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主要流派

中国剪纸主要流派

校本——剪纸教案

中国剪纸主要流派

淄博市淄川区磁村小学

王玉春

教学目标:

1、欣赏剪纸作品,复习认识剪纸符号,继续了解剪纸中的技法。

2、欣赏中国的剪纸艺术,激发学习剪纸的兴趣。

3、了解中国剪纸的流派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的剪纸艺术,激发学习剪纸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剪纸的流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学过的剪纸符号;请同学们想一想上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剪纸符号?(引导学生说出: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

出示各种剪纸符号

二、了解中国剪纸的流派

1、出示课件简介:

中国民间剪纸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按具体地域划分,中国民间剪纸可大致分为河北蔚县、山西广灵、山东、陕西、江浙、福建和广东地区为代表的七大主要流派。2、出示课件:展示各种流派的作品,了解各流派的特点

(一)河北蔚县民间剪纸

河北蔚县民间剪纸是在河北省蔚县境内诞生,用吸水性好的纸料刻制后,又用毛笔点彩染色而成的一种彩色剪纸。它的主要特点是彩色点染,在中国剪纸界独树一帜。此外河北蔚县民间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剪纸为主的点彩剪纸。

(二)山西广灵民间剪纸

山西广灵地区的民间剪纸源于初唐。山西广灵民间剪纸是集黄土高原和江南水乡风格为一体,既有粗豪劲健之风,又不乏纤细秀丽之美。它以其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从内容上分,广灵剪纸有阴刻、阳刻、折叠、染色、套色、单色等之分,十分丰富。

(三)山东民间剪纸

山东民间剪纸产生于唐代,形成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山东的民间剪纸因地而异,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为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简练朴实的风格和胶东沿海地区秀美精巧、玲珑剔透的线面结合型。

(四)陕西地区民间剪纸

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趣味的寓意、精湛的技艺,这便是被文化界称作“活化石”的陕西民间剪纸。陕西民间剪纸的题材不仅有古代神话、传说、民俗信仰,而且有现代农村民俗生活和生产劳动内容,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陕西地区民间剪纸艺术史上,有一位“国宝级”、“世界级”剪纸艺术大师,她就是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

师”称号的库淑兰(1920-2004)女士,其剪纸在传统剪纸基础上有借用蜡光纸创造了鲜艳、丰满、和谐、灿烂的彩色剪贴。她生前为陕西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江浙民间剪纸

江苏地区剪纸尤属扬州民间剪纸著名,且具有代表性。

扬州剪纸的特点:剪工精巧、清新秀丽、柔媚有力,刻画入微、挺秀灵活、形神兼备,疏密相映,线条流畅明快,平看条条线,提起成一片。”

(六)福建民间剪纸

福建民间剪纸是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其中漳浦民间剪纸更是以细致的艺术风格、生动的剪纸造型和稚拙的美感在福建民间剪纸当中超群出众。

(七)广东民间剪纸

广东民间剪纸与其它地区的剪纸不同的是,剪纸的主要材料并非纸,而是金、银、铜箔或是锡箔。

三、出示课件了解几位剪纸大师的作品

1、欣赏各种剪纸作品欣赏。

2、谈谈你的感受。学生交流感受,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

四、作业:搜集剪纸材料,准备剪纸用具,运用学过的剪纸技法自由剪出各式窗花。

扬州剪纸的特点

扬州剪纸的特点 扬州剪纸是我国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其以清秀雅致、玲珑剔透的风格著称。下面是 网站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扬州剪纸技艺特点 扬州剪纸使用的纸张以安徽手宣为主,一般不用机宣。要求质地平整,厚薄适中,柔 韧性好,纸里没有草棒和砂子。颜色为白色,不用色染,剪好的作品可选有色纸来衬托, 以便观赏和收藏。 扬州剪纸是一门艺术,技艺十分精细,且富有神韵。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明确意象 不少艺人在剪花样时,总要现在纸上画样稿,然后再开剪,这个画稿的过程便是明确 意象。张金盛和张永寿却不是这样,他们剪的花样名目虽然繁多,但从来不打“底子”。 他们并非没有“底子”,而是长期积累,画稿已经娴熟于胸,正如“胸中千般菊,剪下出 奇花”。张永寿曾总结其经验为“八个字”:“写实求其真、变化求其美、概括求其活、 夸张求其神。”他的艺术创造力源于对事物的潜察默记,认真地“选形”、“取势”, “善于观察,取其特征”,方能“闭目如在眼前,出手如在剪下”。 2.确立形式 剪纸花样大致可分为三类: 刺绣花样形最早的剪纸是作为花样提供给妇女绣花用的,其中有鞋花、枕花、肚兜花、门帘花等。这类花样大部分以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题材为主,随意性较大,可通过 变形、夸张、对称、抽象等手段来表现。 团花图案形团花是装饰性剪纸。剪制团花时,一般将纸对叠折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来剪。二分之一的作品有二龙戏珠、喜鹊登梅、蝴蝶、双喜等。四分之一和 八分之一的构图大体相同,多以圆形图案为主,有八龙、八凤、八鹤等,其他还有以花鸟 鱼虫为题材的图案。团花图案形剪纸的外边框一般是圆形,边框上剪出表示吉祥的云头、 如意、灵芝等形状的花边,构成一幅完整的团花作品。 折枝花卉形经过若干年的演变,扬州剪纸从最初的实用艺术过渡为目前的欣赏艺术。在刺绣花样花卉类图案的基础上,去芜存精,简约洗练,形成了折枝花卉形构图。比如剪 菊花,只需要一两朵花和几片叶子,既写实又不繁琐,与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画画用笔,而剪纸是以剪代笔。

中国民间艺术欣赏之剪纸与皮影

中国民间艺术欣赏之剪纸与皮影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他仍然活生生的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剪纸和皮影艺术最为使我不能自拔。 一、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或剪画。它是指用剪刀或刻刀对纸张进行剪刻而塑造出来的平面造型艺术品。它至少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出土的五幅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 剪纸的样式可分为:窗花、墙花、顶棚花、门笺、灯笼花、礼花、喜花、刺绣花等;剪纸的类型可分为:单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拼色剪纸、色绘剪纸、折叠剪纸等。 剪纸的形象简洁、大方、清晰,极富特色装饰性,因此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剪纸样式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几乎包括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所有门类。就我是一名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讲,我已经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窗花、墙花、炕花、顶棚花、门笺是室内设计的范畴,灯笼花属于装饰设计,喜花就是装潢设计,刺绣花是纺织品中的刺绣纹样设计。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剪纸的应用无时无刻地存在着。它本身来讲就是一种装饰门类,将剪纸用镜框装好挂在墙上能成为一幅使居室生辉的装饰画,在刊头、尾花、插画、封面、贺卡、藏书票、邮票、包装设计等方面设计中剪纸形式也十分常见,还可以将其运用在舞台美术、环境艺术、印染设计等领域。 我国的剪纸艺术可分为北方风格和南方风格两大流派,每个地区的剪纸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陕西剪纸形式上多以单色为主,造型简单,洒脱、粗犷,注意夸张变形,内容上多以传统的花草和动物为主体;山东剪纸富有韵律感,线条挺拔,浑厚粗犷,富有浓重的金石意味,构图夸张不失真;湖北剪纸主题多样、纤细秀美、刀法流利具有浓厚的观赏性和装饰性。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独具风格的剪纸,如满族剪纸、傣族剪纸、苗族剪纸,都有其特有的风格特征。 总而言之,通过对剪纸艺术其表现形式、广泛用途、风格特色等的全面了解,我认识到在民间广泛流行的剪纸艺术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所传达出的那种淳朴、简单、明了而智慧的美使它的生命力经久不衰。 二、皮影 皮影是皮影戏的道具。皮影戏,又称为“灯影戏”、“纸影戏”。皮影属于傀儡戏的一种,是古老的、流传区域相当广阔的民间戏曲艺术。由影戏艺术家操纵影人,通过灯光将影像透映于幕帘上,并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 先前民俗博物馆庙会时曾看过一场皮影戏,去王家大院采风时又有幸目睹其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 ♦剪纸,又叫刻纸,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剪纸的历史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在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两张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该剪纸材料为麻料纸,呈折叠状,供祭祀所用,其艺术表现已相当成熟。 ♦北朝团花剪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 ♦西汉时,人们开始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前156—前87)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为其招魂。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公元618一907年)时期,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 ♦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

2021年重庆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1年重庆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1.“真的太美了!能把它送给我吗?” “天哪,这是用剪刀剪出来的吗?太神奇了!” 这样的赞美,几乎不用打草稿,每一个看到高清红剪纸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发出这样的惊叹! 人群中的高清红与普通的中年妇女并无二致,但只要给她一张纸,一把剪刀,她仿佛顷刻间就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我是为剪纸而生的。”因为有了剪纸,高清红的人生道路从此不同。 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彩色剪纸为特色,每件作品经二十余道工序成形,是集绘画、色彩、镂雕于一体的手工艺术品,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2009年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部分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灵剪纸传到高清红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也许是广灵的青山绿水赋予了她灵巧的心思,也许是祖祖辈辈的匠心造就了她杰出的基因,4岁起高清红跟前瞻外祖母和母亲学剪窗花,年纪轻轻就已经能独立完成设计巧妙、构思独特的剪纸作品了。 和身边很多同龄人一样,高中毕业后高清红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1996年她所在的县水泥厂因企业效益滑坡,她只得被迫下岗。回到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上世纪80年代广灵剪纸的主要创作生产基地广灵工艺美术厂倒闭了,她心底埋藏多年的那个儿时的“剪纸梦”突然萌动了,于是,追随梦想的召唤,青红剪纸艺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作为广灵民间剪纸艺术的带头人,高清红开始带领广灵剪纸走上民间文化产业化的道路。 从“一年一枯荣、岁岁上窗棂”的窗花做起,青红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层次越做越高,单色的变成了多彩的,民间的变成了民族的。由高清红创新的“剪纸加减法”让构图跃然纸上,出图力透纸背,把传说的广灵剪纸艺术推到了创作新阶段,在众多形式的剪纸中独成一家。据了解,广灵剪纸中难度最大的多层剪纸,高清红目前已经可以剪到八层,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而在民间,她的多幅作品的市场价已达数万元。 不再是传统福禄寿禧产飞禽走兽,高清红的剪纸瞄准了更广的文化经典;历时半年完工的长达数米的《清明上河图》以精湛的刀工艺术将北宋时期的繁荣市井刻画得惟妙惟肖;色彩明艳的《醉迷红楼十二金钗》让曹雪芹笔下的十二位古典美人生动传神。2013年,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收到

中国民间剪纸的三大流派

中国民间剪纸的三大流派 山东民间剪纸: 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山东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剪纸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户。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贴一些小的花,妇女们开发自己的创意,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种称为“窗越”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悬挂在窗前会活动的“斗鸡花”等,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与节庆的居室布置相适应,剪纸还用于墙围及天顶仰棚的装饰,以及器皿的贴花。 山东剪纸从古发展到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独具有审美功能,因此,民间的“伎俩人”也就更加注重技巧的精熟。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 安徽民间剪纸: 安徽的民间剪纸较早地形成了行业性的艺人队伍,以其艺术商业的雏形状态替代了民众普遍的审美创造。 但是,我向来以为匠人型剪纸作品的民间与否主要在于所面向服务的对象。如果是基于劳动者集体审美意识的普遍水准,又依附于民间美术的范畴。反之如果已在迎合贵族阶层的闲情逸趣而卖弄绝技的工艺之作,则是与皇宫中雇佣的御用匠人雕龙刻凤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没什么两样。安徽的“花匠”多属于前者,而阜阳的程建礼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程建礼从小喜欢剪花,并跟祖母勤学,灵性极好,起初为村人义务剪花,后来把技艺作为谋生手段,挑起花担周游江湖,练出一身好手艺,口中唱着花歌,手中剪着妇女们点的花样。对于他来说,已不需要冥思苦想的经营构图,达到胸有成竹才开始动手。任何形状的纸片之中都已蕴藏着形象,只需要用手中的剪刀轻叩它的灵性之门。 “三叉口”一幅尤其如此。概括的外形轮廊像是天然而成的几笔正在浸化着有浓墨,而略用心计剪出两只相对灼灼的眼睛,恰如其分地剪出“画眼”,也点准“戏眼”——黑暗中,两个互相搜寻着的人警觉的眼睛。 扬州民间剪纸:

剪纸民间美术知识点总结

剪纸民间美术知识点总结 一、剪纸的历史渊源 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汉代对剪纸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定型于此,后世才有了传统的剪纸技艺。在汉代,许多人用剪纸来装饰门窗、墙壁以及日常生活 用品。而在民间,剪纸则更多地被用来作为民间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的装饰品和辅助工具,如用于祭祀、庆祝节日、喜庆婚丧等。 剪纸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此时的剪纸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宋代的剪纸作品风格 多变,题材丰富,并以其简洁大方、生动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到了明清时期,剪纸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提高了技术水平,不仅在剪纸领域取得 了重大成果,而且在艺术风格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加之社会的繁荣,剪纸艺术得以广泛传 播和发展。 二、剪纸的技艺要领 剪纸创作需要一定的技艺和艺术感悟。而传统剪纸技艺主要包括图案设计、剪刻技巧、材 料选择和色彩搭配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技艺要领。 1. 图案设计 图案设计是剪纸艺术的核心,好的图案设计决定了剪纸作品的艺术价值。图案设计需要有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有天马行空的意境和神奇的创意,需要对题材有深入的了解和 对构图有独特的见解。好的图案设计是对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和意境的深刻理解与升华,能够使作品展现出既有内容丰富、富有审美感又有较高的艺术性。 2. 剪刻技巧 剪刻技巧是剪纸艺术的灵魂所在,剪纸要求用剪刀,刻刀等切割工具将事先设计好的图案 剪刻出来,所以要求具备一定的手艺和技巧。剪纸技艺的基本要领是运用手工工具,在纸 上制作出真实的人物形象或各种图案,既要做到熟练掌握剪刻的技巧,又需具备高超的审 美水平和艺术创造力。例如,剪刀要拿稳、动作要准确、力度要轻重得当等。 3. 材料选择 剪纸的材料主要为纸,主要有各种颜色的宣纸,红纸,白纸等。其中以宣纸最为常用,宣 纸自然厚重,质地韧劲,刻画或剪裁后易于附着彩绘,较能保留光泽,装裱后千年不变, 保存完好。因此,宣纸成为了剪纸的首选材料。除此之外,还需要选择适合的颜料和色彩,根据图案的整体效果和表现手法,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搭配,在不同的图案中加入明暗对 比或冷暖对比的色彩效果。 4. 色彩搭配

上海剪纸的简短介绍

上海剪纸的简短介绍 中国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剪纸艺术之一。各地的剪纸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其中以上海剪纸闻名于世。 上海剪纸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明代。它以简洁、细腻、精巧而著称,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上海剪纸的主要特点是线条流畅、造型新颖、寓意深远。 上海剪纸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剪纸师傅要选用适宜的纸张,一般选择质地较好的红纸或黑纸。然后,剪纸师傅要根据设计图案,用剪刀将纸张剪成所需形状。剪纸师傅需要十分熟练地掌握剪刀的力度和角度,以保证剪出的图案线条流畅、清晰。最后,剪纸师傅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刻、折、贴等技法,进一步丰富作品的造型和表现力。 上海剪纸的题材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花鸟、人物、动物、民俗风情等。无论是哪种题材,上海剪纸都以线条的表现力为主,注重形象的简练和刻画的准确。上海剪纸的图案造型大多寓意吉祥、美好的寓意,展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上海剪纸在艺术表现上追求的是简洁而不简单的效果。它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形状,将复杂的事物表现出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上海剪纸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以极简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

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上海剪纸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上海剪纸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者。通过展览、交流等形式,上海剪纸与世界各地的剪纸艺术相互借鉴、交流,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总的来说,上海剪纸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收藏家。无论是欣赏还是制作,上海剪纸都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希望上海剪纸的独特魅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传承,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简述丰宁剪纸的艺术流派

简述丰宁剪纸的艺术流派 丰宁剪纸是中国北方剪纸流派之一,起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颗瑰宝。丰宁剪纸的艺术流派包括宋庆龄剪纸、刘廷英剪纸、刘世英剪纸和殷之峰剪纸。 宋庆龄剪纸 宋庆龄剪纸是丰宁剪纸的代表作之一。宋庆龄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之一,她对丰宁剪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宋庆龄以剪纸为媒介,宣传政治观念、推广文化教育、传承民俗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她的剪纸作品创意独特、造型别具一格、工艺精湛,被誉为“剪纸界的泰斗”。 刘廷英剪纸 刘廷英剪纸是丰宁剪纸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刘廷英以独特的创作天赋和出色的技艺,创作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他的作品风格以古朴、深沉为主,主题涉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刘世英剪纸 刘世英剪纸也是丰宁剪纸的代表性流派之一。他是刘廷英的侄子,自幼就跟随师叔学习剪纸艺术,并不断开创出新的创作手法,发扬丰宁剪纸的特色。他的作品以造型自然、线条流

畅、色彩鲜艳、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涵而著称。作品风格以生动、有趣、婉约、深刻为主,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殷之峰剪纸 殷之峰剪纸是近年来丰宁剪纸的新生代艺术家。他在创作上秉持着“以人为本,强调创新”的原则,不断追求形式与内涵、艺术与技艺的完美结合,创作出一大批独具匠心的剪纸作品。他的作品造型新颖、灵动活泼、线条流畅、细节处理精细,内容涵盖了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 综上所述,丰宁剪纸是中国北方剪纸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技巧、风格和文化内涵。宋庆龄剪纸、刘廷英剪纸、刘世英剪纸、殷之峰剪纸等代表性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丰宁剪纸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更为丰富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内涵和形式,为后人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丰宁剪纸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研究和传承,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让中国剪纸艺术更加繁荣和美丽。

传统剪纸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运用与实践

传统剪纸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运用与实 践 一、广灵民间剪纸文化 山西大同是一座海纳百川、兼容并收的开放性世界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改革之城,历史之都。广灵县地处太行山北端,恒山东麓,为山西省东北门户。而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流传三千多年,以其色彩鲜明、造型生动的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孕育成了今天的广灵民间剪纸艺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及民间传统文化价值,反应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理念。 将剪纸艺术应用到小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很好的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更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助力教师得以成长。 二、剪纸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运用与实践的具体实施 2.1剪纸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实施安排 1、校本课程中学习剪纸文化 剪纸教学可以作为美术课的部分教学内容,编写一本专门教学剪纸文化的校本教材供教师与学生使用。 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剪纸的学习,学生通过常规的课时教学了解教材中关于剪纸的历史、现状,了解剪纸的名人名事,学习剪纸的工艺技巧等等。 2、社团活动中体验剪纸乐趣

学校可以本着学生自愿原则挑选一些对剪纸相对感兴趣的小学生,成立剪纸社团。 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所在,额外进行剪纸社团的进一步学习,社团的学习通常摆脱日常教学的压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参加剪纸社团的同时,不仅可以体验剪纸的乐趣,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课余时间放下课本,接触社会与人交往,学生会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3、实践活动中运用剪纸作品 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类关于剪纸的实践活动,例如开设剪纸专题讲座,期间邀请广灵著名的剪纸大师们向学生介绍关于广灵剪纸的形成与历史、广灵剪纸独有的特色等等;组织学生到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近距离向学生们展示剪纸的艺术;组织剪纸比赛,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有意识的去主动提高自己的剪纸技术。这些剪纸校本课程活动形式,既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促进艺术文化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剪纸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教学评价 1、多元的评价主体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可以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自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对问题进行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其次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使得学生互相之间形成民主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群体意识,认识到群体的重要性,发挥群体的教育功能,同时让学生进行互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剪纸的积极性,从对其他同学的评价中反思自身;当然,教师的评价也对剪纸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将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而不是独立开来的,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成果。 2、多维度的评价内容

关于龙年剪纸文化的介绍

关于龙年剪纸文化的介绍 1. 引言 1.1 龙年剪纸文化的重要性 龙年剪纸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传统价值上,更体现在其对 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逐渐被 遗忘,龙年剪纸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保护和传承龙年剪纸文化,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传统艺术,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播龙年剪纸文化,才能让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1.2 龙年剪纸的起源 龙年剪纸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人们将纸 张剪裁成各种形状,以表达祝福和祈福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年 剪纸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据传说,龙年剪 纸最初是由一位名叫刘海戏的剪纸大师首创。他在一个农历年份里, 剪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龙形图案,受到了当时人们的热烈欢迎。自此 以后,龙年剪纸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年剪纸的起源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 传承这一千百年来的艺术传统。 2. 正文 2.1 龙年剪纸的传统技艺

龙年剪纸的传统技艺是指在剪纸过程中所采用的传统技法和方法。龙年剪纸通常采用红、黄、绿、蓝、黑等五色纸,结合汉字“龙”字 的形态和特点,利用剪刀、刀片等工具精心制作而成。传统的龙年剪 纸艺术要求工艺精湛,手法熟练,刀法娴熟,需要具备较强的剪纸技 艺和创作能力。 在龙年剪纸的传统技艺中,艺人们通常会根据故事情节或者民间 传说,细心描绘龙的形象,展现龙的神秘力量和威严形象。他们会根 据龙的特征和传统形象,灵活运用剪纸技法,将龙的鳞甲、龙须、龙 角等细节表现得栩栩如生,生动而有力。 龙年剪纸的传统技艺还包括对图案的布局和构图,艺人们会考虑 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和完整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使龙的形象 更加生动立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 龙年剪纸的传统技艺要求艺人们具备扎实的剪纸基本功,注重细节,注重形象塑造,注重整体效果的综合表现。这些传统技艺不仅体 现了龙年剪纸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龙年剪纸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2.2 龙年剪纸的主题和图案 龙年剪纸的主题和图案是与龙相关的吉祥图案,如龙舞凤飞、龙 腾虎跃、龙凤呈祥等。龙年剪纸的主题主要是龙,因为龙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尊贵和祥瑞,被视为中国的守护神。龙年剪纸的 图案多为龙的形象,身姿雄伟,神态威严,龙的形象是中国人心中最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它采用刀、剪、纸等工具,将纸张剪出不同形状,并贴在其他物品上,以表达情感、展示美感等。民间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 古老而深厚的历史渊源 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剪纸艺术一直是一种受大众欢迎的传统手工艺,它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日常生活、仪式、庆典、节日等。 2. 形式多样,富有创意 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十分多样化,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例如,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在纸上剪出鱼、花、鸟等形状,以展示大自然的美;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则会剪出家禽、家居等形状,以表达生活中的欢乐和温馨;还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则会剪出人物形象,以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悟。 3. 精湛的技艺表现 民间剪纸艺术需要艺术家具备高超的技术和创造力。要制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需要掌握剪刀的使用技巧、辨认纸张质量、掌握剪纸的色彩搭配和造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民间剪纸艺术往往能够体现出艺术家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才华。

4. 民俗文化的表现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等密切相关。例如,在农历春节期间,许多家庭会贴上各种吉祥如意的剪纸作品,以祈求福气、喜庆和吉祥。因此,在民间剪纸艺术中能够看到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民俗文化的独特表现。 5. 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民间剪纸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期的艺术风格。例如,娥皮剪纸、潍坊剪纸、汉剪纸等地方流派各有特色,风格各异。这些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不同,但都能够通过剪纸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 总之,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出不同地域、民族和时期的文化风俗,也是一项富有创意和精湛技艺的艺术。它的特点就在于多样性的形式、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民俗文化的特点、以及精湛的技艺表现。6. 寓意深刻,表现主题 民间剪纸艺术除了展现形式美感以外,也注重表达主题和寓意。有些剪纸作品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鱼代表着“年年有余”,在春节期间剪鱼形剪纸寓意着全家人幸福,生活充实;剪出牡丹花代表着富贵和兴旺,剪出喜鹊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美好.

宁夏剪纸文化的简介

宁夏剪纸文化的简介 宁夏剪纸文化的简介 一、概述 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宁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其剪纸文化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宁夏剪纸以其精美绝伦的创意、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题材而著称于世。 二、历史渊源 宁夏剪纸起源于汉代,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地方文化。在历史上,宁夏剪纸曾经是庆祝节日、祭祀祖先、婚嫁 喜庆等场合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三、技艺特点 1. 创意独特:宁夏剪纸以其独特创意而著名。在制作过程中,手工艺 人们根据不同主题和场合,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设计和构思,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技艺精湛:宁夏剪纸技艺要求高度精细,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处理得 非常到位。手工艺人们需要掌握剪刀的力度、角度和速度等细节技巧,才能够制作出精美绝伦的作品。 3. 题材丰富:宁夏剪纸的题材非常丰富,既有传统的民俗文化元素,

也有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其中包括动物、花卉、人物、风景等各种图案,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地方特色。 四、流派分类 宁夏剪纸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流派:银川流派、吴忠流派和固原流派。其中,银川流派以其创意独特和技艺精湛而著名,吴忠流派则以其题材丰富而著称,固原流派则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保护和传承。 五、影响与传承 宁夏剪纸文化不仅在国内广泛传播,在国际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宁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剪纸艺人们进行创作和传承。同时,宁夏还建立了剪纸博物馆和剪纸培训中心等机构,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六、结语 宁夏剪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我们应该珍视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遗产,为其保护和传承作出我们自己的努力。

民间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民间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它在民间艺术中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地位,保存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人民大众普遍的审美喜好。它被劳动群众所创造,又为劳动群众所享用,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间基础,是中国最普及的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一、民间剪纸起源 民间剪纸是一门古老的工艺,在《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讲述的就是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给弟弟叔虞,封其为诸侯的故事。至汉唐时代,民间形成以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女子鬃角为饰的风尚。至唐代,剪纸艺术取得更大发展,杜甫诗写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诗句,剪纸招魂的风俗广传于民间。唐宋时期,民间还出现了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其制作过程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再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刮浆印花时使用的花版纹样采用的就是剪纸的技法(见图1)。这种方法被广为流传,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达到鼎盛,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常采用寓意象征和变形夸张手法,体现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不同,我国民间剪纸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均有其独到的地方特色。北方剪纸简洁大方、粗犷奔放,南方剪纸精致、细腻、排列对称有序。具体而言,河北剪纸善于点色,山东山西剪纸淳朴稳重,广东剪纸善用金纸衬托,江苏剪纸剪工精细,福建剪纸形态自然,陕西、浙江的剪纸则是擅长边饰图案。地域性的特征体现在人物造型、刀法处理以及感情表达上,但是基本内涵却是一致的,就是质朴、纯真、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浓郁。 二、民间剪纸的题材 民间剪纸反映了人们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夙愿,表现了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内容,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通常在题材上分为以下三类: (1)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人追求美好的愿望和趋吉避凶的民俗观念,常常被寄托在了剪纸艺术这种表现形式上,多采用象征、寓意、谐音来表现,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五福临门”等。剪纸的内容很讲究,娃娃、莲

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广灵剪纸

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广灵剪纸 艺术特色 广灵剪纸俗称窗花,是刀刻宣纸、品色点染而成的彩色剪纸,在全国剪纸三大流派中属华北流派,且是华北流派的点睛之作,除具有剪纸艺术共同的特性:写意性、象征性、意象化、创新性、时尚性之外,还具有其独特性: ●虽是剪纸,但制作工具是刀而不是剪。 ●制作效率高。用剪刀一次只能剪一层、几层,最多十几层,而刀刻则一次就有十几层、几十层,多则可达约80层。 ●用色自如,要什么色就可以调什么色、染什么色。颜色可调出五六 十种,而点染一幅作品用色可达30余种之多,因此彩色剪纸可以达到绘画 与剪纸的双重效果。 ●酒剂的鲜艳水彩可以充分地向下渗透,能达到染上面一张而得到下 面数张的染色目的。 ●染色时,可以做深色在浅色之上或不同色块之间互不干扰的处理,在酒剂作用下能达到自然的洇染效果。而阴刻的线,在染色中自然成为中断 色彩的洇化界限。 广灵剪纸在表现题材和表现内容上,分门别类,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十 二生肖、动物、植物、花鸟鱼虫、古装戏剧人物脸谱、民间神话传说、曲艺舞蹈、现代英模人物、自然风光、旅游景观、名胜古迹、劳动生活场景等15大类,2000多个品种。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制作工艺 工具与材料

与全国其他各类剪纸相比,广灵剪纸的制作工艺要复杂许多,要经过设 计定稿、制出小样、熏样、整理用纸、浸湿用纸、阴干、踏样、刻制、点染、整修及后期的装帧、包装等15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须环环相扣、配合默契,方能制作出一幅好的作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广灵剪纸而言,剪纸的工具不是很大、很多、很繁,而是比较简单,但要求精致。一般有纸张、大小不同的剪刀、 大小不同的刻刀、小镊子、胶合板或木板、专业的可用蜡板。 剪刀 剪刀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在剪纸中决定着作品的造型能力。 大剪刀:适于剪大的作品,使作品线条流畅、粗犷豪放,有大气阳刚之美,也可粗中见细,凸显潇洒之气。 中剪刀:便于迅速转弯和细部、细节处理,多用于剪裁小巧玲珑的作品。 剪纸时选择剪刀的大致原则可以概括为“大用大”,“小用小”;“厚 用中”,“薄用小”;“硬用大”,“软用小”,但实际运用中也可灵活使用。 刻刀 刻刀也有大小不同的形状,广灵剪纸多用刀头板形、双面开刀的刻刀, 锋利尖锐。一位好的艺人,工作时案头要备存形状各异的大小刀具20多把。 垫板 广灵剪纸中的垫板与传统剪纸工艺中的蜡盘类似。 纸张

剪纸流派介绍

剪纸流派介绍 内容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按具体地域划分,中国民间剪纸可大致分为河北蔚县、山西广灵、山东、陕西、江浙、福建和广东地区为代表的七大主要流派。本文对各流派民间剪纸从选择的题材、表现形式、技法、艺术风格诸方面试作比较,并对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剪纸是一门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镂空艺术。它起源于西汉,发展于南北朝,繁盛于明清时期,复兴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逢年过节、生辰、婚丧嫁娶、祭神丰收,用纸剪制成各种各样象征吉祥喜庆或缅怀哀悼的图案,装饰在门厅、雅室或放在祀品、祀物上,以增强气氛。这样的民俗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有些地区已经失传),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两岸,从东北黑土地到华南闽粤,从中原汉族聚居区到西部少数民族部落,民间剪纸作为民俗文化构成的要素之一,在这些地区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改进,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当今时代,显示了旺盛不衰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古迹、文字承载的,更重要是承载中国文化永远离不开人这一主题元素。中国民间剪纸便是靠几千年来世世代代的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人民通过

口授心传、约定俗成的一部活态的生活文化史。这部活态的生活文化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地域习俗、精神文化等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剪纸流派,而且都是独具一格、各领风骚。 一、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流派 近年来,有些民间剪纸的研究学者将民间剪纸的流派单纯用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一刀切开,认为南方派的剪纸纤细秀丽、玲珑剔透,北方风格的剪纸纯朴浑厚、豪放粗犷。其实任何事物的划分,都不能“一刀切”,而应辩证地看待它,何况作为所属文化也有它的一个特性--相容性。诚然,剪纸流派划分众说纷繁。如既有从客观上按南北方地理位置简要划分的二分法,也有按戏曲文化划分的戏曲剪纸流派等。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并非一成不变。笔者拟从具体地域体系上将中国民间剪纸粗略地分为几个大流派,即河北蔚县民间剪纸、山西广灵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陕西地区民间剪纸、江浙民间剪纸、福建民间剪纸和广东民间剪纸。 (一) 河北蔚县民间剪纸 河北蔚县民间剪纸是在河北省蔚县境内诞生,用吸水性好的纸料刻制后,又用毛笔点彩染色而成的一种彩色剪纸。它的主要特点是彩色点染,在中国剪纸界独树一帜。此外河北蔚县民间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剪纸为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