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_中职_样题

网络综合布线_中职_样题
网络综合布线_中职_样题

上海市“星光计划” 第六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网络综合布线(中职组) 决赛技能样题
上海市星光计划组委会竞赛办公室
二○一五年二月
1

参赛须知
一、所有选手须凭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或带照片的社会保障卡、公安 局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初中职学校在校生学生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原件)进入赛 场,证件个人信息须与准考证信息一致,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以上证件复印件 无效) 二、选手参加考试,迟到十五分钟以上不得入场。 三、凡有书面答题的,选手一律用蓝色或黑色的水笔(或圆珠笔)在卷内设 定的位置书写,用其它颜色笔或在草稿纸上答题均属无效。 四、选手应爱护赛场设施设备,操作规范,注意安全。违反安全操作规定造 成的损失由考生负责。 五、选手在比赛中严禁使用各类通讯工具。 六、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考场有关规定,严禁作弊或代考,自觉服从裁判长、 裁判员、考场工作人员的管理。 七、选手着装、用品等在外观上不应显示选手所在单位等个人信息。 八、选手参加比赛,应穿戴整洁,衣冠不端者不可入内。 九、禁止在竞赛期间对赛场设施、设备、赛项题目或项目的其他组成部分进 行摄影、摄像。 十、竞赛安全规定: ? 禁止非法使用工具。 ? 禁止违规使用材料。 ? 禁止未佩戴安全帽进场施工。 十一、技能竞赛场地禁止使用的材料和设备: 参赛选手不得携带参考资料、通信设备、存储设备、电子工具等进入赛场。
2

一、 一般说明
本决赛技能样题是为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六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决赛而制作的样板试题,仅供各参赛单位组织赛前训练时参考。样题与决赛 正式试题在模块数量、技能要求、评价要素、配分、主体设备等方面基本相 同,试题内容也基本相同,但最终以决赛当天的试题为准。
(一)注意事项:
1、 请按照以下比赛环境,检查比赛中使用硬件设备、连接线等设备、材料和软 件是否齐全,计算机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 2、 禁止携带和使用移动存储设备、运算器、通信工具及参考资料。 3、 操作过程中,需要及时保存设备配置。比赛过程中,不要对任何设备添加密 码。 4、 比赛完成后,比赛设备、比赛软件和比赛试卷请保留在座位上,禁止带出考 场外。 5、 仔细阅读比赛试卷,分析需求,按照试卷要求,进行设备配置和调试。 6、 比赛时间为 120 分钟。
(二)比赛环境:
竞赛软硬件环境: 序号 类别 设备名称 1 硬件 钢制实训墙组 2 硬件 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3 硬件 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4 硬件 人字梯 5 硬件 24 口网络配线架 6 硬件 100 对 110 配线架 7 硬件 有线电视配线架 8 硬件 G11 双通头 9 硬件 英制 F 头 10 硬件 同轴电缆 SYWV75-5 11 硬件 12 口 SC 光纤配线架 12 硬件 ST 接头尾纤 1.5M 13 硬件 LC 接头尾纤 1.5M 14 硬件 SC 接头尾纤 1.5M 15 硬件 FC 接头尾纤 1.5M 16 硬件 SC 耦合器
3
型号 QX-Z-PAWA QX-Z-GQZA QX-Z-GQZB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单位 面 套 套 把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根 根 根 根 个
数量 4 1 1 1 7 7 3 30 20 40 3 4 4 4 4 3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1) 2) 3) 4)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网线 25 对大对数 皮线光缆 SC 快速连接器 水晶头 网络模块 电话模块 86 底盒(明) 86 底盒(暗) 双口面板 TV 面板 20PVC 线槽 40PVC 线槽 Φ20PVC 线管(含配件) Φ50PVC 线管(含配件) 十字螺丝 机柜螺丝 4 号尼龙扎带 标签扎带 标签纸 记号笔 安全帽 Φ20 黄腊管 Φ50 黄腊管 分析纯酒精 热缩套管 2.4mm*60mm 小塑料收纳盒 无纺布(无尘纸) 透明封箱带 自吸式酒精瓶(酒精泵)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箱 米 米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米 米 米 米 个 个 根 个 袋 只 个 米 米 小瓶 根 个 张 卷 个
1 30 70 40 60 20 20 18 6 16 4 20 30 20 6 200 100 100 100 1 3 3 1 1 1 30 1 30 1 1
3个24口网络配线架为FD机柜内安装使用; 3个100对110配线架为FD机柜内安装使用; 3个光纤配线架为FD机柜内安装使用; 3个有线电视配线架为FD机柜内安装使用。
4

二、 试题和任务说明
决赛试卷组卷方案(操作部分)
模块号 模块一 模块二 模块三 模块四 模块五 模块名称 光纤布线及安装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 办公及家庭网络布线 端接测试与安装 光纤熔接测试链路与 安装 操作规范与协作 120 分钟 竞赛 时间 主观分 2 2 3 3 1 5 16 分 客观分 14 14 36 12 8 0 84 数 合计 16 55 15 9 5 100
分数合计
注:比赛由3人组成一个团队,参赛队可根据组队情况自行调整每个模块竞赛时间。
三、 竞赛要求:
1.项目背景
上海某信息系统集成公司因公司业务需要,现需在租借一套2层商务楼做为公司新 增办公环境使用。由于公司人员配备,规划需要。现提出如下需求: 1) 第一层:有4个房间,需要有7个信息面板,其中 103房间有1个TV信息点。具体信息 点要求请查阅附图4要求。 2) 第二层:有4个房间,需要有8个信息面板,其中 204房间有1个TV信息点。具体信息 点要求请查阅附图4要求。 3) 需在1、2层分别设一个配线间,以及整栋楼还设有一个楼层分线箱。由于传输性能 需求,主干链路使用光纤、大对数来满足使用需求。
模块一:光纤布线及安装(16 分)
1) 按照设计要求,完成CD、BD机架内SC光纤配线架等设备的安装。
5

2) 按附图4、5所示,要求完成BD-FD3 主干皮线光缆敷设,主干链路安装1根PVC线管 Φ50mm(与大对数铜缆管路共用),Φ50mm线管沿墙体凹槽敷设至FD3的6U机柜。 墙体至BD机架部分线管贴地敷设, 主干光纤采用4根1芯皮线光缆敷设, 并使用冷压 方式制作光纤SC冷压接头,光纤一端进BD光纤配线架1-4号法兰的进线端口,一端 进FD3光纤配线架1-4号法兰的进线端口,并制作标签。 3) 按附图4、5所示,要求完成CD-BD 主干皮线光缆敷设,主干链路安装1根PVC线管Φ 50mm,BD至CD机架部分线管贴地敷设,主干光纤采用4根1芯皮线光缆敷设,并使用 冷压方式制作光纤SC冷压接头,光纤一端进BD光纤配线架1-4号法兰的出线端口, 一端进CD光纤配线架1-4号法兰的进线端口,并制作标签。 4) 按附图4、5所示,要求完成FD3-FD1 楼层光纤敷设,楼层链路管材采用40线槽,楼 层光纤采用2根1芯皮线光缆敷设, 使用冷压方式制作光纤SC冷压接头, 光纤一端进 FD3光纤配线架1-2号法兰的出线端口,一端进FD1光纤配线架1-2号法兰的进线端 口,并制作标签。 5) 附图4、5所示,要求完成FD3-FD2 楼层光纤敷设,楼层链路管材采用40线槽,楼层 光纤采用2根1芯皮线光缆敷设, 使用冷压方式制作光纤SC冷压接头, 光纤一端进FD3 光纤配线架3-4号法兰的出线端口,一端进FD2光纤配线架1-2号法兰的进线端口, 并制作标签。 6) 制作4根SC-SC光纤1米跳纤,制作完成后放置在工作台上。 7) 按要求对链路敷设的光缆进行绑扎整理(BD\CD主干部分进配线盒,只需固定不需 盘纤),以上光纤冷接实际损耗不超过0.5。
模块二:建筑群子系统、办公及家庭网络布线
1、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16 分)
1) 按照设计要求,完成CD、BD机架内语音配线架等设备的安装与铜缆端接;25对大对 数端接线顺按照主色白、红、黑、黄、紫,次色蓝、橙、绿、棕、灰,线缆色序进 行端接(如第一组:白-白蓝、白-白橙、白-白绿、白-白棕、白-白灰,白是主色; 第二组:红-红蓝、红-红橙、红-红绿、红-红棕、红-红灰,红是主色;依此类推, 每根25对大对数共五组,下文大对数类同)。 2) 按附图4、5所示,要求完成BD-CD 主干大对数电缆敷设,主干链路安装1根PVC线管 Φ50mm(与光缆管路共用)。BD至CD机柜部分线管贴地敷设,主干大对数采用25
6

对大对数电缆敷设, 依据色谱排列端接所有25对线缆, 一端至BD的110配 线架 (1-25 对)端口的下层模块,一端至CD的110配线架(1-25对)下层模块,并制作标签。 敷设BD-CD主干备用线路,线路采用2根UTP5网路线缆,一端至BD的24口配线架1-2 号端口,一端至CD的24口配线架1-2号端口。 3) 按附图4、5所示,要求完成BD-FD3 主干大对数电缆敷设,主干链路安装1根PVC线 管Φ50mm(与皮线光缆管路共用),Φ50mm线管沿墙体凹槽敷设至FD3的6U机柜。 墙体至BD机柜部分线管贴地敷设, 主干大对数采用25对大对数电缆敷设, 依据色谱 排列端接所有25对线缆,一端至BD的110配线架(1-25对)端口的上层模块,一端 至FD3的110配线架(1-25对)端口的下层模块,并制作标签。 4) 按要求对所有链路进行线缆标签、端口标签、面板标签及线缆绑扎整理。
2、
办公及家庭网络布线(39 分)
1) 按图5所示,要求完成FD3-FD1 楼层大对数电缆敷设,楼层链路管材采用40线槽, 楼层干线采用25对大对数电缆敷设, 依据色谱排列端接12对线缆, 一端至FD3的110 配线架(1-12对)端口的上层模块,一端至FD1的110配线架(1-12对)端口的下层 模块,并制作标签。 2) 按图5所示,要求完成FD3-FD1同轴电缆的敷设,楼层主干链路采用40线槽,使用冷 压工具制作英制F头, 安装至同轴电缆配线架1号端口后端; 完成点位TV面板的安装 及同轴电缆路由的敷设, 安装至FD1机柜同轴电缆配线架1号端口前端, 并制作线缆 标签、面板标签、端口标签。 3) 按图5所示,要求完成FD3-FD2 楼层大对数电缆敷设,楼层链路管材采用40线槽, 楼层干线采用25对大对数电缆敷设, 依据色谱排列端接12对线缆, 一端至FD3的110 配线架(13-24对)端口的上层模块,一端至FD2的110配线架(1-12对)端口的下 层模块,并制作标签。 4) 按图5所示,要求完成FD3-FD2 同轴电缆的敷设,楼层主干链路采用40线槽,使用 冷压工具制作英制F头, 安装至同轴电缆配线架1号端口后端; 完成点位TV面板的安 装及同轴电缆路由的敷设, 安装至FD2机柜同轴电缆配线架1号端口前端, 并制作线 缆标签、面板标签、端口标签。 5) 照设计要求,完成FD1、FD2机柜内网络配线架、110配线架、同轴电缆配线架的安 装,要求安装位置正确。
7

6) 按照附图5所示,使用指定型号PVC线管线和线槽完成,FD1至终端信息面板;FD2 至终端信息面板路由敷设 (注: 除图示使用成品弯头的路由, 其它均使用手工弯头) 。 7) 完成FD1、FD2配线架到信息面板的线缆敷设,要求FD1、FD2壁装机柜内线缆预留 60cm-100cm,工作区面板预留线缆10cm(注:工作区线缆全部使用超五类网线)。 8) 完成FD1壁装机柜内配线架的安装,依次完成FD1壁装机柜24口配线架1-5端口端接 (注:24口模块端接信息点编号按编号顺序依次端接,中间不间隔),完成点位语 音部分至FD1的110配线架1-4端口端接, 模块端接线序统一按照568B和4芯电话模块 端接方法进行端接(注:110模块端接信息点编号依次端接,中间不间隔,语音部 分均采用4芯),做好端口标签、面板标签及线缆标签。 9) 完成FD2壁装机柜内配线架及的安装,完成FD2壁装机柜24口配线架1-6端口端接 (注:24口模块端接信息点编号按编号顺序依次端接,中间不间隔),完成点位语 音部分至FD2的110配线架1-6端口端接, 模块端接线序统一按照568B和4芯电话模块 端接方法进行端接(注:110模块端接信息点编号依次端接, 1-6语音点端接至110 模块1-6模块的上层),做好端口标签、面板标签及线缆标签。 10) 按照附图5所示完成模拟墙上底盒、线槽、线管的安装。 11) 按照附图5所示完成终端信息点的端接工作(注:面板中网络信息点与电话信息点 排列依据面板所示标记排列,一般是左网络,右语音)。 12) 按照附图5所示完成信息面板的安装。 13) 所有面板、路由布线必须做好端口标签、面板标签及线缆标签。
模块三:端接测试与安装(15 分)
1)铜缆跳线制作和线序测试 现场制作6根网络跳线,其中: 2根为568B-568B线序,每根长度600毫米; 2根为568A-568B线序,每根长度500毫米; 2根为英制F头同轴电缆跳线,每根长度600毫米。 制作完毕后在综合布线铜缆配线实训装置或能手测试仪上进行线序和通断测试;同 轴电缆要求制作工艺合理,不需测试。 要求: ?跳线长度符合要求;
8

?线序正确; ?压接护套到位; ?剪掉牵引线。 2) 铜缆测试链路和线序测试 按照图1所示, 在标记BD的铜缆配线实训装置上, 在25对110配线架上模块的第一个4 对块位置开始,依次完成6组测试链路的端接。 要求: ?每段双绞线长度合适; ?端接处拆开长度合适; ?端接位置合适; ?线序正确; ?剪掉牵引线。
图1 跳接测试链路示意图
3) 复杂永久链路和模块端接 按照图2所示在标有BD的铜缆配线实训装置上完成6组复杂永久链路布线和端接, 端 接次序从左向右,不允许中间留空。 要求:
9

?每段双绞线长度合适; ?端接处拆开双绞线长度合适; ?端接位置合适; ?线序正确; ?剪掉牵引线。
图2
复杂永久链路端接示意图
模块四:光纤熔接测试链路与安装(9 分)
按照图3所示在标有BD和CD的铜缆配线实训装置上完成共2组光纤测试链路的安装 和熔接,BD上完成第一组部分(1-3),CD上完成第二组部分(4-6)其中1、2、4、5 需在相应盘纤盒内进行盘纤(如图3-1所示);保持开剥长度至少1.2米,涂覆层长度不 少于20CM,切割裸纤部分保持在12cm~16cm(如图3-2所示);剩余3、6要求预留捆扎, 对熔接部分保持一定弧度,捆扎保护。所有盘纤要求整齐,两根尾纤中间不留空档。 要求: ?每段尾纤长度合适; ?熔接处剥开光纤外皮长度合适; 合理使用热缩套管保护熔纤部分;
10

?对熔纤部分需要盘纤; ?盘纤合理正确;
?
剪掉凯夫拉线。 选手展示综合布线光缆系统熔接维护技能。请在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A和光纤性
能测试实训装置B上进行。 按照图3所示路由和端接位置, 光纤性能测试装置A和B上各完 成2组光纤永久链路搭建, 全部使用单模光纤跳线搭建。 要求光纤跳线选择和插接正确, 对应光纤性能测试平台测试数据,将测试平台用户阈值均设置为0.3db,测试范围在次 范围均为合格,若测试超出阈值0.3db,测试数据会红色提醒。请保持合理的光纤曲率 半径,并绑扎和理线,整齐美观。各光纤链路使用的跳线规格共有4种,合计10种组合, 要求尾纤熔接组合分别如下: 第一组(BD):光纤链路1:SC-SC1根;光纤链路2:SC-ST1根;光纤链路3:SC-ST1根; 第二组(CD):光纤链路4:ST-LC1根;光纤链路5:ST-FC1根;光纤链路6:LC-FC1根;
11

图3 光纤测试链路配线端接示例图
12

图 3-1 光纤测试链路盘纤整理示例图
图 3-2 光纤测试链路光纤开剥示例图
13

模块五:操作规范与协作(5 分)
1) 分工协作。 2) 安全操作。 3) 面板标签制作及现场整理。
竞赛选手自备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选手需自备常用施工工具,可参考(但不限于)如下清单: (1)综合布线工具箱:RJ45/RJ11压线钳1把、单口 打线刀1把、五对打线刀1把、线管剪1把、 老虎钳1把、尖嘴钳1把、活扳手2把、镊子1个、十字螺丝刀2把、一字螺丝刀1把、美工刀2 把、钢锯1个、锯条5根、剪刀1把、卷尺2把、弯管器1个、不锈钢角尺300MM-1把、计算器1 个、简单网线测线器1套、4厘钻头 2个;6厘钻头 2个;8厘钻头2个、条形水平尺400MM-1 把、同轴电缆压线钳1把; (2)电动工具:电动起子(9.6V及以下)1把、十字螺丝劈头2个 (3)光纤熔接机1台 (4)光纤熔接工具箱:芳纶剪刀1把、护目镜1付、工作半指手套1付、耳塞1付、光纤切割 刀1把、光纤涂覆层剥离钳1把、钢丝钳1把、多孔剥线钳1把、斜口钳1把、笔式红光源1个、 酒精自吸瓶1个、记号笔1支、绝缘胶布1卷、5米卷尺1把、清洁用抹布(毛巾)1块、无痕泡 棉双面胶1卷、无纺布若干、透明封箱带1卷、收纳包具若干、自制光纤分离装置1个、自制 熔接机散热托盘(自带熔接机)1个、自制涂覆层剥离钳清洁用具1个、棉纱手套1付。 (5)光纤冷接工具箱:皮线光缆开剥器1把;光纤剥皮钳 1 把;横向开缆刀 1 把;光纤切 割刀1把;剪刀(凯夫拉)1把;蛇头钳1把;横向束管刀1套;内六角扳手 2 把;洗耳球1套; 记号笔1个;酒精泵瓶1支;微型螺丝刀1个;定长器1套;导轨条1把;笔式切割刀1把;酒精 布 20 块;工具箱1个。
14

4号墙 FD机柜
FD配线架
50线管连接
BD机柜
BD配线架
CD机柜
CD配线架
3号墙
530x300x300 壁装机 柜6U每层1个,共1层
50线管连接
86x86明装塑料底盒
电脑桌 操作台
2号墙
86x86明装塑料底盒 530x300x300 壁装机 柜6U每层1个,共2层
座椅
FD机柜
FD配线架
1号墙
图4 综合布线链路安装俯视图
说明: 每个比赛工位包括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建筑群子系统(CD)、建筑物子系统机 柜(BD)、建筑物楼层管理间子系统机柜(FD1、FD2、FD3)。
15

1号墙 二层 二楼 天花板 弱电井
2号墙
3号墙
4号墙 楼层管理间
45°手工拼接
房间号201 房间号202 房间号203 房间号204
中心机房
BD机柜
电信机房
CD机柜
手工弯头
手工弯头
FD2机柜
手工弯头
二楼 地板 一楼 天花板
手工弯头
FD3机柜
FD1机柜
手工弯头 手工弯头 手工弯头
手工弯头 手工弯头
线缆采用 水平方式 走向BD机 柜
一层
弱电井道
房间号101 房间号102 房间号103 房间号104
楼层管理间
图5 综合布线链路安装施工布局展开立面图
16

根据现场布置情况,请参赛选手特别注意下列规定: 1) CD 为 1 台企想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模拟建筑群子系统网络配线机柜。 2) BD 为 1 台企想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模拟建筑物子系统网络配线机柜。 3) FD1、FD2 分别使用 1 个 6U 壁挂机柜,模拟建筑物的楼层管理间机柜。 4) FD3 使用 1 个 6U 壁挂机柜,模拟建筑物的楼层分线箱。 5) 双口示意的面板内安装信息模块,两横两纵凹槽模拟暗管安装方式。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表示双口面板,一个端口为网络,另一个端口为语音。 表示双口面板,只安装数据端口。 表示双口面板,只安装语音端口。 表示暗盒,图示表示转接盒。 表示线管成品接头配件或手工制作部分。 表示Φ20 黄腊管, 表示Φ20PVC 线管。 表示 20 PVC 线槽或 40PVC 线槽。 表示Φ50 PVC 线管。 表示同轴电缆配线架。 表示 24 口彩色配线架。 表示光纤配线架。 表示 110 配线架。 表示Φ50 黄腊管。
17





上海市“星光计划” 第六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样题)
项目名称 网络综合布线(中职组) 考位号 模块号 A B 光纤布线及安装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 办公及家庭网络布线 C D E 端接测试与安装 光纤熔接测试链路与安装 操作规范与协作 模块名称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数评定 第一天 第二天 16.00 16.00 39.00 15.00 9.00 5.00
评分
总分
分值 实际得分
100.00
子模块号
子模块名称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值 实际得分
分数评定 第一天 第二天
评分
总分
第 1 页,共 1 页

客 观 分 评 分 表
上海市“星光计划” 第六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样题)
项目名称 网络综合布线(中职组) 考位号 子模块名称 光纤布线及安装(14分) 评分细则 编号 O1 O2 O3 O4 O5 O6 O7 分值 7.00 评分细则描述 光源无法通过扣0.5分/条,链路不通不得 分 子模块号 规定或标称值 结果或实际值 损耗不超过 0.5db 模块一 实际得分 项目编号 竞赛日
1.00 光纤切割长度超出连接头2mm扣0.1分/处 1.20 光缆穿线没有做标记扣0.1分/处 1.20 线缆标签没有或不正确扣0.1分/处 1.20 光纤紧固处有松动扣0.1分/处 1.20 尾纤没有固定扣0.1分/处 1.20 光缆盘纤角度<20mm扣0.1分/处 -
14.00 子模块分值
实际得分
第 1 页,共 1 页

主 观 分 评 分 表
上海市“星光计划” 第六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样题)
项目名称 网络综合布线(中职组) 考位号 子模块名称 光纤布线及安装(2分) 评分细则 编号 S1 S2 子模块号 专家评分 分值 1.00 评分细则描述 1 整体不美观,或者线缆没预留,没 捆扎(CD与BD机柜内) 整体不美观,或者线缆没预留,没 1.00 捆扎(FD1\FD2\FD3机柜内) 2.00 子模块分值 实际得分 2 3 4 5 实际得分 模块一 竞赛日
第 1 页,共 1 页

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特点和优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伴随着智能化大厦而崛起的,作为智能大厦中枢神经,综合布线系统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型的新型研究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也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由于理论、技术、厂商、产品甚至国别等多方面的不同,综合布线系统在命名、定义、组成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中把综合布线系统定义为: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的部设备、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设备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部的通信网络设备与建筑物外部的通信网络设备相互连接。 上述的定义通常被称为是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按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GB/T 50314-2000)的定义,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所有电缆及相关的布线部件。 这里要注意区分一下综合布线和综合布线系统这两个基本概念:综合布线只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综合布线系统则是一种解决方案或者是一种布线产品。两者既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 与传统的相比较,综合布线系统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模块化、扩展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如图1-1所示。

性能价格比 图1-1 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性能价格比 1.1.1 兼容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与相关的应用系统相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适应现代未来技术的发展。 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铜轴电缆或细铜轴电缆。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头、插座也各不相同,彼此不兼容。造成一旦需要改变终端设备或设备位置时,就必须铺设新的缆线,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插头。 综合布线系统则可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等信号经过统一的规划的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互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进行传送。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视频等)插入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交接间和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1.1.2 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它能够支持任何厂家生产的任何网络产品,支持任何网络结构,如总线形、星形、环形等。在传统的布线方式下,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媒体。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需要

网络综合布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网络科目:网络综合布线 一、单项选择题 1.设备间里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摄氏()度。 A.30 B.20 C.40 D.35 答案:A 2.根据设计等级估算,对于基本型设计方案每()平方米设置一个信息插座A.40 B.30 C.20 D.10 答案:B 3.六类双绞线电缆最高频率带宽为() A.250MHz B.200MHz C.600MHz D.100MHz 答案:D 4.综合布线的拓扑结构为() A.树型 B.环型 C.星型 D.总线型 答案:C 5.“3A”智能建筑3A指的是()

A.BA CA OA B.FA BA DA C.BA CA FA D.MA OA TA 答案:A 6.有线通信是利用()来充当传输导体的 A.红外线 B.铜缆或光缆 C.卫星 D.电磁波 答案:B 7.有线通信是利用()来充当传输导体的。 A.电磁波 B.卫星 C.红外线 D.铜缆或光缆 答案:D 8.六类双绞线电缆最高频率带宽为() A.100MHz B.200MHz C.600MHz D.250MHz 答案:A 9.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的子系统是()A.干线子系统 B.水平子系统 C.管理子系统

D.工作区子系统 答案:A 10.常见的125μm多模光纤中的μm指的是()A.纤芯外径 B.包层后外径 C.包层厚度 D.涂覆层厚度 答案:A 11.双绞线电缆型式代码表示法中最后一位表示的是()A.绝缘代号 B.护套代号 C.派生代号(频率/阻抗) D.导体代号 答案:C 12.双绞线电缆根据是否有屏蔽层分为() A.FTP UTP B.STP-a FTP C.FTP ScTP D.STP UTP 答案:D 13.10Base2中,10代表() A.10MHZ B.10Mbps C.10小时 D.10Mp 答案:B 14.常见的125μm多模光纤中的μm指的是()

综合布线及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1技术要求 1.1项目概况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教技厅函【2015】76号)的相关要求,结合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的实际情况,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将建设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基础数字校园,并在数字化校园基础上逐步实现智慧校园。 本次数字校园项目以数字化IP技术为基础,以实现全校师生“人人通”为关键,建设整个数字校园。本项目包括覆盖全校的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网络系统、数字监控系统、IP广播(含主要功能室音箱)系统。各系统既相对独立,又能够按照学校需要实现灵活互通,在保障各系统未定运行的同时,满足学校安全管理的需要。 各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1.2技术经济性能要求 适用性:满足业主使用要求、满足设计图纸要求、满足本用户需求书的要求; 持续性:各系统必须满足不间断连续工作的基本要求;系统运行保持24小时全天候连续工作。

可靠性:满足规范和设计的安全要求,系统运行、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备品备件的供应等方面必须可靠、及时。局部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经济性:同等性能条件下,选择技术主流方案,达到最高性价比。 成熟性:系统和产品、技术和工艺应经过实践证明为成熟可靠,而且有工程成功应用的经验,以保证将来系统能发挥作用。 先进性: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并考虑系统向未来更高、更新技术的平滑过渡。 扩展性:系统应具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满足潜在的功能需求的能力。根据学校的使用特性,应考虑相应的线路通道和其他外部条件。 1.3产品选型 为了确保各投标公司选择的产品档次基本一致,同时考虑对各设备供应商的公平竞争原则,基本上每个子系统提供两个以上参考品牌,投标方可参照相应系统产品选型进行投标。参考品牌的排名不分先后。 未指定品牌的设备和材料须选择业界知名品牌。 投标方认为有充分理由时,可以不按照本标书的设备材料选型推荐品牌表进行投标。但所选择的产品档次、技术指标等不得低于本用户需求书的要求,并提供详细的相关证明资料供专家、业主审核,若采用推荐品牌外的设备投标,证明材料未获得专家、业主认可,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可能被拒绝。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案2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教案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需要开设较多的先行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 要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网络方案设计、网络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网络工程的工程进度要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全部过程,让 学习者在网络工程整体方案设计活动的基础上掌握必备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网络工程的招投标、施工及网络整体方案的设计等内容,但在具体工程设计过程中,还根据网络工程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的是工程基础上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 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网络工程的实际要求的需要,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参加全国高新技术考试或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网络管理员认证考试。 本课程共82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0课时,实训教学42课时。 学习程序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达。“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

校园网络布线设计(DOC)

1背景情况简述 对AA校园网工程进行综合布线方案设计,该校园电信光纤已经铺设到教学楼二楼网络中心,所有楼宇的光缆均由此拉出。各个楼群之间用光缆,楼内使用双绞线,该学校现有建筑:教学楼1栋、图书馆1栋、实验楼1栋、学生宿舍2栋。各个楼群的距离为:实验楼与图书馆到教学楼的距离都是150米,宿舍楼1到图书馆的距离为200米,宿舍楼2到图书馆的距离为230米。 2总体需求描述 1) 教学楼共计5层,1、2层共用一个的管理间,3、4、5层共用一个的管理间。每层楼有30间教室,每间教室1个信息点。 2) 图书馆共计5层,各层都有自己独立的管理间。每层楼有20个房间,每间2个信息点。 3) 实验楼共计5层,1层有20个房间,每间2个信息点,有自己独立的管理间; 2、3层各有12个房间,每间1个信息点,共用自己独立的管理间。 4) 学生宿舍共计2栋,每栋5层,每栋都有自己独立的管理间。每层20间宿舍,每个宿舍1个信息点。 3选择器件原则 插头保持力:最低30LBS(介于插头与插座之间) 插拔次数:≥750次 端接次数:≥150次 物理性能: 材料:高抗压及阻燃塑料,符合UL 94-V0 线束及连接片材料:铜铍合金 电气性能: 绝缘阻抗:>500 mΩ 绝缘电压:1000 V AC 接点阻抗:≤20 mΩ 电流:1.5A 适用线径范围:23AWG-26AWG 环境条件: -40℃~70℃(储藏) -10℃~60℃(工作) 相对湿度:93%(工作) 二、综合布线系统系统图 1、布线工程需求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学校智能化系统的信息网络基础,本设计注重系统的质量、

科学性、先进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易扩展,同时本设计兼顾考虑学校的应用特点,将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中重点关注布线产品的质量、布线系统的模块化、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学校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是:以系统规范为指导,以具有当前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建立一套统一规划、高度集成的布线系统,为学校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图像及控制信号提供统一的传输线路、设备接口和高质量的传输性能。全面实现学校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讯、办公、管理手段的智能化、集成化,把学校计算机通信网络建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功能设施一流、且具有高开放性和平滑升级性的网络平台。。 2、项目施工流程分析 2.1 施工设计:对建筑物结构作出详细勘测之后,同用户一起规划出管线施工图。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对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2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的工艺水平与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将通过细化安装操作的各个环节来保证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我们一般将整个施工过程分成三个环节,即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 2.3 施工管理:为工程实施制定有详尽的流程,以便于对工程施工的管理。施工流程控制要求达到两个目的:保证工艺质量和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2.4 质量控制: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建议由用户和我们的技术人员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并编制质量控制日志,由当班的工程小组负责人填写,监督小组负责人签字。 3、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分析 3.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联机(或软线)组成, 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J45暗装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距地板水平面30cm。 3.2 水平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设计这是一个主要由水平非屏蔽双绞线组成的系统,水平非屏蔽双绞线由管理区的配线架出发,通过金属线槽、管道、桥架从地面或天花板延伸到指定位置上,然后与插座模块端接,每一个插口均为RJ45制式。设计中保证单条水平双绞线的最长距离不超过90米。水平布线子系统考虑数据采用超五类UTP信息模块、语音采用RJ11信息模块。语音部分水平布线采用三类四芯电缆设计。 3.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配线管理,由交连、直连和输入/输出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手段。交连和直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现在综合布线系统通常在每层楼都设置一个管理间,避免了跨楼层布线的复杂性。本布线系统中水平布线子系统主要采用100Ω5类UTP,垂直布线子系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要求(专业文档)

(一)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架设系统 1.系统基本要求 本系统是一个综合化、高标准的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架设系统,必须达到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甲级标准和《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的综合布线配置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架设系统产品必须为成熟产品并有成功项目案例,并充分考虑将来网络结构改变、扩容及配合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达到平滑过渡的可行性。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各包含三套网络系统,即:内网(军字1号网)、军事综合信息网、外网,各网络系统物理隔离,包含语音网(电话),语音网需保证每个房间至少一条线路。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内、外网数据、语音点为六类星型拓扑结构。 1.1 工作区子系统 (1) 内、外网、军事综合信息网数据信息模块、语音模块采用六类原厂产品,支持六类定义的所有使用;可重复安装,能用工具反复压接,连续使用;具有多种颜色的模块以便信息识别管理。 (3) 选择六类模块和国标单口或双口面板(86*86)来组成工作区信息插座,信息插座上有明显的标识以区分各种不同使用。 (3) 六类数据点配用六类标准原装跳线,分为5M、3M、2M三种,在合同总跳线数量不变原则下,三种跳线数量配比在弱电总包方完成水平子系统施工后由济南军区总医院信息科给定。 (4) 地面信息插座采用铜制或不锈钢材质。 1.2 水平子系统 (1) 水平子系统线缆采用六类4对PVC护套(低烟无卤)非屏蔽双绞线。 (2) 水平电缆配线距离不超过90米。

(3) 产品技术要求: 双绞线、接插件(配线架、信息插座、尾线)、光纤要求使用同一厂家产品,不得混用。为了和医院弱电系统完全配套,本次产品选择和门诊楼、内科楼相同型号产品:康普。 1.3 干线子系统(以楼为单位) (1)语音主干采用25对大对数电缆,从语言总配线间分别引至各分配线间,每层配线间敷设几根25对大对数电缆以深化设计为准并留有余量。 (2)保健楼内各层弱电间至保健楼一层弱电机房敷设一根12芯千兆多模光缆。 1.4 管理子系统 (1) 水平部分的数据及语音均采用24口/48口六类快接式配线架端接;光纤配线架用于端接数据光纤主干,110卡接式配线架用于端接楼内垂直语音主干电缆; (2) 所有的配线架应预留一定的余量,以供今后扩展。 (3) 每个IDF设置网络机柜用于保护PDS设备和网络交换机。弱电井内的IDF 采用标准(宽度600mm,深度600mm)的网络机柜,每个分配线间的网络机柜数量根据实际线路的多少设置。 (4) 机柜上所有跳线应一律走跳线管理环,不允许散乱在理线环外。机柜上空余部分(未上配线架或管理环)需有档板遮盖。 (5) 所有光缆中的每芯光纤都应和光纤配线架端接。 (6) 机柜内光纤配线架、交换机、网络配线架、语音配线架必须配置相应理线器。 1.5 设备间子系统 (1) 总配线间(设备间)配用机架式光纤配线箱,语音配线架、光纤跳线等; (2) 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总配线机构,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间子系统采用19″机柜落地式安装(安装在由龙骨支撑起的防静电地板上)。 跳线:

网络综合布线模拟试题(五)及答案

综合布线 一:填空题 1.光纤主要用于高质量信息传输及主干连接,按信号传送方式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在水平连接上主要使用多模光纤,在垂直主干上主要使用单模光纤。 2.UTP中文称为非屏蔽双绞线。 3.STP/ScTP中文称为屏蔽双绞线。 4.T568B的线序排列1白橙2 橙3白绿4 蓝5白蓝6绿7白棕8 棕。 5.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6.随着网络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布线系统出现了五类100MHz产品,网络接口也逐渐向RJ45统一,用于端接传输数据线缆的配线架采用19英寸英寸RJ45口110配线架,此种配线架背面进线采用110端接方式,正面全部为RJ45口用于跳接配线,它主要分为24口,36口,48口,96口几种,全部为19英寸机架/机柜式安装 7.目前,结构化布线设计一般采用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语音、数据的配线统一在一套布线系统中。系统设计一般按六个子系统进行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 2. 水平配线子系统: 3. 垂直干线子系统: 4. 设备间子系统5. 管理子系统: 6. 建筑群子系统 8.为便于今后的升级、电缆更换以及与表面压力和周围环境相隔离,铺设管道是一个较好的方法。9.路由总长度(不仅仅指楼间)——大楼间采用室外级的局域网双绞线电缆,其总长度要限制在90米之内。如果铺设的距离在100米到300米之间,则应该选择光缆。 10.线槽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线槽开口朝侧面,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 11.两台HUB或者交换机互联时应使用交叉网线. 12.综合布线的设计等级有基本型综合布线和增强型综合布线。 13.TIA/EIAT568A 标准的排列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14.UTP链路标准定义两种链路的性能指标,永久链路(Permanent Link)和通道(Channel) 二:名词解释 1.EMC 是指: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 2.FTP 双绞线是指:铝箔屏蔽双绞线 3.STP 双绞线是指:轻型薄膜屏蔽双绞线 4.NEXT 是指:近端串音 5.TIA/EIA 568A是指什么标准:北美综合布线标准 三:选择题 1.双绞线的有效传输范围是: A.500米 B.300米 C.100米 D.50米 2.具有很强异种网互联能力的广域网络设备是。 A、路由器 B、网关 C、网桥 D、桥路器 3.使用网络时,通信网络之间传输的介质,不可用_________。 A、双绞线 B、无线电波 C、光缆 D、化纤 4.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_______。 A、WAN B、LAN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网络/软件工程专业 总学时:(讲授/理论30学时,实验/技术/技能0学时,上机/课外实践30 学时)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综合布线技术概论 1.教学内容: 1.1概述 1.2综合布线系统在现代建筑物中的地位 1.3综合布线技术的标准和等级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发展过程 掌握综合布线的特点,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熟悉综合布线的应用 了解综合布线系统标准,最新进展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分析综合布线的组成 智能建筑组成 第2章综合布线技术相关的通信知识 1.教学内容: 2.1信道的主要传输特性 2.2宽带接入技术

2.3综合布线其他相关通信技术 2.4网络的拓扑结构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有线传输介质 掌握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光缆相关传输介质 掌握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综合布线通信技术 网络的拓扑结构:星型网络、环形网络、总线型、树型、网状型第3章综合布线的材料与设备 1.教学内容: 3.1布线线缆 3.2布线连接器件 3.3布线配套器材 3.4布线连接的网络设备 3.5布线性能测试仪器 3.6布线设计工具软件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综合布线器材 掌握线管、线糟、桥架、机柜、面板和底盒等 熟悉电工工具、五金机械工具、线缆安装工具、布线测试工具等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布线连接器件、布线配套器材 验证测试工具和专业电缆测试工具的使用 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建设 1.教学内容: 4.1概述 4.2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规划 4.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4.4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 4.5综合布线系统的竣工验收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工程施工基本要求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网线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

《网线制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网线制作》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布线》模块三任务六,是实现局域网组建的最基础知识,本节课内容是网络综合布线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掌握好本课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计算机网络工作人员的必要条件。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我所教学的对象为中职二年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他们富有激情,肯学敢问,学习积极性较高,并已初具规划局域网结构的基本知识,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但比较好动,发现细节能力较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晶头双绞线等工具 (2)知道A,B网线排列方式的线序,直通线和交叉线的使用场合 (3)学会制作符合标准“直通”连接方式的网线 2、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竞争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过程,学会动手实践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直通”网线连接方式的线序,能区别T568A,T568B网线的不同。 2、教学难点:

(1)标准网线的制作方法。 (2)不规范操作的行为预防。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示范教学法、竞赛法 2、学习方法:竞赛争优法、作品展示法、小组合作法 3、教学媒体:网络综合布线室、实训任务书、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4、网络信息化手段:老师在网上构建学习网站供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登陆网站学习,在学习Q群交流讨论等手段来完成课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 程 及所用 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 点评预习 (2分钟) 肯定并简要点评总结同学们课前通过 网站、讨论板块、QQ群等方式完成预习情 况。 学生边认 真听讲边回忆 所预习知识 培养其利 用信息化手段 自主学习的能 力。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 教师播放视频:《全球智能互联网化》 提出情景:同学们,我们利用互联网 创造了各种可能性,但要知道,网络时代 数据传输最基本的介质之一就是双绞线,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被震撼 的视频吸引住 眼球,兴奋观 看,细心聆听, 议论思索 视频、情 景导入新课, 既引起学生的 兴奋度,又让 其知道所学知 识与现实生活 息息相关,激 发其学习欲 望。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XXXX校园网络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目录 1 概述 (4) 2 系统组成 (4) 3 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3.1 系统设计目标 (5) 3.2 系统设计原则 (6) 4 客户需求分析及设计假定 (6) 4.1 客户需求 (6) 4.2 设计假定 7 5 系统设备推荐 (8) 6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8) 7 系统详细设计 (9) 7.1 传输介质选择 (9) 7.2 工作区子系统 (9) 7.3 水平(配线)子系统 (10) 7.4 管理子系统 (11) 7.5 设备间子系统 (12) 7.6 (垂直)干线子系统 (12) 7.7 建筑群子系统 (12) 8 系统工作环境要求 (13) 8.1 机房建筑要求 (13) 8.2 机房工作环境要求 (13) 9 系统屏蔽与接地 (15) 9.1 屏蔽效应 15 9.2 接地的类型 (16) 9.3 配线柜(架)接地要求 (17) 9.4 接地导线要求 (17)

10 系统施工 (18) 10.1 概述 (18) 10.2 管道预埋 (18) 10.3 桥架安装 (18) 10.4 布线要求 (18) 10.5 信息点安装 (19) 11 系统测试 (19) 11.1 铜缆测试 (19) 11.2 光缆测试 (19) 12 系统验收 (20) 12.1 系统验收依据和遵循的标准 (20) 12.2 系统验收主要项目和指标 (20) 12.3 系统验收方法 (21) 13 货物清单和货物价格 (23)

1 概述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网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学习、教师备课、教学管理以及从外界获取信息,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创造了环境,同时对学校的日常工作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宜信息时代的要求。 为了建设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是基础。它为信息资源的传递提供了物质通道。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布线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迎接未来对配线系统的挑战。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现代通讯领域高科技的结晶,它为用户提供了最合理的布线方式,并依靠其高品质的材料,一改传统布线面貌,为现代化的大厦能够真正成为智慧型的楼宇奠定了线路基础。它将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系统、语音通信系统、广播系统、基带图像传输和处理系统、楼宇监控自动化系统等等,综合集成在一组布线系统内,以开放的体系,灵活的模块化结构,以及遵循国际工业标准的设计原则,支持众多厂家的系统及网络,从而达到信息的高度共享,以增强自动化管理的程序,也以最好的性能价格比来满足现代通信发展的需要和适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需要。 2 系统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GCS)集成了建筑物内所有弱电布线,包括:自动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并对这些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当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时,计算机系统、用户交换机系统以及局域网络系统的配线,是使用一套由公共配件所组成的配线系统综合在一起。综合布线系统可兼容各个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其开放的结构可以作为各种不同工业标准的基准,不再需要为不同的设备准备不同的配线零件以及复杂的线路标志与管理线路图表。GCS使得配线系统将具有更大的适用性、灵活性,可以利用最低的成本在最小的干扰下,进行工作地点上的终端设备的重新安排与规划。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题

项目三综合布线实训题 第一部分技能部分 本赛项总分100分,总分乘以30%即为整个竞赛的单项累积分数,竞赛时间为1小时。设计竞赛需使用Microsoft VISIO或AUTOCAD软件,根据组委会提供的工程需求环境,结合国标GB50311-2007规范进行相关设计。竞赛试题内容由参赛队三位选手自行分工完成。所有图纸需要在右下角适当位置注明设计者(参赛队和选手编号组成)。 综合布线案例需求 项目名称:某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项目需求信息: 某大楼分三层;楼长50m,楼宽25 m,楼层高4 m。现需对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采用的布线系统性能等级为6类非屏蔽(UTP)系统。其中一层60个信息点,二层50个信息点,三层16个信息点。 1、工作区:全部采用6类信息模块,每个信息点采用双口信息面板设计,其中左边为网络点,右边为语音点。安装方式采用明装底盒固定。工作区网络跳线采用2米六类跳线,语音跳线采用2米2芯RJ11跳线。 2、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为4对六类UTP双绞线、安装方式为明装PVC线槽布线。 3、干线子系统:语音采用25对大对数电缆,数据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 4、设备间/配线间:水平配线架(语音、数据)全部选择六类24口配线架,语音 垂直干线配线架选用100对110型配线架,数据垂直干线配线架采用ST 24口光纤配线架。 5、布线产品品牌为“VCOM”。 6、设备间(BD)位于二楼离电缆井5米,一楼设置配线间(FD)离电缆井5米,三楼采用无主干设计。 7、垂直干线线缆的计算方法:每层垂直线缆长度(m)=(距BD的楼层数×层高+电缆井至BD距离+端接容限(光纤10 m,双绞线6 m))×每层需要根数,总垂直干线线缆长度等于各楼层垂直线缆长度之和。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学分:4 总学时:64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布线施工技术,加深对综合布线规范的理解,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方法,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测试验收各环节的技术要素,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网络知识,对网络传输设备的使用和配置,布线系统的构成及设计等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网络安全、资源共享等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将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系统设计、设备安装、项目管理岗位、工程监理岗位)来组织课程,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网络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室)或承担真实网络工程(工程现场)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程融合了综合布线技术员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完成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网络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熟悉综合布线产品,熟悉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熟悉设计方式和规范,掌握安装规范和技术,熟悉综合布线从设计到施工安装到测试验收的工作流程,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承担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现场安装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测试验收等工作任务。 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 1、能设计中小型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2、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 3、能对材料和设备正确选型,并能做出预算方案; 4、能根据技术规范完成从楼宇子系统到工作区子系统的安装任务;

校园综合布线建设项目

校园综合布线建设项目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校园综合布线建设项目 设 计 方 案 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前言 本设计方案按照最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并根据《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布线》的招标要求及建筑楼层的分布情况,围绕主教楼、黄楼、系楼的应用需求,从综合布线的重要性、长远性、可扩展性以及所采用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特点而设计。 在规划和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语音通信系统及各智能子系统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力求把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成一个可靠、开放、高带宽、可扩展、并满足未来发展的布线系统。在本设计方案中我们推荐使用美国AVAYA公司的超5类铜缆系列产品及光缆系列产品,并以AVAYA的超5类解决方案进行系统设计。该方案具有符合最新国际标准、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先进实用、易安装、管理和维护方便、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等特点。同时,该方案对用户将来的应用和发展作了充分的考虑,具有较大的扩充余地和较强的灵活性。 设计方案的内容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客户需求分析、开放式布线系统方案设计、服务等部分。方案设计中详细描述了该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子系统的设计细节,包括布线系统的需求分析、布线路由、器件选型、材料清单和系统检测等部分。服务

中论述了工程的品质保证和我方所要提供的培训及工程文档等等服务。商务标书包括资格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工程预算、公司简介、工程案例及项目参与人员情况等。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这6个子系统的每一部分都相互独立,可以单独设计、单独施工和单独管理,更换其中一个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目录

网络综合布线理论测试题-3 (答案)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理论测试题ZHT-3 组别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垂直干线布线中,一般不使用线缆类型是( )。(C) A. 超5类4对双绞线 B. 光纤 C. 同轴电缆 D. 6类双绞线 2. 多模光纤传输1Gbit/s网络的最长传输距离是( )。(B) A. 500m B. 550m C. 2000m D. 5000m 3. 综合布线系统的六类线,在满足各项指标的情况下,传输带宽可达到( )。(C) A. 100MHz B. 200MHz C. 250MHz D. 300MHz 4.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802. 11 中制定了无线安全登记协议,简称( )。(C) A. MAC B. HomeRF C. WEP D. TDMA 5. 1000BASE~LX表示( )。(B) A. 1000兆多模光纤 B. 1000兆单模长波光纤 C. 1000兆单模短波光纤 D. 1000兆铜线 6. 水晶头,专业术语为连接器。(C) A. RJ11 B. RJ23 C. RJ45 D. RJ49 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至少预留( )备用线对。(B) A. 5% B. 10% C. 20% D. 50% 8.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 )连接部分。(A) A.物理 B. 数据 C. 光纤 D. 理论 9. 根据TIA/EIA568A 规定,信息插座引针1、2 脚应接到( )。(C) A. 线对1 B. 线对2 C. 线对3 D. 线对4 10. 根据TIA/EIA568B 规定,信息插座引针1、2 脚应接到( )。(B) A. 线对1 B. 线对2 C. 线对3 D. 线对4 11. 光纤规格62. 5/l25 中的62. 5 表示( )。(A) A. 光纤芯的直径 B. 光纤包层直径 C. 光纤中允许通过的光波波长 D. 允许通过的最高频率 12. “62. 5/125μm多模光纤”的62. 5/125μm指的是( )。(A) A. 光纤内外径 B. 光纤可传输的光波波长 C. . 光缆内外径 D. 光缆可传输的光波波长 13. 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因素较多,影响最大的是( )。(A) A. 光纤模场直径不一致 B. 两根光纤芯径失配 C. 纤芯截面不圆 D. 纤芯与包层同心度不佳

综合布线系统招标文件技术规格及要求

1.1.综合布线系统通用技术规格及要求 1.1.1.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1.1.1.********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符合ISO/IEC 11801:2002 6类UTP最新的国际标准,系统整体信道带宽性能要求能够支持至少250MHz以上的数据传输。其应用能够充分保证整个航站区及配套设施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适应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发展。保证********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先进的、完整的、规范化的布线系统。 1.1.1. 2.********工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干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主干线要求按照万兆光纤布线标准进行设计,符合基于光缆的10G以太网标准IEEE ;水平布线要求支持千兆以太网需求,支持基于铜缆的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 。 1.1.1.3.投标人所提供的综合布线系统配线架、跳线、信息模块、线缆等主要产品元件以及由其构成的整个永久链路须提供传输特性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传输特性符合本规格书中提出的所有技术指标。 1.1.1.4.综合布线系统要求采用开放式结构,适用于主流网络拓扑结构,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需求,能支持综合信息传输和连接(计算机数据通信处理、话音通讯、图像传输、视音频传输以及各种控制信号的通信等多种应用类型)。 1.1.1.5.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保证系统能很容易的扩充和升级。系统中任何一个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对任一个分支单元的改动都不会影响系统的其它单

元。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1.1.1.6.要求综合布线系统保证实现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 1.1.1.7.综合布线系统需提供较强的系统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系统故障的排除。 1.1. 2.产品认证 1.1. 2.1.投标人所提供的布线产品须经过具有合法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中国权威测试机构(如:信息产业部数据通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信息产业部光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等等)进行测试认证,并出具该机构发出的认证证明。 1.2.系统各功能子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1.2.1.综述 1.2.1.1.********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相关标准及规范,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1) 建筑群子系统 2) 设备间子系统 3) 干线子系统 4) 配线(水平)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2)管理子系统

综合布线教案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2016-2017学年第1学期教案课程:综合布线 授课班级: 15级计网1班 授课教师:龚强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教案首页

【引入】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它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现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系统了。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商住楼、写字楼,都离不开现代化的办公及信息传输系统,而这些系统全部是由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来支持的。 【课堂活动】 一网络综合布钱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几乎与计算机的发展一同起步。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持研制的ARPA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自从它投入运行以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共享。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革新,局域网及Internet得到了飞速发展,使计算机不再是孤单的机器,而成为连接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现在网络的使用正在被扩展到新的领法,多种系统的横向整合,使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网络综合布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在美国产生。美国哈特福特市的一座旧式大楼进行改造时,对空调、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系统等采用了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为客户提供了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文件以及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城市和智能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已经成 3每栋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促进了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大楼布线系统标准化的倡议,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开始标准化制定工作。 1991年7月,ANSI/EIA/TIA568即《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问世,同时,与布线通道及空间、管理、电缆性能及连接硬件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准也被推出。 1995年底,EIA/TIA568标准正式更新为EIA/TIA/568A,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出了相应标准ISO/IEC/IS11801? 1997年,TIA出台6类布线系统草案,同期,基于光纤的千兆网络标准被推出。 1999年到今,TIA又陆续推出了 6类布线系统正式标准。 综合布线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随着我国政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场需求在不断的扩大,庞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7年10月 1日开始实施的GB50311 —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两个中国国家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促进了综合布线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已经在2008年11月开始制定综合布线技术白皮书,首批计划制定《综合布线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系统设计白皮书》、《屏蔽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万兆布线系统工程测试技术白皮书》。 二6类综合布钱系统简介 2002年6月17日,前后讨论长达五年的6类布线系统标准终于尘埃落定,综合布线6 类双绞线传输标准正式获得了通过。6类双绞线布线正式标准ANSI/TIA/EIA—568B.2-1的推出,对综合布线的应用和布线厂商、系统集成商、测试服务提供商等都有非常大的意义,迈出了结构化布线历史性的一步。TIA 568B从此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

校园宿舍网络综合布线

《网络综合布线与应用》课程结课论文 郑州工商学院9号宿舍楼综合布线方案 学号:XX 姓名:李晋旭 专业班级:计算机网络技术1603 日期:2018年6月6日 机械与电信工程学院

目录 目录 1 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 设计目标 (3) 1.3 设计原则 (3) 1.4 设计标准 (4) 2 总体方案设计 (5) 2.1 需求分析 (5) 2.2 总体方案设计 (7) (7) 2.3 产品选型 (8) 3 系统详细设计 (10) 3.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10) 3.2 水平配线子系统的设计 (12) 3.3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16) 3.4 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18) 3.5 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20) 4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22) 4.1环境检查 (22) 4.2施工器材准备 (22) 4.3.电缆和光缆的检查要求 (23) 4.4.配线设备的检查要求 (23) 5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与维护 (26) 5.1参考标准 (26) 5.2测试方法 (26) 5.3认证测试 (27) 5.4 测试的仪器及参考值 (28) 5.5 验收文件 (29) 6 总结与收获 (32) 附录 (33)

郑州工商学院9号宿舍楼综合布线方案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图1-1 图1-2

图1-3 随着网络的发展,全世界都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通讯,办公的应用也开始普及为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需求,现要对宿舍进行网络规划和施工。 网络综合布线它能使语音和数据的本接点,通信设备与工作区的交换设备相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成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其他信电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的综合有线是集成化网络系统实现的基础,它作为开放等的传输要系统,综合布求,成为现今和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 如图1所示,是郑州工商学院9号楼宿舍侧面示意图。共有6层,宽度大约60米左右,图二为正面图宽度约100米左右,建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图三为一层楼平面图,现需要对宿舍楼进行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 宿舍楼结构及其相信信息分布如下: (1)建筑面积:6000 m2 (2)建筑总高度:23.100 m (3)建筑层数:6 层 (4)每层高度:3.3 m (5)一楼房间数:56个 (6)2-6 楼房间数:58个 (7)每个房间大概18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