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标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标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标准

河南省电力公司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河南省电力公司

二??七年十月

编制说明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担负着电网运行状况监控的重要任务,系统一旦投运将难以停运,因此在系统投运前必须经过规范的交接验收。为规范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交接验收,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装调试质量,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制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是在施工部门完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基础上进行的部分项目的抽查性检测。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验收程序、组织机构、验收项目、验收标准及测试记录等。本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格式规整、操作性强。对于分清设备新装调试与工程验收检验的工作界面、促进基建与生产验收人员各尽其责,规范基建生产交接验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标准化作业的基本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河南电网110kV-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建、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工作,35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参照执行

目录

1总则 (5)

2适用范围 (5)

3引用标准 (6)

4现场验收条件 (6)

4.1应具备的条件 (6)

4.2应提交的图纸资料 (7)

5验收组织管理 (8)

5.1验收时间 (8)

5.2验收组织流程 (8)

5.3验收方案 (8)

5.4验收流程框图 (9)

5.5验收组织机构 (11)

5.6职责 (11)

6验收内容 (12)

6.1验收范围 (12)

6.2验收内容 (12)

7验收要求 (12)

7.1验收记录要求 (12)

7.2验收文件的编制 (13)

8验收项目及记录 (13)

8.1硬件检查 (13)

8.2软件检查 (15)

8.3遥测功能检查 (18)

8.4遥信功能检查 (18)

8.5遥控功能测试 (19)

8.6遥调功能检查 (19)

8.7同期功能测试 (19)

9综合验收项目 (20)

9.1远动系统验收 (20)

9.2 GPS系统对时检查 (21)

9.3接入本系统的其它智能设备 (21)

10测试报告及验收结论 (22)

附录A四遥信息测试表(抽测) (24)

附录B 110kV/220kV自动化系统技术指标汇总 (26)

附录C验收报告 (27)

附录D缺陷表 (28)

设备交接管理制度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产品版本密级 名称设备交接管理制度共页仓储设备交接管理制度 (仅供内部使用) 方案撰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 方案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 方案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 方案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目录 1.引言 (3) 1.1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2.设备交接 (3) 2.1设备的安装 (3) 2.2设备操作培训 (4) 3.设备的维修保养 (4) 3.1设备的保养 (4) 3.2设备的维修 (5) 4.设备管理单据 (6)

1.引言 1.1目的 保证公司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保持其技术状况完好并不断改善,提高公司装备素质。把好设备的检修质量关,健全设备使用和维护规程。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营运中心-仓储部设备的交接、维护、保养管理。2.设备交接 2.1设备的安装 2.1.1.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部门或项目组的操作要求; 2.1.2公司相关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2.1. 3.设备安装后,由供应商人员进行调试,并做好记录; 2.1.4.公司相关部门和设备负责人对设备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确保设备完好后方可交接,并填写设备移交表,附表一:设备移交表

2.2设备操作培训 2.2.1.在设备交接前,设备供应商须向部门提供设备操作说明书等有关设备的资料明细; 2.2.2.由公司相关部门联系供应商,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前的培训,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步骤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 2.2. 3.在初期使用过程中,须有设备供应商人员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3.设备的维修保养 为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运行和维修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强化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1设备的保养 3.1.1一级保养,由操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确保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良好、安全运行;

铁塔建设及验收要求规范

3.2.4铁塔基础 3.2. 4.1铁塔基础施工应根据建设单位确定的征地范围,平整场地,根据施工图进行准确的定位放线,并确定±0.000相应的绝对标高,特殊位置应判断铁塔和机房地形摆布位置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2. 4.2根据放线要求和施工图规定进行基础人工开挖,开挖时若遇坚硬岩石,严禁采用爆破方法进行施工。 3.2. 4.3基础开挖必须有施工单位的技术督导现场监督,及时核对当地的实际地质条件与地勘结果,若有偏差,需立即通知设计单位,对设计进行复核和变更。 3.2. 4.4基坑(槽)开挖至设计要求深度,并预留相应的管道孔位后,由建设、铁塔设计、地勘、监理等有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槽,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一次性浇筑砼垫层封闭地基,若有疑问或不符合要求应及时处理整改。 表3.2.4.4土方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3.2. 4.5基础砼和钢材工程 3.2. 4. 5.1基础用材料 A水泥:宜用大厂水泥,进场水泥必须在保质期内,具有合格证,若对质量有疑问时,还应按质量标准进行抽检复验; B钢材:进场钢材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加盖销售红章和试

验报告,并按检查标准进行抽样送检(进场一批抽验一批),合格后方能使用。 C模板:模板必须牢固,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接缝应严密不漏浆,砼浇筑前应对木模板浇水湿润,钢模板应刷隔离剂。模板内杂物泥土等应清理干净。 3.2. 4. 5.2钢材表面清洁:材料表面必须清洁除锈。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材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2. 4. 5.3施工注意事项:砼浇筑前宜按设计标号进行试配,试配合格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材料出具配合比通知单;钢筋在下料、成型等加工时,应自行检验,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加工并取样对该批钢材进行化学成份分析。 3.2. 4. 5.4钢材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钢筋绑扎和保护层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2. 4. 5.5钢材、钢筋规格品种不齐需代换时,应先经设计单位同意和验算后方可进行代换,并及时办理技术核定单,所有加工钢材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焊接、绑扎完毕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现场检查合格认可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砼的浇筑施工。

变电站验收规范标准

变电站验收规范

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 1.端子箱、机构箱: 1)箱体整齐无锈蚀。 2)电缆排列整齐,端子压接规范无受力。 3)端子箱封堵符合要求。 4)箱内元件齐全。 5)端子箱有明显接地与主接地网可靠相连,可开启门与用软铜导线可靠接地。 6)电缆牌齐全,填写符合要求(包括电缆名称,起止地点,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等)。 7)至微机保护屏去的电缆应采取屏蔽措施,并接地良好。 2.电缆沟: 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装牢固。 2)电缆沟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电缆沟清理干净,盖板齐全。 3.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要求: 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作成喇叭状,且上管口应封堵。 2)电缆管应安装牢固,并列的电缆管口应排列整齐。

3)室外电缆保护管安装牢固符合规范;电缆保护管直径、弯曲半径符合规范,无锈蚀; 电缆保护管与操作机构箱交接处设置合理;金属软管与设备固定牢固;电缆保护管封堵严密;金属电缆保护管可靠接地。 4.电缆的敷设: 1)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美观,无明显交叉,弯曲半径符合规范;并加以固定,且 电缆牌清楚。 2)在电缆终端头、拐弯处均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及电缆型号、 规格。 3)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应同层敷设。 4)电力、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单股:15d、多股:2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钢铠护套:20d,裸铅包护套:15d,无护套:10d。 ?控制电缆:10d。 5)电缆固定: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每一个支架上。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转弯及每隔500mm-1000m的地方。 ?电缆进入电缆沟、盘柜、及串入电缆保护管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封闭。 6)电缆直埋的安全要求: ?电缆埋置深度至少应距地面0.7m,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 ?且电缆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砖块或混凝土盖板。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管理规定明确了设备的交接与验收管理过程,以确保符合安全、健康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能够实现设备的正常验收交接,以及设备的安全、高效和及时投运。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机组设备检修后的交接和验收。 第三条关键名词术语解释 设备交接:是指新设备投运或设备检修后安装、检修单位与运行单位关于设备管辖职责的交接。设备交接包括查阅原始的文件资料、设备检查、设备测试、设备交接和验收证明、例外、不符合报告等方面。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负责提出本管理规定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并保证本管理规定的有效性。 第五条发电运行部负责本管理规定的执行,收集本管理规定的反馈意见,并定期提出修改意见。 第六条设备维护部 (一)提供业务范围内的技术指导 (二)检验程序的效果 (三)检查与其他功能是否匹配 (四)程序的执行 (五)提出执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六)基于经验提出对程序的改进建议 (七)检查施工是否结束和达到验收要求。 (八)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有关记录、资料、数据是否齐全 且整理完毕。 第七条发电运行部: (一)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相关的运行操作规程。 (二)检查施工方向运行方移交的资料是否齐全。 (三)检查施工是否结束和达到验收要求。 (四)负责运行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 第八条生产技术部 (一)对设备的设备交接和验收工作进行技术把关。 (二)对设备交接和验收设备的运行工作进行监督。第九条安健 环部 (一)执行环境检查和获得所需许可证。 (二)组织安全评估。 第三章执行程序 第七条生产技术部组织成立移交小组负责设备交接和验收工作。设备交接和验收小组由以下部门成员组成: (一)施工单位 (二)设备维护部 (三)发电运行部 (四)安健环部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

变电站验收规范标准 2017年2月

一次部分 一、主变压器验收检查项目: 1.主变压器交接试验项目: 1)绝缘油试验或SF6气体试验; 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3)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4)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5)测量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连接片可拆开者)及铁心(有外引接地线的) 绝缘电阻; 6)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7)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8)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9)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δ; 10)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11)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 12)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13)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 14)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15)检查相位; 16)测量噪音。 1.容量为1600kVA 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 5、6、7、8、12、14、15款的规定进行; 2. 干式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2、3、4、5、7、8、12、14、15款的规定 进行; 3. 变流、整流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5、7、8、12、14、1 5款的规定进行; 4. 电炉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5、6、7、8、12、14、1款 的规定进行; 5. 穿芯式电流互感器、电容型套管应分别按本标准第9章互感器、第16章的试 验项目进行试验。

6 分体运输、现场组装的变压器应由订货方见证所有出厂试验项目,现场试验按 本标准执行。 7.0.2 油浸式变压器中绝缘油及SF6气体绝缘变压器中SF6气体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油的试验类别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0.0. 2 的规定;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0.0.1 的规定。 2 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在66kV 及以上的变压器,应在注油静置后、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24h 后、冲击合闸及额定电压下运行24h 后,各进行一次变压器器身内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试验应按《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T 7252进行。各次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新装变压器油中H2 与烃类气体含量(μL/L )任一项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总烃:20, H 2:10, C 2H 2:0, 3 油中微量水分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变压器油中的微量水分含量,对电压等级为 110kV 的,不应大于 20mg/L ;220kV 的,不应大于 15mg/L ;330~500kV 的,不应大于 10mg/L 。 4 油中含气量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为330 ~500kV 的变压器,按照规定时间静置后取样测量油中的含气量,其值不应大于1%(体积分数)。 5 对SF6气体绝缘的变压器应进行SF6气体含水量检验及检漏:SF6气体含水量(20℃的体积分数)一般不大于250μL/L 。变压器应无明显泄漏点。 7.0.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2 1600kVA 及以下电压等级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 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3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2%;不同温度下电阻值按照式7.0.3换算: 1 2 12t T t T R R ++? = (7.0.3)

新购设备验收和移交管理

1.目的 完善和规范新增添设备管理程序,确保新增设备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本公司范围内所有符合固定资产要求的设备 3. 定义 与直接生产有关的设备/附件(下面简称:设备),且价值超过2000元/使用年限超过1年以上。 4.管理职责 4.1 新增设备到场后开箱前,由采购部门对设备负责运输、到场等前期管理工作。 4.2 对于新购置的设备所附带的附件简单且明确的,可直接由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向 设备管理部、MMS设备备件仓管人员移交,而对于中大型设备则在设备开箱时,由采购部门的设备采购人员负责牵头,由供应商参加,并会同设备管理部人员、MMS设备备件仓管人员等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到场对设备进行开箱验证工作。 5.程序与要求 5.1对于所开验设备,外观无明显缺陷,且设备装箱单所列物品清单与实物相符的, 则由采购部门的设备采购人员、设备管理部人员、MMS设备备件仓管人员共同签字对设备开箱进行确认。 5.2对于所开验设备,若外观存在明显缺陷的或设备装箱单所列物品清单与实物不符 的,则该设备管理职责仍由采购部门负责,待所发现问题解决后,再次由采购部门的设备采购人员、设备管理部人员、MMS设备备件仓管人员共同签字对设备再次进行确认。 5.3满足4.3之条款的设备在开箱后管理职责转为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管理部负责 设备就位、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采购部门必须配合设备管理部与相关供应商之间联系沟通工作。 5.4设备最终试加工/试使用验收,必须要由使用部门安排设备操作人员参加进行操 作。 5.5设备验收单由设备管理部负责设计制订,报公司确认后使用,在设备验收单必须 要有设备管理部人员、采购部采购人员、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MMS设备备件仓管人员、供应商等人员签字认可栏项。 5.6 在完成4.6之条款后,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职责将转入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 管理部负责对设备的管理并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7 随设备一同购入的设备备件,则由MMS负责清点、建账、保管及今后在维护保 养中的领用发放等工作。 5.8设备管理部应负责将设备有关商务(复印件)、技术文件、供应商联系方式等有关 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建立设备档案。 6.相关文件 无 7.相关记录 《固定资产添置、大修审批表》、《设备开箱验收单》

机电设备移交验收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机电设备移交验收管理制 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1781机电设备移交验收管理制度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ransfer acceptance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设备验收移交范围: 1、将安装准备完毕,交付使用的采掘工作面设备进行竣工验收移交。 2、对已停用的采掘工作面设备验收移交。 3、生产过程中,对更替或减缩下来的设备进行出井前后的验收移交。 4、对机电设备修复后与交旧领新时的验收移交。 5、对各单位在用、在册保管设备的移交。 二、设备移交验收办法: 1、在新工作面设备安装完工后,应服从调度室负责组织的现场移交验收。 2、采后工作面的设备,由调度室组织机电科、使用单位

和接收单位,进行现场清点验收移交。 3、在生产过程中,更替或减缩下来的设备由机电科、使用单位,回收出井单位进行地面验收移交。 4、机电设备修复后,由修复单位与委托单位进行实物验收移交,由机电科设备管理人员及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5、新领设备时,由领用单位和发放单位进行实物验收移交。 6、各单位在用与在册保管设备由机电科归口单位与使用保管单位进行帐目实物移交。 7、设备在验收移交时,要详细核实检查,并留有记录。首先移交数量,对质量问题、项目欠缺问题要当时查对。由负责单位定期处理或记载,必要时可由矿组织专题会议裁定。 8、设备验收移交时,必须按标准要求严格进行检验,各有关部门要进行验收前的严格检查,对设备质量、防爆完好质量是否按技术要求安装等问题实行逐台逐项的检验,如存在上述问题,责任单位负责处理解决。矿将具体考核情况给予罚款和质量工资分解。 9、验收移交前,机电科有关队组应和各单位进行对帐核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书

编号:Q/孔目江50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竣工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写: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20年月日时至20年月日时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孔目江50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竣工验收作业。 2、引用文件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30号令,2002年5月电网与电厂自动化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DL/T 860-2006《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DL/T 1372远动终端设备 DL/T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线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得接地 DL/T 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各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协议子集得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63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江西电网DL/T179-2000 电力系统电能量计量传输实施细则(试行)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 IEEE Std 1344—1995(R2001)IEEEStandard for Synchrophasors forPower Systems Q/GDW 131-2006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IEEEStdC37.118—2005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标准 Q/GDW 273-2009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3、验收前准备 3、1 人员要求: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移交流程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和移交流程 一、开箱验收 新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会同购置单位,使用单位(或接收单位)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丢失附件、随机备件等。专用工具、技术资料等是否与合同相符,是否与装箱单相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存入设备档案,若有缺损及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向有关单位交涉处理,索取或索赔。 二、设备安装 按照工艺技术部门(或机构)绘制的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及安装施工图、基础图、设备轮廓尺寸以及相互间距等要求划线定位,组织基础施工及设备搬运就位。在设计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时,对设备定位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应适应工艺流程的需要 (二)应方便于设备及附属设备的存放、运输和现场的清理 (三)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外尺寸、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及安全距离 (四)应保证设备安装、维修、操作安全的要求 (五)场地与设备工作匹配 应按照设备安装验收有关规范要求,保证安装稳固,减轻震动,避免变形,保证安全正常使用。安装前要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性能及安全要求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安装过程中,对基础的制作,装配链接、电气线路等项目的

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安装工序中如果有恒温、防震、防尘、防潮、防火等特殊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条件具备后方能进行该项工程的施工。 三、设备联调 设备运行测试是为了检查设备安装后的可用性,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测试。根据设备不同,进行自检测试以及连接测试。 四、设备验收与移交 (一)设备安装后的验收工作由设备使用部门、技术部门会同设备供货商,在安装、检查、安全、使用等各方面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下进行验收,做出鉴定,填写验收报告和移交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 (二)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设备开箱验收单、设备联调测试记录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后及随设备带来的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纳入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移交需使用单位(或部门)签字确认,作为存档、固定资产管理凭证、考核工程计划的依据。

铁塔验收规定

铁塔安装工程验收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移动铁塔工程安装验收管理,保证铁塔工程质量,为以后维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特制定本规定及实施细则 第2条本规定依据下列有关标准编写而成: 1.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微波铁塔技术条件(YD/T757-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部标准:广播电视钢塔桅制造技术条件(GY65-89)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5.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 第3条本规定是移动通信铁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第4条铁塔安装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本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工程中不准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 第5条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定的要求。 第6条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法规,在施工安全方面应贯彻执行劳动部门颁发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第7条本规定未列入的铁塔安装内容应按施工图设计规定办理,其指标和要求可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做出补充规定,并报主 管部门备案。 第8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指派随工代表配合施工,及时检查施工技术工作, 并组织随工检验。 第9条本规定制定的指标与国家标准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为准;本规定的解释权与修改权属省公司。

第二章工程质量职责划分 第10条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对工程整体质量负有重要责任,主要负责从工程前期准备到验收阶段的所有工作,协调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和网络维护部 门工作,及时组织实施初验和终验,对工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须及时 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11条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负有直接责任,主要负责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铁塔基础建设,铁塔主体建设等工作,并配合铁塔厂家和维护单位做好相关工 作。施工单位应遵守工程纪律、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第12条铁塔供应商负责铁塔的供应,对铁塔质量负有直接责任,有向铁塔维护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现场培训的义务。铁塔供应商应解决与铁塔相关的 技术问题,配合建设单位和维护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第13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和网络安全,铁塔维护部门应参与设计勘察,提供要求和规范,负责整个工程阶段的随工配合和验收测试,参与工程的 初验、终验等各个阶段。铁塔维护部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负有重要责任, 应指派随工代表配合施工,及时检查施工质量,并组织随工检验,积极 配合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铁塔供应商、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做好相关工 作。 第14条工程中已经验收的项目在投入使用后三年中如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属于验收人员严重失职,应发现的问题未发现、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要追 究相关各级验收签字人员的责任;如有前期工程遗留问题与记录不符的 情况,后续工序的施工及随工人员应记录存档并及时向工程建设管理部 门反映。 第二章工程前期准备 第一节工程准备 第15条工程准备阶段是指从具备工程建设的需求、完成工程设计、准备施工条件到设备到货、验货的全过程。 第16条工程前期工作是工程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 第17条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进行铁塔选址及地质勘察,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铁塔设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电力公司 二〇一八年十月 1

编制说明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担负着电网运行状况监控的重要任务,系统一旦投运将难以停运,因此在系统投运前必须经过规范的交接验收。为规范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交接验收,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装调试质量,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制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是在施工部门完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基础上进行的部分项目的抽查性检测。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验收程序、组织机构、验收项目、验收标准及测试记录等。本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格式规整、操作性强。对于分清设备新装调试与工程验收检验的工作界面、促进基建与生产验收人员各尽其责,规范基建生产交接验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标准化作业的基本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河南电网110kV-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建、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工作,35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参照执行。

目录 1 总则 (5) 2适用范围 (5) 3引用标准 (6) 4现场验收条件 (6) 4.1应具备的条件 (6) 4.2 应提交的图纸资料 (7) 5验收组织管理 (8) 5.1验收时间 (8) 5.2验收组织流程 (8) 5.3验收方案 (8) 5.4验收流程框图 (9) 5.5验收组织机构 (11) 5.6职责 (11) 6验收内容 (12) 6.1验收范围 (12) 3

6.2验收内容 (12) 7 验收要求 (12) 7.1验收记录要求 (12) 7.2验收文件的编制 (13) 8验收项目及记录 (13) 8.1硬件检查 (13) 8.2软件检查 (15) 8.3 遥测功能检查 (18) 8.4遥信功能检查 (18) 8.5遥控功能测试 (19) 8.6遥调功能检查 (19) 8.7同期功能测试 (19) 9综合验收项目 (20) 9.1远动系统验收 (20) 9.2 GPS系统对时检查 (21) 9.3接入本系统的其它智能设备 (21) 10 测试报告及验收结论 (22) 附录A 四遥信息测试表(抽测) (24) 附录B 110kV/220kV自动化系统技术指标汇总 (26) 附录C 验收报告 (26) 附录D 缺陷表 (28)

机电设备移交验收管理办法(通用版)

机电设备移交验收管理办法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15

机电设备移交验收管理办法(通用版) 一、设备验收移交范围: 1、将安装准备完毕,交付使用的采掘工作面设备进行竣工验收移交。 2、对已停用的采掘工作面设备验收移交。 3、生产过程中,对更替或减缩下来的设备进行出井前后的验收移交。 4、对机电设备修复后与交旧领新时的验收移交。 5、对各单位在用、在册保管设备的移交。 二、设备移交验收办法: 1、在新工作面设备安装完工后,应服从调度室负责组织的现场移交验收。

2、采后工作面的设备,由调度室组织机电科、使用单位和接收单位,进行现场清点验收移交。 3、在生产过程中,更替或减缩下来的设备由机电科、使用单位,回收出井单位进行地面验收移交。 4、机电设备修复后,由修复单位与委托单位进行实物验收移交,由机电科设备管理人员及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5、新领设备时,由领用单位和发放单位进行实物验收移交。 6、各单位在用与在册保管设备由机电科归口单位与使用保管单位进行帐目实物移交。 7、设备在验收移交时,要详细核实检查,并留有记录。首先移交数量,对质量问题、项目欠缺问题要当时查对。由负责单位定期处理或记载,必要时可由矿组织专题会议裁定。 8、设备验收移交时,必须按标准要求严格进行检验,各有关部门要进行验收前的严格检查,对设备质量、防爆完好质量是否按技术要求安装等问题实行逐台逐项的检验,如存在上述问题,责任单位负责处理解决。矿将具体考核情况给予罚款和质量工资分解。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标准

河南省电力公司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河南省电力公司

二??七年十月 编制说明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担负着电网运行状况监控的重要任务,系统一旦投运将难以停运,因此在系统投运前必须经过规范的交接验收。为规范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交接验收,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装调试质量,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制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是在施工部门完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基础上进行的部分项目的抽查性检测。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验收程序、组织机构、验收项目、验收标准及测试记录等。本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格式规整、操作性强。对于分清设备新装调试与工程验收检验的工作界面、促进基建与生产验收人员各尽其责,规范基建生产交接验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标准化作业的基本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河南电网110kV-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建、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工作,35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参照执行

目录 1总则 (5) 2适用范围 (5) 3引用标准 (6) 4现场验收条件 (6) 4.1应具备的条件 (6) 4.2应提交的图纸资料 (7) 5验收组织管理 (8) 5.1验收时间 (8) 5.2验收组织流程 (8) 5.3验收方案 (8) 5.4验收流程框图 (9) 5.5验收组织机构 (11) 5.6职责 (11) 6验收内容 (12) 6.1验收范围 (12) 6.2验收内容 (12)

7验收要求 (12) 7.1验收记录要求 (12) 7.2验收文件的编制 (13) 8验收项目及记录 (13) 8.1硬件检查 (13) 8.2软件检查 (15) 8.3遥测功能检查 (18) 8.4遥信功能检查 (18) 8.5遥控功能测试 (19) 8.6遥调功能检查 (19) 8.7同期功能测试 (19) 9综合验收项目 (20) 9.1远动系统验收 (20) 9.2 GPS系统对时检查 (21) 9.3接入本系统的其它智能设备 (21) 10测试报告及验收结论 (22) 附录A四遥信息测试表(抽测) (24) 附录B 110kV/220kV自动化系统技术指标汇总 (26) 附录C验收报告 (27)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制度

响水涧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制度 本制度编写人: 本制度校核人: 本制度审核人: 本制度批准人:

1总则 1.1为了保证电站设备通过检修、消缺之后,确保设备通过严格的程序、按既定的质量标准完成设备的交接验收,把好设备的检修质量关,特制订本制度。 1.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响水涧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检修设备的交接和验收工作。 2引用标准 2.1 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2.2 DL/T 507-2002《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2.3 DL/T 817-2002《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3 管理机构和职责 3.1 生技部是我厂设备检修质量验收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参与全厂设备的重大技改项目、重大异动项目、重大缺陷处理的质量验收及主设备大、小修后的整体调试。 3.1.1负责全厂设备检修质量验收工作的全过程,提出意见并做出评价。 3.1.2负责参与全厂设备检修质量分段验收、整体验收,提出意见并做出评价。 3.1.3参与全厂设备分部试运行,整体试运行,提出意见并做出评价。 3.2运行分场是检修设备交接和质量验收工作的分管部门,负责编制检修质量验收标准,对全厂或部分设备检修质量验收工作负责。 3.2.1 负责设备检修及质量验收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提出意见并做出评价。 3.2.2 负责设备检修现场的质量跟踪、监督验收的全过程管理,提出意见并做出评价。 3.2.3 负责参与全厂设备检修质量分段验收、整体验收,提出意见并做出评价。 3.2.4 负责参与全厂设备分部是试运行、整体试运行,提出意见并做出评价。3.3设备质量的交接验收应确保实行三级验收管理,即公司、分场和班组三级交接验收制度。验收实行一级否定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原则。班组负责零星验收,分场负责分段验收,公司负责整体验收。 3.4验收人员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参加检修,主动帮助检修人员解决质量问题,同时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做好验收工作,把好质量关。 3.5 验收人员对不符合检修工艺的操作方法有权否决,对未达到检修质量标准的项目或未填写“检修质量验收卡”的有权拒绝验收。 3.6检修质量管理必须按系统、分层次、程序化、责任制,做到“四个凡事”,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doc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管理规定明确了设备的交接与验收管理过程,以确保符合安全、健康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能够实现设备的正常验收交接,以及设备的安全、高效和及时投运。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机组设备检修后的交接和验收。 第三条关键名词术语解释 设备交接:是指新设备投运或设备检修后安装、检修单位与运行单位关于设备管辖职责的交接。设备交接包括查阅原始的文件资料、设备检查、设备测试、设备交接和验收证明、例外、不符合报告等方面。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负责提出本管理规定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并保证本管理规定的有效性。 第五条发电运行部负责本管理规定的执行,收集本管理规定的反馈意见,并定期提出修改意见。 第六条设备维护部 (一)提供业务范围内的技术指导 (二)检验程序的效果 (三)检查与其他功能是否匹配

(一)

(二)安健环部 第八条施工单位提出设备移交和验收申请给设备维护部,或由设备维护部提出申请。 第九条设备维护部检查设备交接和验收的条件,包括相关检修记录资料数据等,批准申请提交生产技术部。 第十条生产技术部组织移交小组成员对申请范围内的设备系统进行检查,条件具备后开始试运验收工作。 (一)组织给各有关试运单位讨论试运方案,报主管领导批准。 (二)运行人员接到《试运申请单》,审核试运申请单齐备,并对设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具备条件后方可进行操作。 (三)试运工作结束后,由试运负责人填写试运报告。 第十一条生产技术部根据设备测试结果,确定可以投运的设备系统,以及在移交之前需要返工的设备。 第四章管理要求 第十二条设备交接和验收时的要求 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安装、检修单位向运行单位提供必须的审批文件和资料。 第十三条移交小组组员的职责分配 一般根据下列原则分配职责: 第一项施工单位 (一)保证各项施工或检修工作结束,设备具备验收条件

风电场项目工程交接验收管理办法

风电场工程 生产验收交接管理办法2009年5月

目录 1 总则3 2 适用范围3 3 验收交接引用标准3 4 现场验收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验收组织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验收内容7 7 验收交接报告及结论 (9) 附录I XXX风电场工程投产验收交接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Ⅱ风电场工程投产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电场生产验收交接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规范天润新能有限公司所属风电场新安装、调试验收,提高风电场系统安装、调试质量,使现场生产交接验收工作更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网公司相关规定,结合相关风电场运行管理规程及运行经验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风电场投运前的工程移交生产验收规范,是在施工部门完成安装、调试基础上,工程部移交生产部门的交接规范。 风电场投资单位既有工程部门又有生产部门,为保证风电场的安全文明生产,运维部在生产交接验收中严格把关。本规范由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运维部提出并解释。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风电场风机设备、220kV千伏及其以下电气系统基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生产验收交接工作。

应具备的条件 4.1.1单位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升压站、线路、建筑、交通)的各分部工程自检验收必须全部合格。分部工程组成的,它具有独立的、完整的功能。 4.1.2施工、主要工序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记录、分部工程完工验收记录、缺陷整改情况报告及有关设备、材料、试件的试验报告等资料应齐全完整,工程部并已分类整理完毕,并移交于运维部。 4.1.3 工程整套启动前工程部验收工作全部完成,验收报告和缺陷处理报告完成,并移交与运维部。 应提交的图纸资料 申请交接前,工程部应移交相关的图纸及技术资料,见清单:

变电站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1.本标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1.1 工程规范 本标工程设计规范采用中国国家、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其它相关的设计要求文件。施工中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发生矛盾时由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法人负责协调解决。 1.2 工程质量 国家及部(委)颁布的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各种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本标工程。 本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验评标准执行以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其它有关规定等。 本标工程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详见本章中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清单。 以上标准若有新的标准则执行新标准,替代原有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 除上述国家及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规范、规程以外,检查验收仍需遵照如下图纸、文件: 经会审签证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 批准的设计变更; 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中有关质量的条款; 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及相关监理文件; 1.3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和措施应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本标段中标承包人应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合同签定后二个月内完成全厂施工组织总设计,并具备审查条件。 1.4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有关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应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执行。 2.工程技术条件 2.1 施工范围交接口及施工协调 接口原则是根据施工图的设计界定,接口部位的连接由后完成者实施,现场各单位的要服从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法人的统一安排、协调。 2.2 图纸交付计划 图纸交付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1 个月交到承包人,特殊项目根据承包人要求提前2 个月提交,届时承包人提出交图计划。 2.3 设备交付计划 设备交货进度按具备安装条件三个月内设备到达现场,交付计划按设备合同规定进度执行。 2.4 竣工移交 按新启规要求执行。资料在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后,根据国家档案资料规定的要求移交项目法人。 3.图纸 3.1 项目法人在合同或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项目法人及监理工程师签发有效的按规定的份数提供给承包人用于合同和进度计划的总体布置图、工程施工详图或其它技术文件,项目法人的技术文件和图纸是合同的一部分。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资料

精品文档 设备设施交接和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明确了设备设施的交接与验收管理过程,以确保设备设施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实现设备设施的正常验收交接,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稳定及时投运。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机电仪设备、管道、罐体、建构筑物等设备设施的交接和验收。 第三条术语解释 生产单元:是指按工艺流程确认的本岗位内的所有设备、电器仪表、管道、阀门、罐体等。 设备设施:指生产中长期使用,可以移动的和不可以移动的物体,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物体的总称。 建安单位:指设备安装调试单位和建筑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指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或投资者,也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体。 设备设施交接:是指机电仪设备、管道、罐体、建构筑物等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完成后,建安单位与建设单位关于设备设施的交接。设备设施交接包括原始的文件资料、设备设施检查、设备性能测试、合格证和验收证明等。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四条技改设备部负责本管理办法的执行,收集本管理办法的反馈意见,定期提出修改意见。 一、提供业务范围内的技术指导; 二、评判交接和验收的效果; 三、检查与其它功能是否匹配; 四、交接和验收的执行; 五、提出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六、提出对交接和验收的改进建议; 七、检查生产单元施工是否结束和达到验收要求; 八、检查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有关记录、资料、数据是否齐全且整理完毕。 第五条生产技术部 一、对设备设施的交接和验收工作进行监督; 二、提出对交接和验收的改进建议; 三、提出工艺改进方案; 四、组织审核试运行方案。 第六条安全环保部 一、组织设备设施安全环保风险辨识; 二、组织安全环保风险评估;

2011-4-14路基边坡交接验收管理办法

广南路路基边坡交接验收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各承包人规范路基、绿化施工单位边坡交接工作,缩短工程交接时间,加快工程整体施工进度,确保绿化施工质量,保证按期、保质、安全、有序地完成广南路工程建设任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交接各方均应遵守此办法。 一、适用范围 广南路路基边坡交接验收。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04年第3号令); 2、《关于贯彻执行公路工程竣工交工验收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交通部交公发…2004?446号);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6、《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 7、广南路土建工程施工、监理、检测有关《合同文件》等。 三、职责划分及交接验收检测项目 (一)职责划分

1、路基施工单位履行对边坡质量保证、自检、辅助抽检、协助开展质量复查等职责。 2、绿化施工单位履行质量复查、接收管理的职责。 3、路基(绿化)监理单位履行质量控制、抽检和质量评定职责,履行边坡交接的监督管理职责。同时,还应履行履行质量复查、接收后监督管理的职责。 4、边坡经交接验收合格并由绿化施工单位接收后,由绿化施工单位负责管理,接收后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质量问题由绿化施工单位负责处理,其它质量问题仍由路基施工单位负责。 (二)交接验收检测项目 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边坡每200米测4个断面,符合设计要求。边坡交验的实测项目包括:边坡坡比、边坡平台高程、边坡平台宽度、坡面顺直度、坡面平整度等。 四、边坡交验的准备工作 1、驻地办收到承包人的《路基边坡交验申请书》后,认真审核各项记录是否填写正确,检测频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及结论是否正确。 2、驻地办在以上工作完成确认该路基边坡达到交验标准后,在《路床交验申请书》上签署意见,上报总监办和业主代表处,抄送绿化承包人,由驻地办组织路基边坡交验工作 3、路基边坡交验小组由路基(绿化)总监办、路基(绿化)驻地办、路基施工单位、绿化施工单位及业主代表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