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史》大学生网课答案

5号字 宋辽金文学试题与答案

宋辽金文学试题 1849、________是北宋第一位主张学习杜甫、白居易的诗人。 1850、王禹偁是北宋初期的诗文作家,作品集有__________等。 1851、王禹偁谪官商州,看到劳动人民互帮互助的劳动情景,写下 1852、宋初以林逋为代表的晚唐体主张学习________、________。 1853、宋初以钱惟演、刘筠、杨亿为代表的_____主张效法晚唐_______。 1854、林逋诗多写西湖景物,尤善咏梅,以__________最为传诵。 1855、欧阳修看到官家酿酒喝酒、农民食糟的不平等现实,激愤地写下了________诗。 1856、《临川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857、王安石借王昭君出塞和番的历史故事,抒写自己怨悱之情的名篇是_______。 1858、苏轼诗在内容上大致可分四类,《荔枝叹》属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属_______________。1859、苏轼紧扣一个“快”字,连用七个比喻描写急湍奔流的诗是____________。 1860、苏轼的_________是一首理趣诗,含有深刻哲理。 1861、苏轼思想的主体是________,又吸收________思想中他认为与儒家相通的部分。 1862、苏轼一生大致可分四个时期,而成为他一生创作高峰期的是__________时期。 1863、________在《书摩诘兰田烟雨图》中提出“画中有诗”的评画标准。 1864、苏轼善画,亦善评画。他著名的题画诗是__________二首。 1865、南宋初,吕本中作____________,此后,我国文学史上始有“江西诗派”之称。 1866、江西诗派的“一祖”是指______。 1867、江西诗派的“三宗”是指黄庭坚、_______、________。 1868、江西诗派诗歌理论的核心是黄庭坚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869、黄庭坚是活跃在北宋后期诗坛上最有影响的诗人,其作品集是__________。 1870、江西诗派的北宋作家中,除宗师山谷外,以______的成就为最高,与黄庭坚并称“黄陈”。1871、江湖诗派因_______刻________而得名。 1872、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1873、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______、杨万里、______四人。 1874、范成大田园诗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875、范成大诗集名___________。 1876、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共有_____首。 187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分为“春日”、“晚春”、_____“秋日”、_______五组。 1878、《诚斋集》的作者是_________。 1879、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后改学王安石______,皆不满意,最后另辟蹊径,走上师法_______的道路。1880、杨万里感慨国事的代表作是他奉命出使金国途经淮河时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__。 1881、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 1882、文天祥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和《吟啸集》。

尔雅宋辽金史满分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一)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耶律阿保机是下面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可汗?() A、契丹 B、维吾尔族 C、朝鲜 D、女真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 分 2 【单选题】()是后唐的都城。 A、开封 B、沁阳 C、安阳 D、洛阳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 分 3 【判断题】公元 970 年,契丹建国。() 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 4 【判断题】辽的全境东部到阿尔泰山,西部到鄂霍次克海峡。()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 族源与国家肇基(二)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被称为出帝。 A、李世民 B、耶律璟 C、石敬瑭 D、石重贵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 分 2 【单选题】()是梁的开国君主。 A、李渊 B、朱元璋 C、朱温 D、赵匡胤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 分 3 【单选题】兀欲是指下面哪一位契丹皇帝?() A、耶律德光 B、耶律阮 C、耶律璟 D、耶律阿保机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 分 4

【判断题】辽世宗是指耶律阮。() 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 族源与国家肇基(三)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靺鞨于()开始在史籍中出现。 A、5 世纪的北齐 B、6 世纪的北齐 C、3 世纪的北齐 D、4 世纪的北齐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 分 2 【单选题】西晋武帝指的是下面哪一位?() A、司马光 B、司马炎 C、司马懿 D、司马迁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 分 3 【判断题】据高丽史籍记载,高句丽的先祖是一位扶余王的后裔。()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 4 【判断题】赵匡胤是一个暴君,即位之后发生了许多鸟尽弓藏的惨剧。()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 族源与国家肇基(四)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辽代的女真可以分为()类。 A、5 类 B、6 类 C、3 类 D、4 类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 分 2 【单选题】()是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反辽的第一步。 A、攻打宁江州 B、攻打宁州 C、攻打江州 D、攻打将并州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向契丹进贡海东青是女真反辽的一个主要理由。() 我的答案:√得分: 33.4 分 宋代官僚制度及其权力制衡体系(一)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是女真的开国皇帝。

宋辽金史讲义PPT-兵将

四、兵将 1、兵权 宋代兵权,先收后放。收,在北宋前期。放,在神宗以后,主要是在南宋。 收兵权:收发兵权,收管军权。主要针对中央军事机构,即枢密院和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A、彻底划清两者的界限。枢密院只有发兵权,其主要官员不能亲自统领军队;三衙只有管军权,无权调动军队,且长官不能统军出征。 B、对于主要的三衙长官严格控制。 “杯酒释兵权”(《宋史·石守信传》)记载:乾德二年,太祖与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 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巳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 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赉甚厚。 实质:重新整顿禁军,改革了统兵制度,并以新进人物代替宿将。 C、让枢密院成为文人掌握的机构。 对于地方部队,收兵权表现为罢藩镇,至太宗朝完成。 首先,仍是个别的逐渐罢去宿将的节度使职位,以新进将领代之。 其次,剥夺从节度使到刺史这一系列地方官的权力,这一类政策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其三,罢节度领支郡。 其四,将藩镇手中的精兵收归中央并大量调集到京师附近。 建隆元年,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拣其骁勇升为上军,老弱怯懦置剩员以处之。诏诸州长吏选所部兵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其后代以木梃,为高下之等,散给诸州军,委长吏、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宋史·兵志》)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核心目标 课标要求核心提要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思维导学 课堂突破 合作探究 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材料三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见下图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产生了什么影 响? (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即时训练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 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A.秦桧B.寇准C.耶律阿保机D.岳飞 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 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议() A.金B.西夏C.辽D.蒙古 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 C.导致北宋的灭亡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 2.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中国古代文献学题库

中国古代文献学题库: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宋元之际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是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 2. 由汉代刘歆综合群书《叙录》,编写而成的一部总的图书目录为《七略》。 3.常见的史书体裁有三种: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 4.由王钦若、杨亿编撰的,宋代最大的类书是《册府元龟》。 5.《春秋》内、外传分别指:《左传》和《国语》。 6.《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又名《南华真经》。 7.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典文献的基本分类方法,它起源于西晋荀勖编订的《晋中经新簿》。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著作中,最著名的是段玉裁撰写的《说文解字注》。 9.《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一部丛书。 10. 唐代杜佑撰写的《通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被列为“政书”之首。 11. 《全宋文》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断代散文总集,由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联合出版。 12.明代祁理孙编写的《奕青藏书楼书目》,在经、史、子、集外又加“四部汇”一类,此为五部分类法之始。 13.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公元240-248)在洛阳太学立了一批石经,称“正始石经”。由于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写,故又称“三体石经”。 14.《四库全书》把集部书划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15. 以版面中线为准,版心向里对折;对折好的书面叠放在一起,在折线处粘合,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请问以上描述的是纸质文献的哪种形态:蝴蝶装。 16.清代陈元龙奉康熙皇帝之命编纂的《历代赋汇》一书,共184卷,收录先秦至明代赋4155篇,是研究清以前赋体文学的重要文献。 17.清代鲍廷博一生搜求古书,他辑刻的《知不足斋丛书》,共收书207中,781卷,包含不少久已亡佚而又复出的珍贵文献,价值甚高,影响很大。 18.1907年5月,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仅用4块马蹄银(约合200两银子),就从王道士手中骗走了数以万件的敦煌写卷。

参考答案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4.这一思想与上述《尚书》中大禹的建筑三原则中的哪一个原则关系最为密切?(1/1分) 正确答案: A 下列建筑类型中,哪一种是中国人排在第一位的? (1/1分) 正确答案: 皇家祭祀建筑 中国建筑屋顶正脊的鸱尾,是在以上的哪一个时期出现的? (1/1分) 正确答案: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谁提出了中国城市“营邑立城,制里割宅”的规划思想? (1/1分) 正确答案: 晁错 最早提出宫室建筑应该“适形”的是哪一部著作? (1/1分) 正确答案: 《吕氏春秋》 1.公元前15世纪在中国属于_____时期。 (1/1分) 正确答案: 商 2.偃师二里头遗址主要属于_____时期。 (1/1分) 正确答案: 夏 3.殷墟遗址属于_____时期。 (1/1分) 正确答案: 商

1.佛教建筑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1/1分) 正确答案: 从具体的佛像崇拜到抽象的绕塔冥想诵经 2.南北朝帝王灭法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1/1分) 正确答案: 寺庙占据了城市中很大一部分空间 1. 秦汉园林的特点,不包括: (1/1分) 正确答案: 园林中没有宫室建筑; 2.魏晋南北朝园林发展变化的包括: (1/1分) 正确答案: 由狩猎求仙通神等功能转变为游览观赏功能 由模仿自然转变为表现自然 建筑作为园林内部重要因素,造园升华到艺术创造的境界 下列指哪一项不是隋代的建设成就? (1/1分) 正确答案: 整理水系,修缮白堤 隋唐时期的住宅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以下哪几项是这种等级制度的体现?(1/1分) 正确答案: 只有常参官才能使用特定的建筑装饰 只有少数特权官员才可以在坊墙上对着大街直接开门 不同等级的住宅占地面积不同 堂屋的开间进深都有相应的规定 2. 明堂是中国古代以____为主要功能的建筑。 (1/1分) 正确答案: 宣扬政教,举行大典

国开电大《中国建筑史(本)》形考任务4答案

若题目为随机请善用CTRL+F进行搜索 第四次形考作业 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的实例是:()正确答案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原始社会晚期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正确答案是:干阑式建筑 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是:() 正确答案是: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我国瓦的普遍使用是在哪个时期?() 正确答案是:春秋 《园冶》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是:李诚 《园冶》是哪个朝代的著作?() 正确答案是:明 我国宋代的建筑官书是() 正确答案是:《营造法式》 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正确答案是:青龙 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正确答案是:飞云楼 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正确答案是:山西应县木塔 桥梁也属于建筑,下列建于两宋时期的桥梁是() 正确答案是:福建泉州的洛阳桥, 广东潮州的广济桥

我国不同朝代的宫殿有不一样的名称,下列属于两宋时期的宫殿是() 正确答案是:大庆殿, 文德殿, 德寿宫 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盛行,下列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正确答案是:艮岳, 颐和园 辽金时期的宗教建筑基本上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在建筑方面继承多于创新,下列属于这一时期重修的宗教建筑有() 正确答案是:独乐寺, 华严寺, 善化寺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孔子极为尊重,历代皇帝又不断给孔子加封,下列哪些是孔子的封号()。 正确答案是:褒成宣尼公, 王圣文宣王, 大成至圣文宣王, 至圣先师 下列陵墓属于明十三陵的是()。 正确答案是: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古代宫庭里有许多管理机构,对建筑也有专门的机构,下列属于对工程进行设计和资金预算的机构是()。 正确答案是:样式房, 算房 城隍和城隍庙大约始于三国时代,宋以后大盛,明代时还封官品,下列关于城隍庙的官品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应天、开封的城隍为正一品, 府一级的城隍为正二品, 州一级的城隍为正三品, 县城城隍为正四品 全世界宗教众多,并称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正确答案是: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材料大体可分为矿物质和植物质两种,下面属于植物植的是() 正确答案是:藤黄, 胭脂, 墨 “开封铁塔”并不是铁的,是砖塔。() 正确答案是:“对”。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学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1.本课时间轴梳理 2. 政权名称制度建设 辽(耶律阿保机上京) 西夏(元昊兴庆府) 金(完颜阿骨打会宁府) 元(忽必烈大都) 3.请思考,辽、西夏、金的统治政策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会产生什么影响? 4.通过对元朝统治政策的自主学习,你认为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阅读材料】 辽金元朝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古代民族是族群共同体,民族认同是族群意识和行为,指人们对自己族群的血缘、文化、历史记忆和乡土怀有的强烈感情及相应的行为实践。国家是政治共同体,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即王朝意识与相应的政治行为,指人们(社会群体、族群)对王朝政权正统性、合法性及其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族群意识先于国家意识而产生,民族认同可以提升为国家认同,也可以解构国家认同。辽宋金元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从分裂到建构更加巩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时期。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朝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突出表现了民族冲突和民族交融相互激荡的时代特点。 渤海人对辽金两朝认同的差异。契丹“以武立国”,相继征服了北方各部族。926年,灭亡“世仇未雪”的“海东盛国”渤海国,为逐鹿中原扫除了后顾之忧。辽朝将渤海人的主体部分从牡丹江流域和长白山地区迁到辽东,又陆续把一部分渤海人迁徙到契丹腹地,千余户渤海富人被迁到辽南京(今北京)。渤海人与汉人交错杂居。辽朝既征彪悍善战的渤海人从军,驱使他们为辽朝征战,守卫国土,又对他们处处设防。 渤海人在辽朝的政治地位,明显低于汉人和奚人。渤海人对辽朝的认同感也比较低。渤海人的反抗,贯穿辽朝始终。规模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渤海王室后裔大延琳举兵反叛,另一次是辽末渤海人高永昌领导的东京(今辽阳)暴动。这两次斗争,渤海人都建立了政权。在反抗辽朝的斗争中,渤海人的民族认同得到强化,对辽朝的认同一再被解构。 女真之外的族群,渤海人最早认同金政权。在举兵之初,女真人便提出“女真、渤海本同一家”的口号,以族源相近来争取渤海人的政治认同。金朝释放俘获的渤海兵士,让他们回乡宣传女真对渤海人的怀柔招抚政策。此后,金朝完成辽东地区的统一,渤海复国梦想破灭后,渤海人转而支持“本同一家”的女真,共同参加到推翻辽朝、征战宋朝的战斗中。在渤海人看来,金朝是女真和渤海人共同的国家。 女真贵族扶持渤海大族,与他们通婚,并让他们加入金政权。“契丹时不用渤海,渤海深恨契丹。女真兵兴,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为要职。”(《三朝北盟会编》卷98)金朝统治者希望通过渤海大族和官员的国家认同引领渤海民众的认同。金朝皇帝的母亲和嫔妃多有出自渤海大族者,她们的家族在金朝享有荣宠,对渤海人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影响。金朝的汉人、契丹人、奚人都屡有反叛行径,唯独渤海人例外,说明金朝对渤海上层的笼络政策是成功的,渤海人对金政权具有高度认同。渤海人自身的民族认同逐渐淡化,或者融入女真,或者被汉族同化。 契丹人在金元两朝的政治认同。辽亡以后,除了追随耶律大石西迁的部众,大多数契丹人被迫接受了金朝的统治。金朝境内的契丹人,仍以故地为主要分布区,一部分被编置成猛安谋克组织,另一部分仍以部落形式存在。女真统治者对契丹将士并不信任。出身契丹皇族的元帅左监军耶律余睹,奉命征讨耶律大石,因丢失信符,受到怀疑和监视,便联络其他契丹将领谋叛。但计划泄露,不少契丹人被杀害或出逃。金海陵王时期,又有契丹、奚族官员密谋反叛,拥戴辽天祚帝之孙为帝,遭到镇压。此后,契丹人的反叛从未间断。金海陵王正隆末年至金世宗大定初年的契丹人起义和金末耶律留哥领导的起义规模都很大。

宋元辽金的历史事件讲解_宋元辽金的历史事件介绍

宋元辽金的历史事件讲解_宋元辽金的历史事件介绍 辽金先后与两宋并列对峙,辽金文学后来又融入元代文学之中,这是辽金文学独特的外部文学环境。因而,将宋辽金元四代文学综合在一起研究,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宋元辽金的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宋元辽金的历史事件一: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为苏轼政治生涯重大转折,几至于死亡,后经力保,改谪黄州团练副使安置。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李定等人曲解了苏轼以前写的诗词,并对苏轼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 由于王安石的求情,苏轼虽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古代文人因为客观环境使然,总是习惯于在谴词造句上表现得十分微妙,而读者也养成一种习惯,本能地寻求字里行间的含义。比如御史台里的“新进”们。六月,监察御史里行何大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明明是苏轼在讽刺他们,而他们反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019年精选文档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doi:10.16083/jki.1671――1580.2016.07.025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性质与教学内容 (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从1950年7月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进修班”,到1961年北京大学中国语文专修班与北京外国语学院非洲留学生办公室合并成立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新中国从无到有开始建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教学机构,并初步组成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正式开始。1978年,吕必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应在高校中设立培养这类教师的专业,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会后,《中国语文》刊发“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指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向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启动。此后,致力于培养有扎实汉语基础和较高英语水平、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了解、具备良好文史素养及英汉双语教学能力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对外汉语专业,从1983年试办,1985

年正式设立,2012年教育部将其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至今已走过30年历程。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性质与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文学史发展和各个历史时期重点作家作品的讲授和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主要规律和精华所在,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素养及评价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学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史素养和传统文化自豪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分《中国古代文学Ⅰ》和《中国古代文学Ⅱ》,一般于本科二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分别讲授,均为每周4学时,共64学时,总学时128学时。前者讲授先秦文学至隋唐五代文学部分,后者讲授宋辽金文学至清代近代文学部分。《中国古代文学Ⅰ》和《中国古代文学Ⅱ》均包含历代文选和文学史两部分。在教材讲授中,以“史”为线索,以“文”为重点,二者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二、《中国古代文学》“新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新课程改革项目”根据该课程性质、内容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的亮点主要表现在:

中国古代史专题十 辽夏金元的统治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十 辽夏金元的统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政治形势的是() A.B. C.D. 2.10世纪中叶到14世纪后期,中国进入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并立以及元朝大范围统一的时期,辽、西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 A.推动中国政治中心北移B.弱化边疆与中原的联系 C.激化各民族之间的矛盾D.消灭了各民族间的差距 3.金人编成的《大金德运图说》收录了德运承袭图,该图认同从神话传说时代至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谱系,并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时期的中国正统分成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旁边标注着南燕,后燕、北燕、后秦,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该书的编写() A.蕴含民族歧视的思想B.意在彰显金朝的正统地位 C.带有反对汉化的立场D.体现了政治大一统的追求

4.13世纪后期,在马可·波罗等欧洲人到元朝的时候,从元朝出发的旅行家也到了西方,其中基督教徒列班·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被誉为第一位到西方的中国旅行家。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A.推动了基督教的广泛传播B.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 C.为东西方交流创造了条件D.导致中欧交往的开始 5.10-13世纪中国境内先后出现的政权,按其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北宋①南宋①契丹国(辽)①西夏①金①元 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6.“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攻灭夏金D.康乾盛世7.《元史》记载:“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使元朝“天下为一”的统治者是() A.耶律阿保机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D.成吉思汗 8.下列关于辽宋夏金元的统治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辽的建立者契丹族与女真同族 B.西夏的制度与北宋的制度保持一致 C.金世宗在位时金朝进入鼎盛时期 D.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天元,建立元朝 9.下面材料反映了元朝腹里及部分行省的驿站设置情况。这体现了当时驿站交通() A.制度完善传递速度快B.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C.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D.工具多样且水陆并用 10.元代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定行政区划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传统

宋辽金文学知识点

宋辽金文学 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论及北宋前期文学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 北宋———→南宋———→南宋亡(共319年) (960)(1127)(1279) 影响宋代文学发展的几个因素 1.高度繁荣的文化 ①崇文抑武的国策 ②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③文以载道说的盛行 ④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 2.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①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 ②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 ③诗文中爱国主题的弘扬3.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①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②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③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 ④审美情趣的转变 4.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北宋前期文学 1.宋初的散文和诗歌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王禹偁的散文创作→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漏院记》、《黄冈竹楼记》等,都是其名篇。 柳开和穆修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的复古主张 宋初诗歌“三体” 白体:王禹偁 晚唐体:“九僧”、林逋 西昆体: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2.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虽多写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已过滤了花间词的轻佻艳冶,而显得纯净雅致,温润秀洁。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欧阳修是北宋前中期的文坛领袖。欧词上承南唐遗绪,受冯延巳影响。清人刘熙载《艺概²词概》:“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欧阳修的词在因循中有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 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呼应。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全宋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张先的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 《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吉林省长春市某校2021年-有答案-七年级下学期网课期中历史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某校2021年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网课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河”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南京 C.洛阳 D.杭州 2.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的是() A.赵州桥 B.长城 C.都江堰 D.大运河 4. 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有幸与魏征同朝为官②聆听唐太宗的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你的一些有利于朝政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于武则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A.文景之冶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 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出现于唐代,专家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A.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去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去买 B.唐朝才有“东”“西”这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流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西边的欧洲进行贸易 D.该词是从欧洲传入中国 7.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8.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 ) A.书法成就 B.变法思想 C.狩猎技巧 D.医学思想 9. 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

2023年福建 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模拟测试卷(二)(含答案)

2023年福建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模拟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2.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 73 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 56 人,占 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 11 人,占 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 6 人,占 8.22%。这反映出当时() 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隋末战争爆发B.开凿大运河 C.隋灭陈,统一全国D.建立隋朝 4.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 5.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下列与材料所描述的景象相关的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③选贤任能、虚心纳谏④科举制度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A.创设科举制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女真族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观察《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 难点:南宋的偏安。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探究新知(授新课) 1.女真族的崛 起 展示图片,提出 问题。 猜一猜: 仔细观察图片, 从中你能获取哪些 信息? 女真族像 教师讲解:女真 族居住在黑龙江流 域和长白山一带,过 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他们擅长骑射(唐朝 后期疆域和边疆各 族的分布)。11世纪 末,完颜部的首领阿 骨打逐步统一女真 各部。 学生观 察图片,思 考问题,回 答问题。 培养 学生的识 图的能 力,从图 片获取有 效的历史 信息能 力。

材料研读 材料一及天祚嗣位,责贡尤苛……稍不奉命,召其长加杖,甚者诛之。诸部怨叛,潜结阿骨打,至是举兵谋 叛。 ——《契丹国志·天祚皇帝上》 材料二“今贫者不能自活,卖妻子以偿债。骨肉之爱,人心所同。自今三年勿征,过三年徐图 学生阅 读材料,回 答问题。 观察 图片,回答 问题。 培养 学生获取 有效的历 史信息的 能力。 让学 生了解阿 骨打统一 女真各部 落的史 实。 培养 学生识图 的能力,

中外建筑史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C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 A 南怀仁 B W·钱伯斯 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 A 历史主义 B 民族形式 C 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 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

新版网课宋辽金史答案

宋辽金史 族源与国家肇基(一) 1 后晋石敬瑭于下面哪一年称帝:(D) A、公元942年 B、公元940年 C、公元938年 D、公元936年 2 下面哪一项是后唐的都城:(B) A、安阳 B、洛阳 C、开封 D、沁阳 3 耶律阿保机是下面哪一少数民族的可汗:(C) A、朝鲜 B、女真 C、契丹

D、维吾尔族 4 辽的全境西部到鄂霍次克海峡,东部到阿尔泰山。()正确答案:× 5 契丹于公元970年建国。() 正确答案:× . . 族源与国家肇基(二) 1 下面哪一位是梁的开国君主:(B) A、赵匡胤 B、朱温 C、朱元璋 D、李渊 2 兀欲指的是下面哪一位契丹皇帝:(D) A、耶律璟 B、耶律阿保机

C、耶律德光 D、耶律阮 3 下面哪一位被称为出帝:(A) A、石重贵 B、石敬瑭 C、耶律璟 D、李世民 4 耶律德光客死于后晋的都城西安。() 正确答案:× 5 辽世宗指的是耶律阮。() 正确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三) 1 靺鞨于下面哪一时期开始在史籍中出现:(D) A、3世纪的北齐 B、4世纪的北齐 C、5世纪的北齐

D、6世纪的北齐 2 下面哪一位在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B) A、皇太极 B、赵匡胤 C、李世民 D、朱元璋 3 西晋武帝指的是下面哪一位:(A) A、司马炎 B、司马懿 C、司马迁 D、司马光 4 赵匡胤是一个暴君,即位后发生了许多鸟尽弓藏的惨剧。()正确答案:× 5 据高丽史籍记载高句丽的先祖是一位扶余王的后裔。() 正确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四) 1 辽代的女真可以分为几类:(A) A、3.0 B、4.0 C、5.0 D、6.0 2 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反辽的第一步是(B)。 A、攻打将并州 B、攻打宁江州 C、攻打宁州 D、攻打江州 3 辽代的生女真是纳入辽朝的户籍体系的。() 正确答案:× 4 女真向契丹进贡海东青是女真反辽的一个主要理由。()正确答案:√ 宋代官僚制度及其权力制衡体系(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