成分的贡献率,贡献率越大,说明主要主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原来多指标的信息。因此,主成分分析在电子鼻和电子舌中,可用于客观地分析样品间差异。

1.4.

2.2 线性判别分析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的基本思想是将高维的模式样本投影到最佳鉴别矢量空间,以达到抽取分类信息的压缩特征空间维数的效果,投影后保证模式样本在新的子空间有最大的类间距离和最小的类内距离,即模式在该空间中有最佳的可分离性。采用线性判别,以期投影后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点的距离更大,同一类别的数据点更紧凑。其缺点为抗干扰容错能力差,不能保证最大程度排除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影响。因此,应将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区分辨别效果。

1.4.

2.3 辨别值

辨别值(Discriminant Index,DI)可用于判断区分能力优劣,一般在主成分分析图或是线性判断分析图中表示。DI 的计算方式有两种:

1)每个区域所代表的样品都能够明确区分开,则:DI/%=(1-∑Si/S 总)×100 (1)式中:Si 代表某种样品的区域面积;S 总代表所有区域的总面积。因此,DI 值越大,表示区分的效果越好,样品间的距离越大,差异越明显。

2)如果有重叠部分存在,则:

DI/%=(-∑Si/S 总)×100 (2)

公式(1)与公式(2)可以看出,DI 为正值表示样品能够被全部区分,且越接近100%,则区分效果越好;DI 为负值表示不能完全区分待测样品,数值越小,区分效果越差。

2 结果与讨论

2.1 感官评价分析

图1 为五种牛奶样品感官特性的描述性检验得分雷达图。在外观方面,五种牛奶样品的颜色有一定差异,其中伊利牛奶的颜色最接近白色,其他四种牛奶均呈现乳白色,而光明牛奶的颜色最接近于淡黄色。五种牛奶的组织形态均为均一、稳定的状态。光明和蒙牛牛奶的透明度较低。在质构方面,五种牛奶样品的颗粒感、滑爽感和粘度均无明显差异,五种样品品评时,基本无略带粉状的颗粒感,吞咽过程中无异物感,过程很舒畅,舌尖的厚重感均一般,说明粘度一般。由于五种牛奶样品均为全脂牛奶,故均有一定的脂质感,但并不是非常明显,相比较而言,光明和蒙牛牛奶较其他三种牛奶的脂质感更明显。通过比较脂质感与透明度的描述性检验结果,发现具有较明显脂质感的样品,其透明度较低。在风味方面,五种牛奶样品中的异味、谷物味、烧煮味、纸包装盒味、金属味、酸味和涩味均未被检验出,说明产品特性均较好,无明显影响产品品质的特殊异味。通

过比对奶制品所特有的奶香味和奶甜

味,我们发现五种牛奶的奶香味和奶甜味均较明显,其中,在奶香味上,进口牛奶的奶香味均较国产牛奶强烈,同样在奶甜味上,进口牛奶的奶甜味也均比国产牛奶明显,而在国产牛奶中,伊利的奶甜味较明显,光明牛奶和蒙牛牛奶的奶甜味略逊,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奶源地的区别所致。在后味方面,我们发现酸味上,五种牛奶制品都没有酸味,说明并未发生酸败。奶甜味和奶香味的后味上,进口牛奶均强于国产牛奶,其中,德运牛奶较其他品牌牛奶明显。伊利牛奶的后味脂质感相对较低,饮用时的厚重感稍逊。从以上结果我们发现,进口和国产牛奶的奶香味和奶甜味的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有:(1)奶牛饲养环境差异;(2)牛奶生产工艺差异;(3)牛奶保鲜工艺差异。

图2 五种牛奶样品感官嗜好性评价主成分分析图

图2 展示了五种不同品牌牛奶的感官嗜好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图,其中所选取的指标为粘度、口感、甜味、后味、奶香味,观察主成分分析图,发现其第1、第2 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1.23%,故第1、第 2 主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表

征整体数据的特征。从感官嗜好性评价的PCA 图中,我们发现五种牛奶的分布区域均集中在中心区域,五种牛奶并不能被

区分开,说明五种牛奶样品的感官嗜好性评价的差异较小,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品评员对味觉的感知和嗜好性存在一定差异所导致。图 3 为主成分 1 和 2 的因子荷载图,从图中可

看出,第1 主成分主要由奶香味、甜味、后味和口感决定,即第 1 主成分代表了牛奶的口味,其口味越好,其受欢迎程度越大。第 2 主成分主要由粘度决定,其反应了牛奶的质构特性,但由于第 2 主成分的贡献率比第 1 主成分低,故决定牛奶受欢迎程度的主要因素为牛奶的口味,其次为牛奶的质构特性。因此,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一个具有良好口味的牛奶,将受到更多青睐,因此牛奶生产厂家应多在牛奶口味和质量上多下功夫。

2.2 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

图4 和图5 分别为电子鼻测定的五种牛奶样品的PCA 图和LDA 图。从图4 中,我们发现利用电子鼻测定五种牛奶样品,其PCA 图的第 1 主成分和第 2 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为99.00%,而有文献指出主成分总贡献率超过70%~85%,说明此方法

适用。此时,识别指数DI 值为92.90%,故电子鼻的PCA 分析可较好区分五种牛奶样品。结合图 4 和图5,发现在PCA 图中,五种样品得到较好区分,在LDA 图中,两种进口牛奶同三种国产牛奶的区分度明显。将PCA 图结合感官描述性评价分析,发现该结果与感官描述性评价中的奶香味评价结果较一致,故可能是由于进口牛奶与国产牛奶在奶源和加

工工艺方面的区别,造成样品间的奶香味差异。图 6 和附录图 1 为电子舌测定的五种牛奶样品的PCA 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发现,同种样品间表现出明显的聚类特性。同时,此图的识别指数DI 值为100%,充分说明图中五种样品均能被较好的分类区分。第 1 主成分和第 2 主成分的总贡献率为99.50%,而第1 主成分的贡献率为89.40%,从中不难发现,第1 主成分和第2 主成分可完整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另外,五种牛奶样品在电子鼻的主成分分析图上的分布规律为伊利独立于其他四种样品在PCA 图的上部;蒙牛和光明距离较近,位于PCA 图的左下角;德运和风车牧场在PCA 图的右下角,结合感官描述性分析结果,现可能由于五种牛奶样品在奶甜味方面的差异导致。观察图7 及附录图 2 的电子舌测定LDA 图,发现此时的识别指数DI 值也为100%,且同种样品间的聚集度较PCA 图高,并且与电子鼻的LDA 图一样,电子舌的LDA 图也可将国产牛奶和进口牛奶区分开。结合图6 和图7,充分说明利用电子舌可较好区分五种牛奶样品。比较电子鼻和电子舌的PCA 图,发现虽然电子鼻和电子舌均能有效区分五种牛奶样品,但我们发现电子舌测定结果中同种样品间聚集度较电子鼻高,究其缘由,可能是由于电子鼻的测定方法是将测定探头置于密闭的顶空进样瓶上方3cm 处测定,故易造成一定差异,而电子舌的测定方式是将测定电极插入样品中进行测定,测定过程中,液体均匀分布在检测探头周围,故受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小。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电子鼻检测时获取的样品信息主要来自于奶制品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而电子舌检测时获取的信息是来自于奶制品中的所有物质(包括挥发性,半挥发性,难挥发性物质等),因此电子舌较电子鼻能更完整获取样品信息,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比较电子鼻和电子舌的LDA 图,发现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可将五种品牌牛奶区分开,同时,由于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的奶源等差异,两图

中三种国产牛奶和两种进口牛奶间的区分度明显。综合以上结果,说明鉴于品评员间的差异性,传统的感官评价并不能区分五种品牌牛奶,而电子鼻和电子舌均可有效用于五种品牌牛奶制品的甄别和溯源分析,故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式,其较传统的高效液相,气相方法等具有更高效、简便和快捷的优势。

总结

本文首先利用感官描述性评价对五种不同品牌的牛奶样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以了解各样品感官特性的区别,并选取相关特性,进行感官嗜好性评价,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易影响饮用者嗜好性的感官特性。随后采用电子鼻、电子舌进行数据采集,进而对相应的响应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判别函数分析法,进行区分。感官描述性实验结果,说明五种品牌牛奶均呈现均一、稳定的形态,颜色均为白色或乳白色,均无异味,奶香味明显。其中,光明和蒙牛牛奶具有较明显脂质感和较低透明度,进口牛奶的奶甜味和奶香味强于国产牛奶。由于品评员对特定味觉的感知能力和嗜好性的差异,故五种牛奶样品的感官嗜好性差异较小,而依据第 1 主成分和第 2 主成分的因子荷载图,发现决定牛奶受欢迎程度的主要因素为牛奶的奶香味、甜味、后味和口感,即牛奶的口味,其次为牛奶的质构特性。

通过分析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结果可知,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均能较好区分五种不同品牌牛奶,同时发现牛奶制品的奶香味对电子鼻的区分结果起主导作用,而牛奶制品的奶甜味对于电子舌的区分结果起主导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品牌牛奶和进口牛奶的区别主要在奶香味和奶甜味上,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奶源差异,加工处理方式差异等导致。牛奶的口味易影响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嗜好性,因此,应在产品的口味方面多下功夫,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鉴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系统优良的甄别能力,可以结合传统的感官评价分析方法,更多应用于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掺伪鉴别和溯源分析中。

食品营养检测毕业论文范文

食品营养检测毕业论文范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 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 探析河南省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设置 思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和营养保健关注程度的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急剧增加,同时,对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对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必须以市。 题目: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该如何教学 思路: 近两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企业自身的关注,正努力提高食品品质检验人员的素质。本文通过调查近两年食品企业招聘品质检测人员的要求,发现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一般要求食品检测人员要有大专或中专学历,并要求工作经验。得出高职院校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走工学结合的。 题目:探析如何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效率 思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安

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各种食品问题被曝光。为了促进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提供给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效率进行了简要探析。 题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与实践能力调查分析 思路: 本文主要通过对河套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2010届、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进行食品企业行业人才需求与实践能力问卷调查,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岗位群和食品企业的人才需求,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今后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为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解决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的供求矛。 题目: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思路: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教学的总结,构建了满足行业岗位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题目: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 思路: 一名优秀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随着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及正确饮食习惯的形成,食品营养与检测成为目前最紧缺的职业之一。本文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探讨了培养 4+1 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论文模板

编号201110287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饮料…杀菌生产工艺研究 分院名称园林科技分院 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马文鹏副教授 2016 年3月13 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前言 (3) 1. Q-238(水晶装)蒸汽杀菌必备设备 (3) 1.1杀菌时需要的设备 (3) 1.2表1Q-238蒸汽杀菌工艺参数表 (3) 2.1Q-238(水晶装)杀菌前的准备工作 (3) 2.1检查杀菌釜设备状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检查冷水罐及需要运行阀门状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杀菌釜杀菌前排水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8.结论 (3) 9.参考文献 (3) 10.致谢 (4)

。。。。。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植物蛋白饮料巴旦……………………………产品质量愈加优质! 关键词:巴旦木饮料………生产工艺 前言: 。。。。。。木为主要原料,……………………………通过杀菌工艺的执行力,来说明杀菌工艺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1. 。。。。。蒸汽杀菌必备设备 1.1杀菌时需要的设备: 。。。。。。。。添加泵、1#-4#杀菌釜、冷却塔; 1.2表1Q-238蒸汽杀菌工艺参数表 通过表1 可以看…………………………….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来进行操作。 2.1.。。。。。前的准备工作 8.结论 杀菌过程中,Q-238杀菌工艺分为两次升温………………. 因此,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Q-238一定要严格按照蒸汽杀菌的工艺来执行。 9.参考文献 【1】王崇恒,幸桂英;12K-1型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效能测试[J];消毒与灭菌;1988 年02期

食品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 重组乙醛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 职称: 师: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菌株...................................................... 1.1.2培养基.................................................... 1.1.3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乙醛脱氢酶的表达和制备................................... 1.2.2 乙醛脱氢酶的纯化......................................... 1.2.3 乙醛脱氢酶活力测定....................................... 1.2.4 蛋白含量测定............................................. 1.2.5 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 1.2.6 乙醛脱氢酶酶学性质....................................... 酶的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 ................................. 金属离子和其他化合物对酶活力的影响 .........................

无损检测大作业-小论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报告 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领域的应用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市,21001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无损检测领域中常用技术,如超声、射线、渗透、涡流、磁粉等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举例具体说明了超声波在道桥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应用中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预测道桥无损检测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波;道桥;应用与发展 Introduction to NDT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bridge Wang Yan (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commonly used in the field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iques, such as ultrasound, radiation, penetration, eddy current, magnetic and other conventional NDT techniques,specific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in bridge, and analyze the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in road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that exist in bridg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iques to predict bridge future trends. Key words:NDT technology; ultrasound; bridg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1.引言 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在不破坏或损坏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来探测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结构件等内部和表而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作出判断和评价[1]。 近20年来,在我国的道桥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大批既有道路与桥梁相继进入老化时期。为此,为了确保道桥结构的安全运营,对道桥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桥检测工作亦由此愈发显得重要。目前国内外在道桥检测方面继出现了许多现代检测技术与检测方法,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国内外学者关注最多的是桥梁的健康诊断无损检测。道桥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无损检测体系[2]。文中扼要地介绍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2. 无损检测及其新技术 1.1常规无损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是产品质量控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随着产品复杂程度增加和对安全性的严格要求,无损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2018年食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整理

2018年食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整理 食品毕业论文题目主要涉及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检验、微生物食品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方面,我们写作食品论文时,应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最新动态进行选择,符合论文选题的标准,下面就列举一些食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选择参考。 1、协同第三只手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探究--基于食品安全的视角 2、保定市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3、消费者食品安全安心度指数的编制 4、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5、物联网融合环境食品安全云平台用户模型 6、论警察权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7、网络食品销售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现状及建议 9、食品安全犯罪新特征的中观分析 10、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对策 11、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分析 12、浅析食品安全监管 13、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14、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探讨 15、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16、论中国食品卫生与安全标准之保健品的监督与管理 17、动物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18、我国网购食品安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9、论《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适用 20、海外代购食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问题探讨 21、试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22、依法治国背景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23、浅析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4、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检验研究 25、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26、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构建 27、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8、理化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29、浅谈动物饲料和食品安全的关系 30、我国食品安全的信用与执法机制研究 31、大众传媒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责任 32、谈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的重要性 33、食品安全信息与风险监测评估研究 34、食品安全管理面临机遇和挑战 35、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 36、高校食品安全保障与管理模式分析 37、我国品牌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及其政府监管 38、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现状及应用 39、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立法的建设性思考 40、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应重视雇员作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论文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文献综述 题目: 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及其检测姓名: 木日西提江 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专业: 食品科学 班级: 071班 学号: 074031156 指导教师: 王伟 2010年12 月7 日

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及其检测 摘要: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食物中毒作为最典型的一大类食源性疾病更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凡是导致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破坏,引发机体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被称为毒物。毒物随食物或毒物被当作食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被称为食物中毒。本文以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为出发点,对常见食物中毒分为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微生物性三大类,叙述其中毒原理及常见症状,描述食物中毒的发病原理,发病症状,检验方法(包括快速检验)。并详细描述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关键字致病菌沙门氏菌检验快速检验 正文 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 一、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其中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 (一)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二)亚硝酸盐中毒:俗称“工业用盐”。摄入亚硝酸盐0.2-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导致死亡。发病急,中毒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急救处理:催吐、洗胃和导泻以消除毒物;应用氧化型亚甲蓝(美蓝)、

食品科学生物技术相关毕业论文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 1. (字数:12011,页数:18 128) 2. (字数:10805,页数:21 128) 3. (字数:6241,页数:16 118) 4. (字数:11756,页数:25 128) 5. (字数:8690,页数:28 118) 6. (字数:8825,页数:19 118) 7. (字数:13130,页数:31 128) 8. (字数:16585,页数:34 128) 9. (字数:8116,页数:22 118) 10. (字数:19029,页数:38 128) 11. (字数:9601,页数:23 118) 12. (字数:11376,页数:23 128) 13. (字数:10574,页数:26 128) 14. (字数:13658,页数:35 128) 15. (字数:3154,页数:20 118) 16. (字数:8806,页数:20 118) 17. (字数:20237,页数:44 128) 18. (字数:12474,页数:32 128) 19. (字数:15855,页数:34 128) 20. (字数:7350,页数:21 118) 21. (字数:10648,页数:32 128) 22. (字数:14048,页数:35 128) 23. (字数:9839,页数:30 118) 24. (字数:15543,页数:31 128) 25. (字数:9740,页数:32 118) 26. (字数:31338,页数:66 128) 27. (字数:6021,页数:15 128) 28. (字数:11178,页数:36 128) 29. (字数:10683,页数:17 148) 30. (字数:9466,页数:18 128) 31. (字数:10607,页数:20 128) 32. (字数:4713,页数:15 148) 33. (字数:9213,页数:18 118) 34. (字数:11911,页数:28 128) 35. (字数:6574,页数:15 148) 36. (字数:10477,页数:20 128) 37. (字数:9560,页数:17 118) 38. (字数:6398,页数:17 118) 39. (字数:7012,页数:16 118) 40. (字数:12200,页数:22 128) 41. (字数:10759,页数:18 128) 42. (字数:5082,页数:17 148) 43. (字数:10310,页数:20 128) 44. (字数:10419,页数:27 128) 45. (字数:10370,页数:23 128) 46. (字数:6170,页数:18 118)

超声波探伤论文-超声波探伤毕业论文

摘要 本毕业设计的课题是板材焊缝超声波探伤测试。主要任务是在掌握过程设备制造流程和焊接缺陷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超声波探伤技术在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探伤检测中的应用,并给出焊缝返修的具体方案。本文详述了国外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并在简述过程设备制造、焊接及无损探伤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探伤技术及其在焊缝无损探伤中的应用及评定等级和注意事项。针对给定的板材焊缝,通过实验检测该焊缝的缺陷,本文详细介绍了试块选用,设备调试,现场探伤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给出了现场探伤、缺陷定位和长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并通过GB11345-89标准对试验中检测到的缺陷进行了等级评定并得出了检测工艺卡。 关键词:焊缝;超声波探伤。

Abstract The task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plate weld ultrasonic testing. The main task is to master the proces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welding defects and its causes, study of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steel pressure vessel butt welded joint flaw detection, and gives the concrete plan of the weld repair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ultras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n the proces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welding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based on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eld NDE and rating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For a given plate welding, the weld defects detection by experi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st block selection, equipment commissioning, on-site inspection of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s on-site testing, defect location and length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hrough the GB11345-89 standard to test the detected defects were rating and the detection process card. Key words: Weld; ultrasonic testing

食品分析论文

食品营养与健康 XXX (****大学 2010级应用化学班学号:*********) 摘要: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大大增强,现在人们已不单单追求“吃得饱,穿的暖”,而在意怎么样吃的比较营养,比较健康了。饮食可以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让身体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那么,怎样的饮食才算是营养健康的呢? 关键词:食品;营养;健康;科学配餐 正文: 一、食品的基本构成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的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蛋白质中应有1/3以上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维生素要按供

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食物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和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二、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关系 饮食(又称“膳食”)是指我们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饮料。所有的食物都来自植物和动物。人们通过饮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维护自身健康。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民族素质。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饮食过度会因为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糖尿病、胆石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甚至诱发中瘤,如乳腺癌、结肠癌症等。不仅严重影响健康,而且会缩短寿命。饮食中长

食品检验论文生物检测技术应用论文

食品检验论文生物检测技术应用论文摘要:生物检测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强有力的发展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食品安全质量。目前我国食品检测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重视食品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及完善,对于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质量均具有重要价值。 1、前言 与以往的生活生活方式不同,现代社会的人们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世界都得到了极大丰富与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得当前社会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因此系统、科学的食品检测技术仍有效的满足人们对于此方面的要求。为谋求食品安全,国家食品安局逐渐加强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力求食品检测技术能更加全面、有效的发挥其实用价值,以保障食品安全。 2、食品检验中的生物检测技术 食品检验中的生物检测技术是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化的检测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项检测技术: 2.1 酶检测技术 我们目前所食用的食物大部分是经过农药喷洒灭虫处理的,有时有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由于酶检测技术对此类食物检测的敏感性较其他检测技术高,而且检测的准确性也是及其有保障的,因此对疑是此类的食物,最多的是运用酶检测技术。尤其是将酶检测技术与免疫检测技术结合在一起时,这种联合检测技术对非肉类食物如水果类中常用的灭菌剂具有较高的灵敏性。酶检测技术在国外已被普遍用于农药残留的分析中,而国内由于技术受限,技术尚不成熟,但仍取得较大的进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实际应用价值。[1] 2.2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在食品生物检测技术中,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广受食品检测员喜爱的一种检测方法,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检测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最开始是被用于体外转基因检测的一种技术。通过应用该项技术能有效的将体外固定的短链DNA基因片段快速的扩增至研究者需要的程度以便于试验研究。此次技术具有精准性。目前此项检测技术已被成功應用于食品微生物遗传性质检测中,并深受社会好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项技术的作用机理是对疑是导致食品污染的微生物的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扩增,进而初步判断扩增微生物是否是导致食物污染的罪魁祸首,或者判断食物是否受到此种微生物的污染。虽然这项检测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及灵敏度,但不能除外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如果食物中存在已经死亡的微生物,而这项技术恰巧被用于死亡微生物的检测,那么此时的结果便会呈现出假阳性,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或错误。[2] 2.3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对外食品贸易增加,使得食品种类更加多样化,传统的食品检测技术已不能满足此时食品检测需求。而生物芯片检测技术作为其中高质量、高通用且检测速度快,检测质量高、检测精准的新技术则恰恰满足了食品贸易中食品生物检测的需求。就目前生物检测技术的 发展状况来说,生物芯片检测技术是所有食品生物检测技术中检测速度最快且最为适用的高新技术,而其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完全符合食品进出口贸易中对食品生物检测的需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进出口贸易中,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及较好的发展前景。[3] 2.4 生物传感器技术 敏感原件作为生物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传感的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敏感识别原件包含的酶、抗原、细胞、微生物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因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的理论研究 系(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2006级4班 学生姓名李荣 学号2006080927 指导教师吴新华 职称讲师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八日

独创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十八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十八日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针对波无损检测技术进行理论研究,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发展现状,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是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测技术,应用领域更广,适用范围更宽。然后细致的分析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特性,基于超声波的优良特性,和传播机理,进行器件或工程的无损检测,并分析了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的噪声干扰来源,提出了降低噪声的方法。尝试用计算机模拟系统通过仿真软件来处理超声波无损检测过程中的庞大的数据信息。直观准确地定位缺陷的位置和类型。最后介绍了超声波在无损检测领域的两种典型应用,建筑方面,可以通过超声探头,利用声波的反射的折射来检测混凝土路基的厚度,电力系统方面,利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确定次绝缘子的寿命定位绝缘子中缺陷的类型的具体位置,快速有效的解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超声波;无损检测;计算机仿真;瓷绝缘子

食品分析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高效、高灵敏度、范围广、流动相选择范围宽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化学、药物及食品卫生领域广泛应用,是现代分离测定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原理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食品分析应用 The application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food testing Abstrac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romatograph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high sensitivity, wide range, mobile phase to select a wide rang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biochemistry, medicine and food hygiene, and the important means of modern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food testing. Key words: HPLC Food analysis Application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的主要方面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规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约十亿人次,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也相当高,平均每年有1/3的人群感染食源性疾病[1]。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也频繁发生,人们广为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诸如:蔬菜残毒事件、红心鸭蛋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均属于此类。食品中的各种残留物、添加剂和污染物对机体有一定的毒性,多数都能产生致癌、致畸作用,若不加以控制,将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危害。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新的分析测试仪器也被不断开发[2]。采用高效、可靠的分析技术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杜绝超标食品进入市场是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项发展前景非常好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指标快速检测中的表现尤为出色。它融合了液相和气相两种色谱分析方法的优势,因而功效更明显,在食品检测工作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高效液相色谱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分离、分析、纯化有机化合物(包括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有机化合物的无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它是色谱分析法的一个分支,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经典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问世以来,因其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好、能分析高沸点但不能气化的热不稳定生理活性物质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食品分析、药物及临床分析。近年来,随着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工作站软件的开发,以及与质谱等仪器的联用,大大拓宽了HPLC的应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论文

国内外五种著名全脂牛奶感官评价分析及其 电子鼻、电子舌、色差仪甄别初探 朱作容 2012140167 12食品 摘要:本文选取五种不同品牌的牛奶(光明、蒙牛、伊利、德运和风车牧场),通过感官评价分析,了解国内外奶制品的差异,及当代年轻人对奶制品的饮用嗜好,并探索电子鼻和电子舌用于甄别不同品牌牛奶的可行性。感官描述性实验结果发现五种品牌牛奶均呈均一、稳定的形态,奶香味明显。其中,光明和蒙牛牛奶具有较明显脂质感和较低透明度,进口牛奶的奶甜味和奶香味略强于国产牛奶。感官嗜好性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决定牛奶受欢迎程度的主要因素为牛奶的奶香味、甜味、后味和口感,即牛奶的口味,其次为牛奶的质构特性。最后,发现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均能较好区分五种不同品牌牛奶,牛奶制品的奶香味对电子鼻的区分结果起主导作用,而牛奶制品的奶甜味对电子舌的区分结果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牛奶;感官评价;电子鼻;电子舌;色差仪; 引言: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牛奶中含有的丰富活性钙,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而且牛奶中的乳糖可促进人体肠壁对钙的吸收,从而调节体内钙的代谢,增进骨骼的钙化。因此,牛奶已成为人类日常饮食中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感官评价能较客观地了解人类对于相关食品的味觉,嗅觉和视觉感受,可直接为食品工业企业及时解决生产问题。但其尚存在重现性较差,个体差异大等缺点,而模拟仿生检测设备电子鼻、电子舌和色差仪恰好能弥补感官检测的缺陷。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主要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以更直观的方式分析复杂体系的整体“信息轮廓”。随着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检测分析技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他们在食品行业和制药行业中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食品行业中,其涉猎领域包含区分识别分析新鲜度判别熟度测定等。浙大学使用便携式电子鼻测定区分纯牛奶中掺入奶粉奶或蒸馏水的混合奶,发现电子鼻可准确区分纯牛奶和奶粉奶,且掺有不同比例奶粉奶或水的样品在结果分析中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等利用电子舌,很好地区分了新鲜牛乳和变质牛乳。利用电子舌,区分不同原料乳,发现运用线性判别分析和簇类的独立软模式进行数据分析可实现对乳房炎牛乳正常牛乳的区分,正确率达95%。本实验挑选65 受过系统性感官评价课程培训的食品专业大学生担任品评员,对五种牛奶的不同感官特性进行评判打分,结合描述性评价和嗜好性评价结果,以分析五种牛奶的感官区别、了解国内外不同品牌牛奶的差异,及当代年轻人对乳制品的饮用嗜好,为我国奶制品企业未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鉴于电子鼻和电子舌优秀的鉴别能力,故本实验利用电子鼻、电子舌和色差仪检测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了解电子鼻和电子舌对市售五种著名国内外同类牛奶进行区分的可能性,以期为未来基于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的奶制品追根溯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光明(Guangming)全脂灭菌纯牛奶(1L 装利乐包,光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蒙牛(Mengniu)全脂灭菌纯牛奶(1L 装利乐包,内蒙古蒙牛

无损检测论文

无损检测导论 论文 题目: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及设备 系(院):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检测。超声波检测应用主要包括在工业上对各种材料的检测和在医疗上对人体的检测诊断,通过它人们可以探测出金属等工业材料中有没有气泡、伤痕、裂缝等缺陷,可以检测出人们身体的软组织、血流等是否正常。运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的仪器称之为超声波探伤仪。它的原理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方法通常有穿透法、脉冲反射法、串列法等。 关键词:超声波检测的原理超声波检测的应用超声波检测仪器及原理

1 超声波检测原理 1.1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在均匀连续弹性介质中传播时,将产生极少能量损失;但当材料中存在着晶界、缺陷等不连续阻隔时,将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和衰减等现象,从而损失比较多的能量,使我们由接收换能器上接收的超声波信号的声时、振幅、波形或频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测定这些变化就可以判定建筑材料的某些方面的性质和结构内部构造的情况达到测试的目的。当超声遇到缺陷面时,反射回波幅度会异常增大,根据反射幅度、延迟和相位等就可以判断缺陷的位置、面积和形状。 1.2超声波检测方法 利用超声波探伤,主要有穿透法探伤和反射法探伤两种方式。 穿透法探伤使用两个探头,一个用来发射超声波,一个用来接收超声波。检测时,两个探头分置在工件两侧,根据超声波穿透工件后能量的变化来判别工件内部质量。 反射法探伤高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脉冲激励信号作用在探头上,所产生的波向工件内部传播,如工件内部存在缺陷,波的一部分作为缺陷波被反射回来,发射波的其余部分作为底波也将反射回来。根据发射波、缺陷波、底波相对于扫描基线的位置可确定缺陷位置;根据缺陷波的幅度可确定缺陷的大小;根据缺陷波的形状可分析缺陷的性质;如工件内部无缺陷,则只有发射波和底波。 超声波的接收和产生原理相似,当超声波遇到不连续性时,即会产生反射,反射的超声波使压电晶片振动,继而在压电晶片两端产生电压。最主要是如何将电脉冲转化为探伤仪屏幕上的波形,模拟机是通过显像管显示的。显像管的图像是电子打在荧光物质上,使荧光物质发光;电子经过一个电场而改变方向,打在屏幕的不同位置,使屏幕显现图像。显像管x 方向上的电压是探伤仪加在压电晶片上的电 压,y方向的电压是压电晶片振动产生的电压, 这样就形成了屏幕上的波形。 在工业超声波检测中,超声波的反射特性 主要用于探测材料中的缺陷。以最常用的A 型显示测超声脉冲反射法探测为例: 超声波探伤仪中高频脉冲电路产生的高 频脉冲振荡电流施加超声换能器中的压电元 件上,激发出超声波并传入被检工件。超声波 在被检工件中传播时,若在声路上遇到缺陷。 将会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反射回波被探头接收 转换成高频脉冲电信号输入超声波探伤仪的 接收放大电路,经过处理后在超声波探伤仪的

食品分析论文

食品分析综合报告 姓名:朱英呈学号:1202062031 班级:12食品(2)班系别:生物系食品专业 摘要:食品分析是关系食品质量和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很多方面离开国际水平尚有一定的距离。食品分析作为食品科学和食品加工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食品科学的发展和食品加工业的进步起了突出的作用。未来的食品分析绝不会是现在意义上的只测定食品中的水分、灰分、酸度、总蛋白质和纤维素等一些粗糙的常规指标。瘦肉精又称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猪肉的瘦肉率。 关键词:分析、检验、色谱、化学、指标 正文: 近年来, 食品仪器分析的发展十分迅速, 一些学科的先进技术不断渗透到食品分析中, 形成了日益增多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 从而使仪器分析在食品分析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 并成为现代食品分析的重要支柱。科技水平先进的国家在食品分析中已基本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代替手工操作的老方法, 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及可进行光谱扫描的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均得到了普遍应用, 加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有力推动了食品仪器分析的发展, 使得食品分析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瘦肉精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化学名为“2 -[(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3,5-二氯苯甲醇盐酸盐”,药品名为“克喘素、安哮素、舒喘宁、双氯醇胺”等。它是一种营养兴奋剂,属β-兴奋剂类激素。给猪喂食瘦肉精可以增加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瘦肉精能耐受 100℃高温,经126℃油煎5分钟才会破坏减半,常规烹调对肉食品中的瘦肉精残留起不到破坏作用。人类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后会发生中毒,会出现手足麻木,头晕、手抖,血钾低,肌肉震颤、心慌、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会引起心动过速、神经过敏、头痛、肌肉痛等症状,也可能会导致死亡。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食品检测论文范文2篇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食品检测论文范文2篇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探析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不断暴露出食品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我国出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检测条例,有效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发展。在新形势下,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才能更好地促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保证我国餐饮行业的持续发展。 1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及现状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食品的安全问题是政府形象的保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共问题,因此,积极地进行食品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来看,欧美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措施,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在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些食品安全监管方式,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09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它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分工,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以及食品安全评估,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食品安全监测的力度。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相关的监管工作,严格

遵守了《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积极采用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进行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随着相关工作的开展,相关的监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覆盖了我国31个省市以及8个菜种18个食品辅助原料,为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又出台了《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效完善了我国餐饮服务食品监管机制。 2积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制不够完善,出现的许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苏丹红、口水油、毒猪油等,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近几年来,我国由于食品所引发的疾病在餐饮服务中占据了70%~80%之多,从2010年以来,由于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共276起,其中食物中毒的人数有11000万多人,死亡人数190人,与之前相比较,有所增加。因此积极进行我国食品安全监测势在必行。近年来,地沟油、麦乐鸡事件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了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餐饮服务中,材料到餐桌,是餐饮服务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材料的加工及消费中的不合理环节,都会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影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不仅能够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还为一些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标准。 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控制和检测分析 在餐饮服务中,都是通过及时加工、销售、服务等方式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在我国餐饮行业中,相关的服务门槛较低、服务部门的销售管理水平低、缺乏安全以及风险意识,同时,不具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