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如何应对业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学现象。从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重叠地带或许能寻找到重审文学新现象的契机,文化人类学以其核心的概念“文化文本”,“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与立场不仅激发了现代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而且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具有“跨文化”与“破学科”特征的学科必将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多方启迪。

在知识全球化的现时代,文学无庸置疑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变革,以印刷术为基础的书面文学阅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的图像多媒体传播模式所取代,从随处可见的报刊杂志、时装到招贴画和海报栏上耀眼灼目的图像,从摄影、巨幅广告到表演艺术,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体育运动的视觉狂欢,到影视、MTV、游戏或网络的虚拟影像……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视觉符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不但沉溺于视觉幻象的海洋中,而且深受其暴力的胁迫,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逐渐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无疑给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承续两个世纪前老黑格尔所预言的文学艺术终结的呼声甚嚣尘上,晚近的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就提出,艺术已终结于现代而不复有历史。至于后现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则在他的著作《明信片》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一段让人惊恐不已、耸人听闻的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①“文学的终结”之说由于被这样一次次地重复、渲染和阐释,因此,在以“图像”为主因的视觉文化时代它仿佛不再是一种哲学假说,而成了一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现实和无从规避的宿命。这种悲观论点昭显出文学已在“图像霸权”的侵凌下被迫退让边缘和日益走向溃败的严酷现实。

不过,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文学走向了消亡,只是它在以电子媒介为主要标识的后现代文化中完成了某种形态转换。这种说法正契合了“终结”这个词的原初意义即“从此一位置到彼一位置”②。这意味着,由于伴随着全球化应运而生的后现代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文化,在此情势下,文学就不能再坚守它固守的人文形态,它必须要寄寓于大众传媒之中才能得以存活。这样一来,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就依附于这样一些媒介载体:图书、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广播、剧场。在这样一个多元的视、听空间内,容纳着我们所认为的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一些身份暧昧的文类譬如电视文学、电影文学、网络文学等。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不仅没有陷入文学消亡论的悲观阴影之中,反而乐观地认为文学现象性地“缺席”并不影响它实质性地“在场”:文学依然在后现代的文化运作中以一种“隐蔽形态”处于支配性的乃至统治性的地位。他们发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中,一些学科已经习惯于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比如史书重新成为故事讲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则热衷于具体性和特殊性,极力倡导“抛弃理论,转向叙述”,传统的非文学话语开始迷恋修辞,凡此种种迹象皆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由此看来,文学性就不再只是“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据此,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了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③这里的“文学性”所指认的显然是经典文学文本所具有而被哲学所竭力清除和贬斥的“虚构”、“隐喻”、“想像”、“叙述”以及“修辞”等要素特征。事实上,文学性的这些要素特征不仅渗透进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而且也渗透进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起到潜在的隐蔽的支配作用。不管是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形象价值的生产,还是媒体根据消费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剪辑和戏剧化的处理,抑或是后现代条件下那些刻意策划公共表演,在本质上都是文学性的,只不过其文学性较为隐蔽而已。换句

话说,在全球化的媒介时代,所有以符号化形式表现出来的事物,都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被文学幽灵附身。在这样一个被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所充斥的“仿真”的世界里,理论的视野及其深度如同现实一样被掏空了,实在与影像之间的矛盾消解了。这样一来,“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所以艺术就无处不在。所以说艺术死了”④。照此看来,文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它走向了消亡,而是把自身“聚集到最极端的可能性中去”⑤。也就是说,今天的文学已经“化整为零”,“变异”为大众文化消费中日用的文字产品或公共表演的文化活动,甚至嬗变成了建构现实的核心元素。因此,即便是人们对图像的观看阅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学思维的支配,因为在电影、电视等各种视觉文化类型中,它们的文本法则就没有真正离开过文学机制,文学依然是它们得以生长和焕发旺盛生命力的根基。这种较为乐观的观点显然充分地考虑到了知识全球化时代文学存在方式业已发生的巨大嬗变:一方面作为艺术门类和文化门类的“文学”在图像社会中被迫急剧边缘化,另一方面作为各种话语要素的“文学性”仰赖大众传媒却全面渗透和弥漫,成为后现代消费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话语运作方式。

在知识全球化的媒介时代,既然文学的存在样态已发生巨大变化,那么,文学研究又会怎么样呢?它还会继续存在吗?美国文学批评家米勒就认为,“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时代——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撇开理论的或者政治方面的思考而单纯去研究文学。那样做不合时宜”⑥。米勒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文学研究在现时代必须进行重大调整,如果我们仍然囿于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即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而研究文学,必然会茫然无措,只能坐以待毙。那么,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到底往何处去呢?

不管我们是赞成文学“终结”说,还是文学的“转型”说,无庸置疑的事实是,由于以印刷术为基础的书面文学阅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的图像多媒体传播模式所取代,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已经面临崩塌,甚至可以说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传统定义的文学不再有效,必然面临着消亡的命运。与此相应地,文学却将其触角伸展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领域。如此一来,我们对文学的研究就必须拓展到“文化”的视域中来进行考察。也就是说,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研究的重点应该转向于跨学科门类的文学性研究。面对文学研究这一巨大的转型,与全球化伴生的人类学由于其特有的核心范畴“文化”,以及“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和文化相对主义原则和立场,无疑对当今处于困境中的文学研究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别样的启示意义。正如一位用人类学视野、方法来观照、洞察新的文学现象多年的学者所声称的:“我个人之所以对‘文学人类学'的提法感兴趣,主要是想借助于文化人类学的宽广视野来拓展我们文学研究者鼠目寸光的专业领地,从更具有整合性的文化总体中获得重新审视文学现象的新的契机。”⑦

为了进一步探讨人类学对当今文学研究的多方启迪意义,我们不妨从历史与逻辑两个层面对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深刻关联进行一番考察。我们知道,作为全球化伴生物的人类学曾经是一门与殖民统治的需要多少有着联系的新兴学科,但随着知识全球化的迅猛推进,它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嬗变,即以象征人类学与阐释人类学为标志实现了所谓“意义转向”或“解释学转向”。由于以整个人类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的“解释学转向”,人类学家的工作就不再像先前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家通过所谓客观的“田野调查”追求像自然科学那样的普遍规律,而是像文学批评家那样专注于文本分析与意义诠释了。这一转向的重要标志就是“文化文本(cultureastext)概念的流行,不光是象征性的仪式、典礼等活动可以作为文本来解析,就连人类的一般行为也可以作为意义的载体来解释”⑧。由于这样的文化文本如同文学文本那样具有解读的无穷可能性,因此它就不可能寻求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知识,而只能得到形形色色的“地方性知识”(吉尔兹语)。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地方性知识”呢?吉尔兹认为,首先要摈弃党同伐异的敌视与歧视态度,自觉地培育出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与心态,也就是承认他人也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本性这样一种最起码的态度,将那些“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生活形式地方化的地方性例子,作为众多个案中的一个个案,作为众多世

界中的一个世界来看待”⑨,只有具备这样宽容和宏阔的胸襟,才能在面对“他者”时避免意识形态化的想象与偏见,不再丑化、兽化或妖魔化异族之人,进而不断地申述着稍纵即逝的真理。其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观察者学会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体认外人难以理解的微妙精深之处。其具体的做法是,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把文化持有者的感知经验转换成理论家们所熟悉的概括和表现方式。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对这种精微细致的工作有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既不以局外人自况,又不自视为当地人;而是勉力搜求和析验当地的语言、想象、社会制度、人的行为等这类有象征意味的形式,从而把握一个族群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和自主性的解释话语,努力寻求人对社会解释的共用符号媒介,进而获得对不同文化解释体系的“转译”与贯通⑩。很显然,文化人类学这种研究工作本身同文学批评家分析文本的方式非常相似,它们都共同遵循着解释学的“循环阐释”的原则。这种相似性无疑促发了文学研究者往往凭借文化人类学所具有的优势来寻求一种阐释新的文学现象的恰当方法。此外,文化人类学在方法论上亦有独特贡献,即通过田野作业深入文化他者之中获取“地方性知识”。在这门率先关注“异”并研究“异文化”为特色的学科中,其方法论上的“求异”思维无疑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求同”思维习惯的有力挑战与矫正。很显然,这种无形中与后现代认识论达成某种共契的“求异”思维方法,对于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在深层次上构成了强烈的震荡,同时也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事实上,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只是它的研究工作本身同文学批评家分析文本的方式非常相似,而且它与文学这门学科之间也存在着非常紧密的互动关联。譬如,文化人类学的“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曾经无数次地激发了现代主义作家的文学想像与灵感。由于启蒙工具理性的迅猛扩张,西方现代社会成为了一个受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伦理支配的冰冷世界,为了逃离与反叛这个压抑个性和缺乏诗意和幻想的世界,以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为代表的文人,他们在人类学家的激励和蛊惑下自觉地投身于充满巫术思维的“原始文化”,到部落社会乃至人迹罕至的野生丛林中去,欲借那些原始魔法力量摆脱理性的控制,将沉陷于消费社会物质主义枷锁中挣扎的灵魂解救出来,抵抗由“现代性”负面效应所导致的种种失衡和精神危机。这就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一个几乎共同的倾向,即反现代性和返回原始性的特征。这种向现实世界的陌生空间探险与追寻的“人类学想象”无疑大大激发了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除了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外,20世纪上半叶的黑人主义,印地安主义,以及60年代开始出现的多产颂扬体,跨文化小说的“通俗文化现代主义”,还有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等,均是文学在人类学的“他者”眼光的激发下孕育的产物。但与此同时,这些文学家也深深地影响了人类学的发展,由于他们运用人类学“跨文化”的眼光,因而往往充当了打破国族和文化界线的思想先驱,进而开创了人类学中一系列新兴门类的先河,比如民族学、比较宗教学、比较童话学、比较神话学,以及民族学中的传播学派等,同时也加强了对“文化身份”的反思性选择,特别是对自己所从属的文化之价值的反观性认识。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如何应对业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学现象。从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重叠地带或许能寻找到重审文学新现象的契机,文化人类学以其核心的概念“文化文本”,“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与立场不仅激发了现代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而且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具有“跨文化”与“破学科”特征的学科必将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多方启迪。 在知识全球化的现时代,文学无庸置疑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变革,以印刷术为基础的书面文学阅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的图像多媒体传播模式所取代,从随处可见的报刊杂志、时装到招贴画和海报栏上耀眼灼目的图像,从摄影、巨幅广告到表演艺术,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体育运动的视觉狂欢,到影视、MTV、游戏或网络的虚拟影像……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视觉符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不但沉溺于视觉幻象的海洋中,而且深受其暴力的胁迫,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逐渐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无疑给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承续两个世纪前老黑格尔所预言的文学艺术终结的呼声甚嚣尘上,晚近的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就提出,艺术已终结于现代而不复有历史。至于后现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则在他的著作《明信片》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一段让人惊恐不已、耸人听闻的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①“文学的终结”之说由于被这样一次次地重复、渲染和阐释,因此,在以“图像”为主因的视觉文化时代它仿佛不再是一种哲学假说,而成了一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现实和无从规避的宿命。这种悲观论点昭显出文学已在“图像霸权”的侵凌下被迫退让边缘和日益走向溃败的严酷现实。 不过,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文学走向了消亡,只是它在以电子媒介为主要标识的后现代文化中完成了某种形态转换。这种说法正契合了“终结”这个词的原初意义即“从此一位置到彼一位置”②。这意味着,由于伴随着全球化应运而生的后现代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文化,在此情势下,文学就不能再坚守它固守的人文形态,它必须要寄寓于大众传媒之中才能得以存活。这样一来,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就依附于这样一些媒介载体:图书、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广播、剧场。在这样一个多元的视、听空间内,容纳着我们所认为的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一些身份暧昧的文类譬如电视文学、电影文学、网络文学等。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不仅没有陷入文学消亡论的悲观阴影之中,反而乐观地认为文学现象性地“缺席”并不影响它实质性地“在场”:文学依然在后现代的文化运作中以一种“隐蔽形态”处于支配性的乃至统治性的地位。他们发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中,一些学科已经习惯于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比如史书重新成为故事讲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则热衷于具体性和特殊性,极力倡导“抛弃理论,转向叙述”,传统的非文学话语开始迷恋修辞,凡此种种迹象皆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由此看来,文学性就不再只是“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据此,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了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③这里的“文学性”所指认的显然是经典文学文本所具有而被哲学所竭力清除和贬斥的“虚构”、“隐喻”、“想像”、“叙述”以及“修辞”等要素特征。事实上,文学性的这些要素特征不仅渗透进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而且也渗透进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起到潜在的隐蔽的支配作用。不管是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形象价值的生产,还是媒体根据消费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剪辑和戏剧化的处理,抑或是后现代条件下那些刻意策划公共表演,在本质上都是文学性的,只不过其文学性较为隐蔽而已。换句

中国当代文学史

◆表示老师说的重点 1、当代文学含义: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当代文学一体化逐步形成 2、文革文学(1966~1976)文学一体化达到顶峰 3、新时期文学(1976~)80年代文学 逐步解体,走向开放90年代文学 4、文学思潮 ◆5、中国当代文学史开端: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三个主要报告:A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B周扬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是把解放区文学当作新中国文学的楷模和雏形来论述的。 C茅盾关于国统区文艺情况的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从反面为解放区文学做了铺垫。 (2)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3)新体制的组织建设:(1)建立了文联、作协等各种社团(2)创办《文艺报》(全国文联)、《人民文学》(作协) (4)文代会的意义:“当代文学”的起点。 6、建国后三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1954-1955)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与胡风集团冤案(1955年开始) ◆7、文艺界短暂春天:百花文学含义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干预生活”的作品,(1)加强了对现实政治的“干预性”,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宾雁 《在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耿周《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国文《改选》 (2).创作题材突破了不能描写爱情等禁区,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 (3)讽刺和象征的诗歌形式体现了同样的现实战斗精神:流沙河《草木篇》 11、十七年诗歌(主题) 主要特点:(一)颂歌、战歌成为诗歌的主导潮流 (二)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异 主要诗人: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12、郭小川: (1)主要作品:①政治抒情诗:《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组诗) ②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回避战争的直接描写,着力写主人公的心理和内心活动) 13、贺敬之:诗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回延安》、《放声歌唱》等 18、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注意作者和作品,会有选择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2001年10月8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衔接,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专题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本课程课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二、教学容及要求 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为16讲,其中现代部分9讲,当代部分7讲。各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容的平衡,既有重点作家的评析,又有文学思潮、文学史现象的讨论,并力争每一讲的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尽可能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包括不同的研究观点。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同时,充分考虑到电大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收录了必要的评论观点摘要。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树立文学的整体观。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温儒敏、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大学2002年1月出版)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拟采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主要有文字教材、IP课件、网上辅导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辅助学生自学,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 (二)IP电视课件 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初步拟定6节课,由大学中文系温儒敏、祖谟、高秀芹和中央电大文法部平共同主讲,主要讲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1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 村题材小说家是( C )。A. 赵树理 B. 孙犁 C. 周立波 D. 柳青 2. 20 世纪 80 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主要有张炜的《古船》和古华的( B )等。 A. 三家巷 B. 芙蓉镇 C. 白鹿原 D长恨歌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 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 C )等。 A.正红旗下 B. 车站 C.绝对信号 D. 野人 4. "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 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脆诗"的诗人是( A)。 A. 北岛 B. 舒婷 c. 顾城 D. 海子 5.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D ). A. 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 C亲亲土豆D北极村童话 6.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B )。 A. 竹西 B. 司猜纹 C. 苏眉 D. 庄老太爷 7. 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 1987 年发表的( A )。 A. 十八岁出门远行 B.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 一九八六年 8. 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苏童小说是( B )。 A.红粉 B. 妻妾成群 C. 米 D. 黯粟之家 9.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 D ) A. 韩少功 B. 贾平凹 C. 余秋雨D王小波 10. 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 A )。 A. 龙虎斗京华 B. 七剑下天山 C. 萍踪侠影录 D. 白发魔女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20 分} 11. 《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ABC ) 等。 A. 黎老东 B. 小满儿C 傅老刚D. 双眉 12. 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 )等。 A. 刘世吾 B. 钱文 C. 张思远 D. 犁原 13.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 )。 A. 白毛女 B. 智取威虎山C沙家浜D红色娘子军 14.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ACD) 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一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 15.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主要有(ACD)等 A. 浮躁 B. 废都 C. 秦腔 D. 高兴 16. 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 1991 年至 2006 年,其代表作有(ABD )等。 A. 大浴女B孕妇和牛C.玫瑰门D.笨花 17.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讲述的三个故事是(BCD )。A. 王子光事件 B. 探寻"野人"C. 观看"天葬" D. 顿珠婚姻 18. 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BD )等。 A.风景 B. 祖父在父亲心中 C. 手机D乌泥湖年谱 19.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散文创作中,老作家的人生反思作品主要有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黄秋云的《雾失楼台》和(BCD )等。 A. 杨朔的《香山红叶》 B. 孙犁的《亡人逸事》 C. 巴金的《怀念萧珊》杨缉的《干校六记》 20. 白先勇《台北人》中的主要作品有(ABD) A. 永远的尹雪艳 B. 游园惊梦 C.台湾人三部曲 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 20 分} 1.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 孙犁 )的《村歌》、周立 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擎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22. 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 (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 23.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 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24. 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25. 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 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萧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26.1957 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 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禹的《胆剑篇》等。 27. 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 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减克家的《有的人》等。 28. 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 牧筒》、雁翼的《在云彩上面》等,都是 50 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29. 在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莫言的《红高梁》、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陈忠实) 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30. 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 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31.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鹊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瑛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2001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到文学研究的各个学科。2001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千年” 2001年4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2001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对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 出中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于当代文化的建构”。

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入。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一嗖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一祀被超越,对待全球化”的理性沉潜,成为2001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 2001年的文学研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 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概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和明晰。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 全球化”与全球性”的概念区别。他用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 扌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

现当代文学小说概述

现当代文学小说概述 ----简评《命运的嘲弄》 阿拉伯人善于辞令,自古就传下许多雄辩的演说辞和优美的散文。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报刊的出现、普及,以及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从埃及开展的文化启蒙运动的进行,阿拉伯近现代的散文逐渐发展、繁荣起来。这些短文短小精悍,富有战斗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在20世纪头30年代活跃于阿拉伯文坛的“旅美派”和“埃及现代派”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文学流派。 “旅美派”融阿拉伯民族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与一体,在小说方面起了先驱作用。纪伯伦发表了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等;努埃曼创作有短篇小说集《往事已矣》、《粗腿肚》、《豪绅》,中篇小说《相会》等;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在宗教、恋爱、婚姻、道德观念等问题上反映了反封建思想,同时也抨击了西方文明的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等丑恶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世界的小说所反映的生活面更广,揭示的问题更深刻。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另外还有塔哈.侯赛因。 此外,在埃及,阿卜杜.拉赫曼.哈米西、尤素福.伊德里斯、阿卜杜.拉赫曼.舍尔卡维等写的小说,遵循现实主义原则,深刻地反映

了城乡下层人民的苦难和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尤素福.西巴伊、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等则多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民族政治和社会问题。而当代文坛新秀当属杰马勒.黑塔尼、尤素福.盖伊德、萨布里.穆萨等一群被称为“六十年代辈”的作家。他们充满忧患意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正为埃及小说的现代化和民族化探求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黎巴嫩老一代作家继续笔耕不辍,如陶菲格.阿瓦德发表于1972年的《贝鲁特磨房》,以1968年的贝鲁特为背景,从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宗教等方面揭示了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被认为是一部揭示了黎巴嫩内战原因的作品。其他著名的作家还有苏海勒.伊德里斯,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深沟》、《我们燃烧的手指》等。 叙利亚当代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哈纳.米纳,他以长篇小说《蓝灯》蜚声于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文坛,此后,发表于60年代的《帆与风》,70年代的《阴天的太阳》、《残留的影像》、80年代的三部曲 ------ 《水手的故事》、《主桅》、《遥远的港口》都是具有较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力作。 二战后,伊拉克老作家祖.努.阿尤布陆续发表了中长篇小说《手、土地与水》、《被遗忘的信》,并写有多部杜阿篇小说集。他善于用现实主义手法,以犀利、明快的笔调,揭露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相互勾结统治下的种种社会黑暗面。鲁拜伊著有《江河》、《月亮与围墙》《巢》等,作品多表现现实政治、社会题材。 苏丹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是塔伊布.萨利赫,代表作《移居北方的季节》写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在阿拉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上引起的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讲义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讲义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的学生。本课程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包括以下12个专题: (1)17年农村题材小说; (2)当代小说中的革命叙事; (3)“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 (4)“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 (5)新时期乡土小说; (6)女性文学; (7)先锋小说; (8)新写实小说; (9)当代散文的多样化; (10)新派武侠小说; (11)台湾小说; (12)台湾诗歌。(其中,第3、5、7、8四个专题为本课程的重点。) 2.本考核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多种媒体教材编制的,是该课考试命题的依据。学生可同时使用辅助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品点评》和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李平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以及补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李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及其他媒体进行复习。 3.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了解与掌握。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A.“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一般的、全面的认识; B.“掌握”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

总结的能力; C.“分析”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4.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A.“平时作业”按教学进度每学期安排4次,“作业册”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分别在学习完教材“专题三”、“专题六”、“专题九”和全部内容(“专题十二”)后进行,作业题型与期末考试题型相一致。每次作业的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卷面总分为100分。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各地电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计分方法)。 B.“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考试的方式。半开卷考试时学生只能携带一页由各分校或教学点印制并加盖专用章的A4纸(分校或教学点考试前2周发放到学生手中),此专用纸只能由考生用签字笔、圆珠笔手写。可正反面书写。 5.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30%、30%、40%。 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五种,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10%、20%、20%、30%。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客观性试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和教材的熟悉程度; 简答题和论述题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照抄教材,不能给高分,甚至完全不给分。其中,分析题的范围仅限于本课程的四大重点(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专题五:新时期乡土小说;专题七:先锋小说;专题八:新写实小说;)之内。 试题类型与三个层次的考核要求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每一种试题类型,都可能涉及“了解”、“掌握”和“分析”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期末考核试卷卷面分数为100分,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想情感语言 【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一些像“全球化”之类的词语,成了神圣的词语,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不论其所指何物。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革命”、“救亡”之类的词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当下的语境中,“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又处在何种现状呢?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另一代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市场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在现当代文学中,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精神溃败。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正如余杰所说,只有肉体的“活着”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性文学进入文坛。90年代末期,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二、现当代文学存在“现状批评”现象 现状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诱惑力的部分,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和不断推出的新人和作品,既联系着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搏动,又提供了不重复的新鲜刺激,批评的创造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最为活跃。因此,许多人把当代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画上等号。这一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它可能迟滞了对“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研究,以至于这三十年的文学已从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消失。这些部分文学研究,往往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脆弱的环节。很显然,这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总体水准的普遍性缺陷,是难以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曲折的文学进程,又蕴含着某些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和矛盾,这涉及现代文学传统、作家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等。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少数民族叙述诗代表作近现代蒙古英雄叙事诗的代表作是《陶克陶胡》和《嘎达梅林》。居于西北边疆的哈萨克族的叙事诗也异常丰富。在其叙事诗中,英雄叙事诗特别引人注目。如著名的“四个四十”系列长诗中的《克里木的四十位英雄》以及《英雄塔尔根》、《骑海骝马的射手》、《好汉康巴尔》、《霍布兰德》等等。 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代表作 吴强《红日》 梁斌《红旗谱》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杨沫《青春之歌》 曲波《林海雪原》 欧阳山《三家巷》 文革时期的文学现象由于文革时期对文人的迫害,所以好多在文革时期出现的作品都 没有正式发表或者保全。样板戏是特定政治话语的产物。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它固然有艺术方面的特点,但其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娱乐媒介最容易传播思想,也最容易使人们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隐藏在其结构和内容之间的意识相态或政治立场。样板戏至少有4至5年垄断了中国的娱乐媒介,因此它对人民的影响是不可否定的。 1968年底,“上山下乡”在这些文字中间,数量最多的是诗歌,这意味着,“文革”中的“地下文学”,其主干是“地下诗歌”。因此,诗歌一经完成,很快便在知青中间传抄。 文艺无条件为现实政治服务,是贯穿“文革”文学思潮始终的一个基本理念。服务于政治被作为文艺的基本属性,“反映革命本质”是完成服务于政治这一目标的基本方式,这些被一同看做文学史审美内容得基本构成。 朦胧诗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

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食指、《疯狗》 北岛、《回答》 顾城《远与近》 、舒婷、《致橡树》 文化寻根小说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特点:1.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2.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3.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阿城:“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 郑义:《老井》 贾平凹:《商州系列》 王安忆《小鲍庄》 李锐《厚土系列》 莫言《红高粱系列》 先锋小说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 兴起所谓先锋精神,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形成强烈的冲击。世纪翻新,中国文坛上,丛林般地生长起了一批先锋派青年作家。人们通常叫他们为新生代,他们近乎于改革开放的同代人。他们丝毫无意于挑战“专业作家” ,他们仅仅在挑战生活,挑战自我。他们没有经历过“英雄”的席卷,没有经受过“颂歌”的洗礼,他们用自己的脚走着自己的路 前期的有:格非的《褐色鸟群》;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作品;《筑路》、《白狗秋千架》、《球状闪电》、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相对来说后期的有: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我是少年酒坛子》;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等作品;北村的《逃亡者说》、《劫持者说》、《聒噪者说》、《孔成的生活》.[1]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池莉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和《凝眸》等。其中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是常常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这一小说连同《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也曾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每个五分。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

作业3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16.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1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无味巷》、《黄土高原》、《入川小记》等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秦腔》。 18.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19.张洁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发轫者之一。1980年前后发表的《挖荠菜》、《拣麦穗》等“大雁”系列的散文,大多是对作家童年的回忆,情感细腻。20.余秋雨出版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 B )。 A.格非 B.洪峰 C.苏童 D.余华 2.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C )。 A.《拉萨河的女神》B.《上下都很平坦》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 3.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A )。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姓名:CMM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比如指认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艾青、穆旦、赵树理、王蒙、张承志、王安忆等人为经典作家,他们的代表作为经典作品;从上世纪初到新世纪的几次文学转型为经典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体为经典文体,等等。 但是,这里的疑惑是,倘若不经过充分的反复的学术研究,怎么确定经典的身份?因为学术阐释恰是很重要很特别的选择接受机制和过程。其实,学科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就以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现代文学为例,许多作家作品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细致,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对上世纪4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现代话剧类型的丰富这一文学历史现象和文体创作现象的求证仅仅仰仗几位作家几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满的学科细节研究,对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经典性命题也无法显现。还有人着眼于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弊病,提出要发现新论题,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探讨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疏理教育史与文学史的线索,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考察古今文学的延传与变异等。由于经典命题蕴含深广,所以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既有可能深化学科研究,也有可能拓开新的学术空间;反过来,在一般性问题与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形成经典命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林语堂 C.冯至 D.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4.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6.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7.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 B.胡风 C.艾青 D.阿垅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9.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A.汪静之 B.胡适 C.朱自清 D.冰心10.《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