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字 宋辽金文学试题与答案

宋辽金文学试题

1849、________是北宋第一位主张学习杜甫、白居易的诗人。

1850、王禹偁是北宋初期的诗文作家,作品集有__________等。

1851、王禹偁谪官商州,看到劳动人民互帮互助的劳动情景,写下

1852、宋初以林逋为代表的晚唐体主张学习________、________。

1853、宋初以钱惟演、刘筠、杨亿为代表的_____主张效法晚唐_______。

1854、林逋诗多写西湖景物,尤善咏梅,以__________最为传诵。

1855、欧阳修看到官家酿酒喝酒、农民食糟的不平等现实,激愤地写下了________诗。

1856、《临川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857、王安石借王昭君出塞和番的历史故事,抒写自己怨悱之情的名篇是_______。

1858、苏轼诗在内容上大致可分四类,《荔枝叹》属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属_______________。1859、苏轼紧扣一个“快”字,连用七个比喻描写急湍奔流的诗是____________。

1860、苏轼的_________是一首理趣诗,含有深刻哲理。

1861、苏轼思想的主体是________,又吸收________思想中他认为与儒家相通的部分。

1862、苏轼一生大致可分四个时期,而成为他一生创作高峰期的是__________时期。

1863、________在《书摩诘兰田烟雨图》中提出“画中有诗”的评画标准。

1864、苏轼善画,亦善评画。他著名的题画诗是__________二首。

1865、南宋初,吕本中作____________,此后,我国文学史上始有“江西诗派”之称。

1866、江西诗派的“一祖”是指______。

1867、江西诗派的“三宗”是指黄庭坚、_______、________。

1868、江西诗派诗歌理论的核心是黄庭坚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869、黄庭坚是活跃在北宋后期诗坛上最有影响的诗人,其作品集是__________。

1870、江西诗派的北宋作家中,除宗师山谷外,以______的成就为最高,与黄庭坚并称“黄陈”。1871、江湖诗派因_______刻________而得名。

1872、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1873、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______、杨万里、______四人。

1874、范成大田园诗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875、范成大诗集名___________。

1876、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共有_____首。

187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分为“春日”、“晚春”、_____“秋日”、_______五组。

1878、《诚斋集》的作者是_________。

1879、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后改学王安石______,皆不满意,最后另辟蹊径,走上师法_______的道路。1880、杨万里感慨国事的代表作是他奉命出使金国途经淮河时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__。

1881、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

1882、文天祥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和《吟啸集》。

1883、《文山先生全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884、汪元量的____________十首记述了南宋朝廷向元军投降及投降后的情况。

1885、陆游早期学江西派诗人,师事________。

1886、宋初词承袭晚唐五代形成的婉丽词风,较早为宋词开辟新鲜意境的是_______、______ 和王安石。1887、范仲淹今存词五首。他描写西北边塞景色的著名词作是__________。

1888、晏殊有首描写富贵闲人流连光景的著名词作是__________。

1889、柳永描写都市繁华最为传诵的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1890、柳永抒写离愁别绪最为传诵的词作是______________。

1891、“二晏”是指______、________父子二人。

1892、第一次将农事写入词里的作品是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五首_____________________。1893、我国词史上第一首悼亡词是苏轼写的__________________。

1894、苏轼第一首豪放风格比较显著的词作是________________。

1895、贺铸曾因_________________词而获得“贺梅子”的雅号。

1896、《庆湖遗老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897、贺铸的________________词风格沉郁顿挫,是辛弃疾、刘过词风的先导。

1898、《淮海居士长短句》的作者是________。

1899、欧阳修描写自然景物词的代表作是歌咏颍州西湖的十首___________。

1900、南北宋之际杰出的女词人是_________。

1901、《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_______。

1902、绍兴三十二年,张孝祥在张浚酒席上写有一首__________词,令这位抗金名将感奋不已,为之罢席。1903、辛派词人中和辛弃疾同时的主要是____和刘过。

1904、南宋后期的辛派词人主要有______、______。

1905、姜夔自度曲的两首咏梅杰作是______、______。

1906、岳飞今传词三首,其________________流传最广。

1907、“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是______在______一文中提出的。

1908、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和以____为首的____词派是南宋词坛上的两大词派。

1909、宋室南迁后,词坛涌现出一批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的抗战派作家,其中以______、____成就较高。1910、辛弃疾的词集__________,存词____余首,数量上超过前人及同时代作家。

1911、史达祖长于咏物,用笔新巧,_______________ 是其名作。

1912、南宋末,张炎作__________,是宋代最后一篇系统的词论。

1913、格律派词人除姜夔外,还有张炎、________、________。

1914、《山中白云词》的作者是______。

1915、《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916、李清照有一首被称为“庶几苏辛之亚”的豪放词是________________。

1917、宋代古文运动是______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1918、宋代古文运动以____文章为号召,以______为旗帜,是配合北宋政治变法形势的一次全面文风革新。1919、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______,____进一步开拓了诗文革新的道路。

1920、苏轼前后《赤壁赋》是宋代__赋的佳作。

1921、苏轼前后《赤壁赋》即景生情、即地生思,议论深奥的人生哲理,是__________的结合。

1922、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宋代有____家。

1923、“先天下之忧而扰,后天下之乐而乐”是______的著名散文______________中的警句。

1924、《六国论》的作者是____。

1925、苏洵的散文纵横姿肆,善用排比,受先秦时期______、____影响很大。

1926、______________是苏辙十九岁时写给枢密使韩琦的一封信。

1927、____________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历史巨著,其中亦有不少优美的文学传记作品,如《赤壁之战》。1928、《日喻》的作者是______。

1929、《五岳祠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1930、欧阳修的________________被清人沈德潜称为“《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1931、欧阳修的__________是为其父母写的一篇碑文。

1932、《秋声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933、《答司马谏议书》是______写给谏议大夫_____的一封信。

1934、 ________________是陆游写的一部笔记散文集。

1935、__________是陆游游记类散文的代表作。

1936、陆游四十六岁入蜀,并有过一段豪壮的军旅生活,为纪念这段有意义的经历,后来他把全部诗文命名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937、北宋初期,散文力求革新,主要作家有柳开、____等。

1938、__________是王禹 一篇直接议论时事之作,文章通过反正对比,提出宰相应当勤政爱民、公正无私,而不应营私舞弊、谄君固位。

1939、____________是王禹 贬官黄州时写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1940、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__________一文中借物喻人,歌颂了一种坚贞不渝、洁身自爱的情操和志向。1941、李格非的____________从洛阳名园的盛衰兴废看到了天下的治乱得失。

1942、欧阳修于庆历六年贬官滁州,写有一篇广为传诵的写景叙事散文__________。

1943、__________是李清照散文的代表作品。

1944、孟元老的______________是记载北宋京都汴京城郭、河道、街坊、店肆以及宫廷生活、民间习俗的一部书。

1945、胡铨的散文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

1946、文天祥的__________历记他被押北行九死一生的种种遭际。

1947、严羽的__________是宋代一部全面而有系统的诗论著述。

1948、______的《却聘书》一文写得很好,于委婉中见骨力。

1949、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和____。

1950、宋代说话中的____是后代历史演义小说的起源。

1951、讲史话本又叫____。

1952、一篇话本可分三部分:入话、____、____。

1953、话本的结尾一般用一首____绝句,或点明题目,或评论故事,或就故事做出劝诫。

1954、因为话本是诗词和说话夹杂而成,故宋元时期又将话本称为______、____。

1955、宋代讲史话本对后代长篇小说有重要影响,__________已经具备了《三国演义》的规模。

1956、宋代讲史平话对后代长篇小说有重要影响,______________是《水浒传》的雏形。

1957、宋代讲经话本___________________是《西游记》的前身。

1958、辽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后妃中多有诗才。其中以道宗皇后萧观音和天祚帝文妃______最有名。1959、辽道宗皇后萧观音能自制歌曲,作有__________十首。

1960、《西厢记诸宫调》是根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___改写的。

1961、______________是现存金代唯一完整而又代表诸宫调兴盛时期艺术水平的作品。它的作者是______。1962、元好问的诗集名__________。

1963、元好问的文学理论以______________最著名。

1964、金代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编辑的__________。

1965、金代词今存有元好问辑录的__________。

1966、王若虚的文学批评专著是____________。

1967、金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______。

1968、金代杰出的诗人是______。

1969、赵秉文是____较有成就的文学家。

1970、辽是___族于公元916年在我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多民族政权。

1971、金是公元1115年____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一个政权。

1972、万壑有情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1973、棠梨叶落胭脂色,乔麦花开白雪香。()

197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975、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97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7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978、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1979、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1980、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1981、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198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983、两岸舟船各背弛,波痕交涉亦难为。()

1984、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1985、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1986、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198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98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98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99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91、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1992、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199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994、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1995、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199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9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998、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霄垂泪痕。()

1999、中原干戈古已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2000、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00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00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004、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200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006、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2007、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008、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200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0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1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2013、夜来幽梦忽远乡。小轩窗,正梳妆。()

2014、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2015、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2016、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201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技头春意闹。()

201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19、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202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02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02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23、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2024、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2025、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202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27、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202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029、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2030、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2031、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2032、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203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3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3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037、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038、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

2039、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2040、六国互丧,率赂秦邪?()

204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204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04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044、修我戈予,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

2045、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

2046、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047、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2048、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049、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2050、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05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052、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2053、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2054、霜禽欲下先偷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5、__________,鳞鳞居大厦。

2056、人家在何处?___________。

2057、晚泊孤舟古祠下,______________。

2058、春风疑不到天涯,______________。

2059、明妃去时泪,____________。

2060、汝生不及贞观中,_______________。

2061、寄声欲问塞南事,______________。

2062、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

2063、长江绕郭知鱼美,______________。

2064、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

2065、纵被春风吹作雪,______________。

2066、宫中美人一破颜,______________。

2067、微风万顷靴纹细,______________。

2068、人生到处知何似,______________。

2069、可惜不当湖水面,______________。

2070、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

2071、夜阑更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

2072、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

207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2074、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

2075、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

2076、为君持酒劝斜阳,______________。

2077、庭院深深深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帘幕无重数。207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______________。

2079、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

2080、今霄剩把银 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8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

208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83、酒酣胸胆尚开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84、料得年年断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85、细看来,不是杨花,________________。

2086、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____________,此事何难?2087、笑渐不闻声渐悄,___________________。

2088、斜阳外,寒鸦数点,_________________。

2089、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_____。

2090、凌波不过横塘路,________________。

2091、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

2092、染柳烟浓,____________,春意知几许?

2093、目尽青天怀今古,_________________。

2094、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___________________。

2095、素月分辉,_____________,表里俱澄澈。

2096、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7、千金纵买相如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8、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9、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

2100、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

210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

2102、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3、飘然快拂花梢,_____________ 。

2104、料峭春寒中酒,______________。

2105、两情若是长久时,______________。

2106、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____________。

210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8、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

2109、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

2110、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

211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

211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

211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

211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_____。

211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

211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7、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

2118、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

2119、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模槊赋诗,__________。

2120、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2121、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

2122、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_________。

2123、初淅沥以萧飒,__________。

2124、丰草绿缛以争茂,_____________ 。

2125、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______________,义也!

2126、歧阳西望无来信,_______________。

2127、精卫有冤填瀚海,________________。

2128、宋初最早出现在诗坛上的是“香山派”。()

2129、宋初影响最大的诗派是晚唐体。()

2130、宋初诗坛,先后出现了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三派。()

2131、苏舜钦的创作以遭诬削职的“进奏院事件”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132、被梁启超誉为“诗中十九从军乐”的诗人是辛弃疾。()

2133、黄庭坚的诗受知于苏轼,两人酬唱甚多,诗名并盛,号为“苏黄”。()

2134、江西诗派因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二十五个作家都是江西人而得名。()2135、“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是陈师道提出的重要诗歌主张。()

2136、两宋影响最大的诗派是江湖派。()

2137、活跃在北宋后期诗坛上的主要是一批苏门弟子,其中黄庭坚影响最大。()

2138、欧阳修晚年退居江宁,筑半山园,自号半山。()

2139、周邦彦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

2140、姜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尤以词著名,曾被推为“词中之圣”。()

2141、“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是王安石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中说的。()

214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的作者是苏轼。()

2143、《蝶恋花》(庭院深深)的作者是欧阳修。()

2144、《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作者是晏殊。()

2145、《浣溪沙》(一曲新词)的作者是晏殊。()

2146、《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作者是贺铸。()

2147、《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的作者是苏轼。()

2148、《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作者是朱淑真。()

2149、《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作者是辛弃疾。()

2150、《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的作者是吴文英。()

2151、《鹤林玉露》是洪迈的笔记杂文。()

2152、“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是指()。A.晏殊 B.周邦彦 C.宋祁 D.晁补之

2153、“三影郎中”是指()。A.宋祁 B.张先 C.晏殊 D.贺铸

2154、提出诗文应“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诗人是()。

A.苏舜钦

B.梅尧臣

C.欧阳修

D.苏轼

2155、两宋写诗最多的作家是()。A.苏轼 B.范成大 C.陆游 D.杨万里

2156、以“闭门觅句”苦吟著称的江西派诗人是()。 A.黄庭坚 B.陈师道 C.陈与义 D.曾几2157、通过早春景物描写,抒写自己身处逆境仍乐观自信的是()。

A.梅尧臣《鲁山山行》

B.王安石《泊船瓜洲》

C.欧阳修《戏答元珍》

D.翁卷《乡村四月》

2158、北宋以平淡为主要风格的诗人是()。A.欧阳修 B.梅尧臣 C.苏舜钦 D.王安石

2159、基本廓清西昆诗风影响,奠定宋诗基本风貌的作家是()。

A.王禹偁

B.梅尧臣

C.欧阳修

D.黄庭坚

2160、两宋以描写田园风光著称的诗人是()。A.苏轼 B.范成大 C.杨万里 D.黄庭坚

2161、南宋以自然为师,改变了江西诗派以书为师的创作倾向的作家是()。

A.陆游

B.杨万里

C.文天祥

D.尤袤

2162、南宋有“小李白”之称的诗人是()。A.范成大 B.陆游 C.陈与义D杨万里

2163、南宋末年,诗歌具有“诗史”之称的诗人是()。A.文天祥 B.汪元量 C.郑思肖 D.谢枋得2164、《珠玉集》的作者是()。A.张先 B.晏几道 C.秦观 D.晏殊

2165、《六一居士词》的作者是()。A.欧阳修 B.张先 C.晏殊 D.秦观

2166、《乐章集》的作者是()。A.欧阳修 B.张先 C.晏殊 D.柳永

2167、《小山词》的作者是()。A.晏殊 B.张先 C.贺铸 D.晏几道

2168、《东山词》的作者是()。A.姜夔 B.周邦彦 C.吴文英 D.贺铸

2169、《芦川词》的作者是()。A.张孝祥 B.张元干 C.张炎 D.王沂孙

2170、《于湖词》的作者是()。A.张孝祥 B.张元干 C.张炎 D.周密

2171、被周济评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作家是()。A.柳永 B.秦观 C.周邦彦 D.姜夔2172、被王国维评为“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的作家是()。A.晏殊 B.周邦彦 C.欧阳修 D.柳永2173、被陈振孙赞为“尤工于羁旅行役”的作家是()。A.秦观 B.张先 C.柳永 D.辛弃疾2174、南宋既精通音律又自度曲的词人是()。A.李清照 B.姜夔 C.吴文英 D.张元干

2175、被称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的是指()。A.张先 B.柳永 C.欧阳修 D.晏殊

2176、两宋词作数量最多的词人是()。A.苏轼 B.辛弃疾 C.欧阳修 D.姜夔

2177、《龙川词》的作者是()。A.刘过 B.陈亮 C.刘克庄 D.刘辰翁

2178、《龙洲词》的作者是()。A.刘过 B.姜夔 C.刘克庄 D.陈亮

2179、南宋被人评为“碎拆下来,不成片断”的词人是()。A.辛弃疾 B.史达祖 C.吴文英 D.姜夔2180、词风被张炎以“清空”二字誉之的词人是()。A.史达祖 B.王沂孙 C.姜夔 D.吴文英2181、《碧山乐府》的作者是()。 A.张孝祥 B.王沂孙 C.周密 D.史达祖

2182、《梦窗词》的作者是()。A.吴文英 B.史达祖 C.王沂孙 D.周密

2183、《河东先生集》的作者是()。A.王禹 B.柳开 C.欧阳修 D.梅尧臣

2184、《嘉 集》的作者是()。A.柳开 B.苏轼 C.苏洵 D.陆游

2185、第一个从理学角度提出“文以载道”的人是()。A.欧阳修 B.周敦颐 C.王禹 D.苏轼2186、《元丰类稿》的作者是()。A.司马光 B.曾巩 C.苏辙 D.辛弃疾

2187、《栾城集》的作者是()。A.苏辙 B.苏轼 C.苏舜钦 D.曾巩

2188、《澹庵文集》的作者是()。A.辛弃疾 B.陆游 C.胡铨 D.张元干

2189、()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注解,流传甚广。

A.苏轼

B.朱熹

C.陆游

D.欧阳修

2190、《伯牙琴》的作者是()。A.陆游 B.邓牧 C.谢翱 D.陈亮

2191、《 发集》的作者是()。A.邓牧 B.陆游 C.曾巩 D.谢翱

2192、《武林旧事》的作者是()。A.林景熙 B.周密 C.谢枋得 D.谢翱

2193、据王灼《碧鸡漫志》记载,诸宫调产生于()。A.北宋 B.南宋 C.辽代 D.金代2194、璩秀秀是小说话本()中的主人公。

A.《碾玉观音》

B.《错斩崔宁》

C.《志诚张主管》

D.《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2195、江西诗派2196、四灵派2197、江湖派2198、半山体2199、诚斋体2200、苏门四学士2201、西昆体2202、辛派词人2203、格律词派2204、说话2205、话本2206、合生2207、说经2208、讲史2209、瓦舍2210、入话2211、勾栏2212、弹词2213、诸宫调

2214、试析《对雪》一诗中作者有意向杜甫、白居易学习的地方。

2215、解释带点的词语:聊将贺丰岁。阒寂荒陂里。荷戈御胡骑。謇谔无一言。多惭富人术。

2216、适闻闾里归。生死将奈向?督遣勿稽留。适与野情惬。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2217、解释下列句中的典故: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2218、试分析苏轼《荔枝叹》的思想内容。

2219、试分析苏轼《题西林壁》诗是如何在客观形象的描写中寓以哲理的。

2220、试分析梅尧臣写景名作《鲁山山行》的艺术特色。

2221、分析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句何以受到历代人们的激赏。2222、黄庭坚《寄黄几复》诗第二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二句,张耒称之为“奇语”,试分析奇在何处。

2223、分析欧阳修《戏答元珍》诗“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一联是怎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自己身处逆境而乐观自信的态度的。

2224、试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二句为例,说明“半山体”的特点。

2225、试分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句何以受到历代人们的称颂。

2226、解释带点的词语:两山排闼送青来。京口瓜洲一水间。一陂春水绕花身。行藏终欲付何人?2227、解释带点的词语:符移火急搜卒乘。驱逐急使缘嶮巇。逡巡下令艺者全。其余劓馘放之去。2228、五里一堠兵火催。飞车跨山鹘横海。宫中美人一破颜。无人举觞酹伯游。

2229、钱钟书说陆游《游山西村》第二联写得“题无剩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2230、试以《关山月》为例,说明陆游爱国诗的基本内容。

2231、简析陆游《关山月》的层次及艺术特色。

2232、解释带点的词语,并简析这两句的寓意。《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233、解释带点的词语,并说明史实及写作上的技巧。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234、以《浣溪沙》为例,说明晏殊词的艺术特点。

2235、“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为什么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作者是谁?

2236、以《渔家傲》为例,谈谈范仲淹在词史上的地位。

2237、解释带点语词:是处红衰翠减。何事苦淹留。妆楼颙望。望故乡渺邈。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2238、试分析柳永《雨霖铃》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特色。

2239、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句被清人毛先舒评为“层深而浑成”,试加以分析。

2240、贺铸曾因“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获得“贺梅子”的雅号,试分析这几句词好在何处。

2241、王国维说:“少游词境最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蕃则变为凄厉矣。”试加以分析。

2242、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怎样表现了“黍离之悲”?

2243、解释带点词语并说明它们的出处及本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参差十万人家。竞豪奢。重湖叠谳清嘉。2244、苏轼词中,哪一首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的绝唱?简析它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2245、解释带点的词语:羽扇纶巾。一尊还酹江月。老夫聊发少年狂。持节云中。落红难缀。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2246、分析《兰陵王·柳》的层次。

2247、简析李清照《声声慢》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248、解释带点的词语:底事昆仑倾砥柱。举大白,听《金缕》。关塞莽然平。殆天数,非人力。岁将零。2249、解释下列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2250、简析辛弃疾《摸鱼儿》的艺术特色。

2251、简析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结构特点。

2252、解释带点的词语:杜郎俊赏。差池欲往,试入旧巢相并。愁草瘗花铭。铜仙铅泪似洗。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2253、简析“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的寓意。

2254、下面这篇被清人沈德潜评为“语语转,字字紧,千秋绝调”的小品文,是谁的作品,题目是什么?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不至也。

2255、下面这篇小品文是谁的作品,题目是什么?试分析其层次结构及艺术特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256、试说明欧阳修《醉翁亭记》写作技巧方面的特点。

2257、翻译带点的词语: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2258、解释带点的词语: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2259、翻译并稍加讲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260、翻译并稍加讲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261、翻译并稍加讲解: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262、翻译并讲解: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2263、翻译并说明出处: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264、解释带点的词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265、翻译带点的词语: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仇之万一。

2266、翻译并说明出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267、翻译并稍加解释: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268、翻译并说明出处: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2269、翻译并说明出处: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270、翻译并说明出处: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2271、翻译并说明出处: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272、翻译并说明出处: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2273、翻译并说明出处: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274、四灵诗派诗在题材、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2275、苏轼的思想有什么特点?

2276、简述欧阳修诗歌的内容。

2277、范成大的田园诗与前人有何不同?

2278、简要叙述杨万里诗歌的内容。

2279、简述陈与义前后期诗歌有什么不同?

2280、简述黄庭坚的诗歌主张及创作特点。

2281、试述王安石前后期诗歌有什么不同?

2282、苏舜钦诗前后期有何不同?

2283、简述王禹偁在宋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2284、简述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

2285、试比较宋初诗坛三种不同的创作倾向。

2286、宋诗的特点是什么?

2287、简要叙述晏殊词的内容。

2288、简要叙述欧阳修词的内容。

2289、简要叙述柳永词的思想内容。

2290、秦观词前后期内容上有何不同?

2291、简述贺铸词的主要内容。

2292、周邦彦词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2293、李清照词前后期内容有何不同?

2294、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295、简述姜夔词的艺术特色。

2296、试述北宋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2297、欧阳修散文在体裁上可分哪几类?各类代表作是什么?

2298、王安石各类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2299、简述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起因。

2300、简述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

2301、简述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302、苏轼散文分哪几类?试对各类代表作稍加分析。

2303、简述苏轼的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

2304、简述南宋散文的发展概况。

2305、举例分析苏洵散文的风格特色。

2306、以《墨池记》为例说明曾巩杂记散文的特点。

2307、简要分析《答司马谏议书》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308、简述宋代话本兴盛的原因。

2309、“说话”与“话本”是什么关系?“话本”与“平话”如何分别?2310、为什么说宋代话本小说的产生是中国小说的大变迁。

2311、简要叙述宋代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

2312、简要叙述宋代话本小说的艺术成就。

2313、简要叙述宋代话本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314、简要叙述《错斩崔宁》的故事情节及思想意义。2315、简要叙述元好问诗歌的艺术成就。

2316、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

2317、举例分析苏轼诗的艺术特色。

2318、举例分析苏轼诗的思想内容。

2319、试述东坡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2320、试述陆游诗的艺术成就。

2321、举例分析说明陆游爱国诗的内容。

2322、试述柳永词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2323、举例分析说明辛弃疾抗战爱国词的思想内容。2324、举例分析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2325、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2326、试述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就。

2327、试述《西厢记诸宫调》的艺术成就。

2328、试述《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故事的改造。

宋辽金文学试题答案:

1849、王禹偁

1850、《小畜集》

1851、《畲田词》

1852、贾岛姚合

1853、西昆体李商隐

1854、《山园小梅》

1855、《食糟民》

1856、王安石

1857、《明妃曲》

1858、政治讽谕诗景物诗1859、《百步洪》

1860、《题西林壁》

1861、儒家思想佛老

1862、贬谪黄州

1863、苏轼

1864、《惠崇春江晚景》

1865、《江西诗社宗派图》1866、杜甫

1867、陈师道陈与义

1868、点铁成金脱胎换骨1869、《黄山谷集》

1870、陈师道

1871、陈起《江湖集》

1872、戴复古刘克庄

1873、范成大尤袤

1874、《四时田园杂兴》

1875、《范石湖集》

1876、60

1877、“夏日”“冬日”1878、杨万里

1879、“半山体”自然

1880、《初入淮河四绝句》1881、《过零丁洋》《正气歌》1882、《指南录》《指南后录》1883、文天祥

1884、《醉歌》

1885、曾几

1886、范仲淹欧阳修

1887、《渔家傲》(塞下秋来)188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889、《望海潮》(东南形胜)1890、《雨霖铃》(寒蝉凄切)1891、晏殊晏几道

1892、《浣溪沙》

189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894、《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1895、《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1896、贺铸

1897、《六州歌头》(少年侠气)1898、秦观

1899、《采桑子》

1900、李清照

1901、辛弃疾

1902、《六州歌头》(长淮望断)1903、陈亮

1904、刘克庄刘辰翁

1905、《暗香》《疏影》

1906、《满江红》(怒发冲冠)1907、李清照《词论》

1908、姜夔格律

1909、张孝祥张元干

1910、《稼轩长短句》 620

1911、《双双燕》(过春社了)1912、《词源》

1913、周密吴文英

1914、张炎

1915、吴文英

1916、《渔家傲》(天接云涛)

1917、唐代

1918、韩、柳“复古”

1919、欧阳修苏轼

1920、文

1921、诗情和哲理

1922、六

1923、范仲淹《岳阳楼记》1924、苏洵

1925、《孟子》《战国策》1926、《上枢密韩太尉书》

1927、《资治通鉴》

1928、苏轼

1929、岳飞

1930、《五代史伶官传序》

1931、《泷冈阡表》

1932、欧阳修

1933、王安石司马光

1934、《老学庵笔记》

1935、《入蜀记》

1936、《剑南诗稿》《渭南文集》1937、王禹偁

1938、《待漏院记》

1939、《黄冈竹楼记》

1940、《爱莲说》

1941、《洛阳名园记》

1942、《醉翁亭记》

1943、《金石录后序》

1944、《东京梦华录》

1945、《戊午上高宗封事》

1946、《指南录后序》

1947、《沧浪诗话》

1948、谢枋得

1949、合生

1950、讲史

1951、平话1952、正文结尾

1953、七言

1954、诗话词话

1955、《三国志平话》

1956、《大宋宣和遗事》

1957、《大唐三藏取经诗话》1958、萧瑟瑟

1959、《回心院词》

1960、《莺莺传》

1961、《西厢记诸宫调》董解元1962、《元遗山集》

1963、《论诗三十首》

1964、元好问《中州集》1965、《中州乐府》

1966、《滹南诗话》

1967、王若虚

1968、元好问

1969、金代

1970、契丹

1971、女真

1972、王禹偁《村行》

1973、王禹偁《村行》

1974、林逋《山园小梅》

1975、欧阳修《戏答元珍》1976、王安石《泊船瓜洲》1977、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978、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1979、梅尧臣《鲁山山行》1980、欧阳修《再和明妃曲》1981、王安石《明妃曲》

1982、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983、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1984、黄庭坚《寄黄几复》1985、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1986、苏轼《荔枝叹》

1987、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988、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989、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990、苏轼《题西林壁》

1991、陈与义《伤春》

1992、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

1993、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1994、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1995、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1996、文天祥《过零丁洋》

1997、陆游《示儿》

1998、陆游《关山月》

1999、陆游《关山月》

2000、范成大《州桥》

2001、陆游《游山西村》

2002、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200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

2004、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2005、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00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007、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008、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

200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10、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201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201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013、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014、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2015、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2016、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2017、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2018、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

2019、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

2020、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

202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202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2023、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2024、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2025、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2026、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2027、辛弃疾《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2028、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2029、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2030、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2031、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2032、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2033、范仲淹《岳阳楼记》

2034、范仲淹《岳阳楼记》

2035、范仲淹《岳阳楼记》

2036、欧阳修《醉翁亭记》

2037、欧阳修《醉翁亭记》

2038、周敦颐《爱莲说》

2039、曾巩《墨池记》

2040、苏洵《六国论》

2041、苏洵《六国论》

2042、苏轼《前赤壁赋》

2043、苏轼《前赤壁赋》

2044、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045、王禹偁《待漏院记》

2046、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2047、欧阳修《朋党论》

2048、曾巩《墨池记》

2049、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050、苏轼《前赤壁赋》

2051、苏轼《前赤壁赋》

2052、苏轼《日喻》

2053、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054、粉蝶如知合断魂

2055、十指不沾泥

2056、云外一声鸡

2057、满川风雨看潮生2058、二月山城不见花2059、洒向枝上花2060、计粟数钱无兵戎2061、只有年年鸿雁飞2062、山色空濛雨亦奇2063、好竹连山觉笋香2064、正是河豚欲上时2065、绝胜南陌碾成尘2066、惊尘溅血流千载2067、断霞半空鱼尾赤206、应似飞鸿踏雪泥2069、银山堆里看青山2070、千载谁堪伯仲间2071、铁马冰河入梦来2072、直把杭州作汴州2073、身世浮沉雨打萍2074、衡阳雁去无留意2075、去年天气旧亭台2076、且向花间留晚照2077、杨柳堆烟2078、冷落清秋节2079、怒涛卷霜雪2080、犹恐相逢是梦中2081、千里共婵娟2082、强虏灰飞烟灭2083、鬓微霜,又何妨2084、明月夜,短松冈2085、点点是离人泪2086、致君尧舜2087、多情却被无情恼2088、流水绕孤村2089、无边丝雨细如愁2090、但目送芳尘去2091、有暗香盈袖2092、吹梅笛怨

2093、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2094、有泪如倾

2095、明河共影

2096、无人会登临意

2097、脉脉此情谁诉

2098、气吞万里如虎

2099、山深闻鹧鸪

2100、五十弦翻塞外声

2101、清风半夜明蝉

2102、废池乔木,犹厌言兵2103、翠尾分开红影

2104、交加晓梦啼莺

2105、又岂在朝朝暮暮

2106、一碧万倾

2107、岸芷汀兰,郁郁青青2108、百废具兴

2109、静影沉壁

2110、逸豫可以亡身

2111、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112、在乎山水之间也

2113、佳木秀而繁阴

2114、泉香而酒冽

211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116、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2117、徘徊于斗牛之间

2118、泣孤舟之嫠妇

2119、固一世之雄也

2120、羡长江之无穷

2121、举匏樽以相属

2122、不知东方之既白

2123、忽奔腾而砰湃

2124、佳木葱茏而可悦

2125、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2126、陇水东流闻哭声

2127、包胥无泪哭新

2128、∨2129、×2130、∨2131、∨2132、×2133、∨2134、×2135、×2136、×2137、∨2138、×2139、∨2140、∨2141、×2142、×2143、∨2144、×2145、∨

2146、×

2147、×

2148、×

2149、∨

2150、×

2151、×

2152、C

2153、B

2154、B

2155、C

2156、B

2157、C

2158、B

2159、D

2160、B

2161、B

2162、B

2163、B

2164、D

2165、A

2166、D

2167、D

2168、D

2169、B

2170、A

2171、B

2172、B

2173、C

2174、B

2175、A

2176、B

2177、B

2178、A

2179、C

2180、C

2181、B

2182、A

2183、B

2184、C

2185、D

2186、B

2187、A

2188、C

2189、B

2190、B

2191、D

2192、B

2193、A

2194、A

2195、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它由南宋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所列二十五个诗派中人并非都是江西人,但他们有共同的创作风格,都主张以杜甫为宗,其创始人黄庭坚是江西人,主张写诗“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等。故这个流派也就称作“江西诗派”了。

2196、“四灵派”是南宋后期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四灵”是指当时浙江永嘉的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辉)、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人,因为他们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故名曰“四灵派”,也称“永嘉四灵”。这个诗派的诗歌题材较狭窄,脱离时代精神,多写田园山水,身边琐事,形式上多近体。

2197、江湖派是南宋中叶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它因杭州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集中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文人,由于功名上不得意,只好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持生活。江湖诗人作品较杂,其中也有些较关心政治,写出一些爱国主义主题诗章的诗人,如刘过、刘克庄等。

2198、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钟山,筑半山园,因自号半山居士。这期间他写了不少描写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小诗,画面清新优美、音节婉转和谐,形象鲜明逼真,感情细腻动人,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些抒情小诗,前人称之为“半山体”。

2199、“诚斋体”是杨万里(号诚斋)摆脱江西诗派影响而开创的一种诗体。这种诗体的特点是:师法自然,构思奇特精妙,想象丰富新颖,语言活泼通俗,笔调幽默恢谐,格调爽朗轻快。

2200、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人同出苏轼门下,在哲宗元年间又都在秘书省供职,当时人称

5号字 宋辽金文学试题与答案

宋辽金文学试题 1849、________是北宋第一位主张学习杜甫、白居易的诗人。 1850、王禹偁是北宋初期的诗文作家,作品集有__________等。 1851、王禹偁谪官商州,看到劳动人民互帮互助的劳动情景,写下 1852、宋初以林逋为代表的晚唐体主张学习________、________。 1853、宋初以钱惟演、刘筠、杨亿为代表的_____主张效法晚唐_______。 1854、林逋诗多写西湖景物,尤善咏梅,以__________最为传诵。 1855、欧阳修看到官家酿酒喝酒、农民食糟的不平等现实,激愤地写下了________诗。 1856、《临川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857、王安石借王昭君出塞和番的历史故事,抒写自己怨悱之情的名篇是_______。 1858、苏轼诗在内容上大致可分四类,《荔枝叹》属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属_______________。1859、苏轼紧扣一个“快”字,连用七个比喻描写急湍奔流的诗是____________。 1860、苏轼的_________是一首理趣诗,含有深刻哲理。 1861、苏轼思想的主体是________,又吸收________思想中他认为与儒家相通的部分。 1862、苏轼一生大致可分四个时期,而成为他一生创作高峰期的是__________时期。 1863、________在《书摩诘兰田烟雨图》中提出“画中有诗”的评画标准。 1864、苏轼善画,亦善评画。他著名的题画诗是__________二首。 1865、南宋初,吕本中作____________,此后,我国文学史上始有“江西诗派”之称。 1866、江西诗派的“一祖”是指______。 1867、江西诗派的“三宗”是指黄庭坚、_______、________。 1868、江西诗派诗歌理论的核心是黄庭坚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869、黄庭坚是活跃在北宋后期诗坛上最有影响的诗人,其作品集是__________。 1870、江西诗派的北宋作家中,除宗师山谷外,以______的成就为最高,与黄庭坚并称“黄陈”。1871、江湖诗派因_______刻________而得名。 1872、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1873、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______、杨万里、______四人。 1874、范成大田园诗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875、范成大诗集名___________。 1876、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共有_____首。 187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分为“春日”、“晚春”、_____“秋日”、_______五组。 1878、《诚斋集》的作者是_________。 1879、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后改学王安石______,皆不满意,最后另辟蹊径,走上师法_______的道路。1880、杨万里感慨国事的代表作是他奉命出使金国途经淮河时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__。 1881、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 1882、文天祥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和《吟啸集》。

宋元文学试题库参考资料

宋元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中,“__________”应是主调。 2.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词中的名句是“_________”。 3.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4.北宋前期并称“苏梅”的两位诗人是________与_______。 5._______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 6.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的结句“________,______”因运用了递进层深之笔而著名。 7.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____________。 8. 欧阳修《秋声赋》是一篇著名的_________。 9.苏洵《六国论》是一篇__________。 10.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是“点”;“染”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 11. 在众多的歌咏昭君的诗作中,王安石的《________》是命意新警的一种。 12.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出自______所作的《明妃曲》。 13. 晏殊、________二位词人并称“二晏”。 14.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从题材来说,是一首。 15. 苏轼《江城子》写夫妻梦中见相见情景:“相顾无言,_________。” 16. 苏轼《念奴娇》写周瑜:“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____。” 17. 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著名的________。 18. 黄庭坚《登快阁》中的写景名句是:“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 19. 秦观《鹊桥仙》最后的议论是:“两情若是长久时,________!” 20. 周邦彦《苏幕遮》中,被王国维称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名句是:“叶上初阳干宿雨, ________,________。” 21. 贺铸《青玉案》中,运用博喻的名句是:“试问闲愁都几许?________,满城风絮,_____。” 22. 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名句是:“奠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 23. 李清照《声声慢》中运用叠字的名句是:“________,冷冷清清,________。” 24. 张孝祥《念奴娇》体现了物境与心境的自然融合:“素月分辉,[CD#10]。” 25. 被列为江西派“一祖三宗”的诗人是杜甫、________、陈师道、________。 26. 杨万里诗自成一家,世号________。 27. “南宋四大家”是尤袤、________、范成大、________。 28. 陆游的诗集题为《________》。 29. 陆游《书愤》中描写抗金斗争,概括抗金经历的名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 30. 陆游《卜算子》咏梅喻志:“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 31. 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是________。 32. 辛弃疾《龙水吟》刻画自我形象:“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__。” 33. 辛弃疾《摸鱼儿》托古喻今:“千金纵买相如赋,________?” 34. 辛弃疾《永遇乐》回顾战斗经历:“________,________,烽火扬州路。” 35.姜夔《扬州慢》写战后扬州的荒凉:“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 36.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出自史达祖所作《________》一词。 37.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出自________所作《贺新郎》(北望神州路)。 38. “永嘉四灵”是徐照、徐玑、________、________。 39.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出自________所作《眉妩》(渐新痕悬柳)。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宋韵”是继唐代之后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李泽厚说:“宋代是以‘郁郁乎文哉’著称的,它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宋韵”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审美观念方面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在“两宋”时期,“美”不仅体现为艺术审美,也有生活审美。美的“生活”不仅在“别处”,在艺术之中,而且也在“此处”,在日常生活之中。“宋韵”所概括的审美风格和情趣,是艺术和生活的统一,也是“雅”和“俗”的统一。一味强调“宋韵”中高雅精致的一面,忽略其生动鲜活、富有生活意趣的一面,尤其是在代指通俗文化和社会生活时,显然不够全面。例如两宋时期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它们也属于“宋韵”的有机构成部分。 ②讨论北宋的“宋韵”和南宋的“宋韵”时,既要注意到它们的共同点——如都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感色彩等,更要注意其不同点以及各自与时代、社会和地域文化的关系。导致两宋时期“宋韵”文化差异,除却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外,所在地域文化的差异恐怕是重要因素。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指出:“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仅就南宋的“宋韵”而言,较之北宋最明显的不同恐怕就是在审美情趣上更追求精致、细腻和含蓄、内敛,在艺术创作构思方面则有意无意忽略整体而重视局部、重视细节。绘画上马远被称为“马——角”即为明证,马远与范宽的区别,不在于绘画技艺方面,而是在画的布局和整体格局及气势上。至于文学中的婉约一派至南宋在审美风格上则更具阴柔意味,甚至走向消极、颓废。 ③至于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外乎外部原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宋元试题及答案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中国,古代,文学,宋元,试题,答案,宋代,文学,判断,宋诗,,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宋代文学一、判断 1、宋诗以平谈为美。() 2、柳开是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文学家。() 3、欧阳修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

4、王安石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5、在两宋词坛上,周邦彦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6、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情调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 7、“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是欧阳修诗中的名句。()8、“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胡诠的诗句。()9、“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是胡寅对辛弃疾词的评价。() 10、苏轼的词作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11、黄庭坚主张作诗要“点铁成金”,即作诗要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12、曾几作《江西诗派宗社图》,把黄庭坚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13、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是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 14、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是西昆体诗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15、晏几道的词集名《珠玉词》。() 16、欧阳修是宋代词人中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17、柳永是率先用题序的词人。() 18“尤工于羁旅行役”是南宋陈振孙对晏几道词的评价。()19、欧阳修古文学习的是韩柳古文中奇险深奥的倾向。()20、苏舜钦诗风格上以追求“平淡”为终极目标。()21、曾巩的《读孟尝君传》不

宋元辽金文学史习题集

宋元辽金文学史习题集 第五编宋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西昆诗派 宋初诗坛的主要流派之一。其重要标志为《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杨亿、刘筠、钱惟寅三人作品居多,为其主要代表。其共同创作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 2、昆体功夫 指昆体诗在创作上讲究修辞的特点对创作主体提出的一种技能要求。表现为昆体诗人作诗时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音节铿锵,属对工整,设色浓丽而富有感性,资书以为诗,在诗中大量用典,等等。 3、六一风神 指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要之,其特点是: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 4、王荆公体 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其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即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 5、以诗为词 即将做诗的本领用于作词。它是苏轼革新词体的关键。其主要特点,在于把词与诗看成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方法入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促成了词体的解放。 6、山谷体 是对黄庭坚诗总体风格一种概括。黄庭坚倾毕生精力于诗歌创作,工于炼字和用典,并整故为新,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句法尤高,于苏诗之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为宋诗创作的一大变局,为后世称为“山谷体”。 7、点铁成金 黄庭坚论诗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即强调用典要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从陈熟的意象中翻新出奇。 8、苏门四学士 元祐诗人以苏轼享名最盛,秦观、张耒、晁补之均出其门,时称“苏门四学士”。 9、后山体 乃是对陈师道诗的一种称谓。陈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被称为“后山体”,常与“山谷体”并称,作为宋诗的典型代表。 10、简斋体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陈与义诗的一种归纳和概括。认为“简斋体”“亦江西之派而小异”。实则陈与义才情颇高,作诗并不株守江西诗派的成规,而能参透各家,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其以直致、浅语入诗的做法,以及其诗重意境、重白描的特点已有别于江西诗派。

宋辽金文学试题

宋辽金文学试题(一)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 疏影横斜水清浅,。 2.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3.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 ,亲射虎,看孙郎。 5. 拣尽寒枝不肯栖,。 6. 伤情处,高城望断,。 7. 知否?知否?。 8. 目尽青天怀今古,! 9. 夜阑卧听风吹雨,。 10. 了却君王天下事,。 二、简释(20分,每小题5分) 1. 白体 2. 江西诗派 3. 南宋四名臣 4. 宋话本 三、分析(30分,每小题15分) 1.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2.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 四、论述(40分,每小题20分) 1. 谈谈唐宋诗歌有哪些不同。 2. 试论苏轼对宋词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宋辽金文学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2、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 5、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6、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 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8、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张元干《贺新郎》)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二、简释(20分,每小题5分)

1、白体 “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诗风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白体诗人中,王禹偁成就最高。 2、江西诗派 黄庭坚及其诗作在当时具有多方面的典范作用,受到了众多诗人的拥戴追随,于是,一个以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吕本中借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诗派。 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3、南宋四名臣 指的是李纲、李光、赵鼎、胡铨四人。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直接或间接地投身过抗击金兵的战斗。南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空前激烈的民族斗争,而朝廷内部的主要矛盾则是主战与主和派的政治斗争。他们都是坚定的抗战派。他们面向激烈变化的时代现实,以词作来表现他们的斗争精神,表现民族的苦难生活,抒发对国事的痛愤和英雄失路的苦闷,词风悲壮慷慨,代表了南渡词坛的主流和词史进程的新方向。 4、宋话本 宋代“说话”(说书)人的底本。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在宋代,因城市经济的繁荣,民间说话呈现出职业化与商业化的特点。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同称之为“话本”。 话本的语言以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间亦穿插一些古典诗词。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演力,作品的主角多为手工业者、妇女、市井商人等,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对后代的通俗文学和戏剧、曲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分析(30分,每小题15分) 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本篇约作于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间的某个秋季,当时作者正率军驻守在今陕西、甘肃间,防御和抗击西夏党项族政权的军事入侵。 “塞下”指塞外,具体指陕西延安。“风景异”的“异”字很关键。上片写景之异,下片言情之异。 上片主要写景,景中含情;下片主要抒情,同时写景以点染,烘托将士之情。 “衡阳”句:衡阳境内南岳衡山有回雁峰,相传大雁南飞至此而止。大雁离开边塞,毫不留恋地向南方飞去。而人却不能南归,有人不如雁的意思。 “四面”句:有化用李陵《答苏武书》中意境的痕迹。 “千嶂”二句:王之涣“一片孤城万仞山”,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词句或融合唐诗意境。

新课标古代史六阶段之五代辽宋夏金元(试题及答案)

1、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B 2.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 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A.行省长官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c.行省为中书省派出的司法机构 D.各地行省都没有独立司法权 B 3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C 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A 5下图是北宋商税额简图(单位:万贯),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北宋 A.商品经济较唐代更繁荣 B.着手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C.政府商业税收不断增加 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衰退 C 6苏轼指责王安石推行的某项法令使得“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这一法令是 A.募役法 B.市易法 C.青苗法 D.保甲法 A

第三部分宋元文学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三部分宋元文学试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西昆体 2.晚唐体 3.香山派 4.江西诗派 5.豪放派 6.婉约派 7.中兴四大诗人 8.诚斋体 9.四灵诗派10.江湖诗人11.散曲12.词牌 13.科范 14.套数 15.话本 16.入话 17.诗话 18.南戏 19.元末四大南戏20.元曲四大家21.套曲22.《董西厢》

23.《录鬼簿》 25.自度曲 24.“张三影” 二、填空 1.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是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李春风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_______。 9.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12.惜春常怕花开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宋初“香山派”师法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称梅妻鹤子。 18.大小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宋代的__________事件将李清照人生分成两个时期,其词集的名称__________; “词别是一家”是她的《__________》一文中着名的观点。 20.苏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苏门四学士长于词者___________,长于诗者____________。 22.江西诗派“一祖”__________;三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元好问是_______代重要诗人,其以_______形式作诗论批评,题名为________________。24.元杂剧每一幕称_______,南戏中则称_______;南戏中动作提示语“介”,杂剧为________。25.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文采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

贵州省盘州市聚道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 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韵”是一个关于宋代文化的美学理想,它切近生活,比历史虚柔,比理学深至,展现为一个活色生香的文化主体,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鲜明的文明创新、转折意义的历史阶段之标志,开启了所谓的“近世”历史。说它实现了魏晋美学突破以后再一次以某一具体历史时代为界的美学突破,可能不会过分。 宋韵美学具有强烈的近世感。“近世”概念来自日本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内藤湖南描述中国古代唐宋社会差异的经典分析。他说:“这种贵族政治在唐末五代的过渡时期衰落下去了,代之而起的是君主独裁政治。贵族衰落的结果,就是君主的位置与人民接近起来,高官显爵无法再依靠家族特权来获得,完全是基于天子的权力才得以任命了。”在宋代,不仅君主直接面对百姓,官僚的选拔也因科举制大行而具有机会均等的特点。宋代的君主和官员相比以前的贵族体系更靠近最底层的民众,因此,整个国家组织与社会结构体现出更多的公平性,并推动和引领人民追求好生活以及伴生的各种文化创造力。开明君主、重商经济、货币流通、市民生活、超大城市等,无不昭示中国社会向“近世”的伟大转型。 宋韵美学具有非唐的大国韵度。如果说唐代诗人的大量边塞诗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气度和多民族文化交融,那么,宋代艺术就不免刻意调低了此一音高,而以相对纯粹的中国品格凸显出来,它可以婉约风格的宋词和经典色彩的天青色宋瓷为代表。又如果说唐人以气胜,那么宋人以韵胜。气更偏于自然,韵则偏于人化。不妨说,宋代文化终于脱胎换骨,形成了中华文明传统的新内核,它具有某些内敛又优美的品格,这些品格具有极度向内搜求的特点。似乎,近世感的获得是不需要历史连续性的,这就使得向历史回溯失去了必要性和动力。质言之,唐宋之际发生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基础性的意义上,我们说它的大国韵度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唐”的。 宋韵美学具有世俗生活风格化。市民阶层的崛起,世界级大都市的出现,导致城市生活空前繁荣,它的价值核心是经济上的等价交换系统。于是,人民获得了一个相对更为平等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一切其他价值都得到了重新评估。在这一社会环境中,建筑、家具、瓷器等成为城市生活的显著标志,杂剧、说书、茶艺、花市和香道等体现了各种群体活动的组织功能,带动着传统的琴棋书画,以价值公平的民众交流为指向,蔚然风靡,获得了艺术上风格化的新形态,繁荣的世俗生活恰恰以这一风格化之美学品格相标榜。 宋韵美学盛行极简主义。宋代器物在两宋之际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历史上主要由青铜器所承载的包括礼制到生活的盛器功能位移到了瓷器之上。青铜器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凝重的神秘气息,被消解了。瓷器变而以简洁的形态和单色调为主。一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审美风尚,在瓷器这样的实用器物上开风气之先。艺术上的极简主义在宋瓷上业已完成。极简主义也体现于宋代的家具设计和制作,并向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门类渗

【阶段测试二含解析】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单选 A 1、爱情婚姻剧约占元杂剧作品的五分之一,其中()的影响最大。 A.《墙头马上》 B.《拜月亭》 C.《西厢记》 D.《倩女离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爱情婚姻剧约占元杂剧作品的五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和《倩女离魂》,其中又以《西厢记》影响最大。参见教材P141。 B 1、《拜月亭记》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简名或作《幽闺记》,相传为元人()所作。 A.高明 B.徐渭 C.施惠 D.关汉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拜月亭记》相传为元人施惠所作。参见教材P164。 2、不属于“儒林四杰”的是()。 A.虞集 B.梈 C.黄溍 D.揭傒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梈是元诗四大家之一。“儒林四杰”是虞集、揭傒斯、黄溍、柳贯。参见教材P175、176。 3、()被王国维称为有元“一代之文学”。 A.小说 B.讲史 C.元曲 D.南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元曲包括杂剧(戏曲)和散曲(或称清曲),被王国维称为有元“一代之文学”(《宋元戏曲史》)。参见教材P129。 C 1、()成功地塑造了柳龙卿、子传两个市井无赖的形象。 A.《荆钗记》 B.《琵琶记》 C.《拜月亭记》 D.《杀狗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杀狗记》成功地塑造了柳龙卿、子传两个市井无赖的形象。参见教材P165。 D 1、《窦娥冤》在()故事的基础上演绎而成。 A.东海孝妇 B.氏孤儿 C.诺亚方舟 D.搜神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窦娥冤》在东海孝妇故事的基础上演绎而成。参见教材P150。 2、《窦娥冤》的()写驴儿趁蔡婆生病的机会,到赛卢医那里买了一服毒药,想害死蔡婆好逼窦娥成亲,但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A.第一折 B.第二折 C.第三折 D.第四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所述为《窦娥冤》第二折的容。参见教材P151。 3、“当初指望谐老,百年和你厮守,谁想我哥哥心改变,把骨肉顿成抛闪”是()中的曲词。 A.《琵琶记》 B.《荆钗记》 C.《杀狗记》

2024届河南省舞钢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河南省舞钢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én)侥.幸(jiǎo)避讳.(huì)震.耳欲聋(zhèn) B.怯.懦(què)奔丧.(sāng)干系.(xì)悲天敏.人(mǐn) C.苍劲.(jìn)殉.职(xùn)耻.笑(chǐ)略胜一愁.(chóu) D.步履.(lǚ)鄙.薄(bǐ)锁.屑(suǒ)自暴.自弃(pào) 2.(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当下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________。 (2)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________的搏击!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________。 (4)在人生道路上,________敢于突破、奋勇前行,________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A.家喻户晓惊心动魄销声匿迹只要……就…… B.妇孺皆知惊天动地销声匿迹只有……就…… C.家喻户晓撼天动地无影无踪不仅……而且…… D.举世闻名惊心动魄石沉大海虽然……但是…… 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王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被誉为“当代毕昇”。 B.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逍遥游》。 C.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含珠,又叫“佛珠”,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计数的工具;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D.《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4.(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是对心智水平的一种检验。

宋代文学试题

宋代文学 [填空题] 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这句话见于()的《大学》篇。 参考答案:《礼记或四书》 [填空题]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范仲淹《()》中的名句。 参考答案:岳阳楼记 [填空题] 3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 参考答案:子瞻 [填空题] 4《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周邦彦 [填空题] 5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 参考答案:词源 [填空题] 6宋代著名词人()认为词“别是一家”,应该“协律”“可歌”。 参考答案:李清照 [填空题] 7“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这是北宋诗人()《寄晁元忠十首》其五诗中的名句。 参考答案:黄庭坚 [填空题]

8北宋诗人俞紫芝《宿蒋山栖霞寺》云:“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 参考答案:猛虎一声山月高 [填空题] 9《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这首诗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杨万里 [单项选择题] 10、蒋捷词集名为()。 A.《梦窗词》 B.《草窗词》 C.《竹山词》 D.《小山词》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11、下列词句出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是()。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12、吕本中诗论主张的中心是()。 A.妙语说 B.童心说 C.活法说 D.兴趣说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13、刘克庄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A.“资书以为诗” B.“捐书以为诗” C.调和江西体和晚唐体 D.抛弃江西体和晚唐体

宋元辽金文学史试题

宋元辽金文学史 [填空题] 1宋初词人()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参考答案:张先 [填空题] 2苏轼提出了词须“()”的创作主张。 参考答案:自是一家 [填空题] 3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 参考答案:话本 [填空题] 4二安 参考答案:指宋代词人李清照和辛弃疾,二人同为济南人,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故并称“二安”。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爱情和自然景色,后期则充满国破家亡的沉痛与悲伤。她的词善用白描,语言清新优美,形象鲜明生动,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易安体”。她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词人。辛弃疾,其词风格多样,多抒写爱国主义热情,他独创出“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稼轩词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填空题] 5平话 参考答案: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标名“平话”,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等。“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诵念,不施于歌唱。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但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填空题]

6试论述苏轼儒、道、释合一的思想。 参考答案:苏轼生活在十一至十二世纪之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思想成熟定型的时期,由魏晋以来所展开的儒道释之间的冲突与斗争,逐渐演变为互渗融合与共存,到唐宋时代,三者形成了共尊的局面。作为深受传统文化陶冶的封建文人,苏轼思想有着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典型的结构形态。 儒学精神是苏轼复杂多层思想的主色调。苏轼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是名冠一时的文学家,深厚的家学渊源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多样的才能,也铸成了他独特的思想性格。传统儒家的功名思想深深地溶进了他灵魂的深处,使他从小就立下凌云之志,抱有高远之怀,将人生的视点投注于广阔纷纭的社会生活,面对北宋积弱积贫、岌岌可危的险恶局势,他希望加强和巩固封建王朝的阶级统治,曾向朝廷献计献策。苏轼一生仕途偃蹇,命运多舛,屡受群小的猜疑忌恨和排挤,长期外放,流落他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失去对生活的火热情感,而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每到贬谪新地,苏轼都能以乐观的情怀忘却心灵的伤痛,以贤者的姿势跟当地的民众打成一片,苏轼以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功惠当代的斐然政绩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高大峻洁的形象。 宋代封建阶级的专制统治日趋腐朽和没落,传统儒学精神渐渐失去了合理的内核。传统儒学精神失落了,而佛老思想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离尘去世的佛老思想是苏轼理想受阻后对传统儒学精神的反弹,是源于他现实人生罹难后的重新选择。因而,他常常发出“人生如梦”的长叹,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凉之感,所以他认为对柔弱渺小的个体生命来说,应“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从身心的拘役中求得解放,将有限的生命时光寓于无限的自由和想象之中。饱经世事忧患、风尘播弄而面容苍老、身心疲惫的苏轼,在佛老光辉的照耀下咀嚼着人生的苦涩与酸痛。 儒家的执著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但传统儒学主导着苏轼人生的基本方向,规定着他人生的基本追求,佛老思想是其感情焦燥的润滑,是对传统儒学精神倾斜的平衡。在苏轼深层的思想意识的逻辑结构中,儒、道、佛互为一体,相互映照感发,形成了多元自足的实践体系。苏轼对文学的贡献也正得力于他的这种独特思想构造所产生的内驱力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推动。 [填空题] 7论述稼轩词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辛弃疾的词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首先,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而意象群的流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诸如“倚天万里须长剑”、“却笑将军三羽箭”、“红旗铁马响春冰”和“斩将更搴旗”等军事意象频繁出现,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也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宋史纪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田园,臣之愿也。”材料中宋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2.建立与宋并立的辽、西夏、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鲜卑D.匈奴、鲜卑、吐蕃 3.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4.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 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5.北宋时候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 A.造纸术和火药B.火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和造纸术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句词的作者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他是A.辛弃疾 B.苏东坡 C.李清照 D.岳飞 7.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 8.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 9.《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郭靖和杨康是小说里面的两个重要人物。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与下面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联系 A.西夏建立B.金灭北宋C.澶渊之盟D.元朝建立 10.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50分) 1.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2.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 ) 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宋朝时,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契丹②党项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4.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 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 5.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A.对敌人的仇恨 B.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C.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D.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7.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8.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9.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 A.主持变法 B.监察百官 C.管理海外贸易 D.执行削藩政策 1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

古文史试题及答案

宋元文学试题(一) 一、文学史填空(小四号、黑体)(共10分)(每空1分) 1、宋初诗歌诗体(派),有以(白居易)为师的“通俗体”,以贾岛、姚合为师的“晚唐体”,学李商隐的“(西昆体(派))”。 2、苏门四学士指(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3、江湖诗派因书商(陈起)所刊《江湖集》而得名,主要作家有叶绍翁、刘克庄、刘过、戴复古等,其中以(刘克庄)诗名最高。 4、词集《清真集》(又名《片玉集》)的作者是(周邦彦),词集《漱玉集》的作者是(李清照)。 5、“元曲”这个集合名称,除了元杂剧外,还包括(散曲)。 6、“曲中双璧”指张可久与(乔吉)。 二、下列名句在括号内选择作者(在相应作者下画横线)(共10分,每小题1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2、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3、落花人独立,微雨双燕飞。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 4、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周邦彦、)。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7、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 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10、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石甫) 三、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在选择项下边画横线) 1、“杂剧之祖”指的是(关汉卿)。 2、被誉为“元曲第一”的作家是(马致远)。 3、元散曲《高祖还乡》的作者是(睢景臣)。 4、“叹世、厌世、玩世”的人生态度,是元代的(散曲)表现最多的主题。 5、有关南戏形成的时间,一般学者认为是(北宋末与南宋初之际)。 6、被称为南戏中兴之祖的作品是(琵琶记)。 四、解释下列概念(共16分,每小题4分) 1、江西诗派 答:江西诗派A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刊出《江西诗派诗集》,因之得名;B代表人物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还有韩驹、潘大临等20多人;C其诗歌注重语言技巧,强调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摹古变古,求奇求硬,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 2、辛派词人 答:辛派词人A与辛弃疾同时或稍晚的词人受辛词影响,其作品主题思想、感情基调、艺术风格等与辛相近;B主要词家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五六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