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干货版)

大国的兴衰(干货版)
大国的兴衰(干货版)

当今世界,可能再没有人比中国人更焦虑于“大国的兴衰”了。仅仅“大国”与“兴衰”两词就很容易唤起国人的自我认同,仿佛这本书是为了我们才写的。

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的力作《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1988年甫一问世,就成为里程碑式的著作,据说华盛顿每个政客的包里都有一本。关于“大国”与“兴衰”的热议持续至今,在中国范围内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大国的兴衰》之所以成为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并引起持续的阅读和关注,正是开创性地以一种全球视野,第一次把500年来的大国兴衰,放在一个统一而又相互关联的框架中思考和分析。保罗·肯尼迪在此基础上,为过往和现在的大国做了一次全面“体检”。

理所当然,这个“体检”是西式的。保罗·肯尼迪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设定了一些最重要并相互影响的指标。如同通过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肌肉类型去推断速度、力量、耐力、反应,进而判定一个人是否健康,是否具备成为一个一流运动员的潜质、能否长期保持最佳状态,保罗·肯尼迪通过以经济和军事为核心,辅以地理、人口、社会组织形式等因素,形成了一整套指标体系,对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国进行审视和判断。

肯尼迪认为:“在这一时期,任何大国的胜利或崩溃,一般都是其武装部队长期作战的结果;但也不仅如此,它也是各国在战时能否有效地利用本国可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的结果。进一步说,从历史背景上看,也是由于在实际冲突发生以前数十年间,这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与其他一流国家相比是上升还是下降所致。有鉴于此,本书认为,研究和平时期大国地位如何持续变化,同研究它在战时如何打仗一样重要。”

其实,仅仅是“大国的兴衰”这个命题,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与其在千头万绪中独自摸索、徘徊,不如暂且跟着保罗·肯尼迪,在他的大国体系里徜徉一番。看看由于各国国力增长速度不同,以及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相对地位的不断变化。

本书的上册内容,从公元15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400余年历史,对我们理解今日之世界显然又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期间,不仅出现了欧洲崛起的奇迹,大国国力此消彼长、霸主更替,列强争端波谲云诡、精彩纷呈,而且塑造了今日世界的基础和轮廓。

一、大幕徐徐拉开之际,各位主角正在享受、内耗、潜伏和打斗

公元1500年,被很多后世的学者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分界点。但是在当时,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年代在历史中有何特殊意义。此时,虽然世界各地之间的发展和互相认知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各个文明中心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了解,更多是靠在只鳞片爪的“知识”上脑补。

此前,也许最接近于世界格局概貌的描述,是处于独特地理位置的中亚地区。这里流传着世界由“四王”或“五王”统治的说法:东方人王、南方象王、西方宝王、北方马王加上中间的伊斯兰君主。但是到了16世纪,西方的东罗马帝国已经覆灭,信仰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已经统治南方的印度,北方的草原帝国正在分崩离析,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此时,有资格称为大国并参与全球竞争的,只有3个正式选手和2个替补,至于当时的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连当观众的资格都勉强。

●第一号种子选手——大明帝国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

此时的中国人口众多(超过1亿,比欧洲多一倍),文化灿烂,地理条件优越,治理有效,富有经验,具有凝聚力。所有这些,让外国来访者羡慕不已。

同时,中国技术、商业和工业都很发达。城市比欧洲大得多,商路四通八达。

中国北部的冶铁业,在11世纪末每年已能生产12.5万吨铁,比700年以后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铁产量还多!根据贝罗克的数据,直到1800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中国仍占三分之一的份额,超过整个欧洲的总和(28.1%)。

作为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地,此时的中国文武兼备,志得意满,正在享受着和平的暖阳。中华文明是东亚和东南亚仰慕的中心;帝国军队装备精良,北逐蒙古、南灭倭寇;即便以后郑和的舰队已经卸下帆索,但东太平洋上的主人仍然是汪直、郑氏父子这样的中国人(他们即使是以海盗的身份纵横大洋,也一直保持着“招安”的想法和实践)。

但是,尽管有机会也有实力向海外发展,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背对世界。这项决定当然有基于地理和战略方面的原因——帝国的威胁从来都是来自北部边疆,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物产也没有迫切的海外需求;还有来自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原因——信奉传统学说官吏们的保守性。统治阶层更关心维护和恢复过去,何况战争本身就是一种可悲的活动,对商人的疑虑也根深蒂固。结果,明朝比之前的宋朝,活力

和进取精神都大为逊色。到清朝取代明朝之后,在相同和不同的原因共同影响下,这种开放性实际上更加退化了。

明帝国没有抓住拓展海外领地进而称霸世界的机会,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动力。在当时中国人的认知范畴内,大明势力所及已经是整个天下,而帝国当然是天下之主。虽然400年间也有战乱甚至改朝换代,但与欧洲相比,这里享受着近乎奢侈的和平。

看到如下事实,我们也许能进一步体会当时中国的感受和选择。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只有大明帝国是以代表一个文明的统一国家出现在世界体系中的。而根据麦迪森的研究,一直到1820年,世界GDP总量中中国占28.7%,比排名第二至四位国家的总和(26.6%)还多。直到中国向日本割让台湾的1895年,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一的位置才被美国取代。也几乎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中国才开始以与以往不同的方式,为回到那个自己曾长期占据中心位置的舞台而努力。

一个最后的细节可以概括这段历史。1736年,即(英国)亚伯拉罕·达比在科尔布鲁克德尔的铁工场开始出名的时候,中国河南和河北的鼓风炉和炼焦炉已被完全废弃了。……这下子它们要等到20世纪才会重新恢复生产。

●第二号种子选手——伊斯兰世界

(公元)1500年以前的几个世纪中,伊斯兰世界在文化和技术上都领先于欧洲。从更大的历史和地理背景来看,伊斯兰国家在16世纪已形成了世界事务中发展最迅速的力量。

伊斯兰世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大明帝国那样的统一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王朝、1526年在印度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各自在开疆拓土,传教建国。而其中最能代表伊斯兰世界参与世界范围内角逐的,是横跨欧亚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他们夺取了大马士革并侵入埃及,占有了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两次包围过维也纳;他们的舰队活跃于整个北非沿海,常常袭击意大利、西班牙和巴利阿里群岛,并攻占了塞浦路斯。

同时,在数学、制图学、医学以及科学和工业的许多其他方面(磨坊、铸炮、灯塔、马匹繁殖),穆斯林都享有对欧洲的领先地位。当然,其官僚阶层同样强大。

但是,奥斯曼土耳其人没能继续扩张乃至称雄世界,却被认为是其早期胜利的必然结果。

为了维持漫长的边界,帝国不得不付出大量人力和金钱。考虑到其扩张并没有如后来西班牙、荷兰和英国那样带来许多经济利益,过长的战线让奥斯曼帝国更加难以为继。

由于什叶派、逊尼派的分歧,使伊斯兰世界发生分裂,苏丹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宗教冲突,不断依靠武力压服来维持统治。

从1566年以后,13个无能苏丹的统治,更是让帝国陷入瘫痪。保守和僵化令人窒息,没有战利品的军队甚至开始内部劫掠,商人遭到重税和没收财产,政府更加残暴腐败,这一切让这个曾经使基督教世界心惊肉跳的帝国开始踉踉跄跄,转向内战,最后失去支配世界的机会。

与之相比,莫卧儿帝国尽管绝对版图正处于顶峰,但却更虚弱。这里不但保守主义有过之无不及,而且还要加上少数穷奢极欲穆斯林上层和广大赤贫印度教农民组成的两极结构,绝对严格的清规戒律和种姓制度,只有起义才可以阻止的统治阶层的无情掠夺等因素,再考虑到其多面受敌(南部要抗击马拉特人,北部要抗击阿富汗人,最后还要对付东印度公司)的地理环境,使莫卧儿帝国的衰落看起来是必定的。在印度这片土地上再次出现有影响力的大国,还一直要等到21世纪。

●两个替补选手——日本和俄国

到16世纪时,还有另外两个国家(日本和俄国)虽然在版图和人口方面都比明王朝、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王朝差得远,但已展现出政治统一和经济发展的迹象。

日本的岛国地位使其免遭陆上入侵,这也是最好的战略财富。同时,这里与大陆之间的距离不远,可以使其学习、借鉴由中国传来的先进文化。在一段时间内,日本人也欢迎与西方来的访问者交换货物。

日本的幕府制度,是一种与明王朝不同的中央集权军事统治,也多少有一些西方“新君主制”的特点。丰臣秀吉有一支装备西方滑膛枪和大炮的军队,但是他两次试图征服朝鲜的野心在依然强大的明王朝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之后的日本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人口也在增加,但德川幕府还是选择了与世隔绝的道路。直到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领的“黑船队”停泊于日本海岸,惊惶失措的日本政府才如梦初醒。此后不断的发展,最终让日本这个以前不为人知的选手,在世界上打出了名声。

俄国在地理上同样远离西方。但与日本一样,地理上的距离并不妨碍俄罗斯受到更先进欧洲文明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俄国最终可以通过使用滑膛枪和大炮,获得与亚洲草原骑兵对抗时的优势,从而进行扩张。

16世纪中期,俄国军队已到达里海,随后100年,他们抵达了太平洋海岸。但俄国的地位并不稳固。鞑靼汗国的军队和波兰人于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都曾占领并洗劫莫斯科。而且,俄国还有技术落后和经济不发达这些更深层的弱点,以及气候、交通、教育、军事专制、农奴制度等一系列掣肘。但是,几经起伏后俄国得以生存延续,并成长为世界强国。

与后世的成就和影响力相比,公元1500年的日本和俄国,还处在潜伏期。

●第三号种子选手——欧洲

罗马陷落后任何时期绘制的地图,(欧洲)看起来都像一块用杂色布片补缀起来的被单,这块被单的图案每个世纪都可能不同,但从来没有一种单一的颜色可以用来标明一个统一的帝国。

16世纪欧洲的崛起被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是个偶然。至少从很多角度看,这确实是个奇迹。此时,中华文明有一个强大统一的代表——大明帝国;伊斯兰文明起码有两三个大国撑起门面——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王朝;欧洲文明却是“蜀中无大将”,罗马帝国的余晖早已散尽,在这片土地上喧闹厮打的,甚至很多都称不上是国家。

这里政治分裂,地理分隔,气候迥异,地区王国、边境贵族、高地氏族和低地城镇联盟吵闹不休、征伐不止,新旧教派互相攻讦、乱作一团,但也贸易繁荣、信贷发展、造船业发达。

不同于东方大国的中央集权或政教合一,这里没有一个权威力量——无论是君主还是教皇——可以压制这种分散而活跃的贸易,阻挡由市场发展带来的政治社会改变。

各地的统治者与市场经济渐渐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习惯了以税收的方式参与分配。

当时,在欧洲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个重大障碍是,任何有此企图的一方都很难获得军事上的压倒优势。无论是火器大炮还是高素质军队,都很难由一方独享。

各个有竞争关系的政治实体之间的角逐不遗余力。他们在市场上寻找雇佣兵,不断地催促工匠改进产品,鼓励最聪敏的学者研究武器,唯恐落后。这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无论是明朝还是后来的清朝,都拥有当时堪称先进的武器,但是统治者一旦垄断了大威力武器,他们就没有什么动力再去改进(日本和莫卧儿印度也是如此)。至于打进北京的西方军队发现,清国的库房里存有没使用的最新式枪支,折射出的就已经不是一个技术进步问题了。

武器的进步进一步确保了欧洲政治的多元化,同时推动其最终获得海上霸权。

激烈的竞争刺激着欧洲君主和探险家的野心,他们渴望获得更大的优势、更多的财富。这种欲望产生的力量超出想象。毕竟,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远涉大洋,需要极度的狂热和运气的眷顾。(不久之前,欧洲曾招募身体健康、热爱航海、意志坚定的志愿者,以哥伦布时代的技术条件和生活状态还原其发现新大陆的旅程,结果出发不久,这些志愿者中的绝大部分就已经难以忍受而放弃。)

为了黄金、白银、香料、茶叶、丝绸……欧洲各国开始了海外冒险。那些船长、水手、商人,出身于笼罩着竞争、冒险和企业家精神的政治环境,他们将个人得失、国家荣誉、宗教狂热、冒险意识等各种动机混杂在一起,敢冒一切风险并愿做任何事情。

16世纪的海外扩张和贸易发展,让欧洲国家已经很尖锐的多重竞争,发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日益加剧的商业和殖民竞争,也使科学和技术知识获得平行发展,欧洲的技术和军事优势进一步增强。

欧洲的优势是经济自由放任、政治和军事的多元化以及智力活动自由的一种结合,这些因素在经常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欧洲的奇迹”。东

方帝国尽管显得不可一世、组织得法,却深受中央集权之害。

二、欧洲开启“战国时代”——财政金融、地缘政治和生产力的对决

欧洲能在经济、军事方面雄居世界之首,亦得益于16世纪欧洲内部的权力斗争。

公元1500年之后的欧洲,犹如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杀伐不断、征战不休。这些数不清的混战,完全可以套用“春秋无义战”的评语。而且,因为宗教改革造成的分裂和来自东部伊斯兰帝国的威胁,这里还增加了中国所没有的血腥宗教战争。

宗教改革引发的战争使欧洲的战争升级、范围扩大,加剧了欧洲南部和北部的分歧,原有封建贵族和新兴城市中产阶级分化对立。这条战争主线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叶(欧洲教派的分裂在无休止的战争后已成现实),之后战争的目的大多单纯得多——土地、财富和权势,或者叫利益。

听听这些战争的名字,想想它们延续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头昏脑胀、崩溃绝望:尼德兰地区的“八十年战争”、波及全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争夺意大利的长期战争、德意志的全面内战、两次英荷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九年战争”、英法战争、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法

德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巴尔干战争直至世界大战……这还没有加上欧洲各国与土耳其持续几百年的战争。大仗三六九、小仗天天有。战争持续时间之长、战况之惨烈,不断刷新纪录。

战争是国家所面临的最最严峻的考验,也是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在持续500年的各种战争中,随着民族国家的诞生和其权力的加强,欧洲各国合纵连横、争强逐胜——西班牙兴起又衰落,尼德兰和瑞典都从曾经的强大到走向边缘,英国处心积虑地影响欧洲大陆并获得海上霸权,法国接近于统一欧陆却功败垂成受制于人,德意志励精图治统一称雄终不免接连碰壁,俄国禀赋过人野心勃勃但也有起有伏,奥匈帝国苦苦支持大国地位却终于走向瓦解,意大利被列强争抢之后勉强统一叨陪末座……欧洲曾经数不清的政治实体,逐渐演变成以英法德奥俄“五头”为核心、众多实力不等的国家在外围的权力体系,直到被一战彻底打破。在这个过程中,军事技术快速发展,组织水平不断提高。从那个时期的战乱中,各国也深切地感到几条真理。

●真理一:吃饱肚子的军队才能前进

先看看各国兵力的变化。

在进入16世纪之前的15世纪70年代,各国的兵力为:西班牙2万,

法国4万,英国2.5万。

17世纪中期,各国兵力为:西班牙30万,法国15万,英国7万,尼德兰联邦5万,瑞典7万。

18世纪中期,各国(陆军)兵力为:英国20万,法国33万,奥地利哈布斯堡20万,普鲁士19.5万,俄国33万,西班牙5万,尼德兰联邦4万。

拿破仑时期,各国(陆军)兵力为:英国25万,法国60万,奥地利哈布斯堡25万,普鲁士27万,俄国50万。

到1880年,大国兵力为:英国36.7万,法国54.4万,奥地利哈布斯堡27.3万,普鲁士/德意志43万,俄国90.9万,美国3.6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1914年,各国陆海军人数为:英国53.2万,法国91万,奥匈帝国44.4万,德国89.1万,俄国135.2万,美国16.4万,意大利34.5万,日本30.6万。

“一战”期间各国动员起来的总兵力为:协约国4070万,同盟国2510万。

战争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加上越来越昂贵的新技术、新武器,让战费急剧上升。

16世纪的欧洲各国,没有一个能为漫长的战争立即付款。不管征了什么新税,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之间总有差距,只能靠贷款弥补。而螺旋式上升的费用,迫使各国君主普遍采取拒付债务、贬值货币、卖官鬻爵、强迫富人和教会“捐赠”、劫掠外国财宝货船等等手段。

所有的国家都经历过财政困难、军队哗变、供给不足、国内反对增税。克劳塞维茨曾感叹瑞典大军的快速移动能力,不过被后人证明是为了给士兵和战马寻找粮食和草料。

无论是“三十年战争”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都演变成耐受力的斗争。参战各国被逼得财穷力竭、无以为继。

胜利者只不过是比对手更小心谨慎地使用国家财富资源。如同一战期间,英国和德国都曾经让数百万的工人退役回到工厂,统治者必须承认,制造商、工人和农夫与军官和士兵对他们来说一样重要。

正如拿破仑曾对英国的筹资能力极为惊诧一样,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最早完善财政管理、税收制度,重视发展经济、积蓄财富的国家,更多地占据了优势。战争各方最迫切的需要就是——钱!

●真理二:有钱才能打赢

对钱的需求,尤其是贵金属货币的长期匮乏,催生了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财政革命”。而战争,则是给予了欧洲“金融革命”最大、最持久的推动。

16世纪的一场战争需要几百万英镑;17世纪末需要几千万英镑;19世纪初大国一年的战争开支要上亿英镑。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俄、美等协约国的战争开支总计达577亿美元(按1913年价格计算),德、奥等同盟国的战争开支亦达247亿美元。

打仗就是烧钱,所有的国家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从18世纪起,即使最繁荣的国家,正常收入也不够支付其进行的战争费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借款。要借到钱,政府必须维持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同时要有足够有效的筹措贷款的机构。

在这方面,荷兰做得很出色。

以繁荣的商业和生产基础作为支柱,阿姆斯特丹聚集了一大批放债人,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国家和国际信贷体制,汇票和信用票证的使用大大增加。商人是荷兰政府的组成部分,他们以同样的财政原理管理

国家。很快,联合省就获得了清算债券、贴现和提供贷款的国际声誉。阿姆斯特丹成了当时最大的金融中心。

荷兰财政金融方面的优势,在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的起义中得到充分展现。虽然荷兰海上、陆上的军事力量很强,但这个在混乱中产生的国家人口、土地有限。当时很少有人预料到,它会迅速变成一大强国,并持续几乎一个世纪。

荷兰真正的力量的基础,是贸易、工业和金融。其政府的财政支持,使荷兰军队比欧洲大部分军队更能按期得到薪饷和经费。战争中的荷兰财政压力巨大,但对手更吃不消。海外扩张的收益和阿姆斯特丹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进一步增强了荷兰的实力。

由于信用好、还债及时,荷兰总可以用最优惠的条件贷款。荷兰最终获胜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它也充分证实,战争结果取决于各方钱袋的大小。荷兰可以比其他国家耗得久。

如果看看英法这对欧洲最大的冤家,财政实力和强权政治之间这种关系就更加鲜明。

法国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大规模的农业,因而更富足。法国政府的收入和军队的数量使任何一个西欧对手都相形见绌。尽管如此,英国体制

还是拥有关键的优势。这在战时增强了它的国力,在平时加强了政治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拿破仑战争时期,人口还不到法国的一半的英国,年税收收入超过了比它大的邻国。

英国早早建立了公共信贷制度,并有国家“信誉”保障。法国则没有一个合适的公共财政体系,王国的财政活动被一小撮人把持。

结果是:英国能够“把大大超过其税务收入的钱财用于战争”,政府的开支和国债增长并没有损害(也许实际是促进了)英国在商业和工业领域的投资;而法国在多数情况下似乎是鼓励那些有剩余资金的人去收买官职或年金,而不是鼓励他们将钱投到生产中去。

18世纪80年代末期,法国国债数额与英国几乎持平,但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差不多是英国的2倍。债务问题导致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终于触发了法国旧制度的崩溃。

所有的证据都显示,战争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但钱确实不是万能的。荷兰钱多,但还是从一个主要大国的地位跌落下来。俄国钱少,在欧洲事务中的影响和实力却与日俱增。大国兴衰,还有钱之外的因素。

●真理三:地缘优势无可替代

地理不仅包括气候、物产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国家所处的位置——能否后顾无忧地在一条战线上作战?邻国是强还是弱?是陆上大国、海上大国还是两者兼有?能否从一场大战中轻易脱身?能否从海外获得额外的资源?

荷兰在后来面对英国强有力的海上竞争时,不得不闯过两翼受敌的英吉利海峡,漫长的贸易航线也暴露在对方炮口下。这充分体现了其地理上的弱点。而来自法国的陆上威胁,更让荷兰的处境雪上加霜。终于,荷兰人发现,自己陷入了英法两国的夹缝中间,其大国地位下降已经不可避免。

即使是法国,也因为其海陆混合、游移不定吃尽苦头。法国尽管防守上力量强大,但它的地理位置不那么有利于进行决定性的对外征服战役。更重要的是,法国对欧洲大陆和海外发展都有野心。法国的力量来回转移,在两个战略之间摇摆不定,经常导致两头落空。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德意志环伺四周,加上海峡对岸的宿敌英国和东方的俄国,即使出现了了不起的军事天才,法国也无法最终解决这个困扰,经常顾此失彼。

在几条战线上同时面对不同的劲敌,同样困扰着普鲁士/德意志和奥

地利哈布斯堡/奥匈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帝国领土形状极不规则,包含奥地利、波希米亚、西里西亚、摩拉维亚、匈牙利、米兰、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地的领土联合体需要保卫,与土耳其的常年战争,法国、俄国等周围列强的觊觎,德意志内部的倾轧,让帝国从来就没过过一天省心的日子。虽然竭力维持了几百年大国地位,但一直摇摇欲坠。

普鲁士在地理战略上的情形也不乐观。早期,利用外交和地理上有利条件,普鲁士填补了1770年后北欧出现的“权力真空”。但越是发展,普鲁士越是陷入“包围”。这种处境,即使是实现统一后的德国,也无力打破并深受其累。

在欧洲,两个“边缘”的国家是最稳固的。

英国,孤悬海外却不会多面受敌。如同马汉的描述:“如果一个国家占有这样的地利,使它既不必在陆上保卫自己,也不可能存有从陆上扩张其领土的野心,那么,同一个拥有陆上疆界的国家相比,由于它的目标是一心一意地指向海洋,它就占有一种优势。”英国对自己的优势有清醒认识——纽卡斯尔公爵在1742年明确表述:“一旦在大陆上消除了后顾之忧,法国就将会在海上超过我们。我一贯主张我们的海军应当保护我们在欧洲大陆上的盟国,借以牵制法国的力量,保证我们的海上优势。”地理和贸易上的优势,使英国得以实行其两面战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作者:王兴 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专业:国际政治 年级: 2011级 学 指导教师: 日期: 2014年6月10日

《大国的兴衰》是一本以综合视角观察描绘1500年以来世界大国变化兴衰的经典之作。其引人之处不仅在于以一种全新的宏观视野展现大国兴衰的历史,还在于作者保罗·肯尼迪在书中所明示或隐含的若干战略观点思想。这些观点或思想,无论是对于想要了解历史上大国兴衰秘密的人们,还是试图从书中找到现实教益的读者来说,都是具有相当价值的。 一、经济力量:大国实力的基础和来源 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无疑是作者对于各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变迁及其对于大国兴衰之深刻影响的表述。似乎在作者看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的相对兴盛和衰落与该国的总体力量强弱和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高低有着大致同步的趋势,简而言之即一国经济力量的多寡乃决定该国兴衰的首要因素。而就对于国家力量的意义而言,经济力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在工业革命之前,一国之经济力量更多地体现为其国家财政能力即筹集资金的能力。无论是舰队、常备军的供养还是雇佣军的花费,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在战争时期尤其如此。对于16-19世纪的欧洲各国君主来说,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金钱似乎总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金钱的来源主要有两类:其中一类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包括王室领地的直接收入、各种名目的税收,对某些国家来说还包括殖民地运来的金银、公开卖官鬻爵的收入等等;而另一种则是国家的借贷,包括从富商和金融银行家获得的贷款以及后来政府债券的发售。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欧洲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在16-19世纪中借贷收入对处于战争中的欧洲各国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来源,舍此便无法从事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因此,对于这时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来说,发展国内工商业、建立完善高效的税收机制与保持良好的支付记录和可靠的金融信用都是相当关键的。而自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信用和财政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便成为了生产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并且这种生产能力开始日益密切地与科技相联系。国家的经济实力集中体现在其工业化程度和水平及制造业的产量上。 一国经济力量的作用,不仅在于其本身就是一种权力资源,且更在于它还是一国军事力量的基础。从历史上来看,经济力量的转移总是伴随着国家间权势的转移。“两个最好的例证是: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1(对于历史上的大国来说,其兴衰无一不伴随着经济上的起落:西班牙的兴起伴随着其殖民地财富的大量涌入,而其衰落则与西班牙工商业和农业的衰败密不可分;英国 1[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上)》,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2月,前言第XVIII页。

最新颠覆式创新--读书笔记资料

作者上来就提到了哥德尔第一定律:任何一个系统凡是自治的必是不完全的,意识说凡是内部逻辑完全自治的系统,一定存在自身的边界,一旦越过边界,这套体系就失效了。所以说,我们要敢于对现有的体系提出质疑,没有任何一个体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关于这个理论的证明,作者举了哥白尼推翻“地心说”的例子,然后得出一句话:原有体系内的叫常识,体系边界之外式见识,见识比常识更重要。 同样对于工商业管理时代来说,它也有边界,边界可能是互联网思维或者互联网文明,而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并突破其边界。具体方法有两种:第一寻找这个时代的异端,第二努力验证这个时代的生存结构和思维模式。作者又给了一个隐喻,关于打补丁和换操作系统,国美、苏宁之争是打补丁,而国美、苏宁与京东、淘宝之争是换操作系统。而研习社本身的目的是如何让大家进入到互联网的操作系统之中。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主题:颠覆式创新—大公司的窘境(一个工具)+互联网思维—工商管理的窘境(一种思维)。 第一部分:颠覆式创新 1)任何价值网都存在失效的边界 作者通过计算机的发展史:大型计算机(IBM)-小型计算机(DEC)-台式电脑(HP)-笔记本(联想)-手持设备(苹果),以及计算机的各个发展阶段所对应的主流公司都在不停变化者,发现一些惊人相似且不停上演的规律:企业把别人颠覆,结果却又被别人颠覆。作者结合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两个现象:第一,在某个逻辑体系之内,领先企业总是能赢。第二,在这个逻辑体系之外,或者在另外一个逻辑体系里边,新兴的企业机会更大。这些现象和规律说明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价值网都存在失效的边界。(价值网的概念来自于创新者的窘境,指的是一种大环境,企业正式在这个大环境下确定客户的需求,并对此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征求客户的意见,应对竞争对手,并争取利润最大化。)其实有的时候表面看是企业是企业的竞争,其实是不同价值网的竞争,比如诺基亚和苹果、淘宝和国美等。价值网本身是逻辑自治的,在价值网之外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窘境》是乔布斯最喜欢的书,其中有这两两句话“就算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可能错失城池。面对新技术和新市场,往往导致失败的,恰好是完美无瑕的管理”。也就是说,在新的价值网里,如果按照旧的价值逻辑来做,即使每件事情都对,仍可能失败。 场。第四象限是大公司边界之外的地方,是上帝恩赐的唯一机会。 持续性技术有两个特征:第一,持续性改善原有产品性能。第二,技术进步的速度一定超过市场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当原有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超出用户的需求,从而失去了改善的意义。 破坏性创新业有两个特性:第一,一方面降低原有的性能指标,不求改善、提高原有的主流性能特征。第二,进入到新的改善曲线,这个新的性能改善通常更方便、更简单、更便宜、更小、更容易操作,作为破坏性创新的通路。 注:颠覆式创新等于破坏性创新,而破坏性创新也不能与突破性技术 3)颠覆式创新的秘密是“技术加速进步”

心得体会-读《大国的兴衰》有感3000字 精品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3000字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3000字 当往日的辉煌还在历史的书页上散发着光芒,衰落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逼近。 认真阅读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使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我看到几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宏伟巨著。 作者反思五百年世界各大国兴之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 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兴衰,衷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渡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 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 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

推荐下载 心得体会-《自我发现与重塑》读后感2000字-最新

《自我发现与重塑》读后感2000字 《自我发现与重塑》读后感2000字 情云飞歌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1909年—2019年,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与"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 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近30篇文章,本书收录的《自我管理你的职场上限究竟在哪里》是《哈佛商业评论》创刊以来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哈佛商学院教授,"颠覆性创新"理念的首创者。 代表作为《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 罗伯特?奎恩,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组织与管理学教授。 罗伯特?卡普兰,哈佛商学院管理学实践教授。 丹尼尔?戈尔曼,领导力情商大师,著有《情商》。 斯图尔特?弗里德曼,沃顿商学院的管理学实践教授。 舒曼特拉?高沙尔,英国高级管理研究院研究员,伦敦商学院战略学与国际管理学教授。 海克?布鲁赫,瑞士圣加仑大学领导艺术教授。 内容感悟 全书于2019年推出,共分为11部分,每个部分的文章都精选自《哈佛商业评论》,虽然有些故事发生在过去,但他所阐述的道理却和今日世界密切相关,通过阅读和深思,让我们从传统的思维中探索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让我们知道大多数行业已经不能再简单依靠粗放的方式发展。 对每位希望提升的管理者来说,更高层次的管理挑战就在眼前。 谁能虚心好学,了解更丰富的管理智慧和商业思想,谁就更有可能在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一、商业智慧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本章通过设立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来让你清醒的认识到我如何确保在职业生涯中感到快乐?我如何确保与配偶及家人的关系成为持续幸福的源泉?我如

从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变化中看欧洲大国的兴衰

从国际关系体系的变化中看欧洲大国的兴衰现代国际体系源于欧洲国际体系,而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变化大致经历着如下变化:经历三十年战争之后形成的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及欧共体等6个发展阶段。 在这6个发展阶段中,起主流作用的无非就是法国、英国、德国等几个大国,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国籍关系体系的一个建立与瓦解的过程,了解欧洲大国的兴衰更替。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可以这样说,欧洲国际关系体系滥觞于意大利体系,而意大利体系的存在是以五个势均力敌的城邦及其互动形成的,五个城邦分别是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热那亚以及那不勒斯,随着法国和西班牙入侵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使得西欧国际势力发生改变,意大利城邦体系崩溃,西班牙成为意大利的主宰。 随着西班牙的扩大,在查理五世时期(1519——1556)西班牙与奥地利实际上合而为一,在外交上着力参与对法国的意大利战争控制富庶的意大利,力图清除新教势力将分散的德意志诸邦统一在皇帝之下,同时守护、巩固和扩大哈布斯堡的版图争取包围乃至最终征服最大劲敌法国,建立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地位。然而,随着帝国对外不断兼并战争,带来的国家财政的超支,最终导致“过渡伸展”政策带来的帝国的衰落。而法国仍坚持“均势政策”(与东方、中欧与南方三方结盟体系相对抗),在此政策下,查理五世摆脱不了在欧陆和地中海受法国和土耳其两大强敌夹攻的困境,称霸图谋终告失败。法土结盟打败查理五世独霸欧洲图谋,为现代史上欧洲均势之外部源泉和外部动因的最初重大表现,即法国援引欧洲外缘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 在查理五世称霸的美梦破灭之后,其子腓力二世继承其大部分领土,对外依旧实行“扩张”政策,但是,这次是在荷兰和英国的干预下彻底失败。腓力二世的失败使得哈布斯堡王朝实力大为削弱,而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使得哈布斯堡王朝彻底失去大国地位。因为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在德国,所以除了哈布斯堡王朝丧失大国地位,还直接导致德意志帝国经济严重衰败与民族分裂,直

破坏性创新读后感

破坏性创新读后感 “为什么管理良好的企业会遭遇失败?”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于1997年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让大家觉得错愕的答案:让这些企业取得成功的管理模式阻碍了公司进行颠覆性创新。而这些新技术最终使公司的业务遭到淘汰。他认为,讨好既有客户的路数,只是些“维持性创新”,这使得公司的成长性有限,唯有颠覆目前的主流科技,在现有的顾客之外制造新的市场,进行“破坏性创新”,才能有机会重新席卷市场。他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这种矛盾,命名为“管理者的窘境”。 这个观念一经提出,立即轰动企业界,他的书《创新者的窘境》推出当年,便被《金融时报》评为当年的最佳商业图书,后来,还被《福布斯》选入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名单。也因此,克里斯坦森被誉为“创新之父”。 克里斯坦森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但他并非只是一个待在象牙塔中的学者,他于1979年在哈佛商学院以优异成绩获得MBA学位后,便在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担任顾问和项目经理;1984年,他与几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共同创办了CPS,这是一家高科技制造公司,克里斯坦森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达8年之久,1992年,他觉得更喜欢学术研究,于是重返哈佛商学院,在获得DBA学位之后,留校担任教

职。他教过的课程包括科技与运营管理、工商管理学及运营策略等,其中,创新管理这门学科是由他首创的。 因为克里斯坦森曾经从事过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因此,他对高科技企业的管理与创新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他笔下,科技创新不再像过去那些讨论管理的人们笔下的点缀,而是变成了生存的必需。很多新崛起的公司,都是靠创新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例如本田的Super Cub摩托车及英特尔的8088处理器就是两个绝好的例子,它们改写了竞争的规律。这两家公司推出产品时并没有宏大的商业计划,但它们从市场的底层打入后,逐步扩展,最终在市场高端将对手挤走。 克里斯坦森的观点无疑具有前瞻性和颠覆性的,他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乔布斯的极力推崇,这本书不仅对乔布斯影响至深,甚至影响到了苹果的文化。在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出版十年之后,乔布斯推出了第一代iPhone。iPhone就是典型的颠覆性(破坏性)创新,它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概念,甚至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iPhone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一大批维持性创新优秀手机企业的陨落,如诺基亚、黑莓等等。这些曾经非常优秀的手机品牌,在iPhone推出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便陆续被市场淘汰,非常残酷。 iPhone式的创新,或者说苹果式(iPod、iPad、iTunes等)的创新,是在原有的市场之外,颠覆性(破坏性)地创造出了前所未有

大国的兴衰(干货版)

当今世界,可能再没有人比中国人更焦虑于“大国的兴衰”了。仅仅“大国”与“兴衰”两词就很容易唤起国人的自我认同,仿佛这本书是为了我们才写的。 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的力作《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1988年甫一问世,就成为里程碑式的著作,据说华盛顿每个政客的包里都有一本。关于“大国”与“兴衰”的热议持续至今,在中国范围内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大国的兴衰》之所以成为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并引起持续的阅读和关注,正是开创性地以一种全球视野,第一次把500年来的大国兴衰,放在一个统一而又相互关联的框架中思考和分析。保罗·肯尼迪在此基础上,为过往和现在的大国做了一次全面“体检”。 理所当然,这个“体检”是西式的。保罗·肯尼迪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设定了一些最重要并相互影响的指标。如同通过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肌肉类型去推断速度、力量、耐力、反应,进而判定一个人是否健康,是否具备成为一个一流运动员的潜质、能否长期保持最佳状态,保罗·肯尼迪通过以经济和军事为核心,辅以地理、人口、社会组织形式等因素,形成了一整套指标体系,对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国进行审视和判断。

肯尼迪认为:“在这一时期,任何大国的胜利或崩溃,一般都是其武装部队长期作战的结果;但也不仅如此,它也是各国在战时能否有效地利用本国可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的结果。进一步说,从历史背景上看,也是由于在实际冲突发生以前数十年间,这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与其他一流国家相比是上升还是下降所致。有鉴于此,本书认为,研究和平时期大国地位如何持续变化,同研究它在战时如何打仗一样重要。” 其实,仅仅是“大国的兴衰”这个命题,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与其在千头万绪中独自摸索、徘徊,不如暂且跟着保罗·肯尼迪,在他的大国体系里徜徉一番。看看由于各国国力增长速度不同,以及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相对地位的不断变化。 本书的上册内容,从公元15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400余年历史,对我们理解今日之世界显然又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期间,不仅出现了欧洲崛起的奇迹,大国国力此消彼长、霸主更替,列强争端波谲云诡、精彩纷呈,而且塑造了今日世界的基础和轮廓。 一、大幕徐徐拉开之际,各位主角正在享受、内耗、潜伏和打斗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_《大国的兴衰》读后感五篇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_《大国的兴衰》读后感五篇《大国的兴衰》,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 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 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关于《大国的兴衰》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 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国的兴衰》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和思维都宽阔了许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的思路有多么开阔——作者自己也坦言说只是从某一个主线去论述国际政治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非国际政治学专业的人来说,阅读这本书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和无容 置喙的受益。这本书带给了我们思考国际政治问题的专业眼光,以及鞭辟入里的分析方法,我认为这些知识是我们在这本书之外很少能够系统性地获取的。因此,我愿意把最热烈的赞美之词献给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为其给我所带来的更为宽阔的视野和思维而深深致敬。 我感觉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学科发展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每个知识分子的身上都 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基于自己所学专业的某种偏执。就我而言,作为一个经济学专业的 学生,我曾经毫不动摇地坚信加里·贝克尔博士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用一种经济学有色眼镜去观察世界的每一种外在现象和内在规律。然而,当我读完这本著作的时候,我蓦然发现解释世界的角度和理论远远不是我之前所接受的那么狭隘和单一,其立论的方法和依据也远不是我之前不以为然的松散和薄弱。当学科的融合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思维的定势已 是知识创新的“反动警察”,我觉得这种跨学科阅读所带来的思维的激烈碰撞和快速切换, 真的是一种进步和享受。 至少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以下四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在大国战争, 特别是大国联盟战争中,对最后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联盟的经济能力和信用评价, 前者决定了从本国资源中能够转化为军事力量的数目,后者决定了从他国资源中能够转化为军事力量的数目。此外,国家地缘和国民素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两者概括了经济因素所不能涵盖的、但是对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东西。由此及彼,我领悟到了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转变的意义所在。 意识形态的不同,意味着国家的发展路径不同。然而,“不同”并不等于“对立”,这是 前苏联领导人一直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在冷战思维和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成了 禁锢创新和生产力的铜墙铁壁。正是对“指令性经济”的偏执,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东欧 国家和苏联的死气沉沉;同样,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所发生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是基于其对“自由放任经济”的绝对信仰。所不同的是,后者进行了自我调整和修复;而在 前者,笼罩在自东欧大平原到东西伯利亚山地上空的意识形态之云,在铁幕之后强调着两

敬告青年2000字读后感大全(8篇)

敬告青年2000字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读《敬告青年》有感】 自鸦片战争失败,国门顿开后,中国开始艰难地走向民主富强的现代化道路,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生活皆收到西方文明的影响。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最终效果不尽人意;辛亥革命后更近一步,学习西方的制度,国人仿佛看见了曙光,然而革命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再次使国人陷入了迷惘的深渊,中国何去何从?以陈独秀为首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出了药方——开展新文化运动,从思想层面解放中国。而新文化运动的载体之一便是《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敬告青年》作为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更是振聋发聩,影响深远。 陈独秀于《敬告青年》中提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的观点,重视青年对国家富强之意义,希望青年做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要求,成为新鲜活泼、自觉而奋斗之青年,以对抗陈浮腐朽的落后思想文化及习俗,使国家脱胎换骨。 其中,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准则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直击中国不停错失发展进步良机的问题。在历史上重农抑商的中国曾有发展商业、积累原始资本的机会,就是玛戈尔尼访华时提出的通商要求,依照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世界地位及各国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的需求,在全球化世界贸易初期占据优势自然而然,但是我们的坚持天朝上国、地大物博,闭关锁国,拒绝通商。这一个简单的拒绝,不仅是拒绝了商贸利益,更是拒绝先进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直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失败,国门稍微打开后,中国才被动地有了微弱的发展新气象。而日本打开国门,直面世界,最终强盛的例子也证明了投一国于世界潮流之中,笃旧者故速其危亡,善变者凡因以竞进。因此拥有世界眼光,打开国门才是发展的前提,只有这样,中国青年才能接触欧美先进的器物、制度、思想,才能新鲜活泼,中国才能有发展的动力。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高举科学大旗,主张用科学理性的思维看待世界万物,进行生产生活活动。这一准则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根基——天人合一。国人愚昧迷信,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代表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天的意志,拥有无上的权威,如果妄加怀疑、冒犯、违背其言论就是违背天意,会遭到神的谴责和惩罚,因此一直匍匐在皇帝脚下,不敢稍有逾矩,自然也没有民权与皇权的对立。但如果国人开始懂得自然科学,则会明了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不再迷信有神明,有天意,更不会迷信皇权,对封建制度怀着畏惧心理。另一方面,这一准则也鼓励青年树立科学态度、发扬科学精神,客观看待历史、社会变迁,了解人民权利与义务,拥有独立的人格,运用科学知识造福民众使生产会更高效,生活会更健康。无疑,这一准则是改变国民性格、思维的极好方法。 但是《敬告青年》中,陈独秀先生在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准则中提出的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的观点较为偏激,有局限之处。先生判断虚文的标准是物质不切于实用者,虽金玉圭璋,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这样的标准较为主观,完全为作者激励青年摆脱旧文化的目的服务,而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单纯信奉实用主义。举例来说,文学、音乐、绘画等知识与经济、贸易、化工等知识相比实

大国的兴衰

大国的兴衰 前言《大国的兴衰》 本书论述的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国家或国际力量,追述和阐明了自西欧建立“新君主国”和全球性跨洋国家系统以来,五个世纪中各大国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毋庸赘言,这将涉及大量战争,特别是那些对国际秩序有巨大影响的、由大国联盟进行的大规模长期战争。但是,这又不完全是一部军事史,它也追溯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但它也不是一部经济史,本书重点是描绘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与战略的相互影响。 “军事冲突”,总是与“经济变化”联系起来考查(原书因此,本书副标题所讲的 副标题为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在这一时期,任何大国的胜利或崩溃,一般地都是其武装部队长期作战的结果;但也不仅如此,它也是各国在战时能否有效地利用本国可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的结果。进一步说,从历史背景上看,也是由于在实际冲突发生以前数十年间,这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与其他一流国家相比是上升还是下降所致。有鉴于此,本书认为,研究和平时期大国地位如何持续变化,同研究它在战时如何打仗一样重要。 这里提出的论点将在本书正文中详细分析,但也可概述如下: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例如,公元1500年以后问世的帆动力远洋炮舰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就使欧洲各国受益不同,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比另一些国家快得多。同样,后来开发的蒸汽动力及其依赖的煤炭和金属资源,大大增强了一些国家的力量。一些国家的生产力一旦得到提高,便自然能比较容易地在平时承受大规模扩军备战的负担,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3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3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3000字 当往日的辉煌还在历史的书页上散发着光芒,衰落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逼近。认真阅读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使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我看到几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宏伟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世界各大国兴之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兴衰,衷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渡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大国主导历史风云,这是肯尼迪书中所展现的,也是历史的画卷。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读过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后,发现书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

读《创新者的窘境》有感

读《创新者的窘境》有感 唐跃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通过分析硬盘、摩托车、挖掘机、钢铁等行业的案例,提出了管理良好的优秀企业往往会会错过破坏性技术发展的浪潮,从而丢失了持续领先的地位。 为了论证他的观点,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首先将技术分成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延续性技术的特点是根据主要市场的主要客户看重的性能来提高成熟产品的性能。破坏性技术的特点是改变了市场的价值主张,刚开始出现时几乎总是提供更低的产品性能和更小的市场,但拥有某些边缘客户所看重的其他属性,利润更低。管理良好的企业因为四个主要原因使得他们都善于发展延续性技术。四个主要原因是1、听取客户意见。2、大力投资客户希望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技术3、争取更大利润。4、争取更大市场。 其次,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构建一个包含四项破坏性技术原则。1、企业的资源分布取决于客户和投资者。2、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3、无法对并不存在的市场进行分析。4、技术供给可能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所以,管理者在应对破坏性技术时通常会犯一个大错误就是—试图违背或忽视破坏性技术原则。在面对破坏性技术创新时,采用成功应对延续性技术变革的传统管理方法,这将导致企业遭遇失败。通往成功的有效途径通常是去理解适用于破坏性技术的自然法则,并利用这些法则来创造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只有了解并遵守破坏性技术的发展规律,管理人员才能成功抓住破坏性技术带来的机遇。 最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给面临破坏性技术的管理人员四

点建议。1、将发展破坏性技术的职责交给确实存在客户需求的机构,以便确保资源能够流向这些机构。2、设立一个能够欣然接受较小收益的独立的小型机构。3、为失败做好准备。不要在第一次就用尽所有的资源,因为你不可能在第一次尝试中就抓住正确的市场方向。在对破坏性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时,将最初的种种努力看作是学习机会,在获得相关数据后做出调整。4、不要寄希望于技术突破。尽早开始行动,为破坏性技术的当前属性寻找市场,你将在当前主流市场以外的地方找到它的市场。 感想1 破坏性创新是压垮成熟期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成熟期的企业不但抓不住破坏性技术的机遇,同时转型也相当困难,究其原因无非是成熟期的企业有一整套内部的价值、流程从而最终决定了资源分配和工作重点。成熟期企业的价值、流程是企业健康发展重要的保障,也是这些企业在面对破坏性技术和企业转型时的重要枷锁和绊脚石。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我们要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有思维固化和僵化。如《孙子兵法》所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柯达的衰败和诺基亚的倒塌无不是在照相和手机行业给本书做了另外的注解。曾经的柯达和诺基亚也研发出了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等破坏性技术产品,但他们还是栽在这两种破坏性技术面前。曾经不可一世的微软在面对Google发展Android系统时更多是观望和嘲笑,而今的微软尽管拥有几百亿美元的现金但转型十分困难。 特斯拉开辟的高速电动汽车行业是成功运用破坏性技术的典范。没有成功进入电动汽车市场也是目前主流汽车制造商的窘境之一。在轮胎行业,现在还有百年老店光鲜的活着,只能说明轮胎行业没有破坏性技术的产品出现,目前的技术不过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延续性创新。

精品-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5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5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1 有幸拜读了《大国崛起》这一著作,感悟颇多。 大国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它必将经历时间、政治、文明乃至整个历史的考验,或崛起于经济的变革、或崛起于律法的审试、或崛起于战火的洗礼、或崛起于科学的考教、抑或思潮的涌动、大道的铸就;但无疑从世界天堑被打破的那 一天起,所有国家便不得不停止那些自我演绎的的故事,开始主动或被迫地相互的审视、交流、碰撞。那些拥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国家出现了,他们推动着世界向着“既定”的剧情走去,演绎着伟大的史诗,把握机会,凝聚更为强大的力量衍变为世界性强国。 大国,是一个不单单以领土为衡量标准的词汇,更是对其国家地位和世界影响力的一种肯定。任何单一的、单调的因素都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国、强国。单纯物质层面的丰富是苍白的,其不仅要有规模、能力,更应该形成一种吸引力、内部凝聚力。也就是说一个大国外部的崛起,源于内部制度、体系的健全,是其内部力量的外延。而这种内部力量往往取决于思想文化的影响力。不妨来看,莎士比亚、牛顿、亚当斯密的名字共同镌刻在了英国崛起的道路上;法国的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雨果、居里夫妇等一系列代表引领法国文化的伟人。文化可以打破人们思想的束缚,从而碰撞出全新的火花,推动社会的行进。

除此以外,制度的创新,也足以奠定大国的地位。近五百年来,只有三个国家先后建立起世界霸主地位——荷兰、英国、美国。他们先后建立、确定、完善、创新、改良着世界市场经济的模式。而随之而来的便是为了保障经济而实行的政治制度——内阁制、议会制,长久的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了国家、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崛起、走向强盛和现代化都不能刻意模仿其他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其必须从万千条途径之中发现并坚持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懈践行。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向强盛国家的开端。正如俄罗斯、德国、日本,他们选择凭借国家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这些国家凭借刚刚重建后国家和政府的强大影响力,塑造社会形态,与英美等凭借社会推动国家自下而上发展的模式完全不同。 成为一个大国,或许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永远的难题,是一个有着无穷多解法的永恒之谜。但只有那些在不同时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历史总是率先选择第一时间适合其规则并拥有那个时期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来充当世界的主角。回顾当下,二战结束70多年后的今天,而今活跃的强国依然是当年的那些大国,他们率先完成了现代化早已领先于时代,向着未来的更深处去探求人类的命运。 当然,自从大航海的航道把地球割为两半的时候有些事就已经注定。这个世界有时像黑白照片那般残酷的鲜明,大国崛起所依靠的恰是对殖民地的扩张、划分、掠夺。那里的人民享受着与殖民国完全不同待遇,他们所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土地和丰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500字_读后感_模板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500字_读后感_模板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500字 ——14法学仲晓英 《大国的兴衰》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宏伟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世界各大国兴之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兴衰,衷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渡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保罗·肯尼迪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这个观点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有相似之处,都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在《欧洲的奇迹》一章中,这个观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近代欧洲可以脱颖而出?正是由于欧洲各国长期存在的竞争关系,如军备竞赛,殖民地争夺。一个国家兴起了,另外一个紧紧跟上,几乎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得以保持前进。反观《明朝的中国》一章,中国闭关自守,自认为是大国强国不需要发展,内部抑制商业的竞争性,在安稳的天朝旧梦中渐渐衰败。因此,竞争是复兴的源泉,闭守则是衰败的土壤。中华民族的复兴,竞争是必要的。 中国的复兴,竞争对手很多,邻近的日俄,印度,世界范围的欧美。简单地从经济竞争而言,其中每一个经济体都是对世界经济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如西谚所讲”与高手过招的时候,弱者也会变成高手”。更何况,我们不是弱者。因此,中国的大企业应该做的不是守着国内市场,依靠排挤竞争的垄断来牟利,而是走出去,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同时,也应该改变国内市场由某些大型国企垄断的局面,扶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如今中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深化,对于竞争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从经济方面来讲,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是保罗·肯尼迪的”经济与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看到了经济对一个国家兴起的重要性。就以《大国的兴衰》中《财政革命》一章为例,讲述了西欧的荷兰,英国,法国的”银子优先”政策。以经济实力为支柱,进行军事扩张与商业贸易,最后先后成为强国。而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的描述,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平衡术》一章,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经济,对于穷了一百年,而现在正处于复兴阶段的中国而言,太重要了。中国经济主动融入世界,成为全球经济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来可以利用经济收入,完善基建,增强国防。甚至支撑起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二来可以在经济上与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 大国的兴起,军事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正如保罗·肯尼迪所说,”任何一个大国的胜利,或者另一个大国的崩溃,往往都是军队进行长期战斗的结果”。英国有三次英荷战争、七年英法战争。美国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日本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军事手段是获得资源比较直接的方式。退一步来讲,即使没有对外战争,但积极的防御力量还是必须的。引用《大国复兴》的一句台词,”中华民族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何来和平的保障?”例如中国海军的索马里护航,就是典型的军事保障经济。反观近代中国,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多场战争的失利,逐步衰落。落后的军事实力连国家都保护不了,更不用说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了。 国家的强盛,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业务。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只要我们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认准一个目标,这种巨大的正能量,就会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

2020社群经济读后感【精品】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捆绑在一起,虚拟与真实,冷漠与温情,皆在键盘与屏幕之间。无论是主动进击,或被动参与,我们无疑已经进入了互联时代,或多或少加入了各种络群组,互推,钱情交易,成为了社群经济中的一份子。没有络,全世界便仿佛与屏幕一同熄灭了。 然而,虽然身处时代漩涡之中,对于“互联 +”与社群经济,却并没有足够清晰深刻的概念。继年初干活科普书《风口上的猪》问世,号称一书读懂互联经济,提纲挈领,理性而简洁,只在概念上浅尝辄止。作为悟性不够的非专业人士,仍处于云里雾里状态。而当阅读完《社群经济》,心中的困惑有所减少,对于息息相关的互联经济现状,终于有了一次感性多方面的认识。 《社群经济》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短篇论文集,书中辑选了聚力集团创始人陶闯、逻辑思维首席执行官李天田等新兴企业高层与部分高校专家教授、新闻记者对于社群经济与互联时代经济格局的主题书写。这些共同的特色是篇幅精短,基本控制在十页以内,可以一口气轻松读完;此外,这些绝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或是空对空的高谈阔论,相反以例证贯穿,大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企业作为鲜活案例,感性呈现、理性解读目前的经济局势与时代变革。 通过阅读《社群经济》,首先可以厘清一些相关的概念,为我们理解经济理念提供了基础思路。比如移动互联的核心,被陶闯概括为:“形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群链,其人群关系组织特征体现为社交、本地、移动、个性。”寥寥数语,互联经济与社群经济的概念皆得到了解释。而对于成功社群的特征,在李春光这里得到了精彩的三点总结:“它本质上是聚焦于某个心灵次元的意识群体;它在现实物质效应上会表现出一种“非线性成长”的方式;它必然具有高概念与高感性的文艺模块。”由此可见,社群经济不仅聚焦于产品与服务,更依赖于情感体验,在交易中融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由于《社群经济》不同于大部分经济著作引进于国外,因此在例证的选择、语言的表达更为亲切接地气。书中所举例子集中于小米、逻辑思维、360、阿里巴巴等耳熟能详的国内企业,讲解了这些已经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互联经济运作模式,更直观易于理解。同时,这些作者大多擅长讲故事,跨界举例,连《哈利波特》和豆瓣小组都露了脸,让此书在生动性上颇有特色,而他们本身的专业性保障了内容的到位深度与可读。本身十分符合互联思维:无界、精益、媒体化。合上书本,我仍记得李天田分享的故事,他把企业竞争比作机场安检排队,当队伍过长,互联社群模式就像队伍旁边新开的窗口。当窗口打开,原来队伍末位的人了无牵挂地跑了过去,排头兵按兵不动,而位列中间的企业受到了改革的最大阵痛。这个故事触动了我,它简洁却深刻,形象地勾勒出了企业的状况。这样的故事,在书中还有很多,着实值得细品。 读完《社群经济》,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属于互联与社群经济的时代,互联代表着未来与高科技的前进,同时也意味着同时发生的“返祖”。由于互联社群社交模式的开启,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重回部落、重回口语的个人时代,过去的经验被新的变革冲散,时间感、距离感、位置感均被改变,而前方的路仍充满了未知。 许多年前,Google,Twitter和Facebook还能够在大陆见面,那时候的我对互联的理解几乎没有,觉得那不过是一个有着游戏,有着美女照片的集中营,觉得接触了互联的孩子

大国的兴衰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论述的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国家或国际力量,追述和阐明了自西欧建立“新君主国”和全球性跨洋国家系统以来,五个世纪中各大国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毋庸赘言,这将涉及大量战争,特别是那些对国际秩序有巨大影响的由大国联盟进行的大规模长期战争.。 我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章节来讲述我的读后感: 第一章的论述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础,即考查公元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分析明代中国、奥斯曼帝国及其在印度的穆斯林支脉莫卧儿帝国、俄国、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和中西欧诸国这些当时的“权势中心”的长处和弱点。16世纪初期,中西欧诸国能否在世界民族之林脱颖而出,显然未见端倪。但是,东方帝国中的一些国家与欧洲各国相比,尽管显得不可一世、组织得法,但它们都深受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后果之害。这些中央集权制政府都要求其国民统一信仰和实践,不仅要信奉一个官方国教,而且在商业活动和武器发展等领域都是如此。在欧洲由于没有东方式的最高权力机构,各王国和城邦之间争战不已,这就推动人们经常寻求军事变革。军事变革又有力地推动了在竞争、积极进取的环境中出现的科学技术与商业贸易的发展。欧洲社会碰到的变革的障碍很少,很顺利地进入了持续向上的螺旋式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军事效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就使欧洲社会走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前列。 第二章论述的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们尽管拥有大量资源,

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使地盘扩展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致使自己日益衰落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其他欧洲大国在这些长期战争中也损失巨大,但它们想方设法地(虽很勉强)比哈布斯堡王朝更好地保持了物资资源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论述的是发生于1660—1815年的大国之争,但这些战争很难轻易地概括为一个大集团与许多对手之间的斗争。在这个纷乱动荡的时期,西班牙、荷兰等以前的一流强国正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5个主要大国脱颖而出,逐渐主宰了18世纪欧洲的外交,并进行了一系列长期的联盟(这些联盟的成员变化很快)战争。在这一时期,最初由路易十四、后来又由拿破仑统治的法国,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接近于控制整个欧洲。但是,它的努力总是由于其他强国组成的联盟反对而无法实现,至少是功败垂成。由于到18世纪初期供养庞大的常备军和国家舰队耗资巨大,能够建立先进的银行借贷系统的国家(如英国)比金融系统落后的对手,享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在决定大国在许多变幻莫测的争斗中的命运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最后两章涉及的时代是两极世界时期。这一时期,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世界的确分为两极。两极世界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多次出现冷战危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属于独特类型国家的地位,由于出现了核武器及其远程投射系统而似乎又得到了加强。这说明,目前的战略格局和外交格局已完全不同于20世纪初期,更不用说19世纪初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