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流速动继电器检验标准

油流速动继电器检验标准

油流速动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保护油电变压器的装置。检验油流速动继电器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继电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划痕、变形等损坏。

2. 功能检查:测量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和动作时间,确保继电器能够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动作。

3. 灵敏度检查:通过向继电器施加不同强度的油流,检测继电器的触发阈值,确定其灵敏度是否符合要求。

4. 稳定性检查:在规定的工作电压和工作时间下,检测继电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长期正常工作能力。

5. 防护性能检查:检测继电器的防护性能,包括防尘、防水、防震等能力。

6. 耐压测试:在规定的电压下,对继电器进行耐压测试,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绝缘性能。

7. 环境适应性检查:将继电器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条件下,检测其工作状态和适应性。

以上是一般的检验标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应

用和供应商而有所不同。在进行油流速动继电器的检验时,应参考产品说明书和相关的标准文件,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40—94 8050 25 -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 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 3.1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 2.5~4.0mm 范围内。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 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 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 ,否则应进行调整。 4 继电器特性试验 4.1 密封性能试验 继电器充满变压器油,在常温下加压至0.15MPa 、稳压20min 后,检查放气阀、波纹管、

热继电器检验标准

7.2.1.5电流继电器和脱扣器的动作范围 7.2.1.5.1延时过载继电器各极通电时的动作范围 按如下要求进行试验时,除非周围空气温度另有规定,继电器应符合表3的要求: a.通常装在外壳内的过载继电器或起动器,周围空气温度对应于表3规定值,在A倍整定电流时,从冷态开始在2 h内不脱扣,但是当过载继电器接线端子在试验电流下小于2 h 就已达到热平衡时,则试验验所需时间可取为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 b. 当电流接着上升到B倍整定电流时,应在2 h内脱扣; c. 对于脱扣级别为10A级的过载继电器,在整定电流下达到热平衡后,开始通以C 倍整定电流,应在2 min内脱扣; d. 对于脱扣级别为10,20和30级的过载继电器,在该整定电流下达到热平衡后,开始通C倍整定电流,应分别在4、8和12 min内脱扣; e. 从冷态开始,脱扣器在D倍整定电流下,对应相应脱扣级别的脱扣器应在表2给出的极限值内脱扣。 对电流整定值可调的过载继电器,动作极限值对于继电器承载相应最大整定电流和承载相应最小整定电流均应适用。 对于无补偿的过载继电器,其电流倍数/周围空气温度特性应不大于1.2%/K。 注:1. 2%/K是PVC绝缘导体的配合特性。 如果过载继电器符合表3中在+20℃栏下的有关要求,且在其他温度下也在图7所示范围以内,则认为该过载继电器是有温度补偿的。 7.2.1.5.2三极热过载继电器两极通电时动作范围 装在外壳内的过载继电器或起动器应在外壳内试验。对于三极通电的继电器,在表4规定的周围空气温度下,从冷态开始通以A倍整定电流,在2 h内应不脱扣。 紧接着当两极的电流值(对于断相保护继电器,应通以较大的电流)增加到B倍整定电流且第三极不通电时,应在2 h内脱扣。 上述极限值适用于各级所有不同组合的情况。 对整定值可调的热过载继电器,其特性对于继电器承载相应最大整定电流和承载相应最小整电流均应适用。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南方电网)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 0008—2004 继电保护及安全 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2004-03-01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颁发《变电运行 管理标准》等十二项生产标准的通知 南方电网生[2004]3号 超高压输变电公司、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各子公司: 为规范公司系统的安全生产行为,开展公司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公司组织编制完成了《变电运行管理标准》等十二项生产标准,并经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通过,现予以颁布,自二○○四年六月一日起执行。请各单位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1. 《变电运行管理标准》 2. 《架空线路及电缆运行管理标准》 3. 《发电运行管理标准》 4. 《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5. 《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 6. 《发电厂安健环设施标准》 7.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 8.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 9. 《电气操作导则》 10.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12. 《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南方电网公司筹备组(代章) 二OO四年二月十九日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4 检验种类及周期 5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6 检验仪器仪表的基本要求 7 试验回路接线的基本要求 8 外部检查 9 有关回路的绝缘检验 10 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回路检验 11 断路器、隔离开关传动装置及有关二次回路的检验 12 有关操作信号设备及其回路的检验 13 逆变电源的检验 14 装置用高频通道及光纤通道的检验 15 整定试验要求 16 整组试验 17 用一次电流及工作电压的检验 18 投入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附录A(规范性附录)各种功能继电器的全检、部检项目 附录B(规范性附录)各种继电保护成套装置的全检、部检项目 附录C(规范性附录)各类安全自动装置的全检、部检项目 附录D(规范性附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保护信息采集系统的全检、部检项目 前言 为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成为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企业,实现南方电网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目标,确保南方电网连续、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科学地建立和健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体系,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以《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0)及《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 800—2001)为基础。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之尧、陈济军、韦恒、吴伟明、吴国沛、詹勤辉、王黔、侯君、赵曼勇、蒋琨。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发电、输电、变电及系统运行维护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 检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 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通知 (87)水电电生字第108号 现正式颁发《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自1988年1月起执行。原电力工业部1958年颁发的《继电保护及系统自动装置检验条例》同时停止执行。 各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贯彻本条例,并创造条件配备所需的试验设施。在执行本规程中,如有问题或意见,请随时告部。 1987年11月26日 1 检验种类及期限 所有继电保护装置与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及其回路接线(以后简称装置),必须按本条例的要求进行检验,以确定装置的元件是否良好,回路接线、定值及特性等是否正确。 1.1 检验分为三种: 1.1.1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 1.1.2 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1.1.3 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验)。 1.1.4 对新型的装置(指未经部级鉴定的产品),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并经网(省)局继电保护运行部门审查,其技术性能满足电网安全要求时,才能在系统中试用(投入跳闸)。 1.2 定期检验分为三种: 1.2.1 全部检验。 1.2.2 部分检验。 1.2.3 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1.3 补充检验分为四种: 1.3.1 装置改造后的检验。 1.3.2 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 1.3.3 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 1.3.4 事故后检验。 1.4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在下列情况时进行: 1.4.1 当新装的一次设备投入运行时。 1.4.2 当在现有的一次设备上投入新安装的装置时。 1.4.3 当对运行中的装置进行较大的更改或增设新的回路时,其检验范围由基层局、厂继电保护机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对由网(省)局管辖的装置,其检验范围应事先征得网(省)局继电保护机构同意。 未按本条例的要求进行检验的新安装的及经过改造的装置禁止投入运行。 由于制造质量不良,不能满足检验要求的装置,原则上应由制造厂负责解决,

瓦斯继电器试验标准

瓦斯继电器校验台作业标准 一、作业前的准备 (一)人员配置:2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二)工器具:瓦斯继电器校验台,扳手,空气泵,Ф25、Ф50口径转接器、密封垫、被校继电器 二、试验标准 1容积试验 将瓦斯继电器放在实验台上固定,在校验台模拟的变压器运行环境中,通过瓦斯继电器气嘴给瓦斯继电器注入气体,通过采集外排的油的容积实时转换为气体的体积。通过检测可得出轻瓦斯触点导通时的气体容积值,轻瓦斯定值一般为250mm~300mm ,若轻瓦斯不满足要求,可以调节开口杯背后的重锤改变开口杯的平衡来满足需求。 2 流速试验 在校验台模拟的变压器运行环境中,通过变频器控制油泵匀速给油加速,当油流速值为整定值时,冲击瓦斯继电器挡板吸合,此时重瓦斯触点导通。重瓦斯定值一般为0.7~1.2m/s,若重瓦斯不满足要求,可以通过调节指针弹簧改变档板的强度来满足需求。 继电器流速整定范围 变压器容量(kVA) 继电器型 号 连接管内径 (mm) 冷却方 式 动作流速整定值 (m/s) 1000及以下QJ-50 φ50 自然或 风冷 0.7~0.8 1000~7500 QJ-50 φ50 自然或 风冷 0.8~1.0 7500~10000 QJ-80 φ80 自然或 风冷 0.7~0.8 10000以上QJ-80 φ80 自然或 风冷 0.8~1.0 200000以下QJ-80 φ80 强迫油 循环 1.0~1.2

200000及以上QJ-80 φ80 强迫油 循环 1.2~1.3 500kV变压器QJ-80 φ80 强迫油 循环 1.3~1.4 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 开关用) QJ-25 φ25 1.0 3密封试验 在校验台模拟的变压器运行环境中,通过给密封的瓦斯继电器管道注入压力值为 0.20MPa的压力,保持该压力20分钟,检查继电器表面是否有油渗漏。 三、操作步骤 1.1 首次使用该校验台请先往油箱中加满变压器油。 1.2 安装瓦斯继电器 该校验台自身口径为Ф80,但同时配有Ф25、Ф50口径转接器,若需测试QJ-25、QJ50型继电器,只需安装前加装不同口径变头,然后放置气体继电器,使气体继电器箭头方向指向活动端。 注意:安装时对接处请加密封垫,以确保操作安全和测试准确! 1.3操作步骤: 1.点击,打开用户手册; 2.在控制主界面点击试验选择框(默认系统初始化),选择各需要执行的测量操作; 3.点击,进行手动与自动执行各测量内容切换; 4.点击,查看数据库中测量数据; 5.点击,保存目前测量数据并打印; 6.点击,停止瓦斯(气体)继电器校验程序运行。 1)系统初始化操作步骤: 1.点击,清除管路中的气体和油,再次点击 结束该进程; 2.点击,观察排气管中有油流出时,再次点击结束该进程;

(完整版)DLT99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接线(以下简称装置)检验的周期、内容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网企业、并网运行发电企业及用户负责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单位。有关规划设计、研究制造、安装调试单位及部门均应遵守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3 总则 3.1 本标准是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在检验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3.2 本标准中的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是指在电力网中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运行时,为确保电网安全与稳定运行,起控制作用的自动装置,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自动切负荷、低频和低压自动减载、电厂事故减出力、切机等。 3.3 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及线路的微机型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必须按照本标准进行检验。对于其他电压等级或非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可参照执行。 3.4 各级继电保护管理及运行维护部门,应根据当地电网具体情况并结合一次设备的检修合理地安排年、季、月的保护装置检验计划。相关调度部门应予支持配合,并作统筹安排。 3.5 装置检验工作应制定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及实施方案,其内容应符合本标准。 3.6 检验用仪器、仪表的准确级及技术特性应符合要求,并应定期校验。 3.7 微机型装置的检验,应充分利用其“自检”功能,着重检验“自检”功能无法检测的项目。 4 检验种类及周期 4.1 检验种类 检验分为三种: a)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 b) 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c) 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验)。 4.1.1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在下列情况进行: a) 当新安装的一次设备投入运行时; b) 当在现有的一次设备上投入新安装的装置时。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现场检验规程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现场检查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根据部颁《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查条例》,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1.2所有继电保护装置与安全自动装置必须分别按照部、司颁发的《保护继电器检查》,执行。 1.3定期检查周期 所有装置(涉及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每年进行一次部分检查;每五年进行一次所有检查。 变压器瓦斯保护装置,每年进行一次部分检查,每五年进行一次所有检查(可用替换继电器的方法)。 操作信号回路中的设备,结合所属装置的检查进行。 回路绝缘实验每年进行一次绝缘耐压实验。 1.4在一般情况下,定期检查在下列时期并尽也许配合一次设备停电期间内进行。 1.4.1 35KV线路,10KV线路保护在雷雨季节前。 发电机,变压器的装置在一次设备检修期间。 其它装置的检查分派在全年中。 1.5如有下列情况应进行补充检查。 装置改造。 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 运营中发现异常情况。 事故 1.6凡装置拒绝动作,误动作或动作因素不明时,应由继电保护人员,根据事故情况, 有目的地拟定具体检查项目及检查顺序,尽快进行事故后检查,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出报告,送厂生技科备查。

1.7定期检查中,若发现继电器动作特性不符合标准而进行检修或更换时,检修部分或新继电器检查的项目与新安装检查项目相同。 2、通则 2.1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检查质量,对实验电源的基本规定如下: 交流实验电源和相应调整设备应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在最大实验负载下,通入装置的电压及电流均为正弦波。 实验用直流电源的额定电压应与装置设场合所用的直流额定电压相同,实验支路应设专用的安全开关,所按熔断器必须保证选择性不允许用运营中设备的直流支路作为检查时的直流电源。 在现场进行检查工作前,应认真了解被检查装置的一次设备情况及其相邻的设备情况。据此制定在检查工作进行的全过程中保证系统安全运营的技术措施。 对装置的整定实验,应按有关继电保护机构提供的定值告知进行,检查工作人员应熟知定值告知书的内容,并核对所给的定值是否齐全,所使用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化值是否与现场实际说明符合。 现场应具有符合实际的图纸,上次检查的记录,最新整定值,检查规程,符合规定的仪器仪表,备品配件,工具和连接导线等。 2.2整定实验工作所用仪表的精确度应为0.5级,测量继电器内部回路所用的仪表应保证不致破坏该回路参数值。如并接于电压回路上的应先用高内阻电压表,若测量电压小于1V,应用电子毫伏表或数字型电表;串接于电流回路中应使用低内阻电流表。绝缘电阻的测定,一般情况下用10V摇表。 实验回路的接线原则,应通入装置的电气量与其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合。 实验接线完毕后,须经别人检查后方可通电。 2.3现场工作的保安规定。

DLT540-19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oc

DLT540-19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oc 8页)

4.2动作于信号的容积整定 继电器气体容积整定要求继电器在250~300ml范围内可靠动作。试验时可用调整开口杯另一侧重锤的位置来改变动作容积,重复试验三次,应能可靠动作。 4.3动作于跳闸的流速整定 4.3.1继电器流速整定范围 QJ-25型:连接管径25mm,流速范围1.0m/s。 QJ-50型:连接管径50mm,流速范围0.6~1.2m/s。 QJ-80型:连接管径80mm,流速范围0.7~1.5m/s。 4.3.2继电器动作流速整定值 继电器动作流速整定值以连接管内的流速为准,可根据变压器容量、电压等级、冷却方式、连接管径等不同参数按表1数值查得;流速整定值的上限和下限可根据变压器容量、系统短路容量、变压器绝缘及质量等具体情况决定。 表1 变压器容量(kV A)继电器型 号 连接管内径 (mm) 冷却方式 动作流速整定 值 (m/s) 1000及以下QJ-50φ50自然或风 冷 0.7~0.8 1000~7500QJ-50φ50自然或风 冷 0.8~1.0

7500~10000QJ-80φ80自然或风 冷 0.7~0.8 10000以上QJ-80φ80自然或风 冷 0.8~1.0 200000以下QJ-80φ80强迫油循 环 1.0~1.2 200000及以上QJ-80φ80 强迫油循 环 1.2~1.3 500kV变压器QJ-80φ80强迫油循 环 1.3~1.4 有载调压变 压器 (分接开关用) QJ-25φ25 1.0 4.3.3流速试验方法 继电器动作流速整定值试验是在专用流速校验设备上进行的,以相同连接管内的稳态动作流速为准,重复试验三次,每次试验值与整定值之差不应大于0.05m/s,亦可用间接测量流速的专用仪器测试流速。调节继电器弹簧的长度,可改变动作流速整定值。 4.3.4流速试验设备 继电器流速整定可在固定式流速校验台上进行检验,亦可用携带式间接测量流速的校验装置(如流速测量尺)进行测试。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 总则 为进一步检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正确性,彻底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保护反措及保护装置检验规程要求,特制定如下工作细则,以指导和规范现场工作。 (一)、直流回路 1、两套独立主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保护专用直流熔断器供 电,断路器操作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各自开关的直流熔断器供 电。 2、辅助屏上的各套保护工作电源应分别经各自的控制开关接入 装置。 3、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的电缆不能共用一根电缆。 4、若在施工拆除电缆时,特别注意和其他运行设备相连并带电的接线要在运行设备处将接线打掉,并填写于安全措施票中。 (二)、交流回路 用和保护的电流、电压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和控制室同时可靠接地;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中性线应分别置于他同一电缆内。 (三)、保护屏及二次线 1、保护屏 1.1装置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直接连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使用不得小于100mm2铜导体连 接。然后将保护屏接地网的一点经铜导体和主控室接地网连通。 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得小于100mm2。 1.2屏上的电缆必须用合适的电缆卡子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坏接线端子排造成事故。

1.3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和正电源适当隔离。 1.4到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过抗干扰电容,然后才进入保护屏内,此时: 1.4.1引入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铜排上。 142经抗干扰电容后,引入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远离直流操作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入(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和这些导线捆绑到一起。 143引入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经抗干扰处理。 1.5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 1.6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入(出)线使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小于 1.5mm2 1.7除公用综合重合闸的出口继电器回路外,其他控制跳闸线圈 的出口继电器,其跳闸连接片应装在跳闸线圈和出口继电器的触点间。 1.8跳闸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 连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近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连接片;检查并确证连接片在扭紧螺杆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须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检查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需立即处理或更换。 1.9屏顶的前后应表明设备的双重编号。 2、二次线 2.1二次配线必须横平竖直;弯曲半径且统一;二次配线不能交鼻叉;每个电缆单独用扎头绑扎,绑扎距离20cm。

继电器测试方法

测控技术 摘要:本文针对电磁继电器的失效模式,介绍了其主要测试参数、筛选项目、方法,探讨了电磁继电器合理应用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测试、筛选设备。 关键词:继电器、失效模式、测试、筛选、应用 电磁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是机电结合的电子元件,其断态的高绝缘电阻和通态的低导通电阻使得其它电子元器件无法与其相比。因此在航空、航天、电子、邮电等军用及民用电子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继电器的生产过程(制别是军用继电器)中有很多工序仍采用手工操作,造成质量一致性水平较差,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成为电子元件中可靠性最差的类别之一。因此寻求有效的测试、筛选方法和手段,剔除早期失效的继电器,并解决继电器的合理应用问题,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继电器的主要测试参数 为保证继电器的性能,需对继电器的参数进行全面的测试。继电器的主要测试参数及参数的定义如表1: 表1 电磁继电器的主要测试参数及定义表

为保证继电器的质量,表1所列参数都应严格进行测试,但其中有些参数的测试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 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的测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流法,一种是脉冲法。这两种测试方法的绕组加电波形见图1和图2。传统手工测试一般都采用直流法,因其比较容易实现。只需将一直流稳压电源接在被测继电器的绕组上,缓慢调节稳压源电压,同时监视继电器触点的状态(量通路,用指示灯显示,甚至听声音)即可测到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

由图可知用直流法测试时,绕组电压是渐变上升或下降的,而采用脉冲法测试吸合电压时绕组电压每次是从零电压上跳的,采用脉冲法测试释放电压时绕组电压每次是从额定工作电压下跳的。由于继电器自身的特性,两种测试方法测试会有不同的测试结果,相比之下脉冲法的测试结果严于直流法,同时也更接近实际使用情况。国军标也明确规定当两种测试方法有不同的结果时,应以脉冲法的测试结果为准,以此保证用户的利益。但脉冲法由于测试方法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专用测试设备才能完成。 2.触点接触电阻 触点接触电阻包括动合点接触电阻和静合点接触电阻,是继电器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也是最难测的参数的之一。图3显示了对继电器触点进行四线凯尔文测试的原理。说其难测是因为接触电阻只有几十毫欧、十几毫欧,甚至只有几毫欧,如果不是全线采取四线凯尔文测试,扣除测试系统的部电阻和接触电阻则很难将其测准。说其重要是因为触点接触电阻除了反映触点的电性能(电阻)以外,还反映了触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例如触点表面是否有钝化膜产生,触点间的压力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试验证明当继电器中的弹性材料应力减退,触点压力下降将会在触点接触电阻参数上有明显的反映,所以触点接触电阻与继电器的接触可靠性密切相关。表2显示了继电器样品在试验中触点接触电阻和触点压力之间的关系。 表22JGXM-2 继电器触点压力和静态接触电阻数据 1#样品触点1 触点压力0.4 N 0.2 N 静态接触电阻 5.2 mΩ 6.1 mΩ

继电器检验标准

继电器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质量;在继电器进料时严格把关;特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继电器检验标准;为继电器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于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我司对外所有采购之电磁继电器的检验及验收.. 3、参照文件 本检验规范参照IQC作业操作规程、原材料外观检验规范等.. 4、内容 4.1检验工具 卡尺、烙铁、锡线、万用表、CL6013、CL302、SS1792C直流可调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4.2术语 4.2.1电磁继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 4.2.2触点形式常开: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用字母D或A表示.. 4.2.3触点形式常闭: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用字母H或B表示.. 4.2.4触点形式转换: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用字母Z或C表示.. 4.2.5线圈电源: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

4.2.6线圈电阻: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且满足此式:额定工作电压/线圈电阻=额定工作电流.. 4.2.7额定工作电压电流: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 4.2.8吸合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又称动作电压电流.. 4.2.9释放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触点负荷:指触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又称触点容量..继电器触点在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值不应超过该项的规定值;否则会将触点损伤.. 4.3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4.3.1外观 4.3.1.1外包装箱应规范、整洁;并具有产品标识;应无破损、污物等不良现象.. 4.3.1.2产品标签清晰;内容应注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产品厂家等标识.. 4.3.1.3继电器表面清洁;无破损、污脏、变形及其它机械损坏;颜色一致;并具有品牌、规格型号、触点容量、线圈额定电压、触点形式标识.. 4.3.1.4触点镀厚均匀、光滑;无氧化发黑、受损、污物等不良现象;两触点接触时吻合良好;且吻合面积不低于整个面积三分之二;无缝隙、错位、移位等不良现象.. 4.3.1.5继电器内连接导线与簧片不可有锈蚀、氧化、破损、断裂等现象;且连接方式若为焊接式其焊点应饱满、光泽;连接方式若为压接式其压接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完整

中华人民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40—94 8050 25 -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 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围为0.3~0.5mm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 3.1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 2.5~4.0mm 围。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 围,否则应进行调整。 3.2 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 ,否则应进行调整。 4 继电器特性试验 4.1 密封性能试验 继电器充满变压器油,在常温下加压至0.15MPa 、稳压20min 后,检查放气阀、波纹管、

继电保护检验项目及要求

继电保护检验项目及要 求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继电保护检验项目及要求 7.1 检验种类及期限 所有继电保护装置与电网安全自动保护装置及其回路接线(以后简称保护装置),必须按《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保护装置检验条例》的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保护装置的元件良好,回路接线、定值及特性等正确。 7.1.1 检验分为三种: ⑴新安装保护装置的验收检验。 ⑵运行中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⑶运行中保护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验)。 ⑷对新型的保护装置(指未经部级鉴定的产品),一般不能使用。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并经电网(省)局继电保护运行部门审查,其技术性满足电网安全要求时,才能在系统中投入试用。 7.1.2 定期检验分为三种: ⑴全部检验:按保护装置的全部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⑵部分检验。按保护装置的部分重点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⑶用保护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7.1.3 补充检验分为四种: ⑴保护装置改造后的检验。 ⑵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 ⑶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 ⑷相关设备故障后的检验。 7.1.4 新安装保护装置的验收检验,在下列情况时进行: ⑴当新装的一次设备投入运行时。 ⑵当在现有的设备上投入新安装的保护装置时。

⑶当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进行较大的更改或增设新的回路时,其检验范围由公司总工办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由于制造质量不良,不能满足检验要求的保护装置,原则上应由制造厂负责解决,属于普遍性的问题,应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 7.1.5定期检验期限 定期检验应根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保护装置检验条例》所规定的期限、项目和部颁试验规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期限如下表33: 表33 定期检验期限总体规定 7.1.6对保护装置检验的一般要求 ⑴利用保护装置进行断路器跳闸试验,一般每年至少一次。 ⑵一次设备(断路器、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等)检修后,分公司根据一次设备检修的性质和内容,确定保护装置的检验项目。 ⑶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检修后,均应由继电保护机构进行保护装置的检验,并按其工作性质,由分公司确定其检验项目。

第二章-过流继电器检验和调试

返回目录 第二章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 第一节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 用途与原理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主设备以及输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回路中。当主设备或输配电系统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故障时,该继电器能按预定的时限可靠动作或发出信号。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端子接线图见图2.1.1。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复合式的,由公用一个线圈的感应式和电磁式的两个元件组成。当继电器的线圈通以交流电流时,则在铁芯的遮蔽与未遮蔽部分产生两个具有一定相位差的磁通。圆盘在此磁通的作用下,产生转矩。在20%~40%的动作电流整定值下,圆盘开始转动。 此时由于扇齿与蜗杆没有咬合,故障电器触点不动作。 〖请看图片XX83,+60mm。60mm,BP#〗 图2.1.1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端子接线图 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大至整定电流时,电磁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矩。框架转动,使扇齿与蜗杆咬合,扇齿上升。在扇齿顶杆的推动下,使动铁动作,触点闭合。 GL-11、12型继电器具有一副动合主触点。 GL-15、16型继电器具有一副过渡转换主触点。保证了在继电器的动作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开路。 GL-13、14、16型继电器除主触点外,还有一副延时信号触点。 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在一定范围内时,感应元件的动作时限与电流的平方成反比,即具有反时限特性。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瞬动元件的整定电流倍数时,电磁元件(动铁)瞬时动作。 检验项目及要求 (1)一般性检查见第一篇检验通则。 (2)继电器的技术数据见表2.1.1。 (3)继电器的延时特性曲线见图2.1.2。 〖请看图片XX84,+153mm。112mm,BP#〗 图2.1.2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延时特性曲线 (a)GL-11、12型;(b)GL-13、14型;(c)GL-15、16型 (4)机械检查。 (5)始转电流应不大于40%整定电流。 (6)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5%。返回系数GL-11、12型过流继电器应不小于085,GL-13-16型过流继电器应不小于08。 (7)速动时间:2倍速动电流整定值下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15s。 (8)速动电流误差应符合表2.1.2规定。 (9)延时动作时间应符合表2.1.3规定。 (10)延时一致性。 在15倍动作电流整定值时,继电器的延时一致性应符合表2.1.4规定。 表2.1.1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技术数据 型号额定(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