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谈《道德经》与《论语》之别

“礼”谈《道德经》与《论语》之别
“礼”谈《道德经》与《论语》之别

“礼”谈《道德经》与《论语》之别

《道德经》玄之又玄吗?它和《论语》有什么区别呢? 玄者,自然也.用自然态阐述人的至美至善处,属于人类特殊属性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是无形的,却是可以意会的,道是无名的,却是可以神通的.如何意会神通它的玄妙之处呢?从无始到有终.有无具有互证互明的关系.也就是说,有无的辩证关系,就是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道德经>第一章).从无处可以意会道的本源,从有处可以神通道的归来.通俗的说,事物的发展从无到有,是一个向前行的过程,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那么,从有到无,就是一个逆行了,当从向前的发展过程中得知它的奥妙时,再用这种奥妙(有)倒推以往的过去(无)就可以知道事物的本源在那里了.因此,从无到有,从有知无的发展辩证关系,就成为了天地人自然辩证发展的大系统,这个系统的概念,就是道.(同谓之玄.《道德经》第一章)说到底,老子就是从无到有里,论证出有无的辩证关系.(详见《道德经》第一章)

那么,怎么从有处意会道呢?具体的道有无形态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八十一章,上篇前三十七章曰道,下篇后四十四章曰德.自第一章后,皆为对道德的层层规划,从自然到人事,从

家国天下,纵横古今,全方位的进行了论述了道德的精义之所在,构建了以道为塔尖,以德为结构,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一座金字塔.确切的说,是人文境界大厦.第八章即为对道的具体形态的一种描述,它用水的形态,形容出了真善美之所在,它把真诚,友爱,信用,无私,不争,奉献的品格,纳入到道的范畴里,并把这些品格与道这种人间智慧相系,那就是告诉世人:人间大智慧就是善.老子用水的形态,对人的意识形态进行了考量,简单扼要的指出了看似“玄之又玄”的意识形态,并非无可言壮,它在万事万物的常态(自然态)里,有具体的反映,常态(自然态)里面有至理,无意于至理者而得之(保持常态者“抱元守一”)。凡刻意追求着,只能适得其反。正如儒术的本意,以规范人际关系为己任,反成为一种治人的工具。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形势第二》。从前向后看,形成一种经验.对经验进行检验,需要回头看,经

过反复检验,筛选,过滤后得出的结果,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真理.颠倒颠,是道德经>的论辩方式,也是世上最能够揭示真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与温故知新的语境相近,都在表达着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也就是具有“三生”(前世,今生,来世)互证互明,互为因果的辩证逻辑关系。正言若反,从世俗中推论出不俗之处,在平凡中出不凡,从反面读出正面的真谛来.因此,道

很遥远,远在天涯海角,可望不可及.道也很近,近在咫尺,正如水无处不在,不是在昭示世人:善遍人间吗?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因此,礼之于道,礼之于德,仅仅剩下了薄薄的一层粉饰,而被粉饰过的礼,因为具有了虚伪的成分,就成为了开启祸乱的根源.因此,人(大丈夫)应该去彼(华,薄)取此(厚,实).而被老子视为祸根的礼,却被孔子奉为至宝,并被后世所推崇,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里,首先需要先明确的一点是:老子,孔子所言之礼,与现代意义上的礼节,礼仪,虽有一些相关之处,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当现代人说华夏民族为礼仪之邦时,应该指向这个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而绝非是哲学学术意义上的礼.作为学术,礼并非为儒家所专属,它的范畴很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如此,其实质性却非常简单:它只有两个字:态度,表明态度的方式,进而言之,是对内心情绪的表达方式,在行为上的表达,只不过是儒家把礼教条化,并狭义化,使之成为一种教义上的概念:礼教.

因此,礼教以危害的性质成为毒草.礼教的毒害性质恰恰就在

把人内心情绪的真实加以掩饰,使之形式化而虚伪,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礼的性质,给每一个人都带上了一付虚伪的面具,把礼的积极作用摒弃掉了,走向反面.令人啼笑皆非的却是结果的离奇,历史竟然需要这样一个虚伪的阶段,它就理所当然的把虚伪奉为神明了,关于这一点,并不足怪,盖因人类社会秩序需求使然,一种社会秩序的建立,要有与之相适用的理论,当社会群体需要从事不同的分工时,往往秩序的建立呈金字塔形,社会形态因此而出现阶层,维系社会各阶层人际关系的相关规则就成为一种必须,从这种角度出发,无论孔子及儒家学说,并非是口诛笔伐的罪魁祸首,从限制人的自然属性的意义出发,孔子的境界反映着人性中的另一方面的伟大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从新认识,律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法,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孔子律己的学说,同样借助礼来说明”不学礼,无以立”).儒术除去它对人束缚的消极作用,具有催生人类文明的和意义.

而《道德经》昭示出的辩证关系,以不排斥人类历史需要从真善美,到假恶丑的发展变化,都是一种转化需要,不知假,焉知真?二者相互转化,实至名归,才具有了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风范.而在这个转化过程里,付出的的代价是巨大的,那就是虚伪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批评孔子时,无异于批评了很长的一段历史,因为有一段历史写就了儒术,而并非是儒术驾驭了(绑架)了社会生活,任何夸大了儒术社会作用的说法,

无非重蹈历史借用儒术的覆辙(关于借.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借法,堪称借助经典,直到今天,每时每刻无不在发生着这种传统做法.借三百,一言以蔽之,曰: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这就是历史的经验).任何随意贬低儒家的做法,同样陷入了另一种愚昧的地步.客观的评价孔子的贡献,正如客观的对待礼教的危害之处,二者既具有相搭接的渊源,又具有社会功能上的不同之处.尽管如此,孔子的礼治观是形成礼教的重要根源,是他的礼治思想点燃了礼教的熊熊烈火.他把礼与治相加,在赋予礼新的语义的同时,就等于为礼增加了一把刀,时刻悬在社会生活的上空.使之成为治世的工具.礼的自然层面被淡出,突显出一付杀气腾腾的面孔.因此,老子与孔子对礼的认识,从自然层面到人为层面的区别之处,以一隐一显,反映出意识形态上,善于恶的本源,善不在于求而在于不争,恶不在于灭而在于斗.

礼同一自然是为正礼,礼异化自然则为做作.二者的区别在于:真实和虚伪,实际和形式上的本质不同.当礼脱离实际(自然流露,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时,礼就变成了表面文章,成为纯粹

形而上学的东西,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礼,吾能言之,宋

不足微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微之矣。(《论语八佾》)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惟上智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记·曲礼上》

这些内容,使《论语》黯然失色,与《道德经》融会贯通于自然本源相较,是一种似道非道的东西,它以为人的高低贵贱定调调的性质,表现着离经叛道的实质.

其实,《道德经》以天地万物设譬,无非在于揭示出人文境界的本源。让人们在安详静谧与灵动舒展间自由切换.当从容洗去浮华,生活就可以任意挥洒;用睿智把握未来,一切都是那样的如诗如画.

《道德经》自问世以来,世人多有问鼎,因其博大精深,理解上各具短长,也在情理中。窃以为,《道德经》五千言,分“道”“德”两篇,上篇为“道”,下篇为“德”。“道”“德”虽具层次上的区别,却有相互证明的作用。即,“道”作为一种高层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到,却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把它理解为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也无不可,盖因其是一种境界。“德”则是对“道”的具体化、形象化,它使我们对“道”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比如,它用水的形态,形容真、善、美之所在。那

么,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到了,无论“道”与“德”都在讲述着真、善、美,才是符合天、地、自然法则的东西。人一旦失“德”则罔言“道”,“道”是用“德”来表现出来的。因此,所谓“玄之又玄”的“道”乃是我们的一丝善念,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付出一份爱心,就多多益善了,因此,爱心、善举,就是“道”之所在了。或者说,我们可以在爱心、善举中可以感悟到“道”之所在,通俗的说,“道”是一种奉献后的愉悦心情状态。

老子用得道的自然态,揭示出人的美德之所在.用失道的语境,点睛出缺德的原因.老子教人近德而至善,孔子教人功利而缺德.老子教人以淡泊,孔子教人以功利.

老子用水的形态,表明的一种态度,告诉世人:道与德是客观存在,它就是人们的善良之处,看似“玄之又玄”,实则与人的价值取向相关。

创造文明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上善若水,正是对道与世不同之处(非常道)的诠释,所谓与世不同,乃是与世俗的伪善

不同,如果一定要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与孔子礼治思想的不同.善是人文精神之本,是文明的具象,上善若水,一语道出了平凡之处的非凡,生于斯,长于斯,善待于斯,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都以发自于内心的友爱去做好任何事情,心甘情愿的奉献出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心甘情愿奉献的意境,在不经意的行为过程里,解读出道之所在.(道可道).

老子与孔子说礼论道的区别在于:“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庄子.缮性篇》-------此孔子礼乐偏行致害之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此老子礼正善行致利之处。诚所谓:善者不辨,辩者不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善者为天下谋,辩者谋天下。至此,二者对这个世界起到的什么作用,也就在不言之中了。

老子道德经名言评析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已。 2章——《道德经》第:“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翻译讲解】老子经常”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这样就有了不善。么样算是善,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章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2【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翻译讲解】 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看起来像是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人,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么能持续很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4 章8【翻译讲解】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5 11章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翻译讲解】“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所以‘有'给人才有房屋的作用。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但如“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 1 “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第615:“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翻译讲解】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唯有镇定沉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章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翻译讲解】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问题的时候,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章《道德经》第19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

论语中的礼--论语中礼的概括、总结

论语中的礼--论语中礼的概 括、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论语中的礼 礼学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文指诗书礼乐,行主要是行礼,亦即执礼。所以司马迁概括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史记·孔子世家》)。礼学无疑是孔子毕生从事的主要课题,也是孔门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在当时孔子所宣扬的,主要是西周以来君主等级制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体制。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他的学生子贡也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这种可以传之百世的周礼,经孔子向各方面学来而集中整理,便构成孔子的礼学。它是西周以来传统的君主等级制社会的规范准则,从国家大事、社

会活动以至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到礼的制约,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如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左传·僖公十二年》记:“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这是在聘享中恭谨谦让以礼自持的事例。同书《襄公七年》记:“卫孙文子来聘。……公登亦登。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今吾子不后寡君,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叔曰:孙子必亡。”那便是在聘享中骄横失礼而站错了自己应有位置的例子。在当时这被认为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孔子一再强调“立于礼”(《泰伯》),“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另一方面,琐细小事如礼帽用什么材料制作,“麻冕,礼也”(《子罕》),坐下取什么姿态,“原壤夷俟”(《宪问》),以及《乡党》篇所记孔子日常衣食起居言行,也都有礼规定着。可见礼确乎包罗万象。 孔子重建礼制制度,为的是解救这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以仁为本,以礼为法。仁礼社会就是理想社会。要建立一个仁礼社会,关键在于社会个体的“克己复礼”。“非礼勿视,

《论语与道德经》选修课心得体会

《论语与道德经》选修课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选了老师开设的《论语与道德经》选修课,在课堂上,我深深地被老师渊博的知识和声情并茂的讲课方式所感染。后3堂关于《道德经》的课,因为实习的原因,有所耽误,在此表示歉意。以下是我结合老师的讲授,一些自己的感悟。 治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你老师的人。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加以学习,使自己在这方面变强,同时,当发现别人的短处时,我们要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然后对其改正。我觉得这是一种谦虚、谨慎、求知若渴地学习态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许我们可能在整体上看比别人能好一点,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优秀品格,而这些正是我们要完善或者学习的地方,我们没有必要像三国时杨修一样“恃才放旷”,给别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要谦虚,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学习,弥补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想起一句俗语“扬长避短”,我有点不赞同这句话。“扬长”,发扬长处;“避短”,回避缺点。我觉得发扬长处固然正确,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展现个性,培养自信;而回避自己的短处,难道因为耻于自己的缺点,这就有点没必要了吧,不断地回避只会让自己在那方面越来越不足。所以,我更喜欢“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人才会全面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学习和思考不是相互独立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过程,一味的学习没有时间来回忆、总结接受的新知识,我们只会形成一种“猴子掰玉米”的自我满足。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新的知识才会积累,旧的知识才会巩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为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这句话如果从表面上理解,就是: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更深层次的发掘,它告诉人们:只有经历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锻炼出坚韧、顽强的毅力与意志。生活何尝又不是这样,我们经历残酷高考的洗礼,我们现在又面临考研的压力,我们有过失败的打击,我们遭受他人的嘲笑……这些让我们步履维艰,身心疲惫。但也正是这些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愈是苦难,愈是困难,就愈能磨炼出人的刚强、勇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逆境中求存,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一味地退缩,只会逆来顺受,被困难绊倒;迎风挑战,昂着面对,才能在社会中站稳。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出来是: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

论语中仁与礼关系新诠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 (2009年1月) 頁129-158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摘要 孔子「仁」一概念的心性論化乃是思孟一系的一大發展,至於宋明道學、理學及心學之出現,則可說是儒學的劇變。雖然宋明儒及當代儒者聲稱可「調適而上遂」、可得「先秦之真緒」,然而先秦的血脈傳至宋明,已發生了典範的變革,此中原因,實在於孔子的道德思考不必有後儒所理解的思孟之形上心性論的預設,而形上心性論亦不必納入宋明儒及當代儒者所主張的本體宇宙論之故。 七十年代西方分析哲學家 Herbert Fingarette 認為不可以孟子的心性之說來理解孔子在《論語》中的思想。他利用 John Austin 的語文行為理論 (speech act theory) 和 Gilbert Ryle 的邏輯行為主義(logical behaviorism) 觀點,對孔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解釋。他認為西方哲學與佛教傳統所強調的心身之分與內外之別的觀點,並不適合用來分析孔子在《論語》中的道德思想。並以一般中外學者的主觀心理主義的解讀為錯誤,不能真實掌握孔學的要旨。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新儒家形上的心性天道論的解釋與Fingarette 的邏輯行為主義的解釋,剖析這兩種觀點與文本不相應之處,從而將《論語》中的仁與禮的關係納入意向性 (intentionality)

13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 及意向行動 (intentional action) 的框架中來理解,並嘗試提出一種異於上述二說的新解釋。 關鍵詞:仁、禮、論語、邏輯行為主義、意向性、意向行動

老子的人生智慧(深度好文)

1.惟道是从,因任自然。 2.凡事不要做过头。 3.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4.大生于小,多起于少。 5.留有空间才好发展。 6.树立自己坚定的信念。 7.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8.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9.培养洞察细微的能力。 10.遵循水的大智慧。 11.无为而后才有大作为。 12.无为才能无所不能。 13.凡事总是过犹不及。 14.不居功者成大功。

15.不自满才能不断进步。 16.世间的根本在于“道”。 17.委曲才能求全。 18.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19.生活中惟一不变的就是变。 20.以柔克刚才是取胜之道。 21.人生一定要有梦想。 22.谦退无私才能成大事。 23.稳步推进胜于强出头。 24.善于借用他人之力。 25.正确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 26.不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7.清静无为,远离死地。 28.保有冷眼旁观的人生态度。 29.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30.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 31.做人做事都应善始善终。 32.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33.深藏不露容易成功。 34.创造“天时”与“地利”。 35.真正聪明的人不卖弄自己。 36.忧患只能来自我们自己。 37.挫其锐,解其纷。 38.要有大者宜为下的气度。 39.小不忍则乱大谋。 40.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41.看透人生的祸福变换。 42.道的本意在于师法自然。 43.保持纯真自然之美。 44.坚持纯真的本性。

45.不要被贪欲所左右。 46.用辩证思维去观察世界。 47.立身处世的三件法宝。 48.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49.参透生死之间的奥秘。 50.久处巅峰必有隐患。 51.凡事一定要适可而止。 52.好心态赢得好生活。 53.过一种快乐而不享乐的生活。 54.当于静处品味人生。 55.保持一种简单的快乐。 56.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 57.以静养智的大智慧。 58.得意忘形,便会乐极生悲。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今年我校将《道德经》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天的早晨上课前和下午上课前,还有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道德经》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进行经典诵读、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道德经》、争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3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道德经》章节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道德经》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道德经》默写或《道德经》手抄报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道德经》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章《道德经》,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章《道德经》。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道德经》诵读,督促学生每

《论语》 说礼

《论语》说礼 《论语》是记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为止。或启发辩论、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其核心那就是“仁”、“礼”、“中庸”。其中“礼”作为孔子思想的三大核心之一,是孔子毕生推行的理念,更是孔门教学的主要内容。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之为言履也,可履践而行. 那么礼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同时礼又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国家大事,社会活动以致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礼的制约。所以《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如果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亚圣孟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边纺纱织布维持生活,一边全部心思地关注着孟子的成长。因为家住在墓地附近,所以孟子就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些模仿送葬类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就迁居到一个市场附近。可是发现孟子很快又学起小贩子沿街叫卖的事来。孟母就又迁居到学堂的附近。当时学堂里的先生不仅教学生们读诗书,明白做人的道理,还教导学生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和接物的礼仪。自从住到学堂附近后,孟子不但能将学到的经典,常常背给母亲听,还能自然地在生活中模仿学堂先生的行事和礼仪。孟母看到学堂对孩子的教化作用,就选择在此定居下来。这件事后来被称作「孟母三迁」,广泛流传至今。 孟子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结婚了。有一次他因为有急事,顾不上敲门,就匆匆忙忙的直接跑进了卧室里,不料却看到他的妻子居然蹲在房里。那个时候,妇

国学经典(论语、道德经、韩非子)

国学经典 在评述孔子、老子、孙子思想核心的基础上,从道德价值和现实功利相结合的视角,比较《孙子》之"全"与《论语》之"仁"、《老子》之"道"的主要差别,探究其迥然不同的哲学观和人生观。《论语》之"仁"从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否定现实功利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老子》之"道"在追求现实功利和自我生存圆满的同时,带有不可讳言的自私性;《孙子》之"全"则是立足于特定战争领域,实现了理想与现实、功利与仁义的完美结合。 《论语》的思想核心: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北宋初年宰相,原本是乡村教师) 核心是 "仁"和"礼" 。仁即仁者爱人,礼即克己复礼。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最推崇“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地主。八佾,一佾为六人) 三季人的故事(四七二十七的故事)。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道德经》核心思想:无为。老子提出了他的核心思想——“无为”!到底什么是“无为”呢?是很多人认为的不作为么?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么?从全文来看,老子的“无为”绝对不是不作为的意思。“无”就是“天地之始”的意思,所以“无为”可解释为“做在天地之始该做的。。“无为”是在事物起始阶段的时候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万物尚未成形,没有竞争,没有邪恶,处于混沌状态,婴儿未孩之态!道的核心就是易,只有顺着道,才什么都顺,但如果只想控制在“无”的阶段,这是 不可能的,老子当时充满了多少的矛盾啊!(中国最早的哲学)《韩非子》的核心思想: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 韩非虽师从荀子,思想差异却很大。他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他是斥之为“蠹”——蛀虫的。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 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 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对于研究政治学,这是一部极重要的书。 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但他的文章很有特色。他懂得运用各种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从逻辑的严密、论述的细致、条理的清晰来看,还要超过《荀子》;因为他喜欢把道理说得很透,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如《五蠹》约有七千字);因为他的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五蠹》)文章从常见的生活现象来推演重大的道理,可谓深刻明切。但取例极端也是一眼可知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难一》) 这就是常用成语“自相矛盾”的出处。原来用于攻击儒家同时赞颂尧的明察和舜的德化,指出二者不可能并存于一时,表现了韩非对于逻辑严密性的要求。其他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都是生动的寓言故事,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道德经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经典名句】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现代汉语解读】 道,看它又看不见它,这叫微。想听它又听不到,称为希。摸它又摸不着,叫夷。三者不可揣摩,所以混在一起。 "一",其上不清晰不明亮,其下昏暗不清,长长的连绵不绝,不可描述,又好像没有。这就是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实体的样子,这就是非常微妙,又辽远到不可探究的状态。跟着道的后面看不到它的结束,迎着它又看不到它的开始。看今天的道是怎么运行的,应用道的法则于生活中看看结果,就可以推断古代道是怎么运行的,这就是道的规律。 【感悟赏析】 这一章是对于天之道的描述,也是的宇宙观。微,悄无声息。希,织布,孔大的称希,我们可以理解为稀少的意思。夷,平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状态。道生一,道是源头,一是道落实到世界的体现,是世界最初的状态。这里讲的是道介于有与无之间,无论视觉、听觉,触觉都触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

沕,微妙,望,边际,辽远。这里告诉我们,道是无影无形的,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时空存在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开始,也望不到它的结尾。 道的运行规律我们是可以找到的。道的运行规律亘古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今天道的运行规律推断自古以来道的规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则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看看结果,就能够明白道的运行规律。这是告诉我们道的学习方法。 这一章讲的是天之道。总是从天之道中推演出圣人之道,所以的行文结构总是讲一段"天之道",然后阐述"圣人之道"。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的,无法描述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的宇宙观,我们发现是高明的,又很科学。因为在他的那种年代对于宇宙的了解很少,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仍然很有限,科学说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暗物质、暗能量,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英国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平行空间。的做法是明确道的存在,也承认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样描绘出自己认为的明确世界。所以,道家并不是宗教。后来的与道家有一些关系,但并不密切,而且本质上是不同的。 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论语》中“礼”的专题

---------------------------------------------------------------最新资料推荐------------------------------------------------------ 《论语》中“礼”的专题 《论语》礼的专题学习北京市第 67 中学高二语文组周丽娟 2019 年 6 月学而第一※1.12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5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 / 12

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政第二※2.3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5 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23 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子曰: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 三家者以《雍》彻。

---------------------------------------------------------------最新资料推荐------------------------------------------------------ 子曰: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3.3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4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3.6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 汝弗能救与?对曰: 不能。 子曰: 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3.8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3.9 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3 / 12

《论语》、《道德经》摘选 中英对照

《论语》、《道德经》摘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The Master said, To learn and at due times to repeat what one has learnt, is that not after all a pleasure? That friends should come to one from afar, 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 To remain unsou red even though one’s merits are unrecognised by others, is that not after all what is expected of a gentleman? ——摘自《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Master Tseng said, Every day I examine myself on these three points: in acting on behalf of others, have I always been loyal to their interests? In inter course with my friends, have I always been true to my word? Have I failed t o repeat the precepts that have been handed down to me? ——摘自《论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The Master said, (The good man) does not grieve that other people do not recognise his merits. His only anxiety is lest he should fail to recognise their s.——摘自《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经》10句话,说透人生智慧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 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落实在行动中。 品德的体现全在细节中,有德行的人总是嘴上说的少,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修身养心离不开“清静”二字,“清”是一种心灵状态,“静”是一种生活状态。 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放慢自己的脚步,学会知足。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一家有一家的日子。 页脚内容1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心怀善意,才有好运降临。如果你看什么都不顺眼,悲观处事,处处以恶意揣度别人,自然日子不会好过。 做人有没有能力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心。想要日子过得好,就要学会节俭,节俭持家才能富过三代。 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不要轻视小瞧别人,我们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如此之道,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做人学会谦卑,只有空杯子才能盛满水,也只有把自己姿态放低才能学到东西。 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就像乌云遮不住太阳,洪水冲不垮山岗。 困难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做一丝努力就在困难面前认输。成功的人,不是没有经历过困难的人,而是在困难面前撑住并熬过来的人。 只要相信自己,没有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漂亮话好听却没有用,珍惜那些能给你指出错误的朋友。 生活中听人吹捧不如听下真诚的建议。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9、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页脚内容2

道德经无知无欲读书笔记范文.doc

道德经无知无欲读书笔记范文 《道德经》曰:"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生三,三生万物"。指的就是"一念产生大千世界"。既然这个世界就是那一个意识念头的产物,和我们平时随时头脑当中闪过的念头一样:"我可以创造一个这样的世界,然后让另一个我在里面体验我所体验不到的东西。"下面是的我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企者不立——道德经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赏析1000字: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 【现代汉语解读】 踮着脚很难站得长久,大踏步赶路走不远,总盯着自己优点的人难以彰显自己,处处表现自己的人其优点却不容易被别人看见,越是自我吹嘘的人越难建立大功劳,自己抬高自己的人没法做一个好领导。在道的层面来看,这些行为像多余的食物、身体的赘肉一样,人们都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延伸解读】 企,脚踏离地努力抅东西的动作。跨,大踏步地往前走。这一句比喻过度的努力往往欲速则不达,不要刻意抬高自己,攀高枝。人要分清楚使命与目标,使命可以定得高一些,但目标要定得扎扎实实,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拔苗助长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很不好的,可能把一个人才生生地毁掉。

章,也作彰,把好的东西、美丽的东西彰显出来。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反而使自己的优点彰显不出来。见,同现。您自己把事情做得好,张扬一点,表现自己倒没有问题。您实际上没有人做得那么好却处处表现自己,反而惹得别人的反感。人的社会中生存,其自我意识会被强化,在社会交往中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调整自己。"自见者不明",其实并不一定是看不见,而是因为反感你,可能故意忽略你,偏偏不想满足你的虚荣心。 作为普通人,自我表现一下没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领导者,您的自我表现的后果就不一样了。下属很自然明白您自我表现的用意,就会吹捧您,那么您很容易自我膨胀,很快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陷入到虚幻的自我认知中。譬如某领导把自己写得很一般的字拿出来,立马会被吹捧成书法家,听的好话多了,自己也会飘飘然起来,说不定某一天就会出丑。纸上谈兵的赵括也一样,对于兵法能说会道,在同僚们的吹捧中自命不凡,最后长平一战,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害了四十万赵军将士的性命,曾经强大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后,自我感觉很好,周围的人出于各种目的吹捧他,甚至编印假报纸,说民众都希望他当皇帝。结果在他称帝之后,才发现众叛亲离,郁郁而死。 伐,进攻,作战的功劳,引申为自我吹嘘,自夸。矜,铁矛的头,自己夸自己,自己抬高自己。例如,韩信这人很自傲,认为汉的江山他有一半的功劳,说话非常不客气,越来越遭受到刘邦的猜忌。读后感·与他相反的是张良,非常清醒,很谦虚,得以善终。生活中,喝酒也一样,在你感觉特别好的时候,容易吹牛,那么喝醉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有时候你感觉到对手非常强大,你就会小心谨慎,往往还能够保持清醒。

浅析《论语》中的礼

《论语》中的礼

浅析《论语》中的礼 目录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论语》中礼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名物之礼 (2) 第二节言行之礼 (3) 第三节礼乐 (3) 第四节典章制度 (4) 第二章《论语》中礼的实践 (5) 第一节名物之礼 (5) 第二节言行之礼 (6) 第三节为国以礼 (7) 第三章《论语》中礼的作用 (8) 第一节积极作用 (8) 一法治思想的奠定 (8) 二仁政思想的产生 (9) 三克己复礼与控制欲望 (10) 第二节消极作用 (11) 等级制度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绪论 每个时代,都会有变革在发生,可是每个时代都无法抛弃前代文化的积淀。礼作为民族文化载体,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论语》,其内容涉及教育,伦理,仁,礼等各个方面。论语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用的,由此可见,孔子的“礼”的思想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所以研究论语中礼的思想就变得极为重要。 作为传统文化礼是不可或缺的,是不完美的,是延续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依赖于诠释的。从汉到清,历代学者对礼的研究诠释,主要侧重于对传统经学进行注疏、证考、释义、分类汇编等。如《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礼的研究成果,此外如孔颖达《礼记正义》,贾公彦《周礼正义》等都是研究礼的经典文献。20世纪以来礼文化研究热潮再度袭来,使礼学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其研究涉及到礼制,礼俗,礼学思想,礼乐文化,人文精神等。如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1],邹昌林《中国礼文化》[2],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3]等,这些学者的研究为礼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另外,国外对礼的研究也有比较大的成就。如本杰明.史华兹(美)《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4]。总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礼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如礼的起源,周公制礼作乐的性质,周礼的实质和功能,礼与乐,礼与仁等方面。 21世纪,学术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礼的功能,根本精神,思想内涵等角度,阐述了“礼”对当代社会伦理,教育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如刘梦溪[6]在其文章中认为儒家“礼”思想包涵四个部分:约束之礼、礼让之礼、尊重之礼、和合之礼;蔡尚思[7],认为孔子的教育,主要是礼的教育。从整体上讲,中国就是礼的社会。因此本文就在前面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从论语中礼的含义,实践和作用方面综合做一个浅析,使之更好引导中国“礼”之风尚,“礼”之精神。

“礼”谈《道德经》与《论语》之别

“礼”谈《道德经》与《论语》之别 《道德经》玄之又玄吗?它和《论语》有什么区别呢? 玄者,自然也.用自然态阐述人的至美至善处,属于人类特殊属性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是无形的,却是可以意会的,道是无名的,却是可以神通的.如何意会神通它的玄妙之处呢?从无始到有终.有无具有互证互明的关系.也就是说,有无的辩证关系,就是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道德经>第一章).从无处可以意会道的本源,从有处可以神通道的归来.通俗的说,事物的发展从无到有,是一个向前行的过程,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那么,从有到无,就是一个逆行了,当从向前的发展过程中得知它的奥妙时,再用这种奥妙(有)倒推以往的过去(无)就可以知道事物的本源在那里了.因此,从无到有,从有知无的发展辩证关系,就成为了天地人自然辩证发展的大系统,这个系统的概念,就是道.(同谓之玄.《道德经》第一章)说到底,老子就是从无到有里,论证出有无的辩证关系.(详见《道德经》第一章) 那么,怎么从有处意会道呢?具体的道有无形态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八十一章,上篇前三十七章曰道,下篇后四十四章曰德.自第一章后,皆为对道德的层层规划,从自然到人事,从

家国天下,纵横古今,全方位的进行了论述了道德的精义之所在,构建了以道为塔尖,以德为结构,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一座金字塔.确切的说,是人文境界大厦.第八章即为对道的具体形态的一种描述,它用水的形态,形容出了真善美之所在,它把真诚,友爱,信用,无私,不争,奉献的品格,纳入到道的范畴里,并把这些品格与道这种人间智慧相系,那就是告诉世人:人间大智慧就是善.老子用水的形态,对人的意识形态进行了考量,简单扼要的指出了看似“玄之又玄”的意识形态,并非无可言壮,它在万事万物的常态(自然态)里,有具体的反映,常态(自然态)里面有至理,无意于至理者而得之(保持常态者“抱元守一”)。凡刻意追求着,只能适得其反。正如儒术的本意,以规范人际关系为己任,反成为一种治人的工具。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形势第二》。从前向后看,形成一种经验.对经验进行检验,需要回头看,经 过反复检验,筛选,过滤后得出的结果,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真理.颠倒颠,是道德经>的论辩方式,也是世上最能够揭示真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与温故知新的语境相近,都在表达着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也就是具有“三生”(前世,今生,来世)互证互明,互为因果的辩证逻辑关系。正言若反,从世俗中推论出不俗之处,在平凡中出不凡,从反面读出正面的真谛来.因此,道 很遥远,远在天涯海角,可望不可及.道也很近,近在咫尺,正如水无处不在,不是在昭示世人:善遍人间吗?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之《〈论语〉选读》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论语》选读 一、课程标准关于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的教学目标 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2.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3.学习连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4.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关于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把《(论语>选读》的l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主要考虑到三点原因:一是教学时间只有36课时,二是学生的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尚浅.三是教师选修课教学的经验有待积累。为了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规定10课为教读课文,5课为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建议不作为各类考试涉及的依据。5课自读课文分别为“待贾而沽”、“求诸已”、“出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三、对于选修课教学和课型的建议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所以教学建议着重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上作出说明的。该部分是对“教学要求”的具体体化,同时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作了提示。 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合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应该说,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各种能够操作并且行之有效的课型。根据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遵循选修课程的教育目标,借鉴各地选修课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论语)选读》的课型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教师串讲课型:以文言文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进行思想文化的评析和探究。 2.主题讲座课型:规定一个文化主题(话题),以课文选段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阐发课文内容,探讨该话题的文化意义。

《道德经》十句话,说透人生智慧

《道德经》十句话,说透人生智慧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 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与其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落实在行动中。 品德的体现全在细节中,有德行的人总是嘴上说的少,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修身养性离不开“清静”二字,“清”是一种心灵状态,“静”是一种生活状态。 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恼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放慢自己的脚步,学会知足。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一家有一家的日子。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心怀善意,才有好运降临。如果你看什么都不顺眼,悲观处事,处处以恶意揣度别人,自然日子不会好过。 做人有没有能力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心。想要日子过得好,就要学会节俭,节俭持家才能富过三代。 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不要轻视小瞧别人,我们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如此之道,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做人学会谦卑,只有空杯子才能盛满水,也只有把自己姿态放低才能学到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