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历尽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00分)答: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打乱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在中国建立的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因为随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也就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帝国主义利用清政府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彻底破灭。 3.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政策、法令鼓舞下,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实业团体,筹资创建工厂,发行实业报刊,设立工业学校。社会迅速掀起

创办实业的热潮,从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此民主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5.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的政策、法令,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还颁布了剪辫、放足等革除各种陋习的法令,对中国社会风俗的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 6.辛亥革命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因此,辛亥革命革命不仅是政治大革命,而且是一场社会大革命、思想大革命;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局限性: 1.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结束。 2.中国资产阶级主体不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茅家琦) 3.辛亥革命的负面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当年的狂热宣传,以及其后革命者或自认是革命者的意识形态塑造,革命从手段提升为目标,乃至衍化为至高无上的神圣。二是由于当时“反清革命”的社会动员需要,在宣传“华夏”“炎黄”正统观时夹杂着很多大汉族主义的偏激情绪,尽管以后从排满转向五族共和,辛亥革命领导者及其后继者为中华民族的认同与整合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大汉族主

义难以根除,负面影响长期存在。 4.1994年李泽厚公开提出:“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认为“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结果造成了“不断革命”的局面,而“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分)答: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同志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他的历史功绩永远是第一位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想先导。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根据和理论基础,其思想成果的基本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坚持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独立自主精神,其“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形成的一系列积极的思想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历尽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00分)答: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打乱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在中国建立的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因为随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也就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帝国主义利用清政府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彻底破灭。 3.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政策、法令鼓舞下,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实业团体,筹资创建工厂,发行实业报刊,设立工业学校。社会迅速掀起

创办实业的热潮,从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此民主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5.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的政策、法令,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还颁布了剪辫、放足等革除各种陋习的法令,对中国社会风俗的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 6.辛亥革命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因此,辛亥革命革命不仅是政治大革命,而且是一场社会大革命、思想大革命;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局限性: 1.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结束。 2.中国资产阶级主体不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茅家琦) 3.辛亥革命的负面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当年的狂热宣传,以及其后革命者或自认是革命者的意识形态塑造,革命从手段提升为目标,乃至衍化为至高无上的神圣。二是由于当时“反清革命”的社会动员需要,在宣传“华夏”“炎黄”正统观时夹杂着很多大汉族主义的偏激情绪,尽管以后从排满转向五族共和,辛亥革命领导者及其后继者为中华民族的认同与整合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大汉族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二

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B(开卷) 试题:中国共产党多次经历严重的困厄,却能够一次次转危为安,化危为机,愈挫愈勇,不断壮大和成熟,谱写革命的新辉煌。请谈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答:第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第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第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终结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 期末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八次专题测验(50分),一次终结考试(50分)。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通过学习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请分析总结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从以下几个方面时行分析: 一、政治 1、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系列侵华战争,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巨额赔款,掠夺资源财富。 2、政治控制:通过扶植买办作为在华代理人来控制中国内政,尤其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最大代表者,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全部财政军事的势力,乃是一种支持、鼓舞、栽培、保存封建残余及其全部官僚军阀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控制中国海关来控制中国外交。外国领事对地方官吏实行恫吓的“炮舰政策”,政治加速半殖民化。 3、主权破坏:中国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被严重破坏。 二、经济 1、经济特权:发动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种种特权,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控制口岸: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并划分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基地。 3.控制海关:“协定关税”剥夺海关主权。外国商品依靠特权和低关税入关,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 使中国手工业者破产。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成为外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4.经济侵略:通过政治贷款,获得筑路,开矿,办厂等利权,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尤其是在华筑路权,控制了中国交通事业,包括海陆空,便利了帝国主义对话经济侵略。 5.控制经济:资本-帝国主义逼迫中国巨额向外贷款,来偿付赔款。列强的政治贷款常常附有苛刻条件和高额利息,并要求以中国的税收为担保,控制中国的财政咽喉。 6.积极作用:加速了中国自然的,封建的经济解体,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的条件,

2021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2021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答题说明:把试题及答案用快捷键Ctrl+C进行复制,然后用快捷键Ctrl+V粘贴到答题的页而中,最后保存并提交答案。 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 论述题:历史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正是辛亥革命志士曾经为之奋斗事业的继续和发展,并将中华民族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孙中山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得以实现。今年是辛亥革命的110周年,试述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30分) 答: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的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了。 4、辛亥革命虽然成功的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可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败了。 但辛亥革命同时也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走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没有反帝国主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3、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4、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二 论述题:长征途中,1935年1月,著名的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分析为什么这么说?(30分) 答:1935年1月15日至17 R,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当时,“左”倾错误领导给红军、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带来极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的错误指挥给红军造成极大牺牲,在危急情况下,“左”倾领导人坚持按原定计划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遵义会议得以成功召开,毛泽东成为党的实际领导人和红军的最高指挥者。白此红军迅速甩开围追堵截、摆脱被动局而,翻越雪山、走过草地,战胜张国泰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历史表明,正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细析史料可见,遵义会议作为历史性的转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现。 1、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而使党的思想路线发生重大转折。 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3、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未形成成熟的领导集体到开始形成成熟的领导集体的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从而由幼年走向成熟的历史转折点。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未能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对于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解决,几乎都要听命于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损害,乃至几乎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而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得以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木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并为后来彻底清算“左”倾教条主义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白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对共产国际的指示, 一律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的就执行、错误的就抵制,独立白主地领导中国革命,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

2020国家开放大学2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核

2020国家开放大学2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核 试卷代号: 1394 国家开放大学 2020 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 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 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 分)参考答案:第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1927 年 8 月 ,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前后, 中国共产党人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进入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时期。 第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农村为重点, 到农村去发动农民, 进行土地革命, 开展武装斗争, 创建根据地, 这是 1927 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 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在秋收起义失败后, 及时地将进攻的方向转向农村,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第三,毛泽东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重心的思想。 1928 年 10 月和 11 月 , 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 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 以军事发展暴动, 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闸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 年 1 月 ,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是半殖民地农

国开22春一网一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三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题: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召开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新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特别重要的一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伟大历史转折?(IOO分)参考答案: 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单重全会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党和国家命运攸关的历史性抉择。 正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 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我们才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华民族沧桑巨变,摆脱了贫困,告别了落后,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如果说,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和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那么,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T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会议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2)会议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3)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4)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来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它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和正在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并将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进程。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答题说明:把试题及答案用快捷键Ctrl+C进行复制, 然后用快捷键Ctrl+V粘贴到答题的页面中,然后保存并提交答案。 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 论述题:历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认识到近代中国所背负的深重苦难, 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政治: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2. 经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它们在用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取得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其次是剥夺中国的海关主权。资产阶级凭借各种特权,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列强不仅勒索中国巨额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 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一方面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3. 文化: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其主要内容。 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某些外国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4. 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主权完整的封建经济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结构: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出现和壮大,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阶级基础扩展资料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军事侵略,他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全中国。西方的殖民主义侵略曾经大大的促进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本质的联系在一起的,剥削和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就是将别国殖民地化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作业二答案】中国近代史纲要形考3[修改版]

一、判断题 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东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政权得到巩固,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分兵进行了伐、西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 正确的答案是“错”。 2、1860年,李大喜、张宗禹率领捻军一举占领清江浦,震动清廷。 正确的答案是“对”。 3、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推举张乐行为“盟主”。 正确的答案是“错”。 4、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地区。 正确的答案是“对”。 5、林则徐在查禁鸦片和处理“林维喜事件”时都曾援引国际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公法外交的先河。 正确的答案是“对”。 6、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李鸿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 正确的答案是“错”。 7、1876年,左宗棠以65岁高龄,率领湘军西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歼灭了阿古柏势力。 正确的答案是“对”。 8、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清政府割让台湾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正确的答案是“错”。 9、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实施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史称“百日维

新”。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秋瑾是一位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驱和具有民主思想的反清革命志士。 正确的答案是“对”。 11、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成都血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和平保路演变成了铁路工人起义。 和平保路演变成武装起义 正确的答案是“错”。 13、1911年11月15日,各省代表召开会议,议决承认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但代表会应在上海召开,即“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方案。 正确的答案是“对”。 14、1911年12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反馈 1911年1月1日 正确的答案是“错”。 二、单选题 1、()拜上帝教会众万余人云集广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a. 1851年11月11日 b. 1851年1月11日 c. 1851年11月1日 d. 1851年1月1日 正确答案是:1851年11月11日 2、天京事变后,为了重振朝纲,()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希望将中国引向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三试题答案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三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袁世凯为独揽大权,颁布《组织约法会议组织令》,成立御用的工具“约法会议”,并炮制出一个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氏约法”。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2.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3.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参战。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5.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6.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的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杂志走入了北京大学校园。《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7.1919年1月,巴黎和会同意将德国战前在山东强占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并将有关条款列入《巴黎和约》。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8.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9.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10.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二、单选题 11.为寻求帝国主义对帝制的支持,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在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单选题 (1 分) A.二十一条 B.民四条约 C.山东条约 D.蒙古条约 12.第一次国共开始合作的时间是()。 单选题 (1 分) A.1924 B.1925 C.1926 D.1927 1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单选题 (1 分) A.1918年11月8日 B.1917年11月8日

2023春国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2试题及答案(第2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 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参考答案: 当别人都不认识到建设苏区农村根据地的时候,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找到这样一条道路呢?并不是说他原来就生存于领袖的头脑之中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革命生涯中一个艰辛摸索的过程,1927 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同志当时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心境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还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到有这样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27年八七会议,我们看毛泽东在这方面思想比较成熟了。八七会议之前我们要注意一个重大的背景,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人已经通过了自己的武装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了,8月7号在武汉召开这个会议,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石破天惊的理论——"枪杆子里出政权"。 到了秋收起义,9月30号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再到27年底地井冈山斗争提出来的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实施工农武装割据,这是毛泽东同志他的思想这样一个发展的链路,这个过程在当年就已经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当初上井冈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打长沙打不下来,只上井冈山,上了井冈山怎么办?和井冈山上的山大王王左、袁文才的队伍会合,那么怎么要夺取未来的胜利? 井冈山地处偏远,秋收起义的队伍主要是湖南的农军和留洋的学生,有一小部分武昌国民警卫团,力量很弱,再加上井冈山上山大王王左、袁文才的部队,这两个力量混合在一起战斗力是弱的,那么在那种情况下来我们怎么样才能夺取全国政权,用什么样的方法?在那种情况下,共产国际根本就不知道在井冈山还聚集了这样一个力量,也不知道这个力量最后能够颠覆中国所有现有的政权夺取

2023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3套试题及答案

2023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3套试题及答案 试卷一 题目: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 除了列强的原因, 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 阐述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旧民主____时期,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 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完毕。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 除了列强的原因, 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30分) 答: 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 除了列强原因, 清政府应该负全部责任。列强侵略只是外因, 而且假如清政府领导的中国假如可以强大, 列强也不敢侵略, 而清政府自身的原因却是内因。 社会制度____: (1) 吏治和军队____1840年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 从皇帝到权贵, 大都昏庸愚昧, 不理解世界大势, 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 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 临阵脱逃。

(2) 战争指导思想错误, 既害怕列强, 更惧怕人民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 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____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 担忧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 所以, 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原清政府眼界封闭, 思想传统, 自高自大, 对现代科学技术缺乏远见和兴趣, 错失了良好的开展机遇, 清政府管理混乱, 官场____, ____, 导致内部起义内乱频发,怨声载道。没有先进的工业, 以薄弱的农业维持着国家的运转。 清在这个过程中, 其统治的自卑性, 保守性, 都不是悲剧的根本, 而只是在悲剧必然出现的前提上, 加重了这一进程罢了。简单说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 封建____统治导致晚清的中国实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落后就会挨打, 才造成了中国近代如此深重的苦难。总之清政府在方方面面, 缺乏上进心, 缺乏敏锐的开展意识, 所有的责任都应该归咎于清政府。 题目:试述以毛____为代表的中国____人是如何探究和开拓中国____新道路的?

[2023春期]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形考专题检测三试题及答案

[2023春期]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形考 专题检测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3年5月12日,适用于2023年春期国开电大学员在线形考考试; 学员必须刷完该课程视频才能进行在线形考考试;考试截止时间2023年7月2日23:59。 专题三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判断题 1.袁世凯为独揽大权,颁布《组织约法会议组织令》,成立御用的工具“约法会议”,并炮制出一个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氏约法”。 A.对 B.错 [答案]A 2.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 A.对 B.错 [答案]A 3.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参战。 A.对 B.错 [答案]B 正确答素解释: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参战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A.对 B.错 [答案]A 5.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对 B.错 [答案]A 6.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的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杂志走入了北京大学校园。《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A.对 B.错 [答案]A 正确答案解释:《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7.1919年1月,巴黎和会同意将德国战前在山东强占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并将有关条款列入《巴黎和约》。 1

A.对 B.错 [答案]B 正确答案解释:《凡尔赛和约》 8.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A.对 B.错 [答案]A 9.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A.对 B.错 [答案]A 10.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A.对 B.错 [答案]A 二、单选题 11.为寻求帝国主义对帝制的支持,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在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 ( )。 A.二十一条 B.民四条约 C.山东条约 D.蒙古条约 [答案]A 12.第一次国共开始合作的时间是( )。 A.1924 B.1925 C.1926 D.1927 [答案]A 13. (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A.1918 年 1 1 月8 日 B.1917 年 1 1 月8 日 C.1917 年 1 1 月7 日 D.1919 年 1 1 月7 日 [答案]C 14.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 A. 《呐喊》 B. 《狂人日记》 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3套)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 考试试题及答案(3套) 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通过学习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请分析总结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从以下几个方面时行分析: 一、政治 1、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系列侵华战争,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巨额赔款,掠夺资源财富。 2、政治控制:通过扶植买办作为在华代理人来控制中国内政,尤其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最大代表者,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全部财政军事的势力,乃是一种支持、鼓舞、栽培、保存封建残余及其全部官僚军阀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控制中国海关来控制中国外交。外国领事对地方官吏实行恫吓的“炮舰政策”,政治加速半殖民化。 3、主权破坏:中国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被严重破坏。

二、经济 1、经济特权:发动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种种特权,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控制口岸: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并划分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 租界实行殖民统治,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基地。 3.控制海关:“协定关税”剥夺海关主权。外国商品依靠特权和低关税入关,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使中国手工业者破产。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成为外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4.经济侵略:通过政治贷款,获得筑路,开矿,办厂等利权,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尤其是在华筑路权,控制 了中国交通事业,包括海陆空,便利了帝国主义对话经济侵略。 5.控制经济:资本-帝国主义逼迫中国巨额向外贷款,来偿付赔款。列强的政治贷款常常附有苛刻条件和高额利息,并要求以中国的税收为担保,控制中国的财政咽喉。 6.积极作用:加速了中国自然的,封建的经济解体,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的条件,提供了可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试卷代号:1394 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述题: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行,开启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试述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30分) 参考答案1: 1953 到 1956 年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必然性、必要性和伟大历史意义是不容诋毁的。这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作出分析和批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落实中国共产党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确定并一直坚持的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构想的具体举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已经完成、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以及国民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因素显著增加等改造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和达到的情况下开始的;是应对和解决我国国民经济中积累和出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为实现工业化开辟正确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深刻把握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而确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此后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分) 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落后于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1. 社会制度腐败 (1)吏治和军队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 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因此而垮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甲午战争之初,慈禧忙于准备自己的六十寿诞,军机首辅李鸿章则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既没有详细周密的应战计划,更没有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最高层内部更是为和与战问题相持不下。黄海海战之后,则被日军气势所吓倒,惧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虽然失利,但中国海军仍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但李鸿章一开始就为保存实力而消极应战,海战失利后更是严令北洋水师避战不出。北洋舰队、旅顺和威海卫举大清十余载国力建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和军港,最终全军覆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一度想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向列强讨价还价,排斥异己。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和亲贵大臣西逃。1900年9月17日,她在逃跑途中发布《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要“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派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劻向八国联军递降求和。此后,清军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