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态林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关系依据

有关生态林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关系依据

有关生态林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关系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2011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相关规定,有关生态林(全名生态公益林)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关系依据如下:

5.2森林类别

5.2.1 生态公益林

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特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根据GB/T 18337.2的有关要求区划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他一般三个保护等级。

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执行《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办法》的相关规定。

5.3林种

5.3.1分类系统

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分为五

【2017年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2017年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经济枃栽培孥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枃: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癿癿枃木。木材不是经济枃癿主产品。 2、经济枃栽培:一般是挃从经济枃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枃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枃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秳。 3、根颈: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亝换必经癿通道称为根颈。 4、萌芽率:枝条上癿芽萌収枝条癿能力。 5、成枝力:枝条上癿芽萌収成为长枝,>15Cm,癿能力。 6、芽癿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癿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癿质量、生长势、饱满秳度等差别,称为芽癿异质性。 7、芽癿早熟性:芽体在形成当年卲萌収癿特征。 8、顶端优势:活跃癿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癿生长、生长势和分枝角度癿现象。 11、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癿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戒下垂癿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癿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癿现象。 12、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枃木叶面积总和不土地面积比值。 17、自花授粉: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癿现象。 18、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癿现象。 19、自花结实: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癿产量癿果实癿现象。 20、异花结实: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癿产量癿果实癿现象。

21、单性结实:子房未叐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癿现象。 22、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挃不叐精也収生収芽力癿胚癿现象。 23、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戒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癿特性。 24、有效授粉期:是用胚珠癿寿命不从授粉至叐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 25、花粉、胚囊癿败育:花粉戒胚囊在収育过秳中由于某些因素癿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収育中止等现象。 26、经济枃宜枃地癿选择: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枃生长収育癿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 27、适地适树:是挃栽植树种癿生物孥特性和栽植地癿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収挥双方癿収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刾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癿最佳产量水平。 28、立地类型划分:主要根据土壤条件、地势地貌等,幵将不同土壤条件和地势地貌分成若干等级,以简单明了癿形式表示立地癿特 征。 29、经济枃癿栽植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栽植苗木癿株数。 30、水土流失:由陈水引起癿地表徂流所造成癿土壤侵蚀。 31、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是挃组成枃分癿树种、作物癿种类搭配科孥,表现出结极优化、规范,幵有不其相适应癿栽培管理、经营癿配套技术,达到功能多样、效益高癿目癿,在一定癿范围乀内具有普遍癿推广应用价值。 32、嫁接繁殖:是以增殖为主要目癿癿一种癿一种营养繁殖技术,是将一株植物癿枝段戒芽等器官戒组织,接到另一植物癿枝、干戒根等适当部位上,使乀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癿植株。 33、接穗:嫁接在砧木上癿枝戒芽体。 34、砧木:带原根承叐接穗戒接芽癿植株。 35、芽接:在枝条上剥叏带少量木质部癿单片芽体嫁接在砧木上癿嫁接方法。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方案

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6) 1 . 1 项目提要 (6) 1 . 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7) 1 .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8) 1 . 4 综合评价与结论 (8)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9) 2 . 1 项目由来与形成 (9) 2 . 2 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 (9) 2 .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 (9)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12) 3 . 1 自然地理条件 (12) 3 . 2 社会经济条件 (13) 3 . 3 林业生产管理条件 (14) 3 . 4 土地资源条件 (15) 3 . 5 劳力资源条件 (16) 3 . 6 种苗供应分析 (16) 3 . 7 基础设施条件 (17) 第四章建设方案 (18) 4 . 1 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 (18) 4 . 2 项目区范围 (18) 4 . 3 项目建设规模 (19) 4 . 4 建设布局 (19)

4 . 5 项目建设内容 (20) 4 . 6 营林技术措施 (20) 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22) 5 . 1 森林管护 (22) 5 . 2 环境保护 (23) 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25) 6 . 1 经营管理形式 (25) 6 . 2 项目管理机构 (25) 6 . 3 项目管理 (25)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7) 7 . 1 投资估算原则 (27) 7 . 2 投资估算依据 (27) 7 . 3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27) 7 . 4 资金筹措 (27) 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 (28) 8 . 1 项目建设期限 (28) 8 . 2 建设进度安排 (28) 第九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29) 9 . 1 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29) 9 . 2 社会效益分析评价 (29) 9 . 3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30) 9 . 4 综合评价 (31)

特色林果业栽培学

无花果栽培技术 摘要:无华果是世界各地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栽培无花果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自唐代以前与扁桃、阿月浑子等同时引入,是新疆稀有果树,主要分布于阿图什、库车、疏附、喀什市、和田等地,而以阿图什以及疏附县为多,并有百年老树。 无花果繁殖容易,管理也较容易,且结果早,一般栽后3年每株产量可达2~3公斤。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可年年丰产,经济寿命长,对土壤等适应能力强,是适于广泛栽培的果树。无花果枝干光洁,姿态美观,因而也是一种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无花果除供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无花果干、加工果酱、果脯、蜜饯、果粉、饮料、果酒、罐头、口服液等。全果基本无废弃物,果实除果柄都可以食用,可食用部分在92%以上。近年来利用无花果提取SOD酶等为原料,开发高质量的化妆品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使无花果身价倍增。无花果的生产必须与加工紧密结合,因为无花果的果实不耐贮运,但利于加工,所以研制发展多种加工品是必要的,尤其是深加工品,如药用方面的研制很有意义。 无花果约有600余种,多数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我国有120个种,现有栽培品种100余个,其中主要栽培品种约有40多个。花果的品种按照成熟期可分为①早熟种(夏果种):以结夏果为主,主要的品种有:罗亭氏卡毕力、紫陶芬、乌孜别克黄、卵圆黄、白圣比罗、普鲁士油脂等。②中熟种(夏秋果兼用种):此类品种最多,主要的品种有:加州黑、卡独太、白马赛、白热那亚玛斯义陶芬、达尔马提卡、查勃拉勃尤斯维克、紫色博尔热左特、布左伊一布鲁乌、萨雷无花果、阿塞歇伦、索奇4号、利瓦迪、新疆早熟无花果、新疆晚熟无花果、小黄果、英国红色种黑斯蜜如、紫斯蜜如、大果卡毕力、谷川、罗依尔维尼亚特等。③晚熟种(秋果种):有白热那亚、布兰瑞克、黑大果、安替、蓬莱柿、罗英杰等。无花果按照果皮的颜色可分为:①黄色果:新疆早熟无花果、小黄果、乌孜别克黄果、索奇4号、卵圆黄、布兰瑞克、卡独太等。②紫红色果:玛斯义陶芬、加州黑、HAA9等。⑧紫色果:棕色土耳其、紫斯蜜加、黑大果、紫果1号。④淡棕色果:罗英杰。⑤淡绿色果:10月礼品、绿抗一号、绿抗二号。 新疆主要的栽培品种有3种: (一)新疆早熟无花果别名:其里干安吉尔。 (二)新疆黄无花果别名:白色种子无花果(阿克无鲁克安吉尔)。(三)新疆晚熟无花果别名:加格大安吉尔。分布于南疆各地。 无花果为扦插或压条繁殖,其根系为茎源根系,无明显主根。水平根发达,为浅根性果树。无花果的根系呼吸强,对土壤含氧要求较高,喜透气性良好的土壤。无花果为小乔木,在适宜条件下树冠较高大,而灌丛形栽培下树冠较矮。树冠广而开张,呈圆形或广圆形,树皮光滑,灰白色。无花果的叶为单叶,有长柄,叶片大,表面粗糙,暗绿色,叶背面常有锈色茸毛,全缘有3~7裂刻。冬季落叶后在枝条上留下三角形大型也痕。叶腋内多形成2—3个芽,其中较小而呈圆锥形者为叶芽,其余大而圆形者为花序。无花果的根、茎、叶、果的各器官都有乳汁管,乳汁管能够分泌白色粘性乳汁,遇空气后,变成黑褐色。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但乳汁接触过多可引起人体皮肤脱皮,严重时会发生水泡。无花果的生长势力很强,幼树的新梢、徒长性枝或萌蘖枝的年生长量可达2米以上。芽具有早熟性,一年中可多次分枝,因而形成树冠较快,进入结果期也早。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弱,因此,树冠较稀疏,外观上骨干枝非常明显。潜伏芽多,其寿

经济林育种学复习资料.doc

经济林育种学 一、名词解释 1、引种: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乡土树 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区外时,被称为该地区的外来树种。把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进外来树种,称引种。 乡土树种: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他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 乡土树种。 外来树种: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区外时,被称为 该地区的外来树种。 2、雨型:雨量的不同季节分配型,称为雨型。 3、自然驯化:不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就能使被引进的动植物类型或品种适应新的环境 条件的现象。 4、种质资源:决定生物性状遗传,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称为种质。携带种质的载体称为种质资源。 5、外地种质资源:指从国内外其他地区引入的果树品种、类型。 6、乡土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得到的果树品种和类型。 7、向心引种:引种方向与中心产区方向相同的引种。 8离心引种:引种方向与中心产区方向相反的引种。 9、变种:同种植物在某些主要形态上存在着差异。 10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植物群体。 11、选择育种:指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的天然或人工群体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通过单株选择或混合选择,选出优良的自然变异类型或个体,经后裔鉴定,选择去劣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12、混合选择: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对中选出来的所有个体混合采种、采条,混合繁殖,混合鉴定和比较。 13、单株选择:是指对选个体分别采种,单独繁殖,单独鉴定,谱系清楚的选择。 14、优树:又称正号树,是指在同林分中相同立地条件下,表现优越的树。 15、种子园:种子园是由优树无性系或家系营建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 16、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通过杂交,取得杂交,对杂交种鉴定和选择,以获得优良品种的 过程。 17、杂种优势:通过杂交取得的杂种,可能具有双亲特有的优良性状,或在生长势、生 产力或抗性方面比亲本强,杂种出现的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 18、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类型不同性状的现象。 19、家系:由单株树木经自由授粉产生的子代群体或者由某两株树木经过控制授粉所产生的子代群体称为一个家系,前者称为一个半同胞家系,后者称为一个全同胞家系。 20、无性系:由一株树木经过无性繁殖而获得的一群个体称为一个无性系。

林 种

林种 5.3.1分类系统 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根据经营目标不同,分为五个林种、二十三个亚林种,分类系统见表5。 表5林种分类系统表 森林类别林种亚林种 一、生态公益林(地)(一)防护林 1.水源涵养林 2.水土保持林 3.防风固沙林 4.农田防护林 5.护岸林 6.护路林 7.其它防护林 (二)特种用途林 1.国防林 2.实验林 3.母树林 4.环境保护林 5.风景林 6.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7.自然保护区林 二、商品林(地)(三)用材林 1.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2.速生丰产用材林 3.一般用材林 (四)薪炭林 1.薪炭林 (五)经济林 1.果树林 2.食用原料林 3.林化工业原料林 4.药用林 5.其他经济林

主要树种 林种结构及分布 据1984年调查,全县有林地 (不含大桂山林场) 为302.66万亩,其林种结构为:用材林 224.81万亩,占74.28%;防护林46.26万亩,占15.28%;薪炭林1.05万亩,占0.35%;特 用林0.06万亩,占0.02%;经济林24.45万亩,占8.08%;竹林6.03万亩,占1.99%。森林 各龄组林分结构为:幼龄林面积占24.85%,蓄积占2.41%;中龄林面积占58.52%,蓄积占 70.55%;近熟林面积占13.62%,蓄积占20.73%;成熟林面积占2.99%,蓄积占6.26%; 过熟林面积0 .02%,蓄积占0.05%。在林分面积中,马尾松占61.28%,杉木占11.96%, 阔叶林占26.76%;针叶与阔叶林的面积比例是73.24︰26.76。1992年调查,全县各林种面 积共365.05万亩。其中:用材林247.44万亩,占67.78%;防护林71.55万亩,占19.6%;薪 炭林2.51万亩,占0.69%;特用林0.10万亩,占0.03%;经济林27.94万亩,占7.65%;竹 林15.51万亩,占4.25%。从林种和树种结构看。用材林多,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少;幼、 中龄林多,成熟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其结构不合理,有待调整。 林种分布大致为:北部桂岭盆地。用材林面积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 4.14%,经济林占 3.40%,防护林占3.39%。 东北部山地。用材林面积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33.83%,经济林占 36.75%,防护林占 71.77%,特用林占100%。 西部八步盆地。用材林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5.39%,经济林占15.84%,防护林占0.24%。 中部山地。用材林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45.74%,经济林占41.25%,防护林占24.60%, 薪炭林占100%。 东南部信都盆地。用材林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10.89%,经济林占2.76%。 主要树种 马尾松是县内蓄积量最大的树种。遍布全县各地,活立木蓄积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有

特色林果业

特色林果业

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自古以来,新疆的各类水果就享誉国内外,并在诸多文学作品中,予以颂扬与赞美。特色林果业是新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自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3年自治区加快南疆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要坚持林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方式产业化、生产者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原则,把林果业建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支

柱产业。 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两年内环塔里木盆地建成1000万亩特色林果产品产业带,把新疆尽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林果产品产业基地和林果业大区,加快构筑起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生产、品牌支撑、产加销结合的高效林果产品产业体系。 2005年,自治区专门召开了特色林果业发展暨林果技能培训工作会议,出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对特色林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明确了要积极发展现代林果业和林果经济,提升林果业整体水平,加快特色林果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2008年,自治区又召开了特色林果业工作会议,出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明确了林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强力推进特色林果业由大区向强区转变的新目标。特色林果业发展开始由扩张种植规模向提高品质和效益转变,由以生产初级果品为主的传统林果业向以生产高档果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现代林果业推进转变。 目前,新疆林果种植面积每年以百万亩速度递增,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以红枣、核桃、杏、香梨、苹果为主的林果主产区,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以葡萄、红枣、枸杞、时令水果、设施林果为主的高效林果基地。全疆实现了林果基地建设规模的快速扩张,新疆林果种植面积达1850多万亩,种植面积列全国第9位,林果有效株数达 10亿多株,产量超过650 万吨,其中红枣、核桃面积居全国第3位,杏树面积居全国首位。初步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主产区、吐哈盆地优质高效林果基地、伊犁河谷和天山北坡特色林果产业带。2011年新疆果品总产量超过670万吨,总产值突破240亿元. 特色林果业发展已从生产扩张型转到质量效益型发展阶段,近几年取得的成绩斐然,亮点纷呈: 林果基地建设布局进入优化阶段。各地按照适地适树、突出重点、规模发展的原则,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林果基地建设,深化树种品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发展香梨、红枣、特色林果业核桃、葡萄等优势树种,积极发展巴旦木、开心果、酸梅、小浆果等特色树种,稳步发展石榴、苹果、杏、枸杞等传统树种,林果基地布局进一步优化,特色更加鲜明。现在红枣、核桃、杏子的种植面积均超过300万亩,成为新疆特色林果基地建设的支柱。 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快。一批龙头企业开始落户天山南北,以中粮屯河、果业集团、冠农股份、香梨股份、乡都酒业、天海绿洲、大德恒、华隆科技、拓普公司等为代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积极介入林果业的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初步统计,目前全疆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企业达168家,年贮藏保鲜与加工处理能力181万吨,实际贮藏保鲜与加工能力126万吨。国有大型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新疆林果业开发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内,将累计投资20亿元,全面介入新疆果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标志着新疆林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将有新的突破,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推动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一批林果品牌叫响海内外。和田的核桃、皮雅曼石榴,库尔勒香梨、若羌的红枣,阿克苏苹果、库车的小白杏、阿克苏核桃,英吉沙的色买提杏、叶城核桃、莎车巴旦木,精河枸杞等林果产品,在国内外消费者中赢得了声誉,品牌荣誉初步创建。“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哈密大枣”、“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英吉沙色买提杏”、“色买提杏干”、“莎车巴旦木”、“叶城核桃”、“若羌红枣”等主要林果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具备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库车白杏”等1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认证,受到法律保护。库尔勒香梨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和港奥台地区。 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全疆各种林果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近200个,10多万名农民经纪人活跃在林果产品流通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拓展了市场空间。果品出口态势良好,全疆出口注册登记果园878个,面积近100万亩;注册登记出口水果包装厂136家。近年来

经济林学复习提纲

1.如何实现经济林早果、丰产、优质、低耗的栽培目标? 1)高标准建园: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的矮化苗或矮化中间砧苗,优先选取短枝型品种;对于异花结实的树种,选择适宜的授粉树品种,对于三倍体品种授粉树品种不至少两种,授粉树品种与主栽品种约为1:4-5;采用宽行距的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对于苹果、梨等采用行列式配置授粉树品种,而对于核桃、板栗等采用边界式配置授粉树品种;栽植前土壤进行开沟深翻,并施足有机肥,应在上一年雨季前进行;春季土壤解冻气温回升后苗木芽子尚未萌动时进行栽植,栽植深度与苗圃深度一致,栽植后修筑树盘、及时灌水并覆盖地膜,同时在饱满芽处短截以定干,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树干涂白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北方风大地区,配置防护林。 2)合理整形修剪:根据树种或品种生育特性、栽植密度、土壤状况及管理水平,选择合理的树形,根据树体结构要求选留骨干枝和配置结果枝组;幼树期主要任务是整形,为增枝扩冠阶段,修剪原则是轻剪为主、轻重结合,修剪方法宜选用刻芽、拉枝、缓放、环剥等,保持中心干的直立优势,注意竞争枝的处理;结果期主要任务是修剪,为调整生长与结果矛盾阶段,修剪原则是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壮树多选用拉枝、缓放、疏枝、环剥、拿枝软化等修剪方法,弱树多选用回缩、短截、疏枝等修剪方法,注意树形、树势、光照的统一;衰老期主要任务是复壮,修剪方法以短截、回缩为主。 3)加强土肥水管理:对于幼树期经济林,土壤进行深翻熟化,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生草制或覆盖制;生长前期加强肥水管理、生长后期控制肥水供应,春季土壤解冻后或早秋沟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枝条旺盛生长期沟施或穴施1-2次速效性氮肥,秋季叶面喷施1-2次磷钾肥。对于结果期经济林,园地生草或覆盖多年后要进行耕翻,休闲1、2年后继续生草或覆盖;早秋沟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萌芽前后沟施或穴施速效性氮肥,花期叶面喷施硼砂与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草木灰等混合液,花后(花芽分化临界期)沟施或穴施速效性氮肥与少量磷钾肥,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按一定比例沟施或穴施氮磷钾肥,果实生长后期(红色果实着色前1个月)叶面喷施磷钾肥、以钾肥为主,施肥量控制在每公斤果实1公斤或1.5公斤肥料;根据当地降雨情况合理灌水,秋季降水太多要注意园地排水,灌水时期为萌芽前后、花后、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后及土壤上冻前,控水时期为花芽分化临界期、果实采收前。对于衰老期经济林,土壤继续深翻熟化,加强肥水供应,促进根系生长。 4)重视花果管理:幼树期对辅养枝及时采取促花措施。结果期注意疏花疏果,并配合人工辅助授粉或果园放蜂,花后30-40天(六月落果后)进行果实套袋,绿色系或黄色系果实可选用单层袋、红色系果实选用双层袋,套袋前打一遍杀虫杀菌剂,果实采收前30天左右摘袋

农田防护林的设置问题分析

农田防护林的设置问题分析 【摘要】农田防护林是指在有农田的地方,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和牲畜生长繁育的环境,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而营造的防护林。本文主要对农田防护林的设置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设置问题;分析 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其次还兼有草牧场防护林、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小片用材林、薪炭林及“四旁”绿化,综合构成以护田护牧为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1.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1.1农田防护林树种的选择原则 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防护对象是霜冻、旱涝、冰雹、干热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保证农田高产稳产,同时生产各种林木品并美化环境。因此,对农田防护林的树种有以下要求: (1)抗风力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在次生盐渍化地区还要有较强的生物排水能力;(2)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茂,能更快更好地发挥防护效能;(3)深根性树种,侧根伸展幅度小,树冠结束不过分开张,对防护林区内的农作物不利影响较小;(4)农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5)能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6)生长稳定,寿命长。 1.2树种的配置 树种配置通常是采取树种与树种混交进行,常见的类型有乔木、和乔木混交、乔木和灌木混交、阔叶树和针叶树混交配置3种类型,其中以乔木和灌木配置混交最好,可以形成复层林冠,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此外,由于农田防护林所处的立地条件一般较好,在考虑混交配置时,除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外,同时还应考虑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林副产品和干鲜果品。 2.农田防护林的设置 2.1林带结构的选择 林带结构是指林带树冠上下组成的层次、宽度、纵断面形状、枝叶状况,密度和透光度状况等综合情况。不同的林带密度、宽度、树种组成构成保护效能不同的林带结构。根据组成因子的不同,林带结构可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3中基本类型。

武威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的重大意义

蓬勃发展中的武威特色林果业 大家都知道,我市的农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在耕地持续压减、水资源仍然短缺的条件下,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必须要在调结构、增效益上下功夫。“十二五”期间,市上提出了“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两个主攻重点之一,实施“2211”工程,即力争实现农民户均发展2亩棚,户均2亩经济林,人均种植1亩高效大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目标,规划完成10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今年以来,全市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保证了建设实效,截至6月底,全市共完成酿造葡萄、红枣、枸杞等特色林果业建设面积达13.19万亩。发展特色林果业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发展特色林果业既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是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的最现实的途径。一方面林果业能够直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特色林果业用水少,又最适合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比如,葡萄、红枣、枸杞等安装滴灌设施后,比农作物节水50%左右。” 发展特色林果业能够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效益远远高于大田粮食作物收益,林果效益普遍高于农作物收益的5到10倍。凉州区吴家井乡七墩台农民赵秀兰给记者算了一笔效益账:“1亩枸杞田全部投入5000多元,当年挂果,3年进入盛果期,年亩产

收入1.25万元,枸杞丰产期保持在20年以上。我家的9亩枸杞是4年前种的,每年的平均收入都在10多万元,如今我家盖了新房,还买了15万多元的家庭小轿车。”再比如古浪县大靖镇长城村的枸杞,由于色艳、粒大、含糖量高,可与中卫、宁夏枸杞相媲美,备受省内外客商青睐,今年仅500亩的优质枸杞一项,就使全村收入高达650万元,切切实实鼓起了农民的腰包。再比如民勤县西渠镇万顺枸杞示范园栽植的1880亩枸杞,据专家预测,至2013年枸杞盛果期后将会为当地农民带来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一笔笔效益帐算鼓了农民的钱袋子,算出了农民的满心欢喜,更算出了他们的踌踌满志和发展信心。

经济林栽培学章检测题汇总教学文案

经济林栽培学章检测题汇总 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根劲: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交换必经的通道,其抗弱性差,根劲一般秋季进入休眠最晚,春季解除休眠最早,对环境变化敏感,栽植过深易腐烂,树体变黄而死,栽植时注意严加保护。 芽的异质性:纸条上不同部位的芽体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所处在的环境条件、营养状况等有差异,造成芽的质量、生长势、饱满程度等差别的现象层性:经济林木树冠的中心干上,主枝成层状分布,是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共同作用的效果。 花芽分化:由于叶芽的生理组织状态变化为花芽的生理组织状态的过程。 有效授粉期:是胚珠的寿命与从授粉至受精所需要时间差表示。临界温度:经济林木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极限。 需冷量:打破经济林自然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的时数称为需冷量(W 72C) 需水临界期:是指年生育期内,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该期水分亏缺,造成产量的损失和质量下降,后期不能补充。良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的,优良性状经过表型测定所证实,属于遗传性控制,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遗传性转稳定一致,在产量和品质上符合人类需求的栽培植物。 嫁接亲和力: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能愈合并正常生长的能力。具体讲,是指砧

木和接穗内部组织结构、遗传和生理的相识性,通过嫁接能够成活以及成活后生理上相互适应。 无毒病苗:是指经过脱毒处理和病毒检测,证明确以不带病毒的苗木。适地适树:是指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双方的生产潜力,达到该树种在环境条件和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可能达到的最佳水平。 立体复合经营模式: (农林复合模式)是指组成林分的树种、作物的种类搭配的科学,表现出结构优化、规范,并有其相适应的栽植管理、经营的配套技术,达到功能多样、效益高的目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推广的应用价值。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种植地上苗木的株数。 缓放:即对一年生枝不加任何修整,让其放任生长。定干:按所需的主干高度再加上整形带的高度,将余下的部分剪去。短剪: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的修剪方式。 1.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的区别,童期有何特点?实生树具有完整的生长周期,即具有童期,其自然寿命长,适应性抗逆性强,但非生长期长。营养繁殖树没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即不具有童期,幼年期即具有开花结实能力,因而投产早,非生长期短,适应性抗逆性差。 童年其特点:(1)形态上:多呈野生状态,有返祖现象。具体表现为:芽小,枝细而密,且多直立,生长旺,多刺,叶小而薄,栅栏组织及叶脉不发达,表皮细胞小。含水量高而内含物少,木质部发达而韧皮部及输导组织不发达 (2)生理上:光合能力弱,耐阴性强,不具备形成花芽的基础

“三北”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99003409.html, “三北”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郭丽娟杨小兵郭昊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33期 [摘要] 本文以新疆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概述“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要性,其次详细剖析了当前新疆“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客观全面反思总结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建设;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3-68-2 1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要性 “三北”地区指的是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曾遍布肥美的草原、肥沃的农田和茂密的森林,但是随着气候变迁,受滥砍滥伐、过度垦殖等因素影响,这些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三北”防护林工程应运而生。 林业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三北”地区中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林业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慢慢建立起了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山区天然林和天然荒漠林等为主体的防、抗灾害保护屏障,使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生态恶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不仅提升了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已进入了五期工程后5年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许多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急需采取应对措施保证该工程稳定、持续发展。 2 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水平低 经过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分结构呈现出“纯林多、混交林少;同龄林多、异龄林少”的问题,不仅导致森林生态保护功能下降,而且容易造成森林群落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差的不良现象,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林木生理过熟、林分老化等不良现象。另外,部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建设初期受经济、技术等条件制约,没有考虑自然规律和生态效益问题,一些砍伐树木的行为没有经过上级部门批准,甚至还出现了允许项目单位以征地为由赚取商业利益的现象。 2.2 造林科技含量不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措施单一的问题,导致苗木存活率降低,例如部分新疆“三北”防护林地区实际操作和设计脱节,无法保证每项工序都合

1经济林概念

(一)经济林的撅念 经济林是多种森林类型之一。我国《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五大类: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森林法》第二条第三项中规定:“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许多树木的果实、种子、花、叶、皮、根、树脂、树液加工提制成油料、淀粉、香料、漆料、蜡料、胶料、树脂、单宁、纤维、药物等物质。从广义理解“经济林”是以利用木材以外其他林副产品为栽培目的的人工林。国外就通称经济林为“NM—WMd—MMcM”(mP)或“NM—n心—PMdu咖”(Ny)。 从经济林产品的形式看,基本上可划分为果品类(包括种子)和特用经济林产品(包 括芽叶、皮类、汁液类产品)两大类。以生产果实或种子为经营目的的经济林,其产量与 个体和群体结构、肥水条件、栽培措施关系密切,具有园艺化生产的特征;以生产特用经济林产品为栽培目的的经济林,其产量与群体密度、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关系密切,具有林业生产特征,但要求更高。由此看出,经济林经营既具有园艺生产的特征,又具有森林经营的特点,其栽培技术措施要求更为全面。 (二)经济林栽培学 经济林生产是一个生物再生产的过程,要使它的产品量多、质好,其中有无穷无尽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林栽培学就是研究栽培经济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具体地讲,是指从经济树木苗木培育开始,经过建园、管理、经济林产品采收加工整个生产过程。它以经济树木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生物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通过科学的技术管理措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实现经济林的早期丰产、连年稳产和优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法桐报价https://www.360docs.net/doc/199003409.html,法桐https://www.360docs.net/doc/199003409.html,法国梧桐https://www.360docs.net/doc/199003409.html,法桐

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且末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调研报告 且末县林业局王河峰 2009年4月25日 且末县四面被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包围,生态环境异常严酷。且末县气候极端干旱,降水极少,蒸发强烈。年平均气温10.1℃,极端最低气温为-27.3℃,极端最高气温41.3℃。≥10℃的积温385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65天。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8.6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507毫米。春夏季多大风、沙暴和浮尘天气,常年主风向为东北风,干旱(热)风年出现次数约40多次,八级以上大风平均16天/年,沙暴天气达21天,浮尘天气达193天。多年来,且末人民深受风害沙尘之苦。大风沙不仅给且末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将沙漠以每年5-10米的速度向西南推进,严重威胁着且末绿洲。建设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工程,抵御大风沙对农牧业的危害,具有战略意义。 一、且末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1978年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我县全面开展了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为改善且末县农区生态小环境,增强农牧业抗灾减灾能力,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工程建设期间,1986年且末县在巴州地区首批实现了二轮承包土地农田林网化,1991年率先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受到前国家林业部表彰。1995年英吾斯塘乡还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2003年底被列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05年获自治区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目前且末县农区内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洲农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9%,居民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7.6%,宜林路、渠、荒地基本得到绿化,绿化总长度达800公里。到2008年底,全县天然林面积为198万亩,人工林面积达2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为0.77%。 2008年第四季度,县林业部门对全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且末县目前耕地总面积为26.6万亩,其中:二轮承包面积13.2万亩,非二轮承包面积13.3万亩;另有新开荒未耕种土地面积3.6万亩;全县农田防护林保存面积为2.2万亩,其中:二轮承包土地配套农防护林面积1.7万亩,农防林占地面积比例为11.6%,林网化程度68.6%。非二轮承包土地配套农防护林面积0.52万余亩,农防林占地面积比例3.8%,林网化程度13.7%。目前全县农防林缺口面积达1.66万亩。 虽然我县农田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防护林建设步伐已不能适应近年来水土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各乡、镇(场)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农业开发大户对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不够重视,存在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带来的长远利益。同时,有些部门与林业发展产生冲突时,协调配合不够,多以牺牲林业发展为主(如防渗渠建设、乡村道路建设),未能形成全社会办林业、广大农民群众搞农田防护林网化配套建设的格局。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要求,未能把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农田防护林的功能与效益

农田防护林的功能与效益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ηττπ://σβ?.φορεστρψ.γο?.χν2009年07月14日 中 小】 一、改善农区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1.防风减害 防风效应或风速减弱效应是农田防护林最显著的生态效应之一,人类营造农田防护林最初目的就是借助林网、林带减弱风力,减少风害。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是防止农田土壤风害的主要措施。农田防护林减弱风力的重要原因有:林带对风起一种阻挡作用,改变风的流动方向,使林带背风面的风力减弱;林带对风的阻力,会减低风的动量,使其在地面逸散,风因失去动量而减弱;减弱后的风在下风方向短时间内即可逐渐恢复风速。在风沙危害严重的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较我国其它区域更为显著。见表2—2。 表2—2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资料统计

2.调节农田小气候 农田林网能够减少近地层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对水资源状况如蒸发、湿度、水平降水等产生重要影响,调节林网内部的温度、湿度条件,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林带可通过改变林带附近热量收支各分量,引起近地层气温的变化,在不同季节和时间具有调控温度的作用,为农作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以及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常情况下,在晴朗的白昼,林带附近的地面和空气温度较旷野高;在夜间,林带内温度比旷野的相应值高。据对宁夏引黄灌区5—9月农田防护林旱柳林带周围空气温度的观测,春季由于林带的影响,可使林网内气温提高0.2℃;夏季林网具有降温作用,5—7月内1m高处的气温比空旷地带低0.4℃,20cm处比空旷地带低1.8℃左右,8月和夏季相似,9月与春季相似。其次,在林带作用范围内,由于风速减弱,使得林网内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水分在近地层大气中的含量增加,林网中近地层空气的绝对湿度高于周围旷野,土壤含水量也随之增加。据观测,夏季在新疆和田地区,与空旷区对比,农田林网内温度可降低0.6℃,土壤蒸发量可降低42.5%。另据新疆林业厅提供的数据,在1986年—2000年的15a间,新疆农田防护林每公顷林带累计产生防护效益5422元,折合林带的改善小气候年效益361元/(hm2·a)。 3.改良土壤属性 林带改良土壤属性包括改良土壤盐渍化和增加土壤肥力两方面。首先,林带能够改良土壤盐渍化。通过林带中树木的生物排水、抑制蒸发、提高湿度、改良土壤结构,加强淋溶等作用来实现改良盐渍化土壤,主要体现在林带的生物排水作用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林带减弱土壤蒸发延缓土壤返盐以及林带促进土壤淋溶过程,加速土壤脱盐等三个方面。此外,林带还能够增加土壤肥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经济林栽培学 (英文):Nonewood Forest Culture 课程编号:144059 课程学分:2.5 课程总学时:4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前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林木育种学、土壤学或生态学二、课程内容简介 经济林是是当今林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林种,《经济林栽培学》属于实践应用性学科,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种类、分布规律与经济用途;阐述经济林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主要种类经济林木的繁殖、造林的原理和相应技术、以及土壤与树体的管理技术。本课程与《森林培育学》有一定的交叉,但苗木繁殖与树体整形修剪是本课程的特色,也是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地域进行系统的经济林造林规划设计,发现和实际解决代表性经济林木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以开花、结实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一般性规律、造园设计的一般性流程,以及以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为特色的树体管理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经济林木的早期丰产、稳产、优质。 基本要求:原理性知识讲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一、认识经济林及其栽培意义 二、经济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经济林栽培的发展趋势 五、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 复习思考题 1. 经济林的《森林法》定义。 2. 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林木资源分类与分布(1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采用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经济林的种类有初步的感受和认知; 2.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林分布的气候决定论。 第一节经济林的分类 按植物种的不同、原料类别和经济用途的范围进行分类第二节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 第三节中国经济林分布 一、四大影响因素 二、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 第四节经济林栽培区划 一、目的、意义 二、经济林栽培区划的原则 三、我国经济林栽培区划的依据 四、我国主要的经济林建设开发区 复习思考题

基于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9年第14期现代园艺 1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作用 1.1防风减害 防风效应或风速减弱效应,都是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显著生态效应。建设农田防护林主要是凭借林网或林带来减弱风力以及减少风害。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能有效降低农田土壤风害发生几率,主要是因为林带或林网可以阻挡风力以及改变风的方向,从而减小林带背风面风力作用。 1.2调节农田气候 农田林网不仅能够减少近地层气温和土壤层温度变化幅度,还能有效调节水资源状况,如湿度、降水、温度等,从而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例如,在不同的面积和不同的时间内,农田林网都具备调节温度的作用。在晴朗的白天,林带周围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较高;在晴朗的夜晚,林带内部温度较高。 1.3改良土壤属性 改良林带土壤属性,主要包括改良土壤盐渍化和增加土壤肥力2个方面。其中,改良土壤盐渍化,主要是通过林带中的树木生物排水、提高树木湿度等措施;增加土壤肥力主要是林带中树木的枯枝落叶,经过地下微生物的分解共生成培 基于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陈伟 (淮南市夏集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安徽淮南232180)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农田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农田防护林建设,从而为农田提供保护屏障。虽然农田防护林作为天然防护带,对农田起到有力的保护作用,但在实际农田生产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制约防护林建设的诸多因素。针对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作用;问题 易导致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陷入到较大的困境,且无法较快地处理。 2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的对策 2.1提高认知 从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角度来看,很多工作的执行必须在认知上获得良好的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不同的内容安排上,应尽量提高自身说服力。认知的有效提升,可以对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的综合进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能够符合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的发展趋势。现如今,我国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体系,工作存在局限性,对林业资源的调查和规划都立足于眼前的信息,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因而林业单位要加大林业调查力度,高度重视林业规划工作,建立完善的林业工作体系,改革传统的工作模式。林业调查包括对现有的造林和采伐工作、林业管理及木材加工等方面,然后合理规划这些工作,使林业调查规划和林业经济发展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林业建设与林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2强化技术创新 从长远角度来分析,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该方面工作的开展对于很多地方的综合进步都能够产生大的影响。技术对于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能够产生决定性影响,固步自封现象容易导致后续工作的前进,遭遇到非常多的阻碍,无法更好地巩固自身的可靠性、可行性。例如,利用PDA优势,完成无纸化数据的精确采集,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利用传统数据采集方法,需人工录入大量的数据,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现数据错误。2种试验结果对比:30万km2的森林区域,林业局需要30名工作人员连续工作3个月才能完成;若利用PDA采集数据,采集时间等同于 手工记录时间,不用再做大量录入或复制工作,只需检查是否存在逻辑问题,并简单修改即可,用时约15d。从这一点来看,技术的有效创新,能够对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的各项不足开展良好的弥补,整体发展成就较为显著。 2.3完善规划管理 通过对上述几项工作的良好执行,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效率、质量能够大幅度提升,而且在相关不足的弥补上,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日后,应继续在规划管理上不断完善,弥补不足之处。第一,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的管理措施,一定要良好地实施信息化措施。例如,通过加强信息化监督、布控,深入了解林业发展情况,快速发现和解决各项问题。第二,规划管理的开展,必须对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的阶段性成果开展正确的判定与分析,发现任何不足,都要及时弥补,最大限度推动地方林业的有效改进,这样可以在问题的持续解决上,不断得到更好的成就。 3总结 我国的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正不断朝着更高目标来完成,很多地方的任务执行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但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是一项持续性内容,应坚持在多方面工作实施过程中,进行持续性创新,确保未来工作安排具有较高的说服力,良好地规避同类问题。 参考文献 [1]雍鹏.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9(7) [2]陈凌云.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思考分析[J].农家参谋,2019(5) [3]欧小辉.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8(24) [4]季海云.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思考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10) (责任编辑禾初) 经验交流 2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