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 微考点:火车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意义

考点:火车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意义

1.交通工具的发明:

(1)轮船:美国人首先造出了用蒸汽作动力的轮船(当时人称“汽船”)。

(2)火车:

发明的时间:1825年

发明者: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火车发明的意义: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进程:

进程:棉纺织业(珍妮机)→冶金采矿业→动力革新(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运输业(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机车、富尔顿的蒸汽轮船)

易错微析

轮船和火车出现的时间及动力机易错:

美国人1807年首先造出了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此后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它们都以蒸汽机作动力。

例题1下列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①改良蒸汽机②珍妮机③火车④轮船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是在1785年,②珍妮机发明于18世纪60年代,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③火车在1825年试车成功,④轮船依据课文可知在火车发明之前,1807年,故选A。

例题2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

D.瓦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车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

车机车,在交通领域,把人类带入了“火车时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是珍妮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答案选B。

1.“有一位文学巨匠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有一位机械师的改良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有一位工程师的执着揭开了铁路时代的序幕。”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人物是()

A.莎士比亚

B.牛顿

C.史蒂芬孙

D.瓦特

2.下图是1825年9月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它采用的动力机是()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3.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应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铁路设备,蒸汽机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

材料二: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成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哪些新变化?

材料三: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3)材料三所描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4)材料四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5)根据以上材料,从两次工业革命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我们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兴利除弊?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近代英国的相关知识。提升英国的人文精神的文学巨匠是莎士比亚;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揭开了铁路时代的序幕。牛顿在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故选B。

2.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785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在很多生产部门,人们都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图为“旅行者号”机车,采用的动力机时蒸汽机,故选A项。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重大发明有: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的火车,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故选C。

4.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2)为工厂选址和建立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回答其中2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原因:工业革命后,蒸汽机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

(4)环境污染问题。

(5)如汽车的发明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也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选择其他发明,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我们应该依靠新的科技发明,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污染问题。(此问属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法国大革命。而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英国工业革命。因为材料一已经指明了这两场“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8世纪后半期。

(2)材料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反映了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新变化有:为工厂选址和建立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回答其中2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三描述了英国的煤产量位居欧洲乃至世界第一位和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蒸汽机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扩大了对煤的需求量,并且机器大工厂生产完全取代了工场手工劳动。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四主要描述了煤的开采和使用释放出大量的烟

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严重危害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的生命安全,这表明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在经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5)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两次工业革命既经我们带来了方便,又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汽车的发明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也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选择其他发明,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为此,我们应该依靠新的科技发明,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污染问题。(此问属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微考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时间和意义

考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时间和意义 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 利用水力带动机器,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动力。 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间和意义: 时间: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瓦特看水壶中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启发。) 应用的扩展: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 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和工场的区别:(拓展点) 工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萌芽阶段的大型手工作坊;工厂是指机器化生产的现代生产方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 4.工业革命的能源:煤炭的应用十分广泛。 易错微析 1.蒸气与蒸汽中的文字书写易错: 最大的区别就是蒸汽有水字旁,显而易见是因为它是液态的,只不过是液态的小颗粒悬浮在空中看起来像气态,其实就和雾一样,而蒸气是气态的和空气啊氢气啊之类的属于一类,但是一般蒸发出来以后遇冷直接就变成蒸汽了。 2.瓦特与蒸汽机的关系的理解易错: 瓦特是改良蒸汽机,而不是发明蒸汽机,把瓦特改良蒸汽机说成发明蒸汽机是错误的。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瓦特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进,使蒸汽机变成了适用于一切工业部门的动力机械。 3.工业革命的标志易错: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例题1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推动了工业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故选B。 例题2工业革命中,在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成就是() A.水力织布机的研制 B.蒸汽机车的发明 C.改良蒸汽机的制成 D.水力纺织机的问世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在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上”。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许多部门利用蒸汽机为动力,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故选C。 1.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2.壶盖振动的现象给了瓦特一把钥匙,由此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3.“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其中瓦特转动了世界是指() A.改良蒸汽机 B.发明汽船 C.发明内燃机 D.研制飞机 4.一位发明家耗时二十余年完成的工业动力机器(如图所示),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人类对蓄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这位发明家是()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学案 人教版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名师指路 一、目标聚焦 1.了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原因。 2.掌握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三大发明创造及其重大意义。 3.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情况及传播情况。 4.掌握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影响,理解它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巨大意义。 二、知识梳理 1.工业革命的原因:资产阶级政权确立——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的扩大要求改进生产技术 2.重大发明: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机——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25年、史蒂芬孙、火车机车 3.工业革命的传播: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扩展到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再后传到亚洲的日本等地 4.工业革命的影响:创造了巨大生产力——资本主义最终确立——改变了世界面貌——东方从属于西方 点评:工业革命是中招必考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客观原因、三大发明及其意义、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三、教材详解

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产生的条件:17世纪末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广大的海外市场;随着市场的扩大,英国传统的手工工场生产供不应求,因此急需改进传统技术。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由此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这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随着机器发明的增多,方便快捷高效的动力问题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投入到工厂,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随后英国的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3.工业革命的扩展: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4.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点评: 1.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商业发达、手工工场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神学观念为经济发展破除思想禁锢。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海外市场的扩大要求经济更为迅速的发展,由此发生改进技术的工业革命。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方案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第一艘汽船建造,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各领域的发明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促进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材处理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重点突破: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工业革命的影响用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及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难点突破:工业革命的影响,抓住两个关键点即:一是它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使社会面貌、社会关系及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打开多媒体课件(第1、2页),呤响后组织学生上课。 一、导入新课(3′) 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课件第3页的相应部分(问题1),引导学生从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适时导引、启发);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现实,积极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轻松、兴奋入题,导入新课。 珍妮机(问题2) 教师活动: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解决以上问题)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学习。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题: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教材内容分析 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为巩固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表现出来的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厂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课程标准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目标: 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 不懈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 导入语: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展现了英国田园牧歌的时代,紧接着被一个 个拔地而起的烟囱和产业工人操作生产机械的场景所取代,仿佛把人们带回到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梦幻空间。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英国对世界的贡献。这个时期创 造的财富为什么远远超过了英国历史的总和呢? (设计意图:利用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 新课的学习做铺垫,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教师:你想知道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到历史 中去探究答案,感受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 展示板书: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自主学习目标 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 2、请你找出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发明者、国家、时间) 3、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学生: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第一节抢占先机——英国的优势 展示: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岳麓版《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材料三“奴隶贩子的贸易路线一般是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英国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材料四“15世纪末以来,英国贵族地主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小块租地上赶走,用篱笆圈起大片土地,作为牧场,用来养羊,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教师:指导学生逐个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关键的字句,以此分析工业革命首先 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学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③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④英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并且是大批熟练工人,为革新创造了条件。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湖北华一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年级上册 04-05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编订人: 审订人:历史组课堂:新授课时间:2013-8-25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课标要求】 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知道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是用__________系统地取代___________的过程,是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首先从_______开始,时间从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二、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1.棉纺织业: (1)飞梭:是一种织____工具(但不是机器)。加快了织布速度,也刺激了对_______的需求。 (2)珍妮机:18世纪____年代,_________________发明,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作用:一次可纺多根纱,极大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也引发其他部门如______、________发明制造机器的浪潮,有力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 2.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 (1)背景:以_______为动力限制了机器的大量使用。 (2)改进者:____国机械师___________。 _______年,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______部门投入使用。 (3)影响:人们利用_______提供的_______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___ 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___________”。 3.交通运输业: (1)背景: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也推动了_________工具的进步。 (2)发明: ____国人制造出了__________作动力的轮船。 ____国工程师___________利用蒸汽机发明了___________。 _______年,这列名为“____________”的机车试车成功。 影响: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______和_______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工业革命的结果:_______年前后,英国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___国、____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_________,使____________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工业革命以后,__________最终战胜___________,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___________国家逐步确立起对______的统治,世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①从材料看,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②怎样理解“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③说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由蒸汽机改进带来的影响深远的几项发明。(至少两项) 2.体验科技进步,交流发展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政府,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因为我们有丰富的谋炭,因为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一一1861年英国下院议员 材料三: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槛楼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 “平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英国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进程: 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被称为“珍妮机”的织布机; ②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用蒸汽作动力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当时称“轮船”)。 2.1825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开始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路线:【出程】欧洲(携带工业产品)→【中程】非洲(用工业产品换取黑人)→美洲【回程】(把黑人卖做奴隶,把得到的金银和原料运回欧洲)

3.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形成过程:16世纪打败西班牙→17世纪打败荷兰→18世纪打败法国 2.对印度的扩张和侵略(时间:17世纪) ①机构:英国东印度公司 ②扩张步骤:建立沿海据点→在内地扩张→掠夺财富 3.影响: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工业的发展。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战争 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1.印度民族大起义背景:19世纪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 2.时间:1857-1859 3.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4.影响: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二、“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独占巴西;西班牙占领除巴西外的整个拉丁美洲。 2.概况:

安徽省淮南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史蒂芬孙与火车素材新人教版20170613418

史蒂芬孙与火车 史蒂芬孙(1781—1848)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国内和国外市场,寻求更多的原料,输送更多的商品。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水上交通比较发达,但是陆上交通还没有什么改进。当时主要交通工具仍是马车,完全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交通工具的变革被提到日程上来。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已经有人研究利用蒸汽的力量来牵引车辆,把蒸汽机应用到陆路交通中来,但都不具备实用价值。生产的迫切需要,前人的成果,都期待着进一步的革新创造。史蒂芬孙在煤矿工作多年,决心研究制造新的机车。 史蒂芬孙1781年出生于英国诺森伯兰城(后改名为纽卡斯尔)的华勒姆村,父亲是煤矿工人,家境十分贫寒。他14岁就跟着父亲到煤矿去做工。当时英国的煤矿里已经使用蒸汽机抽水,史蒂芬孙的工作就是擦拭这类机器,给机器加油,后来他又担任矿里机器的保管。对机器长期接触的实践以及他对科学知识的刻苦钻研,不仅搞清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还学会了掌握当时矿里用的各种机器。以后,史蒂芬孙对当时火车制造与行驶中存在大量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进行了种种试验。终于在1814年,他造了一台蒸汽机车,并在矿上行驶。1825年,世界上第一台客货运蒸汽机车“旅行号”终于在他的设计与指导下建成了。新车制成后,在斯多克敦至达林伦敦路上试车,车速每小时达15英里(24公里),车上载客450人,列车载重共90吨,这次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后来,史蒂芬孙还负责了英国两大城市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铁路的建筑工程,新机车也随着奔驰在这条铁路线上。1829年10月在利物浦附近的赖布尔举行了一次火车功率比赛,参加竞赛的史蒂芬孙新制的机车“火箭号”,最高时速达46.4公里(平均时速22公里),牵引17吨,在规定的112.6公里距离中行驶,没有发生故障。它的速度比当时的四套马车快两倍以上。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从此得到确认,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史蒂芬孙一生努力研究蒸汽机车,并进一步改进了铁路技术,在发明铁路火车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史蒂芬孙于1848年逝世。 1

九年级上册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上册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上册历史工业革命知识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 涌现出的发明成果:(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作用:其他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4.什么是工业革命?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工业革命”。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 (1)背景: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2)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18世纪中期,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1785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的建立(1)早期工厂的动力及地点: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2)工厂制度建立的前提: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 微考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

考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 (2)开始的标志: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珍妮机发明的意义:(拓展点)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促进冶金、采矿等行业发明使用机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易错微析 1.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易错: 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易错: 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而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是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发明。 3.工业革命的时间易错: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恩格斯:“①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②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①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②指英国工业革命。)” 例题1 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 A.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水力织布机 D.蒸汽机 答案:B 解析:在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之前,人们用手工进行劳动,是“珍

妮机”解放了人们的手,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故选B。 例题2 下图是工业革命中的一项发明,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英国织布工珍妮发明的一台手摇纺纱机 B.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 C.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D.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答案:A 解析:A选项错误,它是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以他的女儿名字“珍妮”命名的,故选A。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8世纪上半期 D.19世纪上半期 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 A.棉纺织业 B.毛纺织业 C.采矿业 D.交通运输业 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 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4.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A.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 微考点:火车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意义

考点:火车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意义 1.交通工具的发明: (1)轮船:美国人首先造出了用蒸汽作动力的轮船(当时人称“汽船”)。 (2)火车: 发明的时间:1825年 发明者: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火车发明的意义: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进程: 进程:棉纺织业(珍妮机)→冶金采矿业→动力革新(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运输业(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机车、富尔顿的蒸汽轮船) 易错微析 轮船和火车出现的时间及动力机易错: 美国人1807年首先造出了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此后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它们都以蒸汽机作动力。 例题1下列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①改良蒸汽机②珍妮机③火车④轮船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是在1785年,②珍妮机发明于18世纪60年代,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③火车在1825年试车成功,④轮船依据课文可知在火车发明之前,1807年,故选A。 例题2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 D.瓦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车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

车机车,在交通领域,把人类带入了“火车时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是珍妮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答案选B。 1.“有一位文学巨匠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有一位机械师的改良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有一位工程师的执着揭开了铁路时代的序幕。”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人物是() A.莎士比亚 B.牛顿 C.史蒂芬孙 D.瓦特 2.下图是1825年9月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它采用的动力机是()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3.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应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铁路设备,蒸汽机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 材料二: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成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标要求】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掌握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孙等人重大的发明。 2.掌握工业革命的过程,包括工业革命的开始,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3.理解并简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学习重点】瓦特与蒸汽机 【学习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导入新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发生的?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为什么?这场革命中还有哪些重大发明?这场革命给人类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段创造了人间奇迹的历史吧。 【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检测,记下发现的问题) 1.工业革命于18世纪年代率先从国开始,这是一次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过程。 2.随着的发明,大大加快了织布速度,也刺激了人们对棉纱的需求,织布 工发明了一种称为“”的手摇纺纱机,它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后来其他 如、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成为“工业革命”。 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这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年以后,改进的蒸汽机开始成为动力之源,它的使用促使人类进入了“”。4.人首先制出了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英国工程师发明了以蒸汽为动力的。1825年,名为“”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5.年前后,英国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随后、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6.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 后,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先进、落后的局面。 【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动脑思考,讨论交流,探究新知,合作达成目标) 1、根据本课所学,完成以下表格。 2、据说,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到启发,激起了他的探索欲望,最终促 成他的伟大发明。你怎样看待这一说法?他的科学精神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影响。

2020中考历史复习蒸汽时代

2020中考历史复习蒸汽时代 教材解析: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山东省高密市开发区朝阳中学张书英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瓦特与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有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使用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和火车机车的发明制造。明确在 这一过程中,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并由 此推动了其他生产行业工作机的发明。随着机器设备的越来越多, 原有水动力限制了机器的广泛使用,因此动力装置的改进势在必行。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交通运输等部 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在这一系列发明制造中,动力问题的解决是关键,因此蒸汽机是当时最伟大的发明成果,它的发明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以此来认识蒸汽机的发明在当时 的重大历史意义。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可结合教材内容,教师提供“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绵纺织业、煤炭、生铁产量及英国海港吞吐量、进出口贸易总值比较”表和“工业革 命后英国工农业生产状况比例变化”表等材料,通过表格中数字的 变化体会工业革命的影响,注意从其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飞跃,英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其二,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工业

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其三,为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雄厚了物质基础,从而确立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地位,形成西强东弱的世界格局。其四,也应该看到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对工人的剥削、对东方的掠夺等等。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了工业革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时限至少有一个世纪。就某一个国家而言,也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发生。初中生因其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对这一概念难以理解。应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它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二是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三、学法指导 1.图例教学法。通过图示,对本课部分内容进行串联,既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便于理解记忆。 如思考:英国为什么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通过图例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演进过程,可采用下图: 根据图例,充分运用课本上的图片讲解工业革命的进程,指导学生理解:①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纺织、动力、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等部门一系列的发明,它们之间是相互推进的发展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本并绘制相关示意图,上台演示讲解)。②强调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将工业革命推向新台阶,具有划时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 微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

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 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 完成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 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扩展:此后,法国和美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实质:(拓展点) 性质: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技术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 实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拓展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英国较早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2)工业革命的完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4.工业革命的特点:(拓展点) (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易错微析 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易错: 英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例题1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英国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推动了英国走向了工业化。故选D。 例题2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交通运输的革新 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 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人类迅速完成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过渡,工业革命完成,故选D 1.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A.科技的巨大进步 B.工人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C.机器比人工的效率高 D.机器完全可以替代人 2.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即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下图为英国陈列馆。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君主立宪制确立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 来》教案新人教版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和火车机车问世;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从而培养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质疑导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述等多种方式,对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增强国力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瓦特和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图片,问: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是什么时候出现?那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了解这场工业革命,去感受它的魅力。 (二)教师引导,自学探究: 思考:你能给工业革命下一个定义吗?或者说什么是工业革命?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的重大变革为工业革命。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1、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发生?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从英国开始? 2、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是什么?珍妮机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影响? (学生看书、交流讨论、积极发言,) 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回答后师补充。(用课件展示) 政治基础: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技术基础: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