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施工控制测量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

编著李学仕

订购此书:https://www.360docs.net/doc/186083019.html,/sm.asp

内容提要

本书从测量基础理论开始,讲述普速和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所涉及的主要测量工作任务、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测量基础知识、测量误差与平差基础、线路测量、高程测量、边角网测量、GPS网测量和隧道、桥涵的控制测量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并配合工程测量数据处理通用软件GSP介绍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包含了作者多年在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中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开发成果。

本书可作为铁路工程施工单位现场测量工程师、测量主管技师和测量人员学习、查阅和提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非测量专业毕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走上测量主管岗位的培训、入门、快速上手的材料,还可作为各大中专院校测量专业的参考书。

第1章测量基础

1.1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概述

1.1.1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目的和意义

1.1.2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的内容与手段

1.2 测量参考系

1.2.1 椭球体与空间直角坐标系

1.2.2 平面坐标系及独立坐标系

1.2.3 高程系统

1.3 测量基本术语和数学公式

1.3.1 方位角与坐标增量

1.3.2 导线计算

1.3.3 闭合差计算

1.4 主要测量方法

1.4.1 水准测量

1.4.2 角度距离测量

1.4.3 GPS测量

1.5 测量误差与平差

1.5.1 误差概念

1.5.2 中误差与限差

1.5.3 方差与权

1.5.4 方差传播

1.5.5 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原理

1.5.6 附有条件的坐标平差方法

1.6 实用计算

1.6.1 坐标转换

1.6.2 面积和土方测量

第2章线路测量

2.1 线路元素及其计算

2.1.1 线路元素

2.1.2 曲线要素

2.1.3 线路里程

2.2 铁路线路设计参数

2.2.1 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参数

2.2.2 曲线半径

2.2.3 缓和曲线

2.2.4 夹直线

2.2.5 线间距

2.2.6 轨道超高

2.3 线路坐标计算

2.3.1 直线段

2.3.2 圆曲线段

2.3.3 缓和曲线段

2.3.4 边桩坐标

2.4 中桩里程反算

2.4.1 直线段

2.4.2 圆曲线段

2.4.3 缓和曲线段

2.5 纵坡高程计算

2.5.1 竖曲线

2.5.2 纵坡高程计算

2.6 曲线放样计算

2.6.1 极坐标法放样计算

2.7 路基边坡放样计算

第3章高程测量

3.1 水准测量精度等级

3.2 水准点选埋

3.2.1 水准点点位要求

3.2.2 水准点埋设标准

3.3 水准测量仪器

3.3.1 常见仪器

3.3.2 仪器检校方法

3.4 几何水准测量方法

3.4.1 测量与高差计算方法

3.4.2 测站技术要求与限差

3.4.3 测量误差与控制

3.5 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3.5.1 测量与高差计算方法

3.5.2 测站技术要求与限差

3.5.3 测量误差与控制

3.6 水准测量质量检查

3.6.1 往返测量不符值

3.6.2 闭合差

3.6.3 重测规定

3.7 水准网平差

3.7.1 误差方程

3.7.2 测量定权

3.7.3 解算高程

3.7.4 单位权中误差

3.7.5 高程、高差中误差

3.8 水准网复测

3.8.1 复测技术设计

3.8.2 比较内容与指标

3.8.3 提交成果内容

3.9 水准加密测量

3.9.1 测量方法

3.9.2 数据处理方法

3.9.3 提交成果内容

3.10 CPIII网高程测量

3.10.1 测量网形

3.10.2 数据处理方法

3.11 沉降观测

3.11.1 变形点布置

3.11.2 观测方法

3.11.3 数据处理方法

第4章边角网测量

4.1 测量方法

4.2 测量仪器

4.2.1 常见测量仪器

4.2.2 检校方法

4.3 测量精度等级

4.4 导线点选埋

4.4.1 导线点点位要求

4.4.2 埋设标准

4.5 观测方法

4.5.1 角度测量与技术要求

4.5.2 距离测量与技术要求

4.5.3 重测规定

4.6 数据预处理

4.6.1 距离改化计算

4.6.2 方向改化计算

4.7 测量质量检查

4.8 平面网平差处理

4.8.1 误差方程

4.8.2 定权

4.8.3 方差估计

4.8.4 坐标误差

4.9 检测与复测

4.9.1 测量方法

4.9.2 检测结果分析

4.9.3 复测数据处理

4.9.4 复测分析比较内容

4.9.5 提交复测成果

4.10 平面网加密测量

4.10.1 测量方法

4.10.2 数据处理

4.10.3 提交成果内容

4.11 CPIII网测量

4.11.1 测量网形结构

4.11.2 测量方法

4.11.3 主要精度指标

4.11.4 质量检查

4.11.5 网平差

第5章GPS网测量

5.1 测量误差与控制

5.2 测量精度

5.3 测量仪器选用与检定

5.4 测量数据处理流程

5.5 相对定位测量技术设计

5.5.1 基准设计

5.5.2 组网

5.6 测量实施

5.6.1 星历预报

5.6.2 调度计划

5.6.3 测量观测与技术要求

5.7 基线解算

5.7.1 解算软件

5.7.2 解算要求

5.8 质量控制

5.8.1 重复基线检查

5.8.2 闭合差检查

5.9 平差处理

5.9.1 平差模式

5.9.2 无约束平差处理

5.9.3 约束平差处理

5.10 复测处理

5.10.1 测量技术设计

5.10.2 数据处理

5.10.3 复测分析比较内容

5.10.4 提交复测成果

5.11 加密测量

5.11.1 测量方法

5.11.2 数据处理

5.11.3 提交加密成果

5.12 RTK测量

5.12.1 测量原理

5.12.2 参数转换

5.12.3 测量设计

5.12.4 注意事项

第6章隧道测量

6.1 贯通误差

6.2 测量设计方法

6.3 隧道独立网建立方法

6.4 洞外控制网布设

6.4.1 一般原则

6.4.2 洞口GPS子网布设

6.4.3 困难条件下GPS网布设

6.5 洞内导线布设

6.5.1 一般原则

6.5.2 洞口测站的测量

6.5.3 洞内陀螺方位测量

6.6 洞口子网检测方法

6.7 洞外水准复测

6.8 斜井底导线处理

6.9 隧道贯通测量

6.9.1 贯通误差测量方法

6.9.2 贯通误差调整方法

6.10 隧道放样测量

6.10.1 炮孔放样

6.10.2 台车控制

6.11 隧道断面测量

第7章桥涵测量

7.1 概述

7.2 旱桥控制网测量

7.3 跨河水准测量

7.4 桥基础放样测量

7.4.1 桩孔放样与检查

7.4.2 承台放样与检查

7.4.3 墩身放样与检查

附录

参考文献

第1章测量基础

1.1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概述

1.1.1铁路施工控制测量目的和意义

为了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铁路工程建筑物必须按设计要求用测量方法准确放设到地球表面,测设的依据和基础就是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我国现代铁路工程测量平面采用工程独立控制网,按精度等级和功能划分为框架网(CPO)、基础控制网(CPI)、线路控制网(CPII)和轨道控制网(CPIII),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满足三网合一的要求,即铁路所有建筑物位置均采用相同的基准点起算,在铁路生命周期(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各阶段)中平面高程坐标系统保持一致不变(的基准和尺度),各级控制网的精度协调统一。

因此在铁路施工阶段采用的测量控制网仍与勘测设计和运营维护阶段相同。因为勘测设计阶段建立起的测量控制网在施工阶段才能够逐步趋于稳定,同时在工程施工阶段,控制网(点)也会受到施工的较大干扰与破坏,为保持施工阶段的控制网与勘测设计阶段统一、并维持稳定,应全面和局部、定期和不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与增补;为满足施工测量需要适当加密控制网;为满足特殊工程的施工需要建立更高精度的独立控制网,在此基础上进行线路中线及建筑物控制放样和变形观测,这些工作就是铁路施工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的质量直接反映在铁路工程成品质量上,施工控制测量是实现建筑物定位的基础,又是保证设计图纸落实到地面的关键工序,还是铁路后续运营维护基准的延续衔接和提供者。因此做好铁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1.1.2铁路施工控制测量的内容与手段

在铁路工程开工建设初期,由勘测设计单位将铁路测量控制网及成果移交给施工单位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一次全面复测,以对勘测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网中发生位移、破坏的控制点进行恢复、增补,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对控制网进行必要的加密。

在此基础上进行铁路征地界放样、桥涵、隧道的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当桥梁、隧道需要更高精度的控制网时,依据基础控制网CPI建立相应的独立工程施工控制网。随隧道掘进、

依据洞外控制网而进行洞内导线控制测量,炮孔、台车等控制,隧道断面超欠测量控制;桥梁桩基础、承台、墩身、垫石位置控制测量,现浇连续梁线型、挠度或沉降变形控制测量;以及桥梁、隧道、路基等沉降、变形观测和监控量测等。

施工过程中,一般每6~12个月对控制网进行一次复测,以监测控制网的稳定或变形情况,并及时进行增补。

当进行线上工程轨道施工前,应再一次对基础控制网CPI、线路控制网CPII进行一次全面复测或加密,满足轨道控制网建网要求后建立轨道控制网CPIII,在此基础上进行轨道铺设安装测量。轨道工程施工、竣工移交前应对CPIII网进行不定期局部或全面复测,以保证轨道工程的精度满足要求。

目前,平面网测量长距离(如500m以上)首选全球卫星定位测量,中短距离(600m 以下)多采用全站仪角度距离测量方式。高程网以几何水测准仪测量为主,在特殊地段(跨河、海、沟、上桥等)或项目(CPIII网、轨道网)还可以用全站仪按精密光电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GPS高程测量目前还限于四等以下等级测量中。特长隧道工程中还有采用高精度陀螺方位测量定向的方法。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数据处理一般仍以平面和高程分开独立处理为主,CPIII网也可按三维方式处理。铁路工程测量数据处理量大、复杂、繁琐,现场施工测量可用手工计算处理即可,控制测量主要采用软件进行。

所有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必须经过相关主管部门鉴定。目前铁路工程中应用的测量软件主要有:武大科傻地面控制网平差软件和GPS平差软件、清华三维平差软件、同济大学平差软件、西南交大平差软件,中铁二局工程测量数据处理通用软件(GSP)等,CPIII网专用软件有中铁一、二、三、四设计院研制的软件(要求通过铁道部鉴定)。

1.2 测量参考系

测量的目的是确定空间中点与点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而形成点线面之间的相对关系。距离测量就是确定两点之间的长度,如从A点到B点的长度;角度测量就是确定以某个点为圆心,另两个点到圆心径向间的夹角大小,如从OA直线方向到OB直线方向间的夹角;高程测量实际是高差测量,确定两点在垂直面上的距离,如从A点沿竖直方向到B点的距离,实际代表A点所在水平面到B点所在水平面的距离。这些测量值,都是相对值,也就是说测量总是有参照物的,是基于某个基准(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面)的数值。

基于某基准建立一种表示空间点之间的相对关系,叫做坐标(参考)系。所有空间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的形式方便的表示出来;坐标系中的每一个坐标都与空间中的每一个点唯一对应。点的位置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坐标系也可以有多种,坐标系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坐标系有地心空间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平面坐标系、高程坐标系等,不同的坐标系的坐标

不能混用。通常为便于计算,我们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用测量数据的,因此在计算或使用点的坐标时,需要把其他非平面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到平面坐标系中。

小范围的测量如10km2内,可以把地球表面看作是个平面,以平面为参考面进行测量;稍大面积的测量100km2内,则需要把地球看作一个圆,在圆表面进行测量;更大范围(如上几百公里或全球范围)的测量,则必须采用更接近于地球的实际形状即地球椭球作参考。

铁路工程测量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然而地球表面极不规则,地球内部物质复杂、分布不均匀,使得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需要从地面转换到标准地球(椭球)面,然后再转换到平面坐标系所在的平面上,才能方便日常使用。

1.2.1椭球体与空间直角坐标系

为更好表示地球实际形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通过地面测量手段建立有不同的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参数和参心坐标系,适应当时和当地的局部测量工作,如我国采用的54北京坐标系(前苏联大地坐标系的延展)和1980西安坐标系。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利用天文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和全球卫星测量技术,代表地球形状的椭球参数不断修正、完善,获得了总地球椭球(地球椭球)参数和建立了地心坐标系,以适应全球性的测量工作,如WGS-84坐标系(GPS测量使用),我国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目前铁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几种椭球和主要参数摘录如表1-1。

表1-1

椭球体名称椭球长半轴a(m)扁率α备注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6378245 1/298.3 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1975国际椭球体6378140 1/298.257 1980国家坐标系应用WGS-84椭球体6378137 1/298.257 223 563 GPS测量应用

CGCS2000

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椭球体6378137 1/298.257 222 101 我国规定从2008年7月

1日起使用

椭球体为椭圆绕短半轴旋转形成的几何形体。椭圆的形状根据长半轴a与短半轴b、扁率α中任意两个参数即可计算出椭圆的其他任意参数。在铁路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椭球主要参数和几何关系如下:

扁率

a b

a-

=α.........(式1-1)

第一偏心率

a b

a e

2 2-

=.........(式1-2)

第二偏心率

b b

a e

2 2

'

-

=.........(式1-3) a

b

X

Y

Z

O

图1-1

地球椭球(WGS-84椭球、CGCS2000椭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在地球质心,Z 轴指向地球的自转轴方向(近似北极),X轴在赤道面指向格林尼治子午面(与赤道面相交线即零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与赤道面的交点,Y轴与X、Z轴形成右手系。

CGCS2000椭球与WGS-84椭球非常接近,椭球形状仅在扁率上有微小差异df,据称“df 不引起大地经度变化”;“df引起大地纬度的变化范围为0~0.105mm”;“df引起大地高的变化范围为0~0.105mm”;“在当前的测量精度水平,即坐标测量精度1mm,由参考椭球的扁率差异引起同一点在两坐标系内的坐标变化可以忽略”,即“CGCS2000和WGS 84(G1150)在坐标系的实现精度范围内是一致的”。

1.2.2平面坐标系及独立坐标系

1.2.2.1 大地坐标系(经纬度)

地面上一点P可以用大地坐标(B,L,H)表示,所在子午面与零子午面间的夹角为经度L,夹角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过P点的椭球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为纬度B,夹角向北为正;P点沿法线方向到椭球面的距离为大地高H。

P

H

L X Y

Z

O

B B

图1-2

地心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的计算公式:

2222

2

22222321arctan

cos arctan

cos 1/sin arctan e Y X Z N

B

Y

X H X

Y L e a Y X e e a Z B -?+=-+=

=??-+-??+=θθ

θ式中........(式 1-4)

B

e a

N 2

2

sin 1-=

.........(式 1-5)

大地坐标转换为地心坐标的计算公式:

B

H e N Z L B H N Y L

B H N X sin ])1([cos cos )(sin cos )(2+-=+=+=.........(式 1-6) 1.2.2.2 高斯平面坐标系投影方法

日常测量使用的坐标为直角坐标,在椭球面上的坐标需要投影到平面上,投影方式多种多样。我国采用的是高斯正形投影将椭球面坐标投影到平面上,具体投影过程:由椭圆柱套住椭球并在中央子午线处相切,将椭球上的点投影到椭圆球柱上,然后展开椭圆柱。椭球面上的角度与投影后的角度保持不变。

高斯平面坐标系的X 轴就是椭圆柱与椭球相切的经线(中央子午线),向北为正;椭圆柱与赤道的交线为Y 轴方向,向东为正。数学中坐标系的X 轴与Y 轴和测量坐标轴恰恰相反,即若原点相同数学测量数学测量=,=X Y Y X 。

国家标准地图投影按经度差3°、6°从0°子午线由西往东进行坐标带分带(地图分幅),在我国6°带坐标带从12带~138带(坐标系)。高斯坐标系中的X 坐标(纵坐标、南北向)从赤道起算,总是为正值,Y 坐标(横坐标、东西向)做中央子午线以西(左侧)为负值;为避免出现负值,在Y 坐标中加上500000m 。同时为方便起见在Y 坐标前加上坐标带号,如Y =19345000,表示19带(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111°)坐标,距离中央子午线的距离为西侧155000m (即实际坐标为-155000m )。

由大地坐标转换到高斯平面坐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5814185(cos 120

)

1(cos 6

cos )5861(cos sin 720

)

495(cos sin 24cos sin 222242552233

425642234

2t t t B N l t B l

B Nl y t t B B N l t B B N l B B N l X x ηηηηη-++-++-+=+-+++-++=.........(式 1-7) 式中0L L l -=,L 0为中央子午线经度。

B t tan =.........(式 1-8) B e cos '=η.........(式 1-9)

B a B a B a B a B a X 8sin 8

1

6sin 614sin 412sin 2186420+-+-=.........(式 1-10)

88

8668

6448

642284200128

1161321327

16381167321521211283561658321m a m m a m m m a m m m m a m m m m m a =+=++=+++=++++= 6

284

262240222089

67

45

23)1(m e m m e m m e m m e m e a m ====

-=

或按下述公式计算:

...)17947961(cos 5040

)5814185(cos 120)

1(cos 6

cos ...)54331111385(cos 40320

)3302705861(cos 720)

495(cos 24cos 26427722242552233

642882224266422442

2+-+-+-++-++-+=+-+-+-++-+++-++=t t t B N l t t t B N l t B N l

B lN y t t t B Nt l t t t B Nt l t B Nt l B Nt l X x ηηηηηηη.........(式 1-11) 式中

b a b a n n

b n

n b n n b n n n b n n b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X +-=

=+-=-=-+-=+++=

++++=4

45

334

225

314204321051231525610548353215161532316923)641

411(2)8sin 6sin 4sin 2sin (

由高斯平面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5

222225

3223

6

4

254

222332

)8624285(cos 1201)21(cos 61cos 1)459061(720)935(242y t t t B N y t B N y B N l y t t N M t y

t t N

M t y N M t B B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ηηηηη+++++

++-=++-

-+++

-=.........(式 1-12)

式中

=f B

或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7

6427

5

2222253

2238

624286

242224284

424222222

22)720132066261(cos 50401)8624285(cos 1201)21(cos 61cos 1)1575107409536331385(40320)45162107459061(720)936635(24)1(2y

t t t B N y t t t B N y t B N y B N l y t t t N t y

t t t t N t y t t t N t y N t B B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

+++++++-=+++++

--+++----++++-=ηηηηηηηηηηηη.........(式

1-13)

式中,

4

45

334

225314321512109712841796151325516215122693227238sin 6sin 4sin 2sin n

c n

n c n n c n n n c x c x c x c x c x B f =-=-=+-=

++++=

1.2.2.3 铁路工程独立坐标系

(1)

投影变形与铁路工程独立坐标系建立方法

高斯平面坐标系由于受到投影变形影响,图上的角度虽然没有变形,但长度投影到椭球表面上(除中央子午线上的长度)变长了,在地面实测距离与图上距离之间会有差异,距离中央子午线越远,长度变形越大,在投影带边缘十分明显。

同时,铁路工程多为带状延伸,由于我国地形的特殊,常常遇到高差起伏变化较大的情况,实地测量的距离,往往与图上的距离不符。

为了施工方便和精密测量的需要,必须控制投影变形的影响,因此在铁路工程中还常常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使得实地测量(假设没有测量误差)的距离与图上的距离较差(投影变形)尽量小,要求一般铁路工程满足投影变形值不大于25mm /km ,高速铁路工程投影变形值不大于10mm/km 。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改变投影面高程及改变中央子午线的位置,这种方法称为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中央子午线)高斯正形投影。 (2)

工程独立坐标系计算方法

铁路工程独立坐标系仍然采用高斯投影的方法,只是将椭球长半轴进行放大,保持椭球的扁率、地心及坐标轴指向不变,选择适当的中央子午线,然后按照常规高斯投影方法进行计算。

椭球长半轴放大一般采用直接在原椭球长半轴a 的基础上加上投影面大地H m 高的方法实现,即

m H a a +=0.........(式 1-14)。

也可以根据测区平均纬度B m 、平均高程异常ζ进行计算:

m

m B e a N N H a a 220

0sin 1-=

++=ζ.........(式 1-15)

其中平均高程异常ζ取测区高程点的高程异常平均值,高程异常值为

正常高H H -=ζ

(3)

施工独立坐标系建立

小型的独立工程或高精度大型工程施工时,也可以采用施工独立坐标系,其坐标原点的坐标值可以自由设定,坐标轴方向可以自由设定,坐标系的尺度根据施工测量方便确定。

比如,直线桥梁以桥轴线为X 轴,里程增加方向为正向,以桥轴线上某点的里程为X 坐标起算值,Y 轴与X 轴垂直,X 轴正向的右侧Y 为正,以墩顶平均高程面为投影面(即以桥梁墩顶平均高程面测量的距离确定尺度);直线隧道以隧道轴线为X 轴,里程增加方向为正向,以隧道轴线某点的里程为X 坐标起算,以隧道平均高程面为投影面(即以隧道平均高程面的距离测量值确定尺度)。这样,测量点的X 坐标即为里程值,Y 坐标为横向偏离中线的距离,可以非常直观的知道测量点的具体位置状态;同时测量的平距一般不用进行高程投影和高斯投影改算即可直接使用,大大方便了施工测量。

另外在线路测量中,还可以建立一种线路坐标系。

1.2.3 高程系统

工程测量中的高程(或称海拔)通过水准测量或测竖直角加测距的方法测量,是大致以平均海平面(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起算的,我国目前使用的是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大地高是以椭球面为基准起算的,二者的关系为

ζ-=正常高H H .........(式 1-16)

ζ为高程异常值,为沿着正常重力线,由似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1.3 测量基本术语和数学公式1.3.1方位角与坐标增量

1.3.2导线计算

1.3.3闭合差计算

1.3.3.1 高差闭合差

1.3.3.2 角度闭合差

1.3.3.3 导线闭合差

1.3.3.4 坐标闭合差

1.4 主要测量方法1.4.1水准测量

1.4.2角度距离测量

1.4.3GPS测量

1.5 测量误差与平差1.5.1误差概念

1.5.2中误差与限差

1.5.3方差与权

1.5.4方差传播

1.5.5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原理

1.5.5.1 条件平差

1.5.5.2 间接平差

1.5.6附有条件的坐标平差方法

1.6 实用计算1.6.1坐标转换

1.6.1.1 平面坐标换带

1.6.1.2 坐标平移旋转

1.6.1.3 空间坐标转换

1.6.2面积和土方测量

1.6.

2.1 面积计算

1.6.

2.2 路基土石量方计算

铁路站场施工测量方案

铁路站场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1.2施工范围 (1) 1.3主要技术标准 (2) 1.4主要测量工作内容 (3) 二编制依据 (4) 三主要人员和设备 (4) 四全站仪边角测量原理 (5) 五控制测量 (6) 5.1、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和加密 (6) 6.1施工测量流程 (7) 6.2桥涵基施工测量 (8) 6.3桥涵涵身施工测量 (8) 6.4沉降观测 (9) 七路基测量 (9) 7.1原地面测量 (9) 7.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 (9) 7.3路基沉降观测 (11) 八房屋工程 (11) 8.1工程测量 (11) 九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 (12)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XX市范围,将金千铁路K52+500至K77+343(XX市境内)铁路货运设施搬迁整合,即将既有金千线寿昌站、更楼站、新安江站、朱家埠站、千岛湖共五个车站货运设施搬迁整合,包括新建危化品铁路周转库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新安江南站及货场、危化品专用线、更楼站拆除(封站)、新安江站货运设施拆除工程,主要工程数量:站场土石方120万方,铺轨8.7公里,桥涵18座,道岔19组,房屋建筑24026.03方,以及配套的站后“四电”工程。 各站场主要工程概况: 新安江南站及货场:在既有寿昌站与更楼站区间设正线1股,到发线3股、货物线及专用线5股(5股道、货1、货2、专1、专2),安全线3股,牵出线1股,道岔20组。 更楼站:既有更楼站封闭,拆除全站信号设备,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换装。3个道口增设上行端自动报警,更新为标准DX3型道口信号。 新安江站:保留正线及1、3、4道到发线,并尽量利用既有5道以延长有效长,其余线路均予拆除。拆除8组联锁道岔、4架出站信号机及12架调车信号机;新增2组联锁道岔、3架出站信号机和4架调车信号机。微机监测和TDCS设备同步改造,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换装。 1.2施工范围 本标施工范围为XX市镜内铁路货场迁建工程,涉及改移道路及路内电力信号拆迁、路基、桥涵、轨道、通信信号及信息、电力、房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大型临时设施和过

站场改造施工方案

2.3.3 站场改造施工方案 2.3.3.1编制依据、原则 1)编制依据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文件》(铁运[2010]51号); TB 10301-200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 《广州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铁运发【2012】310号; 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2)编制原则 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按铁道部相关安全管理办法及通知,办理各种签证,签订施工安全协议,认真组织施工,加强施工段安全防护确保行车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无施工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2.3.3.2 概况 肇庆站有旅客站台2座,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1座,6条道;现有站场改造,包含站台及站台雨棚延长工程,其中站台墙1432米(新建800m、改造632m)、站台雨棚4301m2。 1)施工范围:肇庆火车站(普速)1、2站台。 2)工期:2016年9月12日至2017年7月21日。 3)影响及限速范围:肇庆站1、2、3道,由于站台雨棚施工全部涵盖这3,根据站场施工情况,届时逐步进行封道施工。 1道封道时间为2016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 2、3道道时间为2016年11月16日至2017年3月30日(含春节) 2.3.3.3 站台改造特点 (1)站台改造施工需要封闭被改造的所有站台及相邻两条到发线的条件,而肇庆站一次只具备封闭1个站台和相邻1条到发线的条件,即站台改造施工只能根据肇庆站的运输情况,逐个站台、分区域进行施工。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姓名职务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措施实用版

YF-ED-J421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措施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便于组织好铁路铺轨、架梁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施工单位在工程线施工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最大限度发挥运输效率,特制定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规定。 一、总则 1.工程线行车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工程线内的行车组织工作由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铺架项目部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本标段内凡影响行车作业的施工(四电施工、线下剩余及附属工程施工等)均需严格

执行本规定。 3.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工程线比照营业线管理办法执行,凡影响或妨碍正常行车的施工,施工作业前必须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项目部工程指挥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遵守相关规定,作业时服从调度指挥中心统一指挥。 4、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项目部标成立调度指挥中心,建立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协调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5、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项目部制定施工计划申报及审批制度,任何人未经调度指挥中心同意不得随意变更施工及行车作业计划。 二、实施细则 1.管理组织机构

新建高速铁路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适应高速行车对线路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铁道部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二条 **铁路建设的测量管理组织机构由公司与参建单位二级构成,明确责任,分级管理。 1. 公司负责全线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精测网建网、施工加密、施工放样、沉降观测和竣工测量等测量管理工作。 2. 施工单位项目部由总工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队,测量队全面负责本标段的测量工作管理,对本标段各工区的测量工作实行垂直管理。 3. 监理单位由副总监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室,测量室主要负责驻地测量监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对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 设计单位由项目总体负责,下设测量配合组,配合组主要负责测量设计的技术交底和CP0、CPⅠ、CPⅡ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交桩工作,指导全线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及建设期间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为: 1. 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 2. 线下工程测量; 3. 构筑物变形测量及区域沉降观测; 4. 无砟轨道安装测量; 5. 竣工测量。 第四条分工与职责 1. 公司对设计测量方案、精度标准组织审查和批复,组织控制基桩交接、CP 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组织参建单位测量人员培训,协调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测量工作,必要时公司组织相邻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公司在必要时可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线进行测量验收、抽检、复核和误差/错误

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要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2. 设计单位负责提出本线测量方案和对测量精度标准的要求,按要求布设设计段和控制测量工点控制基桩;向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测量设计交底,移交测量设计文件,现场逐点移交控制基桩,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中CP0、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定期复测与维护;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方案;参加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 3. 施工单位负责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复测,点收设计移交测量基桩;负责施工放样测量、施工测量、沉降观测、基桩控制网(CPⅢ)的测设、梁体徐变观测、无砟轨道的安装测量、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检测量等相关测量工作。 施工单位应统一规范内外业测量资料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测量资料档案;制定测量标志的保护和检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并制定各类测量标志的恢复方案。 施工单位测量队应对各工区的测量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定期向公司提交工作报告。 配合和接受测量监理工作,按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本线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4. 监理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依据监理合同和监理规范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理;负责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格,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配置;负责审核施工单位制定的技术方案,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成果资料,对其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和签认;对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抽检测量,以及对工程施工测量质量的抽检。 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本线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全程监理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并按规定进行平行观测;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并按要求定期向公司提交监理工作报告。 主持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工作,并提出处置意见;按公司批准的处置方案对相应工程处置工作进行监理。 第三章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测量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和铁道部的有关文件,结合工程实际制

铁路工程线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渝黔铁路土建4标铁路工程线施工安全培训资料 一、铁路工程线施工安全常识 1、上道作业人员,必须穿戴规定的防护服装和防护用品,发现来车必须在列车距施工点不少于800米下道避车,(“铁道部《铁路运输系统作业人员劳动安全关键点控制措施》”规定。)停止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一切施工,且人员、机具等均应撤离至安全地带,物料堆码牢固,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和列车安全通过。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工具不得侵入限界。 2、严禁劳务工单独执行工程施工线上施工任务,不准劳务工单独使用各类轨道作业车辆。 3、在工程施工线边施工的物资、设备、车辆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4、在工程施工线旁作业人员应遵守“八严禁”的内容 (1)严禁防护人员不穿黄色服装上岗; (2)严禁防护人员随意显示停车信号; (3)严禁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线上坐卧休息或行走; (4)严禁未按规定设防护进行施工; (5)严禁各种施工机具,材料侵入限界; (6)严禁在列车运行中扒车、跳车;

(7)严禁抢道钻车; (8)严禁在两线间避车。 5、工程线边、危险场所施工应在施工地段醒目的位置设置警告、警示标识、标语等,提醒相关人员及行人注意安全。 6、工程线施工劳动安全管理规定 (1)禁止酒后上班; (2)禁止私自乱动铁路上的任何设备; (3)禁止攀登车辆、钻越车底和从车底、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 (4)禁止向运行中的机车司机招手和拦截火车; (5)禁止在线路上、道岔区、车厢底下休息、行走; (6)禁止劳务工、未定职职工单独上道作业; (7)禁止安全防护人员擅离岗位; (8)严禁防护人员不按规定着装上岗; (9)严禁防护人员随意显示行车信号; (10)严禁未按规定设防护进行施工; (11)严禁各种施工机具、材料侵入限界; (12)严禁在列车运行中,扒车、跳车;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 编著李学仕 订购此书:https://www.360docs.net/doc/186083019.html,/sm.asp

内容提要 本书从测量基础理论开始,讲述普速和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所涉及的主要测量工作任务、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测量基础知识、测量误差与平差基础、线路测量、高程测量、边角网测量、GPS网测量和隧道、桥涵的控制测量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并配合工程测量数据处理通用软件GSP介绍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包含了作者多年在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中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开发成果。 本书可作为铁路工程施工单位现场测量工程师、测量主管技师和测量人员学习、查阅和提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非测量专业毕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走上测量主管岗位的培训、入门、快速上手的材料,还可作为各大中专院校测量专业的参考书。

第1章测量基础 1.1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概述 1.1.1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目的和意义 1.1.2 铁路施工控制测量的内容与手段 1.2 测量参考系 1.2.1 椭球体与空间直角坐标系 1.2.2 平面坐标系及独立坐标系 1.2.3 高程系统 1.3 测量基本术语和数学公式 1.3.1 方位角与坐标增量 1.3.2 导线计算 1.3.3 闭合差计算 1.4 主要测量方法 1.4.1 水准测量 1.4.2 角度距离测量 1.4.3 GPS测量 1.5 测量误差与平差 1.5.1 误差概念 1.5.2 中误差与限差 1.5.3 方差与权 1.5.4 方差传播 1.5.5 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原理 1.5.6 附有条件的坐标平差方法 1.6 实用计算 1.6.1 坐标转换 1.6.2 面积和土方测量 第2章线路测量 2.1 线路元素及其计算 2.1.1 线路元素 2.1.2 曲线要素 2.1.3 线路里程 2.2 铁路线路设计参数 2.2.1 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参数 2.2.2 曲线半径 2.2.3 缓和曲线 2.2.4 夹直线 2.2.5 线间距 2.2.6 轨道超高 2.3 线路坐标计算 2.3.1 直线段 2.3.2 圆曲线段 2.3.3 缓和曲线段 2.3.4 边桩坐标 2.4 中桩里程反算 2.4.1 直线段 2.4.2 圆曲线段 2.4.3 缓和曲线段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规模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路线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测量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接桩和复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施工放样及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测量人员和仪器的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附:全站仪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附:水准仪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附:钢尺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轻轨2标施工测量方案

武汉市堤角至汉口北地方铁路工程第2合同段 施工测量方案 中交一公局武汉市堤角至汉口北地方铁路工程 第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04月28日

目录 一、综述 二、编制依据 三、主要人员和设备 四、工程主体结构测量 五、控制测量 六、工程主体结构测量 七、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 八、工程测量安全保证措施

一、综述 1.1 工程概况 堤角~汉口北地方铁路工程汉北河至汉口北停车场标段,起点(CK3+300)位于黄陂区南湖村,接第一标段终点。线路从跨汉北河南堤开始,跨过汉北河,沿规划泵站河西侧前行,至巨龙大道北侧设汉口北站。里程范围:CK3+300~CK5+720(=RZK0+025)~RZK0+650,正线高架桥长度 3.105km,出入场高架桥长度0.685km;高架车站1座,为汉口北站。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上部结构:连续梁共8联,其中3×30m连续梁1联,70+125+70m连续梁1联,45+80+45m连续梁1联,30+50+30m连续梁5联;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21跨;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49跨;下部结构:下部构造桥墩根据跨径及线距采用菱形墩、矩形墩及门式墩,所有桥墩均为独柱墩。 桥梁工程桩基409根,共15711米;墩94个;承台96座;累计砼 5.64万方,钢筋7678.5吨。 本标段合同工期自2011年4月28日至2012年4月28日,合同施工总工期365天。 1.2主要测量工作内容 1、施工控制网(导线网、水准网)的复测加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网 周期性复测; 2、结构施工测量; (1)钻孔桩施工定位测量及设计高程控制; (2)承台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 (3)墩柱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 (4)梁体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 (5)车站结构放样。 3、结构竣工测量

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讲课稿

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宝兰客专BLTJ-10标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 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15.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 A ).

铁路专用线施工方案

华润电力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设备整治 施工方案 四川金旭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 国家颁布的与现行行业工程相关的“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铁路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施工技术安全文件。 2施工现场踏勘调查收集的资料。 3.本公司施工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管理能力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实施“精品工程”战略,确定本工程的创优规划并以此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在仔细踏勘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标段施工的特点、场地、交通,水文、气象、料源、民情、环保要求、水电供应等实际情况,我方将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3.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严格按照GB/T1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

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的实现。 4.抓住主要矛盾,对关键工程、重点、难点工程详细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质量、工期、环保、医疗卫生等保证措施。 5.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配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最有专业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全面负责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环保,保证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卫生条件的合理配置,直接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负责,对整个工程负责。 6.在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立足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及现代化检测手段,为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提供强有力的设备和检测保证。 7.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期,仔细分析、精心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工期延误。 8.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向业主交一项质量优良,用户满意的工程。 9.创建优质工程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真正做到“干一项工程,塑一座丰碑,创一方信誉,拓一方市场”。 第二节施工总体方案施工准备 一、人员与设备调遣

蒙华铁路MHTJ-12标段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3.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的交桩资料及设计图纸; 4. 有关铁路工程测量的参考资料。 二、工程概况 蒙华铁路是国内最大规模的运煤专线,工程线路起于内蒙古自治区浩勒报吉站,经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止于江西省吉安站,全长1817公里,工程新建正线长度1668.291公里,相关工程126.927公里。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12标全长约55km,线路长投资规模大,对后面承接的铁路推动项目有推动作用,对山西市场的开拓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12标段项目经理部TJ-12标承担的主要施工任务为:桥梁,涵洞,路基,工区里程为DK563+515到DK614+862.04,有大中小桥梁39座,全长7233.575m。涵洞115座,路基全长44427.05m。 三、施工测量操作要点 (一)交接桩 施工复测前,应检查线路测量的有关图表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交桩书面资料应包括: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交点或副交点、直缓、缓圆、圆缓、缓直等控制桩,有关的控制点、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表中所列桩位应在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状态,各类桩点完好无损、稳固可靠。交接后由双方签认交桩记录,并在交接记录中注明交接桩的数量及缺失情况,写清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二)施工复测

1.高程复测 1.1 测量等级:三等水准 1.2 测量仪器:三等水准复测采用不低于0.3mm/km精度的电子水准仪。 1.3 三等水准复测执行的主要技术指标 三等水准复测严格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进行。主要 技术指标如下: 三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每千米 高差全 中误差 (mm) 路线长 度(km) 水准仪 等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 或闭合差 (mm) 与已知 点联测 附合或 三等≤6 ≤400 DS1 铟瓦往返往返12L 三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水准尺 类型 水准仪等 级 视距(m) 前后视距 差(m) 测段的前后 视距累积差 (m) 视线高度 (m) 三等铟瓦 DS1 ≤100 ≤3 ≤6 下丝读数≥ 0.3 DS0.5 ≤100 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 测量偶然中 误差M△ 每千米水 准测量全 中误差M W 限差(mm) 检测已测 段高差之 差 往返测 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左右路 线高差 不符值 三等≤3.0 ≤6.0 12L12L12L---- 1.4 三等水准外业观测 三等水准复测采用电子水准仪级配套铟瓦尺,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复测时遵循的具体作业细则为: ●作业前,确保所用电子水准仪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测量时严格要求前后视距相等,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的影响。 ●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测量时中间转点选用5kg尺垫,并将尺 垫放在坚实稳定的地方踩实以防止尺垫下沉。

铁路营运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标准版)

铁路营运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 法(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98

铁路营运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标准版) 一、总则 一、为加强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做到运输、施工兼顾,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二、营业线施工系指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种施工。 三、营业线施工必须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必须纳入天窗,对影响行车和施工安全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强化管理,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 四、营业线施工必须坚持运输、施工兼顾的原则,切实加强施工组织和施工期间的运输组织。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施工机具和科

学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作业效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各项施工。 二、施工组织领导 一、为加强营业线施工的组织领导,项目部各架子队应成立相应的施工领导小组。施工领导小组的职责: 1、负责审定施工计划、施工过渡方案和安全措施,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协调并解决营业线施工、运输、安全等问题,做到运输、施工统筹兼顾,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 2、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检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掌握施工进度,维护施工期间的运输秩序,协调解决施工各部门临时发生的问题。 3、施工结束后负责召开施工总结会,对施工情况旱灾行全面总结。 二、施工现场由项目部明确施工负责人,明确施工作业,并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负责。各工班必须服从施工负责人指挥,按照完成施工任务,确保达到规定的列车放行条件。

铺轨施工测量方案

广州新客站北咽喉段铺轨测量细部方案 一、作业依据: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贴建设[2006]189号; 3、《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下称《指南》)。 4、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 5、以批准的施工设计图纸; 6、业主提供的《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 二、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图纸的原则。认真阅读核对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把握设计标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遵循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要求编制方案,认真执行客运专线测量暂行规定,保证现场施工精度要求。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范围为主站区23轴与32轴之间,咽喉段分界(DK2218+270)~西侧河道之间。本标段共28条轨道线路武广北19条、广珠北9条线路。28条轨道线路中包括12个单开道岔,其中普通道岔10个、高速道岔2个。正线为双线有碴客运专线,跨区间无缝线路,站线为无缝线路,直线段最长线路约200,曲线段最大半径1200米、最小半径800米。钢轨锁定轨温为29±5℃,钢轨为定尺长100m、60kg/m非淬火无螺栓孔钢轨,所有轨顶标高为14.336m。 四、测量人员配备及工作安排

本段轨道施工范围集中道岔多,现场施工放养、复合、及监测量较大,测量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所以根据现场情况施工期间设施工放样组、监测组和检查组三个测量小组,各组主要负责以下工作项目。 1、施工放样组:放样组主要负责外业数据计算、现场施工放养、相关内业资料整理。 2、施工监测组:监测组主要负责轨道沉降、位移、温度变形监测和相关资料整理。 3、施工检查组:施工检查组负责检查所有内业、外业数据和现场放样、监测数据。 测量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如下: 检查组 施工组监测组 监测变形情况 现场施工放养 测量人员配备表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施工测量(包括控制测量)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在施工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第二条测量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第三条测量工作专业性强,责任重大,工作艰苦。测量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努力完成任务。 第四条为规范XXXX客专XCZQ-5标第一项目部工程测量工作,明确各方职责,保证测量工作满足施工要求,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确保建筑物位置和几何尺寸无误,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测量仪器的管理和使用 第五条测量组内应指定专人保管精密仪器,一般保管人员应随仪器工作,每天最后收工时,必须将仪器清洁后入箱。 第六条放置测量仪器处应能防潮,并有利于通风、防尘。 第七条测距仪每月应按时放电和充电,镍镉电池有记忆功能,应尽量使用干净后再进行充电。 第八条仪器从箱内取出时,应拿基座或下盘部分,不准拿望远镜。 第九条仪器取出安装在三脚架上后,应随手拧紧仪器和三脚架之间的固定螺旋,以防仪器摔地。 第十条使用时,要用手握支架,平稳地转动仪器,不要急剧转

动仪器。各种制动螺旋不可拧得太紧,只要制动后,能微动就可以了。如某部失灵,应查明原因,及时进行修理。 第十一条物镜和目镜表面禁止用手摸,若有灰尘,可用软毛刷或擦镜纸拂去,不要用粗布或手帕去擦,以免磨坏镜面。 第十二条仪器在野外使用时,要避免烈日直接照射,防止各轴系关系改变和气泡位移。因此,观测时要用伞遮挡强光。 第十三条仪器使用完毕,应用毛刷刷去灰尘。观测后仪器有了潮气,可放在通风处晾干后,按原来位置装箱。装箱时要稍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搬运时晃动磨损。 第十四条搬站时,对于距离近的,必须用一手握住脚架放在肋下,另一手托着仪器基座部分放置胸前稳步行走。不准把仪器斜扛在肩上,以免损伤仪器各轴系关系。若距离较远,必须装箱搬站。 第十五条仪器不使用时,应放在清洁、干燥、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 第十六条仪器箱上严禁坐人、放重物,更不准随意拆卸仪器。仪器使用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擦洗。 第十七条测量仪器出现故障时非技术熟练的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动手处理。测距仪、全站仪、J2级经纬仪、S2级水准仪的故障,应送有技术能力维修站处修理,维修后,需记录仪器故障的排除情况。检校后主要轴系误差的大小,须符合《测规》要求。 第十八条外业测量前,应对仪器的技术状态进行一般性检验和校正,使其符合《测规》有关观测要求。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及流程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4471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及流 程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及流 程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明确施工作业流程,落实各部门责任 为进一步强化施工安全控制,明确施工作业各环节的内容和流程,现绘制施工作业流程图如附件1。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流程做好施工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 二、规范施工会议的召开,明确会议内容 (一)施工方案审查会 施工方案审查会为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由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或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召

开,有关行车组织、设备管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参加。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设计技术交底,编制初步施工方案。一项施工涉及两个及其以上单位同时施工时,各单位同时提出施工方案,由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牵头汇总,形成联合初步施工方案。以上初步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审查会召开前不少于3天送交有关的监理和铁路局有关部门以及行车组织和设备管理的单位审阅。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地点、内容、工作量、组织领导、作业程序、要点计划和对运输影响范围、行车组织措施、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等。 施工方案审查会重点进行以下内容: 1.施工目的: (1)项目基本情况:施工时间、地点、设备影响范围及具体的施工内容。

铁路实用隧道测量方案要点

一.编制依据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二.工程概况 鸾凤山隧道进口17.47m直线段后接半径R=1200m的曲线,曲线长度为1119.47m,中部为直线,至DK146+825.91接一半径R=2000m 的曲线,曲线长899.44m。 鸾凤山隧道洞身纵坡为单面坡,自进口至出口依次为4‰/1205m、5‰/13250m和3‰/1400m的下坡。 本隧道围岩有Ⅱ、Ⅲ、Ⅳ、Ⅴ级四种,进口段为Ⅴ级围岩。 本标段位于晋西黄土高原和吕梁山山地,经过地段由于历次的地质构造及河流的切割,剥蚀、侵蚀作用,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高差悬殊。测区最高点位于吕梁山黑茶山,地面高程2203m,最低点位于鸾凤山隧道出口附近,地面高程为1300m。区内海拨标高一般为1400-1900m,最大相对高差660余米。测区内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境内形成了中低山、丘陵、河谷等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构成了东北宽而西南窄的蘑菇形状的复杂地貌。隧址区地震烈度属V度区,抗震设防烈度值6度。

三.测量总体组织 3.1 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建以副总工为总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为负责人,施工队成立现场测量小组的测量管理模式,用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其中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3人。 3.2 测量工艺流程图

3.3 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标段隧道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4.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洞外点位布设 施工时通过洞外加密精测点,采用GPS卫星定位形式,每个洞口设四个GPS控制点。 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洞口导线点位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作基准点,进行测量及平差计算。 洞内导线测量 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是在洞外GPS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布设点为起始点,沿隧道两侧分别设置支导线连接后形成闭合导线闭合于洞外高级点。导线边长根据实际施

(完整版)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2008-10-21 11:20:48| 分类:测绘|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红线管理暂行办法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红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工程目标实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哈建公司工程建设实际,确定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作为现阶段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制定红线范围,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条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要求所有参建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工程实施中各负其责。 第四条各单位、直管项目部应根据本办法要求,进一步细化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红线管理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现场施工安全隐患。 第五条对违反红线范围的,必须予以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对违反施工管理红线的,由哈建公司对各单位、直管项目部予以责任追究。 第六条施工管理红线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结合哈建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确定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安全红线范围如下。(一)营业线施工1.A 类红线(1)未与运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2)无路局施工计划或超计划施工。(3)施工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到现场把关。(4)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设置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5)大型机械邻近既有线施工未做到一机一人专职防护,来车时未提前停止作业。(6)自轮运转设备上道未做到“三项设备”性能

良好。(7)靠近既有线的材料、机具未按规定堆放造成侵限。(8)达不到开通条件,冒险放行列车。2.B 类红线(1)有关施工人员未经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的。(2)施工组织方案没有专项安全措施、安全预案内容。(3)施工准备不充分或准备过头。(4)防护员未带齐防护备品,靠近既有线施工未设置安全防护警戒带(绳)。(5)作业人员未穿戴安全劳动防护用品。(6)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时间下道。(7)劳务工没有正式职工带领单独上道作业。(8)自轮运转设备装载料具未按规定装载加固。(9)既有线进行基坑、土方、管道、电缆沟开挖没有设备管理单位人员配合、监督,无防护措施。(二)隧道施工1.A 类红线(1)未规范编制应急预案和配备报警、救援、逃生等设施,未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并对作业人员进行逃生教育。(2)没有制定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配备超前地质预报设备和认真实施超前地质预报。(3)没有制定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安排专业测量人员和认真实施监控量测。(4)擅自变更隧道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或变更审批手续不规范、安全防范措施不当。(5)隧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地质突然变差而不及时提请设计变更继续进行施工。(6)未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控制:仰拱未及时施作,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超过90m,Ⅳ级超过50m,Ⅴ级及以上围岩超过40m;二衬未及时施作,距掌子面距离Ⅰ、Ⅱ围岩超过200m,Ⅲ级围岩超过120m,Ⅳ级及以上围岩超过90m;Ⅳ级、Ⅴ级围岩初期支护未紧跟掌子面。(7)未对进(出)洞施工、不良地质、可能突泥涌水、瓦斯和初支侵限、二衬厚度不足等地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