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情感教育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95564.html,

审美情感教育初探

作者:杨道江

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10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的工具性被推上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人文性被遗忘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随着“大语文”概念的提出,课程改革的实施,属于语文深层的心理、情感教育被逐步重视,而本应培养的审美素质则少有人提及。本文旨在探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供我们解读的课堂教学文本发挥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情感是人们感受内心和表现内心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应该作为教学的根本内容。中学生素质重要的培养阶段,应该特别注重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教育应用进来,在课堂上挖掘出作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情感的形成前提

一位智者曾说过:“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篇构思精巧,散发着自然,人性之光的例文宛如思想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有多少能被我们感知,还有待于我们的挖掘与发现,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他们审美素质的前提,学生立场变化快,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形,首先应培养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这是授课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曾在此基础上作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祥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事实证明我的猜测对了。学生制成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有些别致的竟然画上了水墨山水,用竖行题诗,意境幽远,境界开阔。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有不经意间达到了。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营造出情感教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处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并且保持愉悦的心情,这些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够被激发出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为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特定情感的表达,所以老师在教授课程前,需要抓住本篇文章的情感特征,通过精巧的设计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诵读可以让读者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