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的36225人次临床生化检验中出现误差

的156人次检验结果偏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率为0.43%,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药物中,多巴胺类、肾上腺素、抗凝剂、抗风湿药皆会对检

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患者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对检验结果产

生影响,为此检验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近期的服药情况,以保

证患者后期治疗的科学性。

【关键词】药物;临床生化检验;影响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263-01

临床疾病的诊治中,医生常常需借助生化检验来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及确定

用药方案。然而,在生化检验中,药物常常对检验指标产生巨大影响[1]。基于此,文章结合本院生化检验室检验指标情况,对药物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具体情况及处

理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进行了36255人次的临床生化检验,

根据生化检验误差统计结果,确定检验过程中因药物导致结果出现偏差的总计

156人次。

1.2 方法

针对因药物导致的生化检验出现偏差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

体方法是回顾患者的病例,同时询问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检

验项目进行确定,同时明确方式患者正在服用哪一种药物。将资料进行汇总,对

常用的影响生化检验经过的药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全面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本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中发现156人次影响,占比为0.43%,具体见表1。

表1 药物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偏差情况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生化检验在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2]。借助生化检验结果,常常可以为医护人员判断病情并且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

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为了保证诊治效果,在临床中就需要保证生化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

然而,最近几年,临床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因患者使用药物导致生化检验结果

异常的情况,这也使得医生常常出现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3]。药物使用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药物之间常常

会发生反应,这使得患者的指标经常会出现短暂的变化,这就会对检验结果产生

影响;第二,药物作用机体,药物药理作用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第三,

药物对血液检验的影响

药物对血液检验的影响 影响检验结果的常用药物包括:抗凝剂、降糖药、兴奋剂、激素、抗癫痫药、降压药、镇痛药、抗感染药及某些中药等,但影响的程度不一,而且有些药物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也不清楚。有的改变是因检验过程中化学反应被干扰;有的则反映特殊器官受损,如肝肾;有的病人代谢功能特殊,对某一化合物的形成或排出呈现加速或迟滞;其他如结合部位的竞争,降解酶的激发或抑制等。由于药物成分复杂,此资料仅供参考。 一、药物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一) 致贫血药物 1. 肯定能引起贫血的药物: (1) 抗生素类药物:氯霉素、甲氧苯青霉素、博来霉素、长效磺胺、磺胺嘧啶、有机砷类。 (2) 解热镇痛药: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氨基比林、安乃近、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3) 抗癌药:氮芥、阿糖胞苷、环磷酰胺、丙卡巴肼(甲基苄肼)、甲氨蝶呤、长春碱、长春新碱、白消安。 (4)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乙琥胺。 (5) 抗糖尿病药:甲苯磺丁脲。 (6) 抗甲状腺病药: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卡比马唑。 (7) 抗疟药:阿地平。 (8) 其他药物:氯丙嗪、甲丙氨酯、利眠宁、乙氨嗪苯、甲苯、三硝基甲苯。 2.可能引起贫血的药物 (1) 抗生素类: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 (2) 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 (3) 抗癫痫药:扑米酮(去氧苯比妥)、三甲双酮。 (4) 抗疟药:氯喹。 (二) 致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1.致白细胞生成减少的药物: (1)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消瘤芥、塞替派、白消安、乌拉坦、丙卡巴肼、多潘等。 (2) 有丝分裂抑制剂:长春碱、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等。 (3) 抗抑郁药:丙米嗪、地昔帕明(去甲丙米嗪)等。 (4) 利尿药:乙酰唑胺、氯噻嗪衍生物、依地尼酸(利尿酸)、汞剂等。 (5) 抗生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甲氧苄青霉素、链霉素、瑞斯托霉素、放线菌素K、两性霉素B等。 (6) 抗癫痫药:苯巴比妥、三甲双酮、乙琥胺等。 (7) 其他:氯苯那敏(扑尔敏)、二硝基苯酚、苯、砷等。 2.致白细胞破坏增加的药物 (1) 解热消炎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氨基比林、吲哚美辛、保秦松等。 (2) 抗生素:乙氧萘青霉素、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双氯西林、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吩(先锋霉素1)、氯霉素等。 (3) 抗心律失常及强心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地西洋(安定)、地高辛等。 (4) 抗疟药:奎宁、扑疟奎、辛可芬等。 (5) 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 (6) 其他:氯丙嗪、呋喃妥因、苯妥英钠、别嘌醇、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三) 能引起血小板计数变化的药物 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都能引起血小板减少。这些药物一般均先引起白细胞减少,继而使血小板减少,最后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这是由于白细胞的寿命为4天,血小板为9天,红细胞为120天。 (1) 致再生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及化学品:氮芥、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甲氧芳芥(甲氧基溶肉瘤素)、阿糖胞苷、硫唑嘌呤、甲氨蝶呤、6-硫鸟嘌呤、阿霉素、柔红霉素、苯、二甲苯、有机砷等。 (2) 引起骨髓再生不良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氯氮、氯丙嗪、甲巯咪唑、苯妥英钠、乙氧萘青霉素、乙琥胺、保泰松、吲哚美辛、氯苯那敏等。

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的36225人次临床生化检验中出现误差 的156人次检验结果偏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率为0.43%,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药物中,多巴胺类、肾上腺素、抗凝剂、抗风湿药皆会对检 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患者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对检验结果产 生影响,为此检验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近期的服药情况,以保 证患者后期治疗的科学性。 【关键词】药物;临床生化检验;影响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263-01 临床疾病的诊治中,医生常常需借助生化检验来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及确定 用药方案。然而,在生化检验中,药物常常对检验指标产生巨大影响[1]。基于此,文章结合本院生化检验室检验指标情况,对药物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具体情况及处 理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进行了36255人次的临床生化检验, 根据生化检验误差统计结果,确定检验过程中因药物导致结果出现偏差的总计 156人次。 1.2 方法 针对因药物导致的生化检验出现偏差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 体方法是回顾患者的病例,同时询问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检 验项目进行确定,同时明确方式患者正在服用哪一种药物。将资料进行汇总,对 常用的影响生化检验经过的药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全面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本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中发现156人次影响,占比为0.43%,具体见表1。 表1 药物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偏差情况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生化检验在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2]。借助生化检验结果,常常可以为医护人员判断病情并且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 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为了保证诊治效果,在临床中就需要保证生化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 然而,最近几年,临床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因患者使用药物导致生化检验结果 异常的情况,这也使得医生常常出现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3]。药物使用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药物之间常常 会发生反应,这使得患者的指标经常会出现短暂的变化,这就会对检验结果产生 影响;第二,药物作用机体,药物药理作用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第三,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研究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4-05-22T15:15:32.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7期供稿作者:陈淑香 [导读] 不同的处理措施会影响标本的生化指标,浑浊标本的检测结果明显异常。 陈淑香(普兰店市中医院辽宁大连 1162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提高检验结果和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研究输液、溶血、放置时间等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输液侧采集标本与非输液侧采集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溶血标本、浑浊标本与正常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后放置不同时间的标本之间生化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液后、溶血标本或浑浊标本、标本放置时间等都会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关键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11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abnormal results of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examination, improve the inspection results and accuracy. Methods: choose 2013 ~ June 2013 80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during December, the infusion, hemolysis and placing time, the influence of th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Results: intravenous infusion side specimens with the infusion side collecting specimens and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Hemolysis specimens, turbid specimens and the specimens of normal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Between different time for placement after collecting specimens of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infusion, hemolysis or turbid specimens, specimens were placed time and so 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Key words】 biochemical inspection The result accuracy Cause analysis 生化检验是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力参考证据,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治结果和生命健康,生化检验工作质量必须得到高效保证[1]。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和更新,多数生化指标均能通过全自动性的生化检测仪进行检测,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得到大幅度提高[2]。本文就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几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需采血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35~58岁,平均(46.8±1.2)岁。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研究方法与结果 2.1 输液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 80例患者中32例输液患者进行输液影响因素研究,分别于患者输液侧和非输液侧进行采集血样,分析K+与血糖水平,结果表明输液侧的K+浓度(22.5±2.1)mmol/L明显高于非输液侧K+浓度(5.7±1.5)mmol/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254,P<0.01);输液侧的血糖浓度(32.5±2.5)mmol/L明显高于非输液侧血糖浓度(15.1±5.2)mmol/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595,P<0.01)。所以说,由于输液药物的影响,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会发生很大波动,不利于检测结果的确定。 2.2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分别比较20例正常标本与20例溶血标本的生化检测结果差异,正常标本组K+浓度(6.1±1.9)mmol/L、CK浓度(12.6± 3.1)U/L、AST(95.5±10.5)U/L、LDH(179.2±11.8)U/L均明显低于溶血标本组K+浓度(8.6±2.6)mmol/L、CK浓度(52.8±8.6)U/L、AST(17 4.2±13.5)U/L、LDH(251.6±2 5.1)U/L,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以说,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严重偏离正常标本标准值。 2.3 浑浊对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分别比较25例正常标本与25例浑浊标本的Tn(肌蛋白吸光度)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浑浊标本组Tn(41.2± 3.1)mg/dl明显高于正常标本组Tn(3.5±1.1)m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3057,P<0.01)。所以说浑浊标本可使得Tn 生化检验结果提高。 2.4 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 80例患者采集血样后按放置时间分批进行检测,放置0.5h的检测结果中SaO2(12.1±1.2)kPa明显高于放置1h检测的SaO2(7.1±2.5)kPa、PaCO2(4.5±1.2)kPa明显低于放置1h检测的PaCO2(7.9±0.9)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标本采集因素①采集时间: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采血后的生化检验结果也会有差异,临床一般选择在患者空腹情况下清晨采血,降低结果误差。[3]②采集部位:多数医学检验者忽视采血部位的选择,输液患者要注意输液中的药物成分及溶媒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4]。 3.2 生理因素①饮食因素:采集标本前,若患者进食高蛋白或不饱和脂肪酸、饮酒等会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从而使得生化检验结果发生异常,误导医生对患者临床疾病的诊断。②妊娠影响:女性患者处在妊娠期时血容量升高导致血液被稀释,微量元素水平下降。加之妊娠期代谢旺盛也会造成生化检验结果发生异常。 3.3 标本处理因素不同的处理措施会影响标本的生化指标,浑浊标本的检测结果明显异常。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长短也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3.4 预防生化检验结果异常在日益更新的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广泛应用下,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仍不能忽视其他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同时,要加强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督促临床标本的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 沈华生.标本采集误差对血生化检验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45(23):133-136. [2] 龚建武.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4(4):120-124. [3] 杜秋香,郭洪海,李文静.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33(8):145-149. [4] 沙广群.对生化检验结果异常进行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4):361-362.

药物对检验结果地影响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一) 可能使粪便变色的药物 1.使粪便变白色的药物:抗酸剂(氢氧化铝等)。 2.使粪便变黄色或绿色的药物:蒽醌类(大黄等)、吲哚美辛(消炎痛)。 3.使粪便变粉红至红色或黑色(可能有肠出血)的药物:抗凝剂(华法林等)、保泰松类、水酸类。 4.使粪便变黑色的药物:铋制剂,如活性炭、亚铁盐、铁盐。 5.使粪便变红色的药物:利福平、恩波维胺(扑蛲灵)。 6.使粪便变泥土状、灰色的药物:钡剂。 (二) 能使尿液改变颜色的药物 1.使尿液变为黄色至红色或红棕色的药物:大黄、氯喹、呋喃妥因、吩噻嗪类、苯妥英钠、华法林、维生素B2、非那西丁、对氨基水酸、抗凝剂、肯同氯奎、呋喃唑酮、山梨醇铁、辛可芬、苯氮吡啶、苯茚二酮、酚酞、苯磺胺、伯氨奎、阿的平、核黄素、水酸、磺胺药等。 2.使尿液变为蓝绿色的药物:阿米替林、吲哚美辛、利福平、亚甲蓝、妥龙、氨苯蝶啶等。 3.使尿液变为黑褐色的药物:甲硝唑(灭滴灵)、左旋多巴、甲基多巴、奎宁及其衍生物等。 (三) 能使尿比重增加的药物 左旋糖酐、放射造影对比剂及蔗糖等。 二、对血液检验的影响 (一) 能引起贫血的药物 1. 肯定能引起贫血的药物: (1) 抗生素类药物:氯霉素、甲氧苯青霉素、博来霉素、长效磺胺、磺胺嘧啶、

有机砷类。 (2) 解热镇痛药: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氨基比林、安乃近、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3) 抗癌药:氮芥、阿糖胞苷、环磷酰胺、丙卡巴肼(甲基苄肼)、甲氨蝶呤、碱、新碱、白消安。 (4)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乙琥胺。 (5) 抗糖尿病药:甲苯磺丁脲。 抗甲状腺病药: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卡比马唑。 (7) 抗疟药:阿地平。 其他药物:氯丙嗪、甲丙氨酯、利眠宁、乙氨嗪苯、甲苯、三硝基甲苯。 2.可能引起贫血的药物 (1) 抗生素类: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 (2) 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 (3) 抗癫痫药:扑米酮(去氧苯比妥)、三甲双酮。 (4) 抗疟药:氯喹。 (二) 致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1.致白细胞生成减少的药物: (1)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消瘤芥、塞替派、白消安、乌拉坦、丙卡巴肼、多等。 (2) 有丝***抑制剂:碱、新碱、秋水仙碱等。 (3) 抗抑郁药:丙米嗪、地昔帕明(去甲丙米嗪)等。 (4) 利尿药:乙酰唑胺、氯噻嗪衍生物、依地尼酸(利尿酸)、汞剂等。 (5)抗生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甲氧苄青霉素、链霉素、瑞斯托霉素、放线菌素K、两性霉素B等。 抗癫痫药:苯巴比妥、三甲双酮、乙琥胺等。 (7) 其他:氯苯那敏(扑尔敏)、二硝基苯酚、苯、砷等。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少明胡军华 生化检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同时检测方法学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但分析过程之外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 常见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生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的因素、标本处理的因素及标本状态因素等。本文对引起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分析前因素进行了阐述。 1.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理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类型。主要有年龄、性别、运动、情绪、体位改变、生活方式、妊娠、季节变化、海拔高度、生理性波动等,现分述如下: 年龄: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增加,因此生长期儿童的ALP的活性比健康成人要高3倍左右;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比正常成人高;年龄还可以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人体肌酐清除率每隔十年有所减少。这些实例都说明了年龄的变化会影响到某些生化检验的结果,因而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性别:不同性别其体内的性腺激素水平不同,并且生育期女性的性腺激素水平还随其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明显变化;此外和肌肉代谢有关的分析项目如Cre和肌酸激酶,其血清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对于这些有性别差异的项需要针对不同的性别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可以明显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暂时的变化的是血清游离脂肪酸迅速下降后继而上升,丙酮酸和乳酸亦接着升高;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的升高;磷酸肌酸分解增多,导致血清Cre、磷

溶血对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观察

溶血对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溶血反应对干式多层复合薄膜化学(干化学生化)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70例正常成人血液标本施行模拟溶血,并于溶血前后分别检测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UA(尿酸)、UREA(尿素)、CREA(肌酐)、CH(胆固醇)、TG(甘油三酯)、ALB(白蛋白)、TP(总蛋白)以及GLU(葡萄糖)11项生化项目,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ST、ALT、LDH、CK溶血后较溶血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溶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有着重要的干扰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关键词] 溶血;干化学生化检验;影响 干化学是干式多层复合薄膜化学的简称,随着医学化学检验的进步,该分析方法以其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工作编排灵活等优点[1]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是,血细胞的一些组分会由于溶血而释放入血浆或血清中[2],导致检验结果改变。本研究对70例血样模拟溶血,检验溶血前后9项生化项目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随机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血液标本70份,该人群无肝肾心肺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正在服用药物者,均为空腹抽血,标本血清无肉眼可见的黄疸、脂血和溶血。抽血工作由操作熟练医师完成。 1.2 仪器使用日本东京医疗TMS1024i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 1.3 试剂由上海美生公司提供,同一标本确保使用同一批号的试剂。 1.4 研究方法将取得的70份血清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UA(尿酸)、UREA(尿素)、CREA(肌酐)、CH(胆固醇)、TG(甘油三酯)、ALB(白蛋白)、TP(总蛋白)以及GLU(葡萄糖)11项生化项目。 模拟临床常见溶血现象,使用竹签轻轻搅拌试管中的血块,以离心后仍然成肉眼可见红色(Hb>5g/L)为发生溶血反应。将此标本在1h内再次进行上述11项生化检测,并与之前结果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例患者溶血前后生化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170例患者溶血前后生化检测结果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影响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影响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脂质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的疾病。而高脂血症会对各种生化检验项目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这一直是困扰生化检验项目的一个重大难题,如果不及时消除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那么生化检测的结果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间接的造成生化样本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难题。 高脂血标本之所以对生化检验产生干扰,主要是因为脂血中的乳糜颗粒会引起脂浊现象的产生,而脂浊是一种悬浮颗粒,易导致光线的散射,使标本看起来十分浑浊,会对生化检测的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高脂血样本的浊度很高,对测量仪器的本底有很高要求,导致生化检测过程中吸光度的变化超出了仪器的检测范围,致使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大大的降低。对于轻中度脂浊的血清,我们不需要对标本进行特殊的处理,仅仅采用测试的方法就可以消除脂浊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如一点终点法、两点终点法、双波长法等,但是对于一些脂浊较重的血清,即使采用了以上办法,也无法消除脂浊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必须预先对样本进行处理,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高速离心法 采取高脂血标本后,将其加盖密封,然后采用高速离心的方法,血清经高速离心后可分为上下两层,取其下层清液进行测定,这样能明显的降低脂浊对ALT、TP.AST.GGT.CR等测定结果的干扰。该方法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一些中小医疗机构不具备采用该方法的条件,极大程度的限制了此种方法的推广使用。 2、干化学法 干化学分析法主要采用干化学分析仪进行生化检测,干化学分析仪主要采用Kubel-ka-Munk为理论基础的固相试剂技术,主要是利用离子选择电极的差示电位法和反射光度法等进行检测。当血清通过检测仪器中的多层薄膜的固相时,脂浊、血细胞等物质可被拦截下来,此种方法可完全消除脂浊对生化测定结果的影响。 3、标本冷藏法 将从高脂血标本中取上层清液放置在冰箱中进行保存,冰箱的温度要控制在1-9℃之间,在冰箱中静置一天后即可取出进行生化测定,就能有效的降低脂浊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4、生理盐水稀释法 在生化检测前先对高脂血样本进行手工稀释,然后再将样本放到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进行检测,当测定结果出来后再乘以稀释倍数。此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脂浊对生化测定的影响,测定结果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5、乙醚提取法 首先在高脂血标本中加入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乙醚,然后对标本进行震荡摇匀,将高脂血样本中的甘油三酯抽取出来。采用此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排除脂浊对生化检测的干扰,但是由于标本中加入了其他化学物质,会对部分生化检测项目的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 / 1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绝不能掉以轻心简单认定检验报告有误,应小心求证以得到正确的解释。另外尚有一些饮食、生理现象、标本处置不当、药物因素,也会造成判读的偏差。影响检验结果的疾病外因素如下。 (一)饮食因素 1、必须空腹(通常指禁食8~10小时,其间只允许喝白开水)的检验项目如:血糖、血脂、铁(Fe)、总铁结合力(TIBC)、转肽酶(GTT/GGT)、胆汁酸(BileAcid)、胰岛素等。其它血清学检验如需血清澄清最好空腹:如各种病毒抗体等。 2、空腹超过48小时可能会造成胆红素(BIL)两倍以上的增加,而血糖、白蛋白(ALB)、补体 (ComplementC3)及转铁蛋白(Transferrin)下降。 3、餐后立即抽血,造成高K 低P,混浊的血清其胆红素(BlL)、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增高,有可能造成 UA、BUN 降低。 高蛋白饮食者,其BUN、UA升高,而高嘌呤食物影响的是 UA增高。 高嘌呤食物如下: 4.1 畜肉类:肝、肠、胃、胰等动物内脏及其所制的浓汤汁。 4.2 水产品:鱼类(带鱼、鲳鱼、凤尾鱼、海鳗、沙丁鱼、鲭鱼、鲨鱼等海鱼及鱼皮、鱼卵、鱼干等)贝壳类(蛤蜊、淡菜、干贝等)虾类(海虾、虾米、海参等)。 4.3 豆类和菌藻类:黄豆、扁豆、紫菜、香菇等 4.4 其它:酵母粉,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等 5、口服避孕药使T4(RlA)、TG、ALT、Fe、GGT升高,ALB低等.可影响的检验报告据称有100多项。 6、酒精可导致检验结果立即上升的有:UA、乳酸(Lactate);嗜酒者的影响如:GGT、ALT、TG,成瘾者甚至影响其它如:BlL、AST、ALP。 (二)生理因素 1、怀孕造成AFP、AMY、CHO、TG偏高,BUN、NA、ALB偏低。 2、剧烈运动后,CK、CREA、BUN、UA、WBC、K+、BlL、乳酸(LAC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会升高。运动员的LDH、BUN 较高。长期的运动促使HDL—C、LACT等升高。 3、采血部位、姿势和止血带的使用 3.1 采血时要避开水肿、破损部位,应“一针见血”,防止组织损伤,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针管;如果采血过慢或不顺利,可能激活凝血系统.使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血小板假性减低。输液病人应在输液装置的对侧胳膊采血,避免血液被稀释。决不能在输液装置的近心端采血。 3.2 姿势影响结果。卧姿、坐姿或站姿,由于造成静脉承受压力不同,会造成影响(站姿较高)如:TP、ALB、Ca、HCT、ALT、Fe、CHO及尿中儿茶酚胺。测血中儿茶酚胺时,采血前一周,应避免抽烟,食用核桃、香蕉及肾上腺素类药物等;保持平静勿使其受压力、兴奋等情绪变化.仰卧三十分钟后抽血。

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最新资料推荐------------------------------------------------------ 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邵魁巍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邮编: 150100 摘要: 目的: 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对 2019年 05 月到 2019 年 05 月在医院检验科进行常规升华检验的 10256 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使用国外先进的生化定制多项3 水平质控品在检验之前、之中、之后对质控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 结果: 84 例在复核之后产生 10%以上的偏差,占据总体的 0.82%,检验之前的不良事件是出现检验结果偏差的关键因素,占总体偏差的78.57%,患者因素和标本处理不当占据总体偏差的39.39%与36.36%,原因不明溶血和标本采集方法不合理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在检验中仪器故障比例为46.67%,试剂过期或者失效占33.33%,定标品或者定标曲线过期占 20%。 检验完成后的影响因素是审核不及时、不细致。 结论: 在临床常规升华检验的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 1 / 6

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构的不准确,尤其是患者因素、标本采集方法不合理和处理不正确这几种因素,相关护士一定要注意。 关键词: 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引言: 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其能够为临床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所以,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临床有着密切的联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能够对医生在对患者诊断的过程中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检验结果不但是医生诊断的根据,其也是对医疗过程进行具体记录的关键资料。 虽然临床生化检验的方式和方法都在不断的提高着,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因此,相关医护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随机抽取生化常规检测 10256 例次,检测样本来源均为医院 2019 年 05 月到2019 年 05 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 6372 例,女 3884 例;患者年龄 19-88 岁,平均年龄 40.5 岁;心血管疾病患者 1772 例,内分泌疾病患者 2571 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627 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1447 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1633 例,普通外科疾病患者 1035 例,骨科疾病患者 718 例,心胸外科患者 423 例。 剔除交叉病例。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5-07-01T14:53:43.3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刘付湘 [导读] 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临床常规检查的方式,受到各个医院的重视。 刘付湘 (山东金岭铁矿医院检验科 255081)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将同一位患者的两次检验标本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结果: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都会直接对患者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受到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当中,需要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规范患者生化检验的样本采送,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他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生化检验;检验结果异常;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273-01 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临床常规检查的方式,受到各个医院的重视。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将同一位患者的两次检验标本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结合临床实践生化检验结果,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对临床生化检验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以下为本次临床诊断研究的具体内容。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次临床生化检验主要采用日本古野400 全自动分析仪进行临床生化指标的检验。 1.2 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将同一位患者的两次检验标本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采用KCI、10% 葡萄糖对患者进行输液,样本采集方法为异面采血或者同侧采血,采血的时间不能等同于检测等候的时间,将正常的标本和混浊的标本以及溶血的标本分别进行检验[1]。 2. 结果 2.1 标本混浊影响 混浊标本:Tn44mg/dl;Tn2.2mg/dll;经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浊的状态中,会增加肌钙蛋白对光的吸收程度,使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差。 2.2 标本溶血影响 正常标本LDH 176 U/L,AST 97U/L,K+5mmol/L。溶血标本LDH 985 U/L,AST 288 U/L,CK 152 U/L,K+9mmol/L。结果显示,溶血标本和正常的标本溶血标本中黄疸、溶血和脂血较为严重,能够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 2.3 采血后候查时间及温度不当的影响 在对患者采血后30 分钟内,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PaC024.6~6.1 kPa,pH 值7.3~7.4,Sa02 12~14kPa 。在对患者采血后60分钟后对样本进行检测,PaC02 7.6~10.1 kPa,pH 值7.2~7.3,Sa0228~11kPa 。由结果可知,采血后等待的时间越长,那么检验结果所出现的偏差也会越大。 3. 讨论 生化检验即为借助生物或化学的方式来对人体进行检查,生化检查主要包含肝功能检查、血脂检查以及空腹血糖检查、肾功能检查、肌酸肌酶检查等等,对于人体各项身体功能的检验具有重要的影响[2-3]。 生化检验对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临床常规检查的方式,受到各个医院的重视。但是当前很多医院存在生化检验结果不同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生化检验结果受到了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生化检验中,护士的工作不够细致,对正在输液的患者进行输液管侧样本抽取,则会使所采集的样本掺杂药物,使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使得患者的治疗工作出现了一定的误差。另外在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结束之后,样本的及时送达时间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化检验的结果,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生化检验方法和生化检验结果偏差问题的认识,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规范生化检验的方法和流程,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5]。 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将同一位患者的两次检验标本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采用KCI、10% 葡萄糖对患者进行输液,样本采集方法为异面采血或者同侧采血,采血的时间不能等同于检测等候的时间,将正常的标本和混浊的标本以及溶血的标本分别进行检验。结合本次生化检验结果异常问题分析可以看出,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受到标本混浊的影响、标本溶血的影响和采血后候查时间及温度不当的影响。经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浊的状态中,会增加肌钙蛋白对光的吸收程度,使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差。溶血标本和正常的标本溶血标本中黄疸、溶血和脂血较为严重,能够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在对患者采血后30分钟内,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PaC02 4.6~6.1kPa,pH 值7.3~7.4,Sa02 12~14kPa 。在对患者采血后60 分钟后对样本进行检测,PaC02 7.6~10.1 kPa,pH 值7.2~7.3,Sa02 28~11kPa。由结果可知,采血后等待的时间越长,那么检验结果所出现的偏差也会越大。 在本次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中,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都会直接对患者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受到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当中,需要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规范患者生化检验的样本采送,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他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殷文正. 浅议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反应曲线发生异常的原因[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14-15. [2] 陆杨光. 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4):507-508.

溶血会影响哪些检测结果

溶血会影响哪些检验结果 检验人都知道,在标本采集、处理过程中,红细胞破坏造成溶血。原因有很多,包括采血不顺、压脉带过紧、抗凝血混匀用力过猛、离心破管等等。溶血会影响部分检验结果。在此,我查阅文献,汇总一下,与大家分享。 一、生化项目 (1)结果偏高的项目 溶血对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最大,可使测定值升高达100-180;其次是肌酸激酶(CK),高达约69倍;;再次,是血清磷(P)和钾(K),前者为50倍,后者为20-30倍。还有谷草转氨酶(AST),10-30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倍;谷丙转氨酶(ALT),7倍。其他受到影响但影响程度尚不明确的有钠(Na),镁(Mg),铁(Fe),氯化物(CL),总蛋白(TP),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低密度脂蛋白(LDH)等。 (2)结果偏低的项目 溶血导致某些项目的测定结果偏高外,还可导致有的项目值偏低。如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3)影响不大的项目 多种文献报道显示,白蛋白(Alb)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受溶血的影响不大。 二、凝血项目 溶血标本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要比不溶血的标本测定值分别升高约7.22%和26.26%;血浆纤维蛋白原(Fg)则降低约9.88%。溶血后结果的改变与溶血程度无明显比例关系。促凝血检测结果受溶血因素影响,但不随溶血程度的增加而成简单的线性改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升高约8.48%,但也有人认为溶血对此项目影响不大。

三、免疫项目 在免疫项目检测中,溶血对化学发光法或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所检测的项目的影响报道较多。其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最大,可使结果升高达到20倍。其次,对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T3(FT3)、游离T4(FT4)、心肌肌钙蛋白I(cTn)、肌红蛋白(MYO)也有一定影响。再者,有研究显示,溶血本身对胰岛素水平影响不大,但由于红细胞内含有胰岛素降解酶,溶血后该酶释放,随着溶血时间的延长,胰岛素不断降解,从而导致浓度降低。对于ELISA方法的影响,有研究认为HIV抗体检测实验中,溶血可造成约3.75%的标本出现假阳性。 溶血对有些项目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例如血钙(Ca)、尿素氮(BUN)、肌酐(CR)、碱性磷酸酶(ALP)、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这可能与检测方法不容有关,也可能与试验标本的溶血程度有关。 总之,作为检验人,我们要明确受溶血影响的检验项目,在实际工作中注意观察标本质量,以避免给临床提供不可靠的的实验室数据。同时,溶血对部分项目的影响尚不明确,我们不妨继续研究,提供数据以供同仁参考。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临床检验是整个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检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于采血后1H、3H\6h对检测项目进行测定,做好记录。结果如果以采血1h测定的结果为基准,本次研究检测结果表明血液标本放置3h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的项目有GLU(血糖);血流标本放置6h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的项目有GLU(血糖)、BUN(尿素氮)、TBIL(总胆红素);结论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治意义重大,而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是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所以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耽误时间导致的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途径 患者在入院诊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检验以反映所患疾病的具体信息,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检验结果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还是记录医疗过程和效果的重要资料,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其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1]。检验科学验科学的大力发展,检测技术不断的完善,都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实际上检验结果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检验结果失真造成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为减少这些矛盾啊的发生,确保诊疗工作的有效进行,必须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来探讨医护人员如何提供提高检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80例不同年龄患者(男女各40例)的血液标本,分别对1、3、6h的15项生化项目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1小时的检验结果为基准来判断后面两个时间段血液生化检验的差异。 1.2仪器与方法用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生产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简称促凝管),对80例门诊患者进行静脉采血5cm,并分别记录采血时间。生化分析仪是采用了日本生产的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是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和质控血清及校准品。 将门诊采集的80份血液标本放置20min后,用离心机以3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质控血清及校准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对15项生化项目进行校准及质控,使每一项质控项目均在(±1S)范围内。于采血时间1h,分别对各标本进行生化项目测定,做好记录,然后将各标本加盖后放置4℃冰箱储存。再分别于相应的3h、6h对15项项目上机测定,并做好记录。 2结果

生化常见异常结果及原因分析-检验科日常培训

生化常见异常结果及原因分析 检验科 反应曲线波动、跳动 一、几乎所有反应曲线跳动 电源接地不良:主电源接地不良、光电盒接地不良; 反应盘进水:真空泵压力密封圈磨损、真空泵电源接触不良、管接头处漏气、管路漏气、吸废液钢管堵塞、单向阀坏、比色杯破裂; 搅拌杆不搅拌:搅拌电机坏、搅拌电机线接触不良、搅拌杆顶住比色杯底; 光路歪:灯泡装歪、比色杯装歪、温控锅装歪、透镜装歪; 试剂加入异常:试剂针堵塞、试剂注射器脱落、试剂针接头处脱落、快速接头脱落; 一次性比色杯不干净; 阳光直射反应光电系统; 外界干扰因素:如发动机,电钻等。 二、只有个别波长反应曲线跳动 电源接地不良:主电源接地不良、光电盒接地不良。 三、只有个别项目反应曲线跳动 试剂异常:试剂变混浊、变色或试剂放错位置; 试剂经搅拌后起较多气泡,挡住光路。 反应曲线异常 一、几乎所有反应曲线形状正确,反应曲线平稳,但基本无反应 样本未加入:样本针堵塞、样本注射器脱落、样本针接头处脱落、快速接头脱落。 二、个别项目反应曲线形状正确,反应曲线平稳,但基本无反应 第二试剂未加入:第二试剂放错位置 三、个别项目反应曲线形状改变,但反应曲线平稳 试剂加入异常:试剂盘固定销钉脱落、试剂注射器漏气。 四、个别项目反应曲线形状改变,剧烈上升或下降,反应曲线或平稳,或小幅波动 试剂异常:试剂性能差或失效,最易发生在ALP、GGT、AMY等项目上。 五、个别测试反应曲线形状改变,剧烈上升或下降,但反应曲线平稳 试剂间交叉污染:最易发生在TG、TC、Glu和Bun等项目上; 样本异常:样本中含有某些药物或干扰成分,最易发生在TB、DB等项目上。

毒品检测中如何更好的应对药物的影响

毒品检测中如何更好的应对药物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检验也在不断的更新,临床检验对临床诊断的影响越来越大,故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医师和检验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除了饮食、标本采集、实验方法等外,药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许多药物由于其药理学或毒理学的影响,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方面的复杂变化(这些变化并非原发病所致),从而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另一些药物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可与检验试剂起反应,从而干扰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或多种无法解释的结果。这不仅影响了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会使医师诊断困难,贻误病情和治疗,严重者危及生命。 特别是某些药物,对临床检验干扰的时间可长达几天、几月甚至几年,如使用"碘油"作X线造影剂后,因碘的半衰期特别长,故其在体内的残留量对甲状腺功能检验产生"假阳性"的时间可长达数年。 所以,了解和研究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供临床更科学、更准确地解释和判断检验结果,对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检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 药物对检验医学结果的影响 1.1 抗菌药物一些碘胺类药物和青霉素等抗生素能增加血液中尿酸浓度;常误报做“痛风阳性”服碘胺后,尿胆原检查出现混浊,影响结果的判断。用碘基水杨酸法测尿蛋白时,头孢类、丁胺卡那霉素、黄胺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可使尿蛋白呈假阳性。一些药物如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使白细胞减少,退热的药物如瑞芝清,能使白细胞数严重降低。 1.2 镇痛消炎药物比如吗啡、可待因、杜冷丁、平痛新和消炎痛等药物,能使总胆管开口处的奥迪括约肌痉挛,而导致出血、尿中的淀粉酶会明显升高,在用药后3~4h影响最大,24h后消失。 1.3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导致血脂、血糖代谢障碍,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减少。水、钠潴留和低血钾症及血钙、血磷偏低,且血糖明显升高,临床上常误诊为糖尿病。 1.4 利尿剂利尿剂可导致低血钾、低血容量、低氯,长期使用后可出现氮质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1.5 抗癌药物多种抗癌药物对人体的造血系统有毒性作用。抗癌药对造血系统有抑制和毒害作用,可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以及肝功能的改变,并使葡萄糖耐量试验降低、血脂出现异常变化等等。 1.6 抗糖尿病药:胰岛素使用后会出现低血糖症,这已为大家所熟知。其它抗糖尿病药(如D-860、氯磺丙脲等),可损害肝功能,使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出现黄疸,血细胞减少等。 1.7 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大仑丁)因抑制叶酸的吸收,常见巨细胞性贫血。因轻度抑制骨髓,故使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卡马西平可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1.8 是检验结果着色的药物;主要要为药物使尿液染色,从而干扰比色测定和荧光分析的测定结果。如服利福平后尿呈橙红色;服维生素B2、黄连素和阿的平等使尿呈黄色;服苯琥珀后尿呈桔红色;服氨苯喋啶后使尿呈绿蓝色,并有蓝色荧光。许多药物对大便的色泽也产生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