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练习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练习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练习

1. 2. 3.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练习

设命题甲:0

若 log a 2

如果凶w ,那么函数

4

B.

4.如果奇函数f (x ) 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 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

5. 7. 8. 9.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 a>b>1

D. b>a>1

f(x) = cos 2x + sinx 的最小值是(

在区间[3,7] 5 C. D.

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 5,那么f (x ) 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D.

于(

)A.

B. {(2,3)}

C. (2,3)

如果0是第二象限的角,且满足 cos -

0 ------ sin - 2

A.第- 象限角

B.第三象限角

C. 可能第一

设全集 I = {(x,y)|x,y € R},集合 M= {(x,y)|

D. {(x,y)|y

6. 已知集合 E = { 0 |cos 0

7t

的[-7,-3] 上是()

= 1} , N = {(x,y)|y

x 2

工x + 1},那么M U N 等

-=.1_sin 0 ,那么

是(

2 2

=x + 1

象限角,也可能第三象限角 D. 0, O W0W 2n }, F = { 0 |tg 0

第二象限角

3 n

T ) C.(

3n

n

, )

D.(

一 5 n f -

的辐角为W ,实部为-2?、3,

A. — 2 .3 — 2 i

B. — 2.3 + 2 i

C.

如果实数x 、y 满足等式 (x — 2) 2 + y 2

= 3, 则z =(

D.

—2 3 — 2 -. 3 i

那么'的最大值是

x

1 A.-

2

B. C. D.

10.满足方程|z + 3 — .3 | =

3的辐角主值最小的复数

11.条件甲:x 2+y 2<4;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12.已知集合 U= { 1 ,

x 2+y 2 w 2x 那么甲是乙的(

条件乙: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

2, 3, 4, 5, 6, 7} , A= {2,4,

5,7}, B={3,4,5},则

A . {1,6}

B . {4,5}

C . {2,3,4,5,7} D. {1,2,3,6,

13. “ a=1是函数f (x) = x-a在区间[1,+ *)上为增函数"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 已知函数f (x) = ax2+2ax+4 (0

A . f (x i) >f (X2) C. f ( x i) =f ( X2)B. f (x i)

D. f (x i)与f ( X2)的大小不能确定

i5. 将函数y=sin ax ( 3 >0 )的图象按向7} ) 量

(-,0)平移,平移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 )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向量a= (cos a sin ), b= (cos 3, sin p,且a z±,b 那么a+b 与a-b 的夹角的大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若a>0, b>0,则不等式-b<

18.

已知平面区域 D 由以A ( 1,3)、B (5,2)、C (3,1)为顶点的三角形内部和边界组成 ?若在区域

D 上有无穷多个点(x ,y )可使目标函数 z=x+my 取得最小值,则 m=().

A . -2

B . -1

19.已知点P (x, y)的坐标满足条件

,点0为坐标原点,那么PO的最小值等于等于?

巩固练习答案

1:将不等式解集用数轴表示,可以看出,甲= >乙,选A;

2:由已知画出对数曲线,选B;

3:设sinx = t后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求f(x)的最小值,选D;

4:由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画出图像,选B;

5:将几个集合的几何意义用图形表示出来,选B;

6:利用单位圆确定符号及象限;选B;

7:利用单位圆,选A;

&将复数表示在复平面上,选B;

9:转化为圆上动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范围问题;选D;

3 V3

10小题:利用复平面上复数表示和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解,答案—一+ i°

2 2

11.【点拨】画一张示意图如图1?圆面x2+y2W 2x(包括圆周)被另一个圆面x2+y2W4包含,

,最大值结论不是

一目了然了吗?选 B.

12. 思路分析:

B)是由不属于A或不属于E的元素组成的集

显然选

合,

择E、C中都含有集合A、B的元素,而选择支A中{1,6}表示既不属于A又不属于E的元素组成的

集合,即 { 1 , 6 }

( A ) U

B),从而排除了选项A、E、C,选D

(2).利用文氏图,直观求解,不难得到选项D

3 ) . 由 (

(A PB),显然,A AB={4,5}, 故

(A AB) = {1,

2,3,6,7},选D

4) . 直接可求得 A = { 1 , 3 , 6 },

B = { 1 , 2 6 7},则

A ) U

( B) = 11,2,3,6,7},选D .

【点评】思路1是从集合的概念出发的针对选择题的排除法,思路2、思路3、思路4都是针对解答题

的方法, 思路2体现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 思路3是区别于思路4的利用德摩根定律解题的间接法.但我们认为思路2最简捷.

13. 【分析】本题是以函数f(x) =x-a 的图象为依托构造的一道考查充要条件的题目,要求学生要熟悉函数y=x、y=x、y=x-a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并要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含义.

思路分析:

(1).若a=1,函数f (x) =x-1图象是由函数y=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所以其在区间[1, +?上为增函数;反之,函数 f (x) =x-a在区间[1,+ x)上为增函数,a不一定等于1,如a=0,所以选A .

(2 ). 函数f ( x ) =x-a在区间[a , + x)上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为a<1,且

,所以选A .

【点评】思路1紧扣概念,借助图象性质理性分析,着实有效.思路2从“函数f( x) =x-a 在区间[1,+ x)上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入手,学会用集合思想解决有关条件命题应引起重视

14. 【分析】本题考查含参数的二次函数问题,题设表述简洁,问题的实质是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x1、x2 的相对位置.

思路分析:

(1).易得f (x i) -f (X2)=a (x i-x2)( x i+ X2+2),由已知可得,a>0, x i-x2<0, x i+ x2+2 = 3 —

a>0,从而f (x i)

9

( 2) . 由f( x) =a( x+1) 2+4-a 知对称轴为x=-1 ,又0

,结合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其弦的中点在对称轴右侧,所

以 f (X i)

(3).由已知可得xi、x2不可能都在对称轴左侧,若xi、x2在对称轴两侧,则X1<-1

【点评】思路1直接比较f (x i)与f (X2)的大小,容易思考;思路2和思路3都是依赖二次函数的图

象性质解题,简捷明快,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其本质都是在确定x i、X2的相对位置.

i5. 【分析】已知三角函数图象求解析式是高考中常考题,但本题又结合向量知识使得试题更加综合化、更加灵活化,难度进一步加深,当然入口也更宽.

思路分析:

(i ). 直接法:由平移得图象所对应的解析式为y=s in 3

) ,再由图象五点对应法x+

i0

,所以3=2,因此选C

2) . 排除法:由图象可得函数过点(

,—1),即

时,y=-1,对A 、E 、C 、D 四个选项检验得选项C 正

3 ). 反向检验法: 平移后的图象由 a=(

)=sin wx 排除E 、 D ,再由

x= 确.

,0)得 y=sin wx

(3 >0),由 y=f (x-

x=

时,y=-i,得选项c正确.

【点评】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向量是本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作为选择题我们推崇方法2的简捷;方法1直接法中五点对应要求掌握及正确运用;方法3反过来考虑有时也是一条思路,这里我们不推崇

16. 【分析】本题是一道涉及向量的坐标表示、坐标运算、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等知识点的常规问题,解题的入口较宽,对训练我们思维的发散性有价值.

思路分析:

1)根据题意知,所求结论与a、B的大小无关,不妨取a =0, 3 =

,则a= (1,0), b= (0,1),从而a+b= (1,1), a-b=(l,—l),所以

=90 .

(2).因为a+b= (cos a +cos, 3sin a +sir) 3 a-b= (cos a cos 3 sin -sin ),所以( a+b) ? ( a-b)

=cos2 a-cos2 3 +sin2-s a in2 3 =, 0故=90 °.

3 ) 如图,在单位圆中作

再作

OAPB

=a-b

由于=a+b

OAPB 是菱形

丄,即

(a+b)±( a-b),故=90°

(4).不难发现a=b,所以(a+b) - (a-b) =a2-2=0,故=90 .

【点评】思路 1 是基于该题答案的不变性而采用了特殊化思想;思路 2 采用了直接运算的方法;思路 3 抓住了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思路 4 挖掘了两向量模为 1 的隐含条件,并运用了向量的符号运

算.这4种思路各有特色,都是处理本题的较好方法.

17. 【点评】从同解变形是等价变形的角度考查了解不等式.

思路分析:

( 1 ) . 求解对照,过程略.

(2)将a、b特殊化为具体数字,如令a=b=1,解后对照选项.

(3) . 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考虑.分别作y=-b, y=a, y= 的图

象(图略),可知选D.

【点评】函数、方程、不等式密不可分,对本题而言思路 3 最简捷.

18.

解:由A (1, 3)、B (5, 2)、C (3, 1 )的坐标位置知道,△ ABC所在的区域D在第一象限,故

x>0 ,y>0. 由z=x+my 得y=- x+ ,它的斜率为-

1)若m>0 ,则要使z=x+my 取得最小值,必须使

最小,

- =k AC= ,即m=1 时满足在区域D 上有无穷多个点使得z=x+my 取得最小值;当

不平行于kAC 时,满足条件的点只有一个点,这不符合要

求.

( 2)若m<0 ,则要使z=x+my 取得最小值,必须使最大,此时满足条件的点也只是一个点,不符合要求.

(3)若m = 0,满足条件的点也只是一个点,不符合要求

综上可知,m=1.选C.

【点评】画出平面区域D,结合图形分类讨论是解决本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9. 解:画出如图所示的平面区域.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八、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中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分三类:一类是纯粹数的知识,如实数、代数式、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等;一类是关于纯粹形的知识,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一类是关于数形结合的知识,主要体现是解析几何。数形结合一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主要是借助形的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其次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 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Ⅰ、再现性题组: 1. 设命题甲:0b>1 D. b>a>1 3. 如果|x|≤π4 ,那么函数f(x)=cos 2x +sinx 的最小值是_____。 (89年全国文) A. 212- B. -212+ C. -1 D. 122 - 4. 如果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5,那么f(x)的[-7,-3]上是____。(91年全国) 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5. 设全集I ={(x,y)|x,y ∈R},集合M ={(x,y)| y x --32 =1},N ={(x,y)|y ≠x +1},那么M N ∪等于_____。 (90年全国) A. φ B. {(2,3)} C. (2,3) D. {(x,y)|y =x +1 6. 如果θ是第二象限的角,且满足cos θ2-sin θ2=1-sin θ,那么θ2 是_____。 A.第一象限角 B.第三象限角 C.可能第一象限角,也可能第三象限角 D.第二象限角 7. 已知集合E ={θ|cos θ-+-=-???x x x m x 即:30212->-=-???x x m () 设曲线y 1=(x -2)2 , x ∈(0,3)和直线y 2=1-m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 可知:① 当1-m =0时,有唯一解,m =1; ②当1≤1-m<4时,有唯一解,即-3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第5讲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知识整合 1.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能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2.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②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③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④以几何元素和几何条件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概念,如复数、三角函数等;⑤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如等式()()x y -+-=21422 3.纵观多年来的高考试题,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 4.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广泛,常见的如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问题中,在求函数的值域,最值问题中,在求复数和三角函数问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直观易发现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复杂的计算与推理,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这在解选择题、填空题中更显其优越,要注意培养这种思想意识,要争取胸中有图,见数想图,以开拓自己的思维视野。 二、例题分析 例1.的取值范围。之间,求和的两根都在的方程若关于k k kx x x 310322 -=++ 分析:0)(32)(2=++=x f x k kx x x f 程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其图象与令 ()13(1)0y f x f =-->的解,由的图象可知,要使二根都在,之间,只需,(3)0f >, ()()02b f f k a - =-<10(10) k k -<<∈-同时成立,解得,故, 例2. 解不等式x x +>2 解:法一、常规解法: 原不等式等价于或()()I x x x x II x x ≥+≥+>??? ? ?<+≥??? 020 20202

2015高考数学专题十四:数形结合思想教师版含高考试题.docx

2015 高考数学专题十四:数形结合思想 ( 教师版含 14 年高考试题

2015 高考数学专题十四: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版含 13 、 14 年高考题)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所体现,它常用来:研究方程根的情况,讨论函数的值域 (最值 )及求变量的取值范围等.对这类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 数形结合特别有效.从今年的高考题来看,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但“以数定形”在今后的高考中将会有所加强,应引起重视,复习中应提高用数 形结合思想解题的意识,画图不能太草,要善于用特殊数或特殊点来精确确定 图形间的位置关系. 1.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应注意以下数与形的转化 (1)集合的运算及韦恩图; (2)函数及其图象; (3)数列通项及求和公式的函数特征及函数图象; (4)方程 ( 多指二元方程 ) 及方程的曲线; (5)对于研究距离、角或面积的问题,直接从几何图形入手进行求解即可; (6)对于研究函数、方程或不等式 (最值 )的问题,可通过函数的图象求解 (函数 的零点、顶点是关键点 ),做好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 热点一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讨论方程的根 例 1 (2014 ·山东)已知函数 f(x) =| x- 2| +1 ,g (x) =kx ,若方程 f (x) =g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11 A.(0 , )B.( ,1) 22 C. (1,2) D .(2 ,+∞) 答案B 解析先作出函数 f (x )= |x -2| +1 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直线 g ( x )= kx 与直线 AB 平行时斜率为 1 ,当直线 g ( x )=kx 过 A 点时斜率

关于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浅谈

关于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浅谈 资料来源:大学生教育资源 我有幸参加了由省教科所组织的四川省教育教学共同体举办的关于“小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研究”论坛,全省30个共同体研究单位进行了三年级和六年级数形结合能力调查与分析,共同体学校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都给出了分析报告。论坛中来自7所学校的一线教师带来了七堂精彩的数形结合课,有以形来揭示数的《路程速度时间》、《相遇问题》、《合理安排提高效率》、《比赛场次》,有以数来表示形的《点阵中的规律》、《组合图形》、《方向与位置》等,七节课为此次论坛数形结合能力研究提供了很多研究素材,特别是经过小组讨论、专家点评、专家讲座后,给我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启发。 通过本次论坛,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评课、议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本次对三、六年级的数形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主要对以下问题提出了质疑: ●数形结合中“数”与“形”谁先谁后?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直观的图形揭示数,是否影响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很好地通过数抽象出图形,看图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课堂中能否建立一种数一形一数或形一数一形的数

学教学模式? ●在高段教学中,数形怎样结合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这次论坛中,通过专家对课例的点评和对数形结合的理解,结合课例对一线教师提出的质疑作出了解答,使一线教师对数形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使我由最初的迷茫发展至现在的茅塞顿开,达到了参与这次论坛的目的。 一、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思考、数学研究、数学应用、数学教学的基本方式,数形结合是双向过程,要处理好数与形的结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水平而定。 1.就教材内容而言,对于较新、较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先形后数,用形来表示数,学生通过形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后继教材和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先数后形,通过数来揭示形。 2.就学生的年龄特征而言。中低段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实施先形后数,让学生从形中读懂重要的数学信息,并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中高段学生,应该逐步过渡到先数后形,如在教学分数的乘、除法意义,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拼、截引起的面积变化时,让学生通过画出直观图形,能让学生很快找出面的变化,

三种数学思想方法教案

课题:中职常见的三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2.学会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等三种思想解答实际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教学难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在实际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及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教学 教学设计: Ⅰ.新课讲授 (一)专题一:数形结合思想 1.数形结合的含义 (1)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 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辅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 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2)数形结合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 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 形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作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

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二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 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 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角度一:利用数形结合讨论方程的解或图像交点 [例1]函数f(x)=x 1 2 - ? ? ? ? ?1 2 x 的零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方法规律:讨论方程的解(或函数的零点)可构造两个函数,使问题转化为讨论两曲线的交点问题,但用此法讨论方程的解一定要注意图像的准确性、全面性,否则会得到错解. 强化训练:1.方程log3(x+2)=2x解的个数为 角度二:利用数形结合解不等式或求参数问题 [例2]使log2(-x)

七年级数形结合数学专题训练

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思想的平台 一、知识点: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 2.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定义; 3.各象限内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4.一三(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坐标特点; 5.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6.一维、二维坐标; 7、点的坐标与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8、坐标平面内线段长度与线段两端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9、面积割补法; 10、绝对值的性质; 11、图形面积公式; 12、平移的性质; 二、基本思想方法: 1、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算术法。 2、方法:画示意图、平移。 三、典型题目 (一)基础知识训练 称点是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在x轴上,到原 2.(1)请在下面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1),(1,-2); (2)在(1)的条件下,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在BM的延长线上截取MC=BM. ①写出点C的坐标; ②平移线段AB使点A移动到点C,画出平移后的线段CD,并写出点D 的坐标. (注:本题训练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的关系,请尝试总结出公式) 3.已知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A(-2,-3)、B(3,-3),将点B向上平移5个单位到达点C,求: (1)A、B两点间的距离; (2)写出点C的坐标; (3)四边形OABC的面积.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 (5,0),C(3,3),D(2,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5.计算图中四边形ABOD的面积. 6.已知点A(-4,-1),B(2,-1) =12.求点C的坐标(写必要的(1)在y轴上找一点C,使之满足S △AB C 步骤); =12的点C有多少个?这些(2)在直角坐标系中找一点C,能满足S △AB C 点有什么特征? 7.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单位长度1. (1)写出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A、B、C、D、E、F的坐标,说出各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并总结坐标平面内的点到坐标轴距离公式。(2)点C与E的坐标什么关系? (3)直线CE与两坐标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4)你能求出图中哪些线段的长度?(总结公式)哪些图形的面积? 8.如图,在△ABC中,已知点A(0,3),B(-2,-3),C(3,-5).(1)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 (2)将△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B′C′; (3)点B′到x、y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9.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点A(0,a),B(b,b),C(c,a),其中a,b满足关系式|a-4|+(b-2)2=0,c=a+b. (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 (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COQ得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果在第四象限内有一点P(2,m),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BCPO的面积.

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

数 形 结 合 ———高考解题的一把利刃 山东 胡大波 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质是将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具有直观、明了、易懂等优越性,如能准确把握,威力巨大.这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让我们看看其在函数中的神奇效果. 一、研究函数的性质 例1 (2005年北京卷13题)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中任意的1212()x x x x ≠,,有如下结论: ①1212()()()f x x f x f x +=g ;②1212()()()f x x f x f x =+g ; ③1212()()0f x f x x x ->- ;④1212()()22x x f x f x f ++??< ??? . 当()lg f x x =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 解析:作出图象如图1,由图可知④不正确;而①显然不成立;②为运算律,成立;③表示12x x -与12()()f x f x -同号,由增函数的定义知:()lg f x x =在其定义域上为增函数成立.所以答案为:②③.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选项③侧重考查单调性,选项④考查函数图象,若用代数方法研究,难度较大,通过图象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则容易判断. 二、研究函数的最值 例2 (2006年全国Ⅱ理科12题)函数19 1()n f x x n ==-∑的最小值为( ) . (A)190 (B)171 (C)90 (D)45 解析:绝对值往往是使试题增加难度的“添加剂”.如果试图进行分类讨论,几乎不可能完成,必须另寻妙法!1x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是数轴上的点 x 到点1的距离,那么 12x x -+-就是点x 到点1与到点2的距离之和,如图2,当[1 2]x ∈,时,12x x -+-的最小值为1;又当x =2时,123x x x -+-+-的最小值为2;…,依次类推,当x =10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利用数形结合能使“数”和“形”统一起来。以形助数、以数辅形,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得简易化。 小学数学中虽然不像初中数学那样,将数形结合的思想系统化, 但作为学习数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经渐渐渗透其中,为更好的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两方面的知识服务,同时也在培养抽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 数形的结合是双向的,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 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学生最难理解的是“倍”的概念,如何把“倍”的数学概念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对“倍”有自己的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我认为用图形演示的方法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于是我就利用书上的主题图。在第一行排出用4根小棒围出的一个正方形,再在第二行排出同样的两个正方形,第三行摆出同样的四个正方形。结合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第一行和第二行小棒的数量特征,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第一行与第二行比较,第一行是1个4根,第二行是2个4根;把一个4根当作一份,则第一行小棒是1份,而第二行就有两份。用数学语言:把4根小棒当作1倍,第二行小棒的根数就是第一行小棒的2倍。这样,从演示图形中让学生看到从“个数”到“份数”,再引出倍数,很快就触及了概念的本质。接着我请学生说出第三行小棒根数与第一行的关系,学生能准确的从三个4根说出了第三行是第一行的3倍。 再如六年级有这样一题:一杯牛奶,甲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就这样每次都喝了上一次剩下的一半。甲五次一共喝了多少牛奶? 此题若把五次所喝的牛奶加起来,即1/2+1/4+1/8+1/16+1/32就为所求,但这不是最好的解题策略。我们先画一个正方形,并假设它的面积为单位“1”,由图可知,1-1/32就为所求,这里不但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 5分米,或宽增加12分米,面积都增加60平方分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面积图:

广东高考理数大二轮专项训练专题 数形结合思想(含答案)

2016广东高考理数大二轮专项训练 第2讲数形结合思想 1.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作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象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二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时,要遵循三个原则: (1)等价性原则.在数形结合时,代数性质和几何性质的转换必须是等价的,否则解题将会出现漏洞.有时,由于图形的局限性,不能完整的表现数的一般性,这时图形的性质只能是一种直观而浅显的说明,要注意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2)双方性原则.既要进行几何直观分析,又要进行相应的代数抽象探求,仅对代数问题进行几何分析容易出错. (3)简单性原则.不要为了“数形结合”而数形结合.具体运用时,一要考虑是否可行和是否有利;二要选择好突破口,恰当设参、用参、建立关系、做好转化;三要挖掘隐含条件,准确界定参变量的取值范围,特别是运用函数图象时应设法选择动直线与定二次曲线. 3.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的问题常有以下几种: (1)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2)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方程根的范围. (3)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量与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4)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和证明不等式. (5)构建立体几何模型研究代数问题. (6)构建解析几何中的斜率、截距、距离等模型研究最值问题. (7)构建方程模型,求根的个数. (8)研究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性质等. 4.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在解选择题、填空题时发挥着奇特功效,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画出函数图象,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练习

1. 2. 3.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练习 设命题甲:0b>1 D. b>a>1 f(x) = cos 2x + sinx 的最小值是( 在区间[3,7] 5 C. D. 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 5,那么f (x ) 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D. 于( )A. B. {(2,3)} C. (2,3) 如果0是第二象限的角,且满足 cos - 0 ------ sin - 2 A.第- 象限角 B.第三象限角 C. 可能第一 设全集 I = {(x,y)|x,y € R},集合 M= {(x,y)| D. {(x,y)|y 6. 已知集合 E = { 0 |cos 0

数学思想方法专题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专题: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数形结合是把数或数量关系与图形对应起来,借助图形来研究数量关系或者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的性质,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技能。 能力目标 用好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需要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理解概念的几何意义和图形的数量表示,为用好数形结合思想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函数的图像、方程的曲线、集合的文氏图或数轴表示等,是 “以形示数”,而解析几何的方程、斜率、距离公式,向量的坐标表示则是 “以数助形”,还有导数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 “数形结合”的知识平台。 情感目标 在数学学习和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寻求解题途径,制定解题方案,养成数形结合的习惯,解题先想图,以图助解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考查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难点: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及常见曲线的代数特征,关键在于恰当应用图形来体现数的几何意义,巧妙运用数的精确性和严密性,来揭示形的某些属性。 【考情分析】 在高考中,利用客观题的题型特点来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突出考查考生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的几何图形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而在解答题中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是由“形”到“数”的转化为主。高考题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考查,一方面是通过解析几何或平面向量考查一些几何问题,如何用代数方法来处理,另一方面,有一些代数问题则依靠几何图形的构造和分析辅助解决,历年来高考试卷中的许多试题都富有鲜明的几何意义,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知识归纳】 数形结合思想包含“数形结合”和“形数结合”两方面,“数形结合”就是将代数的问题转化为图形形式的问题,利用图形形式解决问题;“形数结合”就是将图形的问题转化为代数的问题,利用代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实现以下类型的数与形的转化: (1)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2)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方程根的范围,求零点的个数; (3)构建解析几何中的斜率、截距、距离等模型研究最值问题; (4)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比较大小关系和证明不等式; (5)构建立体几何模型将代数问题几何化; (6)建立坐标关系,研究图形的确定形状、位置关系、性质等. 【考点例析】 题型1: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 例1.设平面点集{ } 22 1(,)()()0,(,)(1)(1)1A x y y x y B x y x y x ??=--≥=-+-≤??? ? ,则B A ?所表示的平 面图形的面积为( D ) A . 34π B . 35π C . 47π D . 2 π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蒋海朋摘要:数学是在客观上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用通俗易懂的话来概括就是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科学。数相对于形来说更为抽象,形相对于数来说较为直观,在研究学习中,数与形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对于这个问题,本人在结合自己学习的总结以及前人所提供的经验,并且查阅相关资料,对于这个话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文中的例子都是本人在学习中总结的历年高考、中考的试题以及模拟题,有很强的代表性。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应用 1 引言 1.1问题提出的背景 纵观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数学家们早已把“数”和“形”联系在一起。早在公元300年之前,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他从几何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和处理等价的代数问题;笛卡尔利用坐标为根基,通过代数为途径来研究几何问题,进而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化圆为方、三等分角、立方倍积这些几何难题都通过代数的方法得以完美解决。 数学往往被分为两大类:代数、几何。虽然他们被分为两类,但他们绝不是相互独立的,反而是密切相关的。很多代数上的问题计算量很大,看似非常复杂,甚至无从下手,但是利用了图形之后就会发现问题迎刃而解,直观的图形很容易反映图形的性质;很多几何问题因为辅助线相对复杂想不到,导致无法进一步研究,但是往往我们利用坐标系能够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同样也做到了化 繁为简。这就是数学上常用的数形结合思想。 1.2问题研究的意义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就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这两句诗充分直观得反映了“数”与“形”这两者密不可分的联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来思考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结合代数的准确论证和图形的直观描述来发现问题的解决途径的一种思想方法。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思想对于数学解题方面的应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老师往往仅仅把它当做一种思想一谈而过,照着课本讲课,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导致很多学生都不能具体有序地应用这种思想。 2 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地位 2.1使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无疑是连接“数”和“形”的桥梁,几何的直观形象和数量关系的严谨他们各有优点,在应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数”与“形”结合在一起,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整合“数”和“形”的相关信息,巧妙结合,从而建起它们中间的桥梁,兼取两者之优,能让我们的解题更为轻松。

七年级(下)数形结合数学专题训练

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思想的平台
一、知识点: 1.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的 定 义 ; 2. 坐 标 平 面 内 点 的 坐 标 的 定 义 ; 3. 各 象 限 内 及 坐 标 轴 上 点 的 坐 标 的 特 征 ; 4. 一 三 ( 二 四 ) 象 限 角 平 分 线 上 的 坐 标 特 点 ; 5. 与 坐 标 轴 平 行 的 直 线 上 的 点 的 坐 标 的 特 征 ; 6. 一 维 、 二 维 坐 标 ; 7、 点 的 坐 标 与 点 到 坐 标 轴 的 距 离 之 间 的 关 系 , 8、 坐 标 平 面 内 线 段 长 度 与 线 段 两 端 点 坐 标 之 间 的 关 系 ; 9、 面 积 割 补 法 ; 10 、 绝 对 值 的 性 质 ; 11 、 图 形 面 积 公 式 ; 12 、 平 移 的 性 质 ; 二、基本思想方法: 1、 思 想 : 数 形 结 合 思 想 、 分 类 讨 论 思 想 、 方 程 思 想 、 算 术 法 。 2、 方 法 : 画 示 意 图 、 平 移 。 三、典型题目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如 图 ,数 轴 上 A , B 两 点 表 示 的 数 分 别 是 1 和 2 ,点 A 关 于 点 B 的 对 称 点 是 点 C ,则 点 C 所 表 示 的 数 是 点距离为 5 的坐标 分 别 为 ( 4, 1) , ( 1 , -2 ) ; ( 2 )在( 1 )的 条 件 下 ,过 点 B 作 x 轴 的 垂 线 ,垂 足 为 点 M ,在 BM 的 延 长 线 上 截 取 MC=BM . ①写出点 C 的坐标; ② 平 移 线 段 AB 使 点 A 移 动 到 点 C , 画 出 平 移 后 的 线 段 CD , 并 写 出 点 D 的坐标. (注:本题训练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的关系,请尝试总结出公式) . .在 x 轴 上 ,到 原
2.( 1 )请 在 下 面 的 网 格 中 建 立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使 得 A , B 两 点 的 坐 标
1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 中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分三类:一类是纯粹数的知识,如实数、代数式、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等;一类是关于纯粹形的知识,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一类是关于数形结合的知识,主要体现是解析几何。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的精确刻划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数”与“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的矛盾的统一。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

义;第二是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由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数形的结合。如: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借助于直角三角形来定义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借助于直角坐标系或单位圆来定义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类别: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G1251-067 课题负责人:黄阳斌 课题负责单位:深沪镇狮峰中心小学 结题时间:2013年6月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数学以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也可以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而在数学教学中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说,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范围里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源于在数学教学世界越来越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应用,我们决定以数形结合思想为研究方向,让其成为我们学校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行为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重要媒介。于是,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油然而生。 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研究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历时2年。 回顾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求真务实,尽职尽责,认真学习相关资料,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各项活动且能及时将研究收获撰写成文。研究近两年,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等各级各类中获奖或汇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数学比赛成绩优异。随着研究的进行,教师的数学课堂有着本质性的变化,更加注重于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应用,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内容,探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途径,课堂中有了更浓厚的数学味。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也能逐步地去应用数形结合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数形结合”可以看成是数学的本质牲特征。“数形结合”是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从这句话中可体现出数形结合对数学教学起着很主要的作用,把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在学习数学过程的始终,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对数形结合不够重视,关于数形结合教学理论缺乏,大部分学生了解数形结合,但未能充分、广泛运用数形结合去解决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 1、促进教师教学意识及行为的转变,使教师们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有系统的认识,明确地位、作用。 2、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形成适合不同学段进行的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指导教学的教学策略。 3、帮助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观点,善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全(讲解+例题+巩固+测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1)---讲解篇 一、知识要点概述 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古老、最基本的元素,是数学大厦深处的两块基石,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围绕数和形的提炼、演变、发展而展开的:每一个几何图形中都蕴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又常常可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作出形象的描述。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数的问题利用形来观察,提示其几何意义;而形的问题也常借助数去思考,分析其代数含义,如此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简言之,就是把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相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的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义;第二是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由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二、解题方法指导 1.转换数与形的三条途径: ①通过坐标系的建立,引入数量化静为动,以动求解。 ②转化,通过分析数与式的结构特点,把问题转化到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如将转化为勾股定理或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等。 ③构造,比如构造一个几何图形,构造一个函数,构造一个图表等。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三种类型及思维方法: ①“由形化数”:就是借助所给的图形,仔细观察研究,提示出图形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反映几何图形内在的属性。 ②“由数化形”:就是根据题设条件正确绘制相应的图形,使图形能充分反映出它们相应的数量关系,提示出数与式的本质特征。 ③“数形转换”:就是根据“数”与“形”既对立,又统一的特征,观察图形的形状,分析数与式 的结构,引起联想,适时将它们相互转换,化抽象为直观并提示隐含的数量关系。 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应用 (一)解析几何中的数形结合 解析几何问题往往综合许多知识点,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命题,备受出题者的青睐,求解中常常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从动态的角度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结合起来,达到研究、解决问题的目的. 1. 与斜率有关的问题 【例1】已知:有向线段PQ的起点P与终点Q坐标分别为P(-1,1),Q(2,2).若直线l∶x+my+m=0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 利用数形结合能使“数”和“形”统一起来。以形助数、以数辅形, 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一、小学生都是从直观、形象的图形开始入门学习数学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具体形象的事物是出现在抽象的符号、文字之前的,人类一开始用小石子,贝壳记下所发生的事情,慢慢的发展成为用形象的符号记事,后来出现了数字。这个过程和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从具体的物体开始识数,很多知识都是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这方面的例子有有很多,如低年级开始学习识数、学习找规律、学习乘除法,到中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高年级的认识负数等都是以具体的事物或图形为依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表象中抽象出来。 此外,他们往往能在图形的操作或观察中学会收集与选择重要的信息内容;发现图形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乐于用图形来表达数学关系。现在的小学课本中很多习题,已知条件不是用文字的形式给出,而是蕴藏在图形中,既是学生喜欢接受的形象,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精髓,必须有雄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巧,如果教师只讲解几个典型习题并且学生会解题了,就认为学生领会了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平时要求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学好新教材的系统知识,掌握各种图像特点,理解和把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教师讲题时,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具体实际情况,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和理解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联系,利用“数”的准确澄清“形”的模糊,用“形”的直观了解“数”的计算,从而来解决问题。教学中要紧紧抓住数形转化的策略,通过多渠道来协调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及时总结数形结合在解题中运用的规律性,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 二、利用图形的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用数形结合策略表示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如统计图)、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其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1、小学高年级中所学的,运用分数乘法、除法解决问题。引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章分数乘法,第二节解决问题,第20页,第二题。

中考总复习数学专题优化训练数形结合思想

专题训练五 数形结合思想 一、选择题 1.已知在第二象限内,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则P 点的坐标是 A.(2,3) B.(-2,3) C.(-3,2) D.(3,2) 2.把不等式组? ??≤->+01,01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图2-3 3.若M(-21,y 1)、N(-41,y 2)、P(21,y 3)三点都在函数y=x k (k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y 2>y 3>y 1 B.y 2>y 1>y 3 C.y 3>y 1>y 2 D.y 3>y 2>y 1 4.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2-4所示,则a 、b 、c 满足 图2-4 A.a <0,b <0,c >0 B.a <0,b <0,c <0 C.a <0,b >0,c >0 D.a >0,b <0,c >0 5.已知二次函数y=x 2-2x-3,当_________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_______________时,y 的值小于0 A.x <1;-1<x <3 B.x >1;x <-1或x >3 C.x >1;-1<x <3 D.x <-1;x <-1或x >3 二、填空题 6.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2-5所示,化简2a +∣a-b ∣=__________________. 图2-5 7.若不等式组???->+<1 2,1m x m x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8.青岛市是严重缺水地区,自来水公司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采取分段收费标准,若某户居民每月应交水费是用水量的函数,其图象如图2-6所示: 观察函数图象,回答自来水公司采取的收费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2-6 9.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 (1)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等式; 图2-7 (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个点阵相对应的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2-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1,0)、B(3,0)和C(0,-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 图2-8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自变量x_______________时,两函数的函数值都随x增大而增大. (3)当自变量_______________时,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 (4)当自变量x_______________时,两函数的函数值的积小于0. 三、解答题 11.某广电局与长江证券公司联合推出广电宽带网业务,用户通过宽带网可以享受新闻点播、影视欣赏、股市大户室等项服务,用户交纳上网费的方式有:方式一,每月80元包干;方式二,每月上网时间x(小时)与上网费y(元)的函数关系用图2-9中的折线表示;方式三,以0小时为起点,每小时收费1.6元,月收费不超过120元.若设一用户每月上网x小时,月上网费为y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